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培訓效果評估管理辦法

2023-03-14

第一篇:培訓效果評估管理辦法

關于員工管理培訓之后的培訓效果評估

大家來討論:關于員工管理培訓之后的培訓效果評估

我公司現在做的培訓評估還比較簡單,希望聽到大家更多的建議:

1.使用量化的表格,分為:培訓本人評估占15%、培訓教師評估占15%、公司培訓部門評估占20%、培訓人員上司評估占35%、培訓人員下屬評估占15%

2.評估后的分數進入該員工的培訓檔案,并且與該員工的年度考評直接掛鉤(包括晉升轉職等項目)。

3.某員工的培訓評估分數沒有達到平均分數或分數過低,則應由人力資源部門跟其面談,了解其對培訓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對自身工作予以修正和改善,并作面談記錄。

樓主的培訓評估角度比較全面,但不知執行起來是否有困難,而且要與年度考評直接掛鉤。

我負責的培訓主要針對產線人員,也包括各領班、主管、主任等高層管理人員。這些人員的評估主要是量化表格。

其中我們有一個產線員工的技師班,對他們的考評比較全面,由他們帶的徒弟、徒弟所在產線的主管、技師的主管來考評,且考評結果與每月績效考核及今后的晉升獎懲掛鉤。針對考評結果的不足給予個別談話和培訓。

量化考核不是所有形式的培訓都可以采用的.

量化考核更多的是用在有一定時間長度,體統的培訓之上的.比如針對某項專業技能開展的培訓,新員工的入職崗位理論培訓等

其實你所說的培訓評估方式就是所謂的360培訓評估,通過上下級,同事甚至某些客戶也會參與進來的這樣一個評估方式.在評估方式上我覺得大同小異,主要的還是評估后的反饋.現在很多企業培訓評估都是有頭無尾,培訓的結果都是領導看的,而沒有真正的反饋到本人.這點貴公司做的不錯,給我很多啟發.

還有你在具體的量化指標上,我覺得操作上有一定的難度,對培訓的效果,我覺得他的上下級的反饋應該更有說服力,而培訓部門說白了,就是一個組織協調的部門,其評估的根據可能跟多的來自于該學員考勤情況以及最后考核的分數,以這些為依據.

而作為培訓師,他的反饋跟多的有主觀因素,因此在培訓評估,對培訓師也 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拿我所在企業來說,我們有一支穩定的內訓師隊伍,但是他們更多的是扮演傳統的授課角色,而不會真正去關注學員,甚至在一期培訓結束以后,學員誰跟誰都分不清,因此,這里的疑問是?你的指標劃分依據在哪里?我個人觀點:指標分配比例不均.

對一個學員培訓后的表現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其上級以及下級,換句話說就是在工作中經常需要經常保持接觸溝通的人,這樣的評估可靠性應該更高一點.

培訓的目的是提高其工作績效,只有將培訓效果與績效考核聯系起來,才會引起學員的重視,很多起來這方面很欠缺.

另外,對培訓評估效果不好的,人力資源部要面談的不僅是該學員,還有對其進行評估的相關方,要不只能是一家之言

拙見~

第二篇:評估培訓效果總結

首先非常感謝賓館領導和老師對我的信任和關愛,在X月安排我去X地進行酒店經理班培訓班的學習。自從在學校接受了酒店管理的學習之后,在思想上和理論上一直沒有太多的進展,眾所周知,現代酒店發展的非常迅速,現在已經進入了優秀階段,如果沒有新理念、新思想、新的經營模式,那么我們就會落后。在學習的這段時間,感受特別深,授課的老師也是全國知名的酒店專家,期間也參觀了一些酒店,更是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酒店經理進行了交流,每個酒店都有自己成功的經營理念??傮w來說,這次學習使我在思想上、理論上和專業知識上有了很大提高?,F在很榮幸有機會向大家匯報一下學習的一些心得,可能在認識上還不夠深刻,還望大家見諒。

下面對培訓老師所講到的關于培訓這一科目,我談一下自己的一些認識和想法:

關于培訓,我們大家經常聽到和接觸到這個詞語,可自己仔細一想,什么叫培訓?培訓的含義是什么呢?如果在去酒店之前問我的話,我還真給不了大家一個準確的答案。所謂培訓就是一種培養和訓練的活動,是一個有系統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它的目的和目標是改善和提高受訓者的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以保證組織的績效和個人的發展。我以前也接受過培訓,也培訓過別人,但我始終沒有找到有效培訓的切口。我們經理特別重視培訓,以前每當安排培訓時,我心里就犯愁,因為我不知道怎么培訓才能讓員工從內心里接受培訓,怎么才能讓員工有效的吸收培訓的內容。通過在酒店的學習和交流,在對于培訓的認識上有了更大的提高。培訓者有四個等次,

1、盲目式——不知何為培訓,不知道培訓什么。

2、嘗試式——知道培訓什么,不知如何培訓

3、因循式——知道如何培訓,不能有效培訓

4、策略式——注意有效性并強調變通創造性。我想我以前應該介于嘗試式和因循式之間吧!

以前培訓效果不好的原因有很多,這也可以說是培訓無效果的弊端,通過和老師以及同學的交流,許多酒店包括我們有以下幾點弊端:

1、培訓選擇不恰當的時間。比如在班前會時培訓員工,或者選擇在下午,中午大家經過對客服務的疲勞活動,下午本來想休息,卻又被我們強行拉出來接受培訓,怎么會有結果呢?

2、內容有偏差。太多的強調技能和程序的培訓,但忽略了態度和理念上的培訓。

3、培訓的方式太原始、太陳舊。只是一味的講,卻少了問員工需要什么,少了和員工之間的互動。這么多的弊端,怎么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呢?同時通過和老師、同學的交流,我們又總結了針對培訓弊端找出了對策。

1、班前會解決核心問題(控制在15分鐘左右)指令濃縮為5分鐘,10分鐘培訓。培訓只講一個問題,重點不超過三個,因為專家認為,員工在站立時精力只有2分鐘的集中時間。講完之后要求反饋,讓員工重復。

2、案例討論解決共性問題,找到問題和員工一塊討論,共同尋求解決問

題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控制話題,以免跑題,既浪費時間,又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個別指導解決個別問題,一定要結合實際,因為不同的問題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法,有些問題并不是必須一個團隊共同解決,要看問題的特殊性。掌握好時機、場合和方法。

大家知道,我們酒店餐飲服務員都是成年人,而我們成人學員又有他固有的心理和特點,比如:

1、學習動機和他的需求息息相關

2、注重實效和應用

3、肯定自我,很難接受他人

4、固守經驗,難以接受新事物。還有注意力時間短,遺忘速度快等特征。成人的溝通交流方式又有一定的比例性,文字占7%,語言占38%,55%的情感交流。這就說明,成年人以非文字形為主。另外員工包括我們的認知渠道的方式又有許多種,1觸覺類型——指是親身運動,體驗實踐。這占37%。

2、聽覺類型——背景音樂,輔助錄音占34%。

3、視覺類型——指閱讀文字,觀看圖象又占29%。這些數據就給我們提出了問題。我們員工接受培訓,學習的途徑在哪兒?我們學習一般通過5+1學習,5+1就是五個感官加上思維。而五個感官是指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

綜合以上的問題,我認為以后培訓要進行深入化,具體化和切實化。在培訓活動中,應該分為六大部分,觀察與分析、設計與計劃、激勵與調動、實施培訓、評估和認證。

1、觀察與分析

員工的管理者就是員工的培訓師。培訓師在日常的工作和服務中,要隨時進行觀察和分析,其重點內容包括:目前的服務標準和程序做得如何?酒店前廳服務員的知識、技能怎樣?服務的持續性是否令人滿意?客人反饋意見是否達到餐廳的質量要求?前廳服務員情緒、工作熱情符合工作要求嗎?培訓師通過這樣的觀察和分析,才能準確了解培訓需求,制定出有效的培訓計劃。

2、培訓的設計與計劃

培訓活動的設計與計劃職能包括三部分內容,即:預測培訓結果與擬訂培訓目標,安排地點、時間、人員、設備等,根據輕重緩急安排培訓課程。

3、培訓中的激勵與調動

培訓師要解釋培訓的原因和重要性,帶領員工共同描繪出參加培訓對他們自己和賓館分別有哪些好處。在整個培訓過程中要尊重員工,并適時提出對他們的挑戰與鼓勵。要為員工提供成功的機會,如鼓勵發言、鼓勵展示等。當員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后,他們將更樂于參加培訓。

4、培訓中的問題與處理

培訓活動中總是會有不同的問題發生,訓導師要有能力隨時解決問題,排除培訓中的障礙,傾聽員工的反饋并做出回答。培訓師反饋的首要目的是使員工了解及自己的行為產生的效果,給出有價值的信息。信息必須是建設性和沒有威脅成分的。培訓師給出反饋信息時,要將注意力放在被反饋人身上,反饋內容要具體而不能籠統。反饋應針對行為表現,而不是個性,應基于培訓師的觀察,而非推斷。建設性的反饋強調長處,而非弱點。反饋要針對可以改正的表現,要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適量提供。反饋的目的在與幫助員工,要求對方改進表現。因此,正確評價餐廳員工的學習狀況,有助于增強培訓效果。

5、培訓工作的實施

實施培訓是為了增加部門中的技術人員人數,提高餐廳服務員的自信心和工作滿意度,提高服務和產品水平,建立前廳服務員的榮譽感。

6、評估和認證

培訓師要隨時評估與認證前廳服務員的學習效果,以保持前廳服務員工作的趣味性。要展示和承認前廳服務員的進步。培訓結束前,要針對餐廳服務員工作進行總結。

以上是在學習后對培訓工作的認識和一些心得,我相信我們在老師和經理的支持和指導下,前廳部的培訓工作會做的更好。我們有信心,我們的員工就更會有信心。

在酒店學習過程中還建立了qq群,經常在網上交流經驗,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和許多酒店成為好朋友。

以上是我在酒店前廳學習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學習成果,在此向大家簡單的匯報了一下,有認識不足之處,還希望大家能夠諒解

謝謝大家

酒管二班

溫瓊

20105660

第三篇:職工培訓效果的評估

正確評估培訓效果要堅持一個準則,即:培訓效果應在實際工作中(而不是在培訓中)得到檢驗。

培訓效果要從有效性和效益性兩方面進行評估。培訓的有效性是指培訓工作對目標和實現程度。培訓的效益性則是判斷培訓工作給公司帶來的全部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不僅僅是判斷培訓目標的實現程度。

培訓效果的評估方法很多,下面分述幾種。

1、成本收益評估法。在經濟上,成本收益分析法常用以評價投資效果。由于在一定意義上可將視為公司的一項重要投資,因而在評估培訓效果時也可借鑒成本收益分析法。運用成本收益分析法評估培訓效果,要注意以下幾點:

1)培訓項目的目標要明確;

2)只有具有可比性的培訓項目才能相互比較。比較的口徑和單位應一致;

3)真實反映培訓工作的重量;

4)要考慮培訓項目的機會成本;

5)計算培訓項目的投資回收期,要考慮該項目對其它項目帶來的收益;

6)評估的依據只能是培訓對公司生產經營實際作用的費用和收益。

2、以匯報的方式評估培訓效果。職工完成培訓回到部門,應及時向部門主管匯報培訓效果。通過部門主管與該職工之間的雙向交流,了解培訓目標的完成情況,檢查職工掌握的新知識、新技能,識別職工工作態度的變化。

3、采用調查問卷評價培訓效果。

公司人事部門向培訓職工發放無記名的調查問卷,要求職工回答。將這些問卷回收、歸納、整理分析,了解各職工對培訓工作的意見,評估職工在培訓中取得的進步,以改進今后的培訓工作。

4、評估記錄。

評估記錄是記載培訓工作評估結果的檔案資料。它有助于我們掌握過去歷次培訓工作的情況、經驗和教訓,為今后的培訓工作提供借鑒。評估記錄應力求做的健全、準確、詳細。

第四篇: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建立

企業員工培訓效果評估的機制體系建設

員工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通過員工培訓能持續提升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與工作態度,從而為公司的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為企業在競爭中獲取更大的優勢。然而培訓效果如何、培訓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員工培訓工作中尚未解決的一個最大問題??茖W的培訓評估對于企業了解投資的效果、界定培訓對組織的貢獻、證明員工培訓所做出的成績非常重要。

當代企業員工培訓及評估工作的重要性

1.員工培訓是獲得高素質人力資源的有效途徑。員工培訓可以為企業組織內成員創造持續學習的機會,營造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理念,提高組織的績效,達到組織和員工“雙贏”的目的。員工培訓不僅能夠更經濟、可1*地獲得人才,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的質量,而且能有效地激勵員工,培養員工對企業產生持久的歸屬感及對企業的忠誠,從而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來源之一。目前,國際上企業都十分重視培訓工作。國際大公司的培訓總預算一般占上一年總銷售額的1%—3%,最高的達7%。

2.培訓評估是培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培訓效果的評估,是指企業在組織培訓之后,采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訓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來。良好的培訓評估體系是在工作分析、崗位說明、績效標準和管理以及培訓要素之間的流程管理,這種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過培訓不斷提高業績,并在提高業績的基礎上,逐漸提高績效標準,進而使企業培訓進入良性循環,真正服務于企業的經營戰略。

企業員工培訓評估工作存在的問題

企業員工培訓評估工作的不足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對培訓評估的戰略意義認識不夠。目前我國很多企業沒有認識到評估工作的重要性,認為培訓考核工作可有可無,大多數企業并沒有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培訓之后不考核也是常見的情況。

2.我國目前許多企業的培訓評估只停留在初級階段。一是培訓評估投入少,許多企業在培訓工作上舍得花錢,開展品種繁多的培訓項目,但對培訓評估工作不投入,導致培訓效果無法評價,使有些培訓工作收效甚微;二是培訓評估的方法欠缺,培訓評估工作在我國處于探索階段,方式、方法不夠完善,特別是有些企業生搬硬套評估方法,沒有運用適合企業自己的方法;三是沒有做第

三、第四層次的評估,即沒有對員工培訓后在工作崗位上行為的改變和對企業經營業績帶來的變化進行跟蹤,且很多第

一、二層次的評估也流于形式。

3.由于培訓效果具有滯后性、間接性,使培訓效果在一定時間才能體現,且培訓具體的收益很難計算,從而加大了培訓效果測量的難度。

員工培訓評估工作的標準

對于培訓評估標準的研究,國內外應用得最為廣泛得是最早由美國學者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提出的培訓效果四級評價模型,該評估模型將培訓的效果分為四個層次:

1.反應層,即學員反應,在員工培訓結束時,通過調查了解員工培訓后總體的反應和感受。

2.學習層,即學習的效果,確定受訓人員對原理、技能、態度等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行為層,即行為改變,確定受訓人員培訓后在實際工作中行為的變化,以判斷所學知識、技能對實際工作的影響。

4.結果層,即產生的效果,可以通過一些指標來衡量,如事故率、生產率、員工流動率、質量、員工士氣以及企業對客戶的服務等。

隨著我國企業對培訓效果評估的日益重視,Kirkpatrick培訓四級評估模型已成為我國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的主要標準,但在相當多的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一般只停留在第

一、二層次,而缺乏深層次(第

三、四層次)的評估。

確立員工培訓評估機制的工作流程

1 評估準備階段。

1.1 培訓需求分析。培訓需求分析是培訓活動的第一步,它由培訓管理人員采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對組織成員的目標、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鑒別和分析,從而確定是否需要培訓以及培訓的內容。它是確定培訓目標、設計培訓計劃的前提,也是培訓評估的基礎。另一方面,培訓評估的結果又是培訓需求分析的一個輸入,可以為培訓需求分析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反饋信息,以便對培訓的相關環節作進一步改進。

1.2 確定培訓評估目的。在培訓項目實施之前,人力資源開發人員就必須把培訓評估的目的明確下來。多數情況下,培訓評估的實施有助于對培訓項目的前景做出決定,對培訓系統的某些部分進行修訂,或是對培訓項目進行整體整改,

使其更加符合企業的需要。同時,培訓評估的目的將影響數據收集的方法和所要收集數據的類型。

1.3 建立培訓評估數據庫。目前,培訓效果的評估分為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因此數據的收集也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定量數據包括:生產率、產品下線PPM值、利潤、事故率、設備完好率、員工流動率等。定性數據包括:內外部顧客滿意度、士氣、工作氛圍、工作積極性等。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中,定量數據使用得非常廣泛,而且極具說服力。

2 評估實施階段。

2.1 確定評估層次。培訓評估應本著實用、效益的原則,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對各項培訓工作有針對性地進行評估。具體可以遵循以下辦法:一是對所有課程都可以進行第一層次評估;二是對要求員工掌握知識或某項技能的培訓,應進行第二層次培訓。例如,新聘員工崗前培訓,需要員工了解廠紀廠規、公司質量方針及質量目標、操作規程等,因此,對培訓的考核可以采取閉卷考試和現場實際操作并用的方法。三是對以下培訓進行第

三、四層次的評估:耗時三個月以上的培訓項目;投入較大的項目;解決顧客投訴方面的培訓;培訓效果對組織很關鍵的項目;組織管理層十分關注的項目。

2.2 選擇評估方法。培訓評估按時間可以采取即時評估、中期評估和長期評估。即時評估是在培訓結束后進行的評估,而中期評估和長期評估則是受訓員工返回工作一段時間后的評估。對不同層次的評估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對第一層評估可采用問卷、評估調查表的方法;對第二層的評估可采用關鍵人物法、筆試、技能操作等;對第三層的評估可采用績效考核法,即測量受訓前后行為上的變化,也可采用比較評價法,即測量參加培訓與未參加培訓員工間的差別。對第四層的評估可采用收益評價法,計算出培訓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收益,還可以通過考察事故率、生產率、士氣等來衡量。

2.3 收集、分析評估原始資料。原始資料的收集、分析是培訓評估的重要環節。一般來說,第一層的評估收集培訓評估調查表,第二層的評估收集筆試試卷及現場操作考核結果,第

三、四層次的評估收集員工滿意度、員工流動率、顧客滿意度、生產率、設備完好率、財務利潤和產品下線PPM值等。數據收集后,調動數據庫中的數據,與原始數據進行對比,從而得出評估結論。

3 評估總結階段。

3.1 確定培訓評估報告。評估報告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培訓項目概況,包括項目投入、時間、參加人員及主要內容等;二是受訓員工的培訓結果,包括合格人數,不合格人員及不合格原因分析,另外還應提出不合格者處置建議,對不合格員工應進行再培訓,如果仍不合格者,應實施轉崗或是解聘;三是培訓項目的評估結果及處置:效果好的項目可保留,沒有效果的項目應取消,對于有缺陷的項目要進行改進。

3.2 跟蹤反饋。培訓報告確定后,要及時在企業內進行傳遞和溝通。一些企業往往忽略了這點而造成培訓評估與實際工作脫節。培訓評估報告應傳遞到如下人員:一是受訓員工,使他們了解培訓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進一步學習和改進;二是受訓員工的直接領導;三是培訓主管,他們負責著培訓項目的管理,并擁有員工人事聘用建議權;四是組織管理層,他們可以決定培訓項目的未來。培訓評估報告傳遞后,重要的是采取相應的糾偏措施并不斷跟蹤。培訓主管可以根據培訓效果調整培訓項目,對于員工反應好、收效好的項目可以保留;對于沒有效果的項目可以撤銷;對于某些部分不夠有效的項目可以進行重新設計和調整;對于某些領域欠缺的項目可以新增。

如何構建結構化的培訓體系

如何構建結構化的培訓體系!!

如何構建結構化的培訓體系?

人力資源管理核心之一培訓與發展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同時也是工作的難點。培訓需求如何分析?應該培訓哪些內容?培訓對象如何確定?師資力量從哪里來?等等。這些是經常困擾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的問題。本文試從構建結構化的培訓體系入手,逐層分析和解決這些熱點和難點問題。

一、

企業培訓工作的現狀

當一個企業面臨著各種發展需求時,其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制約因素就是人力資源。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力資源在企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培訓作為人力資源管理所必須的手段和方法,很多企業都非常重視。但是培訓效果往往事與愿違,培訓成效在低效率上徘徊。以至許多從事人力源工作的人認為培訓是一個“美麗的陷井”,導致有的企業對培訓工作的支持僅僅停留在精神上鼓勵??v觀企業培訓工作存在的現象,就不難理解培訓效果的低效、無效甚至是負面的。

1、盲目跟風,為趕時髦做培訓,為培訓而培訓,流行什么培訓課程,企業就組織員工參加什么培訓。

培訓需求分析是培訓工作最關鍵和最基礎的一項工作。很多企業往往忽視這項工作。做培訓不進行需求分析,就不知道培訓什么內容;不能確定培訓對象,導致培訓效果事倍功半。培訓計劃也是一種擺設,為計劃而計劃,為應付上級檢查而做計劃。

思維方式存在問題。不是針對崗位進行分析從事者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而是從課程入手,考慮接受這些課程的培訓能掌握什么知識,這自然就會出現跟風趕時髦現象。

2、培訓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很多企業認為培訓是人力資源部的工作,培訓需求分析自然也是人力資源部的事。其實不然,一個企業有上百個崗位,涉及幾十門學科,這不是靠一個人力資源部力量就能做好需求分析工作的,而是要求企業每個部門都參與,相互協作,正如國家教育部不會制訂每一專業的課程設置。人力資源部的主要責任是制訂培訓制度、構建培訓體系,保證培訓體系的正常運作。

3、企業缺乏專職或兼職講師,教材開發力量不足。每個企業無論是技術、工藝還是管理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所以并不是社會上的培訓資源就能滿足企業的培訓需要。由于企業內部缺乏專職或兼職講師,平時疏于教材的開發和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培訓時教材東拼西湊,難以保證培訓效果。

4、培訓與企業的的管理體系脫節,沒有配套的培訓管理體系來激勵員工參加培訓的愿望,引導員工培訓目標,以及沒有相應的處罰制度。

鑒于以上現象,企業要使培訓的投入和產出成正比例,必須從構建結構化的培訓體系入手,扎扎實實做好培訓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二、如何構建結構化的培訓體系

通常一個完整的培訓體系包括:培訓課程體系、培訓講師管理制度、培訓效果評估和培訓管理體系四部分組成。其中前三項是培訓體系的三大核心工作內容。

1、如何建立培訓課程體系

培訓課程設置是建立在培訓需求分析基礎之上,根據培訓課程的普及型、基礎型和提高型將培訓課程分為員工入職培訓課程、固定課程和動態課程三類。

員工入職培訓課程設置較為簡單,屬普及性培訓,課程主要包括企業文化、企業政策、企業相關制度、企業發展歷史等。

固定培訓課程是基礎性培訓。是從事各類各級崗位需掌握的應知應會知識和技能,崗位調動、職位晉升、績效考核反應知識、技能有欠缺者需加強固定課程培訓。

動態培訓課程是根據科技、管理等發展動態,結合企業發展目標和競爭戰略做出培訓分析,這類培訓是保證員工能力的提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結構化的培訓體系模型

不難理解,固定培訓課程設置是培訓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在企業中必須建立起以員工職業化為目標的分層分類員工培訓體系,明確不同崗位,不同級別的人員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

首先,人力資源部會同各級部門,從崗位分析入手,對所有崗位進行分類,如分為管理類、專業類、技術類等。在分類基礎上對每一類進行層次級別定義和劃分。由此,按照企業的組織結構和崗位勝任模式來建立固定課程體系就有了分析的基礎和依據。以各級各類崗位為基礎,分析員工開展業務工作所需的職業化行為模塊和行為標準,在分析這些活動時,可以遵循以下三種思路。

從活動開展的內在邏輯關系來考慮。 從活動范圍來考慮。 從活動內容本身組成部分來分析。

分析支持這此職業化行為模塊和行為標準所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由此,確定各級各類的培訓課程,從而開發出相應的培訓教材。不同級別的必備知識可以是相同的,但在深度和廣度上應該有所區別。

動態培訓課程可以從二個層次上進行分析。

企業目標。分析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競爭戰略,所希望達到的目標??紤]與此相關的管理思路、管理觀念和工作重點的轉移,組織流程的改造及涉及新的技術領域、工藝技術,并與此確定培訓課程。

從科技發展角度分析。如今科學技術、管理知識發展日新月異。當一項工作內容發生重大革新時,由此帶來的新技術、新的管理理念來確定培訓課程。 培訓體系建立之后,培訓對象的確定,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高層管理者。根據企業經營策略確定企業的人員要求,并由人力資源部分析并確定相應的人員培訓。

中層管理者。根據企業為他們制定的發展計劃和績效考評的結果,由高層管理者和人力資源部分析和確定他們的下一步發展需求。

基層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由中層管理者根據員工的績效考評來分析確定他們的培訓需求。 員工可以自己提出培訓需求,得到上一級主管及人力資源部認可。

第五篇:煤礦安全培訓效果的評估

摘 要:論述了安全培訓效果評估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原則,介紹了培訓效果評估的典型模式,指出了煤礦安全培訓效果評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安全培訓;效果評估;評估模式;存在問題;對策

1 煤礦安全培訓效果評估的指導思想煤礦安全培訓效果評估是煤礦安全培訓工作中比較重要的環節。安全培訓效果的評估,是指安全培訓機構在組織安全培訓之后,采用一定的形式,把安全培訓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來。

一個完整的培訓流程應該包括四個步驟:培訓需求分析———根據需求設計、選擇、論證培訓方案———方案具體實施過程———效果評估。良好的安全培訓評估體系是在工作分析、崗位安全說明、安全績效標準、安全管理以及安全培訓要素之間的流程管理,這種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過安全培訓不斷提高安全業績,并在提高安全業績的基礎上,逐漸提高安全績效標準,進而使煤礦安全培訓進入良性循環,真正服務于煤礦煤礦企業的安全戰略。

2 安全培訓評估檢查的目標和原則安全培訓效果評估的實質從深層次講是對安全培訓組織、安全培訓保障的評估,因此安全培訓效果評估的工作目標是:緊緊圍繞煤礦安全培訓組織、安全培訓保障的基本要求,以全面增強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素質,以不斷提高安全培訓質量和安全培訓教學管理水平為目的,建立和完善安全培訓質量評估制度,逐步實現安全培訓質量評估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開展安全培訓質量評估工作,應遵循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簡便易行、注重實效的原則,堅持激勵與約束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指導性與操作性相結合,以評促改,重在提高。

3 安全培訓效果評估的模式目前國內外運用得最為廣泛的培訓評估方法仍然是美國學者柯克帕特里克在1959年提出的培訓效果評估模型。至今,它仍是安全培訓經常使用的經典培訓評估模型??驴伺撂乩锟藦脑u估的深度和難度將培訓效果分為4個遞進的層次———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效果層。

反應層評估:即評價學員對整個培訓過程的意見和看法,對培訓計劃是否滿意、是否喜歡、是否認為有價值,包括對培訓的內容、講課老師的水平、培訓的方式、時間安排、環境設施等各方面的反應程度。反應層評估的主要方法是問卷調查,也可座談、面談、電話調查等。問卷調查是在安全培訓項目結束時,收集受訓人員對于安全培訓項目的效果和有用性的反應,受訓人員的反應對于調整安全培訓方案至關重要。反應問卷調查易于實施,通常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如果設計適當的話,反應問卷調查也很容易分析、制表和總結。具體衡量的尺度,可以采取4分法(極好、好、一般、差)、5分法(極好、很好、好、一般、差),或

者7分法(1到7分)、10分法(1到10分)。一般而言,5分法比較容易操作,但區分度不如7分法、10分法。問卷調查的缺點是數據具有主觀性,含有受訓人員情感成份。在安全培訓課程結束前的最后一節課,受訓人員對問卷的內容易受經驗豐富的安全培訓管理人員富有鼓動性總結發言的影響以及為了照顧情面,均可能減弱受訓人員原先對培訓不良的印象,從而影響評估結果的有效性。所以這個層次的評估可以作為改進安全培訓內容、安全培訓方式、教學進度等方面調整的依據,但不能作為評估的結果。學習層評估是測量受訓人員對原理、技能、態度等安全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學習層評估可以采用筆試、實地操作和工作模擬等方法來考查。

安全培訓組織者可以通過書面考試、操作測試等方法來了解受訓人員在安全培訓前后,知識以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強調對學習效果的評價,也有利于增強受訓人員的學習動機。行為層的評估是指培訓過后培訓學員返回工作崗位的行為變化,主要是指工作中的行為表現和工作績效,以判斷所學知識、技能對實際工作的影響??梢哉f,這是考查安全培訓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標。這往往發生在安全培訓結束后的一段時間,由上級、同事、下屬觀察受訓人員的行為在安全培訓前后是否有差別,他們是否在工作中運用了安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這個層次的評估可以包括受訓人員的主觀感覺、下屬和同事對其安全培訓前后行為變化的對比,以及受訓人員本人的自評。這通常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評估表。這種評價方法要求企業不斷獲得學員的安全行為信息。

效果層的評估上升到組織的高度,即判斷安全培訓是否對煤礦企業安全成果具有具體而直接的貢獻。這可以通過一些指標來衡量,如事故率、安全質量、安全意識等。通過對這樣一些組織指標的分析,煤礦企業能夠了解安全培訓帶來的成效。例如可以分析比較事故率以及事故率的下降有多大程度歸因于安全培訓,從而確定安全培訓對組織整體的貢獻。

這種四級評估模型已成為中國煤礦企業安全培訓效果評估的主要標準,但在相當多的煤礦企業,安全培訓效果評估一般只停留在第

一、二層次,而

三、四層做到的較少。

準確的評估安全培訓的效果是一項很困難的工作。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洛絲特對評估培訓結果提供了一些簡單而適用的建議,可以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

(1)請學習者在培訓課程結束時填寫評估表。

(2)培訓開始讓學習者談談他們希望學到什么。培訓結束時,讓他們回顧自己提出的學習目標,并討論究竟學到了什么。

(3)不斷提出問題,讓學習者闡述他們是如何理解概念的,并如何在工作中運用這些概念的。

(4)每講完一個新技能或新概念就進行小測驗,確保每個學習者都掌握了這部分內容。

(5)回顧學習結果,讓學習者證明自己取得的學習成果。

(6)安全培訓結束后,讓學習者花5~10分鐘時間寫一寫他們如何運用學習成果以及什么時候用。

(7)觀察員工的工作情況以及對新技能或新知識的使用情況。

(8)比較培訓前后員工的表現。

(9)讓學習者寫下安全培訓中哪些內容對他們的工作最有用,哪些內容最沒用。

(10)交給學習者一項工作任務,要求他們使用學到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完成任務后,與每位學習者交談他們的工作,指出他們的不足,并加強學習。

作為完整的職業安全培訓,安全培訓后的評估和反饋是安全培訓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是對本次安全培訓進行改進、完善和提高的必要手段。但由于安全培訓評估是安全培訓的一個難點,煤礦安全培訓機構限于精力、實力和財力,煤礦企業里大多數的安全培訓只做到了反應層和學習層的評估,這對于現在煤礦企業的安全培訓要求是遠遠不夠的。

4 安全培訓效果評估工作存在的問題安全培訓評估工作的不足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對安全培訓評估的戰略意義認識不夠。很多煤礦企業沒有認識到評估工作的重要性,認為安全培訓評估工作可有可無,大多數安全培訓機構并沒有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安全培訓之后不搞效果評估也是常見的情況。

(2)一部分安全培訓機構的安全培訓效果評估只停留在初級階段。一是安全培訓評估投入少,許多煤礦企業在安全培訓工作上舍得花錢,開展品種繁多的安全培訓項目,但對安全培訓評估工作不投入,導致安全培訓效果無法評價,使有些安全培訓工作收效甚微;二是安全培訓評估的方法欠缺,安全培訓評估工作在我國處于探索階段,方式、方法不夠完善,特別是有些煤礦企業生搬硬套評估方法,沒有運用適合煤礦企業自己的方法;三是沒有做第

三、第四層次的評估,即沒有對員工安全培訓后在工作崗位上行為的改變和對煤礦企業經營業績帶來的變化進行跟蹤,安全培訓效果的檢驗僅僅局限于安全培訓過程中,沒有在實際的工作中進行,造成了安全培訓與實際生產服務脫節。

(3)安全培訓需求不明確。對許多的管理層來說,安全培訓工作“既重要又茫然”,根本的問題在于煤礦企業對自身的安全培訓需求不明確但又意識到安全培訓的重要性。煤礦企業對員工的安全培訓需求缺乏科學、細致的分析,使得煤礦企業安全培訓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很多煤礦企業只是當公司在管理上出現了較大的問題、監督檢查的情況下才臨時安排安全培訓工作,僅僅滿足短期需求。對于安全培訓需求的制定,一些企業負責培訓的部門不進行需求分析,只憑經驗和模仿他人而機械地制定本單位的安全培訓計劃,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今年的計劃;有的公司對安全培訓需求的界定甚至只根據礦長的一句話??傊?,

安全培訓前不進行細致深入的需求分析,對培訓方案不進行合理的設計,以至于安全培訓需求不明確、某些煤礦企業的安全培訓變成一種救火式、應急式、毫無規矩、偶然的工作,導致人們認為培訓流于形式,更談不上效果評估。

(4)安全培訓安排與設置不合理。煤礦安全培訓目前處于規范化的初期階段,無論在培訓組織,還是培訓保障,都存在不足。特別是基本的師資、課程設置、安全培訓方法上都存在不足。例如:授課教師一部分是在煤礦企業中成長起來,有足夠的實踐經驗,但是在理論和教學方法上卻火候不足;一部分是大專院校的老師,擁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卻缺少實踐。在安全培訓教學方法上,煤礦企業大多運用傳統的模式授課,“老師講,學員聽,考試測”,從而產生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使學員失去對安全培訓的興趣,缺乏有效性、內容的針對性、過程中的針對性和趣味性。當前的教育安全培訓都是以學習和掌握既有的知識和技能為中心,不能開發學員的創新能力,而安全培訓的深層次作用恰在于開發學員的創新能力。國外探索出的討論式、學習式、講演式、游戲式、案例分析、模塊安全培訓等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同一安全培訓班的學員也常常出現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使安全培訓班的進度難以協調,效果不顯著。安全培訓的課程往往很少更新,大部分都是沿用上一年甚至前幾年的課程,這也反映了需求分析不足。

( 5)信息反饋渠道不暢。安全培訓進入實施階段時,需要實時反饋學員的學習信息,做到持續改進。而實際情況是,限于機制無反饋渠道等原因,或即使反饋有時也很難改進。

(6)安全培訓評估機制不健全。安全培訓投入與產出是目前煤礦企業安全培訓存在的最大問題,更加劇了安全培訓效果評估難的問題。由于人們較為重視的是安全培訓資金投入的問題或者如何改善安全培訓的方法和技術問題,許多的煤礦企業沒有將精力放在安全培訓的評估工作上,沒有認識到安全培訓評估工作的重要性。大多數的煤礦企業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對安全培訓效果進行測評的方法單一,效果評估工作僅僅停留在安全培訓過后的一個簡單的考試,事后不再做跟蹤調查。這樣一來,并不能起到考評安全培訓效果的作用,在安全培訓上的巨大投入并沒有收到預期的回報。

(7)由于安全培訓效果具有滯后性、間接性,使安全培訓效果在一定時間才能體現,且安全培訓具體的收益很難計算,從而加大了安全培訓效果測量的難度。安全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5 建議與對策

(1)提高認識。領導者觀念上存在的誤區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認識不足、決策草率、投入不足、制度不完善、具體工作方法不當都需要領導者接受培訓和通過有效的評估與考核機制來改善。安全培訓評估受《煤礦安全培訓管理辦法》頒布、國家局和省局安全培訓機構培訓質量評估檢查促進的影響,近一時期對安全培訓領導者的觀念已經有了很大促動,國務院446號令更加局這一促動,但是仍然有部分領導者的觀念還停留在過去的習慣做法上,需要進一步培訓,更新觀念,用現代培訓理念管理安全培訓,以適應煤礦安全培訓發展的需要。

(2)制度規范。制定培訓效果評估工作程序:前期準備工作程序、運行程序、

結束程序,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規范評估方法,加強對培訓效果評估檢查等工作制度,用制度進行規范管理。

(3)進行安全培訓需求分析。了解崗位信息,崗位的安全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流程、所需要的知識技能、需要取證、換證的人員、績效考核指標等,這些都是分析崗位安全培訓需求的基礎。一般安全培訓的需求來源,一是工作要求的變化;二是煤礦企業人事的變化,升職、降職、前進后退、新老交替都會產生安全培訓需求;三是績效的變化,績效不足自然產生安全培訓需求。對需求的界定,不僅要管理層來決定還需要中下層的員工參與,因為這些員工切身感受到安全培訓的需求。

(4)加強安全培訓的信息反饋溝通工作。在安全培訓前、培訓中以及培訓后,都能反饋信息給安全培訓的主管部門,特別是重大問題、影響培訓教學效果比較大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培訓工作能持續得到改進。

(5)改革安全培訓技術和方法?,F代的安全技術培訓應采用多種手段和方法,以提高培訓效果,特別是:應用多煤體和計算機網絡等技術;應用討論式,針對學習中的問題展開討論或者辯論,活躍氣氛;應用主講式,對于難點可請人或讓骨干主講,請部分人發言;應用沙龍式,尋找一個合適場所,舉辦輕松、活潑、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模擬式,對技術性強的,盡量模擬實際工作環境。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培訓工作總結報告匯報下一篇:培訓機構崗前培訓內容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