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意義

2023-06-04

第一篇: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意義

中國文化現代意義

人類社會發展史是人類生命繁衍、財富創造的物質文明發展史,更是人類文化積累、文明傳承的精神發展史。中華民族在其發展的歷史上一直是一個注重倫理道德,崇尚優秀文化的民族。然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西風勁吹,大眾文化愈來愈向自私化、娛樂化、庸俗化等方向發展,這時我們必須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因為文化傳統源于歷史又超越歷史,具有現實的精神生命和文化范式,富有時代意義和現代價值。

在科學已經成為群體和社會的取向的氛圍下,接受和追求科學也就成為了約束自己行為的道德自律的真實內容。修身養性的自我品格鍛煉可以轉化為樹立、培養和堅守對科學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種意義上,當代中國的科學熱情前所未有地高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倫理在促成和助長這一趨勢過程中的積極的作用。

在傳統文化日益衰弱的當代社會,國民的道德素質也逐漸下降。所以,加強優秀傳統精神的教育變得刻不容緩,尤其是提升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這將有利于整個社會朝著禮讓、嚴謹、和諧的方向發展。

引人孔子的儒學例子,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所倡導的“禮樂文化”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經過創造性的借鑒和轉換,完全可以成為我國現代精神文明建設和制度建設的思想資源。當然,我們對儒家禮樂文化的借鑒并非簡單的繼承,而是批判地繼承和超越。儒家所倡導的禮樂文化中原有的作為政治意識形態的一些過時的、落后的內容必須堅決摒棄,其過分節制人的情欲的一面也應該予以消除或調整,這是不言而喻的。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儒家禮樂文化的“和諧”精神完全可以幫助我們適當地解決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在社會道德、價值取向、人際關系、家庭和社會秩序等方面出現的一些問題,從而保證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和人自身的和諧,保證整個社會主義社會的安定和健康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宗旨,用現代意識和眼光挖掘傳統禮樂文化中的合理因素,發揚中華民族重禮節、尚美善的優良傳統,建構與現代經濟生活相適應的禮儀規范和審美情趣。我們相信,通過吸收儒家傳統禮樂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完全可以實現傳統與現實的對接,構建起符合社會主義倫理道德和現代人文精神的新型道德規范、倫理規范和禮儀規范,并進而構建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性化的新型社會。

社會的現代化歸根結底細分到最后是人的現代化,是人的綜合素質提高的一個過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應該具有現代化的社會理想和現代的知識修養,也就是說需要較高文化素質和文化品格全面發展的人。提高人的素質的途徑很多,但對于中國而言,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國當代的大學生群體,是中國高素質人才的代表,關于對他們的培養,更是需要傳統文化的幫助。中國傳統的 價值理念不僅能激勵現在的現在的大學生奮起圖強,更讓他們擁有一個寬廣的胸懷來迎接全球化的到來?,F在的中國是由傳統蛻變而來的中國,相信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和中國傳統思想的重新光大,世界的東方將再次站起一位儒雅的巨人。

第二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現代意義

發表時間:2007-9-26 16:14:00 閱讀次數:1111 所屬分類:個人文集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現代意義

[摘要] 中國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淀了許多寶貴的法律文化資源。中國在當前學習西方法律的浪潮中,有必要借鑒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為西方法律制度在中國的傳播和有效實施培育適合的土壤,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

[關鍵詞] 法律文化 法治 本土資源

法律文化是在一定的物質條件下,人類在長期的法律實踐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及其法律制度、法律規范的總和,同時也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對法律所持有的思想觀念、感情模式及行為模式的總和。一個社會法律文化的形成,需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不斷繼承和發展自己的本土法律文化,同時借鑒和吸收外來法律文化,并對二者進行適當的本土化整合,進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符合本土國情的法律文化。

中國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法律實踐中為我們創造了豐富的法律文化,這些法律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文化所蘊涵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 雖然其中的許多法律思想為今天的人們所摒棄,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具有現代意義的甚至是現代社會所缺乏的而又是必需的法律文化,來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明作出應有的貢獻。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介紹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及其所具有的現代意義。

一、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基本特點

(一)工具主義色彩濃重

在中國古代社會,人們一直把法律看成是階級統治的工具,而“法即刑”的思想是促成這種法律觀念形成的重要因素。古代的老百姓不愿意打官司,因為他們對官府有一種恐懼的心態,從而就不愿意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時的社會從整體來看,“無訟”成了一種最佳的社會形態,“無訟即德”也成為當時的一種普遍的法律觀念。由此導致了中國老百姓的法律意識極為淡薄。

(二)“德主刑輔”的法律文化導向

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長期占據著統治地位,因而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基本精神在法律領域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西周時期周公制禮,倡導“以德配天,明德慎罰”,為后世的德治開創了典范。自漢武帝時期之后,儒家思想大一統,董仲舒倡導“德主刑輔”的法律思想,中國社會從此處于“禮”的統治之下。統治者用“禮”“德”來統治萬民,“出禮則入刑” 。這種法律思想強調以道德教化為主,法律強制為輔,主張“德治”“禮治”,而忽視了法律的作用。正是在這種法律文化的主導下,中國社會長期處于一種專制的狀態。

(三)“重義輕利”的法價值觀

中國古代法家主張“重利輕義”,而儒家卻主張“重義輕利”。由于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重

義輕利”的法律文化觀念對后世影響深遠。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農業社會,商業長期受到統治者的排斥,人們唾棄商人的“逐利”行為反對過分追求個人利益,在“義”與“利”發生沖突時選擇“義”。于是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逐漸形成了“重義輕利”的法價值觀。

(四)“諸法合體”的法律形式

自春秋戰國時期公布成文法開始,中國傳統社會的法律便以“諸法合體”的形式表現出來,以刑為主,刑民不分。這與中國古代社會重農抑商、商業不發達密切相關。統治者過分運用刑罰的手段干預人們的生活,使人們產生“法即刑”的認識,而這種思想觀念又最終阻礙了中國民眾法律意識的形成。

(五)禮法結合,倫理法色彩濃厚

中國傳統社會是個禮治社會,從漢代開始,禮與法開始并用,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到唐宋時期,“引禮入法”“禮法結合”,此時中國的法律便與儒家思想的“禮”得到了完美的結合。中國傳統社會的法律在表現形式上具有了倫理法的特點。

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與現代法治的排拒性和相通性

(一)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與現代法治的排拒性

1、法律至上原則與權力至上傳統的沖突 中國傳統社會是典型的人治社會,實行的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體制,國家權力集中在統治者手中,皇權至高無上。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所針對的只是當時的統治者,他們的思想意識里從來沒有對君主制的合理性產生過任何懷疑。權力至上的觀念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是根深蒂固的,這種思想一直影響到今天的中國人?,F代社會強調法治,法律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日益受到人們的尊崇。但中國當前社會中權力至上的傳統思想觀念還沒有得到完全消除,在一些地區和一些領域甚至表現得十分明顯。 權力至上的觀念嚴重阻礙了中國的法治化進程,使中國在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法治國家的道路上舉步為艱。

2、 法律平等原則、普遍性原則與“禮治”等級觀念及特殊性精神的沖突

中國傳統社會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社會,家國一體,實行的是氏族家長式的政治統治。在這種社會結構中,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隨處可見。在封建社會,這種不平等體現在一些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中,儒家的“三綱無常” ,“刑不上大夫”,傳統社會法律中的“官當” “八議” 制度無疑都是這種不平等的直接反映。不僅如此,中國傳統社會的法律在適用上也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貴族、官僚與普通老百姓實施了同樣的行為,產生的可能是不同的法律后果。當今的法治社會,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適用的普遍性,上至國家領導下至普通公民無不受到法律的約束。然而,在中國現實社會中,法律面前不平等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人大、政府官員在法律面前受到的待遇就比普通公民要好得多。 法治社會要求法律適用上的平等,因此我們應當正視傳統法律文化中的不平等觀念與現代法治精神的相悖之處,努力擺脫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消極因素對當前法治建設的不良影響。

3、 保障人權與自由的法治原則與法的工具性價值取向的沖突 正如前文所述,中國傳統法律具有工具性價值取向,人們一直認為法律是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法律的價值就在于穩定社會秩序、維護封建統治。而在現代社會中,法的價值不再僅僅局限于其工具性價值,而更加側重于對人權與自由的保障?,F代人認為,與國家公權力相比,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國家公權力倘若使用不當則會侵害到公民的個人權利與自由。為了防止國家權利侵害公民權利自由,有必要對國家權力予以一定的限制。因此,現代西方法治國家一般都實行憲政,用憲法和法律來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中國目前離真正的法治社

會還有一段距離,當前我國的許多法律對人權的保護明顯不夠, 究其原因,還是受到了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法的工具性價值取向的不良影響。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盡管中國的傳統思想和文化中不乏深厚的人文底蘊、人道精神以及對人的價值和尊嚴的高度推崇,但這些思想、精神和觀念在中國傳統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中并未得到充分的體現。相反,否定人的平等、尊嚴和權利的制度、規則和習俗長期占有統治地位。 這些思想觀念成為今天中國人權發展的嚴重阻礙。因此,在法治建設進程中,有必要努力擺脫這種法的工具性價值觀念,樹立人權意識。

(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與現代法治的相通性

雖然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許多因素與現代法治精神相悖,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中找到許多具有現代價值的思想觀念,這些思想觀念與現代法治理念具有某種相通之處。了解這些相通之處,可以更加有效地為中國現代法治建設提供幫助。

1、崇尚道德

中國傳統社會的信念是道德,傳統社會一直十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以忠孝節義為基礎的“孔孟之道”實際上就是一個道德體系,這個體系統治了中國數千年。在中國人的眼中,道德是至高無上的,中國人對道德的追求有時不惜以生命為代價。 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成了中國人修身克己的一種價值理想。在古人眼中,道德乃做人之根本,而只有當法律與道德精神相一致的情況下,法律才有價值。中國傳統社會道德觀念是一種內省式的約束機制,注重的是個人道德的自律。而當今社會更加需要注意法與道德的關系,在立法、執法、司法的過程中絕對不能明顯違背人們的基本道德規范,否則,民眾會在內心之中形成對法律的抵制,那樣就不可能取得法治的效果,同時也不符合法治的要求。

2、“德主刑輔”所推崇的德治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一向倡導以“德”治國、以“禮”治國,強調德治、禮治、仁治。周公在總結夏商無德而亡的教訓時告誡周人:“皇天無親,唯德是輔”,要周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鬃佑诌M一步提出了“德治”學說和治國方略,明確強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古人如此強調德治、德政,由此形成了中國傳統社會“德主刑輔”的政治統治模式。今天中國的領導人倡導“以德治國” ,與古代的德治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處,可以利用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德治思想來指導今天的法治建設。

3、 以秩序與和諧為取向的價值理想 和諧是儒家法哲學的最高理想,因而也就成為以儒家思想為出發點的中國法律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價值理想。儒家思想中的和諧與“天人合一”相一致,在社會政治領域主張“中庸”,追求人際關系的和諧。古代社會追求“無訟”的境界,人際和諧、社會安定是當時的人們所追求的理想。當今中國正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于是我們又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了法律價值的相通之處,我們完全可以借鑒古人的和諧思想,服務于當今的法治建設。

4、義利觀與誠信原則

在義利觀方面,中國傳統道德雖然強調“重義輕利”,但并沒有把義和利完全對立起來,只是在二者的關系上偏重于義。這種思想對我們今天建立市場經濟秩序具有積極意義。

誠信,是中國古代一向倡導的一個基本道德原則。“誠者,開心見誠無所隱伏也”,“信者,誠實不欺,信而有征也”。孟子曰:“思誠者,人之道也。”古人所倡導的誠信精神對今天的法治建設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三、傳統法律文化的現代價值

傳統社會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法律文化的“本土資源”,然而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本土資源”則成為人們所熱切關注的問題。目前,中國學界對中國法治的發展方向大致有兩種觀點:一

種觀點被稱為“激進主義”,主張中國應當加強立法進程,盡可能地移植西方法律制度,在中國構建西方式的法律體系;另一種觀點被稱為“保守主義” ,主張要充分發掘中國傳統社會的本土資源,對西方法律制度進行適當的改造,使之適應中國社會的土壤。筆者顯然贊同后一種觀點,即認為中國在學習西方法律的過程中應當借鑒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從中發掘出對當前法治建設有價值的東西。對于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我們應該抱著一種“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態度,深刻發掘傳統法文化的現代價值。筆者認為,傳統社會的以下幾種法律觀念尤其值得今天的中國人學習和借鑒:

(一)守法的精神

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雖然在“君主制是人治”的意義上,儒家思想是人治的,但是在強調官員特別是最高統治者應當依規則(包括基本道德規范、禮、法)而治的意義上,儒家思想是傾向于“形式法治” 的。這一思想雖然含有消極的因素,但其所倡導的“依規則而治”的精神卻是值得今人借鑒的。隨著中國法治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人的守法意識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其中依然存在著嚴重的問題?,F實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屢見不鮮。目前中國存在著大量的不守法的問題,比如立法違憲問題 ,司法解釋違法的問題 ,下位法違反上位法問題 ,公檢法機關自身程序違法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國家層面的不守法現象,而在民眾中也有許多不守法的現象,但相對于國家層面的違法來說,這些還不是當務之急。守法是一個法治社會的最低要求,不遵守法律的話那么立法就失去了意義。因此,中國目前應當首先改變上述國家層面的違法現象,進而要求普通民眾都來遵守法律。只有國家作好守法的表率,公民乃至全社會才有可能形成守法的氛圍。

(二)誠信的精神

現代社會實行市場經濟,而市場經濟活動要求市場交易主體必須講誠信。倘若無誠信,市場交易就不安全,就會減少交易數量,影響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誠信是法治社會的必需品,沒有誠信就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法治。而縱觀中國社會現實,誠信精神實為欠缺。生活中我們所見所聞的許多現象都與不講誠信有關。比如經常為媒體所披露的造假現象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證。假文憑、假發票、假幣、甚至假藥、參假食品等等,只要現實中存在的東西中國人幾乎都可以造假。難怪國外一些商店公開打出“沒有中國貨”的招牌。當前中國人嚴重缺乏古代社會所倡導的誠信精神,對此我們應當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誠信精神,建設誠信國家,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

(三)和諧的精神

和諧思想是中國古代傳統法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諧思想反映在法律制度方面就是要求立法、執法、司法符合人性:首先,立法不能與傳統道德相違背,同時要在制度設計上更加注重法律解決糾紛的機能;其次,行政執法更要講求人性,不能過于機械化,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一定的變通;再次,司法機關在司法過程中要把解決糾紛作為自己的價值取向之一,司法過程力求使人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而不能因為嚴格機械地司法而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中國目前要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可以從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和諧精神中借鑒有益的思想資源,這些思想的閃光點仍然可以古為今用,為中國的法治建設服務。

結語:法治建設是一項巨大而艱難的工程,尤其在像中國這樣的嚴重缺乏現代法治傳統的國家更是如此。今天的中國正在著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我們在學習西方現代法律制度時,

有必要兼顧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的現實,不能機械地照搬、照抄,而應當充分學習和借鑒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積極因素,與西方法律制度進行有機的整合,使現代西方法治在中國生根、發芽,使中國早日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法治國家。

第三篇:中國傳統道德的現代意義

中國傳統倫理學說的現代價值

中華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優良完整的倫理道德體系而著稱于世,以“禮儀之邦”而自豪。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已經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加之改革開放以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蕩,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愈益多樣化。在新形勢下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發揮中國傳統倫理學說的積極進步的作用。

一、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概述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條目繁多,內容豐富而龐雜。仁、義、禮、、信合稱“五常”,是儒家從古代眾多的學說中概括、提煉出來的五種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在中國古代社會中,這五種道德規范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最基本的行為準則,也是個人修養的最主要的內容。它貫穿于整個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道德素質的培養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對中華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仁

仁是指同情、關心和愛護這樣的心態,即“仁愛之心”。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復禮,愛人??思簭投Y講的是如何對待自己,愛人講的是如何對待別人??思簭投Y是仁的出發點,愛人是仁的終極關懷。儒家的仁愛觀念源于家庭血緣親情,又超越了血緣親情,它要求在尊親敬長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礎上,由己推人,由內而外,由近及遠,層層向外遞進,最終達到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 仁政是“愛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代思想家不僅把“仁”視為做人的基本準則,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情感要求,還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滲透于政治運作之中。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仁”演繹成為許許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愛國主義,民族氣節等。應當說,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義”,歷史影響主要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

(二)、義

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這樣的氣節,即“正義之氣”。義是社會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總和,是社會是非善惡觀念的出發點。作為判斷善惡是非的標準,義總是體現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之中。時代仍然需要正確的義利觀。歷代儒家在義利關系問題上的各種探討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理論資源。儒家傳統義利觀念所包含的“見利思義”、“義然后取”、“義以為上”等思想需要我們繼承和弘揚,“見利忘義”的觀念也應該批判和唾棄,但是,對于那些只重義而否認利的觀點,我們也應予以揚棄。

(三)、禮

禮是指禮儀、禮貌和禮節這樣的規矩,即“禮儀之規”。 禮的基本精神是等級、有序、和諧。禮的形式即禮儀、禮節、禮制,待人、接物、處事之道。禮的內容即禮的基本精神。作為一種傳統道德規范,禮在提高個人道德素質、保持人際關系和諧、維系社會秩序安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人向來把“禮”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禮儀之邦來表明我們是文明的,不講禮儀是不文明的。中華民族禮義之邦的形象的塑造,與禮的觀念的深入人心有著密切關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由于禮的道德規范在不同時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級制度及尊卑觀念的影響,往往存在著人格不平等的消極方面。這是我們今天需要加以揚棄的。

(四)、信

信是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這樣的品行,即“誠信之品”。信是真、誠、實的總和。“信”不是簡單的誠實,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內涵。它不僅要求人們在自己的行為上要誠實和守信,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某一個事物、某一種理念認識上的堅定可靠,反映出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相互信賴的關系。信是立人之道,是立政之本。我們的祖先早就認識了它,并且積極地加以提倡。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歷來被人們所肯定、所推廣。

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社會作用

有利于協調人際關系。正因為中華民族確立了“仁、義、禮、信”的道德體系,倡導了這樣一種道德理念,有利于改善人際關系。“仁、義、禮、、信”要求人與人之間必須團結友愛、與人為善、公道正派、誠實守信,這就為我們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奠定了思想基礎和行為規范,也是傳統美德歷經2500多年之所以經久不衰而且能夠不斷地得到發揚和光大的重要原因。

有利于改善社會風氣。按照“仁、義、禮、信”的要求,我們的社會應該是和睦相處、真誠相待、禮尚往來、互幫互助的社會,每個人都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而是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事情,這有助于清除一些不良風氣,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尚,使整個社會洋溢著和睦、和諧、和平的和煦春風。這也是中華民族為什么綿延幾千年不斷發展進步的重要思想淵源。

有利于造就優良品格。“仁、義、禮、信”要求每個人都要克服不良習氣,端正不良行為。中華民族為什么能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為“仁、義、禮、、信”這樣一種傳統美德在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支配著人們的行為,使人們確立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謙虛、謹慎等優良品格。

有利于培養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中華民族從混沌、朦朧到識事、明,從仁人圣賢到普通百姓,逐步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

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現在倡導的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礎就是“仁、義、禮、、信”。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各種各樣的磨難,仍然能夠不屈不撓、昂首挺胸地走過來,就是因為有不斷奮斗、不斷創新、不斷開拓、不斷進取的精神力量在支撐、推動著我們民族的進步和發展。

有利于推動社會進步。1988年,全球7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表重要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慧。”這充分說明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已經得到了世界的認同。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促進了中國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使我國保留了令世人矚目的燦爛文化。為什么我們不斷走向文明?就是因為我們具有道德支柱和精神力量。從原始社會、封建社會到近代社會,再到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中國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進步,應當說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三、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倫理學說

中國的傳統倫理,主要是儒家倫理。但是,經過“五四運動”和“文化大革命”兩次大的沖擊之后,儒家文化所堅持的社會倫理遭到拋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生活發生各種新的變化,人們的倫理道德認識也隨之發生各種新的變化。

正確認識傳統倫理道德,首先不能忽視傳統倫理曾長期與封建專制政治制度結合在一起,其中確實包含著許多為封建專制政治制度服務的規范和不再適合時代潮流的內容;其次不能無視近百年來對傳統倫理嚴厲批判的事實,因為這一歷史的批判是有其廣泛的社會群眾基礎的,是有其歷史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最后在當今世界文化日益趨向多元綜合的整體環境下,必需打破儒家思想文化和倫理一統或獨尊的傳統思維模式。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道德傳統,博大精深。傳統文化中的儒、墨等學派,雖然各自的價值觀不同,但都含有推崇并努力追求道德境界升華的內容。傳統道德規范體系就整體而言是有時代烙印和歷史局限性的,但其中不乏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內容,如誠信、謙敬、禮讓、持節、明、知恥、節制、廉潔、勤儉等。特別是其中蘊含的把完善個人的道德視為完善社會道德的趨向,將個人修養與對他人、國家和社會應盡的義務、責任聯系起來。這些傳統美德,歷經千年而不衰。當前中國社會最迫切需要的是要強調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并且認真地研究和吸取儒家傳統倫理觀念中那些合理的內容,建立起符合時代精神所需要的倫理觀念。所以對于傳統道德我們要批判地繼承,并根據時代要求賦予其新的內涵,使其煥發生機,使它能夠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對我國的長治久安產生積極的作用,這樣才能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光大。

第四篇:中國傳統誠信精神及其現代意義

【摘要】 誠信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德目之一。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深刻認識到它的重要意義和價值。歷代先賢對它的闡述和強調也不絕于世,他們主張,“信、國之寶也,民之所憑也”(《左傳·禧公二十五年》),“德禮誠信,國之大綱”(《貞觀政要·誠信》),“君子不保,惟在于誠信”(《舊唐書·魏征傳》)。進入階級社會以后,“誠信”逐漸侵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先秦開始,“誠信”作為一種道德思想、觀念、情感、意志、信念為諸子百家所認同。在他們看來,“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信,國之大綱。”因此,中國古代的賢能圣哲都主張“言必信,行必果”,否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后世漫長的文明歷程中,誠信成為所有正直誠實、進取勇敢的中國人立身處世的支撐點,也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每個成員應當遵守的道德準則,而且內化為中華民族的深層道德意識,成為中國人立身興國的根本。 【關鍵字】誠信;傳統;現代;意義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體系,自思、孟為代表的第二代儒家學派從本體的角度對誠信做了闡述之后,誠信不僅是人際交往的道德要求,而且被看作是立物、立事、立人、立身之本,是一種道德精神,也是人的道德品格。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的思維路徑。真實無妄之謂誠,言而有實之謂信,誠為信之本,信為誠之用。信不僅是一種言語或者承諾的真實,更是本心之真,本性之真。它不是求信于人,不是求人所信,而是盡己、即盡言、盡心和盡性。并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長河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鞭策著一代代的中華兒女做一個誠實守信的文明人。那么,“誠信”體系也被一代代的文人學士所闡述、發展。

一、中國傳統誠信思想發展的歷史淵源

“誠信”是中國傳統道德哲學的一個重要范疇,也是中國先哲共同信守的道德原則,是優秀的傳統美德之一。春秋末期,鑒于奴隸制禮壞樂崩,諸侯蜂起,巧詐風行,所謂“春秋無義戰”的局面,道家老子率先倡言“信德”。他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認為誠信是一種樸實無華的美德,不是華美的詞語;天下缺乏誠信,就由于當權者的不誠信。因而他主張“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儒家創世人孔子更是

- 1底!一身都空了。”

王安石進一步闡發了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觀點:“信者,性也。言近于信,則極天下之至順。故言之信者不美。”“言之美,則不能近于性矣,故美言不信。”(王按時《老子注》,轉引自彭耜纂集的《道德真經集注》)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天華,面對中華民族的危亡,對傳統倫理道德進行反思,感到封建時代的倫理道德已不再適應社會進步的需要,信德規范也必須被賦予新的內容,比如商業上的“誠實無欺,人人信得過”,這樣才能給予這一道德規范以新的活力。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將傳統的道德規范加以改造,賦予其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內容,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一整套道德規范。關于“誠信”,他認為“中國古時對于鄰國和對于朋友,都是講信用的。依我看來,就誠信這一方面的道德,中國人實在比外國人好的多。”(《三民主義·民族主義》)他把誠信規范作為中華傳統美德加以肯定和頌揚。

二、中國傳統誠信思想的基本內容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瑰寶,影響著一代代的中華兒女。從一般語義上講,誠的本意是真實無妄,誠實不欺。“誠者,天理之實然,無人為之偽也。”信的本意為“人言”,“人言為信”,他強調的是不欺不詐,遵守諾言。“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誠信”二字皆有誠實、守信、不欺的意思。“誠則信矣,信則誠矣”具體來說,誠信的基本內容包含以下幾點:

(一)誠信是道德修養的關鍵

誠信被認為是人們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先決條件,不僅在古代有著深刻的意義和價值,在當代也是衡量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準繩?!抖Y記·大學》云:“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荀子認為“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至誠則無它事矣。”宋代周敦頤更將誠看作“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也正如朱熹所說,在《大學》所列的“八條目”中,“誠意乃惡與善之關”,只有“過此一關,方是人不是

- 3(四)誠信是事業得以成功的保證

正如二程所說的:“學者不可以不誠,不誠無以為善,不誠無以為君子。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誠無不動者,修身則身正,治事則事理,臨人則人化,無往而不得。”這是因為,只有出于誠,才能激起巨大的興趣、激情,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才能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毅力。正如曾國藩所說的“有至誠之心,則天下無不可為之事矣”。所以只有講求誠信才能使自己的事業得以成功。

三、中國傳統誠信思想的現代意義

中國二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輝煌成就的背后卻隱藏著進一步發展的危機即社會信用的倒退和缺失,它成為我們繼續向前發展的絆腳石??v觀歷史,作為具有幾千年悠久文化精髓的文明古國有著深厚的誠信傳統。那么,誠信作為培養人、發展人、成就人的傳統德目有著深刻的現代意義和價值。

(一)人無誠信則不立

人無誠信無以立足,行事則無以通達;人誠信則可以立足,行事則可以通達。在中國古代社會,人們往往把無誠信之人斥作“非人”,而加以鄙視和譴責。中國古代先哲認為,誠信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道德標志,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鬃诱f:“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而孟子則把修養誠信看作是做人應走的正道,“思誠者”是“人之道也”古人云:“口惠而實不至,怨緇及其身。”不講實話,不收信諾,就會有災禍。王安石則斷言:“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做人的道德支柱,無此便無以立足。朱熹把忠誠、講信義看作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無此就談不上做人之道。“人道惟在忠信„„人若不忠信,如木之無本,水之無源,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墨子也強調,人說話必須守信用,言行一致,說到就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無信而不行也”。劉晝把講信用看作是人行動的基礎和根本,“人非行無以成,行非信無以立”,“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猶無楫而行舟也”。所以說,行而無信,則無以立。

(二)家無誠信不和睦

- 5之民襁父負其子而至矣。”唐朝吳兢說:“君子所保,惟在于誠信。誠信立則下無二心。”反之,則后患無窮。正如荀悅所說,“行詐于官,而矜實于民”,“怨之本也”,“謂理之源斯絕矣”。傅玄也說:“夫以上接下,而以不信隨之,是以日夜見災也。周幽以詭鋒滅國,齊襄以瓜時致殺,非其顯乎!故禍莫大于無信。”他以周幽王、齊襄公因詐偽失信而國破人亡的史實,指出了統治者不以身作則講誠信的危害、禍患??傊?,立誠信,取信于民,國家政權就會穩定、強國、發展,否則就會衰亡以致滅亡。這條經驗或者說是歷史規律是值得重視的,它是今日人民國家政權的穩定和建設仍具有借鑒、啟迪價值。

四、現代誠信思想的培養

誠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于誠信缺失的治理和加強誠信建設也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整治。對于誠信思想的培養不僅是作為每一個中華兒女應擔負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國家從教育走向法制化的必經途徑。從我國當前的情況來看,主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方向進行培養:

(一)進行誠信道德教育,培養公民信用觀念和意識

治理我國誠信缺失固然需要法律的支持,要以“法治”為主,但法律手段有自身的局限性。如法律的制定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法律的制定和執行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對于很多的領域很難做出明確的規定等等。道德教育是對心理動機的自律性約束,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往往能夠起到“法制”不能起的作用。即使在“法治”發揮作用的領域,道德教育業有利于推動法治的實現。道德教育與法治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在治理我國誠信缺失的過程中,應該將“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誠信道德教育,將傳統道德中的誠信思想繼承、改造和發展,使之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結合,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規范,并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過程中貫徹落實。通過誠信道德教育,培養公民的信用觀念和意識,使誠信道德深入民心。

(二)積極引導企業加強內部信用管理,建立誠信企業

- 7[2]謝名家.信用現代化的生命線.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荊惠民.中國人的美德-仁義禮智信.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4]趙輝.儒家誠信思想及現代意義.[J].山東.山東師范大學政治法律學院.2002 [5]宋連利.傳統誠信及當代意義. [J].天津.天津理工學院人文社會學院.2002 [6]趙士輝.中國傳統誠信觀的特點及其現代意義.[J].天津.天津科技大學.2003 [7]徐柏才.誠信道德的歷史淵源與大學生誠信教育. [J].湖北.中南民族大學.2008

ChineseTraditional Spirit of Honesty and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Student:MaJicheng

Tutor:MiaoZifeng

【 abstract 】 hones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oral ite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As early as in ancient times, our ancestors deep understanding to its significance and value. All previous dynasties sages emphasis on it and also in the world, they argue, the letter is a treasure, also, the people of his also (zuo, jubilee male 25 years ), "the outline of honest, the countries" (" dynasty dignitaries, good faith "), "a gentleman, but lies in the good faith" (" old tang book • Wei Zhengchuan "). After entering the class society, the "good faith" gradually into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Starting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he "integrity" as a kind of moral thoughts, ideas, feelings, will, faith for their exponents. In their view, "honesty, and the way of heaven; honesty of, the way of people also." "The good faith, the outline." Therefore, the ancient Chinese sage all staff claims "and is never late in keeping an appointment", otherwise, "people without a letter, also. What is he good for?" In the later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the good faith for all honest, enterprising and brave in conducting, the support of Chinese people has become each member of the family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all abide by the code of ethics, and into the deep eth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be Chinese foundation and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第五篇: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的現代價值與實踐意義

瀏覽:[792]大中小

南通大學文學院吳潔

[摘要]中國傳統廉政文化作為中國古代政治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豐富的內涵,對中國各個時期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的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是當今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應當推動反貪立法,不斷健全廉政制度;多設監控渠道,不斷強化監督機制;加強官德建設,不斷增強執政能力。

[關鍵詞]傳統廉政文化;現代價值;實踐意義

中國古代廉政文化作為中國古代政治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豐富的內涵。“廉”在古漢語中是指堂屋的側面,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用通俗的語言對這一含義做出了明確表達:“堂之側邊曰廉,故從廣”[1]。由于“堂之側邊”的特點是平直、方正、有棱角,因而“廉”又做正直、方正、干凈、節儉等道德含義之解,從古至今,“廉”都表達著人們對待財利的一種正確態度,其基本要義是不取不義之財、不貪不義之利;而“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萬物之命也”[2],即正直公道的基本原則是治理一方的基本前提。因此我們可以將廉政理解為一種源于傳統清廉觀的為政之德和政治氛圍,而廉政文化,則正是以廉政為根本內容的文化傳統、文化形態與文化精神,并與之形成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國傳統廉政文化內容豐富、源遠流長,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和風氣都產生了行之有效的促進,并對中國各個時期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的進程產生過重要影響。

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極端低下,氏族和部落首領還沒有什么特權意識,卻有著強烈的為民父母的原始公仆意識,他們不僅廣泛聽取民眾意見,而且以戒言、銘言誨人律己。堯曾有過有“堯戒”:“戰戰栗栗,日慎一日,人莫躓于山,而躓于址”,[3]認為繼承人必須有極好的德行,必須能經受住各種艱難困苦的考驗而不后退,因為日后他是千萬臣民的公仆,而不是高壓于人上的至尊。舜也曾告誡他的臣子要清明正直,并每三年對公職人員進行一次考核,清正廉明的就升遷,否則就降級。上述可謂中國廉政思想文化的最初萌芽,說明“廉”作為一種朦朧的為政道德活動,已經在原始社會末期出現。

“廉”作為一種文化意識的覺醒,是在階級社會產生以后,伴隨著私有制的產生及貪賄現象的盛行應運而生的。商朝提出重民用德,不任用貪財聚貨的人,而任用努力為臣民生財造富的人。周朝清醒的認識到夏商滅亡的原因在于暴政壓迫和貪污腐化,倡導勤政廉政,并采取了保民、任賢和勤政等措施,認為一個明智的統治者應當盡力接觸小民,了解他們的疾苦,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這種勤政思想在今天看來仍是十分可貴的。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伴隨著社會大變動和文化大繁榮,廉政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管仲在《管子?霸言》中明確提出了“以民為本”的論點,認為既然人情是欲利而避害的,為政者必須能順民所欲,滿足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使人民得到快樂、富貴、安定??鬃?、孟子等這一時期的儒學大家也是廉政思想的積極倡導者,并實踐著廉政文化??鬃诱J為,為政者欲把政治搞好,就要自身廉潔,不以權謀私,為民做出榜樣。孟子則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4],認為人民才是國家中最可貴的,人民是政權之本,而國君的地位完全次于人民,并且還提出了給民以恒產,施教化,救濟窮人等具體措施。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半封建社會中,由于階級社會的本質所限,社會戰亂不止,衰世

長而盛世短,貪污腐敗現象在歷朝歷代的官場中長期盛行,但真正的清官、廉吏和博學志士依然堅守著清廉之志,不斷發揚著優秀的廉政文化傳統。

戰國時期的商鞅認為國家的法令應當統一,并使其家喻戶曉,這樣違法亂制的舉動就無處藏身,官吏也就不敢枉法為邪了。西漢的賈誼創立了自己的民本思想體系,認為“廉”是為人為官都應具有的一種道德品質,為政者必須注意自己的品行,作為國君要做到“聞善而行之如爭,聞惡而改之如仇”[5]。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是一位仕途并不如意的政治家,但他卻在充分了解民族和封建官僚機構種種弊端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去貪致廉的措施,如舉賢進能、量才授職、厚祿均俸、養廉去貪,并實行不速遷、不久次的任官政策,這些政策在理論和實踐上對現今的反腐倡廉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范仲淹在國家內憂外患之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6],雖屢遭貶黜,仍然奮進不息,其一生為政清明、勤勞奉公,個人生活也十分節儉,他未給子孫留下什么遺產,卻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廉政思想和實踐在當時有著明顯的進步性,諸如精簡機構、抑制僥幸、裁減冗官冗費在今天仍有著現實意義。而宋代的歐陽修則提出“廉”應當是為官者應具備的根本道德品質,如果因為利欲熏心而不能保持廉德,那么也就喪失了其從政的個人品質。明朝的海瑞一生宦海浮沉、坎坷不平,但卻為官清廉、秉公執法、為民伸冤,深受百姓擁戴,被譽為“海青天”,他認為要徹底扭轉官場中的貪污腐化之風,在提倡廉潔奉公的同時應大力嚴懲貪官,對貪贓枉法者處以重刑,同時鼓勵百姓對貪贓官吏放膽來告,并且能在權貴面前嚴格依律秉公執法,這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封建社會是十分可貴的。

縱觀我國古代的傳統廉政文化,從仁義廉恥的從政道德到節儉重民的優秀品德,從舉賢任能的用人之道到克己奉公的修身之志,從公正無私的執法態度到心憂天下的鴻鵠之志,我們不難看出其深刻內涵和重要影響。作為彌足珍貴的思想和文化資源,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為當今廉政文化建設提供了充分的精神支持,對當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和構建現代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現實價值。

1、中國傳統廉政文化是當今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首先,傳統廉政文化經過歷代人們的探索、加工和改造,在不斷與貪污腐敗現象的斗爭中發展、深化,形成了帶有普遍性指導意義的內容,許多已融入到現代思想文化中、滲透到各個行業領域。中國古代民貴君輕、勤政廉政等思想文化已為人們所熟知和倡導,成為當今的廉政文化建設的堅實基礎和思想源泉。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很好地繼承了傳統的民本思想,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宗旨一以貫之,并不斷發揚光大。因此,傳統廉政文化是當今廉政文化建設的根基所在。

其次,在我國,傳統文化在人們心中的影響根深蒂固,有著強大的習慣力量,而作為傳統文化重要內容的傳統廉政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更是對人們產生了深遠影響。正是“愛民厚生”等傳統廉政思想引導、激勵人們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自覺地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價值觀,堅定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因此,傳統廉政文化也是當今廉政文化建設不斷深入開展的潛在動力。

此外,中國傳統的廉政文化盡管有著豐富的內容,但也不全是精華,也有著消極的方面,如傳統的廉政文化中有許多針對官員的廉政建設思想,但卻缺少對專制君主廉政勤政方面的監督,各種廉政思想、措施的出發點往往是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而人民僅被視作統治的對象和權力斗爭的工具,就連民本思想的出發點也是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穩固封建統治。對這些糟粕,我們在丟棄的同時也應了解其歷史原因和階級局限性,并加以總結,從而不斷提

升當今廉政文化建設的水平。

2、中國傳統廉政文化對當前的反腐倡廉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首先,傳統的廉政文化為當前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精神動力。中國傳統廉政文化在人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之中有著巨大的影響,深得民心,傳統廉政文化的長期熏陶和真實的歷史教訓,使得人們充分認識到:官員的廉潔勤慎與否,歷來是關系到國家治亂興衰的關鍵所在,反腐倡廉應當是當前關系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工作,與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只要我們在全社會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弘揚傳統廉政文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必能贏得人民群眾對我們反腐倡廉工作的支持。

其次,傳統的廉政文化為當前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我國的傳統廉政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其中意義深刻的廉政思想和卓有成效的廉政制度都很值得我們在當前的反腐倡廉工作中加以借鑒和運用。比如加強廉政制度建設的思想和多層次監察的意識,以及設官分職、激勵勤政的官僚制度等傳統廉政文化中的精華所在之處,對我們當前的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很有借鑒意義。

最后,傳統廉政文化為當前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形式。幾千年來,在我國廉政文化不斷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形成了多種教導方法和灌輸方式,并深得群眾的喜愛,比如格言、傳說、戲曲、詩歌、小說等形式,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又宣傳了廉政思想,震懾了貪官污吏,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很值得我們今天研究借鑒。此外,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所注重的一些人倫道德和修身原則,如淡薄寡欲、見利思義、克己奉公、勤政愛民等,都可以運用到當前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工作中去。

3、中國傳統廉政文化對我國的官德建設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首先,傳統廉政文化有利于清廉價值觀的形成。“公仆意識”是我國傳統廉政文化的重要內容,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是當代清廉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是領導干部最大的官德。在官德建設中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廉政文化,培養領導干部的“公仆意識”,可以增強其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從而遏制消極腐化觀念及其行為的發生與泛濫。抵制消極腐朽文化對人的侵蝕,有利于清廉價值觀的形成。作為領導干部,只有在心目中確立了廉政文化的主體地位,才能樹立清廉的價值觀,自覺反對和抵制腐敗誘惑。

其次,傳統廉政文化有利于增強官員的自我約束能力。任何一種文化都具有約束、規范、引導人們思想行為的作用,我國優秀的傳統廉政文化不但包含著古代廉吏的高尚品格和浩然正氣,還包含了種種廉政制度規范,其一旦根植于官員的心中,將起到法律制度和空洞的廉政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充分發揮傳統廉政文化潛在的熏陶、引導、滲透作用,才能感化、優化黨員干部的從政行為,使其樹立不愿腐敗的思想觀念,不斷增強自我約束力。最后,傳統廉政文化有利于遏制腐敗風氣的蔓延。幾千年來,中國的傳統廉政文化所包含的精神理念、價值觀、道德觀、道德準則一直按照自身的傳播規律和渠道,深深地影響著社會成員,潛移默化地熏陶著人們,直到今天,包含著清廉價值觀等諸多內涵的優秀的傳統廉政文化仍然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并以此來指導自己的生活、評價周圍的人和事,從而在全社會形成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圍,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貪污腐敗等不良風氣的蔓延。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在深入了解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的內涵和價值的同時,也應充分發揮其現實作用,在實踐中加以繼承和發揚,進一步推動我國廉政事業的發展。

1、推動反貪立法,不斷健全廉政制度

在皇權支配一切的中國古代社會,統治者十分重視通過制定重法嚴肅官紀,從《秦律》

開始,就規定了詳細的以懲治瀆職和貪污腐敗為主要內容的法規,對各級官吏的違法行為都用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了以輕罪重罰為特色的懲罰標準;兩漢時期有《刺史六條》、《三互法》等專門的監察法規,分門別類地針對各種貪賄行為予以懲治;在明代,更是出臺了懲治貪污的特別刑事法規《大誥》。這些法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官員貪欲的膨脹,保證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目前我國的腐敗案件呈高發態勢,立法上雖然在《刑法》第八章中對貪污腐敗犯罪做出了相對嚴厲的懲治規定,但卻缺少有關的程序法保障,給證據采集、案件偵查、法庭審理帶來不便,從而導致了辦案效率低下,警示教育作用甚微。因此,我國亟待出臺一套較完整的懲治貪污腐敗犯罪的專門法規,對此類違法犯罪行為的認定及辦案程序做出比較周全、縝密、具體的規定,明確區分罪與非罪,從嚴規定有罪標準和處罰措施,從而才能有效地威懾隱形犯罪和預謀犯罪;另一方面,專門法的制定也能夠方便人民群眾了解和舉報腐敗罪行,有利于執法機構及時立案查處。

2、多設監控渠道,不斷強化監督機制

近年來,眾多政府監督部門的高官、反貪局長的紛紛落馬,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誰來監督監督者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完整的監察機構和完備的監督體系是不可或缺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就此依賴監察機構,尤其是在我國現行體制下,對監察機構、監督者的監督不可或缺。從我國由古至今幾千年的反貪實踐來看,人民群眾無疑是最公正、最稱職、最積極的監督者,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貪官污吏的斑斑劣跡絕不可能逃過民眾雪亮的眼睛。歷史上無數貪污腐敗的大案都是在人民的檢舉揭發下敗露的。兩漢時期就有授權民眾進京告發地方官吏橫行不法的“言變事”制度,甚至把民間輿論即所謂的民謠作為陡黜官吏的依據之一。因此,我們應將人民群眾的監督納入到現有的監督體系中來,不僅要鼓勵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監督工作,而且要通過法律對相關程序加以明確,在保證人民行使監督權力的同時保障好監督者的人身安全。目前在我國檢察系統試行的人民監督員制度便是很好的監督形式,并且也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外,我們還應加強立法、行政、司法等各自相對獨立的監督機構之間的合作,實行互相監督、協作辦案,加大監督力度,提高監督質量,從而形成較嚴密的廉政監督體系。

3、加強官德建設,不斷增強執政能力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指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一個政黨越是長期執政,反腐倡廉的任務就越艱巨,越要堅定不移地反對腐敗,就越要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只有懲治腐敗,才能深得民心,黨才能長期執政,國才能長治久安;而唯有加強官德建設,培養領導干部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才能從根本上反腐倡廉,不斷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在當前新的歷史條件下,胡錦濤同志將黨的領導干部所應具備的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集中概括為“三常”警句,即要求黨的領導干部“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7],在繼承中國優秀傳統廉政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官德建設的內涵。常修為政之德,就是要求領導干部在市場經濟的復雜形勢下,自覺用黨紀國法來約束自己,加強政德修養。修政德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孔子認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8],充分表明了官員的為政之德對人民、對國家的重要性。常思貪欲之害,就是要求黨的領導干部時刻保持應有的警惕性,抵制各種誘惑。早在宋代,清官包拯就對貪欲之害有著深刻認識,認為廉潔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而貪贓的官吏則是人民的盜賊。當前,腐敗之風在各級領導干部中有所抬頭,若任其發展不加節制,勢必會使人民喪失對我黨長期執政的信心,甚至會威脅到國家的存亡。因此,廣大領導干部只有在心中常敲警鐘,才能保持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常懷律己之心,就是要求黨的領導干部常懷廉潔之心。“律己廉為首,立世德為先”是古人對為官者在律己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眾對黨的領導干部執政能力的要求。只有以身作則,廉潔自律,才能真正做到清正廉潔,才能在執政過程中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參考文獻:

[1]李學勤.儀禮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姜濤.管子新注[M].山東:齊魯書社,2006.

[3]劉安等.淮南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4]十三經注疏.附??庇沎G].北京:中華書局,1980.

[5]賈誼著.于容智譯注.賈誼新書譯注[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6]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岳陽樓記[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5.

[7]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金池.《論語》新譯[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7.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下一篇:中國第十一次代表大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