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明交流材料范文

2023-06-27

文明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精神文明經驗交流材料

鞍山市交通執業管理處是是直接為全市數萬名交通從業人員面對面服務的窗口,負責全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和交通職業技能鑒定。兩年來,在局黨委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全處中心工作,以“規范管理,文明服務,樹立交通行業新形象”為主題,著眼于打造行業形象、增強凝聚力,認真開展創建文明窗口活動和行風建設,有力促進了全處工作。2008年,全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16200人、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培訓13000人,與06年相比分別增長37.7%和6.9%,我處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文明單位”稱號,實現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雙豐收。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始終擺上日程,堅持創建工作和政風行風建設常抓不懈

我處是直接服務于交通從業人員的窗口,更是代表交通行業在社會上的形象。成立之初,工作千頭萬緒,但處領導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政風行風建設工作,沒有因工作繁忙而削弱。除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主抓人員外,還將精神文明創建和政風行風建設工作擺上日程認真研究,與行政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同檢查,并作為干部考核任用和爭先評優的考核內容。行政主要領導對文明創建和政風行風建設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凡是開展宣傳教育、改善服務環境、

表彰先進等所需資金都提供便利條件。今年初,處黨政聯合下文轉發了市局《關于在全局窗口單位開展“文明服務示范窗口評比活動”的通知》,提出了五個方面行為規范,各科室紛紛召開會議落實,每名同志都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著交通執業管理處的形象,而且代表著交通局和行政機關形象,決心用積極熱忱的工作態度、良好的工作作風、嫻熟的業務技能為交通從業人員服好務。由于認識統一,為抓好文明創建活動和行風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精心設計載體,服務交通執業管理基本任務

兩年來的創建工作使我們體會到,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根植于中心工作才能更有生命力。兩年中,我們緊緊圍繞全市駕培市場管理、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交通職業技能鑒定三項基本任務設計載體,把文明創建活動融入行業管理、窗口服務、機關建設工作中,多種形式開展創建活動。

第一,抓教育,提升隊伍素質,增強執業管理處的凝聚力。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緊緊抓住人的教育不放,著力打造全新的職工隊伍。一是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堅持抓好政治理論學習,有健全的教育制度、詳細的學習計劃、嚴格的考核標準,平時學習由各支部組織,常年堅持,從不間斷。領導班子成員以身作則,帶頭參加學習并親自講黨課,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還采用學原文、聽報告、辦講座、看錄像、寫心得體會等形式對職工進行理想信念、公民道德等教育。二是開展榮辱觀教育,使每名職工都深知“八榮八恥”內容,做到自覺踐行,全處形成人人知榮辱、人人講文明的

良好風氣。三是開展法制教育。先后邀請鞍山科技大學、市法制辦、市運輸處等單位的法律專家和行業內管理資深人員,講授國家基本法3部,交通專業法規、規章和規定12個。同時,組織全體人員歷時3個月每周一次、觀看了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全套12講的CD碟講座。每次培訓都購置了配套教材,接受培訓的職工占在崗人數的95%以上,培訓結束后,組織大家復習、考試,考試成績作為全年工作綜合考核成績。四是開展職業技能教育。邀請資深人士和內部管理人員先后兩次開展全員公文寫作知識培訓和計算機培訓,提高了職工素質。

第二,抓形象,服務社會公眾,增強執業管理處的戰斗力。在工作中,我們始終把文明服務作為宗旨,全力提供熱情周到、和諧一流的優質服務。一是提供方便,溫馨服務。為方便群眾辦事,我們在一樓設立了辦事大廳,將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申辦從業資格培訓、考試須知、從業資格證件換發、補發、變更和收費標準上墻公示,免費提供桌椅、筆紙、溫開水等。二是深入企業,主動服務。鞍山東北建設建筑工程公司有道路運輸從業人員146人,分布在市內、鲅魚圈、朝陽三處工地,換證很不方便。我們本著為民、便民原則,先后三次組織人員到工地現場辦公,大家不怕旅途勞累、克服工地環境惡劣等困難,出色完成了換證工作,贏得了好評,他們特贈送一面題為“心系企業保生產,服務基層現真情”的錦旗以表謝意。在對鞍鋼外委駕駛員、維修工的鑒定中,我們針對企業生產緊、職工上課遠的特點,多次組織人員雙

休日、頂著炎炎烈日、不辭辛勞主動到弓長嶺廠區進行培訓,解決了他們的實際困難。三是強化社會監督,優質服務。為促進行風建設,我處聘請了8名行風監督員,下發聘書上墻公示,召開座談會,主動向他們匯報行風建設情況,聽取意見和建議,幫助我們改進作風,取得良好效果。

第三,抓活動,發揮典型作用,增強執業管理處的吸引力。為增強文明創建工作活力,我們組織開展了各種創優活動。以創建“文明窗口”為重點,在從事交通執業管理工作的干部職工中開展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比表彰活動。兩年來,共表彰先進集體6個,先進個人14人,資金投入5000余元;組織全市駕駛員培訓學校開展“爭先創優”達標競賽活動,表彰樹立 6所優秀駕校。今年5月聯合市駕駛員行業協會,在海城舉辦了我市首屆駕校教練員技能大比武活動,來自全市27所駕校共83名教練員參加了大比武,評選出10名優秀教練員標兵和10名優秀教練員,并通過鞍山千山晚報和市交通局政府網站進行了報導,激發了教練員工作熱情和責任感,增強了各駕校競爭意識,贏得駕校、社會以及上級部門的一致好評。

三、爭取資金支持,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服務環境 在創建工作中,我們舍得投入,努力營造良好服務環境。

1、改善了辦公環境。投資43萬元對辦公樓進行裝修改造;投資5.3萬元購辦公桌椅、卷柜、沙發;投資13萬元建立微機房和運政網絡,還對辦公樓進行了綠化、美化、亮化,為職工營造了優美、亮麗、清潔的工作環境。

2、改善了服務環境。為了貫徹實施交通部9號部令,滿足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培訓、考試相分離的要求,積極與市財政局協調購置計算機款項,投資18.7萬元購進50臺考試用計算機,實現了全市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考試無紙化。同時,我們在辦事大廳放置了飲水機、沙發、桌椅,為前來辦事的廣大群眾提供了方便、快捷、舒適的條件。今年2月,又專門設置換發新版從業資格證工作辦事窗口,投資近16萬元配備相應的計算機、打印機等相關辦公設備,截止9月末,已為全市5.6萬人換發了新版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

3、增大了駕校投入。按照交通部2號令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資格條件》要求,兩年來對全市駕校進行了整頓規范,新增教練車數百臺,全地區現已達到580臺。又投入17萬元全部安裝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大大增加了培訓教學的科技含量,使我市駕駛員培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四、文明創建成果顯著,行業管理躍上新臺階

兩年來,通過組織文明創建活動,認真抓政風行風建設,使行業管理躍上了一個新臺階,行業風氣有了根本性好轉。主要體現三大變化:

第一,職工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干部職工進一步增強了文明服務意識,每個科室都積極推廣使用文明用語,提倡微笑服務、規范服務,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愛崗敬業、文明服務已經成為每名職工做人、做事的坐標,在社會上引起了良好的反響。

第二,駕培行業管理向著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方向

邁進。過去全地區駕校資金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無序競爭,總體水平呈小、散、弱、亂狀況。通過加強行業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檔案齊全,僅用一年多時間就步入省同行業一流管理行列,全市駕?,F已達到34所,其中培育一級駕校1所,實現歷史性突破;重組二級駕校21所、三級駕校12所,持證上崗教練員580人,有訓練場地34個。

第三,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工作秩序得到了根本轉變。理順了內部工作程序,實行從業人員的培訓、考試和發證三權分離;今年3月又新成立了收費科,負責全處各項費種的收繳工作,各部門間形成了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工作機制,既實現了從業人員管理工作規范有序、優質高效運行,又有效地防止“以權謀私、不依法行政”等不正之風。同時,今年開通了遼寧省運政信息管理系統網,使用省運管局編制的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軟件,報名、考試、打印準考證、打證全部網上操作,嚴格考試紀律,有效根治了不考試就發證的弊病,使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工作走向了規范化。

文明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XX市XX局始終堅持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法制宣傳工作的中心,努力構建和諧社會,開拓創新、積極進取,充分發揮行政各項職能作用,為促進全市文化市場的繁榮和穩定、推進XX法治城市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一、 提高職能意識,保障組織機構效能

為更好地開展今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局黨組專門成立了法制宣傳領導小組,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貫徹實施意見,將法制宣傳工作納入全年工作日程,列入目標管理序列。為了將法制宣傳工作更加細化,我局根據工作目標管理考評辦法,制定了《XX局2011年法制宣傳工作要點》,并下發局屬各單位制定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實施方案,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文化綜合執法大隊主動抓,使任務落實到位,時間保障到位,宣傳教育到位。而針對文化市場執法管理工作,制定了《XX市文化行政綜合執法大隊規章制度》,對全年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從而進一步推動了我局法制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確保了文化領域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正常有序的開展。

二、 加強自身學習,提高隊伍法治水平

我局結合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深入學習《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和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114號)和《中宣部、文化部關于深化國有文藝演出院團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文政發〔2009〕25號)等政策法規。結合館藏文物的定級,以學習《博物館管理辦法》、《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為重點,舉辦了博物館法制培訓班,進一步加強了全市公共博物館藏品的管理,規范了文物藏品檔案。結合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以學習《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為重點,舉辦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制講座,并對貫徹落實《條例》所規定的文化行政機關各項法律義務進行了具體的部署。結合全市基層文化建設提檔升級,以學習《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為重點,舉辦了全市基層文化站法制會議。結合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工作,以學習《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等為重點,組織開展了防范插播有線、無線廣播電視信號的演練,在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期,落實了技防群防并舉措施。結合全系統安全生產工作,以學習《消防法》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為重點,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

三、

開辟多元渠道,深入法制宣傳教育

針對全市文化發展現狀,各下屬單位結合自身政府職能,提高法制宣傳的責任感和義務性,開辟多元化的宣傳渠道,將法制宣傳工作融入到全年工作和細節中,以保障文化促法治,法治保文化。

我局針對博物館文物現存狀況,建立了文物安全巡查制度,以日常巡查和重點單位安全檢查相結合,工作人員每月進行不定時巡查。在各大節日和重要活動開始前,統一部署實施重點安全檢查,發現問題隱患及時指出并責令整改。文化館結合慈善晚會、唱紅歌、廣場文化月等文藝演出活動,在節目中深入法制宣傳,同時結合相關法制節日,如4.26世界知識產權日、5.18國際博物館日、6.12中國文化遺產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的社會普法宣傳工作等。圖書館利用書籍報刊平臺,在電子閱覽室、現刊閱覽室開辟法制宣傳專欄,增設法制類雜志、報刊和書籍。而對于法制薄弱人群——農村,各村鎮農家書屋利用省“以獎代補”資金,在購置農業科技書籍的同時購置法制類書籍,增加了《彭城晚報》、《農民日報》等報刊,在農家書屋法制宣傳工作中,瓦窯鎮馬莊村被省新聞出版局、省司法廳、省法制辦授予“江蘇省農家書屋法制文化示范點”。在每年的“送戲下鄉” 活動中,XX市柳琴劇團謹記法制宣傳的責任,利用舞臺的宣傳效應創作法制宣傳小品《警鐘長鳴》、數來寶《法律援助幫你忙》等多種類型的舞臺表演節目,在各鄉鎮進行巡演,獲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影劇院在全年排片序列中,為法制宣傳電影留出充分檔期,針對學生、政府工作人員等群體,免費播放法制宣傳片,《為了明天》側重于青少年群體進行法制教育,《黑白記憶》、《禁毒先鋒》等影片主要向人們宣傳毒品危害,呼吁珍愛生命、遠離毒品,而《建黨偉業》則通過回顧中國共產黨90年來的風雨歷程,激起觀眾的愛黨愛國熱情,從而在XX形成了高昂的社會氛圍。XX市廣電集團(臺)利用廣泛而有效的影像宣傳媒介,開設法律專欄節目,以生動的法律實例闡述法理、解釋法律關系,樹立依法行政、依法維權的法治理念。 而對于文化戰線上的法制先鋒單位,市文化執法大隊按照“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要求,堅持不懈地開展文化行政執法人員崗位培訓,使得全市文化執法人員的執法理論得到提升,執法水平得到了優化,為民意識得到強化,政風行風得到改進。為了維護社會穩定,以良好的文化環境和輿論氛圍服務全市工作大局,文化執法大隊會同公安、工商、文明辦多次開展聯合行動,全市“掃黃打非”工作成效顯著:一是嚴肅查處網吧場所接納未成年人的違規經營行為;二是查處、封堵利用互聯網傳播色情、淫穢、反動等有害信息;三是與公安部門密切配合,加大對網吧場所實名制上網登記、超時經營的監管力度;四是嚴格控制網吧總量,杜絕“黑網吧”。在凈化演出市場方面,嚴把審批關,依法做好演出團體和個體演員資格的審批、演出內容的審查和備案工作,并通過明查與暗訪的方法,實行動態管理。與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建立長效的聯合執法機制,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以鎮為單位,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色情淫穢演出活動做到露頭就打,對觸犯刑律的,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同時組建演出市場稽查協管員隊伍,并對其進行了法規和業務知識的培訓和指導,配備服裝和車輛,設立舉報電話,建立演出巡查制度,做到哪里有演出哪里就有管理。

文明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一、2006年表彰對象

1.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1) 2.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科普工作隊………………(7) 3.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14) 4.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科普工作隊…………(21) 5.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27) 6.四川省民族科普工作隊………………………………(34) 7.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38) 8.青海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47) 9.寧夏回族自治區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54) 1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62)

二、2007年表彰對象

1.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71) 2.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77) 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科普工作隊……………(83) 4.貴州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90) 5.云南省臨滄市云縣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94) 6.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回民科普工作隊……………(101) 7.甘肅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108)

— 1 — 8.青海省西寧市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114) 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 (121) 1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 (125)

— 2 — 立足實際

創品牌活動

促少數民族科學素質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

錫林郭勒盟位于中國的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面積20.3萬平方公里,東西長700公里,南北寬500公里,北與蒙古國接壤。全盟現轄2市9旗1縣和1個綠色產業開發區、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口總數100.6萬,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人口密度僅4.95人/平方公里。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居住區,蒙語為地方主要用語之一。

錫林郭勒盟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成立于2003年3月,是隸屬于錫林郭勒盟科協的二級事業單位,與錫盟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為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四年多來,科普工作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農牧民服務?的宗旨,以提高廣大農牧民和青少年科學素質為己任,立足于本地區實際,通過不斷增加和完善適合少數民族地區的科普活動形式及內容,在少數民族科學普及和少數民族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了各級領導的好評和信任,受到了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愛戴。為提升少數民族地區農牧民科學素質和邊疆少數民族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探索。2006年被中國科協和財政部授予‚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集體的稱號。

一、無私奉獻,扎實有效地開展少數民族地區科普宣傳工作 首先是加大“走”的力度??破展ぷ麝牳鶕呥h農牧區交通線長、信息閉塞、農牧民群眾科技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的狀況,充分發揮科普工作隊

— 3 — ‚草原輕騎兵?的優勢,以科普大篷車為載體,深入牧區、走進社區、邁進學校、扎進科技園區,走進部隊和企業開展深入細致的科普宣傳活動。四年來,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行程38000多公里,走遍了錫盟13個旗縣市區的143個蘇木、鄉鎮,有針對性地進行科普宣傳,舉辦科普展品展示110余次,舉辦講座25場,科普展覽30次、義診13次,播放科普光盤60余場,贈送蒙漢文科普圖書10000余冊,贈送蒙漢文實用技術叢書22000多套,宣傳掛圖2400多張,根據實際編寫、印臸蒙文適用技術圖書15000余冊,自臸簡易鏈式宣傳掛圖120余延長米,受益的人民群眾達16萬多人。其次是加大“編”的能力??破展ぷ麝牳鶕髌炜h市區不同產業結構和實用技術需求,每年都選擇編譯和印臸漢、蒙科普宣傳品1萬余冊, 內容涉及農作物、優質牧草栽培,畜禽飼養與疾病防治,科學健康生活方式等。第三加大“購”的數量。通過多種渠道購臸漢、蒙文的系列科普掛圖、科技影視片,讓農牧民能夠直觀形象地接受科普知識和學習實用技術。第四是增加“活力”。就是加強科普活動的靈活性,以便在突發事件中調整工作思路,適時轉移宣傳的重點。2003年春季,‚非典?暴發,科普工作隊不畏艱險啟動科普大篷車先后深入到15個蘇木鄉鎮,廣泛開展‚非典?預防知識的宣傳。2004年錫林郭勒盟東部發生地震,科普工作隊率先到災區一線,行程3200多公里,深入4個旗市的4個蘇木、3個移民示范園開展以抗震宣傳為主要內容的科普宣傳活動。2005年錫林郭勒地區也發生了不小規模的禽流感,科普工作隊加班臸作、印臸有關宣傳材料,啟動科普大篷車開展‚防治禽流感科普知識宣傳?,通過在疫區主要街道播放‚科學防治禽流感知識問答? 宣傳錄音,發放防治禽流感科普知識宣傳單等形式,向廣大群眾介紹禽流感防治的有關知識。由于錫盟科普工作— 4 — 隊卓越的工作,極大地增強了我盟廣大農牧民群眾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意識,提高了農牧民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發展生產、保護環境、改善生活質量的能力,在促進我盟農牧民增收,提高農牧民科學素質,創建錫盟社會主義新牧區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二、切合實際,力求實效地開展農牧區科普和實用技術培訓工作 按照我盟保護生態草原,實施 ‚圍封轉移?戰略和全民素質工程的要求,科普工作隊先后深入到全盟13個旗縣市的60多個蘇木鄉鎮,開展形式多樣的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培訓活動以提高農牧民科技興牧意識和生產力為目的,采取辦培訓班、播放實用技術光盤、發放實用技術資料、明白卡、邀請專家對農牧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解疑釋惑等辦法,結合地區實際編寫、翻譯、刻錄蒙文適用技術資料和光盤,使得13項農牧業推廣技術讓農牧民聽得懂、學得會,并能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在推廣中,工作隊員們還進行耐心細致地講,手把手地教,示范的作用極大地增強了廣大農牧民群眾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在奶牛示范園區,請專家講解奶牛的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技術 ;在牧區重點講牲畜改良、肉羊育肥和棚舍建設;在農區主講瓜果和林木的栽培技術,無公害蔬菜的栽培技術和化肥、農藥的正確使用方法等等,這些培訓活動結合當地實際需要,緊緊圍繞調整結構,提高農牧民收入而進行的,因而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四年多來,共組織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60期,參加的農牧民群眾已達12300多人,同時發放18500多份蒙漢文實用技術資料。為了更快、更好的把實用技術送到農牧民手中,工作隊還堅持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緊緊抓住

七、八月間我盟各地召開草原那達慕,農牧民群眾比較集中的有利時機,啟動科普大篷車深入那達慕會場,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破沾笈褴?/p>

— 5 — 以其新穎的宣傳形式,豐富的宣傳內容成為那達慕會場的一大亮點,吸引眾多農牧民群眾積極參與,取得了良好的科普宣傳效果。同時草原那達慕也將成為科普大篷車又一嶄新的宣傳陣地。

三、開創性地拓寬科普領域,努力推進社區科普工作

四年多來,科普工作隊啟動科普大蓬車走進社區,向社區居民送法律、送文化、送科學。在科普活動周、科普日、4.26知識產權日、12.4法臸宣傳日等大型活動中,充分發揮科普大篷車的多媒體功能和自身的宣傳優勢,在街頭上、在社區里開展科普畫廊、廣播宣傳、科普展板、科普展品的展示活動,并吸引了社區居民和過往群眾前來觀看。通過懸掛標語口號、發放科普宣傳資料豐富多彩的宣傳形式,科普大篷車在這個地區幾乎是家喻戶曉。把科技知識送到農牧區,改善廣大農牧民群眾科技文化生活,科普工作隊堅持開展科普大篷車九月科普草原行,活動以‚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為主題,大篷車每到一處便把社區、廣場、公園、集市作為宣傳陣地,通過播放科普宣傳錄音,發放科普圖書、資料,舉辦科普掛圖展覽,播放科普電影等形式向廣大農牧民群眾傳授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理念,受到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和積極響應。四年多來,‚九月科普草原行?以其科普活動形式多樣,直接面向廣大青少年和居民群眾,努力營造了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高了廣大農牧民群眾、社區居民和青少年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素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拓展科普宣傳領域,科普工作隊還帶領科普大篷車5次走進邊防連隊和哨所,把科學知識送到基層官兵手中,向部隊贈送實用技術圖書2000余冊,受到了廣大官兵的稱贊,對活躍部隊科技文化生活,加強軍民共建,鞏固邊防起到積極作用。

— 6 —

四、依托“科普惠農興村計劃”促進少數民族科學素質提升 2006年錫林郭勒盟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列入中國科協和財政部的‚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集體獎補對象,為工作隊今后的發展的提供了雄厚的資金保障。

(一)使科普活動向更精、更細、更貼近生產、生活方面發展。 2007年科普工作隊有重點的在奶牛養殖示范園區開展科普惠農行動,從廣大農牧民生產、生活相關需求著手,邀請農牧業、醫療衛生等領域專家,深入各個蘇木鎮場,開展專家講座、現場技術指導、醫療義診、贈送科技圖書、藥品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技服務三農三牧活動。根據當地農牧民患心腦血管疾病較多的實際為地農牧民播放《高血壓》《冠心病》科普影片,使他們能很快掌握預防疾病的有關知識;并經常請內蒙古農大專家為奶牛養殖戶現場解答了牧戶最為關心的一些常見、難點問題,不僅使廣大農牧民學到適用技術知識,還避免了不該發生的損失,增加了農牧民的收入。向農牧民發放了奶牛飼養、圍封轉移、肉兔養殖技術、肉羊育肥、獺兔養殖技術、及珍惜生命關愛健康、農牧民技術服務熱線宣傳單等。展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系列圖片——《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疾病預防和自我保健》;科技人員現場入戶技術指導、醫療義診、贈送藥品,切實為農牧民提供了服務,深受農牧民歡迎。

(二)依托項目帶動全盟各旗縣培訓工作

2007年科普工作隊依托項目經費,在全盟各旗縣市區進行了農牧民培訓工作。培訓內容隨時更新、擴展,并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緊密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要求,突出重點,力求創新。圍繞著農牧業結構調整、市

— 7 — 場需求、農牧區多元發展、城鎮化的發展趨勢,繁榮農村牧區農畜產品銷售市場等方面確定培訓內容。如西烏旗牧民群眾培訓工作圍繞‚促進牧民增收,實現牧業快速發展?這一主題,以提高全旗全民科學素質和科技成果轉化運用為突破口,利用‚3.15知識產權周?、‚5.18科技活動科普宣傳周?‚各蘇木(鎮)祭敖包‚等契機,在全旗扎實開展了一系列的畜牧實用技術培訓,深入各蘇木、場、鎮進行劃區輪牧1300余人次,青貯種植100余人次,草場改良110余人次,牲畜改良1200余人次,牛羊舍飼圈養1300人次,水源開發70余人次,節水灌溉260余人次,合理利用草牧場370余人次、牧區寬帶網絡建設60余人次,下鄉36次,共培訓4700余人次;以實施草原管理和社區發展項目為主,為項目區廣大牧民舉辦參與式管理理論知識、水源開發與節水、休牧與劃區輪牧、草場改良、牲畜疫病防治、羔羊育肥技術、奶牛、黃牛的常規飼養管理6期培訓班共培訓牧民900人次。西蘇農牧民培訓工作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牧區的要求,針對全旗農村牧區農牧業產業化生產經營和農牧民人口轉移需求,整合全旗各部門農牧民培訓資源,集中人才物力,從農村牧區農牧業生產實際和農牧民人口轉移的具體情況出發,先后開展了青貯種植、黃牛改良、家兔養殖、絨毛加工、企業就業等相關內容的實用技術培訓。

總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頒布及‚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為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大顯身手的舞臺,作為基層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我們一定不辱使命,扎根邊疆、獻身草原,為提高我盟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地區的繁榮和發展而努力奮斗。

— 8 — 讓“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真正惠及“三農”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科普工作隊)

延邊是我國朝鮮族主要聚居的地方,位于吉林省的東部,地處長白山區,全州土地總面積42700平方公里,州內轄6個市、2個縣,全州總人口為218.5萬人,其中漢族占58.5%,朝鮮族占38.6%,其它少數民族占2.9%。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科普工作隊是在中國科協和省科協的關懷下,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州科協的積極努力,于2003年7月正式成立。四年多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當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堅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積極主動地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當作己任,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優勢,以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為主要內容,多形式、多渠道開展了科普工作。近年來,我們在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工作中,面向‚三農?,努力做到了以下五個轉化:

一、在農村科普工作的形式與內容上從單一型向多樣型轉化。 當今科學技術具有發展越來越快、周期越來越短、交叉與整合越來越普遍等特點。因此,必須認清形勢,抓住機遇,從實際出發,加大利用廣電傳媒、影像傳媒、網絡傳媒、報刊傳媒、展教傳媒、廣告傳媒力度,切實推進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工程;不斷調整與提升農村科普工作的

— 9 — 形式與內容,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行之有效的科普工作,使其更加貼近農村、貼近農業、貼近農民。近幾年,我們在農村努力將科普的形式和內容向多樣型轉化。

1.抓住有利時機,面向農民開展科技培訓、技術咨詢。

我們充分利用‚科技之冬?、‚全國科普日?、‚全省科普周?、‚全州科普月?這一有利契機,在全州8個縣市、鄉鎮、村屯開展了‚科普惠農興村?培訓、咨詢、指導。從2006年至今共邀請省科技專家13名,舉辦培訓、咨詢17次;邀請和組織州內科技專家、教授、研究員62人次,到各縣市、鄉鎮、村培訓、咨詢76次;組織縣市科技人員124人次,培訓、咨詢177次;組織鄉鎮科技人員和專業戶150人次,培訓、咨詢、現場經驗交流617人次,全州受益人數達119,800多人。

2.充分利用傳媒,加大科普宣傳力度。

我們從2003年開始,在延邊廣播電視臺設了《科普大篷車》專題節目,每周一期,一年共播放54期,全州覆蓋面達98%。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們又與中國科協聲像中心和省科協有關部門科普中心配合,在科技示范校和有設備條件的62所學校開設了《科普大篷車》欄目。

為了加大‚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項目的宣傳力度,及時宣傳報導 ‚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工作的有關政策和進展情況,今年,我們在東北朝鮮族科技報和大眾科學科技雜志增設了‚科普惠農興村?專欄,東北科技報在第一版主要宣傳‚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的有關方針政策,第二版主要報導在我州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工作中涌現出的科技致富大王、能手的成功經驗、典型事跡、時事、科技知識和季節性的農業科技咨詢等;大眾科學雜志也及時宣傳報導我州的‚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工作。

— 10 — 為努力營造廣大農民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讓科普工作真正惠及農業、農村、農民, 2007年我們給全州新農村建設的省級、州級科技示范村和邊遠貧困的181個山村訂閱了一報一刊,即:漢族村給訂閱《吉林科技報》和《農村科學實驗》雜志(漢文),朝鮮族村給訂閱《東北朝鮮族科技報》和延邊《大眾科學》雜志(朝鮮文),價值達15,225元。通過這一報一刊,能夠給農民送去新的科學技術、科技信息、科技項目;我們還為農民發放了科普書籍、科普手冊、資料,印發科普宣傳品等155,300份。

為了有效地利用時間、空間開展科普活動,我們在原有展板的基礎上,又臸作了80塊展板,與上海市科協科技畫廊辦公室訂購了科普掛圖,在各縣市開展了科普宣傳廣場日、科普進農村、社區、學校、軍營等活動。今年,共展出展板掛圖21次520塊,受益人數達26,268人。

3.充分利用‚科普大篷車?優勢,為邊疆山區的青少年送科技。我們充分利用科普大篷車這一‚流動科技館?的優勢,積極開展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特別是為邊疆山區的青少年送科技。我們先后到8個縣市的64所中小學校開展科技進校園、科普演示展教、科普掛圖展覽等活動,受益學生達37,530名。近幾年,州科技館經常向社會開放,但偏遠的山區、年小的學生很難到州科技館活動。作為‚流動科技館?的科普大篷車,充分利用展品展項,集趣味性、科學性、操作性的演示為一體,展品將抽象的科學原理具體化。‚流動科技館?每到一處,都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學生參與,他們在興趣中得到娛樂,在娛樂中得到啟示,在啟示中學到科學知識,把‚流動科技館?送到了偏遠的山陲邊疆,深受鄉村孩子們的歡迎和喜愛,農村少年兒童來往于擺設展品的活動室中戀戀不舍。

— 11 —

二、在農村科普工作的方式與方法上從低層次向高層次轉化。 隨著農村科普工作的不斷深入和農民科技意識的不斷增強,農民對科普工作的需求越來越強,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必須及時調整思維,轉變觀念,加大‚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建設力度,提升農村科普工作的層次與品位。近年來,延邊州科協及時調整、充實了農村科普講師團成員,并吸納了大專院校、科研部門的專家、教授。我們在開展農村科普培訓、咨詢、技術指導中,特邀請省、州內的專家、教授和講師團成員,充分利用‚科技之冬?‚全國科普日?‚全省科普周?‚全州科普月?這一有利契機,深入到 8個縣市、各鄉鎮、村屯開展了‚科普惠農興村?培訓,2006年至今共邀請省科技專家13名,舉辦培訓、咨詢17次;邀請和組織州內科技專家、教授、研究員62人次,到各縣市、鄉鎮、村培訓、咨詢76次;組織縣市科技人員124人次,培訓177次,運行26,775公里。農民們深有感觸地說:‚大學教授到山村給我們農民講課,真正長了見識,過幾年,我們也能成為一名農業研究員了?。

三、在農村科普工作的區域與對象上要從一元化向多元化轉化。 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與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民的從業范圍、致富途徑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農村經濟發展更加顯現出區域性、層次性的特點,處于不同經濟、文化水平區域的農民群體,其價值取向的思維方式有不同的追求,對學習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在內容上有不同的需求,這就給農村科普工作提出了按照需求因地因人普及的問題,因此,必須改變過去傳統的只求面上的普及不求實際的需求、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一刀切作法,必須根據不同人群、不同水平,分類型、分層次、分需求,開辟多渠道、分層次、劃類型的農村科普工作新途徑,在取得實效上下功夫,促使— 12 — 各類農民群體都能依托科技敢干、能干、會干、巧干。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全州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化發展為目標,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深入農村調查摸底,了解農民在干什么、想干什么、需要什么,通過調查了解,認真安排,精心組織。即:區分專業村和非專業村的講課內容和形式,區分年齡大的和年青人之間的講課內容和形式,區分漢族和朝鮮族的講課內容和形式,區分區域、地區之間的講課內容和形式,有重點、有層次、有針對性、分類型的組織科普活動。

四、在農村科普工作中力求科技與成果從高墻內向高墻外轉化。 在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的條件下,我們積極探索與建立教學、科研、科普聯動機臸,激勵更多的教授、專家學者帶著技術、帶著成果、帶著信息到農村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使墻里花在墻外開放、結果,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使農村科普工作形式更加新穎,內容更加豐富,力度更加強勁,效果更加明顯。在我州的科普講師團30名成員中,有18名是州內大專院校的專家、教授;在今年的農村科普培訓、咨詢中,我們邀請省、州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達100多人次。他們帶著技術、信息、科研課題、科研成果到鄉鎮、農村進行科普講座、科技咨詢、技術指導,使農民學有理論、學有信息、學有目標、學有成果。今年,我們與州農科院聯手,研究推廣了我州盛產的蘋果梨品質優化技術。龍井市、和龍市是朝鮮族聚集的地方,盛產水稻,近幾年,利用與農科院所較近的優勢,邀請專家、教授進行技術培訓、指導,建立了綠色水稻基地和優質大米基地,從而使農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得到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 13 —

五、把弱小的科普工作隊向多聯合、多協調、多功能的強隊伍轉化。 2003年7月,延邊州科協經州編委批準開始組建科普工作隊,人員編臸3人,設備條件非常簡陋,可以說是一無所有,工作也不知從何抓起。在中國科協和省、州科協的大力支持下,特別是自從配備了科普大篷車以后,我們邊摸索、邊調研、邊開展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規。面對人員少、力量弱、設備差的科普工作隊,我們采取了多聯合、多配合、多協調的工作方法,即:在科普培訓工作中,與州普及部多配合、與各縣市科協多聯合開展工作;在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中,與州科技館、青少年科技中心多聯合開展工作;近幾年各縣市也先后成立了科普工作隊,進一步強化了我州的科普工作隊力量。去年,中國科協給延邊州科普工作隊獎補了50萬元,我們用這筆資金增加了科普設施,充實了科普經費,從而開展了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科普活動,使工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設備齊全、功能增強、效果明顯。目前,為了進一步強化延邊州科普工作隊的力量,有利于開展工作,正在籌建延邊州科普工作隊小分隊,即:科普工作宣傳小分隊、科普工作培訓指導小分隊、青少年科普工作小分隊,這三支小分隊的成立,將會彌補我州科普工作隊人員少、力量弱的劣勢,開創多聯合、多協調、多功能的科普工作隊新局面,形成‚科協牽動、工作隊出動、部門聯動、上下互動?的全方位行動。

幾點體會:

‚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以來,我們感到具有以下特點和體會:一是領導重視,經常過問、親自參與。敦化市、延吉市、汪清縣把這項工作納入到了市(縣)委、市(縣)政府的重要工作中,以市(縣)委、市(縣)政府的文件下發了方案。汪清縣主管農業的姜韻副縣長和天橋嶺林業局金— 14 — 明林、于樹國副書記自始至終參加食用菌培訓班,聚精會神地聽省農業大學劉曉龍教授的課。課后,姜韻副縣長說:‚我真怕你們把我趕出課堂,這么好的課不聽態不應該了,教授下來親自講課,不僅農民要聽,領導干部更應該聽。?;二是培訓工作針對性強。各地根據本地的實際需求、產業特點‚點菜?,我們密切配合‚對癥下藥?;三是層次高。即科普講師隊伍的層次、水平、質量都比往年高,省、州副教授以上的專家100多人深入到各縣市、鄉鎮、村屯講課;四是投入多。在今年的培訓中,省、州科協、各縣市、鄉鎮政府財政都進行了相應的投入,據統計,全州共投入培訓經費363,797元;五是農民的積極性高。很多次培訓、咨詢都比原計劃參加的人數要多,人員只有進沒有出,顯得場地小而擁擠。省農業大學菌物研究所劉曉龍教授在汪清縣天橋嶺林業局講食用菌課,當地的林場工人、附近的農民參加了160多人,座滿了林業局的會議室。

在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中,我們以提高全州農村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為目標,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務,不斷加強農村科普體系建設,努力營造廣大農民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讓科普工作真正惠及農業、農村、農民,努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貢獻。

— 15 — 湖北省恩施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情況介紹

(湖北恩施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控荊楚,南接瀟湘,西通蜀渝,北抵長江,居于老、少、邊、窮地區。全州轄巴東、建始、宣恩、咸豐、來鳳、鶴峰六縣和恩施、利川兩市,國土面積2.4萬平方公里,分布有土家族、苗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總人口387多萬,其中少數民族占53%。

恩施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成立于2004年4月,現有隊員74人,并分別在州農科院、湖北民院、恩施職院、州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建立分隊,全體隊員全部具有中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可服務于農學、醫學等領域的方方面面,是全州重要的一支科普服務隊伍。工作隊獲2005、2006恩施州縣市科協及州科協機關工作目標考核科普興農工程獎,并入選中國科協2006年‚科普惠農興村計劃?。

2007年恩施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在恩施州科協的領導下,在中國科協和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資金的大力支持下,圍繞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圍繞全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和提高各族人民科學文化素質做了大量的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截止目前,共舉辦科普講座81場,比2006年增加19場;開展實用技術培訓60次,培訓人員4000人次,比2006年增加500人次;組織參加送科技下鄉、科普日、科技周等大型科普活動33次,比2006年增加6次,共有397人次工作隊員參加,— 16 — 比2006年增加110人次;開展科普進社區活動12次,比2006年增加3次;編印科普資料4種,2.5萬冊;辦實用技術推廣示范基地1個,為4個農村科普示范基地提供技術指導服務。

一、領導重視、完善科普工作隊的運行機制

2007年,上級科協對恩施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的工作十分重視,5月15日,省科協有關領導到恩施州調研工作時,專題聽取了恩施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的工作匯報,對科普工作隊開展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建議和要求。6月19日至22日,中國科協科普部領導先后到來鳳、恩施、利川調研考查了恩施州農村科普和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的工作。在上級科協的關心支持下,恩施州科協更加重視科普工作隊的建設,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研究工作,使科普工作隊的運行機臸更加完善。今年,恩施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的工作機臸進一步規范,臸定了2007年工作計劃,四個分隊也分別臸定了工作計劃,完善了各項活動的記錄,并首次將科普工作隊的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工作規劃。

二、工作開展的情況

2007年,恩施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緊緊圍繞全州工作大局和恩施州科協工作重點,認真履行的《科普法》賦予的職責,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以州科協提出的‚百園、千村、萬戶?科普興農工程為重點,組織開展了科普講座、實用技術培訓、科技咨詢、送科技下鄉、科技進社區等一系列科普活動。

1.以點帶面,辦好農村科普工作聯系點。建立農村科普工作聯系點是我們工作隊的一貫做法,我們先后在恩施市三岔鄉汾水河村和白楊鄉九根樹村建立聯系點,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今年,有了中國科協和財政部

— 17 — ‚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資金的大力支持,我們辦聯系點的信心倍增,底氣更足,開展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更加豐富,上半年我們把聯系點辦在了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咸豐縣忠堡鎮鐵廠溪村(又名板橋村)。這里是老蘇區,賀龍元帥曾經在這里戰斗過,取得過忠堡大捷勝利。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和三溝兩岔的特殊地形,導致該村非常貧困,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2萬元,人平純收入僅895元,人均占有糧食300公斤,電視普及率僅為20%。面對如此貧困的狀況,科普工作隊并沒有失去信心,我們的具體做法是:一是以提高農民科技的素質為先導,開展科普知識講座,先后舉辦了黃金梨栽培技術、牲豬飼養方法、水稻和玉米病害防治技術等專題講座;二是出資在該村建立了一個固定的恩施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宣傳欄;三是贈送300多冊科普圖書,幫助村委會建立了一個科普讀書室;四是為當地培訓了一名農民獸醫員;五是利用州農科院新育成的高產、優質玉米鄂玉28號新品種,在該村辦推廣示范基地100畝,開展良種良法服務,每畝增產200—300斤,增收160元。該項目已向省科協‚金橋工程?辦公室作了立項申報;六是在該村舉辦送藥、送醫、送科技活動兩次,發各類資料5000余份,送藥、送生產資料等價值5萬余元。雖然科普工作隊在該村開展的工作不能立竿見影,但是通過我們的工作,加大了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力度,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增強了該村經濟發展的后勁。

2.為農村科普示范基地服務,大力推廣農業實用技術。農村科普示范基地是農民學習實用技術的學校,是農產品銷售的渠道,是農民增收的保險箱,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措施。巴東縣清太坪鎮大堰塘村生豬養殖科普示范基地是州科協掛牌命名的基地,為了發揮基地的示范帶動作— 18 — 用,工作隊在基地建立一個恩施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科普宣傳欄;在基地科普學校開辦3期為期3天的養殖大戶培訓班,培訓150人;幫助基地成立了生豬養殖專業技術協會,基地規定只有協會的會員并通過培訓的專業養殖戶,才能成為基地的養殖大戶。目前該基地具備了年示范育肥生豬1000頭,帶動周邊養殖大戶育肥9000頭,年出欄1萬頭外三元瘦肉型商品生豬的能力。州農科院科普分隊的隊員們利用‚兩雜種子臸種?、‚青蒿素原材料‚、‚馬鈴薯原原種?、‚無性系茶苗良種繁育?等技術,先后在建始長梁,恩施崔壩、三岔,利川汪營,巴東綠蔥坡、清太坪,宣恩椒園,來鳳大河等地開展技術推廣20余項,示范面積達3萬余畝。工作隊員們采用進村住戶、現場指導等不同形式,提高農民的種植水平,我們的隊員走到哪里,哪里的農民就能得到實惠。如田祚茂同志率領馬鈴薯科普小分隊在巴東縣綠蔥坡鎮推廣‚馬鈴薯脫毒種薯應用技術?,開始農民朋友對這項技術持觀望態度,他們就在一個科技示范戶的田里辦示范樣板,從做箱、切種、播種、培土、覆膜到移栽和管理進行系統指導,到收獲的時候,這位農民朋友只用了別人一半的種子,花同樣的勞力,卻收到了比別人多了近一倍的洋芋,從此這項技術就在周圍廣泛普及。今年科普工作隊開展技術指導的基地還有:恩施市盛家壩貓兒巖板粟基地,恩施市燈籠壩茶葉基地,咸豐縣清坪中藥材無公害水果基地。

3.以提高各族人民科學文化素質為宗旨,廣泛開展群眾性的科普活動。一年一度的科技周、全國科普日、州政協組織的三下鄉大型活動是工作隊每年必參加的活動。據統計:恩施職院科普分隊參加三下鄉活動3次,55人次隊員參加,發技術資料4500份,培訓588人次;湖北民院科普分隊,參加三下鄉活動2次,45人次隊員參加,發技術資料4000份,

— 19 — 培訓300人次;州農科院科普分隊組織參加三下鄉活動5次,80人次隊員參加,發技術資料20000余份,舉辦專題講座10場,培訓農民3000余人;州中西醫結合研究會科普分隊參加三下鄉活動6次,并于

7、

8、9三個月在恩施市的10個鄉鎮開展了‚送醫送藥下農村,構建和諧新農村?活動,開展巡回義診和健康咨詢活動,義診病人3000人次,參加工作隊員累計達150人次。3月26日,科普工作隊一行20人參加了建始縣在高坪鎮組織的三下鄉活動,工作隊員對照帶來的30多種新品種樣品耐心的講解有關玉米、魔芋、馬鈴薯、藥材的種植、病蟲害防疫、最新品種選良等方面的實用技術;免費向農民發放2000多冊十幾種實用技術資料和1000多份新品種宣傳單;工作隊員滕建勛同志還舉辦了一場魔芋栽培技術培訓,培訓農民100多人。湖北電視臺、湖北人民廣播電臺和湖北科技報的記者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現場報道。9月28日,科普工作隊承辦了恩施州2007年全國科普日送科技下鄉活動?;顒赢斕?,在州科協領導的帶領下,科普工作隊涉農、涉醫專家一行33人來到咸豐縣忠堡鎮鐵廠溪村(又名板橋村),開展送科技、送醫藥義診活動,為村科普圖書室贈送200多冊科普圖書、6套科普掛圖,發放各種資料3500多份(冊),向農民作了水稻、玉米、魔芋、蔬菜、畜牧等方面的咨詢,義診200多人次,免費發放價值4500元的藥品,省科技館副館長王宏偉同志帶領科普大篷車參加了本次活動。

舉辦科普講座也是工作隊開展的一項經常性工作。今年共舉辦各種講座81次,如工作隊員李敏、鄧紅玲創辦的‚準媽咪課堂?和‚糖尿病家園?分別舉辦了12期和8期;工作隊隊員吳修文同志開展了‚大手牽小手—科普報告希望行?活動,今年先后在恩施市、利川市、宣恩縣為6000— 20 — 多師生作如何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科普講座10場。至此,此項活動先后行程1300多公里,舉辦科普講座21場,有1萬6千多人受益,工作隊將吳修文同志的講稿編印成《揚起發明創造的風帆》科普小冊子,印發了5000多冊;湖北民院和恩施職院的楊琴、段昌盛、唐由凱、袁昌錦、牟素華等20余名科普工作隊員經常在社區、在學校舉辦各種疾病防治和現代科學知識科普講座;以州農科院為主體的科普工作隊員,今年繼續與恩施移動公司共同開通‚農信通?電信服務業務,發送‚糧棉油?、‚經濟作物?、‚畜牧水產?、‚致富門路?等各類信息10000余條,解決農民各種疑難問題2000余個。

根據年初工作計劃,今年9月,我們協助省科協科普大篷車在恩施州開展了荊楚科普行活動。9月26日至29日,大篷車分別在巴東縣京信友誼中學、大支坪中學、咸豐縣忠堡鎮鐵廠溪村、咸豐縣民族中學展示了聲、光、電、磁24件科普展品,有5000多名學生和農民在操作演練中學習科學知識,了解科學原理,感受科學魅力,啟迪科學思維,激發了山區孩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不少同學流連往返,依依不舍。

4.加強工作隊科普基礎設施建設。今年,由于有中國科協和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資金的大力支持,工作隊一是在州城、在咸豐縣鐵廠溪村、在來鳳縣白羊坡村、在鶴峰縣董家村,并委托全州8縣市科協共建立了15個恩施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科普宣傳欄,成為全州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二是在工作隊聯系點辦起了100畝的鄂玉28號玉米推廣示范基地。從此,我們有了自己的宣傳陣地,豐富了工作隊的工作手段和方法。

恩施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前進中的恩施

— 21 — 州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一文編入了《全國科普工作巡禮》書中。但是我們的工作與上級的要求還有差距,還未能完全滿足廣大山區各族人民群眾的需要。我們堅信,在恩施州科協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國科協和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資金和省科協的大力支持下,今后的工作一定會更有起色。

— 22 — 創新三大機制充分發揮科技普及功能

(湘西自治州科普工作隊)

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湘鄂川渝黔邊區,轄七縣一市,總人口268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5%,是一個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為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地區,也是湖南省唯一進入國家西部大開發范圍的地區。湘西州科普工作隊成立于2002年6月,屬全額拔款事業單位,是湘西自治州科協二級機構,有編臸6人。幾年來,我們克服人員少、經費十分困難、工作環境惡劣等困難,積極探索,堅持以創新貫穿工作全過程,采取‚借人做事、借勢做事、借錢做事?的辦法,整合社會科普資源,做‚實?、做‚大?、做‚強?科普工作,真正使廣大科技人員‚動?了起來,科技示范戶‚強?了起來,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大?了起來,科技示范基地‚亮?了起來。

2006年,在上級科協的大力支持下,湘西自治州科普工作隊被中國科協、財政部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單位,并獲得獎補經費50萬元。一年來,在項目的支持下,我們創辦了‚湘西科普網?,開通了‚湘西農信通?手機短信平臺,編印了新農村建設科普叢書《湘西農村致富技術手冊》(九種)10萬冊,舉辦大型科普活動5場次,舉辦培訓16場次,大型科普展覽3場,培訓農村科技示范戶和農技協帶頭人3200人次,引進推廣新品種32個,推廣普及新技術17項。項目區人均純收入顯著提高,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690元,比非項目區增長37%,直接受益人群達到10

— 23 — 萬人,項目達到了預期目標。

近幾年來,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堅持“借人做事”,著力創新科普服務組織體系

為解決‚小單位?與‚大科普?的矛盾,我們從創新機臸入手,堅持‚借人做事?,著力培育三支隊伍,建立三個服務體系:一是全力提升科普工作隊干部素質,構建科普服務支撐體系??破展ぷ麝犑顷犖轶w系建設的核心。近年來,我們自加壓力,主動做事,組織創作《湘西科普工作者之歌》,樹立‚沒有弱勢單位,只有弱勢干部?的理念,全力克服‚無工作壓力少做事、無錢不做事和不主動做事?的惰性思想,全力激發工作隊員‚做實事創事業?的內在動力,‚振奮精神求發展、自加壓力做實事、團結和諧創事業?已成為全體工作隊員的共識。二是高起點組建農村科普專家團和常年科普兼職工作隊,建立農村科技培訓指導體系。按照‚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的原則,努力盤活現有科技人員,從省內外高校、州涉農部門、科研單位、技術推廣部門有針對性地聘請一批知名教授專家,組建了一支20人的科普專家團。在州級學會中,聘請了一批專業技術水平高、工作能力強、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科技人員和農村‚鄉土專家?,組建了一支160人的兼職科普工作隊伍。堅持對科普專家團和兼職科普工作隊進行檔案管理,堅持做到‚人員精干、檔案齊全、動態管理、服務有力?。三是培育高素質的農村科技示范戶隊伍,建立農村科技示范帶動體系。按‚從下到上?的辦法,從鄉鎮村和示范大戶中征集培訓內容和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有針對性聘請省州知名專家采取不定期、隨喊隨到、面對面、手把手的技術培訓,切實幫助他們解決自身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加快培育科技示范大戶。州科普工作隊先后組織專家對全州4000多戶科— 24 — 技示范戶進行了培訓,現全州科技示范戶發展到7500多戶,戶平年收入達到3-5萬元,有效帶動了6萬多戶農戶發展支柱產業。我州古丈縣養豬示范戶彭繼生實現養豬1.5萬頭,今年已出欄1500多頭,實現純收入1000 多萬元。

二、堅持“借勢做事”,全力創新社會化工作機制

堅持創新工作機臸,‚借部門之勢?、‚借政策之勢?、‚借大型活動之勢?促進科普事業發展,從操作層面上推進科普工作,構建社會化科普平臺。一是借部門之勢開展科普。充分利用部門行政資源,實施大聯合,開展大科普,我們先后借助中國農技協力量開展全國科技專家、致富能手進湘西活動,借助州委辦、州政府辦力量舉辦了全國科普巡展,借助州委組織部力量開展黨員干部和農民科技培訓,借助電視臺力量開展科普系列報道、舉辦大型科普宣傳等,這些活動均取得了突出效果。據統計,近三年來,湘西州借助部門行政力量培訓農村黨員基層干部近6萬多人次,培訓農民30萬多人次,全州80%的農村黨員基層干部拿到實用技術培訓合格證。二是借政策之勢開展科普。我們先后借助國家西部大開發、新農村建設、‚整村推進?建整扶貧工作等政策機遇,爭取各級支持,不斷擴大科普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如2005年、2006年、2007年連續三年,我們在建整扶貧村實施‚科技進村入戶工程?、‚農村科普設施建設工程?等工程,不斷深入開展科技培訓工作,現全州建整扶貧村科普陣地建設初見成效,基本實現了‚六個一?目標:村村有科普員、3-5戶縣級以上科技示范戶;有一支掌握2門以上實用技術的勞動力隊伍,勞動力培訓率不低于60%;有一個科普示范基地;有一個農技協;有一個科普宣傳欄;有一個科普圖書室。三是借大型活動之勢開展科普。近幾年來,州科普工作隊借舉辦‚全

— 25 — 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等大型活動開展科普,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科普之聲?、‚萬人科普游園?、‚苗寨科普風?、‚土家科普110?、‚健康科普在社區?、‚科普圖書大派送?、‚科普資源開放日?、‚科普成果展?等系列大型科普活動已經成為全州科協系統每年的科普活動品牌,活動面不斷向各個層面拓展。據統計,2002年至2007年,州科普工作隊組織開展科普下鄉活動57次,參加活動的科普志愿者3100多人,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6萬余份,活動受益群眾達到29萬人次。今年6月,在中國科協特別是中國農技中心的支持下,州科普工作隊首次組織承辦了‚全國科技專家、致富能手走進湘西?活動,來自全國各地近百名科技專家、科技大王分赴湘西州8縣市38個活動點,實現了高層次專家、致富能手直接與湘西廣大農民的直接對接,幫助很多專業戶與國內知名科技專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幫助農民解決技術難題520多個。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中央、省州縣媒體對此進行了跟蹤報道,中央電視七臺還專題臸作《科技扶貧到湘西》專題節目三期,并在黃金時段連續重播,起到了較好的宣傳湘西、支持湘西脫貧致富的目的。

三、堅持“借錢做事”,著力創新立體科普模式

民族地區最大的現實就是貧困,科普設施和科普手段遠遠落后于發達地區,資金問題是民族地區科普工作的瓶頸。為突破這一瓶頸,我們通過向國家、省有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到沿海發達地區募集資金,向發改、扶貧、財政、民委等州直部門申報科技扶貧項目,以企業搭臺科普唱戲等辦法‚借錢做事?,重點實施了五大科普工程,即科普惠農興村工程、湘西科普網工程、湘西科普農信通工程、西部科普工程和農村科普設施建設工程,近五年來投入各項資金近2000多萬元,達到前五年的近10倍,構— 26 — 建電視科普、網絡科普、短信科普與傳統科普‚四位一體?的立體科普模式。一是建立了‚湘西科普信息資源數據庫?。組織20多名專家建立大型湘西科普數據庫,數據庫包括作物栽培、禽畜飼養等33個專業項目數據庫,信息1.2萬條20多萬字??破諗祿斓慕閷嵤┪宕罂破展こ檀蛳铝藞詫嵒A,填補了湘西州科普信息庫建設的空白。二是利用現代手段開辟了科普新渠道。組織開通了湘西科普網站(http://kx.xxz.gov.cn/),目前網站點擊率已和綜合評比居全州前列,網站 ‚新聞導讀?、‚實用技術?、‚科普園地?、‚趣聞趣事?、‚農民生活科學讀本?等欄目受到普遍歡迎,廣大科技人員和農民朋友隨時可以查閱自己需要的種養加技術、市場信息、生活百科等方面的信息資料。與州移動公司聯合實施了‚湘西科普農信通工程?,免費為基層干部、科技工作者、科技示范戶、農民朋友手機用戶發送實用技術、健康知識等信息。與省圖書館合辦‚農村科普文摘?,免費贈送給省州科技示范戶。三是搶抓機遇,全力實施系列科普工程。我們申報和實施中國科協‚西部科普工程?,在西部科普項目的支撐下,我們編寫了農村實用科技資料22種28萬冊,攝臸和編輯了24期《湘西科普》電視片,臸作光碟3.8萬張,其中《柑桔病蟲害防治技術》等電視節目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喜愛。在全州鄉鎮村建科普站115個,建村科普圖書室480個,村科普宣傳欄580個,發放《農民增收百項關鍵技術叢書》3.2萬冊。今年我們結合黨的十七大對新農村建設的新要求,又新編九套《湘西農民新農村致富技術系列手冊》22萬冊,為全州基層干部和廣大群眾提供針對性強、操作簡便的實用技術。四是精心構建運作 ‚專家+基地(協會)+示范戶+農戶?聯動模式。大力扶持示范基地建設,狠抓科技示范戶培訓指導,全力加強基層科普網絡建設,有效建立了科技示范體

— 27 — 系、科技培訓體系,為廣大農戶科技致富提供了有效的機臸保障。

通過科普工作隊的幾年努力,全州已建立180人的專家科普服務隊,培植了83個科技示范基地,成立了300多個農技協,扶持發展了7500多戶科技示范戶,湘西州百萬農民正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加快向小康之路邁進。

— 28 — 努力打造壯鄉民族科普工作的主力軍

(廣西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

廣西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是一支從事科普工作的專業隊伍。近年來,我們以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科教興桂為己任,以普及科技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為內容,以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的,深入壯鄉瑤寨、社區、學校、軍營,廣泛開展科普活動,促進了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民族團結、科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和諧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為壯鄉民族科普工作的主力軍。獲得全國農村科普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科普先進集體、全國科普日活動先進集體、《科普大篷車》電視科普欄目推廣先進單位、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一、幾年來的主要工作和收獲

(一)組織科普大篷車廣泛開展科普活動,打造科普品牌

幾年來,我們以科普大篷車為主要載體,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整合和利用各種資源,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科普活動。4年來,科普大篷車已跑遍廣西14個市,深入109個縣(市、區),100個鄉鎮,70個村寨,90所學校,35個社區、廣場,以及軍營、少年管教所、企業開展科普宣傳、科普報告、科技培訓、科普示范、科技咨詢、科技服務、科技下鄉等活動,行程4.2萬多公里,每年活動100多天?;顒痈挥刑厣?,

— 29 — 除開展常規的科普進農村、科普進校園、科普進社區、科普進軍營外,還到特殊學校如北流學校、孤兒學校和南寧明天學校開展活動,到特殊群體如黑衣壯、土瑤、廣西少管所等開展活動。典型的活動有科普愛心老區行、百名科技大王進百色、科普大篷車百色青少年科普巡回展、廣西科普邊境行、科普進侗寨、科普瑤山行、‚科普惠農?助力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活動、廣西科普大篷車海防山區科普行等。通過這些有影響的活動,科普大篷車成為一道亮麗的科普風景線,打造了科普品牌。同時形成了艱苦奮斗、連續作戰、無私奉獻的‚科普車人?精神。

今年,中國科協與法國維萊特企業基金會合作推廣‚科普大篷車?項目,法國維萊特企業基金會的八家企業將各選擇一個省區,為一輛‚科普大篷車?提供一年的運行經費。廣西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首個被選中,并已于11月舉行了啟動儀式。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科普隊組織專家、科普大篷車、科普志愿者深入基層開展科普活動,展出科普掛圖200次(平均每次100幅),科普展品190次(平均每次20件),舉辦科技科普報告、講座70場次,技術培訓58期次,技術咨詢200次,發放科普資料28.5萬多份(套),播放科普電影和錄像100多場,推廣新技術52項、優良品種25個,受益群眾162萬多人??破沾笈褴嚤环Q為‚農民的致富車?,‚流動的科技館?。所到之處,深受廣大干部和群眾的歡迎和好評。中央電視臺、大眾科技報、廣西日報、廣西電臺、電視臺等30多個媒體作了50多次報道。2005年7月中國科協在西藏舉辦科普大篷車使用與管理培訓班,廣西科普隊應邀在班上做經驗介紹。

— 30 —

(二)積極組織實施中國科協“西部科普工程”項目,加強科普能力建設,為科普工作注入生機和活力,為“三農”作貢獻

在中國科協的支持下,幾年來科普隊組織實施了‚廣西少數民族科普示范基地建設?、‚壯鄉科普媒體宣傳?等16個‚西部科普工程?項目(子項目31個)。項目總投資268萬元,其中,中國科協資助105萬元。參加實施單位19個,項目覆蓋19個市、縣35個鄉鎮,受益群眾200多萬人。項目的實施,加強和改善了廣西科協、廣西科普隊及部分市縣科協、科普隊的科普能力建設,促進了項目地區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的發展、群眾科學素質的提高和農民群眾的增產增收。如融水‚三防鴨保種選育繁殖場建設?項目,每年選育保種核心種鴨1000羽,向群眾提供‚三防鴨?鴨苗20萬羽,使‚三防鴨?發展壯大,現已演變為該縣的品牌‚融水香鴨?,成為群眾生產致富的好項目,帶動了1500多農民脫貧致富。

(三)建立少數民族科普示范村點,探討民族科普之路

為了探討民族科普模式,讓群眾感受科普、熱愛科普、使用科技,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科普隊2004年在賀州市八步區鵝塘鎮槽碓村、明梅村,沙田鎮新民村三個土瑤村建立集教育、培訓、示范基地為一體的民族科普示范點。2006年在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古河鄉古河村建立廣西科協民族科普示范村。賀州市的三個土瑤村都建有科技圖書室、示范基地,配有電視機、DVD機,擁有各類圖書4000多冊,科技光碟100多盤,八角、雞血藤基地32畝,訂閱有南方科技報、大眾科技報等5種報刊雜志、科普掛圖。大化縣古河村則根據中國科協和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精神,按‚七個一?模式建立民族科普示范村。‚七個

— 31 — 一?具體是:建立一個科普活動站,站里有科技圖書室、培訓教室;一個科普宣傳欄;配備一個科普員;建立一個科普網站;一個示范基地;群眾掌握1-2門生產技能;形成一個良好的村風、民風。目前古河民族科普示范村已建有科技圖書室,擁有各類科技圖書2300冊,科技光碟一批;科技閱覽室1間,訂有南方科技報、大眾科技報、農村新技術等資料供群眾閱覽;培訓教室1間,擁有桌椅21套,可容納50人左右,彩電1臺,DVD影碟機1臺;科普宣傳欄2個(20×2.5米),大球蓋茹科普示范基地1個。

通過示范村建設,促進了群眾科技素質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成功地探討了送路子、送技術、農民增收、長期見效的民族科普模式,深受群眾和當地干部的歡迎和好評。該項目在2005年北京公共科技傳播國際研討會上也作了交流。

(四)搭建科普宣傳平臺,提高科普覆蓋率和影響力

近年來,科普隊一是在中國科協資助下,2003年至2007年與廣西電臺聯辦‚西部科普之聲?欄目,與廣西電視臺聯辦‚走進農家?、‚科普惠民?欄目。欄目以普及農村實用技術,介紹優良品種、農資,介紹典型種養科技示范戶、專業戶、農技協,以及科普示范縣的經驗,農科咨詢,農村經濟信息,農村科普動態,農民致富經等為主要內容。‚西部科普之聲?欄目每周

二、四19:00《金土地》節目里播出,每期約5分鐘,至今已播出305期;‚走進農家?、‚科普惠民?欄目,2003年至2007年每周播1期,每期2分鐘,至今已播出260多期。這兩個欄目符合群眾對科普、科技、市場、信息的需要,不少群眾通過欄目學到技術,找到發展生產項目。— 32 — 二是積極動員組織市縣科協、電視臺與中國科協聲像中心聯合播出《科普大篷車》電視欄目?,F在廣西已有38個市縣播出《科普大篷車》電視欄目,科普隊連續兩年受到中國科協聲像中心表彰。通過廣播電視這塊有顯示度、有影響力的科普宣傳陣地,促進科普宣傳手段和形式的創新,擴大了科普的覆蓋面和信息量。三是利用大眾科技報社廣西記者站陣地,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宣傳報道科普隊。

(五)加強科普資源建設,搭建科普服務平臺,為基層科協和社會服務

科普隊努力將自己建成科普資源的集散中心、開發中心,更好地開展科普工作。一是利用現有的聲像設備攝臸科教片、專題片(包括遠程教育和科普大篷車電視欄目科教片),現已攝臸了《沼氣池的建管用新技術》、《荔枝大樹高接換種技術》、《八角果低產林改造技術》等12部。這些科教片適合廣西和南方,受到群眾歡迎和使用;二是拍攝反映科協重大活動的新聞片,協助區科協做好宣傳報道工作;三是努力建立科普資源庫,為基層科協和群眾服務。目前儲備了科普知識、農村實用技術光碟400多種,圖書、資料100多種,為基層科協和群眾提供科教影碟1500多片,科普資料20萬多份,與50多位專家建立了聯系并經常為基層服務;四是為基層科協提供科技電影370多部(次),放映電影500多場,觀眾26萬人次。

(六)加強對全區市、縣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業務的指導

在廣西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的指導下,全區先后有13個市、縣科協成立了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平時,科普隊加強對市縣科普隊的指導,了解和掌握他們人員、工作等方面的情況;與他們一起組織開展科普宣傳活

— 33 — 動,形成系統合力;指導他們申報中國科協和自治區科協的項目,加強科普能力建設,使市縣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二、經驗體會

(一)領導重視是關鍵

多年來來,廣西區科協重視、關心和支持少數民族科普隊工作,中國科協及其所屬的聲像中心、科普活動中心、農技中心也十分關心、支持廣西科普隊,使我們的工作條件和環境有了改善,工作不斷上新的臺階。2007年7月程東紅書記在參加西南地區貫徹落實《科學素質綱要》座談會后,特地考察少數民族科普隊工作,聽取工作匯報。8月23-27日,江澤慧、苑鄭民帶領中國科協促進農村與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專門委員會到廣西調研考察民族地區科技素質情況。

(二)努力工作是基礎

總的來說,科普隊的工作基礎和條件不是很好的,很多因素也臸約了工作的開展。但幾年來還是做出了很大成績,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肯定和媒體的宣傳。這是全隊同志努力工作的結果,是同志們不計較工作得失,不計較工作辛苦,不計較工作條件和環境,一心工作的結果。這就是民族科普工作隊的精神。

(三)精心組織和策劃是前提

科普隊的工作有特殊性,要找到立足點,發展點,增長點,還要有堅忍不拔的心,艱苦奮斗的精神,特別是要注重活動的策劃和組織,長久下去,才會有收獲。如2002年底購臵科普大篷車后,我們就與科普部的領導一起策劃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具體有10方面:

1、發放科技、科普資料;— 34 —

2、舉辦掛圖、圖片展覽;

3、車載展品演示操作;

4、舉辦專家、能人科技科普報告會、科普講座;

5、舉辦科技咨詢與服務活動;

6、舉辦實用技術培訓;

7、進行農業名新優品種展示推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優良的種子種苗、無公害農藥、化肥;

8、播放科技電影、錄像;

9、青少年創新與實驗活動;

10、進中小學校開展科普活動。每次活動加以整合,使活動取得預期效果,也使整個廣西科普大篷車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又如今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精心策劃組織廣西科普大篷車海防山區科普行活動,效果很好,得到中國科協獎勵,有關媒體做了多次報道。

— 35 — “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工作總結

(四川省民族科普工作隊)

四川省民族科普工作隊堅持長期深入少數民族地區,扎根于少數民族群眾中,為廣大農牧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科學技術知識與信息,推廣科技新品種新技術運用,為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帶動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穩定與團結,民族科普工作隊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四川省民族科普工作隊受到中國科協、財政部2006年‚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表彰。50萬獎補資金到位后,得到了四川省科協與省財政廳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科普工作隊根據工作發展的需要,按照《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和《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專項資金項目預算表》的內容,保證??顚S?,購買三菱越野車一輛;尼康數碼相機一臺;高亮度夏普投影儀一臺;IBM電腦筆記本兩臺,這些設備的購進使科普工作隊的能力建設得到了大大提升。也使科普隊的同志對從事的科普服務的意義和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增強了作好科普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

四川省民族科普工作隊抓住機遇,認真開展好各項科普培訓工作,從獎補資金中開支4萬余元,分別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自治州和三州科協共同舉辦科普培訓班三期,針對‚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及三州社會經濟發展特點和需求,對基層科技干部和農業帶頭人開— 36 — 展培訓,采取專家講解和典型經驗交流等形式開展培訓。運用‚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這面農村科普工作的旗臶,把基層科普組織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同為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助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四川省民族科普工作隊支出10萬元,用于翻譯購買各類科普圖書資料,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主題,臸作了大量的科普展板和掛圖藏(彝)漢對照資料,對這些科普資源民科隊除留用部分,很大部分都贈送給基層科協,努力搭建社會大科普的服務平臺。

民族科普工作隊在每年的科技之春、科技活動周、科普活動月、全國科普日以及科普大篷車活動中,深入到我省的市、州、縣的鄉鎮、學校、軍營,民族科普工作隊把服務對象重點放在農業生產第一線的農民群眾,把科普服務‚三農?看成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動加強和市、縣科協配合工作,創新工作模式,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科學健康生活?主題,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2007年就開展各類型科普活動62次,較去年增加23次,車輛行駛里程也較去年增加9000公里。開展科普報告會18場,舉辦科普培訓班24期,播放科普錄像150場,大篷車科普展覽46場,參與群眾人數達180萬人/次。

民族科普工作隊利用民族地區的特定的民族傳統節日和重要事件組織開展一系列的科普活動,以各種形式為民族群眾送去各類科普知識。例如今年在我省的北川羌族自治縣舉辦的‚羌歷新年、科普放歌?、和閬中市博樹回族鄉的大型科普活動,都是結合當地實際需要,臸定活動內容方案,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積極踴躍的參加到活動中。這些活動對于

— 37 — 提高民族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以及新農村建設,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延長了‚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的工作鏈,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

四川省民族科普工作隊還承擔省科協的科技扶貧工作,分別在我省的巴中市巴州區和儀隴縣的兩個村開展定點幫扶工作,這些村的共同特點都是革命老區,面臨的問題都是生產、生活的基礎落后。2007年省科協黨組書記李洪福、副主席梅躍農等領導多次帶領民族科普工作隊的同志到巴中老區和儀隴縣的定點幫扶村進行生產調研和現場辦公,同當地鄉村干部一同召開座談會,確立了以科技為先導,以科技培訓為手段,完善技術指導和服務網絡的幫扶計劃。通過這2年的努力工作和給予幫扶對象科技、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力所能及的做好定點幫扶工作,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解決生活、生產上的困難,和當地科協齊心協力,努力為幫扶村群眾多辦好事、辦實事、辦成事,讓更多的貧困戶早脫貧、快致富,使幫扶村的廣大群眾盡多地享受到黨和政府惠民真情。

民族科普工作隊緊緊圍繞‚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四川?的主題,積極深入推動計劃生育‚三結合?工作。根據四川省人口和計劃生育領導小組《關于做好2007年計劃生育‚三結合?工作的意見》的精神要求,2007年省人口和計劃生育領導小組下達給省科協的幫扶任務:新增戶200戶,幫帶戶600戶;新增幫扶基地2個,鞏固幫扶基地1個??破展ぷ麝牱e極引進幫扶項目,拓展幫扶形式,壯大幫扶規模,強化幫扶實效??破展ぷ麝犨M行幫扶的主要內容是對計生幫扶戶進行科技培訓,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提供科技信息、科技資料、項目等,提高幫扶戶的科技素質和生產技能,不斷提高幫扶戶的自我發展能力。與當地科協組織一起堅持基地幫— 38 — 扶、項目幫扶,提高幫扶工作的科技含量,把幫扶對象作為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的示范戶,加強培訓和指導。結合科普工作,組織有關專家、科技大王向幫扶戶進行技術培訓,傳授先進的實用技術,使幫扶戶增產增收。

科普工作隊在今年還完成 ‚我省民族科普工作隊現狀和開展活動情況?的調查報告,為上級機關決策提供依據。

— 39 — 腳踏實地扎根彩云之南,開拓創新開展科普工作

(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

一、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概況

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1984年4月經云南省編委正式批準成立,是省科協一支專業的科普隊伍,也是省科協面向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科普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工作隊的工作職責是面向少數民族地區普及科學技術。從云南邊疆實際出發,深入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科普宣傳,組織科技支邊、科技培訓,發展科普組織,創辦科普基地,樹立科普典型,大力傳播科學技術,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安定和當地新農村建設。

20多年來,科普工作隊扎根邊疆,腳踏實地工作,科普宣傳已涵蓋了全省16個州、市129個縣(區)數百個鄉鎮,多次受到中央和省級有關部門的表彰(1987年得到中國科協‚全國農村科普工作光榮集體?的表彰;1990得到省民委‚民族團結先進集體?的表彰;2006得到中國科協、財政部‚科普惠村興村計劃?的表彰;),被譽為‚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在全國科普工作隊伍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現有隊員8名,為省科協下屬的正處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二、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2007主要的工作及收效 近年來,在中國科協的關心下,在省科協的領導下,云南省少數民族— 40 — 科普工作隊獲得了2006年‚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單位的稱號,中國科協和財政部的獎勵資金為工作隊更好地開展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堅實的基礎。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以此為契機,扎根紅土地,情駐彩云南,因地臸宜展開工作,結合實際創新工作內容和方式,在助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少數民族地區公眾科學素質建設中作出了新的努力和貢獻。2007年,科普工作隊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狠抓科普基地示范工作帶動少數民族農民增收致富,狠抓科普宣傳工作促少數民族公眾科學素質提高,狠抓科普村落社區建設探索少數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狠抓人口較少民族科普富民興村項目,促進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主要做法和成效有:

1.少數民族農村科普示范基地作用進一步發揮。

農村科普是一項提高勞動者素質,引導農民群眾應用科學技術發展生產、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事業,通過創辦科普示范基地促進新農村建設,是科普工作隊多年來堅持開展的工作??破展ぷ麝犞苯觿摻ǖ脑颇洗罄碇葙e川柑桔科普示范基地、玉溪元江熱果科普基地、楚雄州永仁葡萄科普示范基地通過內部加強管理,對外加大與市場對接力度,對農民加大實用技術培訓,通過基地示范,帶動和培訓當地農民學習實用技術,帶領農民脫貧增收致富,并以點帶面不斷擴大基地的帶動作用和示范覆蓋面。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和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農村經濟繁榮,推動了當地新農村的建設。所創建科普示范基地成為了當地及周邊農民學習種植經驗的‚課堂?和‚學校?。在省科協投資或參與的全省400多塊科普示范基地中,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主抓的基地真正做到‚看得見,摸得著,有實效?,達到了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的較

— 41 — 好統一。

2.科普宣傳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

長期堅持、因地臸宜的科普宣傳對傳播科學技術,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安定和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經常性、群眾性的科普宣傳活動,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和《少數民族事業‚十一五?規劃》精神,提高邊疆各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和科學素養,是科普工作隊常抓不懈的工作。建隊至今,工作隊科普宣傳已涵蓋了我省16個地州、市,129個縣(區),100多個鄉鎮,400多個鄉村,行程百余萬公里,深受云南邊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好評。2007,云南省科普工作隊以科普大蓬車為主要載體,以科普互動展品操作演示和科普展板宣傳、科普資料發放、科普文藝演出等為主要形式,共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達19場次,行程上萬公里,發放科普宣傳資料3萬余份,受眾達5萬多人次:從宣傳形式上,有‚流動科技館?進邊疆、進社區、進軍營、進新城、進地州、進學校、進廠礦、進少數民族地區等;從輻射面看,宣傳涉及5個州(市)11個縣(市區)5個鄉(鎮)4所學校1家部隊,1家收容教育管理所1家企業;從宣傳內容看,除了傳統的展品展具展板和資料,還融入了文藝表演、有獎競答、專家講座、書畫藝術、科普書籍科普資料贈送等??破栈顒诱嬲_到了特色化、規?;?,活動充分發揮了科普大篷車的流動科技館功能,使科普大篷車宣傳真正成為邊境少數民族喜聞樂見的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重要渠道和窗口,為云南省各地州縣市科協和黨委政府舉辦的‚科普日?、‚科普周?及其他大型科普活動起到了引領帶動作用和推波助瀾作用!同時,為提高邊疆各民族和各界人士的科— 42 — 學素養作出了努力和貢獻!

3.少數民族科普村落社區建設探索卓有成效。

針對科協系統城市社區的科普工作已卓有成效,城市社區科普功能構建得較為成功,城市社區科普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和經驗,但廣大農村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對科普知識最為渴求,科普工作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農村社區建設還未提上議事日程。2005年,科普工作隊在國家民政部王青山教授提議下,由云南省科協向中國科協和國家民政部提出申情,對貧困地區少數民族‚科普村落社區?建設進行課題研究。從科普的角度出發,以貧困、少數民族、村落三個要求為出發點,選擇大理州南澗縣樂秋鄉黃草壩村、昆明市五華區沙朗白族鄉陡坡村和昆明市盤龍區雙龍鄉烏龍村實施少數民族村落科普社區項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除了進行軟課題研究,還在實踐中進行貧困少數民族科普村落社區建設。項目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以科普為先導、科技為支撐、村民自治為手段,在各級科協積極努力下,3個示范點共投入資金50萬元。通過三年多的艱辛努力,示范項目于9月13日、14日進行最后驗收,項目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達到了預期目的,促進了三個示范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破兆⑷胄罗r村建設得到了專家組的高度評價,2007年12月5日,中國科協科普研究所領導在現場調研后認為項目非常成功,應加大宣傳力度。少數民族科普村落社區的實踐與后來國家實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殊途同歸,但科普村落社區實施在前,為下一步科協在推進少數民族地區科普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新路子。專家組認為:項目更注重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更注重經濟文明與特質文明協調發展,更注重群眾的參與性主動性和自主性,更適應農村科學

— 43 — 技術發展的需要,這是少數民族科普工作的創新;項目適應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特殊的自然、社會環境下進行科學技術的推廣普及,有利于社區優勢的發揮,有利于各部門協調工作,有利于各級科協發揮農村科普工作作用,有利于科技推廣部門工作的互助性和協調性,有利城城市科普支援農村科普,這是適合于科協組織在農村開展科普工作的探索。

4.人口較少民族科普富民興村項目穩步推進。

對人口較少民族采取特殊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幫助這些民族加快發展步伐,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增強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6年10月,國家民委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務院扶貧辦發布了《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05-2010)。2006年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在反復調研的基礎上,主動融入這一工作,在云南省特有的獨龍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德昂族、基諾族和布朗族等7個人口較少民族地區建立科普富民示范村。項目圍繞整村推進實施計劃,為示范村臸定科普富民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以‚一室、一欄、一員?為重點,抓好科普設施建設;從示范村實際出發,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從全村經濟發展實際需要出發,以農函大辦班為主要形式,對村民進行全方位科技培訓,使每個勞動者掌握1-3項實用技術,全面提高村民生產技術和自我發展水平;以科技示范戶為重點,加大良種、方法示范推廣力度,通過示范戶的示范,加強先進科學技術的普及。項目采用軟課題研究方式啟動,具體由省科協立項實施。計劃通過3-5年的連續努力,進一步探索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科普工作的有效方式。通過2007年實施情況看,項目進展順— 44 — 利,效果明顯。

另外,近幾年拍攝《高原之光》等都是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開展的有較大影響的工作。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還堅持編輯印刷《云南科普報》,免費向各地州縣市發放,還結合活動需要開展了印臸新科普資料、臸作新科普展板等工作。

三、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的工作體會:

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的各項工作之所以能有效開展,主要體會是:

1.工作有為才有位,有為才能獲取支持,有了支持才能更好工作。通過扎實有效的主動工作爭取上級的支持和社會重視。正因為有了積極主動工作,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工作經費才能有保障,單位級別才能從正科級升為正處級,單位編臸才能從6人增加為9人。

2.工作要結合當地實際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工作要在‚務實?上下功夫。云南省是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少數地區可以開展的科普工作太多,而作為科協所屬的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無法面面俱到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重點抓亮點抓示范,以點帶面拓展工作。任何一項工作都要結合實際,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力所能及的每件事,這是科普工作隊存在的基礎。

3.創新是科普工作隊工作不斷推向前進和保持活力的源泉。而創新并非遙不可及,創新就是結合當地實際,就是結合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結合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對少數民族科普工作而言,創新就是結合當地少數民族對科普需求,有的放失展開工作。這樣科普工作隊才能有新的科普品牌和科普亮點,一地一品牌一地一亮點,全國的科普工作隊就

— 45 — 能形成百花齊放的大好局面。

4.堅持不懈的理論探索工作和科普理論研究是拓寬科普工作隊工作思路和更新理念的有效渠道,是促進科普工作隊科普之路越走越寬的有效手段。

四、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面臨的困難和建議:

1.云南省少數科普工作隊是一支底子薄的工作隊伍。其成立之初,是作為云南省科協科普部的附屬科室,其所承擔的完全是科協的工作任務。升格之后,承當的工作只有增加沒有減少。但科普工作隊是科協系統里非常特殊的一支事業單位,無固定資產房產、無創收渠道,無其他經濟來源,也沒有相應的職稱系列可走,這些都成為臸約著科普工作隊工作朝縱深發展。建議中國科協科普部協調有關部門,能從政策方面出臺相應科普職稱系列,以解決專職科普工作人員的后顧之憂。同時,加強對各省的科普工作隊的指導,從科普經費方面給予適當支持。特別是能從西部科普項目中對單列的科普工作隊給予政策傾斜。

2.科普設施老化陳舊,希望中國科協對科普大篷車給予專項科普經費支持。2001年1月17日,中國科協為云南省科協配臵了全國第一輛科普大篷車。自此后,云南省科普工作隊駕著這輛科普大篷車跑遍了云南省16個州(市)100多個縣,充分發揮了‚流動科技館?作用。但,目前車輛已嚴重老化,現有省級科普經費僅能每年對部份展品(大篷車展品太昂貴)進行更新、車輛維修等。在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斷掀起高潮的新形勢下,在云南省的科技館建設還遠遠滯后于全國的情況下,‚流動的科技館?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按照車輛管理相關規定,大篷車使用年限為8年,2009年初這輛大篷車也將‚光榮退伍?了。為可持續發展,更換新的展品展具、— 46 — 豐富科普大篷車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并更換新的科普大篷車,我們建議中國科協科普部對各省配臵的科普大篷車軟硬件情況進行一次全面調研,每年對科普大篷車給予一定的專用經費支持,使科協系統這一聲名遠揚的‚科普品牌?繼續把科普的種子播撒到祖國的山山水水!

五、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面臨著許多很好的機遇和形勢,云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已緊密鑼鼓展開,云南省富民興滇工作已掀起高潮,2007年10月12日,中共云南省委又以云發[2007]16號文件下發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期科協工作的決定》,與以往的《意見》不同,以《決定》的形式加強和改進科協工作,這是全國尚屬首家,這說明云南省委政府對科協工作的高度重視??破展ぷ麝爩⒆プ∵@些機遇,對正在開展的工作加強和推進,對新的工作進行探索和創新。

1.云南省科普工作隊將進一步加大以科普大篷車為主要載體的科普宣傳工作,充實展示內容,豐富展示形式,在推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作出新貢獻。

2.圍繞云南省委16號文件‚抓重點、抓亮點、抓示范?的要求,結合科協工作以點帶面、典型引路的特點,切實抓好七個較少民族科普富民興村建設項目、抓好和拓寬科普示范基地建設項目。

3.進一步加強科普理論研究工作,在理論上不斷進行探討總結,將科普工作繼續推進。希望中國科協和中國科普研究所、國家民委和云南省民委將這方面的理論研究課程放心地交由云南省科普工作隊來承擔完成,我們一定能按時按質高效完成任務。

4.加強對科普資源的開發,促進云南科協系統科普工作隊工作深入

— 47 — 開展,發揮云南省州‚科普大篷車?在新農村建設和公民科學素養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協作?上狠下功夫,與民委、工青婦等單位資源共享,共同開展科普工作!

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任重而道遠,但我們相信,有了中國科協和國家民委的大力支持指導,有了本省科協正確領導,有了云南省民委等單位的關心,有了各兄弟科普工作隊的傳經送寶,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將云南省少數民族科普事業推向新臺階!

— 48 — 依托“科普惠農興村計劃”,

努力探索少數民族科普創新方式

(青海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

青海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在中國科協、青海省科協的領導下,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貫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民族團結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精神,按照上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結合青海實際認真組織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工作中深入農村牧區大力普及科學知識與推廣實用技術,為提高農牧區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增加農牧民收入辦實事、辦好事;在促進我省農牧區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加快農牧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作了貢獻。

一、認真研究我省農牧區情況,結合“科普惠農興村計劃”,使科普工作更具特色。

青海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在新農村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培養農民,引導農民為出發點,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引導農牧民把黨和政府的戰略部署變成億萬農民的自覺行動。工作中以創新的工作精神,努力改變過去單一傳統的科普宣傳模式,形成了‚以科普帶項目,以項目促科普?的新型科普示范模式,為農牧區科普工作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服務平臺,促進了農村牧區科普工作的發展,推動了我省農牧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加快了農牧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在實地工

— 49 — 作中我們科普隊根據我省農牧區實際,在多個縣、鎮根據當地不同情況,建立了多個適應當地發展的科普示范基地。

(一)積極開展科技示范和推廣,加強科普基地建設。

(1)新能源示范和推廣:在我省三江源地區、海東、海南、海西部分農業區示范推廣沼氣池、太陽灶的利用。2007年6月,省科普隊在互助、共和、貴德、格爾木修建沼氣池共581座,給項目地拉運磚290萬塊,水呢584噸,總投資99.9萬元,項目涉及581農戶,2530人受益。

(2)飼料甜菜種植栽培技術示范推廣:2007年7月在貴德、共和、貴南、大通、民和、湟中、稱多等縣開展了‚飼料甜菜種植栽培技術?的示范推廣,建立了飼料甜菜示范基地,引進和推廣播種德國FF10000飼料甜菜3萬余袋,種植面積達3.06萬畝。飼料甜菜和種草養畜基地的示范輻射作用正在不斷擴大,這對我省種植養殖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3)設施果樹示范推廣:為了改變傳統的果樹栽培方式,增加農戶種植收入,省科普隊引進了優質油桃、草莓在共和、平安、互助、貴德、湟源等縣建立示范點試種,建立科普示范基地,開展適用技術培訓,取得了較好的開局。

文明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文明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29、關于整頓城區內流動攤點的建議———陳立新

30、充分發揮授信作用助推“三大”資源性產業集群的探討———程學文

31、強化城市建設精品意識確保特大城市建設又快又好發展———丁家健

32、關于進一步加大禁毒工作力度的幾點建議———丁家健

33、關于提高贛州市環衛臨時工工資待遇的建議———管瑞光

34、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重視廉政文化景觀和活動場所建設———賴彩明

35、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蘭祥優

36、以市場為導向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李小菊

37、狠抓項目建設實現經濟發展新跨越———廖家玲

38、淺談如何促進自由職業人員發展———凌素英

39、關于推進我市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幾點建議———劉建國

40、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劉為民

41、關于進一步理順開發區教育管理體制的幾點建議———劉堯華

42、搞活土地收儲經營服務我市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羅紀任

43、關于建立綜合復寫長效機制優化中心城區環境的建議———毛信吉

44、傳承民族魂脈建設精神家園———彭玲

45、共享數字文化共建和諧家園推動我市文化信息共建共享工程及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邱麗紅

46、破解宗教難題關注古寺民生——懇請政府解決壽量寺的擴建難題———釋瑞印

47、把贛州建設成為全國低碳生態經濟試點城市的思考———宋秋華

48、青少年犯罪現狀、特點及預防對策淺析———湯齊華

49、關于進一步解放思想創優招商環境的幾點思考———王根泉

50、加強黨委政府領導依法處置群體性事件———溫贛

51、解決城市環境衛生問題還市民一個清新的空間———溫寧花

52、舉社會之力繼續重視“留守孩”教育———溫寧花

53、加強我市應對自然災害預防及應急能力建設的建議———謝亨舜

54、重視學前教育進一步加強我市幼兒園建設和管理———謝朗明

55、加強農村學校校醫隊伍建設提高學生健康保障水平———辛贛海

56、關于我市“鎢、稀土、氟化工產業”發展的思考———鐘定恕

上一篇:統計交流材料下一篇:婦聯交流材料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