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外包模式網絡營銷論文范文

2024-02-10

外包模式網絡營銷論文范文第1篇

當前對綠色食品、農產品營銷的研究多集中于傳統營銷領域,目前網絡營銷發展迅速逐漸成為與傳統營銷模式可以抗衡的新生力量,許多行業在開展營銷活動時逐漸在嘗試新的渠道,當然綠色食品行業也不例外。綠色食品的網絡營銷處在起步階段,很多實施細節仍在探索中。

一、綠色食品營銷模式分析

綠色食品在開展營銷活動時依賴傳統營銷以及網絡營銷模式兩種,現就兩種營銷模式進行分析對比:

(一)綠色食品傳統營銷模式

目前,綠色食品企業采用比較多的是商超專柜、特許經營和渠道代理三種營銷模式,現就這三種傳統營銷模式進行分析:

1.商超專柜模式。商場超市人群聚集,企業、商超合作可以使綠色食品直接、快捷地進入終端市場。商場超市購物氛圍良好,同時收到良好得宣傳效果。因此,綠色食品企業比較青睞商超,但具體落實時仍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超市要求繳納較高的入場費以及商超品類多競爭激烈,消費者來商超購買傳統食品目的性較強以及并非所有綠色食品都可現場品嘗因此競爭性并不強,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費者忽略了它的“綠色”屬性。綠色食品曝光率雖然有所增加,但成交率卻并不高。

2.特許經營模式。采用特許經營模式的綠色食品企業,總部一般不干預各個加盟店,僅僅是將食品鋪到自己的加盟店,加盟店完全自主地開展自己的業務。由于綠色食品企業并非能夠掌控整個渠道,因而對市場環境的改變反應會有些遲鈍,容易錯失一些機遇,這種模式使得企業對加盟商的依賴性是非常強的。

3.渠道代理模式。這種模式主要依賴的是層層中間商向市場滲透的了,利潤空間和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種模式執行成功的可能性。盡管綠色食品價格相對于傳統食品是較高一些,但是因為綠色食品會受到環境、原材料等一些條件的影響制約較大,加之高成本唄多個中間商分攤,事實上綠色食品的利潤空間并不是很大。

通過分析可以了解到,綠色食品行業起步較晚加之受到社會因素、市場不確定性、地域限制以及買方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營銷活動開展過程中具體情況復雜多變。

(二)綠色食品網絡營銷模式

1.綜合電商平臺。大多綠色食品企業選擇綜合電商平臺作為綠色食品銷售的主要渠道,原因在于綜合電商平臺聚集人氣、產品種類繁多、宣傳成本較低并且效果良好。綜合電商平臺劃分出專門的渠道入口,對產品進行細分,淘寶網就將“食品”下一層級的“綠色食品”細分為糧油類、生鮮、傳統營養食品等等,消費者可以進入其中自由挑選。除此以外,在電商平臺可以體驗到強大的搜索服務,消費者根據所需搜索到符合自己需要的綠色食品,并且可以結合商家的信譽高低進行挑選,使得消費者的篩選過程大大簡化。

2.分類電商平臺。分類電商平臺是將商品按照主要特征進行分類后新型銷售的平臺。綠色食品在中國大多使用的是公用的分類電商推廣平臺。并且受到市場需求量、訪問量、企業資源、單品綠潤率等因素的影響。

3.垂直電商平臺。垂直電商平臺主要是將精力集中于某一單品或者某一具體領域的平臺,比如大米、雞蛋等等。訪問這類網站的消費者的目的性都相對明確,因此垂直電商平臺對于綠色食品企業而言是比較常見的。在平臺創建初期投入較高的費用,由于消費者的訪問量較小,因而收回資金成本的難度是存在的。由于這種平臺投資風險較高,綠色食品生產企業主要在一定區域內進行進行營銷。

4.混合電商平臺?;旌想娚唐脚_是指“賣家自建網站+加入第三方平臺”的銷售模式。這種模式既能夠使企業的知名度提高又可以展示自身形象,這種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擴大市場份額和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受到一些綠色食品企業的青睞。一些大中型綠色食品企業由于資金充裕、足以支撐網站的運營,同時對人力物力要求也較高,一般比較傾向于混合式電商平臺。

5.OTO電商模式。O2O 是 Online 線上網店帶動 Offline 線下消費的一種模式,消費者通過線上了解商品得信息之后進而在線下實體店面對商品進行比較和體驗,完成購物活動。

從實際運行效果比較,綠色食品企業以及代理商采用較多的是綜合電商平臺,這種營銷方式效果優于其他方式;在營銷模式的發展中混合電商平臺將下一步發展的目標,因為品牌為企業帶來無法估量的溢價;將營銷活動進行完美融合的O2O 模式會成為綠色食品網絡營銷未來的發展趨勢。

二、綠色食品網絡營銷模式的優劣分析

(一)綠色食品網絡營銷模式優勢分析

網絡營銷這種模式在我們國家經過20年的發展,在電子商務技術、網絡營銷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很多商品得購買都可以在網上實現,同樣包括綠色食品營銷,通過和傳統營銷模式比較可以得出下列優勢:

1.網絡營銷有利于企業信息化管理及風險規避 。企業和消費者的即時溝通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實現。顧客可以便捷地了解產品與企業的具體信息,針對具體問題及時進行溝通與反饋。企業了解顧客需求、購買習慣以及偏好等等,對于提高市場反應的敏感度以及制定更優決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網絡營銷為企業節約資源。網絡營銷可以使綠色食品企業達到節約資源和實現集中化管理的目標。首先在開辟新市場時如果選擇傳統模式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都嚴重超出網絡營銷。盡管網絡營銷起初建設費用較高但后續宣傳速度和效果明顯好于傳統模式,并且其后續費用低廉也是其顯著的優勢。此外,網絡營銷可以實現集中化管理可以節約人員費用及管理開支。

3.網絡營銷是實現差異化的利器。目前傳統營銷模式中綠色食品企業競爭比較激烈,同時企業數量多,在產品方面很多綠色食品難于區分其本質差異。但是通過網絡營銷顧客根據品牌的不同、產品的品質差異進行區分。企業可以很據受眾面較廣、宣傳成本較低的特點在網上做出大量宣傳;搜索引擎是網絡營銷的有力工具,消費者可以借此更加深入地了解綠色食品的品牌以及產品,從而對產品和賣家做出評價,未來的顧客會將歷時顧客評價作為購買決策制定的重要的參考依據??梢哉f企業和產品的差異化在某種程度來說也是顧客為其貼上的標簽。企業在一定層面上是根據顧客的差異化的需求進而實現差異化的服務。

4.網絡營銷操控方式靈活。目前的中小型綠色食品企業更傾向于選擇機動靈活的網絡營銷模式。因為這種模式對企業自身的生產能力的要求方面顯得等價的靈活。減少甚至無需在渠道上積壓貨物,減少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這是傳統營銷模式無法做到的。

(二)綠色食品網絡營銷模式劣勢分析

1.信息傳播渠道受限。網絡營銷進行信息傳播的方式是在互聯網環境下通過電腦、手機等進行傳播的。很長一段時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了傳統營銷渠道展示的產品、商家信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加的接近。消費者可以在任何賣場實地感受產品品質,而在網絡營銷當中,綠色食品的信息都是通過虛擬的信號來傳遞的,而這樣會給消費者以疏遠和陌生的感覺。通常作為高檔食材的綠色食品需要消費者味覺、嗅覺、觸覺的判斷,而這些是網絡營銷沒有辦法做到的。

2.信息傳播失真。在網絡營銷模式下商家對自己銷售的綠色食品的描述包含著很多的主觀因素,甚至存在著言過其實、虛假宣傳的信息,而消費者主要是通過賣方的信息來了解產品品質的。由于消費者不能面對面地感受產品信息,因而會對綠色食品的真實狀況存在懷疑。當遇到一些不夠了解和熟悉的品牌而需要進行選擇時更加地迷茫。綠色食品作為高檔食材,消費者更加注重食品的品質,對綠色食品的真實性更加懷疑。這樣在信息傳播過程的失真使得消費者不敢相信產品品質,這個問題的普遍存在于網絡營銷當中,在很大程度上阻礙立刻網絡營銷的發展,應該引起商家的重視。

3.空間差距導致售后保障不足。盡管網絡營銷存在明顯優勢,典型特點之一就是打破了地域限制,這一點是傳統營銷模式所不具備的。但在網絡營銷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若有問題出現就變成了劣勢。商家在提供售后服務方面因為空間距離的存在而顯得鞭長莫及,優勢變為劣勢。

4.物流成本高。諸如米、面、油、各地特產、生鮮等綠色食品在網絡營銷中比較多的依賴具有打破地域限制的網絡營銷,但是由于運輸量零散以及目的地分散的現實狀況,使得物流成本有所增加。綠色食品企業如果自己承擔相關費用使得自身利潤空間被壓縮,但若由顧客承擔,從而使最終售價提高,就無法體現網絡營銷的價格優勢。物流成本高的問題還將一定時期之內持續存在,隨著物流體系的逐步完善會有所改善。

三、綠色食品網絡營銷優化策略

(一)加大對消費者的引導力度

當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食品的質量包括綠色食品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廣告這種信息傳播手段對消費者的影響是巨大的。在發展綠色食品的過程中企業可以通過廣告宣傳提高對網絡消費者引導力度。

(二)健全綠色產品的網絡營銷渠道

綠色食品網絡營銷過程中所選擇的渠道是否暢通在很大層度上影響著營銷工作的成敗。營銷渠道可以分為零級營銷渠道、一級營銷渠道以及二級營銷渠道。零級營銷渠道主要是綠色食品企業通過直營店來進行銷售,一、二級營銷渠道分別是通過一級中間商、二級中間商來實現綠色食品的銷售。綠色食品企業應該選擇信譽好、實力強的中間商進行合作。這樣才可使綠色食品網絡營銷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控制物流成本

綠色食品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所面臨的問題是消費者所在地區分散、購買量較小,因而使得物流成本難于控制。要想降低物流成本可以根據消費者分布情況設立中轉倉庫,將貨物統一運到倉庫就近發貨,從而節約時間和運費。此外根據具體的綠色食品采用大小合適、材質合適的包裝材料,盡最大可能降低成本。

(四)增強顧客體驗

由于顧客是通過虛擬的網絡來了解綠色食品這一高檔食材信息的,很多的消費者對食材的真實品質的了解是缺乏的,甚至對其產生懷疑。許多消費者因為不熟悉某些品牌因而心存疑慮而不敢出手購買,而有些消費者就此離開,商家從而損失掉一些潛在的顧客。商家可以采取一些行動,比如贈送樣品讓顧客體驗,在體驗中獲得真實的食品信息,實現顧客滿意之后,這些消費者會重復購買進而向其他消費者推薦。因而,綠色食品的網絡營銷更容易培養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四、結語

綠色食品企業的網絡營銷活動的開展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諸如自身條件、客觀因素等等,同時在綠色食品網絡營銷推行的過程中還會存在來自于消費主體、物流等方面的客觀障礙,上述的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綠色食品網絡營銷模式的發展。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會伴隨產業鏈不斷地發展以及其他相關配套設施不斷地完善,會有越來越多的綠色食品企業對網絡營銷模式更加青睞和推崇。(作者單位為 山東英才學院商學院)

外包模式網絡營銷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有利于廣西扶貧攻堅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實現企業和農民的雙贏。目前該模式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農戶市場意識淡薄、交易方式單一、品牌意識不強、農業產業鏈效率低等問題。本文提出從加大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強農業產業基地的生產基礎作用、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發揮農業科研機構的技術支撐作用、打造農產品特色品牌六個方面優化廣西“公司+基地+農戶”的扶貧模式。

關鍵詞:“公司+基地+農戶”;扶貧模式;廣西

一、概述

中共十八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貧困地區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廣西有109個縣(市、區),其中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8個,自治區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1個,分別占全區縣市總數的25.7%和19.3%,有貧困人口453萬,貧困率達到8.46%,其中百色、河池等市貧困率超過10%[1]。2016年廣西生產總值18245.07億元,增速7.3%,但同期第一產業總值2798.61億元,增速3.4%,遠低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值[2]。由此可見,廣西扶貧重在農村扶貧、農業扶貧和農民扶貧。廣西“十三五”規劃提出,要保證前三年每年平均脫貧120萬人,第四年脫貧93萬人,第五年鞏固脫貧成果,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453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廣西扶貧攻堅任重而道遠,脫貧攻堅戰是廣西“十三五”規劃,全面推進三大戰略之一,進一步完善扶貧政策,不斷創新脫貧機制,大力發展優特產業,全力解決貧困問題是廣西目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

二、“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解讀

產業扶貧是加快貧困村和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的基礎和關鍵,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加速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民收入,加快廣西扶貧攻堅進程的有效途徑[4]。近幾年廣西農業產業化呈現蓬勃發展形勢,主要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這種模式是指以大型的農產品加工、運銷龍頭公司或集團企業為主導,以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為核心,聯合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生產農戶,一體化管理經營,最終形成共同分擔風險和分享收益的經濟聯盟。龍頭公司或企業具有資金雄厚、技術先進、信息渠道廣、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強、有競爭優勢等特點。在這一組織模式中,公司可以保障農產品的加工技術和銷售渠道,生產基地可以提供先進的生產經驗和技術,使農戶的銷售風險和技術風險都大大減少,有利于改善農民的貧困狀況。但是,在這種模式中,龍頭公司地位較強勢,農戶的利益容易收到損失。

三、廣西“公司+基地+農戶”扶貧模式問題分析

回顧廣西農業產業化、促進扶貧攻堅的道路可以發現,廣西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進行著形式各異的扶貧探索?,F階段,“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提高了農戶的組織分散現狀,實現了企業和農民的雙贏。但廣西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出現的農戶市場意識淡薄、交易方式單一、品牌意識不強、農業產業鏈效率低等問題,這些問題降低了“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扶貧效率。

(一)貧困農戶缺乏市場意識

廣西常住人群總體文化水平較低,其中受過高中(含中職)以上文化教育程度的僅有935.44萬人,為廣西常住總人口的19.50%,尤其是在廣西5000個貧困村農民受教育程度更低。另外,近年來廣西大量年輕力壯的農民都外出務工,部分貧困村外出務工人數甚至達到60%以上,而外出務工的普遍是文化層次較高的青壯年。如廣西自治區級貧困村——柳江縣土博鎮世界村,60%以上人口外出務工,種植甘蔗和種桑養蠶為留守農民收入來源,留守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元。留守貧困農民文化層次低,年齡偏大,市場意識淡薄,在生產過程中不能較快的獲取最新的服務信息;在農產品收獲后保鮮、貯藏、運輸銷售方面沒有獲得科學的服務指導,只是憑自身的經驗進行操作,沒有掌握正確有效的保險貯藏方法,降低了競爭優勢。在銷售過程中,受文化層次較低和掌握市場經濟信息意識滯后等方面條件的制約,貧困農民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市場行情,對市場供求、價格變動的信息了解少,容易錯失最佳的銷售時期。

(二)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

一方面,從廣西龍頭企業的分布來看,目前廣西有31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其中有關糖業的就有廣西貴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龍頭企業,而畜牧業產值占廣西農業總產值50%,48%的農業人均收益來自畜牧業,但廣西的畜牧業加工農業龍頭企業只有1家。另一方面,從產量分布及產業鏈的設置來看,2015廣西蔬菜產量達2731.39萬噸,蔬菜產量在全國排第10位,蔬菜產值達617.54億元,但果蔬加工能力、倉儲能力滯后。以上數據顯示,廣西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產業鏈配置不科學,農產品加工企業沒有根據農產品的生產規模和數量配置,且能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農業品加工企業較少[5]。

(三)品牌意識不強

目前廣西已經形成了一批諸如“巴馬香豬”、“橫縣茉莉花”、“田東芒果”、“欽州金錢龜”、“昭平紅茶”、“象州大米”等知名地理品牌和廣西金穗公司“綠水江牌”香蕉、皇氏集團“甲天下”水牛奶、百色壯鄉河谷集團的“壯鄉河谷”芒果、梧州茶廠“三鶴”六堡茶等知名企業品牌,但就總體來講,廣西農產品品牌基礎較弱,很多農業企業缺乏品牌營銷意識,沒有意識到品牌也是資產的源泉之一。第一,缺乏品牌基礎,廣西農產品市場號召力較弱,具有影響力的品牌企業較少,主要是因為缺乏品牌龍頭企業帶動,大多數農產品企業規模不大,農產品精深加工度不夠、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不高,無法跟國內或國外強勢農產品品牌競爭。第二,在創建品牌時,忽略了可以運用的資源,沒有把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要素融入到農產品品牌中,忽視了品牌農產品文化內涵的挖掘和深化。第三,缺乏品牌市場運作能力,品牌市場運作是指企業首先對產品的目標市場開展深入調研,制定核心戰略定位,提出產品核心利益點,升級品牌形象,繼而組建具有執行力的營銷團隊,梳理出合理的產品線和渠道層級,打造品牌知名度等系列整合過程。

(四)農業產業鏈效率低

農業產業化鏈條包括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環節。廣西農產品品種較多,但生產種植比較粗放化,農業產業鏈效率較低,很難滿足中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對生產原料的正常需求,主要體現在:一是原料生產分散,基地規模小,原料供求矛盾突出。由于當地農民種植方法原始,種植技術水平低,很多農產品存在較大的產量提升空間。如賀州嘉寶食品、鑫隆食品等罐頭生產企業,每年要消化12萬噸鮮馬蹄,但賀州近年由于外地企業搶購,本地生產原料供不應求,企業要擴大規模卻苦于原料供應不足。二是加工企業與農戶利益機制不健全,沒有聯結成利益共同體。企業與基地、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各利益主體履行合同的信用程度差,難以形成良性互動。

四、廣西“公司+基地+農戶”的扶貧發展對策探索

(一)加大龍頭公司的帶動作用

江蘇鎮江市以龍頭公司為引領,以農業大項目為依托,創立中國農產品知名品牌,成功的招商引資并開拓國內國際市場。鎮江模式的成功很好的說明了龍頭企業的重要性,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政府和相關農業部門要意識到公司尤其是龍頭公司在“公司+基地+農戶”扶貧路子當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廣西農產品龍頭企業已達376家,但是大型企業集團較少,超百億、跨區域的特大型企業還是空白,整體實力及規模與發達省市相比還較弱。

發展廣西農業產業化經營,做好扶貧攻堅工作必須要通過龍頭公司來帶動,實現“產銷一條龍”。第一,龍頭公司在農產品營銷中要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品牌、通過龍頭公司打造品牌、招商引資完善產業化經營。提高產品生產加工核心技術,利用區內外模范企業的先進生產、管理技術,學習農業經營模式,對農產品進行規模式的生產,集中化管理,并且進行統一定價,銷售面向國際化,走“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國內國際市場”的路子。第二,龍頭公司要改變傳統的農產品發展模式,將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再加工,如龍眼可以深加工做成不同的龍眼系列產品,桂圓干、龍眼蜜、果肉糕等產品吸引消費者,并且提高龍眼的附加值,改變初級的龍眼價值,增加農戶收益。第三,利用龍頭公司帶動過程中應注意龍頭公司要及時了解市場供貨行情,適當控制水果供應與水果加工的比例。最后,利用自身信息渠道收集最新信息,準確的判斷市場信息,轉變營銷方式,設計產品組合,加大品牌推廣力度,建設產品銷售網絡,實現生產經營一體化。

(二)加強農業產業基地的生產基礎作用

廣西目前有七大優勢產業:糧食產業、蔗糖產業、水果產業、蔬菜產業、桑蠶產業、中藥材產業、木薯產業,根據這七大產業布局,鞏固和改善老的生產基地,培育新的農業生產基地,繼而加強農業生產基地的生產基礎作用,加快貧困農民的脫貧過程[6]。首先,發揮農業生產基地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全面發展,通過富戶帶貧困戶,通過種植大戶帶動種植小戶為一組,以一組帶動一村為一個小基地,以一村帶動一鎮為中型基地。第二,根據規模效益理論,適度的規模生產會帶來規模效益,集約化、規?;菑V西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必經之路。在產業化經營中,把廣西貧困農戶種植生產組織起來,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在鞏固和完善現有基地的同時,大力發展新的生產基地,組織構建中小型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第三,合理規劃建立中小型生產基地,不斷的提高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目前廣西很多貧困地區集中在中小村落,地理位置偏遠,不適合發展大型生產種植基地,當地農村可以因地制宜,靈活發展中小型生產基地,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用藥用肥、統一質量標準,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三)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

政府在政策、資金、技術的支持對推進廣西農業產業化經營、加速貧困農民脫貧的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廣西政府在農村土地流轉,產業結構的調整,培育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建設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在未來幾年的扶貧攻堅工作中,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引導作用。首先,政府應加強金融引導,加強扶貧部門與金融機構合作,創新金融扶貧機制,最大限度幫助貧困人口、貧困地區解決資金問題。廣西深入推進金融扶貧,2016年初預算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2億元,比2015年增長4倍多,力爭2016年末全區各縣(市、區)信用鄉(鎮)創建面達20%以上,各鄉鎮信用村創建面達20%以上。其次,政府可以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政策是農業產業化和扶貧開發的保障和原動力。政府通過制定政策,營造出便于農戶與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企業、市場連接的外部環境;再者,政府加強對龍頭企業的扶持,通過對龍頭企業提供貼息貸款、技術改造,在農技服務體系的科技創新、體制創新和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檢測中心和市場信息服務體系的建設方面給予支持;最后加強引導監督成立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為維護農戶的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在科研中,有效的組織引導企業與科研機構為產業化生產提供科學技術的支持,通過與外地高??蒲性核慕涣?,引進、吸收、消化先進的品種與生產技術。

(四)發揮農業科研機構的技術支撐作用

科研機構主要以廣西農業廳、各地區農業局、廣西大學、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農業科學院等高等院校、相關科研院所、企業研發部門等研究機構組成?!翱平膛d農”是市場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的支柱,是新時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農業產業化經營對農業科技有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更高水平的生產種植技術,還需要科學合理的整合利用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產業化經營中除了政府的科研經費的支持外,主要由龍頭企業和生產基地為科研機構提供科研經費,與科研機構建立緊密的長期合作的聯結機制。通過這一聯結機制,科研機構為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民提供種植生產技術,為龍頭企業提供加工儲運等技術。

(五)打造農產品特色品牌

2015年起,廣西創新實施“10+3”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牌,重點打造做強糧食、水果、糖料蔗、茶葉、蔬菜、桑蠶、食用菌、羅非魚、肉牛肉羊、生豬等10大種養產業,和富硒農業、有機循環農業、休閑農業3個新興農業產業。廣西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民脫貧致富,必須要努力打造屬于廣西農產品的特色品牌。首先,立足和利用原產地、生態資源、特色獨有、歷史傳承文化等金字招牌,以政府引導扶持為平臺,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打造一批主要以地理標識命名的名特優新農產品大品牌,引領廣西品牌農業大發展。其次,高效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核心作用,依托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園區、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等培育農產品區域品牌,成為消費者信得過的產品品牌;企業要善于將農產品的區域特色和比較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生產出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優質農產品,發展特色農產品品牌,豐富品牌內涵。開辟多元化的品牌傳播渠道,可以利用網絡營銷、農產品會展、觀光農業等渠道,擴展農產品品牌空間。最后,打造特色品牌同時要注重產品的差異化,要開發各類農產品的系列產品,不能單一以農產品供應市場,要開發農產品的各類加工產品。贏取增值機會,為廣西廣大貧困農民早日脫貧致富創造良好契機。

參考文獻:

[1]廣西人民廣播電臺.“十三五”廣西確保453萬農村貧困人

口全部脫貧[EB/OL].北部灣在線網,http://www.bbrtv.com/

2016/0220/249652.html,2016-02-20/2017-06-15.

[2]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2016年廣西主要經濟指標數據

表[EB/OL].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信息網,http://www.gxtj.

gov.cn/tjsj/jdsj/qqydgmjjzyzb/201701/t20170122_12

9766.html,2017-01-22/2017-06-15.

[3]2016年廣西計劃完成120萬人脫貧任務讓1000個貧困村脫

貧摘帽[EB/OL].央廣網,http://news.cnr.cn/native/city/

20160501/t20160501_522034293.html,2016-12-20/2017-

06-15.

[4]劉北樺.詹玲.農業產業扶貧應解決好的幾個問題[J].中國

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03).

[5]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十二五”廣西蔬菜產業快速發

展[EB/OL].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

gxzf.gov.cn/zjgx/jjfz/bgcy/201602/t20160214_484047.htm,

2016-02-14/2017-06-15.

[6]廣西農業概況及產業布局[EB/OL].http://www.xinnong.

net/news/20150520/1246284.html,農業新聞網,2016-05-

20/2017-06-15.

(責任編輯:李韻婷)

外包模式網絡營銷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首先論述了電子商務對服裝大規模定制的推動作用,然后重點分析了電子商務時代下服裝大規模定制的 4 種營銷模式。最后根據 4 種營銷模式各自的特點,對不同的服裝企業該選擇哪種生產營銷模式做出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電子商務;服裝大規模定制;營銷模式

Analysis on Marketing Mode of Garment Mass Customization in the Trend of Electronic Commerce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garment mass customization; marketing mode

早在2005年發布的《服裝“十一五”科技發展計劃》就曾提出,推動服裝信息化進程,逐漸與國際接軌,努力探索服裝企業實施大規模定制生產模式的研究工作。隨著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完善和支持,目前服裝企業實施大規模定制的條件越來越成熟。

1 電子商務發展與服裝大規模定制

1.1 電子商務的發展催生服裝大規模定制

電子商務始于1997年,從2003年后開始快速發展。在此期間,服裝電子商務從在虛擬環境中純粹銷售服裝產品的1.0時代發展到注重消費者情感需求的2.0時代。在電商2.0時代,服裝企業通過追求獨特的市場定位,更具藝術化的服裝產品,以及網絡自營店、授權店和其他B2C網站等多渠道的電子商務方式開展銷售;2010年起,資本開始大舉進入服裝電子商務領域,對服裝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和運營形式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電商產品3.0時代即“產品重組的時代”即將到來。此時,網絡終端的人不再僅僅是服裝消費者,而是具有獨立思想,能夠同時參與自己所需服裝產品開發的設計者。服裝企業通過互聯網去感知消費者需求,通過快速柔性制造系統去反應市場,在標準化生產和個性化定制的雙重需求下,服裝大規模定制營銷模式的優勢逐漸顯現。

1.2 電子商務對推動服裝大規模定制的作用

電子商務的發展為服裝大規模定制提供了外環境和平臺,其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電子商務將服裝產業供應鏈中的面輔料供應商、服裝設計公司、服裝生產企業、服裝分銷商和第三方物流整合,實現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人流和商務流的共享和雙向交流,為服裝大規模定制的快速反應機制提供了技術支持。

(2)電子商務環境下,客戶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互聯網登錄服裝企業信息平臺,了解服裝產品信息或者下達訂單。電子訂單的網絡化數據傳輸,提高了訂單的處理效率,縮短了服裝大規模定制的產品生產周期。

(3)電子商務環境下,服裝企業可以通過高效的售前、售后服務便捷地了解目標客戶的需求信息,并及時地修改定制服裝產品配置模塊,為服裝大規模定制企業設計開發多樣化、個性化定制產品增加了競爭力。

(4)電子商務環境下,服裝大規模定制企業實現了以銷定產,減輕了庫存壓力,節省了倉管成本;電子化支付手段,節省了結算成本;B2C營銷模式,節省了流通成本。

此外,服裝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量身定做(MTM)自動修正系統、虛擬展示系統(VTO)、單片裁床的自動裁剪、柔性制造系統(FMS)等專業技術的實現,也為電商3.0時代的服裝企業實施大規模定制提供了有利的技術保障。例如,希臘ATC電子商務公司倡導的歐洲/E-TAILOR0工程集三維人體掃描與測量技術、先進的服裝CAD技術和電子商務技術于一體,是基于服裝數字化技術的大規模批量定制的電子商務模式的典型代表。

2 基于電子商務的服裝大規模定制的營銷模式和營銷特點

2.1 電商時代下的服裝大規模定制的營銷模式

根據服裝大規模定制的定制深度和定制點情況,可以將電商時代下服裝大規模定制營銷模式歸納為協同定制、調整定制、裝飾定制、預測定制等 4 種類型(表 1)。

(1)協同定制

在這種營銷模式下,顧客通過服裝公司搭建的商務平臺進行信息交互。顧客首先在公司款式數據庫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款式,甚至包括面料的選擇;如果對款式有特殊要求,可以在企業提供的款式模塊的基礎上自定義設計,然后輸入或在選項中選擇自己的主要測量部位尺寸,完成訂單的填寫;公司樣板數據庫在模塊化設計技術理念的支持下,能夠快速將顧客信息轉化成對應的服裝樣板;最后上述信息流轉入生產流水線中,大規模定制的生產過程即可完成。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服裝大規模定制,無論從面料、圖案還是款式、合體度方面都能最大化的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

(2)調整定制

在這種模式下,企業提供的款式數據庫是一種可調節的標準定制服裝產品??蛻艨梢愿鶕约旱男枰拖埠脧钠髽I商務平臺預先配置好的各個數據庫選項中選擇面料和圖案,然后從款式部件模塊庫中自由組合服裝款式,并在設定好的尺寸規格中選擇適合自己體型的標準規格。這種服裝定制只能在企業預設的模塊中選擇,雖然能夠體現一定的個性,但不能附加自定義要求,定制的化程度顯然沒有協同定制模式高。

(3)裝飾定制

這種定制模式下,僅限客戶在一種標準款式的服裝產品基礎上選擇,按照企業商務平臺配置好的裝飾、紋樣模塊庫來進行選擇。此時,服裝的款式不能再進行部件組合,只能在選項中對整體效果選擇。比如先選出一款標準款式的文化衫,然后從備選選項中選擇需要印制的圖案或者文字樣式來完成定制。這種定制是初級定制,定制點在供應鏈的下游,對企業的生產運作模式和產品周期影響較小。

(4)預測定制

這種定制也叫透明定制。這種定制中,顧客不參與到服裝的設計開發中來,不能進行款式模塊的組合選擇,而僅是從企業提供的服裝產品成衣效果中選出自己喜歡的款式和適合自己的規格。這種模式對現有的大批量生產模式改變較小。

2.2 電商時代下的服裝大規模定制的營銷特點

美國營銷專家勞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營銷4C理論,該理論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以追求顧客滿意為目標,重新設定了市場營銷組合的 4 個基本要素:即消費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營銷4C理論在服裝大規模定制模式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1)消費者:服裝大規模定制的產品設計均是以顧客個性化需求為根本出發點,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滿足顧客對服裝面料、色彩圖案、款式、尺寸、裝飾的個性化定制要求。其中協同定制由于可以進行自定義設計,其個性化定制程度最高。

(2)成本:服裝大規模定制是供應鏈上設計、生產、銷售、配送各環節快速響應的營銷模式。在電子商務的支持下,這種模式減少了中間商和店面成本,提高了服裝產品的性價比。傳統服裝定價是先設計服裝產品,然后根據服裝的成本和公平性來定價;而面向大規模定制的服裝產品,其生命周期是從顧客下達訂單才開始,所以定制價格是根據客戶價值評估的,針對定制的程度、定制數量、配送方式等來決定服裝價格。

(3)便利:服裝大規模定制是借助互聯網為銷售媒介的虛擬營銷模式,服裝企業只需要建立一個面向最終客戶的個性化定制平臺就可以和客戶進行零距離交流??蛻魺o論身在何地,只要有互聯網的地方,都可以下達訂單。

(4)溝通:服裝大規模定制的訂單批量少、數量多、信息量大,銷售服務復雜,實行的是“一對一”的營銷模式。銷售時需要企業認真聆聽客戶的需求,及時答復和解決客戶的定制和售后問題,通過良好的溝通,努力培育穩定的客戶關系。

服裝大規模定制營銷模式從客戶需求、客戶期望費用、購買便利性以及與客戶溝通均與4C理論相吻合,因此這種“銷售—生產—服務”一體化模式符合實現顧客價值和企業效益的雙贏需求。

3 電子商務時代下服裝企業大規模定制營銷模式選擇分析(圖 1)

電子商務的逐漸成熟為企業信息平臺的建立創造了良好的外圍環境,使得中國服裝業實施大規模定制存在很大的市場空間和機會。從圖 1 可以看出,生產高檔服裝的企業因為客戶群對服裝個性化和奢華度的需要,可以接受深度個性化引起的成本上升,多采用制作周期偏長的私人個性化定制加工;而生產低檔服裝的企業由于將服裝生產成本因素放在首位,目標客戶群是對個性化需求不明顯的消費者,所以多采用傳統的大批量生產。而對于生產中低 — 中高端服裝產品為主的生產企業,因其對生產制造成本的敏感性和對個性化的追求,必需在成本和個性化之間進行權衡,大規模定制模式為這類企業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必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價格優勢和品牌效應。但對于中低—中高檔服裝企業應該選擇哪種大規模定制營銷模式,還應該根據產品特征、產品定位客戶群、企業營銷能力和設計生產能力等情況進一步具體分析(表 2)。

表 2 中,協同定制是大規模定制中個性化程度最高的定制營銷模式,服裝產品緊跟時尚潮流,面料考究,制作精致,主要針對中高端客戶。要求服裝企業具有較強的客戶溝通能力,快速獲取客戶需求建立完備的客戶檔案的能力,以及高水平的專屬化售前、售后服務能力。同時,服裝企業要與面輔料、印染企業形成固定、快捷的業務合作關系;設計團隊模塊化設計開發能力強;服裝企業柔性化生產水平高等,適合一些技術全面、設備先進、品牌成熟的服裝企業。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最大程度的個性化定制能基本滿足顧客的全部需求,但由于大量增加的定制信息,可能會使一件衣服就成為一個訂單,這對服裝企業供應鏈的快速反應能力提出了挑戰,同時也增加了市場營銷的復雜程度和經營成本。因此,服裝企業不能為了盲目擴大訂單而過度定制,而要根據服裝產品的結構特征、企業的柔性化生產能力和顧客的個性化需求綜合考慮。

調整定制的個性化定制深度中等,服裝產品以經典、大方的正裝為主,兼顧時尚職業裝,中高檔面料,做工精良,主要針對中端客戶。顧客主要是在預先配置好的模塊中選擇,不能進行自定義設計。由于定制環節涉及從款式設計、紙樣、排料、裁剪到縫制、包裝各個環節,因此對生產線的組織管理水平要求較高。這種定制營銷模式主要適合于中、高檔服裝品種以及電子商務技術成熟的服裝企業。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生產銷售能力設置定制模塊的數量和定制深度。需要注意的是,這時的目標客戶對個性化的需求和期望不高或者自身不具備個性化服裝的設計能力,客戶在尋求個性化的同時關注的主要是服裝購買的便利性和服裝的性價比。因此,企業通過對銷售渠道和服裝價格制定合適的營銷策略,并從目標群的價值和審美取向出發,結合企業文化,設計開發出以經典為基礎的時尚款式模塊,才能較容易地吸引更多客戶。

裝飾定制是一種形式定制,定制深度較淺。主要通過外在的富有創意的裝飾效果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適合于款式簡單、有裝飾圖案要求的中低端服裝產品,比如休閑服裝,尤其適合T恤、牛仔褲、襯衣等造型簡單的服裝產品。主要面向低端客戶以及注重價位、緊追時尚的年輕人群。這種定制模式由于不涉及面料和款式組合定制,對傳統生產模式改變不多,只是對裝飾定制過程中的成衣后加工設備和生產后期流水線組織要求較高。適合企業規模不大,款式設計能力較強,但專業柔性設備不全,注重價格優勢的服裝企業。同時,多渠道的廣告宣傳和多形式的促銷活動是企業營銷的重點。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營銷模式下的消費者所追求的是裝飾元素表象后的深層文化精神需求以及對流行元素的時尚體驗,所以服裝企業緊跟流行趨勢進行裝飾圖案和材料的開發是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

預測定制的個性化程度較低,通常適合于款式大眾、易預測或者能夠輕易推斷的服裝品種,比如男襯衣、褲子、半身裙等服裝種類,主要面向低端客戶。這種定制模式對服裝款式的定制化要求不高,主要體現的是尺寸規格的定制設計,目標客戶群多為體型不標準的人群或注重服裝價格的中老年人。預測定制營銷模式對傳統的生產模式改變較小,服裝企業重點關注的是對目標顧客群人體尺寸數據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科學的規格數據庫,以及樣板師根據定制尺寸快速修改紙樣結構的能力。對服裝合體度和舒適度的宣傳,以及多形式的促銷活動對該類服裝產品的營銷會起到積極的作用。適合初步實施大規模定制、結構變形設計能力強的服裝企業。需要注意的是,該類服裝企業提供的備選款式應該易于根據尺寸變化進行結構修改。另外,企業對樣板庫中大量的紙樣設計圖應該實施科學的存檔管理,方便根據需要及時、快捷地調用。

4 總結

服裝企業選擇哪種大規模定制營銷模式并沒有好壞之分,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產品目標客戶群定位、企業設計和生產能力,選擇適合其發展的大規模定制營銷模式,通過發揮品牌優勢、合理定價、提供優質服務來培育忠實的顧客才是企業發展的最終出路。

參考文獻

[1] 中國服裝協會.2005年中國服裝“十一五科技發展計劃”[EB/OL].中國抗菌產業網,http://www.kjj.com.cn/hyzx/news/1033/494.shtml,2005-12-17.

[2] 周洪美.中國服裝行業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EB/OL].http://ec.sina. com.cn,2011-07-14.

[3] 單璐.電子商務環境下服裝大規模定制營銷的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2007.

[4] 黃燦藝.服裝大規模批量定制的核心技術研究現狀[J].國際紡織導報,2009(5):64-66.

[5] 陳鵬.面向大規模定制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框架及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8.

[6] 王倩.服裝大規模定制SWOT分析下的我國服裝企業發展之路[J].藝術與設計(理論版),2013(1/2):99.

[7] 莫少穎.從4P到4C國際營銷中的4C營銷組合創新[J].江蘇商論,2005(11):82.

外包模式網絡營銷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以1980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恢復開辦保險業務為標志,特別是1982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開始銷售人身保險以來,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國內壽險營銷市場飛速發展。1999年壽險全行業保費收入僅54.3億元,剛剛過去的2016年,壽險全行業僅原保費收入就達到2.2萬億元,17年的時間,壽險保費增幅超過400萬倍。分析壽險保費迅猛增長的原因,除了中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和保險市場突飛猛進的大環境外,壽險營銷渠道的不斷創新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關鍵詞】中國壽險;營銷模式

自1980年保險恢復開始,由于受收入和保險意識的限制,個人保險需求及其微弱,因此法人團體銷售渠道成為當時保險銷售的唯一渠道。1992年,以美國友邦保險進入中國為標志,代理人制的壽險個人營銷渠道開始出現。2000前后,在借鑒歐洲銀行渠道代理保險銷售的成功經驗基礎上,結合中國銀行業中間業務的不斷發展,銀行代理渠道開始出現,并迅速成為主流渠道,在很多壽險公司中,銀代渠道保費收入占比超過50%甚至更高。2006年,壽險電銷渠道時代開啟,中美大都會率先在國內開啟電銷渠道,將國外成熟的保險電話營銷模式引入國內,并迅速取得成功,當年即取得保費收入超過2000萬。隨即電話銷售這一模式迅速為眾多壽險公司所效仿,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開辦電話銷售的壽險公司已經超過30家。2008年以后,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市場的成熟,網銷逐漸成為新的熱點,除了各壽險公司官網以外,以淘寶天貓、京東為代表的電商網站憑借其超高的流量成為很多壽險公司的主力銷售渠道。僅2016年前10個月,互聯網銷售壽險保費就已經達到1466億元。

在壽險公司中,不同的渠道因其自身特點,有著不同的定位,也有著各自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個人營銷渠道依靠壽險公司龐大的代理人隊伍向個人客戶銷售,憑借代理人的銷售技巧及緣故關系,可以實現復雜期繳長期保障產品的銷售,由于這類產品往往可以給壽險公司貢獻長期價值,因此個人營銷渠道受到了大多數壽險公司的重視,所謂“得營銷者得天下”。但優秀的代理人銷售隊伍面臨增員難、育成難、留存難的現狀,往往需要壽險公司長期持續的投入在渠道隊伍的建設上,短期內難以見到效果。因此個人營銷渠道成功的是平安、友邦等經營時間長、資本實力雄厚的壽險公司,對于新近成立的或者中小型壽險公司來說,個人營銷渠道是一條充滿艱辛、前途未卜的道路。

傳統的法人團險渠道曾經是壽險公司的主要渠道,但隨著整個壽險市場的快速發展,傳統法人業務在其中的占比不斷萎縮,2011年,法人團險業務在全部壽險保費中的占比已不足5%。以航空意外、旅游意外等為代表的傳統兼業代理業務由于手續費競爭激烈、參與主體增多、盈利狀況下降,已經漸成雞肋業務。原本寄予厚望的企業年金在經歷了10年發展后逐漸后勁不足,新增繳費越來越少,大家都在為存量拼殺。

銀代渠道初期因其能迅速擴張保費規模而受到各個壽險公司的青睞,在2000—2010年的10年間迅速成為壽險銷售的第一大渠道,而這10年間,也是中國大陸壽險保費收入增長最快的10年,保險行業資產總額達到5萬億元,其中銀行代理渠道功不可沒。但銀代渠道過于依賴銀行端的銷售網絡,保險公司對于這個銷售渠道很難掌控,銀行因手里掌握銷售網絡,因此就掌握了話語權。因此保險公司為了能把保險通過銀行銷售出去,不得不支付高昂的手續費,壓縮了保險公司的利潤空間,而且銀行端的銷售誤導行為保險公司也無力管理。

電話行銷渠道在2006年以后為很多壽險公司所重視,各個壽險公司或自建電銷中心、或委托外包的方式開展電話銷售。相對于個人營銷渠道,作為新興渠道的電話銷售的市場競爭尚不算激烈。但由于電話銷售的特點,各公司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期繳型重大疾病保險作為主銷產品,導致產品高度雷同;電銷渠道的快速發展對電銷坐席隊伍產生巨大需求,同業挖角競爭加劇。電銷渠道賴以生存的名單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同時名單質量卻在不斷下降。監管機關因為電銷擾民問題的突出,對電話行銷擾民監管的嚴格與規范,加大針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很多壽險公司不得不重新審視電銷渠道的價值與意義。

互聯網渠道近年漸成熱點,特別是隨著淘寶天貓、京東金融等第三方電商平臺的發展壯大,借助第三方平臺的流量優勢,銷售理財、定期壽險、重大疾病以及短期意外險成為很多保險公司做大做強、彎道超車的選擇。由于互聯網渠道的特性,更適合于理財類簡單產品的銷售,因此現在的互聯網保險渠道大多以萬能險理財產品為主,重大疾病、定期壽險等保障型產品占比較少。近年來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由于掌握渠道,對壽險公司來說進入門檻越來越高,同時手續費等銷售成本也越來越高,導致互聯網這一低成本保險銷售渠道的優勢不再。

縱觀中國壽險銷售渠道的發展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以及不同類型的壽險公司中,銷售渠道的策略與側重是有所不同的。這是由于中國壽險市場的廣闊性、多樣性所決定的。不同于美國、日本的以代理人/業務員為主體的銷售模式,在中國當前的壽險銷售渠道中,不論個人營銷、法人團體、銀代渠道,還是近年來興起的電話行銷、互聯網渠道,都不可能獨大。在這個市場上,既有以平安、友邦為代表的個人營銷渠道為主,也有以安邦、前海為代表的銀代渠道為主,也有以中美大都會為代表的電話行銷渠道為主,還有以弘康為主的互聯網渠道為主。

壽險公司應根據自身的戰略目標、發展規劃、資源投入,以及股東優勢等各個方面綜合考量,確定主要渠道。對于追求發展速度、追求規模與市場占有率的壽險公司,短期內可以銀代渠道和互聯網渠道為主,快速做大保費規模;對于追求穩健發展、內涵價值的壽險公司,則應當以個人營銷為主渠道,扎扎實實的做好代理人隊伍。當然,所有的銷售渠道發展到今天,也不應該是楚河漢界、涇渭分明。適時的打破渠道之間的利益界限,使渠道利益互補、資源共享,才能使整個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武簫.中國壽險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6,(03):156.

[2]周曉曼.中國壽險營銷模式創新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09):60-61.

外包模式網絡營銷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內金融行業的發展速度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如今現代化的營銷理念已經覆蓋了人們生活中的很多行業,而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營銷戰略思想,那就是一切以客戶為中心。但是這一模式的運行在商業銀行的實際發展中并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這與我國的實際國情有很大的關系。本文立足于國內商業銀行發展的現狀,在研究和分析銀行營銷模式的基礎上提出幾點改進的建議,以期可以推動我國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的效益,并為國內的商業銀行在世界經濟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

關鍵詞:商業銀行 營銷戰略 改革策略

引言

隨著現代化的營銷理念在國內商業銀行中應用和深化,市場營銷在銀行的經營管理中的地位也日益加重,我國在實際的經營運行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1]。因此必須對現有的經營理念和營銷模式做相應的改革,找到一條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發展道路。本文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現狀作了一些簡單的描述,并且對銀行現在的營銷模式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對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有所幫助。

1、商業銀行營銷行為在我國的成長

銀行營銷這一概念是英國1972年在《銀行家雜志》中首先提出的,就是銀行把可以盈利的服務項目延伸到經過篩選的客戶身上的一種管理模式。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應用和改善之后,現在的銀行營銷已經發展的十分完善。我國的商業銀行雖然引進了西方國家的經營模式,但是從現在營銷觀念、營銷機制和營銷策略來看還依然停留在基礎的層次之上[2]。

我們知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國家對所有的銀行實施統一的管理和規劃,我國是沒有商業銀行的,因此更談不上商業銀行的營銷模式和行為。在九十年代之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開始發展,這時候商業銀行在我國逐漸出現并且有了競爭的意識,競爭意識帶動了銀行營銷策略的出現,各個商業銀行都在結合了自身的特點之后進行了相應的營銷活動,自此我國商業銀行也步入了營銷的時代[3]。

2、商業銀行營銷模式的類型

2.1 銀行營銷中的以服務為導向

以服務為導向的營銷模式取決于商業銀行經營的基本特征,商業銀行也是一種服務類企業,但為客戶提供的服務內容都是涉及金融方面的,貨幣和銀行的銀行的金融產品作為銀行提供服務的一種載體是無法獨立存在的。如果將商業銀行看作是服務型企業那么銀行的營銷就是服務營銷,而傳統的營銷服務可以分為三種:支持性服務、便利性服務和核心服務。

現在的商業銀行以主客戶關系營銷模式為主,這種服務導向從另一方面決定了商業銀行營銷中最大的難點就是把握服務的質量,但是在服務人員的實際工作中,因為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客戶,而這種龐大的客戶群體中又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不確定性因素,所以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商業銀行對服務質量的把握和控制。

2.2 銀行營銷中的關注重點客戶

有學術報告指出,在很多的行業之中存在一個共同的盈利定律,企業80%的利潤是來自20%的客戶群體,而商業銀行作為一種服務類企業也存在這種盈利定律,所以商業銀行開展的營銷行為一定要對重點客戶給予高度的關注,并且要盡最大的努力與這些重點的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應對合作關系,銀行要積極的提高重點客戶的滿意度這樣才能換來客戶對銀行的忠誠。在與重點客戶的合作中要注重雙向溝通,不能一味的去重視加深對客戶的認識和了解,還要向他們介紹商業銀行的現狀和經營理念,這樣加深重點客戶對銀行的認識才能確保雙方能夠建立一種高度的信任感。

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商業銀行在與重點客戶的合作中一定要是實現銀行和客戶共贏,在提高銀行利益的同時也要提高客戶的利益,這樣才能與重點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

2.3 銀行營銷中的團隊力量

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要求越來越高,銀行的單人服務已經難以滿足客戶對金融產品的多元化需求,而商業銀行又擁有強大的服務團隊,因此商業銀行要積極發展這種團隊所具備的的綜合競爭優勢,將銀行營銷模式向團隊營銷過渡,打造團隊服務重點客戶的營銷方案。

2.4 銀行營銷中的以技術為核心

商業銀行的服務類型都帶有數字產品特征和金融產品特征,在以客戶為主的營銷過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客戶建立長久的關系。例如銀行所擁有的綜合數據庫技術、面向對象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和在線分析處理技術等,這些核心的技術都可以為商業銀行制定完善合理的營銷策略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這樣銀行就可以通過對比分析確定一個面向主要客戶的服務方向,如此才能確保商業銀行的營銷模式取得成功。

3、我國商業銀行現行營銷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在經過調查發現,我國很多商業銀行雖然也在積極的進行營銷活動,但是里面存在著三個較為普遍的問題:觀念不足、體制不完善。

3.1 商業銀行對營銷觀念認識不足

很多商業銀行雖然是在主客戶的營銷模式之中,但是在實際的工作管理中并沒有將經營理念和服務觀念完全轉化到客戶的身上,他們對銀行營銷理念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字面含義中,根本沒有將其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理念是要滿足客戶對金融產品的多樣化需求,要認識到滿足客戶的需要比推銷銀行產品對銀行的發展更加重要。銀行不能只是要求工作人員微笑的面對客戶,要將銀行營銷的管理模式和理念結合起來,可以定期的開展員工對銀行營銷的學習活動,也可以組織員工到其它營銷管理較好的商業銀行進行限時的學習,真正的做到銀行每一位員工不僅僅了解以客戶為主的營銷理念,更要掌握以客戶為主的工作方式和內容。

3.2 商業銀行營銷組織體制不完善

商業銀行若想要真正的實現銀行營銷的作用就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銀行營銷組織體系。國內的很多商業銀行雖然設立了營銷組織體系,但是體系之中各個部分的職能不夠明朗,嚴重缺乏專業的統一化服務標準,這種低效率的服務現象直接阻礙了商業銀行的發展。銀行在設置營銷組織的時候要對客戶群體分類,不同類型的客戶全設置不同的部分和主要負責人,要有針對性的服務。而且要提前了解各個類型的客戶群現在對金融產品的需求方向,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的服務銀行所有客戶,為銀行與客戶建立長期的關系切實的起到推動作用。

4、結束語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商業銀行的生存環境日益嚴峻,雖然現在國內商業銀行以客戶為主的營銷理念符合當今的發展形勢,但是在營銷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文章在分析了這些問題的之后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希望對我國商業銀行在今后的發展和建設中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鄧華軍.商業銀行營銷模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CNKI.

[2]羅婷.我國大型商業銀行協同營銷模式構建[D].山東大學,2010 CNKI.

[3]周輝.論我國商業銀行營銷模式的變革[J].未來與發展,2012,(08):95-97.

作者簡介:

陳睿涵 (1989-),女,重慶市渝北區,工作單位: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行,職務:綜合柜員。

(作者單位: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行

重慶市 400000)

外包模式網絡營銷論文范文第6篇

一直以來,電力企業由國家經營。由于電力經營的特殊性,如果企業經營不善,虧損的是國家,和企業職工個人利益關系不十分密切,所以經常出現這樣一種狀況:企業深陷虧損困境,而個人收入維持不變甚至提高。與此相對應的是,電力服務水平嚴重滯后,“拉閘限電”等“制裁”用電單位的做法層出不窮。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當地企業和經濟的發展。

針對這些問題,改革勢在必行。內蒙古首府供電局自2004年起,大刀闊斧進行改革,著力創新電力營銷模式,提出“轉變觀念、加強管理、降低線損、增進效益”的理念。經過一年多的改革實踐,企業不但扭虧為盈,職工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而且電力服務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在中國質量萬里行暗訪測評活動中,他們的急修班在呼和浩特市眾多抽查單位里,是第一個10分鐘內到達服務現場的,受到了測評組委會的交口稱贊。

到底是怎樣的改革使首府電力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2004年5月,耿白局長走馬上任。當時,企業經營狀況堪憂,電費回收難度大,線損偏高是面臨的最大問題。針對此情況,耿局長結合實際,提出“創內蒙電力第一窗口,樹蒙西電網工作典范”目標,帶領由9人組成的新領導班子開展多種多樣的降損宣傳,制定出新的營銷管理模式。

新的營銷模式就是切實有效地推行經濟獎罰制度,全局營銷人員每月只發500元的工資,其它工資部分靠每人工作實效,總局每月分配3000千萬度電,電價是0.3元/千瓦時,如果線損降下去了,超出部分總局給分局提48%,分局給營銷人員提20%,如果虧了,虧的部分要從營銷人員工資里扣。分局在工作中不敢絲毫松懈,23條線路承包給23個營配小組,每條線路出口都裝上了計量表。對于線損高的線路,負責這條線路的營銷小組會迅速排查出原因,馬上解決。

新的營銷模式,將各項指標逐級分解下達各營配小組,這樣就把工作壓力傳遞到每個職工身上,增強了每個職工的責任感,并且把壓力轉化成為了降損和完成指標的動力。金川分局新華西街營配站站長王姓久是位在基層工作27年的老同志,面對記者的采訪,他實事求是地說:“這樣新的營銷模式,我們基層工作人員開始也難以接受,多少年過慣了抄表收費發工資的‘大鍋飯’日子,如今,忽然一個180度的大轉折,如果再像過去那種工作態度,不但拿不到最低的500元工資,弄不好還要往里貼錢?!?/p>

在王站長管轄的新華西街營配站供電區內,有碎石廠、磚廠、小冶煉廠等,都是高耗能企業,有的長期偷電。偷電的辦法五花八門,有的竟然把變壓器裝在拖拉機上,晚上拉到高壓線下偷接上,還有的將煉鐵爐建在地下,白天檢查根本發現不了,而一晚上能偷2000多元的電。實行新的“按勞取酬”的制度后,營銷人員經常會在深夜巡視、檢查。如今,抄表、收費、催費、換表、巡邏降損、加防竊計量箱……一個人頂幾個人的活。正是局營銷人員的責任感增強了,企業開始贏利了,大家收入也增加了。

新的營銷模式不僅提升了職工的責任感,同時也解決了線損偏高以及眾多的漏戶、黑戶、違章用電等問題,成功地堵住了這些營銷中的“黑洞”,終于換來了企業扭虧為盈的局面。

上一篇:施工課程土木工程論文范文下一篇:社會主義會計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