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貨幣市場基金運作發展論文范文

2024-03-14

貨幣市場基金運作發展論文范文第1篇

1、流動性好。貨幣市場基金專門以貨幣市場工具為投資組合對象,貨幣市場工具短期性、高流動性的特點使得貨幣市場基金管理人可以隨時追加投資額也可以隨時退出,因此貨幣市場基金具有非常好的流動性。貨幣市場基金一般為開放式基金,投資者可以隨時投資隨時變現。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中,投資于商業銀行儲蓄的資金將會失去提高收益的機會,而投資于貨幣市場基金則可以享受到收益率的提升。

2、收益穩定。貨幣市場工具的特點使得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不像股票市場基金和債券基金那樣波動性很大。而且由于貨幣市場工具的流動性好,交易價差小,所以貨幣市場基金資產的資本利得一般比較小,但是收益卻相對穩定。因此貨幣市場基金非常適合那些風險偏好較小、流動性偏好較大的小額投資者和有現金管理需求的機構投資者。

3、投資者多元化。由于免稅和高流動性,相當一部分的機構和個人都將貨幣市場基金作為現金性資產的避風港,只要有暫時富裕出的資金,便投資于貨幣市場基金。特別是一些非金融性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經常有著較多的財務資金頭寸。在不影響其生產周轉的前提下為了能夠使資金獲得理想的收益,投資于貨幣市場基金是非常好的選擇。

4、風險較小。貨幣市場基金“資金批發”業務的本質使得其可以通過構建組合的方式,使各種貨幣市場工具在流動性上得到互補。這意味著原本風險就很低的貨幣市場工具在經過組合之后形成的貨幣市場基金的風險將降到更低的水平。

5、收益率高于銀行存款。從投資者的角度看貨幣市場基金,其投資的靈活性類似于銀行存款,在忽略一些技術性細節之后,將貨幣市場基金視為是一類特殊“影子銀行”也并不過分。正是由于貨幣市場基金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規模效益,以機構投資者的地位爭取到更優惠的市場價格、獲取更高的收益,因此其收益率一般情況下會高于商業銀行存款。

貨幣市場基金運作發展論文范文第2篇

10月17日,上個星期一,中國內地的股票市場上B股出現了暴跌,最大跌幅達到7%。這種下跌連累了A股,A股指數也跟著出現下跌,結束了連續7個交易日的上漲。這有點像一個公共場合忽然有人拼命地跑,其他一些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人也會跟著跑。

10月17日當天,截至收盤B股下跌了6.15%。這種莫名其妙的“閃跌”事后讓投資者頗費猜想,怎么回事???

證券分析師的主流分析是,人民幣跌了,所以B股也跟著下跌。

也許很多公司人還不知道B股是怎么回事,在這大致說一下。

B股是國內上市公司用來融港幣和美元的內地證券市場。這是在中國證券市場成立之初,監管層擔心中國的人民幣不能完全滿足企業上市的融資需求,而且那時候外匯還很珍貴,所以才有了這種設置。

但是事情的發展和大多數人以為的正好相反。在證券市場的融資中人民幣占了絕大多數,而美元和港幣融資卻非常有限(當然,這里有個原因:中國實行外匯管制)。到現在,A股市場的規模大約是B股市場規模的300倍。創立之初B股的投資者主要是在內地的境外投資者(包括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的投資者)。到后來,由于B股的流動性實在不像樣,所以監管層也允許內地投資者投資B股市場。

而現在B股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內地公司,有一些公司還是既在A股上市又在B股上市的。它們的資產是用美元或者港幣計算的人民幣資產(因為香港施行聯系匯率制度,港幣基本以固定匯率和美元掛鉤,所以用港幣計價類同于用美元計價)。也正是因為這種設計,人民幣資產的美元標價會下降。

但這是真的嗎?這種人民幣貶值導致B股下跌的結論一個站不住腳的地方是,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人民幣下跌預期最強烈的時候,B股并沒有出現脫離整個市場走勢的下跌,反而現在為什么會暴跌。

其實從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B股的走勢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相關性一直很微弱,更強的相關性來自于同公司A股每股價格的市場定價(既在A股上市又在B股上市的公司,它們的A、B股每股都是同股同權的),或者類比同類公司在A股的定價。簡單地說,A股上漲B股就漲。

而且,由于B股的流動性和參與者遠不如A股活躍,按實際價格來說,B股的估值只是A股的50%左右。人民幣貶值并不會讓整個B股市場拋股票。B股市場的投資者沒那么敏感。

如果非要為B股此次的暴跌找原因,倒是有兩條政策性因素的可能性更大。一條是今年10月14日正式生效的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管理辦法。這個管理辦法的規定可能導致貨幣基金出現整體收益率下降。美元投資者會因此更愿意購買流動性高的美國國債作為現金管理的工具。這會使全球美元投資的風險偏好有所降低。另外一條政策是,中國有關部門將針對在中國內地的外籍人士和港、澳、臺人士的財產稅務情況向其身份所在地做通報,預期這一措施將在明年年初執行。這個政策很可能引起涉及人群的財產形式的變動。而這些人和B股的投資者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

當然一個市場下跌還有咱們前邊所說的“跟著跑的人”所造成的心理變化。不過不管哪種,都不值得投資者恐慌。

在B股價格下跌的情況下,人們更應該選擇在B股上市并且質地良好的公司,它們的售價的確很便宜。這種投資有可能從兩方面受益,一是A股B股合流。投資者可以B股的價格享受到A股的估值水平(這有點類似于國內的拆遷)。另外,在美元貶值的情況下,中國內地投資者無處存放的美元有可能更多地流入B股,從而提高B股投資的吸引力。

貨幣市場基金運作發展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利用經濟學原理中IS-LM模型分析我國1998年擴大內需政策對宏觀經濟變量的影響,并結合進一步探討擴大內需政策對職業教育行業的影響。

關鍵詞:IS-LM模型 擴大內需 職業教育

一、引言

1.國內外經濟背景。2014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及出口增速下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和當前引起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和轉型升級的諸因素仍在發展之中,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爆發系統性、區域性經濟風險的可能性仍不可低估。針對這一形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4年第111號文件指出:必須把穩增長與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緊密結合,通過不斷改善發展環境、提高微觀基礎和經濟結構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加快培育和鞏固經濟增長的新常態。為應對2008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及后危機時代,世界各國政策制定者都在積極探索新的政策工具組合,并重新思考宏觀經濟政策架構。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國宏觀調控環境也發生了一系列轉折性的變化,增加了宏觀調控的難度,降低了宏觀政策預期效果的滿意度。

根據路透社2015年1月16日報道,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稱“保持宏觀經濟增長不失速且在合理區間運行,是今年的重要政策取向,為此將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穩定投資增速?!贝撕笪覈嗬^展開了一系列降息降準、加大政府投資以及稅務的結構性改革等擴大內需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財政性政策方面包括: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總規模40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重點支持處于“蹣跚”起步階段的創新型企業;2015年3月13日,發改委和商務部放寬外商投資準入,進一步放開制造業準入;之后的3月28日新華社授權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規劃,明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合作重點,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投資貿易合作; 4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完善消費品進出口相關政策,于今年6月底前開展降低進口關稅試點,逐步擴大降稅商品范圍等。金融等貨幣政策方面包括:自2015年3月1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并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緊接著4月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時決定自4月20日起對農信社、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額外降準1個百分點,并統一下調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至農信社水平等。針對今年展開的一系列擴大內需、穩增長的政策,結合歷史研究1998年的擴大內需政策的影響就顯得格外具有意義。

2.歷史背景。1978年以來,以“放權讓利”為特點的改革開放使經濟發展速度逐步加快,但是由于經濟基礎薄弱和缺乏必須經濟調控手段,我國經濟波動仍很劇烈。自1984年-1988年以來曾多次出現通貨膨脹,其中以1988年尤為劇烈。為治理通貨膨脹,中央銀行被迫緊縮銀根,但導致1989年-1991年經濟連續回落,為刺激經濟增長,中央銀行于1991年下半年放松銀根,又導致連續兩年的高增長和高通貨膨脹。1994年-1997年,中國經濟成功實現“軟著陸”,并持續保持平穩增長。進入90年代以來,國有企業大面積虧損,特別是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為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及之前采取的宏觀緊縮政策滯后效應對經濟增長產生的不利影響,從1998年開始我國在宏觀政策的選擇方面開始借鑒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政策,即開始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以最終達到擴大內需之一目的。

二、擴大內需對宏觀經濟變量的影響

1.IS-LM模型。經濟學家約翰·??怂垢鶕s翰·梅納德·凱恩斯在1936年發表的《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簡稱《通論》)中對“將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結合考查”這一主要貢獻,對其進行總結,再后來由經濟學家阿爾文·漢森進一步擴展,最終提出了IS-LM,模型。IS-LM模型描述了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含義,分別由反映產品市場均衡的IS曲線和反映貨幣市場均衡的LM曲線構成,鏈接兩種市場的關鍵變量是利率,貨幣的供求關系影響利率,利率的高低進一步影響投資和消費,從而影響產品市場的均衡。綜上所述,政府采取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必須考慮其對利率的影響及利率對投資和消費的影響。IS-LM模型是對宏觀經濟進行短期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也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決定的理論基礎,特別是在引入動態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影響和IS-LM模型中體現的是一致的。

IS關系由產品供給等于產品需求的均衡條件得出,說明利率如何影響產出:

Y=C(Y-T)+I(Y,i)+G (1)

LM關系由貨幣供給等于貨幣需求的均衡條件得出,說明產出反過來如何影響利率:

M/P=YL(i) (2)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可有圖1的IS-LM模型表示:

圖1:IS-LM模型

向下傾斜的IS曲線上的每一點對應產品市場的均衡,向上傾斜的LM曲線的每一點對應貨幣市場的均衡,在A點時兩個市場同時均衡。也就是說,在A點處產出水平Y,利率i,是整體均衡,在該點處,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都處于均衡。

2.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IS-LM模型的影響。1998年前,為刺激增長中央銀行已經連續多次降息,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從1993年最高時的10.98%下調到1997年的5.67%。但是1998年,面對下滑的經濟壓力,從1月1日起取消了貸款額度限制,給予商業銀行貸款自由權;1月中下旬人民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發放再貸款760億元;中央銀行先后于3月23日、7月1日、12月7日三次降息,貸款利率累計下調2.22個百分點;3月份將銀行準備金有13%下調至8%,同時取消7%的備付金率;4月份將固定資產貸款指導性計劃從2700億提升至3700億;5月份調整國有商業銀行存貸款比例,恢復債券回購業務,增加貸款供應量以滿足商業銀行貨幣需求。

以上一系列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在IS-LM模型中體現為名義貨幣M的增加,假設短期內價格水平固定,因此名義貨幣供給量增加會使實際貨幣供給M/P以相同的比例增加。

(1)對于IS曲線:貨幣的供給不直接影響產品的需求和供給,因此,M改變不影響IS曲線的;而對于LM曲線,貨幣出現在LM曲線上,因此貨幣供給增加將導致LM曲線下移,此時收入水平不變,貨幣增加導致利率減少。(2)貨幣擴張使LM曲線移動但不會使IS曲線移動,經濟沿IS曲線上移動,產出增加,利率降低。

綜上所述,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使貨幣增加帶來利率下降,導致投資增加,進一步導致需求和產出增加。

3.擴張性的財政政策IS-LM模型的影響。 當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后,中央相繼于1998年6月開始實施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包括:通過發行國債來增加財政支出從而增加政府投資;減少稅收增加企業投資積極性,擴大民間投資需求,其主要的目的是擴大投資以刺激經濟增長;減少個人所得稅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制定“黃金周”休假制度,刺激旅游消費需求等。從1998年開始,我國連續大規模的發行國債。這些國債資金主要投向以下幾個方面:農村水利和生態環境建設;鐵路、公路、機場、電信等交通通訊設施建設;城市環保與基礎設施建設;城鄉電網改造;國家直屬儲備糧庫建設;經濟適用住房的擴大規模建設。1998年-2004年期間,我國共發行長期建設國債9100億元,用于大規模的基本建設投資支出。其中對教育行業的投資也是極大的。我國1998年以來實施的與消費者收入相關的稅收政策主要包括:利息稅的恢復與調整、農業稅的取消、個稅起征點的調整等。首先,由公式(1)可以直觀的看出我國增加政府支出G;減少稅收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Y-T),進一步刺激消費增長(C(Y-T));降低利率,減少企業稅收又可進一步增加投資I,這一系列的政策都使得IS曲線向右移動。再者,擴張的財政政策使得IS曲線向右移動但短期內不會使得LM曲線移動,經濟沿著LM曲線移動。使得產出增加,利率上升。

4.對主要宏觀經濟變量的影響。(1)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GDP)已經由1998年采取擴大內需政策之前的84883.7億元增長至2014年的636462.7億元,總體增長率高達649.8%。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998年開始到2014年逐年穩定增長,充分說明擴大內需政策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98年的擴大內需確實加快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的發展在2007年達到峰值,年增長率高達14.2%。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波及到中國,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其他各種問題,比如說通貨膨脹導致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截止2014年增長速度降至7.4%。(2)失業率:由于擴大內需導致消費需求、出口增加進一步擴大產出,在短期無法改善技術條件的情況下,勞動人數必然提升,失業率也會隨之下降。我國的失業率自2001年有所上升后2003年到2014年十年期間基本保持穩定,平均失業率基本穩定在4%。其中有大部分可以歸因于我國教育的投資增加,人力資源水平上升。(3)通貨膨脹率:隨著失業率下降,低的失業率會導致更高的名義工資,企業對于更高的名義工資的反應是提高他們產品的價格,從而導致價格水平的上漲。對于較高的價格水平使得工人在下一次設定工資的時候要求更高的名義工資,較高的名義工資又將進一步使企業提高產品價格,結果是價格水平進一步提高了。如此價格和工資的博弈之下最終導致工資和價格水平穩定上漲,如果政府不采取干預的話,最終的惡結果會導致通貨膨脹率持續上升。再者,如果采用名義貨幣增長的政策將在中期導致名義利率和價格水平雙雙上漲,而產出水平卻維持在自然產出水平之下。

總的來說,自1998年降低名義利率后,由于政策的滯后效應反而導致了通貨緊縮和經濟的暫時放緩。自2000年開始,在保持一年期存款利率2.25%的政策下,由于通貨膨脹有所上升反而使實際一年期存款利率下降至1.85%,年經濟達到了8.4%的增長率。2002年。將一年期存款利率再次降至了1.98%,經濟增長逐漸走高,并于2003年最終破10,于2007年經濟增長率達到14.2%的峰值。在2003年到2007年經濟高速發展期間,也出現了通貨膨脹率的增長,為穩定物價,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在保增長的同是穩定物價。之后由于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率開始下滑,并放緩至8%左右,所以我國為防止經濟進一步放緩于2015年相繼實施了又一輪新的擴大內需政策,以達到穩增長的目的。事實說明保持一定低水平但為正的通貨膨脹率能帶來更為有益的作用。

三、擴大內需對職業教育行業的影響

1.擴大內需后職業教育的總體狀況。我國現行的職業教育體系可分為初等、中等、高等三個層次,分別由初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院承擔教學任務。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院校自98年擴大內需后的發展研究其2000年-2013年的情況。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自2000年-2013年之間我國的職業初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呈下降趨勢,而高職院校自2000年開始以來辦學數量逐年穩步上升,這與國家擴大內需,政府在高職教育方面的投資增加密不可分。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大規模的發展始于1998年擴大內需之后,國家實施擴大內需后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加大了投資。圖2顯示了我國從1999年開始逐年增加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的情況(統計數據來自國家數據)。

2.擴大內需對高等職業學院辦學規模的影響。經過98年擴大內需后,由于政府的財政支持,進入21 世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得到大力發展,由國家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04年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已由2000年的422所增加至2013年的1321所。自98年擴大內需后截至2013年全國高職(??疲┰盒5恼w招生人數從2000年的48.7萬人增長至2013年的318.4萬人。

總的來說,自1998年擴大內需后,伴隨著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和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的逐年增加,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突飛猛進,其辦學數量和規模從量變到質變。

四、結語

綜上所述,1998年擴大內需的總方針政策是積極的貨幣政策配合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積極的貨幣政策通過連續的降息將準和增加貸款額度從而增加經濟環境中的實際貨幣量M/P降低利率增加投資最終使需求和產出增加;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大規模的發行國債、增加政府投資(G),降低稅收(T)以激發企業的投資熱情和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使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GDP)逐年增加。而隨著國內需求和產出的大規模增加,各行各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也增加,失業率也隨之下降。在國家重視職業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的職業教育從1998年擴大內需后開始進入大規模發展階段,辦學數量和質量也大力提升,高質量的技能型人才的輸出為我國的經濟發展進一步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宏觀經濟研究部 張立群 重慶市經濟信息中心 茍文峰 《調查研究報告》[2014年第111號(總4610號)] 2014-7-18.

[2](美)奧利維爾·步蘭查德著,樓永 孔愛國譯;《宏觀經濟學》原書第5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ISBN978-7-111-43155-8,P61-73.

[3]石高宏,《對1999年擴大內需的策略性分析》,經濟改革,1999年第5期.

[4]溫家寶:《十一屆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人民出版社,2008年.

貨幣市場基金運作發展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為檢驗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有效性,本文在經典理論的基礎上,運用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檢驗、VECM檢驗方法,對貨幣政策與股票市場收益率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貨幣供應量增長率與股票市場收益率呈正相關關系,但長期內影響效果不顯著;利率的調整在短期內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較為顯著,在長期內則表現為平穩,兩者關系符合一般金融理論;進一步地,采用虛擬變量回歸模型,分析了貨幣政策環境變化對收益率大小的影響。筆者根據我國的國情,分析這種傳導效應的結果,做出了相應的判斷,并對如何解決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傳導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貨幣供應量;利率;存款準備金率;股票市場收益率

一、引言

貨幣政策是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這種推論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之上的。檢驗貨幣政策是否會經由股票市場傳導,不僅有助于投資者是否可以根據央行貨幣政策的變化買賣股票,從而在股票市場上獲取超額收益,而且有助于解決在制定貨幣政策的過程中是否應該關注股票價格的變動以及貨幣政策對資產價格波動進行反應的前提條件是否存在等問題。由于股票市場對貨幣政策變動的反應沖擊,貨幣政策的傳導途徑和機制發生變化,貨幣政策促進經濟增長、物價穩定的最終目標也會受到影響,而達不到預定的效果。因此,只關注對實體經濟價格水平的影響,而忽視對虛擬經濟資產價格沖擊的貨幣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將會產生諸多問題。隨著我國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張,就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文獻綜述

在國內外文獻研究方面,從貨幣政策的變化與股市收益率的角度出發,萊昂尼季斯、康托尼凱斯(Christos loannidis、Alexandros Kontonikas,2006)對13個OECD成員國家的1972—2002 年的貨幣政策和股市收益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發現貨幣政策轉變會顯著地影響股票市場的收益率,因而支持了貨幣政策通過股票市場傳導的假設。伯南克、庫特納(Bernanke、Kuttner,2005)研究發現: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每出乎意料地下調25個基點,股票指數上升約1個百分點。劉煌松(2004)指出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建立在一系列經濟學假設之上,理論解釋與實際的經濟活動并非完全相符。李星、陳樂一(2009)的研究結果表明:貨幣供應量對股票指數產生正向的影響,而且也會對股市成交量產生正的影響。魯牧融(2011)選取上證綜指月度數據,運用動態式計量方法檢驗M0、Ml、M2與股票價格的關系,并得出中央銀行應該選擇其他的貨幣政策工具,而非貨幣數量來影響股票市場的結論。

基于此背景,本文通過借鑒大量的國內外文獻,結合多種計量經濟學研究方法,研究下列問題:首先,本文采用向量自回歸模型研究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貨幣供應量、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利率對股票市場收益率的影響;其次,采用虛擬變量回歸模型,以存款準備金率為基準,研究股票收益率對我國貨幣政策環境變化的依賴性。

三、實證研究

(一)變量選取與數據處理

本文選取2006年1月到2013年6月之間滬深300指數的月度數據作為研究對象,這段時間我國股市經歷了上漲、下跌和震蕩的行情,能夠體現時間變動及不同的經濟金融背景帶來的影響。月收益率Rt采用相鄰兩月滬深300指數收盤價的自然對數之差,計算方程為:

[Rt=lnPt-lnPt-1] (1)

其中,Rt代表收益率,Pt代表月收盤指數。對數形式可以減少異方差現象的產生,采用上證指數的波動率,則可以消除時間序列的平穩性問題,減少模型中的自相關問題。

貨幣政策變量選取廣義貨幣供應量的環比增長率RM2,上海銀行間7天拆借率加權平均SHIBOR,存款準備金率 RR3個代表變量。選用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因為M2具有更廣的覆蓋性,較好地體現了社會中資金量的大小。采用SHIBOR作為利率指標由于其直接受到央行貨幣政策取向的影響,市場化水平相對較高,對股市的影響更顯著。

(二)RM2對Rt影響的實證分析

貨幣供應量為連續性貨幣政策工具,對股票市場將產生長期影響,本文選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對貨幣供應量變化的股市效應進行定量分析。根據前文的分析,選取RM2作為衡量貨幣供應量的指標,滬深300指數收益率代表股票市場收益率。

1. 單位根檢驗。RM2和Rt在曲線圖上的趨勢如圖1和圖2所示。從中看出,RM2和Rt都沒有明顯的上升趨勢,而是在一定范圍內上下波動;兩組時間序列變量雖然是月度數據,但都沒有明顯的季節性波動,因此不需要做季節性調整。為避免偽回歸的問題,首先采用ADF檢驗方法對這兩個序列做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原序列RM2和Rt的ADF統計量分別為-9.919846和-8.169954,均小于在1%水平下的臨界值-3.506484,是平穩序列。又由于RM2、Rt都是I(0),滿足進行協整檢驗的條件。

2. Johansen協整檢驗。針對后面要建立的VAR模型來進行實證分析,對VAR模型采用軟件Eviews6.1進行Lag Length Criteria處理,按照AIC準則及后續VAR模型準則,顯示滯后最優階數為4。因為RM2、Rt是同階單整序列,可以建立協整檢驗模型考察兩個序列之間是否具有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假設沒有一個和至少有一個協整方程時,滯后期為4的Johansen協整檢驗特征根跡的概率均為 0.0002,最大根分別為 0.0277和0.0002,表明在95%的置信度下, 存在一個協整方程。因此,貨幣供應量和滬深300指數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

3. 格蘭杰因果分析。具有協整關系的向量之間不一定具有因果關系,對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和滬深300指數收益率進一步做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表明,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影響的因果關系不明顯。

4. 向量誤差修正模型。Granger定理證明協整向量之間一定存在VEC模型。因此,通過構建VEC模型考察RM2和Rt之間長期均衡關系以及短期內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應用誤差修正項的經濟意義在于:當貨幣供給量預期發生改變的時候,股票市場對其做出相應的反應。滯后期為4的VEC模型檢驗結果如下:

D(Rt)=-0.002531×VECM(-1)-0.912060×D(Rt(-1))+0.713993×D(Rt(-2))-0.535415×D(Rt(-3))+0.114522×D(Rt(-4))+3.412150×D(RM2(-1))+2.840549×D(RM2(-2))+2.295415×D(RM2(-3))+1.761218× D(RM2 (-4)) -0.003879

VECM=Rt+ 0.0 85493×RM2-12.28006

檢驗結果表明,R2值較高,為 0.517469,方程的擬合優度較好,解釋力度較為理想。誤差修正模型顯示,RM2的各滯后期差分對Rt的影響系數為正,說明貨幣供應量前期正的變化導致滬深300指數收益率變化為正;同時,VECM方程顯示,長期內,RM2每增加1個百分點,Rt上升0.085493個百分點。長期看,貨幣供應量與Rt成正相關關系,這與傳統的金融理論相符合。

(三)SHIBOR對Rt影響的實證分析

由于貨幣政策主要反映央行對市場的調控能力,而貨幣政策又具有時效性,因此本文選擇SHIBOR利率來考慮其對Rt的影響。同時,亦無須對其進行季節處理。首先對SHIBOR作單位根檢驗,得出其ADF統計量為-3.196428,小于5%顯著水平臨界值-2.894716,因此,SHIBOR序列為平穩序列。因此可以對SHIBOR與Rt作協整關系分析。

1. Johansen協整檢驗。同上,可知SHIBOR滯后最優階數為5。協整檢驗的特征根跡和最大特征根結果在沒有一個協整方程的假設下分別為0和0.0006均小于1%;在至少有一個協整方程的假設下,二者的結果均為0.0049小于1%。這表明在5%的顯著水平下SHIBOR與Rt至少存在一個長期協整關系。

2. 格蘭杰因果分析。具有協整關系的向量之間不一定具有因果關系,需對SHIBOR和Rt進一步做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略。在約92.24%的置信水平上,可以認為SHIBOR為滬深股市場收益率的Granger原因。

3. 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同上研究,通過構建VECM模型考察SHIBOR和滬深300指數之間長期均衡關系以及短期內的SHIBOR變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根據從一般到簡單的模型確定方法,得出檢驗模型如下:

D(Rt)=-0.543728×VECM(-1)+0.382348×D(Rt(-1))+0.195979×D(Rt(-2))+0.105022×D(Rt(-3))- 0.253545×D(Rt(-4))- 0.233048×D(Rt(-5))-0.649414×D(SHIBOR(-1))+2.666808×D(SHIBOR(-2))-1.988945×D(SHIBOR(-3))+0.758717×D(SHIBOR(-4))-0.276978×D(SHIBOR(-5)) -0.000963

VECM=Rt-0.051072×SHIBOR+0.008483

結果表明,調整后的R2值為 0.504383,說明方程的擬合優度較好。誤差修正模型顯示,SHIBOR的三、四階滯后差分對滬深300指數的影響系數為負;同時表明,長期內,SHIBOR每增加1個百分點,Rt下降5.1072個百分點。長期看,利率與Rt呈負相關關系,這與理論分析相符。表明,當利率較高時,人們會選擇將手中的貨幣主要用于儲蓄,或者將資金投入到相對固定收益的資產上,較少用于購買債券等有價證券,這使得對證券的需求減少,進而促使證券的價格下降,收益率降低。

(四)RM2、SHIBOR對Rt影響的實證研究

1. Johansen協整檢驗。同上處理,得出模型滯后最優階數為5。協整檢驗結果顯示,在沒有一個和最多有一個協整方程的假設下,特征根跡檢驗值均為0,最大特征根分別為0和 0.0005。由此可以看出,在5%的顯著水平下,RM2、SHIBOR與Rt至少存在一個長期協整關系。

2. 格蘭杰因果分析。具有協整關系的向量之間不一定具有因果關系,對RM2、SHIBOR與Rt進一步做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檢驗結果略。

由檢驗結果可知,在RM2、SHIBOR與Rt三者的關系中,分別在92.24%、98.35%和87.36%的置信水平上,可以認為SHIBOR能Granger引起 Rt、SHIBOR能Granger引起RM2和RM2能Granger 引起Rt。由此可知,Rt受到RM2、SHIBOR的滯后影響。

3. 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同上研究,通過構建VEC模型考察RM2、SHIBOR和Rt之間長期均衡關系以及短期內RM2、SHIBOR的變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根據從一般到簡單的模型確定方法,選擇最優滯后期為5的VECM模型,檢驗結果得出檢驗模型如下:

D(Rt)=-0.011867×VECM(-1)+0.859816×D(Rt(-1))+0.630189×D(Rt(-2))+0.452373×D(Rt(-3))-0.078518×D(Rt(-4))-0.149221×D(Rt(-5))-1.890606×D(RM2(-1))-1.386368×D(RM2(-2))-0.272626×D(RM2(-3))+0.574290×D(RM2(-4))+1.628792×D(RM2(-5)) +0.134930×D(SHIBOR(-1)) +3.255839×D(SHIBOR(-2)) -0.821116×D(SHIBOR(-3))+1.325048×D(SHIBOR(-4))+D(SHIBOR(-5))×D(SHIBOR(-5)) +0.001337

VECM=Rt+48.52243×RM2+8.805573×SHIBOR

結果顯示, R2值為 0.557597,說明方程的擬合度較好。誤差修正模型顯示,RM2對Rt的滯后一、二、三階影響系數是負的,而第四、五階項系數是正的。SHIBOR對Rt的滯后影響系數除第三階是負的,其他滯后階系數都是正的。而VECM方程顯示,長期內,在SHIBOR不變時,RM2每增加一個單位,Rt上升48.52243個單位,表明RM2的變動會使Rt產生較大的波動性;在RM2不變時,SHIBOR每增加一個單位,Rt上升8.805573個單位。由此看出,長期內RM2、SHIBOR和Rt均成正相關關系。表明,當貨幣政策走向擴張性時,M2的增加會刺激股市上揚,提高股市收益,并對其影響程度較大。而SHIBOR提高使得Rt增加,可能是因為,市場往往會提前預期到官方利率的調整,投資者對調整的信息預測過度,解讀為利空出盡,因此對股價而言反而出現反向的波動,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波動產生的短期影響最終被市場吸收。

(五)貨幣政策環境對Rt影響的虛擬變量回歸模型

為進一步研究貨幣政策環境對Rt的影響是否取決于樣本區間的選擇,對2006年1月到2013年5月、2006年1月到2009年1月、2009年2月到2013年5月3個區間進行了實證檢驗。

根據上述貨幣政策工具的變動,以存款準備金率 RR為例,在緊縮性和擴張性貨幣政策環境下,采用虛擬變量回歸模型,研究Rt對我國貨幣政策環境變化的依賴性。

下面進行實證檢驗,通過估計下列回歸方程來檢驗各區間我國貨幣政策環境與Rt的關系:

RTt=α+βDt+εt (2)

式中RTt是上證指數月度股票收益率;Dt是一個虛擬變量,如果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其值取1,如果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其值取0;系數ɑ為擴張性貨幣政策環境下股票的收益,ɑ+β則是緊縮性貨幣政策環境下股票的收益。各區間月度股票收益率對我國貨幣政策環境虛擬變量的回歸結果如表1所示。

由于我國在2006年1月—2013年5月內經濟總體呈現出增長的趨勢,股票市場總體上呈現行情上漲的形式,此時股票價格在短時間很難受到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影響而改變上漲趨勢,反而會出現投資者可能預期將利空消息轉變為利好的情形,因此這一時期無論是ɑ還是ɑ+β都為正值,說明在這一時段內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股市收益率高于擴張性的股市收益率。而在2006年1月—2009年1月內,ɑ為正值,而虛擬變量Dt的系數值β為負,說明在擴張性貨幣政策環境下滬深兩市股票的收益率要高于緊縮性貨幣政策環境下的收益率,這和2006—2008年我國出現牛市相符。而2008年雖然在世界范圍內發生了金融危機,但是我國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而2009年以來的檢驗結果顯示,緊縮性貨幣政策環境下滬深兩市股票收益率低于緊縮性貨幣政策環境下的收益率,這與理論有所出入??赡艿脑蚴俏覈刑幱诮鹑隗w系不完善、經濟結構調整的轉型期與受通貨膨脹的影響較為嚴重的并存期,這使得人們的實際投資預期降低,進而影響貨幣政策變化對股市收益率的傳導效果。但是只有2009年2月—2013年5月這個區間的β值是顯著的,其他區間內均不顯著,這表明貨幣政策環境對股票收益的影響在統計上是否顯著取決于樣本區間的選擇。

四、結論

本文以我國股票市場近年發展為背景,以滬深300指數收益率為指標,來研究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收益率的影響。首先,介紹了貨幣政策變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得出一般情況下貨幣供應量變化、銀行間同業拆借率分別與股票理論收益率呈現正的、負的相關關系;其次,運用協整檢驗、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分析貨幣政策調整對股票市場收益率的長期影響;最后,運用虛擬變量回歸模型方法來研究股票收益率對我國貨幣政策環境變化的依賴性。

從實證結果分析知,貨幣政策三方面的調整對股票市場收益率的影響方向以及影響程度不一,而有些結果顯示出與傳統金融理論的差別。從長期看,貨幣供應量變化對股票收益率存在正的相關性,但是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而且不能持續。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在短期內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較為顯著,在長期內則表現為平穩,二者關系符合一般理論。而在對貨幣供應量變化、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與股票收益率三者關系研究時發現,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與股票收益率在長期內呈現正相關的現象。進一步地,在不同時間的區間內,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環境與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環境對股票市場的收益率的大小影響不同,并非理論意義上的擴張性貨幣政策下股票市場的收益率高于緊縮性貨幣政策下股票市場的收益率。

本文出現理論與實證結果不符的原因可能有:第一,我國股票市場的運作不規范,監管法律體系不健全,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分離,處于利率非市場化的背景下,資金價格扭曲,利率變動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不顯著,單獨使用存準金政策并不能夠達到對股票市場的有效影響,從而不能實現貨幣政策的預期效果。第二,隨著A股市場有效性的加強,加息的預期會提前反映在股價上,當加息公布之時,市場會有“利空出盡”的反應。第三,VECM模型只能反映變量的滯后期對當期的影響,無法體現變量當期值之間的相互影響。因此,從長期看,我國有必要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發展完善我國股票市場進入與退出機制,加強外部監管的同時提升上市公司內部治理水平并注重加強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的連通。

參考文獻:

[1]Christos loannidis, Alexandros Kontonikas.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Stock Prices[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6,30(1).

[2]Bernanke,Kuttner.What Explains The Stock Market’s Reaction to Federal Reserve Policy[J].Journal of Finance.2005,60(6).

[3]劉煌松.中國貨幣供應量與股市價格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4,(2).

[4]李星,陳樂一.貨幣政策變動對股票市場波動的影響[J].求索,2009,(2).

[5]魯牧融.中國貨幣供應量與股票價格關系的探討[J].金融經濟,2011,(2).

[6]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貨幣市場基金運作發展論文范文第5篇

1、流動性好。貨幣市場基金專門以貨幣市場工具為投資組合對象,貨幣市場工具短期性、高流動性的特點使得貨幣市場基金管理人可以隨時追加投資額也可以隨時退出,因此貨幣市場基金具有非常好的流動性。貨幣市場基金一般為開放式基金,投資者可以隨時投資隨時變現。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中,投資于商業銀行儲蓄的資金將會失去提高收益的機會,而投資于貨幣市場基金則可以享受到收益率的提升。

2、收益穩定。貨幣市場工具的特點使得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不像股票市場基金和債券基金那樣波動性很大。而且由于貨幣市場工具的流動性好,交易價差小,所以貨幣市場基金資產的資本利得一般比較小,但是收益卻相對穩定。因此貨幣市場基金非常適合那些風險偏好較小、流動性偏好較大的小額投資者和有現金管理需求的機構投資者。

3、投資者多元化。由于免稅和高流動性,相當一部分的機構和個人都將貨幣市場基金作為現金性資產的避風港,只要有暫時富裕出的資金,便投資于貨幣市場基金。特別是一些非金融性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經常有著較多的財務資金頭寸。在不影響其生產周轉的前提下為了能夠使資金獲得理想的收益,投資于貨幣市場基金是非常好的選擇。

4、風險較小。貨幣市場基金“資金批發”業務的本質使得其可以通過構建組合的方式,使各種貨幣市場工具在流動性上得到互補。這意味著原本風險就很低的貨幣市場工具在經過組合之后形成的貨幣市場基金的風險將降到更低的水平。

5、收益率高于銀行存款。從投資者的角度看貨幣市場基金,其投資的靈活性類似于銀行存款,在忽略一些技術性細節之后,將貨幣市場基金視為是一類特殊“影子銀行”也并不過分。正是由于貨幣市場基金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規模效益,以機構投資者的地位爭取到更優惠的市場價格、獲取更高的收益,因此其收益率一般情況下會高于商業銀行存款。

貨幣市場基金運作發展論文范文第6篇

[關鍵詞]WTO;GATT;IMF;關系

一、歷史角度:GATT與IMF的關系

(一)ITO與IMF

二戰尚未結束,以英美為首的同盟國就開始設計戰后國際經濟秩序藍圖了。1943年《大西洋憲章》明確規定,把建立穩定的金融秩序和貿易自由體制列為其基本內容。1944年7月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召開的國際貨幣與金融會議上,達成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議》,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通稱世界銀行)兩個全球性金融機構,從而確立了戰后世界金融體制和貨幣制度。此次會議還建議成立國際貿易組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一起作為支撐全球經濟的三大支柱來調節世界經貿關系,推動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發展。

隨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著手在聯合國的框架內制定《國際貿易憲章》(international tradecharter)和建立國際貿易組織(ITO)。1948年《ITO憲章》雖然作為哈瓦那會議的最終文件得以簽署,但由于美國國會未予批準,“哈瓦那憲章”最終沒能生效,國際貿易組織也沒能成立。一個二次大戰后左右世界經濟的“貨幣—金融—貿易”三位一體的機制沒有像設計者們所預期的那樣誕生。但是,1947年4月10日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貿易及就業會議籌備委員會第二屆會議上,參與ITO談判的各方代表達成了一項關于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和禁止規定數量限制或搞配額制的關稅和貿易政策的多邊國際協定,即GATT,它彌補了戰后國際經濟秩序中ITO的缺位,對戰后國際經濟的復蘇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48年8月,建立ITO臨時委員會并制定了《ITO與IMF臨時工作安排修正案》,這個修正案里有很多條款規定了ITO與IMF之間的關系,如ITO與IMF之間相互認可的觀察員地位和相互磋商的要求。1948年9月,這個臨時委員會正式制定了《ITO與IMF關系協議》,協議規定了兩者之間的相互磋商義務、協調的政策,以及為保證政策協調的必要的機構框架,如互惠的代表制度和聯合的委員會。但是,由于ITO建立的失敗,國際貿易組織與國際金融貨幣組織之間正式的協定已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二)GATT協議與IMF

GATF協議中規定與IMF有關的條款或規定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關GATT締約方全體與IMF關系的規定,如第15條外匯安排第1、2、3、5款;另一類是規定GATT某一締約方與IMF關系的,如第7條海關估價的第4款(a)。另外,鑒于GATT第15條的規定,第12條和第18條B節實質上是與IMF有關的。

GATF協議中規定GATT與WTO關系最為重要的條款是第15條外匯安排。分析該條規定,如下幾點是值得注意的:(1)磋商的范圍僅局限于“提供有關貨幣儲備、國際收支或外匯安排問題”,對涉及第12條第2款(a)項或第18條第9款所列標準時,IMF就統計和事實方面的事務所做出的調查結果和確定只是締約方全體最后決定所考慮的因素之一;(2)締約方全體與IMF磋商的機構是基金執行董事會。執行董事會作為基金的最高執行機構,負責基金的日常事務,行使基金協定規定理事會授予的所有權力。當WTO需要同基金進行磋商時,基金職員首先草擬一個回復文件,這個文件只有經過執行董事會審查和投票批準之后才能代表基金董事會的觀點和意見;(3)這種磋商是單邊的,基金沒有一定要回復的義務。不管是GATT1947還是基金協定都沒有規定基金有義務一定要對締約方全體的磋商請求進行回復。只有《IMF與WTO協定》第10段規定在涉及兩個機構交叉義務沖突時,雙方才應進行相互磋商;(4)第15條在彼此“合作”相互“協調”的旗幟下,規定了GATT與IMF之間的“權限分工”,這種關系是相當模糊不清的。

GATF1947中有關貿易與金融關系的另外兩條重要條款是第12條和第18條B節。這兩條都規定了締約方可因國際收支失衡而采取限制進口數量和價值的措施,第12條是專門為發達國家設計的,而第18條則只適用于發展中國家。GATT早期,國際收支例外主要被發達國家采取進口數量限制而援引。但隨著1973年固定匯率“平價”制度被浮動匯率制度的取代,1979年東京回合《為國際收支目的而采取貿易措施的宣言》已經認識到“限制性貿易措施一般而言并非保持或恢復國際收支平衡的有效手段”、“發達國家締約方應盡最大可能避免為實現國際收支目的而實施限制性貿易措施”,并達成了六個非關稅壁壘協議,這樣,第12條很少被援引了。因此,GATT第15條賦予IMF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WTO國際收支限制委員會(BOP Committee)不能再適當地履行決定BOP措施是否與第12條或第18條B節相符的法定職能。

(三)GATT與IMF的合作歷程

GATT成立后,在GATT范圍內解決金融與收支平衡問題的努力從未間斷過。1979年建立了一個由18個國家組成的磋商團,目的是便利GATT與IMF之間的國際調整程序和合作。磋商團在其1983年的報告中得出結論:在改善的GATT與IMF合作背景下,GATT的貢獻應能確保使基金意識到為與其成員討論之目的的貿易政策問題,也使基金能夠更好地考慮他們面對的貿易環境。1986年在部長會議決定發起烏拉圭回合談判時,FOGS(the Functioning of the GATT System)協商組的任務之一就是制定一個框架,以促進GATT與國際金融組織(如IMF、世界銀行)合作,“通過加強和其他國際金融貨幣方面的國際組織的聯系,以增強GATT在國際經濟政策制定過程中的貢獻獲得更大的一致性。”但后來由于發展中國家害怕承擔“交叉義務”(cross-conditionality),關于GATI"與IMF合作的協定最終沒能達成。

盡管ITO夭折了,GATT與IMF之間也缺乏一個正式的磋商和合作機制及規則,但布雷頓森林體系形成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和以GATT為主的國際貿易體系對戰后經濟的飛速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

用。自從GATT與IMF并存以來,由于兩者的功能不同,GATT又只是一個要求各締約方承擔義務的多邊協定而非一個像IMF一樣的強有力的組織機構,二者之間的關系通過在交叉領域的相互合作與協調總體上是相對穩定的。但是,因為貿易與金融本來就是不可分的,在很多領域兩者息息相關,GATT與IMF之間的合作期待著一個嶄新而穩定的合作機制。

二、現實角度:WTO與IMF的關系

(一)WTO與IMF的合作歷程

在烏拉圭回合的談判過程中,各締約方在打算建立一個新的國際貿易組織的同時,怎樣來安排貿易體制與布雷頓森林的合作以確保國際經濟政策制定的一致性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1994年4月15日,《馬拉哈什宣言》宣布了烏拉圭回合的結束,建立的世界貿易組織取代了GATT的地位。在宣言中參加會談的各國部長一致認為:應在貿易、貨幣和金融等領域努力使全球政策更一致,包括WTO、IMF和世界銀行之間為此目的而進行合作。而且《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第3條第5款規定:“為實現全球經濟決策的更大一致性,WTO應酌情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及其附屬機構進行合作。”《關于世界貿易組織對實現全球經濟決策更大一致性所作貢獻的宣言》(簡稱《一致性宣言》)第5段更進一步闡述:“世界貿易組織因此應推行和發展與負責貨幣和財政問題的國際組織的合作……審議WTO與布雷頓森林體系機構合作的職責所產生的含義,以及此種合作可能采取的形式,以期實現全球經濟決策的更大一致性。”

WTO的建立,意味一個與IMF職能上互補、地位上平等的國際法律人格的國際貿易組織的誕生,但是WTO建立之時并未一并解決與IMF關系的根本問題,即制定一個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規則和具體合作程序,而只是“應推行和發展”這種合作關系。這種局面直到1996年12月才得以結束。

(二)WTO協議與IMF

WTO成立后,GATF作為一個協議,成為WTO協議附件1的一部分,因此GATT中有關與IMF關系的規定仍然有效。正如《關于WTO與IMF關系的宣言》所指出:“特此重申,除非《最后文件》另有規定,否則在《WTO協定》附件1A所列多邊貿易協定所涵蓋的領域方面,適用于GATT1947締約方全體與IMF關系的規定將作為WTO與IMF關系的依據”。作為烏拉圭回合新的談判成果,GATT也同樣對IMF的關系做出了幾乎相同的規定。

(三)《IMF與WTO協定》

1996年11月,總理事會通過了與IMF和世界銀行的協議,并在12月新加坡部長會議上簽署了《IMF與WTO協定》。協定由序言和17段內容組成。在協定的序言中指出,協定的達成是:“認識到IMF與WTO之間在其各自的權限內各方面的經濟政策制定的聯系日益增加,以及為獲得《馬拉哈什宣言》所要求的全球經濟政策更大一致性”;“認識到在過去幾十年里,基金與GATT締約方全體之間緊密的合作關系,以及繼續和加強這種關系的重要性”;“注意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5條所規定的‘基金應當依據此協議與普遍性的國際組織和在相關領域有專門職責的國際組織合作’”等等。

協定的內容主要涉及相互觀察員地位和信息的提供和共享。第1、2段是總括性的規定,要求雙方“應依據本協定在執行各自職權時合作”,“應相互磋商以取得全球經濟政策制定的更大一致性”。第3、4段主要是對基金通知和參加義務的規定。協定第5、6段規定了相互的觀察員地位?;饝圵TO派觀察員出席其幾乎所有的會議,WTO也應邀請基金派觀察員出席其附屬機構的幾乎所有會議,但預算、財政與行政委員會,爭端解決機構(DSB),爭端解決專家組除外。這里的“爭端解決專家組”包括專家組、仲裁員、DSB建立的上訴機構、紡織品和服裝協定建立的紡織品監督機構(TMB)、《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下的常設專家小組、由《裝運前檢驗協定》下獨立實體設立的專家組,以及一些為了解決爭端由限制性成員組成的其他機構。第8段主要規定雙方應以書面形式就有關雙方相互利益的問題交換意見,并且該意見將成為這些機構或機關的官方記錄的一部分。第9、14段要求“WTO總干事和IMF的總裁應確保兩個機構之間職員的合作并就合作的適當程序達成一致,負責協定的實行和制定他們認為適當的實施計劃”。第1l、12段主要規定“雙方應相互提供各自的有關文件、報告或記錄等。在經該基金成員同意后,IMF應向WTO其職員報告和背景相關的職員報告,但當WTO向IMF提供時,并不需要經過其成員方的同意??梢娺@種信息提供不是對等互惠的。

《IMF與WTO協定》是WTO與IMF之間的第一個正式的協定。它的生效,使IMF與WTO之間的合作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以往雙方合作無章可循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使得以后實現全球經濟政策制定更具有現實和實踐意義。但是,協定是概括性的和綱領性的,對許多具體問題沒有明確的規定。首先,對雙方合作的適當程序協定沒有規定,而是留給了WTO總干事和IMF總裁去解決,雖然這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但是對具體的操作帶來了不穩定性和困難;其次,當IMF與WTO之間管轄范圍發生沖突時怎么解決,是否存在某一組織的優先權問題,協定只是要求基金職員與WTO秘書處進行磋商,對具體的解決途徑沒有規定;另外IMF在WTO爭端解決中的地位以及是否有必要建立一個雙方合作的協調委員會性質的正式機構等都無規定。因此,WTO與IMF之間的合作關系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實現全球經濟政策更大一致性目標的路還很長。

三、WTO爭端解決機制中IMF的地位

WTO爭端解決機制中IMF的地位主要體現在DSB的有關數量限制的案件中。這方面的主要案例有印度數量限制案和阿根廷鞋類案。

在印度數量限制案中,美國主張,IMF關于BOP和外匯儲備的確定應當被專家組接受。而印度主張只有BOP委員會和總理事會有權對BOP措施的必要性和充足性做出裁決,而不是IMF,僅僅考慮IMF對國際收支方面的事務的事實性的調查結果。專家組認為,既然DSU第13條第1款允許專家組尋求相關的信息和專家的意見,因此專家組有權選擇同作為專家的IMF磋商?;贗MF的觀點和判斷,以及印度儲備銀行和印度提出的四種評估充足性標準的可替代方法中的三種(經過專家組的考察,其中只有一種支持印度的儲備不足的主張),專家組認為印度的貨幣儲備嚴重下降或嚴重下降的威脅是不成立的。印度不服,主張專家組的裁決并未按照DSU第11條對問題客觀評估,對事實的評估是專家組的責任,而不能被委派給另一機構;專家組不能以IMF的觀點代替自己的觀點。上訴機構就此最后認為專家組的報告“既審查了IMF的意見,也審查了

其他證據,是獨立地做出自己的判斷的,因此裁定專家組就其所審查的問題做出了客觀的評估”。本案中,從專家組事實認定和法律推理的實際運作來看,基本上采納了IMF的觀點和意見。從該案中可知,因為IMF對關于國際收支問題認定的高度權威,它提供的信息即事實方面的調查結果和相關確定對專家組最后裁決起很大作用。但是IMF的觀點和意見不能代替專家組的觀點和意見,只有專家組對爭端的事實客觀評價才有排他的裁定權。該案中專家組認可了IMF的觀點,但是如果當IMF與專家組就國際收支問題的觀點產生沖突時又該如何處理呢?一種可行的辦法就是:認定在爭端解決程序中,IMF對與國際收支有關的措施正當或不正當的確定形成一種可反駁的假定,反對IMF的確定的一方必須舉證來推翻這種假定,否則這種假定即成立而舉證不能的一方應承擔不利后果。其實這在歐洲牛肉(荷爾蒙)案中已經有類似的方法。在該案中,上訴機構裁定,一項符合國際標準的SPS措施建立了一種與《實施衛生與檢疫措施協定》(SPS)和GATF1994相一致的假定,即使這種假定是可反駁的。這樣不僅有利于WTO與IMF的合作,而且有利于IMF維持它在國際外匯收支事務方面的專門管轄權,發揮其作為貨幣金融專門機構的獨特優勢,明確兩者之間在國際收支問題權限上模糊不清的界限。

在阿根廷鞋類案中,美國就阿根廷采取違反GATT1994對進口產品實施3%的統計稅等措施訴諸DSB,阿根廷主張,統計稅是阿根廷與IMF的協議下阿根廷應承擔的一系列財政義務承諾的一部分,因此處于雙邊貿易爭端的框架之外。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當WTO與IMF的一共同成員方履行其對IMF的義務時卻違反了WTO下的義務時該如何處理?專家組采取回避的態度,認為由于沒有證據表明IMF要求阿根廷實施違反WTO協定的規定的統計稅,所以不討論這個問題。專家組裁定該項措施違反了GATT第8條第1款(a)。上訴機構同意專家組的這一結論,“在《IMF與WTO協定》、《WTO與IMF關系宣言》及《一致性宣言》中沒有規定可以得出一成員方對IMF的義務可以優先于依據GATF1994第8條的義務的結論……《IMF與WTO協定》沒有修改、增加或削弱成員方WTO下的權利和義務,也沒有修改單個成員方對IMF的義務,更沒有規定涉及兩種義務可能沖突的解決方法的實體規則”。因此,最后上訴機構同意了專家組的裁定,《IMF與WTO協定》、《WTO與IMF關系宣言》及《一致性宣言》中沒有變更GATF1994第8條的義務,WTO協定中也不存在允許阿根廷免除遵守GNTT第8條的規定??梢?,當兩者一共同成員方因交叉義務發生沖突時,除了GATT1994中的一些規定,如第12、14、18條,允許WTO成員方在具體的與外匯和收支平衡有關的情況下,可以免除GATT1994的某些義務外,根據《IMF與WTO協定》第10段只要求WTO與IMF就此沖突進行磋商,實體性的規則卻沒有規定。這必然會導致兩個機構的正常運行?;蛟S在產生沖突時,鑒于外匯事務對一國經濟事務的極端重要性,根據事實的緊急程度,在一段特定的時期內免除該成員方WTO下的義務,是一種解決爭端的途徑。

[責任編輯:張巖林]

上一篇:審計權力制約監督探討論文范文下一篇: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法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