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大學法律論文范文

2023-03-19

大學法律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利用現代化技術與教育結合,幫助學生了解現代科技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建設。利用新媒體技術,幫助學生樹立有效的思維模式,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思想道德修養和法治的教育。在現代化技術背景下,本文探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以下稱“基礎”的核心),讓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教學,把握好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基礎”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有所提升。

關鍵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體系構建

一、“基礎”課程教學體系構建面臨的問題

1.教學模式的局限性

在高校課程知識教學中,對學生的教學具有局限性,大多采用任務驅動法以及利用案例法,沒有創新的教學方法。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大多模仿教學,對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大多是采用教師演示,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在教師演示的過程中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其任務要點。在整體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學習中,教師只是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教學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創新。

2.缺乏教學創新

由于專亞的新穎,在人才培養以及課程建設方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課程教學缺乏一定的教學創新。高校學生的培養并不滿足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無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智慧課堂是基于智能化設備設施、大數據技術、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等,依據多媒體教學體系,增加課堂教學的個性化與師生互動性,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變革傳統教學模式的發展弊端。智慧課堂的具體實施內容包括三部分,即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課前教學主要在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規劃和學習;課中教學主要針對課前學習出現的問題進行交流司論,引導學生深度學習;課后是對所學知識的總結與鞏固。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課堂教育教學的創新發展。

3.新媒體技術的影響

高?!盎A”教學中,理論教學是主要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進行理論知識與實踐教育的融合,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理論知識的講解,以及加強對法治教育的講解。課程實踐,保證學生可以了解到思政課程的運營模式,也可以了解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真正內涵。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今后的自我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4.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

現階段,社會各界對于高校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視,但是對于實踐應用能力并沒有全面系統的認知,在教學中目標的定位不夠準確,很多的高校學校在培養學生們實踐應用能力的同時并沒有挖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在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中,老師過于重視基本的訓練,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夠充分,還有一些老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只是關注學生們對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內容的理解,保證能夠修夠學分,從不考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更不會注重學生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許多的高校學生在生活中,并不能確切的感受到思政課程的作用,對法律也缺乏一定的認知。

二、思想道德修養課堂教學詳解

1.培養學生思想道德修養

在“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思想道德修養認同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精神層面上的引領旗幟,是人民凝聚力和集體力量的表現方式之一。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采用多種方式,不僅通過課堂課本知識的傳授,還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通過結合時事思想道德修養的方式讓學生注重觀察社會生活因為現行思想道德修養體系而帶來的實際變化,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思想道德修養認同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z.塑造理性精神

我國“基礎”課程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上,也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中國化具體成果的闡述和展示。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時應當注重塑造學生的理性精神,通過在課堂中穿插分小組討論、探究性學習等創新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豐富的課堂形式中感受“基礎”課程的魅力,在合作與競爭中培養起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建立起理性填密的知識體系和理想信念,以實際行動將思想道德修養專業知識運用于社會生活之中。

3.提高法治意識

在“基礎”課程知識體系中法律是占比顯著的一個重要模塊,其教學當然不能忽略劉學生法律知識和法治意識的培養。教師通過結合社會新聞、圖文影音、相關影視等非常規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修養知識的傳授,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教師還可以聯合學校以及有關部門不定期組織法律講座或者科普,通過法律專業人士的介紹和講述,讓學生對課本上的法律知識有更直觀更通俗的理解,能夠讓學生形成法治觀念養成法治習慣具有法治認知和情感,在讓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專業學習更上一層樓的同時對法治社會的建設也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4.學會公共參與

“基礎”課程知識并不是只存在于書本上的文字知識,它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認同和公共參與感,就要讓學生感知到思想道德修養的真實存在,而不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教師可以通過社會真實案例和相關管理決策途徑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起社會責任感,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主人翁意識,能夠對待日常生活嚴謹協調積累經驗,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辯論賽等形式讓學生提高對話協商、溝通協作、組織表達等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

三、建立實踐課程教學體系的措施

1.建立清晰思維模式

結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首先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的培養,要有足夠清晰的思維模式和理解思路。思想道德修養知識能夠系統的在腦海中形成一個自我認知的思維導圖,因此需要學生掌握更多的思想道德修養基礎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容易在思維導圖中更快的找出相應的知識點,從而理解其內涵。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推行“三大環節”“四段式”教學過程,通過課程的整體設計、課堂教學、課外實踐“三大環節”和實施任務驅動、課堂講授、項目實踐、總結提升“四段式”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做中學,學中做,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有機結合。

2.系統的整理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知識

“基礎”課程的學習較為枯燥,在實踐體系的建設中,需要明確知識點,在進行思想道德修養問題思考時,需要逐步形成思維導圖,在腦海中想象自己以前了解的法律基礎知識,將這些零碎的知識通過較強的邏輯思維將他們整合起來,哪些是沒有用的知識點,哪些是有用的知識點,一步步進行篩選。在進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知識的教學中以微視頻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但是由于時間需要壓縮到十分鐘以內,教學的目的就有幾大板塊。首先是偏向于概述類的知識提綱微課,這一類型的微課給學生一個總體上的大致把握,利于學生的預習與課堂學習。

3.探究多種理解方式

“基礎”課程是一門較難的課程,因此大學生在思考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問題時,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主要原因是因為法律知識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超出學生理解范圍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太過于抽象,容易誤導大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進入一個思維誤區,從而很難得出正確的答案。針對這種現象,大學生更加需要合理的運用思維導圖分析思想道德修養及法律知識,通過多種途徑來思考思想道德修養問題,快速清晰的看出問題的真實表述目的,得出相應的知識點,從而對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有更深的了解。

4.改變評價機制

翻轉課堂的運用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之前我們提到可以通過教學視頻的制作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提供自主學習機會,為了更好地檢測學生學習情況,必須跟進評價技術,每個視頻后緊跟幾個相關問題以便學生自我檢測,通過云平臺及時匯總學生問題,總結學生學習情況。這里我們提倡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不同于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的過程是對所學內容的一個復習回顧過程,可以及時反思,深化理解,內化知識,而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捕捉自身不足,明確自己的思維盲區,使學習更具針對性。通過評價機制的改變,學生獲得實證性的資料,教師更了解學生。

5.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

在“基礎”課程教學中,任課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們進行自主實踐能力的鍛煉是極為有效的。教師需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們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相關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內容為學生們提供合理科學的學習計劃,然后引導學生們解決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困難?!盎A”課程作為具有重要意義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系列,需要具備專業的教師,優質的師資資源,保證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具備多種教學方式。學校還要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力度,鼓勵教師不斷的優化自身,以便滿足相關的實踐教育相關要求,教師積極的對教學案例進行探討,根據復合型人才培養需求,模塊化跨專業課程的知識,不斷的改進與創新,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輔助學生具備更強的綜合能力。

6.重視教學資源庫建設。

在校園資源建設中,需要加大對教學資源庫的整合,學校需要認識到不僅僅需要提高資金支持,更多的需要對學校的教師資源,學習環境以及教學設施進行整合。在高校學校的資源整合中,需要梳理校內的資源,隨后調查學生的發展以及不同課程的資源需求,從而確立相關的管理系統,全面的對資源庫進行整理。由于校內的教學資源種類較多,面對不同屬性的資源需要進行合理的開發和使用,更加有效的幫助學校建立教學資源庫。在建設時,需要針對教學需求進行資源引入,對于效果不明顯的資源進行處理,提高資源庫的質量。

7.拓展和整合教學資源的收集渠道并及時對教學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

資源的搜集是整個資源庫管理中的重要環節。目前高校學校對資源的引入方式單一,大多通過書籍,網站資料進行整合。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高校學??梢酝ㄟ^數字化媒體進行資源的引入,同時可以利用校企合作進行資源的分配。在引入后,可以利用數字化管理技術對整個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分類,根據不同的專業以及專業之間的連通性進行相關系統的設置。在建設資源庫時,可以建立相關的借閱購買系統,讓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線上查詢,節省成本的同時,提高院校的信息化建設。

四、結語

“基礎”課程的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不斷地融合內化,才能將其融入學生自己的邏輯思維和知識體系之中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對學生負責,一切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為本,教書育人的同時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綜合素質,在遇到困難時能夠及時解決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幫助,為培養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參考文獻

[1]周軍虎.從拼盤、耦合到一體——“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材6次修訂的邏輯性探微[J].高教學刊,2019(25).

[2]郭永愛.高?!八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知識經濟,2019(36).

[3]張琴.解構與整合——如何處理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內部關系[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12(04).

[4]朱文君.構建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體系初探[J].中外企業家,2018(22).

[5]林姿好.淺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對大學生的重要性[J].才智,2019(14).

[6]龐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實踐教學的實效性探索[J].國際公關,2019(04).

[7]鐘二寶,曹亞萍.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J].決策探索(下),2019(08).

本文系六盤水師范學院2017年精品課程項目(項目編號:LPSSYjp-kc201703)建設成果。

大學法律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大學畢業生 就業協議 勞動合同

嚴峻的就業形勢、激烈的人才競爭,意味著用人單位將有更大的選擇余地、更高的人才要求,而我們的畢業生社會經驗缺乏、求職心切,又缺乏相關法律知識,一些用人單位就可能會利用人才市場豐富的人才資源,提出不公平的用人條件和規避法律制度的勞動制度。為此,大學生在畢業求職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和運用相關法律法規,維護好自己的權益。

在高校畢業生求職擇業的一系列流程中,最可能發生法律問題的環節即簽署就業協議書及勞動合同的環節,本文將圍繞上述兩各個環節展開重點論述。

一、了解畢業生求職中的基本勞動權利

增強大學生畢業求職過程中的法制意識,首先要引導畢業生熟悉畢業求職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這是畢業生權益自我保護的前提

1.勞動權

我國《憲法》、《勞動法》都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我國公民的就業權,不因民族、種族、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

2.平等就業權

畢業生在參加就業求職過程中,應當享有平等就業權。平等就業,應當包括及時、全面準確的獲取就業信息,就業時公平、公正、擇優推薦等。公正推薦是學校的基本責任,也是畢業生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

3.公平待遇權

用人單位錄用畢業生的過程中,應當公平、公正、一視同仁。公平受錄用權是畢業生最為迫切需要得到維護的權益。

4.接受就業指導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高等學校應當為畢業生、結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和服務。從學校接受就業指導服務是畢業生的一項重要權益。各高校應成立專門的學生的就業指導機構,配備專門人員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

二、簽訂畢業就業協議書及其補充條款時應注意的問題

就業協議書俗稱“三方協議”,由學校做見證,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有法律效力的意向性協議。從法律屬性角度分析,就業協議書是一種預約合同,預約合同具有與其他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當事人違反就業協議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就業協議雖然形式上涉及到學校、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三方,但真正的權利義務主體是用人單位和畢業生。

1.查明用人單位主體資格

許多畢業生求職心切,在接到用人單位發出的錄用通知后,沒有認真了解和考察單位的具體情況,就不假思索地立即簽約。實際情況是,不少草率簽約的畢業生,最后被騙、陷入協議糾紛或者入錯行的不在少數。為此,避免這種情況,在簽約之前應查明用人單位是否具有主體資格,即審查其是否為依法成立的組織。

2.確認具體協議條款明確合法

協議書的內容是整份協議書的關鍵部分,畢業生一定要認真審查。首先,審查協議的內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法律和政策;其次審查和仔細推敲雙方權利和義務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歧視性條款;第三要審查清楚協議本身外是否有附件及補充協議,并審查清楚其內容。相關法律規定,就業協議書內容至少應具備以下條款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服務期工作崗位、工資報酬、福利待遇、協議變更和終止條款、違約責任等。

3.簽訂就業協議書的程序要合乎程序規定

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簽約時要注意完整地履行手續。首先,畢業生要簽名并寫清簽字時間;其次,用人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必須加蓋用人單位公章并注明時間,不能用個人簽字代替單位公章;第三,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簽字后需將協議書交給學校畢業生分配主管部門履行相關手續,以便及時制定就業計劃和順利派遣。

4.看清違約條款,明確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是指協議當事人因過錯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協議規定的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它是保證協議履行的有效手段。在協議內容中,應詳細表述當事人雙方的違約情形及違約后應負的責任,同時還應寫明當事人違約后通過何種方式、途徑來承擔責任。這樣,才能更有利于當事人雙方履行協議,也有利于以后違約糾紛的解決。由于協議書通常情況下由用人單位起草的,所以,在簽訂就業協議過程中,畢業生要對違約責任條款充分關注,看是否存在對畢業生不利的條款。

三、簽訂勞動合同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后,用人單位會與畢業生簽訂一份正式的勞動合同,從而確定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簽訂后,就業協議就自動終止了。當然,就業協議中相關的試用期、薪資待遇、合同期限等是作為勞動合同相應條款的主要依據。

簽訂勞動合同前,畢業生應要求用人單位提供關于單位規章制度、勞動條件等方面的信息,以確保畢業生對用人單位基本信息的知情權。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提供上述信息,則可以認為用人單位沒有履行告知義務,并造成受聘人員不受用人單位相關管理制度約束的法律后果。對于用人單位,畢業生也要承擔個人基本信息的告知義務。但是,求職人員關于自己基本信息的告知義務以用人單位相關要求的提出為前提。

相對于就業協議而言,勞動合同具有更強的約束力,與畢業生切身利益也更相關,所以,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要特別關注幾個條款。

1.必備條款

必備條款關乎畢業生直接的利益,把工作崗位、地點、上下班時間和加班時間限度以及試用期限和待遇、正式聘用后的薪金待遇等有關問題確定下來,既可避免不良單位的欺騙,又可避免因彼此溝通不暢引起誤會。

2.約定條款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一般情況下,勞動合同也是單位草擬的,所以約定條款需要更加引起畢業生的注意,對于對方設定的不公平、不對等的條款,要予以修改或拒絕。

3.試用期條款

試用期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為相互考察、了解對方當事人而約定的期限?!秳趧雍贤ā返谑艞l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4.其他需要關注的條款

(1)違法不簽合同單位須付雙薪

根據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仍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除在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期間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工資外,還應視為雙方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違約金”有上限

根據規定,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除培訓服務期和競業限制可以約定勞動者違約金之外,其余任何名義的違約金都屬違法。

(3)單位未依法繳社保費

單位未依法繳社保費,勞動者可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4)收取“押金”最高可罰2000元

根據規定,用人單位以擔保等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標準處罰。

四、畢業生權利遭到侵害,維權時需注意的法律事項

由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不盡成熟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尚不健全,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不公平現象,對畢業生就業求職正當權益予以侵害。針對侵犯自身就業權益的行為,畢業生有權向用人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進行申訴并聽取他們的處理意見。同時也可以提交給當地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進行調節和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首先,要了解勞動爭議制度的基本模式。我國勞動爭議制度的基本模式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自愿選擇調解,調解不成必經地方勞動仲裁處理,如對勞動仲裁不服的當事人可以想地方人民法院起訴。這一模式說明當事人可以選擇雙方協商解決糾紛,如協商不成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不經勞動仲裁不得直接到法院起訴。

其次,要了解程序規則。作為剛剛就業的大學畢業生,既要了解實體權利,也要掌握程序的規則。其一,勞動者解除合同應該提前30日以書名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其二,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其三,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些重要日期,除非不可抗力,必須在法定的的期限內去主張權利,(即要求調解或訴訟)否則超過有效期限,權利將不能被保護。

總之,高校學生事務工作者要引導學生增強法律意識,儲備和更新法律知識,并注意法律法規的地域性和時效性。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才能在求職過程中免受不法單位的侵害。畢業生求職是高校對學生的最后一次教育,學校要加強就業指導中對法律問題的指導,提前預防法律問題的產生。

參考文獻:

[1]公丕祥.中國法律基礎[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劉俊坤.就業全程指導[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3]王長義.畢業生求職中應該關注和運用的法律法規[J].職業與教育,2007,(9).

[4]孫麗華.大學生就業的法律保障[J].茂名學院學報,2003,(2).

[5]解廷民.畢業生求職中個人權益的法律保護[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4,(4).

[6]張冬梅.就業協議書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之策[J].中國大學就業,2005,(24).

[7]許均秀.大學生求職就業的法律保障分析[J].就業時空,2007,(20).

[8]劉金凌.大學生就業常見法律問題[J].遼寧師專學報,2011,(1).

[9]李新省,劉正剛.大學生求職過程中常見的被侵權行為[J].交通職業教育,2009,(4).

大學法律論文范文第3篇

大學的存在一般有三個層次的形態:第一層次是物質形態,第二層次是人在物質空間中的活動形態,第三層次是超越物質形態和活動形態的人文形態。如果一所大學徒有亭臺樓宇、運動場館、花草樹木等各種硬件設備,那么,再漂亮的高樓大廈等物質形態也不成其為大學,因為這僅僅是物質的,僅是基本的條件而已。她還必須有大學人與大學建筑空間的交互作用,通過相互作用的活動形態,大學建筑的文化意味才能得到活化,獲得現實的意蘊。但這些還不夠,如果僅止于此,則大學的存在依然是現實的、平面的、單維的。大學存在的根本樣態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大學之人與物、當下與傳統的交往互動,并且不斷地將人與物活動的精神絲絲縷縷沉淀于其中,使得大學的人文意蘊不斷增殖、拓展,滾雪球似地延伸,讓每一個走進大學的人不僅能從大學人的直接活動中感受到大學存在的當下品格,感受到熱情、活潑、無條件追求知識和真理的意志,更能親切地感受沉淀在大學人與物之中的那種大學歷史深處的幽雅、博大、精深,以及無處不在的過往大學人求知問學的精神影像。大學不僅是當下的,更是歷史的,大學不僅積極地傳承與創造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和思想傳統,而且也不斷傳承和創造自身的文化生活傳統,從而使自身成為歷史的、人文的存在。作為學校中的個體雖是偶在性的、短暫的,但一批批、一代代的大學人薪火相傳所營構出來的大學精神形態,卻使偶在性、短時性、個體性的大學人在大學的人文樣式中獲得了精神的永恒。①

大學的最高樣式是“人文形態”的,怎么才能實現大學的人文形態呢?方法固然很多,但就大學生的人文形態形成來說,筆者認為大學語文是實現這一愿望的最好課程。

“大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素質教育課程,其目的是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幫助修課同學改善其語言文字的表述、交流與溝通能力。這種能力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工作來說,是一時一刻也缺少不了的。哲人海德格爾有個重要的論斷:語言是存在的家。在我們說話或寫作的時候,無論說什么話寫什么文,如何說話寫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們所擁有的話語資源決定的,話語資源越豐富,表情達意就越豐富。我們生活在語言筑就的“家”中,話語潛移默化地滋潤著我們的人生,我們擁有何種品質的話語資源,意味著我們擁有何種品質的人生。盡管我們從小就在一筆一畫、吐字發音、字詞句篇的閱讀、訓練中接受積累語言資源,但是,上了大學,我們突然發現自己的語言資源仍然很貧乏,中小學教育在這方面所能達到的水準,與實際需要和社會的人才尺度相較,尚有較大的距離?;A教育并沒有把這個“家”營造好,需要繼續營造,從而充實自己的人生。所以,大學語文的語言資源積累價值繼續存在,大學語文這門課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日益凸顯。

邵龍寶說:“造成目前大學素質教育中健全人格教育的相對缺失,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點,便是我國目前高等院校教育過程中過于注重實用功利,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在道德教育體系中成了稀缺資源。這既表現為學校人文素質教育的薄弱、學生人文素質的缺失,又表現為他們對人文精神的渴求。”②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語文課程特點的界定,它適應基礎語文教育,同樣也對大學生的語文學習有指導作用。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時,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認為,大學應該提供這樣一種教育,“這種教育不僅賦予她們較強的專業技能,而且使她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為此,他建議大學要加強人文學問的傳授,要求學生“除主修像化學、經濟學或天文學等一個專業外,還要跨越不同的學科,從道德哲學、倫理學到數學邏輯,從自然科學到人文,從歷史到其他文化研究廣泛涉獵”。③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世界文明各具特色,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孕育了各自優秀燦爛的文化,凝結了各民族具有特色的人文精神,這種人文精神哺育了無數優秀的人物,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應該尊重各民族的歷史,弘揚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其中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文教育。

在我國的高等院校,人格教育備受重視,然而,人格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由政治理論和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來承擔。雖然政治理論和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有著許多人格教育的因素,對于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健全人格起著積極的作用,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些課程著眼于政治理論的內容多,針對于人格教育方面的內容少,在諸如屬于人格范疇方面的興趣、性格、能力、情感、意志、自我調節等方面的教育相對不足,這中間主要缺少的是必要的人文教育課程。

其實,關于健全人格教育方面的資源相當豐富,世界文明不說,就說我國,除了提到的政治理論書籍以外,還有優秀的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它們都應該成為我們學習的寶貴資源。中國的古代教育就十分注意利用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來對教育對象進行人格教育。周代的教育課程為“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御”、“書”、“數”是實用的技藝教育,而“禮”、“樂”則是以傳統文化為內容的人文精神教育??鬃愚k教育,更是把學生的人格培養放在首位,他將人文精神的教育貫注在“詩”、“書”、“禮”、“樂”的教育過程之中,因材施教,培養出了許多既有淵博歷史文化知識又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此后,歷代教育開設的課程雖有不同,但以人文精神為內容的傳統文化教育卻始終是核心內容。中國近代的新式學校教育,是中國現代大學教育的前身。在中國近代新式學校的教育中,有各種培養專門人才的學堂,如軍事學堂、實業學堂、商務學堂、鐵路學堂、外國語學堂等等。這些學堂,除開設有專業課程之外,以傳統人文精神為內容的漢文、經學也一直貫穿于教育的始終。如張之洞就一再強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他在《勸學篇》中指出:“新舊兼學:《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不使偏廢。”④將中國傳統的經史之學視為一切學問的基礎。資產階級維新派為變法需要,開設了許多新學堂,在這些學堂的教育中,人格教育也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如梁啟超就任湖南時務學堂總教習時,就親自制定了一個《湖南時務學堂學約》,規定學綱十條:立志、養志、治身、讀書、窮理、學文、樂群、攝生、經世、傳教,以達到“共矢宏愿”的教學目的。而他們開設的課程,便有傳載中國人文精神的諸子學、經學等。

當然,我國當代的高等教育與中國古代和近代教育有著極大的不同,那個時代的教育思想并不完全符合我國當代的高等教育,但是,他們以傳統文化來傳導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這一點卻是值得充分借鑒的。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這個民族思想情感的精髓,是我們對于自然與人類社會認識的結晶。它雖然是適應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小農經濟模式和那時的社會需要而產生、發展的,其中有著許多糟粕,但也不乏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只要我們“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⑤,對于當前高等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健全人格還是有非常積極的教育意義的。例如儒家提倡的“君子”人格,不僅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而且許多方面體現出非常積極的人文精神。在志向方面,儒家要求人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它主張以仁愛待人,強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在個人情操上,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孟子將那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稱之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在立身方面,孔子強調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在誠信方面,孔子一再對學生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論語·衛靈公》)面對困難曲折,孟子告誡人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這些人文精神,培養了古代一大批知識階層人才高尚的節操,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值得當代大學生學習的優秀的傳統人文精神不僅限于儒家經典,在其他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那里也有許多。如道家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否定貴賤高下的等級區分。墨家主張“兼相愛”,強調人生在世要“以行為本”,意志堅強,說:“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屈原堅持自己的理想追求,屢受打擊卻至死不渝,在“漫漫其修遠”的人生征途上,“上下而求索”;在污泥之中而不染,情愿“伏清白以死直”,而不改變自己的情操。還有匡衡鑿壁偷光讀書,李白蔑視權貴,范式一諾千金,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勾踐臥薪嘗膽,蘇武北海牧羊保持漢節,蘇軾在人生遭受挫折時對于自我的調節,以及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對于友情和愛情的追求等。這些都可以成為當今大學生人格教育的極好資源。

利用優秀傳統人文精神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文教育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應該首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編寫大學人文教材,納入基礎教育課程系列

現代社會的功利取向使得人們只重視看得見的東西,表現在大學課程的設置上,過分強調政治、外語和專業,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認識不足,大多數人認為,大學培養的是專門人才,只要學好專業課程就行,人文課程的設置會影響專業課程的學習。其實,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看,人文教育和知識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健全的人格,不僅有助于專業知識的學習,而且更能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激勵學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在大學開設優秀傳統人文精神教育課程和素質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古代人格教育的成功表現之一,就是有許多優秀的教材,《禮記》中的《曲禮》《少儀》和《內則》,《大戴禮記》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顏氏家訓》《三字經》《千字文》《童蒙須知》《弟子規》等,都是有很好影響的教材。過去一段時間,由于傳統文化一直被認為是封建主義的東西而受批判,結果,在大學的教育中,除了中文和歷史專業的有關課程與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外,工科、理科和其他的文科專業都與其處于“絕緣”的狀態。因而,要利用優秀的傳統人文精神對當代大學生進行人格教育,首先應編寫一套能夠充分反映優秀傳統人文精神的人文讀本,將其納入教育課程,在大學普遍開設。⑥

(二)培養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

當代大學生,尤其是工科和理科的大學生,由于很少接觸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古典文獻的閱讀能力不高,對古代文化的興趣不強,加之人們閱讀興趣的改變,過去那種由教師板著面孔進行枯燥說教的形式已很難為學生所接受。我們應了解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優勢,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確立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培養模式,提升理工科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質量,以圖全面解決大學生的價值困惑問題。而優秀人文精神課程的教學也和其他課程的教學一樣,課堂教學在整個課程教學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的教材內容需要學生在課堂外進行閱讀。如果教材內容枯燥,形式呆板,不符合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就會排斥教材的課外閱讀,這樣,優秀傳統人文精神課程教學的目的就會落空。如何整合語言、文學、文化,怎么指導學習方法,提高品位,讓學生有興趣,這是所有從事大學語文教學的教師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大學語文不僅僅是中學語文的延續,而是另辟一條新路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對中國語言文學概貌有個了解,并教他們掌握最基本的欣賞角度,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為一個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國人。因而,優秀傳統人文精神教材不僅內容要生動、有趣,而且文字也應生動,才能對學生有吸引力。

(三)加強大學教師自身修養,重視優秀傳統人文精神的傳播

德高望重才能為師,教師人文精神的失落,勢必影響到大學生的人格教育。大學教師不了解自己的傳統文化可以說是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最大的絆腳石。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教我們堂堂正正做一個人。人才的培養,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要讓孩子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然后才是知識教育。大學教師應對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了解本民族文化與他國文化的關系,了解傳統,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懂得成為中國人意味著什么,中國人在全球化進程中應做出什么貢獻。如果我們不知道中國文化是怎樣來的,它有什么優點和缺失及發展趨勢,不知道它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不把中國文化當作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那么,中國文化就會失去其創造的活力與對話的權利。

(四)結合各項活動,將人文精神教育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人格的教育不可能像有些知識課程的教育那樣,只要教育對象用功,便能收到好的效果。由于人格表現在動機、興趣、態度、能力、性格、氣質、認識、情感、意志、價值觀、心理狀態和自我調節等各個方面,學生的一言一行都關涉到人格,因而,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也具有其他課程所沒有的優勢,它可以不受時間、場合的限制,全方位進行。我們可以將優秀傳統人文精神利用大學語文等課程進行傳授,也可將人文精神注入其他各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將它貫穿在學校和學生組織的各項活動中。比如,詩歌、散文的寫作和古代優秀詩歌的閱讀朗誦比賽,就優秀傳統人文精神的某些內容進行辯論等等,將優秀傳統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教育落實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

漢語文是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華裔)的母語,是操持這種語文的所有成員維系民族及國家認同、弘揚中華文化、構筑心靈世界、深化意義探究、傳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礎和必要條件。漢語文素養和能力的提升,是關乎民族振興的大事業。大學生群體作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在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各類高等院校中開設“大學語文”類課程,則是大學生深化語文學習之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大學語文”課程包括兩個方面的綜合作用,一是通過文學及文章的鑒賞,使學生的內心世界更為充實、豐富、健康;一是通過對文章寫作要領及語言表達技巧的體認,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水平。它不同于中文專業課程,不是簡單的寫作訓練,也不是文學作品和文學史知識的壓縮本,更不是思想文化的啟蒙講堂,甚至也不應畫地為牢地界定為純粹的文學鑒賞,而應程度不同地包含上述所有內容,并突出對“好文章”的引導性、示范性解讀。

我們要什么樣的大學語文?專家認為,這是大學新生進入大學以后第一門強化母語運用能力的人文素質教育課,要讓學生懂得大學生和中學生比,并不是“進一個門出一個門”的簡單問題,而是本質上的跨越。中學是無心看風景,大學則是要培養個人的審美情懷。首先是人文修養上的跨越,從此以后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祖國燦爛文化自覺學習、自覺鑒賞、自覺體驗、自覺奉行的有修養的中國人。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董奇認為,現在一般大學生的基本文字能力不盡如人意,不光是理科專業,甚至是文科的學生也很缺乏,而這種基本的能力是為各個學科能力的學習奠定一個基礎,就像數理化是很多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一樣。大學語文這門課程本身的特點就與其他的課程不太一樣,人文精神通過大學語文這門課來形成非常重要。但大學生現在的藝術和文學素養光靠大學開兩三門課是學不好的,要將課擴大到各門課的課上課下??偟膩碚f,大學語文這門課對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對于我們學科的精品課程建設,對于我們國家優秀傳統的繼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如何安身立命?對于我們國家包括整個人類,是一個單純的英語的世界,還是一個保持多元文化生命的世界?從這些方面來講,大學語文課程,它在超越了中學語文課程之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專家們認為,不僅是大學語文,還有中小學語文,從國家整體普通話戰略建設上,它涉及到保衛漢語的問題,涉及到整個國家民族,我們應當意識到這不只是一個面子問題,甚至是生存問題。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⑦高等教育要塑造合格人才,就必須打破急功近利的狹隘功利主義,回歸大學的本體育人功能。大學要不負眾望,就應不斷去追求、探索,從而使自己不僅成為傳播科學技術和知識的殿堂,而且成為實踐美德、追求高尚的精神樂園。

注釋:

①劉鐵芳.守望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②邵龍寶.人文素質教育讓大學生走出價值困惑[N].中國教育報,2005年2月1日第3版.

③陸登庭.21世紀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A].北京大學高教所編.大學校長論壇[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④張之洞.張之洞全集[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⑤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⑥張汝倫.我國人文教育的現狀及出路[J].新華文摘,2005,(20).

⑦徐中玉 齊森華.大學語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楊傳凱信陽師范學院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所,信陽師范學院文學院)

大學法律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人們對法律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應根據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改革法律教學,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遵守法紀的優秀人才?;诖?,本文闡述了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國高校法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總結了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與改革高校法律教學模式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高校;法律教學改革

引言

近些年來,在“依法治國”基本國策的影響下,國家和政府越來越注重公民法律意識的提升,我國在逐步構建民主、法治的社會。目前,我國的法治建設處于發展階段,我們應從根本教育抓起,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從而加快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進程。尤其是大學階段的學生處于發展的關鍵期,高校應不斷改革法律教學模式,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有效減少大學生違反犯罪現象的發生,從而幫助大學生更好的步入社會。

1.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在新時期社會背景下,我國的每個公民都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法治社會的構建不僅可以規范每個公民的行為,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還可以促進和諧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為此,高校應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從而推動法治社會的建設。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從學生個人角度出發,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推廣和實施,學校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法律意識是每個公民都應具備的基本涵養,高校法律教師不斷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還可以幫助學生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新時期社會背景下,各行各業對人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就業人員不僅需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足夠的綜合素質。大部分高校的大學生即將面臨就業的問題,為滿足社會對全能型人才的需求,高校法律教師應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加強對學生法律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

除此之外,從學校角度出發,高校教師加強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新聞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我們平時在各大媒體平臺上經常會看到大學生斗毆事件的新聞,情節嚴重的還會導致人員傷亡的情況出現。例如,近期發生的兩伙女大學生斗毆事件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該事件造成一人死亡,一人被叛刑2年6個月,這不僅對這兩名大學生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影響,也對學校和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諸如此類事件在各個高校屢見不鮮。為有效改善高校管理混亂的現象,高校教師應不斷改革法律教學模式,讓大學生用法律來規范自身的行為,從而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

2.目前我國高校法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法律課程設置存在不合理性

雖然我國高校已經開設了法律基礎課程,而且高校也加強了對法律專業的重視程度,但法律課程的設置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首先,一些學校和教師對法律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非法律專業的學生所接受的法律課程教學課時有限,導致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有序的完成法律課程教學目的。由于大學生沒有深入的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也沒有掌握足夠的法律知識,因此其法律意識相對比較薄弱。除此之外,部分高校的法律課程將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兩部分內容融合起來一起給學生進行講解,一些高校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比較注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并且教師也沒有將法律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而導致大學生在生活中不能合理的運用法律知識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2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高校教師在開展法律教學活動時,偏重于法律理論知識的講解,導致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相對較弱。法律教育的本身要回歸生活,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用法律制度來規范自身的行為,還要讓學生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傳統的教學理念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靈活的運用法律知識。除此之外,很多高校的法律教師為剛畢業的博士生,這些教師雖然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但缺乏教學經驗和社會閱歷,所以很少在課堂上引用自身的實踐經驗,導致法律教育偏離生活,這不僅不利于教師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也利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3.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與改革高校法律教學模式的有效措施

3.1提升法律教育在教學中的地位

提升法律教育在教學中的地位是加強大學生對法律重視程度的最直接的方法。為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高校在改革教學模式時,應適量增加法律課程在大學教育中的比重,從而讓大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充分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此外,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法律意識的提升,引導學生正確的分辨法律教育于道德教育的差別,這不僅可以幫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還可以提升學生對法律知識的運用能力。例如,“校園貸”這一現象在大學中經常遇到,一些犯罪分子會借“校園貸”的名義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今年在鄭州地區審理的“校園貸”犯罪組織案件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其受害人涉40余所院校大學生。為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教師應提升法律教育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而增加學生對法律學習的重視程度。

3.2合理運用案例式教學法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思維一般比較活躍,對新鮮有趣的事物非常感興趣,并且接受能力非常強。一些大學對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抵觸心理,所以當高校法律教師在用傳統灌輸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時,學生難免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為改善這一教學現狀,教師應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不斷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法律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科目,因此教師在法律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合理運用案例式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同時也將法律教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讓學生能夠從生活角度出發來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使學生可以用法律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推動法律教學向生活化方向發展,從而提高法律教學的時效性。為此,高??梢云刚堃恍┚哂胸S富實踐經歷的人才到學校的法律教師隊伍中,并讓教師將實際生活中的遇到的案例和實例充分滲透到法律教學中,結合實際的案例來講解法律相關的知識。另外,教師應選擇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直觀性的案例,并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層層剖析,從而將其中蘊含的法律相關知識傳遞給學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相關的案例來舉一反三,從一個案例例舉出和這個案例相似或者相反的案例,并引導學生借鑒之前的方法來對案例進行分析,從而提升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讓學生更深刻地掌握法律知識。

4.結束語

由此可見,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高校教師的工作重點,為此高校應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改革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并合理的設置法律課程,這就需要高校教師提升法律教育在教學中的地位,合理運用案例式教學法對大學生開展法律教育,從而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這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還可以促進校園和諧,進一步推動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鄒津寧.高校法律課程教學改革與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探究[J].明日風尚,2018,13(5):200-200.

[2]楊燁.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與高?!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18,27(14):82-82.

大學法律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現代民主社會的法律之所以能在社會生活中起作用不僅僅是對強力的屈服,更為重要的是因為法律體現了整個社會基本價值評判標準,法律容易為公眾所認同和信仰。大學生對于法律的信仰程度直接關系著法治社會目標的實現,探尋大學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并積極尋求改進之策,對于青年大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法律信仰;原因分析;對策

一、法律信仰的意義

自人類社會產生以來,每一時代都存在著各類權益的沖突,而在人類社會不斷演進的過程中,越來越依靠文明的方式定紛止爭,這種方式即法律的解決方式。作為解決社會紛爭的一種方式,由于法律本身體現的公平、正義、秩序和自由等特性,在歷史的比較中逐步為整個社會所認可。人們通過規范秩序,達到利益的契合,長此以往便形成一種穩固的情懷,即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作為法治內在的驅動力,體現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與進步的程度。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爾曼提出“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只有全體公民信仰法律,法律才能真正實現其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作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關系才能夠建立。只有法律信仰才是有效發揮法律的功效,最終實現法治社會的目標的最佳選擇。

二、大學生法律信仰缺失之原因分析

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對人的信仰的形成及發展具有影響力。我們從社會歷史方面分析大學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

(一)歷史原因

中國歷史上有重人治、輕法治的傳統。我國歷史上是長期的自然經濟、宗法專制制度和儒家文化三位一體的國家。這種三位一體的狀況導致了我國重人治,輕法治的傳統。

1、長期的自然經濟必然導致法律不被信仰。我國社會長期處于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自然經濟一直是我國的主要生產生活方式式。這一生產生活方式的本質特點決定了以血緣親族關系為基礎的宗法關系和人身依附關系,不僅是維持單位再生產的基本條件,同時也是據以處理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基本準則。人們主要是靠“三綱五?!钡娜藗愐幏秮砭S護經濟秩序的穩定和血緣氏族內部人際關系的和諧,而法律只是作為維護宗法關系和人身依附關系的手段。由于商品經濟一直不發達,使得法律的調節作用無從發揮,因而法律不被信仰。

2、倫理文化因素是法律不被信仰的心理因素。中國傳統社會是建立在以宗法血緣為紐帶的家族關系之上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完全情感化、倫理化與道德化,人們陶然于倫理親情,鐘情于對現實人際關系的把握,并從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因此,人們對于倫理道德以外的企圖通過法律來協調人際社會關系的做法,都視為不吉之物。在傳統法文化中,“法即刑”的觀念深入人心,使民眾從內心情感上排斥法律,這種心靈上的厭惡與排斥是無法形成公眾對法律信仰的最原始動力的。

(二)現實原因

雖然我國已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法制的框架,但是總得說來還是粗細條的。我國的法制尚在發育期,談不上完備也就更談不上成熟了。

1、法律制定上的不成熟。從總體上來看,未形成以憲法為中心的法律體系。憲法中未能較全面地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其子法中也就更談不上保護了。不僅如此,我國各部門法律、法規、規章甚至有對憲法公然的違背,但由于沒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對此進行糾正,現實對經此也無可奈何。

局部而言,我國的法律并沒有較全面地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少的新興領域或次新興領域都沒有相應的法律的規制,造成了社會秩序的混亂,從而進一步造成了社會生活的不公平。

2、法律執行上的不如意?,F實生活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或亂究的現象大量存在,社會公眾與法律之間甚至存在某種程度的內在緊張關系。人們表現出對法律的冷漠厭惡規避或拒斥,而不是對法律的熱情期待認同和參與。據有關部門調查我國有法不依的現象相當普遍,許多地區得到認真執行的法律僅有20%,有的地方只有10%。有法不守莫如無法,出現糾紛時人們求助于人情關系和門路而不是依靠法律尋求救濟。民眾對法律懷有絕望的心態其內心的信念是“法律無用”。執法部門規避法律曲解法律缺乏對法律最基本的尊重,植根于他們心靈深處的是“官本位權本位”的概念,他們相信權力大于法律,個別執法人員甚至利用法律以法謀私,在他們心里權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法律就是利己的工具。

三、大學生法律信仰培養之對策

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都會使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仰產生動搖,甚至無從培養起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仰。深入分析原因,尋求解決方案,我們提出以下對策:

1、培養大學生的權利意識。法律信仰的形成是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人們有意識地選擇和培育的結果。然而,大量的社會現實告訴我們現行的法律沒有能夠真正成為大學生所信仰的對象,從而決定了培養大學生崇尚法律的情感的艱難程度??墒且呦蚍ㄖ位?,要建成法治社會,就不得不擯棄歷史傳統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不得不對大學生的法律情感進行培養,激發起他們對法律高度認同的熱情,也就不得不將法律作為整個社會所信仰的對象。權利是法律的核心,一部沒有權利內容的法律大學生就對它沒有感情,也就談不上信仰它,權利意識的增強必然會導致大學生對法律的認同及法律所含的價值的褒揚,激發大學生對法律的熱愛,使大學生對法律有強烈的感情,從而去守法護法信仰法律。

2、強化國家公職人員的公正執法理念。堅持公正執法是培育法律信仰的最有效途徑。法律能被信仰不僅在于它的科學性、正義性,而且還在于它的效益性,效益性是被主體普遍信仰的實效基礎。當人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正義之劍——法律能使他(們)的權益得到保護,社會正義、公正、公平精神,才能得到體現,只有這樣,才能喚起人們對法律的崇高信念和信仰的激情。但是,當前大學生缺乏法律信仰,直接的問題還是出在執法者身上。大學生由于年齡和閱歷上的局限性極易受到社會上負性事件的影響,執法者不公正執法極易使大學生認為法律無用,人知大于法治,從而喪失對法律的信仰。因此,執法者務必要嚴于律己,提高本身的素質,率先垂范,以認真執法,公正執法,影響和帶動整個社會的法律信仰的形成。所以,我們認為公正執法是培育法律信仰的最有效途徑,又是樹立法律信仰過程中最核心的一環。

3、改進大學生法制教育,增強教育效果。在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滲透法律信仰理念教育,要強調不信仰法律給個體帶來的危害及信仰法律給個體帶來的利益。要通過法律典型案例,激發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內心感到不守法的壓力與威脅,使學生認識到遵行和實踐法律所帶來的利益。同時,要向大學生傳遞法律的理性知識。公民信仰法律,不只是出于對法律的畏懼,更主要的是出于對法律的理解、認同和選擇。特別是對于已經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極力擺脫權威的青年人來說,更重要的是要解釋、闡明法律的理性知識,引發大學生發自內心的法律敬畏感,建立牢固和持久的法律情感。

參考文獻:

1、曾瑜:《淺析公民的法律信仰與法律意識的培養》,載《人民論壇》2010年第2期;

2、張斯琦:《“法律信仰理論”在中國的學術脈絡》,載《人民論壇》2010年第26期;

3、宋忠好:《中國語境下的法律信仰探析》,載《前沿》2009年第12期。

上一篇:法學畢業論文下一篇:法律大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