<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會計國民經濟的論文范文

2024-03-19

會計國民經濟的論文范文第1篇

一、IT環境下會計繼續教育的緊迫性

目前正處在一個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數字化、網絡化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信息技術對每一個社會領域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沖擊,會計領域也不例外。信息技術也對傳統會計理論、實務和會計教學產生了巨大的變革性影響,更給會計工作和會計學研究環境帶來了巨大影響。在當前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環境下,迫切需要對IT環境下的會計繼續教育加以探討。

(一)國家會計信息化人才建設的需要 自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繼續教育”這一概念后,繼續教育已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重視。我國財政部2009年4月頒布的《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第二條規定:“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目標是:力爭通過 5~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法規體系和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包括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XBRL)分類標準〕,全力打造會計信息化人才隊伍”;同時在第三條指出,“各級財政部門應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抓緊打造會計信息化人才隊伍?!瓰榇?,應當充分利用學歷教育、繼續教育、……以完成會計信息化人才建設任務,確保會計信息化人才建設與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相適應?!边@充分說明國家高度重視會計信息化建設中會計信息化人才的重要地位,肯定了繼續教育在會計信息化人才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我國有上千萬會計從業人員,會計信息化人才建設任重道遠,做好會計信息化人才的繼續教育是關鍵的一環。

(二)會計信息化人才終身教育的需要 終身教育思想是20世紀60年代產生于西方的一種教育思想。在過去的30多年里,尤其是近十年來對世界各國的高等教育及課程改革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成為許多國家高等教育和課程改革所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從美國會計教育改革的理論和實踐來看,其改革的核心是貫徹終身教育的思想?;谶@一思想指導,全球至今已經召開了兩屆終身教育的會議。1994年在意大利召開的首屆會議,提出了終身教育在全世界的范圍都是一種迫切的需要。此后,1997年在加拿大召開的第二屆會議,又進一步將議題集中于全球性的人類知識更新、教育的終身化之上。而在第三屆促進成人教育國際委員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又作了終身教育引論的重要演講。從此,終身教育的思想在全球范圍里很快地得到傳播。

知識經濟時代信息量呈現爆炸式增長趨勢,知識更新的頻率不斷加快。據統計,一個人所需知識的5% ~10% 來自于學校,另外90% ~95%是通過工作和繼續教育獲得的?,F代科技和信息的日益增長與會計人員接受信息的時間限度之間存在矛盾;知識更新周期的不斷縮短與會計人員受教育時間不斷延長之間同樣存在矛盾。要解決這些矛盾,就必須樹立終身教育思想。一次教育,終身受用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我國的會計教育也應樹立終身教育觀念,并以此指導我國的會計教育改革。會計繼續教育是學歷教育的一個延續,也是終身教育的思想體現,理應受到高度重視。

(三)會計教育的必然要求 成立于1989 年的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 AECC) 1990年8 月發布了《會計教育狀況公報第一號:會計教育的目標》。該委員會著重強調學校會計教學的目的不在于訓練學生在畢業時即成為一個專業人員,而在于培養他們未來成為一個專業人員應有的素質,會計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教導學生獨立學習的素質。大學教育應是提供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使他們在畢業后能夠以獨立自我的精神持續地學習新的知識。這與我國學者湯湘希(2003)提出的會計教育已由過去強調知識傳授改為能力培養和提高素質;劉永澤、池國華(2008)提出的培養高素質的會計人才,應該變“傳授知識”為“傳授學習的方法”,將目標重點轉移到“學習如何學習上”的觀點基本吻合。這幾種觀點都強調了在學校接受教育時獲得獨立學習能力的重要性。Richard.E.Flaherty(1997)指出會計人員如只接受有限的會計教育,將無法在快速發展的職業生涯中成功。因此他們必需不斷地加強學習來適應對會計師多元性服務的強烈需求。隨后,又進一步指出終生獨立自學能力成為會計專業人員成功與生存的必要素質,且未來會計人員也必需了解及學習各種信息技術。因此,會計人員進入職業界后,憑借已經獲得的學習能力,不斷獲取實踐知識,提高自身的執業能力的關鍵還在于繼續教育。

二、政府主導下會計繼續教育的困境

目前,會計繼續教育主要是采用政府主導的方式,由財政部頒布相關法規,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必須接收繼續教育。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形式主要以接受培訓為主,同時以在職自學作為重要補充。

(一)政府主導下的會計繼續教育效果低下 政府主導下的會計繼續教育,自學方式靈活,按需補充會計知識,能滿足個性需求,但由于受相關人員所處行業、地位、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對宏觀的會計法規把握可能就不及時,學習資料的來源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財政部組織的統一培訓方式雖然具有強制性,指導性強,覆蓋面廣,宏觀效率明顯,但又可能千篇一律,滿足不了微觀主體的特定需求。兩者各有優劣,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由于政府組織的強制后續教育方式是一項正式的制度,制度一旦形成,在制度的運行過程中,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反對聲音,就容易形成一種慣性,原來的制度就很難被打破?,F實中,會計從業人員受到制度約束,盡管培訓效率低下,但相對個體來說并沒有多大損失,不會發出較強的反對聲音。所以在這種強制的后續教育中盡管存在著很多弊端,但還是多年保持不變。如,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IT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仍然沿襲著舊的模式,仍然是采用傳統的集中面授教學,時間只有短短幾天,還需要進行考試,這導致后續教育效率相當低下。后繼教育多采用短期培訓的面授形式,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從博弈論的視角來看,由于培訓雙方處于一場信息對稱的完全信息博弈中,雙方都熟悉博弈的規則和后果,短期培訓導致了雙方的短視行為,政府部門臨時抽調老師上課,會計人員培訓之前也不做任何準備(只要培訓,都能合格,準備的動力就消失了),以至于每年的集中培訓與考試容易流于形式,達不到后續教育的真正目的,無法完成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素質的基本使命。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政府沒有充分利用這些先進的技術來改進后續教育手段,以至于后續教育成本也非常巨大,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二)政府主導下繼續教育效果低下的原因 導致培訓效果低下的深層次原因在于這種繼續教育方式是政府以傳統方式提供的一項公共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可以分為直接提供和間接提供兩種模式。政府直接提供,是指政府既負責供給又負責生產的過程。政府間接提供,是指政府只負責供給,而將生產功能交由政府選擇的機構執行。在現實操作中,會計繼續教育就是由政府供給(規定了相關的繼續教育要求),而把生產(培訓)的功能交給了政府選擇的機構(培訓機構),這屬于間接供給模式,這種情況下,培訓機構與當地財政部門往往有很密切的利益關系,一般都是財政部門根據特定的利益要求而選擇的,從而培訓機構的資格認定有了一定的行政壟斷性。公共物品的供給具有先天性效率低下的特征,而培訓機構的行政壟斷又阻礙了競爭機制,進一步降低了會計繼續教育的效率,影響了會計繼續教育的效果。

三、IT環境下改進我國政府對會計繼續教育的若干思考

由政府主導的會計繼續教育,只有充分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變革,進而適應教學內容快速變化的要求,才能真正取得繼續教育的良好效果。由此,可基于政府的視角,從不斷完善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出發,對目前的會計繼續教育進行如下改進。

(一)IT環境下會計繼續教育的模式改進 傳統的會計繼續教育由于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統一面授,在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這種繼續教育方式耗費時間、人力與物力資源,非常不適應時代的要求,但由于政府主導與傳統力量的約束,要想進行全盤否定,激進式的改革也并非易事。解鈴還須系鈴人,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其執政的絕對權威,在適度保留傳統后續教育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模式改良,利用先進的信息化發展成果,借助飛速發展的網絡技術來提高會計繼續教育的質量。借鑒諾爾斯成人自導式學習模式理論原則,并遵循滿足實踐性與可行性的基本要求,筆者構建出IT環境下適合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的基本模式,這種模式集講授、個別化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功能于一體,并可以在繼續教育方面突破時間、空間距離的限制,發揮很大的自主靈活性。具體模式如圖1所示。

首先,各級財政部門(主要是省、市一級)提供網上教育的互動平臺,即建立一個基本的會計后續教育網站,并通過注冊的形式確定需要接受繼續教育的人員。

其次,根據每一年規定的繼續教育的基本任務,組織各方面的專家學者統一開發需要講授的主要課程,主管部門在開發網絡信息資源方面要起到一個主要組織者的作用,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在保證講授內容的質量要求下,保證網絡資源的暢通。

第三,負責繼續教育的組織機構在該系統中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傳遞繼續教育的各項信息,認真參加數據中心設立和維護過程中的各項工作,確實保障各會計從業人員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保障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的順利進行。

第四,認真組織負責繼續教育的輔導教師,可以通過在學校選拔一批業務素質過硬,道德素養高的優秀會計教師,讓他們在該系統中主要承擔輔導和答疑作用。針對每次繼續教育內容的變革,輔導教師需要對每次的繼續教育內容進行認真充分的領會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對會計人員在互動平臺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的答復,并且及時反饋給繼續教育媒體資源的制作者,以便使教學內容得到及時有效的更新。

最后,鼓勵會計人員的個別化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個別化自主學習可以通過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來滿足;而對協作學習,需要調動優秀學員的積極性,會計人員是繼續教育過程中接受培訓的主體,但同時也要看到,能夠比較快的接受新知識的會計人員可以轉變成為參與培訓的重要力量,對其進行有效激勵,將他們吸引到教學角色中,通過協作學習,大大提高培訓的效率。

在網絡培訓資源的開發服務方面,最主要的是網絡培訓課程,這需要由省財政廳來統一組織本轄區培訓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在培訓開展之前,最重要的是要設計開發出有教學價值的、會計從業人員比較容易消化和吸收的會計培訓網絡課程。而且課件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針對不同的人群來開發,如從職稱方面來說,初、中、高級不同職稱的會計人員有不同的學習要求,針對不同的需求可以開發與之相配套的培訓課件;從工作性質來說,可以按從事不同行業(如銀行、交通、工業、商業等)的會計工作人員的特殊要求有重點的分別開發培訓課件。培訓課程資源,可以使用VCD 點播,直接運行網上CAI課件資源,甚至可以使用網上直播課堂等形式來最大程度地滿足會計人員多樣化的學習要求。這樣會計人員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不同的學習形式。

總之,通過對傳統教育模式的創新,輔之以網上繼續教育平臺的協調互動,既豐富了教學資源,又提高了教學效果,這將給接受繼續教育的會計工作人員帶來明顯的時間和物質成本的節約,并且最重要的是提高了繼續教育的效率,因而具有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二)提供國家級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網站 《指導意見》第二條指出,推進會計教育與會計理論研究信息化建設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要建立會計理論研究信息平臺,及時發布和宣傳會計研究最新動態,定期統計、推介和評估有價值的會計理論研究成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以指導和規范會計理論研究,為會計改革與實踐服務。

財政部上述要求把握了會計教育的關鍵所在,但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比較合理的信息平臺來溝通理論與實踐的合作。因此,建議政府部門建立一個國家級的會計信息化繼續教育網站,以向社會提供一份準公共產品的方式來彌補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的不足,彌補會計信息化人才繼續教育的缺陷。我國會計職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其從業人員已經超過了一千萬,采用上述的開設網站、提供網絡課程的方式,不僅能夠節約高額的培訓成本,而且對培訓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也十分明顯。

計算機網絡系統為信息共享和信息快速傳遞提供了一個大舞臺,該網站可以及時發布最新的國內和國際準則變更信息,各種相關財經法規的信息,并上掛一些由專家針對相關規章、準則講解的視頻,同時創建一個答疑平臺,由專家、網友來進行相互解答。另外,也可以在這個網站上研制和建造更多、更好、更加生動、更加實用、更加豐富的“教學節目”。這些節目就是應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根據會計教學中各門課程的特點和教學需要,設計和研制的會計教學軟件,包括多媒體課件、會計核算教學軟件、會計管理教學軟件以及考試軟件等一些優秀的教學資源??傊?,所有與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要求相關的知識都可以采用文本、圖片、視頻等方式發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使廣大會計人員容易接受。

另外,在網站上除了建立公共資源模塊外,還可以分層次,分行業設計各種繼續教育內容,實行量身定做式教育。如按職稱可分為初、中、高級;按行業分為金融、工業、商業、行政事業單位等。不同層次、不同行業的人員對會計繼續教育會提出不同的要求。這種量身定做式的會計繼續教育可以充分滿足個性化的需求,通過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菜單入口可以直接進入相應的繼續教育界面,有的放矢,針對性和目的性都很強,并且沒有時空限制,隨時可以根據特定的需求進行知識的補充,教學效果將會相當明顯。盡管這在傳統的后續教育環境下難以實現,但在計算機能力不斷增強,數據庫功能日趨強大的前提下,實現量身定做式會計繼續教育已并非難事。

因此,如果政府層層授權,采取強制性的繼續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推的方式,這在會計人員心理上容易產生抵觸情緒,會計人員學習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受到很大限制,效果并不理想。而在IT環境下,政府如果在網上提供這種公共平臺進行會計繼續教育,本質上將是一種拉的方式,以豐富的教學資源吸引會計人員主動接受教育,由于是主動的自主學習,這將不會產生多少排斥作用,容易為會計人員所接受。同時因為可以隨時針對現實所需,及時靈活地彌補自己知識之不足,將會獲得比傳統繼續教育方式下更好的效果。另外,隨著會計人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會計工作者不斷充電來充實自己的會計知識的意愿也將會越來越強,學習的主動性也會不斷增強,自學的效果將會進一步提高,這將會產生比較理想的繼續教育后果。

(三)會計教育者自身的繼續教育 要使會計教育隨著信息化的加深而同步深入,培養出能夠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會計信息化人才,會計教育者自身的提高也必不可少。只有會計教育者自身知識不斷提高,才能進一步保證接受培訓的廣大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質量的提高。對會計這門實務性較強的專業來說,教育人員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會計教育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不但直接影響自身對信息化環境下會計職業的縱深理解,也直接影響對會計人員的培養深度。也就是說,要培養合格的會計信息化人才,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會計信息化人才。

考慮到我國的國情,高校多是公辦高校,機制并不靈活,高校教師因各種原因難以積極參與企業的教學實踐,為此,政府在這方面可以提供支持,多渠道地建立會計教育部門與社會企業、實務部門之間的聯系。首先,可以由政府分批統一組織會計教師去企業參與實踐,以獲取更多的實務經驗。有目的地到高度實現會計信息化大型國企進行學習,這將有助于培養對信息化具有敏銳觀察力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教育人員。其次,可以通過政府部門牽線搭橋,建立起教育部門和人才需求方之間聯系的橋梁。各地政府部門可邀請教育部門和實務部門舉辦會計教育研討會,借此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理論與實務水平。再次,可以考慮發揮會計職業團體的作用。中國會計學會、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對于會計教育一向非常關注,并且與實務界具有廣泛的聯系,這些會計職業團體可以在溝通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宏觀管理的制度優勢,充分調動各項資源,利用先進的IT技術,積極采取行動,對會計繼續教育模式進行變革, 這必將促進會計繼續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永斌:《知識經濟與中國高等會計教育改革》,《會計研究》1999年第1期。

[2]劉永澤、池國華:《中國會計教育改革30年評價:成就、問題與對策》,《會計研究》2008年第8期。

[3]武靖州:《公共物品供給中內在性問題的探討》,《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年第3期。

[4]湯湘希:《美國會計教育概況及其對我們的啟示》,《財會通訊》2003年第10期。

[5]萬曉文:《美國會計教育研究的回顧及啟示——兼論我國會計教育改革》,《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6]羅飛:《關于在我國開展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探討》,《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5期。

[7]Richard.E.Flaherty:《美國會計教育改革與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會計研究》1997年第9期。

(編輯 熊年春)

會計國民經濟的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基于傳統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分析,以黑龍江財經學院為雛形,探討實踐教學對于培養技能性應用型人才的現實意義,分析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探討加強實踐教學管理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實踐教學 技能性應用型人才

傳統本科人才的培養體系一般都注重“寬厚的學科理論基礎、寬廣的專業口徑”,往往偏重于基礎知識教學和理論的傳授,忽視應用能力的培養,對實踐教學體系也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統的構建。黑龍江財經學院作為黑龍江省第一個成功從“獨立學院”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高?!钡膶W校,其人才培養模式只能走一條區別于普通公辦學校和職業技術學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充分的科學論證,我院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為技能性應用型。通過組織學生參加課程內單項性模擬實驗、課程綜合性模擬實驗、專業綜合性模擬實驗、跨專業綜合性模擬實驗、校內模擬實訓與校外實地實習等幾個層面,進行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現自主學習、專業知識學習。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為一體、開拓出一條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管理造就技能性應用型人才的全面綜合培養人才之路。大學實踐教學是指高等學校根據其培養目標的要求,組織和引導學生參與各種實踐環節并使大學生能從中接受教育、培養綜合素質的一類教學活動。一套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長學生的實際才干,還可以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其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習興趣鞏固理論知識、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因此,實踐教學是實現我院技能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

1 加強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黑龍江財經學院自成立以來,在治學理念、育人目標等方面都已十分明確。且經過多年的努力實踐教學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由于資金和經驗不足,實踐教學未在全校范圍內全面開展,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始終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1.1 加強實踐卻忽視實踐 在多年的教學管理中,學院已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實踐教學對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作用,并在新修訂的2009版人才培養方案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定為6:4,但實際教學工作中仍存在加強實踐卻忽視實踐的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實踐教學課時系數大大低于理論教學。長期以來,高等教育的傳統觀念認為理論教學比實踐教學更重要、更難,所以體現在課時系數分配上就是理論課為1或高于1,而實踐課系數確相對較低一些。事實上,一次合格的實踐教學活動在組織工作上是非常復雜的,從實驗設計、實驗準備到實驗報告批改,且大多為一對一的指導,需要實踐指導教師傾注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對實踐課系數的安排,嚴重影響了教師選擇實踐課程的積極主動性和實踐課程質量掌控的責任感。②實踐課程管理制度不完善。學院鼓勵專業任課教師開展課程改革,提倡融入新穎的實踐教學形式,但對實踐教學活動的管理制度尚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缺少一套完整并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從實踐課程的提出審批,實踐課程的實施控制,到實踐課程的評價考核都應該以制度來約束,并應設立專門的實踐教學管理機構(如實踐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執行。

1.2 實踐教學內容和形式單一 現階段,我院基本參照相關專業的教學計劃來開展實踐教學。主要通過課堂實踐完成實踐教學任務。雖然課堂實踐形式多樣,比如應用了情景模擬、案例教學、課程設計等,但尚有不可忽視的問題。案例教學所選擇的案例脫離實際,不能反映出實質性問題,與現實生活聯系不緊密。情景模擬往往因不具備客觀保障因素而鮮少開展,實踐教學缺乏深度,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要求。課程設計一般都隨堂進行,所開展的設計內容大都缺乏實踐的檢驗。同時,現有的實訓教學項目多為課程單項實訓,而進行知識交叉應用、能力全面培養的跨學科專業綜合實訓項目不足。

1.3 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存在不足 在實踐教學管理中,師資隊伍建設是一項重要內容。校內嚴重缺乏專職實踐教師,大多實踐課程都由理論課教師完成,理論課教師不是不愿意上實踐課,就是缺乏企業實際工作經驗,教學質量一直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實踐教師工資待遇與理論教師工資待遇上的差距也阻礙了學院從社會吸引優秀實踐人才的發展規劃。一些教師“重理論,輕實踐”,將實驗課和實習內容全部安排在課外進行,所設置的實踐教學的內容極為有限。

1.4 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薄弱 實踐教學依托于教學實踐基地而逐步開展?,F階段,我院學生規模逐年擴大,而現有的教學實踐基地資源有限。首先是校內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所需資金不到位,而且在修建教學樓和學生宿舍等硬件設施方面耗資巨大;其次是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更加困難。一是對方是否愿意,二是對方是否能夠提供實踐教學的條件,三是對方是否有業界資深人士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指導。這些因素導致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存在數量不足、質量不高、規范不強等問題。

2 加強實踐教學工作的具體措施

2.1 加大實驗教學投入,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實驗室 社會的需求就是我們人才培養的目標,為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自2005年起,學院為會計系、貿易經濟系、工商管理系分別建設了各自的專業實驗室,包括會計系的財會綜合實驗室、ERP實驗中心、ERP沙盤模擬實驗室、財會仿真手工實驗室;貿經系的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金融學專業實驗室;工管系的工商管理專業實驗室、市場營銷專業實驗室、模擬旅行社實驗室和模擬酒店實驗室。為滿足學生實驗教學需要,將全院的實踐教學資源劃分為院級實踐教學平臺、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建立了25個專業實驗室,3個專業交叉實驗室、1個經管類綜合實驗中心。

2.2 提升實驗教學模式,編撰實驗教學材料 在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中,專業教育教學工作包括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以及實驗教學等主要部分。理論教學側重于知識的傳授,案例教學側重于知識的驗證和知識的創新,而實驗教學是案例教學在知識經濟、信息時代下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經過多年的實踐教學摸索,在實驗教學模式方面,大致經歷了以下幾種模式?;诓僮鲬玫膶嶒灲虒W模式-基于理論驗證的實驗教學模式-基于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模式。其中基于能力培養的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側重的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現代數據處理技術解決專業理論問題的綜合能力的培養。這種實驗教學的模式是教學型實驗教學的發展方向,也是我院經濟管理類實驗課程的改革目標。為了配合新的實踐教學模式,各專業組織編寫了一系列的實訓教材,包括《成本會計實驗教程》、《納稅實訓》、《財會軟件應用》、《沙盤模擬》、《基礎會計模擬實訓》等校內自編實訓資料,也包括《工商管理專業技能實訓教程》、《綜合作業實訓教程》等公開出版的實訓教材。

2.3 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知識也在不斷更新,所以作為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特別是實踐教學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努力提升教師職業素養,更新財會專業知識。為了給實踐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院在教師、企業與社會之間搭建了很多有效的平臺,每年都會撥付經費派教師進入企業、兄弟院校學習,以增強自身業務技能。為了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學院大力支持學生參加各種專業、非專業的技能大賽,為參賽選手提供良好的訓練場所,配備優秀的專業指導教師,影響力較大的賽事包括全國大學生ERP沙盤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金融投資模擬交易大賽等。

2.4 建立實驗管理制度,規范實驗教學工作 為了加快實驗課程建設步伐,強化實驗教學管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黑龍江財經學院教務處專門制定了《實驗課程管理辦法》,從實驗課的開設、運作和檢查都做了嚴格的要求和規定。專門成立教學檢查工作小組,在每年的學期初,期中及期末對與實驗教學相關的各個環節進行檢查。加大學院對實踐教學的政策傾斜力度。政策制度的支持是加強實踐教學活動的有力保障,學院可以通過提高實踐教學課時系數、實行實踐教學工作量津貼、實踐教學成果獎勵、實踐教學工作考評、職稱評審及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等措施,充分調動教師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石媛.淺談高校實踐教學管理的發展[J].華章,2012(22).

[2]程海濤.加強實踐教學改革 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12).

[3]王波.實踐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探索[J].價值工程,2011(17).

課題項目:

經管類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課題編號:JGZ201201054)。

會計國民經濟的論文范文第3篇

一、新經濟時代, 管理應用面臨挑戰

(一) 管理會計提升企業外部價值

傳統會計的工作對象是公司內部資金, 工作范圍較小。信息化背景下, 應用大數據加強企業發展和互利共贏, 傳統會計對互聯網較為輕視, 并不重視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管理會計不僅對企業內部決策和規劃進行管理, 而且對企業外部發展也較為重視, 對企業空間結構聯系進行加強。經過管理會計對企業外部合作的不斷開發和創新, 企業各個部門被融合成一個整體, 通過綜合考慮作出每一個重要決定, 體現管理會計在企業外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面對全球產業鏈, 管理會計工具多樣化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 多數產品都不是一個企業生產的, 例如常見的手機、電視機、冰箱、鞋子和飛機, 都是由多個企業合作制造出來的, 每個企業都精通產品的一部分, 都有各方面優勢, 這樣才能生產出好產品。企業分工合作的模式, 既可以減少企業成本, 也有助于提升產品質量, 進而為企業帶來高效收益。大數據時代, 網絡發展快速發展, 加強企業之間信息互動和交流, 便于企業了解消費者需求, 從而根據消費者需求進行生產, 不斷改良產品, 增加消費者滿意度, 這凸顯管理會計在全球企業市場和重要性。

(三) 互聯網背景下, 管理會計加快企業創新

隨著互聯網全球普及, 加快了企業發展, 全球企業經過互聯網整理, 提升企業融合度, 最終形成企業鏈。企業鏈的誕生不但加強企業信息、企業人才和產品原料之間的共享, 還使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形成較強競爭力, 為企業提供機遇?;ヂ摼W時代, 數字在互聯網中呈爆炸式增長, 大數據進步帶動企業發展, 使企業價值得到重估, 從輔助企業發展技術到企業主流應用技術, 為企業提供重要資源。

二、新經濟時代, 管理應用現狀分析

(一) 管理會計知識理論不完善

因我國對管理會計應用較晚, 較發達國家, 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在我國不夠完善, 其發展現狀并不樂觀。在管理會計體系中大多數專業方法并沒有在企業中得到充分利用, 管理會計人員對管理會計雖有概念上簡單認識, 但對其理論概念并沒有深度了解, 缺乏管理會計相關理論知識, 包括依據大量系統數據進行數據分析能力, 因能力有限, 管理會計在處理復雜數據時往往費時費力, 不能保障數據準確性和有效性。管理會計屬于會計一重要分支, 是獨立的會計學科, 通過獨特處理技術進行數據處理, 目前, 我國會計體系中, 沒有統一的法律制度和規章要求, 由于管理會計在我國沒有法律約束, 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部門自成體系, 毫無專業性, 導致企業內管理會計和財政會計相互混合, 職能模糊不清, 內部制度混亂, 對企業管理理念產生較大影響, 阻礙企業體系的建設。

(二) 企業對管理會計的忽視

我國在20世紀八十年代引進管理會計,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 管理會計得到國內大部分企業, 擁護, 社會需求量較大, 在管理會計理論基礎有一定提升, 對管理會計核算領域進行拓展基礎上, 及時修復企業日常管理問題, 使管理會計操作性加強。但部分私人企業, 不重視管理會計的應用, 對會計只存在財務管理觀念, 這樣會的錯誤觀念讓會計部門以財務為主題, 對企業倉儲、人力和預算等管理方面漠不關心, 影響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發展速度, 無法推升管理會計核算、管理效率和財務風險等方面的能力。

(三) 管理會計人才缺乏

目前, 我國部分私企將企業管理職責分給財務部和核算部門, 使這兩大部門工作任務繁重, 員工苦不堪言, 這些企業忽視管理會計企業會計在企業管理中作用, 甚至對管理會計比較抵觸。這部分企業沒有為企業管理建設專業管理部門, 沒有聘用專業管理會計人才, 導致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將權利分給財政和核算兩個部門, 導致兩部門互相推卸責任, 矛盾加深, 對企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同時, 我國財政部沒有針對管理會計專業考核, 沒法為國內企業輸送合格人才, 導致大部分企業管理會計人員能力不足, 素質低下, 不適合管理會計隊伍建設。

(四) 企業管理會計操作性不強

國內大部分企業管理會計體系較不完善, 企業領導并不信任管理會計, 其企業管理會計理論和核算理論無法融合, 不利于管理會計的理論建設, 在企業制定管理制度前, 管理會計沒結合企業管理模式、理念和組織架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對企業發展方向不明確, 企業管理制度較不完善。錯誤的管理制度不能規范企業員工, 導致企業各部門不能融洽相處, 工作氛圍極差, 并且管理會計不能對企業經濟中存在漏洞進行發現, 忽視企業漏洞, 對企業發展極為不利。

四、新經濟時代, 管理會計應用對策

(一) 完善管理會計體系和規章制度

加強現代財務制度的建設和管理會計培養, 這是中國財政改革突破口和機遇, 對管理會計能力框架進行構思, 達成更好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計劃和會計咨詢服務的拓展, 加快管理會計進步和發展。這對企業管理來說, 有綱領性指導文件, 使企業管理會計建設有明確方向。前些年, 我國對管理會計培養不重視, 隨著中央財務部下達綱領性文件, 使管理會計在企業中快速成長, 其理論體系也得到相應完善, 企業管理應抓住機遇, 順應中央財務部的指示, 建立適合自身管理會計體系。

(二) 提升企業管理層認知度

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完善離不開中央財務部指示和企業強力支持。企業應改善傳統管理思想, 勇敢接受新思維、新管理方式和發展目光, 加強管理會計投資力度, 給與管理會計較大鍛煉空間和豐富企業資源, 支持管理會計在企業建設, 為其營造良好氛圍, 從而推動管理會計的發展。企業應重視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作用, 根據企業管理實際現狀, 對管理中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處理, 加強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力度, 為企業發展掃除障礙, 從而促進企業發展。

(三) 提升管理會計操作性

隨著大部分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完善, 企業應將企業管理交給管理會計全權處理, 將管理會計理論和核算理論進行融合, 加強管理會計的理論建設, 在企業制定管理制度前, 管理會計應結合企業管理模式、理念和組織架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明確企業發展方向, 為企業制定高效的管理制度和企業規劃。正確的管理制度不僅可以規范企業員工, 還可以使企業各部門融洽相處, 創造良好工作氛圍, 并且管理會計可以對企業經濟中存在漏洞進行發現, 運用有效手段, 及時解決企業漏洞, 加快了企業進步。

(四) 培養管理會計人才

目前, 國內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專業的管理會計師隊伍, 管理會計工作雖然落實, 但大多是從原有財務部門會計人員擔任。發達國家管理會計業務已經比較成熟, 國內企業應多借鑒發達國家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 對管理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 提升其企業管理和處理問題能力, 使管理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得到提升。企業培養適合自身體系的管理會計隊伍, 才可以使企業管理順利展開。

五、結語

綜上所述, 隨著中央財務部綱領性文件的頒布, 順應其指導, 應加強培養管理會計人才, 以建立專業管理會計考核制度, 建立管理會計師隊伍, 對于企業管理來說, 專業管理會計師隊伍可以促進企業發展, 使企業管理規范性加強, 聰明和人落實企業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讓企業經濟效益高速發展, 為企業的壯大創造條件。本文通過分析新經濟時代管理應用面臨挑戰, 對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現狀進行探究, 從而提出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的相關對策, 為我國企業管理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加快, 新經濟形勢下, 我國急需管理會計人才。管理會計作為會計行業的重要分支, 主要為單位內部進行服務, 以滿足企業管理需求。通過關聯信息, 將業務活動進行有效融合, 在單位政治決策、整體規劃和相關控制等公司管理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本文通過分析新經濟時代管理應用面臨挑戰, 對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現狀進行探究, 從而提出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的相關對策, 為我國企業管理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探究,新經濟時代,管理會計,應用

參考文獻

[1] 段莎.新經濟時代下管理會計的應用案例探索與啟示[J].商業會計, 2016 (15) :54-56+61.

[2] 徐美華.基于新經濟背景下會計創新趨勢與創新策略探析[J].時代金融, 2018 (11) :164+166.

[3] 孫秀敏.新經濟時代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相互融合探究[J].納稅, 2018 (1229) :108.

會計國民經濟的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我國在知識經濟框架的影響下,內部社會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有關會計學內容和基礎功能的延展模式也發生相關轉變。會計學在差異視角下的基礎功能會有所不同,尤其對研究此類項目的技術人員有關知識和發展方法等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從另一角度觀察,這些不定因素甚至會導致會計學發展的瓶頸限制,因此,具體探究會計學的相關功能是一份具有現實意義的工作。

關鍵詞:會計學;基礎功能;發展模式;研究手段;實際效益

在經濟歷史和相關學科的綜合作用下,會計學定位模式產生了特定的地位價值,其具體目的是確定其在學科中的中心位置,并完成社會學、經濟管理事務的搭配。會計學定位功能能否做到科學合理的把握,對于整體技術理論和發展前景的規劃有著必要的指導功效,技術人員在運用此種理論實現應用過程中,會輔助其完成職能使用方式的梳理要求。

1 會計學基礎概念研究

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學在科學的程序改造活動中完善獨立的學科轉換要求,并深度實現經濟發展規律的挖掘。經過長期的經濟發展流程實踐活動經驗總結,涉及方法體系的搭建也逐漸成型。這種產于實踐又同時服務于社會的學科理論,在為項目改造和經濟效益梳理提供充分依據的基礎上,運用階段目標、對象職能和程序改造等手段,積極創造理論體系搭建所需的現實條件,進而具體揭示經濟監督活動和信息反映的細節,并且為經濟生活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會計學作為一個統一的學科體系,主要由不同項目設置組成,在區分研究對象、方法的基礎上,完成學科共性特征的搭建。按照本質要求來說,這種既定性質可以闡述為一種社會理論。

2 會計學基礎功能的分析

2.1 理性認識功能的延展

在理性認識結構中完成事物理論和方法體系的提取,會計學理論主要利用思維和客觀會計事物之間的聯系模式實現信息反映,主要分為理論、假說形式的推理流程等。在完成超越既定對象的形式基礎上,實現內容深刻、完整的收集。這種認識主要表現在完整闡述對象本質、規律和屬性特征的前提下,完成過渡流程的轉換,按照特定的會計理論應用實效分類,主要包括內部事物的組成結構、實踐活動的方式、需要遵循的要求等。經過系統的原理學習之后會發現,有關會計賬目和賬戶的核算更是整個研究活動中不可忽視的細節內容,并且對后期系統的完善產生必要的輔助價值。

2.2 指導功效的架構模式

盡管會計學理論主要來源于社會實踐經驗,但有關成果的獨立特性卻不可消除,因此研究活動中應該沿著其特定的科學規劃模式和發展規律完成改造。在系統調整作用下,其現下已經具備向會計實踐活動的反作用實力。這種理性認識若要完成向應用的升華目的,更重要的是做好會計客體的改造,而不只是停留在對象結構本身的研究。這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現狀,是一種提供創新服務、實現理論應用價值的流程。會計學必須應用到現實實踐中,盡量使既定的理論實現物化轉變,進而達到改造世界經濟水平的效果。這主要是由于回歸實踐過程中,會計學會受到現實檢驗的修正、補充改良而建立豐富的發展空間。這部分指導功效主要是指理論和方法高效融合后對實際工作提供依據,促使有效工作得到正常運行,在工作人員落實實踐之前,其可以具體檢驗活動對客觀目標、方案的符合程度,并完善相關細節和措施修改,落實活動規劃和目標預測要求。另外,會計工作人員還可以按照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自身素質和行動方式,令行動方案的選擇更加科學、有效。

企業在實現籌資渠道擴建和投資項目選取活動中主要是依據會計理論進行檢驗和補充的,這是必要指導功效價值的基本體現。因此,必須時刻監督理論改造活動,保證相關內容的正確地位和應用價值,避免對實踐活動產生不可預料的破壞。

2.3 對人員行為素質的培養

在社會整體規范和人員身心發展規律的指引下,會計學利用知識內容的傳輸完成人員行為素質的改善,并嚴格監督其完成社會化形式的轉變,積極為經濟事業發展創造更多的貢獻和價值。這種培養功能是按照會計知識的傳遞模式對人的發展潛力進行挖掘。有關這種知識、財富的轉化流程主要是利用人員的知識活用能力作為媒介載體的,進而令深度的經濟研究技術得到傳承。會計人員可以將學到的具體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的動力,推動經濟事業的改造。這種培養功能存在不同社會特征,在不同階段的適應性調整都是圍繞階級利益出發的。從某種意義來說,這是一個促使社會政治、經濟協調改造的必要支持工具。在富有經濟性的教育事業中,利用勞動者素質提高生產力水平的模式是會計學實踐意義比較突出的形式,這種特定文化屬性也會為其它方面功能的延展和釋放提供基礎保障。

知識經濟結構真正實現了會計領域的擴大,并且令其朝著綜合發展化趨勢飛速前進。我們在發揮會計理論的認識功能時要盡量梳理學科體系的標準模式,并且完成向其它學科的擴展,在相互聯系范圍下的會計學科,有關發展趨勢和規律等內容都會有所凸顯。適當的時候可以將不同分支學科規劃為整體類群進行分析,進而分劃為基礎部門的專門內容。知識經濟在擴大領域延伸的環節中,對內容深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這種局勢下,就更應該做好對會計學更深層次的發掘,包括特殊時代空間下的問題研究,做到質量控制效益的科學補充,這是目前完善規范化會計理論教學和能力培養的必要過程。

會計學理論和實踐活動都需要實現創新性改造,涉及實踐方面的創新主要是公式內容、操作方式、措施的改良等。在本科教學活動中,培養的人才不但要熟練掌握記賬、算賬等基礎技術職能,同時更要懂得用賬,爭取成為優秀的財務主管和注冊會計師,并為國家應用型人才培養和經濟事業創造更多的價值。為了更加適應大型企業集團和政府科學經濟管理部門的實際要求,有關綜合學術型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手段顯得至關重要。因此各大高校在研究相關理論和實踐意義的同時,也要適當拓寬這方面的人才培養渠道,爭取在創新文化的背景作用下,國家整體的經濟事業水平會有所提升,內部會計基礎功能地位和適應效果能更加豐富和積極。

3 實現創新型會計學基礎功能的發展規模

3.1 深化認識層次水準

現代綜合型知識經濟結構在整個會計學研究領域中心占據十分重要的指導地位和價值水準,在引領相關領域邊緣化擴展途徑中,將會計學理念的基礎實踐模式進行深深改造,保證其綜合發展規模的不斷壯大效果。我們在實踐觀察活動中,要長期積累對結構知識體系的認知技巧,同時不斷吸引相關學科理論的綜合改造意識,保證整個經濟結構認知范圍的壯大。將這類相互關聯的分支學科看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適度開發其在知識經濟時代框架中的發展優勢、實施措施,另外還可以將不同分支的學科規劃為一類專門學術項目。在長時間的對比研究中我們不難發現,尤其是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知識經濟規模對設計領域的擴張貢獻優良,這種特定時代下,會計內容的深化便是這方面研究工作的主要內容。

3.2 發揮專門指導的創新意識水平

會計學指導范圍和實踐框架結構在經過系統化的領域擴張之后,實效價值不斷壯大。這種既定邊緣的進展模式,面對著現代科學實施技巧和方法論的考驗,然后憑借一種創新的實現手段完成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規劃指標。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內容包括:《會計數學》、《會計心理學》等,這些新理論內容的不斷涌現,正進一步實現了會計學指導范圍擴張的現實價值。會計學理論規范的主要動機不只是重復過往的實踐活動指導功效,更重要的是完成與其它學科的融合改造。

會計學科如今已經出現具體化設置形態,形成多種專業的分支學科概念,但往往需要經過會計學中心概念領域的指導之后才能有所落實,包括在具體的財務劃分方面,某些專門的核算技巧要做出明確指導。新時代會計學的發展,主要依靠創新思維來實現中心擴張標準,這就要同時對概念和實踐活動進行規范,表現為新公式、新操作手段、措施建議等。在會計教育層次化發展的今天,首先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梳理基礎理論知識,另外按照專業資格標準進行出納、會計任職資格的設計,不同層次培養的目標都會有所區別,要按照社會需求和人才特征進行科學規劃。

4 結 語

會計經濟理論和其基礎功能的拓展意義逐漸得到大眾的認可,在現實、復雜經濟環境的作用下,為了適應更多的機遇挑戰,必須爭取完善內部新型理論強化和人才培養,爭取為后期的實踐活動創造更多的基礎條件,進而保證會計學應用價值的拓展能力,促使國家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田淑云.對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的多層透析[J].現代商業,2008,32(30):17-19.

[2] 靳嘉祺.現階段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選擇的理論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19(7)34-36.

[3] 方慧.論“應用導向型”會計學專業教學模式改革[J].科技資訊,2011,21(16):65-67.

[4] 李秋芳.會計社會責任研究框架數據仿真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1,24,(6):75-77.

會計國民經濟的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制度在產權不清淅或產權虛位條件下會產生“公地的悲劇”;在委托-代理問題由于信息不對稱會產生道德風險;在激勵機制不足的條件下可能產生“逆向選擇”。本文從制度經濟學出發,對由上述問題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要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制度經濟學 會計信息失真 制度建設

會計信息失真會削弱政府宏觀調控的效力和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導致投資決策失誤從而嚴重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和國有資產流失。長久以來會計界對如何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國在研究會計信息失真的時候有了會計理論界和會計實務界之間不同的研究成果。從不同的方面和側重點對會計信息失真進行了研究。主要有吳聯生的會計信息失真“三分法”;譚勁松的會計信息失真分為會計事項失真引起的和會計處理失真引起的;劉峰通過“紅光實業”的案例從合約角度研究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也有些學者從道德倫理角度去分析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等。本文從制度經濟學角度對會計信息失真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

一、會計信息及質量特征

(一)會計信息的界定 會計信息是通過會計核算獲得的反映主體價值運動狀況的經濟信息,可以客觀地反映一個企業的經營成果,同時又是相關使用者進行預測、分析、決策的可靠依據。會計信息主要是通過提供財務報告,從財務報告中取得有用的經濟信息,為決策者進行經營決策和從事經營管理提供依據。財務報告要符合用戶的需要,方能發揮作用。

( 二 )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 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一般包括:決策有用性、相關性、可靠性、合法性、可比性決策有用性是會計信息最核心最根本的質量要求。企業會計之所以要提供財務報告,是因為企業內部和外部決策對財務報告使用價值的需要。決策從本質上看是一種選擇,即在不同的可能方案中進行決斷。這種選擇的基礎就是會計提供的信息。因此,是否有利于決策人進行決策,就成為評價會計信息的最根本的質量標準。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必須與使用者的決策相關,要對使用者有用,能夠影響其決策。我國《企業會計制度》指出:“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能夠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笨煽康臅嬓畔⒅挥信c決策相關才會有用,信息的價格在于與決策相關、有助于決策。會計信息提供后如未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或對使用者的決策沒有什么用,信息就不具有相關性。相關的會計信息必須能夠幫助使用者做出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盈利趨勢等某些預測;必須能夠證實或證偽使用者的某些預測、幫助其評價過去所做的決策,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據之提出改進企業經營管理的措施;必須具有及時性或時效性。信息如果提供提不及時,盡管曾經相關,但時過境遷,就會喪失其相關性。不相關的會計信息就不應提供,以免增加無效的信息成本。在會計核算中堅持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就要在收集、加工、處理和提供會計信息過程中,充分考慮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煽啃?,是指會計記錄應當以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及證明經濟業務發生的合法憑證為依據,所反映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要內容屬實、數字準確、項目完整、手續齊備和資料可靠,使會計信息足以令人信賴??煽啃赃€要求會計信息應當如實表達、衡量、敘述所要反映的事項,并在這過程中不滲雜個人的偏見。我國企業的會計信息均以“合法”作為其先決條件。這一點是與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管理體制分不開的。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企業財務會計較之以往有較大的獨立性,但會計核算的很多內容仍然要受到國家財政、財務、稅收等制度和法規的制約。至于企業會計核算,還要受到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如投資法、企業法等等的約束,是很顯然的??杀刃允侵附洕闆r相同時,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相同;如果經濟情況不同,會計信息應能反映其差異??杀刃园y一性和一貫性兩個方面的內容。從橫的方面看,各企業的會計核算均應符合國家的統一規定,以使其提供的會計信息口徑一致、能夠相互可比,這是統一性方面。從縱的方面來看,會計信息應該具有時間上的一貫性。企業按照制度的規定可以選擇確定一種會計處理方法,如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存貨計價方法,損益計算方法等。這些方法一旦確定,便不得隨便變動。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含義及其主要表現

( 一 )會計信息失真的含義會計信息失真就是指會計信息對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實客觀性。從產生過程看,將會計信息失真分為會計事項失真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和會計處理失真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事項失真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事項未能真實反映客觀經濟活動,會計事項本身就不真實,從而引起會計信息失真;會計處理失真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是指雖然會計事項真實地反映了客觀的經濟活動,但由于會計處理過程中的錯誤引起會計信息失真。根據是否由主觀引起,會計信息失真可分為會計信息的有意造假和會計信息的無意失實。會計信息的有意造假是指會計活動中當事人為了個人利益,事前經過周密安排,故意以欺詐、舞弊等手段,使會計信息歪曲反映經濟活動和會計事項。會計信息的無意失實是指會計人員在遵循會計規范提供會計信息的過程中,由于主觀判斷失誤、經驗不足和會計系統本身的局限性等,造成會計信息未能如實或準確反映經濟活動和會計事項的內容。判斷會計信息失真是有意造假還是無意失實,其標準應是當事人是否有故意使信息失真的動機。

( 二 )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現 在會計信息披露問題中,會計信息失真是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現,概括起來有兩種情況:一是經濟業務失真,即會計所記錄的經濟業務不符合客觀事實,違背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原則;二是經濟業務的處理失真,即對符合事實的經濟業務沒有按照會計法、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會計處理?!督洕請蟆?006年12月23日報道了財政部抽審百戶國有企業2005年會計報表情況,多數企業主要會計要素核算存在偏差。其中,81%的企業存在資產不實問題,共虛列資產37.61億元;83%的企業存在所有者權益不實問題,共虛列所有者權益26.12億元;89%的企業存在損益不實問題,共虛列利潤27.47億元;27%的企業明顯存在原始憑證、記賬憑證不真實、不合規的問題。需要說明的是,會計信息失真、會計誠信缺失不僅僅是一般企業,更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如瓊民源、紅光實業、大慶聯誼、東方鍋爐等;不僅是國內企業,更包括眾多的國外公司,如安然、寶麗萊、伯利恒鋼鐵等知名企業,其宣告破產均與會計嚴重造假有關。虛假或嚴重失真的會計信息會嚴重影響了我國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造成了大量國有資產流失,誤導投資者和債權人,使他們根據虛假或失真的財務信息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同時也誤導政府監管部門,使監管部門不能及時發現、防范和化解企業集團和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這樣也為貪污腐敗、行賄受賄等違法行為和經濟生活中不良風氣提供了溫床。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制度經濟學分析

( 一 )產權理論的觀點產權理論的核心觀點是,產權明晰是決定企業績效的關鍵,通過產權變動可以生成、啟動企業內部利益激勵機制,從而有可能提高企業經營者的努力水平與企業績效。從學理方面看,企業的績效具有非常復雜的背景和歸因。其可察變量如資本利潤率、企業成長和增長速度、市場份額、全員勞動生產量、產值、成本、技術進步和生產率等,其特性或根源往往不是一維而是多維的。企業的績效除了與經營者的努力程度、能力、風險態度等密切相關外,還受到不少非經營者所能控制因素的影響。在混合體制條件下,由于企業目標多元化,會導致激勵不準確、不規范、不公平以及證券市場的投機行為等。企業經濟關系主要是由產權派生的有關企業資產的權、責、利關系。產權經濟學大師阿爾欽認為:“產權是一個社會所強制實施的選擇一種經濟物品的使用的權利?!痹谙嗷ソ煌娜祟惿鐣?,人們必須相互尊重產權。產權的明晰為會計信息目標的實現創造了兩個重要條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資產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存在經濟上的契約關系,經營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時也不降低所有者的效用,這也為會計規范提供了激勵、約束、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但從現在的國有企業的產權來看,國有企業的財產所有權虛位使得國有企業很難形成有效的內部約束機制?!袄硇缘摹睂嶋H控制人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用財務來反映的企業經營效果容易產生與國家長遠利益不一致的短期行為,會計核算容易產生以實際控制人的利益為核心,使其提供的會計信息失真。從代表國有資產所有權的管理機構來看,國資委等也不是國有資產的實際所有者,其自身又缺乏根本的利益動力機制,對企業的監督缺乏有效激勵。在其它非公有制企業中,企業產權中可以有政府、債權人、所有者、經營者等相關主體,還有其它潛在的進入者,他們具有不同的行為目標和經濟特征,存在著不同的利益驅動,不可避免地出現利益沖突。如政府最關心稅收的征繳;債權人最關注其是否能按時地收回本金和利息;所有者關心的是自已投入的資產能否保值和增值;經營者關心業績的增加是否給自已帶來額外的經濟收益;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關心股票的價值和公司的業績,某些產權主體可能存在的對不真實會計信息的內在需求,產權不清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是一個重要原因。

( 二 )激勵與約束機制不配套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一個社會的經濟績效如何最終取決于產權安排對個人行為所提供的激勵,產權交易中包含的內容影響物品的交換價值,但實質上是一套激勵與約束機制,影響和激勵行為,因而企業要從所有權、經營權,剩余索取權等權能形成合理的安排。但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效果并沒有這么理想。如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如年薪制的固定的工資激勵早已顯現明顯的不足,最容易形成高級管理人員在工資之外尋求額外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這些收入的獲得必須要有財務方面的配合,由此帶來會計信息失真。而浮動的激勵機制(如高管持股或期權)也容易產生經營者的短期行為的逆向選擇,雖然《公司法》、《證券法》對高管所持股份有限售的嚴格規定,也很難制止高管的頻繁離職套現,目前創業板市場可見一斑。頻繁套現結合財務造假是高級管理人員常用的手段,在企業沒有有效的內控機制和完善的外部監督條件下,約束機制的缺乏給經營者過多的權力且缺乏有效監督,經營者為了自己的私利會實施違規行為,從而使經營者違規的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損失,助長其違規行為。個體實施違規行為的風險很小,預期收益很大而預期成本很低,違反制度所得的好處大于受到懲罰導致的損失,這就使得個體有了實施違規行為的沖動,因而促成了個體(甚至集體)的違規和違法行為,會計信息失真隨之而現。

( 三 )委托——代理關系問題 科斯奠基 “契約理論”是一個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產要素所有者達成的書面或非書面的契約。契約的一方當事人為資產的所有者,即委托人;契約的另一方為資產的使用者,即代理人。由于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代理人以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獨立自主地對企業資產進行經營活動由于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代理人以企業管理人的身份相對獨立地對企業資產等進行經營管理活動,代理人成為了解企業的信息優勢方;而股東、債權人、國家和普通員工則相對成為了信息劣勢方,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因存在信息不對稱。由于其利益目標也不盡相同,經營者完全可能利用各種會計處理手段制造虛假的財務信息,以欺騙所有者、債權人、國家和普通員工,獲得自身的最大利益。會計人員與經營者之間也可能有著不同經濟利益,加上二者之間也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這就可能造成會計人員為了自己的利益,編報虛假的財務報告,隱瞞真實情況。此外,從會計監督機制來看,目前,企業內部監督控制有著局限性,內部監督不到位,會計人員不獨立,受單位領導指使被迫做假賬。社會監督仍處于起步階段,會計事務所雖然脫鉤改制,但仍缺少標準的執業制度,政府監督大于社會監督力度,職責交叉,經常重復檢查,使檢查與被檢查藕斷絲連。企業領導同時管理會計與審計,內部審計不是處于董事會領導下。由于經濟體制的不健全,廠長或法人的職權太大,由他們直接安排上任的會計人員素質低下,對會計法規、制度甚至原理都不熟悉,不可避免地做出錯賬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另外有些企業負責人出于某種目的指使會計人員人為造假,而這些會計大多是廠長(經理)的親屬或心腹,往往對上級惟命是從,他們或虛增利潤騙取貸款,或隱瞞利潤逃稅,甚或虛列數據來掩蓋貪污受賄,從而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四、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 一 )明晰產權關系,減少各行為主體的利益沖突發揮產權對會計信息生成過程的規范和界定功能。只有產權的明晰界定,才會使市場主體根據會計行為規范開展會計管理交易活動。對于國有企業,要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型國有企業引入非國有的戰略投資者。同時,還要建立利益分配均衡機制,理順國家、地方、企業及職工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兼顧各方利益。對于其它形式的所有制企業,也應當將競爭機制引入企業經營者的任命,建立專業經理人才市場,同時所有者應當根據經濟行為的結果為經營者確定一個報酬方案,即在這個方案下,經營者考慮自身利益的同時也要考慮所有者的利益。這樣,所有者和經營者有了經濟利益上的一致性基礎,致使利益關系清楚,減少利益沖突,從而減少由于利益沖突原因而產生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 二 )完善激勵與約束機制一般看來,經營者的干擾是會計信息失真的重大根源,要想經營者自覺遵紀守法、不干擾會計人員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構建一套以經濟獎懲為主要內容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一方面要讓經營者為企業付出的努力和貢獻獲得合理的報酬;另一方面,從制度和程序等方面對經營者的“機會主義行為”采取懲罰性措施,同時要把利益一致的激勵措施形成長期化趨向,減少短期套利行為,防止經營者短期行為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 三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會計信息系統作為企業管理的子系統,還受到內部企業管理狀況的環境影響,公司治理結構作為重要的制度環境,對會計信息的質量將產生重要影響。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的要求,積極推行規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企業內部分配、人事、勞動制度改革,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完善公司內部監控機制,以加強監控者對公司管理層行為的了解,提高其信息收集、評價能力,以及增加其監控手段。按照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原則,對內部組織機構,形成嚴格、科學的現代管理制度。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強化財務約束,從而保證企業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真實性,提高會計工作質量,根治會計信息失真的弊端。

( 四 )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能夠降低會計信息失真產生幾率。對于會計的監督可以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其中外部監督包括了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它們與單位內部監督構成了《會計法》中“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但這里面存在了許多問題。有效的企業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可直接使契約各方受到約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從而防范不實會計信息的形成。因此就有必要建立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強化公司內部監督機制,發揮公司監事會的監督作用。盡管公司法及全民所有制企業條例等法律法規中已對監事會人員、職責等做了規定,但絕大多數企業的監事會有名無實,監事會只有真正獨立了,才能發揮其監督企業會計部門對外提供和披露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的作用,保證委托人的權益。會計社會監督的重要形式是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財務報告進行審計,大力發展注冊會計師事業,不斷強化社會監督的機制。逐步依靠注冊會計師對所有企業會計信息進行驗證檢查,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和可靠:嚴格注冊會計師執業標準,強化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觀念;提高注冊會計師社會地位,強調其獨立性,真正將事務所辦成具有獨立性的民間組織。另外還應該大力發展國家政府部門的監督,加強國家行政干預。財政部門、審計部門、證監會等政府機關應加強對不實會計信息的監管和處罰力度,同時應建立不實信息查詢網,讓企業和社會公眾可隨時查詢提供不實會計信息的企業及責任人員,增加企業、經營者及會計人員的違規名譽風險和違規成本,通過政府的綜合管制來改善會計信息失真的狀況。

( 五 )健全會計規范體系 對于我國會計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博弈主體不到位,是由于在會計改革之初,為了減少會計制度變遷的阻力,以規范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會計實務,即由政府直接參照國際會計準則來制定中國的會計準則,這是無可厚非的。與此同時,每個具體會計準則的制定和修訂都要充分征求各方意見,進行反復討論與論證,最終使準則能為各博弈方所接受。政府機構要維護該機構制定的準則的權威性,對違反準則的行為要進行處罰。目的是使違反準則而提供失真會計信息者得不償失,其私人成本接近或等于社會成本,從而消除會計信息失真的外部不經濟現象。會計規范體系為會計行為提出了約束條件,但具體執行過程中,會計行為的主體即會計人是否能自覺遵守,還要取決于其職業道德素質?,F實中的會計人員,由于受到來自環境的各種壓力,可能持有不同的立場。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具體內容包括: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經理人員道德規范、社會中介機構及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以及相配套的具體操作方法、評價標準、處罰規定、專門教育等。針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從各角度認真分析其來源,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的風險,把因為會計信息失真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同時應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加以重視,只有這樣,會計工作才能步入正軌,讓它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吳易風、劉鳳良、吳漢洪:《西方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薛祖云:《會計信息市場與市場管制》,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盧現祥、朱巧玲:《新制度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編輯 聶慧麗)

會計國民經濟的論文范文第6篇

會計信息是國家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會計信息的質量深刻影響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重視和支持。同時會計信息極易受到更方面的影響,造成會計經濟環境的動蕩不安。因此想要保障我國會計經濟環境的穩定和諧需要對我國的會計經濟環境進行深刻的研究分析,充分了解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因素,維持會計信息質量的水平。

一、會計經濟環境對會計信息質量造成的一些影響

(一)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企業內會計從業人員素質低下與企業的管理水平有著密切聯系,并且也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隱患,需要企業管理人員提起重視。但現階段的會計從業人員中,有許多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并未達到相關標準。甚至有許多會計從業人員本身并非會計專業出身的工作人員,他們不具備會計專業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在日常的工作中也難以勝任較為繁重的工作任務。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會計崗位日常工作模式的不斷改進完善,現階段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和專業技能技術要求,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關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無法符合現階段工作期待的會計從業人員,勢必會影響到現階段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從這一方面來看,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是會計經濟環境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會對會計信息質量造成較為重大的影響。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企業對會計人員從業素養的考核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的從業綜合素養并未得到較為明顯的提升與完善,倘若這一現象在未來仍未得到及時的解決,那么有關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與完善是無法達成的,這也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日常運轉以及經濟效益的提升。

(二)針對財務管理的重視度增加

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穩定和發展,會計經濟環境的復雜多變,會計信息不僅可以反映企業過去一段時間的發展狀況,還能像社會展現自身的收益和成果,使得企業高層逐漸加強對于部門財務的管理和監管,把財務工作作為監管的重中之重。因此財務管理工作不僅僅是對企業現階段的財務狀況進行數據信息層面的反映,更是能夠為企業決策者和領導者提供信息數據方面的助力,使得其以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企業未來經營規劃方案的制定,讓企業決策者和領導者站在更高層面把握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使得企業的未來市場競爭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但在很長一段時間,企業領導者和決策者都未曾對財務管理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未曾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來進行財務管理部門日常工作的整頓,使得整個財務部門的日常管理工作為整個企業的日常運行效率提升和工作質量完善提供輔助作用。因此從這個方面來看,企業本身在財務管理方面重視程度的增加,也是企業會計經濟環境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會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改進與完善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倘若想要使得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改進,需要從財務管理重視程度方面著手,來進行財務部門日常運行狀態和機制的修改,這為有關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提升了會計管理水平

企業的開設目的就是在爭取利益的同時尋求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方法。這就需要企業不斷提升內部的管理手段,會計管理作為重中之重,更需要企業高層對其提升管理水平,構建多部門、多信息交流,共同協作,各部門切實履行自身價值,共同探索企業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方法,推動企業發展。會計管理的最主要目標就是為了使得企業各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能夠變得更加緊密,各部門能夠各司其職,共同為企業的利潤最大化目標前進負起自己最基本的責任。為此進行會計管理水平提升也是幫助企業進行即信息質量改進與完善的重要渠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企業有關領導者和決策者都未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會直接導致會計管理水平停滯不前。有關這一影響因素,企業領導者和決策者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四)企業經營業務不斷增加

會計信息的產生渠道就是企業的經營活動,隨著近些年里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的變化,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傳統的經營鏈被時代淘汰,貨幣交換、基金投資等逐漸成為經濟活動的主體內容,范圍和內容的增加導致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與日俱增,想要確保最終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高質量,就需要企業不斷優化經濟業務活動,采用多種方式減緩會計人員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量,確保會計信息可以真實反應企業的經濟活動。由此可看出,會計信息質量也企業經濟業務不斷增加是有關聯的。

二、國內會計經濟環境的現狀

(一)經濟運行質量高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有著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性,我國制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符合我國會計行業的發展規律,追求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也與會計行業本質相同,因此我國的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偏高,極易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力的不斷提升。

(二)腐敗現象和不良風氣入侵

雖然我國反腐敗反貪污的力度很大,但由于很多不可抗力因素,現在很多行業中仍存在一些腐敗不良現象,經濟犯罪、違反經濟紀律等現象多有發生,不法分子通過不良手段逃避會計財務工作中的監督管理,給企業或檢查機構提供虛假財務報表和數據,給社會會計工作帶來極大的隱患和障礙。

(三)會計職業人員易受外界影響

人無完人,在日常工作中會計職業人員就極易受到個人的經濟利益的影響。當職業人員在工作中受到經濟利益因素的誘惑,則極易無法在工作中發揮正確真實的會計職能,被迫參與到會計財務造假的任務中來,真帳假算,假帳真算,制造出一些虛假賬戶數據,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企業在會計行業中的風評和名譽。

(四)不健康的文化環境

隨著居民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不良文化風氣逐漸加強,比如鞋文化、名文化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物質事物上的價值攀比,文化風氣的浮躁也促使大眾出現浮夸、不切實際的錯誤思想行為方式,欺上瞞下、假戲真做等行為意識導致高層人員或當權者或利益有關者膽大妄為、不計后果,進行經濟違規甚至犯罪,造成損害市場經濟體制和發展的不良后果。

三、優化和改善我國會計經濟環境的措施和方法

現階段我國的會計行業發展比較緩慢,除了會計行業本身的一些因素外,我國會計經濟環境也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想要我國會計行業的飛速發展就需要不斷優化和改善我國的會計經濟環境。

(一)國家進行宏觀調控

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需要我國政府機關進行把控和調節,但政府機關人員職能不能與資產所有者職能相混淆,需要將政府中管理者的職能與資產所有者所擁有的職能進行分離,政府不可以對企業資產所有者的經營和管理進行直接監控和管理,應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行間接調控,比如切實維護我國市場經濟秩序,運用政治權利進行市場機制宏觀調控,促進各行業、各層面、更經濟部門間的友好聯系,運用政府經濟杠桿作用通過調節市場價格、稅收、利率等因素間接調控市場經濟環境,還可以充分利用國有資產吸引投資者加入,提升國有資產收益,國際政府可以通過多方手段對我國的會計經濟環境進行間接宏觀調控,讓社會主義經濟行為都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謹防出現越權違規行為的出現。

(二)完善我國的經濟體系,大力發展生產力

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生產力水平越高,社會經濟水平越高,會計行業越能飛速發展。所以想要優化和改善我國的會計經濟社會就需要我國市場去大力發展生產力,而生產力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國家的經濟體系。因此,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大力發展生產力成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如可以組織構建一些市場組織,監督和調控財務改革和稅收改革的進程,還可以簡并各種利率,提升對會計行業的宣傳力度,鼓勵企業引入專業人才進行企業財務和會計改善工作,推動企業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等行為,還要嚴格把控證券企業的操控和運行,保證我國金融債券行業的公正公開公平,構建一個開放、高效的證券市場,使得我國金融經濟多樣發展,促進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平公正競爭,推動企業不斷引入人才、開發技能、提升競爭力,構建一個積極向上的會計經濟環境,保障我國經濟市場的穩定運行和不斷提升。

(三)加強會計行業的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離不開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水平,需要會計從業人員在其工作崗位上不斷提升自身修養,從而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會計環境的穩定性。因此想要達到上訴的會計經濟環境目標就需要學校在培養會計人才時加強對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的教育力度,企業也需要在引入人才進入工委崗位前進行嚴格的職業道德培訓工作,在根本上降低會計信息失真事件發生的概率,保障我國會計經濟環境的穩定。比如學校和企業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在實際培訓工作中引入由于職業道德低下而出現會計違規違法行為案件,告知被培訓者會計信息失真導致的嚴重危害,讓被培訓者明確自身的職業規范和道德規范,在今后的會計工作中保持原則性,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維持個人職業發展的穩定會計經濟環境的穩定發展。

(四)企業優化自身的管理制度

政府的外力保障和職業人員的道德保障外,我國會計經濟環境的發展還離不開企業的內部管理力度,不斷改善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保障會計信息在企業決策中的重要意義,激勵會計人員不斷規范工作行為,為企業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根力量。比如企業可以明確規定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并組建評議小組,制定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和檢查,嚴格實施獎懲制度,杜絕欺上瞞下、擅自包庇行為的出現影響企業的內部監督管理。通過上訴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在根本上為會計經濟環境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

(五)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根據很多研究發現,良好的工作環境有利于從業人員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減緩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提升對企業文化和精神的深刻理解,更有利于工作人員養成熱愛企業文化、追尋企業理想的意識。企業需要在人才管理方面關注到工作人員的實際需求,遵循人性化管理原則,滿足工作人員需求,提供舒適和諧的工作環境,提升人才滿意度,不斷改善會計業務質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才注定為企業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處理和總結,為企業決策作正確依據,改善企業內部的會計經濟環境,為我國社會會計經濟環境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更加科學規范。

(六)法律法規的制定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社會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法規的約束和管理,會計經濟行為由于其經濟性和絕對性,更需要我國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從業人員和企業進行行為規范和管理?,F階段我國對于經濟行為的約束法規較多,還需要再加強對于相關法律的制定,比如針對提供虛假會計信息者根據其涉案金額的不同給予不同金額出發行為,行為嚴重者甚至處已行政處分和處罰。還可組建外部監督機構,對不同行業的會計信息進行監督檢查,通過明確的制度規范企業會計行為,降低會計信息失真率,不斷促進企業會計經濟環境的穩定和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體制、制度規范、企業管理等多種因素都影響著我國會計經濟環境的穩定,會計信息真實度在根本上保障著會計的可持續發展。為達到保障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目的需要政府提供制度支持,企業內部加強管理力度,從業人員規范自身行為等多種措施的統籌協調進行,根據我國會計經濟環境的實際情況,選用恰當適宜的制度和法規,切實提升企業會計信息真實度,改善會計經濟環境,為我國企業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競爭環境,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浙江江南分所)

上一篇:體育教學新課改論文范文下一篇:制度經濟學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