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會計實踐教學論文范文

2024-03-09

會計實踐教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改革,對于提升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崗位適應能力具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在對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模式做出論述的基礎上,對高校會計實踐教學保障措施的完善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模式;保障措施

會計專業具有著極強的操作性,因此,強調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是學生專業發展的需求,同事也是會計專業特征對會計教學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在這樣的認知下,高校會計專業應當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并通過開展實踐教學改革來實現實踐教學質量與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1 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模式

1.1 模擬實驗教學模式

在會計實踐教學工作中,模擬實驗教學模式是指通過構建會計操作實驗室,為高校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操作場所,從而促使大學生對自身的理論知識進行應用與驗證,并在提升自身專業操作能力的基礎上提升自身團隊合作能力。模擬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要求高校從硬件與軟件兩個方面做出努力,因此高校所進行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硬件建設包括能夠容納至少50人的實驗室,以及會計操作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文件柜、電腦、計算機、發票、報表、憑證等工具;軟件建設則包括會計軟件以及師資條件兩個部分,其中電腦軟件應當具有時代性,因此高校需要確保對電腦軟件做出及時的更新換代。教師則應當具備良好的會計實踐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對會計專業教師開展培訓,并引導教師參與社會實踐。在模擬實驗的開展中,教師需要發布具體的會計任務,并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明確職責。雖然在一般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指導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模擬實驗中,則有必要取消過程中的教師指導,并將教師指導工作移至教學評價環節當中,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更加自主的實踐、探索,也才能夠更好的掌握動手能力與專業實踐能力等。

1.2 社會實踐教學模式

在會計實踐教學工作中,社會實踐教學模式是指在沒有教師監督的基礎上,學生利用實踐基地或者社會崗位開展實踐活動。在這種實踐教學模式中,學生能夠接觸真實的會計崗位,并能夠實現自身理論水平與崗位需求的接軌,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以及崗位適應能力具有著重要意義。在社會實踐基地的構建中,高校有必要與社會企業開展互惠互利的合作,通過尋找與企業之間的供應點來構建起長期的合作關系。如人員需求波動是會計事務所人力資源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在年報審計過程中,會計事務所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員,而針對這種情況,高??梢宰尳處煄ш?,帶領學生直接參與到工作實踐當中,這不僅能夠解決會計事務所人員短缺的問題,也能夠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實踐機會。當然,不同年級的會計專業學生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具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高校應當尋求靈活多樣的合作模式,為學生開發出多元化的實踐機會。如低年級學生以理論學習為主,并且平時沒有太長的假期,因此高??梢越M織學生利用寒暑假到企業中實習,促使學生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而高年級學生則急需實踐能力的提升,并且他們的實踐也相對寬裕,因此高??梢酝ㄟ^與企業的合作來為學生提供長時間的實習單位,并在結束實習之后要求學生撰寫實習報告,以便高校獲取真實的反饋信息,并為會計實踐教學的進一步改革與優化提供依據。

2 高校會計實踐教學質量保障措施

2.1 構建雙師型會計實踐教師隊伍

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改革工作以及會計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優秀的教師隊伍。針對高校會計實踐教學的開展,高校有必要重視雙師型實踐教師隊伍的構建。會計專業雙師型實踐教師,不僅需要具有較高的會計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同時需要具備一定的會計實踐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在對雙師型會計實踐教師隊伍進行構建的過程中,首先,高??梢詫Ω呗氃盒k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經驗以及國外雙師型教師隊伍構建理論進行借鑒,采用教師“走出去”戰略鼓勵會計專業教師到社會企業兼職鍛煉或者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而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與實踐教學能力;其次,高校在會計專業教師招聘過程中,應當將實踐經驗當做重要的考核內容,以便從用人資格關推動教師隊伍整體實踐能力的提升。當然,高校也可以與社會企業構建合作關系,通過聘請財務從業人員或者邀請專家學者參與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從而對學生的會計實踐操作過程做出指導。

2.2 構建包含實踐能力的考核機制

在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改革中,為了提升學生對自身會計實踐能力的重視程度以及學生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參與積極性,高校有必要將實踐能力考核納入到會計專業教學考核體系當中,并適當提升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在整個考核體系中所占據的比重。具體而言,首先,高校有必要將學生對會計實踐教學以及會計實踐活動的參與納入到學分制度中,從而有效提升會計實踐能力考核的連續性;其次,高校有必要將會計實踐能力納入到學生日??荚嚬ぷ髦?,這不僅有利于規范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管理活動,而且也能夠更好的調動教師開展實踐教學以及引導學生參與會計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再次,高??梢詫⑴c專業實踐能力有關的資格證當做學生畢業的硬性條件,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夠真正的將參與會計實踐教學、提高自身會計實踐能力當做一種內在的需求,并實現從被動實踐到主動實踐的轉換,這都對于提升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成效以及會計實踐教學質量而言具有則重要意義。

3 結語

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工作,要求高校選取合適的實踐教學模式,并針對實踐教學模式的施行與貫徹構建起完善的保障體系。當然,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并不僅僅包括模擬實驗教學模式與社會實踐教學模式,也包括諸如課堂實踐作業模式、案例教學模式等,因此,高校會計專業教師應當強化對實踐教學的重視,通過不斷的探索對會計實踐教學體系做出不斷的完善,從而確保學生的會計專業素養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存花.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 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1,01:34-37.

[2]唐曉萍.創新實踐教學對高校會計專業素質教育的影響[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167-169.

[3]朱廷輝.西部民族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論綱[J].會計之友,2012,06:116-118.

[4]溫美琴,徐成成.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J].商業會計,2013,24:119-121.

作者簡介

王喆,碩士學位?,F為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會計教學。

作者單位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 014030

會計實踐教學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校;醫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特點

大學生具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和創造精神,但當前大學生還較普遍地欠缺獨立思考能力(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考、批判的精神等)、表達能力(口頭、書面表達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理分配有限的人財物等資源、處理復雜的問題、辦成具體的事情等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這需要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斷地積累和改善,能夠加速這些能力的訓練和提升的正是有著明確任務和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醫學生參與實踐的重要平臺,已成為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德教育的重要途徑,高等醫學院校要積極致力于增強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在工作實踐中尋找新途徑、新模式,更好地培養復合型、創新型的高素質醫學人才。[1]除了具備實踐活動的服務性、社會性等共通性外,醫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還在長期工作中形成特有的活動模式和內容、特點,下文將結合南京大學醫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案例探析醫學生相比其他專業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體現出的幾方面特點。

南京大學醫學院多年來利用暑假組織學生到醫院、社區、敬老院、福利院、革命老區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2009年暑假,組織學生黨員赴蘇北宿遷社會實踐,并以此為契機開創性地與宿遷市人民醫院建立了聯系,成立南京大學醫學院宿遷市人民醫院社會實踐基地。2010年8月成立“南京大學醫學院黨員志愿者服務隊”,與南京市南湖蓓蕾社區聯手,服務社區醫療,為社區群眾開展義診和醫學知識宣傳工作,開展了一系列具有影響力的活動,收到相關部門的好評。2011年暑期,醫學院共組織成立江蘇省農村居民民生狀況調查團隊、“紐”工作營、博愛小分隊、生命接力棒團隊、校友口述實錄團隊、玉樹災區關愛小分隊等多個課題共27支社會實踐團隊,大范圍、多層次地指導學生投身實踐、服務社會,取得了重要的成果。2012年暑期,南京大學醫學院“南川區百戶農民醫療狀況調查”、“愛在山里行——云南農村地區醫療狀況調研與記錄小隊”、“紐工作營暑期營”三支團隊獲得暑期社會實踐江蘇省省級重點團隊表彰。在多年的社會實踐工作探索中,醫學生相較于其他專業大學生體現出的特點可總結為四方面:

1.發揮學生主體能動

堅持發揮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主體性,尊重學生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高校及老師是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者,而不是由老師取代學生制定主題;任何形式、任何內容的社會實踐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例如,南京大學醫學院每年四月舉辦暑期社會實踐選題策劃大賽,由所有同學集思廣益,以個人或團隊提交選題說明或策劃案,院系對最終入選的優秀選題進行鼓勵培植,在醫學院每年校級立項的暑期社會實踐項目中多達80%是由學生自定選題、自行組隊的。

2.凸顯醫學專業特色

醫學院專業特點明顯,醫學生往往能夠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優勢,運用豐富的醫療資源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從活動內容上傾向于開展義診、送醫送藥、健康宣教、衛生員培訓、醫療狀況調查等活動。如2010年8月,醫學院開展南大青年志愿者與湖南路街道蓓蕾社區黨員工作站攜手共建活動,成立了南京大學醫學院黨員志愿者醫療團隊,為社區居民義務服務,并立下了長期服務蓓蕾社區的誓言。蓓蕾志愿團隊目前已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從疾病防治、人文關懷等方面著手,給社區百姓送去溫暖,如:秋季養生、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防治講座、“我給獨居老人當兒女”主題活動等。

3.重視基層群眾需求

醫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其更好接觸社會,認識基層醫療衛生狀況,有助于提升醫學生的專業技能,師生參與熱情較高。雖然醫學生也在醫院進行實習,但有觀點認為醫學生按輪訓手冊和實習規定參加實習訓練,更多的是完成科室的教授專家所分配的任務,很少有機會獨立接待病人,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與病人溝通,不能真正了解到病人的需要,難以體會到病人的難處。而社會實踐則不同,強調要求學生“獨立作業”,在過程中能第一時間接觸病人,并在尊重病人、理解病人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醫學診斷,無形中鍛煉并提高了學生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的態度。[2]

目前廣大基層醫療衛生資源相對缺乏,而醫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所帶來的醫療資源一定程度上正符合基層群眾需求,基層群眾能夠廣泛參與從中受益。如2011年多名醫學生黨員參與進行的“南京大學醫學院走進攝山星城”愛心義診活動。醫學生們在南京棲霞區西崗街道及攝山星城居委會協助下,針對社區高血壓老人居多的情況,開展血壓血糖測量與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從疾病防治、人文關懷等方面著手給社區百姓送去溫暖。

4.體現民族時代精神

到社會實踐中去了解國情、民情、使學生懂得中國社會的豐富和復雜,建設者的成就與艱辛,從而增強他們的為醫學獻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3]實踐主題的選擇對提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至關重要,緊貼時代精神的實踐選題有助于增強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如南京大學醫學院2011年暑期社會實踐項目“青海玉樹災區關愛小分隊”和2012年“四川綿竹震后醫療調查”兩支團隊,都是由本科二年級醫學生自行制定完善選題并組隊立項。

以2011年“玉樹團隊”為例。玉樹地區震后一周年時救援與災后安置工作已完成,災后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 “玉樹團隊”利用暑假前往災區進行調查訪問。醫學生們發放漢語和藏語兩種問卷給受災群眾了解其心理狀況;采訪當地政府、福利院和小學的工作人員,向相關機構了解災后工作的情況進行調查;并向福利院捐獻衣物、書籍等。通過此次玉樹之行,同學們親眼見證了災后一年當地民眾的生活以及房屋和設施的重建進度,多角度了解玉樹發展與重建的現狀,分析受災群眾的心理狀況,不僅增強了身為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開拓視野充實了社會經驗。

學以致用,回報社會,暑期社會實踐對醫學生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實踐中與民眾交流溝通不僅可以提高醫學生的人文關懷精神,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其業務能力。因此,醫學生社會實踐既是一個載體,也是一個目的。既要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增長才干,開拓視野,也要在實踐中切實地了解社會,扶弱濟困,揚湯湯正氣,唾粗陋惡習,為社會秩序的重建而奔走,為(下轉第328頁)(上接第295頁)社會底層的民眾而吶喊,推人及己,烘爐一粟,以醫者仁心懸壺濟世,以誠樸雄偉樹魂立根! [科]

【參考文獻】

[1]谷松嶺.醫學生社會實踐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2]薛來興.增強醫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思考[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9).

[3]劉穗燕.醫學生素質教育的思考[J].醫學教育,2001(3).

會計實踐教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信息技術時代的來臨,改變了會計工作方式,會計電算化廣泛的應用于各個行業中,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會計電算化是對傳統會計工作方式的一種改革,以計算機網絡技術代替了傳統的手工作業,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對會計實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數據的處理方式、對人員的要求、對內部控制的組織形式以及會計報表的內容等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項改革性的工作方式是在時代發展的情況下適時的做出的創新,對于提高會計行業整體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會計實踐;影響

會計電算化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處理,對于信息的處理速度更快,并且存儲量大。會計電算化在編制報表、分析數據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徹底的改變了以往人工記賬的繁瑣,并且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加強了會計信息的流通,在功能方面異常強大,尤其是對會計信息的處理,報告的編制更加合理。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綜合整理,能夠充分的反應出一個單位的財務狀況,并且對未來的發展做出合理的預測,為單位制定經營決策提供了有利的依據。

一、會計電算化的意義

(一)提高會計核算速度,滿足實時性要求。在時代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對于會計信息的核算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手工核算速度太慢,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所以會計電算化滿足了會計核算速度的要求。通過計算機技術能夠實時核算出所需的會計數據信息,及時的反映出單位的資金運轉狀況,在信息處理方面更加靈活和便捷。

(二)保證會計業務質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會計電算化對會計信息處理全程都利用計算機,不僅速度有所提升,并且在精度方面更有保障。傳統的人工計算難免出現失誤,并且效率低下,而會計電算化,只要保證信息錄入的初始數據正確,那么通過計算機自帶的程序就可以隨時得出核算數據,具有超強的精度。利用計算機處理會計信息,還能夠有效避免重復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通過會計電算化還能夠完成傳統人工會計所無法完成的事項,在功能上更加強大,是對會計信息功能的拓展。

(三)減輕財會人員工作強度,促進會計職能轉變。在實行會計電算化后,提升了會計信息的處理速度,對會計信息數據的計算、分類、存儲和傳輸全程都通過計算機網絡來完成,大大的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工作負擔。在基礎數據處理效率提升后,會計人員就可以轉變自身的工作職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單位的經營管理中,通過對會計信息數據的分析預測,對單位的財務狀況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從而為單位制定各種經營決策提供更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二、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實踐的影響

(一)數據處理方式與財務處理方式的改變。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對于數據處理能力和財務改變方式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對于數據處理方式中的輸入、處理和輸出等多個環節,對計算機自動完成的記賬、算賬、對賬、結賬、轉賬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財務報表和會計分析工作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看,會計電算化對信息處理的及時需要以及集中處理、自動化應用的程度等,都優于傳統的手工操作,對于復雜的數據處理、財務分析能力多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時,也對整個財務處理程序有了全面的提高和技術含量的提升。

(二)會計組織機構以及人員素質的要求大大提高。隨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對會計組織體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很大的改變,對于組織機構中形成的專業組、數據收集組、數據處理組、系統維護組等的不同組織形態,就會要求不同的專業知識,同時,對于不同組別的人員構成,就需要更高的財務處理能力、信息化技術、財務專業知識、計算機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復合型人才,既要懂網絡知識又要熟知計算機財務管理,對于會計組織和人員素質都有了很高的具體要求。

(三)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改革。在會計電算化的逐步發展之后,就會改變以往的賬簿之間相互核對的查錯糾錯控制的模式,尤其是數據局處理的能力增強,對數據處理的自動化應用范圍增大,改變以往人工技術的繁瑣,減弱了人工參與財務管理的控制行為,減少財務管理山的人為控制因素,減少由于主觀原因帶來的各種腐敗更不良現象。在內部控制程序上,通過計算機專門的程序進行內部財務控制的程序化,使控制對象由原來的對組織、文檔等進行控制擴展到對軟件、硬件、運行環境進行控制,形成系統化的管理渠道。

(四)財務報告制度的完善。將建立定期報告和實時報告結合的財務報告制度。傳統的會計是按月、年編制的定期報告,這種報告在經濟生活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對決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比較準確地預測下一年度甚至今后幾年的業績。但在以競爭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產品壽命周期不斷縮短,創新不斷加速,經營活動的不穩定性日益顯著,競爭越來越激烈,這時僅僅依靠定期報告是難以準確把握企業命脈的。因此,建立一套既能夠提供定期報告又提供適時信息的財務報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會計電算化為此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

(五)重新定義會計報表的內容。由于受人工信息處理能力的限制,手工會計報表往往局限于財務數據及其相關的說明,實現會計電算化后,會計信息從收集、加工處理到綜合利用都實現了電算化,從而為從深度和廣度上擴展會計報表信息的內容提供了可能性。

三、結束語

會計電算化是時代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對會計工作的一種創新。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對會計實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無論是對信息數據的處理方式,還是會計信息的外延功能,都有了本質上的飛躍。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實踐最重要的影響是拓展了會計信息的功能,通過會計信息數據分析,能夠充分的反應出單位的財務經營狀況,在根據市場發展形勢以及單位自身的經營狀況,能夠對單位未來的經濟發展做出合理的預測,從而為各項經營決策的制定提供有利的依據。

參考文獻

[1]張紅偉.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實踐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10-05.

作者簡介

李佳怡(1997-),女,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為會計電算化和會計實踐.

會計實踐教學論文范文第4篇

職業學校會計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是培養初級會計實務人員。通過會計理論和會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熟練的處理各項基本的經濟業務,為畢業后從事實際會計工作打下良好的會計理論和操作基礎。

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應用性學科,適用面很廣,學生畢業后分布到各行各業。因此會計專業在社會上一直很熱,普通高校幾乎均開設了會計專業,在這種情況下職業學校的會計教育教學應如何定位?與普通高校在培養目標和培養手段上有何區別?怎樣才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大做強會計專業、全面提高職業學校會計專業學生的競爭力?是擺在每一位職業學校會計教師面前的課題,也是每一位從事會計教學的老師值得探索的問題。

一、目前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經濟形勢的要求

在會計教學計劃課時安排中,職業學校往往是根據教育部規定的教學計劃的要求安排會計理論的教學,忽視實踐教學活動安排。會計實踐往往在最后一個學期安排1~2個月的集中實習。由于課時緊、實習內容多,學生在規定時間不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全部實習內容;有的學校干脆把學生“放羊”到社會上,自行聯系實習單位,名義上是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實際上很多學生因不能聯系到實習單位而無法進行實習,最后只能找個假單位、蓋個假公章了事;有部分學生雖然聯系到實習單位,但由于沒有非常硬的關系而無法接觸到真正的會計業務處理,只能是走馬觀花似地看一看,根本達不到會計實習的目的。

2.缺乏必要的課程實踐環節

會計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會計理論教學如此,會計實踐活動也應如此。會計專業課程在理論課結束后,缺少為鞏固會計理論知識而進行的課程實踐環節,使學生學習的會計理論知識無法與會計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不僅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知識的興趣,也加大了集中實踐活動的難度,學生往往學到后面忘了前面、眼高手低,動手能力較差。

3.會計模擬實驗室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各職業學校均按照職業教育的要求,基本上設置了會計模擬實驗室。但實際教學中往往利用率過低,主要原因是設備配置不全、實驗教材落后、實踐指導教師缺乏或知識單一等,無法真正發揮會計模擬實驗室的作用。

4.缺乏雙師型教師

職業學校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專業教師往往只有會計理論知識,缺少一定的會計實踐經驗;有的指導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由于只熟悉某一行業或某一崗位的會計工作,不能滿足實踐環節的要求;有的教師雖然具有會計師資格證書,但也只是具備資格而已。

5.忽視會計案例教學

長期以來,職業學校的會計教學普遍采用“填鴨式”教學,忽視會計案例教學。一方面是會計學教師對案例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另一方面是有的教師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進行案例教學,缺少教學創新。

二、提高教學社會實踐性的幾點建議

1.推廣會計案例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面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啟發性、實踐性,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與傳統教學方式而完全不同的新型教學方法。會計案例教學法是在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剖析會計案例讓學生把所學習的會計理論知識運用于會計學習的“實踐活動”中,以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會計教學方法。會計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只有將其理論性和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學好。會計案例教學無疑是理論和實踐性的契合點。會計案例教學法既注重會計理論教學環節,更注重實驗教學環節,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具有“實戰”的經歷,促使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決策,變學生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維、主動實踐的過程,是一種比較好的啟發式教育方法。

2.加強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改善培養條件

要注重教師的職業培訓,建立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合理知識結構和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隊伍。積極選騁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人員指導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活動。加強會計案例教學和會計多媒體教學的場所建設,改善實驗設備條件;加強實驗教材的編寫工作,以適應職業教育各階段的會計模擬實驗的需要;加強會計課件、案例庫的建設;積極進行會計電算化所需計算機及相關軟件等教學設施建設。在社會上不同行業的會計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或申請會計業務代辦,為學生提供良好專業教育實踐基地。

3.增加課程實踐環節模擬實驗。為學生畢業前的綜合實習打下良好基礎

職業學校應根據會計專業的特點,充分分析學生的具體情況,調整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增加《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等專業課程的模擬實習,將會計理論和會計實驗交叉進行教學,避免了“滿堂灌”和枯燥的理論講解,激發了學生學習會計知識興趣。交叉教學使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鞏固了會計理論教學,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4.開展行業會計知識和新會計制度講座,完善學生專業知識結構

按照教學計劃的安排,學生在校期間會計專業課的學習,只能接觸到有關工業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處理業務。除了工業企業,實際生活中還有商業企業、交通運輸企業、飲食服務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等等,它們在賬戶的設置、會計處理都有別于工業企業,學生通過自學不宜掌握,在教學上由于計劃、課時等限制又不便單獨排課,建議采用講座的形式,講清其他行業與工業企業在賬戶的設置、會計處理上的不同之處,完善學生的會計知識結構,全面提高學生的業務素質,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教師應及時了解我國會計制度的改革,積極參加新會計制度培訓,更新知識;學校應根據會計制度的改革情況,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培訓師資隊伍,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同時組織骨干教師進行新會計制度講座,使學生及時了解新會計制度的具體內容,學以致用,跟上會計改革的步伐。

會計實踐教學論文范文第5篇

企業社會責任(簡稱CSR)的定義,各國專家學者們見解不一。1953年,霍華德·文在其《企業人的社會責任》一書中將CSR定義為:“有義務按照社會的目標和價值觀的要求,制定相關的政策,做出相應的決定,以及采取理想的具體行動。”世界銀行對CSR的定義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與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價值觀,遵紀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區和環境有關的政策和實踐的集合,是企業為改善利益相關者的生活質量而貢獻于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承諾。社會責任會計,是指運用會計的方法和程序,對社會責任事項予以計量、核算和監督的管理活動。目前,社會責任會計在世界各國已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發展。

(一)國外學術界對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界定較典型的觀點有四種:(1)美國戴維林諾維斯認為,社會責任會計是會計在社會學、政治科學和經濟學等社會科學中的應用;(2)美國會計學教授Sylil Mobley認為,社會責任會計是整理、衡量分析政府及企業行為所引起的社會和經濟結果;(3)美國會計學教授Ahmed Belkaoui認為,社會責任會計是測定和報告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對一般社會帶來不利影響時防止和處理這些消極因素并加以恢復和補償的有關事宜;(4)日本的《新版會計學大辭典》認為,社會責任會計是把企業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當作社會責任并以其為中心而展開的會計。從這四種觀點的發展來看,社會責任會計的使用范圍從公共部門擴展到整個社會,是步步遞進的,其目的從單純的整理、衡量和分析發展到指導企業防止和處理消極因素并加以恢復和補償的層面上來,把企業與社會間的相互關系作為研究的重點。

(二)我國對社會責任會計及其信息報告的研究現狀我國對社會責任會計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學術界才對該領域的相關問題開始進行研究。目前的主要觀點有:(1)社會責任會計是把企業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當作社會責任,并以此為中心而展開的會計,它對企業給社會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社會成本加以計量和報告,其目的在于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益。(2)社會責任會計作為會計發展的新領域和分支,是社會責任同會計學的結合,以會計特有的方法和技術對某一單位經營活動所帶來的社會貢獻和社會損害進行反映和控制的會計。(3)社會責任會計是會計學在社會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倫理學等方面的涉足,是社會責任同傳統會計學科的有機結合。(4)社會責任會計是從微觀角度測定企業的各種經營活動所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會計。(5)社會責任會計是從宏觀經濟角度計量和反映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6)社會責任會計是對企業創造的巨額財富與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權衡,進而對企業行為所產生的經濟與社會后果進行計量和分析的一種管理活動。從以上觀點可以看出,社會責任會計是以強調企業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中心,用會計方法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社會成本和社會效益,最終反映社會收益,增強社會福利,謀求社會整體效益的工具。

二、社會責任的特征分析

企業社會責任并不是股東利益最大化下的必然選擇,也不是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產物,企業的社會責任有其獨有的特征:

(一)企業社會責任是對傳統的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的修正和補充首先,企業社會責任的產生并不代表著企業的目標由股東利益最大化向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轉變,生存與盈利仍然是企業的主要目標。其次,企業社會責任對傳統的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進行了修正和補充。傳統的企業和企業法以股東本位為出發點,認為最大限度的盈利進而實現股東利潤的最大化是企業的唯一目標所在,其目標是一元的。企業的社會責任主張企業除了為股東謀求最大利潤之外,還應盡可能地維護和增進相關利益者的利益。企業的利潤目標和社會利益目標經常處于相持之中,只有二者在相互制約的條件下實現其各自的最大化,才能使企業目標達到一種均衡狀態。企業社會責任對股東利潤最大化的傳統原則做出了修正和補充,在不否定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的前提下,將社會因素添加到企業目標中,以實現各方面利益的共贏,從而使企業與社會達到一種和諧關系。這既是對原有股東利益一元化的企業目標進行了合理補充和發展性延伸,也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出發點和歸宿。

(二)企業社會責任是法律責任與道德責任的統一體企業社會責任包含了法律層面和道德層面的社會責任,前者如企業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義務、防止和治理環境污染的義務、遵循國家有關產品質量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地區標準的規定等,具有強制性;后者如企業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慈善捐助等,沒有強制性。二者統一存在于企業社會責任范疇之下,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企業社會責任。法律義務與道德義務相統一,是強制性和非強制性責任的結合體。

(三)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具有多樣性與動態發展性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經歷了由簡單到多樣化、差異化的過程。具體包括企業對自身雇員、消費者、債權人、小區、環境乃至對政府等承擔的社會責任。不同的企業利益相關者有多種不同的利益要求,不同的企業針對不同的責任對象,其責任內容也有所不同:員工的要求是穩定的收入、晉升機會和工作條件;債權人的要求是及時收回貸款和企業長期生存發展;消費者的要求是商品質量高、服務好、價格低;政府的要求是企業及時足額繳納賦稅并維持社會秩序和穩定提供就業等。利益相關者的所屬類別與要求不同,企業對其承擔的社會責任內容有所不同。同時,企業社會責任并非一個封閉、僵化的體系,其內涵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開放與變動之中,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和日益完善。任何符合其根本價值目標的責任形態,無論是既有的還是將來也許會出現的,都可納入這一體系。

三、社會責任會計的操作難點

 社會責任會計是運用會計方式對企業經營活動所帶來影響的核算和管理。這種影響既包括對社會貢獻,也包括社會損耗的一面。它是社會責任同會計學的有機結合,把企業同社會的相互關系以社會責任的觀點,通過會計方式來加以展示和體現,以會計特有的技術和方法,對各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中所履行的社會責任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進行的核算和管理。雖然社會責任會計的核算和管理仍以傳統的財務會計的貨幣計量為特點,但同財務會計又有一些不同。而且,社會責任會計由于是對企業所承擔“責任”的確認與計量,因此,其在企業的實際操作中又受到諸多外部、內部因素的影響。

(一)評價和監督體系不完善帶來的問題社會責任的履行從法律上看,屬于義務的范疇。我國雖然已制定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但由于上述對“企業社會責任內涵”存在不同的觀點以及社會責任所具有的“內在特征”,仍未全面規定企業必須履行社會責任的內容,造成我國實施社會責任會計沒有法律依據或主觀隨意性大,給具體實施造成很大障礙。此外,由于我國沒有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監督

體系,在要求企業改善其社會責任履行情況時也沒有立法、司法以及民間機構(行業協會)等各方面的支持,導致在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無法進行有效評價的情況下,要求企業對其社會責任進行改善只能是紙上談兵。

(二)社會責任會計與傳統會計存在較大差異社會責任會計與傳統的會計學相比存在很多不同。傳統企業會計一直將企業看成是一個單純的盈利組織,認為企業應以創造本組織利潤最大化(或謀求股東利潤最大化)為其宗旨,而社會責任會計考慮到企業所處的環境,認為既然人類社會、自然環境以及市場是企業生存的基礎,企業的一切經濟行為就應該對整個社會負責。傳統企業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并利用專門的方法和程序,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的、連續的、系統的反映和監督,旨在提供經濟信息和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管理活動。而社會責任會計是把企業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當作社會責任,并以此為中心而展開的會計活動。它主要以會計特有的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經濟活動所帶來的社會貢獻和社會損害進行反映和監督,旨在提高社會整體效益。傳統企業會計研究的對象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運動,研究的目的是向投資者、債權人等提供有關經濟信息和謀求企業經濟效益。而社會責任會計研究的對象是企業社會責任及其履行情況,其直接目的是通過計算和記錄企業的社會成本和社會效益,真實地反映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和損害,向政府及公民提供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便于了解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和企業經濟活動對社會的不良影響,其最終目的是提高社會整體效益,實現社會凈貢獻最大化。此外在會計假設、會計原則、核算方法和報表模式等方面均存在著不同,這些不同之處應如何處理,如何使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使用人接受,也成為我國推行社會責任會計面臨的難題。

(三)企業提供社會責任信息成本過高與以往會計核算內容相比,社會責任會計所要求的內容更為廣泛,性質更為復雜,如對自然環境的責任、對就業的責任、對社會保障和教育的責任、對產品和服務質量的責任等。尤其是當這些事項不以交易形式發生時,要求企業在提供這些信息時采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例如,企業排放三廢造成環境損失,而企業并沒有因此而要求收取罰金時,按照社會責任會計的要求,企業應提供這方面的信息,就必須尋求相關資料和咨詢有關專家人士;再如企業為捐助慈善機構而創造的社會效益,可能要求企業自身去做相當的社會調查以提供這些信息。企業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提供社會責任信息,致使企業提供社會責任信息的成本過高,尤其是對一些小型企業而言,甚至超過其提供這些責任信息的最終產出,極大地影響了企業建立社會責任會計的積極性。

四、社會責任會計實施的對策建議

對于我國企業而言,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與企業自身以及其利益相關者認識的提高有很大關系。針對我國目前存在的影響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的原因,結合我國具體實際,提出以下對策:

(一)加強立法工作,用法律規范企業的社會行為社會責任的履行屬于企業的社會義務,由于企業有其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重要一面,當社會責任的履行與其經濟利益相沖突時,企業可能拒絕履行和不完全履行這一社會責任,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企業可能不愿分析和披露其行為對社會公眾的影響。社會責任會計的付諸實踐,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外部控制力量即國家和政府的行為。必須完善會計法規,增強審計和財務、稅務等部門的監督作用。把企業納入全社會的監控之下,要求企業必須提供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并對企業損害社會利益的行為進行處罰,促使企業變被動履行社會責任為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使企業行為得到調整,以良好的形象進入市場,進而促使整個市場機制健康良性地運轉。

(二)完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監督體系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構建是解決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基礎。只有通過評價體系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客觀、合理地評價,才能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有所了解。目前,我國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大都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用的較多的是美國制定的評價標準SA8000,但我國畢竟有著和西方發達國家不同的國情,必須構建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規范的、全面的評價體系。此外,要加強政府以及社會各界(消費者、行業組織等)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監督力度。要充分發揮審計事務所、會計事務所、法律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的監督職能,捍衛公眾的社會權益,定期公布環境報告,以督促企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三)加強社會責任會計的理論研究結合我國國情,依據法律制定我國社會責任會計準則和制度。社會責任會計的實施必須規定統一的計量方法和報告形式,社會責任會計的計量方法應吸收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方法,同時結合會計學的特點,就不同的核算內容制定出相應的計量方法。社會責任會計作為一個新的會計分支,與傳統會計有很大出入,其報告采用獨立編制社會責任報告的形式比較合適。至于社會責任會計報告的具體形式,可先采用簡單的文字敘述報告模式,并輔以一定的社會指標加以披露的方式,逐步過渡到以貨幣形式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資產負債表、社會責任利潤表,必要時輔以文字形式披露有關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信息。

(四)加強教育工作,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信息,最終必須由企業會計人員加以披露和報告。因此,會計人員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會計報表的質量和社會責任會計作用的發揮。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不僅包括其知識能力素質,也包括其思想素質。會計人員要充分認識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而不能僅從企業利益出發漠視、掩蓋企業社會責任。目前,我國要尤為注重這一點,會計人員在社會責任會計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這就要求對會計人員從思想上加以教育,從職業道德上加以規范,同時社會責任會計對會計人員也提出了新的知識和能力要求。

上一篇:互聯網廣告論文下一篇:風險控制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