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外匯收支論文范文

2024-02-11

外匯收支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財務收支審計 案例 分析

一、前言

黨的十八大的召開,傳達了進行廉治建設的決心。審計機構審計工作也在不斷加強,廣泛深入開展“公立醫療機構廉潔風險防控”工作,對醫院財務開展收支審計是審計工作的重點之一。本文對于財務收支不規范的現象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嚴重性和危害性,提出了改進建議,以幫助財會人員樹立起法律觀念以加強財務收支的管理。

二、審計過程

1.審計計劃階段的工作內容

審計計劃階段的工作內容主要有:一是要合理配備審計人員。由于醫院的科室較多,就醫量較大,所涉及的業務較多,醫院有專業性強的特點,對于醫院的審計工作要配備適宜數量的審計人員以滿足醫院業務專業性強及業務量大的情況;二是要做好審計前的準備工作,要對醫院有充分的了解,對醫院的科室設置、收費標準等有初步的了解,同時對醫院的內控制度與會計政策、會計工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把審計的重點放在醫療器械、藥品的采購等方面。這些內控中的高風險點就是審計工作的重點。三是要把審計重點放在醫院填寫的內控風險表上。對醫院的內控制度與制度實施情況有初步的了解,以找到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以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制定審計工作方案。

2.審計工作實施階段的工作內容

審計工作實施階段的工作主要有:一是要召開座談會,把醫院財務人員、采購環節工作人員及其他的相關人員組織到一起,召開專題座談會,對醫院情況進行摸底調查;二是要對財務賬目進行分析性的復核。對財務報表、往來賬等進行重點分析,判斷可能存在的問題點,確定本次審計的范圍;三是要采用核對法、發函詢證法、實際盤點法、實地考察法等多種審計方法進行現場的實際性的測試,同時要及時有效的編制審計工作的底稿。重點的審計項目是對于醫療收費的審查,要按一定的比例重點的審查收費項目的情況;要重點的抽查處方,藥品,對于有差異的金額處方進行審查;對于醫療器械及藥品的進貨渠道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行審查。

3.審計完成階段的工作內容

審計完成階段的工作內容的工作主要內容包括:對審計過程中收集到的工作底稿進行整理、初步整理編制審計報告并征求意見并正式的出具正式的財務收支審計報告。

三、審計過程中的案例分析

1.成本開支范圍混亂造成成本失真

案例1:有A與B醫院分別采購了單價在十萬元以下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總額分別為30萬元和180萬元,A、B醫院將二項固定資產列入了“醫療支出”科目。分析:此種會計核算方法違反了《醫院會計制度》的規定,在規定中說明對于固定資產的采購費用都要有專用基金中列支,否則會重復列支,造成成本虛增。在賬務處理時,要正確劃分正常的經費支出與專用基金支出的項目。

分析:經營管理中,對于成本的控制直接決定了收入利潤的情況。成本是衡量經營機構成本的決定性的指標,也是開展醫療市場競爭的先決條件。一些醫院為了減少成本核算,增加醫院賬面收入,試圖增加醫院業績,將成本費用不核算到賬面中去,造成了利潤的虛增。

2.醫院收入缺乏完整性

案例2:C醫院在2012年舉行建院六十周年慶典時,將贊助費128.2萬元列入“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在2012年收取的醫療設備臨床觀察費和藥品臨床觀察費32.5萬元也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

案例3:D醫院將省衛生廳撥入的優秀中醫人才研究費26.0萬元及收到的房屋租賃費41.0萬元,記入“其他應付款”科目。

分析:醫院收入是反應醫院經營情況的重要指標,直接反應出醫院經營者的經營業績。在經營過程中,要能完整的反映出醫院的收入全貌,才能保證財務成果的準確性。

3.非獨立核算屬機構收支未納入預算管理

案例4:E醫院將所屬的醫院器械加工機構的收入398萬元,支出127萬元,在 “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對所屬的醫療雜志社取得的收入126.0萬元未納入財務賬內統一管理。

分析:醫院的非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的收支是醫院財務收支的一部分,要全面反映醫院收支的全貌。醫院應將非獨立核算分院的收支進行統一核算、管理,合并編制財務報告,讓醫院財務收支完整。

案例5:F醫院購置的呼吸機等設備,按使用1年年限多提修購基金282.2萬元。

分析:按照醫院會計制度規定,醫療設備按年限法提取修購基金;國家財政部和衛生部規定,醫療設備使用年限在5~10年之間。該醫院在一年內全部提取醫療設備的價值,是一種快速折舊法,勢必加大當年的醫療成本。財會人員應當熟練掌握規定的醫療設備使用年限,計算出準確的修購基金提存率。

4.綜合指標審計分析

案例6:通過對G醫院的審計匯總后統計發現一是預算管理指標中的預算執行率為98% ,財政專項撥款執行率為92% ;結余和風險管理指標中業務收支結余率為15%;資產負債率為45%,總資產增長率為12%。

分析:G醫院的預算執行率相對較好,財政專項撥款執行率較小,預算執行率反映醫院預算管理水平相對較好,對于財政專項撥款執行管理還有待加強;G醫院收支結余率結余為15%,說明G醫院支出的節約程度較好,但總資產增長率較低,全年為12%。

四、建議

基于在審計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一是要完善國家財政對于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二是醫院的相關管理部門,衛生部及物價管理部門要做好費用的標準制訂工作,對于不合理的收費進行有效的管理;三是國家要進一步完善法規;四是衛生主管部門要對醫院的財務工作加以規范;五是要實行廉政建設;六是要強化內部管。做到公開、公正、透明、合法。

參考文獻:

[1]丁朝霞.案例通略——由內審案例透視審計方法與技巧.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184-193.

外匯收支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進程中,根植于傳統體制的財政監督在理論依據和制度建設方面都顯現出了一定的滯后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財政監督作為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因素更是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在此背景下,文章客觀地論述了財政監督的問題與不足,并淺談完善財政監督體系的若干構想。

關鍵詞:財政監督;現狀;改革

一、財政監督現存問題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和公共財政框架的逐步確立,當前財政監督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從實踐來看,財政監督的效果在下列方面并不理想。

(一)工作機制缺陷

1. 財政監督覆蓋程度不均

從具體業務來看,我國財政監督的內容和范圍存在較大盲區,監督的重點較多局限在收人征繳環節,并未完整地將預算、國有資產、預算外收支等一并納入監督范疇。從地理區域來看,財政部對全國財政監督工作尚未進行統一的發展規劃,且各地客觀情況千差萬別,導致各省市財政監督工作參差不齊。

2. 財政監督人員的素質制約

我國財政監督人員的素質制約主要表現在業務素質和政治素質兩方面:業務知識狹窄陳舊、計算機技術不熟、法律知識不足等,為監督檢查過失埋下隱患;一些執法者職業道德缺失,不能自我約束,直接影響財政監督的客觀公正。此外,財政監督部門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失職追究機制、績效激勵機制和工作考核機制,使得廣大執法人員的責任意識不強、進取意識不足、僥幸心理嚴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財政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

3. 財政監督技術手段落后

從技術來看,我國尚未建立覆蓋全面、反饋及時的財政監督信息網絡,大量人力物力浪費在原始繁重的手工檢查中,為舞弊和錯誤埋下了隱患。就手段而言,我國財政監督存在嚴重的“四多四少”現象——突擊專項檢查多,日常監督少;集中性和非連續性的事后檢查多,事前、事中監督少;財政收入檢查較多,財政支出監督少;單一事項或某個環節檢查多,全方位監控跟蹤少。

4. 財政監督處理措施不力

現行的財政監督往往是對已成事實的違法亂紀“亡羊補牢”式的善后工具,導致財政監督不能很好地發揮預警作用,不能從源頭上發現和糾正財政領域的違規、低效問題,給國家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此外,執法機構對違法亂紀行為的處理多是針對單位而非個人的經濟處罰,這對于不以盈利為目的、資金來源主要為財政撥款或事業收入的單位很難有效制約,且處罰款項由單位支付,導致責任人違紀成本過低,動搖了監督的嚴肅性。

(二)法制建設滯后

1. 法律法規體系不完整

其一,我國至今尚未出臺一部兼具完整性、系統性和權威性的國家一級的《財政監督法》,使財政監督的法律地位模糊、執法手段軟化,嚴重影響其權威和成效。其二,隨著財政支出深度和廣度的推進,公眾開始更多地關注財政支出可以用貨幣直接衡量的經濟效益,以及無法用貨幣直接衡量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但現行財政監督制度絕大多數側重于合規性監督,對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的規范幾乎處于空白狀態。

2. 財政監督執法力度弱

首先,現行的財政監督規定大多為財政部門的規范性文件或地方性法規,效力層次較低,直接影響了執法的權威性,同時由于各地方法規具體規定上的差異,也嚴重影響了執法的穩定性。其次,監督主體的監督對象和監督權限的界定存在較大的主觀成分,甚至面臨來自尋租方的干擾,在執法過程中不顧執法程序、隨意調整處罰尺度的現象屢見不鮮。

3. 財政監督普法不深入

財政監督是一個執法的過程,而財政法制宣傳教育是一個普法的過程,二者應相輔相成于財政法制建設。但實踐中,財政監督主體只注重對執法者業務素質的培訓而忽略其財政法律知識的學習,財政監督普法廣度和深度的匱乏導致執法錯誤和舞弊層出。此外,財政監督法律法規宣傳的不到位,使得財政監督工作的公眾透明度較低,不利于社會對財政工作實施監督,也不利于財政監督工作的開展和各項財政改革的推進。

(三)體系界定混亂

1. 監督主體職能混淆

廣義的財政監督由人民代表大會、財政部門、審計部門、社會機構等共同開展,但目前財政部門監督與其他監督的關系尚未理順。例如,各部門檢查計劃不能相互契合,多頭監督和缺位監督成為常態;各監督機構缺乏明確分工和有效配合,造成人力、財力和時間的浪費,既加大了監督成本,也加重了企業負擔;檢查結論不能相互利用,工作信息不能共享,無法形成制約合力。

2. 立法監督力量薄弱

首先,人大監督中,大多數出身于政府領導的人大官員和并非財政專家出身的人大代表很難勝任監督工作的專業要求,導致人大監督工作成為流于形式,難以深入。其次,各級人大繁忙和短暫的會期中,既要進行政治經濟決策,又要從事各種立法,預算審批工作難免倉卒粗糙。最后,預算實際執行期與財政年度不統一導致人大在對預算的監督時失去時效性。

3. 行政監督的政府屬性

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在體制上隸屬于本級政府,因而狹義的財政監督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政府性行為,其實質是同級監督部門對同級政府部門的橫向監督。一方面,監督機構的經費、人員提拔等都受同級政府制約,很難保證監督的獨立性。另一方面,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在監督過程中面對各個同級單位部門,出于利益考慮,往往互相串通,結成同盟。

4. 社會監督地位尷尬

相比其他監督主體,社會中介監督更獨立、客觀、公正,可以彌補財政專職監督獨立性差的缺點,作為其輔助監督而存在。但是,當前社會監督除了存在于對國有企業的監督外,較少涉足其他公共領域;且針對社會中介監督的再監督尚存空白,難以保障中介機構不會為了利益與被監督單位同流合污。

(四)內部監督不力

1. 內部監督意識缺乏

財政監督可分為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是指財政部門對自身業務活動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自我檢查評價,旨在實現對財政資金分配和管理的內部監控,縮小或彌補隱患。但作為財政監督第一道防線,當前內部監督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尚未得到財政部門充分認識,國家層面目前僅有《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辦法》進行理論指導和制度約束,省級立法部門更是鮮有針對財政部門內部監督的法規,各業務管理機構也由于缺乏法律法規上明確的界定而疏于履行財政內部監管職能,導致財政系統違紀層出。

2. 內部監督力量有限

財政內部監督有限的監督資源與其廣泛的職責面、繁重的工作量不相匹配。一方面,稱職的監督檢查人員不僅要熟悉各處室業務,掌握內部網絡技術,還必須針對新出臺的政策和遇到的新問題及時接受培訓,而我國財政內部監督隊伍不僅復合人才匱乏,且后續教育嚴重缺位。另一方面,由于經費保障機制運轉不良,許多地方財政內部監督機構和其他科室合署辦公、人員混同使用的現象大量存在,財政監督工作的運行能力和質量大打折扣。

3. 內部監督體制障礙

在我國當前的行政體制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開展面臨諸多阻力,掌握公共財政命脈的財政部門更不例外。首先,監督部門執法需要事先掌握同級業務科室相關的工作信息,由于財政工作政策性強、專業特點明顯,各科室之間形成一種“不外傳、不打聽”的信息壁壘,專職監督機構與各業務管理機構信息不對稱,難以從日常監管中發現萌芽性的問題和信息。其次,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機構作為本單位黨政領導下的內部科室,部門成員的政治命運、職務升遷都會成為干擾內部監督獨立客觀的重要因素。

二、財政監督完善措施

(一)健全財政監督工作機制

改進財政監督隊伍管理:一要加強對在職人員業務素質和政治素質的培訓,使之精通本職崗位業務,適應各崗位輪換變動,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二要建立監督制約機制和競爭激勵機制,既明確財政監督人員的責權利,又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財政監督技術手段的革新應從下列方面著眼:在監督時點上,“事前防范預警、事中跟蹤問效、事后檢查考評”,形成全過程監督管理模式;監督模式轉向“日常性監督管理和重點專項檢查相結合”的經?;?、制度化監督;應將財政預算、財政收支、政府采購、國有資產、政府工程項目等一并納入監督范圍。

在財政監督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首先要統一業務規范流程和信息統計口徑;其次要實現監督主體與監督對象監督信息的共享、各監督主體之間監督結果的共享;最后要根據不同監督業務的特點,開發有針對性的財政監督軟件。

(二)加快財政監督法制建設

我國財政監督法制建設的當務之急是盡快出臺一部兼具完整性、系統性和權威性的國家級的《財政監督法》,既明確公共財政監督的法律地位,又可以解決公共財政監督的程序依據、處理標準、范圍界限等問題。立法機關還應研究制定《公共財政績效監督條例》,對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評價指標加以明確和規范,為績效監督的開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嚴格執法機制是財政監督工作的生命線,這需要財政監督主體、紀檢監察和司法部門密切配合,建立聯合辦案和移送案件制度,把對單位的處罰和對責任人的處罰緊密結合,尤其是加大對第一責任人的處理力度,由單純的經濟處罰轉向經濟處罰、行政制裁和處罰披露相結合,使財政監督真正起到震懾作用和示范教育作用。

(三)協調財政監督組織體系

根據我國行政體制,建議形成以人大宏觀監督為龍頭、財政內部監督為核心、審計外部監督為載體、社會監督為補充的多層次全方位財政監督組織體系。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宏觀監督,執行對本級政府的預決算的檢查;財政部門負責日常監督,對財政各環節全程監督,同時對部門內部管理自我檢查;審計部門負債事后監督,不僅對行政事業單位及國有投資單位的理財活動進行監督,還對財政部門進行再監督;社會中介機構和民眾輿論分別通過具有法律效力的審計報告和客觀公開的新聞來實現對財政資金使用單位的監督。

財政部門還應與其他監督主體共同建立執法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由同級各監督部門共同參加的會議,在會議上及時溝通執法情況、交換執法信息、協商監督熱點難點、明確監督目標,從而避免多頭監督和監督真空,節省監督成本和提高監督效率。

(四)建立財政部門內控機制

財政部頒布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將內部控制原理引入到財政部門,從內部控制角度出發,可以改變以往事后監督的方式,將財政風險關口前移,實現全過程嵌入式監管,解決監督者缺位問題 。

財政部門內部控制建設首先要提高內部監督參與者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單位最高領導的支持力度,否則內部監督人員執行底氣不足,內部監督成果難以落實。其次,界定財政部門內部各機構的監督職責,財政監督專職機構在內部監督中具有監督主體地位,各業務科室有責任和義務配合專職機構的監督檢查工作。此外,完善監督檢查操作規程和信息系統建設,注重內部監督的針對性、科學性,加強對重點業務支出科室的監督,將監督職能行使在事前和事中,將所有控制在流程中解決。

參考文獻:

[1]馬向榮.公共財政體制下的財政監督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

[2]李袁婕.論我國公共財政監督制度的完善[J].審計研究,2011(02).

[3]李蘭英.論構建財政監督創新機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5(08).

(作者單位:東北財經大學)

外匯收支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因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需求,企業遇到了不可錯失的機遇和無法避免的挑戰,企業與企業之間出現了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由于現代化社會所帶來的復雜的經濟發展環境,對于企業的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財務收支審計就需要企業不斷加強管理和升級。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所帶來的是不斷擴大的經營規模和業務,不斷發展的條件下,使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不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所以在企業內審中,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效益審計發展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關鍵詞】企業發展;財務收支審計;管理效益審計

一、 引言

在如今的經濟市場,復雜的、不確定的因素越來越多,企事業單位或者金融機構想要在市場中生存,就不能一直止步于傳統的管理方法,單純直觀的財務收支審計一定程度上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為了最大的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要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企業的管理需要用更加細致、更加科學的管理效益審計來協助。

二、財務收支審計和管理效益審計的相關概念

財務收支審計最初來源于政府審計,財務收支審計相當于是部分企業內審,概念上來說是對企事業單位或者金融機構的財政收支以及其他經濟活動的合法性、真實性的審計監督。管理審計就是審計工作者記錄、檢查和監督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和深度解剖被審計單位的相關數據,整理出企業在經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并且提出解決方案。通過相關概念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廣義的企業財務收支審計中是包含管理效益審計的,管理效益審計建立在基礎的財政收支審計,所以管理效益審計屬于基本的財政收支審計的發展。

三、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效益審計發展的必然性

發展全球化的時代里,企業在進行經濟活動中充滿了不確定性的風險,經濟活動的環境也越來越復雜,但現代的經濟管理制度日趨健全。企事業單位或者金融機構為確保自身的經濟活動在合理范圍內,并且確保較高的經濟效益,才能加強企業的競爭力。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事業單位或者金融機構的競爭力其實就是經濟效益,所以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收支審計發展是必然的趨勢,也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可避免的措施。

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效益審計發展的必然性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1.企事業單位或者金融機構在改革和新發展中都少不了進行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效益審計轉變

在企業面臨接踵而來的機遇和挑戰下,企業自身必須保持著一定速度的改新換代。企業內審之中需要全方面的、立體的、科學的進行分析和管理,所以企業不應只滿足于財務收支審計,而是需要掌握管理效益審計,通過管理效益審計健全企業內部機制,提高經濟效益,提升企業競爭力,盡全力的隨著時代潮流的發展。

2.企業內部審計的全面開展工作需要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效益審計發展

前文提到管理效益審計是建立在財務收支審計之上的,所以兩者相比較之下,管理效益審計的定位更加準確、更加科學。企業內審其實就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企業經濟活動的數據,并且提出解決的方案。管理效益審計能更深入的定位問題數據,并且將數據結合企業發展需要提出科學的、高水平的管理方法。

3.管理效益審計的立足點高并且全面,所以有利于企業內部審計開創新的局面

管理效益審計促使企事業單位或者金融機構的管理層面更加的豐滿,管理效益審計其實涉及了所有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參與了管理的全過程,所以能及時的得到企業在市場中進行經濟活動時所收到反饋并且通過一系列的整理和分析做出相對應的反應。所以通過管理效益審計企業的管理層可以及時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現狀進行控制。

四、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效益審計發展的具體措施

企業的內審體制在國內還是屬于一種比較年輕的制度,所以企事業單位或者金融機構在實行內審制度時,還是屬于有些生疏的。所以,企業在管理中不能一味的使用最追隨潮流的方法,應該清楚的認識企業的發展狀況和適合的管理方式,在這基礎之上,還要了解企業內審中財務收支審計到底如何向管理效益審計發展,如下是幾種基本的轉變方法。

1.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

首先作為企業內部審計的審計者應該了解和熟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其次對企業內部實際情況的管理效益審計的各個方面進行科學的、全方位的、詳細的分析,并且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確定管理效益審計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而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針對著可能出問題的各個方面進行約束,及時的開展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效益審計發展的過程中,依舊不會因審計工作而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2.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首先建立較為完善的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上崗資格制度。審計工作其實是一項專業性非常高的工作,所以對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審計人員必須用相關的學習經歷和從事經歷,否則難以對企業內部審計的數據以及結果進行分析和判斷,那么實現企業內部審計的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效益審計發展則難上加難。其次建立較為完善的上崗制度也是現代企業內部審計所需要的,完善的上崗制度意味著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可以受到國家審計機關內部審計協會的監督,這可以督促著企業中的內審機構和從業內審人員必修按照國家所規定的標準實施。規定了高標準的內審人員的工作水平,從而提高了企業的管理和運營效率,可使企業在經濟活動中脫穎而出。

3.加強組織機構的設立

加強組織機構的設立,給予并確保企業內審部門或機構的獨立性。在有些未成熟的企業中其實還沒有設立企業內審部門,而有些設立了內審部門或機構的企業卻受到了企業的多方制約,管理混亂,無法發揮出內審部門的真正工作能力。

4.設立完善的獎勵和約束機制

在審計部門人員工作中,設立完善的獎勵和約束機制。財務收支審計屬于比較簡單的審計方法,其審計結果是較為直接的。但管理效益審計需要概括更多的方面,在審計的同時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財力,但管理效益審計所得出的效益也比財務收支審計高的多。但審計人員在工作的時候總會認為去關注直觀的數據,這就顯得非常局限了,而且關注數據的結果與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就沒有什么偏差了。所以,企業者可在審計部門中設立完善的獎勵和約束機制,這促使審計人員按照管理效益審計的要求進行工作,避免審計工作人員將財務收支審計和管理效益審計混淆,同時進一步強調了管理效益審計的重要性。一定的約束機制則可避免審計人員從中牟取去自身的利益,避免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混亂。完善的獎勵和約束機制,可以將管理效益審計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嚴格的考核,規范和指引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方法,為全面開展管理效益審計的工作打下全面又堅實的基礎。

五、相關案例

某商務酒店在進行酒店管理改革時,決定將財務收支審計發展為管理效益審計,在實行管理效益審計時,審計人員通過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該酒店近3年的客房價格逐年遞增,但其銷售量保持相對穩定,并沒有出現因價格增長而下降。這表明,該酒店目前的房價一直在市場心理接受范圍之內,從企業經營角度分析,尚未達到最佳效益價格。為達到最佳效益價格,審計人員通過計算,確定酒店房間的理想價格、最大銷量及理想收入;最后,以理想價格為依據,根據酒店旺季和淡季的市場需求、經營差異等實際,形成科學的、靈活度的價格體系。在通過這些結論審計人員與酒店管理層一起制定出全方位的、合理的具體方案,來實現產品最佳效益價格。

六、結語

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給我國市場帶來了無法忽視的影響,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所帶來的沖擊也是巨大的,這對審計人員、審計技術水平以及審計管理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如果審計手段,相對于落后,不僅無法及時的發揮出審計的真正作用,還浪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所得出的結果效率低、不準確、不實用??茖W的、全方位的管理效益審計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所以企業內審中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效益審計轉變是必然的趨勢。

參考文獻:

王偉.淺談以真實性為基礎的財務收支審計[J].管理學家,2014(7):20-20.

作者簡介:

劉建(1972—),男,湖南長沙人,本科,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國際注冊內部控制師,會計師,主要從事財務、審計、風險內控工作。

外匯收支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1994年,以分稅制為主要內容的財稅改革,通過部分讓渡財政權,賦予了地方政府一定的財政自主權,較好釋放了體制活力,帶動我國財政收支規模的持續快速增長。本文在客觀描述地方財政形成過程及現狀基礎上,分析了地方財政增長原因及其困境,提出了實現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關鍵詞:地方財政;增長困境;可持續發展

地方財政作為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方各級政府行使職權的物質基礎,其運行狀況制約著地方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但隨著時間推移,地方財政高速增長的“紅利”正在削減,某種程度上陷入了增長困境,出現了諸多新情況、新問題,亟須理性反思,積極謀求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路徑。

一、地方財政的形成及現狀

相對于計劃經濟時期的“統收統支”模式,地方財政屬于上級的附屬物,缺乏自主性、完整性,無嚴格意義的地方財政可言。地方財政的產生與發展,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在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一系列放權讓利思想指導下,通過不同形式的“財政包干”,逐步向“分灶吃飯”過渡。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則賦予了地方財政實質意義和內涵,給予地方政府較為獨立的財政主體地位,實現了地方財政從“概念”到“實踐”的重大轉換,開啟了地方財政的新時代。

我國現行的地方財政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和深圳五市,屬于省轄市的范疇,但其財政地位約相當于省級。

)、市(地)、縣、鄉四個層級構成。2010年末,中國大陸共有31個省級、333個市級、2 856縣級(含縣級市、市轄區)、40 906個鄉級街道辦事處、區公所為上級派出機構,稱不上一級地方政府,但部分地方賦予了財政功能,若剔除其中的6 923個則地方財政單元數額為33 983個。實際上,居民、村民委員會也具有“準”政府的職能,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這部分一般稱之為基層政府,于是就有了“地方財政”(Local Finance)的概念。筆者認為,如果視之為半級政府的話,那么我國地方政府級次客觀上為4.5級,這樣廣義上的財政單元數就會大量增加。

(含鎮、鄉、街道辦事處、區公所),累計的44 080個行政區劃數便是地方財政單元數。

2010年,全國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40 613億元,占全國總量的48.9%。從級次上看,省級8 795億元,占21.7%;市級13 103億元,占32.3%;縣級13 939億元,占34.3%;鄉級4 775億元,占11.7%。從項目結構上看,稅收收入32 701.5億元,占80.5%;非稅收入7 911.6億元,占19.5%。

2010年,全國地方一般預算支出為73 884.4億元,占全國總量的82.2%。從級次上看,省級15 387.7億元,占20.8%;市級20 212.2億元,占27.4%;縣級33 639.9億元,占45.5%;鄉級4 644.7億元,占6.3%。從項目結構上看,一般公共服務8 499.7億元,占11.5%;教育11 829.1億元,占16%;社會保障和就業8 680億元,占11.7%;醫療衛生4 730.6億元,占6.4%;環境保護2 372.5億元,占3.8%。

2010年,全國地方財政自給能力財政自給能力=本級一般預算收入÷本級一般預算支出。為0.55,其中:省級0.57,市級0.65,縣級0.41,鄉級1.03;赤字縣為356個,其中:東部地區51個,中部地區92個,西部地區213個。

2010年,按常駐人口計算,全國地方人均一般預算支出為5 544元,其中:東部地區6 386元,中部地區4 474元,西部地區5 940元。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國地方人均一般預算支出為5 542元,其中:東部地區7 251元,中部地區4 217元,西部地區5 542元。

2010年,全國地方財政供給系數財政供給系數=總人口÷財政供給單位人員。為28,其中:東部地區32,中部地區26,西部地區25。

二、地方財政增長及其“困境”

一定時期內地方財政增長與該時期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公共需求、財稅分配制度等密切相關。首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經濟總量由1978年的3 645.2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 202億元,年均增長9.9%,創造了中國經濟發展“奇跡”,這為地方財政增長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其次,1998年所確立的公共財政改革取向,特別是近些年來民生財政的實踐,已使地方財政從“小而窄”的活動范圍,拓展至“大而寬”的社會公共需要,強力的支出“需求”拉動,客觀上需要地方政府必須不斷地做大財政“蛋糕”[1]。再次,1994年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框架的設計,選擇了漸進式改革路徑,即“基數+增長”的模式,這種激勵增長的約束機制,“倒逼”著地方政府必須不遺余力地“增長”,從而促使地方財政收入規模的擴大。最后,現行的行政考核制度,主要信奉著“對上不對下”的基本取向,迫使地方政府競相追逐GDP,這樣地方財政也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了“財政經濟主義”的循環。以上所有這些都驅動著地方財政收支規模不斷增長、做大。

1995—2010年,全國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9.6%。在此期間,1年在一位數區間增長,6年在10%—20%區間增長,9年在20%—30%區間增長。持續的高速增長,客觀上做大了地方財政“蛋糕”。1994年地方財政收入僅為2 311.6億元,到2010年則提高到42 488.5億元,年均增加2 511.1億元,16年間增長了17.4倍。地方財政規模的擴大,相應增強了地方政府“中觀”調控支付能力,確保了政權運行、公教人員工資發放和重點、法定支出,較好地化解了體制轉軌和結構調整中的矛盾和問題,彌補了市場失靈和缺陷,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

面對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巨大沖擊,地方財政收入依然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事實上,“增長”與“發展”具有不同的內涵?!霸鲩L≠發展”,只有有發展的增長才具有可持續性。置身于地方視角,同樣感受到地方財政“增長”的煩惱,并未享受到“增長”的快樂,有時甚至步入了“增長”的極限,也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增長困境:

第一,地方財政出現了“超能力”增長。地方財政收入GDP增長的高彈性,較好地反映出這一特征。1995—2010年,地方平均水平為1.13,15個年度中5年小于1,3年約當于1,7年遠大于1(如表1所示)??傮w水平大于1,就意味著地方財政的增長能力,不是構建在適度規?;A上,而是超現實、超可能的汲取。同樣,地方財政支出GDP增長彈性,平均水平為1.16,也是屬于上述情況。上述增長僅就地方財政預算內而言的,若將預算外、體制外的政府收入因素考慮在內,則屬于超水平分配。這種“竭澤而漁”式的增長,客觀上加重了宏觀稅負,傷害了微觀經濟運行的基礎,影響著地方財政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地方財政出現了“低質量”增長。2003—2010年,地方一般非稅收入由1 572.1億元增加到7 911.6億元,年均增長26.0%,比同期一般預算收入、稅收收入增幅高3.6和4.3個百分點;非稅收入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也由16%提高到19.5%。非稅收入的“來五去五”特性,使地方財政的“含金量”大打折扣,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數字財政”與“財力財政”之間的矛盾。如果考慮到弄虛作假等不規范行為,如拉稅轉稅、先征后返、寅吃卯糧等,則地方財政增長質量就會進一步降低。這種不實的增長,制約著地方財政增長的有效性。

第三,地方財政出現了“行政性”增長。相對于經濟性增長而言,這種增長模式緣于現行的財政體制壓力、地方政府間競爭和政績考核制度。特別是1994年的分稅制財政體制,選擇了增量改革路徑,較好地保護了地方既得利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漸進式改革也表現出一定的累退性,即大量選擇共享稅模式,使得“基數”越墊越高,而環比增量的“增長”越來越有限,這樣地方政府就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了?!盎鶖怠敝畱?,陷入了“基數+增長”的體制“陷阱”[2]。實地調查發現,在地方政府的某些縣鄉層級,為了確保完成上一年度的“基數”,自上而下層層分解指標任務,不惜犧牲生態資源環境,過分招商引資,甚至弄虛作假,形成了較為典型的行政主導性增長模式。這些華麗的數字,不只是虛化了地方財政規模,最終降低的還是地方政府公共產品供給能力。

第四,地方財政出現了“負債性”增長。1994年分稅制改革時,構想了較為完善的地方稅體系,而后10多年不斷進行的共享、暫停、取消等項改革,使得地方稅稅源日漸枯竭。目前,中央稅為4個,地方稅為8個,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為7個(如表2所示)。數量上,地方稅可觀,而實際上地方稅收入規模(2010年)僅占全國的8.3%。地方稅體系的缺失,地方政府事權的無限度擴大,加劇了地方財政收支矛盾?!额A算法》雖明令禁止地方政府發債,實際上存在著大量變相的融資舉債行為,特別是近幾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加劇了地方財政風險。審計署公告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除54個縣級政府沒有政府性債務外,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共10.72萬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總量的27%,是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1.6倍。從表面上看,地方債務風險可控,實質上地方政府不同程度上還存在著大量的隱性債務。地方財政增長的負債化現象,造成了代際間不平衡,制約了地方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五,地方財政出現了“依賴性”增長。1994—2010年,全國地方財政支出由4 038.2億元增加到73 884.4億元,年均增長20%。而地方財政自給能力,則由1993年的1.02演化為2010年的0.55,17年間下降了46.1%。地方財政支出的這種高依賴性增長,源于中央政府的各類補助。1995—2010年,中央對地方的補助數額由2 532.9億元增加到33 021.3億元,年均增長18.7%。以2010年為例,地方財力的56.1%來自中央財政的“三稅”返還、財力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特別是形形色色的各類專項,占三項轉移支付總量的43.9%,囊括了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些專項資金自下而上申報,自上而下通過部門“條條”鏈條向下傳遞,且各部門自制辦法、自定標準、獨立運行,并要求層層配套,而到了財力拮據的縣鄉級,配套大多流于形式,只能是上級給多少錢辦多少事——不完全供給地方公共產品,到最后就是縣均每年迎接多達數十次的各類監督審計檢查。地方性資源配置的中央政府統一安排,抹殺了居民豐富多采的消費偏好,導致公共產品供給的低效率。地方財政這種依賴性增長,虛增了地方財政規模,妨礙了地方財政的可持續發展。如表3所示。

上述實證分析表明,當前地方財政的某些層級陷入了增長的“兩難”選擇:過分“激勵”的棘輪作用機制,超出了帕累托改進的余地;過分“行政性”干預的增長,違背了財政經濟規律。發展是硬道理,日益演進為增長是硬道理。地方財政某些有增長而無發展的增長、有收入而無財力的增長、單純為增長而進行的“被增長”,破壞了增長的真實性、可靠性,加重了納稅人的經濟社會負擔,惡化了生態、資源和環境,弱化了政府財政再分配能力,加劇了地方財政風險,擾亂了財政分配秩序。因此,從增強地方財政增長的有效性出發,實現有發展的硬增長,是“十二五”時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首要任務。

三、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

實現地方財政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等諸多領域,需要重新審視地方財政增長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切實將其建立在客觀、真實、可靠的基礎之上。需要重新考量政府與市場的作用邊界,合理調整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利益分配關系,加速推進稅制改革,加強法治財政建設,重構財政生態體系。

第一,增強地方財政意識。財政意識,就是人們對財政的認知度[3]。財政意識強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問題。當代財政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家計”財政,也不只是政府“出納”的角色。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地方財政不同于計劃經濟時期的“下級”或“隸屬”財政。增強地方財政意識,不只局限在地方政府特別是財政部門的范疇,而是各級、各部門的共同責任和共識。增強地方財政意識,一是增強規律意識,即尊重財政經濟社會運行規律,不能主觀臆斷,求大求快,“洋躍進”。二是增強獨立意識,充分信任各級地方政府,賦予其行使職能的財政權力。三是增強稀缺意識,財政是最為稀缺的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要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效。四是增強風險意識,切實做到量力而行,量財而為,代際均衡。五是增強市場意識,充分運用財政政策工具,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地位,避免資源配置行政化的傾向。六是增強法治意識,切實將政府理財行為構建在科學、民主、法治基礎之上,實現從“人治”財政向“法治”財政的重要轉型。

第二,適度降低地方財政增長速度。樹立科學的財政增長觀,充分考慮需要與可能,兼顧當前與長遠,努力實現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增長型的重要轉變,切實將地方財政增長的規模、結構、速度控制在經濟社會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一是適度降低地方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基本實現與經濟增長相匹配,避免長時期、高比例汲取。二是適度控制地方非稅收入的增長速度,降低國民和企業的非稅負擔。三是控制地方政府舉債行為,清理整頓地方政府各類不合理、不合規的融資平臺。同時,賦予地方政府必要的融資、舉債權。四是控制地方財政支出規模和增速,科學界定財政供給范圍和標準,加速地方財政從一般性、生產領域退出步伐,著力靠機制改善民生,回歸政府財政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本原。

第三,改進中央與地方間財政關系。統籌兼顧中央與地方利益,賦予地方政府較為完整、相對獨立的財政權,最大限度調動地方各級政府當家理財的積極性。一是積極探求“集權”與“分權”的平衡點,適度降低中央財政的集中度,通過減少共享稅種、降低共享比例等,適度下沉財力,建議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的財政收入初次分配比例控制在“50︰50”的水平。二是賦予地方政府適度的稅權,這樣做既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開辟新稅源,又能解決全國統一立法難以適應地方實際情況的矛盾。建議將那些保證全國政令和稅收政策統一,維護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地方稅的稅收立法權集中在中央外,可將其余地方稅稅種的稅收立法權限“讓渡”給地方。三是完善現行縱向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建議自上而下開展整合財政專項資源,大力壓縮、歸并各類專項,不斷增加均衡性轉移支付規模。

第四,加速推進稅制改革。我國現行的稅收制度,大體延續1994年的制度框架,雖然經歷了近年來的兩稅合一、個稅起征點變動、增值稅轉型等項改革,但流轉稅、間接稅的主體地位沒有改變。這種稅制結構,適應了組織財政收入的需要,特別是確保了中央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地方稅制的先天不足和逐年萎縮,傷害了地方政府的財源基礎,迫使地方政府紛紛在土地、資源、環境上做文章,千篇一律地強調工業立省立市、立縣、立鄉,不惜代價招商引資,大規模房地產開發,造成了不規范競爭、產業趨同、產能過剩。因此,新一輪稅制改革,在總體改進完善的基礎上,亟須將地方稅建設置于重要地位,確保地方各級政府擁有較為穩固的主體稅源。

第五,統一政府財政權。政府財權部門化、部門財權法治化,是當前我國財政經濟運行中的最大頑疾。從根本上解決“各路大臣都分錢”的問題,是“十二五”時期財政改革的首要任務,也是從根本上實現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為此,要從維護國家和地方財政經濟安全的高度入手,通過完善各項財政法規制度,推進依法理財和“陽光財政”建設,深化政府預算改革(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整合政府財力資源,實行“金財工程”等措施,確保政府財政權的完整、統一,從根本上遏制“王爺經濟”現象。

第六,推進地方財政生態建設。財政生態是指財政與各相關主體之間及其與外部環境之間在長期演進過程中,以財政性資金循環和流動為紐帶形成的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競爭,并具有較為穩定的結構秩序和一定自調節功能的動態平衡系統[4]。從其體系框架來看,主要包括財政生態主體、財政生態環境與系統平衡機制三個方面的內容。地方財政的可持續發展,亟須引入生態系統的理念來考量,不能孤立、片面地就地方財政而論地方財政,需要以更加開闊的生態視野進行綜合設計,特別強調改革措施的系統、協調與互動,避免步入形式簡單的“錢穆制度陷阱”。

參考文獻:

[1] 王振宇.財政收入增長與政府財力資源優化配置[J].財經問題研究,2007,(12).

[2] 王振宇.分稅制財政體制“缺陷性”研究[J].財政研究,2006,(9).

[3] 孫文學.論財政意識[J].地方財政研究,2005,(7).

[4] 王振宇,連家明.財政生態:概念引入及體系框架構建[J].財政研究,2009,(8).

[5] 張躍,朱芳草.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地方政府短期行為和地方保護主義下社會福利損失的一個模型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0,(2).

(責任編輯:孟 耀)

外匯收支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模式設計的相關理論研究薄弱,財會人員缺乏相關知識與技能,企業內部會計模式與經濟管理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文章以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模式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為切入點,從會計人員的管理模式等三個角度全面分析了完善企業內部的會計管理模式的對策。

關鍵詞:會計;內部管理模式;完善

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是指企業根據國家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規定,結合本企業經營管理和業務管理的特點、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規范企業內部會計管理活動的制度和辦法。企業內部的會計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會計人員的管理模式、會計機構的管理模式和會計工作的管理模式。但從我國現狀來看,企業內部會計模式實務與經濟管理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建立科學、合理、適用的企業內部會計模式是會計理論和務實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模式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模式,一方面是因為企業內部會計模式設計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是企業內在的動因所趨;另一方面也是有效地抑制市場失靈、彌補國家宏觀調控滯后的外在要求。

(一)企業內部會計模式設計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企業在設計內部會計模式時,并未完全按照國家統一會計規范和有關法規的指導和約束,結合企業具體情況,建立符合本企業會計核算要求的內部會計模式,所以企業設計和執行中存在著很多問題:一是部分企業未制定內部會計模式。部分企業直接以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模式以及上級下發的各種文件作為企業內部會計模式,使企業日常會計核算工作隨意性過強,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二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一部分企業內部控制薄弱,經濟業務隨意性大,缺乏有效的制約監督機制。主要表現在業務決策人員與經辦人員沒有很好地分離制約,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執行沒有很好地分離制約,存在無標準操作現象;財產清查沒有制度,家底不清楚;該設的內部機構不設,該配的內審人員不配等,使得管理力度層層遞減,管理效應層層弱化。三是內部會計模式內容設計不全面,財務處理程序欠規范。從目前企業內部會計模式設計實際情況看,企業較注重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現金和銀行存款收支管理制度的制定,忽視會計核算和監督方面制度的制定。大多數企業未建立較為完整的財務處理程序制度,因而造成會計核算行為的隨意性。

(二)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模式的外在動力

市場經濟發展越快越好,會計就越重要、會計法律法規體系越應當健全,但是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模式的現狀,宏觀形勢的外動力需要企業內部會計模式的深刻變化,具體來說:一是貫徹執行新會計準則,加強企業會計監督,呼喚建立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新會計準則不僅明確了企業會計法律責任的主體和具體責任條件與標準,明確了企業會計核算具體流程和一般要求,而且以法律形式要求會計主體必須轉變會計監督模式,強化企業內部會計監督。二是貫徹執行稅收征管法,降低企業涉稅風險,需要建立企業內部會計制度,企業要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確保企業內部會計制度與國家已頒布的行業會計制度和公共綜合會計制度吻合一致,并及時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三是維護業主權益并確保資本保值增值,需要建立企業內部會計制度。要想達到股東增加值(SVA)最大,就必須通過完善的會計制度建設,從制度上保障股東的應得利益,所有者在依法授權經營者經營管理企業資本運營的同時,加強公司治理機制,有效監督經營者的經營過程。四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強化市場經濟運營機制。需要建立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強化公司治理機制和強化公司財務控制制度能切實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為企業的股東、債權人和管理者提供真實、有用的決策信息,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

二、完善企業內部的會計管理模式的對策

(一)會計人員的管理模式的改進

研究表明,將會計人員的內部管理模式,由分散型改為垂直型,將下屬直屬單位的所有會計人員的人事關系,全部集中到財務處,由財務處任免、獎勵、調配與派遣。實踐證明,這種垂直型的管理模式,對加強會計管理極為有利。具體來說,按照程序定位和內部牽制的原則,將職能部門業務劃分為若干具體的工作崗位,然后再按崗位確定任務,明確責任與權限,由此建立起完整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檢查的崗位工作關系。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設置。當前會計崗位設置一般分為會計主管、出納、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往來核算、資產核算、會計檔案等。這些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一崗多人。二是制定各會計工作崗位的職責和標準。三是明確會計工作崗位的人員和具體分工,根據企業實際業務而定。四是制定并實行會計工作崗位輪換辦法,并對各會計工作崗位實施考核。五是建立嚴格的會計人員選拔、任用、培訓和業績評價制度。會計人員的素質是決定內部會計效率和效果的關鍵因素,我國企業應盡快提高內部會計人員的素質,同時還應注重會計人員來源的多元化,還要特別注重從本企業選拔熟悉生產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內部審計程序的人員充實內部會計隊伍。

(二)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分析

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有利于規范會計工作秩序,完善會計管理制度體系,,提高企業會計工作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一是加強企業內部牽制制度。實施機構分離、職務分離、賬務分離制度;對出納等崗位的職責和限制性規定;有關領導和部門對限制性崗位定期進行檢查的辦法等。在內部牽制中,對關鍵崗位采取定期輪換制,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牽制的效果。二是加強財務收支審批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是確定財務收支審批范圍、審批人員、審批權限、審批程序及其責任的制度。建立健全財務收支審批制度,對制定的審批制度要認真貫徹執行,嚴格按照制度辦事,費用支出要實行“一支筆”審批,編制憑證先審核后記賬,開支票實行印鑒分離復核制,以堵塞各種漏洞。三是建立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崗位責任制、會計電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計算機硬件和會計軟件及數據管理制度和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制度,保證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順利進行。要配備專職人員對會計電算化進行管理,同時要注重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促進會計人員積極鉆研會計電算化業務技術,以適應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需要。

(三)強化企業風險意識,建立健全風險控制系統

對風險的管理是現代企業會計管理的主旋律之一?!秲炔繒嬁刂埔幏兑换疽幏?試行)》第24條明確提出:風險控制要求單位樹立風險意識,針對各個風險控制點,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通過風險識別、預警、評估、分析和報告等措施,對財務和經營風險進行全面防范和控制。企業會計管理模式的執行不能脫離其賴以存在的環境及企業內部各種風險因素,現代企業必須對內分析自身的優勢與劣勢、長處與短處,對外分析外界的機會與威脅,考慮自己的生存和機遇。針對我國當前很多企業風險意識淡薄,在運轉過程中忽視風險控制的現狀,應建立定期財務會計分析制度。檢查財務會計指標落實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是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主要內容包括:財務會計分析的時間、召集形式,參加的部門和人員,財務會計分析的內容和分析方法,財務會計分析報告的編寫要求等。

參考文獻:

編委會.最新企業財務通則及企業會計準則操作手冊[M].中國科技文化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渭南市臨渭區婦幼保健院)

上一篇:國內投資論文下一篇:稅收優惠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