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藥學教學大綱72學時

2023-06-28

第一篇:中藥學教學大綱72學時

病理生理學教學大綱(72學時)

《病理生理學》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病理生理學 英文名稱:Pathophysiology 課程類型: 必修專業基礎課(影像專業為選修) 總 學 時:72(臨床醫學76) 講課學時:48 實驗學時:24(臨床醫學28)

適用對象:臨床醫學、心電與超聲、衛生事業管理、麻醉學、急救醫學專業方向、影像學、藥學等專業使用 課程簡介: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和機制的科學。在醫學教學中,它不僅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理論課,而且也是一門溝通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被國家教委列為醫學教學中的主干課程之一。通過對病理生理學的學習,要求學生能掌握其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一、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

病理生理學(pathophysiology)是一門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和機制的科學。對這些規律和機制的深入認識不但有助于學生深入認識疾病,而且,由于近年來對疾病發生機制研究的飛速進展,病理生理學的內容更成為醫學相關專業的學生和從業者跟上這種進展步伐的重要基礎。病理生理學又是一門與多學科密切相關的橋梁性學科。它不僅與解剖學、組織學、遺傳學、免疫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密切相關,而且與臨床各科亦密切相關。病理生理學是連接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一門過渡性學科。學好病理生理學將顯著拓寬醫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后勁。病理生理學的任務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研究疾病全過程患病機體的機能、代謝變化及其機制以揭示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規律,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

二、教學基本要求

本大綱對該課程的理論教學按照要求程度的不同,分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個層次。掌握:要求對教材內容能夠深入透徹地理解,牢固記憶,并能靈活運用。熟悉:對教材內容以清楚地理解,并記住其中主要內容。了解(或自學):對教材內容一般理解。

三、教學內容及要求

第一章 緒論

【熟悉】病理生理學的任務和研究方法。

【了解】病理生理學的地位與內容。發展簡史。 第二章 疾病概論

【掌握】疾病和腦死亡的概念。

【熟悉】疾病發生的原因、條件。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疾病的經過與轉歸。 【了解】健康的概念疾病發生的基本機制。 第三章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掌握】低滲性脫水、高滲性脫水的特征和對機體的影響;低鉀血癥和高鉀血癥的概念、常見原因和對心肌電生理特性以及心電圖的影響。

【熟悉】低滲性脫水、高滲性脫水的原因、機制;低鉀血癥和高鉀血癥對神經肌肉的影響、對酸堿平衡的影響和低鉀血癥的補鉀原則。

【了解】低滲性脫水、高滲性脫水的防治原則;水中毒的病因、機制、對機體的影響;

低鉀血癥與細胞代謝障礙有關的損傷;高鉀血癥的治療原則。 第四章 酸堿平衡和酸堿平衡紊亂

【掌握】酸堿中毒的概念;代謝性酸中毒的原因、機制及分類、機體的代償調節、對機體的影響;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堿中毒、呼吸性堿中毒的特點。

【熟悉】反映血液酸堿平衡狀態的常用指標及其意義;酸堿平衡的調節;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堿中毒、呼吸性堿中毒的原因機制、分類、機體的代償調節、對機體的影響。

【了解】酸堿物質的來源;混合性酸堿平衡紊亂的病因和機體代償變化的規律。 第五章 水腫

【掌握】水腫的概念;水腫的發病機制。

【熟悉】水腫的特點(水腫液的性狀、全身水腫的分布特點、皮下水腫的皮膚改變)。 【了解】常見水腫的類型、特點;水腫對機體的影響。 第六章 缺氧

【掌握】缺氧的概念、缺氧的分類;低張性、循環性、血液性和組織性缺氧的常見原因及其血氧變化的主要特點;掌握不同類型缺氧的特征性表現。

【熟悉】各種缺氧指標的含意;缺氧時機體機能和代謝變化及其發生機制。 【了解】影響機體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氧療和氧中毒。 第七章 發熱

【掌握】發熱的概念和原因;發熱的分期和熱型;發熱時心血管、呼吸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變化。

【熟悉】內生致熱原引起發熱的機制;發熱時代謝的改變和消化機能改變;發熱的處理原則。

【了解】內生致熱原產生的機制及發熱的生物學意義。 第八章 應激

【掌握】應激的概念,應激反應的基本表現(神經內分泌反應、細胞體液反應)。 【熟悉】熱休克蛋白、急性期蛋白的概念;應激性潰瘍的概念及發病機制。 【了解】應激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應激損傷與應激相關疾病。 第九章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掌握】DIC發病機制。 【熟悉】DIC分期。

【掌握】DIC的功能代謝變化。 第十章 休克

【掌握】休克的概念;休克期(微循環缺血期)的發生機制及其代償意義。

【熟悉】休克的原因和分類;休克期(微循環淤血期)和休克期(微循環衰竭期)的發生機制;休克時心功能改變以及休克肺發生機制;休克的防治原則及護理原則。

【了解】休克時細胞代謝、功能結構的損害;休克時腎、腦、胃腸道以及肝功能改變。 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損傷

【掌握】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概念,發生機制:自由基的作用,鈣超載,微血管損傷和白細胞的作用;缺血-再灌注損傷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心臟,腦,腸和腎的變化。

【熟悉】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原因和影響因素。 【了解】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防治原則。 第十四章 心力衰竭

【掌握】心力衰竭的概念、原因及誘因;心力衰竭時的血液動力學變化和呼吸功能改變。 【熟悉】心力衰竭的分類;心力衰竭的主要發病機制;心力衰竭時心臟及心外的代償。 【了解】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體循環淤血、心輸出量不足);心力衰竭的防治與護理

原則。

第十五章 呼吸衰竭

【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肺性腦病的概念;呼吸衰竭的常見病因和發病機制。 【熟悉】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功能性分流、死腔樣通氣的概念;呼吸衰竭時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機能變化及其發生機制。

【了解】呼吸衰竭時機體代謝的變化及中樞神經系統、腎功能、胃腸功能的變化;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則。

第十六章 肝功能衰竭

【掌握】肝功能衰竭的概念、肝性腦病的概念。

【熟悉】肝功能衰竭發病機制中的五種假說的主要內容。

【了解】肝功能衰竭的分類;肝性腎病;腸源性內毒素血癥的發病機制。 第十七章 腎功能衰竭

【掌握】急性腎衰少尿期少尿的發病機制;少尿期尿的變化、水中毒和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和氮質血癥;CRF時尿的變化、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氮質血癥和腎性骨營養不良;尿毒癥的概念。

【熟悉】ARF的概念和原因;非少尿型ATN的特點;CRF的概念和原因;CRF時的腎性高血壓、腎性貧血和出血傾向;常見的尿毒癥毒素;尿毒癥時的機能代謝變化及其發生機制。

【了解】多尿期和恢復期的變化;ARF的防治與護理原則;CRF的發展過程和發病機制;CRF和尿毒癥的防治與護理原則。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實驗結果、臨床典型病例及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增強授課效果。通過對病理生理學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其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五、教學環節學時分配

章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合計

內 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疾病概論

第三章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第四章 酸堿平衡紊亂 第五章 水腫 第六章 缺氧 第七章 發熱 第八章 應激

第九章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第十章 休克

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損傷 第十四章 心力衰竭 第十五章 呼吸衰竭 第十六章 肝功能衰竭 第十七章 腎功能衰竭

學 時 1 2 4 6 2 3 3 3 3 3 3 3 3 3 6 48

六、考核方式

筆試(閉卷)。各教學環節占總分的比例:實驗作業及平時測驗:20%,期末考試:80%)

七、使用、推薦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教 材:

《病理生理學》第七版 金惠銘、王建枝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7 參考書:

《病理生理學》陳主初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7年制規劃教材), 2001.8; 《病理生理學》 吳其夏主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研究生教學用) 《臨床病理生理學》金惠銘主編,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 1999.4; 《新編病理生理學》金惠銘主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6 《酸堿平衡》 克雷格·朗格內克(美),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4.1 第二版; 《病理生理學應試指南》 王立贊主編,光明日報出版社(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同步輔導)2003.3 《機能實驗學》高興亞主編,科學出版社,第一版 2001.4

2011-4-15

第二篇:教學大綱(32學時)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I-2)》教學大綱

一、課程名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I-2)

二、課程代碼:11001425

三、課程英文名稱:Machinery Manufacturing Fundamentals

四、課程負責人:劉英

五、學時與學分:32學時,2學分

六、課程性質:必選課程

七、適用專業:工科本科機械類專業

八、選課對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九、預修課程:工程制圖、金工實習、機械精度設計、材料成形技術基礎、機械設計基礎

十、課程教材:劉英 袁績乾主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第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十

一、參考書目:

李凱嶺,宋強主編.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倪小丹,楊繼榮,熊運昌主編.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楊宗德主編, 柳青松副主編.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 十

二、開課單位:機械工程學院 十

三、課程的性質、目的和任務:

本課程是按98年“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黃山會議”中所確定的,將原來的《金屬工藝學》(冷加工部分)、《金屬切削原理》、《金屬切削刀具》、《金屬切削機床概論》《金屬切削機床設計》、《機械制造工藝》、《機床夾具設計》等課程的基本理論部分結合在一起所組成的一門全新的機械類專業基礎課程,其目的是培養機械類專業所有學生,掌握機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即掌握扎實的機械制造專業理論,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及畢業設計,為畢業后進一步從事機械設計制造、自動控制、產品開發和機械工業企業管理打下理論基礎。它是機械類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十

四、課程基本要求:

1、機床夾具設計

1)了解定位誤差產生的原因, 掌握定位誤差的分析與計算。

2)熟悉各種夾具的連接元件、對刀裝置(或導向元件)的結構和特點。 3)熟悉各種典型夾具的結構和特點。 4)掌握機床夾具的設計方法和步驟。

2、機械加工質量及其控制

1)了解機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質量的基本概念,熟悉影響機械加工誤差的主要因素(機床誤差、刀具誤差、工藝系統的彈性變形、工藝系統的熱變形、工件內應力(殘余應力)、其它因素等),掌握提高和保證加工精度的措施。

2)熟悉機械加工表面質量(表面粗糙度、加工表面硬化和表面金相組織變化)形成及其影響的因素。

3)了解加工誤差的性質,熟悉機械加工質量的統計分析方法(正態分布曲線法和控制圖法)。

3、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設計

1) 掌握生產過程、工藝過程、工序、安裝、工位、工步的概念。

1 2)掌握定位基準的概念,掌握粗基準、精基準的選擇原則。

3)掌握工藝規程的設計內容:加工經濟精度的確定,加工方法的選擇、加工階段的劃分、工序集中與分散的安排,工序順序安排的原則。

4)掌握工序設計的具體內容和方法:工序余量的確定,簡單工序尺寸的確定,時間定額的確定,切削用量的確定、切削液的選用等。

5)了解工藝尺寸鏈的概念, 掌握工藝尺寸連計算方法。 6)了解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APP)的概念、原理和類型。 7)了解數控加工工藝的概念、內容和特點。

4、機械裝配工藝基礎

1)了解機械裝配生產類型及其特點,熟悉機械結構的裝配工藝性。

2)熟悉制訂機械裝配工藝規程的基本原則,并掌握制訂裝配工藝規程的方法和步驟。 3)了解裝配精度的概念,掌握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解裝配尺寸鏈。

十五、課程描述: 1. 機床夾具設計

定位誤差的分析與計算、夾具的連接元件、對刀裝置和引導元件、典型機床夾具、夾具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2. 機械加工質量及其控制

機械加工質量的基本概念、影響機械加工誤差的主要因素、機械加工表面質量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機械加工質量的統計分析。 3.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基本概念、工藝路線的擬定、工序具體內容的確定、工藝尺寸鏈、制訂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實例。 4. 機械裝配工藝基礎

機械裝配工藝規程的制訂、保證機械裝配精度的方法。 十

六、學時分配:

1、機床夾具設計 8學時

2、機械加工質量及其控制 8學時

3、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設計 10學時

4、機械裝配工藝基礎 6學時

十七、能承擔此課的教師:劉英,嚴興春,郭建,鞫萍華,林利紅,周偉

教學大綱制訂者:劉英 教學大綱審定者:嚴興春 制定時間:2010年11月

第三篇:《乘法分配率的72變》教學反思

向著明亮那方———沈陽路小學 雒雪嬌

暑期培訓的時候有感于俞正強老師執教的《植樹問題》中的建模思想,竟然可以如此的“萬變不離其宗”。當俞老師把經典模型夯實了以后,其它的變式模型就變得那么“信手拈來”,一節課下來,孩子們在俞老師的詼諧和幽默中輕松掌握了植樹問題的知識主次。

這樣的建模給我震撼,更給我想要嘗試的勇氣,借于老師聽課之際,我嘗試了在乘法分配律這一難點上進行變式向基本模型靠攏的建模,然現實就是這么殘酷、想法就是這么理想化,最終我失敗了,失敗的很徹底,不僅丟失了原有的理念和方法,還讓自己陷入了“學虎不成反為犬”境地。

不過,我一直相信失敗一定會帶給我更多的反思和收獲,基于本次的研討課經歷和于老師耐人尋味的話語指導,我作了如下的反思與思考:

一、完全以我為中心的數學建模——束縛了孩子的思維靈性

數學建模對于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有效的建模要在學生的有效思考、探究、經歷后,在積累了足夠的活動經驗后逐漸清晰起來。

然本節課進行過程中,我急于建模,又完全以我為中心地進行建模,忽視了學生的思維慣性和主體性,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類型的區分和講解上,課堂上,我一氣呵成、講得很精彩,可學生學得怎樣呢?到頭來,還是“該會的還是會,不會的還是不會”,到頭來不僅束縛了孩子的思維,還將把孩子門帶入了“糊涂地”……

面對我這樣的窘境,于老師的“放手”一詞一語中的,如果我能講這課后移變成歸類復習復習課,拋棄做題與講題的機械重復,而是選擇放手和孩子們在一起探索與發現的基礎上,有基本模型開始不斷變身,并和孩子們一起解開每一次“變身”的面紗,最后利用命名環節的設計有效的幫助孩子們對各種變身進行歸類與記憶。

如此一來,相信孩子們有了課堂上一起探索的活動經驗和充滿挑戰的思考體驗,對乘法分配律的各種“變身”一定會多一份自己的“再理解”與“再記憶”。

二、不再吝嗇自己的笑容——努力把微笑還給課堂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在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和水,我們還需要微笑和鼓勵。”是啊,多給學生一個微笑,就會增添她們十分的勇氣和自信。但就這么一個簡單做法,卻也在每天面對那樣一群雖天真可愛但又不愔世事學生的調皮搗蛋時,慢慢變得吝嗇起來。不知從幾何時起,我漸漸收攏了我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嚴肅的面孔,甚至后來竟然慢慢成了一種習慣,走進教室后笑的時候越來越少了,自己竟然渾然不知……

聽評課后,丁校長私下找到我跟我聊起來這個問題,我才幡然醒悟。是呀,在漫漫的教師路上,我已然失去了最初的親合力和童心般的微笑,留下的竟然是越來越嚴厲的眼神、越來越嚴格的規矩……

不,我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我要改變,我要重拾我的童心般的微笑,重拾我當年的初心。因為我相信:微笑是有神奇的力量,它就像是一場“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一樣,能時刻滋潤著每一位孩子的心田,老師的笑容更是代表著對他們的一種理解、一種信任、一種寬容!

那么,我還有什么理由去吝嗇我的笑容呢?孩子們,讓我們一起把微笑留住,把我們最美麗的微笑送給我們身邊的同事、同學和朋友好嗎?

最后我想起了一首小詩,與大家一同分享

向著明亮那方

金子美鈴

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葉子

也要向著日光灑下的方向。

----灌木叢中的小草啊!

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

哪怕燒焦了翅膀

也要飛向燈火閃爍的方向。

----夜里的飛蟲啊!

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寬敞

也要向著陽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鄉村的孩子們啊!

----住在城市的孩子們啊!

住在地球每一個角落的孩子們啊!

我要說,向著明亮那方,哪怕是失敗的遍體鱗傷,也要向著心中所想大膽嘗試——致奮斗在教學一線的同仁們。

第四篇:48 學時 結構圖集教學大綱

結構圖集教學大綱

一、課程的性質、目的與任務

(一)課程說明(小四 宋體) 課程編號:200490230 學分:3學分

總學時:48學時,學時分配:講課32學時,16實驗學時 適用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本科

(二)課程的性質、目的與任務(小四 宋體)

1、性質:《結構圖集》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教育拓展課程?!督Y構圖集》是研究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設計方法的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包括建筑結構平法制圖規則和標準構造詳圖兩部分內容。11G101建筑圖集的使用,使得建筑結構施工圖只需繪制平面圖,不再需要繪制構造詳圖,大大減少了結構設計人員的繪圖工作量和沉重的圖紙。因此,熟讀《建筑圖集》是識讀建筑結構施工圖最基本的要求。

2、目的:本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及應用型,主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對建筑結構施工圖的識讀能力和繪圖能力。工程圖紙被喻為“工程界技術語言”,只有掌握了這種語言即“制圖規則”,才能讀懂結構施工圖 ,理解設計意圖,合理進行施工,準確進行工程造價分析和計算。因此,它是建筑工程類專業從事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造價員、材料員等職業崗位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任務:講解柱、剪力墻、梁、板、基礎、樓梯的平法標準制圖規則及構造詳圖,根據抗震設防要求,確定鋼筋的錨固長度、搭接長度以及計算各類鋼筋的造價長度和施工下料長度,熟練掌握結構節點的構造要求。

二、教學基本要求(小四 宋體 加粗)

1、要求學生掌握建筑結構圖集的制圖規則,正確繪制構件鋼筋的剖面圖和斷面圖。

2、掌握施工圖的識讀方法和技巧。

3、掌握建筑工程中各構件之間的相互作用、常用建筑結構的做法和構造要求,與實際工程緊密結合,及時學習建筑工程方面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標準。

三、與其它課程的關系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建筑材料》、《結構力學》《建筑工程制圖》、《建筑構造與識圖》、《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本課程的前期課程,《施工技術》、《工程造價》和《鋼筋工程量計算》等課程都要用到本課程的基本知識。

四、本課程教學的重點、難點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本課程教學重點

梁、板、柱、基礎、樓梯、剪力墻的平法識圖規則及其構造詳圖的識讀。

(二)本課程教學難點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造詳圖內容比較多,需學生理解歸類記憶。

(三)本課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本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意加強理論教學,又要重視實驗實習。力求多使用直觀教具,如實物模型、圖片、錄像、幻燈和投影等,以提高教學效果。為保證教學質量,必須抓好講授、實驗實習、輔導答疑、課堂提問和考試等各教學環節。

講授:講解基本概念和結構特點以及課程的重點、難點,并注意加強各章節間的相互聯系,啟發學生思考和理解。一般易懂的內容,對學時數可作相應的精簡。

實驗實習:在教師指導下到施工現場參觀各種已經綁扎好鋼筋骨架的受力構件,增強學生的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感性認識,了解鋼筋的構造要求,或讓學生對現有建筑物的不同結構構件進行觀察,了解并掌握各構件之間的連接與支撐關系。

輔導答疑:每周應有固定的時間。除個別難點采用集體輔導外,以個別答疑為主,鼓勵學生深入鉆研課程,提出問題、提高自學能力。

課堂提問:為督促學生抓緊平時學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在授課和實驗課時應進行相應內容的提問。并記入平時成績。

五、教學進程安排(小四 宋體 加粗)

總學時:48學時。本課教學進度建議以下表分配,但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章序

內容

講授時數

實驗時數

總時數

項目一 平法與鋼筋的基礎知識 2 2 項目二 柱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項目三 梁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項目四 剪力墻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項目五 板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項目六 樓梯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項目七 基礎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總 計

4 6 6 8 2 4 32

2 2 4 2 2 4 16

6 8 10 10 4 8 48

六、教學內容要點與教學目標(小四 宋體 加粗) 項目一:基礎知識

教學要點:通過本項目的學習,了解平法的概念,掌握混凝土結構環境類別的確定方法、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的確定方法、鋼筋錨固長度的確定方法、鋼筋搭接長度的確定方法、鋼筋的連接方式、抗震等級與設防烈度等內容。

教學目標:熟練掌握本節的基本知識,并在后續章節能夠熟練應用該知識對鋼筋進行施工翻樣。

項目二:柱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教學要點:熟悉11G101圖集的相關內容;掌握柱結構施工圖中列表注寫方式與截面注寫方式所表達的內容;掌握柱的標準構造詳圖中基礎插筋、首層縱筋、中間層縱筋、頂層縱筋、箍筋加密區和非加密區構造規定;能夠準確計算各種類型鋼筋的長度。

教學目標:能夠熟練地應用柱的平法制圖規則和鋼筋構造詳圖知識,識讀柱的平法施工圖;能夠熟練的計算各種鋼筋的長度。 掌握集中標注、原位標注、錨固長度、搭接長度、箍筋加密區、構件凈長度、鋼筋彎鉤增加值等概念。

項目三:梁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教學要點:進一步熟悉11G101圖集的相關內容,掌握梁結構施工圖中平面注寫方式與截面注寫方式所表達的內容;掌握梁的標準構造詳圖中通長筋、支座負筋、腰筋、拉筋等的構造要求及箍筋加密區和非加密區的構造規定;能夠準確計算各種類型鋼筋的長度。

教學目標:能夠熟練地應用梁的平法制圖規則和鋼筋構造詳圖知識,識讀梁的平法

施工圖;能夠熟練的計算各種鋼筋的長度。掌握集中標注、原位標注、錨固長度、搭接長度、箍筋加密區、構件凈長度、鋼筋彎鉤增加值等概念。

項目四:剪力墻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教學要點:進一步熟悉11G101圖集的相關內容;掌握剪力墻結構施工圖中列表注寫方式與截面注寫方式所表達的內容;掌握剪力墻的標準構造詳圖中水平分布筋、豎向分布筋、拉筋等的構造要求;能夠準確計算各種類型鋼筋的長度。

教學目標:能夠熟練地應用剪力墻的平法制圖規則和鋼筋構造詳圖知識,識讀剪力墻的平法施工圖;能夠熟練的計算各種鋼筋的長度。 掌握集中標注、錨固長度、搭接長度、箍筋加密區、構件凈長度、鋼筋彎鉤增加值等概念。

項目五:板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教學要點:進一步熟悉11G101圖集的相關內容;掌握有梁樓蓋板結構施工圖中平面注寫方式所表達的內容;掌握無梁樓蓋板結構施工圖中平面注寫方式所表達的內容;掌握有梁板標準構造詳圖中上部通長筋、下部通長筋、支座負筋、分布鋼筋、溫度筋等的構造要求;能夠準確計算各種類型鋼筋的長度。

教學目標:能夠熟練地應用有梁樓蓋板和無梁樓蓋板的平法制圖規則和鋼筋構造詳圖知識,識讀板的平法施工圖;能夠熟練的計算各種鋼筋的長度。掌握集中標注、原位標注,錨固長度、搭接長度、箍筋加密區、構件凈長度、鋼筋彎鉤增加值等概念。

項目六:樓梯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教學要點:進一步熟悉11G101圖集的相關內容;掌握現澆混凝土板式樓梯結構施工圖中平面注寫方式、剖面注寫方式所表達的內容;掌握板式樓梯標準構造詳圖中各種梯板形式的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能夠準確計算各種類型鋼筋的長度。

教學目標:能夠熟練地應用板式樓梯的平法制圖規則和鋼筋構造詳圖知識,識讀板式樓梯的平法施工圖;能夠熟練的計算各種鋼筋的長度。掌握集中標注、原位標注、錨固長度、支承方式、構件凈高度、鋼筋彎鉤增加值等概念。

項目七 基礎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教學要點:掌握現澆混凝土的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及樁基承臺施工圖中平面注寫方式與截面注寫方式所表達的內容;掌握基礎標準構造詳圖中基礎插筋、底

板配筋、基礎主(次)梁縱筋、第一種箍筋范圍和第二種箍筋范圍鋼筋構造及樁基承臺、承臺梁、基礎聯系梁的鋼筋構造規定;能夠準確計算各種類型鋼筋的長度。。

教學目標:能夠熟練地應用基礎的平法制圖規則和鋼筋構造詳圖知識,識讀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及樁基承臺的平法施工圖;能夠熟練的計算各種鋼筋的長度。掌握集中標注、原位標注、錨固長度、基礎板底鋼筋長度減短的規定、構件凈長度、鋼筋彎鉤增加值等概念。

七、選用教材及參考書 1、教材:

《11G101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肖明和等編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混凝土結構平法施工圖識讀》 黃朝廣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參考書:

《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綜合實訓 李曉紅編 中國電力出版社

《11G101鋼筋工程量計算》 邵榮振等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八、考試內容、方式及基本要求

課程的評價應階段性評價與最終評價相結合、理論評價與實踐評價相結合,突出過程評價,注重發展性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鼓勵多樣化的考核方式,體現各課程在評價上的特殊性。

考試方式采用閉卷考試加平時成績方式,以各章節的重點內容基本內容為主,結合相關必須掌握的內容閉卷筆試占總成績的70-100%左右;平時成績(課堂和實驗課、提問成績等),作業成績占總成績的0-30%左右。由于課時較緊,只安排期未考試一次。試卷采用A、B卷。

九、其它有關問題的建議

在教學中應注意學生對構件的受力分析與受力圖的繪制以及讀圖能力的培養,注意對受力構件設計與計算的能力培養。提倡多媒體教學。

充分利用實訓基地的教學模型增強學生對鋼筋混凝土各種受力構件的感性認識。

第五篇:《綜合英語》課程理論學時教學大綱

院系:旅游與外事學院專業:商務英語作者:高玉飛 審核:高玉飛教學院長:應銘華完成時間:2006-05

一、 課程性質:

必修課

二、 課程設置目的:

商務英語和涉外事務管理專業《綜合英語》課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掌握英語基本技能,學好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學生成為高級外語類應用型人才提供扎實的保障。

三、 課程任務:

《綜合英語》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英語語音、詞匯、語法等基本語言知識,并進行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的綜合的系統的嚴格的訓練;培養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豐富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英語水平,為以英語為語言工具進行商務和外事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語言技能訓練方面,一二年級側重點有所不同:一年級狠抓聽說,但不忽視讀寫;二年級要加強讀寫訓練,但聽說訓練還要進行,強調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在非外語環境中,一年級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課堂教學進行的,課堂中必須堅持精講、多練、以練為主的原則,用多種手段進行大量練習,為高年級階段打下扎實的語言基本功。二年級的主要任務是繼續打好語言基本功,進一步擴大知識面,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綜合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通過這門課系統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具體要求:

(1) 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掌握會話、朗讀的基本技能。

(2) 認知至少6000個詞匯,掌握并運用4000以上詞匯,以及一定數量常用詞的同義詞、反義詞及其辨析與用法。

(3) 掌握各種基本句型,掌握基礎語法,掌握教材中出現的語法點,基本掌握英語慣用法。

(4) 能聽懂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正常語速的一般性談話;能聽懂英語國家用淺近英語及較慢語速進行的廣播;能就一般內容用英語對話;能做較連貫的口頭表述。

(5) 具備較熟練的英語閱讀能力,能理解一般內容的英文原著與各類材料的文章,并能就其內容進行口頭或筆頭問答、復述;能快速閱讀稍淺于上述讀物的材料,達到每分鐘100個詞。

(6) 能寫300-400字的一般題材的短文;能寫一般的應用文;能寫長短約等于原文三分之一的文章摘要,無重大語法或慣用法錯誤,思路清晰,文章通順。

(7) 能將較淺近的一般題材的漢語短文翻譯成確切的英語;也能將同類英語短文翻譯成通順的漢語。

四、 教學方法:

綜合英語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 1

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學中要多開展以任務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在加強基礎訓練的同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利用現有圖書資料和網上信息,獲取知識,并使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各種能力。同時,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要求,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并鼓勵教師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要與學生的課外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課外學習和實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課外學習和實踐活動應以課堂教學的內容為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顒討嫦蛉w學生,注意發展個性,提倡人人參與,培養合作精神。其形式可包括:課外閱讀、演講、辯論、讀書報告會、戲劇表演、編輯報紙雜志、專題訪談、拍攝電視片等。除參加校內課外學習和實踐活動外,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為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提供了條件和保障,也為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要積極采用現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學模式,在充分利用原有的電教設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開發計算機輔助教學。

五、教學媒體的運用:

1、文字教材

主教材:《新編大學英語》

主編:應惠蘭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輔助教材:《 新編大學英語》活頁浙江大學編著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新編大學英語》詞匯練習冊田建國主編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新編大學英語》自主綜合訓練馬效品主編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新編大學英語》教師用書浙江大學編著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音像教材:

《新編大學英語》聽力部分磁帶

北京外語音像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新編大學英語》閱讀部分自測試題磁帶

北京外語音像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CAI課件:

根據授課需要可不定期制作CAI課件

五、 學時、學分:

綜合英語課共開課4個學期,每周6學時,共計384學時,24學分。

六、 考核:

考核采取等級制,強調過程考核。具體方法大致如下:

1、采用基本素質分考核,要求學生學習目標明確,態度端正,精神風貌積極向上,按時出勤,遵守課堂紀律,課堂活動中有良好的協作意識,課堂表現積極主動。

2、本門課程詞匯量很大,詞匯的記憶和掌握是一項艱巨但又必須做好的工作。要求學生每個單元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所有單詞必須掌握,每個單元的單詞聽寫必須合格。

3、學期中考核每個學生的英語朗讀水平,要求能用地道的英語流利朗讀所學課文,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文章。

4、根據指定的文章和限定的題目范圍,要求學生每學期完成至少一篇學期論文,以考察學生讀、寫、思維的表達以及語言的組織能力。

5、學期末,進行一次綜合測試。用一篇與生活或課程聯系密切的文章作為考試材料,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讀完,然后老師就文章用英語提問幾個問題,要求學生當場用英語做出回答,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給出分數。這樣,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詞匯量、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儀表氣質等都能得到考核。

七、 教學內容綱要:

《新編大學英語》每冊分為12個左右的平行單元,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組織聽力、閱讀、詞匯、口語練習、寫作等環節,每個單元都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Part One: Preparation

Part Two: Listening-Centered Activities

Part Three: Reading- Centered Activities

Including In-Class Reading & After- Class Reading

Part Four: Further Development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英語中考作文預測下一篇:行政人事部工作總結xx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