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鐵路心得體會范文

2023-06-03

鐵路心得體會范文第1篇

上下五千年,中國曾引領著一個時代的制造行業發展,精密探測的地震儀,深埋千年依舊鋒利的古劍,無不彰顯著當時頂尖的工業技術。然而反觀現代,沿海城市的大型乃至超大型代加工廠比比皆是,均是以增加熟練度或擴充人力來提高產能,卻無絲毫創新之法。中國工業已然被稱為“世界加工廠”,長此以往,中國工業將無以為繼。

近日,德國政府提出的工業4.0理念風暴席卷全球,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戰略讓國人悚然驚醒。德國制造業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國在已有頂尖工業水平上的持續創新力以及德國人專注嚴謹的工作態度。工作熟練無失誤,僅以為“工”,而未成“匠”;由表及里,精益求精乃為“工匠”。

中聯重科作為全球工程機械先驅企業,不斷有新型產品的技術參數突破世界紀錄,每年的專利發明質量和數量也都遠遠走在其他企業前面,創新研發力度不可謂不強。但作為基層員工,如何在管理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工匠價值”,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必須思考的問題。

先成為一個優秀杰出的“工”。每個崗位所在都是公司整體運行中重要的一環,要保證自己在崗位上的工作無差錯無拖延,需要耐心、細心和決心。耐心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多堅持,多努力,對待工作和同事不驕不躁,始終如一;細心了解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多發問,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決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多取經,多探索,勇敢嘗試,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后成為一個自我升華能力的“匠”。如何才能在人力有限的條件下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才能在本職工作完成后額外完成力所能及的細節使工作流程更順利?如何才能針對自身崗位的優劣現狀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只有深層次的思考延伸才能讓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并與工作相輔相成,真正實現從“工”到“匠”的價值升華。

企業作為員工發展共同體的同時,也是員工價值體現的重要載體,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長久以來,日本老字號企業的前瞻性令世界感到不可思議,他們怎么能從一瓶小小的醬油,看到一個巨大生態鏈的延展?因為背后的素直之心,對自己事業的執著精誠之心,對自己職業的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純潔無暇,不受名利侵染。工作已經不再是賴以為生的手段,而是人生的根本意義和最高追求,這,才是工匠精神的人格基石和靈魂所在。

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心得體會范文五篇【二】

4月份以來,公司組織廣大干部職工,分兩期共同觀看了《國家記憶》之《永不過時的勞模精神》以及《時代楷?!方乖5?。這不僅是為了學習和弘揚勞模精神,也是為了進一步激發大家落實“三年建設”總目標及各項工作任務的熱情和斗志。

通過觀看一個個感人的事跡和勞模榜樣,不管是艱苦奮斗,志除“三害”的縣委書記焦裕祿,也不管是扎根普通崗位,堅持本職搞奉獻的孟泰、王進喜、王秉貴等等,在他們身上都體現了一種革命擔當,立足本職,勇于奉獻的奮斗熱情。也正是在建國初期涌現出了一批批不同崗位,不同職業的勞動模范,才有了我國改革建設的快速發展,才使得我國綜合國力位居世界前列。

結合崗位實際,公司近年來的穩健發展,各項指標位居市、縣前列,屯煤標桿已展示在縣域發展的方方面面,這樣的成績是公司領導的高瞻遠矚,正確決策,勵精圖治的結果,也是奮戰在屯煤各條戰線和不同崗位的廣大干部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叵肴ツ?,在我們身邊就不乏扎根崗位,勤勉奉獻的各級工匠,他們現在的狀態和精神,正是勞模精神在屯煤的體現、繼承和發揚。

目前,生活科正處于管理改革的試行階段,各種困難和挑戰正不斷呈現,也正是需要這樣勇于擔當,敢于挑戰的勞模精神。作為科室的負責人,我更要直于面對,拋去負面影響,摒棄患得患失,踏實苦干,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永遠把公司“一切以職工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徹實現在后勤保障中,帶領和激發科室全員讓勞模精神在生活科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心得體會范文五篇【三】

勞模精神是什么?新時代下我們還需要勞模精神嗎?勞模精神是否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當聽完國測一大隊和巴山工務車間的勞模演講后,這些問題有了答案。

測繪是一項量天測地的艱辛工作,當看到戈壁沙灘,雪域高原極端惡劣的環境時,打破了我對測繪工作的無知,以為就是拿著標桿在馬路上測量基準線。這樣的誤解在三位勞模的講述中慢慢得到澄清,才知道國測一大隊原來是一只具有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的隊伍。這支隊伍不畏困難,不怕犧牲,用汗水乃至生命丈量著祖國大地的每寸土地,秦嶺山水,大漠邊疆,雪山珠峰處處留下他們的足跡。當年輕的宋澤盛為救下滑的戰友,自己卻墜落幾十米深的懸崖,那年他只有29歲;當面臨斷水危機時,吳昭璞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戰友,把死的絕望給了自己,戰友帶著清水返回時,七尺男兒的驅殼已經縮成不足四尺,身下卻是包裹完好的設備,而他還沒有聽到孩子親口叫他一聲爸爸。父輩的精神傳承在血液中,鑄造了國測一大隊的奉獻基因,深深種植在年輕工作者的心中,引領他們前赴后繼,無怨無悔的工作。在新時代下,青年工作者銳意進取,懂技術,肯鉆研,啃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大雁塔的測繪成績就是他們攻堅克難的成果之一。

測繪工作需要天南海北的流動,而巴山工務車間則是駐扎在秦巴山區襄渝鐵路段的堅守者。“干,就要干出個樣子”這是老師傅謝和平的話,“鐵路修到這里,總要有人要養護,我們不來總要有人來,既然來了,來一天就要干好一天”這位陜北老師傅的話簡單直白,卻結結實實的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既然到了這里,做了這份工作,就要對得起工作,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巴山工務車間的勞模們稱自己是土專家,靠著實打實的彎腰挨個檢查鐵軌,確保鐵軌安全可靠性。世界這么大,誰不想去看看。巴山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青工們又是如何耐得住寂寞和對繁華的向往呢?是責任,是老一輩養路工的重品行,講奉獻的言傳身教讓他們對這塊土地產生了感情,生出了榮譽感和責任感。

都說女人是半邊天,讓我動容的是國測一大隊和巴山工務車間女性工作者及家屬對工作的支持和熱愛。誰不食人煙煙火,又怎會沒有兒女情長。國測一大隊的工作者常年奔波在外,照顧不到家庭,正是有了妻子的理解和包容,才有了他們在外安心的工作。作為母親,誰不想多陪陪孩子,可是工作的性質讓巴山工務車間的女勞模不得不狠下心來撇開女兒伸過的手。聚少離多,在我們新材料也有很多這樣的候鳥夫妻,往返于家和單位的路途中,攢下的火車票已經塞滿了一個抽屜,他們是父親,是丈夫,是兒子,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而正是有了家庭大后方的支持,工作才做的有聲有色。

勞模精神是什么呢?是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是愛崗敬業、爭創一流,是勇于創新、淡泊名利,是始終以主人翁意識要求自己,是對工作、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無論時代怎么發展,勞模精神都歷久彌新,是我們的精神高地,是我們的行為動力,勞模精神永遠不過時!

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心得體會范文五篇【四】

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創造世界,作為創造主體的勞動者,是價值和世界的創造者。怎樣看待勞動、怎樣對待勞動者是一個社會性質的重要標志。一個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的社會一定是富有生機、蓬勃發展的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是國家的主人,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條戰線和人民群眾的各個階層中涌現出的無數勞模,是我國廣大勞動群眾的優秀代表。他們以熱愛勞動、勤奮勞動的模范行為,為創造社會財富、促進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以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偉大勞模精神,為全民族創造了新的精神財富、塑造了新的英雄形象。倡導勞模精神有力地表明,在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最偉大、勞模精神最崇高,這是我們國家和社會性質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緊緊依靠人民,大力弘揚深深蘊藏在人民之中的勞模精神,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內涵。

弘揚一種精神就是樹立起一面旗幟、標示出一種導向。弘揚勞模精神就是在宣告,這種自強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所需要、所呼喚的精神,這種吃苦耐勞、百折不撓的精神不僅過去需要、現在需要,將來更加需要。弘揚勞模精神就是在引領,在勞動崗位作出的貢獻越大,價值實現也就越多;勞模精神越是普及深入,勞模越是層出不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越是興旺發達。勞模精神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先進思想的武裝、共同理想的激勵、民族精神的傳承、時代精神的塑造、價值觀念的校正,都注入了勞模精神的形成過程中,都成為勞模精神的構成要素,弘揚勞模精神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影響人們思想行為的重要內容。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精神支柱,必須重視弘揚包含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中的寶貴財富——勞模精神。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弘揚勞模精神更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這兩種合法收入來源。在放手讓一切生產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的同時,更要鼓勵勞動,造就勞動光榮的觀念,培養勞動神圣的信念,因為勞動不僅是第一生產要素,是社會運行的基礎條件,而且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尺度。當前,人們價值取向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弘揚勞模精神就是要在多樣化的價值取向中確立社會的主導價值取向,讓勞模精神成為受推崇的精神品格;就是要在多層次的價值準則中標明社會的高尚價值準則,讓勞模精神成為受尊重的精神高地。無論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什么樣的階段性特征,勞模始終是民族的脊梁,勞模精神始終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勞模精神是通過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時代精神  今年受到表彰的2985名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無論是在生產一線作出不平凡業績的產業工人,還是科技創新的重大貢獻者,無論是下崗再就業的勤勞奮斗者,還是率領企業崛起的管理者,他們的事跡都是勞模精神的生動寫照,他們的品質都集中凝聚為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偉大勞模精神。他們把自己的勞動崗位作為創造人生價值的最佳平臺,用生命的傾情投入去書寫勞動的輝煌、享受勞動的樂趣。勞模精神彰顯了勞動的豐富價值、展現了勞動者的崇高境界。勞模精神的實質就是通過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這是改革開放實踐所蘊含的時代精神。這種時代精神昭示人們,改革開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破除束縛勞動者積極性主動性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激發蘊藏在各種生產要素特別是勞動要素中的創造活力,為人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合法勞動去換取美好生活拓展廣闊空間。

勞動價值有大小,勞動分工無貴賤。這次受到表彰的勞模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不管是在什么行業、屬于哪個階層,都自尊自愛、自敬自重,踐行各自的職業操守,維護自己的勞動尊嚴。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把勞動的內涵發揮至近乎完美;不論是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都把勞動的潛能開發到近乎極致。表彰勞模、弘揚勞模精神,就是要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會的勞動,讓這些勞動都能獲得平等的權利和公正的對待,讓這些領域的勞動者都能得到同樣的社會尊重和人格尊嚴,讓各行各業都納入多樣化職業愛好和選擇的視野之內。這次全國勞動模范中普通勞動者占較大比重,農民工有74名當選,表明了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對待所有勞動者的共同敬意。

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人類文明進步依靠勞動的積累,依靠知識生產勞動的催化,依靠各種類型和層次人才勞動的貢獻,依靠創造性勞動的提升。。勞模精神包含著熱愛勞動、追求知識、渴望成才、努力創造的價值取向,勞動模范都是這些時代新風的承載者和實踐者;時代新風是對以勞模群體為代表的時代先鋒的風尚概括,是凝結勞模精神的價值導向。弘揚這種時代新風就要依托勞模精神,弘揚勞模精神本身就是在弘揚這種時代新風。一個民族的時尚是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這個民族就具有了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就會形成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動力,也必將傲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用勞模精神引領社會風尚勞模精神是我們時代的寶貴財富,是激勵全國各族人民應對各種機遇和挑戰,團結奮斗、勇往直前的強大精神力量。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用勞模的先進事跡感召人民群眾,用勞模的優秀品質引領社會風尚,充分發揮勞模的骨干和帶頭作用,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崇尚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關愛勞模的良好氛圍。學習勞模、弘揚勞模精神,就要既讓勞??删?,又讓勞模精神能學。勞模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生長于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普遍具有的優秀品質之中。人不一定皆能為勞模,但人皆能踐行勞模精神。勞模精神是一種起于平凡的不平凡精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盡心盡力、不留遺憾。勞模精神是一種滴水石穿的堅韌精神。沒有驚濤駭浪的沖動,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守,凡人也終將放射出耀眼的光彩。勞模精神是一種熱愛大于算計的獻身精神。沒有“光環”的預期,更多的是職業的喜愛、發現的喜悅、勞動的樂趣,結果卻實至名歸、不期而遇。

勞動是勞模精神的基石,勞動者是勞模精神的主體。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就要營造有利于弘揚勞模精神的體制機制,形成良好的環境氛圍。要尊重勞動、保護勞動,鼓勵人們以更大的積極性從事勞動、創造價值。真誠幫助廣大勞動群眾解決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建功立業營造更好環境和條件。要全面貫徹落實“四個尊重”的方針,充分發揮一切勞動者的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把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動科學發展上來。要從政治、經濟、社會、法律、行政等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保障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發揮勞動者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重要最基礎的工作。要切實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建立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完善勞動保護制度,讓廣大勞動群眾實現體面勞動。要切實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認真解決廣大勞動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這樣,就能夠充分發揮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讓勞模精神成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動力。

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心得體會范文五篇【五】

勞模精神是什么?新時代下我們還需要勞模精神嗎?勞模精神是否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當聽完國測一大隊和巴山工務車間的勞模演講后,這些問題有了答案。

測繪是一項量天測地的艱辛工作,當看到戈壁沙灘,雪域高原極端惡劣的環境時,打破了我對測繪工作的無知,以為就是拿著標桿在馬路上測量基準線。這樣的誤解在三位勞模的講述中慢慢得到澄清,才知道國測一大隊原來是一只具有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的隊伍。這支隊伍不畏困難,不怕犧牲,用汗水乃至生命丈量著祖國大地的每寸土地,秦嶺山水,大漠邊疆,雪山珠峰處處留下他們的足跡。當年輕的宋澤盛為救下滑的戰友,自己卻墜落幾十米深的懸崖,那年他只有29歲;當面臨斷水危機時,吳昭璞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戰友,把死的絕望給了自己,戰友帶著清水返回時,七尺男兒的驅殼已經縮成不足四尺,身下卻是包裹完好的設備,而他還沒有聽到孩子親口叫他一聲爸爸。父輩的精神傳承在血液中,鑄造了國測一大隊的奉獻基因,深深種植在年輕工作者的心中,引領他們前赴后繼,無怨無悔的工作。在新時代下,青年工作者銳意進取,懂技術,肯鉆研,啃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大雁塔的測繪成績就是他們攻堅克難的成果之一。

測繪工作需要天南海北的流動,而巴山工務車間則是駐扎在秦巴山區襄渝鐵路段的堅守者。“干,就要干出個樣子”這是老師傅謝和平的話,“鐵路修到這里,總要有人要養護,我們不來總要有人來,既然來了,來一天就要干好一天”這位陜北老師傅的話簡單直白,卻結結實實的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既然到了這里,做了這份工作,就要對得起工作,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巴山工務車間的勞模們稱自己是土專家,靠著實打實的彎腰挨個檢查鐵軌,確保鐵軌安全可靠性。世界這么大,誰不想去看看。巴山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青工們又是如何耐得住寂寞和對繁華的向往呢?是責任,是老一輩養路工的重品行,講奉獻的言傳身教讓他們對這塊土地產生了感情,生出了榮譽感和責任感。

都說女人是半邊天,讓我動容的是國測一大隊和巴山工務車間女性工作者及家屬對工作的支持和熱愛。誰不食人煙煙火,又怎會沒有兒女情長。國測一大隊的工作者常年奔波在外,照顧不到家庭,正是有了妻子的理解和包容,才有了他們在外安心的工作。作為母親,誰不想多陪陪孩子,可是工作的性質讓巴山工務車間的女勞模不得不狠下心來撇開女兒伸過的手。聚少離多,在我們新材料也有很多這樣的候鳥夫妻,往返于家和單位的路途中,攢下的火車票已經塞滿了一個抽屜,他們是父親,是丈夫,是兒子,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而正是有了家庭大后方的支持,工作才做的有聲有色。

鐵路心得體會范文第2篇

我做為一名行車一線的班組長,在長期的班組工作中,切身感受到只有抓好班組建設才能強化基礎,促進安全生產。但實際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別班組長存在“好人主義”思想,不敢大膽抓管理,對班組的違章違紀違標現象習以為常,班組長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二;班組開展“創建學習型班組”活動的形式比較簡單,學習內容不夠豐富,吸引力不強,使“創建”活動流于形式。

三;少數客貨班組在為旅客貨主服務過程中不能轉變觀念,對待旅客、貨主態度生硬、言語不雅,不能以滿足廣大顧客貨主的需求。

四;少數車站、班組出現了人員短缺,有些崗位出現了人員老化等現象,給安全生產帶來了隱患。

五;班組民主管理制度落實欠缺,有些班組長民主意識不強,不善于和班組成員溝通,不能按照要求做到班組事務公開、透明,對班組成員的意見不能及時化解或向上級反映。

六;抓班組建設和“雙達標”活動力度不夠大,不夠細。如“六定”管理意識不強,臺帳簿冊填寫不規范、不認真,有簡化和錯漏填現象。

主要設想及對策措施

加強班組建設是務實基礎工作的一項重點工作,要樹立“用心經營、精細管理”的發展理念。班組建設要以強化“內功”、務實“三基”為立足點,在做好整改落實的基礎上,切實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提高職工對班組建設和“雙達標”活動重要性的認識,班組長要加強對班組 工作的管理、檢查,增強為職工服務的意識。

二;加強班組的基礎性管理工作,完善班組各項管理機制,強化“基層、基礎、基本功”,落實安全逐級負責制和分工包保責任制,及時消除隱患,促使安全管理有序、受控,持續穩定。

1 ;要建立健全班組臺帳、簿冊,填記要規范,符合要求。 2 ;開展班組學教練兵活動,尤其是要做好非正常接發列車的演練工作,提高應變能力,深化“學習型班組”創建,幫助職工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3 ;積極開展“雙達標”、自控型班組建設活動,每季班組要認真自查、自糾,中心站,直管站要做好初評工作,資料備查。 4 ;對車站、班組的人員短缺現象進行補缺,對不適合關鍵崗位工作的老、弱、病人員進行調整,消除不安全因素。

5 ;加強班組的設備保養、環境整潔、備品管理,協助車站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檢查、考核。

6 ;積極推進質量貫標工作,不斷提高客貨人員的服務質量、服務水平,提高旅客、貨主的滿意度,認真開展班組QC質量攻關活動,以點帶面,組織開展班組管理竟賽活動。

7 ;加強班組民主管理,不斷提高班組長的民主管理意識,做好班務公開和上情下達工作。

8 ;做好班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班組成員的溝通,搞好班組團結和互幫互促工作,努力構建和諧班組,增強班組的安全自主管理能力。

三;樹立典型,開展交流。

為了更好地激發班組長在班組管理中的生產指揮作用和管理主觀能動性,當好班組的帶頭人,積極參與“優秀工班長”評選活動,并做好經驗交流工作,使班組建設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幾點建議:

一;路局對班組的劃分和界定已有明文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一些問題。比如對業務量較大的車站(四等站),我段管內的xx、xx、xx、xx均為縣府所在地車站,職工人數比較多,業務量也比較大,因此,作為一個班組來管理顯得有些難以操作,職工想法也比較多,能否考慮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二;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黨中央提出了建設惠及全社會的小康生活目標。雖然鐵路多年來的工資有所增加,但作為基層班組職工的工資相對于其它國有企業以及地方比較好的企業就明顯偏低。以一個20年工齡的職工為例,值班員在2500元左右,助理在2300元左右,客貨人員在2000元左右,在這樣一種高風險、低收入的狀況下,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工作熱情大打折扣,既影響班組建設,同時更不利于安全生產和增運增收,建議提高班組長待遇,提高一線職工待遇。

鐵路心得體會范文第3篇

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有拓展訓練、工班長的崗位職責、安全管理知識、班組安全風險管理和過程控制、班組管理制度、學習型班組、自控型班組建設、7s管理、局史、局情教育、法律法規和路局安全管理“紅線”、高鐵及客車崗位人員退出機制、計算機常用辦公軟件使用及教學、基本衛生救護常識等課程安排。培訓授課老師講課方式靈活生動,傳授了我們很多班組管理的知識經驗,在此我想談談這次培訓后自己對班組管理工作的幾點新認識:

一、首先這次培訓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明白了“班組長”是什么職位,它就代表著企業最基層的負責人,兵頭將尾,是班組長的直接指揮者、組織者和生產者。所謂兵頭將尾,就是工作中要承擔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所以工作下達后我必須要正確領會上級的意圖,這樣才能有效的傳達給職工,使工作按照上級的安排順利開展。我們班組長要做的就是確保職工思想穩定,充分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督促班組成員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在工作中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和指導,增強凝聚力,使職工用較高的工作熱情去完成各項任務。

二、通過這次培訓提高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學會了運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作為列車長,我會每趟出乘錢提前做好工作計劃,班組學習會及時給大家布置任務,然后按照計劃去執行,利用班組終到學習會總結本次工作的不足并及時改進,這就是PDCA循環管理法,其實我們以前也是按照此類方法做的,知識對這種方法美歐一個科學、正確的認識,實際操作中也會出現疏漏。再工作中還要按照“學標、對標、達標”的要求檢查職工是否按照標準化作業,對違章作業及時發現及時幫助修改。嚴格管理、獎罰分明、客觀公正是班組長必須品格,多激勵和表揚職工,更具每名職工的特長合理安排工作,最大限度的發揮職工的潛能。

三、通過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了溝通對于班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以前我只會默默的干工作,平時在人面前很少說話,開會也很少發言,與班組成員私下交流也不多?,F在明白了溝通能力對于班組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該怎樣與個人進行溝通。對于上級,首先得尊重,本著服從的原則理解上級,及時匯報工作,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對于班組職工要善于傾聽心聲、積極回應,要排除個人情緒,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與職工平等交流,關心他們的生活,努力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讓大家感覺到班組的溫暖,樹立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通過這次培訓我還認識到,作為一名班組長首先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必須要有較強的管理技能,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把大事小事都做細、做透。會調動班組成員的工作熱情,積極參與管理,才能圓滿完成上級交代的各項任務。要不斷反思,發現自身不足,積極主動的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鐵路心得體會范文第4篇

1 既有日照鐵路地區概況

1.1 日照城市規劃

日照市將進一步調整優化經濟結構, 形成以現代農業為基礎, 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和綜合旅游業為先導, 冶金、化工、能源、裝備制造、漿紙、食品加工等產業為主導, 商貿流通、金融等服務業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同時, 日照港作為綜合性大港和國家重要樞紐港今后也將將進一步提高其港口綜合效能, 大力發展集裝箱業務, 加快發展原油、礦石、木材、煤炭等散雜貨業務, 將日照港建成與東方橋頭堡相適應的多功能、綜合性港口。

1.2 日照鐵路地區概況

本地區位于兗石線的終點, 擔負著日照東港區、中港區、嵐山港區、日照鋼廠、日照電廠貨物的運輸與中轉作業。地區內有坪嵐地方鐵路, 日照電廠專用線, 東港區、中港區和嵐山港區鐵路。本地區兗石線共有車站5個。其中日照站為區段站, 其余均為中間站。

2 青連鐵路概況

青島至連云港鐵路位于膠東半島南部, 途徑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膠南市、日照市以及江蘇省的贛榆縣。本線位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一條溝通東部沿海港口、城市的以城際客運為主, 兼顧中長途旅客運輸, 港口集疏運功能突出的客貨并重的鐵路干線。主要技術標準為200km時速客貨混鐵路。

3 青連鐵路引入日照地區方案

由于青連線客車在日照地區以始發終到車為主, 分別占近遠期青連線客車總對數的64%和60%, 因此結合城市規劃、地區既有客運設施、樞紐總圖規劃合理選擇本線始發終到車作業站是本次研究的重點。對日照地區主要研究以下了兩個方案:本線始發終到客車日照站辦理方案;本線始發終到客車奎山站辦理方案。

3.1 客運作業量

客運作業量見表1。

3.2 方案研究

I方案:本線始發終到客車日照站辦理方案。

正線在CK142+150處設日照北站, 新建日照地區東北客車聯絡線以日照北站南端咽喉外包青連線引出, 跨過海曲西路、興海西路后, 聯絡線下鉆青連線, 再跨過迎賓路、兗石鐵路后與聯絡線左線一起外包兗石鐵路至兗石K300+100處到達聯絡線終點并新設日照西線路所;新建日照地區東北客車聯絡線雙線6.28km;青島至日照始發終到客車通過東北客車聯絡線、既有兗石線引入日照站, 日照站客運車場由既有2臺3線改建為4臺7線。

正線出日照北站后繼續前行, 至CK145+200處左右線繞行, 左線跨過兗石線后以8.9‰的下坡與右線外包兗石線引入奎山站, 奎山站作相應改建。詳見“日照地區方案示意圖 (本線始發終到客車日照站辦理方案) ”, 如圖1。

本方案日照站為地區主要客站, 辦理日照地區發往各個方向的始發終到客車, 日照北站辦理青連線南北向通過客車。

II方案:本線始發終到客車奎山站辦理方案。

本方案青連正線線路別引入奎山站站房對側新建青連車場, 設2條正線、5條到發線、有效長滿足1050m, 3座島式站臺。將奎山站既有兗石線車場改建為2臺7線:2條正線、4條客貨列車到發線、1條貨物列車到發線, 有效長滿足1050m。同時新建青連線車場至兗石線高興線路所的西北貨車雙線聯絡線7.998km, 以滿足青連線貨車去往兗石線兗州方向的需求。“日照地區方案示意圖 (本線始發終到客車奎山站辦理方案) ”, 如圖2。

本方案青連線在日照地區始發終到客車和通過客車均在奎山站辦理, 兗石線、山西中南部煤運通道始發終到客車在日照站辦理, 在奎山站辦理通過作業, 日照站維持既有規模, 不改建。

4 方案比較

本線始發終到客車日照站辦理方案和本線始發終到客車奎山站辦理方案的主要優缺點比較如表2和表3所示。

從表2和表3可以看出, 雖然本線始發終到客車引入日照站投資稍貴、運行距離稍長, 但對運行時分總體影響不大, 且日照站位于既有市區, 市政配套設施較齊全, 能方便旅客出行, 因此本次研究暫推薦I方案即本線始發終到客車日照站辦理方案。

5 結語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 鐵路建設也是百年大計, 鐵路運輸與城市生產、居民的生活密切相關, 因此在鐵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階段就應作好與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等的相互配合和協調, 在服務好地方經濟發展、方便人民出行的同時對城市不會產生較大的干擾和影響。

目前新線引入大中型城市比較通用的模式是采用“城際進城、高速靠城”的方案, 并且通過已經開通的京津城際、石太客專、合武城際等數條鐵路已經得到了較好的驗證, 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

人無完人, 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案在總體上肯定一個方案的同時, 對其客觀存在的次要缺點和問題不應回避, 應采取相應可行的工程措施將影響盡量減小到最小。

摘要:在分析日照鐵路地區既有設備情況的基礎上, 根據青連線性質和近遠期運量, 研究了始發終到客車日照站辦理、始發終到客車奎山站辦理兩個不同方案, 并進行技術經濟比較, 提出推薦采用始發終到客車日照站辦理方案。

關鍵詞:青連鐵路,日照地區,引入方案

參考文獻

[1] GB50090-2006, 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范[S].

[2] GB50090-2006鐵路線路設計規范[S].

[3]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新建鐵路青島至連云港工程可行性研究[R].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2011, 1.

[4] 劉勇.新建懷邵衡鐵路引入懷化樞紐方案研究[J].鐵道勘測與設計, 2011 (2) .

鐵路心得體會范文第5篇

[關鍵詞]鐵路高職院校;綠色鐵路人才;生態文明;綠色教育;美麗中國

綠色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主旋律,關乎人類前途命運,已成為中國發展戰略與政策的主線。綠色發展理念正在深刻改變著中國,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不竭動力。綠色發展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構建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與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的供給短缺的矛盾日益凸顯,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迫在眉睫。鐵路在發展過程中要發揮低碳環保優勢,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美麗中國夯實基礎。

一、鐵路對環境的影響

經濟社會要發展,交通運輸要先行。我國正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交通的需求,但其在滿足人民出行需求與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交通運輸行業是資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業,交通運輸自然能源的消耗與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和噪音污染。這要求推進交通運輸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使交通運輸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處于骨干地位,是國民經濟大動脈,對國民經濟發展起著強有力的支持作用。截止到2020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4.6萬公里,其中高鐵3.8萬公里。2020年,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22.03億人,完成貨物發送量45.52億噸。國內高速鐵路的運營規??焖贁U大和通車里程快速增加,越來越多的地區和城市步入了“高鐵時代”,國內及國際的鐵路、高鐵繼續“擴容”。

鐵路具有節能、環保、占地少、安全、便于城市間大容量運輸等優點,是一種清潔綠色的交通方式[1]。鐵路運輸與其他運輸方式比較而言,其能源消耗量占交通行業總能耗的17%,但總運輸量占50%以上。與國內同行業相比,其單位產值綜合能耗指標較低:交通運輸業占全社會廢氣排放量的20.4%,鐵路僅占0.59%。根據英國研究機構對本國的研究,鐵路運輸二氧化碳的每人每公里排放量是公路運輸的一半,是國內短途航空的1/4。從單位運量的能源消耗、對環境資源的占用、對環境質量的保護、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及運營安全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鐵路具有大運量、高效、快速、安全等優勢[2]。從單位貨物周轉來看,公路運輸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分別是鐵路運輸的7倍、13倍。鐵路運輸具有低碳環保、綠色共享、低能耗高產出的生態優勢,以電力驅動為主,運行過程中排放少量溫室氣體,能有效減少交通運輸碳排放,改善生態環境。因此要發展綠色鐵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服務交通強國和美麗中國建設。

二、綠色鐵路人才供給側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世紀,人類面臨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的三大危機,綠色經濟引發全球關注。

綠色經濟是以經濟與環境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旨在帶來人類幸福感和社會的公平,同時顯著地降低環境風險和改善生態缺乏的經濟。隨著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的迅速發展,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交通運輸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挖掘鐵路運輸的綠色潛力,充分發揮鐵路在綠色環保交通運輸體系當中的重要作用。但當前綠色鐵路人才的數量與質量制約了鐵路運輸綠色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片面強調綠色鐵路科技人才的培養

科技瓶頸制約著綠色鐵路發展的步伐,科技創新是推進綠色鐵路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大部分鐵路高職院校認識到培養綠色鐵路科技人才、增強鐵路綠色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但過分強調技術而忽略經營管理、法律、金融、商業溝通等方面的綠色人才培養,限制了綠色鐵路人才培養體系的全面發展。綠色鐵路人才培養應著眼于綠色經濟價值鏈、產業鏈的全過程。

(二)缺乏完整的綠色鐵路人才培養知識體系

我國的鐵路高職院校較晚才開展綠色教育,很多教師對綠色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在進行綠色教育時傳授的都是一些理論知識,在低碳環保鐵路綠色技能培訓方面力度不夠,沒有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把低碳、健康、綠色、環保理念貫穿到鐵路運輸的各個環節,難以將生態環保理念貫穿鐵路規劃、建設、運營和養護全過程。

(三)綠色教育師資缺乏

當前從事綠色教育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大多數教師未得到系統的綠色教育培訓。鐵路高職院校教師受成長環境和相關經歷所限,他們的綠色發展知識、綠色發展技能和綠色發展素養都有待提高。師資力量不足制約了鐵路高職院校開展綠色教育。沒有開設與綠色教育有關的課程,嚴重影響了鐵路學生綠色發展知識的普及和綠色發展意識、綠色發展觀念的形成,難以培養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綠色鐵路人才。

(四)知行合一不足

理論教學有助于學生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實踐活動則有助于將綠色發展的知識和理念轉化為行動。部分鐵路高職院校的綠色教育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所傳授的綠色內容比較空洞,綠色教育途徑單一,沒有開展校企合作培養綠色鐵路人才,沒法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很多鐵路高職院校都沒有相應的綠色社團,不重視組織學生開展綠色實踐活動,很多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知和實踐嚴重脫節,缺乏綠色實踐的機會,其綠色實踐能力未能得到充分鍛煉。

(五)“一帶一路”綠色鐵路人才培養有待強化

“一帶一路”倡議包含公路、鐵路、港口和機場等在內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鐵路是帶動經濟發展的龍頭行業,是基礎設施一體化的重點。中國鐵路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是經濟繁榮之路,也是綠色發展之路,我國應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創造更多的綠色公共產品。鐵路“走出去”的過程中要始終把綠色發展和環保理念放在首位,實現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重視綠色標準的制定與建設以及綠色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應用,保障“一帶一路”生態環境安全,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鐵路綠色發展急需培養生態環保綠色鐵路人才,促進鐵路可持續發展。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綠色鐵路人才缺乏,我國需要與沿線國家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協同培養綠色鐵路國際化人才。

三、綠色鐵路人才培養路徑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們呼喚綠色,綠色需要人才。發展綠色鐵路必須以人為本,需要有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因此綠色鐵路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鐵路高職院校要開展綠色教育,圍繞課堂育人、行為育人、環境育人等方式,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培育綠色發展理念,培養綠色鐵路人才。

(一)將綠色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

以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進行學生綠色素質培育,培養全面發展的綠色人才。探索綠色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綠色鐵路人才需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應以適應綠色鐵路發展的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把綠色發展素養元素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滲透到教育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中,構筑基于綠色教育理念的鐵路人才培養體系,強化學生的綠色危機意識,建設綠色文化,形成生態文明觀。綠色教育的重點是傳承文明、教書育人、習慣養成、務實創新,把書本世界和社會實際、生活實際結合起來[3]。鐵路高職院校要堅持綠色價值取向,把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教育理念貫穿學校教育的全過程,讓學生樹立綠色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和諧共生的理念,培養具有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實現綠色教育理念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貫穿,有助于形成全方位教育的綠色體系,是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責任[4]。

(二)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專業課程體系中

將綠色教育貫穿于專業教學中,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專業教學中,開展綠色研究與社會服務,用綠色發展理念武裝學生。促進專業教育與綠色教育相結合,實現綠色教育的全面發展,深化專業“染綠”工作,創新專業綠色人才培養模式,以綠色教育理念構建合理的專業知識體系,使學生的知識結構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適應。通過綠色教育進課堂培養學生,落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環境實際問題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提升學生的生態環保意識。課程是職業教育的載體,是技能培訓最直接的體現,鐵路高職院校開展綠色教育,需全面修訂課程標準,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植入各類課程和教材,構建融入綠色發展素養的課程體系,使之成為學生的基本素質。把綠色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在課程設置、社會實踐、校園活動、專業競賽等環節融入綠色教育內容,重視學生綠色發展知識的傳授、綠色文化素質的培養。

(三)加強綠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開展綠色教育,教師是關鍵。教師是綠色鐵路人才培養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自身綠色發展素養的高低會影響教育教學效果,建設合格的師資隊伍是有效進行綠色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強教必先強師,鐵路高職院校應將綠色教育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讓教師更新知識、拓寬視野,更好擔當學生綠色文化素質養成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綠色發展素養,使教師能夠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職業能力和教學方法。通過專家講座、教師工作坊、教師沙龍、到企業調研學習、參與綠色鐵路課題研究等方式全方位培養師資,提升教師綠色教育教學能力。要求專業教師參加各種綠色教育的師資培訓和研討班,學習借鑒國內外綠色教育的研究成果與經驗,了解國際綠色教育發展的趨勢,提升綠色發展素養,以滿足綠色人才培養的要求。走產學研結合之路,聘請工作在鐵路企業一線的具有綠色教育背景或工作經驗的人員作為兼職教師,讓他們參與到綠色教學及其課程開發中,使學生掌握新技術,適應新趨勢,強化綠色鐵路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四)校企協同創新綠色鐵路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知行合一、勇于創新的綠色鐵路人才,需要校企協同推進與產教資源的深度整合。鐵路高職院校要與綠色行業企業加強互動,依托行業建設專業,積極推進專業“染綠”工作,培養綠色鐵路人才。鐵路人才培養要與鐵路行業融合發展,創新校企深度合作的形式,共同設計培養目標、制訂培養方案、組建師資隊伍,協同為學生提供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學習平臺,培養知行合一、德技雙馨且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綠色鐵路人才。在實踐教學環節,通過企業認知實習選擇具有良好節能降耗意識和環境保護措施的鐵路企業作為實訓基地,讓學生親身體驗綠色鐵路創新實踐過程,認識到綠色鐵路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深化對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文明理論的理解,促進其生態文明行為的養成。

(五)為“一帶一路”培養綠色鐵路人才

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方案。鐵路精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緊密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鐵路是“一帶一路”設施聯通的優先領域和血脈經絡,鐵路互聯互通已成為實現“五通三同”的重要載體,是區域間交流與合作的紐帶及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馬車”。我國鐵路“走出去”過程中堅持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綠色發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分享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的理念與實踐,樹立綠色標桿。隨著交通強國戰略和中國鐵路“走出去”的縱深推進,鐵路國際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因此鐵路高職院校要響應時代要求,補齊鐵路人才短板,將人才培養目標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協調,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能力的綠色鐵路人才,為推動“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鐵路高職院校需構建綠色鐵路國際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制定高職鐵路人才培養國際化標準,推進鐵路人才國際認證,培養適用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需的鐵路人才,服務沿線各國綠色鐵路和綠色經濟發展。

四、結語

為了將高職院校打造成為綠色人才培養的基地和搖籃,需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實踐中。鐵路高職院校要將綠色人才供給作為其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堅持德技雙修,培養全面發展的綠色鐵路人才,為鐵路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使鐵路發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促進社會永續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謝漢生,黃茵,馬龍.高速鐵路節能環保效應及效益分析研究[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1(1):19-22.

[2] 周新軍.高速鐵路行車低碳環保效應分析[J].電力與能源,2013(3):212-216.

[3] 高松,冉蕓.清華大學綠色課程十年發展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9):69-70.

[4] 吳國璽,姚琳,張泊平.生態型高校建設與綠色教育人才培養的路徑[J].大學教育,2019(7):33-36.

[責任編輯:龐丹丹]

[收稿時間]2020-06-16

[基金項目]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2019年度課題“粵港澳大灣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研究”(2019GZGJ257);2017年度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新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珠三角高職院校校企協同育人模式研究”(GTXYR1702)。

[作者簡介]李政(1977-),男,湖南邵陽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職業教育。

上一篇:導購心得體會下一篇:敬業愛崗心得體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