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如何發表教育學論文范文

2023-03-03

如何發表教育學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研究論文 研究范疇 成果組成 期刊分類 核心期刊

近年來,有關學術論文的撰寫、投稿等已有一定的研究[1]-[6],然而針對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者而言,系統性地介紹研究論文的撰寫、分類、期刊的發表等的研究仍顯不足。針對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者而言,貼近中小學教育工作實際的研究論文的撰寫與發表的系統性全面論述介紹顯得很有必要。

1.研究論文的分類

研究論文從內容上講,主要有理論創新、經驗總結、綜述論述、應用研究等;從形式上講有調查報告、研究報告、教育評論、畢業論文、學術論文、專利設計發明等。

理論創新性研究論文。主要是在已有相關理論、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局部創新或完全提出一個新見解、新理論,通過嚴謹的語言、嚴密的邏輯推導論證得到一個新的理論、新的體系、新的公式步驟或新的適用范圍等,以彌補已有研究的不足,糾正流行說法偏差,填補研究的空白,達到現有研究的新高,此類研究論文通常稱為理論創新性論文。一般情況下,在某一領域、某一范圍,只有掌握相關前沿理論、方法,具有一定研究洞察能力才可以研究提出,這類人通常具有強大實踐背景、豐富的經驗閱歷、掌握前沿的相關理論,多數為大學、科研院所、專業研發機構等高層次人才,他們通常具有高學歷(碩士博士)、高職稱(教授)等顯著特征。

經驗總結性研究論文。主要是指在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對經驗活動和認識的分析、提煉形成的在某一方面自身的見解和認識,是方式方法、實驗步驟、感受感悟等基于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一般情況下,經驗總結性研究論文的應用推廣意義和借鑒程度,決定了其研究論文分量的權重。對中小學教師而言,經驗總結性研究論文比較普遍。

應用研究性研究論文。主要是研究者借助已有的相關理論,創新性地提出應用、比較并得到實踐性、論證性的研究論文,能對正在實踐的對象提供方法指引。應用性研究論文依據拋磚引玉程度的大小,可以判斷研究論文的學術分量程度。對中小學教師而言,只有具有豐富教學經驗、有一定洞察力、掌握一定研究方法、技巧和研究工具并占用一定硬件資源的人員,才可以提出并得到較高水平的應用性研究論文。

綜述論述性研究論文。是指對某一領域而言,一段時期以來相關成果的綜述性論述,要求撰寫人員能夠站在前沿的高度,洞悉一切,以精練的語言介紹相關理論、實踐、創新等全部成果。綜述論述有范疇的大小和深淺程度之分,所涉范疇越大、深度越深,論述難度越大。綜述性論述的重要作用是概括全面、提綱挈領,研讀者讀后能夠快速了解目前研究領域的狀態,可以指引后續研究者明確目標、直奔前沿主題進行研究,撰寫此類成果的人員應是長期從事這一領域或對這一領域前沿知識了然于胸的高層次人員。

2.教育研究的層面

近年來,隨著從事中小學教育的高學歷、高職稱人員的增多及地方政府對中小學研究支持力度的加大,中小學教育研究呈多彩紛呈、檔次不斷提升之勢。在相關課題,比如規劃課題、教研室課題、協會課題、重大課題、專項課題的引領下,中小學教育的課題由以前的單一性、局部性、分散性等向交叉性、綜合性、全域性、時代性、服務型等方面轉變。大型課題、重要課題、專項課題對研究人員的研究歷史、研究資歷等都提出較高的要求,這些課題往往在國家、省市某一區域具有一定前瞻代表性,往往引領重大研究方向。

對設區市層面,具有遠期規劃的市級政府、規劃、科教育部門都會結合重大規劃時段,發布本區域內重大課題研究目標,主要服務解決本區域研究解決問題實際;對縣區級層面,相關課題往往結合上級層面的框架,提出一些研究目標及方向,旨在為本區域研究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對于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者而言,立足本校、面向全縣是研究的一次突破;再提升,具備一定研究背景、閱歷后,研究可以提升到市級層面;具有較高研究水平、視野開闊、掌握一定研究資源后,研究就可以突破到省乃至國家級課題研究方面,因此課題研究、教育研究首先要求研究者立足基層,逐步提升,當然不排除起點高的特殊情況。

3.教育研究的主要范疇

作為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者,尤其本??茖W歷的年輕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教學是第一實踐戰場,最具發言權,研究的范疇可以是教材、教法、學法的認識總結,可以是班主任管理經驗的方法介紹,可以是教學模式、方式方法的比較對比研究,也可以是從管理者層面出發的質量評價研究,還可以是校級、區級層面需解決問題的某一層面研究,當然也包括實踐研究。研究范圍可以是研究教師、學生等人的因素,可以是研究教法學法等方式方法的因素,可以是管理理念、辦學體制機制等理念的研究,只要是具有代表性、有發現、可借鑒、可推廣、可應用的就可以進行研究,這些研究總體上歸類為先前提到的經驗總結、應用研究等兩大類研究論文。

進行教育研究,首先應注重經驗的積累,善于發現和總結。首先要求研究者處處“想”總結、具有研究意識,也就是在教育領域活動時,應時刻閃現并儲存思想的火花,也就是靈感。每每做事時,那些代表性、有發現、可借鑒、可推廣、可應用的東西想法應首先閃現在你的頭腦中并存儲;其次,付諸行動。教師有想法,不代表可以進行教育研究,教師應該在某一段時間靜下心來,認真梳理你的想法,同時印證你的想法,可以通過中國知網認真查閱、研究此范圍是否有人已經研究,研究的領域、范圍是否全面,你計劃研究的內容是否具有創新性等,靜下心來讀完、研究完就可以知道你的研究是否有價值,是否值得研究;第三,掌握一定的工具。戰場上打仗,首先武器要精良,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素養,比方說掌握一門數學軟件應用工具,比如SPSS,也比如說掌握一定的處理技巧,如某種獨特的試驗方法、某種處理軟件等;第四,掌握一定的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吃飯就要有糧食,研究就要有數據支撐,尤其目前大數據時代,沒有數據支撐的研究就會顯得空洞、乏力。有些素材有時可以直接收集,有時需要跨時間段聯合取得,通常情況下,取得的素材是否有代表性往往成為一個研究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四個步驟的實施和深入推進,將使你的研究逐步從經驗總結性向應用研究性轉變,達到綜述論述性。一般來說,中小學的純理論創新性研究論文很難達到,主要是研究的領域、研究者資源、資歷、研究時間、掌握的資源等受到很大的限制。

4.研究論文生成

以應用性研究論文為例,一篇發表的成果論文通常由摘要、引言、相關介紹、正文、結論、參考文獻等六部分組成,當然有時引言和相關介紹可以合并,廣義上講,還可包括諸如關鍵詞、

撰寫一篇研究論文,在總體醞釀生成階段,一般是研究者先寫出正文部分的草稿,因為這是研究論文最主要的東西,主要東西得到了,然后才是比較修正;其次相關介紹部分,由于研究的內容往往要求比較專業,成果介紹一般會涉及一些新的定義和術語,如果不提前介紹,研究的東西往往就會因為太專業、跨度大導致部分內容脈絡不清晰,讀者難以理解;再次是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承上啟下,介紹你研究的背景意義,說明你的研究是否有創新性、有意義的重要鋪設,一般引言常常包含相關研究論文的介紹,這些研究論文需要被精簡概括,相關目錄常常放在后面參考文獻中。引言中論述的研究論文往往是小綜述,小綜述是否全面、是否到位往往成為后續課題是否有意義研究下去的重要判斷依據;最后是摘要。摘要就是喉舌,摘要一般要求200字左右,需要精確概括你研究論文的方式方法和成就及借鑒意義,審閱者閱讀你的研究論文,第一時間就是看你的摘要,摘要寫得清晰明了,審閱者一看即清,由此可以判斷研究論文是否有意義,創新的成分有多大,是一篇文章能否發表的最主要影響要素。這是一篇研究論文成文時一般的主要生成順序。在準備階段,一般是先有想法,再研究查閱相關資料,確定想法是否值得研究,然后是積累素材,得到正文的結果。一篇基本成型的研究論文在發表前,一般都會將研究論文冷靜一段時間,稍后再予以修繕,確定無誤即可投稿發出。

5.研究論文發表的期刊

對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者而言,研究論文的發表,一般指期刊的發表。本質上講,期刊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將自己理論成果表達出來,發表自己看法的地方。既然是成果,自然在某些審閱者的眼里就有成果大小、是否值得發表之說,因此人為地就有了期刊的分門別類之說。從期刊的主辦者來說,期刊主要分為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市級期刊。這種分法實際上是期刊本身刻意為之,國家從來沒有對刊物做過級別之分,也就是在影響力和專業程度上沒有省級和國家級的差別。所謂國家級期刊和省市級期刊之分,主要為方便管理,即國家單位主管期刊為國家級期刊,省單位主管期刊為省級期刊,市級單位主管期刊為市級期刊。“國家級期刊”,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刊物。省級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期刊及各本、??圃盒V鬓k的學報(刊);市級期刊通常指市級層面相關部門主辦的期刊。這種期刊分類方法并無明文規定,之所以有這種分法,無非兩種情況,一是有一些代理中介忽悠投稿者,讓大家誤以為省級期刊沒有國家級期刊好,代理中介可以將你的成果短時間內刊發到所謂的國家期刊上面;另一個就是某些省市在職稱評定時,一般要求論文是省級期刊的標準。事實上,這種做法有失偏頗,不能因為是小刊物就給予否定,小刊物上也會有高質量的文章。在我國,刊物有CN類刊物,ISSN類刊物。CN類刊物就是在我國發行的刊物,ISSN類刊物,就是在國際上發行的出版物。通常情況下,多數刊物既在國內發行又在國外發行,是否正規主要看是否有國家正式批準的CN、ISSN刊號,可以從國家新聞出版總局網站查詢到,發表文章時,只要確定期刊雙號齊全即可。通常被中國知網、維普資訊、萬方數據庫、龍源期刊網等收錄的期刊都為正規期刊。

國外重要刊物,主要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與人文學科三大類。目前SCI和SSCI、AHCI為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三大核心數據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理工科的科學引文索引,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編輯出版的引文索引類刊物,創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盤版及聯機數據庫等載體。SCI收錄來自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約3500種,涉及基礎科學的100余個領域,每年報道60余萬篇最新文獻,涉及引文900萬條。被SCI收錄的這一刊物的論文即為SCI論文。SCIE(SCI Expanded),即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即網絡版),SCI和SCIE是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重要期刊,包括2000多種外圍刊。SSCI是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同時收錄SCIE收錄的期刊當中涉及社會科學研究的論文。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藝術與人文科學領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數據庫,內容涵蓋覆蓋文學、歷史等社會科學9大學術領域28個學科,目前收錄1752種國際權威的期刊作為文獻源。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亦由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推出,主要收錄涉及農業科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等22個學科的全球11000多種學術期刊,是基于SCI和SSCI中的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兩個月更新一次,是一款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主要通過論文數量、被引頻次、高被引、均被引頻次、前沿論文、熱點論文等6大指標,分析出世界排名前1%的研究論文、科學家及研究機構,還分析出世界排名前0.1%的熱點論文及排名前50%的國家地區,進而對科研水平、期刊學術水平、學術影響力、學術聲譽進行全面衡量。

在我國,學科通常只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類,藝術與人文學科被包括在社會科學內。目前國內期刊大約一萬兩千余本,根據期刊的總體學術水平、影響力,按照一定核心期刊遴選體系評價標準就可以對期刊進行一定的分類。不同單位、不同領域遴選體系評價的標準不同,就會產生不同分類,目前國內有影響的“標準”主要有以下7種。第一種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收錄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藥衛生、工程技術、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發。數據庫分為核心庫和擴展庫,核心庫的來源期刊經過嚴格的評選,是各領域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擴展庫的來源期刊經過大范圍的遴選,是各學科領域較優秀的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每兩年遴選一次,目前已積累論文記錄530多萬條,引文記錄7400多萬條。2019年度—2020年度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收錄來源期刊1229種,其中中國出版的英文期刊228種,中文期刊1001種,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常被譽為“中國的SCI”。第二種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國外稱作SSCI),用來檢索中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文獻被引用情況。CSSCI是由南京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開發研制而成,分來源期刊及拓展版,最新2019—2020版收錄包括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在內的568種學術來源期刊和214種拓展版期刊,即為常說的南大核心期刊目錄。第三種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目錄”,是學術界對某類期刊的定義,一種期刊等級的劃分。由北京多所高校圖書館及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等27個相關單位的百余名專家和期刊工作者參加評選認定,范圍涵蓋理工、人文等全部領域,每三年修訂一次,最新2017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收錄核心期1983種。除此之外,還有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發評選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研發評選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研發評選的“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設中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其中CSCD、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為目前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三大期刊遴選評價平臺。

6.研究論文的發表

發表研究論文,發表前要做到知彼知己。首先需要根據你的時間緊急程度、文章水平檔次選擇預投刊物,其次要熟讀投稿要求,特別留意字數、字體、行間距、頁面設置、參考文獻板式、投稿方式(郵箱還是注冊登錄投稿)等要求;另外,大數據時代,不同的期刊通常都有對論文的查重率要求,一般在10%—30%居多,如果引用的內容或別人原話的內容較多,往往就會使文章的查重率偏高,會給予一票否決。部分期刊,客觀上講,雖然表面上沒有單位、學歷、職稱、是否有基金等要求,但實際操作中,往往有內部標準,比如“看單位、看基金”,單位不高、基金沒有或者基金檔次不高的,不符合內部標準的投稿論文常常被放入次要考慮的位置。

選擇發表核心期刊有一定難度,需考慮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數量有限,即核心期刊的數量及發表容量有限。對具體的某種核心期刊而言,可能是月刊(一月出版一期)或是雙月刊,有的甚至是季刊,這就決定了每年出版的論文數量的有限性;二是專業性,多數期刊對論文內容涉及的范圍、是否有基金資助、字數等都有明確要求;三是學術價值要求較高,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一般都要求具有較高的學術代表性,需在某一領域達到一定的高度;四是審稿周期長、發表時間跨度長等,這類刊物往往采取初審、外審、終審等三個步驟,一通環節下來,時間最快也要2個月,假如再修修改改,有時會達到半年左右,再加上發表前的窗口期,一般一年半發表實屬正常。發表在核心類期刊內的論文,一般會認為該論文具有一定含金量,也就是投稿者趨之若鶩的原因,當然投稿核心期刊也有一定的不足,那就是論文研究成果的顯現由于發表時間的推后往往不能及時發表;最關鍵的若論文審核不通過,有時這類期刊可能不會反饋給你任何審稿信息,尤其郵箱投稿;對于現在比較流行的網上注冊投稿而言,目前暫沒有統一投稿平臺,不同期刊需要不同注冊,投稿一個需注冊一個。若選擇發表一般期刊,則可根據情況選擇學報期刊或學術類期刊,前者主要指本??拼髮W學報及專業類期刊,此類期刊對學術有一定要求,論文準備從寫作到發表一般周期在3個月—6個月,時間允許的話,可以發表在此刊物上;學術類期刊,通常理解為百家爭鳴期刊,這類期刊最大的優點是發表時間快,只要你的論文有特色、有亮點、有意義,具有借鑒、參考、推廣的作用,都可以發表在此刊物上,這是目前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主要涉及的期刊,最后一種是營利性期刊。這類期刊的典型特征是看重效益、出版量大、只要質量過關、查重率不高,一般文章就能及時發表,當然這類期刊也有見刊快、成果及時展現的優點。

7.結語

中小學教育研究基于實踐,重在過程經驗積累,在實踐中不斷提煉升華新方法、新認知,依據自身不斷提升的業務能力和掌握的科研方法,開展經驗性研究、應用性研究和理論創新研究,形成可以推廣的研究論文成果。中小學教師可以根據研究論文的水平檔次、不同期刊發表的要求、發表時間的緊急程度等遴選一定的期刊投稿。

參考文獻:

[1]宛志亮.談學術期刊論文撰寫與編排應遵循的基本格式和標準規范[J].學術研究,2015(12):12-18.

[2]尹玉吉.編輯視域下學術論文撰寫規律研究[J].編輯之友,2017(3):70-73,82-89.

[3]鐘來平.SCI論文的撰寫與發表[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9(9):461-464.

[4]張俊苗,向月波等.學術論文投稿期刊選擇的幾點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9(3):76-80.

[5]龍威.正確選擇期刊與有效的論文投稿策略[J].科技文獻信息管理,2018(2):62-64.

[6]顏愛娟,陳愛華.論學術論文投稿時作者對期刊的選擇[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8(10):118-121.

如何發表教育學論文范文第2篇

著名作家葉永烈于5月15日上午在上海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周歲。

葉先生18歲開始發表科學小品,1959年在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他成為《十萬個為什么》主要編寫作者,1961年完成《小靈通漫游未來》,影響一代代年輕人愛上科學、愛上科幻。葉先生不但親身參與科幻創作,還編選多部科幻選集,撰寫《論科學幻想小說》等多篇理論作品,積極推動科幻文化傳播,共發表、出版了300多萬字的科幻小說和1400萬字的科普作品,其著作也成為無數科幻迷不可替代的美好回憶。1979年3月,他被文化部和中國科協聯合授予“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稱號。

葉先生一直關心和支持《科幻世界》發展,多次為雜志撰寫文章。1991年,科幻世界雜志社承辦世界科幻協會年會,葉先生作為重要嘉賓出席,在中國科幻發展的轉折期給予了科幻界巨大鼓舞和支持。1993年《科幻世界》改版,葉先生專文祝賀,發表在當年第3期雜志。2019年11月,科幻世界雜志社策劃舉辦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時,特為葉先生頒發“科幻世界40周年特別紀念勛章”,并誠邀葉先生蒞臨出席,可惜最終先生因身體原因未能成行,未想竟成永別!

葉先生的去世是中國科幻界的巨大損失,科幻世界全體同仁為失去這樣一位良師摯友深感悲痛!我們也堅信,葉先生的著作和精神必將永存,若小靈通漫游未來,未來仍有先生。

先生一路走好!
葉永烈生平簡介

葉永烈,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國家一級作家,上海文史館館員。1940年8月30日生于浙江溫州。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系(六年制本科)。11歲起發表詩作,19歲寫出第一本書《碳的一家》,20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么》主要作者,21歲寫出《小靈通漫游未來》。此后,多年從事科普創作,曾先后創作科幻小說、科學童話、科學小品、科普讀物1000萬字。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國科協聯合舉行隆重儀式,授予“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稱號以及獎金。曾任全國青聯常委、中國科協委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科協常委、上??破瘴瘑T會主任、上海市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2017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8卷《葉永烈科普全集》。

作品《小靈通漫游未來》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作品一等獎;《借尾巴》獲全國優秀讀物獎;科學雜文《首先要做“馬”》《文與理》《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選入全國統編中學語文課本;科學童話《圓圓和方方》、科學小品《給自己寫信的人》選入全國統編小學語文課本?!犊茖W家故事100個》是教育部指定的中小學生必讀書目。

1980年5月葉永烈執導的電影《紅綠燈下》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科教片獎;根據長篇科幻童話改編的6集動畫電影《哭鼻子大王》獲1996年電影“華表獎”;2002年擔任總編劇的系列片《中華五千年》獲電視金鷹獎。

1983年后,葉永烈轉向中國當代重大政治題材紀實文學創作。

葉永烈作品總字數為3000萬字。

(摘選自《葉永烈科普全集》,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葉永烈科幻創作簡史

文 _ 三    豐

1976年,在《少年科學》第1期發表《石油蛋白》,開啟科幻創作之路。

1977年,在《少年科學》第2~3期連載《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跡》,引發轟動。

1978年,在《北京少年》《少年科學》《我們愛科學》《科學畫報》《革命接班人》等刊物上發表《未來的農廠》《“大馬”和“小馬虎”》《海馬》《傷疤的秘密》等多篇科普型科幻短文。

1978年,《小靈通漫游未來》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小靈通”這一經典形象從此影響至今。1980年,本書榮獲中國兒童文學創作的最高獎——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1979、1980年開始,獨立或與人合作創作《小靈通漫游未來市》《飛向冥王星的人》《生死未卜》《瘋》等科學幻想電影劇本。

1979年,在《兒童文學》發表《神秘衣》,首開“金明驚險科幻系列”。

1980~1981年,“金明驚險科幻系列”長篇作品《X-3案件》(又名《國寶奇案》)、《暗斗》(又名《塔上敵影》)、《鬼山黑影》(又名《黑影》)、《秘密縱隊》等在多家報紙連載,并分別結集出版單行本。該系列共有20多篇(部),總字數超過一百萬字。

1981年,在《少年科學》上發表系列兒童科幻作品,包括《不怕冷的“傻”弟弟》《“常有理”》《趕走惡夢》《馬大哈和114》等。

1981年,在《人民文學》上發表具有強烈社會批判性的短篇科幻小說《腐蝕》。此后在《小說界》《上海文學》《西湖》《海峽》《人民文學》等純文學雜志先后發表《并蒂蓮》《同行》《魔盒》《連理枝》《正負之間》等社會性科幻小說。

1982年,在《科學文藝》(《科幻世界》前身)第1期發表《搏》,這是葉永烈第一次在《科幻世界》上發表科幻小說。

1984年,在《少年科學》第10~12期連載《小靈通再游未來》。此后逐漸轉向紀實文學、傳記文學。

1987年,在《成都晚報》連載長篇預言性科幻小說《愛之病》。

1988年,在《科學文藝》發表短篇社會幻想小說《巴金的夢》,引發廣泛轉載。

2000年,《小靈通三游未來》(《新版小靈通漫游未來》)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深切懷念葉永烈老師

文 _ 楊    瀟(科幻世界雜志社    前社長)

庚子年初夏,突聞葉永烈老師與世長辭,震驚之余不勝悲痛,哀悼緬懷之情涌上心頭。

自1979年《科學文藝》創刊以來,葉永烈老師就積極支持我刊,從《科學文藝》到《科幻世界》,一路都有他深切關注的目光。

20世紀80年代,作為《科學文藝》的編輯,我曾兩次拜訪上海漕溪新村那個普通卻因德而馨的小屋。一次是和我刊美編向繼純同行,另一次是幾年之后,我又赴上海約稿。
1991年葉永烈參加科幻世界雜志社舉辦的世界科幻協會年會,最后排左二為葉永烈老師

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日,我再次敲開了漕溪新村那扇小門,葉永烈老師熱情接待了我。三十多年過去了,葉老師伉儷二人的音容笑貌還歷歷在目。我們相談甚歡,也挺深入,作家和編輯在共識中彼此支持,這份友誼重似千鈞。這一次拜訪,我更驚訝于葉老師的勤奮和孜孜不倦。他自稱“萬卷戶”,小屋四圍書架壁立,他的著作和收藏書籍散發出智慧之光,使得小屋熠熠生輝。交談間,葉老夫人端給我一碗紅豆涼粥,甜甜的,涼涼的。我就著書香用小勺一勺勺享用,體會著葉老師言辭之中的深意,在感動于小屋壁立的書墻之際,記住了葉家一味消暑美食——紅豆涼粥。

1988年,《科學文藝》第四期刊載了葉永烈老師的社會科幻小說《巴金的夢》。此文一經面世就好評如潮,直抵人心?!缎氯A文摘》《法制文學選刊》《報刊文摘》等多家報刊爭相轉載,也載入了《1988年全國短篇小說選》。一篇軟科幻小說有如此影響力,我刊編輯都欣喜不已。須知,這篇稿件曾幾經周折,連連遭遇退稿,還在大牌的《收獲》雜志擱置了兩年,不料,卻被我刊收獲了。在《巴金的夢》里,葉老師以黑色幽默的筆調,借助巴金、葉秘書、鄭老三人的夢,在紙上寄托了一個愿望?!皦羰且环N愿望的實現?!备ヂ逡恋卵灾忚?。

1991年,我刊更《科學文藝》之名為《科幻世界》,葉老師特來專稿熱情祝賀。更為重要的是,他以WSF(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第一名中國會員、WSF中國分會理事身份,出席了由四川省外辦和四川省科協科學文藝雜志社承辦的1991中國(成都)第一屆國際科幻大會(即1991WSF成都年會)。

1991年5月21日上午,省政府小會客廳。當我和省外辦新聞文化處處長申再望正忙于安排中外代表等待韓邦彥副省長會見時,葉老師和其他代表步入小廳。我興奮地迎上前去,握住葉老師的手,忍不住直搖晃。葉老師神采奕奕,鏡片后目光炯炯,他連道祝賀。后來我才知道,他發自肺腑地感慨:“五月的鮮花,終于在成都開放!”

五月的鮮花,終于在成都開放!

為爭取大會在中國成都召開,我們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葉老師感同身受,并鼎力支持?!拔覍3腾s往成都,在這次世界科幻小說協會年會上,我擔任了大會主席,并致開幕詞,題為《世界科幻小說協會是友誼之橋》?!?/p>

在盛大的開幕式上,成都錦江大禮堂彩旗飄舞,鑼鼓喧天,群獅歡騰,四川省委省政府領導親切接見中外代表,并熱烈歡迎WSF各國科幻嘉賓歡聚成都。面對這般盛況,葉老師心中倒海翻江,百感交集:“我深感欣慰,背了多年的世界科幻小說協會‘黑鍋’,從此終于端掉了!”

我們共同端掉了“黑鍋”,我們身在同一個戰壕!

1991年五月初夏,陽光分外燦爛,鮮花競相怒放。

開幕式結束后,當天下午,WSF論壇在省科協招待所二樓的一間會議室舉行,由中外代表分別宣讀科幻論文。葉永烈老師和當屆WSF主席愛德華茲共同主持論壇。

那間會議室約40多平方米,擠滿了與會代表和徑自闖來的科幻迷,只見黑頭發、栗色頭發和花白頭發擠擠挨挨。不少人睜大眼睛掃描這一屋最富想象力的頭腦,氣氛熱烈而又松快。介紹來賓之后,論壇開始。代表宣讀一段論文,譯者(都是志愿者)翻譯一遍。美國科幻專業雜志LOCUS主編查理斯·布朗對我嘟嘟囔囔:“楊瀟,宣讀論文后沒有安排提問?這樣念、念、念,天又熱,我……”他兩臂在胸前一抱,頭歪著,閉上了眼睛(意即要睡著了)。

那時,省科協會議室只有幾個電風扇在搖頭晃腦,嗚嗚地吹出不涼的風。而葉老師卻端坐在長條桌隔成的主席臺前,認真傾聽每篇論文,努力汲取科幻思維的精粹。

由于葉老師和出版社有約在先,他沒能繼續參加科幻論壇,也沒能和中外代表同赴臥龍大熊貓基地考察,第二天便匆匆離開了成都。但他鄭重地寫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1991年年會在中國勝利召開,成為科幻小說在中國重新振興的重要標志?!?/p>

1998年,在南京書市上,我們和葉永烈老師不期而遇。我們團隊熱烈歡迎葉老師蒞臨。他在《科幻世界》展臺前注目觀看,熱情贊揚,鼓勵我們團隊不懈努力,更上一層樓。

葉永烈老師不僅是中國科普科幻界無人比肩的大師、紀實文學大家,他還出版了許多科普科幻史料,給歷史留下了重要而珍貴的檔案。他把他一生創作的皇皇巨作連同所有的筆記手稿書信采訪錄音等悉數捐給了上海圖書館,只留下一句話——“請到上海圖書館找我?!?/p>

嗚呼,斯人已去。葉永烈老師光輝的科學思想和崇高的科學精神永遠熾烈,他3500萬字的傳世巨作如同“主力艦”,永遠獵獵航行在智慧的海洋之中。

抬頭仰望,星空璀璨,葉永烈老師會化作一顆明亮的星星,在太空在未來游弋。他在太空,我們在地球,他和我們都迎向未來。

恭送葉永烈老師遠行。
追憶葉永烈老師

文 _ 吳    巖(著名科幻學者、科幻作家)

我是20世紀70年代在高士其的引導下跟葉永烈老師建立聯系的。此前,我讀過他的《奇怪的病號》《煙囪剪辮子》。兩本童話書給我太深的印象。那時候文革差不多快結束了,出版業開始恢復。這些書寫得都還顯得拘謹,但把科學融入了故事,讓我這個科學迷久久無法忘懷。我還從同學或者親戚那里找到過發黃的第一版《十萬個為什么》中的幾本,還有“文革”前的《我們愛科學》雜志,這些書中都有葉永烈的名字。他還寫過一本《燃燒以后》,是講化學史上氧氣發現那段時間的故事,因為特別喜歡,又不是我的書,我差不多整本抄了下來。

粉碎“四人幫”是科普科幻春天到來的一聲發令槍。葉永烈老師因為一直保持準備,所以搶跑成功變成了時代的標桿。以《文匯報》為例,有時候一天里面一個版面就有三篇他的文章。為了避嫌,他只好采用兒子的名字或者干脆起一些筆名用于發表。葉老師的科普作品干凈利索,有許多很恰當的比喻,這是他潛心研究中國早期科學小品大師們作品后經自己實踐獲得的心得。他的科學童話也獨具特色,段落的排比用得特別流暢。我記得有一篇叫《一根老虎毛》,是他“文革”前寫的,已經非常成熟和成功。童話中動物植物會說話,但怎么說更有動物味兒,葉永烈有自己的做法。

葉永烈老師早在1958年就開始科普創作,但科幻創作相對開始較晚。第一篇小說是1976年在《少年科學》創刊號上發表的《石油蛋白》?,F在看這篇作品沒什么故事,也沒有什么意思,結構就是個訪問記。但我當時拿到這期《少年科學》時,沒完沒了地讀這一篇。

我到今天都認為,葉永烈老師最優秀的科幻小說是《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跡》。小說就發表于1977年第1、2兩期的《少年科學》。當時的編輯部主任黃廷元說,第1期發表之后,人們紛紛迫不及待地打電話或寫信到編輯部,想知道孵化出來的喜馬拉雅古生物是不是蛇頸龍。上海電影制片廠的人也問能不能拍個電影。這篇小說讓葉永烈老師堅信,科幻作品是他科普創作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

在閱讀了這么多葉永烈作品之后,我心中總是涌起對他的崇拜。我覺得他的名字就這么好聽。葉子是綠色的,烈火是紅色的。葉永烈這三個字怎么能從綠色變成紅色,在我腦子中就有無窮無盡的設計方案。

我在北京中學生跟科學家見面會上遇到高士其爺爺,并想通過他去“表揚葉永烈叔叔”。我寫了信,高爺爺回了信。信中說,他會去表揚葉,我自己也可以去表揚他。這樣,我就得到了葉永烈老師在上??平屉娪爸破瑥S的地址。葉永烈老師跟高士其爺爺一樣,對讀者通常是有信必復。無論你多大年紀,問題多么古怪刁鉆或者無聊無知,他們會都熱情反饋。葉老師不但給我回信,還告訴我他常來北京,希望以后可以見面。對一個中學生來說,大作家的這些話聽起來甜蜜無比。

我和葉永烈老師的第一次見面,應該是在北極閣一個賓館。那時候他正在為拍攝《紅綠燈下》做資料準備,每次到北京都住在公安部安排的招待所。我跟父親到賓館的時候,房間門開著,里面沒有人。等了一會兒,走進來一個戴黑邊眼鏡、穿著背心和西裝短褲的人,他手里拿著一個臉盆,里面放著剛剛洗好的衣服。這景象至今也還在我腦海中。我們熱情地握手時我能感覺他的手是濕的。這就是第一次跟葉永烈老師的見面。那個年代人們出差多數乘坐火車,車上很臟,大家衣服也帶得不多,所以到達后為了消除一身臭汗的影響,都要換洗衣服。

認識葉永烈老師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因為這差不多決定了我后半生所要從事的事業。

我們的談話海闊天空。隨后的一年,我跟葉老師見過一兩次,每次我都帶著作品。我開始寫科學小品和科幻小說。這些作品中多數都被葉老師當場否定了。否定的時候,他會告訴我問題出在哪里。例如,科學小品應該直接寫內容,不要用“少年朋友們,你們知道嗎”這種話語開場。哈,這個我覺得挺酷的???我當然不會這么跟他說,只是心里這么想。但我會記得刪除,并且再也沒有這么寫過。我給葉老師看的第一篇科幻小說叫《安長嶺下》,寫的是核電站出事故。不過葉老師說,核電問題寫成負面的不好。故事就這么否定了。

精細的點撥讓我提高很快。1979年,我在《少年科學》上連續發表了三篇文章,兩個科學小品和一個科幻短篇。這算是我科普科幻事業的小小開始。但后來因為對科普科幻的熱愛,導致我沒有良好分配時間,第一次高考名落孫山。在那個人生第一低谷的時段,我跟葉永烈老師也有通信。他明確告誡我,做科普科幻工作必須要上大學!如果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人是根本無法進入科學之門的。我于是安下心來復讀。對我的未來專業選擇,葉老師也很操心。他跟我和我家里人都說過,想要成為科普科幻作家,需要知識結構的文理兼容。選一個文理相間的專業是最理想的。我遵循他的教誨,選擇了心理學。

后來,科幻開始走低,社會上各種批評聲音開始出現。葉永烈老師樹大招風,是事業的急先鋒、也是被詬病最多的作家。我跟他的聯系減少了許多。一方面我在大學里面寫作明顯減少;另一方面,葉老師他們考慮到我是一個學生,為了保護我,他們盡可能不找我參加活動。

葉老師向報告文學的轉向,是從他開始寫《高士其爺爺》以后發生的。高士其是葉永烈老師的老師,對他很關懷,葉老師寫那本傳記的時候很認真。但也恰恰是這本傳記的成功,讓葉老師知道他完全可以在另一個領域馳騁。

在葉老師轉向報告文學之后的這些年,我跟他的聯系很少。一次是他編輯《中國科幻小說世紀回眸叢書》的時候,找我要稿子。我給了兩個短篇。后來才發現,這個系列差不多是對中國科幻的第一個世紀檢閱,沒有更多提供我自己的稿子是一個錯誤。

再后來就是這幾年中國科協決定要給葉老師頒發科學傳播獎。一切都恍如隔世,我們曾經走過的路已經在秋葉中消失了痕跡。對新一代,這些都是歷史或傳奇。我記得一次會議是在科學會堂開的。中午吃飯的時候,在餐廳我跟葉老師和師母坐下來聊天。這是我跟師母在這么多年后的第一次見面,高興得不得了。她還是那么親切熱情,關懷備至。葉老師呢,也還是我熟悉的那種不變的眼神。

2017年3月,葉老師準備將所有資料捐獻給上海圖書館。聽說他手中有許多信件亟須電子化,我跟北師大的科幻博士生和碩士生商量后,大家一致認為要去支援葉老師。我們派去的是一個六人組成的小分隊。小分隊在他家里工作了一周,協助他把上萬封信復制完成。在這個過程中葉老師和師母多次關照同學們,還要親手給他們做飯吃。

多年以來,對葉永烈老師的創作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其中寫得多和寫得快,還常常成為詬病葉老師創作的一個罪責。雖然此后人們否定了速度跟質量之間的天然反比關系,但怎么從學理的角度提取葉老師的科普科幻創作成就,已經成了阻擋我們認識葉永烈老師生涯的一個難題。2018年8月22日,由中國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協、上??萍及l展基金會和長三角科普創作聯盟承辦的“加強作品評論繁榮科普原創——葉永烈科普作品研討會”在上??茖W會堂舉行。在會上我嘗試著提出三點:

首先,葉老師作品思想的深度和廣度跟我們的時代是非常契合的。如果沒有這種時代的契合,他不可能成為一個輝煌時代科普和科幻繁榮的代言人。在過去的幾十年的時間里,他獲得了眾多讀者,這是因為他的創作扎根時代和超越時代,很多作品在當時看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在今天看是順理成章的。

其次,葉老師的作品通過想象力的張揚,直接對中國的應試教育產生了反抗。閱讀他的作品既需要有邏輯思維又需要有想象力,我們永遠以邏輯思維為核心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從哪里得到想象力的培養?是葉永烈和同時代的科幻作家提供了優質的作品完成了這個任務。這么多年葉先生堅持要做這些事情,堅持要做這種對抗,在多少人說他有問題、說他想入非非、說他不符合科學的時候,他堅信自己是對的,堅持要做這個工作,值得我們認可。

第三,葉老師不斷地改進創作方法并跟新的時代互動,彰顯他的作家天賦和社會責任感。他很早地引進意識流寫法,注重題材創新。此外,他不是自己創作,而且帶動了整個行業的創作提升。20世紀七八十年代葉老師在全國各地講科普,我就聽過好幾次,他用了大量時間做這些,包括回復信件。他用那么多時間做這些事情,為什么不放在寫作上?因為他有社會責任感,因為他想給這個時代做些事情。

葉老師除了寫作科普、科幻、報告文學,還是中國科幻研究的先鋒和對外推廣的先鋒。我們今天看到的中國早期科幻史很大程度也來自葉永烈老師的發掘。此外,他很早就說過,中國科幻可能會比主流文學更早走向世界。如果當時沒有葉老師往這個方向走,如何有今天的變化?

我喜歡作家韓松對《小靈通漫游未來》的評價。他認為葉老師把今天的一切都寫在里面了,科技的進步、物質世界的發展、經濟的發展,甚至社會的發展都在這本兒童科幻小說之中?!缎§`通漫游未來》規范了我們的新世紀發展。

葉老師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遺產還在,會一直激發我們去探索、去發現,走好科幻的未來之路。
悼念葉永烈先生

文 _ 姚海軍(科幻世界雜志社    副總編)

從一位記者朋友那里得知葉永烈先生去世的消息時,我簡直不敢相信。但很快媒體的正式報道粉碎了最后一點兒希望。

葉先生走了,不是那種網絡誤傳,一顆曾經給我們帶來無數科學趣味與神奇幻想的科普、科幻巨星,真的隕落了。

那剩余的、殘破的一天里,我都沉浸在悲傷之中。晚上有個朋友聚會,也是心不在焉,急著想回到家中,重新打開那本被我保存得平平整整的《小靈通漫游未來》,重溫一下那個已經和童年融為一體的世界。那本書是我買到的最早的幾本科幻小說之一。關于八十年代,我最深刻的記憶之一便是葉永烈先生的《小靈通漫游未來》。這本科幻小說各種版本暢銷300萬冊,影響了不止一代人。
1993年《科幻世界》改版,葉先生專文祝賀

初中時代,我是一名忠實的葉永烈粉絲,床頭不僅有《小靈通漫游未來》,還有《碳的一家》《十萬個為什么》以及經??l他科幻小說的《少年科學》。我后來人生軌跡的改變,跟葉永烈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播下的種子密切相關。無論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還是從一個科幻出版人的角度,我都要感謝葉先生,感謝他當年寫下那么多優秀的科幻、科普作品,激起一個少年對未來的憧憬,更改變了那個少年的生活,讓這名少年成為一名科幻編輯。

然而,1982年以后,科幻讀者就很難再“見到”葉永烈先生了。那場科幻小說姓“科”還是姓“文”的爭論,逐漸演變成為對科幻小說的政治攻擊,最終讓方興未艾的科幻熱戛然而止。包括葉永烈在內、一批正值創作黃金期的科幻作家不得不放棄科幻寫作。

我與葉永烈先生有了書信聯系,恰是在科幻發展陷入低谷之后。出于對科幻小說的喜愛,我在1987年創辦了我國的第一份科幻愛好者刊物《星云》。這本簡陋的刊物得到了葉永烈等前輩的支持。后來我才知道,早在1981年,葉先生即受中國科普作協科學文藝委員會委托創辦了更為專業的《科幻小說創作參考資料》。這份旨在幫助作家了解有關動態的內刊匯編了大量文章,既有對科幻小說的批評,也有科幻作家的回應。

《星云》1994年第2期曾刊發一篇葉先生的文章《雪夜觀“恐龍”》,文章記述了葉永烈夫婦在匹茲堡與童恩正夫婦一同觀看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的經過。這部描寫科學家根據恐龍基因“復活”恐龍的電影,是根據美國暢銷書作家邁克爾·克萊頓1990年出版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而成。無獨有偶,葉先生早在1977年就創作了一篇根據恐龍蛋中的活性物質“復活”的科幻小說——《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跡》。但與克萊頓的小說被改編成電影、熱映全球的命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這篇意識超前、想象大膽的科幻小說,卻被批成了偽科幻的典型,成為污名科幻的標靶。葉先生的那篇文章很平和,并沒有提及自己當年的科幻創作,但作為科幻讀者、卻難免心有不平。

葉先生后來在2000年出版了一本64萬字的紀實巨著《是是非非“灰姑娘”》,用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再現了科幻文學在1982年前后的離奇遭遇。葉先生對科幻文學的貢獻,固然在于《小靈通漫游未來》,在于他對科幻與其他類型小說融合的探索,但在我看來,卻更在于這部書中他對歷史的記錄與還原。沒有這本巨著,1980年代那段科幻史,很可能成為永遠的謎案。

2016年6月,我利用去上海出差的機會,約好去葉先生家中探望。因為還帶著成都科幻博物館館長董仁威先生交與的使命,接受葉先生的捐贈,我便叫了上海的科幻作家江波一同前往。那是一次難忘的見面,葉先生聊到他對上海市圖書館的捐贈,希望以后大家可以去那里找到他。我注意到客廳里仍有一些收集箱,他說那里面都是有待整理的信件。他很高興上海涌現出江波這樣的年輕科幻作家,并說自己也有新的科幻構思。我趁機“勸進”,希望他重回科幻世界,但他卻說,“我不會再寫科幻”,轉而開始介紹他正在創作的主流小說“上海三部曲”。江波送上自己的新作,葉先生也簽了一本自己的新作回贈,而我則得到一本渴望已久的簽名本《是是非非“灰姑娘”》。最后,我和江波拖上一大箱捐贈告別,葉先生送到樓門口。當時誰也不知道,那會是我們與葉先生的最后一面。

葉永烈先生一直支持《科幻世界》,與我們的老領導楊瀟、譚楷有很深的私人友誼。1991年,科幻世界雜志社承辦世界科幻協會年會,葉先生作為重要嘉賓出席,并專文祝賀《科幻世界》更改刊名。1998年南京書市,他親自到場為《科幻世界》助威。

去年11月,成都舉辦第五屆國際科幻大會,又恰逢《科幻世界》創刊四十周年,雜志社全體同仁非常期望葉先生能夠出席盛典。我負責與葉先生聯系,卻一直得不到回音。我問了與他平時聯系緊密的友人,大家都說最近聯絡不暢。我們一直擔心他身體出問題,不想那未能完成的邀約卻成了永遠的遺憾。為表彰葉先生對科幻文學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大會組委會為他頒發的“科幻世界四十周年特別紀念勛章”還靜靜地放在雜志社。我想,應該有另一個時空存在。在那個時空,一群紅領巾為葉先生戴上了那枚勛章;在那個時空,葉先生又在開始揮筆創作《小靈通四游未來》。
(以上所述創作成就不及葉永烈實際創作之萬一,謹以此點滴悼念先生。)

紀念文字摘選

倒下了一棵參天大樹,留下一片誰也無法彌補的天空!

舉世罕見的高產作家,站在喜馬拉雅,立了一根標桿,只可仰望,爬到那個高度,太難!——痛悼永烈兄!

——譚楷(《科幻世界》前總編)

一顆充滿智慧和非凡想象力的大腦突然休息了,一生辛勤勞作、筆耕不輟的手突然不再寫作了,一顆擁抱世界、對眾生無比關愛的心臟突然停止跳動了……永烈兄,雖然這個非常時期我們聽到地球上此起彼伏不絕入耳的哭聲,然而您的驟然離去,使我格外悲痛,分外痛惜。

——金濤(科幻作家)

他的小說很純粹,描寫的是科技的光明一面,用生動的故事描述科學給人們帶來的美好愿景?,F在的科幻作品變得更加復雜,更多地描繪科技的陰暗面,類似葉老師的作品,幾乎已經見不到了。

——劉慈欣(科幻作家)

人們往往不假思索地說:“葉永烈可真是多產??!”對這樣的評論,我覺得不能滿意。其實,產量只是結果,更應該看到的是勞動過程,是作者難以言狀的勤奮和創作中的甘苦。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日復一日,夜復一夜,春秋代序,寒來暑往,大半輩子哪,葉永烈努力學習,用心思索,勇于創新,不停地寫啊,寫啊,寫……

——卞毓麟(中國科普作協前副理事長)

有人問我,葉永烈對我有什么影響?我說是他帶來了科幻的火種?!缎§`通漫游未來》售出五百萬冊,我甚至覺得當時很多中國人,他們走上各行業各業崗位后,就是在按照這本書的模式建設中國的......這就成了今天的中國。我們不要忘記他和他的時代。

——韓松(科幻作家)

他是與時代巨輪同時啟航的一位泳者、勇者。他是拓荒人。他是守夜人。他的寫作道路至今仍然鮮明地呼應著“一九七八”的風格、氣質與召喚。

——吳越(《收獲》編輯、上海作協會員)

葉永烈的不朽在于,他用諄諄的教導,用他對中國小品文的整理、研究,以至親自躬問,創作了大量的科學小品精品,營養滋潤了當代和后輩,為中國的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章勝利(浙江省科普作家協會)

在最后的Email通信中,我知道他住院,總以為他只是從美國回來,旅途勞頓,休息一陣就會康復,他畢竟只比我年高七歲,人生八十小不算老。下次見面時,還想和他商量,共同出資,仿效陳伯吹老的“兒童文學園丁獎”,成立一個“科幻小說獎”,鼓勵和提攜寫科幻小說的后進。不料他遽然走了......

如何發表教育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研究生階段是培養學生科研興趣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階段??萍颊撐牡膶懽骱桶l表是全面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思維模式的重要過程。撰寫、投稿和發表科技論文已成為每個研究生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和難題。近年來,國內許多農業類高校為作物學學科研究生開設了《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提升學生撰寫科技論文的能力,但是,此門課程的開設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對作物學學科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課程進行教改探討勢在必行。文章將從《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必要性和作用、目前存在的問題、教學改革措施等方面進行探討,為培養和提高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教學改革

科技論文是報道學術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展現科研工作者研究方向和研究進展的有效手段,更是衡量科研工作者學術水平的重要標準[1]。研究生階段是培養學生科研興趣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階段,是提升自我科研素養的關鍵時期,科技論文的寫作和發表對研究生學業的完成和今后科研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業類高校規定作物學碩士研究生必須在國內核心刊物或以上至少發表學術論文1篇或參與發表SCI收錄的期刊論文1篇,才能獲得碩士學位。對于作物學博士研究生更是要求在SCI收錄的期刊上發表論文1-2篇,部分學校要求SCI期刊的所屬分區需在JCR二區以上,才能獲得博士學位[2]。因此,合理的開展實驗、整理數據、撰寫論文、投稿,修改并發表學術論文已成為每個作物學學科研究生必須經歷的過程。

作物學是農業類院校的傳統學科,它主要包括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和種子科學與工程等幾個專業。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由于科學技術等相對落后,作物學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應用研究,基礎理論研究相對較少。隨著21世紀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物學科已由傳統單純的應用研究轉變為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發展,以理論研究推動應用研究。由于在研究過程中,實驗工作多,數據量巨大,如何將整理好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聚焦科學問題,并撰寫出高質量的論文已成為作物學學科研究生面對的重要難題。近年來,國內許多農業類高校為作物學研究生開設了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學術水平,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歸納總結、正確表達和規范撰寫科技論文的能力。然而,目前此門課程的開設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課程結束后,學生依然難以掌握科技論文撰寫的流程,更是不能規范、合理和準確地撰寫出論文內容。由于作物學學科研究生并非英文專業,在SCI期刊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普遍口語化嚴重,用詞不準確,并且部分研究生在寫作過程中采用先中文寫作后利用翻譯軟件進行英文翻譯的模式,導致論文質量低[3]。因此,如何通過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有效開展來提高研究生的寫作能力仍需探討。

本研究論文將從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必要性、作用、存在的問題、教學改革措施等方面進行探討,為培養和提高作物學學科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提供有力的理論參考。

一、研究生開設《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每年作物學學科研究生數量不斷增加,作物學學科研究生不但要提高應用研究的水平,還要加大理論研究的發展。因此,發表科技論文至關重要,但是由于許多研究生是第一次撰寫和投稿論文,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內容雜亂無條理,語言表達不規范

在第一次撰寫科技論文時,多數研究生不能準確地了解科技論文的基本結構和內容,以及每個內容要表達的核心點,因此,研究生會根據相似的模板進行套用,將大量的研究數據進行羅列,堆積成一篇科技論文,不進行歸納、總結,使得文章內容繁瑣、重點不突出、內容雜亂無條理[4]??萍颊撐氖茄芯可谜砗玫臄祿?,通過科學和準確的語言將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和升華的過程。多數研究生缺乏系統的學習和訓練,語言表達和書寫能力較差,導致口語化嚴重,不規范。同時,科技論文的圖、表、參考文獻都有相應的格式和要求,多數研究生不能做到規范、統一,論文質量較低,不能發表。

(二)內容重點不突出,缺乏創新性

科技論文是對研究成果的總結,是用于填補我國或國外相應研究領域空白的重要科技成果。因此,高質量的科技論文需要具備明確的研究內容,進而充分體現科技論文的創新性。但是,目前多數研究生還處于被動接受狀態,不閱讀文獻,不緊跟作物學發展前沿,還缺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寫作的過程中語言冗長,內容過多,沒有很好地提煉研究內容的精髓,在討論的內容中更是不能和其他研究者的相關研究進行比對,分析自身論文的價值,使得文章重點不突出,缺乏創新性。

(三)研究目的和意義不明確

科技論文的研究目的和意義是整篇論文的重中之重,是體現研究價值和創新性的重要途徑,更是其他同行專家關注的焦點。研究課題的題目、目的和意義、課題的設計等都是導師直接寫好的或者導師申請課題時已經研究好,部分學生在接到課題后只是照著上面擬定好的關鍵技術和研究內容進行實驗,根本不了解整個實驗設計的核心和思路,以及重要的科學價值。因此,在科技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導師的研究方向進行撰寫,導致實驗的目的和意義不明確,缺乏亮點。

二、研究生開設《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作用

《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是培養研究生科研興趣、提高研究生寫作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徑,它對于研究生的學習和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研究生在撰寫科技論文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論文的基本結構和內容,包括:摘要、前言、材料和方法、結果分析、討論和結論。在此過程中,研究生需要合理地將論文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因此研究生不斷思考自己的科研過程和寫作思路,培養了研究生的思維模式,提高了研究生的寫作水平。作物學學科研究生的科研實驗,大多數來自于導師的國家級和省級項目。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具有科學合理的實驗設計,完善的研究方案,成熟的實驗技術,更重要的是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研究生根據得到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總結,并撰寫出高質量的科研論文。但是,有些研究生在科研的過程中,沒有達到以上標準,論文往往因為實驗設計不合理、數據計算和分析錯誤、樣本量不足或重復不夠等原因被拒稿或者被退回修改。研究生通過對編輯、審稿專家的意見進行思考和修改,不斷反思科研過程,完善科技論文的內容,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二)有效提高研究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科技論文是作物學研究生對實驗結果的總結和凝練,是體現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現形式。研究生需要嚴謹、準確地表達出科技論文的基本內容,充分展示出自己的科研成果,提煉出論文的創新性和前瞻性。例如:摘要部分需要簡潔、凝練;前言部分需要豐富精彩;材料和方法部分需要準確、完整;結果分析部分要數據準確詳實、圖片清楚;討論部分要與其他學者的研究進行充分比對和分析;結論部分要歸納和總結,不能將結果羅列等??萍颊撐牟皇菍⑺械膬热荻哑龅揭黄?,而是要有條理地和清晰地將研究成果展示給其他科研工作者,給他人做參考,為國家做貢獻??萍颊撐膶懽骺梢杂行岣邔W生的思維能力、邏輯性和總結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有效規范研究生的寫作習慣

研究生在第一次撰寫科技論文時,不知道如何準確規范撰寫論文,往往通過復制粘貼,不按照論文要求統一格式,草率應付。如果沒有及時進行科技論文寫作的培養,他們會養成不好的寫作態度,難以糾正[5],同時不規范的科技論文格式會給審稿專家帶來不好的印象,誤以為科研態度不端正,拒稿。因此,研究生一定要規范書寫格式,按要求處理數據和圖片,提升論文質量。在撰寫中,研究生要認真閱讀擬投稿雜志的投稿須知,如圖片的格式和分辨率,參考文獻的引用格式,字體的大小等。這些過程,可以有效規范研究生的寫作習慣,提高研究生的科技論文質量。

(四)有效縮短科技論文審稿和發表周期

研究生科技論文從投稿、審稿到發表是一個艱難和漫長的過程,大部分的論文在投稿后由于論文寫作的語言和格式不符合投稿期刊的標準被退回,如此反復的投稿或者修改會嚴重延長論文的發表周期,甚至錯過最佳的發表時間。因此,撰寫高質量、高標準的科技論文可以有效縮短科技論文的審稿和發表周期。

三、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

《科技論文寫作》是研究生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科學興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盡管大部分農業類院校作物學學科研究生都開設了《科技論文寫作》課程,但教學效果卻未達到預期,主要原因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研究生對《科技論文寫作》課程不重視

研究生階段是一個新的開始,學生經歷了本科四年的學習后,已經厭倦了上課,部分研究生認為課程已不重要,只有和導師搞好關系,認真做實驗,完成實驗課題才是主要的任務。雖然發表科技論文是畢業要求的重要部分,但是研究生認為每個課題組都有成型的研究方案和模板,只要參考就可以順利發表論文。于是,學生忽視了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重要性,部分學生以各種理由請假,不來上課;來上課的同學多數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比如:睡覺、玩手機、寫報告、學英語、看文獻等。對待結課論文更是敷衍了事,直接在網上復制、粘貼。因此,學生在學習完課程后根本不能掌握科技論文寫作的要點,在寫作論文中仍感到困難和茫然。

(二)教學手段單一、內容陳舊,學生興趣不足

傳統的《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授課方式多數為傳授式,教師提前準備好講課內容,在課堂上單獨講授,學生被動聽講,雙方缺乏互動與交流,學生參與度不高,影響學生的聽課質量?!犊萍颊撐膶懽鳌氛n程屬于開放式課程,并沒有指定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參與學習課程的作物學學科研究生基本來自于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和種子科學與工程等專業。雖然專業之間的基本課程設置差別不大,但是具體的研究內容卻相差甚遠。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多數講授自己擅長和了解的內容或者利用以往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料和教學大綱,導致課程示例單一,內容陳舊,沒有緊跟現代作物學的發展前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考核方式單一

《科技論文寫作》課程多屬于考查課程,在課程考核中,基本采用提交結業論文的形式,讓學生利用論文數據庫查找資料,撰寫結業論文。授課教師根據論文的完成情況,判定學生分數。這種考核方式比較單一,缺乏過程性評價,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積極主動,主觀認為平時課堂的表現與考試成績無關,沒有真正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學習動力不足,收獲甚微。

(四)授課教師數量不足,方向單一

目前,多數農業類院校作物學學科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是由本學科專業教師授課,授課教師從事本專業多年,具有豐富的科研經歷,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寫作技巧,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課程一般只安排一名教師講授全部課程。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通常會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思維定式講授課程,課程的多數內容只針對自身的研究方向,課程內容設置單一,對一些其它研究方向的學生吸引力不足。

四、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改革措施

(一)明確課程的重要地位

《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對提高學生的科研水平、科研思維和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研究生對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不認真對待這門課程。因此,在第一堂課應該重點強調本課程的重要性和應用性,明確課程的重要地位。首先,解讀學校對作物學學科研究生畢業發表科技論文的基本要求,讓學生意識到科技論文撰寫對于研究生獲取學位的重要性;其次,以課堂討論的方式,了解研究生對科技論文寫作過程的理解,找出寫作的難點,進而引申出《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給學生的幫助;再次,結合教師的科研經歷和投稿經歷,講解教師在撰寫、投稿和發表科技論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享修改稿件中的困惑、進步和成長經歷;最后,展示一些雜志的投稿須知和投稿過程,讓學生了解科技論文發表的繁瑣過程。通過以上四種方式,明確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

(二)教學內容的改變

傳統的《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教學內容相對單一,與學生真正的科研和論文寫作結合不緊密,學生興趣不大,因此在《科技論文寫作》課程中應該刪除陳舊的內容,調整課程設置和內容,同時增加作物學熱點研究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課程設置中,以自然科學為主線,主要內容可以包括以下幾個專題,如科技論文寫作的重要性,科技論文寫作的基本格式(以國家中文重點期刊和主流SCI期刊為主,講解期刊論文的格式,包括摘要、關鍵詞、前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與分析、討論、結論等),科技論文的撰寫方法(寫作方法、寫作順序、語法、專業術語、格式等),科技論文的投稿流程(以國家中文重點期刊和主流SCI期刊為主,講解投稿的具體流程等),文獻檢索,寫作報告等。這幾個部分的內容要充實、豐富和新穎,如在科技論文寫作的基本格式中適當介紹SCI論文的影響因子、JCR分區和中國科學院分區的發展情況;在科技論文投稿流程方面,對一些代表性的國內、外期刊進行演示投稿流程;在科技論文的撰寫方面,注重講解寫作的基本順序、專業術語和基本格式,以及如何根據期刊要求處理圖片的大小、像素和格式等; 在文獻檢索方面,講解如何運用中國知網和ncbi等數據庫下載相關文獻等。在講解期刊論文格式中,需要結合作物學的特色,選擇作物科學熱點的文章,講解格式的同時介紹科研的最新發展,如基因編輯技術和分子設計育種技術的應用等,增加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所學課程的重要性,提高課程認知度[6]。

(三)教學方法的改變

一般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以講授式為主,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學生參與度不高。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加大參與式教學的比重,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每堂課都會留出時間,讓學生討論當天課程的收獲。在課程內容講解部分,會讓研究生參與進來,如在科技論文寫作的基本格式中,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查找文獻,在課上講解自己對于期刊格式的理解,老師再對學生的報告做評價、總結,以便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演示投稿流程中,利用課堂的電腦和網絡真實的演示投稿流程,增強學生的理解。同時,讓學生親自模擬投稿的流程和操作過程,以便加深印象。對于最后的結業論文,學生需要在學完科技論文的撰寫方法后便開始撰寫結業論文,以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修改??萍颊撐膶懽鬟^程中,讓學生先撰寫提綱,再完成論文初稿,禁止先中文后英文翻譯的寫作模式。寫作完成后,讓學生相互評審,相互檢查,同時要求學生提煉出論文的創新點,以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四)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方式是提高學生學習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有效動力。傳統的考核評價主要包括考勤和論文,課堂的表現往往不計入其中或占比不高,因此要重視課程的過程性考核。課程的考核方式可以由平時成績和課程論文成績兩部分構成,平時成績占50%,課程論文成績占50%。平時成績的考核內容可以包括出勤、PPT報告、課堂表現、小組討論;課程論文要求碩士研究生基于自己的研究方向撰寫一篇中文的科技論文,博士研究生撰寫一篇英文的科技論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使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中,提高課程的學習效果,學以致用。

五、結束語

科技論文寫作是每名研究生必須經歷和完成的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萍颊撐膶懽骶哂兄芷陂L,格式要求嚴格,語言要求精煉、準確,創新性高等特點,研究生想要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科技論文,并且順利發表,首先要了解和熟知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最新的研究動態,多查閱主流期刊發表的研究論文,夯實研究基礎;其次,認真整理實驗數據,做出規范、漂亮的圖片,展示出準確的實驗結果和結論,提煉出論文的創新點;再次,寫作中先制定寫作計劃,再清晰、有條理地撰寫出科技論文;最后,對科技論文進行多次的修改和潤色,完成稿件。作物學學科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課程的教學應該以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興趣、提高研究生科研和寫作能力、思維模式,規范研究生的寫作習慣等為主要目的,通過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教學效果,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技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許杰,楊基和.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教學之實踐導向模式的建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6(12):93-95.

[2]龐旻,龔艷麗,吳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技論文寫作水平[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48-51.

[3]于萬鎖.工科博士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建議[J].外語界,2014(3):55-62.

[4]王沛,楊潤強,顧振新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1):77-78.

[5]于立梅,李小妮,馮衛華.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J].山東化工,2019,48(19):216-217.

[6]王永娟,武彩紅,左偉勇.獸醫學科技論文寫作課的現狀與教改設想[J].黑龍江畜牧獸醫(下半月),2013(10):45-47.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科學技術項目“基于玉米DH技術的耐密抗倒伏新種質培育及分子遺傳研究”(編號:JJKH20180660KJ);吉林農業大學高等教育教學研究2020年度課題“啟發-參與式教學法在種子加工和貯藏的實踐”(編號:2020XJYB13)

作者簡介:姜良宇(1989-),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作物遺傳育種和種子科學。

如何發表教育學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可視化分析;演進趨勢

2021年,《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創刊20周年了!作為我國第一本面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指導性雜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積極關注中小學師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堅持介紹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及時反映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熱點。作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的老讀者、老朋友,我帶領研究生、本科生通過這本專業雜志學習相關的心理理論和豐富的智慧經驗。同時,這本雜志也成為我們許多學生學術生涯起點的展示平臺。懷著對這本雜志的感激之情,在雜志誕生20周年之際,我和研究生魏銘辰同學運用CiteSpace軟件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自創刊以來的所有文章進行了可視化分析,以了解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研究熱點和演進趨勢,也借此研究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致敬!

一、研究工具及數據來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了美國德雷塞爾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陳超美教授基于Java語言編寫的應用于科學文獻可視化分析的CiteSpace軟件。使用版本為5.8.R1版本,從作者(Author)、機構(Institution)、關鍵詞(key word)三個層面生成數據圖表和可視化網絡圖譜,直觀地展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年來所發論文的基本情況、研究熱點和演進趨勢。

(二)數據來源

通過中國知網(CNKI)獲取研究數據,使用高級檢索功能,將文獻來源限定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時間跨度設置為2001—2021年,在剔除征稿啟事、學校簡介、會議通知等無關文獻后,得到有效文獻11832篇,最終樣本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將目標文獻以Refworks格式導出并轉碼,建立本文研究的樣本數據庫。數據下載日期為2021年11月6日。

二、基本情況

為了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文的基本情況,本文運用CiteSpace從作者、機構兩個層面對其進行分析。

(一)作者合作網絡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設置為作者(Author),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時間切片為1年,由于數據量較大,在鏈接剔除功能(Purning)中選擇Pathfinder以突出核心結構,其他設置項保留預定參數。最終得到節點數(N)916,連線數(E)163,密度(Density)為0.0004的作者合作網絡圖譜(圖1)。

由圖1可以看出,期刊作者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早期,形成了以陳虹等為主的合作網絡,各作者間聯系比較緊密;后期逐漸以獨立作者為主,作者之間聯系較為松散。

(二)機構發文量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選擇機構(Institution),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時間切片為1年,在鏈接剔除功能(Purning)中選擇Pathfinder,其他設置項保留預定參數。分析后將結果導出Excel,整理后可得機構發文量(表1)。

從表中我們看出,期刊發文機構包括高校、中學、研究院等,說明作者來源較廣,包含高校專家/教師、研究人員以及一線教育工作者,文章種類包含理論研究、實踐研究、教學反思等內容,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發展現狀。

三、研究熱點

(一)高頻關鍵詞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選擇關鍵詞(

進一步將關鍵詞數據導出Excel,整理可得高頻關鍵詞表(表2),排名前五十的高頻關鍵詞共出現7883次,占關鍵詞總頻次的58.58%。

在排除研究對象(高中生、小學生、中學生、初中生、中小學等)為關鍵詞后,仍排名前十的高頻關鍵詞分別為:心理健康教育(900),家庭教育(335),心理輔導(283),心理健康(267),活動設計(255),班級管理(183),積極心理學(173),心理咨詢(171),親子關系(171),心理課(170)。

(二)關鍵詞聚類分析

可視化圖譜生成后,以LLR算法進行聚類分析,可以得到關鍵詞聚類圖譜(圖3),其中節點數(N)937,連線數(E)1030,密度值(Density)為0.0023,模塊值(Modularity)為0.8809>0.3,說明劃分出來的聚類結果有效。平均輪廓值(Mean Silhouette)為0.9669,說明聚類具有較高的信度[1]。

在關鍵詞聚類分析的基礎上,將數據導出Excel整理可得關鍵詞聚類表(表3)。

通過對數據的搜集和整理可以發現,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內容:(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關鍵詞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校溝通”“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等,以研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為主,主要從發揮心理教師主導作用、強調班主任支撐作用、增強家校教育合力等方面展開;(2)學生心理健康:主要關鍵詞為“考試焦慮”“人際交往”“心理彈性”等,以理論研究為主,主要探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因素、心理品質等內容,能夠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指導;(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主要關鍵詞為“團體輔導”“校園心理劇”“心理健康教育課”等,積極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徑。

四、演進趨勢

CiteSpace可以在突變關鍵詞分析的基礎上為研究者提供學科研究的演化動態,預測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圖4直觀地顯示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自創刊以來的研究演進過程。我們大致可以將論文研究內容的演進過程分成三個階段:2002年至2003年,2005年至2010年,2012年至今。這三個階段并非是孤立的,時間上存在交叉重疊,內容上各階段承上啟下。

第一階段(2002年至2003年),這一時期主要關鍵詞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研究內容以對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和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進行描述、總結和思考為主[2-3]。

第二階段(2005年至2010年),主要關鍵詞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開始從教師、班級等具體角色和環境出發,探索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途徑和方式[4-6]。

第三階段(2012年至今),主要關鍵詞為“心理活動課”“輔導個案”“元認知干預技術”“心理劇”“生涯教育”等,這一階段開始探索心理學技術和手段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應用,聚焦于學生心理問題[7-9]。同時,需要指出的是,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揮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逐漸從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向培養、發展學生心理品質和能力轉變,如“生涯教育”等[10-12]。

五、討論與展望

通過使用CiteSpace軟件,本研究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年所發文章從作者、機構、關鍵詞等層面進行了可視化分析,以期從中探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熱點話題和演進趨勢。我們發現:第一,作者群體來源多樣,但缺乏合作;第二,實證文章較少,理論與實踐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第三,研究集中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關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較少。

在國家大力推進教育改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中小學生頻發心理健康問題的時代背景下,在未來的研究與發展中,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1)加強對公共政策、時代背景的學習和分析,落實國家教育要求,著眼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2)加強高校、研究院所與中小學的協作研究,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開展;(3)開展跨學科融合工作,將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補充;(4)重視學生積極發展與全面發展的需求,從解決問題向預防問題轉變,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5)積極與高校合作,開展針對心理教師的專業培訓,加強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6)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重視家庭、社會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增強家、校、社的教育合力。

總體而言,目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還處于不斷發展、壯大的階段,因此要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體系的科學構建,搭建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的溝通橋梁,充分發揮理論研究的科學指導作用。同時,要促進家、校、社的良好協同,學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環境,社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撐,三者共同努力,才能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桂琴,方奕,易明.近五年我國青少年研究的前沿演進與熱點領域——基于CiteSpace研究文獻的可視化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7(12):90-95.

[2]蔡靜文.發揮心理輔導中心在學校教育管理中的功能[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12):16-17.

[3]任翠紅.遼寧省阜新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12):20-22.

[4]傅軍,崔建平.略論師生溝通對中學生心理安全的影響[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18):11-13.

[5]韋洪濤,邢延清,王倩.基于勝任力模型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24):7-10.

[6]肖觀仁.當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23):17-18.

[7]范慧玲.心理活動課堂評價的新嘗試——同桌督學機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22):15-16.

[8]柯永紅.獨處的酸與甜——高一年級團體心理輔導[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1):33-35.

[9]朱雯嫻.對一起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的有效干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60-63.

[10]韓桂蓮.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的內容構建[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53-55.

[11]韋志中,衛麗.“雙減”政策下教育改革的邏輯、難點和策略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22-24.

[12] 朱賽飛.運用焦點問句賦能生命,提升心理課堂生命張力[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25,27+30.

如何發表教育學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可視化分析;演進趨勢

2021年,《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創刊20周年了!作為我國第一本面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指導性雜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積極關注中小學師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堅持介紹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及時反映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熱點。作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的老讀者、老朋友,我帶領研究生、本科生通過這本專業雜志學習相關的心理理論和豐富的智慧經驗。同時,這本雜志也成為我們許多學生學術生涯起點的展示平臺。懷著對這本雜志的感激之情,在雜志誕生20周年之際,我和研究生魏銘辰同學運用CiteSpace軟件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自創刊以來的所有文章進行了可視化分析,以了解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研究熱點和演進趨勢,也借此研究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致敬!

一、研究工具及數據來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了美國德雷塞爾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陳超美教授基于Java語言編寫的應用于科學文獻可視化分析的CiteSpace軟件。使用版本為5.8.R1版本,從作者(Author)、機構(Institution)、關鍵詞(key word)三個層面生成數據圖表和可視化網絡圖譜,直觀地展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年來所發論文的基本情況、研究熱點和演進趨勢。

(二)數據來源

通過中國知網(CNKI)獲取研究數據,使用高級檢索功能,將文獻來源限定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時間跨度設置為2001—2021年,在剔除征稿啟事、學校簡介、會議通知等無關文獻后,得到有效文獻11832篇,最終樣本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將目標文獻以Refworks格式導出并轉碼,建立本文研究的樣本數據庫。數據下載日期為2021年11月6日。

二、基本情況

為了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文的基本情況,本文運用CiteSpace從作者、機構兩個層面對其進行分析。

(一)作者合作網絡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設置為作者(Author),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時間切片為1年,由于數據量較大,在鏈接剔除功能(Purning)中選擇Pathfinder以突出核心結構,其他設置項保留預定參數。最終得到節點數(N)916,連線數(E)163,密度(Density)為0.0004的作者合作網絡圖譜(圖1)。

由圖1可以看出,期刊作者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早期,形成了以陳虹等為主的合作網絡,各作者間聯系比較緊密;后期逐漸以獨立作者為主,作者之間聯系較為松散。

(二)機構發文量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選擇機構(Institution),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時間切片為1年,在鏈接剔除功能(Purning)中選擇Pathfinder,其他設置項保留預定參數。分析后將結果導出Excel,整理后可得機構發文量(表1)。

從表中我們看出,期刊發文機構包括高校、中學、研究院等,說明作者來源較廣,包含高校專家/教師、研究人員以及一線教育工作者,文章種類包含理論研究、實踐研究、教學反思等內容,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發展現狀。

三、研究熱點

(一)高頻關鍵詞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選擇關鍵詞(

進一步將關鍵詞數據導出Excel,整理可得高頻關鍵詞表(表2),排名前五十的高頻關鍵詞共出現7883次,占關鍵詞總頻次的58.58%。

在排除研究對象(高中生、小學生、中學生、初中生、中小學等)為關鍵詞后,仍排名前十的高頻關鍵詞分別為:心理健康教育(900),家庭教育(335),心理輔導(283),心理健康(267),活動設計(255),班級管理(183),積極心理學(173),心理咨詢(171),親子關系(171),心理課(170)。

(二)關鍵詞聚類分析

可視化圖譜生成后,以LLR算法進行聚類分析,可以得到關鍵詞聚類圖譜(圖3),其中節點數(N)937,連線數(E)1030,密度值(Density)為0.0023,模塊值(Modularity)為0.8809>0.3,說明劃分出來的聚類結果有效。平均輪廓值(Mean Silhouette)為0.9669,說明聚類具有較高的信度[1]。

在關鍵詞聚類分析的基礎上,將數據導出Excel整理可得關鍵詞聚類表(表3)。

通過對數據的搜集和整理可以發現,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內容:(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關鍵詞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校溝通”“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等,以研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為主,主要從發揮心理教師主導作用、強調班主任支撐作用、增強家校教育合力等方面展開;(2)學生心理健康:主要關鍵詞為“考試焦慮”“人際交往”“心理彈性”等,以理論研究為主,主要探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因素、心理品質等內容,能夠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指導;(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主要關鍵詞為“團體輔導”“校園心理劇”“心理健康教育課”等,積極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徑。

四、演進趨勢

CiteSpace可以在突變關鍵詞分析的基礎上為研究者提供學科研究的演化動態,預測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圖4直觀地顯示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自創刊以來的研究演進過程。我們大致可以將論文研究內容的演進過程分成三個階段:2002年至2003年,2005年至2010年,2012年至今。這三個階段并非是孤立的,時間上存在交叉重疊,內容上各階段承上啟下。

第一階段(2002年至2003年),這一時期主要關鍵詞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研究內容以對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和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進行描述、總結和思考為主[2-3]。

第二階段(2005年至2010年),主要關鍵詞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開始從教師、班級等具體角色和環境出發,探索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途徑和方式[4-6]。

第三階段(2012年至今),主要關鍵詞為“心理活動課”“輔導個案”“元認知干預技術”“心理劇”“生涯教育”等,這一階段開始探索心理學技術和手段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應用,聚焦于學生心理問題[7-9]。同時,需要指出的是,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揮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逐漸從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向培養、發展學生心理品質和能力轉變,如“生涯教育”等[10-12]。

五、討論與展望

通過使用CiteSpace軟件,本研究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年所發文章從作者、機構、關鍵詞等層面進行了可視化分析,以期從中探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熱點話題和演進趨勢。我們發現:第一,作者群體來源多樣,但缺乏合作;第二,實證文章較少,理論與實踐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第三,研究集中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關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較少。

在國家大力推進教育改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中小學生頻發心理健康問題的時代背景下,在未來的研究與發展中,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1)加強對公共政策、時代背景的學習和分析,落實國家教育要求,著眼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2)加強高校、研究院所與中小學的協作研究,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開展;(3)開展跨學科融合工作,將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補充;(4)重視學生積極發展與全面發展的需求,從解決問題向預防問題轉變,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5)積極與高校合作,開展針對心理教師的專業培訓,加強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6)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重視家庭、社會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增強家、校、社的教育合力。

總體而言,目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還處于不斷發展、壯大的階段,因此要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體系的科學構建,搭建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的溝通橋梁,充分發揮理論研究的科學指導作用。同時,要促進家、校、社的良好協同,學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環境,社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撐,三者共同努力,才能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桂琴,方奕,易明.近五年我國青少年研究的前沿演進與熱點領域——基于CiteSpace研究文獻的可視化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7(12):90-95.

[2]蔡靜文.發揮心理輔導中心在學校教育管理中的功能[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12):16-17.

[3]任翠紅.遼寧省阜新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12):20-22.

[4]傅軍,崔建平.略論師生溝通對中學生心理安全的影響[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18):11-13.

[5]韋洪濤,邢延清,王倩.基于勝任力模型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24):7-10.

[6]肖觀仁.當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23):17-18.

[7]范慧玲.心理活動課堂評價的新嘗試——同桌督學機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22):15-16.

[8]柯永紅.獨處的酸與甜——高一年級團體心理輔導[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1):33-35.

[9]朱雯嫻.對一起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的有效干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60-63.

[10]韓桂蓮.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的內容構建[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53-55.

[11]韋志中,衛麗.“雙減”政策下教育改革的邏輯、難點和策略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22-24.

[12] 朱賽飛.運用焦點問句賦能生命,提升心理課堂生命張力[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25,27+30.

上一篇:幼兒性教育畢業論文下一篇:中小學健康教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