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利用外資案例分析

2023-06-05

第一篇:中國利用外資案例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利用外資的進程分析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利用外資現狀、問題及對策

經092-1200913501140袁珍珍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日新月異,高速增長,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這一巨大成就的創造離不開對外資的充分利用。然而,在中國利用外資的過程中也存在外商“獨資化”趨勢對中國經濟安全構成威脅、對外資的優惠待遇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的運行機制、外資與內資企業市場競爭中產生擠出效應等問題。在新的時期,我們應調整外資利用戰略,轉變引資方式,調整引資政策,進一歩健全相關法律,維護國家產業安全。

關鍵詞:改革開放外商直接投資外商“獨資化”

一、中國利用外資的現狀分析

(一)外商直接投資在中國產業和行業間的分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獲得了突飛猛進得發展,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外資投向的產業結構來看,產業間出現不平衡的特征,主要以第二產業投資為主,第三產業次之,第一產業所占比例最低。統計資料表明,截至2006年底,外商直接投資在中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分別為1.94%、68.27%和29.79%。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在行業間也表現出巨大的不平衡特征。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以制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和以房地產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農業和服務業沒有受到外資的青睞,這種情況產生的后果一方面推動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國產業之間的發展差距拉大,二元經濟結構更為嚴重。

(二)外商直接投資區域分析

外商直接投資在我國的分布極不均衡,投資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大約占比87%,中部次之,西部最少。吸收外資最多的5個省、市均在東部,分別為江蘇、廣東、上海、浙江、山東。所以,目前使用中、西部地區外資的水平仍然不是很高.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三)外商直接投資方式分析

外商直接投資占外資比例在利用國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資和其他外資的三種方式中,外商直接投資總額及其所占比例不斷增加,并最終成為我國外資主導方式。2008年,外商直接投資更是達到了96.99% 的高水平。

二、中國利用外資存在問題分析

改革開放30年來,外商投資改變了中國經濟運行的軌跡,加速了中國參加經濟全球化的步伐,使中國快步融入全球經濟主流。但其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

(一)引資方式“獨資化”趨勢極有可能造成中國部分產業對跨國公司過分依賴,進而可能對中國經濟安全構成威脅,主要表現在:

1、股權控制。外資企業具有資本雄厚、技術先進、管理高效等優勢,在與國內企業合資時傾向于控制股權來控制生產經營決策權,并借此獲得經營收益分配權等與之相關的諸多效益。因此,外資容易在國內獲得巨大市場份額,擠壓內資企業的生存空間,甚至壟斷國內市場,控制國內產業,威脅國內產業和國家經濟安全。

2、品牌侵奪。長期以來,由于商業文化的落后以及產業基礎的滯后,多數國內品牌只能固守本土。在政府保護和缺乏競爭中生存。正因這些品牌日益處于“邊緣化”的困境,在合資或并購過程中容易遭受品牌狙擊,外商在合資企業中取得

控股地位后,國內企業的產品品牌或被外商占有,或被束之高閣被國外品牌所代替。

3、技術鎖定。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吸引外資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從外資企業獲得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即“以市場換技術”,但實踐證明效果并不理想??鐕疽话阆蛑袊D讓的技術大都處于成熟期的標準化技術,其外溢效應很小,對我國整個技術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盡管我們所讓出的市場份額很大,他們也不會無償轉讓專利技術,放棄知識產權,因此中國在合資中得到的技術要么是完成標準化的技術,要么是即將被淘汰的技術,嚴重阻礙了中國技術的升級換代。

(二) 對外資的優惠待遇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的運行機制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外資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對引進外資,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我國改革不斷深化,市場經濟體系逐漸確定,外資優惠政策在整個改革和市場經濟體系中就顯得不適應了。中國政府一直以來對外資企業提供用地、稅收、融資和關稅等方面的優惠待遇,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的運行機制,使國內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處于極為被動的局面。外資企業依靠其本身強大的財力,并借助中國政府給予的這些優惠政策,在我國迅速發展壯大,形成不公平的市場競爭條件,占有了市場,沖擊我國名牌產品,挖走國內技術骨干,是國內企業極為被動,甚至破產。

(三)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產業呈現越來越明顯的擠出效應 外資在帶來了直接和間接就業效應的同時,使得一些內資企業處于競爭劣勢,迫使一些內資企業退出市場,造成其職工失業。

三、中國利用外資的對策思考

(一)利用關稅的調節作用,實現引資方式的戰略性轉變

1、要調整外商投資政策,改變過去對外商投資“鼓勵過度”的優惠政策,對國內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應實施“國民待遇”政策,使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在競爭方面處于平等的地位。

2、繼續對外開放,實現引資方式的戰略性轉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不僅要“引進來”,即引進外資和技術,而且要“走出去”。

3、對民族經濟要有重點地選擇性保護,對本國已具有一定競爭力的部門以及技術密集性部門給予較少保護,鼓勵外資與民族資本興建合資企業,以便利用外資在資本和技術上的優勢,帶動民族企業的升級,對一些外資企業采用“市場保留”政策,利用關稅的調節作用,控制進口商品的流人量。

(二)調整引資政策,實現新經濟格局下引資方式的合理引導性轉變

1、加快中西部的對外引資工作,優化外商直接投資地區結構在繼續發揮東部優勢引進外資的同時,中西部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合理、有效地加快利用外資步伐。中西部要結合自身資源、勞動力優勢和市場潛力,鼓勵和支持外商投資于資源開發項目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支持外商投資于高質量的勞動力密集產業。中西部地區發展農業的機會成本比東部沿海地區低很多,引導外資投向農業開發項目,促進中西部農業集約化發展。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對中西部地區投資項目的審批、資金配套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以鼓勵外商向中西部地區直接投資。

2、積極引導外資投向,進一步優化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結構。應該積極的引導外商投資于農業、基礎工業、基礎設施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出口創匯產業和環保產業上,促使外商直接投資從傳統低層次的產業轉向較高檔次的產業。

3、組建具有一流競爭實力的跨國企業集團。鼓勵和支持優勢企業通過逐步建立海外銷售網絡、生產體系和融資渠道,促進我國企業在更大范圍進行專業化、集約化和規?;目鐕洜I,加快培育我們自己的跨國公司,努力促使我國經濟在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中邁出新的步伐。

(三)健全法制和增強政府規制能力,維護國家產業安全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各國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利用外資己經成為各國都十分重視的問題。相對于具有強大優勢的跨國公司來說,我國許多行業還處于 弱勢地位,因此,為了防止外商的“獨資化”意圖,我國應抓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加快統一內資企業的稅收政策和監管政策,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政府應建立國家經濟安全預警指標體系,及時反映國家經濟的異常征兆,適時采取措施,將顯性或隱性的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另外,我國還需要建立自己的綠色保障系統,以維護產業安全及生態安全。

參考文獻:

[1]張建剛.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經濟增長

[2]鄒輝暉.我國利用外資的現狀、問題及策略建議m.經濟師,2006,(4).

[3]陳靜.中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制度變遷研究[J].西北大學博士論文.2007,(8).

第二篇:中國現階段利用外資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摘要:近年來,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中國一直處于世界前列。2006年我國吸收外商投資保持持續增長,外商投資為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全球跨國投資流動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在吸引外資的各個方面也正在發生變化。在分析中國吸收外資近況的基礎上,指出中國在引資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虛假外資;服務業

一、現階段我國利用外資存在的問題

(一)外商投資產業分布失衡,無利于我國產業結構升級

由于我國國家政策、勞動力及自然資源優勢和市場容量等各方面的原因,外資在中國的投向表現出第二產業特別是制造業過重,第

一、第三產業過輕的局面。截至2005年底,我國三個產業累計合同利用外資比重分別是1.96%,68.69%,和29.36%,其中制造業就占據第二產業引資總量的90%左右。由數據明顯可知,外資對于中國服務業的拉動作用遠遠比不上對制造業的作用,服務業在利用外資總量的比重遠遠落后于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這種外資結構的傾斜不僅加大了中國三次產業結構的偏差,同時也加大了三次產業之間發展水平與國際競爭能力的距離。對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反而起到了負面效應。

(二)外資引進項目技術含量低且消化不足

從我國外資的來源結構來看,亞洲經濟體為我主要外資來源國,占據了我國引資總數的50%以上。但在亞洲國家中來我國投資的多為中小企業,且投資產業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加工和組裝行業為主,使我方企業難以形成完整的生產體系,更難以掌握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即使是出于成本及利益需要,越來越多的大型跨國公司在中國建立其亞洲研發(R&D)中心,但其核心技術仍然控制在母公司手中。從而,表面上,我國技術蒸蒸日上,但實際上,跨國公司技術壟斷加強,技術擴散放緩。另外,我國還存在只重技術引進,不注重引進技術的消化創新問題。國際公認的技術引進費與消化費的比例是1:10,而我國僅為1:2.5。對引進技術的消化不足直接導致了我國技術引進與技術創新的脫節,也導致我們不能有效利用外資企業的技術溢出效應,提升自身企業的競爭能力。

(三)虛假外資現象嚴重

在外資大量涌入、外資企業日益發展的同時,一些不法外商利用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以及監管盲區,打著投資經商的旗號,大搞虛假投資。比如,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表明,2006年香港及英屬維爾京群島等自由港在我國投資大幅增加,其投資總量達到361.4億美元,遠遠超過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因而有分析人士認為此等離岸中心的投資總量如此之大,其中不乏很多國內資金在此中轉的虛假外資,此現象已嚴重危害了我國經濟利益,破壞了我國的投資環境。

(四)外資到位率低

隨著我國引資項目金額、數量的高漲,很多地區協議項目大,但實際資金到位率低的問題逐漸突出。外商資金不到位,合資企業的固定資產、流動資金不免陷入困境,從而造成一些大型項目停滯,中方已投入資金長期不能創利等。

(五)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嚴重

伴隨著外商直接投資的引入及其產業的轉移,一些勞動密集、自然資源密集、污染密集的產業也隨之傳入中國。中國外資進入環境標準的低門檻,使得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生產存在巨大的負外在性。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使我國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我國專家1990年代中期和2001年研究表明,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當年GDP的3%-4%。而據國家環??偩?001年調查,西部9省區生態破壞造成的直接損失就高達1,494億元,占9省區GDP的13%??梢韵胍?,如果這些污染密集產業的生產超越我國資源、環境的承受

能力,后果將不堪設想。

二、關于我國利用外資的政策建議

(一)完善各項立法,加強外資監管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種相關法律、法規是解決我國現階段利用外資所出現的種種問題的根本保障。雖然外商直接投資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并不能就此限制利用外資。實踐證明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我們可以通過在外商投資領域完善各項立法、強化執法來解決問題。

在立法方面,應進一步加快出臺與完善我國在反壟斷、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外資進入標準、外匯監管標準以及國內消費者保護標準等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并逐步平衡我國對外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利用法律來切實維護我們的國家和企業利益。當然,近年來我國在立法方面也大有進步,相繼出臺了《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以及《企業所得稅法》等法律法規。但是,除完善立法外,我們還存在執法力度不夠,外資監管薄弱的問題。因而,加強在外資進入、外匯管理、環境監管等方面的監管力度同樣任務艱巨。

(二)通過培訓教育、加強宣傳等方法,改變各級政府及企業的傳統引資觀念

不可否認,近年來,外資的使用在中國出現種種問題,根本原因之一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官員及企業領導層對外資的認識存在誤區。一是為了地方經濟發展,盲目地認為只要外資進入都會為地方帶來利益,從而忽略了諸如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引資成本問題,放松了對外資的選擇與限制。二是對跨國公司過分信任,簡單的把其產品、設備投入與高質等同起來,急切引資的心理就易上當受騙,引進虛假外資。因而,從高層領導開始,通過各種培訓學習、講座教育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改變某些政府及企業決策主體的傳統引資觀念,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引資意識,對高效引資具有決定性作用。另外,正確的引資觀念有助于各級地方建立良好的投資環境,提高政府服務質量,從而提高項目履約率,解決資金到位率低的問題。

(三)改變部分不合理的干部政績考核方法

目前,我國在干部政績考核方面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GDP和引資總量成為干部政績考核的主要目標和標準,這自然會使得一些領導干部為了自身利益、或是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而弄虛作假。因而,除了修正錯誤的引資觀念外,還必須改變目前不合理的干部政績考核方法,突出引資質量、引資領域、引資結構等在利用外資現階段的考核權重,嚴格防范在吸引外資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個人道德風險,以有利于我們根據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有效引導外資投向。

(四)優化產業結構

王妍等:中國現階段利用外資的問題及對策分析我國在產業結構發展方面的不平衡,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的最重要因素。外資在第二產業特別是制造業的過重投入,不僅會加劇我國產業發展的畸形,也必將導致我國引資的科技含量不高,核心技術不強,且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因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已經迫在眉睫。優化產業結構問題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有專家學者提出并引起多方重視,但是經過努力,成效并不明顯。這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沒有將產業結構升級作為引資的基本指導思想。政府的產業政策應該在吸引外資方面起到較強的引導作用。及時制定或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及相關政策,鼓勵外資更多的投向第一及第三產業,特別是金融、電信、計算機服務和軟件等高附加值產業以及基礎設施和生態保護類項目。另外,由于國際資金產業流向存在明顯的“馬太效應”,因而加快我國第三產業自身的發展,增強其競爭力,也是吸引外資進入的必要因素。

(五)加強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從我國產業發展來看,國內企業能力的提升,國內競爭力的加劇,都會迫使跨國公司加大其在我國的研究與開發(R&D)投資,從而改善外資的產業投資結構與質量。目前,跨

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研發中心,多是為了增強其在華競爭力、保有或擴大市場份額。本土企業能力的提升有賴于其技術創新能力的強化。因而,培養本土企業的自主技術創新能力應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產業政策。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重新構建我國的科技創新體系,努力創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力量,鼓勵、促進國內的專門社科機構與企業聯姻,實現雙方信息、資源、技術共享,支持企業進行必要的基礎研究與技術開發,利用企業能夠更了解市場的特點,使國內的研究項目與執行方式更貼近市場需要。通過支持加強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來使其獲得可與外資企業抗衡的技術能力,從而迫使跨國公司調整在華的投資流向,幫助我國優化產業結構,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的外資質量。

(六)以環境保護為目標

生態環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賴以棲息的家園,是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的物質承擔者。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那么整個國家和民族也將失去生存條件。因而,我國的經濟發展必須以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環境為重要基礎條件,在引資過程中應該將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為一種重要的引資成本,給予充分重視。首先,修改、完善產業準入政策,通過制定不同行業新興工業化評價指標體系,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更多的引向需求增長快、生產污染少的領域。其次,對于已經批準的高污染項目、企業,對其排污量、資源使用破壞量等進行嚴格監管,將經濟手段引入環境執法,逐步形成健全的外商投資環境管理機構和執法機構體系,以及科學的外商投資環境管理體制。對超標排污及資源消耗嚴重者進行嚴厲的經濟懲罰,加大其排污的機會成本,從而起到震懾功效。

參考文獻:

[1]王學鴻.論新世紀跨國公司發展的新趨勢[J].學術探索,2004,(04).

[2]樊薇.提高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水平的策略研究[J].基建管理優化,2006,(03).[3]多淑金.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與環境保護問題[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3).

[4]陳祥升,林楓.利用外資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考[J].企業活力,2007,(04).[5]曹秋菊.外商直接投資與我國生態環境安全問題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05).

[6]王學鴻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與云南面向東南亞開放[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7]王學鴻.有關跨國公司理論的五種范式分析[J].世界經濟,1999,(07).

[8]王學鴻.邊疆民族地區吸引外資的優勢與劣勢分析[J].世界經濟,2003,(07). 轉貼

第三篇:中國與印度引進外資比較分析

之文獻綜述

摘要:中國和印度不僅在地理位置上相鄰,在基本國情上也極為相似。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與印度的經濟也在快速發展,成為最具吸引外資魅力的國家,但兩者利用外資格局具有明顯不同。FDI在中國主要流入到加工制造業,在印度則更多流向離岸服務業。比較兩個國家引進外資的現狀,中國在流入量上大于印度,但在流入的產業結構和側重點,及對外資的利用效率上印度都是優于中國的。因此,中國應當借鑒印度的經驗,以便在利用外資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收益。

關鍵詞:中國 印度 引進外資 比較

引言

在發展國內經濟的要求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參與到國際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是本國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在全球化的條件下,資本的跨國流動性大大增強。于是,各發展中國家對引進外資方面都采取積極態度,大力支持外商投資,提供優惠政策,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中國與印度也開始把引進外資作為發展本國經濟的重要途徑。

中印兩國在歷史、地域、社會發展水平上,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兩國在吸引外資的方面卻大有不同。中國利用FDI的規模遠大于印度,印度近幾年在利用外資方面更具有自身特色。中國和印度同位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迅速,但兩國在利用外格局方面具有明顯的不同點,本文就兩國引進外資作一個比較分析。

一、 中國和印度吸引外資的原因及特點

(一)中印吸引外資的原因

引進外資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國外資本,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

就中國引進外資的原因,張靜在《中國與印度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比較分析》中指出中國自身經濟的發展與環境使外商看好中國市場。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持續快速地增長,極大地提升了經濟發展水平。而一國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吸引能力,正取決于經濟發展程度,所能創造的國際直接投資激勵結構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這種發展縮小了中國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使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客觀上為外商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除此之外,張靜還指出熟練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是外資進入中國的重要因素,中國擁有龐大的潛在市場,加入世貿組織為外商提供了更大的進入空間等因素。

張靜同時分析了印度吸引外資的原因。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外國直接投資奠定了堅實基礎。進入新世紀以來,印度經濟以6%~7%的增速發展。一些投資機構出版了關于印度的研究報告,研究證明印度經濟增長具有內在的動力,并證實印度具有經濟潛力。經濟的突飛猛進和強大的經濟基礎,一方面為基礎設施建設、國內投資環境改善等提供了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加強了外國投資者的信心,使印度成為跨國公司關注的對象。另外,印度政府利用外資政策法規進一步自由化、規范化、簡單化,改變了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 印度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為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奠定了人才基礎;印度IT行業一支獨秀,拉動了外國直接投資在印度的發展;印度巨大的市場潛力也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中印引進外資的特點

王海燕在《引進外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中分析了中國近三年引進外資的基本特征:數量、總體規模由降轉升,平均單個項目規模一路增大;獨資企業占比逐年上升,投資區域逐漸擴大;投資領域呈擴大化趨勢;外資流入穩步增長,2012年底創歷史新高;外商直接投資撤資大幅增長。

而楊宏斌、楊志寧則在《印度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政策的特點及新發展》中闡述了印度引進外商投資的特點:始終立足本國需要,根據形勢變化采取適度調整;注意本國經濟安全;注重引導FDI流向知識和技術性產業;注重將FDI引向落后地區;注重將FDI引向國家優先和重點發展的行業。

(二)中印引進外資現狀的比較

(一)兩者引進外資的背景及其利用外資的現狀比較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和印度都首先認識到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是發展本國經濟的重要條件。對于資金相對缺乏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全球化意味著外資流入的機會增大。經濟全球化也使得資本的跨國界流動性大大增強。中國和印度地域相近,國情相似,兩國在引進外資方面卻有所不同。

張靜在《中國與印度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比較分析》中指出了兩國利用外資的背景。中國從1978年最早開始改革開放,致力于改革經濟體制和調整經濟結構,同時,中國也最先認識到吸引外資給國內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并積極加以利用,大力引進外資和開展外貿。而印度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開始了在“華盛頓共識”框架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積極引進外資。但兩者在利用外資的背景方面也有共同之處:一是兩國獨立建國以來的既有經濟發展模式都走到了盡頭,迫切需要尋求新出路。二是兩國都看到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發展機遇,并且積極把握這個機遇。

馮媛媛在《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比較探析》中和張靜在《中國與印度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比較分析》中都分析了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現狀:1)無論是從流量角度還是從存量角度,中國FDI流入量遠遠多于印度;2)從產業結構方面看,外資在中國更多流向硬件制造部門,FDI在印度更多流向軟件部門和離岸服務業;3)中國和印度總體引資環境差距較大,中國的引資環境總體好于印度。

而鮑洋在《“金磚國家”引進FDI的環境效應比較研究》中則從規模效應、結構效應和技術效應三方面探討“金磚國家”引進FDI環境效應的傳導路徑。印度引進FDI的環境效應是正向的,中國的是負向。這說明中國應向印度學習,控制FDI的負向規模效應,加強環境管制,提高引資門檻,提升引進的FDI的質量。陳濤濤、潘文卿、陳曉在《吸引外資對于對外投資能力的影響研究》中對中國和印度進行國家層面數據的嘗試性檢驗,認為引進外資對中國的對外投資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印度的外資流入對本國的的對外直接投資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

(一)造成兩國引資差異的原因

1.中國引進FDI規模和數量大于印度。

何濟川在《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比較》中指出,印度在吸引外國私人投資的政策偏嚴,條件苛刻,使得外商直接投資遠遠落后于中國。而馮媛媛則認為,印度經濟體制改革比中國晚10年,中國經濟發展較快,引資環境總體較好,使中國FDI流入量遠高于印度。

2.印度資本市場化程度高于中國。

馮媛媛認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購買力增大,對耐用消費品以及日常非耐用消費品的需求激增,對市場尋覓型FDI有巨大的吸引力。而,印度的呼叫中心、共享服務中心、IT服務業和研究與發展項目等格外發達,因此,在印度,FDI更多流向軟件部門,流向離岸服務業。鮑洋在《“金磚國家”引進FDI潛力指數比較研究》指出印度與中國國情相似,優勢因素相似,但印度高技術人才儲備豐富,便于跨國公司實現人力資源本土化。同時,印度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引進FDI的比重較大,其次是制造業,主要表現為資產尋求型;中國制造業引進FDI的比重較大,主要表現為效率尋求型。

3.印度對外直接投資能力受外資流入影響比中國大。

陳濤濤、潘文卿、陳曉指出雖中國吸引了大量外資,但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的能力多得益于政府的激勵政策;而印度的對外投資更多是源于企業自身能力的積累。他們同時還指出,中國對外投資的主要行業大都屬于我國的戰略性行業,也是限制外資進入的行業,溢出效應有限,所以這些行業中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能力的形成,與該行業中外資的流入沒有明顯的直接聯系。但在制造業中產生了積極的溢出效應。而在印度的制藥業和軟件業中,跨國公司與印度當地公司合作,學習跨國公司的研發及管理經驗 并且在合作中跨國公司對員工進行培訓,使員工學到最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因此,印度的的外資溢出效應在各行業是普遍存在的。

三、印度引進外資的經驗對中國的啟示

與印度相比,中國要早十幾年進行改革開放,致力于經濟體制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積極抓住經濟全球化給國內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并加以利用,大力開展外貿和引進外資。但印度的經濟增長模式獨具特色,在引進的外資水平和利用外資上都要先進于中國。

唐以今在《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之比較研究》中指出應利用外資實現我國的產業結構優化。外資應向服務業轉移,進一步改善經濟環境,以更好的引進離岸服務業,同時加強中印互補性經濟合作。張靜在《中國與印度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比較分析》中指出為了繼續保持我國吸引FDI的優勢,在目標定位、加強對高新技術的產業投入力度及重視人才培養和重視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方面應向印度借鑒經驗。

聶平香、郝紅梅在《當前利用外資存在的問題及政策調整》指出要充分認識到中國利用外資的重要性。利用外資是神話改革開放的必然要求,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現實需要,是建設創新性國家的有力支撐,是增強產業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面對我國利用外資出現的問題,如:鄭良芳在《引進外資的得與失問題研究》中指出:1)隨著外資規模的擴大和滲透,外資企業已經控制了我國一些重要的產業領域,影響到我國經濟安全。2)跨國零售巨頭擠占中國零售業。3) “洋腐敗”滋生新買辦和洋壟斷。4)有的跨國公司為了追逐利潤,在我國公開排污等問題。聶平香、郝紅梅認為:一是統一思想,堅持利用外商投資;二是轉變觀念,創新外資管理體制;三是規范政策體系,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四是深化服務開放業,培育外商增長新優勢;五是制定有效措施,提高中西部外資水平;六是創新外資方式,引導發達資本進入。

于增成在《對我國利用外資的幾點冷思考》中從國內角度出發,認為更好的利用外資需要:控制引進外資規模,積極促進我國對外投資的發展;加強對國內企業的保護和扶持,保護民族品牌和民族企業;重視發展我國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不依賴和迷信國外技術;改善我國利用外資的投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

結論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和印度想要吸引更多高質量的外資,都必須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注重引資質量和引資水平,把國內引資政策和國外投資行情結合起來,加強對在第三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引資指導,優化投資結構,以達到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靜.中國與印度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比較分析[J].經濟師.2011(12):66-67 [2]王海燕.引進外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管理觀察.2013,9 [3]楊宏斌,楊志寧則.印度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政策的特點及新發展.南亞研究季刊.2002(3):9-13 [4]馮媛媛.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比較探析.北方經濟.2007(1):141-142 [5]鮑洋.“金磚國家”引進FDI的環境效應比較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12(8):128-136 [6]陳濤濤,潘文卿,陳曉.吸引外資對于對外投資能力的影響研究.國際經濟合作.2011(5):4-13 [7]何濟川.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比較.亞太經濟.1997(3):54-56

[8]鮑洋.“金磚國家”引進FDI潛力指數比較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2(2):46-50 [9]唐以今.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之比較研究[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2005(5):35-38 [10]聶平香,郝紅梅.當前利用外資存在的問題及政策調整.國際經濟合作.2013(2):48-51 [11]鄭良芳.引進外資的得與失問題研究.區域金融研究.2011(3):4-9 [12]于增成.對我國利用外資的幾點冷思考.經營管理者.2014,6.上期:155-156

第四篇:2014年中國吸收外資發展勢頭分析

2014年1月我國使用外資增長16.1%。

1月份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創了歷史最高水平。這是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加大的直接體現,也是1月份利用外資高速增長的最直接原因。

1月份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實現兩位數增長,迎來開門紅。這是對中國是否仍然具備良好投資環境以及外國投資者是否仍然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信心的最實在和最具有說服力的回答。

利用外資高速增長,得益于新一屆中央政府推動的各項政策見成效。去年以來,新一屆中央政府所積極推動的政府職能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及其他社會經濟改革扎實推進,有助于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實體經濟,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改善投資環境,增強了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

同時,我國吸引外資的綜合優勢逐步顯現,使全球對華投資總體看好。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穩定向好,內需潛力巨大,人才競爭力不斷增長。加上去年以來全國各地更加注重提高機關行政效能,完善投資便利化措施,切實改善投資軟硬環境,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中國作為主要投資目的地。從1月份數據上可以看出,美國、韓國、荷蘭、意大利、英國等國家對華投資都呈現快速增長。

1月,亞洲10國/地區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95.48億美元,同比增長22.16%;其中香港投資78.61億美元,同比增長37.69%;韓國對華投資2.61億美元,同比增長197.92%。美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3.69億美元,同比增長34.9%。歐盟28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4.82億美元,同比下降41.25%。

另外,服務業利用外資高速增長帶動作用很大。1月份當月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了57.02%,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63.3億美元,創了歷史最高水平。這是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加大的直接體現,也是1月份利用外資高速增長的最直接原因。 我國利用外資的綜合優勢不斷增強,而且把引資、引技、引智更加有機結合起來,使基于全球產業鏈高端的一些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節能環保產業和現代農業項目得以引進。我們預計,今年中國吸收外資仍將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

第五篇:2018-2022年中國生物質能利用產業發展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目錄)

2018-2022年中國生物質能利用產

業發展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 核心內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報告編號】20346 【交付方式】Email電子版/特快專遞

【價

格】紙介版:7000元

電子版:7200元

紙介+電子:7500元

▄ 報告目錄

第一章 生物質能相關概述 第一節、生物質能的概念與形態

一、生物質能的含義

二、生物質能的分類

三、生物質能的特點

第二節、生物質能的地位及性質

一、生物質的重要性

二、與常規能源的相似性及可獲得性

三、生物質能源的作用 第三節、生物能源的開發范圍

一、植物酒精成為綠色石油

二、利用甲醇的植物發電

三、生產石油的草木

四、藻類生物能源的利用

五、海中藻菌能源開發

六、薪柴與“能源林”推廣

七、變垃圾為寶的沼氣池

八、細菌采礦技術的研究

第二章 2015-2017年全球生物質能的開發和利用

1

第一節、國際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綜述

一、生物質能產業快速發展

二、生物質液體燃料市場規模

三、生物質發電融資規模

四、生物質及垃圾發電規模

五、生物質能產業政策綜述

六、生物液體燃料應用指標 第二節、美國

一、美國生物質能發展規模

二、2015年美國生物質能利用狀況

三、美國研發生物質燃料低溫電池

四、美國生物質能發展的扶持政策

五、美國將大力開發生物質液體燃料 第三節、歐盟

一、歐盟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狀況

二、歐盟生物質燃料消耗量分析

三、歐盟積極發展“次生”生物燃料

四、歐盟生物質能行業發展特點

五、歐盟生物質能行業規劃目標

六、歐盟國家生物質能產業扶持政策 第四節、日本

一、日本生物質資源及利用技術

二、日本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壯大

三、日本最大生物燃料廠建成

四、日本生物能源重點開發非糧類 第五節、其它國家

2

一、巴西生物質能產業發展戰略

二、新加坡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

三、印度生物質能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第三章 2015-2017年中國生物質能開發和利用狀況 第一節、中國生物質能發展概況

一、發展生物質能產業的必要性

二、生物質資源開發利用狀況

三、生物質能利用迎發展良機

四、中國生物質能產業化模式

五、生物質能行業發展格局

六、生物質燃料發展規模

第二節、2015-2017年部分地區生物質能利用情況

一、北京市

二、吉林省

三、河北省

四、河南省

五、湖南省

六、安徽省

七、廣西

第三節、我國生物質能政策法規建設的綜述

一、生物質能政策法規的有效性

二、生物質能政策法規發展特點

三、我國生物質能政策體系狀況

四、鼓勵發展生物質成型燃料

五、完善生物質能政策的建議

第四節、中國與國外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比較及啟示

3

一、生物質能開發與國外相比的差距

二、中國與歐盟生物質能開發比較

三、歐盟生物質能源開發的啟示

四、巴西開發生物質能源的啟示 第五節、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一、阻礙生物質能發展的因素

二、發展生物質能源存在的問題

三、生物質能源產業面臨的困境

四、林木生物質能發展的制約因素 第六節、我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對策

一、發展生物質能的主要策略

二、生物質能發展的策略建議

三、加快生物質能發展的措施

四、我國林木生物質能發展建議

第四章 2015-2017年中國農村生物質能的開發與利用 第一節、中國農業生物質資源規模及潛力分析

一、農作物秸稈

二、能源作物

三、畜禽糞便

四、農產品加工業副產品

第二節、2015-2017年我國農村沼氣的建設與發展

一、沼氣項目投資規模

二、農村沼氣建設項目

三、農村沼氣工程轉型

四、行業轉型升級思路

五、行業快速發展措施

4

第三節、農業廢棄物加工生物質成型燃料分析

一、行業發展綜述

二、關鍵技術分析

三、國外發展進展

四、國內行業發展

五、行業標準化進展

六、發展機遇及挑戰

七、未來發展前景

第四節、主要地區農村生物質能利用狀況

一、遼寧省

二、甘肅省

三、河北省

四、江蘇省

五、湖北省

第五節、中國農村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問題及建議

一、行業發展制約因素

二、開發利用面臨挑戰

三、行業發展對策思路

四、行業發展政策建議

第五章 2015-2017年生物質能開發與應用技術分析 第一節、生物質能技術的相關研究

一、生物質沼氣技術

二、生物質液化技術

三、生物質氣化技術

四、生物質發電技術

五、生物質熱解綜合技術

5

六、生物質固化成型技術

第二節、世界生物質能開發技術分析

一、世界技術開發路線

二、國外技術開發進展

三、歐洲技術開發利用

四、生物質能技術產業化

第三節、2015-2017年中國生物質能技術的發展

一、行業技術主要類別

二、行業應用技術發展

三、2016年技術發展成果

第四節、我國生物質能開發技術的問題及對策

一、氣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二、開發技術的發展建議

三、利用技術的應對策略

四、利用技術的發展思路

第五節、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未來展望

一、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二、應用技術發展方向

三、轉化技術發展方向

四、利用技術發展趨勢

第六章 2015-2017年生物柴油發展分析 第一節、生物柴油簡介

一、生物柴油的概念

二、生物柴油的特性

三、生物柴油的生產工藝

四、生物柴油的效益分析

6

第二節、生物柴油生產的原料來源

一、油菜

二、真菌

三、地溝油

四、野生鹽角草

五、花生油下腳料

第三節、2015-2017年全球生物柴油發展分析

一、全球供給規模

二、美國市場

三、巴西市場

四、阿根廷市場

五、馬來西亞

六、印度尼西亞

第四節、2015-2017年中國生物柴油行業發展分析

一、生物柴油行業現狀

二、生物柴油供需規模

三、林業生物柴油發展

四、企業合作漸趨深化

五、行業發展影響因素

第五節、2015-2017年各地區生物柴油發展分析

一、海南省

二、河北省

三、四川省

四、云南省

第六節、中國生物柴油行業競爭分析

一、行業競爭格局

7

二、行業競爭力分析

三、競爭形勢分析

第七節、生物柴油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發展面臨挑戰

二、商業化的應用障礙

三、產業發展制約因素

第八節、促進我國生物柴油發展的對策

一、產業發展策略解析

二、突破產業瓶頸對策

三、項目開發措施建議

四、推動產業發展思路

第九節、生物柴油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一、產業發展趨勢

二、未來發展方向

三、發展規模預測

第七章 2015-2017年燃料乙醇市場分析 第一節、燃料乙醇簡介

一、燃料乙醇含義

二、燃料乙醇的重要作用

三、變性燃料乙醇簡介

四、變性燃料乙醇國家標準 第二節、燃料乙醇生產原料分析

一、甘蔗是理想的燃料酒精作物

二、非糧燃料乙醇發展提速

三、纖維燃料乙醇迎來發展機遇

四、甘薯也可以生產燃料乙醇

8

五、甜高粱成為燃料乙醇新原料

六、農業廢棄物可發展燃料乙醇

七、不同類型原料的綜合比較

第三節、2015-2017年國際燃料乙醇產業分析

一、國際燃料乙醇發展概況

二、全球燃料乙醇產量規模

三、北美燃料乙醇產業分析

四、亞洲燃料乙醇產業分析

五、巴西燃料乙醇產業分析

第四節、2015-2017年中國燃料乙醇產業分析

一、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的意義

二、燃料乙醇行業運行特征

三、燃料乙醇行業發展規模

四、政策力推燃料乙醇發展

五、燃料乙醇項目發展動態

六、燃料乙醇技術研發進展

第五節、燃料乙醇行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一、燃料乙醇行業發展障礙

二、燃料乙醇行業規?;Ь?/p>

三、燃料乙醇行業亟需扶持

四、燃料乙醇行業措施建議

五、燃料乙醇行業發展對策 第六節、燃料乙醇的發展前景和趨勢

一、燃料乙醇行業發展契機

二、“非糧”燃料乙醇發展前景

三、燃料乙醇將推動農業發展

9

第八章 2015-2017年生物質能發電產業分析 第一節、2015-2017年國際生物質能發電情況

一、全球規模

二、美國

三、英國

四、荷蘭

五、日本

六、印尼

第二節、中國生物質發電的發展環境分析

一、生物質發電行業相關政策

二、生物質發電對環境的影響

三、影響生物質發電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節、2015-2017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產業分析

一、生物質能發電規模

二、生物質發電技術類型

三、生物質發電成本分析

四、生物質發電定價分析

五、生物質發電產業鏈分析

六、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動態

七、行業問題及發展建議

第四節、2015-2017年生物質能發電業區域發展分析

一、黑龍江省

二、吉林省

三、浙江省

四、重慶市

五、湖北省

10

第五節、沼氣發電

一、沼氣發電的經濟效益分析

二、農村沼氣發電的主要模式

三、我國沼氣發電產業特點

四、沼氣發電商業化的障礙

五、中國農村沼氣發電潛力

六、沼氣發電市場空間廣闊

第六節、2015-2017年沼氣發電項目動態

一、北京六里屯垃沼氣發電項目

二、河南南陽沼氣發電項目

三、湖南常德沼氣發電項目

四、山東平度沼氣發電項目

五、江蘇海門沼氣發電項目 第七節、秸稈發電

一、秸稈發電的工藝流程及效益

二、我國秸稈發電面臨發展機遇

三、秸稈發電行業區域發展狀況

四、秸稈發電面臨的障礙及對策

第八節、2015-2017年我國秸稈發電項目動態

一、山西長治秸稈發電項目

二、湖北黃岡秸稈發電項目

三、河北陽原秸稈發電項目

四、安徽和縣秸稈發電項目 第九章 中國生物質能產業投資分析 第一節、投資機會分析

一、生物質能資源量豐富

11

二、生物質能源發展潛力

三、政策規范行業發展

四、符合能源發展戰略

五、生物質燃氣市場空間

六、生物柴油推廣時機成熟 第二節、投資風險預警

一、燃料供應風險

二、建設和運營風險

三、技術風險

四、抵押擔保風險

五、其他風險

第三節、投資策略建議

一、生物質能開發注意事項

二、生物質發電廠投資建議

三、燃料乙醇開發策略

四、生物柴油投資策略

第十章 生物質能產業的前景及趨勢分析 第一節、中國生物質能產業前景展望

一、生物質能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二、生物質液體燃料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三、2018-2022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規模預測

四、2020年我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發展規劃

五、2020年我國林業生物質能開發前景展望 第二節、“十三五”期間中國生物質能發展趨勢

一、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將迎來黃金期

二、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目標及技術路線

12

三、“十三五”生物質能產業發展思路

四、“十三五”期間生物質能源發展方向 附錄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附錄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附錄三: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 附錄四:可再生能源發電有關管理規定

附錄五: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 附錄六:全國林業生物質能源發展規劃(2011-2020年)

▄ 公司簡介

中宏經略是一家專業的產業經濟研究與產業戰略咨詢機構。成立多年來,我們一直聚焦在“產業研究”領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產業研究背景,又只專注于產業咨詢的專業公司。我們針對企業單位、政府組織和金融機構,提供產業研究、產業規劃、投資分析、項目可行性評估、商業計劃書、市場調研、IPO咨詢、商業數據等咨詢類產品與服務,累計服務過近100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并成為數十家世界500強企業長期的信息咨詢產品供應商。

公司致力于為各行業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報告,提供客觀、理性、簡便的決策參考,提供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個幫助咨詢行業人員交流成果、交流報告、交流觀點、交流經驗的平臺。依托于各行業協會、政府機構獨特的資源優勢,致力于發展中國機械電子、電力家電、能源礦產、鋼鐵冶金、嵌入式軟件紡織、食品煙酒、醫藥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產、建材家具、輕工紙業、出版傳媒、交通物流、IT通訊、零售服務等行業信息咨詢、市場研究的專業服務機構。經過中宏經略咨詢團隊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數據采集、研究、加工、編輯、咨詢服務體系。能夠為客戶提供工業領域各行業信息咨詢及市場研究、用戶調查、數據采集等多項服務。同時可以根據企業用戶提出的要求進行專項定制課題服務。服務對象涵蓋機械、汽車、紡織、化工、輕工、冶金、建筑、建材、電力、醫藥等幾十個行業。

13

我們的優勢

強大的數據資源:中宏經略依托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信息中心系統豐富的數據資源,建成了獨具特色和覆蓋全面的產業監測體系。經十年構建完成完整的產業經濟數據庫系統(含30類大行業,1000多類子行業,5000多細分產品),我們的優勢來自于持續多年對細分產業市場的監測與跟蹤以及全面的實地調研能力。

行業覆蓋范圍廣:入選行業普遍具有市場前景好、行業競爭激烈和企業重組頻繁等特征。我們在對行業進行綜合分析的同時,還對其中重要的細分行業或產品進行單獨分析。其信息量大,實用性強是任何同類產品難以企及的。

內容全面、數據直觀:報告以本最新數據的實證描述為基礎,全面、深入、細致地分析各行業的市場供求、進出口形勢、投資狀況、發展趨勢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業的運營狀況,提出富有見地的判斷和投資建議;在形式上,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行業全景圖。

深入的洞察力和預見力:我們不僅研究國內市場,對國際市場也一直在進行職業的觀察和分析,因此我們更能洞察這些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我們有多位專家的智慧寶庫為您提供決策的洞察這些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

有創造力和建設意義的對策建議:我們不僅研究國內市場,對國際市場也一直在進行職業的觀察和分析,因此我們更能洞察這些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我們行業專家的智慧寶庫為您提供決策的洞察這些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

▄ 最新目錄推薦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國智慧能源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14

《2017-2021年中國智能電網產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微電網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小水電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氫能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波浪發電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潮汐發電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燃料乙醇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太陽能利用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天然氣發電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互聯網+”系列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互聯網+廣告行業運營咨詢及投資建議報告》 《2017-2021年中國互聯網+物流行業運營咨詢及投資建議報告》 《2017-2021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運營咨詢及投資建議報告》 《2017-2021年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運營咨詢及投資建議報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工業4.0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智能裝備制造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4、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電視購物市場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15

《2017-2020年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電視媒體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電影院線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動畫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5、智能汽車系列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智慧汽車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智慧停車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前景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車聯網產業運行動態及投融資戰略咨詢報告》

6、大健康產業系列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7-2020年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基因工程藥物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基因檢測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健康服務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健康體檢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7-2020年中國精準醫療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康復醫療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7、房地產轉型系列研究報告

《2017-2021年房地產+眾創空間跨界投資模式及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養老地產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醫療地產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物流地產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養老地產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告》

16

8、城市規劃系列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城市規劃行業前景調查及戰略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城市綜合體開發模式深度調研及開發戰略分析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城市園林綠化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9、現代服務業系列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民營醫院運營前景預測及投資分析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婚慶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市場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旅游行業發展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體育服務行業深度調查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會展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整形美容市場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職業教育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職業中介服務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農業銀行杭州網點下一篇:中國如何分享成功經驗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