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環境與經濟發展論文范文

2023-03-20

環境與經濟發展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理論的產生,簡要介紹了澳大利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的構建,以及澳大利亞全民、全社會、全方位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模式和開放性、全面性、多樣性、整合性、實踐性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環境;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模式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國家之一,被譽為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國家。澳大利亞幅員遼闊,人煙稀少,植被豐富,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客觀基礎,但主要原因是將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作為國策,視為立國生存之本,將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發展的方向標,建立有較完整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法律法規和嚴格的監督保障機制。更為重要的是構建有較完整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在全社會、全方位長期堅持不懈地開展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宣傳,從而使澳大利亞從政府到企業、機構、社區、學校及公民具有良好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意識,將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工作與行為以及各類活動中,形成了“人人參與、全社會參與,重環境教育實踐”的特色,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澳大利亞人民行為的自覺。

一、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理論的產生

“可持續發展是這樣一種發展,它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笨沙掷m發展與人口、環境、資源、經濟等緊密聯系,可持續發展概念與理論一經提出即受到全世界的廣泛認可,成為全球最為廣泛關注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研究與發展方興未艾。

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二十一世紀議程》,正式提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尤為重要的是《21世紀議程》提出:“教育對于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和發展問題的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此,世界環境教育發生了重要轉向,由以前強調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成為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環境教育。1995年希臘雅典環境教育會議,重點討論,如何將環境教育重新定向到可持續發展方向;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希臘塞薩洛尼召開了名為“環境與社會國際會議——教育和公眾意識為可持續未來服務”的會議,并發表《塞薩洛尼宣言》,指出環境教育是為了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二、澳大利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構建

澳大利亞政府分三個層次:聯邦政府(Commo- nwealth Government)、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根據澳大利亞聯邦憲法,教育事務由各州、領地政府負責管理,聯邦政府沒有法律上的義務。各州、領地政府對教育的責任包括對初級和中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和撥款,對職業教育和培訓的行政管理和撥款。聯邦政府通過聯邦撥款、設立專門教育項目等手段,通過已經設立的“聯邦教育培訓和就業部長會議”等多個全國性教育機構等機制,介入對教育事務的管理,如負責高等教育的撥款,對學校、職業教育和培訓提供補充經費,加強對土著居民、島嶼居民、移民的教育和培訓,開展國與國間的合作與交流等等。除了重要的撥款功能以外,聯邦政府也在促進全澳教育和培訓的公平性、一致性和連續性方面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可持續發展理論是全球環境教育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澳大利亞的環境教育是世界上發展較早也較完善的國家之一,1970年澳大利亞科學院召開教育與環境危機會議,1979年成立澳大利亞環境教育協會;1983年,澳洲聯邦國家事務及環境部設立環境科,1987年,課程設置中心鼓勵各州制定環境教育政策。20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確立了可持續發展教育基本方向。1995年環境領土廳及環境教育協會召開全國環境教育研討會,1999年聯邦政府發布環境教育文件:今天改變明天。20世紀90年代末,《阿德萊德直言》提出了環境教育的目標:“學校應全面、充分地發展所有學生的智慧和能力,當學生離開學校后,能關注和理解他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并形成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和技能?!?000年,澳大利亞環境與遺產部又出臺了《為了可持續未來的環境教育國家行動計劃》,要求在整個國家水平上實施環境教育。2005年7月,即“聯合國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2005-2014年)國際實施計劃”的第一年,澳大利亞環境與遺產部頒布了《為了可持續未來的教育——澳大利亞學校環境教育國家聲明》,為學校環境教育提供了前景、目標和實施框架。2009年4月澳大利亞政府頒布了《可持續地生活——澳大利亞政府可持續發展教育國家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是澳大利亞全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其目的是使所有澳大利亞人具備可持續地生活所需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和動機、行動。它為澳大利亞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提供了框架,并提出了四大行動策略。

新南威爾士州是澳大利亞經濟、教育最發達的州,其多年來視環境為生命的價值觀使其在環境教育上一直走在全國發展的前列。新南威爾士州的環境教育有很長的發展歷史,20世紀60年代始在州環境教育協會等的支持下,成立了許多環境教育組織以促進環境教育的發展,建立了許多環境教育中心和動物園教育中心,在20世紀70年代隨著國際環境教育的進展而逐漸形成并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起,中小學環境教育開始日趨有序,1989年發布了新州幼兒園至12年級環境教育課程聲明,要求州內所有公立學校必須使用該聲明作為指導文件進行環境教育。正式把環境教育內容納入到學校的課程中,并作為學校教育的關鍵領域之一。在總結這個課程政策實施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并從國內外環境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最新進展出發,2001年7月,教育和培訓部頒布了《學校環境教育政策》,并使《政策》在實踐中完全取代1989年的《環境教育課程聲明》,規定各學校必須制定學校環境教育管理計劃,并必須作為學??傮w管理計劃的一部分,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對學校環境教育的指導理念和具體實踐進行重要改革和發展。

澳大利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是在政府主導下構建,并緊隨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發展而發展的。

三、澳大利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

在澳大利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滲透在中小學、高校及校外教育中,是政府主導下全民、全方位的、全社會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州教育行政部門及地方政府負責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工作,制定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工作政策,推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項目,指導監督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實施。

在澳大利亞,各中小學在州“環境教育課程聲明”政策文件指導下,制定學校環境教育管理計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各州從學前教育階段就開設社會與環境教育課程(SOSE),并將其作為澳大利亞八大核心學習領域之一。在小學和中學,各科課程教學大綱及教學都滲透有關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如將水資源、能源、生物多樣性、廢物處理、管理自然資源等有關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內容融合滲透在科學、歷史、地理、英語、數學、藝術等課程中。根據不同年齡、不同人群設計不同的可持續發展學習內容,提出不同要求。如幼兒園——我的小小世界天氣、一年級——水的來源,二年級校園考察,三年級——種植物,四年級——設計挑戰:改良節水設計,五年級——野外實地考察: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六年級——節能計劃。地方政府通過撥款和獎勵鼓勵可持續性學校建設,開展可持續性學?;顒?,成立地方環境與可持續性學校網,培訓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師資,組織學生參加州政府環保會議等等。

澳大利亞各高校把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內容課程納入學生必選課或選修課程中,如悉尼大學在農業、食品及自然資源學院,建筑、設計及規劃學院,工程及信息學院,科學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商學院,科學歷史及哲學學院等18個院系都開設了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相關課程,不僅在本科層次而且許多專業在研究生課程中也涉及了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課程,悉尼大學還設有可持續發展碩士學位。此外,還有麥考瑞大學、墨爾本大學、迪肯大學都設有環境與科學工程院系,都開設有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相關課程。在澳洲教師及科研人員開展各類項目科研,都必須進行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論證,說明項目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及影響,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及影響對科研項目立項具有一票否決權。

四、澳大利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與教學模式

1999年澳大利亞召開的環境教育國際會議,發布了《今天塑造明天:為了可持續未來的環境教育》官方報告,提出了環境教育的實踐性、整和性、參與性等原則,并利用多樣化的學習環境和整和性的學校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尤其強調學習者的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在實現環境教育目標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2000年,澳大利亞環境與遺產部出臺的《為了可持續未來的環境教育國家行動計劃》,要求在整個國家水平上實施環境教育國際會議所提出的原則。在以上世界和國家環境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教育部發現,以往的環境教育政策過于強調培養學生對自己環境的責任感,全球意識未受到重視,而且把環境教育只局限于課程教學中。為此,他們進行進一步修正,強調以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觀為指導原則,更加突出環境教育目標和理念的開放性、全面性,方法途徑的多樣性、整合性,強化實施過程的實踐性。

中小學通過校內堆肥、觀察昆蟲、無脊動物蚯蚓的養殖、蔬菜種植、本校的水、電用量等觀察、實踐、調查等實踐,使學生帶著問題開展調查式學習,學生教學生、孩子教孩子、成立學習探究小組、高中生帶領小學生、校級合作等多種學習模式,“教給他們熟悉的事件、人們和環境”;“就力所能及的愛護環境的方式提出建議和方法,并且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做”;通過校內節水、節電調研分析及建議,使學生“識別、探究、說明和討論影響到自己及其自己所生活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各種因素”;研究“人們如何關注本地區,包括他們采取的各種行動及其有關考慮,如關于公共場所的規定、垃圾控制、物質的再利用和重復使用以便減少對于環境的影響”;學習“各個地方自然環境的性質怎樣影響著人們的活動,而自然環境又怎樣受到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其活動的影響”;“探究和參與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計劃,如社區內紙張的重復使用或者在家庭和學校節約用水”等等,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關心人類,關心社會與自然。從幼兒教育起,逐步樹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世界觀,要求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樹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系統觀、未來觀,認識“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形式都通過生態系統結合為一體,并依賴生態系統得以更好的生存”、“社會就及經濟體系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全世界人類都通過社會系統聯系在一起,并依賴這個社會系統得以更好的生存”。要求不僅要建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更要從全球出發,考慮未來,積極采取行動,為創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不斷提高人們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行為能力。

澳大利亞在強化學校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同時,注重整和整個社會資源開展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行業、企業、社區、非政府組織都積極參與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建設,積極投入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工作并作為應盡職責,在每個公園、植物園、動物園、自然保護區、水處理廠以及社區都建立環境教育基地,配備相關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干事,通過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無脊椎動物的認識、植物的識別、廢品回收、雨水收集利用、社區植樹、灌木林修復等實踐,讓人們直接參與環境保護過程,認識生物多樣性,強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意識,激發對環保的情感和責任感,使學生、青年、廣大民眾以實際行動廣泛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如自覺參與植樹、清理垃圾、拯救動物,居民房屋前后的花園和草坪,按政府有關部門的統一規劃和要求自我負責栽植和管護。全民、全社會、全方位開展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推進了澳大利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澳大利亞全民、全社會、全方位開展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基本做法與成功經驗給我們以啟發與借鑒,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一定要堅持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必須從基礎教育開始,開展持久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要增強全民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憂患意識,加強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宣傳和示范,強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全球意識、合作意識,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創造生態及社會都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張華,張悅.澳大利亞環境教育對中國的啟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26(8):130-131.

[2] 叢立新.澳大利亞“社會與環境教育”課程評價[J].比較教育研究,2004,25(1):22-26.

[3] 祝懷新,李玉靜.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學校環境教育的政策和實踐[J].環境教育,2006,(1):41-44.

[4] 盧越,趙崴.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國際發展導論[J].理論觀察,2009,55(1):122-123.

環境與經濟發展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基于耦合模型對上饒市2001—2012年的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程度進行分析,結果表明,2001—2012年間,上饒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的耦合度經歷了從低水平耦合到高水平耦合的過程,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二者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耦合關系。其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度總體呈上升趨勢,但目前二者的狀態未達到最優,系統要素間還未到高度耦合協調。未來上饒市旅游產品在繼續保持原真性和生態型的基礎上,應著力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由觀光型旅游模式向休閑度假型旅游模式轉變。

關鍵詞:旅游經濟;生態環境;耦合;上饒

引言

旅游產業是典型的資源依托型和環境依托型產業,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反過來,旅游業的改革發展,對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生態環境改善有重要意義。2014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旅游開發向集約型轉變,更加注重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國內外學者對如何實現旅游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進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國外研究起步較早,涵蓋的領域廣泛,具體包括旅游環境容量、旅游承載力測算、旅游生態足跡的評估、旅游經濟發展對目的地環境影響及可持續發展、旅游生態保護等[1]。國內有關旅游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宋進喜(2002)[2]以西安市為例,探討旅游經濟開發對城市環境的影響效應。王輝和姜斌(2006)[3]以大連市為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沿海城市生態環境與旅游經濟協調發展問題。崔峰(2008)[4]對上海市2000—2006年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狀況進行了評價,發現上海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度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仍屬中度到良好的協調發展類,這與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地位還不相稱。

一、研究模型的運用

系統發展過程中各變量之間相互作用的強弱程度一般用耦合度來描述。協調度是度量系統或要素之間協調狀況好壞程度的定量指標。本文借助物理學中的耦合協調度模型[5],將旅游經濟、生態環境兩個子系統通過各自的要素產生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程度定義為旅游生態系統耦合度。

比對生態環境與旅游經濟耦合程度的大小,將上饒市生態環境系統與旅游經濟系統分為4大類10個亞類,具體如下:(1)高度協調:優質耦合協調類(0.85~1);良好耦合協調類(0.75~0.85);中級耦合協調類(0.7~0.75)。(2)基本協調:初級耦合協調類(0.6~0.69);勉強調和協調類(0.5~0.59)。(3)過渡類型:瀕臨失調衰退類(0.4~0.49);輕度失調衰退類(0.3~0.39)。(4)失調衰退:中度失調衰退類(0.2~0.29);嚴重失調衰退類(0.1~0.19);極度失調衰退類(0~0.09)。

二、上饒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發展的實證分析

(一)評價指標體系與指標權重的計算

本文選取了14個有針對性的指標(其中旅游經濟指標4個、生態環境10個,見下頁表1)以此來進行上饒市生態與經濟發展的耦合協調水平的測算。本文選取2001—2012年上饒市的指標數據。本文數據來源于2002—2013年《江西省統計年鑒》、上饒市2001—2012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上饒市2001—20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江西省統計局、江西省旅游局的官方網站。

為避免主觀賦權所帶來的偏差性,本文采用變異系數法[6]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計算得出各指標的權重(見下頁表1)。

(二)耦合協調測算結果

利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協調度模型,帶入具體數據,得到上饒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經濟系統綜合評價指數、耦合度、協調度、以及兩者之間的對比關系以及耦合協調度的類型判別,結果(見下頁表2)。

三、評價結果分析

(一)上饒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水平

通過上頁表2的計算結果和下圖的走勢圖可以看出,上饒市在2001—2012這十二年間的旅游經濟發展水平總體上呈上升趨勢,旅游經濟綜合評價指數從2001年的0.005上升到2012年的0.484。但值得注意的是,上饒旅游經濟發展在這一時間區間內出現了一次衰退,即旅游經濟綜合評價指數從2002年的0.008跌至2003年的0.002,究其原因是2003年國內的“非典”事件對旅游經濟和整個旅游產業造成了較為明顯的破壞和抑制作用。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上饒旅游經濟從2009年開始有了較大的飛躍,增長速度保持在年均25%左右。這與上饒旅游發展的一系列成就不無關系。2008年7月,三清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江西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2012年9月,三清山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自2007年起,婺源縣開始組建婺源旅游集團,并在央視等主流媒體進行宣傳推廣。

從生態環境方面來看,上饒市這十二年間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相對保持平穩的狀態,生態環境沒有較大破壞但也沒有較大程度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底,隨著國家戰略工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成功批復,上饒從2009年開始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近兩年的生態環境水平又有所下降,反映出經濟結構轉型和調整背景下,傳統經濟增長模式與新型經濟發展方式之間的嬗變與博弈比較突出,顯然如何讓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達到良好的耦合協調水平還有一個相對長的過程。

從耦合度(C)來分析,可以看到上饒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的耦合度經歷了從低水平(0.332)耦合到高水平耦合(0.881)的過程,耦合度水平自2005年起保持相對平穩的態勢,之后的八年間上饒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度均保持在0.8以上,這反映出上饒市旅游業的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越來越緊密。

(二)上饒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度評價

從上頁表2數據反映出,上饒市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度總體呈上升趨勢,協調等級由失調衰退向基本協調轉變,表明上饒市生態環境與旅游經濟之間的耦合關系強烈,生態環境改善與旅游經濟增長形成良好共振效應。

結論

以往有案例實證的結果通常是反映出目的地城市前期旅游經濟發展先滯后、生態環境先良好,中后期階段旅游經濟發展提速、生態環境卻惡化的常規結果,而以上饒市這一典型區域做實證研究發現,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可以呈螺旋式上升發展的態勢,兩個子系統可以相互共振,促進系統由無序向有序發展。來自協同理論的耦合協調度模型恰恰提供這樣一個重要的定量研究工具。上饒市旅游經濟發展有與其他旅游目的地城市發展的共性,有存在自身發展的特殊性。隨著江西旅游強省建設和上饒旅游強市的建設的推進,未來上饒市旅游產品應該在繼續保持原真性和生態型的基礎上,由觀光型旅游模式向休閑度假型旅游模式轉變,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是未來上饒市旅游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倪紹祥.我國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162.

[2]  宋進喜,王伯鐸,李懷恩.西安市旅游開發的環境效應及環境整治建設[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6):683-686.

[3]  王輝,林建國,姜斌.大連市旅游與環境協調發展度分析[J].海洋環境科學,2006,(1):84-87.

[4]  崔峰.上海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5):64-69.

[5]  吳大進,曹力,陳立華.協同學原理和應用[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0:92-93.

[6]  索曉波,門寶輝.變異系數權重TOPSIS法在水資源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3,(2):129-130.

環境與經濟發展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全球日漸變暖的環境威脅下,環境問題已是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問題了。生態環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而把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研究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該文以四川省作為例子,簡單地分析了下該省生態環境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并對此做出了相應的研究與對策建議,從而達到使生態環境與區域經濟發展相互協調。

關鍵詞:生態與環境;區域經濟;四川??;研究對策第1章相關范疇界定與理論概述

1.1 生態與環境

生態學的詞義源于希臘,由“eC0”和“IOgOS”兩部分組合而成,前者意指房屋住所,后者意指學科,組合意指“住所的研究”。生態和環境在本質的理解上面是不一樣的,生態指的是某一生物(系統)與其環境或其它生物之間的相對狀態或相互關系,而環境指的是獨立于某一主體對象之外的所有客體總和。因為在研究要素中有著比較多的共通性,主要以人類為主體時,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替代性;當更加強調某個項目或者區域的人類與自然的協調性時,則存在著不可替代性,如“生態省”、“生態城市”、“生態住宅”等;當制訂宏觀區域發展政策時,生態與環境又組合成詞使用,即生態環境或者環境生態。

1.2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

在處理經濟和生態的關系上,主要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是悲觀論,他們認為隨著人口增長,生態破壞和資源耗費,經濟發展已超出地球在現有狀態下的承受能力,假如經濟繼續增長,將會導致人類社會的分崩離析,此看法的代表人物為威廉•福格特。另一種則是樂觀論,他們覺得只有社會經濟的增長,才能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率,人類才能開發新資源,改善地球的生態環境,使人類真正成為大自然的主人,經濟得增長有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危機,但它卻是唯一能讓人類社會免于毀滅的路徑。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里科林•克拉克。在我國,對生態經濟問題的探索中,馬世駿教授提出了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模型,亦被稱之為生態環境優化模型。李錦、羅涼昭在《西部生態經濟建設》一書中認為,應當建立綜合性、系統性、戰略性、協調性、應用性的區域生態經濟系統,生態系統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無機養分四部分組成,通過彼此循環,形成物質分解和物質合成的交替自然再生產過程。

第2章生態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研究

2.1 生態環境建設的提出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把“環境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上升到了憲政的高度。1984年,環保被提升為“基本國策”。1992年《中國21世紀議程》明確提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整體戰略。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其基本標志是“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和文化更加繁榮以及最后的社會更加和諧、人們生活更加殷實”。 2003年,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2004年,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2005年,溫家寶總理明確提出“我們的目標是,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p>

2.2 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原則及實現目標

1.堅持貫徹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狀態的原則。2.樹立科教興國的政策,加強科技創新的步伐的原則。3.實施政府調控,市場調節的原則。4.加強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交流的原則。5.大力進行重點突破,達到全面推進的原則。

2003年7月的《中國21世紀初可持續發展行動綱要》規定我國生態資源配置的目標為:一.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國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和可持續發展調整。二.合理利用和開發資源,使資源的承載能力不斷的提高。三.不斷努力推動扶貧開發政策,改善貧困地區艱苦的生活條件,并促使人們過上小康生活。四.完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法規以及可持續發展信息共享和決策咨詢服務體系。五.最大限度的控制人口增長,提升人口素質,完善優生優育保障體系。

第3章四川省生態環境與區域經濟研究

3.1 四川省生態環境問題

城鎮污染逐步向農村蔓延。城鎮化不斷推進,但是很多城鎮污水和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并沒有同步推進,產生的大量污水與垃圾得不到有效處理,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小溪、河流之中,垃圾運往郊外農村直接堆置或簡單地填埋。有的集鎮雖建有污水或垃圾處理設施,但由于缺乏資金,處理不到位,甚至僅僅是一種擺設。據調查我們知道,四川省這些年來城鎮的很多垃圾和污水已嚴重地危及農村環境,特別是在很多縣城和一些小集鎮周圍地帶,滿地都是垃圾,城鎮溪河污染問題很嚴重,很多地方都成為了廢水溝。2.牧區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突出。在四川省西北若爾蓋高原沼澤草地開溝排水,開墾土地,企圖種植甜菜、油菜等作物。而若爾蓋高原的海拔在3500m左右,沒有絕對的無霜期,無法滿足甜菜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熱量條件。還有大規模開溝排水,很明顯違背了自然法則,已經給當地牧民生活和牧業經濟生產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困難。3.農業生產造成的環境問題日趨嚴重。農業生產中,因農藥、化肥、地膜等的不當使用,環境問題已日趨嚴重。就拿化肥來說,四川省這些年來每年所使用的化肥多達200多萬噸,公頃都施化肥450 kg以上,比發達國家化肥施用水平還高。

3.2 生態環境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1.生態環境是人類生產、生活不可或缺,賴以生存的場所。我們現在所做的各種經濟活動都是以不可再生資源、生物使用資源及礦物稀缺資源為基礎。所以只有人類活動和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相處,人類才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真正財富。2.經濟的加速發展與延緩的效率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經濟指標關系著社會資源的重要財富體現,因此生態環境就變得十分重要?,F在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生態環境。3.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陽光、空氣和水這些最為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確顯得越來越重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為人們提供健康快樂的生活條件,也可以使人們在神清氣爽,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從而無形中帶來經濟的增長與發展。

3.3 關于對四川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的建議

1.依靠現代化科技,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加強,現代科技項目就必須更多的投入,這就要求把生態保護與科研成果結合起來,形成防污治污的新生產力。同時也建立關于環保的相關合理產品結構與有序的生產流通渠道,使環保產品質量提高,建設好防污治污示范工程。2.努力提高環保意識,提升人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這就要求各相關負責部門大力開展環保宣傳活動,使全民樹立正確的生態環境理念,加大弘揚環境文化的力度,從而為經濟的快速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3.重視農村的環境保護,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農村和農業是連接人與自然的主要紐帶,也是城市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就需要政府為農村制定符合他們發展的政策規劃,大力地宣傳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村理念,要讓農民心中有很好的生態觀念,要讓生態環境變得再一次青山綠水,自然,經濟的發展也會得到快速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雪松.徐守松.基于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的構建[J].安徽農業科學,2006,(6).

[2]左小平.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J].商業研究,2002,(9):41-43.

[3]張華.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綜合評價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8,(1):10-16.

環境與經濟發展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從生態經濟理論的視角,對貿易與環境問題做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并采用超循環理論對貿易與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因素進行了描述,想借此為貿易與環境問題的量化研究提出了一條新的途徑。

[關鍵詞] 生態經濟系統 貿易與環境問題 超循環理論 協調發展

一、問題的提出

貿易與環境問題是指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在帶動經濟擴張的同時,會不可避免地增加物資投入量和廢物排放量,并且改變某些資源的使用狀態,從而增加了生態環境的壓力所帶來的問題。在當前理論界,將貿易——環境問題的由來歸結為市場失靈、制度失靈和環境成本外部性三個方面。然而,當我們回顧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貿易——環境爭端的背景時,我們看到從制度較為完備的發達國家到制度不完備的發展中國家,從市場經濟國家到計劃經濟國家,這一問題存在著極強的普遍性,這說明,貿易與環境問題的根源并不僅僅在于市場、制度、成本這三個方面。筆者認為,這一問題是一個系統內部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及其不斷進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必然矛盾,因為,作為貿易系統的高一級系統的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就是一個系統——生態經濟系統。而超循環理論提出如果具有優勢信息的話,競爭雙方都可能成為勝利者。這一理論所說的競爭、選擇、共存、統一的進化和自組織機制,對我們詳細考察生態經濟巨系統提供了一個可能的途徑。

二、貿易與環境問題邊界與實質分析

筆者認為,貿易與環境問題是生態經濟系統中的一個具體問題,其邊界受生態經濟系統邊界的制約。一般生態經濟學理論認為,生態經濟系統是由三個子系統,即自然子系統、經濟子系統和社會子系統構成的復雜巨系統。三個子系統相互交換物質、能量和信息,人們通過對三個子系統的調控、管理和發展對生態經濟系統實施其影響。因此,貿易與環境系統之間的問題必須納入生態經濟系統這一高層次巨系統下來考察。

生態經濟系統的特征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自然系統和經濟系統具有層次有序性,這是二者耦合形成生態經濟系統的先決條件。如果子系統之間不存在耦合,系統將無法得到進化。這說明,自然系統與經濟系統出現暫時的無序是整個生態經濟系統進化的一種現象。二是自然系統的自然生長與經濟目標的人工導向協調具有有序性,這種有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系統主體需求的變化而變化的,帶有強烈的進化性質。三是自然系統與經濟系統都有各自的運動及循環軌跡,各自都有自己特殊的有序穩態目標,這一穩態又具有持續性。這種持續性一方面表現為自然生長或經濟利益獲取需要一定的過程才能滿足各自的需求;另一方面表現為一個層次需求滿足后的慣性作用。四是自然系統與經濟系統所具有的非平衡態結構,決定了二者必須相互進行不間斷的交換活動以維持某一穩定狀態,交換過程就是二者耦合過程,缺少交換這一過程或者交換過程的非對稱性都會嚴重影響兩個子系統之間的協調有序。這個交換過程始終都貫徹著“商品交換”的基本原則。五是生態經濟系統中的生態循環與經濟循環,都離不開生產過程這個耦合環節,這也是人在系統中主體地位的重要體現,而由于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和人們對物資需求追求的無限性,二者的耦合方向和耦合度必須由系統的主導者控制才能完成,主導者的不控制或者控制失衡均會導致子系統內外部的循環不暢,使整個生態經濟系統出現無序狀態。這些特征都為研究貿易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提供了線索。

筆者認為,生態經濟系統控制失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技術發展的單向性。技術是生態經濟系統循環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技術進步不僅可以增強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可以增強由人施加影響的自然系統維持自身循環的能力,同時可以通過自催化循環,使技術知識自身不斷積累和增長。也就是說,如果技術的發展是經濟和生態雙向同步的,那么,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也能夠維持自身的健康性。然而,從人類社會出現開始,技術的發展就是單向性的,即生產技術發展。這種技術越發展,經濟越發達,而環境破壞越嚴重。這與人類對擺脫貧困、改善物質生活質量的要求的急速上升有關,也與人類對高質量環境需求的滯后性有關。二是經濟系統物質代謝方式的單向性。長期以來,不斷推動經濟的增長一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盡管現存生態系統尚未完全窒息人類的經濟增長,然而不斷擴張的經濟增長,以及與其相伴相隨的人口與需求的激增,日益使環境資源的匱乏成為現實。生態系統通過自身不斷的物質循環運動,維持著生態平衡,并支撐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但是,現有嵌入生態系統的人類經濟社會,特別是工業系統,為追逐資本的不斷循環增殖,一直信奉沿襲著資源—生產/消費—廢物的單向線性的物質代謝方式。在有限的生態大系統的承載能力下,毫無節制地從地球上攫取著資源能源,尤其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能源,又通過粗放擴張型的生產方式和日益膨脹的消費行為,將大量的廢物拋入環境,不斷加劇著地球資源能源的危機,引發著各種嚴重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三是子系統之間反饋機制缺欠。生態環境子系統是經濟系統運行的依托,具有緩沖能力。環境在一定的容量限度內可以包容某些不恰當的人類行為造成的破壞。但如果環境質量惡化,一方面會降低人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會妨礙資源的利用,從而影響經濟的發展。在存在人類活動的情況下,生態經濟系統及其組成要素都不會按某一精確軌跡運動,它們的變化過程同時具有隨機性、模糊性。同時,系統結構和要素之間的關系也具有灰色性,其結構信息、層次信息、關系信息不可能完全確知。這些不確定性嚴重影響著生態經濟系統的信息反饋程度,造成了人們對生態環境自發展能力的過分信賴和對需求增長的不加限制,從而使生態環境系統和經濟系統之間產生高度的非平衡性。四是貧困。身處貧困中的人們,幾乎無法選擇自己的生產行為方式和消費方式,他們很少把環境問題或可持續發展問題放在自己生活的首要地位。而且,無論經濟如何發展,在同一區域或不同區域總有這些貧困的人群存在。相比較而言,個人和組織在選擇解決貧困和環境問題時,往往傾向于急需解決的最低層次的貧困問題,這也是環境問題不能得到全神貫注解決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第一,人類的需求層次決定了生態經濟系統由無序向有序轉化的時機,但這種轉化的速度受組織對系統所進行有目的的調控的影響,這種調控包括合理取舍經濟利益和生態環境保護,包括對處于弱勢的生態系統進行快速的補償,還包括改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等。

第二,經濟系統與人類的最基本的需求直接聯系,同時它又是改善和促進生態系統向使生態經濟系統協調發展的動力之一。因此,發展經濟仍然是區域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第三,生態經濟系統的無序化是系統自組織的結果,但這一結果不是最終的,經過組織對系統的控制,可以使系統向有序的方向發展。然而,這種調控并不是停滯或放棄經濟發展,而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大對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投入。

第四,組織對生態經濟系統的控制的切入點,應放在對傳統生產方式的轉換和大力發展環境保護產業上,將單向線性的物質代謝方式轉換為雙向循環的生產方式,促進經濟系統自身內部的代謝,減輕生態系統消化經濟系統產生的“廢物”的壓力。

三、貿易與環境系統演化的超循環分析

生態經濟系統中的貿易與環境系統由貿易子系統、經濟子系統、社會子系統、環境子系統等進化而來,每一個系統都相當于一個反應循環,例如,對于環境子系統,輸入的是自然環境、生產排放、生活排放、環境治理技術、環境治理投入等,通過環境治理和自然消解,輸出生成新的環境。貿易與環境系統中的每一個子系統在時間軸上的相互聯系形成二級循環網絡,各個子系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每一個子系統為其他的子系統提供催化劑,如生活需求、需求滿足度、環境現狀信息等,從而形成催化循環。如經濟子系統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與布局、投資水平等方面的資料、數據和信息,為其他子系統的發展創造了直接的物質條件,并直接作用和影響社會發展速度、環境保護投資額等。貿易與環境系統的各個子系統的催化循環,在功能上相互耦合,相互提供催化支持,形成了一個超循環系統。按照超循環理論的選擇評價原理,形成超循環的貿易與環境系統的各個子系統之間,既競爭又協同,從而選擇和進化。使貿易與環境系統不斷朝著有序方向演化。以經濟子系統和環境子系統為例,它們耦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一方面,經濟子系統和環境子系統之間存在競爭,其競爭的對象是資金、技術和政府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它們又互為對方的催化劑,經濟子系統為環境子系統提供治理用的資金和技術,為環境子系統增加消解能力,而環境子系統能夠消解一部分經濟子系統產生的廢物、廢氣、廢水等,為經濟子系統的擴張創造更大環境容量和更強的承載力。兩者的耦合,使雙方都能得到對方的催化支持,從而在更高的層次上加速對方的發展。

但是,不幸的是環境子系統在貿易與環境系統的超循環初期常常處于被動,從而缺乏與經濟系統持久的抗衡能力,這便產生了環境問題。事實上,每一個超循環系統都有這樣的情形出現,這是由系統演化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非線性作用產生的。這種非線性作用具體表現為各種超循環組織的形成、發展、解構和重組,超循環是貿易與環境系統非線性作用的載體和表現形式。從本質上說,超循環組織就是系統正反饋和負反饋這兩種基本形式耦合而成的多重反饋結構,超循環組織功能上的耦合和循環互動正是通過各種正負反饋得以實現的。任何系統同時存在正反饋和負反饋兩種形式,正反饋有利于系統的漲落,負反饋有利于自組織的穩定,而且這種穩定性是動態的穩定性。正負反饋在不同的條件下表現出不同的主導地位,正反饋作用和負反饋作用表現相反的效應,負反饋抵消系統的隨機或偶然因素,抵御系統環境對系統的隨機或偶然噪聲,控制系統保持穩定性。而正反饋則把系統中的隨機或偶然因素放大,可使系統越來越偏離穩定狀態,甚至導致系統崩潰。正負反饋是相輔相成地發生作用的,如果系統中僅僅僅存在負反饋,那么系統不可能向高級有序結構演化,反之,如果系統中僅有正反饋,那么系統就會一直處于動蕩之中。

貿易與環境系統中存在著倍增的正反饋和起穩定作用的負反饋,整個系統由一系列多重正負反饋結構的超循環組織組成。它們之間通過功能耦合與循環互動,促使系統向高級有序方向演化。貿易與環境系統超循環組織由貿易子系統超循環組織模塊、經濟子系統超循環組織模塊和環境子系統組織模塊組成,它直接反映出各個子系統模塊之間的循環、耦合和反饋關系。在這些循環關系中,進出口貿易總額年凈增長率、三次產業經濟增長率、GDP年增長率、財政收入年增長率、環境污染物總量等因素和指標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它們是不同子系統超循環組織間的循環催化劑,體現這人類需求的不同層次。因此,以這些因素和指標為中心,就可以構建起貿易和環境系統的超循環結構,進而為研究這一系統,特別是以量化方式研究提供一條可行的途徑。

四、結論

作為生態經濟系統的一部分,貿易與環境系統以非線性作用這種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進行超循環,這種超循環不是隨意的循環反應,而是強調系統中各個子系統,以及組成要素之間的功能耦合和循環催化的互動關系,并通過包含多個正反饋和負反饋的多重反饋結構的超循環組織得以實現向高級有序結構的演化。

參考文獻:

[1]錢學森:論系統工程[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lO~16

[2]歐陽志云 王如松: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可持續發展[M]//社會一經濟一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研究叢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

[3]OdumEP孫儒泳等譯:生態學基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4]劉文英 姜冬梅 陳云峰等:自組織理論與復合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J].生態環境,2O05

環境與經濟發展論文范文第5篇

2、中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博弈

3、生態環境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及對策

4、生態移民工程與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動力學研究

5、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創新及特色發展

6、1949年以來中國領導人生態思想發展研究

7、科學發展觀與新自由主義發展觀之比較

8、小學美術手工教學中廢舊材料創意應用探究

9、低碳時代生態導向的城市規劃變革研究

10、試論人與自然的矛盾及實現協調發展的途徑

11、生態文明認知新框架:公正、效率、和諧及人文發展

12、研究建筑學中的規劃與設計問題

13、六大經濟走廊建設促進中國深度參與國際能源治理

14、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觀的理論貢獻

15、我國綠色經濟面臨的挑戰與發展契機

16、論生態文明的倫理內涵體系與科學發展觀

17、可持續發展諸問題分析

18、生態政治對我國政治的影響

19、論基于利益分析的“環境優先”原則

20、基于E-learning的全民環保教育實施途徑研究

21、GDP和人類發展視角下的我國經濟增長與環境可持續發展

22、論“兩山”理念蘊含的科學思維方法

23、WTO與環境保護的沖突及其協調對策研究

24、環境基本法的發展脈絡

25、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分析

26、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旅游循環經濟體系建設研究

27、新時代構建現代環境法治體系路徑探析

28、IT業繁榮不能以犧牲環境作代價

29、科學發展觀視域下的生態文明實現

30、氣候變化國際法和WTO規則在貿易及環境糾紛處理中的應用

31、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方式探究

32、生態人類發展指數的原理、構建和應用

33、黑龍江省資源節約型住宅設計的發展趨勢

34、論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35、覃國龍:論生態規劃與城市規劃的融合

36、新時期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略述

37、關于中小城市發展循環經濟的幾點思考

38、大珠三角的生態化發展

39、淺析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滲透環保知識

40、我國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及其發展態勢分析

41、濰坊綠色發展的國際借鑒:庫里蒂巴的啟示

42、中國海洋牧場生態安全監管理論框架體系

43、保護和促進世界語言多樣性岳麓宣言

44、新時代海洋環境保護立法及其內涵分析

45、綠色財富:從名義GDP到綠色GDP

46、當代國際環境法發展面臨的內外問題與對策分析

47、對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思想重要價值的幾點思考

48、試論發展權與環境保護的國際協作

49、論可持續發展觀與我國環境立法

上一篇:環境與環境保護論文下一篇:環境與健康關系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