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如何加快城鎮化建設

2022-10-12

第一篇:如何加快城鎮化建設

如何加快小城鎮建設

黨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鎮化進程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強調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我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省委九屆五次全會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提出了“以民營經濟為主,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和鄉村城鎮化”的縣域經濟發展思路。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和省委對加快城鎮化的各項要求和部署,充分認識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意義,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以小城鎮為紐帶實現城鄉共同發展。小城鎮是鎮域經濟文化的中心,是農村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小城鎮的發展,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小城鎮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加快發展農村小城鎮建設,有利于促進我國城市化進程

中國未來城市的城市化發展道路,可能的選擇方案將是走總體城市化與農村城市化共同推進的道路,即在發展大中城市的同時,有計劃地推行農村城市化,重 點建設好一批縣城鎮和中心鎮,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為總體城市化的組成部分。顯而易見,沒有農村城市化,整體城市化將難以實現。因此,加快農村小城鎮 建設既是整體城市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動力量。

2、有利于轉移農村剩余勞力,化解農村深層次的矛盾

我國資源環境局限性大,缺乏大規模發展大中城市的地理條件,不可能走只發展大城市和農村勞動力都涌進大城市的路子。農村剩余勞動力滯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報率很高,收入總量也難以有較大增長。要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小城鎮地處農村,一部分農民進入小城鎮,減輕了大中城市的壓力,降低了城鎮化的社會成本。這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選擇。不僅有利于解決一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化解農村深層次的矛盾,還有利于城鎮化的長遠發展。

3、有利于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拓寬空間和創造投資環境

小城鎮建設可拉動建材、建筑、家電、家具、電力、交通、供水、通訊、環保以及餐飲服修等行業發展,刺激民營經濟的增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使鄉鎮企業產品乃至大中城市工業產品會有更多的銷路,同時也將成為農副產品銷售的集散地,為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拓寬經濟空間。

4、加快發展農村小城鎮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村工業化的發展

鄉鎮企業尤其是鄉鎮工業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問題也日益暴露出來。鄉鎮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農村,不僅難以管理,而且無法 實現相應的聚集效益。通過小城鎮的發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業企業積聚到小城鎮,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資源的最佳配置,促進鄉鎮企業上規模、上檔次, 加快發展步伐,走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工業化道路。同時,農村企業轉變增長方式,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發展農村經濟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發展小城鎮可以加強 對資源利用的規劃管理,并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規模經營,有利于轉變鄉鎮企業尤其是鄉鎮工業的經濟增長方式。

5、推進小城鎮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現代化要以土地適當集中,形成適度規模經營為前提。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唯有減少農民。一部分勞動力從農業退出,向小城鎮轉移和集中,有利于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推動農業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和普及,促進農業轉向集約化經營,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進程。

6、推進小城鎮建設有利于改善農村的生活質量,提高農民素質和保持農村社會穩定。農民分散居住在自然村落,文化、教育、科技、衛生等事業投資大、見效難,即使物質生活達到“小康”,精神生活也難以同步跟上。加快發展小城鎮,使更多的農民到城鎮居住,有利于傳播城鎮文明,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加快農村現代化進程。公共衛生和環境保護意識必將大大增強,加上小城鎮防污排污系統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從而大大緩解農村分散居住形式下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壓力和破壞,有效地改變農村環境污染的狀況,既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又能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保持農村社會的穩定看,社會越是組織化和多元化,社會結構就越是穩定。小城鎮發展將促進農村經濟專業化分工水平和多元化程度的提高,還能在社會管理、經濟合作、文化娛樂和信息傳播等方面發揮對農民的組織協調作用,從而有利于農村社會結構的穩定。

二、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政策措施和建議

1、解放思想,樹立發展是富民建鎮的第一要務。中國發展小城鎮有許多有利條件,也有許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還是思想解放不夠,改革力度不大,措施辦法不多。要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大膽解 放思想,不斷深化改革。當前,加快發展小城鎮建設,必須提高以下幾種認識:一是始終堅持發展是富民興鎮的第一要務。積極引導干部、群眾認識生產力,掌握資 本;挖掘生產力,積攢資本;發展生產力,增加資本;擴大開放,引進資本。要積極引導農民進鎮做工、經商、辦企業。一切以發展辨是非,以發展評得失,以發展 論英雄。二是不搞爭論,大膽改革,大膽實踐,銳意進取。學習先進經驗,"先干不爭論,先試后評論,先做再議論",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勇于創業"的 精神。面對矛盾不回避,面對改革不動搖,面對議論不爭論,允許試,允許闖,爭取時間發展,讓實踐作結論。堅持正確的,完善不足的,引導扭曲的,改革錯誤 的,寬容失誤的。真正做到創新不跟風,爭先不爭論,依靠不依賴,引導不誤導,使大家立足鎮情心系群眾,開拓創新,大膽實踐,把思想集中到發展上來,把精力 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資放手發展私營個體經濟。三是給農民以國民待遇。對一些小城鎮的戶口一律放開,只要有固定住所、穩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鎮人 戶、就業、入學、勞動保障等,對進城農民一視同仁。 四是一切堅持"三個有利于"。在農村解放思想的落腳點是加快發展,促進農民致富,促進小城鎮建設。解放思想的具體行動則表現為一切堅持"三個有利于"為標 準,即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人民群眾的富裕,有利于城鎮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堅持千政策、萬政策,引導群眾致富就是好政策;大干部、小干部,領導群 眾致富就是好干部。有了這樣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標桿、做事的標準、干事的標尺,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體化了,經濟發展、小城鎮建設就有了思想基礎。

2、小城鎮建設要準確定位,小城鎮建設必須以產業為依托,增強小城鎮的綜合經濟實力。產業是立鎮之本,產業是興鎮之基。只有產業的發展和推動,城鎮的規模效應、聚集效應才能實現。因此,要先研究產業主體,靠什幺立業才能把小城鎮支撐起來,要突出特色,不能千篇一律。例如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為重點,促進小城鎮經濟發展。又如培育一批龍頭企業,發揮他們的示范和帶動作用,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再如依托資源優勢和農產品優勢建設交易市場,重點中心鎮要努力培育具有一定規模和集散能力的農產品、工業品市場,發展商貿,搞活流通。加快發展服務業,增強小城鎮發展的后續動力。要把小城鎮建設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大力培育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促進小城鎮經濟發展。

3、鼓勵鄉鎮走市場運作,多元投資,經營城鎮的道路。同時,要強化市場觀念和競爭意識,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鎮建設投資體系,通過存量資產置換、出讓公共設施經營權、財政貼息貸款等途徑,吸收社會投資和外資,來籌措小城鎮基礎建設的資金,以緩解小城鎮建設資金短缺的矛盾,加快城鎮水、電、路、氣、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在基礎設施上要做到資源共享、設施共建、產業共樹、環境共保、防止各行其是,重復建設,以最大限度降低開發成本。

4、結合實際,科學地制定建設規劃。規劃應適當超前,立足于高起點、高標準、重科技合理布局,一步到位,建設可分期進行,避免重復建設和盲目建設。規劃一經確定,就要嚴格執行,不能隨意改變。在制定建設規劃時,要把小城鎮建設目標與本地可持續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注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發展,注意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重視城鎮特色的研究,突出地方特色和風格,將特色風格和現代氣息有機結合起來??h里在財政上應拿出專項資金扶持小城鎮建設的基礎投入,同時規劃、設計等部門應按最低的收費標準,幫助鄉鎮進行規劃設計,特別是制做一批經濟實用,新穎美觀的設計圖紙,以成本價提供給建房戶。

5、降低收費標準。以實施《行政許可法》為契機,按照精簡、下放、規范的要求取消一些應該取消的收費項目和審批事項,改進審批方式,完善小城鎮政府職能,提高管理水平。實行費用包干,鄉鎮代理、一站式辦理制和集中審批的辦法。除繳納一些工本費用外,象基礎設施配套費、土地出讓金等均留給鄉鎮用于小城鎮建設。

6、突出重點、注重實效??h里應集中力量重點抓好幾個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較大的建制鎮的小城鎮建設,使之盡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將其建設成為規模適度、規劃科學、功能健全、環境優美、各具特色、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農村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

7、加大執法力度,對在沿街老房內隨意亂建,不批先建的戶強制拆除,不能以罰代批。要以集中治理“臟亂差”為重點,建立有關規章制度,加大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法規的宣傳力度,并嚴格管理,營造良好的鎮區環境。要規范規劃設計和建筑市場,以確保規劃設計和工程質量。

8、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的素質,真正做到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增強城鎮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篇: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

農村城鎮化建設分析

三農”問題歷來是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大基本問題,從 工業化發展戰略的歷史選擇上分析,“三農”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國家工業化發展戰略重點、排序和資源配置導向側重于重工業和城市,從而導致國民收入再分配向不利于“三農”的方向發展。我國由于農業人口眾多、工業經濟基礎薄弱等現實國情,決定了在我國進行農村城鎮化更具有現實的迫切感。目前我國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期,大力推進農村城鎮化不僅可以有效的吸收返鄉農民工,緩解失業與城市壓力,加快城市工業的轉型,同時可以推進農村的適度規模經營,推動鄉村工業的聚集和結構升級,促進農村非農產業增長及增長方式的轉變有重要的意義,最終增加農民收入,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農業、農民”問題。

關鍵字: 三農農村城鎮化一 、農村城鎮化發展的表現

農村建設和發展要按照城鎮規劃,叫農村城鎮化建設,具體說是指縣域范圍內的農村人口向小城鎮的集中過程。

1、人口的分布由原有較為分散的農村居住點逐步向相對集中的小城鎮集結。其結果是城鎮人口比重不斷提高,農業人口比重日益下降,城鎮與農村的差別不斷的縮小,形成城鄉協調發展的格局。

2、農村土地由原有比較單純的的從事農業生產逐步縮小,出現大量的住房用地和以工商業為主的建設用地,農村土地逐漸的流失。同時,隨著農村公路的修建,出現住房逐漸向交通方便的路段發展,以至于特別是在山區或丘陵坡上大量的空置房,無人居住,其結果嚴重浪費了農村土地。

3、在金融危機下,政府實施的4萬億投資建設以拉動內需的政策,主要用于了農村公路、工業區開發等固定資產的建設。各城市先后規劃建設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使城郊農村城鎮帶來發展契機,在城鎮規劃及農民自主創業的拉動下,出現了城鄉結合,一體化的發展趨勢,這對加快農村城鎮化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4、大量的閑置農民勞動力得到有效的就業,同時返鄉農民工也在家鄉就業或自主創業,對促進農民收入增加,當地農村發展,縮小城鄉收入差別,實現農村城鎮化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農村城鎮化發展的路徑

農村城鎮化發展路徑為以城市功能區建設為動力,帶動農村城鎮化

近年來,萍鄉實施萬畝工業園計劃,其工業區向北發展,位于北部的赤山鎮萬新、橫板、院背等村被劃為開發區,,帶動了該鎮部分農村的改造,加快了區域內城鎮化進程。

三、農村城鎮化發展的成就

1. 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

城市建設投入的加大,有力地推進了全省城市建設水平的迅速提高,推動了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鎮人口占該鎮總人口比重不斷增加,城鎮住宅區面積有所增加,城鎮經濟更加活躍。

2.城市交通狀況明顯改善

城市交通和道路建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全市城市公共交通投資累計有所突破2城市道路總長度快速增長,運營車輛的增加以及運營線路網的擴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為城市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更大的便利,城市之間的時間距離顯著縮短,大大提高了城市功能和效率。

3.城市供水供氣能力增強

隨著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加快,加大了企業改革力度。如建成了天然氣供氣項目,不僅為政府節約了大批投資,而且提高了市民生活用氣質量。同時,隨著工業園區的建設及城鎮設施的完善,城鎮供水項目得到完善,可喜的是大部分村已鋪設管道,在未來一兩年內將會覆蓋全鎮。

4.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

近年來對全鎮生產總值(簡稱GDP)增長率和城鎮化水平這兩個指標進行相關分析,得出城鎮GDP增長與城鎮化水平之間呈高度相關關系,表明城鎮化對城鎮經濟的發展具有高度的促進作用。

5有效地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增加了就業人數

城鎮化有助于工業和城市服務業的發展,城鎮化能增加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的需求,還能增加就業崗位,促進

二、三產業發展,改變產業和就業結構。2

6推動了社會全面進步、和諧發展

科教文衛、人口及勞動力素質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城市人口和勞動力素質的提升是現代化的重要條件。伴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城鎮科教文衛、人口文化水平也得到同樣快速提升。

以上分析表明,城鎮化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越來越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源泉。

四、農村城鎮化發展的主要問題

1城市的經濟聚集和輻射功能發揮不充分

實施城鎮化發展戰略,不是為城鎮化而城鎮化,而是為了利用城鎮對人口、資本、資源、技術和商品的集中所帶來的集聚效益和城鎮經濟的擴散效應來促進經濟發展。由于大城市有悠久的經濟發展史,完善的經濟結構,成熟的市場與雄厚的技術力量,它們能夠迅速吸收和大量創造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孕育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和產業,形成巨大的生產和流通能力,極大地提高規模經濟效益,提供廣闊的就業機會,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投資效率。因此,相對于小城鎮而言,大城市更能發揮城鎮的集聚效益和輻射能力,對周邊地區產生巨大的輻射力和吸引力,帶動一大片區域的繁榮和進步。

2、城鎮基礎設施落后

城鎮基礎設施缺乏,直接影響著招商引資,企業落戶,不利于城鎮經濟結構的合理發展,影響城鎮工業生產的正常進行,使城鎮工業集聚效益不強,影響城鎮吸收勞動力的能力并給城鎮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3 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嚴重

農村人口向小城鎮的迅速轉移,造成了農地的大量減少,同時由于缺乏治理污染的措施,小城鎮的企業所排放的“三廢”還污染了大量農田,嚴重影響農地質量,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惡化。

五、加強農村城鎮化的措施

1、統籌城鄉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城鄉經濟一體化

赤山鎮農村人口多,農業比重較大,近幾年產業結構雖有所升級,但還是出于農業區生產粗放結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在合理的分工基礎上,形成城鄉工業一體化的發展格局。為此,赤山鎮需利用市經濟開發區的優勢為該地區農村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為農業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為城鎮化提供產業支撐,為城鎮化提供產業支撐;進一步明確農村工業的發展方向,加大扶持力度,鼓勵繼續吧勞動密集型產業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有地區資源優勢、特定市場優勢的特色產業;加大農村工業布局的調整力度,引導企業合理的聚集。

2 推進城鄉就業結構戰略性的調整,逐步實現城鄉勞動力與就業市場的一體化。

逐步實現城鄉就業和勞動力市場的一體化,不僅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也是發育要素市場和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統籌城鄉勞動力就業,促進農村閑置勞動力有序的轉移,關鍵是明確政府在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方面負有重要的職能和責任,從機制上不斷完善勞動力市場,逐步建立以勞動力素質為主要就業標準的城鄉統一的就業制度和統

一、開發、競爭、有序的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市場,促進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的流動。

3統籌城鄉社會教育和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城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隨著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村居民對教育和健康的要求不斷提高,所以,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加大公共財政向農村教育和公共衛生服務支出,建立農民基本的醫療保險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促進城鄉可持續協調發展。4 用先進的規劃理念,制訂科學的城市規劃

要用先進的規劃理念,制訂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在深入研究本地居住方式和風俗民情的基礎上,進行精心創意構思,充分展示城鎮的歷史內涵、現代風貌和鮮明的地方特色。要注重城市規劃與區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重大基礎設施規劃的有機銜接,以城市為核心統籌規劃,實施規劃全覆蓋,不能盲目建設,每一塊土地都要列入規劃,不能留下空白,形成以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重大專項規劃為重要內容的綜合規劃體系??傊?,要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先儲備后開發的原則,以提升城市設計和建筑的水平。

5廣開投入渠道,加大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城鎮功能。

城市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應當引入市場機制,在政治宏觀調控下,利用市場手段按照投資主體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籌資渠道多樣化,投資主體多元化,設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規范化的新機制。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要通過財稅政策,穩定城鎮建設的財政資金來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徑地引導社會資金、國外資金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6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農村城鎮化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加強政府在農村城鎮化中的引導作用,適時把由農民自發推動的城鎮化轉到由政府引導和規劃的城鎮化方向上來,實現由自下而上城鎮化向自上而下城鎮化的轉變。

7進行城鎮建設投資體制的改革,實行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調動民間投資建設小城鎮的積極性。當前特別要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村城鎮化的財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小城鎮的城市化水平,增強城鎮的吸引力和輻射力。 小城鎮要大力發展服務于農村社會的第三產業和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加工業,突出資源優勢,做到“一鎮一品”,把農業產業化與農村城鎮化有機結合起來,既奠定小城鎮的產業基礎,又帶動農業“龍頭”企業興起和周邊農村地區的發展。

六 加快農村城鎮化的意義

1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村城鎮化能有效地克服農民收入徘徊和停滯的局面,拉動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成為啟動中國農村市場乃至整個國內市場,解決需求嚴重不足問題的“切入點”。 加快農村城鎮化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農民轉移到城鎮成為市民后,徹底割斷了同土地的“臍帶”,耕地可以向種田能手集中,從而擴大農戶的經營規模,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轉移到城鎮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民成為農副產品的購買者,可以擴大農副產品的需求量,有利于解決當前對農產品需求不旺,農副產品“賣出難”、“賣價低”等問題。加快小城鎮交通、供水、供電、通信、文化娛樂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引導農民進鎮建房、買房,可以直接帶動建筑、建材、輕工裝飾、機化、家電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2農村城鎮化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緩解了農村人口壓力與土地承載力之間的矛盾,成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蓄水池” 。 一方面可以緩解流動人口對大城市造成的壓力;另一方面,農村人口從土地上轉移出去后,留在農村地區的人口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可以緩解農村人口壓力和土地承載力之間的矛盾。

3、農村城鎮化推動著鄉村工業的集聚發展和結構升級, 成為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推動鄉鎮企業向集約化發展的“突破口” 。 首先,將分散的鄉鎮企業向交通方便、基礎設施較完善的小城鎮適當集中,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城鎮的集聚效益,集中治理環境污染問題,減少對耕地資源的占用,從而提高鄉鎮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鄉鎮企業邁上新的臺階,推動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其次,鄉鎮企業向城鎮集中,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可以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和升級。

4、農村城鎮化拓展了農業產前產后發展的空間,為孕育和培植大批龍頭企業和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創造了條件,成為農業產業化向深層次發展的載體。小城鎮作為農村地區資金、技術、信息的聚集地,是龍頭企業天然的載體和依托。通過大力發展小城鎮,加強小城鎮連接大中城市和輻射農村的功能,可以促進各種市場中介組織和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為龍頭企業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孕育和培植大批龍頭企業和農副產品交易市場。許多地區正是通過“城鎮興龍頭,農村建基地”的方式,充分發揮城鎮在拓展農業產前產后發展空間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果。

參考文獻:

【1】宋戈.中國城鎮化過程中土地利用問題研究.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

【2】陳鴻彬.農村城鎮化研究、建設及管理.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

第三篇: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淺思

摘 要: 新型城鎮化將是今后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新型城鎮化怎么“化”、“化”什么,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研究。本文以蒼梧縣為例,提出了加快蒼梧縣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加快 建議

中圖分類號:F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6-0378-02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預言:“美國的新技術革命和中國的城鎮化,將是21世紀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引擎。”據統計,截止2012年,我國的城鎮化水平按照常住人口計算,已達52.6%左右。城鎮化已成為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一個大戰略、大課題。在經歷了前期發展后,未來我國的城鎮化戰略如何推進?201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要圍繞提高城鎮化質量,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要把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重要任務抓實抓好。要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宣布,讓“城鎮化”這個主題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一號文件里關于農村戶籍制度的改革等表述,也預示著新型城鎮化已經開啟。在今后的十年,新型城鎮化將是蒼梧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能否搶抓這輪新型城鎮化推進的機遇,確保“三個蒼梧”建設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實現,是全縣各級黨委政府在這十年當中應該理清的大思路之一。那么,新型城鎮化怎么“化”、“化”什么,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研究。

一、新型城鎮化的概念

傳統意義的城鎮化,是指人口從農村向城鎮轉移的過程。城鎮規模擴大,經濟總量增加,而且僅限于城鎮規劃區。新型城鎮化,是指堅持以人為本,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統籌兼顧為原則,推動城市現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態化,農村城鎮化,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走科學發展,集約高效,功能完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個性鮮明,城鄉一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建設路子。

新型城鎮化相對于傳統意義的城鎮化,強調了三個轉變:由數量向質量轉變;由偏重經濟發展向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轉變;由城鎮規劃區向城鄉一體化轉變。新型城鎮化是城鄉一體化的抓手,城鄉一體化的最終目標就是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實現民生一體化。新型城鎮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圍繞城鄉一體化發展目標,涉及戶籍制度改革,社會保障,教育改革,醫療保障,金融服務以及旅游業發展、土地政策、人才支持、規劃、住房政策、公共財政政策、交通、水利、林業、農業產業化等。

二、蒼梧縣城鎮化發展的現狀

一是城鎮化進程有待加速。目前全縣9個鄉鎮中鎮區人口集中在縣城所在龍圩鎮、石橋鎮、沙頭鎮,四個鄉鎮,各鎮總人口在5萬以上,其余鄉鎮的鎮區人口均在3萬人以下,人口規模小。到2012年城鎮化率為43.53%,比全省城鎮化平均水平略低。在城鎮人口中,仍然存在這樣的居民,他們大多數人在農村有承包地,居住在城鄉結合部,主要從事第一產業,從某種角度講,這一部分人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城鎮人口,尤其是他們的受教育程度、生產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與現代城鎮文明還有不小的差距。從現階段發展實際看,城鎮化水平滯后對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的制約,直接表現在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主要向外縣城市地區轉移,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所需的勞動力和財力難以集聚,也影響了縣內消費需求的擴大。因此,積極推進蒼梧縣城鎮化進程勢在必行。

二是城鎮經濟實力弱,產業發育緩慢。由于自身經濟基礎脆弱,多數建制鎮沒有形成特色經濟,缺乏產業支撐,尤其是

二、三產業十分薄弱,致使小城鎮有“形”無“魂”,缺乏生機和活力,城鎮經濟難以繁榮,制約了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如縣城所在的龍圩鎮,主導產業沒有形成,吸納勞動力能力弱。沒有形成主導產業,體現在工業基礎差,產業工人少,無法吸納流動人口到縣城創業和就業。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機制啟動困難。

三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低,資源優勢沒有轉變成產業優勢,大量的農產品仍然徘徊在“產業化”大門之外,獨自承擔生產和市場風險。龍頭企業尚處于發展初期。

四是市政基礎設施嚴重滯后。全縣各鄉鎮鎮區道路、排水、供水等公用設施不配套,不能滿足城鎮發展的需要。城市工業污水處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低等問題突出。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仍少,房地產建筑面積未考慮入城農民實際情況,價格偏高,面積偏大,農民入城意愿強烈,而收入不高,影響了城鎮化水平的提高。

五是鄉鎮規劃建設管理缺位,執法出現空檔。鄉鎮規劃缺位。有規劃的鄉鎮,規劃與建設形成兩張皮,沒有按規劃執行。鄉鎮房地產開發處于無序狀態,市政公用設施、給排水配套難。集鎮環境衛生管理、市容市貌管理無機構無人員。有的地方無固定的城建管理工作人員,加之管理制度不健全,無城建日常維護經費,造成城鎮管理不到位,衛生環境臟亂差。

三、對蒼梧縣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建議

要加快蒼梧縣新型城鎮化建設,就必須做到“規劃、建設、管理”齊給力。城鎮化就是要讓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第

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城鎮規模擴大。城鎮化率高低直接體現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高低、生活質量的好壞。年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要圍繞提高城鎮化質量,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而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是我區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統籌城鄉發展。今年自治區安排12億本級資金加大對城鎮化投入,突出發展縣城和中心鎮,要整合縣域資源,重點支持縣城和中心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產業、人口和資源向縣城和中心鎮聚集,這些都給蒼梧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帶來了大好的機遇,必須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大力加強城鎮化建設,構筑跨越發展的良好平臺 自治區主席馬飚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后5年要努力實現城鎮化目標任務是城鎮化建設擴容提質,城市新區初步建成。特色鮮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生態良好、資源節約的城鎮體系進一步形成??h城平均人口超過10萬;城鎮化率提高到53%。蒼梧縣要給力這一目標如期或提前實現。過去5年,廣西堅持統籌城鄉建設,推動城鎮化跨越發展,城鎮化率由36.24%提高到43.53%。蒼梧縣和全區一樣,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2012城鎮化率達到44.66%,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13平方公里。蒼梧縣與梧州市有著城郭相連、一江連通的特殊地理位置關系,再生園區、蒼海新區等項目都位于蒼梧縣,給蒼梧創造了對接龍頭、加快融入城市發展的寶貴機遇。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機遇,開辟了一條園區和項目建設與城市拓展同步推進的特色城鎮化發展道路。去年,蒼梧縣以“東優、南延、西拓、北聯”為發展思路,拉開城市建設的步伐。堅持以縣城建設為龍頭,以重點鎮、中心鎮建設為重點,加強城鄉規劃,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到2015年,縣城建成區面積由2010年的11.5平方公里增至21平方公里,全縣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h城建設“東優、南延、西拓、北聯”,以重大項目為依托,拉開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東優”即以蒼海湖為核心,優化城東片區發展。“南延”即以思樂堂工業園區、香江夢都美生態園和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為依托,促進縣城不斷向南延伸,實現園區發展和城鎮建設相互結合、互為依托。“西拓”即以南廣高鐵梧州站及周邊開發、蒼海項目環城水系、長洲水利樞紐三四線船閘等項目為重點,大力向西拓展,加快城西片開發建設。加快建設中心城鎮。江北片以石橋鎮為重點,依托礦產資源建設工業集中區,依托洛湛鐵路火車站建設商貿及物流園區,以帶動周邊鄉鎮農林產品加工業和旅游業的發展。到2015年,形成以石橋鎮為區域中心,石橋、沙頭、梨埠、六堡、木雙等鎮互動協調發展的小城鎮體系。嶺腳、京南和獅寨等鎮依托農產品資源優勢,發展成為農副產品加工型小城鎮。六堡鎮和梨埠鎮依托六堡茶產業發展和自然資源優勢,發展成為以“茶文化”和自然觀光為主題的特色旅游城鎮。規劃建設一批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推進商貿物流基地建設,發展商貿物流業。加快建設蒼海湖、香江夢都美生態園、爽島飛龍湖和盤龍坳旅游休閑度假項目。充分利用李濟深故居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李濟深先生的精神文化價值和影響力,綜合規劃、深度開發,將其建設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力推進社學工業新城建設。力爭用3-5年時間,將其打造成為集約性最強、產業基礎最好、生態最佳的工業新城、城市新區。不斷完善市縣共建機制,做好規劃設計調整工作,加快道路、供水、供電、環保、通信、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企業入園需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年內引進15家企業落戶社學工業新城。做好蒼梧工業園區服務。繼續加快園區規劃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引導部分企業“退城進園”,拓寬發展空間。要進一步完善園區路、燈、綠化等配套設施,加強園區內部管理,完善園區服務體系,力爭實現工業總產值80億元。繼續抓好六堡茶園區入園企業服務,確保進園企業全部實現投產。同時創造條件盡快啟動寶石產業園區建設。

2.抓好縣城建設 加快推進蒼梧縣與梧州中心城區同城化,不斷拉開縣城建設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要繼續將蒼海項目作為蒼梧縣城市建設“一號工程”,繼續舉全縣之力突出抓好征地、搬遷安置以及打擊非法建筑和施工維穩工作,全面啟動和推進拆遷安置工作,確保項目建設用地和工程建設需求。全力配合加快環城水系、蒼海公園、西北岸線綠化景觀工程、跨湖橋等18項重點工程建設,力爭完成投資10.8億元以上。繼續推進縣城舊城改造、燈光改造、綠化美化工作,提升城市功能。

3.抓好小城鎮建設 發揮大鎮、名鎮、中心鎮的集聚效應和輻射作用,構筑起以縣城為重點、特色鎮為節點,新農村為補充的城鎮化發展模式。加大“六堡特色名鎮”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快石橋、大坡兩個國家、自治區重點鎮建設,打造六堡茶鄉、詩詞之鄉、名人故里品牌。繼續做好沙頭、新地、嶺腳、梨埠等公路沿線鎮建設,穩步推進京南、廣平、獅寨等鎮鎮區擴展工作,因地制宜發展了一批農副產品加工型、園區帶動型、商貿物流型、旅游觀光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鎮,以此加快推進產業、人口和資源的集聚,全面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努力構筑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因地制宜做好村莊規劃設計,全面推進農村路網、水網、電網、信息服務網、環境衛生網“五網”升級。綜合整治村莊環境,完成農村泥磚房改造,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工程,實施古村落修繕、保護、利用工程,彰顯鄉村特色。加強環境保護,強化節能減排,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創新環境管理制度,完善環保政策體系,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強化規劃環評,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繼續強化水系、濕地等生態敏感區和風景名勝區的資源保護,減少和控制土地污染。動員全社會力量做好垃圾分類,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加強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科學處理固體廢棄物。

4.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要逐步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建立健全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的長效機制,強化城區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服務功能。制定農村住房建設指引,完善農村宅基地建房管理制度,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繼續推進中心鎮建設,引導農民向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適度集中居住。加快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保、低保等制度并軌運行。改革戶籍制度,逐步消除城鄉待遇差別。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構建覆蓋城鄉、優質均衡的公共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

5.加大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宣傳推介工作 各級部門應在宣傳內容和形式上大膽創新,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內容編成戲劇、小品、快板,使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內容進課堂、進家庭、進商鋪、進社區,使基層廣大干部群眾入腦入心,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創新營銷思維,注意整體的對外宣傳、包裝,創造一些宣傳工作品牌,提升整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蒼梧建設。

參考文獻

[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N]《人民日報》2012年12月17日(01)

[2]《城鎮化:怎樣做到以人為核心》?[N]《人民日報》2013年6月13日(07)

[3]《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建設幸福美麗蒼梧》?[N]《廣西日報》2013年1月25日(08)

[4]201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

第四篇:關于加快城鎮化建設的建議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以穩步推進城鎮化為依托,優化產業結構,努力使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這一要求預示今后一段時期,城鎮化將在拓展我國經濟發展新空間中扮演重要角色。城市是經濟和人口集聚的載體,帶動區域發展的龍頭,形成競爭優勢的基礎。從城市化規律來看,一個城市的規模越大,產業集聚越容易,產出效益也越高,從而輻射帶動能力也越強。但開平城鎮化水平卻一直在低位徘徊,2008年底僅為35.74%,不僅遠低于珠三角,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要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實現新飛躍,開平就必須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第一,要創新發展思路和模式。省委書記汪洋同志從全省發展大局出發,根據各地不同的發展基礎、資源稟賦和交通區位等條件提出不均衡發展的發展戰略,開平應該認真學習領會,結合實際貫徹落實。不均衡發展戰略強調因地制宜,根據各地不同的發展條件,明確發展的重點,采取不同的手段,實現殊途同歸的發展目標。要求打破平均配置資源的傳統模式,把有限的資源集中起來發展。在城區通過提高人口和特色產業聚集度,實現集約發展;在廣大農村通過服務扶持、減少農業人口、增加非農收入、保護生態屏障,實現生態發展。廣東省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相當突出,而開平就像是廣東的縮影。大沙、馬岡等與城區及水口相比,差距很大。面對基礎條件懸殊的地區,不可能也不應該提

1出“一視同仁”的發展要求。從主體功能區劃角度看,也不適合要求大沙等鎮達到水口那樣的發展。因此,不能再走以小城鎮為主,土地資源占用多、產業水平低、集聚效應若、產出效益差的老路,而必須合理擴大城市規模,向城市輸入本地的農村人,通過加強經濟和人口集聚,做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質量,增強城市實力,增強整體輻射帶動能力。

第二,要切實做好“雙轉移”工作。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和形成城鎮產業聚集,是城鎮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內容,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城鎮化的進程。因此,在推進城鎮化建設中,務必緊緊抓住“人口轉移"和“產業聚集”這兩個關鍵環節,把推進“雙轉移”作為重要抓手。一方面要主動推進和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另一方面,要把城區的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或向外地轉移。產業的轉移還要注重集聚和配套。一個地方的產業集聚度高,就有利于形成發展的競爭優勢,有利于人才的積聚,有利于產品的配套和形成上下游企業的完整產業鏈條。因此,要把提高產業的集聚度作為加快發展的關鍵。以產業轉移園區為載體,引進有本地優勢和競爭力強的產業,促進形成產業集群,提高產業發展的集聚度和資源利用的集約度。要集中力量重點建設翠山湖新區,使之成為規模大、基礎設施配套完備、生活設施完善、綜合服務質量好、投資吸引力強的高水平園區。與此同時,要大力推進勞動力轉移,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積極實施人力資源開發戰略,大力加強教育培訓,努力辦好各類教育,尤其是要加快發展面向農村人口的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為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勞動力轉移就業打下堅實基礎。要實施好優秀農民工在珠三角安家落戶的政策,通過

一個人就業把一家人從山區帶出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這些人戶籍轉出后,如本人要求保留在農村的承包地,可以先不退。探索把山區偏遠地方的農民通過“移民”轉到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比如有計劃地把一些生存條件惡劣、不適合發展的村落整體搬遷到小城鎮,以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

第三,合理擴展城區面積,積極吸納農村人口。通過城區擴展的辦法吸納和轉移農村人口,在今后相當長時間里可能是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要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城鎮周邊地區的開發建設、特別是周邊村的改造,變郊區為城區、變農民為市民,把城市文明引入農村。農民進城需要有生活來源,只有有事可做、有錢可賺,才會樂于離開土地,向城鎮轉移。因此,應盡快改變招商引資只知道吸引制造業的狹隘思維定勢,大力發展城市經濟,發展第三產業,發展服務業,促進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吸納更多人口就業。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放開對農民進城落戶的限制,切實降低農民進城門檻。對因城區擴展而失去土地的農民,要及時辦理城鎮落戶手續,取得城鎮居民待遇。對在市內民營企業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及其他應聘人員,亦應放寬限制,準予落戶。要完善社會保障體制,解決進程人員失業、生病、養老等后顧之憂。

(陳 暢, 聯系電話:3276592)

第五篇: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研究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是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而所謂新型城鎮化,就是要由過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空間擴張,改變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務等內涵為中心,真正使我們的城鎮成為具有較高品質的適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鎮化的本質是以人為本,統籌兼顧,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推動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走科學發展的城鎮化建設路子。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期間我旗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吹響了新型城鎮化的號角。充分利用縣域地理區位優勢和特色產業優勢,推動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值得認真研究和思考。

一、基本情況

十一五以來,科左后旗城鎮化建設以建設蒙古族生態旅游城鎮為目標,堅持南移東擴的發展格局,抓規劃、繪藍圖,抓建設、強基礎,抓管理、上檔次,抓美化、變面貌,各項基礎工作整體上不斷加強,不斷完善,不斷提高,取得了重大的進展??谱蠛笃煸诖罅Πl展現代農業、推動縣域工業集群化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著力提升縣城規劃和建設水平,加大城中村、城邊村的改造力度,做大縣城、做精集鎮,全力推進城鎮化進程。甘旗卡鎮建城區面積13.24

平方公里,城鎮居民人口近8萬人(其中流動人口1萬人)。老城區三街六路總長29.12公里,新城區道路為九街五路,目前已完成鋪設20公里。完成的重點工程有:(1)城市道路工程。重點建設了博王大街、潮海街、巴彥路延伸、團結路延伸、建設路延伸及南工業園區路網工程。(2)市政工程。通過實施亮化改造,鎮區路燈總數已到3000盞,亮燈率達95%以上。新建、改造高標準公廁100余座,人行路彩磚硬化面積30萬平方米,更新、扶正路邊石8萬延長米,新鋪和改造雨水管網100公里。(3)園林綠化工程,每年自繁自育在各街路栽植各類花卉30萬株。鎮區綠化覆蓋率26%,人均綠地達到24平方米。(4)集中供熱工程,目前供熱面積已經達到120萬平方米。(5)垃圾處理場工程,無害化垃圾處理場即將竣工。(6)污水處理工程。日處理能力近期1.5萬噸/日,遠期3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已正式運行。此外建筑開發繼續保持強勁勢頭。 五年來共完成各類房屋建設工程271項,面積146.83萬平方米,投資14.73億元。

(一)科學規劃管理,拓展城鎮空間??谱蠛笃焱顿Y135萬元,聘請北京、沈陽規劃設計院編制了新一輪《甘旗卡鎮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金寶屯鎮城市總體規劃》、《甘旗卡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甘旗卡鎮區5.44平方公里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了甘旗卡鎮37平方公里和金寶屯鎮18平方公里的地形圖測繪工作,構筑了甘旗卡鎮“東

擴南移”的發展框架。同時,科左后旗堅持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城鎮與產業相協調的原則,合理規劃城鎮建設,全力打造以甘旗卡鎮為龍頭、重點城鎮為紐帶、梯次推進、配套呼應的城鎮發展格局,總體布局為“一線四鎮一區”。“一線”,即阿古拉——博王府——大青溝旅游精品線;“四鎮一區”,即甘旗卡鎮、金寶屯鎮、努古斯臺鎮、阿古拉鎮、大青溝旅游景區??谱蠛笃煊媱澋?020年,將城區面積擴大到22.5平方公里,可容納城鎮人口15萬人,城鎮化率達60%。

(二)完善基礎設施,塑造城鎮美好形象??谱蠛笃旒涌熘攸c工程建設,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改善居住條件。在舊城區改造中,著重實施了“三街六路”主干道和部分巷道的改造工程,累計完成街路改造33萬平方米,并新建住宅樓52.7萬平方米。同時,重點抓“三街三路一河一橋”改造工程和綠化、美化、硬化、亮化工程,打造文明、整潔、規范、有序的城鎮環境。目前,鎮區道路硬化率達90%,排水、排污管網覆蓋率達90%,通訊、有線電視主干道全部實現地埋,鎮區綠化覆蓋率達30%;在新城區建設中,本著“推新區、拉老區、設施配套一步到位”的原則,以新建博王大街為軸線、商業中心為樞紐,吸引相關單位入駐。新建街路28萬平方米,重點實施了博王大街、雙合爾街、科爾沁大街、巴彥南路及配套工程,充分凸顯了新區“優、美、亮、綠、暢”的特點;在工業園區建設上,將工業園區和城區有機結

合、統籌規劃,實施了鎮東工業園區5平方公里和鎮南工業園區1平方公里的通路、通水、通電、通訊和平整土地等工程,使園區的承載力和吸引力明顯增強。伴隨著工業園區交通、供水、供熱、電力、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的日臻完善。甘旗卡鎮南工業園區新入駐大項目廠家8個,哈布哈鑄造園已有10個鑄造項目落戶,甘旗卡、金寶屯工業園區入駐企業達55家。

(三)突出民族特色,提升城鎮品位??谱蠛笃煲巹潓嵤┝梭w現蒙古族服飾文化,以藍、白為主色調的蒙古族風情一條街建設工程,對33棟原有建筑進行整體改造裝飾,設計蒙古包造型13處;修建了體現蒙古族祭祀風俗的阿古拉廣場、體現蒙古族建筑風格的滿達步行街和體現現代建筑風格的娜仁步行街;完成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雙合爾公園及連接新、舊城區的城中河改造工程,并將部分蘇木鎮冠名為鎮區新建街路名稱。同時不斷完善文化基礎設施,突出抓好社區、廣場建設。累計投資2800萬元,先后完成了世紀廣場、體育廣場、火車站前廣場、雙合爾公園迎賓廣場、文化廣場、阿古拉廣場和新區廣場的建設,總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投資700萬元,對封閉式賽馬場進行了維修和擴建。此外,還積極開展社區“共駐共建”活動,鼓勵建筑單位在一定規模的小區內投資建社區,完善社區活動場所和辦公條件。

2011年,為加快城鎮化建設,全年實施“綠化工程”、“道路工程”、“住房保障及管網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近1億元??谱蠛笃煲越ㄔO蒙古族風情和生態旅游特色城鎮為發展定位,突出抓好甘旗卡主城區綠化、亮化和展示民族文化景觀帶建設,以及賓館、餐飲、購物、娛樂中心等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加強供熱、給排水管網改造及并網、道路改擴建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廉租住房、教育園區等惠民工程,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提高建設品位。統籌抓好金寶屯等重點鎮小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增強集聚和承載產業發展能力。抓好旗鎮村公路網絡建設,配合市里做好高速路、一級路和國道建設工作,進一步改善群眾出行條件。在加快新城區“三橫三縱”道路和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重點實施了大青溝街鐵路下穿橋續建、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設備安裝及管網連接、廉租住房、舊城區巷道改造、供熱管網鋪設、城區公廁、鎮區綠化美化亮化等群眾普遍關心的工程項目。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

二、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鎮規劃執法管理體制剛性不足??h城及鄉鎮建設普遍缺乏控制性詳規指導,縣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評審工作滯后,致使規劃控制缺乏依據。同時受管理體制的影響,鄉鎮建設缺乏規劃人員的監控和指導,規劃實施難以落實,

規劃執法剛性不足。部分居民對城鄉規劃了解不夠,支持力度不大。

(二)城鎮輻射帶動力不強。全旗除甘旗卡鎮外,其余城鎮建設普遍規模較小,對周邊鄉村的輻射帶動力明顯不足。城鎮產業建設滯后,旗內各建制鎮普遍產業建設規模偏小,技術落后,產品單一,抵御風險能力差,運行困難,產業承載力嚴重缺失,競爭力不強。

(三)公用設施滯后,城管機制不夠健全。城市建設缺乏融資渠道,資金缺口大,制約了市政設施建設??h城主街區人行道狹窄,沒有公用停車場,公共衛生設施不健全等影響了城市發展。城市管理機制有待完善,城市管理尚存在“一治就好、一停就亂”的現象,特別是城鎮基礎設施管理難以監管到位,損毀嚴重;縣城物業管理缺乏,影響城市宜居環境形象和城市品位的進一步提高。

三、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城鎮化是一個人口集聚的過程,是諸多因素共生演化發展的過程,是推進人口聚居、產業、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政府服務等的全面協調發展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新型城鎮化工作,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高效、持續、健康發展。

創新體制機制,發揮城鎮發展活力。深化城鎮投融資體制改革,動員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籌集建設資金,實現

城鎮建設投入與產出的良性循環。本著“誰投資,誰受益,誰擔風險”的原則,合理確定有關各方權益和應承擔的義務。對城鎮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推行市場化、產業化運作方式,轉變政府職能,集中精力加強對公用事業的數量、質量、價格和服務的宏觀監管。充分研究國家宏觀政策及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的相關政策,進一步解放思想,放手改革,以經營城鎮的理念,努力破解城鎮化建設中的難題。以項目為龍頭,實施捆綁式開發,促進城鎮建設快速發展。

強化產業支撐,增強城鎮發展動力。抓住我國經濟總體轉型、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以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為依托,加大工作力度,積極爭取在新一輪產業分工中,全面提高城鎮經濟發展的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努力擴大中心城鎮和鎮域經濟的總量。要加強城鎮戰略規劃研究,培育發展各個城鎮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骨干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用區域發展政策指導城鎮空間布局、產業分工和資源配置,避免趨同發展、低水平競爭??h域經濟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無污染、低耗能、節水型工業。建制鎮、中心鄉鎮要發展資源開發型和勞動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大力發展農村

二、三產業。在繼續大力發展商貿流通、餐飲服務、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交通運輸、信息咨詢等服務業的同時,依托城鎮,發展面向農村的服務

業。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要以推進資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為重點,積極發展循環生產、低碳經濟,建設節約型城鎮和社會。

加快公共設施建設,提升城鎮綜合承載力。以城區為樞紐、建制鎮為節點,建立起干支銜接,通暢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體系。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增強供水能力、供水質量和重復利用率,堅持主干電網建設和配電網建設并重,完成城鎮電網改造,提高供電質量和穩定性,鼓勵開發利用太陽能、沼氣、風能等清潔、經濟、高效的新能源。加強城鎮污染綜合治理和生態環境系統建設,建立和完善城鎮排水系統,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抓好城鎮污染治理,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積極治理污染嚴重的企業。城鎮新區建設要確保綠化用地,保證綠化建設和項目建設同步實施,努力提高城鎮綠化質量更高水平,努力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的城鎮生態環境系統。進一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社會福利設施配套建設,統籌安排社區服務、老年設施建設。

展現特色文化,打造城鎮個性風格。注重在保護中傳承,在保護中開發,將文物保護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實現文化保護與城鄉建設雙贏。積極建設文化標志性工程,加大旅游休閑度假區、多功能體育文化設施等工程的建設力度,進一步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在傳承和弘揚優

秀地域文化傳統的同時,積極吸收現代文明,展示現代城市氣息,以創建文明衛生城區為契機,大力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深入開展創建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鄉鎮等活動,提升居民素質,凝聚人心,搞旺人氣,提升城鄉建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在城鎮建設中要高度重視、精心編制、嚴格執行規劃,以科學合理的規劃來規范和推動城鎮建設。要注重規劃的先導性,體現規劃的科學性,科學地進行城鎮規劃,按照“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功能完善、城鄉協調”的總體要求,突出打造城鎮個性風格。同時,要維護規劃的嚴肅性。規劃一經確定,就必須嚴格依法實施,不能隨意變更。

突出綜合治理,建立健全城鎮管理體制。創新管理體制,大力實施網格化管理模式,進一步集中行政處罰權,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加大對重點地段和重點區域市容市貌和客運交通秩序等的綜合整治力度,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精神文明社區為契機,引導市民出行文明、秩序文明、言語文明,廣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市民參與城市管理,逐步形成一種市民認識到位、部門監督有力、社會自覺共管的城市管理新局面。

總之,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提高城鎮發展水平,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歷史任務,也是一項需要不斷深入研究

探索的重大課題。我們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抓住機遇,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為推進城鎮化更好更快發展,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添強大動力。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如何用紅酒比喻愛情下一篇:如何培養班級尖子生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