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華文文學范文

2023-12-29

華文文學范文第1篇

摘 要:

臺灣當局在僑務領域積極展開僑務外宣工作,輸出臺灣的軟實力成就。經過多年的發展,臺灣當局逐步建立專門的外宣負責機構和外宣體系,這種僑務外宣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臺灣僑務工作的發展,加強了海外僑胞與臺灣的聯系,提升了臺灣在海外僑胞中的形象,其某些方式和手段,也值得我們研究與借鑒。

關鍵詞:

軟實力;僑務外宣;僑務政策

近年來,隨著中國和平發展戰略的確立,軟實力建設日益成為提升國家形象與國際地位的重要途徑。其中,對外宣傳工作就是展示和推進軟實力的重要手段。眾所周知,僑務工作與對外宣傳密不可分,因此,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和途徑來爭取海外僑胞的支持和認同,也是僑務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長期以來,我國臺灣地區在其僑務對外宣傳中推動以軟實力為主的發展戰略,積極通過各種宣傳媒介,竭力提升其“國際生存空間”優勢,以圖獲得更多海外僑胞的認同與支持。本文著重分析臺灣僑務外宣的歷史演變、實施過程及其特點,同時也試圖對大陸的僑務外宣提供一定的政策參考。

一 軟實力與對外宣傳

軟實力是相對于硬權力的權力衡量指標,它不同于傳統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從行為角度講,軟權力是吸引力。從資源角度講,軟權力是那些產生這種吸引力的資產?!盵1]6在這里,軟權力指的就是一種影響別人選擇的軟性能力,即某種吸引力,如文化、教育、意識形態和制度,美國學者約瑟夫·奈認為,“權力正在變得更少轉化性,更少強制性、更趨無形化?!盵2]107在信息化時代,軟權力正在逐步成為一種占據主導型的權力類型。與硬權力不同,軟權力突出權力的柔性化、非強迫化,因而更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败洐嗔κ且环N通過讓他人做他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獲得預期結果的能力?!盵3]263可以看出,在某種程度上,軟權力就是軟實力,它實際上強調的就是一種主動的吸引力,而非外在的強制力。

在軟實力中,信息資源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傳播則體現了信息資源的掌控力和影響力,一般而言,軟實力越強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擁有很大的傳播力,能控制和主導信息資源的輸出與流動,從而對其它國家或地區施加影響,因此,要達成軟實力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效果,必須構建良好的傳播實力,獲得對信息資源的控制。對外宣傳就是指一種對外傳播,即向其它國家或地區進行傳播活動,改善在外界心中的傳統形象。當前,“所有的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從事宣傳活動,并把這作為它們在和平時期政府職能的一部分?!盵4]25-26同樣,在現代社會中,對外宣傳也是任何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它已經成為各個國家對外交往的重要環節。

在本文中,僑務外宣是指圍繞僑務工作而展開的各種對外宣傳活動,主要就是通過以大眾傳媒為代表的宣傳媒介,面向廣大海外華人華僑群體,積極展示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事業中所取得的成就,提供海外僑胞所需的各種信息資源,并及時傳達各級政府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同時,也積極展示海外僑社發展、僑胞活動等相關信息,傳遞海外僑胞的心聲和意愿??傊?,僑務外宣就是要圍繞僑務工作的大局,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宣傳媒介,樹立良好的國家或地區形象,做好為僑服務,推動僑務政策的順利實施。

二 臺灣僑務外宣體系的演變

自清末民初以來,歷屆政府都關注對海外僑胞的宣慰與安撫,華僑通訊社即在此期間成立。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后,出于其立足、生存之需,對僑務外宣尤其重視,在“僑委會”下設立專門機構,負責收集僑務資訊,又陸續建立宏觀周報、宏觀電視,以至后來的宏觀網絡等。至今為止,臺灣當局在僑務領域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整的對外宣傳體系。

(一)從華僑通訊社到《宏觀周報》

1941年,國民政府組建了華僑通訊社,隸屬于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簡稱“僑委會”)。作為“僑委會”的新聞發布機構,華僑通訊社主要負責對海外華人華僑的宣傳工作,其創立主要目的是“報導祖國及海外僑民僑社實況,溝通海外僑情,激發僑胞愛國熱情,爭取抗戰建國的必勝必成”。[5]華僑通訊社通過發行僑務通訊稿,提供給當時國內的報刊、廣播電臺、電視臺使用,同時,也兼顧發行海外航空版新聞稿,供海外華文媒體采納。

1949年,國民黨政權敗退臺灣以后,華僑通訊社繼續得以保留,依然承擔原有的對外宣傳職能。1980年,臺灣當局為了擴大僑務文宣工作,又增加出版《海光周報》,定期寄贈給海外的僑團、僑報、僑校、以及僑胞參閱。1993年7月,《海光周報》更名為《海光報》繼續發行。1994年8月,《海光報》再次更名為《宏觀報》。2000年3月,改名為《宏觀周報》,至今不輟,成為臺灣島內唯一以海外華人華僑為發行對象的報紙。目前,《宏觀周報》每期發行量約為4萬份,由臺灣當局定期寄贈給海外僑社、僑校、外國主流大學、社會圖書館及其駐外機構,遍及全球近400個贈報點。此外,還將《宏觀周報》的新聞稿件免費提供給海外華文媒體使用。

作為影響海外僑胞的重要文宣媒體,《宏觀周報》的內容主要包括:焦點新聞、臺灣要聞、兩岸三地及重要地方新聞、僑教華商經貿、僑社動態、醫藥生活廣場及青少年園地、文藝副刊及旅游天地等。另外,還進一步加強了原有的副刊版面,鼓勵海外的僑胞、僑校投稿,增強報紙與僑胞之間的互動。臺灣當局為了適應數字化媒體的發展,擴大海外文宣效益,還增設了《宏觀數字多媒體周報》。

(二)宏觀電視和宏觀廣播的成立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僑務施政,臺灣當局對僑務外宣工作不斷進行調整,逐漸轉向播送多元化的外宣節目,服務海外僑胞,以期讓更多的海外僑胞及國際友人認識臺灣、認同臺灣、支持臺灣。2000年3月1日,臺灣“僑委會”成立了第一個“國家級”對外電視頻道——“宏觀電視”(http:∥www.mactv.com.tw),同樣供海外受眾免費收看?!昂暧^電視”的衛星傳送信號范圍包括了亞洲、北美洲、中南美洲、歐洲、中東、南非等地區,并加強與海外華文電視合作,授權業者轉播“臺灣宏觀電視”,使“臺灣宏觀電視”節目深入海外僑社。宏觀電視的成立,在一定程度為臺灣打開了一扇面向全球的窗口,特別是讓原籍屬于臺灣的海外僑胞有了了解臺灣的渠道。

“宏觀電視”原來由“僑委會”負責制作播出,2007年后,隨著臺灣“黨政軍”力量退出媒體,“宏觀電視”的制播權轉交由公共電視基金會負責, 全天24 小時報導臺灣的政經、社會、文化現狀。 由于“宏觀電視”的主要任務在于反制中國大陸對海外僑社的“文宣統戰”,與單純的文化性電視頻道不同,“宏觀電視”更是一個以海外的華人社群為對象,具有文化、教育、政治等多元功能的電視頻道。在公共電視的節目制作中,“宏觀電視”更多地向全球觀眾提供臺灣地方文化、推介臺灣自然景觀,宣揚其社會價值。臺灣當局試圖借此提升其影響力,其目的頗為彰顯。

除了“宏觀電視”之外,臺灣當局還設立了“宏觀廣播”,全面強化海外文宣力量。從2010年,“僑委會”就與臺灣“中央廣播電臺”(簡稱“央廣”)合作推出“透視大僑社”節目,對外傳播臺灣的僑務政策及最新僑訊,協助有關部門推展僑務工作。此外,“宏觀廣播”每半年還推出“僑情實時通”節目,現場實時答復僑胞提問,成為“僑委會”與海外僑胞溝通的平臺。節目內容分為二個單元:“全球僑訊”以報導亞洲、歐洲、北美洲、中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區域最新的僑社新聞為主;“僑務快遞”則以專題報導或專訪形式,將“僑委會”舉辦的各式活動、執行的僑務工作以及重要訊息,透過“中央廣播電臺“的國際頻道,向全球的海外僑胞傳播。

(三)宏觀網絡媒體的成立

從上世紀90年代之后,臺灣當局開始調整僑務外宣體系,重點發展網絡媒體。為了提升網絡的宣傳服務功能,臺灣當局特別注意整合僑務外宣媒體,在2006年,臺當局就成立了“僑社新聞網”,每月上傳超過400條的海外華人新聞,運用影音科技,結合文字、影像,提供給海外僑胞點播收看,并可自行下載使用。2002年11月,臺灣“宏觀網絡電視”的網絡直播與隨選視訊平臺正式開播,免費提供海外僑胞上網收看“臺灣宏觀電視”,甚至還可以提供5,000人同時上網,其隨選視訊功能(VOD)可隨時點選“臺灣宏觀電視”在一周內的首播節目、一個月內的新聞雜志型節目。如此規模在當時的全球傳媒界也屬領先。

“宏觀影音電子報”前身為“宏觀電子報”,成立于1999年6月,以“心系臺灣,放眼世界”作為服務宗旨,通過互聯網傳播,提供多元化的實時新聞信息?!半娮訄蟆边€傳送最新新聞信息與圖片,提供海外華文媒體刊登,以促進臺灣和海外的信息交流。為邁向網絡化服務的目標,“電子報”通過網絡連結“臺灣宏觀電視”新聞性節目,提供立體化的影音新聞,并將“宏觀周報”按期轉載于電子報,方便海外僑胞閱讀周報。同時也保留“電子報”原有的僑務新聞、實時新聞、重要文稿、一周評論、最新消息專區、氣象訊息、宏觀快訊、讀者投書及新聞檢索等內容。從此,“電子報”正式轉變為具有多媒體性質的“宏觀影音電子報”。

(四)海外華文媒體的合作

一直以來,臺灣在海外培植、擁有大量的華文媒體,這些媒體對擴大臺灣影響力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早在1976年,臺灣報人王惕吾在美國就創辦了華文報紙——《世界日報》,至今該報在美國華文報業的占有率仍然相當高。除了《世界日報》外,《美洲中國時報》《國際日報》《臺灣日報》《臺灣時報》以及《太平洋時報》等華文媒體也相繼創辦,對當時的臺灣移民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1980年代以來,華文廣播、電視先后大量出現,1990年代,網絡平臺也開始以動態影音的方式,實時傳遞各項新聞,以饗海外僑胞。[6]67

對于這些海外的華文媒體,一直以來,臺灣當局積極深耕培植,視為影響海外僑胞的重要資源。鑒于此,臺灣方面專門加強與海外電視媒體合作,授權轉播“臺灣宏觀電視’,使節目深入到海外僑社?!皟S委會”為協助海外華文媒體發展,還設立了專門的經費補助,并邀請海外華文媒體回臺灣參訪,以便對臺灣作有針對性的文宣報導,為其所用。此外,臺“僑委會”還購買“中央通訊社”新聞稿源,免費提供給海外華文媒體使用。據統計,在2004年,申請該項新聞稿源服務的海外華文媒體就達到了132家?!皟S委會”還建立“海外華文印刷媒體電子網絡傳版系統”,通過網絡傳播的形式,專門向一些海外的中小華文媒體提供新聞稿源服務。[7]15

海外華文媒體作為臺灣僑務外宣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與島內的大眾媒體一起共同構成了臺灣主要的僑務外宣力量,對臺灣的僑務外宣工作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海外華文媒體積極參與傳播臺灣當局的僑務政策、僑務動向等,提供海外僑胞需要的信息資訊,成為海外僑胞了解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窗口,由此也加深了部分海外僑胞與臺灣的聯系。

三 臺灣僑務外宣的主要特征

(一)官方控制下的僑務外宣機構

“僑委會” 作為臺灣最高的僑務行政機構,一直在僑務外宣領域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從早期成立華僑通訊社,到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宏觀家族體系”,包括了電視、報紙、廣播、網絡等全方位的宣傳媒介,充分運用現代化的傳播技術,及時傳達臺灣在僑務方面的政策動向等資訊。在“僑委會”的領導下,臺灣的僑務外宣媒體也擁有充足的經費保障,并在節目制作上直接受到“僑委會”的管理,充分體現出了臺灣當局在僑務領域的政治意圖。

“僑委會”作為臺灣僑務外宣工作的主管機構,直接負責外宣媒體的政策輿論導向,以及處理外宣媒體的日常事務,如加強與外界的聯絡、溝通、協調等。但是,在具體的節目制作過程中,“僑委會”很少會直接侵犯媒體的專業運作,即堅持所有權與制播權的分離,例如“宏觀電視”轉交由獨立的公共電視基金會制作播出以后,“僑委會”就不再負責對宏觀電視的具體節目制作,電視媒體的專業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從而也使得宏觀電視的僑務外宣品質有了極大的提升。

(二)軟性的僑務外宣工作

在臺灣,僑務外宣主要為臺灣當局的政治利益服務。但是在具體的僑務外宣方面,卻展現出較為軟性的色彩,即扮演的是服務者與供給者的角色,而且更加強調對華人華僑在信息咨詢方面的提供,例如臺灣的“宏觀家族”,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介,提供了大量的各種新聞資訊,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旅游等信息,能在第一時間讓海外僑胞及時了解臺灣發生的新聞資訊,滿足海外僑胞獲悉臺灣資訊的需求。再如 “臺灣股市實時行情信息”,在每日開盤及收盤各播出30分鐘,供海外僑胞了解臺灣股市的最新動態,增加投資商機。為配合推展臺灣觀光,“僑委會”還特別制作播出了觀光旅游節目——“臺灣逗陣行”。臺灣的僑務外宣甚至借用了先進的數字化網絡技術,讓臺灣和國際社會保持了信息的同步化,例如“僑委會”就專門制作了一系列優秀的文宣短片、新聞雜志型節目,深度介紹臺灣當局的施政情況,僅在2009年,就制作了“僑委會—邀您看臺灣”系列文宣短片。這些節目宣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部分海外僑胞對臺灣的了解和認識。

除了介紹臺灣各種信息資源之外,臺灣的僑務外宣媒體也積極推動與海外僑胞之間的聯系,例如“宏觀電視”以介紹全球華人與華社動態為主,以“服務僑胞”為宗旨,專門設有華人地球村網站,跨洋制作了“四海僑心”連續劇,大力宣揚海外僑胞艱苦奮斗以及如何在異地生根、爭取權益等歷程。[8]從2009 年6 月至10 月,“僑委會”舉辦了“看見夢想─華人金僑獎短片征選活動”,吸引了世界許多地方華人的關注。通過這種全球性的紐帶聯結,拉攏了許多海外華僑華人社團。此外,臺灣的僑務外宣還重視輸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中的軟實力優勢,進而取得海外僑胞的認可和支持。在各種報紙、電視、廣播以及網絡媒體上,都能經常性地見到各種介紹臺灣在近年來取得的各項建設成就,如強調特有的“民主燈塔”、中華文化、科技創新、影視文化等??梢钥闯?,臺灣當局的僑務外宣不是簡單的政策性輸出,更是一種多元化的傳播營銷,依靠文化、教育、衛生等載體,對海外僑胞實施軟實力影響。

(三)多元化的僑務外宣體系

目前來看,臺灣已經初步建立了較為多元的僑務外宣體系。除了傳統的平面媒體之外,先后成立的“宏觀數字多媒體周報”、“宏觀周報實時新聞網”、“宏觀電視”、“宏觀網絡電視”、“僑社新聞網”、“宏觀廣播”等,整合成統一的“僑委會宏觀家族”,從而形成了臺灣在僑務外宣領域的宏觀體系。

在某種程度上說,臺灣的僑務外宣體系已經初步完備,形成了擁有報紙、電視、廣播以及網絡的多媒體宣傳平臺,并且經過統一整合之后,構成了相互支撐、互為一體的多元化宣傳媒介。在播出技術方面,也體現出了較高的專業化水平,注意運用先進的數字多媒體技術,尤其借助了互聯網平臺,將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集中整合,大大提升了僑務資訊的傳播和流動。在節目內容規劃上,以“宏觀家族”為代表的媒體,從僑胞的需求和外宣特點出發,陸續設置了豐富的內容節目,如中華文化、旅游資訊、美食文化、人文藝術等,并且通過漢語、閩南方言、粵語、英語等多個語種進行播放,提高了海外僑胞對相關節目的興趣。

但是,由于其政治、經濟力量的局限,加上缺乏具有國際性的跨國媒體,臺灣所依托的僑務外宣媒體都產生于臺灣島內,對海外華人群體的輻射力還是相當有限。近年來,臺灣僑務機構為了加強和海外華文媒體合作,不得不撥出巨額經費,資助海外華文媒體赴臺采訪,無償提供節目資訊供海外華文媒體播出,與海外華文媒體共同舉辦相關活動,從而借助海外華文媒體的天然優勢,以期彌補臺灣僑務外宣工作的不足。

四 臺灣僑務外宣的影響與對策

對外宣傳可以提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形象,改變國際社會的固有看法。僑務外宣通過對外宣傳,可以更好地做好海外華人華僑的工作,提升海外華人華僑與國家的聯系,增強海外華人華僑對國家的認同和支持。長期以來,臺灣當局不斷提升僑務外宣工作的力度,就試圖全面展示和輸出臺灣的軟實力成就,進而提升臺灣在海外華人華僑中的影響力。

(一)強化僑胞的認同與支持

一直以來,臺灣當局在僑務外宣中堅持“加強海外文宣工作,凝聚僑胞共識”。從“兩蔣”時期開始,臺灣當局就利用專門的僑務宣傳機構,謀求國民黨政權在海外華人社會中的合法性。近年來,臺灣方面企圖拓展自己的國際生存空間,繼續打開海外僑胞市場。為了達成這一目標,臺灣當局不斷試圖完善現有的僑務外宣體系,盡可能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宣傳媒介來獲得海外僑胞對臺灣的認同和支持。例如在2011年,臺灣的僑務外宣媒體就不遺余力地配合臺灣當局的“中華民國百年慶典”,在海外僑社中展開各種紀念活動,試圖拉攏海外僑胞。通過多年努力,以宏觀電視為代表的“宏觀家族”已成為各地僑胞及國際友人認識臺灣、認同臺灣,進而支持臺灣的文宣利器。[9]59

盡管如此,在兩岸關系格局中,隨著大陸影響力的日益提升,特別是大陸外宣媒體的影響力逐漸增強,臺灣僑務外宣無法逆轉其海外影響力日益下滑的趨勢,即便通過任何外宣工具,強調“認同臺灣、支持臺灣”,也無法改變“一個中國原則”在海外華人社會中的既成事實。

(二)展現臺灣的軟實力成就

近年來,臺灣當局迫于其面臨的各種壓力,開始試圖通過外宣媒體來展示臺灣的軟實力成就,其對外營銷實質就是推行所謂“文化外交”,即試圖通過對外宣傳的方式,向海外僑胞介紹臺灣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試圖強化臺灣在海外僑胞中的正面形象,為其合法性奠定基礎。

在對外交往中,臺灣將軟實力確立為自己的長期發展戰略,即大力發展臺灣的所謂民主制度、科技創新、教育文化、公民倫理、中華文化等,來提升臺灣的國際地位和形象。在僑務工作中,臺灣當局也越來越傾向于將僑務外宣與軟實力相結合,積極利用大眾傳媒宣傳臺灣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專門針對海外的華僑華人群體,開設了中華文化、臺灣美食、旅游觀光、文化創意、科技創新、文化教育等節目,借此讓海外僑胞更多地了解臺灣的優勢,提升臺灣在海外僑胞中的地位。應該說,臺灣當局在僑務外宣中所采取的軟實力戰略,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發揮了臺灣所具有的獨特優勢,讓相當多的海外僑胞通過僑務外宣,逐步認識到了臺灣的軟實力優勢,從而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效果。

(三)針對僑務外宣的政策建議

臺灣當局大力推動僑務外宣,展現自己的軟實力成就,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爭奪海外華人華僑資源,提升臺灣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拓展臺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在當前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格局下,兩岸在僑務外宣領域,也應該堅持“求同存異”,積極攜手共進,共同在僑務外宣中展示“一個中國”的國家形象。

首先,兩岸的僑務外宣要遵守“一個中國”的基本框架。在當前的政治格局下,雙方在僑務外宣領域基本還是各自為陣,各說各話,在缺少協調與信任機制的前提下,很容易造成一種彼此爭奪僑務資源的態勢,不利于兩岸關系穩定的和平發展,更會對兩岸的“一中共識”格局帶來沖擊。因此,拓展僑務外宣不能成為謀求臺灣“去中國化”的途徑,更不能試圖借助僑務外宣,在海外社會中推動“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兩岸在僑務外宣領域應該確立“一中”框架,通過各自的僑務資源來整合海外華人社會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其次,對于臺灣方面開展的“僑務外宣”活動,大陸方面也要積極進行政策評估,主動借鑒臺灣方面一些可取的僑務外宣模式,加快將大陸巨大的軟實力優勢轉化為僑務資源優勢,特別是在海外華人社會中,大陸也可以積極運用多元化的宣傳媒介,積極向海外華人華僑介紹大陸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各項成就。要善于學會運用外宣工作的特點,將傳統的媒介宣傳工具變為信息的服務平臺,使得我們的外宣工作更加富有人情化,從而推動海外華人社會對我們僑務工作的認同與支持。

最后,兩岸可以在僑務外宣領域逐步展開合作。當前,兩岸關系日益深化,兩岸的僑務外宣工作也可以在多方面展開合作,諸如推動兩岸所屬的僑務外宣媒體建立信息分享平臺,共同交換僑務資源,舉辦相關的外宣工作會議,聯合組織海外華文媒體的采訪活動等等??傊?,僑務外宣工作對兩岸意義重大,兩岸應該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求同存異”,到“聚同化異”,最后實現“利益一體化”。沿著這個合作路徑,兩岸僑務外宣就可以產生一種積極的合力效應,達成凝聚僑心、僑情的目的,最終形成海外華人華僑對“一個中國”的共同歸屬感。

參考文獻:

[1] Joseph S Nye, J r 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M].New York: Public Affairs,2004.

[2][美]約瑟夫·奈.硬權力與軟權力[M].門洪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美]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權力與相互依賴[M].門洪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4][美]哈羅德·D.拉斯韋爾.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 [M].張 潔,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張徽貞.華僑通訊社[EB/OL].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215.

[6]呂萍芳.華文媒體與美國洛杉磯臺灣移民社會初探[J].中興史學,2008,(14).

[7]張富美.2004年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報告[M].臺北:“僑務委員會”,2005.

[8]李鴻階.臺灣僑務政策新變化及其政策建議[EB/OL].(2003-06-18)[2011-07-11].http://www.fjql.org/qszl/xsyj9.htm.

[9]96年僑務委員會會議實錄[M].臺北:“僑務委員會”,2007.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in Taiwan Based on Soft Power Perspectives

AI Ming-jia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qiao Univ., Quanzhou , 362021, China)

The Taiwan authorities carry out the work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in order to output the advantage of soft power in Taiwan. After many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Taiwan authorities has founded a special propaganda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gradually, which in a certain degre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in Taiwan, strengthen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Taiwan, improved the image of Taiwan in overseas Chinese.The wa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s worth studying and borrowing for us ——China Mainland.

Key words:

soft powe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policy of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責任編輯 龔桂明】

華文文學范文第2篇

摘要:網絡技術的更新迭代,重塑了媒體的生態格局,輿論構成與發展方向。隨著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不斷融合,新聞報道尤其是主題報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主題報道是主流媒體借助新聞媒介將重要政治和新聞議題傳播給公眾,承擔著權威信息發布和主流輿論引導的功能。面對日益變化的媒體環境,主題報道亟待轉變理念、立足大眾、夯實內容、創新形態,更好地提升主題傳播的效果效能,尋找主題報道新突破。

關鍵詞:主題報道 融媒體 創新思維 《我和我的祖國》

融媒體時代,本質上就是傳統媒介與新興媒介不斷融合,實現媒介之間的優勢互補。這種兼容不僅是指傳播形式的改變,同時表現出整合內容資源、疊加技術賦能、追蹤傳播軌跡、反饋傳播效果等新特征。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調研時指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其科學論斷為融媒體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主題報道作為一種特殊的新聞形態,特指圍繞黨和政府的重要決策、中心工作、時代主題以及社會熱點進行的重大題材報道,是鞏固社會輿論場域、做好思想政治宣傳、發揮主流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一直以來,主題報道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進行了廣泛實踐。然而,報紙版面設計單一、內容缺乏新意、受眾參與性不高,依賴固有套路的主題報道呈現出程式化、概念化、刻板化的局面,挫傷了主流媒體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隨著新興媒體的出現,可供人們選擇的媒介平臺逐漸增多,受眾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偏好難以捉摸,這些新變化加劇了主題報道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一些媒體率先而動,借力融媒體形式打造出系列主題“爆款”。2019年兩會系列報道期間,出現了微視頻、H5、動態長圖、數據新聞等多種樣態的報道形式。其中以人民網推出的《兩會夜歸人》VLOG短視頻征集活動最具亮點,該活動將兩會報道與新媒體平臺深度結合,用第三人視角重新審視兩會進程,不僅創造出高質量、“有干貨”的內容報道,而且得到網民的持續轉發,相關微博話題量和點擊量超過千萬。因此,主題報道需要打破藩籬、推陳出新,充分結合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規律,明確主流媒體的功能定位和責任擔當,運用“新思維”打造出符合大眾期待的新聞產品。

一、用戶思維:探索內容創新,主題報道引發情感共振

傳統媒體時代,受眾以被動姿態接受各類傳播信息。隨著互聯網和多媒體的滲透,受眾擁有了自主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品味、需求進行自由選擇,對于信息內容提出了更高標準。也就是說,用戶作為融媒體時代的核心要素,傳播內容要與其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相匹配。當受眾對某種題材產生興趣,媒體就要想辦法利用這類話題,用貼近受眾的語言習慣和真摯的情感共鳴吸引用戶,并形成長效機制。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以80、90后為代表的年輕人與互聯網共生,他們對一板一眼的文字報道不再富有熱情。一方面,相較于長篇累牘的單向灌輸,直觀化、視覺化、生活化的敘事文本更受青睞。復雜如政府工作報告,也會采用“一張圖帶你了解政府報告”“新規頒布,你的生活將出現以下變化”“小編帶你回看新政”等貼近大眾的網絡語言解釋新規。另一方面,高大全式政策解讀生硬乏力,依托故事性帶來情感張立的做法正在逐漸流行。針對“改革開放40年”的專題報道,江蘇衛視就通過放大懷舊的力量,用尋找老物件的節目形式喚起人們對祖國40年的共同記憶,直指“小我”與“大我”的飛速成長,把宏大主題內化于尋常生活中。在碎片化、社交化、泛娛樂化的融媒體環境下,主題報道必須樹立“用戶至上”的理念,從受眾視角研究內容的生產、制作與表達,緊緊抓住情感這條主線,把政策理論和社會題材還原于現實生活,由表及里、以小見大,讓嚴肅報道煥發青春活力。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建國專題是各大新聞媒體的首要工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另辟蹊徑,選擇春節這個重要時間節點,聚焦春運返鄉的熱門話題,融合回家、旅途、團圓、祖國、游子等多種元素,順勢推出了“我和我的祖國”快閃節目,激發大眾的愛國熱情。首先,此次報道采用短視頻的形式,搭配《我和我的祖國》的經典曲目,選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深圳北站、武漢黃鶴樓、成都寬窄巷子等8個特色場景,把當地風土人情與祖國發展相結合,隱喻國家繁盛人民富強。其次,節目避免采訪者自說自話,積極邀請形形色色的平凡人在鏡頭前表達真情實感,突出思鄉心切、艱苦奮斗、幸福展望等關鍵詞,引發受眾深刻共鳴。最后,節目內容不僅在央視新聞頻道滾動播出,現場參與觀眾還可以將錄制內容上傳至社交網絡,用短平快的形式進行二度擴散,在歡度佳節中祝福祖國、祈愿祖國??扉W節目通過抓取人民群眾的愛國情感,用歌曲做引子、用短視頻做切入、用具體采訪和家鄉變化做內核、用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做疊加傳播,在千篇一律的愛國專題中獨樹一幟,成為了建國70周年主題報道的首個“爆款”。

二、產品思維:借力技術東風,豐富主題報道形式

在媒體融合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將“有意義”的報道做得“有意思”,是當前主流媒體共同面對的難題。立足用戶視角,主題報道要充分考慮受眾市場、受眾習慣、受眾心理等具體偏好。借助對用戶需求的深入了解,打造成熟的新聞產品才是題中之要。過去報紙版面的頭版頭條風光不再,以視頻、直播、信息圖和H5等為主的可視化表達更直觀、更簡單、更有趣味、更便于閱讀,當然也更易受到關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數字傳播讓主題報道成果可以隨時隨地獲取,通過手機客戶端、VLOG短視頻、4G高清直播、AI合成主播等,技術賦能新聞報道為用戶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視角。

2000年前后,主題報道就開始進行技術化嘗試。以傳統媒介為基礎,逐步建立自身門戶網站,將精華內容和深度報道置于網站頭條,為受眾提供數字閱讀的便利。這種模式僅僅是常規報道的復刻,并不具備新意。隨著新媒體的出現,主題報道意識到雙向互動的重要性,陸續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開設獨立板塊,依據新媒體傳播規律打造出內容報道的新樣貌。像圖文、音頻、超鏈接,這些新形式在保證客觀事實的同時,把網友觀點、大眾討論直接呈現在報道環節,使得主題報道具有參與感和趣味性。而進入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技術、內容、經營多方面深度融合,移動端、網絡端、智能化紛至杳來,愈加豐富的融媒體產品讓主題報道煥然一新。因此,綜合用戶的切身需要,滿足用戶的使用體驗,從“寫報道”向“做產品”推進,打造出兼具技術優勢和社會意義的新穎形態,是主題報道的發展要求。

2019年兩會報道中,中央電視臺就應用了時下最先進的技術功能,為觀眾帶來了全息式的深度體驗。比如,在部長通道處設置了VR攝像機,不僅產出了VR圖集、VR視頻、VR VLOG多種形態的報道內容,當觀眾在手機上閱讀時,還可以通過佩戴直播眼鏡,感受現場莊重嚴肅的會場氛圍。同時,應用于VLOG的《一分鐘速覽全國政協新聞發布會現場》報道,采用延時攝影和全景覆蓋,綜合短視頻、VR技術、優質內容三方資源,讓信息接收者直接參與到兩會報道。此外,中央電視臺跟互聯網公司百度達成意向合作,啟用了AI機器人“小度”擔任大會報道的助理主持。這個智能機器人存儲了豐富的兩會知識,能幫助人們隨時了解政策條文、事實原委以及發展變化,讓兩會報道呈現出更加深刻的內涵,極大地調動起觀眾的好奇心。

三、服務思維:打破單向壁壘,提高報道受歡迎程度

主題報道的核心任務是傳播黨政工作的最新綱領,常以系列報道和專題報道形式出現,具有統領社會全局、占據思想高地、引導大眾輿論的重要作用。過去,這種報道往往是單方面的信息灌輸,信息接收者只能被動接受,沒有發言權。然而,融媒體時代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地域限制被打破,媒體與觀眾可以近距離互動、交流。信息傳播不再是一蹴而就,既能讓信息接收者向媒體部門表達個人看法,交流因果關系,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促使傳播者和被傳播者之間雙向互動;同時,對于優質有趣的傳播內容,還能利用便捷的網絡分享機制形成二次傳播,在全域內達成廣泛共識,凝聚傳播能量。也就是說,主題報道的完成不止是一次簡單的新聞發布,而要自始至終貫穿服務思維,綜合考慮信息的傳播效果,用時效性、交互性和相關性策劃出深入人心的報道。

一是要注重時效性。不論媒介形態怎樣變化,公眾對新鮮感的追求是不會變的。主題報道尤其是重大社會事件選題,通常受到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如何在最快時間內制造話題,最快效率獲取一手資料,最大范圍地覆蓋潛在受眾,是主題報道的首要環節。面對傳播渠道日益移動化的現實,客戶端跟隨、5G+4K在線直播、實時剪裁均是及時報道的具體體現。

二是要優化相關性。許多主題報道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依照中央媒體的具體精神二度重現,忽視了本土性、接近性,這就導致了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甚至語句用詞都照搬不誤。按照傳播學的觀點,距離越近、關系越密切的新聞事實更受讀者歡迎。對于我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風俗迥異的國家,這種相關性更加突顯。所以,主題報道要學會本土化建設,通過大數據運算法則發現受眾感興趣的議題,開辟有創意、有重點、有人情的內容設置,避免因盲目重復帶來的用戶流失。

三是要強調交互性。融媒體時代的傳受互動為主題報道帶來了新的活力,使原本閉環式的“高屋建瓴”變成開放式的“共融共生”,制造者、傳播者和受眾可以融為一體。觀眾在電視頻道看到的主題報道會在網絡媒體同步直播,直播內容又能利用社交平臺進行二次擴散,經由擴散取得的反饋再度呈現在電視報道中。那么,在互動機制的基礎上,增加互動頻率、提升互動趣味、豐富互動效果是主題報道深入發展的有效途徑。

建國70周年之際,天津海河傳媒中心聯合全國59家主流新媒體、海外華文媒體,推出了一款交互式H5產品《同唱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用戶在手機客戶端點擊H5頁面,天津城市地標和人文風情緩緩出現,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開大學的調研場景以及數千名南開學子齊唱《我和我的祖國》的嘹亮歌聲同時展開。視頻結束后,任一用戶可以錄制1分鐘《我和我的祖國》的歌曲副歌,并通過微信朋友圈分享唱段,抒發愛國情懷。僅3月3日推出當天,《同唱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便吸引超過100W的閱讀量,并在社交網絡平臺迅速傳播。截止目前,超過1000萬人的歌聲經由H5頁面發布,他們既有來自天津企事業單位的一線基層員工,也有身在異鄉心寄祖國的海外學子,盡管天南海北、身份迥異,卻共同用錄制歌曲的形式表達對祖國的一片赤誠。H5《同唱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將天津元素植入到愛國背景中,運用耳熟能詳的旋律吸引受眾主動參與,發揮移動社交媒體的裂變傳播功能,并通過報、網、聲、屏多渠道全息覆蓋,真正創造了主題報道的新模式。

四、整合思維:多平臺聯動,主題傳播全域化覆蓋

新舊媒體的融合發展重塑了傳媒生態,這種相互借力既是一種結果,同時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論:即在信息爆炸、眾聲喧嘩的時代,新聞內容想要抓取受眾眼球,必須樹立整合思維,對不同媒介形式加以利用,從線上到線下、從平面到立體、整體到局部,通過“組合拳”發揮融媒體優勢。近年來,主題報道的內涵不斷擴大,時事政治、地區發展、社會議題、科技前沿,任何一個領域都可以成為主題報道的重要素材。與此同時,受眾對內容需求也從廣泛涉獵升級到深刻專業。依靠單一平臺達成有效傳播已經不合時宜。自2009年桃源縣政務微博開通,全國各級媒體爭相入駐新浪微博,到如今遍地開花的“兩微一端一視頻”的傳播渠道,多平臺、齊發力、共合作成為主題報道的普遍共識。此外,傳統媒體也持續發力。在原有載體如電視、報紙中增添全新功能,利用二維碼、AR掃描等手段增加內容的可看性,進一步促進線上線下的深度合作。

在2019年外交部舉辦的全球推介活動中,山西廣播電視臺以政府信息為龍頭,調動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推進短視頻、小程序等移動終端建設,將古老的三晉風光重煥色彩,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山西。據悉,山西廣播電視臺首先確定《世界你好、我叫山西》的宣傳主題,用人性化視角超越“煤與醋”的刻板印象,重釋山西概念,并于第一時間通過主流頻道山西衛視發布了“山西8分鐘”的宣傳短片。隨后,以《全球獨家首發!山西八分鐘,驚艷全世界!》為名的宣傳片在微博、微信同步推送,在社交網絡平臺引起熱烈討論和大量轉發,不足1天時間,其閱讀量就突破10W+。為了提升宣傳效能,山西廣播電視臺原創設計了同名小程序,除了加載圖文、視頻、直播通道,還引入了微商城功能,向受眾引薦山西美食和文化遺產,讓觀看者通過實際行動了解山西、走進山西、感受山西。此外,山西廣播電視臺還積極探索短視頻領域,將宣傳片拆分成16條精簡華麗的片段,分別在抖音、快手、騰訊視頻、優酷視頻相繼投放,既滿足了受眾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同時延展了主題報道的生命力和持久力。傳統媒體為主、新媒體為兩翼、社交媒體持續發酵的傳播格局,為新時代的主題報道樹立了新風尚。

五、結語

總之,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交互性、移動化、可視化等特征日益凸顯,不同媒介之間呈現出互相協作、深度耦合的狀態,用戶的閱讀習慣與閱讀需求產生質的飛躍,這些沖擊為新時代的主題報道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因此,主題報道要積極順應變化,運用用戶思維、產品思維、服務思維以及整合思維,將報道內容做實、報道形態做新、報道效能做強、傳播范圍做廣,為主旋律報道注入新動能。

作者系西安外事學院人文藝術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1]張治郭.融媒體環境下主題報道的創新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9(8).

[2]范銳.重大主題報道的可視化探索——以浙江日報的實踐為例[J].采寫編,2018(4).

[3]姚琦.融媒體時代新聞真實性的實現方式[J].出版廣角,2018(16).

[4]丁玎,劉暢.H5《同唱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引爆互聯網[EB/OL].(2019-03-11)[2019-12-01].http://media.people.com. cn/n1/2019/0311/c120837-30970344.html.

[5]路晶晶.融媒背景下如何提升主題報道傳播合力——以《直通太原論壇·能博會》特別節目為例[J].科技傳播,2019(17).

華文文學范文第3篇

由此可見, 學習華文的作用與意義日益受到各國人士的重視。逐漸地, 越來越多具有一定實力的高等學校, 紛紛設立了海外教育學院, 以供大量的外籍學生學習華文。所以, 華文教育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教學領域。如何合理有效地教授華文, 如何科學設置華文教育的教學課程, 則成為了華文教育的重要課題。中華樂藝, 從廣義上講, 是包涵音樂、舞蹈、詩歌等內容, 是一個綜合的概念, 不可分割。完整的中華樂藝是華夏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本文將從以下五個方面論證增設中華樂藝為華文教育課程的必要性。

1 從歷史角度看

中華樂藝是五千年中國文化的重要顯現。適當了解中國悠久的樂文化, 能更生動更透徹地學習和理解華文。

周代是最早對“禮” (祭祀、朝食等儀式) 和“樂” (伴隨“禮”進行的樂舞) 作出規定的時代.禮樂制, 是在西周時由周公初步制訂的, 經后人不斷的增補, 逐漸形成一種十分嚴格且等級明確的制度。

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 一是規定等級, 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其中樂的地位和分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信仰、政治、軍事、貴族享樂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樂文化都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比如:祭祀之樂、禮儀之樂、爭戰之樂、享樂之樂、情愛之樂等等。在信仰方面, 祭祀之樂, 體現了人們對天的崇敬之情。它是指祭祀天神、地鬼和人鬼時所表演的樂舞。由于古時人類社會的生產能力和認識能力仍十分有限, 因此, 若遇天氣大旱或者陰雨不斷, 人們就會進行祭祀樂舞, 祈求天神、地祗和人鬼的保護, 以保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生活安寧。政治方面, 禮儀之樂是有著極其鮮明的階級性的, 并且貴賤等級分明。對君王, 對諸侯, 對賓客, 對臣民, 都有著不同的樂舞, 劃分細致?!蹲髠鳌分杏羞@么一個典故:魯襄公四年, 魯國大臣穆叔授命出訪晉國。晉悼公知道穆叔是重要人物, 并設下盛宴款待穆叔。宴會開始時, 晉悼公命樂隊奏《肆夏》樂歌, 穆叔沒有理睬。晉悼公又讓樂隊改奏《文王》樂歌, 穆叔依然無動于衷, 拒不回禮。見此狀, 晉悼公又令歌舞隊歌《鹿鳴》、《四牡》和《皇皇者華》, 穆叔這才起身, 連拜三次, 表示接受, 欣然動筷舉杯用餐 (1) 。由此可見, 在樂隊的編制方面和樂曲方面, 對不同等級人物的演奏, 有著明確的區分。軍事方面, 爭戰之樂在古時混戰的年代, 則是一種很好的鼓舞士氣的方法。在樂歌的蕩漾中, 將士們的內心得到了很大的鼓勵, 鏗鏘有力的樂曲, 使得戰士們更有作戰的精神, 促進了軍隊的戰斗凝聚力的提高。貴族們所具有的物質條件和社會地位, 使得他們擁有了享受樂舞之樂的權利。因為有了大量的錢財, 他們能夠供養一定量的樂舞表演者, 從而有條件追求奢華的精神享受。另外, 樂還大量的存在于平民百姓之中, 如山歌、情歌小調等。雖然他們的樂并不是富麗堂皇的, 但是他們的樂很樸實很真摯, 大多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真切情感。

因此, 中國古時的樂, 是一種廣義中的樂, 是一種藝術。了解這歷史悠久的樂藝, 對學習華文有著極大的促進推動作用。

2 從“樂”的特質看:“樂由心生”, 將音樂與語言文字相比, 音樂在某些時候可超越語言文字, 以最感性最直接的方式, 傳達著人類內心深處細膩的情感

中國最早對音樂產生過程中, 心與物的理論概括為“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 物使之然也”。它指出了樂的表現特質, 具有唯物論的認識因素。這種強調音樂的內心意識的見解, 是中國先民對音樂的獨特見解。在古代的中國, “樂”常常與“文”相關聯, 詩中奏樂, 樂里吟詩。當樂的精湛達到一定地步之時, 甚至可以超越詩文, 成為奏樂者和欣賞者之間的一種重要的精神交流。樂, 還可以獨立成為一個單獨的交流方式, 以樂會友。其中, 人們演奏和欣賞的是樂, 沒有了語言的介入, 使得音樂的表達更形象, 但在傳達情感上卻更加直接, 更加自由。在某些時候, 人內心的感受如果用音樂來表達, 能夠超過文字的效果并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就是由“樂”的特質所決定的。所以, 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如果能夠把握和運用“樂”的這一特質, 充分利用這一捷徑, 在使用文字的方式之外, 運用”樂”來更直接地理解中國文字體會中華文化的韻味。

因此, 讓外籍學生適當地接觸中華樂藝了解中華樂藝, 將對其更好地學習華文更透徹地理解華文, 產生獨特的促進作用。

3 從藝術類型看:詩文屬于文學藝術;樂舞屬于表演藝術。教育中綜合使用不同的藝術形式, 將會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

文學藝術的形式是靜止的無聲的, 而表演藝術的形式則是變化的有聲的。文學藝術追求的是一種讀者接受到文字信息后而產生的內心共鳴。對文學的欣賞, 多是體現在讀者內心對作品的感悟。讀者通過對文字的理解, 從而體會作者的表達意圖和作者的創作情感, 并運用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來權衡吸收所得到的信息, 最終得到讀者內心主觀的見解和感受。這整個過程, 都是一種相對靜態的, 比較純粹的內心活動。同樣, 文學創作中, 作者將其往昔沉積的知識和其思維中的獨特的部分融為一體, 創作出詩文等等。這創作的過程, 也多是一種內心情感傾注于筆端的過程, 是將內心意識融為文字的過程。所以, 不管是文學欣賞還是文學創作都是對幾大感官沒有較大刺激的相對靜態。

而表演藝術除了同樣追求內心的共鳴之外, 還突出了接受信息時感觀的直接刺激。與閱覽文學書籍相比較, 當人們欣賞樂或舞時, 聽覺或視覺都會受到較大的沖擊, 樂音的高低快慢、肢體的松緊緩急, 都很直接地刺激人們的感官神經。

甚至當人們的身份由欣賞者轉變為參與者時, 自身嗓音的飄飛或肢體的舞動等等更是主動地刺激了人的眾多感官功能。

這樣的欣賞甚至參與表演藝術的過程, 便是處于動態之中。因此, 單純詩文這樣的相對靜態的欣賞方式或創作方式, 與樂或舞這樣動靜起伏較大的欣賞甚至參與的方式, 決定了兩種不同的藝術類型對人本身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和作用。由此筆者認為, 在華文教學中同時運用兩種教育效果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 將有利于促進學生較全面地學習華文感受華文, 使他們能從更多的角度了解中華文化。

4 從教育的角度看:樂教自古便是中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歷史上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對樂教極其重視。他積極提倡音樂, 一生不斷進行音樂藝術實踐。他主張學生應當“多聞”、“多見”, 知識廣博, 才能適應社會??鬃恿嚢?禮、樂、射、御、書、數??鬃诱J為六藝是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素質, 然后才有七十二賢人之說。也有另一說, 則稱為“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用現在的話講, 大體上就是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 樂的教學, 是中國古代的教育內容, 有著悠久的教學歷史。彈琴、擊筑、鼓瑟、唱歌, 成了當時的學生要常常鉆研學習的課程內容了。

并且, 中國傳統家族中的育人目標, 便是把自己的子孫后代培養為君子。古時, “琴棋書畫”則為君子所應具備的才藝。“琴棋書畫”四個字當中, “琴”放在了第一位, 可見, 樂的地位是比較高的。琴, 在古時, 多指“古琴”。當時許多文人, 都學習古琴演奏古琴, 以陶冶情操, 培養恬靜優雅的文人氣質。若干文人小聚, 除了交流作詩心得, 也常切磋琴樂技藝, 或是吟詩, 或是彈琴, 或是舞蹈。綿長的樂音, 更讓詩作的韻味泛得濃郁。由此可見, 中國傳統教育中, 掌握樂文化里的“樂”是成為君子的基本要求之一, 并且“樂”也常常與詩文相關聯, 甚至在一定時候成為一個整體。所以, 適當地接觸和了解中華樂藝的內容和內涵, 是學習華文的需要。

5 從音樂無國界的特質來看:音樂常??梢酝黄普Z言的障礙, 相對暢通地表達出人們內心的豐富情感

語言, 是人類智慧的充分顯現。通過語言, 人們能夠自由暢快地表達著各自的思維并且相互溝通。因此, 語言成為人類區別于自然界其他動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 語言的地域性卻是不可避免的。對于當今世界上留存的語種數量, 整個世界的看法紛紜, 但較多語言專家認同世上存在5000種語言 (2) 。除此之外, 世界上還有許多沒有相應文字的語言, 若加上這部分語言的數量, 地球上語種的數量則更加驚人。在一個國家中, 不同的省份, 甚至不同的縣市, 都可能有不同的語言。一個地域中的民眾, 通常情況下都只是使用著屬于他們自己地域或民族的語言。當民眾要跨地域、跨國界、甚至跨大洲進行交流時, 幾乎都會遇到語言不通的障礙, 人們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就很難進行了。但音樂卻是無國界的, 樂音的高低強弱, 節奏的松緊快慢, 都無一滲透表達著人們的感情。音樂它做為中華樂藝的重要內容, 可以相當程度地突破語言的地域性。施予者可較直接的傳達著人們的思想感情, 接受者則不會因為語言的障礙而根本無法感知對方的思想表達。

因此, 音樂無國界的特質, 能較好地幫助海外學生接受中華文化、學習中國文字。在這其中, 語言地域性的障礙被降到了最低, 學生們通過聆聽具有濃厚中國傳統風格的樂曲能夠更直觀更真切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并促使他們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字的內涵。

中國樂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廣義的中國樂文化包括詩詞禮樂舞等等, 是一個龐大的綜合體。通過經典詩詞的解析、傳統禮儀的了解、古代樂舞的欣賞, 海外學生將更直觀更全面地接觸中國文化促進他們能夠深入地理解歷史悠久的漢語以避免學生對漢字單純的臨摹和背記。綜上所述筆者認為, 將增設中華樂藝為華文教育課程是十分必要的, 這將對海外學生學習華文具有不可忽略的促進作用。

摘要:在當今“地球村”時代中, 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的快速增強及國際地位的不斷上升, 使得中文成為了繼英語之后又一重要國際語言。由此, 在海外教育學院中設置有效合理的華文教育課程, 則成了影響華文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中華樂藝, 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若能增設中華樂藝為華文教育的新課程, 必將對外籍學生學習華文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試從五個角度來分析, 力圖論證增設中華樂藝為華文教育課程是合理的, 且為必要的。

關鍵詞:中華樂藝,華文教育,課程設置

參考文獻

[1] 王治理.傳統文化與對外漢語教學[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8.

[2] 姜麗萍.對外漢語教學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08.

華文文學范文第4篇

蒙古族的漢語課程同新加坡華文課程所面對的社會語言現實極其相似。兩篇論文都提到新加坡教育部2004年的一項家庭用語調查展示的一個事實:“純說華語的家庭迅速減少, 純說英語的家庭逐漸增加, 而雙語并用的家庭則迅速增加。”華語是新加坡華人的母語, 同蒙古族的蒙古語;英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同蒙古族的漢語, 我們稱為“國家通用語”或“族際語”;不同的是, 他們把華語 (母語) 稱為“第二語言”, 這恰好和蒙古族的漢語教學“是第二語言教學”在學科性質上取得了一致。蒙古族的漢語教學所面臨的社會語言現實可以這樣描述:純說蒙語的家庭在迅速減少, 純說漢語的家庭逐漸增加, 而雙語并用的家庭在迅速增加。這樣一種描述不僅僅是我們在生活和教學中所深切感受到的, 有關統計也在證實相關描述, 內蒙古蒙古族總人口約403萬, 語言類型主要分三大類: (1) 牧區純正蒙古語, 使用人口約占35%; (2) 半農半牧區蒙漢混合語, 使用人口約占45%; (3) 農業區純漢語 (或以漢語為第一語言) , 人口約占蒙古族總人口的20%。由此可見, 新加坡和內蒙古的蒙古族聚居區社會語言存在相同趨勢:雙語人口在逐漸增多, 漢語教學面臨的現實極其相似。

這樣一種現實, 對傳統的“一綱一本的課程理念設計”提出挑戰, “恐怕無法應付華族社群內部復雜的語言現象”, “應當對課程的服務對象的學習需要有充分的了解, 才能對癥下藥, 發展出適合不同語言能力、語言背景與學習需要的教學對象的課程。”

再看應對措施: (1) “華語為母語家庭的孩子:華文課程須提供足夠的挑戰”, “華文對他們而言基本上是一門比較容易應付的科目學習動機比較強烈, 如若課程內容對他們缺乏挑戰, 長此以往, 這批學生學習華文的熱忱與動力將逐漸減弱。”這與城市蒙古族家庭的孩子情況相同, 但我們的課程嚴重缺乏“足夠的挑戰”, 現有課程內容遠遠不能滿足城市蒙古族學生的需要; (2) “英語為母語家庭的孩子:華文課程須奠定其語言基礎”, 這與牧區純蒙古語家庭的孩子相同, 他們從小沒有第二語言環境, 第二語的學習起步晚、基礎差、困難多, “應優先為他們打下基本的口語基礎與閱讀能力, 日后有需要的時候, 便可以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蒙古族的漢語課程內容以照顧多數為主, 對這一部分學生又顯偏難偏多。 (3) “雙語家庭的孩子:華文課程以培養溝通能力為主”, 這是目前蒙古族漢語教學的中心, 這與蒙古族雙語家庭占多數比例有直接的關系。

新加坡華文課程設置的構想要相對完善得多。從課程結構層面看, 新加坡的華文課程“應遵循‘必修單元’與‘選修單元’兼具的原則處理”;從課程運作層面看, 新加坡的華文課程“必須凸顯‘中央課程’與‘校本課程’互補的方式處理。”據此陳教授提出一個“華文課程的初步框架”:“從語言、文化和綜合能力三個范疇列出華文課程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的培養目標以及各目標下相關的課程內容, 并對三個語言源流在不同層次的‘必修單元’和‘選修單元’做了由淺入深、按部就班的初步規劃。”以必修和選修的方式來加強課程內容的伸縮度, 從而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這也是蒙古族漢語教學構想的方法之一, 把必修課作為最低標準, 把選修課作為擴展內容, 以求實現“足夠的挑戰”, 但具體哪些內容作必修課基本要求、哪些內容作選修課擴展要求, 卻還沒有足夠的探討。陳教授在此方面做得很細致, 很值得學習, 他不僅提出必修選修的分別, 還提出“中央課程和校本課程互補”的原則。大力開發校本課程, 彌補必修課或中央課程無法滿足不同源流不同層級學生需求的不足, 這正是蒙古族漢語教學所面臨的最實際也是最迫切的任務。

(1) 確定不同層次學生的課程起點。陳教授將母語為華語的學生, 課程起點語言項確定在初級層次的第二個檔次, 也就是說, 因為他們的華語基礎比較好, 要求較低的第一檔次免修。蒙古族城市學生或農業區學生也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而蒙漢雙語家庭, 特別是牧區純蒙語家庭的學生一定要先培養基本的聽說能力。 (2) 在中級層次, “現當代文學”內容, 陳先生增加了“中英對照簡寫版”, 要求雙語源流和外語源流的學生必修, 這一點很值得借鑒, 蒙古族的中學生雖然既有母語課也有漢語課, 兩課也都有現當代文學內容, 但有意識有目的的將兩種文字的同一文本加以對照, 在蒙古族的漢語課程當中還沒有實現, 這項內容還只是學生或教師的自我行為, 還只限漢語程度較好的學生才能做到, 而雙語家庭, 特別是草原牧區的學生很難做到, 陳教授的這一做法給予很多啟示:在草原牧區, 如何開發適合本地區學生實際的漢語文校本課程, 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3) 對較高層次的課程內容一般不對外語源流 (或二語源流) 的學生提出要求。例如, 中級層次語言項中的“能閱讀本地報章上與當地社會現象相關的言論, 并對作者意見作出評價”和“能夠根據個人的興趣發展寫作天分”等, 對外語源流的學生不做要求, 對雙語源流的學生只要求選修, 而母語源流的學生都是必修。高級層次語言項對外語源流的學生除兩項選修外, 其他六項都不作要求, 而二語源流的學生在此項也是選修多必修少, 對母語源流的學生有三項必修八項選修, 這就極大地滿足了漢語基礎好的學生的學習需要, 同時也減輕了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的負擔。我想這樣的安排非常有利于旗縣級以上的蒙古族學生, 使他們不再覺得“漢語課沒什么可學的”, 特別對提高蒙古族漢語課程標準、提升蒙古族整體漢語素養, 為蒙古族學生早日擺脫語言困擾、順利實現自我發展將提供良好的平臺。

除了語言項之外, 陳先生還分別對文化與信息項在初、中、高三個層次作了詳細的安排, 在初級層次, 對三種源流學生要求基本一致, 在中、高層次區別對待, 從而拉開檔次、增加伸縮, 既提高了華語課程標準, 提升了華語素養要求, 又不至于給外語源流和雙語源流的學生增加負擔, 很好的處理了課程內容與學生實際的關系。蒙古族的漢語教學在文化項和信息項做得還不夠到位, 至少還不能單獨提出來作為一項要求, 陳先生所列信息項中的對網絡平臺的利用, 在草原牧區現在還達不到, 這一點可能是蒙古族的漢語課程與新加坡華語課程最大的差距。

摘要:蒙古族漢語課程與新加坡華文課程所面對的語言現實和采取的應對措施都極其相似;新加坡華文課程設置的完美構想很好地處理了課程內容與學生語言現實的關系, 為蒙古族漢語課程設置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蒙古族,漢語課程,新加坡華文

參考文獻

[1] 兩位均為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教授。

[2] 參見中央民族大學曹道巴特爾先生博士論文《蒙漢歷史接觸與蒙古族語言文化變遷》, 2005。

上一篇:近代文學下一篇:文學寫作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