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目標化管理論文范文

2024-01-19

目標化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一、現階段高校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管理現狀

1.現階段高校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F階段高校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是教師利用現代教學技術, 將英語知識傳授給學生, 以期學生在英語考試中獲得好成績的教學過程。教學管理的目標幫助學生獲得好的英語成績, 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把握, 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教學管理中沒有充分實現這些目標, 在高校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管理存在一些問題,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 從教師角度上來講, 現階段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管理中沒有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師生之間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缺少互動, 導致教師的授課不能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第二, 從學生角度看, 公共英語教學主要采用講座式教學, 在學生人數多的課堂上, 無法在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長此以往, 學生對公共英語學習喪失了積極性, 不利于其英語素質的提升。第三, 從教學方式上看, 教師的教學管理沒有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導致學生不具備英語的實際應用技能。第四, 從教材上看, 學生對公共英語教材的應用效率不高。另外, 教材的編制和社會對學生英語技能掌握的要求不相適應。

2.現階段高校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第一, 教師的公共英語教學觀念受傳統英語教學觀念的束縛。傳統的英語教學管理理念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具有根深蒂固的影響, 且在總體上制約了公共英語教學效果的體現?,F階段的高校中, 一般缺少特色的英語教學評價系統, 主要以英語考試成績作為對學生英語能力的檢驗標準。這種教學評價系統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實現, 需要教師進行教學改革, 因此, 導致教師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到教學上, 沒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到公共英語課堂管理。第二, 學生受個人觀念的限制, 在課堂上和教師的交流溝通少, 因此無法配合教師進行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管理。第三, 公共英語教師的課堂管理經驗不足, 一般教師只具有專業的英語知識, 而不具備與教育相對應的心理學知識、教育學知識和管理學知識。第四, 公共英語教學班型大, 和小班型的教學課堂相比, 不能充分實現英語教學效果。大學英語教學是一種集合了聽說讀寫為一體的教學模式, 課堂主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公共英語授課的班級學生人數較多, 無法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加大了教師的教學難度, 也嚴重挫傷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英語學習興趣。

二、現階段高校公共英語課堂目標化教學管理的特征

高校公共英語課堂的管理首先是對學生思想的管理, 而思想管理的核心是對管理理念的更新。目標化教學管理要求在具體的公共英語教學中, 管理者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在充分把握目標化教學管理內涵的基礎上, 在真正意義上滿足高校學生英語學習的需要, 實現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高校公共英語課堂目標化教學管理的特征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實現從學科專業性向管理專業性的發展。高校公共英語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 不僅要具有專業的英語知識, 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教育管理經驗和管理策略。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 公共英語教學呈現了專業化的發展趨向, 要求教師在公共英語教學中不能以個人主觀臆斷來作為對學生管理的依據, 而是要以專業的公共英語教學判斷作為對學生管理的依據。教師要在具體的公共英語教學管理中, 將自己的專業英語知識轉化為個人教育素質、人格素質的一種體現, 從而為實現公共英語教學目標奠定基礎。公共英語教學的過程不是對教學原則和方法的簡單應用, 而是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和行為進行綜合處理。調動自身的管理經驗, 不斷應對和解決公共英語教學管理中呈現的問題。

2.實現從傳統單一的管到現代基于協作的理。目標化管理的另一個特征是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 也是高校教育管理方式變化的一種體現。傳統的教育管理主要注重教師對學生管制, 忽視了學生在被管理中的感受, 對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一定制約。而現代目標化的教育管理, 有效加強了師生之間的聯系, 在教師和教師、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協作基礎上, 促進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學化發展。因此, 高校公共英語的目標化管理要求教師轉變傳統自我教學的理念, 關注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 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 實現對各種教育資源的協調, 從而有效實現公共英語教學目標。

3.實現從對結果的重視到對過程的重視。目標化管理的第三個特征是注重對教學的過程管理, 也是學校管理重心轉移的一種體現。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 主要完全按照國家的課程計劃、規定和教學要求進行, 忽視了對教學過程的監督和控制。另外, 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評價主要強調定量考核, 沒有將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進行結合。而目標化的教學管理強調對學生主體的關注, 并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來制定不同的教育管理形式和管理活動, 加強了對教育管理過程的監督和控制。

三、公共英語課堂目標化教學管理策略分析

公共英語課堂目標化教學管理要著重提升學生的公共英語交際能力以及對英語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 并要在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加強師生之間的各種學術交流活動, 從而更好的落實公共英語教學的目標。為了全面落實公共英語教學目標, 公共英語課堂目標化教學管理要從教學的組織管理、制度制定、管理方式創新等方面進行, 具體體現如下:

1.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目標化的管理策略要求教師在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采用各種方式不斷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 并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第一, 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缥幕庾R的培養是公共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的詞匯是文化信息傳播的介質, 需要對英語詞匯的詞義進行充分的理解, 進而對西方文化產生更深的理解。公共英語教學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織和管理者,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 要借助原版英文經典著作, 加強對詞匯、語段以及斷章部分文化背景的介紹, 從而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其對英語文化的體驗。第二, 在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 從國際英語教學網站上查找適合教學的資料進行公共英語教學, 從而不斷拓展英語教學的內容, 提升學生對公共英語學習的興趣。第三, 教師要全新公共英語教學思想樹立的過程中, 要正確處理知識、能力以及素質和英語教與學之間的關系, 在提升學生公共英語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同時, 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和重點, 從而提升學生實際的英語語言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2.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 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F代教育的發展對教師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共英語課堂目標化的教學管理對英語教師的自身管理也提出了相應的高標準, 要求教師改變傳統以自身英語專業水平作為衡量其教學管理水平的單一標準, 將教師的管理知識、教學認識等和自身的英語專業水平一起構成衡量其教學管理水平的標準。第一, 要求教師管理人員, 加強對教學行政管理方式、思想教育方式在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合理、科學應用, 同時, 還要具備一定的公共課堂組織管理協調能力, 從而有效防止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混亂。第二, 要求教師提升自身的英語素質和英語專業能力, 在正常的授課時間之余, 加強自身對和教學相關的管理學、文化學、心理學等學科的自學, 豐富自身的英語課堂教學管理。第三, 教師公共英語教學計劃的實施, 要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 不能為了追求教學進度而制定一些和實際教學狀況不相符合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的制定要僅僅圍繞教學目標的開展來進行, 并要結合設計的教學情況, 充分體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3.建立健全目標化教學管理質量考核標準和體系?,F代化的英語考試形式多樣, 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書面表達的能力, 而且還要求學生具有口語表達能力, 這種考試形式是對現階段公共英語教學質量考核的重要標準, 在考核通過專門人員的密卷評分, 最終仍以學生書面成績為主作為對學生英語水平和教師教學管理質量的評價標準。這種評價標準不科學, 無法體現現代化英語教學的意義, 而目標化教學質量考核標準和體系要求在這種考核評價的基礎上, 還要建立相應的教學成果管理。教師教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將學生的入學成績、階段性成績以及期末成績共同結合來作為最終對學生英語能力檢驗的標準, 同時, 在原有注重考核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基礎上, 融入聽力、口語作文等方面能力考核的內容, 在安排適當的所占比例后, 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評估。

綜上所述, 公共英語課堂目標化的教學管理對于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熱情, 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把握, 提高教師的英語教學水平, 促進英語教育事業的深化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校的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管理要在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明確其管理的目標, 并在目標的確定下努力為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 逐漸在課堂教學管理中融入人文精神, 從而在真正意義上促進高校英語教學的全面發展。

摘要:公共英語課堂管理是提升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也是提升高校公共英語教學質量的重點。新課改的要求, 在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管理中要進行目標化的管理。實現目標化教學改革需要以管理手段的改變為前提, 樹立全新的教學管理理念, 并要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建立嚴格的質量考核。文章在對高校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闡述高校公共英語課堂目標化教學管理特征的基礎上, 為如何進行高校公共英語目標化教學管理提供策略分析。

關鍵詞:公共英語課堂,目標化教學,教學管理,策略分析

參考文獻

[1]范國睿.學校管理的理論與實務[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

[2]張正東, 陳治安, 李力.英語教學的現狀與發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趙虹元.開發地區性課程資源: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發展的有效途徑[J].民族教育研究, 2003, (4) :12.

目標化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目標化管理,英語專業教學,評價體系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與國外交流合作的日趨頻繁, 對具備過硬的聽、說、讀、寫、譯技能的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然而,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卻常常出現費時多、收效少的現象。固然學生基礎參差不齊, 教學操作方法陳舊是帶來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 但是教學質量管理方式卻是絕對不可小視的一環。傳統的教學多采取任務型管理模式, 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本文嘗試將目標化管理理論應用到英語專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 從而幫助學生化被動為主動, 全面實現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評價和自我提升。

二、基于目標化管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概述

目標化管理是現代管理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管理專家彼得·德魯克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實踐》中率先提出, 德魯克認為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 如果一個領域沒有目標, 這個領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視。目標管理理論提出后廣泛應用于企業管理領域, 其以目標為導向, 以人為中心, 以成果為標準,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全世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英語專業本身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其基本技能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者的自律程度、自我動力和自我管理, 傳統的教師單向管理模式大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主動性。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 其個體差異和需求被完全忽視了, 很難達到使學生真正掌握技能的目的, 有的同學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而大學生心理的成熟度本身就形成了一種自我認識、自我管理的意識。他們渴望更多地參與到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教學活動中, 需要有切合自身發展的特色目標。只有學生自身真正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明確學習目標, 能主動自覺地進行自我訓練、自我管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師學生費時費力, 收效卻極小的尷尬?;谀繕嘶芾淼慕虒W質量評價體系恰恰是通過教學雙向溝通, 使每一位學習者參與到評價目標的制定中來, 使目標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要求, 學生們可以根據自我需求展開自我學習與評價, 這將大大激發出學生們學習的熱情, 非常適合英語專業教學領域。

三、基于目標化管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基于目標化管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通過把英語專業學科總體目標層層分解為教師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目標, 將教與學緊密聯系起來, 并通過各類評價指標的設定, 隨時反饋、了解教與學實際的執行情況, 使教師更好地意識到自己的教學和專業學科的整體發展目標緊密聯系, 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效果與自己的未來發展不可分割;使教師感受到工作的意義和自己的價值, 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重要, 從而提升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激發成就感和使命感。

1. 評價目標的制定

“教學目標具體化不是抽象的, 而是一個由大小不等, 但是有階梯關系的一列教學目標組合成的。構成一個‘金字塔’型的教學目標系統” (李劍萍, 2002:200) 。英語專業整個學科建設是一個整體, 各個專業學科、各個教師的評價目標都是從這個整體目標中分解出來的, 為實現整體評價目標, 每位教師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而個體目標又通過整體目標實現滿足。所以在目標的制定上要注意個體目標與整體目標相結合、長遠目標與短期目標相結合。本文即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討論評價目標的制定問題。

第一, 教師總體評價目標的制定。在評價目標的制定上, 教師很大程度上起到橋梁的作用。依據學科的總體規劃, 教師需要首先制定出該門課程的宏觀總體目標, 然后把目標細化、分解成各個階段要實現的近期目標。教師要對該門課程所要實現的總體教學目標和每位學生的能力有明確把握, 這樣才能做好學科總體目標與學生具體行為目標的有效對接。

第二, 學生具體評價目標的制定。目標管理的一大特點就是注重“人”的理念。在個人評價目標的制定上, 學生不再處于單一的被管理的地位, 而是參與到目標的制定中去。首先教師幫助學生明確要實現的總體目標, 然后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 在充分尊重每位學生能力和發展需求的前提下, 與學生們共同制定符合個人發展的特色評價目標。目標既要依據學生的能力, 采取量化和時限性相結合的原則, 又要具有挑戰性, 這樣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動力??茖W的目標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導向作用, 可以激發出學習者不斷向前的動力。

2. 評價目標的實施

目標化管理強調人的自我管理, 既人的“自主、自治和自覺”, 但并不意味著教師袖手旁觀, 任由學生去發展。反之, 教師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整個目標的實施過程中, 教師要深入學生, 通過不斷的溝通與交流, 及時了解學生目標執行的情況, 學生的學習狀態, 既可以是使學生時刻感受到教師的支持和鼓勵, 從而激發出更大的學習熱望, 更好地完成目標, 又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目標實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及時調整、修正目標, 不會影響學生總體評價目標的實現和學習的積極性。

3. 目標的評價與反饋

基于目標化管理的評價與反饋不是終結性的, 而是過程性的, 貫穿于整個目標實現過程。及時的評價與反饋有利于在下一階段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評價目標和自我發展目標的必要調整。評價主要采取自我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首先學生可以對照評價目標, 按照量化的要求和時間規定, 自我檢測完成的效果。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自我檢測的材料和工具, 比如一套有評價級別的試題庫, 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檢驗自己是否達到了預期的評價目標, 是否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自我評價的方式可以大大減少學生學習的壓力和焦慮, 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目標量化安排, 有條不紊的進行自我學習、自我評價、自我修正, 大大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但是由于學生的自我評價只局限于自己的學習范疇, 對整體的情況并不了解, 所以, 外部評價也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測評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與其他人之間的距離, 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全局的把握。為下一步目標的調整與設定做好準備。有學習熱望的學生往往會積極尋求評價和教師的反饋, 希望了解自己的評級表現及可以改進的地方。所以基于目標化管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可以形成良好的鼓勵機制, 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目標化管理模式“是一種有條理的、系統的教學模式。它把一般的、寬泛的目的分解成具體的行為目標, 并根據這些行為目標來選擇和組織學習內容, 來引導、規范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的行為, 最后以目標實現的程度來評價教學的成敗” (李平, 2004:79) ?;谀繕嘶芾砟J降脑u價體系以其人性化、過程化、高效化和導向性的特點大大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熱情, 培養了學習者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 值得在外語專業教學中廣泛使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平、曲建梅.大學英語目標教學管理模式構建[J],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 2004 (3) .

[2].李劍萍, 魏薇.教育學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目標化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這是由特級教師林老師執教的一節公開課, 地點在文成縣樹人學校, 參與聽課的主要是溫州新課程研究班學員和文成縣歷史與社會的教學骨干。課題是新課程七年級歷史與社會《國家和地區》, 本課題的課程目標是:綜述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 了解大洲與國家地區的對應關系。教學目標: (1) 理解并區分國家和地區的含義, 熟悉大洲與國家地區的對應關系及世界一些主要國家的名稱和位置, 理解國家之間的各種差異 (2) 運用地圖描述國家地區的位置 ; (3) 樹立世界上的國家無論面積、人口等不同, 但主權是平等的意識, 維護國家主權。聽了這堂課之后, 我對新課程、新課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針對課程標準, 林老師對教材進行了處理, 把本堂課設計成三部分, 分別為三個板書內容:一面國旗辨國家;不同國家差異大捍衛主權是共識。

二、案例描述

第一部分為一面國旗辨國家。林老師首先出示六、七張帶有國家國旗的圖片, 讓學生按順序瀏覽一遍, 然后倒著減慢速度放, 讓學生一一指出是什么國家? 然后林老師問學生是從什么地方分辨出國家的?學生齊答是國旗。接著林老師出示了中國國旗圖片, 請學生說說它的含義, 這時全班學生陷入了思考之中, 這時林老師鼓勵學生:不是要求你說得很完整, 知道一句就一句, 半句就半句, 經過鼓勵之后有學生開始舉手, 一位學生回答解放軍用鮮血染成的國旗, 另一位學生說大的五角星代表國家領導人, 小的代表人民群眾。之后老師展示關于中國國旗的三句正解, 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糾正。之后教師又出示了加拿大國旗, 考慮到學生對此不是很熟悉, 所以主要由教師講述: 兩邊紅色長方形代表加拿大東西瀕臨的太平洋和大西洋, 楓葉象征加拿大民族。學生很認真地聽完老師的講述教師再補充在倫敦奧運會上, 電視屏幕上顯示的朝鮮女足隊員的國旗是韓國的國旗, 為此朝鮮女足拒絕參賽, 教師問為什么朝鮮女足拒絕參賽? 學生沒有作答, 教師說明因為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最后教師擴展, 出示教材上的世界政區圖和各國國旗, 先讓學生辨認再連線, 還要求把國家名稱填進地圖中, 再寫上洲名, 要求學生邊寫邊念什么國家位于什么洲, 在做的過程中教師還稱贊用到書后大的世界政區圖的學生和做得快的學生。

第二部分為不同國家差異大。首先教師請學生按照教材50頁的內容在圖冊34頁上找出世界上的一些面積大國 , 請學生在圖冊上把六大面積大國的輪廓描一描, 邊描邊念念有詞什么國家位于什么洲。描好后再標上數字, 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動眼地把輪廓描好, 把數字填好。接著教師過渡到中國面積第三, 實際上有一項中國是第一的, 學生齊答是人口。教師出示幾個國家的人口情況主要是人口過億的11個國家, 同樣要求學生把這11個國家寫到地圖冊上, 提示在國家旁邊標上洲名然后教師問學生:它們的分布有什么規律? 學生又一次陷入了沉思。最后教師總結:人口稠、數亞洲、超一億、有六個, 又提示學生寫亞洲寫了六次。之后, 教師出示世界上的一些袖珍國家:梵蒂岡、摩納哥、圣馬力諾、列支敦士登、安道爾。請學生在世界政區圖上找到。有位學生答在瑞士旁邊, 許多學生還是找不到, 教師指導這位學生要說清楚在什么洲的什么方向。之后, 教師請學生看教材50頁表格, 了解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國民收入, 要求學生把人均收入水平高的五個發達國家填到圖冊上, 同樣寫上國家名和洲名, 完成之后教師請學生找找發達國家的分布規律, 教師總結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 三字總結:北美歐、大洋洲、日本湊。再說明發展中國家主要在亞非拉。

最后教師總結:不同國家差異大, 說明差異主要表現在自然環境、人口、面積、經濟水平、教育、醫療衛生、服務設施、生活水平等方面。

第三部分為捍衛主權是共識。教師首先播放中國維權巡航釣魚島的視頻, 然后介紹教材49頁領土含義:國界線和領海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的總稱。出示世界政區圖, 教師特別請一位地理知識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地圖上指出中國國界線, 這位學生慌慌張張地把蒙古劃入中國國界范圍, 沒有把海洋領土劃入中國國界范圍。這時林老師機智地說把蒙古劃入中國領土會引起國際領土紛爭, 沒有把海洋領土劃入, 那么釣魚島就不是我們國家的領土了。

最后是課堂總結, 教師采用自己編的一首歌謠, 學生齊讀歌謠。這首歌謠是:世界國家近200, 國旗國歌是象征, 領土包括水陸空, 國界確定主權明, 世界各國差異大, 面積人口及其他。

三、案例反思

這堂課引發了我對新課標和新教材的思索, 特別是對如何把課程 目標轉化 成教學目 標有了自 己的一點 心得體會課程目標在教學中相當于憲法, 教學目標要緊緊圍繞課程目標進行 設計 , 那么如何 把比較抽 象的課程 目標轉換 成教學目標 呢 ? 這是一個 值得深思 的問題。 本課題的 課程目標是 :綜述世界 上的國家 和地區 , 了解大洲 與國家地 區的對應關 系。依據 這一課程 目標 , 我認為可 以從以下 方面設計教學目標。

(一 ) 尋找關鍵詞語 , 拓展和剖 析關鍵詞 語。針對本課題的課程目標, 關鍵詞為國家和地區, 圍繞關鍵詞, 對國家和地區進行拓展, 確定主要教學目標為國家和地區的含義、大洲和國家地區的對應關系、一些國家的名稱和位置、國家大小不同但主權平等, 本堂課教師通過剖析關鍵詞對國家地區進行擴展, 設計了教學的三方面內容:一面國旗辨國家, 即什么是國家, 國家的含義;不同國家差異大, 即不同國家有差異;捍衛主權是共識, 即國家大小不同, 但主權平等。

(二 ) 緊抓重點 句子 , 分析和落實 重點內容。針對課程目標可知它的落腳點在后半句即大洲與國家地區的對應關系, 從中得知本堂課的重點內容在于落實國家和地區的位置。而對于教材中出現的不符合課程目標的內容進行了舍棄, 如國與國之間以什么為界、亞洲的分區等內容。通過什么工具落實國家和地區的位置呢?落實位置關系最好的工具就是地圖。分析課程目標的重點句子, 林老師在整堂課上把落實大洲和國家地區的對應關系貫穿始終, 使學生在大量的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配合的活動中描述國家地區的位置, 落實本課的重點內容, 教學目標緊扣課程目標。如在第一部分教學中出示世界政區圖和各國的國旗讓學生辨認和連線, 林老師要求把國家名稱填在地圖上, 再寫上洲名, 而且要求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同時動口, 在做的同時動口說什么國家位于什么洲。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 關于世界上的一些面積大國, 同樣請學生在地圖上把六大國的輪廓描一描, 口中念念有詞什么國什么洲, 再在地圖上標上數字。關于人口過億的11個國家, 同樣請學生把11個國家名字寫在填充圖上, 口中念念有詞, 關于世界上最發達的五個國家也做了同樣的要求。

(三 ) 針對行為動 詞 , 把握和確定教 學難易程 度。本課的課程目標有兩個行為動詞, 即綜述、了解。把握這兩個行為動詞確定本課題的教學難易程度為a級水平, 即了解水平, 不需太深入了解各個國家的具體情況。比如, 林老師在國家的含義的教學中, 只是讓學生了解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 并沒有深入說明國家是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各國差異的教學只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國家在面積、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 并沒有深入教學如面積差異有多大, 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有多大等。

目標化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對高職教育課程目標的反思, 必然要首先追溯到高職教育的目標即人才培養目標上去。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 我國對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認識和界定經歷了多次轉換和嬗變, 從“高層次實用人才”到“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 最終落定在“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然而從總體上看, 多數人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認知存在明顯的“技能至上”的價值取向。這一認識在實踐中主要體現為:只偏重訓練目標, 忽視了教育目標;只注重實踐能力的獲得, 忽視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只強調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的傳授和訓練, 忽視了通用知識和一般通用能力的構建;只突出崗位就業能力的培養, 忽視了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只強調以技做事, 忽視了立德樹人, 等等。有些院校為了突出能力本位, 要求每門課程乃至每個章節或單元都必須設立“能力目標”, 并且在排序上將“能力目標”置于“知識目標”之前, 以突顯“職業能力”的重要性。甚至將“職業能力”混同于“職業技能”。筆者以為, 這種對高職教育課程目標的簡單化理解, 帶有極大的片面性。

首先, 從課程情境看, 教育活動包含了訓練和教育兩種不同的情境。喬治·j·波斯納博士指出:訓練是指在某種情境中, 我們有信心來預測具體的情形, 人們能在那里運用他們所學的內容。在這種情境里, 課程目標直接指向學生能夠完成的行為。而教育所指的則是這樣一種情境:在這里, 我們不能預測任何特定或明確的情形, 使人們能夠運用自己的所學[2] 。高職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類型既提供教育的情境, 也提供訓練的情境, 但我們必須清楚, 高職教育終究是一種教育, 而不是一種訓練, 教育性才是教育的唯一屬性。從屬性上看, 教育和訓練是兩種不同的屬性, “教育性”的行為指向是“教化”、“陶冶”、“引啟”, 而“訓練性”的行為指向是“規則”、“強制”、“灌輸”;“教育性”的目的是指向人的靈性解放、個性發展和精神自由, 而“訓練性”的目的是指向人的思想呆滯、個性同一和精神服從。“教育性”和“訓練性”都是人的行為屬性, 但“訓練性”不實施“教育性”的行為, 也無法達到“教育性”的目的, 所以不具備教育屬性[3] 。正如杜威所說:“訓練不同于教育”, 訓練“只是意味著特定技能的獲得, 天然的才能可以訓練得效率更高而不養成新的態度與性情, 后者正是教育的目的”。因此, 當我們決定某門課程的目標時, 不僅要考慮哪些方面的目標是訓練, 哪些是教育, 應該注重基本的原理 (教育) 還是與工作相關的技能 (訓練) , 而且也要決定兩種課程目標的恰當性。然而, 現實中的課程改革更多的是將“訓練”的目標與“教育”的目標混為一談, 甚至用“訓練”的目標代替“教育”的目標。這種對課程目標的片面化的解讀必然導致“規訓行為”普遍, 而“生命教化”缺失, 從而使高職教育陷入狹隘的訓練主義境地——職業技能培訓, 其結果只能是背離教育的本質。

其次, 從知識的分類上看, 英國哲學家吉爾伯特·賴爾在其名著《心的概念》中對知識作了區分。賴爾將人們可以獲得的主要知識分為兩類, 即“了解是什么”和“了解如何做”。“了解是什么”指的是以事實為主題的知識, 包括事實、概念、原理。“了解如何做”指的是行為能力, 通常稱為“技能”。如騎馬知識、開車知識等。這種對知識的區分是“認知”和“能力表現”之間的區分, 是“理解”和“技能”之間的劃分。賴爾指出:這兩種知識是截然不同的, 一種知識不可能還原為另一種知識。如果要了解做事的程序, 那就是“了解是什么”的知識, 如果要執行那種程序, 那就是“了解如何做”的知識。“了解是什么”的知識不能還原為“了解如何做”的知識。同樣, “了解如何做”的知識也不能還原為“了解是什么”的知識。哲學家邁克爾·布蘭尼則從明確的知識 (顯性知識) 和默會的知識 (隱性知識) 描述了這兩種知識的區別。明確的知識是在個人間以一種系統的方法傳達的更加正式和規范的知識 (了解是什么) 。默會的知識是存在于個體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識 (了解如何做) 。默會知識以個人內在攜帶的“意念模型”為中心, 它既包含概念、形象、信仰、觀點、價值體系以及幫助人們定義自己世界的指導原則, 也包含一些技術因素, 如具體的技能和專門技術, 以及來源于實踐的經驗 。就學校教育而言, 這兩種教育目標具有同樣的重要性?,F階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仍然屬于學校教育而不是單純的職業培訓, 這就意味著高職教育既具有“職業性”又具有“教育性”和“高等性”。因此, 高職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類型, 既要重視“了解是什么”的知識目標, 也要重視“了解如何做”的技能目標。換句話說, 既要重視理論知識的獲得, 也要重視技能、專門技術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且, 我們還應當看到, 無論是初級教育還是高等教育, 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 學生在學校里學會的大多數內容 (知識與技能) , 從來不會在將來的工作或生活中被明顯地應用, 甚至還會很快地忘記, 尤其是理論知識。學校之所以要傳授這些學科, 其中一個理由是這些學科中的知識可以幫助人們理解和洞見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廣泛的情境, 使學生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能夠游刃有余, 適應多變的職業環境。正如加涅所言:如果學校教育只在人們對“了解是什么”和“了解如何做”知識的獲得和明顯的運用基礎上來評價, 那肯定會被認為是一種巨大的失敗[2] 。

當下我國正處在經濟和社會轉型的大變革中, 知識經濟的發展使得無論是第一產業, 還是第二、第三產業, 都發生著工作性質的根本變化, 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而且, 知識經濟與以往的工業經濟有著本質的差異。工業經濟時代使用的主要是經驗技術, 所以以實踐為中心的學徒制是其必然選擇, 課程目標自然強調的是“會做” (訓練) , 而知識經濟時代是以理論技術為主要手段。事實上, 知識經濟對員工的技術和知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一方面, 隨著社會生產模式由標準化大規模生產的“剛性”系統向個性化小批量生產的“柔性”系統轉變, 只掌握生產過程某一環節的專門技術, 是難以承擔日益個性化的生產所要求的“創意化”產品的生產使命的。另一方面, 在新的生產模式下, 人們完成工作更多地依賴個體的知識、判斷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創造力, 而不是機械、重復的動作技能, 因此, 僅僅強調“會做”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我們無視社會轉型大趨勢, 仍然堅持把高職教育的課程目標定位在崗位技能上, 忽視了知識等其他目標, 那我們培養出的人才必然不能適應社會轉型的要求。

再次, 從能力構成看, 人類的能力是多元的。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的研究認為, 人的智力至少由七種基本智力組成, 即言語/語言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音樂/節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和自我反省智力。每個學生的智力都是七種能力的組合體, 不同的組合構成了個體間的智力差異。加德納認為, 各種技能具有同樣的重要性。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羅伯特·加涅則提出了教學應該達成的五種學習結果, 即智力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息、動作技能和態度。加涅認為, 把教學集中于任何一種性能或兩種性能的組合上是不足取的, 而且各種技能之間是相互關聯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96年提出的人類必須具備的四種能力: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然而, 目前一些高職教育的實踐者并沒有公正看待這些多元能力。誠然, 由于學校生源狀況所限, 高職學生在語言能力、數理能力方面與本科生相比可能較弱, 而在觀察能力、運動能力方面的差距并不明顯, 但我們不能以此作為只重視除語言、數理能力之外的動作技能等其它智力開發, 并在課程目標上加以反映的理由。實際上, 決定高職學生未來生存和發展的仍然是多種能力的相對平衡性。職場的現實是不會因為你是高職學生就降低對綜合能力的要求。

還有, 從社會需求角度看, 高職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類型, 必然擔負著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重要責任, 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職業能力是由多種能力集合而成的。在我國勞動保障部《國家技能振興戰略》的研究課題中, 把人的能力按職業分類規律分成三個層次:職業特定能力、行業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職業特定能力和行業通用能力是屬于專業能力, 主要來自于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把握。而職業核心能力則是指從事任何職業都需要的一種綜合能力, 它是構成職業能力最基礎的部分。有學者將職業特定能力、行業通用能力劃歸于硬技能, 而將核心能力劃歸于軟技能。美國著名的組織行為研究者大衛·麥克利蘭 (DavidMcClelland) 從組織戰略發展的需要出發, 提出了能力素質模型, 該模型將能力素質界定為:能明確區分在特定工作崗位和組織環境中杰出績效水平和一般績效水平的個人特征, 并將能力素質分為知識、技能、自我概念、特質和動機五個層次。麥克利蘭應用冰山理論將人的能力素質形象地描述為飄浮在海面上的冰山, 認為知識和技能屬于海平面以上的淺層部分, 稱為基準性素質 (Threshold Competencies) , 而自我概念、特質和動機屬于潛伏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層部分, 稱為鑒別性素質, 并指出真正能區分優秀者與一般人的是深層次的鑒別性素質 (Differentiation Competencies) 。臺灣《天下雜志》第203期 (1999年4月1日出版) 對不同產業進行用人需求的調查表明, 企業雇傭員工的首要考慮是: (1) 工作態度、敬業精神佳; (2) 能團隊合作; (3) 學習能力強, 可塑性高; (4) 工作穩定性高, 能配合公司規劃發展; (5) 專業能力強; (6) 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5] 。由此可見, 無論是社會職業發展的需要, 還是企業業務發展的需要, 都要求高職教育不僅要讓學生獲得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表征的、職業所需要的硬技能, 來幫助學生“就業”, 而且更要讓學生獲得以職業道德、溝通交流、團隊協作、責任意識、誠信品質、敬業精神等為表征的軟技能, 以幫助學生“樂業”。然而, 現實中更多院校的課程目標設計, 則過分強調培養學生勝任某一工作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 以及完成某一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競爭和合作技能等, 把培養目標的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初次就業上, 這種只關注學生的就業能力的做法會把職業教育引向教育目標狹窄化、教育行為單一化的道路上。另一方面, 還應該看到, 知識經濟也使產業的升級換代的周期大為縮短。產業結構的迅速變動, 使職業崗位變化加快, 一成不變的終身職業在現代社會存在的幾率大為降低。職業領域的不斷變換或同一職業領域對能力要求的不斷提升, 對一個具體的社會人而言將會是一個頻繁面對的問題。良好的應對心態、理性的思辨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和堅韌的奮斗精神等綜合人文素養將為高職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最后, 從教育的目的上看,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人, 提升人的全面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不關注人的本質擴展的教育, 或者忽視人性存在的教育, 其所培養出來的只是“并沒有受到真正教育”的“服務于某些目的的專業工人”。高職教育作為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以培養高素質技術型、實用型人才為目的, 但這一目標結構中凸現的應該是“人的全面發展”這一主題。換言之, 高職教育歸根結底應該實施的是“人”的教育。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應該成為高職教育的終極目標。當今世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趨勢就是強調教育在促進人的發展上的價值, 要求教育為人的發展服務。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1996年發表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一書中曾作了如下權威性論述:“教育不僅僅是為了給經濟提供人才, 它不是把人作為經濟工具, 而是作為發展的目的加以對待。”[5] 現代文明對教育提出的第一個要求是:提高人性、開發人的綜合素質。因此, 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是現代文明對教育的呼喚與要求, 也是高職教育的必然選擇。高職教育必須倡導發展學生素質, 但這種素質絕不是某種職業技能或就業能力的拓展與架構, 這種素質體現在目標追求上強調的是“綜合能力”的培養, 既強調職業素養, 又張揚“人”的全面發展, 即人的體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審美情趣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過度的職業化或專業化對受教育者個人和社會發展都將產生危害。

當今中國, 現代工業化經濟飛速發展, 制造業和服務業需要大量的技能應用性人才。當我們以高度的熱情不遺余力地推進課程改革的時候, 應該遵循這樣一個道理:高職院校不是制造“工具人”的工廠, 而是塑造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學校。彼得·德魯克指出:“知識社會所需要的教育制度必須是一個開放的制度, 它不應該在受過高等教育者和藍領工人之間, 設下不可逾越的鴻溝。有能力并且正在發展的年輕人, 不論他們的出身、財富和以前的教育背景如何, 都應該有受教育和通過教育向上晉升的機會。”[7] 同樣道理, 我們也不應該在高職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間, 設下不可逾越的鴻溝。事實上, 從世界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來看, 普通高等教育與職業性的高等教育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因此, 高職教育也應該使學生通過良好的教育獲得向上晉升的機會。當我們迷信于技術力量的時候, 不要輕易地忘卻“技以載道”的功能, 不然, 職業教育很可能淪為“技術人”和“職業人”的培訓場。沒有人否認, 最好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備的。高超的技藝出神入化、爐火純青, 其結果是達到“自由境界”, 在這種境界里, 技術并沒有片面化為達成某一單個目標的工具, 而是一種全身心的修煉過程。正如莊子所言:“技兼于事, 事兼于義, 義兼于德, 德兼于道, 道兼于天。”

參考文獻

[1]查吉德.高職姓“高”還是姓“職”辨析[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 (廣州) , 2009, (2) .

[2][4]喬治.j.波斯納.課程分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68.80.

[3]徐平利.教育性還是訓練性:職業教育的哲學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 2007, (9A) .

[5][6]周明星.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新論:素質本位理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 005:100.104.

目標化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社會活動增多,在一些公共場合( 如車站、體育館、機場等)[1]經常會出現人群過度擁擠的現象。人群過度擁擠就會存在安全隱患,甚至會出現一些事故,除了對整個攝像范圍內的人群密度做出估計之外,有時還需要估算出部分區域聚集人群的密度。因此利用人群密度估計對這些人流量大的場所進行監控就顯得十分必要[2,3]。

目前智能人群密度估計的主要方法有基于像素的統計方法、基于紋理分析分方法和基于個體特征的分析方法[4,5,6]。像素特征分析方法在處理低密度人群時,準確度較高,但是高密度時會出現重疊問題,準確度較低; 而紋理分析方法在處理低密度人群時準確度相比前者會大大降低。

為了能夠更加高效準確地估計人群密度,我們提出了歸一化前景目標和基于DAG( 有向無環圖) 算法的支持向量機方法來估計人群密度。該方法首先利用混合高斯模型[7,8]的背景減除技術來提取人群前景,結合Otsu算法提取人群特征并得到二值圖。然后采用透視矯正算法來提取人群前景區塊像素,計算歸一化前景目標的面積。最后將特征向量放入訓練好的支持向量機中進行分析得到人群密度結果。

1 人群密度估計

人群密度估計系統采用混合高斯背景消除和邊緣檢測的方法從視頻圖像中提取前景特征; 因為距離攝像機越遠的人物,在圖像中所占像素點數越少,而距離攝像機越近,其在圖像中所占像素點數越多,所以有必要對提取的前景目標像素進行歸一化和透視矯正,通過計算歸一化的前景目標像素[9,10,11]的面積,才能最終預測場景中的密度等級。

1. 1 人群特征提取

在通?;顒訄鼍爸?人物活動范圍有限,不會占據整幅圖像,因此需要對圖像中的ROI區域進行選擇,減少背景的干擾。為此,采用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背景消除技術來提取前景人群?;旌细咚鼓P退惴▽Νh境變化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它是比較常用的背景建模方法,能描述像素的多模狀態,能夠對相對復雜、光照緩慢變化或存在小幅度重復運動的背景進行較為準確的建模,應用比較廣泛。

當最終的前景目標被識別后,將所處理的圖像通過閾值技術轉換成二值圖像,閾值是通過Otsu算法[12,13]自動獲取的。如果它們的閾值超過預定的閾值,圖像中的單個像素被標記為“對象”像素,閾值為1; 否則,作為背景像素值為0。

1. 2 歸一化前景

原始前景區塊會出現透視畸變( 也稱射影畸形) ,即距離攝像機越遠的物體,在圖像中所占像素點數越少,而距離攝像機越近的物體,在圖像中所占像素點數越多。如圖1 所示,參考人物從距離相機較近的位置移動到距離相機較遠的位置時,在圖像中占有的面積變小。提取的視頻中,將提取的人群區塊轉化為二值圖[14],區塊大小不同,其占有的像素數也不同,得到的前景目標像素數可能會影響最終的計算精度。因此,有必要對原始前景目標進行像素歸一化。

從人群特征提取模塊中得到二值圖像后,提取所有前景區塊中的像素總數。采用相比其他算法較快的區塊標記算法來提取像素區塊,每個被檢測到的不同區塊標記號碼,作為標識索引,然后再計算像素數目或索引區塊大小。

圖1 為同一個參考人物在距離相機不同位置,AB水平線上是第一時刻參考人物所在位置,CD水平線上是第二時刻的位置。由于攝像機存在透視畸變,水平線AB和CD在拍攝的畫面中是平行的,而在實景中AD和BC是平行的??梢悦黠@看出,第一時刻參考人物區塊的面積要大于第二時刻。假設參考人物在水平線AB上和CD上的所占像素的寬和長分別為a1、b1及a2、b2。面積比例公式為:

由于每個人的寬度不同,并且a1與a2的比例應該與水平線AB和CD的比例保持一致,所以面積比例也可表示為:

該比例表示同一個參考人在隨著攝像機與其距離的遠近在圖像當中所占像素數的變化率,假設水平線AB上的權值 ω0為1,則水平線CD上的權值 ωn為:

那么通過權值和比例可以矯正位于水平線AB和CD之間人物圖像的像素,假設任取一個參考點M為人物的中心,若M距離AB和CD的垂直距離分別為h1和h2,根據定比分點的坐標公式,M點對應的權值 ωi為:

將式( 3) 代入,可以得到:

然而上述得到的值是針對人物整體在圖像中的情況,當人的部分身體在這范圍內,上述公式就不能使用了。因此,只需要計算每個前景目標區塊的像素權值。每個區塊大小( 每個前景目標區塊的像素總和) 與各自分配的權值相乘就是歸一化的像素值。每個區塊歸一化的像素之和就是最終人物像素總數。設每個歸一化前景區塊的像素值為pls,則像素總數S為:

將得到的每個像素值相加即為所有區塊的像素總和。

通過歸一化的前景目標像素總和,運用支持向量機中典型的有向無環圖算法來預測人群密度等級。而傳統方法是將權值代入線性方程中來計算人數。

1. 3 人群密度估計

在獲取了人群特征之后,輸入到支持向量機分類器中,經過訓練,建立支持向量機分類模型,對測試的樣本進行分類和預測。

1. 3. 1 人群密度分類

在實際測試中,以所拍攝的視頻數據作為測試數據,根據需求定義單位面積人數的范圍,如表1 所示,將人群密度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

1. 3. 2 支持向量機

支持向量機在解決小樣本、非線性以及高維模式識別等實際問題中具有許多特別的優勢。由于文中所用的人群圖像數量有限,因此采用SVM來解決訓練分類問題[15]。支持向量機分基本思想: 將非線性可分空間轉化為線性可分空間,在新的線性可分空間上尋求廣義最優分類面,非線性變換通過定義適當的內積函數即核函數來實現。判別函數為:

其中sgn( ·) 為符號函數,K( X,X') 為內積核函數。輸入特征向量為X = ( x1,x2,…,xd) ,共有n個支持向量X1,X2,…,Xs,用內積函數進行非線性變換,再由決策層決定決策,最后生成分類結果。

多類SVM的分類和識別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根據多類樣本集直接設計分類器,在樣本多的情況下,這種方法求解比較復雜。另一種是分解法,將多類樣本分類器的設計轉化為多個兩類問題的分類器設計問題,這類方法求解簡單,在實際中應用很廣。比較有代表性的多類SVM方法有一對一( one versus one,1 - v - 1) 、一對多( one versus rest,1 - v - r) 和Platt的有向無環圖( direct acyclic graph,DAG) 算法。

Platt提出的DAG算法實際上是建立在1 - v - 1 基礎上的。它包含k( k - 1) /2 個節點,每個節點為一1 - v - 1 分類器。實驗分為三個等級,低密度標記為A,中密度標記為B,高密度標記為C,整個算法可用圖2 所示。

2 實驗結果

首先實驗前期的人群特征提取過程如圖3 所示。圖3( a)是背景圖,當出現人群,自由選擇感興趣區域,如圖3( b) 所示,紅色多邊形區域為選擇的ROI區域,區域內包含三個像素區塊; 然后如圖3( c) 所示,利用混合高斯模型對ROI區域內的其中一個區塊進行背景消除、邊緣提取; 最后將ROI區塊轉換成二值圖,如圖3( d) 所示。對二值圖進行透視畸變矯正,計算矯正后的目標像素數。

實驗中的這三類密度人群圖像中,訓練樣本和測試樣本每組40 幅用于人群密度的分類,一共240 幅圖像。在MATLAB70 平臺下對視頻進行測試,所得結果如表2 所示。

從表2 的分類結果來看,平均準確率達到了95% ,說明此方法基本能夠滿足視頻監控的要求。作為實驗對比,采用了神經網絡計算人數的方法,以及基于紋理方法[5]和基于像素方法[17]。如圖4 所示,橫坐標表示人數,縱坐標表示正確檢測率。實線部分為基于前景目標像素統計的人群密度估計方法的正確檢測率,粗虛線部分為利用神經網絡方法的檢測率,細虛線部分為傳統方法基于像素統計的正確檢測率,點劃線為基于紋理方法統計的正確檢測率??梢钥闯?實驗中人群密度估計系統的正確平均檢測率在95% 以上,利用神經網絡方法的檢測率為92% 以上,基于像素和紋理方法基本在81% 以上; 可見基于像素和紋理方法在低人群密度時已經出現較高的錯誤檢測,而所提出的基于歸一化目標像素的人群密度估計方法在中等人群密度才出現錯誤檢測,但較高于其他幾種方法的正確檢測率。

3 結語

提出了基于前景目標像素統計的人群密度估計方法。采用透視矯正算法來提取人群前景區塊像素,計算歸一化前景目標的面積; 將特征向量放入訓練好的支持向量機中進行分析得到人群密度結果。

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實驗數據精度較高,該方法可達到95% 的正確率,訓練越多,系統的準確率越高,基本能夠滿足智能化人群密度監控的要求。但是在非常高密度的人群中,檢測精度還是會下降。這個問題也是我們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摘要:由于像素統計方法在提取高密度人群特征時,可能會導致在計算感興趣區域(ROI)中的人數時出現較大的誤差,因此提出歸一化前景目標像素提取人群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機(SVM)對ROI中的人群密度進行估計。首先利用混合高斯模型消除背景,并用Otsu算法提取人群目標,然后進行歸一化前景目標像素的人群特征提取,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機DAG算法實現人群密度分類,并與人工神經網絡方法、基于像素的和基于紋理的方法進行了對比。實驗結果表明正確檢測率可達到95%。

上一篇:學習調研計劃下一篇:教育計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