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論文范文

2024-03-16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實現我國企業內部財務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有利于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對于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有積極作用。為此本文基于已有對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相關研究以及實際中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相關情況,就當前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現狀、實現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有效控制的積極意義以及如何實現企業內部財務的有效控制提出相關措施,以期為促進我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企業內部財務控制 積極意義 現狀 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企業迅速發展,不論是以高科技為主的高端、大型企業,還是以制造業為主的小型企業等等,要實現其本身的發展或者是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須實現對企業的有效管理。不僅是對企業的外部系統進行管理控制,同時也要對企業的內部系統進行管理和控制。而企業的內部財務控制作為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對各項資金收支活動及其管理活動的控制。所謂財務是指企業為達到既定目標所進行的籌集資金和運用資金的活動。對于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工作其本身具有很大的復雜性,企業對于財務的管理就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小到一個螺絲釘的使用,大到對于一個項目的具體投資,都離不開對于資金的使用,因此實現企業內部財務的有效控制成為當前社會各方都及其關注的問題。實現我國企業內部財務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有利于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同時其作為企業向前發展的根本保證,對于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有積極作用。為此本文基于已有對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相關研究以及實際中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相關情況,就當前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現狀、實現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有效控制的積極意義以及如何實現企業內部財務的有效控制提出相關措施,以期為促進我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積極意義。

一、強化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積極意義

(一)有利于了解資金使用情況,發現資金使用問題

對于企業內部財務進行有效的控制有利于清楚了解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首先對于資金的控制過程就是對企業資金使用過程的具體審核、管理,不論是對于企業資金的投資,還是對于資金的使用與消耗都需要實現對于資金的有效控制。對資金進行審核和管理的過程能夠發現企業具體的資金使用情況,通過對資金使用數據的分析能夠發現企業在哪些方面資金使用存在問題等等。

(二)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和資源利用率

實現企業內部財務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從成本上實現有效管理,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開源節流在企業發展管理中的運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將成本控制普及到企業的各個部門,不僅僅是財務部門,各個部門,都需要明確自己的成本責任包括預算部門、采購部門、生產部門以及銷售部門,為各部門制定相應的成本控制目標,以實現各個部門的有效配合。其次,實現企業內部財務有效控制需要的資料要由多個部門提供數據資料,充分利用企業內外部信息。最后,企業應從采購、生產、銷售、回款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面成本控制。另外就是要通過對于財務的管理發現企業各部分資源的使用情況,從而提高企業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對于企業內部的各種資源要充分利用,不僅僅是各種材料資源的重復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將任務具體分配到個人,對每一個經營細節進行預算,對資源重新進行詳細的分配,以實現最大化利益為目標,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發揮人力的最大作用,對于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積極意義。

(三)為企業進一步投資提供指導和基礎

實現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對于企業的投資提供基礎和借鑒。一個好的企業投資,對于企業的盈利等各方面都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是企業開展具體經濟活動的重要前提,財務作為實現籌集資金和運用資金活動的重要途徑,因此對財務的合理運用以及有效管理,是企業進行投資的重要基礎。另外通過對于我國企業內部財務的控制,對于企業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的了解,進行進一步投資提供指導。

二、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現狀

(一)財務人員財務控制意識薄弱,尚未形成一支強健的財務控制隊伍

財務人員的管理意識以及其管理能力成為影響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兩個主要因素。一方面,意識指導行為,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直接影響其對于財務的管理。但是就現階段企業內部的財務控制人員,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的財務控制人員,不能夠意識到財務控制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對于企業的財務控制的基本工作主要就是集中在簡單的記錄工作方面,工作極其被動。另外,大部分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及素質不夠,對于企業內部的財務控制不能夠實現財務的有效管理,從而也就無法發揮財務控制對于企業發展的積極意義。整個財務部門的人員不能夠實現分工明確,權責明確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二)相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監察不到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保持高速發展勢頭,“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使得我國大中小型企業、公司等等迅速發展。不論是國家的相關政策還是地方政府的扶持等等對于企業的發展都有積極作用,但是就企業內部發展而言不能夠實現自身制度的有效或者是及時地完善,整個企業關于財務控制的制度往往都是在企業成立之初所制定的相關制度,在科學技術信息化發展如此迅速的現代社會,傳統的對于內部財務控制的相關制度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企業發展的要求,甚至有些制度已經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因素。另外除了制度的不完善之外,還有就是對于制度的執行不能夠很好實現,一方面表現為制度是一回事,而實際的執行情況又是另一回事,不能夠按照制度的要求來做;另一方面就是對于財務人員的監察不到位,直接導致相關財務人員工作不積極,工作效率極其低下等等。

(三)管理方式傳統,信息化水平不足

隨著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等等,對于企業財務的管理、控制不僅僅是通過人工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信息技術的使用,對于財務的管理工作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實狀況就是,企業對于信息技術的不重視,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的對于財務的控制方面,僅僅停留在依靠原始技術的水平上,沒有實現與時俱進以及財務管理方式的更新換代。

三、強化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措施

實現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有效管理,對于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有積極意義,不僅僅是企業自身而且對于實現國家經濟的發展也有推動作用,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基于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一些問題,提出如下建議,以期為實現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有效性有積極作用。

(一)提高相關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水平,形成強有力的財務管理隊伍

人員素質決定管理素質,有什么樣的管理人員就有什么樣的企業財務控制制度,就有什么樣的企業財務控制文化。因此高素質的、精通財務控制的人員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有積極作用。只有實現財務控制的優化才能夠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首先要求相關人員在企業內部財務控制方面有一定的意識,通過定時的開會學習,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控制意識。另外作為相關的管理者不僅要有充足的相關理論與實踐能力和水平。同時也要要求其不僅要了解關于財務控制的相關原理、方法及種種的政策法規,而且要與時代接軌、與國際接軌,全面掌握現代管理知識,能夠充分利用各種經濟資料,更好的為企業的經濟活動提供指導。另外,對于企業的其他工作人員也要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其對于財務的管理意識,可以通過一些途徑來進行訓練,比如:脫崗學習、在崗培訓以及相關考試制度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其他工作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而且對于財務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節約資金有積極意義。這樣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夠明確自己的責任,通過個人工作能力的提高,實現團隊更好地合作,從而全面發揮財務人員的積極作用,提高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有效性。

(二)相關制度體系的完善以及管理的有效性

我國關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制訂了許多的相關法律制度,首先企業要全面貫徹國家關于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和措施,同時企業也要根據國家的法律制度制定與企業相符合的財務管理制度,將制度企業化,尤其是對于企業早已形成的相關制度及時進行更新與調整。不僅需要領導對于財務管理的意識以及相關專業人才的配備,還需要企業配備完善的財務控制制度以及對實施過程中的有效管理。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的決策有顯著影響,因此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要保證記錄信息的真實性,同時要及時登記最新信息,不要將以前的信息用作現在來用。這一過程的實現就需要在實施過程中的監管以及建立完善的制度來保證,一定要保證始終如一,不能說是在企業剛剛開始各項制度既是遵守又是嚴格管理的,在企業逐步發展的過程中情況就日益俱下了等等狀況。

(三)提高企業的科技水平,將信息化管理運用到企業財務控制過程中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在當今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對于企業財務控制而言實現信息化管理是有積極作用的。一方面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另一方面,將信息技術運用的企業內部財務控制過程中有利于保證信息的準確有效性,能夠關注到最新的資金使用情況等等。因此將最新的信息技術運用到企業財務管理過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實現對企業內部財務的有效控制對于企業的有效發展有積極意義,因此不論是國家方面還是企業自身方面都要做好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工作,促進我國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相花.淺談如何建立財務內部控制體系[J].中國總會計師,2008年4期.

[2]鄧慧麗.如何完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J].遼寧經濟,2009年4期.

[3]楊玉虹.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方法探討[J].工業審計與會計,2007年3期.

作者簡介:吳瑞瑞(1988-),女,漢族,山東濟寧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會計學。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流程的各個環節,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財務風險對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影響也愈大,財務風險管理已成為中小企業日常管理中的核心內容。本文從財務風險的定義入手,著重分析了財務風險的種類及形成原因,并根據不同種類的財務風險提出了相應的防范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風險 成因 防范

中小企業是一個相對于大企業的概念,是指營業收入或資產總額較小,職工人數較少,管理組織簡單,職責分工有限,有利于滿足社會需要,有利于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各種所有制以及各種形式的企業。中小企業是隨著改革開放而發展起來的。在2008年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說,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已超過4200萬戶,全國工業企業總產值的67.71%都是中小企業實現的,國家工業稅收總額有58.72%是中小企業上繳的稅費,城鎮就業崗位中有75%以上是中小企業提供的。我國有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都是由中小企業來完成的,它們是技術創新的主力軍。因此,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中小企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中小企業因本身的缺陷和國家政策的傾斜而面臨著諸多風險,其中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很多中小企業因為其財務風險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瀕臨倒閉,所以,通過研究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及其防范,來達到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減少風險的損失、經濟效益得到一定的提高,這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

1 財務風險的定義

財務風險,一般而言,其實質主要是一種微觀經濟風險,是企業理財活動風險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現代企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特殊情況下,它也可能會由于宏觀因素(如國家運用經濟杠桿調控時)而導致財務風險。

傳統的財務風險的定義是企業用貨幣資金償還到期債務的不確定性。企業是否會破產,是否能支付到期債務,這些都是財務風險的表現。該定義與傳統的財務理論研究和傳統的經濟環境基本相適應,稱之為狹義的財務風險定義。

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的資金運動中所面臨的風險,包括企業因管理不當而在籌措資金、投資和使用資金等活動中,使企業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性。

2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分類

根據財務活動的主要環節,可以將財務風險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等形式。

(1)籌資風險

所謂籌資風險,是指企業在籌措資金的過程中而形成的財務風險。在發達的金融市場中,不同的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導致不同的籌資難度;各種籌資方式所籌資金的彈性大小、功能和寬窄不同,均會使企業偏離其預定的籌資數量、時機以及資本結構目標,從而使企業蒙受財務成果損失、財務狀況惡化的風險[1]。

(2)投資風險

在企業資金數量一定的情況下,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資金,充分發揮資金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管好用好資金,是其重要的任務。

由于企業所在的財務活動環境、外部環境的復雜性,使企業在使用資金時也存在財務風險[2]。這種風險表現在資金和資源分配不當、內部投資和外部投資等風險方面。

(3)資金回收風險

為保證企業資金能夠持續循環流動,則需要保證企業資金能夠順利地回收。資金回籠的風險主要包括資金結算風險、投資回收風險、預付款和貸款回收風險、外匯風險和外部擔保風險。

(4)收入分配風險

資金分配主要是指投資者與企業之間的利潤分配。不同的分配將導致不同的分配。這是由于收入的分配可能給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的影響的不確定性,也稱為收入分配的風險[3]。

(4)收益分配風險

企業通過在投資者和企業留用之間對稅后利潤來進行資金分配。不同的分配指導思想將會出現不同的分配結果。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由于收益分配而產生諸多不確定的影響,這又可稱為收益分配風險[3]。

3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分析

我國中小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比較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信用等級低、抗風險能力弱

由于中小企業有限的資金規模使其抗風險能力存在先天不足,這樣其信用等級將受到較大的影響。企業獲得利潤需要資本的保障,也需要承擔企業虧損、擔保企業債務的基本物質保證。而銀行的信貸風險和企業的財務風險很容易因市場風險而出現[4]。

(2)舉債方式不盡合理

企業融資方式不同,有其不同的特征。中小企業因有限的資本和資產規模,可向銀行提供擔保的資產不多,從而較難從銀行取得貸款。另一方面,企業短期資金的需求應該是更為普遍的,而對于在發達國家普遍實行的允許企業發行短期債券的政策不同,我國企業在獲準發行債券的訴求上所面臨的限制,看來遠比上市還要艱難。因此,國家應該考慮如何更好地引導和培養社會債券市場,以促進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時有更多的適宜的選擇方式。

(3)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資金比例高

很多企業資產負債率達到30%以上。一方面是難于籌資,另一方面是高負債率。這似乎很矛盾,但稍加關注,不難發現除少量的約束性強的金融性負債外,中小企業債務中往往是結算性負債較多,從而形成積重難返的社會債務鏈風險。

(4)投資決策缺乏科學性

企業在固定資產投資的決策過程中,因對經濟信息了解的不全面、投資項目的系統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不充分以及決策者決策的能力限制,使投資決策經常出現失誤。由于投資決策的失誤導致企業的投資不能按期收回,沒法獲得預期的收益,這樣企業面臨著較大的財務風險[5]。

(5)內部管理基礎普遍較弱,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差

一方面,由于受到人力資源和生產資料等方面的限制,中小企業擁有簡單的管理機制、短缺的管理資源,其專業性也相對較弱,有些中小企業連專職財務管理人員也沒有配備。由于先進科學的財務決策在中小企業得不到規范的操作,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受到了嚴重影響。另一方面,較多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處于虧損的邊緣,根本沒有時間系統全面地考慮企業管理,那更談不上進行財務管理。

(6)無法適應復雜多變的企業財務管理宏觀環境

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主要有經濟環境、市場環境、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導致企業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威脅,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商機。中小企業因人力、財力、物力的限制,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企業的財務管理將會不太適應,這樣企業的財務活動可能面臨著較多的困難。

4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

4.1 中小企業籌資風險的防范

(1)選擇正確的籌資方式。中小企業的籌資渠道越來越多樣化,通過選擇正確的籌資方式,能夠保證籌資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經濟性。

(2)合理確定財務結構,控制負債經營風險。在評價、控制負債經營風險時,應考慮以下五個重要方面:財務結構的彈性分析、企業銷售收入的成長率和穩定性、 企業的規模和實力、企業的財務狀況和償債能力、資產結構的影響。

(3)完善自身,積極解決“貸款難”問題。中小企業在努力提高自身收益水平的同時,通過與銀行保持積極的聯系,按期償還貸款,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通過建立自己的內部信用評價體系,為自己提供有關信用評價信息,解決中小企業信用評價困難的現狀[6]。

4.2 中小企業投資風險的防范

本文主要是對直接經營投資、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等風險的防范進行討論。

(1)調查與分析投資環境

中小企業應及時發現、捕捉、選擇各種有利的投資機會。在選擇投資機會時既要依據市場狀況又要結合自己的資金實力,量力而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利用機會,防范因投資資金不足所帶來的種種風險。

(2)分析投資的可行性

企業的生死命運與投資決策息息相關,尤其是在企業的初始階段,可行性分析至關重要。企業進行投資可行性分析,應從以下兩方面著手:第一,市場調研,收集豐富的市場信息。第二,通過組織各方面的實際工作者和專家,對企業所要投資的項目進行定性定量的可行性分析,得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從而進行投資決策。

(3)轉移投資風險

轉移投資風險的方法主要有套頭交易、轉包工程、投保等。

(4)適當多元化的投資,分散投資風險

企業未來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是產生投資風險的客觀原因,因此,不同的投資項目在同一種經濟狀態下其投資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會有所不同,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財務收益。當一個項目的財務收益上升時,另一個項目的財務收益可能下降,所以通過分散投資可以有效地防范投資風險。

4.3 中小企業資金回收風險的防范

4.3.1 應收賬款風險的防范

(1)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

中小企業在銷售階段應對賒銷工作進行加強控制,認真調查賒銷客戶的資信及財務情況,了解賒銷的總體規模;在會計核算和監控階段,應準確核算應收賬款余額,并加強監控應收賬款和增強催收力度,以便快速回籠資金。

(2)有效融合財務與法律,減少應收賬款回收風險

企業在銷售需要分期收款的大宗產品時,需要充分了解買方的商業信譽、資信狀況和財務狀況,同時法律部門、銷售部門一起制定銷售和信用政策,這樣為壞賬的發生設置了第一道防線。同時,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應加強監督管理,當債務人的財務狀況和資信發生變化時,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壞賬的發生。

(3)合理確定應收賬款的持有水平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企業信用管理部門確定合理的應收賬款持有水平,也就是一個信用銷售的最佳額度。企業應收賬款金額的大小可能會產生正負兩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企業銷售規模因信用銷售的推行而不斷擴大,可能實現了較好的促銷效果,而應收賬款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持有應收賬款會發生一系列的持有成本并嚴重影響本企業的現金流。所以應制定合理的應收賬款的持有水平。

(4)設置應收賬款預警系統

對于持有的應收賬款,企業應在財務系統中設置“預警”程序,每當一筆應收賬款快到期的時候,系統會自動提示,或應收賬款自動轉入應收賬款合適的分級欄目下。

4.3.2 存貨風險的防范

(1)防范不良存貨的風險

以下這些方法能有效地降低不良存貨的風險:采用ABC方法來管理存貨;通過存貨的經濟批量來確定存貨的最佳采購量;根據存貨比率及時對不良存貨進行清理。

(2)存貨價格風險規避

企業能夠通過實現預警的方式來控制存貨的價格風險;另外,也可以通過研究市場來分析生產市場上暢銷的產品,一旦出現了產品滯銷的信號時,即使是虧損,也應及時作出應對措施,避免造成存貨積壓,而產生更大的損失。

(3)存貨規模風險規避

一般規避存貨規模風險最常用的兩個指標是存貨周轉率和存貨周轉天數。如果存貨周轉率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或歷史周轉率時,企業應分析原因,積極采取措施來提高周轉;反之,當存貨周轉天數出現偏高的情況時應及時做出反應。

4.4 中小企業收益分配風險的防范

(1)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的利益關系

中小企業通過不斷地學習和運用稅法知識來加強會計核算進行稅收籌劃,從而為企業減輕稅收;通過照章納稅來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強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認可度;學會充分利用國家出臺的優惠扶持政策。

(2)正確處理企業與員工的利益分配關系

為了減少員工流動率,穩定員工隊伍,吸引優秀的人才,中小企業應從提高職工福利水平和薪酬方面著手考慮,盡量縮小同大企業之間的差距。此外,職工的薪酬和福利支出是稅前扣除的,中小企業業主和管理人員應該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即使增加薪酬和福利的支出,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還可以達到節稅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敦力.風險基礎財務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2] 修澤睿.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及其控制的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 2006.

[3] 葉華.中小企業財務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 2005.

[4] 湯谷良.高級財務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5] 謝澤寧.論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5,15(5).

[6] 周建安.淺議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及其防范[J].企業家天地, 2006(9).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從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內涵和外延,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我國企業財務管理觀念,我國企業的資本制度,我國企業的外部籌資模式,我國企業的收益分配政策等六個方面分析了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樹立人本化理財觀念、充分協調好各相關利益者之間的財務關系,強化風險管理、促進競爭與合作相統一等相關對策。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 現狀 對策

一、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然要求深入進行企業改革,使之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和利益主體。與之相適應,企業財務管理也應從“被動型財務”向“自主型財務”轉變,建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制度。21世紀的到來,使知識經濟的大潮更加洶涌,在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迅猛發展的歷史巨變中,現代財務管理面臨著挑戰與創新。

下面,從以下六個方面對我國的企業財務管理進行分析。

1.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內涵和外延。我國的財務管理是在建國初期從原蘇聯引進的,其基本內容是將財務作為國民經濟各部門中客觀存在的貨幣關系包括在財政體系之中。1963年后,我國財務理論界打破了原蘇聯財務理論框架,以“企業資金運動論”代替了“貨幣關系論”,之后又提出了“價值分配論”、“財富事務及生產關系論”。改革開放后又提出了“財務職能論”、“本金投入及收益論”、“所有者—經營者財務論”等。我國過去探討財務管理理論一直是馬克思關于“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認為財務管理分為宏觀財務和微觀財務兩個層次,并把微觀財務納入宏觀財務體系,以財政職能替代財務職能。由于長期“政企不分”的“二元經濟結構”,使企業過度依賴財政,造成企業責任不清,效益低下。這種產權理論及制度加劇了股東、經營者和員工之間的利益沖突。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上的經濟,它使傳統的以廠房、機器、資本為主要內容的資源配置結構變為以知識資本為主的資源配置結構。而我們現有的產權理論和制度仍然維護“業主產權論”,忽視了人力資本對公司發展的重大作用。事實上,在現有的市場經濟中,創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識技術的員工在企業財富的創造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傳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時期,現代企業已不再僅僅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的問題,現代企業實際上是財務資本與知識資本這兩種資本及其所有權之間的“復合契約”,是“利益相關者”的產權合作。傳統工業經濟時代的產權理論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資產和投入資本的配置,忽視知識資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資者享有企業的剩余索取權,排斥智力勞動及其他相關利益者對企業的剩余分配權,從而,會加劇所有者(股東)、經營者和員工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在這種情況下,財務人員有必要進一步明確應該以誰的利益最大化為企業的理財目標。

2.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財務管理目標決定著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及其運用的技術方法,因而確立財務管理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經歷了三個階段: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總產值最大化、經濟體制改革后一段時期的利潤最大化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增值最大化及企業價值最大化。前兩個階段的財務目標都與國家對企業的考核指標相聯系,是為國家服務型的財務目標。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后,企業擁有自主的財權,要求企業財務目標為企業服務,轉化為資本增值最大化及企業價值最大化。

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下,國有經濟占主導地位,企業不僅與投資者有著利益關系,而且還與債權人、往來客戶、國家有關政府部門、內部職工等其他利益主體有著利益關系。國家既是主要投資者,又是社會財富管理者,必然對企業財務管理有著很大的影響。因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既要反映企業所有者的利益,還要兼顧其他主體的利益并服從于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因而,股東財富最大化并不是我國企業理財的合理目標。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定位為企業價值最大化??紤]到該指標相對難于量化,當前企業的考核指標可選擇資本增值最大化。

3.我國企業財務管理觀念。我國長期形成的是局部、靜態的理財觀念,追求時期和時效性,常表現為短期行為。改革前,我國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在這種有責(實際上也不明確)、無權、少利(或根本無利)的管理體制下,一個企業的經濟關系只向上級負責。這樣,財務管理不重要,是名不符實的財務管理。長期的財務實踐使人們對理財觀念很淡薄。1993年實施“兩則”后,我國雖從名義上要求改變舊的模式,也完成了一些核算方法和機構上的改革,但改革更重要的是觀念的更新。如果我們不改變觀念,即使同樣運用西方先進的財務管理技術,仍然沒有效果。而觀念的更新比起核算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更為困難。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種風險及危機,使企業更好地追求創新與發展已是財務管理需要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4.我國企業的資本制度。資本制度是國家圍繞資本的籌集、管理以及所有者的責、權、利等方面所作的法律規范,在我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稱為“資本金制度”。資本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條件,為了企業的穩定與發展,各國都從制度上對企業的資本金予以保護。在資本金的確定上,目前世界上流行的辦法主要有實現資本制、授權資本制和折衷資本制3種。我國1993年頒布實施的《企業財務通則》才確定以資本金制度為核心的新的資金籌集制,隨后頒布的《公司法》做出了詳細規定?!镀髽I財務通則》規定,設立企業必須有法定的資本金,資本金指企業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注冊資金?!豆痉ā芬幎朔ǘㄙY本金的數額,即企業設立時所必須具備的資本金的最低限額。同時,在《工業企業財務制度》中又規定,資本金可以一次或分期籌集。根據上述規定,我國企業在登記時的實收資本可以和注冊資本不一致,但最終企業的實收資本與注冊資本是一致的。顯然,我國采用的是折衷授權制,是在吸取了法定資本制和授權資本制的優點的基礎上形成的,既遵循資本的最低原則,有利于鼓勵企業財務公開,便利投資;又對資本最低限額作出規定,有利于保護債權人等的利益,保持企業和社會經濟的穩定。

5.我國企業的外部籌資模式。資金籌集是企業資金運動和理財的起點。企業籌資的多少決定了生產經營規模和發展速度,制約著資金的投入、運用,最終影響資金的分配。企業資金來源包括內部來源和外部來源。內部來源就是企業留存收益,取決于企業實現的利潤和支付給股東的股利,通過留存收益籌得的資本是有限的。企業為更大發展,要更多地通過股票、債券、借款等外部來源籌集資金。企業外部融資一般有兩種模式: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我國企業外部融資模式從歷史上看大致經過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建國后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企業惟一的融資渠道是依靠國家財政,企業外部融資模式是財政主導型。第二階段改革開放以來國民收入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居民收入顯著提高。但是,我國的證券市場規模很小,主要是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居民個人的投資選擇較少。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也有限,主要依賴銀行貸款。這就造成我國企業外部融資采取以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為輔的模式。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企業直接融資的比例必將越來越高,并逐漸形成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互結合的模式,以充分發揮兩種融資方式間的互補性。

6.我國企業的收益分配政策。在現代資本制度下,為實現資本保全,各國都通過法律形式約束企業收益分配。目前關于企業留存收益的分配,國際上并存著兩種慣例,即提取盈余公積和分撥留存收益。我國企業的利潤分配制度先后經歷了一個利潤全部上繳、企業基金制度、利潤留成制度、兩步利改稅、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等曲折演變過程。1993年頒布實施《企業財務通則》后,才確定采用提取盈余公積的辦法。企業利潤分配只能按政府規定的順序、比例先提取10%的法定公積金,直至積累到注冊資本的50%為止;同時還要提取5%~10%的法定公益金;而后,經股東大會等決定可提取一定比例的任意公積金;最后才可進行股利分配。提留的盈余公積將長期積累在企業內。在這種收益分配政策下,企業的自主權很少,但可把更多的財力長期留存在企業內,這是與我國的會計實踐以企業利益為導向以及企業所持有的長期經營觀點相適應的。

二、對策

1.樹立人本化理財觀念,充分協調好各相關利益者之間的財務關系。企業的每一項經濟活動都是由人發起、操作和管理的,因此,重視人的發展與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基本趨勢和客觀要求。隨著中國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參加世貿組織進度的加快,新的產權理論與制度在中國出現不會太遠。在這種趨勢下,我們應創立新的財務管理模式與理論,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人本化理財的要求,協調好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財務關系。(1)建立多元化的財務主體。按照“利益相關者合作產權理論”,企業的理財主體應進一步細分和多元化。這里所說的利益相關者是指那些與某企業有一種或多種經濟利益的個體或群體,他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與企業之間擁有正式的、官方的或契約的關系,包括財務資本所有者(股東)、人力資本所有者(經營者和員工)、政府、顧客等;另一類包括社會公眾、環境保護組織、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及所在社區等。這些利益相關者的財務要求都應被看成是企業理財的重要內容,但第一類是最主要的。(2)重新確立財務管理目標。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一目標定位的產權基礎是“業主產權論”,考慮的只是財務資本的產權所有者——股東的利益。從“利益相關者合作產權”的觀點出發,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應重新確立。第一,財務目標多元化。財務目標不僅要考慮財務資本所有者的資本增值最大化、債權者的償債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會經濟貢獻最大化、社會公眾的社會經濟責任和績效最大化,更要考慮人力資本所有者(經營者與員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參與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財務要求。使企業經理及職工的個人收入與企業的贏利,他們個人的資產積累和企業的長遠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和目前單純的工資制相比,更有利于強化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更有利于保障他們經濟上的直接利益,更有利于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第二,財務責任社會化。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企業既要考慮資本投入者的財務要求,又要兼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財務要求。把企業的社會責任納入財務目標體系是“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下的必然選擇。因為知識資源與物質資源的一個明顯差別是知識具有可享性和可轉移性,它使得企業與社會的聯系更加廣泛而深入,而企業對知識的要求和應用將又取決于社會對知識的形成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因而企業必須履行社會責任,如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保護生態平衡、防止公害污染、支持社區文化教育和福利事業的發展以及贊助社區的慈善事業等。這樣,既有助于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也有助于其在社會大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更有助于其自身和社會的發展。(3)建立反映知識資本價值的財務評價指標。在傳統財務會計中很難反映知識資本的價值,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知識資本價值進行評價已是必然。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可以反映企業今后的發展潛力及趨勢;二是可以反映企業繁榮后存在的缺點和潛在的風險。企業的管理者、投資者、債權者、員工等利益相關者要想不做出錯誤的決策,必然會關注反映企業知識資本價值的財務指標。具體建立哪些表示知識資本價值的財務評價指標有待進一步研討。

2.強化風險管理,促進競爭與合作相統一。市場經濟使任何一個企業都存在著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這種可能性在知識經濟時代會更大。因此,企業財務人員必須有正確的風險觀,善于捕捉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有預見地采取各種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風險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是強化風險管理;二是促進競爭與合作相統一;三是創新和調整財務管理理論與內容,把無形資產作為企業投資決策的重點。四是改革財務機構,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增強企業理財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

(作者單位:晉城煤業集團 山西晉城 048000)

(責編:賈偉)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筆者結合自己從事財務會計工作多年積累的經驗,首先對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其次提出了如何加強企業財務會計的管理工作,最后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企業財務會計 財務管理 工作效率

一、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財務會計工作在企業的整個經營管理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加強和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我國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財會人才缺乏,力量薄弱,財會工作質量不高。

企業財務會計人才短缺,各企業的具體情況不盡相同。有的崗位空閑缺員,不能實現企業內部的牽制;有的在崗的財會人員基本素質低、能力不高,不能勝任這一工作;有的財會人員是企業低薪聘用的兼職人員,主要任務是記賬和報賬,應付稅檢部門。這樣難以確保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質量, 并且也不能對財務活動實現科學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監督、檢查以及分析評價等多個方面的管理監督。企業內部財務會計的管理機制不完善,在財務會計的管理工作當中缺乏制約力和既定目標。目前,多數企業還沒有建立和健全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機制,僅是采用個別人員進行記賬和算賬,無法滿足新時期企業的需要。

(二)賬目造假和違法違規行為嚴重。

因企業財務會計實力薄弱,企業內部沒有健全的財務會計管理體制,而企業外部又無有效的監督,這就導致了企業財會出現嚴重的違法、違規現象。這些人忽視國家的法律法規而肆意操縱企業的成本及其利潤,非法投資和非法籌資、胡亂分攤成本費用、弄虛作假、偷稅漏稅,這些行為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并且有越演越烈之趨勢。干擾了我國的社會經濟秩序的正常發展,并且造成會計管理的嚴重混亂,最終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二、如何加強企業財務會計的管理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

企業作為一個納稅人,是必須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設定必要的財務賬簿,編制相應的會計記錄,并且能夠定期編制企業的財務報表。不管企業經營的業務種類和性質怎樣,會計制度必須滿足準確和全面地體現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準確地記錄企業自身的資產存量、現金流量等情況,為金融公司、銀行和其它債權人提交相關的資信等級、財務狀況、融資能力等報告,并需要迅速向政府的相關部門和稅務機構提供納稅申報資料和各類報表。

(二)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為了維護企業正常的經濟秩序和自身各方面的正當利益,需要建立和健全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制度。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制度主要是指企業財務會計部門在資金的籌集、耗費、使用、分配和收回以及其相關經濟業務處理的整個過程當中,嚴格遵守相關準則。企業內部的會計機構和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需要嚴格實行本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監督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工作事項的合法性以及企業會計人員的廉潔性。

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制度必須符合下面要求:

第一,記帳和企業經濟中的業務事項、會計事項過程的審批人員、事項經辦人員、財物管理人員的職權應當明確,并能夠實現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第二,是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

第三,對財產的清查期限、范圍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指出;

第四,對會計資料需要定期進行內部審計,并且這樣的辦法和程序必須明確。

會計的監督和反腐倡廉應當結合,監督企業人員的腐化、貪污和鋪張浪費的行為。在企業會計監督過程中,對經濟活動中的資金運作、生產經營、收入分配等進行監督,堅決制止和嚴肅查處做假賬、違反財經紀律、營私舞弊、揮霍浪費等行為。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可以建立內部審計。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實施內部監督,依照法律會計賬目和相關資產進行監督。監督企業財政收支和其合法性、真實性、有效性,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促進企業提高自身經濟效益。會計工作還需要接受企業內部審計職能部門的監督。

(三) 建立規范的會計核算制度。

針對企業自身發展的特點,制定出合適的會計核算制度。企業會計核算需要嚴格遵守國家所制定的相關財務會計制度和法律法規,不可以因為企業規模不大、數量較多、分布比較廣、經營非常復雜、人員素質不高等多種情況而沒有相應的規范。會計核算制度,是針對從事會計工作的機構和人員而制定的。它具有統一性、標準性和一致性。會計核算制度在特殊的條件下會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而進行相應的變化,從而可以使企業做出相應的調整、修改,進而可以使其更加符合國家的要求。

(四)建立實用、簡化的會計核算程序。

從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相應的使用和簡化的核算程序。企業需要根據實際的業務填制或獲取對應的原始憑證,并審核該憑證,從而辦理相應的會計手續;需要根據所得到的原始憑證對記賬憑證進行編制;需要根根據法律設置相應的會計賬簿,并且這些會計賬簿必須包括總賬簿、明細賬簿以及其它輔助性的賬簿;使用審核過后的記賬憑證來登記會計賬簿;需要在一定的時間里將會計賬簿上的記錄和款項、實物以及相關資料進行核對,從而確保賬款相符、賬實相符、賬帳相符、賬證相符;需要將審核后的會計賬簿中的記錄以及相關資料進行編制,并總結財務會計報告,根據規定向各個會計進行提供。

(五)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每個企業在設定會計崗位的時候,必須根據本身企業的經營規模,業務量等多個方面的特點,需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精干務實的原則。在企業中,會計崗位的設置, 不僅需要在確保工作需要的基礎上合理地配備會計人員,從而可以防止人浮于事的現象。而且企業應當使會計工作程序高效、簡潔。通過使用各種不同的會計方法和核算手段,在精確無誤的基礎上實現會計工作簡明易行,從而降低會計核算的成本。

2、內部控制的原則。內部控制的制度是指,在企業內部因工作不相同從而產生的即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工作制度。采用這種制度,需要會計機構的內部人員分工必須明確,并且會計的所有工作必須合理地進行劃分,在會計部門內部設立相應的工作崗位,對會計工作有制約作用。

三、如何提高會計水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可持續發展綜合能力包含整合協調能力、知識技術核心能力、運營生產能力、戰略化管理能力、市場營銷管理能力與創新能力等。其在財務工作中則表現為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資本結構、營運能力、成長能力與價值創造能力等。因此快速提高企業的會計控制水平,是為了實現會計信息質量的有效提升,保護企業資產的完整與安全,同時有效避免企業的財務違規問題,確保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與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有機融合。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主要內容包括企業的貨幣資金、固定資產、對外投資項目、對內工程項目、采購、付款、籌資、融資、銷售與收款、企業成本費用、資金擔保等一系列企業經濟業務事項。因此提升會計水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每個企業來說都是任務艱巨、任重道遠。

筆者總結了以下幾方面建立健全科學、合法、完整、有效的提升內部會計控制水平的措施:

1、把握企業會計的財務授權度,建立企業貨幣資金收支與保管的崗位分離機制,制訂科學的財務收支、保管、使用的審批流程,避免財務會計人員權利的“一人獨大”,實現財務管理的相互制約。

2、建立企業日常資產管理的崗位責任細則,全程監控日常資產的驗收、入庫、領用、發放、盤點、保管以及處置,通過對各個環節的有效控制,避免企業資產的流失與浪費。

3、建立規范的企業財務對外投資決策流程和企業內部集體審議機制,避免企業財務會計“一言堂”的壟斷管理;

4、建立企業采購與付款的控制制度,發揮會計人員在所參與項目的請購、審批、合同簽訂、采購、驗收、付款等環節的監管作用,強化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5、建立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資金籌措會計控制制度,以調研為基礎,因勢利導,合理確定籌資規模、方式,絕不脫離實際的盲目跟風,保證資金有效使用,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經營和發展;

6、建立商品銷售和貨款回收的權責機制,加強合同訂立、商品發出和賬款回收的會計內部控制流程;

7、建立成本、費用控制系統。分解成本費用控制指標;

8、建立對外擔保業務的會計控制制度,防范財務風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狀況下,企業要想在信息化時代提升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擁有綜合強勁的財務能力,將其作為能力體系建設的重要部分,通過科學的財務會計管理戰略、實踐發展策略的良好制定,真正在優質財務能力建設中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的全面發展。只有提高對企業會計管理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越走越遠,因此,各個企業需要對財務會計管理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而且能夠積極地進行相應的革新,只有這樣,才可以使企業立足于不敗之地?!?/p>

(作者單位:湖北水總工程三處)

參考文獻:

[1]沈培育.論財務會計的管理[J].現代商貿工業,2011年第9期.

[2]王艷輝.關于當前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缺陷與改進的思考[J].中國市場.2011年第14期.

[3]劉殿君.財務會計對企業的目標創新影響論[J].財經界, 2010年第10期.

[4]王勇志.試論財務會計的管理[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5]李紀書、郭守林、楊可璽.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冶金信息導刊.2010,(4):101-102.

[6]丁春貴、曾小玲.論企業管理當局會計政策選擇行為的制約因素[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7).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幾年我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劇變,在大數據時代、在網絡環境的影響下,在國內外經濟環境巨變的沖擊下,現代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發生了轉變。我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日趨激烈,加之各種原材料、能源、人力資源等運營成本的持續走高,使得企業所能獲得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必須加強財務管理,努力探尋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財務管理體系進行優化。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問題;對策

引言 :

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與完善一方面能夠促進企業制定有效的財務控制和財務計劃;另一方面還完善企業財務監督。隨著信息化 時代的到來,我國企業得到迅猛發展,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高科技的支撐下,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受到了史無前例的巨大沖擊。在信息化 時代,現代企業應該與時俱進,盡快適應新時代發展變化的新形勢,創造出在網絡環境下的財務管理模式。本文將站在信息化 時代環境下,對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剖析,并為企業財務管理能夠盡快適應新環境而提供有效的策略,以期為促進我國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的信息化系統與企業的發展速度相比明顯滯后。很多的集團企業經過多年的經營發展,在經營的模式和組織的架構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企業的各自發展模式下,因企業在行業、地域分布等方面的不同,企業對下屬公司的業務和財務數據并不能進行有效及時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可能會出現下屬企業數據提供相當困難、無法做到對下屬企業的實時監控和下屬企業的財務信息上報較遲緩等方面的問題。原先企業所使用的財務管理軟件在核算成本等方面的缺點便會逐漸顯現出來,造成集團企業的財務信息在時效性和準確性方面不夠理想,這對于企業的發展以及創新體制的推行都是極其不利的。

(二)財務決策所依賴的支撐不足,信息出現嚴重的過載現象。在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財務決策所依賴的支持系統主要會出現支持系統有待進一步完善、信息爆炸現象的經常出現等方面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像 CRM、財務預算管理等系統的不斷發展和推廣應用,為財務決策者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支持,然而,財務決策的支持系統在對信息數據的處理分析上不夠完善,各個管理信息之間不互通有無,使得財務決策者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對于有利的財務決策的信息難以甄別,使得企業出現了數據和信息爆炸的現象,導致了現階段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實際上只是使得企業實現了“數據時代”而非“信息時代”。

(三)資金管理流程同信息化的管理系統之間的契合度有待提高。簡單來說,集團企業進行資金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企業在財務上可能出現的風險和適當降低企業成本,從而實現集團企業的資源配置最優化。資金管理的實質是一個管理的流程,從計劃的制定,到政策的實施貫徹和管控,以及對信息的搜集分析都是基于該流程而不斷往下進行的。然而,現目前有很多的集團企業將對企業資金的信息化管理主要集中于資金的結算功能上,簡單說就是僅實現了對資金的“點”式管理。這樣的實施方法也許對于集團企業的資金分配和掌握會較為有效,

但是對于集團企業的信譽、投資、資金的使用效果等其他方面的職能就顯得相對弱化了,帶著對集團企業實現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相當不利。同時還可能出現對應收付款項和長短期投融資的監管過程的弱化,這對集團企業的資金實力挖掘也是一大弊端,對于集團企業資金的管控也相當不利,很容易造成企業在安全方面的問題。

(四)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信息技術的出現,對于集團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進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為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更多在安全方面的問題,比如使用者的操作不當、病毒入侵等都會造成財務數據的丟失,也可能引起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癱瘓,有時甚至會出現一些錯誤的信息,致使管理人員的判斷不正確,從而干擾集團企業的正常經營和運作。

二、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措施

(一)優化業務流程

為了更好的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趨勢,企業在今后發展過程中應對企業內部的相關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在對企業今后發展方向進行合理規劃的基礎上還應該注重對各方面資源的有效整合。通過優化業務流程可以實現對當前企業各個生產經營關節的精細化、集約化管理,而計算機的應用將會有效促進財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以充分保證企業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安全性,實現財會業務一體化。財務會計流程從整個業務流程中采集數據,其數據載體是原始憑證,數據來源的唯一性和網絡數據的實時共享,充分保證財務系統可以將企業當前所進行的各項經濟活動充分反映出來,進而為企業今后各項工作提供有力參考依據。

(二)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在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注重建立以資金管理為主線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這一系統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主要是通計算機網絡手段,結合企業當前發展的實際情況,合理構建符合企業實際發展需求的動態資金管理系統,以實現對企業各個資金流的實時監控與管理,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有效拓展。與此同時,企業可以通過資金預測對使用資金進行統籌規劃,有效提高企業流動資金的使用效率,為企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建立財務預警系統

企業在建立財務信息系統的同時還應建立相關的財務預警系統,并且通過財務預警系統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嚴密監控及實時控制,若是相關操作超過指標則立即報警或停止授權,以回避企業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提高企業財務運營及相關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加強財務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

(四)實現全面預算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經營、管理方式以及發展方向均會在不同程度上發生變化,為了更好迎合當前時代發展潮流,企業應改變傳統財務管理方式,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忽視預算管理這一現象,導致企業應收賬款、現金流管理等均無法得到有效落實,針對這一現狀,企業應完善預算體系,同時借助內部計算機網絡系統與統一的財務軟件,對相關預算數據進行編制并儲存,實現對財務成本的實時監控,從而有效提高當前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在此基礎上,企業可以建立責任成本控制制度以及成本中心,責任成本中心只對成本或費用承擔責任,年初以各責任中心為單位編制預算,同時將這一相關數據信息,借助財務信息系統對其中責任中心的實時動態進行有效監控,最終形成考核結果,企業可以根據這一結果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業績對其進行獎懲,以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有效提高財務工作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緩解企業發展中存在的財務管理問題,企業應注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通過采用先進技術構建統一、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同時規范財務工作人員的相關工作,有效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及效率,保證相關數據信息的真實、準確性,充分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參考依據,促進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在信息化時代,企業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借助網絡的巨大優勢,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為推動企業的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龔濱 . 如何加強新時期財務精益管理 [J]. 財會學習,2015(08).

[2]蔣靜然 . 如何加強新時期財務精益管理 [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3).

[3]張鵬舉.新時期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5(10).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首先就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的內涵、特點及內容進行了分析,其次介紹了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的意義與原則,最后結合當前企業風險財務的發展現狀,提出了有效地管理措施。

關鍵詞:企業風險;財務管理;風險財務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企業在市場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逐漸增多,而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生存的空間,提高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成為了重要的途徑。因此,加強企業風險管理逐漸成為了企業管理中的重點研究問題。

一、企業風險財務管理概述

1.風險財務管理的內涵

所謂的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無非就是企業針對于客觀存在或是預期中將會發生的財務風險而進行的積極反應的一個過程的稱呼。企業的風險財務管理指的是建立在對企業當前存在的風險具有全面、客觀地掌握與了解基礎上的一種管理活動,企業在進行風險管理時需要利用先進、科學的管控力技術或較為成熟的管理手段來對企業的財務活動中存在的風險進行管控,進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降低企業的損失。從基于管理學的角度來看,企業風險財務管理將企業風險管理與財務管理充分地結合起來,進而演變成了一種全新的管理學科,所以其需要企業在不斷地實踐中逐漸使其得到成熟與完善。

2.風險財務管理的特點

相比通常意義上的企業財務管理而言,企業風險財務管理有兩個與之不同的鮮明的特點。一是,其所涉及的范圍比一般的企業財務管理相比范圍較廣,這是因為基于財務工作的范圍來看,企業風險財務管理蘊含在企業的各個運行環節,因此能否搞好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二是,其理財的觀念同一般的企業財務管理相比有著很大的區別。對于一般的企業財務管理而言,其尚未涉及到任何有關企業風險問題的管理,故而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中,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無法及時主動的發現企業存在的風險,進而規避風險。這是因為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實行的是保守的理財觀念,而當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更加的巨大、更加的復雜,因此企業只有不斷更新風險財務管理觀念,才能樹立科學的風險意識。

3.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的具體內容

從企業管理的內容來分析,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了自然風險財務管理、社會風險財務管理、市場風險財務管理。其中,由于企業對自然性的風險財務管理難以把握,故而其易給企業的經營造成很大的風險;而由于社會的動蕩不定,會造成社會風險的產生,但社會風險一般很少發生;對企業來說由于財務狀況很難維持高效的水平,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其市場財務風險存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而這就需要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二、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的意義及原則

企業若要想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中占據一定的地位,并保持持久地發展動力,就必須要具備較強的風險識別以及風險管理的能力。具體來說,首先,企業風險財務管理能夠為企業提供全面的財務上的風險以及管理風險的手段,進而使企業的財務資金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其次,企業風險財務管理也可以給企業決策者提供制定企業管理的參考依據,進而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性。但由于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的范圍很廣,因此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上相對而言較為復雜,這就要求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是,權責對等的原則。也就是說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明確每一個人員的責任與權力,并將其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保證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同時還需建立完善的員工激勵與約束機制,實行獎懲;二是,全面系統原則。也就是說企業在進行風險管理時需要全面綜合考量到各種因素,并不斷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以及能力,讓其保持高度的思想動作;三是,適應性原則。也就是說企業所制定的風險財務管理規章制度,要同市場經濟宏觀環境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相吻合,從而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四是,充分溝通原則。也就是說企業需做好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交流連接工作,提高內外間溝通的有效性與及時性,以此避免由溝通不暢帶來的決策上的失誤。

三、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的措施

1.完善風險財務管理體系

企業只有建立并完善風險財務管理體系,使其走上制度化的管理道路,才能充分發揮出積極的作用。首先,需完善企業的資金安全管理制度。企業在結合現有資金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要不斷與時俱進,不斷吸收并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制度;其次,加強管理制度的落實,即要將資金安全管理的責任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身上,充分保證資金的安全;最后,要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增強員工的責任意識,確保資金的安全制度的有效執行。

2.提高企業財務人員風險意識

要想提高企業的風險財務控制能力,就需要提高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進而保證員工能夠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風險財務管理。首先,要加強對員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實增強員工與企業共同依存的榮辱觀,使其能夠抵制各種誘惑因素,防止因道德缺失給財務監督管理工作帶來的巨大風險;其次,要不斷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升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技能水平,還要為其提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鍛煉機會,使其能夠盡快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全面掌握財務管理的方法;最后,不斷強化其風險意識,優化企業資金安全管理體系,提升風險財務管理的能力。

3.建立完善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的內部制度

企業內部制度的建立是企業風險財務管理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環節之一,尤其是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構建和完善更關系著企業風險財務管理制度的實施。而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包括會計分析制度、財務管理人員崗位責任、財務管理程序規定等。企業領導者要帶頭嚴格按照企業財務制度的相關規定進行,從而在企業上下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圍,提高員工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增強風險管理的能力,進而保證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決策的安全與可靠。

四、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不難看出,企業在進行風險管理工作時,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風險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并結合國內外市場環境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構建完善的風險財務管理體系,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及風險意識,從而促進企業的穩步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行.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1:231+236.

[2]喬洪奎.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36:119-121.

[3]王興華.關于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4,30:205-

206.

[4]楊逸明.關于企業風險財務的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33:90-91.

作者簡介:張德志,(1977.12- ),男,在讀碩士,統計師,研究方向:統計分析及財務管理;作者身份證號碼:513025197712064814

上一篇:并購企業財務風險論文范文下一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