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商業信用范文

2023-10-26

商業信用范文第1篇

作為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之中的重點以及核心, 信用風險管理對實現商業銀行的快速發展以及穩定運作有關鍵的作用及價值。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劇, 許多商業銀行在運作的過程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信用風險。為了有效突破自身在信用風險管理過程之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 商業銀行必須要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 積極對信用風險進行有效的度量, 不斷提高自身的信用風險管理質量以及水平。

2 信用風險度量

信用風險度量立足于投資組合信用風險的實質情況, 對各類與信用度相關的風險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 積極采取科學合理的評估工具以及手段, 將各類信用風險控制在有限的范圍之內。同時, 現有的信用風險度量方法結合不同金融工具的具體信用風險特征, 對風險暴露的情況進行不同的預算以及分析, 考慮資產之間的相關性, 以此來得出與資產分散化相關的各類影響因素以及所存在的潛在風險。

3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現狀

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之中, 我國的商業銀行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但是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的今天, 商業銀行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競爭環境。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之下, 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信用風險越來越復雜。從目前來看, 我國在信用風險管理的過程之中還存在許多的不足。

首先, 商業銀行還沒有建立較為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組織機構, 大部分的風險管理工作任務主要由貸款部門的信貸員來完成, 這種工作模式無法更好地滿足信用風險管理的實質需求, 同時也導致商業銀行在運作的過程之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信用風險。

其次, 商業銀行還沒有建立較為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機制, 我國商業銀行主要采取個人主觀判斷的形式進行貸款的審批以及發放, 沒有立足于貸前調查以及貸中審查的實施情況, 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同時還缺乏完善的貸后檢查機制, 這點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自身的穩定運作。

最后, 商業銀行所采取的信用風險管理手段比較傳統以及落后, 在企業信用風險分析的過程之中大部分主要以定性分析方法為主, 沒有站在宏觀的角度進行系統科學的定量分析, 企業的信用等級進行評定存在較為明顯的主觀性, 極少有商業銀行能夠利用電子化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新型數據庫, 實際的信息管理模式較為落后, 最終的管理效果不容樂觀。

4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管理對策

4.1 建立完善的信用評級制度

結合上文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 我國商業銀行在信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還沒有建立較為完善的信用評級制度, 針對這一實際情況, 為了有效地提高自身信用風險管理的效率以及水平, 商業銀行在風險度量的事必須要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 積極落實信用度量工作, 對企業信用等級數據進行定期的跟蹤以及調查, 積極開展內部評級工作并建立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 以此來更好的完善信用風險量化工作, 充分的發揮信用風險量化模型的作用以及價值。

4.2 建立良好的銀行信用文化

為了有效地突破自身在信用風險管理過程之中的各類不足, 我國商業銀行必須要積極的建立良好的銀行信用文化, 在銀行范圍內部建立風險管理體系, 運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哲學, 以實現自身的全方位成長以及發展為立足點和核心, 真正地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以及風險最大化。

4.3 健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組織機構

我國商業銀行需要積極的完善自身的信用風險管理組織機構, 促進貸款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 結合風險管理的實質要求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系, 保證貸款審查部, 信貸業務部能夠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和價值, 在各項規章制度的引導之下實現自身的穩定發展。

4.4 加強信用風險的監管

商業銀行需要積極的考慮各類信用風險存在的原因, 立足于自身信用風險管理的實質要求, 采取科學合理的監管方式以及手段, 不斷改進現有的監管模式, 利用風險度量方法來提高自身的風險監管效率以及水平。

5 結語

商業銀行在實際運作的過程之中, 除了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之外, 還需要立足于信用風險管理的實質情況, 有效落實信用風險度量工作, 實現自身的穩定運作, 保障自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獲得更多的優勢。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 在推動市場經濟改革的過程中, 我國的金融行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與其他的行業相比, 金融行業盡管收益較高, 但是也面臨著諸多的風險, 其中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在運作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本文立足于信用風險度量的實際情況, 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信用風險度量,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 尹釗, 韓佳菲.信用風險模型比較及實證研究——以房地產企業為例[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15 (2) .

[2] 王維康.淺析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問題及其對策[J].商場現代化, 2015 (29) .

[3] 張樂.現代信用風險計量方法與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研究[J].開發研究, 2014 (5) .

[4] 胡勝, 陳華.淺述KMV模型基本結構與適用性[J].經濟研究導刊, 2011 (21) .

商業信用范文第2篇

摘 要:為防控商業銀行信用風險,作者通過調查分析,發現我國商業銀行當前信用風險較突出,使商業銀行凈利潤下降。作者剖析了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防控對策:健全防控機制,落實管控責任;調整信貸策略,控制新增不良;排查重點風險,防范風險傳染;處置存量不良,增強抵御能力;發揮部門職能,營造誠信環境。

關鍵詞:商業銀行 信用風險 防控對策

在經濟下行和國家推行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不斷反彈,信用風險凸顯,管控壓力巨大,分析其信用風險現狀,剖析產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控對策尤為重要。

一、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內涵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是指借款人因種種原因,不愿或無力履行合同條件而構成違約,致使銀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有四個主要特征:(1)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2)傳染利益的驅使是信用風險出現的重要原因性,一個或少數信用主體經營困難或破產就會導致信用鏈條的中斷和整個信用秩序的紊亂。(3)可控性,其風險可以通過控制降到最低。(4)周期性,信用擴張與收縮交替出現。

二、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現狀及影響

從全國來看,銀行業不良率大幅攀升。2015年年報數據顯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均出現較大幅度攀升。截至2015年末,五大行平均不良貸款率達到1.68%,同比上升0.42個百分點;2016年6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1%。由于不良大幅反彈,2015年,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多家銀行撥備覆蓋水平已接近監管紅線。由于國內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突出,使凈利潤增速普遍下降。2015年國內商業銀行整體凈利潤增速出現大幅下滑,五大行平均凈利潤增速僅為0.79%,同比下降5.83個百分點。

三、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成因分析

1.經濟下行增大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從2015年全國經濟數據看:2015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76708億元,比上年增長6.9%,創25年新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6個百分點,比2013年同期下滑14.5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累計同比下降2.3%,為多年來首次下降。其中利潤下降較多的是采礦業、金屬冶煉、專用設備。與此同時,工業企業的虧損面呈現大幅度擴散的趨勢。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單位數同比增長了20.6%,比2014年和2013年分別提高了8.4和16.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虧損總額增長更快,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總額增長了31.3%,與2014年和2013年相比分別提高了8.9和36.4個百分點??傊?,2015年多項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處于低谷:GDP增速創近25年新低;固定資產投資創近16年來新低;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創近5年新低;房地產開發投資創近17年來新低;社會消費品零售創近12年來新低。由于GDP增長率與不良貸款率呈負相關關系,經濟下行時,一些企業經營持續困難,出現開工不足、資產縮水、負債增加、盈利下降和現金流萎縮,處于不斷失血狀態,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運營能力普遍下滑,違約風險逐漸增大,直接影響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增大銀行信用風險。

2.“去產能”影響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之首就是“去產能”,在中央“去產能”決心下,商業銀行將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不良貸款預期增幅加大;另一方面,這類客戶的投資需求疲軟,貸款需求下滑厲害。2016年,商業銀行仍面臨不良貸款雙升、傳統行業信貸需求乏力的局面。

3.社會各類風險交叉傳染增大商業銀行防控信用風險的壓力。從近年風險演變特點看,各類風險交叉傳染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包括行業風險通過產業鏈傳染,區域風險通過投資鏈傳染,客戶風險通過貿易鏈、擔保鏈、隱性集團客戶傳染,表內表外、境內境外、信貸與類信貸、小企業與個人風險交叉傳染,使商業銀行防控信用風險的壓力越來越大。

4.經營環境不佳,使商業銀行難以防范和化解信用風險。一是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客戶經營和融資模式逐漸發生變化,表現為企業集團化、用信大額化和融資多元化,對銀行信貸經營管理提出了諸多挑戰。二是借款人誠信缺失。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缺少有效的違約懲罰機制,法律法規也尚未健全,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執法不嚴現象較嚴重,這使得市場的經營主體在衡量失信的成本—收益時出現不對稱現象,失信的收益遠大于失信的成本,因此有些企業或者個人出現有錢不愿還的現象,這在某種意義上激勵了違約的發生概率。如有的借款人賴賬不還,有的利用信用卡惡意透支,助學貸款的大學生畢業后不知去向,借款企業高管或投資人跑路、失聯,有的借款企業利用破產、兼并或分立故意逃廢債等,使銀行貸款難以收回。三是民間借貸和非法集資風險持續向銀行體系傳染蔓延。有的借款人將銀行貸款用于民間借貸或非法集資,一旦到期不能收回,往往難以及時足額歸還銀行貸款。四是借款人騙貸或挪用貸款。當前針對銀行的外部詐騙和侵害案件不斷增多,部分財務公司、投資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冒用銀行信用問題突出,案件防控壓力日益加大。有的借款人利用虛假注資、向銀行提供虛假財務報表、虛假身份資料、虛假營業執照、虛假貿易背景或虛假抵押權證等騙貸,有的借款人不按約定的貸款用途使用貸款,將銀行貸款挪用于股市、房市或其他高風險領域,這些都給銀行造成信用風險。五是部分地方政府協助銀行化解處置風險的能力和意愿下降,個別銀行對困難企業抽貸壓貸引發風險仍時有發生。六是司法系統借貸案件增多,審理排隊時間較長,償債判決執行困難,這些都對銀行維護信貸資產質量穩定構成了障礙。

5.借款人經營管理不善,難以持續經營或連續虧損,到期不能償還銀行貸款。有的企業盲目擴張、過度投資、過度融資、盲目對外擔保,導致資金鏈緊張或斷裂;有的貸款項目嚴重超期、超概,不能達到預期效益;有的借款人組織或參與民間借貸,支付出現困難,主營業務停止;有的借款人成本控制能力低,對產品、原材料市場判斷錯誤,造成收不抵支,虧損嚴重,難以還貸。

6.借款人因行業風險積聚,產品市場萎縮,難以歸還貸款。如批發零售業新產生不良貸款的原因主要是“經營問題”及受到互聯網沖擊或附加在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產業鏈上受行業影響造成;住宿和餐飲業新產生不良的原因在于經濟下行,人們的有效收入增長有限,需求不足,加之國內反腐,公務消費減少,住宿和餐飲業呈現出供大于求,行業效益下降;制造業新產生不良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經營問題”和“盲目投資融資”;農林牧漁業新產生不良的原因在于受自然災害、病蟲害、市場行情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影響造成;采礦業新產生不良的原因在于煤炭和黑色金屬開采的風險較大,下游需求銳減導致自主產品定價能力弱,2015年,煤炭和黑色金屬開采的規模以上虧損企業比率都在30%左右。

7.商業銀行自身管理薄弱粗放是其信用風險產生的內因。

7.1貸款審批機制中責任不明,影響貸款審議和貸后管理質量。當前大部分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審批權限上收,實行分層管理和集中審議、審批,這種審議、審批和管理機制,容易造成集體審議,法不責眾,貸款出現不良和風險,難以認定審議人員的責任;上級行的信用管理部門既管制度制定、監測,又管貸款審查.審議.批復和放款審核,責任認定時還要初審,這容易造成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不利于崗位和部門制衡,容易產生操作風險;貸審會和合議會絕大部分審議人員是兼職,審議工作非審議人員崗位職責,且審議人員每人都有很多自身崗位工作,難以對審議項目精細斟酌,難以保證審議質量;由于權限集中到上級行太多,上級行的客戶經理數量和精力有限,在貸前調查和貸后管理上只有粗放運作和走馬觀花,無法做到深入和精細化。

7.2政策制度執行力不強,剛性約束不夠。一是不嚴格執行國家產行業政策。有的商業銀行對國家產行業政策的敏感性不強,如國家明確了鋼鐵、煤炭、水泥、火電等行業是控制壓縮類行業,但有的商業銀行對這些行業該壓不壓,該退不退,直至形成不良。二是對銀行監管部門和內部的制度執行不嚴。如有的銀行不嚴格執行受托支付制度和貸款“三查”制度,造成貸款被騙、資金被挪用等。

7.3風險管理前瞻性欠缺。突出體現在跟不上市場、形勢的變化,有的銀行的政策制度、管理手段沒有與時俱進,最終在風險防控的有效性上出現偏差。

7.4銀行從事信貸業務及風險管理的員工素質未能適應業務發展的要求。一是有的員工思想道德素質不過硬,內外串通,少數內部人員默許、縱容、甚至配合客戶造假,利用假資料騙貸;有的收受借款人好處,放寬貸款準入條件和要求,規避信貸政策制度,違規發放貸款,造成貸款不能收回。二是業務素質達不到要求。有的對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不熟,相關知識面不夠,有的貸款調查、審查能力不強,不能判斷借款人提供的資料、信息的真實性以及貸款的可行性,致使不該貸的貸款放出去形成不良。三是責任意識不強。有的“三查”人員責任心差,造成貸款調查不深入、不細致,審查不嚴格,貸后管理不到位,致使貸款出現風險。

四、防控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對策

在西方銀行業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一些國際大銀行能經受住多輪經濟周期的考驗,其成功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保財務的穩健性;二是調整業務結構;三是實行積極的組合風險管理。我國商業銀行要防控信用風險,應借鑒西方銀行業的經驗,做到:

1.健全防控機制,落實管控責任。

1.1強化員工培訓和教育。一是加強責任意識和“兩學一做”教育,使員工在思想上增強責任感,不愿違規違紀;二是強化業務培訓,拓寬員工知識面,提高信貸業務技能,以適應經濟形勢和環境變化的要求。

1.2健全信用風險防控機制。一是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細化風險管控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對機構、人員履職情況的監控分析,并根據監控的結果對信用經營管理內設機構、從業人員進行評價和控制,發揮全員風險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風險管理精細化程度和全面風險管理水平。

1.3完善信貸審批機制。一是成立貸款審查審批中心,將信用管理的制度制定.監測.責任認定與審查、審議分離,配備專職審議人員,將審議職責落實到崗位職責,落實終生責任追究制度,對忽視調查.審查揭露風險而同意通過貸款項目的,加重處罰。二是對二級分行和經營行下發部分貸款審批權限和管理權限,使其責權利均衡。上級行主要負責監測和責任認定,改變當前上級行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局面。

1.4建立全面授信管理體系。加強對客戶各類授信業務的整體管控,對同一法人客戶的表內外、類信貸授信業務,以及以企業法定代表人承貸實際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個人授信、信用卡授信,在遵守各自業務流程的同時,對信息全面分析、額度統一管控、風險統一監測,防止過度授信。將客戶關聯關系識別與核查情況作為授信調查的必備內容,加強對表內外風險的監測,規避控制表外風險輸入和非信貸領域的風險傳導。加強大額用信客戶風險管理,對有多家銀行介入的大額用信客戶,適當控制融資占比,鼓勵通過組建銀團分散風險。

1.5完善信用風險監測評估體系。一是建立能夠針對宏觀經濟波動的提前反應機制,加強宏觀經濟運行和國家政策分析,能夠準確把握宏觀經濟走勢,為商業銀行制定信貸政策提供指引。二是強化風險監測,將處置關口前置,確保風險信號早預測、早發現、早處置。三是運用信息技術提高信貸識假防假能力。在堅持面談、實地走訪、報表審核等傳統“三查”手段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整合銀行內的客戶關系管理、內控、審計、風險、結算等信息,以及外部的人行、銀監會、工商、法院、稅務、環保、海關、媒體等信息,強化多渠道的校驗分析和邏輯判斷,解決調查、審查、貸后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加強集團與關聯關系分析、法人客戶資金查詢、財務分析、預警監控等系統工具應用,將系統工具應用職責細化落實到信貸業務各環節。四是建立至少跨越一個完整經濟周期的違約數據庫,改善由于數據期限跨度不夠導致的違約率估計偏差問題。設計更為科學的計量風險模型,在考慮經濟周期各個階段指標差異的基礎上對信用風險進行計量。

1.6落實部門和崗位風險管控責任??蛻舨块T和客戶經理負責收集并核實客戶信息,對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負責,貸前調查,要深入細致,客觀真實,多渠道盡職核查客戶隱性債務、交易對手真實性和資金用途真實性,多渠道核查客戶真實經營狀況和第一還款來源情況,調查不能走過場,更不能編造虛假信息。貸款審查中心和審查人員負責把好貸款準入關和制度關,優選行業、優選客戶,審查時要全面、仔細、嚴格,不符合基本條件的一律不能過關,防止盲目介入或支持風險客戶。貸后管理部門和人員,要負責貸款資金用途、流向、借款人經營情況和還款能力等的監測,對風險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及時化解、及時處置。

1.7規范責任認定和追究。一是明確責任認定和標準,重點核查業務辦理各環節是否盡職合規,對違法違規違紀行為設置“高壓線”,實行“零容忍”,嚴厲懲治“亂作為”,尤其是要加大對主要決策人員責任的追究力度。二是抓典型。對消極懈怠、缺乏責任擔當的“不作為”要進行嚴肅問責,處理必須從嚴,追究必須到位。商業銀行的上級行要做好監測和責任認定,一旦發現違規違法,加大加重處罰,增大違規人員的違規成本,使其不敢犯。三是對于風險長期高企的機構、履責不盡職的人員直接停止其辦理業務的權限和資格。

2.調整信貸策略,控制新增不良。

2.1突出支持重點。一是加快融入國家重點戰略。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項目,大力支持交通通道、水利、能源、信息和中外合作園區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緊緊圍繞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的特點和實際融資需求,適當拓寬抵質押品范圍,探索開發新業務和新產品。三是積極做好消費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優先支持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對棚改房、農民工及外來人口進城購房和房屋租賃的支持力度。第四,順應經濟結構輕資產化趨勢,推進信貸行業結構調整,積極穩妥地提高生產性服務業、文化旅游、教育、醫療等輕資產行業信貸配置,以及“三農”特色產品、風險權重較低的零售業務及其他低風險業務,經營策略從以前注重“壘大戶”、固定資產融資抵押等,逐步向經營活躍、知識產權自主化的中小型企業、新興行業客戶傾斜,促進信貸資源從“大而重”的行業向“小而輕”的行業轉變。第五,重點拓展“一大一小”兩類客戶,圍繞國家重點投資領域和“十三五”規劃的重大項目,積極營銷和儲備一批大客戶、大項目,重點支持科技型、創新型、特色型小微企業以及依托新興產業優質核心企業和優質機構類客戶的供應鏈型小微企業。

2.2優化信貸供給結構。(1)利用國家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契機,調整優化信貸結構,積極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綠色信貸長效機制,大力推廣綠色信貸和能效信貸。(2)根據區域、行業、客戶和產品差異,實施“有扶有控”的差別化信貸政策。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產能過剩行業中產品有競爭力、有市場、有效益的優質企業,繼續給予信貸支持;對資金周轉出現暫時困難但仍具備清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通過調整貸款期限、還款方式等措施,切實緩解企業債務壓力;對兼并重組企業,進一步擴大并購貸款規模,合理確定并購貸款期限,通過組建銀團貸款或聯合授信等方式予以支持。

3.排查重點風險,防范風險傳染。

3.1全面排查重點領域和行業信貸風險。重點關注經濟下行影響較大的領域和行業風險,全面排查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產能過剩潛在風險,收縮部分集中度較高的房地產和融資平臺客戶貸款,落實國家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各項政策,加強與政府的信息共享,及時掌握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客戶名單。

3.2防范風險傳染。商業銀行應加強對集團客戶、關聯企業、擔保圈、上下游貸款的風險甄別和貸后管理;關注產能過剩的制造業、批零業、采礦業等高風險行業,分析風險在產業鏈上下游蔓延的情況,制定風險隔離措施,嚴防因企業資金鏈斷裂引發連鎖反應;建立健全擔保貸款監測臺賬,確定存量擔保圈貸款的核心客戶和關鍵節點,拆圈解鏈化解風險。一是加強集團客戶風險管理。按照集團客戶四大特征加強集團客戶標識,對集團客戶,要加強資金監管和高層對接,關注整個集團授用信和擔保情況,及時掌握集團整體風險狀況,防止過度授信和過度關聯擔保。二是加強擔保鏈擔保圈管理。應用客戶關聯關系分析與擔保圈識別功能,準確識別與劃定擔保圈,通過增加抵質押和追加實際控制人或主要股東連帶責任擔保等方式逐步拆解擔保鏈,優先退出擔保圈中信用等級較低或行業發展前景較差的客戶。三是加強押品風險管理。合理、審慎確定抵質押物評估價值和抵質押率,加強押品貸后管理和價值重估,定期對押品實物進行現場檢查,復查押品抵質押登記情況,防范虛假抵質押、抵質押品滅失、減值和不足值風險。 四是進一步規范政府增信機制和銀擔合作業務管理。適時開展政府增信業務后評價,及時停辦不良率高、代償率低、不可持續的政府增信業務。對融資擔保公司實施分類排隊、分級管控,重點支持政策性擔保公司,堅決退出資質資信差、不履行代償責任的擔保公司。加大退出類擔保公司在保業務壓退力度,督導擔保公司履行代償責任,做好在保不良資產保全和清收處置工作。

3.3加強重點地區授信業務風險防控。商業銀行應加強對轄內不良貸款集中、關注類貸款和不良貸款率較高等重點地區的風險監測預警和評估,分析信用風險爆發的原因和趨勢,預判出現區域性風險的可能,對于風險較大的區域,及時制定風險預案;審慎開展異地授信業務,建立異地授信業務臺賬監測制度,規范異地授信業務管理。

4.處置存量不良,增強抵御能力。

4.1加大對出清“僵尸企業”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一是清理“僵尸企業”。 商業銀行應全面自查,內部建立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結構調整方向的“僵尸企業”名單。二是加大對“僵尸企業”存量貸款的退出力度。對長期虧損、失去清償力和競爭力的“僵尸企業”或環保安全不達標且整改無望的企業,盡可能加快重組和退出,及時采取資產保全、訴訟、債務重組等措施,盡最大可能化解風險。

4.2積極盤活不良資產。一是實行一戶一策。加強對轄內信用風險集中的重點地區、行業和客戶的風險監測分析預警,特別是強化對逾期90天以上貸款客戶、出現信貸違約的客戶、因無法歸還本息貸款重組客戶、押品價值顯著下降客戶、持續虧損客戶、關聯或擔保企業出現風險的客戶及其他具有風險指征的客戶的風險排查,實行動態名單制管理,針對不同產行業、不同企業,分類施策,“一戶一策”制定風險化解處置方案。二是建立銀行業機構、監管部門、銀行業協會三方聯動的重點客戶信用風險防控責任機制,強化風險客戶分類管理。第三,加快形成合力。主動加強與司法機關、地方政府的溝通協作;主動加強向上級行的匯報溝通,爭取政策支持;商業銀行同業間要加強整體聯動,依法合規開展集體維權,對有三家以上債權銀行的客戶成立債權人委員會,由債權最大的銀行業機構擔任牽頭行,將所有債權人納入債權人委員會,集體研究增貸、穩貸、減貸、重組等處置措施,依法、合規、有序維權,堅決遏制逃廢債行為,堅決維護銀行權益。

4.3加強不良貸款清收處置。把自主清收放在首要位置,以自主清收為根本,綜合運用直接追償、訴訟追償、貸款減免、委外清收、呆賬核銷等多種處置手段,化解存量資產風險。加大訴訟力度,提高不良貸款訴訟率,努力實現不良貸款訴訟清收全覆蓋,充分運用法律手段,抓住已訴未審結、已判未執行案件,攻堅一批久拖未決的訴訟案件依法清收;綜合運用貸款重組、利息減免、單戶轉讓、委托外部清收等手段,提高處置成效;充分利用資產證券化、債務重組和轉讓、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等市場手段處置不良資產,提升市場化、多元化、綜合化處置能力;在符合政策規定和監管要求的情況下,加快不良貸款核銷。

4.4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商業銀行應對具有信貸性質的非傳統業務和新興業務足額計提撥備;審慎制定利潤分配政策,利潤要優先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合理確定利潤留存比例和分紅比例。

5.發揮部門職能,營造誠信環境。

5.1盡快將小貸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征信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做好小貸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征信服務,盡快將其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為商業銀行、監管部門提供有效參考。對民間借貸利率定價過高問題,應采取適當形式進行管制,確保符合市場規律原則,使資金需求方融資成本處在合理區間。

5.2嚴厲打擊失信行為。必須增強借款人的誠信意識,塑造誠信經營風氣。明確政府政策導向、銀行信貸導向和社會輿論導向,嚴厲打擊失信行為。建議政府通過取消稅收減免、提高工商審批門檻等措施震懾失信借款人,嚴厲打擊失信行為;銀行對嚴重失信借款人堅決退出;行業協會、地方商會將逃逸的企業主列入黑名單,切斷后續合作,使其失信成本大大提高。在整個社會背景下,宣揚儒家的誠信文化,使整個社會形成一種“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觀念,將失信扼殺在萌芽中。

5.3建議銀監局向商業銀行開放風險信息系統的查詢權限,以便及時了解各商業銀行報送的貸款客戶風險。

5.4建議銀監局或人民銀行建立各商業銀行監控、查詢客戶信貸資金流向的平臺,以便了解客戶之間的資金關聯和信貸資金流向,防止信貸資金被轉移和挪用。

5.5建議銀監部門對商業銀行出臺相應寬松的不良貸款處置監管政策。一是對于還款意愿良好、經營暫時困難的企業或項目,建議銀監部門督促當地黨政加大企業重組力度,并允許商業銀行采取借新還舊、連貸通等方式周轉貸款或通過承債主體轉移、調整期限、利率、擔保等多種方式盤活信貸資產,減少貸款損失。二是建議銀監部門向財政、稅務部門溝通,為商業銀行爭取更加寬松的貸款本息減免、呆賬核銷和不良資產打包轉讓政策,以便商業銀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

作者簡介:羅智慧(1968—),女,漢族,籍貫:四川省隆昌縣,高級經濟師,管理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金融工作;邱健烜(1993—),男,漢族,籍貫:四川省隆昌縣,成都文理學院學生。

商業信用范文第3篇

摘 要:信用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前提與基礎。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資源配置,而市場機制核心內容的基本原則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所以市場經濟又是信用經濟。市場化程度越高, 對社會信用管理的要求也越高。近年來,金融創新迅猛發展, 商業銀行以信用為基礎配置金融資源。然而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水平卻難以適應銀行業務的發展,其面臨的信用危機呈不斷增長之勢。因此,如何結合我國信用管理的實際情況和通過富有效率的信用管理理念及方法防范和化解信用風險,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風險管理

一、信用、信用管理及商業銀行信用管理概念界定

關于信用,這是個既簡單而又復雜的問題。從經濟學和金融學的角度探討,通常把信用界定為以償還和付息為基本特征的借貸行動,由此引起的資金運動則為信用資金運動。

信用管理則是指授信者對信用交易和受信主體的資信進行專門管理的活動,其目的是為了防范信用風險,確保信用資金運動順暢進行。信用管理的范圍包括以借貸為內涵的信用資金管理,其著力點在資金管理上。

商業銀行信用管理是指它不是一個孤立的、單一的信用關系和信用業務經營管理,而是將其全部信用業務集中起來,進行多重的、綜合的、整體的、系統的管理。它的管理目標是為實現銀行的“三性”目標服務的。

二、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現狀及問題

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而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最主要的風險之一。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大致分為5類:a工商貸款信用風險b消費者貸款信用風險 c 票據業務信用風險 d 結算信息風險e信用價差風險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現狀:

(一)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比例過高

國際通行標準認為,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率警戒線為10%。據中國銀監會的統計數據,2008年中國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總額仍達12549.2億元,與外國銀行相比,不良貸款率偏高。

(二)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過于集中

2009年末中國銀行業總資產已達78.8萬億元,商業銀行貸款集中度很高,主要表現在“貸大、貸長、貸壟斷”。這些將在今后幾年形成銀行新的不良資產。

(三)城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堪憂

銀監會2006年初對全國110家城市商業銀行進行風險分類,被列為風險性機構即第四、五、六類的城商行共37家,這些風險類城商行資本充足率普遍在3%以下,且相當一部分處于多年虧損狀態,資本補充形勢相當嚴峻。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信用風險管理體制不健全

我國現代商業銀行制度還沒有真正建立,實施有效風險管理所需的法律體系和市場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信用風險管理缺乏一個完整的構架,大部分商業銀行還沒有建立起獨立的信用風險管理部門,使得其難以對體系內總體信用風險進行評估和測量。

2.信用風險管理模型落后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還沒有真正建立自己的信用風險度量模型,現有的數庫、信息管理系統不能滿足復雜的風險計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系統的穩定性和風險計量模型的準確性,而且國內銀行的數據儲備嚴重不足、數據缺乏規范性、數據質量不高,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信用風險管理模型的建立和運行。

3.信用文化比較薄弱

受傳統思維方式和原有經營理念的影響,我國商業銀行對信用風險管理的理解還是在制度、方法和技術等較淺的層面上,對信用風險管理文化在公司治理和信用風險管理中的認識有限。當前信貸文化嚴重缺失主要表現在:一、重擔保,不重視主營業務收入;二、重貸輕管;三、風險意識淡薄。

三、提高中國銀行業信用風險管理水平的對策建議

目前,來自國外商業銀行的激烈競爭以及《新巴塞爾協議》的要求,對國內銀行業的監管環境也逐步趨于規范和嚴格,許多銀行都認識到了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加強信用風險基礎建設,推進信用評級行業發展。

信用評級體系是信用風險度量與管理模型中一個最基本的子模塊系統,信用風險度量模型中所采用的信用評級體系是否客觀合理,對信用風險的評估與預測的準確性,提高銀行貸款的質量,降低不良資產等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趶V泛的信息集所建立起來的評級體系的代表是各類外部評級機構所提供的評級體系,其具有客觀性、公正性和權威性。

(二)構建良好信用風險文化

我國商業銀行應重視信用文化的構建,倡導和強化信用風險意識,培育形成關于信用價值風險的價值判斷體系。銀行應樹立風險管理是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明確風險管理與業務發展之間的關系,形成風險管理貫穿整個業務過程的思想。

(三)改進信用分析方法和技術,建立信用風險評估和定價模型

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引導并配合商業銀行跟隨國外新興信用風險管理技術,構建符合我國實際的信用評估模型、破產預測模型等。商業銀行還應能夠根據自得預期收益、籌資成本、管理費用及借款人的信用等級等構建自己的信用定價模型,制定恰當的定價策略。

(四)培養高素質的風險管理人才。

要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水平,必須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F代風險管理需要的是精通金融學、經濟學、數學、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

(五)強化金融監管,提高銀行風險管理水平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內部評級系統不完善,更加凸顯了外部監督的重要性。銀監會要監督檢查各商業銀行資本是否充足,確定監管資本各類方法需要滿足的最低標準。要制定具體的信息披露辦法,強化銀行業信息披露,提高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還要引導市場加強對于銀行信息的分析,逐步提高市場約束的力量,以此來提高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邱志會.關于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現狀的思考[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04).

[2]史寶平.商業銀行信用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與模型的構建[J].當代經濟科學,2003,(05).

[3]馬睿宏,崔學蘭.金融業全面開放后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及防范[J].經濟問題,2007,(09).

(編輯:ZK)

商業信用范文第4篇

國有商業銀行完成股改成功上市后,不良貸款處置主要通過動用自身撥備核銷、批量打包轉讓給四家資產管理公司、依法保全、現金清收等途徑來實現。

2012年末,某國有銀行天津市分行(以下簡稱A銀行)通過天津產權交易中心采用市場化處置方式轉讓了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B公司)不良貸款債權。這是天津市商業銀行向社會投資者轉讓不良貸款債權的首次嘗試。

一、A銀行不良貸款債權轉讓案例

B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主營房地產開發及商品房銷售。注冊資金1500萬元。截至2004年6月末。B公司在A銀行貸款余額1900萬元,抵押物為天津市某區80套房產。2004年6月,B公司還款能力出現問題:同年9月,B公司總經理因涉嫌詐騙,被公安機關強行羈押,公司資產被人民法院查封;2005年6月,停止經營;2008年12月29日,B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2006年3月,A銀行以B公司無力償還貸款本息為由,向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同年5月,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A銀行勝訴。在該案執行過程中,由于被執行人曾擅自出售抵押房產,造成多名案外人提出異議,法院拍賣處置抵押物困難重重,致使該案始終未能完成執行程序。截至2012年3月8日,B公司拖欠A銀行貸款本金1900萬元,利息1172.79萬元。鑒于該案在長達六年的時間里未能完成法律執行程序,A銀行嘗試通過向社會投資者轉讓該房地產公司不良貸款債權方式實現不良貸款的處置。

一是尋求新途徑,制定債權轉讓方案。鑒于該筆不良貸款處置的難度、特點以及抵押物房產的各類瑕疵等情況。A銀行開拓思路,探討運用市場化手段處置不良貸款債權的新途徑。根據《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商業銀行向社會投資者轉讓貸款債權法律效力有關問題的批復》(銀監辦發[2009]24號)、A總行《做好2012年度不良資產清收處置相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2年初,A銀行依法擬定了通過天津產權交易中心采用市場化處置方式轉讓某房地產公司不良貸款債權的方案。

二是探索新模式,嚴格執行總行批復。2012年4月28日,A銀行就該筆不良貸款債權轉讓價格、受讓方資格條件、交易保證金、交易價款支付方式、轉讓交易價款處置等事宜向A總行報送請示。2012年5月11日,A總行批準同意A銀行通過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對外公開轉讓該房地產公司不良貸款債權,并規定了該筆債權掛牌交易價格及下浮幅度。

三是嘗試新方式;公開透明債權轉讓程序。根據A總行批復要求。2012年6月7日,A銀行將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不良貸款債權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公開處置。在掛牌過程中,A銀行按照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交易規則確定的審批程序和公示時間,對不良貸款債權信息、買受人受讓條件以及相關重大事項等情況進行公開披露。按照A總行批復文件要求,以2012年6月8日該筆不良貸款本金、利息及產生的全部費用合計數為依據,第一次掛牌轉讓價格確定為3200萬元,在無人競買的情況下,先后依次20%、10%兩次降價,掛牌價調整為2350萬元,最終只有一家意向受讓方進行受讓登記。并交納了掛牌價格30%的保證金。2012年7月26日,A銀行與受讓方簽訂了《債權轉讓協議》,債權轉讓價款為2350萬元。2012年10月31日,A銀行向受讓人交割與該案債權有關的貸款合同、抵押合同、抵押他項權證書及相關法律文書,并將債權轉讓事宜通知B公司。至此,A銀行完成全部債權轉讓程序,B公司不良貸款本息合計3200萬元,該行墊付的訴訟費、拍賣費、評估費、債權轉讓交易傭金、交易手續費、交易鑒證手續費共計46.48萬元、律師費47萬元。本息及可計量費用成本共計3293.48萬元,債權最終轉讓價款為2350萬元,在歸還全部貸款本金1900萬元后,實際應收未收利息損失943.48萬元。

四是反映新成果,及時報備債權轉讓事項。按照《天津銀監局轉發<關于商業銀行向社會投資者轉讓貸款債權法律效力有關問題的批復>的通知》(津銀監辦發[2009]38號)的有關要求。A銀行向當地銀監局報送了《關于轉讓天津市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不良貸款債權的情況報告》,及時反映不良貸款債權轉讓情況。

二、A銀行不良貸款債權公開轉讓的優勢與不足

A銀行此次通過公開市場向社會投資者轉讓不良貸款債權是天津市商業銀行開拓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一次有益的嘗試。一方面針對涉訴不良貸款“勝訴難、執行難”的現狀,通過公開透明的市場,爭取多元化主體包括諸多社會投資者的公平參與,有利于不良貸款的價格發現,并及時轉化成現實的流動資產,不良貸款變現時間大幅縮短。另一方面,采用市場化方式,拓展了處置渠道。利用產權交易所、金融資產交易所等平臺,采用市場化方式處置不良資產。拓展了處置的渠道和手段;進一步體現了“公開、公正、公平”原則,交易行為更加規范、嚴謹,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操作風險、法律風險、資金風險和道德風險;通過產權交易市場的信息發布功能和專業化服務手段。充分形成市場竟價機制,實現了處置效益的最大化,最大程度地維護了銀行權益。但是,由于目前我國尚未建立明確的法律法規規范商業銀行向社會投資者轉讓不良貸款債權的流程,該案例的處置過程仍存在不足之處。

一是未認定不良貸款責任人,處置環節有疏漏。在該案例中,A銀行對B公司貸款管理中存在薄弱環節,未能在貸款企業還款能力出現問題時及時預警、壓縮并收回貸款,在貸款企業涉案后也未及時提起訴訟,這些都是信貸資金形成風險的潛在原因。此外,在抵押物管理上也存在瑕疵。未能定期對抵押物進行核查、估值;未能及時掌握貸款企業擅自出售抵押房產的信息,造成案件即使勝訴卻仍面臨執行難的局面。鑒于上述原因,按照《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金融企業應對批量處置不良資產及時認定責任人,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報同級財政部門和銀監會或屬地銀監局”,A銀行應對該筆不良貸款認定責任人,進行相應處理。但該行并未執行責任認定程序。

二是未建立相關風險管理制度,處置流程有待完善。按照《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商業銀行向社會投資者轉讓貸款債權法律效力有關問題的批復》(銀監辦發[2009]24號)的有關要求,“商業銀行向社會投資者轉讓貸款債權,應當建立風險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等相應的制度和內部批準程序。”目前,A總行僅對該案例處置過程中提出相關要求。未針對向社會投資者轉讓貸款債權制定風險管理及內部審批制度,處置程序中仍有需要完善的環節,對賣方的盡職調查、資產估值、買受人的資格認定、部分資產損失等易產生道德風險的環節應進一步規范。

三是應收未收利息損失的帳務處理有待進一步明確。本案例成功處置后,貸款本金雖得到全額償還,但應收未收利息損失達943.48萬元,也使得一部分國有資產流失。這種損失未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合理的帳務處理并責任到人。

三、兩點建議

(一)加大處置不良貸款轉讓的配套政策和法律支持,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目前,商業銀行向社會投資者轉讓不良貸款債權在法律上沒有任何障礙,但是政策層面仍缺乏明確的規定。監管部門應結合市場需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相對統一的市場規則和交易標準。同時,鼓勵商業銀行對這一處置方式進行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建立向社會投資者轉讓不良貸款債權的風險管理制度及審批程序,避免轉讓行為中的道德風險。

(二)創新處置方式,提升資產價值回報

銀行除運用催收、訴訟、核銷等傳統手段處置不良資產外,還要積極探索處置新手段、新方法、新途徑,進一步提高處置效率和效益。其一,加強對押品的管理,認真做到定期核查和市場估值。避免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注重押品的選擇,對于存在法律瑕疵及變現困難的押品應謹慎對待,對銀行內部難以管理的抵押品可以外包給中介機構,進行專業維護保養。達到其保值或減緩貶值速度。其二,政府部門牽頭或單獨組建不良資產交易平臺,匯集各方資源信息,通過掛牌交易、集中競價、公開買賣等方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不良資產市場化運作;三是積極探索資產推介、資產置換、轉讓出售、資產證券化等不良資產處置方法與途徑,加快不良資產的變現,使銀行資產得以保值增值。

信用卡道德風險案例研究

東勝訊去年6月,東勝區公安分局接到各大銀行報來的多起信用卡詐騙案。該案犯罪嫌疑人宋某伙同其弟弟、妻子等人在其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的老家,以辦理電話卡等為名向其同村人員借用身份證多達58張,并使用借來的58張身份證及本人的身份證冒名向鄂爾多斯市與呼和浩特市內的11家銀行申請辦理了242張銀行信用卡,并利用這些信用卡在東勝地區、通遼地區以及遼寧等地區的不法商戶套取大量現金,將套取的現金用于對外放高利貸、個人投資及消費,后因無力償還信用卡銀行欠款,造成1200余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2014年7月,東勝區公安分局將逃跑一年多的嫌疑人宋某及其結伙犯罪的弟弟、妻子等人抓獲,現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至此,東勝區最大的一起信用卡詐騙案宣布告破。(孫麗紅)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信用卡業務快速發展,商業銀行逐漸重視信用卡業務,外資銀行也以不同方式介入信用卡業務。各發卡銀行發卡量大幅上升,市場競爭逐漸開始激烈,區域性的競爭尤為突出。

同時,國內的信用卡受理環境有了明顯改善,銀行卡聯網通用的目標已基本實現,由多元化市場主體構成的信用卡產業鏈初步形成,銀聯作為國內民族品牌的信用卡組織和發卡品牌,逐步得到國內客戶乃至國外客戶的認可。截至2008年第四季度末,全國信用卡發卡量為14232.9萬張,同比增長57.7%;信用卡期末信貸總額9804.57億元,同比增長75.8%,是2006年同期的3.2倍;期末應償信貸總額1582.12億元,同比增長110.9%,是2006年同期的4.8倍;信用卡支付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比例達到24.3%。

不過,隨著信用卡市場的不斷發展,發卡銀行面臨的業務風險也日益顯現,如信用風險、欺詐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尤其是信用卡作為無擔保的信用貸款金融產品,雖然貸款基于消費,且基本為小額,但客戶群體眾多,審核手續簡單,在銀行對客戶信息收集、信息篩選中都面臨不對稱信息問題,由于客戶收入變化,或是惡意拖欠會造成較大的信用風險,即使存在有效的風險監控機制,事后逾期催收手段,但同樣面臨較高的交易成本。

同時,由于我國商業銀行開展信用卡業務時間還不是很長,業務經驗相對匾乏,業務開展前期,單純追求卡量的粗放式經營模式,信用卡風險集聚。2008年,我國的信用卡不良率大概在1%左右,并且一直處于上漲的趨勢中,到2009年年底,信用卡不良率根據預測可能會上升到3%-4%,信用卡業務的風險正在逐漸擴大。于是,對信用卡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分析、監控和有效的管理,就顯得十分必要,是關系到信用卡業務的成本控制以及業務收入的重要環節。

在信用卡風險管理的操作過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授信政策和審批流程,并對客戶用卡過程進行監控和跟蹤,運用國外較為成熟的風險管理方法和技術對客戶的個人信息、用卡習慣進行分析,找出能歸納定義持卡人風險的特征,并在審核和授權環節進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信用卡風險,減少風險給銀行資金帶來的損失。在實務操作中,我國銀行對于信用卡的風險管理仍處于摸索階段,缺乏系統、有效涵蓋宏觀外部經濟環境和商業銀行內部風險管理控制的整體機制,因此研究信用卡風險管理對促進銀行業務的創新,推進風險管理框架的構建,保持銀行業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2.3 發卡行內部人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對發卡銀行內部人員而言,信用卡發行、使用規定及內部運作程序等信息是沒有秘密可言的,但是內部人員的素質卻有較大的隱蔽性。內部人員可能利用職務之便內外勾結作案,損害銀行利益以達到個人利益的目的。如記賬串戶、盜竊他人資金。發卡銀行對內部人員信息的不了解則易給銀行帶來損失。

這些信息不對稱給發卡機構的生存和盈利帶來巨大威脅,成熟的個人征信系統、嚴密的風險分析技術、科學的監管措施和及時溝通等等都是今后解決信用卡業務中信息不對稱狀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

3.1 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的現狀

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業務采用集中經營、集中管理和集中運作的模式,遵循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的基本原則,總行信用卡中心為信用卡業務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全行信用卡業務的統一經營和管理。信用卡風險管理根據持卡人潛在還款風險的不同,對信用卡的持卡人欠款質量實行五級分類管理。對業務發展中發生的各種風險損失,按照財政部《銀行卡透支呆賬準備、壞賬準備及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的暫行規定》及建行有關文件的規定進行核銷處理。2006年,中國建設銀行抓住當前國內信用卡市場發展的關鍵時期,以趕超主要競爭對手為目標,不斷提升信用卡市場影響力、產品競爭力、客戶滿意度和風險控制力。

3.2 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建設銀行近年來一直不斷探索和強化信用卡風險管理,并取得了長足的迸步.但是,與國外先進發卡銀行相比,現階段中國建設銀行在信用卡風險管理的理念、體系、技術和外部環境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

3.2.1風險管理理念不夠完善

[8]風險管理理念是內部體系中的“軟因素”,在發卡銀行經營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融業

發展的歷史和經驗表明,一些金融機構之所以在風險管理上出現問題,其原因并不是因為缺乏風險管理系統、政策及程序,而是因為落后的風險管理理念不能使這些系統、政策、程序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過分重視營銷,缺乏管理;沒有正確處理銀行發展的近期和長遠目標間的關系;管理意識不到位。

案例:長沙市某電影院三十多名員工申請信用卡,經辦人員在初審時沒有認真審核簽名情況。在征信人員復審時發現多份申請表上簽名筆跡一致,通過電話核實,發現申請人中多名員工已退休幾年,還有的員工根本不知道自己申請了信用卡,后來經過詳細調查核實發現原來是該單位流動資金短缺,想通過辦理多張信用卡進行透支貸款,并循環使用。

3.2.2 信用卡風險管理體系不健全

健全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是國際先進發卡銀行經營運作的堅實基礎,也是銀行安全性原則的重要體現。建設銀行的信用卡風險管理體系還不夠健全,風險管理的基礎還不夠堅實,具體表現在:建設銀行風險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建設銀行還沒有形成完整、科學、有效的崗位職責體系;建設銀行專業風險管理人才匱乏,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3.2.3 信用卡風險管理工具不夠先進

建設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技術與國際上其他銀行對比相對落后;信用評估手段也不夠先進。我國金融體系建立較晚,現行的國內金融市場還不能向金融機構提供足夠的風險管理工具。我國發卡銀行在金融產品創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遠遠落在了西方國家之后。國外很多風險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國內銀行風險管理過程中發揮作用。與傳統的風險管理主要依賴定性分析與主觀判斷不同,現代風險管理注重定量分析,大量運用金融工程技術和數理統計模型。近年來,在市場風險管理模型化的推動下,

[9] 信用風險管理模型化技術也取得了很大進度,如Credit Metrics等模型都代表著最新的技術水平

中國建設銀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難以對申請人給出科學的評定結果,所采取的辦法基本都是通過征信人員的經驗判斷,人工信用評估方法往往存在以下缺點:缺乏一致性;手續繁瑣、效率低下;人工信用評估方法對今后方法的改進幫助也不大。

4.國內外商業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的經驗借鑒

國際上其他發卡機構或國家銀行大多歷史悠久,經歷了多次的考驗,已經建立了一套相對嚴密,成熟的經營和風險管理的制度以及競爭策略,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實力。不僅金融技術手段先進、發達,而且創額能力和開拓市場的能力非常強,產品的科技化程度較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非常高。

4.1 美國銀行風險管理的經驗借鑒

美國銀行是中國建設銀行的合作伙伴,他通過并購全球最大的獨立信用卡發行商美信銀行(MBNA),成為全球第一大支付業務和銀行卡服務商。美國目前有4000家公司發行信用卡。美國銀行在信用卡業務的發展過程中,為防范和控制風險,采取的措施。

4.1.1 獨特的風險管理理念

美國銀行信用卡業務有其獨特的風險管理理念:風險管理的目標是理解并管理風險以獲取最大的長期回報,風險管理需要在理解其對收益率影響的前提下進行;通過尋求風險與收益的平衡來確定能夠承擔的風險水平,以此達到增長目標和財務目標?;谶@些理念,美國銀行信用卡采用承擔風險、管理風險并從中獲取適當收益的風險管理策略。

4.1.2 理性的考核信貸

美國銀行并不是簡單依賴評分卡,而是推行理性考核信貸。所謂理性考核信貸,是授信人員根據個人與客戶的交流,合理利用數據做出信貸決策,這種決策既要滿足業務需求,同時又要嚴格控制風險。根

據理性考核信貸的要求,美國銀行對信用卡申請都要在申請者經濟能力、穩定性及還款意愿的框架內進行審核,并不斷地根據環境的變化來發展、改變與適應。

4.1.3 完善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美國銀行建立了完善的信用卡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產品計劃、信用獲取、賬戶管理、收款和沖銷等信貸循環的每個環節都以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并根據管理信息系統中儲存的數據作為決策的基礎。

4.2 香港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經驗借鑒

在香港市場上,目前信用卡的發行總量超過1200萬張。其中,VISA卡占70%左右。MasterCard卡為25%左右,運通卡、JCB卡、大萊卡合計約5%。香港信用卡市場經過多年的運作,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各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營策略和多樣化的競爭方式。同時,各行針對信用卡風險也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體系,香港銀行業在經營信用卡業務的過程中,為防范風險發生。主要采取了如下幾項措施:

4.2.1 對整個信貸周期實施全面管理

對整個信貸周期的全面管理主要包括四個階段:產品計劃,客戶獲取、賬戶管理、催收和核銷。從

產品計劃開始,經各階段,最終再回到產品計劃,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從發卡開始,各階段都根據行為評分來進行管理決策,通過了解持卡人的整體信用狀況制定客戶風險評級標準。根據持卡人的用卡情況及風險度采用不同利率;依據行為評分評估賬戶風險度,調整持卡人的信用額度。

4.2.2 采用先進的科技手段

信用卡是金融業與高度發達的電腦、通訊技術相結合的一種金融創新產品。信用卡業務運作需要以信息處理的高度網絡化為基礎.在香港,無論大小商戶都裝有POS機,每筆交易均通過授權,大大減少了風險損失。由于已聯網,可實時監控持卡人的交易情況,監控系統將金額較大或短時內交易頻繁的卡號自動提示給信控人員,信控人員可及時核對交易情況,減少了假卡,寄失卡造成的損失。

4.2.3 良好的催收策略,及時收回欠款

經信用卡風險管理部門多年時間和有關數字統計研究表明:催收欠款越及時,欠款回收率越商,風險損失越低。經信用卡風險管理部門多年時間和有關數字統計研究表明:催收欠款越及時,欠款回收率越商,風險損失越低。采取委外催收的方式收回的欠款按一定比例留給委外催收公司,如:恒生銀行在委外催收時,回收金額的25%留在信貸管理公司。在香港,個人財產狀況變動較快,所以風險管理部門必須時刻注意卡戶動態,并結合當地經濟情況,制定催收策略并不斷調整,使催收風險降到最低。 [14]

5.政策建議

5.1制定合理的政策建議

5.1.1 建立完善的個人信用體系

信用卡業務在眾多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的成功表明,一套科學完善的個人信用管理體系是信用卡規范健康發展的前提。個人信用體系是指在現代經濟環境中,個人通過信用方式獲得支付能力,以進行消費、投資和經營的一種金融體制,包括個人信用登記制度、個人信用估制度、個人信用風險預警、個人信用風險管理和個人信用風險轉嫁等。我國急需建立以銀行、稅收、公安等機構為建設維護主體、內容涵蓋個人基本情況、學歷、職業、收人、納稅、家庭與財產狀況、信用記錄等全部資信狀況的個人信用體系。同時,我們還應采取積極措施喚醒公民的信用意識,推廣個人信用文化,讓個人信用成為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5.1.2 完善的相關法律體系

個人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離不開嚴格規范的信用法律體系,法律能規范經濟生活中的各種信用關系,支持并推動信用卡風險管理的發展。在2000年,臺灣信用卡詐騙損失高達30億新臺幣,占其信用卡消費額的千分之四,這一比例在國際上是比較高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立法上對偽造信用卡犯罪的量刑和處罰過輕。我們應未雨綢繆,及早制訂相關法律,保護所有銀行卡市場參與者的合法權益。

5.2 風險預警機制

5.2.1 完善銀行內部信用卡風險管理機制

首先,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設計科學、高效的業務流程和相應的規章制度、管理辦法,使業務的各個環節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具體而言,業務流程主要包括事前風險預防、事中風險監控與分析以及事后壞賬處理三個環節。

事前風險防御包括:第一,授信策略制定。授信策略是信用卡授信的基礎,決定了整體風險的大小,制訂人員要及時搜集、整理和分析各項資料,既包括國內外發卡行授信的先進經驗,又包括我國的具體政策環境、信用條件等,制訂并不斷修訂科學高效的授信政策,形成一套合理的授信管理則,并確保這一規則的遵循;第二,市場營銷。市場是信用卡風險防范的第一道防線,規范真實的市場宣傳以及對客戶進行初步篩選能起到正確引導持卡人消費、降低信用風險的作用。因此,發卡行應加強對市場人員的思想道德培訓和業務能力培訓,從源頭上大大防范信用風險;第三,征信、授信。此環節對信用卡申請者的資信狀況進行仔細的分析,按照授信政策制訂的標準,進行嚴格的篩選,并授予被核準客戶相應的信用額度,最終決定申請者能否獲得授信,也就直接決定了持卡人的整體風險狀況。

風險監控與分析包括:第一,客戶風險分析及管理。發卡行應有專門從事風險分析及管理的部門,負責對客戶的交易進行監控,并定期分析持卡人的整體風險狀況和風險分布狀況,并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及時防范風險;第二,授權。發卡行為持卡人提供24小時的信用卡交易授權服務,這也是風險產生的

一個重要環節。發卡行必須明確專人負責授權業務,并對客戶交易進行監控,發現可疑交易立即采取相應措施降低風險;第三,客戶服務。處理掛失、凍結等業務,協助客戶降低失卡、偽卡風險;第四,催收。負責對短期逾期客戶進行還款提醒及協商還款事宜,對于長期或惡意拖欠客戶采取法律途徑進行催討,并對逾期狀況分布進行分析,適時調整催收政策。事后壞賬處理主要是指對于呆壞賬進行資產管理,并通過訴訟、強制執行等法律途徑來降低不良貸款率,保證債權的實現。以上這些環節在操作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分工,但發卡行必須建立規范合理的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確保風險管理的有效進行。

5.2.2 運用高科技發展信用卡業務

與傳統的銀行業務不同,信用卡業務是科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其發展尤其是風險管理的發展又向科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科技是建立高效風險管理系統的基本前提。發卡行要加大科技力量的投人,建立信用評價機制、信用動態跟蹤分析機制等,利用各種先進的技術和方法來控制信用卡業務風險。例如,在對持卡人進行風險分析和管理時,發卡行要建立強大的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運用數學模型和多種技術手段,對客戶信用狀況進行分析研究,主動預測客戶的風險等級。第二,建立現代化的授權交換網絡系統和資金清算系統,縮短清算時間和止付周期,解決透支問題,降低持卡人失卡風險。

5.2.3 從業人員的培訓

對于從業人員的培訓是降低信用卡內部風險的基本途徑。信用卡業務的風險包括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內部風險來自發卡行內部,產生于內部員工的工作疏忽或道德風險。發卡行必須通過培訓,培養員工的職業道德,增強員工對工作的責任感,并提高員工的業務水平,更準確的判別、預測、分析和控制風險。發卡行可采用銀行業界交流、向國內外先進同行學習或者案例分析等形式進行培訓,不斷提升員工素質,降低信用卡內部風險。

6.總結

商業信用范文第5篇

[摘要]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最為突出的金融風險,其管理的水平將直接影響我國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本文分析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現狀及成因,提出了完善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長效機制的對策。

[關鍵詞]金融開放;商業銀行;信用風險

[文獻標識碼]A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的安危直接關系到國家和社會的安全與穩定。近年來不斷發生的金融危機給了我們深深的震撼,作為現代金融基礎的銀行業無疑對一國經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我國加入WTO、開放銀行業承諾的逐步兌現以及經濟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創新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國外金融機構信用風險管理水平較高,已經發展并采用了一系列的先進技術來度量和管理信用風險。作為世界銀行業先進風險管理的方向標,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也向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1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內容及特點

自商業銀行產生,風險就與之相伴、形影不離。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銀行業風險也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特征,同時隨著人們對銀行業風險的重視和認識的加深,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內涵和理念不斷深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1.1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是指經濟活動風險在信貸領域的表現,是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銀行在信貸經營與管理過程中,實際收益目標與預期收益目標發生背離,有遭受信貸損失或獲取信貸額外收益的一種可能性或概率的大小。對銀行而言,信貸業務仍是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核心和主體,在資產業務中占據主導地位,是銀行盈利的主要來源,而且在拓展其他業務,包括存款業務、中間業務、表外業務時,經常作為重要手段加以利用,作用顯著。2004年6月,巴塞爾委員會頒布了《新巴塞爾協議》,并于2006年年底在成員國內付諸實施。相對于資本監管來說,《新巴塞爾協議》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了信用風險的管理,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評估與控制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使得資本水平更能真實地反映銀行面對的風險。

1.2 信用風險的特點

長期以來,信用風險就是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業最重要的風險形式。這不僅是因為信用風險廣泛存在于金融機構經營活動的始終,是整個社會經濟風險的集中體現,更是因為信用風險具有很多其他風險形式所不具備的特征,使得其更難于防范和管理,對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危害性更大。信用風險具有社會性、周期性、擴張性、可控性等特點。

(1)社會性。銀行業以資金為經營內容,但是自有資金占全部資金的比重一般較小,絕大部分營運資金都來自于存款和借入資金,銀行業的特殊地位決定了社會公眾與銀行的關系是一種依附型、緊密型的債權債務關系。如果銀行經營不善,無償債能力,就會導致客戶大量擠兌存款,引發銀行倒閉和社會動蕩,造成整個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

(2)周期性。任何金融機構都是在既定的貨幣政策環境中運營的。貨幣政策在周期規律的作用下,有寬松期、緊縮期之分。貨幣政策寬松期,是信用風險低發期;貨幣政策緊縮期,是信用風險多發期。

(3)擴張性?,F代金融業的迅速發展,不僅銀行與客戶之間存在著大量的債權債務關系,而且各家銀行之間也存在著大量的債權債務關系。在信用的基礎上,銀行之間緊密相連,互為依存,社會上債權債務關系的發展和擴大,一般也通過銀行來推動和運作,這必然帶來風險,從而形成信用風險擴張性機制的作用,往往會使整個金融體系運轉不暢乃至誘發金融危機。

(4)可控性。所謂信用風險可控性是通過風險識別、估計來確定所面臨的風險在質上歸屬于何種具體形態、在量上可能達到的程度,并對其采取預防、規避、分散、轉移、抑制和補償等措施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和區間之內。

2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現狀及成因分析

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相對比較落后。經營上,銀行風險意識淡薄,缺乏有效的內控機制和風險防范措施,致使信用風險不斷積聚,潛伏的危機因素不容忽視,特別是不斷增長的不良資產,已經成為當前銀行要解決的最突出的問題。

2.1 現行管理模式不盡完善

現行的信貸體制從法律上來說是健全的,國家已陸續出臺了《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并且成立了由銀行紀檢、稽核、結算、信貸等各部門組成的審貸委員會,實行審貸分離,成立貸款業務和貸款審查兩個部門。但這些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種形式,沒有被認真執行,沒有起到防范風險的作用。

2.2 信用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

目前,國內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與控制僅限于對風險類型、風險來源及風險控制的零散研究,而對理論體系與模型沒有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信用風險管理條塊分割,沒有形成全面管理框架,各種風險管理政策的綜合協調程度不高,難以從整體上測量和把握風險狀況。在方法體系上,缺乏獨立的風險報告程序,致使管理層、決策層不能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信用風險狀況,進而影響決策的科學性,缺少對風險進行深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模型。

2.3 信貸人員的責任管理不夠重視

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對貸款的評級管理上,忽略了信貸人員的責任。信貸人員在信用風險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若信貸人員的業務能力強,護貸意識較高,則可以有效避免呆壞賬的產生,減少信用風險;反之,則不論信用經濟系統有多么完善,也達不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因此,要加強信用風險的管理,必須要重視對信貸人員責任的管理,加強內部控制的管理,以避免產生非系統風險損失。

3 完善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長效機制的對策

塑造一個組織科學、戰略清晰、目標明確、職責到位的現代化銀行風險管理機制是我國商業銀行邁向國際一流大銀行行列的基本前提。在認真分析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要求,借鑒國際先進銀行成熟的風險管理經驗,提出了建立與完善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機制的對策。

3.1 完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體系與管理流程

我國商業銀行處在分散管理型和集中管理型之間,應以現有架構為基礎,兼顧“先進性”與“現實性”原則,逐步向集中管理型靠攏。必須要以高水準的專業化、科學化管理為基礎,打造商業銀行優秀的風險管理文化。這需要商業銀行對業務流程進行整合,以統一規范的流程為基礎實現業務全集中處理,結合深度的數據分析和先進的風險管理工具,推動資本約束風險資產管理,加強行業、地區風險限額管理,開展分客戶、分產品、分部門核算,提升量化管理水平;推行客戶經理制、產品經理制、風險經理制、專職評委制及專業問責審批人制,以人才的專業化及相應的組織整合作為集中管理和科學管理的重要保障,是銀行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3.2 建立科學的風險識別與預警系統

風險預警體系的創建和應用將改變傳統管理模式下的風險判斷表面化和風險反應滯后的狀況,加強風險搜索的系統性和準確性,引進先進的定量風險估價方法,探索信用風險分散轉嫁的新方法,提高風險分析的技術含量,使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有一個新突破。

3.3 構建商業銀行對個人和企業的信用評級體系

我國可在銀行內部設立獨立于信貸和審批部門的銀行客戶信用管理部門,擔負對客戶的信用調查、征信、信用檔案管理、信用記錄監控等職能,在授信前向銀行信貸決策機構提出客戶信用分析報告,作為是否給予授信的依據之一;在授信后,對客戶的信用情況進行監控,定期向信貸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做出信用監控報告,提出繼續擴大授信或清理授信的建議,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客戶在信用方面產生的重大問題,以利于采取措施,保證銀行資產安全。

3.4 完善授信資產準備金提取制度

銀行要穩健經營,處理損失需要一定的物質準備,建立準備金制度就是形成這種物質基礎的合理方式。由于準備金是銀行基于對資產可能損失的分析、判斷,屬于帶有估計性的會計事項,因此準備金的計提應符合審慎會計原則的要求,即計提準備金一要做到及時,二要做到充足。

3.5 加強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員工

我國商業銀行要改進內部經營管理,必須加強隊伍建設,鍛造素質過硬的從業隊伍。通過組織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培養和吸收復合型人才;加強從業人員資格準入退出管理;將隊伍建設與激勵約束機制和信貸文化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一支業務精湛、嚴謹自律的員工隊伍。

上一篇:商業街下一篇:城市商業銀行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