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政府改革目標分析論文范文

2024-01-07

我國政府改革目標分析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我國實行供給側改革以來對經濟結構進行了深度調整,人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日益激增。目前我國在政府主導型的公共服務體系下,存在著效率不高、人民滿意度較低、透明度較低等方面的缺陷。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滿足公共服務需求,促使政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國家提出了政府購買服務運行機制。新型政府購買服務的核心是政府提供服務費用和部分財政補助,其余部分向社會企業籌資,政企結合。近期PPP模式的興起使政府購買備受關注。政府購買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從市場上購買公共服務從而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我國政府購買正處于探索階段,在現實生活中政府購買存在一系列問題有待解決。

關鍵詞:政府采購;公共品;預算改革

一、我國政府采購現狀

政府采購作為我國政府財政支出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不是一種單純的購買行為,它是財政支出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完善的政府采購制度能有效實現社會供需平衡,扶持和保護民族產業,促進科技技術的進步與創新,對于公益事業和社會經濟都能發揮明顯的促進作用。但我國的政府采購制度起步較晚,在理論研究和實踐中都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在中國加入WTO后,經濟的對外開放程度逐漸加大,政府采購的國際化已經成為如今及未來社會發展的宏觀趨勢,但是我國的政府采購制度本身存在一些自身的缺陷。在這種境況下,我們必須構建一套既適合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又符合國際經濟發展規律的政府采購體系。

二、我國政府采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在利益面前供應商失守誠信的問題

在政府采購過程中,供應商的角色意義重大,供應商的誠信問題直接關系到政府采購的公平和質量問題。供應商誠信的缺失,容易造成公平競爭的缺失。在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下,供應商為了自身的利益會在政府采購過程中與其他政府采購部分產生整體利益關系,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系關系到許多個利益主體。在招標采購過程中,供應商與政府采購代理結盟形成一個利益整體利用他們自身的特權和資源謀取私利。在政府招標采購過程中供應商還虛假設置更多的空殼公司來增加中標的幾率以達到自身利益。

2.招標采購代理中介容易失去公平競爭的意識

作為政府采購的一個重要環節,招標采購代理中介是在政府采購活動過程中聯系供應商和商品用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中間服務性經濟組織。在政府采購過程中采購代理中介是被委托部門,采購代理中介會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們容易失去公平競爭的意識,很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3.政府相關采購部門的權限過大

政府采購相關部門作為主體機構,在投標招標以及采購過程中有著過大的權力。采購項目的設計者對采購項目種類、采購規模等都有著決定性作用,政府相關采購部門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具有主導作用。我國目前政府采購仍然存在很多法律之外無法界定的領域。因此,在政府采購中,政府擁有過大的權力獲得優勢地位容易滋生腐敗,個別采購商在采購競爭中很有可能存在行賄受賄等不良現象

三、國外政府采購的經驗啟示

1.美國政府采購制度的啟示

美國是世界強國,美國在政府采購方面歷史悠久,美國的政府采購制度有一整套完備的法律體系所規劃著,美國是聯邦制國家,雖然各州政府的法律制度各不相同,但都不得與美國聯邦政府的政府采購法的精神相背離。美國的政府采購是科學嚴密的采購管理制度,政府采購的過程復雜,采購物資的涉及面廣泛,涉及到的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嚴密的采購管理制度有利于政府采購過程的順利實施、落實。美國政府采購實現行政和監管相分離。這樣能減少權力腐敗對政府采購的過程和結果的影響。美國的政府采購在財政資金的節約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國政府采購法律尚且不太健全,執行力度和監管機構效率不高,我國需要向美國學習,建立完備的政府采購制度,健全透明的監管和執行機構。

2.韓國政府采購制度及啟示

在亞洲國家的政府采購中,不得不提及的是韓國。韓國作為一個新興的發達國家,也是亞洲國家中較早實行政府采購的國家,其在政府采購方面有著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并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韓國政府釆購的一大特色是電子化政府采購。第一,韓國政府采購的自由化進程。韓國在當時申請加入GPA時還是個發展中國家,因此,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研究和學習韓國政府釆購的自由化進程就顯得很有意義。成為GPA的成員國意味著將開放我國的政府釆購市場,面對世界市場的激烈競爭,本國市場是否己經做好準備,對于保護本國產品和采購國外產品之間是否能找到一個平衡點,這都是關鍵所在。第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電子化政府采購是大勢所趨,韓國的電子化政府采購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視與支持。在韓國剛開始實行電子化采購時,遭到了很多內部人員的反對。這是因為電子化政府采購增加了政府采購的透明度,所有的過程都在網上操作進行,相應的政府采購工作人員為的利益也就隨之喪失。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韓國仍然繼續努力建設了世界一流的電子采購系統。除了政府強有力的支持以外,網絡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涌現也是電子化政府采購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完善我國政府采購制度的對策建議

1.健全和完善政府采購的法律體系

我國目前處于經濟大轉型時期,國家更加注重法制和公平。在這種大背景下,陽光化,透明化的政府采購被社會所期待,因此建立和完善的政府采購法律體系具有重要約束作用。這方面我國應該向美國學習,建立一套詳細的政府采購法律體系,而且要使該法律的執行機關與監督機關相分離,盡各職守,發揮法律應有的效率。做到在政府采購過程中,政府機關、供應商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各方面都有法可依,促進政府采購的順利進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社會和諧發展。

2.完善供應商信用評級制度

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供應商信用評級制度,對供應商進行篩選,通過信用等級篩選掉信用級別低的供應商,對信用級別非常高的供應商給與相應的獎勵。目前我國國家稅務總局為了加強政府采購管理,促進供應商誠信度的提高,在2015年11月份制定了《國稅系統政府采購供應商信用管理辦法》,該制度于2016年6月開始施行。一系列的措施表明了我國在政府采購中十分重視供應商的信用等級,我國的政府采購供應商信用評級制度正在不斷完善中。

3.發展并完善電子化政府采購

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逐步走向電子化時代,例如現在的電費、水費、網費等各種費用都已經可以通過網絡電子平臺直接支付。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建立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是必然趨勢。韓國是建立電子化政府采購的成功案例,我們應該向韓國學習。建立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能夠充分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所要求的公平、公正、公開的理念,能過使政府購買過程和結果更加透明化,是政府購買更加健康、有序、有效的進行。

4.提高政府采購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我國政府采購的質量和效率受政府采購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影響。當前時期,我國政府腐敗的滋生除了與供應商的勾結相關主要內在原因是政府采購人員的素質底下,道德缺失,大部分采購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政府應該高度重視政府采購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采購人員的綜合素質是政府采購是否有效率、有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對政府釆購從業人員實行資格認定、長期培訓、人才庫制度等相關措施提高采購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政府采購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叢虎.創新政府采購監督機制強化政府采購監督力度[J].財政監督,2011(9):7.

[2]鄭煥玉.韓國電子化政府采購制度介紹[J].中國政府采購,2010(07):69.

[3]趙謙.美國政府采購制度的啟示與思考[J].中國政府采購,2011(01):60.

[4]安寧.GPA與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比較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0.

[5]郭矜,由曉旭.關于政府綠色采購問題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0年01期.

[6]劉慧.《公共采購法律導論》.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年版.

[7]廖少綱,熊小剛.《政府采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我國政府改革目標分析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21世紀初,新一輪的“辭官下?!壁厔輨莶豢蓳?,這意味著我國公務員系統中優秀人才的流失。本文試圖從“經濟人”視角來解析這一現象,指出“辭官下?!弊罡镜脑蚴钦刹咳耸轮贫雀母锊坏轿?、不能夠為公務員提供足夠的收益預期而使“經濟人”在權衡收益后作出的選擇。文章最后從“經濟人”的視角提出了三點解決問題的措施,以期能為我國加強行政監督和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關鍵詞:“經濟人”;“辭官下?!?;利益滿足

21世紀初,新一輪的“辭官下?!爆F象已經成為我國政壇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從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副處長暨國務院信息辦政策法規組負責人高紅冰2000年辭去公職、創辦北京互聯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并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到2004年1月主動辭職下海正式出任大連大商集團沈陽地區集團總裁的鹿璐,短短幾年期間,大陸就有十多位高官“辭官下?!?。面對這樣的現實,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教授感言:“中國的官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商海挺進,這一趨勢勢不可擋?!?[1]

“辭官下?!苯o我國行政管理帶來了雙重影響,它在有利于進一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換、有利于通過打破千百年來的“官本位”傳統來加速現代市場經濟轉型的同時,也帶來一個嚴重的后果——那就是政府機關優秀人才的流失。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一方面是需要公務員有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但另一方面更需要公務員有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因此,政府機關只有由最優秀的人才組成,才具有最優的服務能力,才能為社會提供最好的服務,才能應對國際國內環境的挑戰。如何理解近年出現的“辭官下?!爆F象,如何克服“辭官下?!睅淼呢撁孀饔?,西方經濟學中的“經濟人”假設或許能從另一視角給我們提供思路。

一、“經濟人“假設

“經濟人”假設最早由亞當·斯密提出,它的基本含義是:“經濟人”具有自利性,即追求自身利益是人們經濟行為的根本動機;每個人參與經濟活動的目的在于尋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在良好的市場秩序下,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動會在“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下無意而有效地增進社會公共利益?!敖洕说募僭O”最開始只運用于經濟領域來解釋人們的經濟行為。在20世紀60年代,公共選擇學派把“經濟人”的假設運用于政治領域,把政治家、官員、選民的行為都從“經濟人”的視角來進行分析,從而以人性為基礎在經濟學和政治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經濟人”的假設提出以來,無論其運用于經濟領域還是政治領域都遭到了眾多批評,政治領域的批評尤甚。面對諸多的批評和時代的發展,“經濟人”假設的理論也在不斷修正,例如,將“完全信息”改為“不完全信息”,將“完全理性”改為“有限理性”,將“利益最大化”改為“目標函數最大化”,等等。但最根本的修正是將傳統“經濟人”演變成了“新經濟人”,那就是對原來所使用的某些關鍵概念賦予新的廣義解釋,即“經濟人”所追求的個人利益不再僅僅是貨幣收入、物質享受等純粹的經濟利益,而是明確地包括尊嚴、名譽、社會地位等不能用純經濟尺度來衡量的“精神利益”,這樣“新經濟人”力圖使之最大化的效用函數涵蓋了個人可能追求的若干目標的集合。這樣,經過修正的“經濟人”假設更符合人性,切合人有多種需要的現實,可以用之來分析社會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馬克思也曾指出:“只有利己主義的個人才是現實的人?!薄叭藗儕^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薄罢_理解的利益是整個道德的基石”,[2]馬克思甚至斷言:“把人和社會聯結起來的唯一紐帶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對他們財產和利己主義個人的保護?!保?]

理解了人作為“經濟人”的本性,理解了人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那么就理解了公務員在權衡利益后,作出“辭官下?!钡倪x擇也是人之常情。我們理想地希望公務員是道德高尚的“道德人”,但卻常常忽略了公務員首先是自然人,自然本性是其基礎,且絕對不能排除,因而自然本性中的利己排他性同樣也不能徹底排除。只有承認這一點,才能拋棄完全理想化的“道德人”期望,從而在制度設計上才能更加符合實際。制度設計上,應做到“道德人”和“經濟人”并重:把“道德人”的實現看作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同時立足于“經濟人”的假設,進行相應的制度設計來防止公共權力的非公共運用。在沒有達到馬克思所說的物質充分涌流、“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社會的情況下,對公務員作“經濟人”的假設,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二、“經濟人”視角下我國新一輪“辭官下?!痹蚪馕?/p>

我國新一輪“辭官下?!爆F象出現的原因有多種多樣:或為高薪吸引,或為尋找新的發展平臺以實現個人價值,或因仕途發展受挫,或因看不慣官場中存在的某些消極現象,或因自身在經濟上存在問題或者違反黨紀政紀企圖采取金蟬脫殼之計逃避法律的制裁,等等。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卻是:政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不能夠為公務員提供足夠的收益預期。這里所說的收益預期既指政治上的又指經濟上的,包括社會地位、職業榮譽、公眾評價、發展前景和工資福利等。如果政治的、經濟的、社會地位的回報等都與當初的期望有落差的話,公務員作為理性的“經濟人”就會擇優選擇了。正如溫州市委政研室主任馬津龍所言:“如果一個官員在政治上還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負,而當他發現自己已經不太可能獲得進一步的升遷機會,那么在理想和現實的沖突之下,辭官往往就成了一種不得已的選擇?!保?]公務員在預期收益和現實狀況進行權衡后而作出“辭官下?!钡倪x擇具體表現為:

1. “辭官下?!笔枪珓諉T在對市場和政府之間的競爭博弈中作出的利益選擇

這種利益的選擇取決于三點:一是相對于公共部門(以政府為代表)而言私人部門(以企業為代表)的高收益;二是能夠現實獲得這種高收益的預期概率;三是公務員在政府中就業,是以在非政府部門尤其是非經濟部門的收益損失為機會成本的。精英循環理論認為: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資源由市場配置,權力的作用下降,所以政治資本的經濟收益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人則利用市場提供的機會實現社會地位的向上流動,成為新的社會精英。而相比之下,我國公務員整體薪金相對高收益的市場精英來說是偏低的。有能力的公務員由于得不到他們理想的、與其能力相匹配的報酬,就會離開公務員隊伍,另謀高就。而“辭官下?!焙蟮矫駹I企業任職,往往能夠得到豐厚的報酬,年薪動輒幾十萬,而且還可能同時得到車子、房子、股份等。因此,從本質上說,“辭官下?!笔枪珓諉T作為“經濟人”在市場化取向的改革中權衡公私部門相對利益后作出的選擇。

2. “辭官下?!笔侨藗儍r值觀念的變遷導致公務員相對社會地位的下降而引起其心理失衡的結果

中國歷來是個“官本位”國家,“學而優則仕”成為很多中國人的最高追求,官員集團被認為是社會的中堅,是國家的基石。一旦成為這一結構中的一分子,官員們就可以掌握權力、位高一等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享受到社會其他階層所得不到的尊嚴與福利。因此,官員們歷來格外看重自己的“職業”,哪怕薪俸有限,哪怕升遷緩慢,他們也絕不放棄。自古以來,官員們可以被罷黜免職,可以病老退休,甚至可以歸隱山林,但絕對少有辭官下海經商的。但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官本位”正在向“財富本位”轉換,“學而優則仕”等傳統價值觀念正逐漸趨于淡化,人們不再把升官晉級作為人生奮斗的唯一途徑和人生成功的唯一標志,公務員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受到任何其他職業都享受不到的尊敬和愛戴。因此,公務員不再是社會推崇備至、位高一等的職業,公務員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正在下降,公務員的心理需求滿足程度也在下降。而正所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市場經濟的確立,無疑為那些志存高遠、有卓越才識的公務員提供了一個可以通過雙向選擇來展示自己人生價值的非官場舞臺。

3. “官”和“商”的區分越來越鮮明,行政監督亦越來越規范,使“經濟人”的自利傾向受到了限制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官”與“商”在現代社會分工中各自承擔的職能越來越明確,區別亦越來越鮮明,胡雪巖式的“紅頂商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隨著我國無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轉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政府機構的服務職能越來越明確,公務員的職責權限也相對簡化“壓縮”,特別是在人事權和財權上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手中可任意支配的“公權”越來越少,政府職位對社會的吸引力開始減弱,一些公務員感到自己已經失去從政的“優越性”。另一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抓本治源力度正逐步增強,對政府機關和領導干部的監督制約越來越規范化。從政行為的進一步規范,使得公務員頭上的“緊箍咒”越來越多,腐敗的成本也在節節“攀升”,當官越來越不“瀟灑”了。正應了中國人民大學毛壽龍教授所分析的“為官的風險增大,經商的動力也就相應提高”。[5]于是那些有雄心的能人志士不再滿足有限空間,而寧愿在工商界這個更廣闊的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才干,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激勵與保障機制的建立——“經濟人”視角下我國新一輪“辭官下?!眴栴}的解決

既然“辭官下?!币咽且粋€不可避免的現實,與其阻止與擔憂,不如在探究其深層次原因后,對癥下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既然公務員的自利性有其合理、客觀的一面,因此,防止其自利性膨脹的最好方法不是去硬性控制,而是在合理合法范圍內的滿足與補償,故建立科學的激勵與保障機制是當務之急了。

1. 豐厚待遇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經濟人”物質利益需求的滿足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锩窃谖镔|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6]個人的能力和努力如果長時間同報酬掛不上鉤,對普通的勞動者來說就會逐漸喪失工作的積極性和動力,其最大潛能就不能得到很好發揮,對在政府機關工作的公務人員來說,也同樣如此。公務員在作為行政權力的最終落實者的同時,作為自然人,也有七情六欲,有盤根錯節的社會背景,有這樣那樣的需求和愿望。因此,他會本能地盡量滿足自己的各種欲望,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突出自己的個性,希望獲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實現自己的價值追求,等等。而作為“道德人”的公務員在完成公共職責后得到的社會回報一般是固定的,這樣就產生了個人欲望追求的不斷膨脹與報酬的固定性之間的矛盾?!敖洕恕敝\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就會使他走上貪污腐敗的道路。與其如此,還不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作為“經濟人”的公務員的物質需求,提高其物質待遇,讓他們過上體面的生活。在公共活動中,公務員付出的各種成本,如加班、承擔責任等,也能得到各種預期收益,如升職、加薪、福利增長等相應的回報。同時,要科學設置公務員的薪酬標準,政府公務員薪酬標準的確定要進行充分調研,要根據人才市場的具體行情而定,該高的要高上去,該降的要降下來。薪酬標準確定之后,還要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這樣才能吸引和留住最優秀的人才到政府機關。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公務員薪金是全世界最高的,其資深政治家李光耀曾經對此解釋:我們高薪不是為了養廉,而是為了吸引最優秀人才到政府機關,因為薪金的高低是一個人能力和貢獻的衡量標準及其證明。我國可以以此為鑒來提高公務員的待遇。當然,公務員的薪金不可能無限高,不可能做到像企業精英那么年薪百萬,但誠如李光耀所說,提到待遇至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那些有能力的公務員的失衡心理。

2. 營造寬松、和諧的內外工作環境——“經濟人”精神需求的滿足

一般來說,人類的發展是逐漸從物質層面的“自利”不斷過渡到精神層面的“自利”,從以顯性方式表現的自利過渡到以隱性方式表現的自利。即自利是動態發展的,是按照從低層次到高層次逐漸發展的,是按照物質層面的自利向精神層面的自利發展的。而自利的這種發展演化趨勢,也是社會不斷進步的一種標志。一般地說,物質層面的自利所占的比重越小,精神層面的自利所占的比重越大,則社會發展的程度就越高。而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最高層次的需要,是指人希望從事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使自己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傊?,是希望能夠在愉快的環境中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并能從事業的成功中獲得內心的滿足。麥格雷戈的X—Y理論也認為人們對工作的好惡取決于工作對他能否帶來滿足感。在物質條件日益豐富的現代社會,人們的低層次的需要已經得到了滿足,開始向高層次的需要邁進。因此,人的精神需要越來越彰顯。當人們在擇業時,工作環境的好壞和能否提供個人價值實現的機會就成了考慮的重要因素。

但環顧我國在官僚制主導下的政府工作環境,過多的層級使公務員禁錮于內部管理和失去了公眾的關注。在理想的官僚制中,公務員只是行政體系中的一個環節,應該嚴格履行自己的公共職責,甚至應無任何利益取向及個人偏好;在履行公務過程中,公務員應該連個人榮辱好惡也沒有,只應像一部機器一樣在行政程序中完全服從于自己的職責;沒完沒了的紅頭文件和形形色色的枯燥會議使公務員陷入了簡單重復的枯燥工作之中??茖哟沃萍s了公務員的發展,主宰他們命運的不是公眾,而是年資和上級的好惡,所以他們的大量精力和注意力自然而然地放在上級身上,有時不得不違心地做事和說話,而這與自我價值的實現即在愉快的環境中從事喜歡的工作恰恰是背道而馳的。更重要的是,公務員并非像官僚制假設的那樣會在紀律監督和物質激勵的雙重限制下自覺摒棄感情等非理性因素,而是有著復雜的價值系統和心理需求的“經濟人”?!敖洕恕睍诂F實和理想面前進行權衡,相比之下,商海卻沒有官場那么多的制約與束縛,真的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正因為如此,很多有能力的公務員都下海經商是情理中的事。

因此,在政府機關內部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工作環境,做到一切以人為本,使公務員能夠身心愉快地工作,把自己最大的潛力發揮出來,從而實現人生價值,這樣才能滿足“經濟人”的心理需求。這就需要政府的考核制度、評價體系及其工作方式都要發生相應的改變:要給公務員制訂合理的任職目標和任務,給其施展才華的空間和舞臺;要明確公務員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做到權責一致,既要確保其有施展才華的空間,又要防止其利用決策的彈性空間牟取私利;既給予其物質回報,又能讓其在物質之外獲得精神的滿足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從外部環境來看,要營造一種賦予公務員崇高地位的氛圍。當然,這種崇高地位絕對不是封建社會的“官本位”,而是一種對公務員職業尊重的價值觀,就像賦予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軍人是“最可愛的人”一樣,那公務員也應該是“為人民服務的工程師”,正是有他們提供的服務和奉獻,社會才能安定團結、有序和諧。如果社會都有這種意識,那么當人們提到公務員時,就會肅然起敬,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愛戴,而不是像今天人們對官員更多的是一種畏懼。那么,公務員想受人尊重的心理需求也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其工作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極大的鼓舞,就會以飽滿的熱情和激情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去。對公務員來說,就會有一種來自職業的崇高使命感和神圣責任感,在其行政行為中把貫徹職業道德原則當成一種風尚和內在價值取向,將職業道德作為自己的一種人生境界,一種人生價值,一種靈魂深處的“剛性”約束,就能夠在社會需要和日常生活、工作處事中將職業道德升華為一種奉獻精神,將奉獻精神作為職業道德行為的“自覺”,作為一種光榮和幸福,而且是更高層次、更深意義上的幸福。歸結到一點,那就是公務員建立了對職業道德的信仰和信奉,對其執掌的公共權力以及自身被委托人的角色定位有著充分的自覺,從而做到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內心深處崇高的責任感。

在新加坡、美國、歐洲等國家,很多政府官員都是富翁,他們之所以放棄豐厚的待遇到政府機關工作,有的甚至是免費勞動,是因為公務員職業的崇高榮譽感,是因為這個職業可以得到社會的尊重和愛戴,而這是用錢買不來的。2001年,美國大富豪邁克爾·彭博為奪取下一屆紐約市長一職,曾揚言,“愿以年薪一美元為公眾服務”。在此之前,也有前洛杉磯州長里查德有過一美元計劃的壯舉。面對紐約市長19.5萬美元的年薪,這位個人身價40億美元的大富豪顯得毫不在意。他信誓旦旦地稱,如果他在選舉中勝出,并榮任紐約市長的話,他將為一美元年薪而奮斗。因為紐約市長一職在彭博心目中是世界上最棒的四項職業之一,與美國總統、美國國務卿和世界銀行總裁并列。[7]由此可見,營造寬松、和諧的內外工作環境使“經濟人”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辦法之一。

當然,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要得到人民真心的愛戴,公務員就必須做到真正為人民服務、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否則,就會遭到人民的唾棄。這就必須有科學、合理、現實可行的監督評價體系。

3. 科學、合理、現實可行的監督評價體系——“經濟人”自利弊端的制約

一是建立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人性化的公務員內部考評體系。在公務員的聘用、考核、晉升等環節,都應建立科學的標準和制度,要通過專家組或中介組織等方式,對其進行科學化、制度化、社會化、專業化的評價,使得公務員最終能在自己認可的“游戲規則”中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并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公務員身心應該是愉快的,而不是強迫和被動的。二是建立透明、公開、公正的社會評價體系。營造內外都能促進公務員積極工作的環境,除了內部的考核標準是公務員自身認可、心甘情愿服從的外,也需要建立透明、公開、公正的社會評價體系,否則,人民怎么了解公務員?怎么尊重、信任他們?怎么約束他們?只有當人民的一票能對公務員的升遷具有真正的決定權時,公務員才會收斂其“經濟人”自利的本性,做到為人民服務;唯有公務員真正為人民服務時,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這樣就會形成公務員和人民之間彼此尊重、彼此信任的良性循環關系,和諧社會才能實現。

從“經濟人”的視角來解析我國新一輪的“辭官下?!爆F象,為當前加強行政監督和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即促使我們設計一套科學合理的制度和嚴格的法規體系來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既充分考慮政府公務員的能力、需求和愿望,增進公務員正當合理的待遇,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又能通過有效的規范權力運行來將公務員的行為納入到合法、合理的范圍之內,并加大對腐敗行為的懲罰力度,保證公共權力沿著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軌道運行,以期更好地塑造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形象。

參考文獻:

[1]章敬平.權變,從官員下海到商人從政[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7.

[4]唐曉騰.從“辭官下?!闭f開去[J].中國國情國力,2003,(12):48.

[5]汪生科.江浙官員下海潮是不是“進步現象”[J].21世紀經濟報道,2003-6-26.

[6]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7]引自:《國際金融報》,2001-11-19(第五版).

我國政府改革目標分析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自新一輪醫改啟動以來,我國如期完成五項重點改革任務,建成了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醫療保障網,使中國超過13億人的病有所醫問題有了基本保障。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以“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為總要求,并闡明了深化醫改與發展衛生事業的目標、任務和政策。為醫改進一步深入攻堅吹響了號角,指明了方向。分析我國醫療改革的現狀,探討目前我國醫療改革存在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的繼續深化我國的醫療改革。

關鍵詞:醫療改革;醫療問題;體制機制改革

一、我國醫療改革的現狀

(一)全民醫保體系向多層次、多維度、多體系擴展

2013年,我國各級財政對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準提高到280元,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的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約為75%,城鎮居民基本醫保為70%。廣覆蓋的同時,大病保障制度開始構建,醫療救助制度不斷發展,為百姓健康再添“定心丸”。

在2010年新農合開始探索建立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制度的基礎上,2013年已有20類病種納入新農合大病保障范圍,在明確臨床路徑和限定費用的基礎上,實際補償比達到70%左右。

2012年8月,發改委、原衛生部等6部門出臺《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采取用城鎮居民保險和新農合基金購買商業醫療保險的方式,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對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個人醫療負擔仍較大的城鄉居民,合規部分的醫療費用給予不低于50%的補償。截至2013年8月底,這項制度已在20個省份的94個統籌地區開始試點。

(二)?;?、強基層、建機制,基層醫改面臨的新問題逐個破解

新醫改的基本理念就是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以健康為本。

目前,全國已有19個省份出臺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的實施方案。通過調查問卷分析了解到,超過90%的群眾反映看病方便了,超過80%的群眾反映看病便宜了,患者對環境的滿意度達到大幅度提升。

在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基礎上,山西、江蘇、安徽、陜西等6省份已實現了基本藥物在村衛生室全覆蓋,北京、天津、海南、四川、青海在半數以上的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機制的健全和政策的完善。為健全基層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目前,絕大多數地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一般診療費政策,并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每次10元左右,村衛生室為5元左右,其余通過醫保報銷?;鶎俞t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三)公立醫院改革“破冰”前行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落實政府責任,這是醫改啟動十年來最牢固的“冰山”??h級公立醫院改革正是未來一段時間醫改任務的重中之重,是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關鍵一環,是“破冰”的第一步。

二、當前我國醫療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始于2009年的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過各級政府和廣大醫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顯進展和成效。其主要標志,一是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初步建立,13億多人口的看病就醫有了基本保障;二是在基層醫療機構破除了“以藥補醫”機制,切斷了醫院收入與藥品銷售的聯系,促進了科學合理用藥;三是財政對醫藥衛生經費投入大幅增長,基層醫療機構的經費保障和服務條件明顯改善,服務能力和水平有所提高;四是公共衛生服務范圍不斷擴大,可及性不斷提高,服務條件明顯改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傳染病的能力明顯增強。這些成績有目共睹,來之不易,應當充分肯定。

同時,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正在進行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還存在許多突出矛盾和問題,與人民群眾的期望還存在不小差距。第一,公立醫院改革進展緩慢,符合公立性質和職能要求的運行機制和績效考核評價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醫院的人員工資和運行經費仍主要依靠服務收費解決,醫患之間仍存在利益沖突。第二,醫療資源配置仍不夠合理,優質資源仍集中在大城市和大醫院,基層醫療機構高素質人才少、服務能力差的狀況還沒有明顯改變。第三,合理的分診制度還沒有建立,群眾患常見病、多發病仍涌入大醫院就診,看病難的問題仍很突出。第四,破除“以藥補醫”的補償機制沒有建立起來,醫院主要依靠增加醫療服務收費彌補減少的收入,創收機制還沒有真正改變。第五,藥品生產和購銷秩序仍比較混亂,藥價虛高、商業賄賂和藥品回扣等問題仍比較突出。第六,社會辦醫仍存在不少障礙,多渠道辦醫的格局尚未形成。

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涉及各方面利益的調整,是一個長期、復雜、漸進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我們要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期待為標準,對近幾年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行實事求是的回顧與總結,肯定取得的成績,分析存在的不足,進一步完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三、繼續深化醫療改革的重點問題

(一)從國家改革發展全局考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醫藥衛生是社會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基本目標是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必須從維護人民健康權益出發,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既著力解決當前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又建立完善基本醫藥衛生制度;既借鑒國際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益經驗,又著眼于國家財政經濟水平和城鄉居民實際收入水平,不能脫離我國國情,不能超越發展階段,不能盲目照搬發達國家的做法。

(二)全面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各項目標要求

《決定》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出的各項任務,環環相扣、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必須同步推進,不能顧此失彼。對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應按照《決定》要求進行補充、完善;對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存在的某些薄弱環節,應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力求突破。

(三)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呼聲與期待

人民群眾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最有發言權。當前,群眾反映最強烈、要求最迫切的突出問題,仍然是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是關系整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的關鍵,應集中力量、科學論證、全力推進、務求實效。

(四)科學界定政府與市場的責任

醫藥衛生服務千頭萬緒,不能由政府全部包起來,應明確界定政府與市場的責任。一般來說,屬于人民公平享有的醫藥衛生服務,應由政府承擔責任、提供保障,堅持公益性質;屬于高端、特殊的醫藥衛生服務,應由市場提供,實行市場機制。至于哪些屬于公平享有,哪些屬于特殊、高端,應明確作出規定,并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擴大公平享有的范圍。過去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沒有明確界定政府與市場的責任,在公立醫療機構過度推行市場機制,出現了盲目追求服務創收和大型化、高端化的傾向,影響了醫藥衛生服務公平和均等化。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應明確公立醫療機構以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為主,由政府承擔責任,堅持社會公益性質。為了提高服務效率,公立醫療機構可以采用一些市場機制和手段,但不能照搬企業改革的做法,不能以贏利為目的,更不能市場化。

(五)堅定深化醫療改革的信心和決心

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繼續推進也面臨一些思想觀念和既得利益的障礙,矛盾和困難很多。對此,我們要看到黨中央、國務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堅強意志,看到人民群眾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強烈愿望,看到廣大醫藥工作者參與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積極性,堅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信心和決心,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毫不動搖地將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向前進。

四、繼續深化我國醫療改革的對策

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是另起爐灶,更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在前幾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基礎上,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起承轉合、補充完善,切實解決好突出矛盾和關鍵問題。

(一)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

加快公立醫院改革,必須明確是堅持公益性,還是推行市場化。這是公立醫院改革兩種不同的思路,我們應當從國情出發,作出科學的選擇。我國雖然建立了全民醫保制度,但在醫保之外,有很多藥品和醫療項目全部由患者自費。這種情況決定了我們不能將醫療服務完全推向市場?,F在的問題是,我們既要求公立醫院堅持公益性,為群眾公平提供醫療服務;又沒有建立規范的公立醫院經費保障機制,而是由醫院靠創收發放人員工資。這種機制應當改變。一方面,要落實政府責任。政府要為公立醫院撥付必要的經費,規范醫院的收支,抑制醫院的創收沖動;負責制定醫院的各項管理制度,包括績效考核評價制度、醫務人員薪酬分配制度、醫療質量安全制度、各項收費標準制度等;切實加強對公立醫院財務收支和執業行為的監管,及時處理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和損害人民利益的問題;加強醫務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正確引導輿論,表彰忠誠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好人好事,批評損害人民健康的不良行為,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和醫務人員的正面形象,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另一方面,要建立規范的公立醫院經費保障機制。落實政府責任,并不是說由財政承擔公立醫院所需的全部經費,而是要建立規范的公立醫院經費保障機制。具體包括5個方面:一是改變公立醫院的創收機制,由政府科學核定醫院的預算收支,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員薪酬制度;二是政府確定的醫務人員崗位工資,應由財政預算撥付,保障醫務人員最基本的收入;三是醫務人員的績效工資和醫院運行經費,由醫療保險機構支付的報銷費用解決,激勵醫務人員提供更多、更好的基本醫療服務;四是公立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經費,應由政府財政、衛生部門共同核定,落實政府責任;五是對公立醫院來自于群眾自費的醫藥服務收入,應嚴格控制,不能再由醫院自收自支,而應由政府財政、衛生部門統籌用于公立醫院的經費保障和對醫院的獎勵,以扭轉公立醫院熱衷于非基本醫療服務的傾向。其中,建立科學的醫院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和監管機制尤其重要。對完成服務目標好、群眾滿意的醫院,政府應給予適當獎勵;反之,則應適當減少補助。對醫務人員應制定規范、可行的績效考核指標和辦法,實行多勞多得、優勞多得,適當拉開收入檔次,但必須切斷醫務人員收入與服務收費的聯系,不實行任何形式的掛鉤。

(二)全面取消“以藥補醫”,建立科學補償機制

取消“以藥補醫”,是醫藥服務領域的一項重大改革,關鍵是建立科學的補償機制,合理彌補醫院減少的收入。有些地方在改革“以藥補醫”的同時,財政既沒有增加對醫院的經費補貼,也沒有嚴格對醫院收支的監管,單純靠增加醫療服務收費來補償。這種做法只是改變了醫院創收的手段和途徑,醫院仍能依靠醫療服務謀取收入,群眾的醫療費用負擔也難以明顯減輕。有些地方調整醫療收費標準過高、增加醫療收費過多,抵消了改革“以藥補醫”的效果??茖W的補償機制應堅持政府增加補貼為主、適當調整醫療服務收費為輔的原則,并與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相協調,切實減輕群眾的醫藥費用負擔。

(三)健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完善分級診療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遍及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網絡,為居民保健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二是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提高服務水平;三是按照城鄉一體化和醫院與社區一體化的思路,完善以縣帶鄉、以醫院帶社區的醫療衛生服務機制,實行患者雙向轉診和醫務人員雙向流動制度,使醫院醫生能夠下鄉鎮、進社區服務,鄉鎮和社區醫務人員能夠進醫院培訓進修;四是實行定點、分級診療制度。社區醫生與若干居民簽訂服務契約,成為家庭醫生。社區衛生機構應承擔起“守門人”的職責,居民患病必須先找家庭醫生就診,如需轉診應憑家庭醫生的轉診證明。這是“強基層”的一項根本措施。

(四)大力推進藥品供應體系改革

藥品是關系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國家應實行特殊的藥物政策和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一是嚴格藥品生產企業準入標準,重新進行資格評審,淘汰落后產能,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研發生產能力,保證藥品質量安全;二是規范藥品經營行為,減少流通環節,確定藥品流通費率,嚴禁隨意加價;三是對現有藥品品名和藥品價格進行清理,規范藥品審批和定價標準,努力做到同成分、同質量、同療效的藥品同名,同品名的藥品同價,解決藥價不合理虛高問題;四是改進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辦法,由目前的藥品經營企業投標采購,改為政府按藥品名稱、規格、數量、價格等要素向生產企業招標生產,再委托藥品經營企業集中收購,并附加一定的流通費用后,直接配送到醫療機構。

(五)積極鼓勵社會辦醫,為居民提供多樣化服務

鼓勵社會辦醫,我們講了多年,但實際成效不大,多渠道辦醫的格局尚未形成。原因在于公立醫療機構過多,既擠占社會辦醫的空間,又增加政府支出的壓力。應按照政府與市場的責任劃分,對某些以提供非基本醫療服務為主的公立醫院,有計劃、有步驟地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改制重組。鼓勵社會辦醫,應堅持四點:一是部分公立醫療機構改制的目的是發展壯大醫療服務資源,政府不能有“卸包袱”的思想,不能放松應承擔的辦醫職責。二是部分公立醫療機構改制,不能簡單“一賣了之”,必須科學規劃,做好深入細致的工作,妥善安置好有關人員。三是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興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嚴格區分營利性與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界限、標準和政策,并嚴格監管,防止以非營利為名行營利之實。四是必須保留相當數量的公立醫療機構,由政府給予必要的保障,為群眾公平提供質優、價廉、安全、有效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J].中國勞動保障,2009,(5).

〔2〕徐進之.中國的醫療體制改革將何去何從[J].中國集體經濟,2010,(3).

〔3〕韓東輝,石曉宇.對當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現代商業,2010,(20).

〔4〕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華文庫,2013-12.

〔5〕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中華文庫,2012-8.

(責任編輯 姜黎梅)

我國政府改革目標分析論文范文第4篇

一、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政府的會計制度改革能夠更加準確的衡量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政府發會計工作主要對國家現有的經濟形勢以及開展的經濟活動的一種真實的反映。它能夠從會計的角度客觀的展現我國國內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經濟運行的態勢,給國家的宏觀經濟決策提供可靠的財務數據依據,保證國家經濟決策的穩定性和科學性。會計行業與其他行業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能夠促進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為事業單位和企業的發展有指導性的作用。同時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是與社會的經濟發展相一致的,推動政府的全面改革,經濟的發展帶動社會的進步,促進我國經濟更上一層樓。

(二)政府的會計制度改革能夠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發揮的是宏觀調控的作用,對于市場經濟來說,政府的會計制度改革是財政改革的主要內容,可以使市場經濟得到全面的貫徹,還能夠有利于完善我國的經濟結構。我國的財政制度影響國家的經濟政策,不斷的改革,才能適應新的經濟發展形勢,與國家經濟發展接軌。雖然市場經濟發展是千變萬化的,但是政府的行為能夠對市場經濟體制有一定的約束作用,所以說政府的會計制度改革能夠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市場經濟發展指明方向。

(三)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能夠提高政府的工作質量。目前我國的政府一直在不斷地發展中,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和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很多政府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后,對自己的工作職責范圍確定不準確,因此工作中的積極性不高,但是會計工作與財政有關系,因此很重要。會計人員的素質,工作能力等都直接影響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尤其是政府部門,會計人員不作為,直接影響政府的工作質量。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針對會計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進行解決,讓會計人員認識到自己工作的職責,規范管理工作人員,按照規定辦事,最終使政府工作質量得到提高。

二、新形勢下我國政府會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的會計制度不完善

政府的會計制度改革需要有完善的會計制度體系做基礎的保障,才能方便后續政府部門開展工作?,F階段政府內部的會計制度體系不完善,缺少工作實踐性,同時會計制度的作用不夠明顯。因為政府在構建會計制度的時候需要多方便的進行調查,研究和考察,按照政府的實際經濟情況著手,但是因為政府的預算管理和核算結果的真實性有待考察,導致政府的會計基本工作不能很好地完成,不能對政府有指導性的作用,會計的結果不準確都是常有的事情。對于長期發展的國家經濟來說,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制度不完善,直接影響政府的辦事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成為會計制度改革的主要阻礙內容。

(二)政府的財務報告體系不完整,報告的內容不全面

現階段我國雖然經濟發展勢頭很猛,但是國家還缺少完全意義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造成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政府會計制度有缺陷,不完整?,F階段我國的財務報告內容都是以會計的預算為基礎,沒有真正意義的披露完整的政府的財務實際情況,所以財務報告的內容不完善,沒有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同時政府財務報告對資產問題以及負債問題不能準確的進行披露,還依然實現收付實現制占主流的方式,導致外部人員以及政府內部的信息需求者對政府的負債信息和資產信息掌握不準確,不利于政府的資產評估和債券的發放,也不能真實的反映政府的實際經濟運營情況,所以說我國政府的財務報告的不全面導致會計制度改革內容有欠缺。

(三)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風險意識差,缺少監督作用

我國雖然已經意識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在會計制度改革過程中存在兩方面的問題,改革的風險意識差和缺少監督的作用。在進行會計制度改革的時候,有意識的從思想上進行改變,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政府會計制度,但是沒有對財政的風險進行評估,導致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時候風險漏洞百出。監督部門的作用發揮不到位主要體現在進行會計制度內容的制定和完善的時候,整個過程沒有監督部門的身影,所以難免在后續實施的時候很多問題不能及時的發現,給政府的財政管理造成不利的影響,為了促進會計制度改革進程,需要重視風險意識以及監督部門的作用。

(四)政府財政部門的人員的創新意識弱

我國現在處于新的發現階段,經濟形勢穩定,但是其中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在新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下,政府財政制度改革的影響下,會計人員的工作態度依然需要改進,尤其是工作方法的創新意識不足,工作積極性差。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執行者主要是財政工作人員,工作中態度消極,工作方法不準確,工作缺少制度的約束等,都會造成政府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很難保證,因此在新的經濟形勢下,要求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要重視會計人員的工作態度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一)構建完善的會計制度

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的主要經濟載體,國家的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來說也是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的,所以說,我國政府為了更好地適應世界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政府的會計制度改革,這種改革應該是具有創新精神和意識的,應該全方位地做好會計制度的內容改革。針對我國的經濟形勢做好充分的分析和總結,以當下政府的實際情況為起點,做好財政的預算和核算工作,保證其工作的精確性和準確性,還要明確好工作職責,充實政府會計各方面的內容,最終才能起到約束地方會計工作的作用,發揮會計制度的價值,推動我國的宏觀經濟發展,保證我國在實際經濟體中的地位。

(二)提高對政府財務報告的重視,加強財務報告內容的管理

新形勢下我國政府的投資項目種類多,所以對資金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融資規模逐漸地擴大,因此政府的負債壓力也日益增加,面對此種情況,要求政府在進行會計制度的改革的重視,重視對政府財務報告的管理,因為財務報告內容的一些財務信息,包括資產情況,負債情況,投資情況,融資情況等,都能夠給對政府財務信息的需求者一定的指導和參考價值。他們認真的分析當下政府的實際情況財務情況,對未來的規劃投資和投融資有指導作用。財務報告的內容要全面,構建財務報告制度,財政部門要對公民進行政府財政信息公開,方便大家監督,還能提高資金的使用率。完善的財務報告制度,細化各方面的內容,使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工作順利進行。

(三)強化會計制度改革的風險意識和監督部門的作用

在國家發展新形勢下,政府的會計制度改革需要首先明確政府會計的內涵以及作用,然后依據我國的實際國情制定我國特定的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政治的會計制度,以創新為思想,不斷地完善會計制度的內容。但是要強化會計制度的風險意識和監督部門的作用,因為監督部門需要一直存在于會計工作中,從開始到結束,便于在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減少政府的損失。而風險意識則是能夠盡早地避免國家財政的一些風險因素,更好的發揮宏觀的作用,提高政府會計工作水平。

(四)提高政府財政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

新形勢下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需要有高素質的會計工作人員為基礎,才能保證制定的會計制度完善,同時提高工作質量。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包括基本的會計相關知識,會計工作能力,金融知識,業務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洞察會計制度革新的意識。會計工作具有自己的工作特點,工作承載量大,還需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所以政府部門要有意識地制定人才培養計劃,認識到自身工作對于政府會計改革的重要性,避免工作中的失誤給政府財政帶來的損失。要重視引進專業人才,增強工作責任感和危機意識,提高工作積極性,重視再教育工作,最終發揮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促進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發展。

四、結束語

我國政府的會計制度改革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會計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政府的財政開支更加的科學,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以便發揮財政的職能,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雖然在會計制度改革中會有一定的問題出現,但是只要我們做好分析和總結,針對問題提出整改方案,最終能夠加快改革的步伐,完善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發揮會計制度的作用,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鞏固國際地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日新月異, 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 我國的政府會計制度也在不斷進行著深入調整和革新, 但依然有很多問題和不足存在于當前的政府會計體制中。為了提高政府部門中會計工作的質量, 財政部決定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本篇文章從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出發, 對進行改革時進行了細致的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 意在于加強政府機關的會計工作水平, 保證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政府,會計制度,改革

參考文獻

[1] 劉馨月.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及建議[J].遼寧經濟, 2018 (08) :80-81.

[2] 管中柱, 王麗.淺析高校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面臨的挑戰與應對[J].納稅, 2018 (29) :62-63.

我國政府改革目標分析論文范文第5篇

我國目前的農村社會保障主要包括農村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個方面。從大體上來看,部分地區解決了部分群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問題,農民社會保障取已經得良好的發展勢頭,但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科學、規范、統一的農村社會保障相差甚遠。為此,我想先從農村社會保障現狀入手,發現其存在問題,再根據政府的政策趨勢作出分析。我國13億人口中占8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廣大農村地區,農村有權平等地享受社會福利待遇,但目前真正享受到國家社會保障的農村居民并不普遍,僅僅11%。目前,保障的形式主要是農村社會救濟、社會優撫、農村“五保”和少數地區推廣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作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據統計,目前全國僅有40%左右的鄉鎮建立了社會保障網絡,只有約25%左右的村民委員會成立了社會保障基金會,大部分農村勞動者的社會保障處于空白狀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對象和受惠對象都是農民,按理說,他們對于該制度應該積極擁護,然而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一方面,我國農民的社會福利價值觀迄今為止仍停留在前工業化階段。他們長期以來受封建文化影響,認為久的生老病死應該由家庭來負責,而國家給予公民的社會保障是政府的仁慈之舉而不是自己應享有的公民權利。因此,家庭社會保障到目前為止仍是農民最可靠的保障方式。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注意到在農民這個底層文化圈肉,農民的素質普遍較低,農民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太關注眼前利益,看不見長遠利益,即使現階段推行農村社會保障,也很少有農民會主動接受和參與,而更多的存在著對國家政策不信任的現象,抱著一種懷疑和觀望的態度。農民擔心政策不穩定,自己繳納的保障費用付之東流,因此,參加社會保障尤其是社會保險的人數始終處于最低水平。

對于現在所存在的問題,我將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農村社會保障發展不平衡,首先是農村社會保障發展水平不平衡。一般說來,經濟較發達的東部地區,農村社會保障水平亦較高,至1998年,廣東、河北及山東等省份農村社會保障覆蓋率己達80%以上。而經濟不發達的西部地區,90%的農業人口基本上沒有社會保障,許多人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很低。其次是農村地區各社會保障項目發展不平衡。社會保障應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和優撫安置等,是涵蓋了生老病死、生育、就業等全方位的保障體系。而大部分地區的農村社會保障項目不全,除救災救濟、優撫安置之外,社會保險、社會福利都沒有形成統一的制度,缺乏統一規范的實施措施。(2)保障能力差,社會保障包括資金保障和服務保障兩大系統,而資金保障在兩大系統中具有關健的作用?,F階段農村的自然災害救濟、貧困房救濟、五保供養、優撫工作,實質上就是一種社會保障資金運作的過程。當前,這些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社會保障能力即保障資金不足。究其原因有二:第一,國家財政的投入與市場物價上漲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狀況不相適應。第二,烈軍屬優待、五保供養采取農民負擔的方式與優待金、五保供養經費調整的需求不相適應。(3)農村社會保障管理分散,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管理呈現明顯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格局。(4)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還處于試點摸索階段,因而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還基本沒有經國家權力機關審批通過的法規作為依據,更沒有形成法律體系。目前,我國沒有農村社會保障基本法,也缺少專門的保障項目的有關法規。這使農村社會保障工作處于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境地,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發展。(5)保障覆蓋面窄:一種情況是,在東南沿海和一些大中城市郊區,隨著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的步伐加快、城鄉一體化已成為當地社會發展的基本目標。并且廣東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已初步呈現城鄉一體化的格局。在這一過程中,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離土不離鄉,投身于鄉鎮集體經濟、他們的風險增大,原農村社區內的保障已很難起到保障的作用,而在目前城鄉分割的勞動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下,他們無法取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保障權利。另一種情況是,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紛紛涌向東南沿海一帶的城鎮和一些大中城市,補充到鄉鎮企業、三資企業和部分國有企業中來,為經濟發達地區或城市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對待外來勞動人口的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各地區都采取了許多有別于本地人口的政策和措施,導致本地人口(包括勞動人口與非勞動人口)與外來人口在社會地位、勞動就業、經濟收益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社會差別,出現了明顯的社會列痕,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群體。本地人口可以享受的一系列社會保障權利,外來人口難以享受,表現出發達地區現行社會保障體系的排它性和區域封閉性。

那么政府的未來政策趨勢會是怎樣的呢?這些問題又將怎樣的得到解決呢?從溫家寶總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希望加快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安全網,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無后顧之憂。要求政府牽頭,統一政令,加大推力,協調方方面面關系,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引導。具體講,主要應采取以下具體對策:(1)提高社會保障意識,認清農村社會保障的發展趨勢。(2)加強農村社會保障組織建設。(3)加強對農民的宣傳教育,提高其參加社會保障的積極性。(4)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提供資金支持。(5)加強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管理監督: 1.逐步完善管理體制。完善農村社會保障管理體制,一是要使農村社會保障的行政管理與基金管理、業務管理相分離,政府主要負責行政管理。二是在建立統一的農村社會保障機構前提下,明確相關部門的管理職能并使其協調有效地進行。2.提高管理效率。提高農村社會保障的行政管理效率,首先是職能部門轉變管理觀念和工作作風,真正體現為民服務的思想。其次是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3.強化監督機制。(6)加快立法,為農村社會保障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農村社會保障要以社會立法為手段使各項社會保障的運作制度化、規劃化,依法強制實施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但是,這種法律強制須與保險機制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形成社會保障制度自我良性運行的內在能力,確保新制度健康順利實施。首先,必須以法律形式來規范社會保障職能機構、社會保障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各項保險費繳納比例和社會保險金給付標準的確定與調整;社會保障職能機構的設置、編制、職能、責任與工作程序;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與投資營運的原則和辦法;社會保險管理費用的提取比例、使用范圍與開支辦法;等等。并做到事事有法可依,減少各種人為的偏差和主觀隨意性與依靠行政手段實施的局限性,避免和克服保障給付中的“恩準”、“恩賜”形式,實現每個農民在社會保障面前的平等與尊嚴,提高社會保障的權威性。其次,應通過法律規范明確界定農村社會保險基金的產權歸屬,即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的所有權,屬于全體受保人;個人保險基金的所有權,屬于受保人本人。并在此基礎上,嚴格遵循社會保險原則,將個人、企業和社會保障管理機構等三個主體和相互關系利益以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利益機制,促使社會保障制度自發運轉和良性循環。保險金給付與保險費繳納緊密掛鉤,受保人繳納保費數額多少和時間長短,直接決定保險金給付的水平與期限,使保險金給付真正反映受保人投保期間的全程貢獻和保費繳納水平。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保險機制,強化受保人的社會保障主體意識,形成吸引和制約企業和個人按時足額繳費的內在動力,從而保證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正常、穩定、有效運轉。

參考文獻

1、趙新芬: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現狀與對策分析

2、王國奇 新農村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的法理分柝

3、方 菲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與構建農村和諧社會

4、張立榮、李海華 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現狀分析與對策構想

5、張國海、裴育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理性選擇 金融教學與研究,1999

6、馬文興 論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98

7、齊海鵬、付伯穎 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籌集模式研究 財經問題研究,1997

8、薛興利、張曉云、劉桂艷 論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重點及幾個關系 中國農村經濟,1998

9、仵廣海 新形勢下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10、辛維舉 對建立健全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思考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版),2003(6)

11、楊翠迎 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12、胡樂亭 社會保障概論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我國政府改革目標分析論文范文第6篇

通常來說, 政府會計的治理作用主要是指基于特定制度以及環境下所誕生的財務信息, 并基于其位于底層所提供的信息與角色從而發揮的針對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規避作用, 其最終目的是促進經濟發展。作為會計通用的商業語言的語義規則, 會計準則其實際在整個治理財務的流程中發揮重要功效, 而實際其也隸屬于政府行使對市場治理的重要一環。對于政府完善治理的重要因素, 缺乏及時、可靠、明確的會計信息, 其治理舉措將無法科學落實。因此, 財務信息的及時公布與透明化處理, 對于政府治理意義重大。此外, 政府治理其最終結果反映為對社會的服務質量, 進而影響到會計信息報表, 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政府會計信息本身為政府整個治理舉措的反饋, 其治理效果將直接關系到政府相關會計信息。

2 政府治理

政府治理, 即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公共事務的治理。政府治理從廣義角度出發, 是公共行政從傳統轉變為善治的整個公共行政的發展過程。從狹義角度出發, 政府治理屬于公域之治模式, 同時也是政府依法善治的治理模式, 與傳統公共行政模式存在較大的差異。

治理其主要目標是為了實現相關主體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從而建立的基于多元化、多方面合作與協商的雙向流程。制定政府治理目標以及選擇有效的治理工具并實現治理目標是其主要兩個基本要素?,F階段治理主要涵蓋以下三個內容:政治體制的形式;當地部門對經濟以及社會資源的管理;相關部門設計、制定及其執行能力。對于政府治理, 涉及法律、文化以及管制、統籌安排等多個方面,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協調與管控不同參與單位之間的聯系, 本質上而言其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委托代理相關內容。同社會常見的委托代理相類似, 政治委托及其代理人之間的實質關系無處不在, 其關系的產生是由委托人針對性地選擇, 目的是為了使得委托人的預期目的得到最大化完成。就現階段政府治理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更好的公共利益而產生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及其過程, 其主要內容與會計密切相連。政府完善治理過程應當包含一定合法性、法制、透明和責任、有效性、廉潔性等多個基本要素。對被委托責任的強化、提高相關信息透明度是政府行使治理權利的基石, 其不僅僅需要代替委托方履行職責, 同時還應當達到明確的結果。受委托方其主要職責包含財政受委托責任機制、正義受委托、績效等幾個方面, 具體則以向社會大眾公布相關內容訊息, 以詮釋其行動以及相關決策的緣由。實際多種受委托的責任機制可能會引發遵從與績效之間的平衡關系, 一味過度的追求遵從可能會產生一種風險規避文化, 最終影響治理的績效成果。而只是一味追求效果而不對效率加以考量, 則會對財政資源帶來極大的浪費, 同樣一味追求效率而不注重效果也會使得政府治理無效, 因此治理的效果應當依據政府目標的實現程度來判斷。

3 政府會計改革

政府會計改革是財政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往我國實施的主要以收付實現制度為基礎的預算會計體制, 其存在諸多弊端。而建立權責發生制度為基礎的政府會計體系則是必然發展趨勢。在新的形勢下, 立足國情, 借鑒國外會計改革相關經驗, 助推國內政府改革落實。中共十八界三中全會就會計改革提出六十多項任務并對其未來十年改革進行深入分析, 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勢在必行?;谛乱惠喌恼畷嫺母飸斀⑼晟频姆照约柏熑握畽C制, 提高政府透明化管理, 提高其執政公信力度;以可持續發展角度, 提高對政府財務的風險防范等級;基于科學化、精細化的會計管理細則, 建立公開透明完整的預算體制, 讓社會大眾看明白、并且可以有效執行對職能部門的預決算進行監督管理。

4 政府治理與政府會計改革存在的不足

4.1 忽略其他形式對會計信息需求

現階段會計信息其主要服務于政府部門, 對其治理效果進行反饋。過度的對政府部門服務, 使得其無法很好兼顧到包括社會大眾、捐贈人、納稅人等對會計信息的需求。雖然自2017年1月1日起我國頒布實施了新的會計準則, 規定在決算相關報告中選用收付實現制度, 并在財務信息報表中選用權責發生制度。而由于新的政策落實時間較短等因素, 實際各項政策難以落實到實處, 一些地方政府財務報告則依然沿用收付實現制度, 這也最終導致權責發生制度難以落地, 更無法從基礎上改變當前會計信息披露不完全, 可使用主體局限等情況。

4.2 不利于政府資產的核算與反映

當前政府會計部門對于政府固定資產的審計以及反映存在一定不足, 尤其在折舊、攤銷以及減值等制度上的落實尚不到位, 難以實現合理、詳細的報備成本情況。即便在2014年所實施的政府單位會計制度中對累計折舊以及攤銷進行明確指出, 并將其納入資產負債報表中, 但同時也規定了有財政部門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資產折舊審計。隨后2016年對該規定進行進一步明確, 對于財政部門有規定的理應依據規定進行計提折舊。雖然一系列政策明確指出了對固定資產的核算內容, 但由于其不是強制性執行, 同時對于折舊以及攤銷也不需要其計入費用, 而大都是基于虛提折舊的形式, 因此許多忽視了計提以及攤銷對單位的實質影響。為了減輕工作量, 大部分會計部門往往不進行計提折舊以及減值、攤銷工作。

4.3 負債情況披露不充分

收付實現制在我國形成由來已久, 該體系主要對財政預算收支情況進行考量, 相關預算職能可以很好地被釋放, 但其主要基于現金收支情況的分析, 對于綜合資產體現、負債以及成本等方面的披露分析則稍顯欠缺, 尤其對于政府可能存在的隱性債務以及債務信息上更是難以應對。該支付可以直接顯示負債情況, 以及某個財政年實際收到的現金部分并產生相對應的報表信息, 但對于政府實際所承擔的擔保責任、社會救助以及負債、隱性債務則基本不為人知, 這也最終造成實際政府所承擔的債務情況遠比人們預想高出許多, 從而難以給公共受托相關責任人提供及時、有效以及完整的政府債務信息, 同時不利于地方政府對債務風險等方面的管控。

5 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

5.1 會計對政府治理促進效果

作為實際管理活動的重要一環, 會計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治理效力, 將其與政府實行現代化治理相結合可以更好發揮會計治理效力?;趥鹘y形式的經濟治理方面, 會計功能不應當僅僅考慮單純地追求效率, 而是應當確保效率與質量之間的平衡關系;其次會計質量不僅僅表現在經濟方面, 同時還應當在確保高質高效的前提下, 實現公平公正?,F階段全面深化改革已經超越效率優先, 同時還應當兼顧公平的原則。政府財務信息報告與治理目標的一致性是會計治理最終價值體現, 而實際政府財務信息報告是政府受托責任其實際履行成果的體現, 通常其可以用來對多元利益關聯體的信息需求滿足, 進而用于明確政府以及非政府主體之間的界線。提供具有高質量以及高可靠性的會計信息是受委托方的職責, 其有利于實現更為透明化以及受委托方職責, 對內外監督進行強化有效防治腐敗, 對降低政府融資成本等具有積極意義, 還可以有效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此外, 對于其所提供的財務數據如果沒有真實反映實際政府活動的以及營運活動實質, 則很有可能錯誤引導公眾進而造成非常嚴重的政治與社會后果, 尤其對于財政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的資源配置, 可能會造成治理水平的嚴重下滑。

5.2 政府治理形式的改變對會計改革的影響

作為政府行使治理的核心,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實現規范性治理以及有效性治理。政府治理基于公共受托責任的產生而產生, 并伴隨著公共委托責任范圍的擴展而不斷擴大。通常而言, 政府治理的形式并非其主觀所選擇產生的結果, 而是基于公眾實際需求產生的。就現階段而言, 不論我國政府的體制與模式之間差別有多大, 行使治理的核心要點是對公共權利的有效配置, 因此需要不同的機構承擔不同的職責, 并最終形成互相之間聯系與作用的共同體。因此, 政府治理模式的改變, 一定程度上促進會計行業改革?;趥鹘y形式的政府預算, 其主要建立在政治談判以及資源配置的關系基礎上, 主要目的是對預算資金進行管控以及避免腐敗等行為, 在地區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 該方法過于簡單且容易產生收入與支出之間的錯配關系。為了更好地實現在有效財政資源前提下的資源配置問題, 新的公共管理理念應運而生。其強調經濟成本最低化、投入產出比最大化以及預期目標最大化價格原則, 基于政府會計的效能, 強調市場與競爭機制來應對政府無效等情況。尤其對于引入權責發生制, 可以有效辨別政府提供相關服務與公共產品真實的單位成本。對于政府會計, 其制度則由以往的收付實現轉變為權責發生制度, 從對流量信息的強調轉變為對流量以及存量信息的關注, 從強調對投入與程序向產出與結果進行轉變。

對于政府治理而言, 信任與合作是其重要機制, 因此政府應當對利益相關者證明自己是可以被信賴的, 可以通過特定、積極的信號進行傳遞。而如果需要實施高質量的會計準則以及傳遞高品質的信息, 應當提高支付制度的相關供給能力。對于規則而言其實質是利益, 規則的核心要點是為群眾獲取更多福利而劃定的行動界限。強化政府的受托責任, 避免政府貪腐欺詐以及對公款的挪用等情況, 在確定目標得以實現的前提下, 保證財政的穩步有序進行, 有利于提升會計信息的公式質量, 從而促進會計改革的順利開展。反之, 如果政府的治理能力不足, 無法對政府的行為進行有效合理的管控監督以及懲處, 則可能會導致信息的扭曲, 進而影響最終會計改革的落實。

6 政府會計改革意義

6.1 提升政府自身理財能力

就部門預算改革角度分析, 基于權責發生制度的政府會計以及財務報告體制可以有效為部門預算提供詳細的各單位財務情況以及成本等內容, 從而幫助政府部門更好實現科學化以及精細化管理, 同時也可以有效為各個預算單位進行績效打分奠定基礎。而基于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角度分析, 現階段雖然其可以大大降低財政資金分散, 財政資金利用效率可以明顯提高, 但是卻會造成財政資金沉淀情況。而基于改革后的會計制度, 可以有效使得政府應收應付款項得到及時詳細的確定以及計量, 有助于對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國庫資金儲備進行判斷, 從而更好實現對資金的管理?;趪匈Y產角度分析和改革后的會計制度, 可以有效糾正原先收付實現體制下, 對于頻繁支出以及資本性支出無法明確的區分, 有利于提高對國有資產的監察, 進而提升度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

6.2 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通過提高社會公眾在政府會計發展中的參與度, 充分展現出政府治理的以人為本的公共治理價值和根本。政府會計準則具備重要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后果, 其對社會公眾和各個利益群體都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 在政府治理過程中必須足夠了解政府的主要利益關聯者以及相關的真實信息需求, 將其融入至會計準則制定中, 并不斷地完善, 繼而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 確保政府會計準則的被認可度, 從而整體提升政府治理的水平。

6.3 有助于全面反饋政府負債情況、對相關財政風險進行披露

政府會計改革可以更為客觀直接對政府當前負債情況進行確認以及披露, 不僅僅體現財務謹慎性的原則, 同時可以有效使得社會各界了解政府負債情況, 進而有效提高對財政風險的防范?,F階段一些地方省份經中央批準試點實施地方政府債券制度?;趯⑼庠趥鶆招畔⑦M行內化處理, 提高對債務的風險管控。該債券制度的落實離不開政府會計的配套服務。否則基于傳統形式的會計制度, 由于種種缺陷其無法詳細提供當地政府財務情況, 進而無法對資本市場進行宏觀調控,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財政風險以及金融風險。因此, 施行基于權責發生制的政府會計改革十分必要, 對于地方政府進行財務風險防范具有積極意義。

6.4 有助于政府宏觀經濟調整、提升政府透明化管理

基于原有形式的計劃經濟體制, 我國的財政部門統攬了一些財政內容, 財政基于資金分配方式服務于政府相關目標。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完善, 政府以及市場之間的關系日益清晰, 政府的職能逐漸傾向于對經濟的調整、誰管理以及向公共服務等方面轉變。因此有必要對其宏觀調整能力進行進一步提升, 而建立健全完善的財政信息是重要組成部分。其可以對政府備用政策進行長期效益提供更為客觀數據分析, 有助于政府以及決策層進行相關項目的決策。此外, 基于新時期的政府會計改革進一步提高政府透明化管理, 提升社會大眾對于政府財務公開的關注度, 人們基于透明化的財務信息, 可以更為全面有效對政府行為進行評估, 從而實現對制度公共資源的有效監督, 促進政府提升公共資源配置以及使用效率。

7 結語

綜上所述, 對于現階段而言, 無論是社會經濟體制的改變或者政府職能的變革, 均應當要求政府會計部門進行實時的改革進而更好反映預算收支等情況。因此對于財政改革勢在必行, 其不僅僅可以準確揭露政府財政情況, 同時可以更為客觀對政府受托責任進行評價, 有助于全面對政府管理績效進行考核。因此, 對于政府會計的明確是進行改革的重要基礎, 基于權責發生制的會計改革大勢所趨。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深入發展, 政府介入的地區經濟的治理逐漸受到人們關注。而會計部門作為政府重要行使治理的重要工具, 在完善治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與此同時, 隨著所治理社會環境不斷改變, 也會一定程度上對政府會計職能帶來一定影響。此次基于對政府治理同其會計改革互動關系, 對政府會計改革方向與思路進行分析。

關鍵詞:政府治理,會計改革,互動關系

參考文獻

[1] 應益華.政府治理與政府會計改革互動關系研究[J].財會月刊, 2017 (4) .

[2] 路軍偉, 陳希暉.政府績效審計與政府會計改革的互動關系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 2006 (6) .

[3] 侯林芳.政府會計改革、政府審計與政府治理績效相關性研究[J].財會通訊, 2016 (9) .

[4] 王穎.淺談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與政府會計改革的互動發展[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3 (2) .

[5] 張武標, 張純純.論績效治理導向的政府會計改革[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0 (4) .

上一篇:國際承包工程風險分析論文范文下一篇:護士職業危害因素探討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