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大學論文范文

2023-09-16

大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 隨著出版物的迅速增多,高校圖書館藏書與日俱增。在浩瀚如煙的圖書中,如何選擇和確定好的讀物,對于讀者來說顯得越來越困難??焖倬o張的生活節奏使人們心生浮躁,各種新興媒體的發展讓人們偏愛淺閱讀,從而導致能靜下心來閱讀、思考、感悟的讀者也越來越少。高校圖書館如何激發讀者進行深度閱讀,強化閱讀在思維訓練、人文情懷熏陶和人生價值觀形成中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而圖書管理的工作也受到了影響,各高校要順應時代的變化,挖掘大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改變陳舊的圖書管理模式,打造圖書管理工作創新升級版。

【關鍵詞】 大學圖書管理 存在的問題 應對策略

近些年來,網絡化技術正在獲得改進和提高;面對網絡化的新環境,管理者也亟待轉變傳統認識與管理模式,對于大學內部的圖書管理也應當運用新型的管理模式。應當明確的是:圖書管理不僅涉及簡單的圖書整理與信息收集,同時更應當涉及資源互通、信息溝通與分享等。為順應新時期的信息化潮流,管理人員就需要明確圖書管理現存的模式缺陷,進而探究缺陷根源所在。作為圖書管理的負責人員,本身也需要具備優良的綜合素養,確保在最大限度內完善圖書管理,通過運用網絡化的手段來彌補缺陷并且完善模式。

1 大學圖書管理的價值與意義

隨著經濟進步與社會發展,更多高校已經意識到圖書館對于自身的價值所在,在此前提下也開始嘗試著完善現行的圖書管理。進入信息化的新時期,高校圖書館逐步成了師生查閱資料與獲取信息的最重要方式,這種現狀也在客觀上突顯了圖書管理的價值與重要性。高校蘊含豐富多樣的圖書資源,因此亟待運用與之相應的管理模式,進而構建資源共享的新機制。目前的狀況下,很多大學都已經逐漸意識到圖書管理對于高校的價值,在此基礎上也開始探尋最適合自身的管理流程與管理模式。然而從整體角度來講,圖書管理并沒有達到真正的完善。這主要是由于,目前某些高校仍停留于淺層的圖書資源供應,高校提供的文獻與資料勉強能滿足現階段的師生需求,然而卻很難支持師生進行自主探究或者自主創作。此外,某些高校過于重視擁有圖書資源的規模,對于院校的圖書館也進行了盲目擴建,這種現狀實質上并不利于提升圖書資源的基本質量。從長期的角度來講,盲目擴建院校圖書館的行為也損害了最基本的圖書管理秩序。

2 現存的問題

2.1 圖書管理模式單一落后

高校圖書管理工作是為師生提供學習參考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的精神食糧。目前圖書管理模式仍然比較傳統單一,還停留在靠人工管理圖書的階段,這種模式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能準確記載書籍,從而對圖書的更新也不及時,慢慢形成惡性循環,大大降低了圖書的使用價值,使圖書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停滯不前。

2.2 各高校對圖書管理的工作不重視

高校圖書管屬于一項無盈利的教學設施,沒有經濟來源,由于經費不足會導致圖書缺失,更換不及時,或者購買一些劣質書籍,從而間接影響到老師和學生生對圖書閱讀的需求。而學校對于圖書管理的工作更是無人問津,認為圖書管理工作不會影響到教學的質量,殊不知圖書管理也是高校教學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

3 明確問題根源

3.1 多途徑補充圖書資源

根據學校師生對圖書資源的需求情況而開展多途徑方式進行補充資源。例如圖書館根據當前的管理系統而增加一個欄目,讓學生和教師可以在此區域中添加自己希望圖書館購買的書籍,這不僅能夠幫助圖書管理者提供購買目標,而且還能夠提升圖書為學生和教師服務的效率。此外,進一步完善借閱管理工作,尤其是對于其中比較珍貴的圖書,除了定期做好保存、修補工作之外,還需要指導學生和教師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書籍,更好地滿足學生和教師對圖書資源的需求。

3.2 圖書管理模式智能化,以人為本

利用互聯網技術使繁重的信息管理由計算機完成,信息一目了然,還能節約管理者的時間,更能對圖書管理工作進行科學的規范。高校圖書管理面臨的群體是師生,應當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為老師和學生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閱讀服務,充分發揮圖書管理在高校的重要作用。在如今的網絡環境中,要做到網上信息資源共享,則需要將圖書館數據庫內的文獻和數據等信息統一管理,將其規范化,標準化。在如今的圖書館數據庫中,文獻和數據的索引標識不夠規范,導致了很多的用戶在網上檢索時無法找到相應的資料。所以圖書館的數據庫急需進行規范化建設,嚴格按照索引標識進行標準的錄入,嚴謹地分類資源信息,提升數據庫質量。

3.3 健全對于書籍的分類監管

具體在完善圖書管理時,可以選擇分類管理的模式,在此基礎上健全學校內部的圖書管理。具體措施應當包括粘貼條形碼、提供電腦檢索等多樣的管理方式。為達到圖書管理的基本目標,管理人員就需要從全方位的角度入手,對于圖書流動的速度進行適當的加快,以此來促進信息共享。從院系的角度來講,各個院系也有必要選購類型齊全的專業圖書,通過擴大宣傳的方式來提升師生的自主性,確保師生都能做到珍惜圖書,充分利用寶貴的圖書資料。

3.4 增大圖書管理中的投入力度

圖書管理如果缺少了資金投入作為保障,則無法從根源上獲得實效。為了轉變現狀,院校的負責人都應當投入更多資金用來支持圖書管理,盡量運用最少的資金來購買最豐富的圖書資料。院校除了增大自身的投入之外,還需要運用多渠道吸收資金,確保擴大資金利用的多種渠道。對于重復購買某些圖書的行為應當予以避免,以此來節省購買圖書時的成本。作為圖書管理的負責人員,也可以嘗試著構建資料庫,全面提升圖書利用的成效性。

結束語

結合上文分析,在知識經濟發展的模式下,人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能力。而大學時代是學生結合自己發展而做好知識儲備的重要時期,因此,學生就需要充分利用圖書館中的資源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而在圖書管理方面則需要適合時代發展的需要,結合當前技術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從而使得圖書管理工作能夠在與時俱進中為校園師生帶來良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金瑩. 資源共享型大學圖書管理方法研究[J]. 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6(03):154-156.

[2] 趙相鋒. 大學圖書管理的數字化模式[J]. 辦公室業務,2015(23):124.

大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雙一流”建設特別是一流大學文化建設是當前高校教學檔案工作所面臨的新環境和新背景,文章從高校教學檔案的形成主體、形成過程與形成內容的文化屬性出發,分析了一流大學文化對高校教學檔案工作的新要求,明確了高校教學檔案是體現大學文化的重要載體、大學文化積累的重要資源、傳承創新大學文化的重要依據和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素材等四項功能。

關鍵詞:高校教學檔案;大學文化;屬性;功能

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將傳承創新優秀文化作為五項改革任務之一,表明了大學肩負著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的重要使命。而高校教學檔案作為高等院校在教學管理、教學實踐、教學運行及教學研究等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信息材料的匯總,集中反映了一所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思想、教學觀念及教學文化,生動再現了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因此,高校教學檔案是傳承創新大學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之一,其所承載的內容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大學文化資源。在“雙一流”建設特別是一流大學文化建設的背景下探究高校教學檔案工作的文化屬性及其功能,對于提高對高校教學檔案工作的文化性認識,推動高校教學檔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創新,提升高校教學檔案工作的利用價值和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高校教學檔案的文化屬性

檔案是人類重要的寶貴文化財富,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性是其重要屬性,“檔案最重要的文化屬性是其歷史性,是人類社會物質生產生活的歷史記錄,它是構成文化產品的初級原始材料,也是最重要的初級原始材料之一”。[1]高校教學檔案作為廣大師生員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直接形成的真實的原始記錄,其形成主體、形成過程和形成內容都具有鮮明的文化屬性。

(一)形成主體的文化屬性

學校廣大師生員工是高校教學檔案的形成主體。高校教學檔案作為廣大師生員工參與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形成的真實材料,必然受到學校特定的歷史條件和人文環境的影響與制約。教師和學生作為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既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和制約,也受到特定高校本身所具有的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的影響和制約。高等學校為了實現總體的辦學目標,必然針對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但無論是何種內容、何種形式、何種類型的教育教學活動,大學的師生員工都是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見證者,任何具有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會產生不同形式的教育效果,而在組織和參與這些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的過程性和結果性材料都會經過教學檔案工作的審查和整理后歸入學校教學檔案,其檔案內容的詳與簡、多與少都與受到的社會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影響有關,因此,高校教學檔案的形成主體本身就具有鮮明的文化屬性。

(二)形成過程的文化屬性

高校教學檔案是教職員工從事教育教學的真實記錄,是學生求知和探索的原始記載,它是一個動態的發展變化過程,再現了師生員工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精神文化風貌。高校教學檔案是反映學校教育教學整體面貌的文件材料,是不同時期、不同地點和不同階段逐步形成的教育教學實踐記錄,教育教學活動的傳承性和連續性決定了教學檔案內容的連續性。大學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與此相關的大學文化也在發展變化,在這不斷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高校的辦學體系、教育體系、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逐漸健全和完善,大學文化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越來越多元,專業層次越來越提高。而這些不斷發展變化的情況都將作為教學檔案的一部分永久地保存于學校歷史記憶里,后人完全可以通過解讀這些檔案材料了解學校不同時期的發展軌跡和文化內涵,因此,高校教學檔案的形成過程具有文化屬性。

(三)形成內容的文化屬性

廣義的高校教學檔案是指學校教師、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在教學管理和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數據、聲像、實物等各種形式載體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教學綜合材料、學科與實驗室建設材料、學校招生材料、學籍管理材料、課堂教學與教學實踐材料、學位材料、畢業材料及教材等(不同規模及類型的學校其教學類檔案在二級類目的設置上有兩種分類方案),[2]這些檔案材料不僅包含了學校在不同發展時期的教學管理、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的全部活動,還將大學文化的傳承、創新和發展真實記錄了下來,成為永久備查的歷史文化資源,離開了大學文化,教學檔案就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同時,教學檔案本身作為一定的物質形態也是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它經過檔案人員的整理加工后以實體的形式而存在,一份規范完整的教學檔案本身就是存儲大學文化的載體,[3]如教學檔案工作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準則文化及服務文化等,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既體現了教學檔案工作的文化屬性,也反映了大學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二、一流大學文化對高校教學檔案工作的要求

大學文化是一所學校在漫長的辦學過程中通過師生的共同構建和認知逐漸積累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形態,是大學生命力的核心和靈魂?!笆澜缫涣鞔髮W之所以能成為一流,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積淀,從本質上來看是有其獨特的精神”,[4]創建世界一流的大學必須要有一流的大學文化。在校園文化的傳承和建設中,特別是廣大教職工肩負著傳承文化、研究文化、創新文化的重要責任,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崇高使命。因此,高校教學檔案工作必須服務于一流的大學文化建設、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進而培養一流的人才。

因此,高校教學檔案工作必須從“雙一流”建設這個大局出發,成為助力一流大學文化建設、提升學校學科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因子,從而在一流大學建設的視域下,提升教學檔案工作的創新與活力,推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從教學檔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角度而言,教學檔案不僅要記錄和記載廣大師生員工教學管理、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等方面規定性的內容,更要完整地記錄他們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全部過程;從保存和利用角度而言,高校教學檔案不僅保護了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性和結果性材料,更多的是保護了學校的校園文化資源。對于教育者來說,可以充分汲取以往人們對教育教學的探索,在已有的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大量基礎而詳實的數據和材料必能為后來者進行真正客觀的教育教學研究奠定堅實的材料基礎。

三、高校教學檔案在創建一流大學文化中的功能

(一)高校教學檔案是體現大學文化的重要載體

大學文化的內容博大寬泛,記錄載體多種多樣,既包括通過校園建筑、人文景觀及教學器物等物質形態來傳遞和表達的物質文化,更包括學校的辦學理念、人文精神、法規制度、行為準則等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高校教學檔案作為廣大師生員工在參與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原始記錄,一直是記錄和體現大學的文化最原始、最準確、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

高校教學檔案作為學校日常教學管理所形成的文件材料,更具規范性、制度性和文化性,它所呈現出來的真實的歷史記錄,不僅是學校歷史教學文化信息的載體,也體現了校園文化活動的方方面面,它不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且伴隨著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逐步開展而不斷豐富和完善,它真實地記錄了各項活動的起始、過程和結果,內容涉及學校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方面。因此,教學檔案在承載教育教學信息的同時,還是教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沒有教學檔案,任何教育教學的文化信息都是殘缺的。

(二)高校教學檔案是大學文化積累的重要資源

國家檔案局原局長楊冬權曾經提出:“檔案是文化的重要‘母資源’?!北娝苤?,文化是靠不斷的積累而形成的。大學文化的積累和成長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又涵蓋了大學校園的方方面面,是靠無數師生員工的思想、精神和教學科研成果等積累凝聚而成的,是歷屆師生員工共同創造、經營、積累與沉淀的總和,承載著一所大學獨具特色的人文傳統和精神氣質。

高校教學檔案作為記載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真實記錄,則是廣大師生員工迎難而上、追求真理的縮影,是他們奮發圖強、無私拼搏的寫照。教學檔案反映著學校教育教學及其所在高校的發展足跡,匯聚著學校在管理、教學和科研等各方面的成果,是高校寶貴的文化財富。所以,對高校教學檔案的積累實質就是對高校校園文化的積累,有了這樣的積累,大學校園文化的星空才會璀璨奪目。同時,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師生員工無論在任何方面取得的成績,都是在校園文化的滋養下所取得的,都是校園文化不斷創新發展的成果,都打上了校園文化的烙印。高校教學檔案無疑是最為寶貴的文化信息資源,從其信息反饋中我們就可了解到很多高校當年發展情況和校園文化的發展脈絡。

(三)高校教學檔案是傳承創新大學文化的重要依據

“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是一流大學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中國的一流大學建設除了應注重大學自治和學術自由以外,還應該注重文化自覺的培養?!盵5]高校教學檔案作為反映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的重要載體之一,應該在創建一流大學文化、培養學校文化自覺和擴大大學文化影響力等方面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擔負起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職責。

檔案借助于一定的記錄符號將真實的人類活動記錄于一定的載體之上,通過檔案,人類不再局限于時空的限定并將各個時期的活動記錄并傳遞下去。高校教學檔案作為記錄學校教學模式、教學規律及教學活動的歷史記錄,能夠從一個側面反映學校發展的運行軌跡,能夠真實、全面、歷史地再現學校不同時期的發展歷程,透過檔案我們能夠了解大學文化的發展脈絡;同時,通過發掘其背后蘊藏的大學文化發展規律和對規律特征的把握,我們能夠預測大學文化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并在此基礎上做到大學文化的創新。因此,教學檔案在學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起到了橋梁與紐帶作用,承載著大學文化的內容、文化的變遷和文化的繁盛,對學校后輩學人了解和傳承大學文化,并在此基礎上創新大學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借鑒價值。

(四)高校教學檔案是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素材

高校教學檔案是大學文化的積累,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是繼承和發展大學文化的重要途徑,是高校最寶貴、最生動、最詳細的歷史教科書之一,它不僅是對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的真實再現,更是對學校厚重文化底蘊和獨特人文精神情懷等方面的精彩展示?!案叩冉逃谋举|也決定了高校教學檔案工作具有文化教育功能的特殊屬性”,[6]高校教學檔案作為體現大學文化的重要載體,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和豐富的精神內涵,對大量豐富的教學檔案信息的保存和弘揚,有助于助力校園文化建設,有助于凝練大學共同的群體意識,指導并規范大學生的學習和行為準則,也有助于大學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高校教學檔案積淀著學校的文化元素,連接著學校的歷史、現在與未來,承載著學校全部的教育教學信息,反映著學校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教育教學發展歷程,有著巨大的文化價值,它保存著學校大量專家學者和歷史名人在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無私奉獻的道路上所走過的輝煌足跡,展現著學校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光榮的傳統和獨特的精神氣質,是一所大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文化資源庫。將這些博大精深、內涵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可以豐富大學文化內涵,提升校園文化品味。因此,積極地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真實而豐富的檔案資源就是高校教學檔案工作的應有之義。

總之,高校教學檔案是一所大學固有的文化資本,其形成主體、形成過程和形成內容都有著鮮明的文化屬性。分析和把握一流大學文化對高校教學檔案工作的新要求與新挑戰,明確高校教學檔案在創建一流大學文化中的功能與作用,對于推動高校教學檔案工作的改革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高鵬,陳聃.檔案的文化之“殤”——兼論檔案館的文化功能[J].檔案學通訊,2012(3).

[2]國家教育委員會.高等學校檔案實體分類法(教辦[1993] 429號)[Z].1993-11-16.

[3]吳曉琴.高校教學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6).

[4]張曉鵬.大學排名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第一屆“世界一流大學”國際研討會述評[J].復旦教育論壇,2005(4).

[5]劉承功.探索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模式——“一流大學建設研討會(2010)”綜述[J].復旦教育論壇,2010(6).

[6]賀志軍,王明東,向禹.文化生產力發展視角下高校檔案工作理念創新[J].現代大學教育,2012(5).

大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間的有效銜接主要體現在檢查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上,銜接工作能夠保障數學教學的實效性。為此,對中學新課標背景下大學概率統計與中學數學的銜接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對比了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中概率統計部分的教學任務,從而提出相應的大學概率統計可行性教學方案,以保證大學概率統計數學的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關   鍵    詞]  概率統計;中學數學;教學內容;銜接

[

教育部于2003年出臺了《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從課程理念、內容與框架角度出發,新標準相對于傳統教學標準發生的變化較大。而相對于中學數學而言,大學數學的改革較為滯后,尤其是在中學與高校的改革過程均屬獨立,因此,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必然在教學內容等方面出現嚴重的脫軌或重復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勢必要做好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的銜接工作。

一、概率內容的銜接

(一)高中概率教學內容分析

高中新課標概率教學部分主要包括五部分構成: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概率應用、集合概型與古典概型、隨機事件與概率、條件概率與事件的獨立性。針對于高中概率部分,新課標提出的教學任務有:實際教學中,學生要充分了解隨機事件發生頻率的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并掌握概率的意義,同時能夠區分概率及頻率的本質。

(二)大學概率教學內容分析

大學概率教學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構成:隨機變量及其分布、概率論基本概念、中心極限定理、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多維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大數定律。針對于大學概率部分,提出的教學任務有:學生要對樣本空間及隨機試驗進行深入的了解,并掌握隨機事件的運算和概念,能夠清晰地對概率和頻率的公理化概念以及統計概念有所了解,認識到概率的基本性質。

二、統計內容的銜接

(一)高中統計教學內容分析

高中新課標統計教學部分主要包括四部分構成:變量的相關性、隨機抽樣、統計案例、用樣本估計總體。針對高中統計部分,新課標提出的教學任務有:學生要具備從其他學科或實際生活中抽象出具有統計價值的相關問題能力,并能夠對具體的實際問題情境進行有效結合,隨即了解了抽樣學習的重要意義以及必要意義。在統計問題的解決中,學生要掌握從總體中抽取樣本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

(二)大學統計教學內容分析

大學統計教學部分主要包括六部分構成:參數估計、回歸分析、樣本、抽樣分布、方差分析、假設檢驗。針對于大學統計部分,提出的教學任務有:大學生要掌握樣本、總體、統計量與個體的概念,并對兩重點估計的定義以及區間估計的定義進行深入理解。與此同時,大學生還要具備計算單個總體的方差的置信區間與均值,能夠解出兩個總體的方差比的置信區間與均值差。并對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進行深入了解,掌握單個正態總體的均值的假設檢驗。

三、大學概率統計教學與中學數學教學內容銜接的注意事項

(一)概率部分

通過上文的大學與中學概率教學任務來看,有許多重復的內容,部分中學概率教學任務要求相對較低,主要體現在概率概念中僅對概率的概念以及區別概率與頻率提出了要求,不要求較為嚴密的概率的公理化定義。從數字特征角度出發,只對取值有限的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方差與均值的計算與理解提出了要求。

大學與高中概率內容講解最大的區別體現在全概率公式、對偶率、貝葉斯公式以及差事件上。由此可見,在概率教學中的概率論基本概念部分,大學教學主要是對重復的內容進行復習。例如,中學古典概型問題講解也很細致,題目的難度系數也能滿足教學要求,那么大學概率教學在這部分就沒必要花費過多的時間。針對幾何概型問題,學生在高中階段普遍掌握得較好,為此,大學教師僅需要列舉幾個相關的教學實例即可。另外,大學概率教學階段涉及數學期望、有限個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律可以簡單講授。但相對其上述兩項內容而言,高中階段方差的練習還是較少的,那么,大學任課教師就要正常講解有關方差的內容。

(二)統計部分

中學統計教學任務傾向于實踐應用,不要求統計理論的掌握,對大學統計部門的教學體系建立基本不產生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高中介紹數理統計基本概念相對于大學而言,系統性和詳細性較為遜色,因此,大學統計教學的執行應該基本以原大綱為導向。

綜上所述,針對大學概率統計教學,任課教師要采取最佳教學策略,避免出現教學內容重復的現象,并以學生的實際統計概率掌握情況出發,不斷探索大學概率統計教學與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相銜接的方法,精心設計教學流程,促進大學概率統計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亮.中學數學中概率統計教學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張馨心.高中數學概率統計的教學設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大學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護理專業;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探索

一、引言

對于護理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在進入到大學之后,不僅僅是要認真的學習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在學習的同時學會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的能力,這也是護理專業大學生綜合素養的一個重要表現。護理專業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后會從事護理方面的工作,而護理方面的工作,常常會需要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他人的需求。如果護理專業的大學生缺乏人際溝通交流的能力,那么在進入到實際崗位之后,就會影響他自身的工作,給他的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當前高校也應該重視對護理專業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工作。那么下面,筆者就自身的相關經驗,來談一談如何培養護理專業大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二、護理專業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對于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表現較差

學生在高中畢業進入到大學之后,會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而對于當前的許多大學生來說,他們在進入到大學之后,表現出適應能力很差的現象。經過對護理專業大學生的調查和研究發現,有很大一部分護理專業的大學生表示自己進入到大學之后,對于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表現為不愿意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愿意認識新的朋友,等等。這些都是當前護理專業大學生在人際溝通和交流方面存在的重大問題,而學生不愿意去認識新的朋友,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必然會影響護理專業大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二)社會認知能力不完善。

對于當代的護理專業大學生來說,由于許多人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對于學校和社會的認知程度都不夠。同時,他們比較喜歡獨來獨往,性格也比較要強。這個也讓他們在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無法正確的進行認識,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與他人進行交流,并且時常會與他人產生矛盾不僅如此,有的護理專業大學生還表現為過度的自卑心理,在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常常會十分不自信,這也會影響與他人之間的溝通。

(三)過度的封閉自己。

通過調查和研究還發現,有小部分護理專業的大學生極度不愿意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他們將自己封閉在一個小的空間里,不對其他人表達自己內心真正的情感和思想,不愿對他人敞開心扉。這樣的性格也讓他們在與他人之間交往的時候產生了一道屏障,別人在與他們進行人際交往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遠離他們,進而讓他們越來越孤僻,越來越缺乏朋友造成了一個死循環,而這樣的性格,對于護理專業的大學生來說也是極為不利的。

三、對護理類的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的有效模式

(一)加強對于高校學生等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許多學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問題,并且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所以現在許多高校通過引進心理教師,通過不定期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的專題講座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到學生處理好自己的一些心理問題及時地了解到自身的一些心理發展的特點規律,從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善和補充自己的人格缺陷,以及學會如何自我調節,培養理性的自我防御機制以便能夠最大程度地實現對自己的優秀的個性品質的培養?;蚴强梢酝ㄟ^咨詢心理教師來更好地了解最真實的自己,從而能夠充分地認知自己并善于接納自己身上的一些優缺點同時也能夠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周圍的同學。

(二)實施情感類的教育,深入開展具體的社會實踐。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應該注重情感的教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關心同學的生活情況以及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時學校也應該多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把學生帶出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溝通的機會,從而讓學生們擴大交往范圍。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學校內舉辦的各種慶典活動,參與社會上的一些企事業單位的頒獎慶?;顒拥?還應該鼓勵他們進行一定程度的社會調研考察或是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等,從而讓學生可以提前在實踐中就感受職業環境,培養和鍛煉他們的交往溝通能力。

(三)加強對學生社團的關注度,豐富學生的大學文化生活。

對于護理專業的大學生來說,為了更好地培養他們與他人溝通和交流能力,學??梢约訌妼W生社團的關注,豐富學生的大學文化生活。在大學階段,許多學生都會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在社團里,他們能遇見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在與社團里的人一起舉辦活動的過程中,也可以間接的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人際溝通能力,讓他們更好地掌握與人溝通交流的藝術。

四、結語

以上,就是筆者對護理專業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提出的相關建議和探討,但在實際的護理專業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高校的教師還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培養模式??偟膩碚f,對于護理專業的大學生來說,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他關乎著護理專業大學生未來的就業質量,因此護理專業大學生也應該對此給予高度的重視,不斷地提高自己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袁愛華. 提高護生人際溝通技能培養策略[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14).

[2]劉朝暉,溫梅,李惠超. 淺談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J]. 中國成人教育,2016.

(山東協和學院山東濟南250109)

大學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大學生 暑期社會實踐 實踐育人

引言: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和有效途徑,對于提升大學生思想覺悟、增長才干、服務社會、增強時代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暑期社會實踐對于提升高校實踐育人工作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目的性和實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我國,各高校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為依托,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社會服務意識,但在實踐過程中也發現,社會實踐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專業指導和長效性上仍需進一步加強。

本文以蘇州大學“赤色蝸牛”實踐團為例,分析暑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針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

一、暑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

(一)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品德修為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必須要有正確的道德認知,積極的道德實踐,明是非、守正道,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帶領著大學生走進社會、了解社會、感悟社會的變化,從中體會奮斗的意義,奮斗之路從不平坦,而大學生應當學會在荊棘中穿行;走進社會、開拓眼界,目光所及均是學習之本,有好有壞,而暑期社會實踐的優勢便是可以引導學生取精華融于自身,去其糟粕反省自身,選取正確的方面錘煉自身各項品德修為。

(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能引導大學生對歷史的思考

蘇州大學“赤色蝸牛”實踐團帶領大學生走向抗戰老兵、走向退役軍人,也走向了各個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大學生們通過訪問老兵的方式,近距離觸摸歷史的紋理,體會新中國從百廢待興到新時代的輝煌途中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感悟那份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懷,從中學習紅色文化,傳承中華風骨;走向徐州紀念館、走向南京紀念館,感受如今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也深刻的銘記一些歷史,因為有些歷史不容忘記,忘記就是背叛。大學生應以史為鑒,踐行歷史使命。

(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增強大學生擔負時代責任的使命感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擔當時代責任”,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在學校的學習只能讓大學生停留于理論,漂浮在社會的上空,大學生們并不能理解肩上所謂的“時代責任”為何物。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則將大學生與社會相連,讓大學生的腳切實的踏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理解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面對的艱難困苦與重大挑戰,挑起時代責任的重擔,走向前方,風雨無阻。

二、暑期社會實踐育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暑期社會實踐認識存在偏差

從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參與情況上看,學生對于暑期社會實踐團的認識有偏差,思想認知不到位,導致學生盲目選擇實踐團,實踐過程中缺乏積極性等問題。在實踐團招新期間,有近1/6的學生未聽完宣傳演講便前往實踐團招新處進行報名,這些學生參與實踐團的目的模糊,錯誤的將取得實踐學分作為了目的。一系列問題便導致了實踐過程中不知所措,甚至無法完成實踐內容,實踐結束后也無所收獲,沒有總結。

(二)暑期社會實踐團缺乏專業的指導與培訓

學生實踐過程中缺乏專業性的指導,實踐途中因為缺乏專業知識,所得結果往往與實際結果相差甚遠。尤其是有關數據的調查,學生調查方式單一,各個實踐團均以問卷調查為唯一調查方法。且問卷問題不科學,調查群體單一,調查群體局限于青年大學生之間。這些問題不但導致結果的錯誤,也不能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觀。同時,專業知識的缺乏,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不能及時應對情況,實踐過程不知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資源,實踐結束也不能科學的做出總結。少了專業的指導與培訓,暑期社會實踐偏離了其應有的軌道,得不償失。

(三)暑期社會實踐評價標準缺乏有效性

暑期社會實踐過程與結果的好壞缺乏明確評價的標準,高校暑期社會實踐對團隊中每個人的實踐日記以及實踐總結的評價標準不明確,這便讓一部分同學“劃水”式實踐,實踐前不做準備、實踐中不積極參與、實踐總結亦是草草了事。實踐結束毫無收獲,不但浪費時間,還養成了一部分學生逃避責任的思想和行為。責任本是與生俱來,不可推卸的,若是養成了逃避責任的習慣,將如何在這新時代里綻放。

三、提升暑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的對策研究

(一)提高宣傳的全面性與廣泛性

蘇州大學“赤色蝸牛”實踐團致力于探尋紅色足跡,感受革命精神,追溯歷史,奮斗青春。實踐團隊圍繞實踐核心進行線上線下綜合宣傳,借助各類互聯網平臺,進行廣泛的宣傳,將實踐團的核心、優勢等在線上做全面的介紹。同時線下開展“雙選會”,實踐團與學生相互選擇,通過這項措施,同時提高了實踐團和實踐團隊員的質量。實踐過程中,努力提升實踐團自身實力,吸引各重量級新聞平臺報道實踐團活動內容,提升實踐團自身影響力。實踐結束后,及時的對活動進行總結反思,積極利用實踐成果參與各項比賽,提高實踐團自身話語權。通過以上各項措施提升實踐團影響力,為實踐團吸引更多優秀的成員,亦是為下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做充分的準備。

(二)增強專業性的培養

實踐團配備了專業方面的指導教師,增強實踐團隊的專業性。實踐活動從策劃到總結均以專業為標準,仔細評估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想出對應的措施。實踐途中指導教師及時跟進并精準幫扶。專業老師的指導使實踐團活動更具組織性,也更具深度。對于實踐團的成員也是嚴格要求,需利用互聯網資源學習問卷調查、總結報告撰寫等的專業形式,提升成員的專業素養,進而提升實踐團的質量。

(三)完善實踐體系、建立長效機制

蘇州大學“赤色蝸牛”實踐團完善了實踐體系,對每一位實踐團成員都嚴格要求。對實踐期間考勤做出明確規定。實踐日記以及實踐總結均作出了嚴格的評價標準。此項措施加強了成員對實踐的總結與反思,使每位同學都有所收獲。同時團隊的總結標準也被提高,團隊暴露出的問題也能及時發現,實踐總結備案保存。此為實踐團建立起長效機制,每一次實踐活動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如此,蘇州大學“赤色蝸牛”實踐團便能長久發展,并在以往經驗上加以改進,更進一步。

結語: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育人為高校育人的一種必要手段,高校育人則實踐育人必不可缺。新時代的新的社會形勢之下,想要大學生擔起時代責任,在要求大學生學好知識的同時,還要融入社會,通過實踐強化自身,在實踐中尋找方向。“青年強,則國強”,通過實踐,培養大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通過實踐錘煉大學生的品德修為,追求更有高度的人生;深刻的了解社會,從他的歷史中品味其艱辛,增強歷史認同感。在具體實踐育人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嚴重影響著其育人功能的發揮。我們應當加強宣傳,加強實踐團的專業性,完善實踐團的實踐體系以及其長效機制。將“第二課堂”建造的更為廣闊,為大學生提供完善的舞臺綻放青春。

本文是蘇州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究項目成果

參考文獻:

[1] 王鈺欽.暑期社會實踐對大學生素質培養的作用.智庫時代,2017(10):280.

[2] 鄧晶晶.淺談如何進一步發揮好高校暑期社會實踐的育人作用.發現,2018(13):154-154.

[3] 戴坤,呂夢醒.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的提升對策研究.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7):174-175.

[4] 顧國盛.當前大學生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術探索,2012(3):173-175.

[5]周雯.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研究.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0):102-102.

大學論文范文第6篇

關鍵詞:大學生;互聯網金融;風險

1.引言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概念已經逐步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互聯網金融以其高效、便捷、成本低等特點迅速被人們所接受。但是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網絡高利貸、套路貸、過度分期付款等等問題層出不窮,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不良事件不斷發生。在此背景下,引導學生在合理接受互聯網金融服務、提高自身生活品質的同時,正確認識并規避相應的金融風險是高校教育必須長期面對的一個問題。

2.校園常見互聯網金融產品

2.1支付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是互聯網金融時代最成功的產品之一?,F代大學的校園里已經很少看見現金的身影,大學生出門必備的物品不再有錢包,而是手機和鑰匙。第三方支付平臺中又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最為常見。水果店、超市、飯店都必備支付寶或微信的付款二維碼。除了少數只能使用校園卡的食堂攤點外,第三方支付平臺已經幾乎統治了所有支付渠道。

2.2“P2P”網貸平臺“P2P”網貸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創新產品。“P2P”網貸平臺主要由金融機構作為擔保,采用傳統的金融制度,幫助進行借貸雙方進行直接的借貸行為。由于網絡技術的存在,大大縮短了資金流轉的速度,客觀上提升了借貸行為的效率。

2.3理財平臺理財平臺的功能類似于儲蓄,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將多余的錢存進平臺中賺取利息。為了吸引資金,理財平臺的收益通常高于普通的銀行儲蓄。目前國內應用最廣泛也最為大學生群體所接受的平臺是阿里巴巴平臺的余額寶和騰訊平臺的理財通,主要以貨幣型基金和保險理財為主。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平臺的存在,有一些理財平臺甚至投資于股票和期貨等收益和風險都相對較高的金融產品。

3.大學生面臨的金融風險

3.1導致過度消費學生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不應注重物質享受。我們國家也一直有刻苦學習,艱苦奮斗的傳統。對于家長而言,也一直在著力控制孩子在學校的各項支出。但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學生的過度消費提供了機會,大學生可以通過支付平臺實現信用卡的功能,而“P2P”的網貸平臺更是讓大學生可以借款消費。這些都為大學生的過度消費埋下隱患。

3.2泄露身份信息金融平臺對于使用者的身份信息都有較為嚴格的限制。使用者必須輸入真實的身份信息以進行金融操作。但是大學生往往缺乏足夠的認識,不注重對于身份信息的保護。通過各種互聯網金融平臺泄露學生身份信息的事件時有發生。其中尤以一些不法的網貸平臺利用個人信息發放高利貸的情形最為嚴重。

3.3造成經濟損失大學生對于財產的防范意識較為薄弱,尤其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安全防護措施尚不成熟,很容易造成財產損失。支付平臺盜刷、盜用的現象時常出現,非法盈利模式的網貸平臺也經常導致大學生難以償還巨額高利貸款,而近年來部分理財平臺倒閉或者跑路現象也時有發生,這些都會導致使用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大學生群體遭受經濟損失。

4.政策建議

4.1加強入學教育,樹立正確的理財消費觀大學生的入學教育是學生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會對大學生四年大學生活產生重要影響?;ヂ摼W金融的本質是工具,使用者終究還是人,因此必須從源頭抓起,加強學生的理財和消費觀的相關教育,幫助學生專注于課堂學習,告誡學生既不要沉迷于物質消費,又不要貪圖各種高收益和回報率的便宜,樹立正確的理財消費觀。

4.2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金融知識金融工具的運行一定要在金融體系的大背景之下。而很多非經濟專業或者理工科的學生不具備基本的金融知識,對于貨幣體系和信用體系都一無所知,而這恰恰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因此,必須在各項學生教育中適當加入基本的金融知識,讓大學生有基本的概念,對于支付平臺中的信用功能有基本的理解,加強對于網貸平臺的審核防范,同時不盲目追逐高額的理財回報率。

4.3加強法律意識培養金融風險的發生說明防范意識的缺乏。大學教育必須加強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面對困難不至于手足無措,導致掉入陷阱,越陷越深。對于各種典型的詐騙案例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建立健全法律意識,對于遇到金融風險事件的學生要及時進行法律援助,幫助學校走出困局。

4.4建立防范-預警-解決-備案機制由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不平衡性,各類問題難以真正得到避免。而金融工具本身具備私密性,政府和學校都只能對學生加以引導,難以用強制手段進行規范。因此,除了基本的理財消費觀、基礎的金融知識以及法律意識的培養之外,政府、學校甚至基層的大學生輔導員都應該建立詳細的應對機制。從防患于未然開始,加強對于各類事件的防范教育工作,對于可能出現或已經有一定苗頭的事件進行及時預警,從學?;驅W院的角度設立問題咨詢和解決機制,協助學生解決各類問題,最后對于已經發生過的案例進行備案,提醒進一步的防范和預警,指導新一輪的防范和預警工作,開始下一循環。

參考文獻:

[1] 程未.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金融風險及其防范對策的探討[J/OL].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1-4

[2] 朱麗莎.“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金融風險教育研究[J].金融經濟,2018(18):108-109.

[3]劉洋洋.互聯網金融對大學生消費的負面影響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8(26):250-251.

作者簡介:

李盾(1991—)男,漢族,內蒙古呼倫貝爾人,碩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信息學院,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學管理方向。

上一篇:動漫專業論文范文下一篇:海洋工程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