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外匯風險經濟全球化論文范文

2024-01-25

外匯風險經濟全球化論文范文第1篇

(一) 各國經濟政策不同

國家的經濟政策會對國際的經濟有一定影響, 而國家對外貿易政策也會對國際貿易有影響。一個國家的貿易政策的變動, 都會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由于各國之間貿易政策的不同、各國科技技術和貿易戰略的不同、對商品的進出口的需要不同、貨幣兌換的匯率不同等等的問題, 因此, 國際貿易就會產生一定的摩擦。有的發達國家會依仗國家的技術性支持作貿易壁壘, 對其他國家的企業進行排擠等, 將其他國家的企業趕出本國市場, 因此會在國際上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 匯率問題

所謂匯率, 就是貨幣兌換問題。如果一個國家商品進口的數值增加, 而不再進行商品出口, 這個國家的貨幣或許就會被貶值。一個國家的利率其實對市場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而它的變動就會對匯率產生影響, 可以說是, 利率上升, 匯率就上升, 利率下降, 匯率也會變動。而利率差, 就是導致短期資金流動的一個原因。處于利益之中, 會投機的人會根據此利率匯率的差異進行投資。從中實現自身利益。外匯風險就經常會有這樣的問題, 如果一個企業, 沒有能夠應對這種問題的措施, 無法防范和解決的話, 那么, 在面對匯率問題時, 將會受到嚴重的損失。

二、風險的種類

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壯大, 它所產生的風險水平也逐漸增高, 實際上, 國際貿易風險是分為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的。

宏觀風險是政治風險和政策風險, 社會風險和文化風險。微觀風險方面是合同風險和市場風險, 結算風險和價格風險。

政治風險是有一定的突發性和不可抗拒性的, 它產生的原因一般是國家政治因素不穩定, 或者是戰爭, 政權變更等, 都會對國際貿易產生巨大的損害, 無法避免。文化風險是因為各民族的文化不同, 會產生民族隔閡和歧視, 各民族雙方信息不對, 對一個貨物的價值都有很大的認識差異, 所以加大了貿易風險。市場風險可能比較好理解, 它就包含前文的匯率問題, 會有一些價格的變動, 或者其中的合同風險, 有些企業簽訂的違約合同, 會使各國貿易加劇摩擦, 反傾銷案件大量增加, 技術性上的壁壘加劇。

三、國際經濟貿易, 防范外匯風險的措施和途徑

綜上, 一個國家外匯問題是多方面的。因此, 我們一定要加強應對措施, 防范各種會發生的問題與風險, 找到良好的解決方法。

(一) 對各國的貿易經濟政策熟知

上文提到, 國家的經濟政策會對國際的經濟有一定影響, 而國家對外貿易政策也會對國際貿易有影響, 一個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動, 就如同蝴蝶效應會帶動整個國際貿易之間的變動, 所以, 我們要正確的了解并準確地把握住其他國家的話對外貿易和經濟政策情況, 以及它們的政治與文化的不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減少了這種信息上的問題, 謹慎小心行事, 關注每一個潛在的危險, 便能降低風險。

(二) 提高自身實力

用技術性貿易壁壘保護自身市場是很多發達國家會用的方法, 我國企業應努力提高商品質量, 提高自身實力, 發揮創造力與創新力, 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 利用自身所有的優勢來爭取在國際市場中的成功率, 積極開闊國際貿易間的交流與合作, 打進貿易中心, 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里, 降低外匯風險。

(三) 在慣例中行事

慣例中行事, 是說在進行國際貿易時, 要按照國際貿易的法律法規來辦事。國際貿易的慣例通常由國際性組織定下的, 在貿易市場中起到監控性。所以在貿易交往中, 按其行事, 嚴格遵守要求, 便能更好地使本國與他國相融合, 維護好本國利益。因為規則是占理的, 會使國際貿易中對外匯的風險大大降低, 使貿易有秩序的穩定進行, 而不會造成大亂子, 用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權益以及在國際上的地位。

(四) 對結算方式的完善

除了對各國經濟政策要熟知外, 對外企業還應了解和掌握外匯相關的知識, 比如外匯行情, 進行合理評估, 隨時對外匯的波動進行調整, 提高隨機應變的能力, 減少它們可能會帶來的沖擊。企業可以根據情況, 采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延長貨幣交付的時間, 減少風險, 及時防范損失, 降低意外所帶來的危害。

(五) 選擇合適的貨幣結算

本國企業最好選擇本國的貨幣結算。因為本國的貨幣有更大的自主權和掌控性, 不易出錯且自由程度高, 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果該企業無法選擇合適貨幣, 那就要選擇在國際中認可較高的貨幣, 以此類推。

總結: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國際貿易的戰爭與合作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國應該積極順應時代的潮流, 不被時代淘汰, 讓外資企業“走出去”, 走出國門, 且有防備有預見性的走出國門。而走出的同時也就意味著風險, 但有風險的地方總會有機遇。我國若想真正融入全球化, 就要先讓我國企業融入進去, 使其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在具體的外匯風險中, 企業需要掌控好每個階段的目標, 加強對外匯的控制和管理, 避免外匯風險。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 各個國家的經濟都有了不斷地發展, 國際經濟貿易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 匯率也隨之有了較大的變動。隨著我國一些外貿企業和國際經濟市場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密切, 我國的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外匯風險也隨之不斷地增加, 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部分的外貿企業的發展帶來了阻礙。本文針對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外匯風險以及對其的防范措施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國際貿易,貿易風險,外匯風險,防范分析

參考文獻

[1] 劉月, 謝源虎.國際經濟貿易中對外匯風險的防范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 2015 (6) .

外匯風險經濟全球化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 2016年美聯儲宣布加息后,非美貨幣集體走軟,新興市場國家匯率波動劇烈,對我國跨國公司造成較大不確定性風險。非美貨幣外匯風險近年來成為外匯風險管理領域熱點。本文結合F公司的實例,分析跨國交易中存在的外匯風險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外匯風險 跨國公司 非美貨幣

近年中國跨國公司在亞洲、拉美、非洲等新興國家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和拉美,用當地貨幣計價并進行DDP交付條款的合同或項目已經占一半以上。通過當地貨幣計價,一方面可以減少采購方的匯率風險,有利于達成協議;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與美元的正面價格競爭。其優勢表現為可以有效增加中國跨國企業業務規模和海外市場拓展份額,但非美貨幣簽約是把“雙刃劍”,在帶來合同份額增加的同時,也使我國跨國企業面臨嚴峻的外匯風險。本文對此進行探討。

一、外匯風險類別與特征

(一)外匯風險種類

1.結算風險

外匯結算風險是指用外匯進行的項目款結算因匯率變化而產生的風險。這類風險在國際項目中尤其是工程項目最常見。一般情況下,國際項目在招投標階段就已確定回款結算貨幣及結算匯率,但因建設工期長,匯率的變化又不可預知,當項目回款以所在國家(地區)的貨幣計價時,其本身就蘊涵一定的匯率風險,這種匯率風險的大小取決于計價貨幣幣值的穩定程度。

2.交易風險

交易風險是跨國公司在以非美貨幣計價跨國交易中,由于匯率變動而造成未結算外幣交易發生的損益。我國跨國企業經常性的外幣交易主要包括:以美元結算的材料采購應付款、尚未履行的遠期外匯合約、其他以非美貨幣計價的資產和權益。

3.匯兌風險

匯兌風險是因貨幣兌換及匯率的波動產生匯兌損益而帶來的風險??鐕敬罅康耐鈪R兌換業務經常會發生,項目前期啟動資金需要用美元兌換成項目所在國貨幣,用以支付在當地的各項費用開支,項目回款到當地子公司后,需要將非美貨幣的項目供貨款兌換成美元匯回給母公司等,在非美貨幣呈現單邊貶值下這種兌換會產生匯兌風險。

4.代理風險

代理風險是指在一定時間期限和特定市場范圍內,由于中國公司沒有注冊子公司或子公司沒有渠道進口、投標具備的相關資質等,必須通過聯合代理組成聯合投標體進行投標的項目。合作方式為中國跨國公司與代理簽美元供貨合同,代理與最終客戶簽東道國貨幣合同并從中賺取差價。但因美元強勢崛起,東道國經濟、金融、政治、政局等因素變化,導致東道國貨幣貶值帶來匯率風險。具體表現為:東道國收到最終業主本幣回款后,換匯后的美元頭寸已經無法覆蓋合同約定的美元金額。中國跨國公司的風險包括:一是合同直接被取消或項目不執行;二是渠道商在收到最終客戶回款后,壓住貨款不對供貨商進行背靠背支付。

(二)外匯風險特征

1. 外匯風險大小由簽約幣種和支付條款決定

在對外招標文件中,一般都允許投標人按某一對外通用貨幣,選擇一定的外匯比例進行投標報價。合同中規定的對外通用貨幣比例越大,外匯風險越小。我國跨國公司項目大多數在非洲、東南亞、南美洲等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通常物價上漲較快,導致工程成本增加,當地貨幣貶值較快,易遭受匯兌損失。同時與項目的經營方式、施工組織與計劃、工程進度等也密切相關。

2. 雙重匯兌風險

我國的跨國公司一般會在目的國成立子公司,一方面為承接DDP項目的需要,另一方面為中方員工的簽證及本地用工風險進行考慮。

外匯風險既有所在國當地貨幣與美元的兌換,也有美元與人民幣的兌換,跨國公司面臨雙重甚至多重外匯風險??鐕驹诤炗喓贤瑫r,供貨部分可能是美元或歐元結算,服務部分則由本幣支付。同時在項目前期,存在項目墊支,存在將美元換成本幣進行本地采購、支付項目分包款、本地人員工資等,這些行為致使在實際的結算支付中,不可避免地產生匯兌風險。項目服務部分回款后,將本幣換成美元后從本地子公司匯回到國內母公司時,也會發生匯兌風險。這樣跨國公司很可能會承受雙重匯兌風險,最終影響到企業的利潤。

3. 外匯風險金額大、時間長、種類多

大部分國際項目尤其是國際EPC總包合同一般都有合同金額大、合同工期長的特點,EPC合同涉及的外匯風險更是復雜。

二、外匯風險案例分析

(一)案例簡介

F公司是國際知名的信息通信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從2005年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已經在東南亞、南亞、歐洲、拉美、獨聯體、中東、北非、東南非世界各地多個國家擁有30多家海外機構(子公司、代表處、分公司和海外工廠),截至目前產品銷售覆蓋超過40個國家與地區。

影響匯率的因素也有多種,主要有一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國際收支平衡的情況、利率水平的差異、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政治局勢等;除此以外,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還包括,政府的貨幣匯率政策、突發事件的影響、國際投機的沖擊等。外匯風險歸根結底主要受風險敞口、匯率波動、時間三方面因素的影響;F海外子公司主要存在外匯風險敞口在于非美小幣種敞口風險。下面以F公司發生在結算、交易、匯兌、代理外匯風險的案例進行分析。

(二)案例公司風險

1.結算風險

2016年10月,F的海外子公司A公司與工程總承包商B公司簽訂了一份總額為美元以人民幣回款的供貨合同,合同金額為460萬美元。經過多次談判、協商和博弈,最后美元匯率以買方收到最終業主的預付款實際到款日的當天匯率結算。10月12日,B公司收到最終業主C公司預付款的匯率6.7258人民幣。12月15日美聯儲宣布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當日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按12月底匯率測算,僅這一筆交易,F公司匯兌損失人民幣101.38萬元。

2.交易風險

2015年F公司匯兌損失累計超過4 870萬元,根據F集團公司規定超過了重大風險的標準。以匯兌損失為影響程度評估維度,根據分析得出F公司目前面臨的交易風險定性評估,主要集中在非美貨幣出口合同,2015年業務規模全年約19 284萬美元,絕大部分回款條款較差,贖期較長,且涉及工程驗收、PO更改、風險敞口極高。

2015年美元指數呈現震蕩走低的趨勢,相比較而言,F公司海外銷售涉及的主要小幣種除墨西哥比索和印度盧比外,其他均呈現升值的趨勢。得益于小幣種升值,母公司合并層面截至9月底匯兌收益3 041萬元,同期匯兌損失為3 433萬元。如下表所示。

3.匯兌風險

2016年11月16日,在美國大選結果出爐之前,F公司在東南亞M子公司收到T客戶回款共計9 198 098.84萬馬幣。期間需要購匯匯回中國總部,在當地銀行進行購買美元詢價時,銀行要求提供合同、PO和發票。子公司在之前并沒有遇到這一特殊要求,經咨詢銀行的解釋是美國大選之后,銀行對大額購匯交易(超過100萬美元)要求提供核查詳細資料。子公司財務人員讓銀行幫子公司鎖定了當天美元匯率。從隔天匯率看,僅提前一天就避免了匯率損失2.835萬美元。若按12月底匯率匯兌收益達21.95萬美元。

4.代理風險

2015年5月,F公司在P國代表處和代理S公司(代理)合作中標項目,投標期間,為保證中標,S公司考慮通過采用較低的匯率報價,最終憑借商務排名第一,中標該項目總金額約431萬美元。但中標后由于P國金融政策改變,市場匯率下滑,S公司表示無法繼續使用投標約定的匯率付款給F公司,也不愿意在虧損的情況下采用市場匯率開證,導致項目擱置。由于S公司在投標過程中已經開立了履約保函,如果不執行本項目,保函將被最終業主N公司沒收,業主也將廢標并啟動重新招標。F公司面臨選擇承擔匯率波動損失或丟標處境。該項目最后由F公司在P國子公司T公司承接,因匯率波動簽約模式從代理與最終客戶簽約切換到子公司直接與客戶簽約,賬面損失約115萬美元。

三、外匯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

(一)外匯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國跨國公司在國際市場地位方面往往不具有對等性,具體表現為在進口采購環節合同一般約定為美元,在出口合同方面非美貨幣占據較大份額,面臨進出口匯率波動的雙重擠壓。

我國跨國公司在商務談判階段一般由業務人員進行,業務人員對商務價格的天然敏感導致忽略外匯風險的不確定性對合同利潤的隱性吞噬。同時業務人員往往沒有對客戶進行積極引導,匯率波動方面的條款被動接受客戶要求較多。

我國跨國公司外匯管理的手段單一,基本僅局限于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常用的金融工具無本金交割遠期(NDF)。但套期保值對回款預測的準確性要求很高,不是所有非美貨幣都可以操作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具有滯后性、空套和循環套保弊端。

(二)外匯風險管理政策建議

1.通過資金集中管理對沖規避風險

應收款項、應付款項沖銷管理,是對集團內成員單位之間或者與供應商的應收項目、應付項目進行清算的管理。是用于集團內交易的清算方式,優勢在于減少跨國公司集團內現金交易,降低管理和財務費用??鐕就ㄟ^專門的管理系統和設立中心賬戶(如跨境貨幣資金池), 歸集加入系統的各子公司的款項,通過兩兩相抵,月底或季末時,由中心賬戶調撥,各子公司之間付款金額為應收款項與應付款項的凈差額。

2.自然對沖

自然對沖是規避外匯風險最好的方法,目前大多數跨國公司會在東道國設立子公司。在收到大量本幣的情況下,如果匯回會產生較大的匯兌損失,可以根據子公司財務情況將本幣留存到子公司,用于后期子公司的運營開支和后期項目費用支出。

3.優化簽約模式

在合同簽訂時對合同進行簽約主體的優化。供貨部分采用美元簽約;服務在岸部分一般選擇子公司簽約,或也由國內母公司統簽。服務部分也簽成美元合同打包在供貨合同中統一報價。

4.同條中增加外匯保值條款或設置會談條款

在合同中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鐕驹谶M行商務報價時,根據金融機構對遠期匯率市場的判斷,將匯率貶值部分進行綜合報價,或在合同談判中增加外幣保值條款。簽約和支付使用“本幣”。簽訂合同時將該貨幣與另一種“美元”比價,如果實際支付時這一比價發生變化,則原貨價按這一比價變動幅度進行調整,確定“商定匯率”。如果實際支付時,兩種貨幣比價超過“商定匯率”一定幅度,則對訂單報價進行調整,即合同會談機制啟動生效。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的存在具有其客觀必然性,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采取浮動匯率制, 匯率風險也成為跨國公司日常必須關注的重點問題。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更多的中資公司走出國門,在其他國家投資設廠,如何控制外匯風險,成為我國跨國公司需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一方面,需要我國跨國公司做大做強公司實力,使公司與客戶談判具有主導地位,能夠對合同條款產生足夠的影響。另一方面,跨國公司的財務要通過國際項目實際情況、現實環境等各種綜合因素,靈活掌握與運用各種匯率風險防范措施,并且在反復的實際運用中,開發并借鑒發達國家外匯管理工具形成解決方案,達到防范或減少匯率風險的目的,獲取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達到雙贏的格局。

參考文獻

[1] 王歡.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背景下企業外匯風險的管理與規避[J].國際商務財會,2016(10):53-57.

[2] 沈國華.涉外企業外匯風險防范措施探析[J].財務與會計,2016(03):56-57.

外匯風險經濟全球化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人民幣也逐漸成為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寵兒。隨著近幾年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我國涉外企業發生外匯交易風險的幾率也隨之增加。本文通過對我國涉外企業的外匯交易風險發生原因進行分析,進而提出防范外匯交易風險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我國涉外企業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匯率風險;涉外企業;外匯交易風險

引言

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市場匯率也相應的發生變化,再加之受到我國政府實行匯率固定政策的影響,致使許多適應能力較差的涉外企業,不能及時適應國際市場匯率發生的變化,我國涉外企業發生外匯交易風險的幾率也因此而增加,使我國涉外企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為此,研究我國涉外企業發生外匯交易風險的原因,提出解決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涉外企業的外匯交易風險意識

現階段,我國部分企業缺少外匯交易風險防范意識,防范與管理外匯交易風險對于這部分企業仍然是個陌生的話題。這些涉外企業在外匯交易中,尚未將交易風險納入到企業風險防控計劃,對于防范外匯風險交易風險的態度十分消極。例如,國內某家著名酒店,在成立時接收了以工商銀行為首的中美銀團貸款1億美元,盡管該酒店盈利情況良好,但在其還款期間,由于受到美元升值的影響,再加之企業缺少防范交易風險的意識,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因此給企業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該酒店也因為無力償還貸款而被拍賣。此外,我國還有一家大型涉外企業,盡管當前負債已經超過百億人民幣,卻仍然不重視防范外匯交易風險,致使該企業每日外匯交易收支的差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企業的負債也因此而持續增加。

我國涉外企業需要提高防范外匯交易風險的意識,在當前階段,我國涉外企業應該將防范與管理外匯交易風險作為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的重點關注問題,同時建立企業外匯交易風險防范機制,成立專業的外匯交易風險管理部門,招聘選用專業的人才作為該部門的管理人員,以此來構建涉外企業外匯交易風險防范體系,該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方面,外匯風險識別。企業外匯風險防范部門要在發生交易風險后,及時識別外匯交易風險的種類,并以此為基礎制定風險控制計劃,降低外匯交易風險給企業造成的損失。第二方面,設定風險限額。企業要在外匯交易之前預測發生交易風險的概率,應用相關方法計算風險限額,根據計算結果設置外匯交易風險數值。第三方面,選擇合理的風險防范與管理手段。企業要在外匯交易前,針對交易可能會發生的風險,選擇合理有效的防范管理手段,降低發生交易風險的幾率。第四方面,建立風險評估系統。涉外企業發生交易風險后,需要對該風險進行合理的評估,總結相關經驗,完善企業外匯交易風險防范管理方法,提高企業防范與管理交易風險的能力。例如,我國某些具有較強交易風險意識的企業,已經將外匯交易風險防范與管理列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環節,并把防范外匯交易風險作為企業戰略規劃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從而使外匯交易風險防范管理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二、發展中國外匯避險產品,儲備人才

我國外匯交易市場由于起步較晚,因此就全球外匯交易量來說,我國外匯交易市場交易量偏少,且用途多為商業,金融交易較少,我國涉外企業的外匯交易不完善且不健康。其次,我國貨幣可交易的幣種偏少,當前階段人民幣在國際外匯市場,僅能兌換美元、歐元、日元以及港幣等四種主流貨幣。并且我國外匯市場缺乏相應的避險產品,除卻四大銀行可以推出帶有避險性質的期貸外,其他涉外企業暫時還不具備推出避險產品的能力。此外,我國外匯交易市場的功能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我國外匯交易市場的審批程序極為繁瑣,且限制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外匯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诖?,我國涉外企業必須要參與到國際外匯交易市場,選擇國際金融機構推出的避險產品,這就對企業工作人員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但是我國目前缺少外匯交易領域的高素質人才,從而提高了我國涉外企業在外匯交易過程中發生風險的幾率,例如,我國某大型電子通訊企業正是因為缺少專業人才,不了解當地金融市場的相關規定,導致企業被國外政府抓到把柄,并處以百億美元以上的罰款,給企業的發展造成嚴重的阻礙。

政府首先要改革匯率制度,提高涉外企業的自主權。政府要將過去的強制匯制,逐漸轉變為意愿匯制,提高涉外企業外匯交易的自由性。通過這種措施,可以使企業的持匯量得到增加,有利于提高涉外企業的資金支配權,企業能夠根據國際外匯市場的變化和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在一定限額內進行自主結匯,以此來提高企業抵御外匯交易風險的能力,同時也使企業增加了外匯需求量,從而使國家外匯儲備過大的壓力得以降低。其次,政府要出臺相關政策,簡化外匯交易審批流程,鼓勵涉外企業大規模出口。政府應該在未來的幾年內,允許部分具有雄厚實力的涉外企業擁有自主外匯結售的交易權力,賦予這些企業可以在外匯交易市場直接進行外匯買賣的權力。如此一來,企業可以免去同銀行之間的往來,直接到外匯市場進行交易,有利于降低外匯差值,節約企業交易成本,繼而使外匯交易風險得到降低。同時,還提高了企業的主體地位,使我國外匯市場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人民幣的地位也自然得到水漲船高般的提升。此外,我國涉外企業也要做好專業人才的儲備,并將這些專業人才進行合理的運用,目前我國大部分涉外企業履行外匯交易風險管理職能的人員都是財務人員,但是財務人員畢竟不是專業的外匯風險管理人才,在面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問題時,難免會力不從心。截止到現在,我國仍然嚴重缺少專業的國際金融人才,尤其是缺少工作經驗豐富的交易風險管理人員。因此,涉外企業要加強自身的建設,提高對人才的吸引能力,儲備充足的專業人才,應對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為企業構建外匯交易風險防范與管理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發展外匯市場,推出新的避險產品

涉外企業通??梢赃\用金融或非金融措施防范和規避外匯交易風險,金融市場操作是企業規避外匯交易風險的主要途徑。但是由于受到我國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我國目前對外匯市場仍然實行嚴格的控制,因此導致我國部分涉外企業很難進入國外發達國家的外匯市場,通過選擇避險產品降低外匯交易風險發生的幾率。例如外匯市場上的期貨交易可以有效防范外匯交易風險的發生,但是我國金融市場起步較晚,期貨交易也才產生萌芽,且推出外匯期貨產品的時間尚未可知,從而減少了企業規避外匯交易風險的途徑。此外,我國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也是影響涉外企業規避外匯交易風險的重要因素。涉外企業想要對風險進行有效管理,必須委托相關金融機構,但是我國可以辦理這些業務的機構僅有幾家商業銀行,且這些商業銀行內部避險機構的建設尚未完善,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推出的避險產品,僅能由國家指定的企業購買,導致我國中小型涉外企業規避期貨交易風險能力得不到提高。

我國政府應加強外匯交易市場的建設,積極推出新的外匯交易產品。當前階段,在國外先進國家,外匯交易風險管理已經成為新的保險市場,并實現了市場電子化、信息化的發展。我國應該充分借鑒國外交易風險管理方法,發展符合我國外匯交易市場實際情況的風險管理市場,并推出一系列的風險規避產品,例如,遠期外匯、外匯期待、外匯期權等避險產品,以此提高我國涉外企業抵御外匯交易風險的能力。

四、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涉外企業發生外匯交易風險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風險防范管理意識、人民幣匯率變化、缺少專業人才、缺少風險管理體系以及我國金融市場缺少避險產品等。為此,涉外企業自身要重視防范外匯交易風險,構建合理的風險防控體系,吸引和儲備專業人才。而政府則需要簡化外匯交易流程,提高涉外企業自主權,穩定國內經濟環境,推出更多的避險產品。以此來提高涉外企業外匯交易風險防范和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利艷彥.公司規避外匯風險策略的研究 [J ].武漢工程大學,2017.

[2 ]馬敏.我國進出口企業規避外匯風險的策略分析 [J ].現代經濟信息,2017,(06):302.

[3 ]劉艷.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企業外匯風險問題研究 [J ].中國商論,2015,(10):99-101.

作者簡介:

王玉榮,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外匯風險經濟全球化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中國自2005年進行匯率制度改革以來,匯率波動對以進出口業務為主的企業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對不同行業其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本文總結中日應對匯率波動的各種策略,通過對比指出中國企業可以借鑒的地方。

關鍵詞:匯改外匯風險風險管理金融衍生工具

0 引言

匯率制度改革對于長期處于盯住美元的穩定匯率環境下的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全新的挑戰。中國企業即將面臨的是長期的、難以預期的匯率波動,這將為企業的決策帶來一定程度的困難。在浮動匯率這條道路上中國經驗尚淺,仍有許多需要了解以及借鑒的地方。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匯率波動對中國企業的影響,通過與具有豐富經驗的日本企業的對比,提出可能的應對措施,為中國企業的決策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

1 實證分析:以青島海爾與中國東方航空有限公司為例分析匯率波動對企業的影響

1.1 匯率波動 自2005年央行實行了有管制的浮動匯率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不斷變化,對于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來說,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匯率波動給企業帶來的風險較之前大幅度增加。下圖反映了2002年至2009年4月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變化情況。

根據圖表表明,自新匯率制度實行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17.44%,如何消除幣值變動對企業的經營成果的影響,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1.2 根據青島海爾(600690.SH)2004年至2007年年報數據,可得以下結論。(見表1)

1.2.1 2005年之前,由于人民幣實行緊盯美元的匯率制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幾乎保持不變,因此在2004年,企業并未產生匯兌損益,然而隨著匯率制度的改變,自2005年起,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于匯率變動產生的各種費用不斷增加,匯兌損益在凈利潤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已經從2005年的不到0.04%增加到2007年的5.6632%,而且在絕對數值上2007年的匯兌損益已經達到2005年的55.56倍。三年中,企業匯兌損益對凈利潤的變動幅度達到142倍,遠遠超過了人民幣幣值的變動程度,企業也由此遭受了經濟上的損失。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匯率波動的不可預測性,企業必須主動采取措施,以避免受到匯率波動對企業產生的更深遠的影響。

1.2.2 作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制造商和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之首的海爾集團,旗下擁有240多家法人單位,在全球30多個國家簡歷本土化的設計中心、只在基地和貿易公司,重點發展科技、工業、貿易和金融四大支柱產業,2005年事先全球營業額128億美元。這樣一個正在進行國際化道路的企業,對于面臨的國外經營的風險,海爾采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

①通過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降低匯率風險。截止2004年9月國家開發銀行已對海爾集團提供了累計32.5億美元的出口買方信貸合作協議,共支持了海爾集團16以美元的機電產品出口。出口買方信貸是出口國為鼓勵本國資本性貨物出口,向外國借款人提供的一種中長期外匯貸款,其目的在于能夠有效地幫助本國企業在商品出口后及時收匯,規避收匯風險。

②主動推行本土化戰略,提升企業實力,規避匯率變動的風險。90年代末,海爾以“三位一體”的本土化模式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創造其本土化品牌,并致力于在當地設計、當地制造、當地營銷的探索。在推進本土化的進程中,海爾充分考慮了全球各個市場的不同特點,并首先在美國簡歷“三位一體”本土化的試驗田。海爾通過低端商品實現了其“走出去、走進去”的目標,在例行本土化的同時,海爾更結合本地生活,經濟狀況堅持自己的“高端信仰”。最終靠不斷創新的高端產品在不同的市場將自己打造成本土化的品牌。這樣做對于海爾企業自身來說,不僅實現了它的本土化目標,更深遠的意義在于實現本土化后,企業一來可以避免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對中國企業的反傾銷行為,二來面對中國市場廉價勞動力、低成本的原材料優勢正在消失的局面,以及企業正在遭受的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壓力,本土化模式成功的化解掉了這些危險。

1.3 東方航空公司(600115)公司的風險控制機制(見表2)

對于航空公司來說,由于業務性質的特殊性,企業運營過程中一直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有數據顯示航空公司一個月內流失其價值1/4的概率是其它世界500強企業平均值的5倍,航空公司的收益變化受環境變化影響十分明顯,使得資本市場對投資航空公司的收益缺乏信心,航空公司的股票價值大打折扣,航空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僅是世界股票市場平均水平的1/3左右。從成本管理方面來說,由于航油價格受國際原油價格的直接影響,企業受到原油價格波動和匯率波動的雙重影響,由于中國制造業的實力不夠強大,購買飛機時往往由于匯率的波動也會造成企業實際支付金額與財務預算出現偏差;對于企業,無論購買燃油還是購買飛機,其成本都是巨大的,一旦出現了大幅波動,對于企業的經營業績是有知名影響的。從收入方面來說,國際航線的開通勢必導致外幣收入,匯率的波動也造成了企業不同程度的收入波動??梢哉f,在航空公司經營過程的各個環節,企業都承受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匯率波動對企業的影響,保證企業的正常盈利狀況是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同時,航空運輸業自身的高危險性也是導致企業遭受巨大風險的原因。

經過多年的發展,航空業在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方面做出了各種努力,其中最為重要的手段就是航空公司引入了專業的風險管理工具,利用各種相應標的資產的金融衍生產品進行套期保值,在企業風險管理方面做出了長足的進步。東航航空公司自2004年以來,通過購買各種金融衍生產品對利率、匯率以及燃油價格進行套期保值,旨在通過利率互換減低市場利率波動的風險;通過外匯套期合約來降低因機票銷售外匯收入及需以外匯支付的費用而導致的匯率風險,外匯套期主要為以固定匯率銷售日元或買入美元;通過利率互換減低市場利率波動的風險,其中簽訂的利率互換是將與LIBOR相關的浮動利率轉換為固定利率,減少利率波動的不確定性。

東方航空公司的年報數據表明,在2004年至2007年4年之間,東方航空公司由于外匯波動造成的匯兌損益凈額變動幅度呈大幅度增加趨勢,與此同時,匯兌損益在凈利潤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斷上升,說明企業仍然處于很大的外匯風險敞口之中。雖然這4年中企業的匯兌損益一直處于盈利狀態,表明企業在外匯風險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衍生產品自身的高風險性,如何平衡衍生產品的成本與收益是企業在運用衍生產品進行風險管理時必須謹慎考慮的問題。

總之,對于航空公司這類本身就處于高風險運營狀態的行業,運用專業的風險管理工具對企業面臨的風險進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明確各項管理行為的目標并輔助企業的各種制度,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衍生工具自身風險的基礎上對企業面臨的外匯風險進行管理。

2 如何管理企業面對的外匯風險

2.1 企業外匯風險管理的目標 企業經營均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因此,企業的各項決策均應以此為指導,對于跨國企業和以進出口業務為主的企業來說,必須對所面臨的匯率波動采取相應的策略,以保證企業最小程度的受到其影響。企業的外匯風險管理不僅僅局限在外匯管理不受損失的角度上。作為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在制定外匯風險管理政策的時候,應從企業發展戰略的角度對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進行評估、分析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4.1.1 日本的產業政策 日本的產業政策主要包括產業結構政策和產業組織政策。產業組織政策主要是參與產業內資源配置的政策,其政策對象是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及市場成果,一般是通過法律和法規來建立及維護市場競爭的秩序。如限制資本及市場的過度集中,打擊控制價格的行為,限制不正當交易,監督市場的公平競爭,鼓勵其他新的企業的參與,以促進市場的有效競爭。另一方面,為了迅速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支持大企業的合并,并盡可能地抑制國內過度的價格競爭,在支持大企業發展的同時保護中小企業。

可見,日本的產業政策分別通過產業間的、產業內的資源配置扶植和幫助新興或衰退產業,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日元迅速升值的非常時期,日本政府仍不忘堅持其一貫實行的產業政策,一方面對鋼鐵、有色金屬、造船、石油化學、纖維和造紙等消耗能源較多的產業進行設備更新和產品換代;另一方面將電子、能源、生命科學、新材料、宇宙和海洋開發等作為重點扶持的產業,大力推動這類產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現在看來取得了很大成效。

4.1.2 加速日元國際化 日元國際化的進程從6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1964年日本正式成為IMF第八條款成員國,開始承擔日元自由兌換的義務。1980年12月,日本政府修改《外匯法》,日元經常項目基本上實現了可兌換,對日元資本項目的可兌換,也由原則上限制兌換過渡為原則上放開管制,這是日本金融國際化的一個階段性標志。1970年日本出口中以美元計值的交易占絕對優勢,比率高達90.4%,日元計值比率僅為0.9%,1980年《外匯法》修改以后,日元計值比率上升到28.9%,到1988年升至34.3%,同時期美元計值比率從66.3%下降到53.2%。出口貿易中本幣計值比率的增加,可以減少匯率波動對出口數量和金額的影響,說明與日本經濟基本面的發展相匹配,日本企業在貿易貨幣選擇方面的談判能力和金融視察發展的完備程度,增強了日本企業抗御風險的能力。

4.1.3 互補型對外投資 1979年,日本政府對《外匯法》及《外資法》進行了全面的修訂,形成了《新外匯法》。根據該法有關規定,日本對外投資政策由“嚴格管制”轉變為“原則自由”,一億日元以下投資項目已完全放開。這項舉措無疑促進了日本企業的對外投資。

1970年,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僅為9億美元,1973年超過了30億美元,此后逐年增加,1981年達到約90億美元,1984年突破100億美元。1985年廣場協議后,日本對外直接投資更是急劇增加,1986年到1988年3年時間對外投資累計1028億美元,超過了戰后1951——1985年35年累計對外投資總額的837億美元。1989年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為441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368億美元和英國的352億美元,首次躍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累計325億美元(以平均匯率折算)。

此外,由于日元大幅升值等因素的影響,日本企業大多由商品輸出轉變為資本輸出。這就使得日本對外貿易的互補性顯得尤為突出。比方說,日本向美國和歐洲國家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繞開NAF-TA和EU的貿易壁壘,而對東亞國家投資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生產成本。這就相當于是利用東亞國家廉價的勞動力以及其他成本生產商品,再將其出口到歐美國家。這樣做,擴大了日元升值為企業帶來的收益,同時由于成本低,增強了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4.2 日本企業自身的外匯風險管理策略 日本企業應對匯率波動除以上提到的各種策略外,還有:

4.2.1 日本的許多大型跨國企業在海外設立自己的金融運營公司,通過對沖和債權債務的調整,對整個公司的外匯資產進行調整,以期達到平衡。但這種方法并不普遍,因為只有大型的跨國公司才有條件實施,而對中小企業并不適用。

4.2.2 對于既有進口業務也有出口業務的企業,可以通過企業內部重心的調整達到規避外匯風險的目的。當本國貨幣升值時,可適當減少出口,增加進口;而當本國貨幣貶值時,反之。

4.2.3 從長期上來說,企業可以利用本國貨幣升值帶來的優勢,積極拓展海外事業,形成多邊貿易,這樣就可以在無形中增強對匯率波動的抵抗能力。

5 分析比較

通過對我國和日本在應對匯率波動策略上的比較,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借鑒:①企業應力圖開發新技術,降低成本,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以增強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積極開拓新的生產領域。②借鑒日本企業將多種金融衍生工具與有效的管理方法相結合的避險策略,但也不要一味地為了避險而濫用金融手段。應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若無明顯效果的方法時,甚至可以實施任何應對策略,在制定策略時應靈活應對,不能盲目照搬。③應對人民幣升值可靈活采取進口業務延后兌換付款,出口業務提前結匯兌換,出口業務可選擇非美元結算貨幣。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少因為人民幣升值而造成的損失。④積極開拓國內市場,適度發展海外市場。日本的許多大型跨國企業都是利用日元升值的機會大舉進入海外市場的,而只有企業到達一定的規模才有可能實現多邊貿易,對沖外匯風險,或從企業內部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中國民航學院學報》2004-02第22卷第一期張曉全,張永莉航空公司風險管理.

[2]《匯率安排與經濟穩定探討》作者:鄭群妮.

[3]加藤寛編『産業と政府の済政策』、勁草書房、1978年、3—10頁;小宮隆太郎など『日本の産業政策』、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年、2—4頁.

[4]《日元國際化之路》陳虹——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外匯風險經濟全球化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來,個人外匯理財業務借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及外匯市場逐步開放的東風,正逐漸成為國內商業銀行的業務增長點,也即將成為投資者進行個人理財的主要方式之一。

該項目運用文獻調研、實地訪談、調查問卷等多種研究方法。在街頭簡單隨機抽樣,發放關于“個人外匯理財產品的需求狀況調查”的問卷800份,利用SPSS20統計軟件對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揭示投資者對外匯理財產品并不十分了解,并且也不太愿意去了解的現狀。通過對商業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的供給情況的文獻調研和實地走訪銀行等方法,揭示北京地區商業銀行個人外匯理財產品還處于初級階段,并且管理機制不全面的供給現狀。

【關鍵詞】個人外匯理財 匯率機制 初級階段

一、相關文獻回顧

外匯理財產品從誕生之日起,由于制度上的優勢,發展步伐一直快于人民幣理財業務。

國內研究主要集中在風險管理,如黃毅(2006)闡述了外匯理財產品風險管理的風險計量、操作風險、衍生交易等十大問題;顧少華、于葉陽、陳凡(2009)對世界經濟危機導致的國際經濟環境改變對外匯理財產品市場的調查研究;張曉樸(2006)對投資監管提出系統建設、交易限額等監管措施;王美瓊(2007)分析了制約產品差異化的因素,強調加強營銷與服務。

國外學者已經在銀行外匯風險度量、外匯風險規避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其先進成熟的外匯風險管理理論和技術工具對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提供了借鑒。從國外研究成果來看,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國外銀行不斷豐富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產品,其已成為主要的匯率風險管理方式,具有更高的時效性、成本優勢和更大的靈活性。然而,國內外對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的研究大多是注重理論的分析,采取文獻調研、實地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研究方法研究的卻很少見,在所翻查文獻中很少見到。

二、外匯理財產品概述

(一)外匯理財產品的簡介

外匯是指:{1}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2}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的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3}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④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⑤其他外幣記值的資產。

外匯理財產品是指個人購買理財產品時的貨幣只針對自由兌換的外國貨幣,收益獲取也以外幣幣值計算?,F在的外匯理財產品主要有:貨幣、大宗買賣、貴金屬(其中又有許多很小的門類)。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二)外匯理財產品的風險類型

表1 外匯理財產品的風險類型主要是以下幾種

三、調查問卷基本情況說明

國內外對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的研究大多是注重理論的分析,采取文獻調研、實地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研究方法研究的卻很少見,在所翻查文獻中很少見到,所以這次本課題從個人投資者和商業銀行兩個角度進行研究,尤其注重個人投資者對外匯理財產品的需求研究。

為了使結論更加深入客觀,本次研究專門設計了對投資者需求狀況的問卷,在北京市海淀區、朝陽區、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區等區域的公共場合簡單隨機抽樣,發放問卷800份,在發放及回收問卷后,將利用SPSS20統計軟件對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以深入全面地了解投資者的需求狀況。另外,通過查閱文獻和到銀行實地考察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商業銀行對外匯理財產品的供給情況。從而揭示投資者對外匯理財產品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四、我國個人外匯理財產品的需求狀況調查結果分析

問卷發放共800份,有效回收627份,有效回收率為78.375%。對有效問卷進行統計,總結出:

第一,被調查的有效的627人中,在18~25歲之間的被調查者有209人、26~32有177人、33~40的有153人、41~50有145人、50以上92人。在這個調查中也可以看出一點就是被調查者以年輕化為主,可是在中國的財富分布中主要財富掌握在45歲以上人群手里??墒撬麄兇蠖鄶挡辉敢饨邮苷{查,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個人資料被泄露而遭致各種金融機構的各種形式的“騷擾”。這也是現在很多投資者比較厭煩的事,也是很多金融機構亟待解決的營銷方式和戰略手段,怎樣提高效率是關鍵。

第二,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對象當中,高中/中專及以下205人、大???82人、研究生及以上180人。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的教育水平越來越向更高的教育層次發展,調查者中大部分是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且主要是大專及本科。

第三,根據調查顯示,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里的閑置資金也逐漸增多,可是對理財產品的了解還是很不透徹的,對于外匯理財產品更是很少,被調查對象中非常了解41人只占8%、 了解部分146人占30%、很少了解134人占28%、不了解163人卻占到了34%。在目前比較常見的理財產品中,投資者的投資偏好各有不同,在調查者中,選擇銀行理財產品188人、股票144人、基金123人、保險176人、房產66人,可是沒有投資理財產品的人占的比重還是挺大的,有267人。

第四,隨著網絡信息化的普及,投資者的許多信息都是通過網絡來了解的,大多數人了解外匯產品都是自己去網站查閱了解信息。但這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投資者的信息了解渠道是有限的,而且較為盲目,很大部分的人是根據“經驗者”的選擇而選擇。他們所能掌握的信息也不是很全面。

第五,由于大家對金融市場風險的擔憂,不愿意把自己的大部分錢投入未知的事情當中,所以被調查的757人中只有120人購買過外匯產品,僅占被調查者總數的16%。其中購買美元的最多,歐元和日元也是較多的。但是多數人還是沒有買過外匯理財產品的。此外,大多數投資者認為銀行和證券公司風險較其他的金融要小,所以證券公司和銀行是購買外匯理財產品主要的交易機構

第六,對于理財產品來說,廣大投資者認為收益和風險是他們最關心的,投資就是為了使閑置資金得到最大化利用,使它們帶來更大的利益。當然期限也是很關心的,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大收益,并且時間越長,要承擔的風險也就會越大。但是很多投資者認為不太懂那些理財產品是怎么設計出來的,而且也不需要理解,因為他們最關心的是自己投資后是否有收益,所以對于設計原理不太關注。時間太短利率不高,但時間太長風險有太大,所以折中之后就是能夠在足夠的時間里承擔少數的風險而達到獲取高效的利益是大多數人的追求。但是相比利率而言,投資者對風險更敏感,在兩者不能兼得的情況下,會有多數人選擇低風險型的投資方式。

圖1 問卷調查分析摘錄

綜上,我們可知外匯理財產品在北京的發展前景很廣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閑置資金的增加,怎樣讓大家把錢投資出來,是大多數的金融機構亟待解決的營銷策略問題。另外就是設計怎樣的理財產品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也是一大問題。因此,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外匯理財必將成為投資者以后面臨的重大問題,外匯理財產品必將成為人們所熟知、所專注的金融產品之一。

五、北京地區商業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的供給分析

(一)被調查商業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的基本情況

表2 被調查銀行主要外匯理財產品

(二)被調查商業銀行外匯理財產品存在的問題

1.客戶與銀行間信息不對稱。一些商業銀行在對相關產品進行宣傳時宣傳資料不全面,主要體現在沒有提供必要的風險提示和便于客戶理解的例子,只是一個簡單的列表。對于一些更復雜的產品,銀行在與客戶簽訂合同時,沒有為客戶做出明確的關于理財計劃合同相關指標的定義和計算方法的解釋。

2.專業人才異常匱乏。在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形勢下,由于中國的金融市場尚不發達,但可以預計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國的金融業務將面向海外市場,主要投資產品屬于衍生品的范疇,所以熟悉國際貿易規則的衍生品,是維護我國商業銀行的合法權益,是從事國際貿易的衍生品的關鍵。但銀行相關員工異常缺乏國際規則的衍生品交易的經驗,不能對國際慣例靈活使用,以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3.宣傳力度不夠。金融機構對外匯理財產品宣傳力度一直停留在“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在銀行營業大廳,只是把金融產品宣傳冊、宣傳紙等陳列在一個專柜里,銀行職員一般也都不會去主動介紹,客戶根本不知道有這款理財產品。另外,有些理財產品具有復雜的條款,客戶往往需要解釋才能懂,但銀行都沒有主動介紹給客戶。

4.“同質化”現象嚴重。我國商業銀行的外匯理財產品也存在“跟風”的現象,一家銀行剛剛發出新的品種,其他銀行就能立刻跟進,一時間市場就會出現很多“克隆品”,這種“同質化”現象嚴重。此外,銀行的外匯理財產品缺乏特殊的產品和個性化的項目,不能及時滿足客戶的需求。

六、針對出現各種問題的建議

(一)銀行方面

從長遠來看,我國的金融業務將面向海外市場,主要投資產品屬于衍生品的范疇,個人外匯理財將是一項極具潛力的投資項目。這一舉措與商業銀行利用金融創新實現戰略轉型和多元化經營的內在需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拓展空間。

1.突出個人外匯理財業務對銀行轉型經營的重要性。首先,個人外匯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能夠提高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有助于商業銀行實現收益來源的多元化和收入結構的優化;其次,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個人外匯理財業務與客戶建立持久信任關系,成為客戶完全可信賴的金融顧問,不僅能夠極大的降低優質目標客戶的流失率,還將促進理財業務與儲蓄存款、銀行卡、電子銀行等不同業務類別交叉銷售和協同效應的實現。

2.提供特色服務,不斷創新。對商業銀行而言,目前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市場還是一塊尚待開發的“處女地”。目前國內銀行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所以只有依靠特色的服務提高客戶的認知度和榮譽度,商業銀行應準確定位自己的目標客戶,并為他們推出合適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不斷更新理念,做到針對性服務,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產品和激烈的同業競爭中超出。

3.健全個人外匯理財業務風險管理體系。銀監會相繼發布了《商業銀行并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銀行與信托公司業務合作指引》等多項政策,很多投資對象的價值將被重新發現,更多的市場品種將被發掘,所以健全個人外匯理財業務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業務發展戰略、風險管理方式和所開展的理財業務特點,制定具體而有針對性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和風險管理規程,建立健全理財業務風險管理體系,并將理財業務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

(二)投資者方面

1.學會基本的理財知識,多方面了解行情。對于投資者來說,收益是他們投資的最終目標。面對變幻不定的市場環境,投資者應該慎重選擇,學會基本的理財知識,并且多方面了解行情,盡量減少信息不對稱對自己造成的損失。如: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大多數商業銀行都已經有自己的專門網站,投資者應該定期關注以了解情況。

2.豐富理財經驗,學會分散風險。豐富理財經驗,嘗試多樣化投資,學會分散風險,不要把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3.避免跟風,理智投資。許多投資者并不懂得該如何去投資,都是看別人買什么就跟風,有的甚至聽信那些投機分子的投機思想,盲目投資。針對這一現象,需要投資者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加強鑒別能力。

七、結論

該項目運用文獻調研、實地訪談、調查問卷等多種研究方法。

一是文獻調研方法,了解外匯理財產品的含義、種類、特征等。

二是實地訪談方法,通過實地走訪銀行等方法對商業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的供給情況的了解,揭示北京地區商業銀行個人外匯理財產品還處于初級階段,并且管理機制不全面的供給現狀。

三是問卷調查方法,在街頭簡單隨機抽樣,主要調查區域是:北京市海淀區、朝陽區、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區等區域的公共場合。發放關于“個人外匯理財產品的需求狀況調查”的問卷800份,利用SPSS20統計軟件對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揭示投資者對外匯理財產品并不十分了解,并且也不太愿意去了解的現狀。

通過對供需情況的調查分析,得出的建議結論是:銀行從自身入手,提高產品研發質量和產品銷售服務質量,以獲得更多的優質投資客戶。

投資者也應從自身入手,提高自身判斷能力,開拓身邊的資源,在了解行情的基礎上理智投資。

參考文獻

[1]黃毅.當前銀行機構外匯風險管理的十大問題,2006.

[2]顧少華、于葉陽、陳凡.經濟危機導致的國際經濟環境改變對外匯理財產品市場的調查研究,2009.

[3]王美瓊.制約產品差異化的因素,強調加強營銷與服務,2007.

[4]王思程.外匯理財操作策略及其應用,2009.

[5]王欣.外匯理財內涵、特點及主要方式,2009.

[6]杜淼淼,許 敏,金義旻.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的對策研究,2009.

[7]陳凡.戰略布局外匯理財,2009.

基金項目:本項目是北京聯合大學“啟明星”科技競賽校級項目。

作者簡介:鄒林花(1991-),女,漢族,湖南人,北京聯合大學本科學生;合作者:楊帆、蔡政熠、楊淼;指導老師:韓莉,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與會計系教師,副教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北京聯合大學“4131教學質量建設工程”課堂教學質量示范教師,主要研究領域:國際金融、銀行管理等。

外匯風險經濟全球化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隨著科技信息化時代的不斷變化發展,尤其是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將世界經濟帶入全新的網絡經濟時代。在此背景之下,商業銀行的競爭趨勢也愈演愈烈,積極地在市場經濟中不斷深入變革發展,以期在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所以,選擇進行外匯業務的擴展對于商業銀行的前景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诖?,文章首要分析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重要性意義,進一步探索我國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發展現狀,最后提出相關性的對策建議,以促進商業銀行外匯業務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網上銀行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134

就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來看,單從外匯業務看,大都是以外匯存款、國際結算業務、結售匯及其貿易融資等業務為主。而從總體上來講,雖然我國商業銀行呈上升的趨勢在不斷迅速發展,但是部分商業銀行仍有所限制,由于外匯業務開辦的時間相對較短,且機制管理體系相對不完善,外匯業務人員在專業知識上還有所匱乏,資金的投入也相對有限。所以說,如何去提升這些商業銀行的發展升值空間,并使其形成本外幣經營一體化的經營模式,這對于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的擴展,增強商業銀行的經濟收入均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探究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發展狀況有其意義所在。

1開辦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重要性

我國的商業銀行外匯業務在國內外的商業銀行中占有重要的經濟地位,屬于我國重點經營的范圍,在商業銀行的經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開辦商業銀行外匯業務對于整個商業銀行來講其成本相對較少、風險程度低且獲利較高,這就意味著只要對商業銀行擴寬相對的業務空間,就能夠使商行創造相對豐厚的業務收入。比如在開辦外匯業務后,能夠帶來手續費收入,還能夠帶來大量的外匯買賣差價收益。而在這兩種低風險高收益的外匯業務中,也必定能使得商業銀行在中外資銀行的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開展是與國際直接接軌的業務,若是能夠促進其外匯業務在市場上占領一定的份額,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業務機會、爭取到更多的商行客戶,此外,外匯業務的開展也就意味著商行將會引進更多專業知識人才,而這些人才在國際結算知識及其外匯政策的規定掌握程度都會相對熟悉,在這種具有高技術人才的商業銀行中,不僅能夠促進銀行業務更好的發展,更能不斷提升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最后,由于開辦外匯業務的成本較小,所以資財所需也會相對較少,如此,在降低經營風險的同時,還能夠帶動與國際結算業務相關的進口押匯等風險較小、收益較快的業務發展。因此,必須重視起我國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開展,并不斷完善彌補其不足之處,如此,才能真正地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我國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發展現狀

2.1外匯業務經營范圍相對狹隘

我國大部分地區商業銀行的發展處于相對優勢,有著先進的科技水平和人力資源,然而,由于起步晚、開辦業務時間短的特點,這也使得商業銀行在外匯品種經營上處于劣勢,在外匯資產規模上也是相對較小,大都是以傳統的經濟業務為主,在其外匯業務上也有較大的局限性,外匯業務產品及其理財產品也極具匱乏,遠無法滿足經濟市場的實際需求。除此之外,由于外匯專業知識人才的缺乏,對處理外匯風險管理工作的能力有所限制,所以,根本無法及時適應經濟市場的變化,而由于商業銀行的發展在我國經濟中占據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其產品的審批方面都嚴格以待,在此情形之下,想更好地擴寬商業銀行外匯衍生產品等業務范圍更是難上加難,也由于外匯經營業務相對狹隘,也使得其增值避險服務更是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2.2資金投入少、實力弱

就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來看,大多規模較小,且資本金的實力較弱,這就使得商業銀行在放貸能力上有所限制,若想更好地擴寬商業銀行的經濟業務也相對較難,尤其是外匯業務涉及的資本金相對較大,需要更多的資金籌集、投入,而由于放貸能力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銀行業務的擴展能力。同時,由于資金受到限制,其商業銀行能夠給予企業、消費者的授信額度也相應地有所降低,在此壓力之下,外匯業務就只能停滯不前甚至發展緩慢,不能夠迅速地做大做強。

2.3品牌知名度小,議價能力弱

我國部分地區商業銀行都是近年來才開始開辦外匯經營業務的,相較于其他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擁有的顧客群體也相對不穩固,這就導致了部分商業銀行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更何談在市場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此外,在外匯業務起步階段,急需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但是起步階段的限制,使得短期內商業銀行都無法彌補這些不足,規模效應形成難度大。使得這些城市的商業銀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投入相對較高的成本費用支出。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其議價能力也處于弱勢,不利于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發展。

3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發展對策

3.1拓寬外匯業務范圍,重視外匯發展

針對部分商業銀行外匯經營業務發展狀況,可以在外匯業務開辦所允許的范圍規定內,適當地擴寬其業務范圍,并在此基礎上增加外匯經營業務的品種,以此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滿足消費者的日常匯兌及其投資額需要,使消費者在消費的同時能夠成為本銀行的穩定顧客,同時,商業銀行也應該不斷重視起對外匯衍生產品業務多做努力,使其在審批過程中能夠順利通過。除此之外,在銀行風險范圍內,我國也應該適當地放寬對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申請及其審批,并加快審批效率,如此,才能夠真正地促進我國各個城市地區商業銀行的平衡發展,同時,也要不斷地加強對外匯業務的創新發展與研究,充分地進行市場調查,在尋求顧客的基礎上多去了解顧客的實際需求,真正做到使顧客滿意,如此,才是外匯業務成功的關鍵。

3.2加強多方位合作,提升整體的競爭力

一方面,商業銀行應當加強與當地部門或者涉外單位進行良好的溝通,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信息溝通機制。如此,在開辦外匯業務時,商業銀行就能夠較為迅速地擁有企業貨物貿易進出口的信息,迅速地獲取顧客消費者的相關信息,進一步掌握住經濟市場的發展行情。另一方面,根據各地區商業銀行的不同發展狀況,可以建立起資源共享的系統網站。通過多家合作的經營方式,帶動彼此之間的業務發展,實現資源共享,這不僅能夠提升本區域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發展,對于提升我國整體商業銀行的發展水平均有著重要的作用。

3.3健全外匯業務的內控機制

首先,應該不斷增強對外匯業務的績效考核,并實施相應的獎勵機制,如此,在增加外匯人員的福利的同時也提升了擴展業務的積極主動性。其次,健全的內控機制對于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發展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明確了崗位職責,并實施監管工作,使得業務人員各司其事、履行職責的同時,也避免出現違規違紀的現象。所以,就應該嚴格執行外匯業務監管與業務處理相分離的原則,使其兩者相互制衡,若有出現違規現象也應嚴格處理,如此才能真正促進商業銀行外匯業務快速有效發展。最后,應該加強外匯業務與電子科技相結合,不斷完善其銀行的電子網絡系統,在提升外匯業務效率的同時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與共享。

4結論

對于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發展不能只將眼光局限于眼前發展迅速的局勢,而是要放眼未來,積極去探索銀行外匯業務的擴展與各個地區的平衡,如此才能真正地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對于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發展所存在的問題,無論是國家或是個人企業都是應該重視起來,真正地去落實到外匯發展的每一個步驟,不斷研究創新外匯新業務,才能最終奠定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不可搖動,保障商業銀行在經濟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沈玉琦.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旬刊,2015(35).

[2]黃珊.淺析我國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金融經濟月刊,2012(8).

[3]方凱.商業銀行外匯經營風險控制策略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2(4).

上一篇:經濟發展下公路經濟論文范文下一篇:社會與經濟發展分析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