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建筑評論論文范文

2023-09-16

建筑評論論文范文第1篇

對于建筑中文化的發掘, 在歷史遺存日趨減少的時刻尤為迫切, 對建筑中價值的重新估量, 在借古開今的新戰略中尤顯突出。

西方有句諺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正因如此, 在他漫長的建造過程中, 融入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汗水。而一帶一路上星羅棋布的建筑更是熔鑄了中外眾多民族的文化與風俗, 在經過歷史積淀后, 他自身價值對于現今的建筑更有啟發作用。

對于建筑中文化的發掘與保存, 最為有效的手段就在于古為今用, 借古以開今, 一帶一路新戰略的開發, 也在于借助這古老的道路, 并賦予他新的活力。

君不見, 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筑的宋城, 熠熠生輝, 君不見, 將漢闕與銅鼎重新熔鑄的中哈兩國通道標志塔, 照耀古今。這一切正是古為今用極為成功的典范。

新形勢下, 我們關注建筑, 更關注建筑中蘊含的歷史文化, 尤其是一帶一路上融合古今與中外文化與傳統的建筑, 更將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建筑評論論文范文第2篇

偶然翻到兩本書, 《城市漂流》和《開門見山色》, 去圖書館找了一下居然有?!冻恰返姆饷娣浅7浅O矚g, 就借來了。一看作者, 臺灣阮慶岳。雖然題材完全不同, 文字風格和思考套路非常像, 所以兩本書的書評放在一篇來寫, 主要記錄下自己在文字和建筑兩個方面的想法。

先說文字。在我看來, 這兩本書是含有一定文學功底, 但又算不上專業的文字寫作, 其中的《城》幾乎算是游記和建筑評論, 《開》則是生搬硬湊建筑和文學。因為功底, 所以流暢、娓娓道來。因為不專業, 所以隨性直接, 平易近人, 讀起來平心靜氣, 比較順暢。某些句子總有俏皮地點醒讀者的優雅姿態, 讓人為之一振, 可惜的是只有句子而已, 不是文章的思想和邏輯。寫作思路是剝絲抽繭的, 比較注意承上啟下等, 但是只要用心讀, 就能從承上啟下里讀出生硬來。這種生硬, 在《開》中尤其明顯, 后文再說。

我想起臺灣這個特別的小島, 再想起在昆明遇見的打氣兔先生。兔先生告訴我, 臺灣人如何注意人的文學國學素養, 如何把周易鄭重其事地放進中學生教材, 如何把中文分設國文和語文兩個學科, 島上有如何普遍的國學院, 大家盡力在現代化社會, 拼命保證國粹慢點流失。

前三屆建筑傳媒獎, 臺灣拿下好幾項。臺灣的面積可是比大陸的重慶市還小啊, 卻出了這么多以人為本的、真正的好建筑。想想那些光怪陸離的高層, 刺眼的玻璃幕墻, 扭來扭去的結構……在某些方面, 大陸完全無可比擬。具體是哪些, 我又想不清。

于是這樣的小島, 孕育出了阮慶岳, 還有很多類似阮慶岳的人。建筑師里, 最近知道的有王大宏。知道他的同一天, 張永和在微博上刷這個名字好幾遍。張也總是欣賞國粹滋養出來的建筑師, 而不是西方現代主義教出來的??础斗浅=ㄖ? 里面許多對漢字、哲學邏輯的深入研究。我想張如果走上文字或者哲學的路也會不錯, 但是或許是家教的原因, 他注定要在名利場上跑出名利的。而在臺灣, 似乎名利場的磁場就淡得多, 東街西巷, 古意盎然。張怡微寫過一篇《我從未見過這么精致的游手好閑》, 說一個臺灣學者, 名字忘記了, 我看了只覺得那學者不專業, 沒有鉆研到頭破血流的精神, 這樣的人放在大陸不會那么出名。然而那般“游手好閑”的學者在臺灣比比皆是, 接著臺灣也保住了古意和經濟, 倒是追求嚴肅學術的大陸, 傳統幾乎以坍塌般的速度從社會頹然消逝, 除了惋惜, 不留它物。

關于建筑?!冻鞘衅鳌肥且槐居眯脑趯懙慕ㄖu論。這時他作為一個文學家的優勢顯現出來了, 因為挖掘到了更深層次的東西。雖然這東西若有若無, 但看了以后, 卻有時覺得恍然大悟, 一切都有了解釋。

評論建筑的方式值得推崇。建筑師背景, 建筑背景, 城市背景, 時代背景, 空間, 材料, 技術, 美學, 插曲……面面俱到, 又不是一股腦地列出來, 而是揉在大段文字里, 什么都讀到了, 又什么都沒察覺。和平立剖抽測透視鳥瞰的表述方式完全不同, 當阮認真起來的時候, 建筑的品味還是可以呢。也從側面說明, 學建筑, 一定要多看多記多想。Seattle、Newyork、chicago這三個城市, 阮一定是跑熟了的。

建筑評論論文范文第3篇

當代的建筑師中,不乏頗具建樹、成績卓著的大師,但是正如偉大的藝術家一樣,畢竟鳳毛麟角,大多數的建筑師,我們有責任去鼓勵、激勵他們,并提出科學公正的要求和批評,以維護我們日益失衡的建筑文明正確發展。

別林斯基說過:“美是到處都存在的,人們缺乏的是發現美的目光”。開展建筑評論應該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科學的提高和培養人們對建筑審美的意識和情趣。

建筑是一種文化現象,既有其物質的一面,又是文化的載體。建筑學是介于藝術和工程之間的一門科學?!督ㄖc文化》雜志,這本全國惟一的涵蓋了建筑又溶于文化的媒體,就自然而然的承當了建筑評論的責任。

歷來評論是創作發展的必要因素,沒有建筑評論就沒有建筑創作的發展。為歷史建筑作評價,為當代建筑作定位,為未來建筑構筑宏偉藍圖,是《建筑與文化》雜志開展建筑評論應有的擔當和責任。

建筑評論要引領客觀、公正的輿論導向。既要反對崇洋媚外、稀奇古怪的建筑形式,又要反對任何無厘頭的漫罵和發泄。建筑評論要客觀、公正地用專業科學的方法去分析、佐證其觀點。

建筑評論在給建筑創作提供標準的同時,更要注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容許各種不同的觀點碰撞、交鋒與辨析,從而找出接近完美的典范。

建筑評論論文范文第4篇

當我們站在西安高高的大雁塔上時,也許會想起唐太宗那句:“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碑斘覀冋驹诒本┚吧街?遙望北方,也許會想起永樂大帝五征草原的壯舉。而當我們站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也許就會想起,那首凄迷的《七子之歌》。面對著一座城市,我們能產生眾多的聯想,而這些聯想無不是因為城市自身的規劃而起。

城市規劃對于一座城市來說,既是他的軀干,更是他的靈魂,在一座城市最初興建的時候,必然有一個宏偉的藍圖,而后隨著歷史的變遷,王朝的更替,異族的入侵,城市的規劃也在不斷的變化中,每一次的變化都是伴隨著時代的更替與文化的演進,因而對于建筑評論來說,對城市規劃的關注更是對于一座城市歷史與文化的關注。

正如澳門這座城市,歷經明、清兩代的建設以及葡萄牙殖民者的規劃,最終形成了現有的格局,而建筑評論對其中各個歷史時期城市的規劃演變的發掘,更是將澳門獨具一格的歷史,穿過時空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建筑評論論文范文第5篇

卑爾根建筑學院(Berge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以下簡稱BAS)是一所提供建筑學專業教育的私立大學,位于挪威卑爾根,于1986年創立,創辦人為何思文(Svein Hatløy)教授。從2006年開始,BAS和中國內地多所大學開展了以聯合工作坊為主要形式的教學交流活動。2007~2009年,BAS與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每年都舉辦交流活動。在近年的教學交流中,BAS和何思文教授的建筑學教育理念與方法給參與的中國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主要是對BAS和何思文教授的背景以及教學特點的簡單回顧和介紹,希望這種非主流的建筑學教育方式,引起更多關注并給當代中國建筑教育以借鑒。1)

一、BAS及其創辦人的背景

1. 學校的創立

1986年4月,卑爾根建筑師協會(BAF)年會決定成立卑爾根建筑學校,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開學(圖1、2)。BAS的成立得益于前一年挪威私立大學的有關法案,其前提是提供與已有的建筑學教育機構不同的教學方式和課程。此前,挪威一共有兩處大學提供建筑學專業教育,它們是特隆赫姆的挪威工學院(the Norwegian Polytechnic,NTH in Trondheim,1996年合并入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奧斯陸大學。

BAS為五年制學校,采用“3+2”的模式教學。第一部分(基礎)為期3年,第二部分(專業訓練和畢業設計)為期2年。每一階段結束后各有一次考試。1990年BAS獲準授予畢業生資格證書(Diploma,Siv.Arch.)。2000年開始增加景觀建筑學教育的課程。2005年開始提供面向國外的碩士研究生教育(五年制畢業生獲得歐盟認可的建筑碩士學位Master in Architecture,但不向前三年考試通過者提供學士學位),學生來自中國大陸、臺灣、美國、波蘭等國家和地區。

BAS成立的背景是提供一個與原有的建筑學專業教育不同的(alternative)路徑,在1999年出版的學校介紹(這是目前唯一的BAS正式出版物)題目就是:BAS-Alternative:The Norwegian Private Architectural School。這一“另類”的取向正是其辦學特色,而與其創辦人何思文有直接的關系。

2. 創辦人及其背景

何思文2),生于1940年5月,1964年在特隆赫姆的挪威工學院學習建筑學。在華沙美術學院(the Academy of Fine Arts,ASP Warsaw,Poland)的研究生階段,受教于奧斯卡漢森(Oskar Nikolai Hansen,1922-2005)。1986年何思文創辦了BAS,并擔任教授、校長直至2007年8月退休。

2 0 0 1年,何思文因其在B A S作出的長期貢獻而獲得挪建筑師協會榮譽會員稱號(Norwegia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s'Honorable Membership)。2009年,何思文獲得Norsk Form's prestigious prizes for architecture and design的榮譽獎。

何思文創辦BAS的理念,直接來源于其老師奧斯卡漢森。奧斯卡漢森早年曾經參與Team10的活動,是1950年代以來現代建筑運動轉折時期的一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建筑師,長期執教于華沙美術學院。他的作品包括了規劃、建筑設計,還有雕塑和繪畫。從1960年代開始,何思文就與奧斯卡漢森合作完成了一系列規劃設計作品。奧斯卡漢森本人參與了BAS創辦初期的教學活動,包括1989、1991年在Szumin的暑期教學(BAS summer school)。2001~2003年,奧斯卡漢森本人參與了在BAS舉行的三次研討會(International Open Form Symposium)。

奧斯卡漢森的建筑理論中的“開放形式”(Open Form)、包含三種尺度的結構(微觀—中觀—宏觀;Micro-Mezzo-Macro)、視覺結構(Visual Structure)、大數(great number)等概念,在BAS的教學中獲得了直接的發展。

二、BAS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

1. 教學目標:

培養具有建筑藝術創造的責任心與自信心的新一代的建筑師。

2. 關于“建筑”的觀念:

BAS提出,當代建筑師實踐的主要著眼點在于對文化特性(cultural identity)的關注,包括三個方面:

1)明確、保護并發展文化特性是發展居住空間及社會空間的首要目標;而創造一種文化特性意味著發展空間與視覺表達的連續性,在這種連續性中個人和群體才能得到適當的地位;

2)每一個人都需要明了其自身的處境;

3)建筑師的任務是強化建筑實踐與其處境的聯系,并使其表達更為清晰。

按照本文作者的理解,BAS強調的“文化特性”中的“文化”一詞,并不完全等同于社會學/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概念,而更多的具有類似于“人文”一詞的寬泛含義。3)而BAS從教學觀念到形式訓練中反復提及的“特性”一詞,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哲學層面上的對個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的強調(受到現象學的影響);二是社會學層面上的個體主義及其倫理意識(team 10與奧斯卡漢森的影響);三是人類學層面上的身份認同。

BAS提出,建筑實踐就是一種管理或經營(manage,這里應該理解為人生哲學意義上的行為控制,而不是工商業經濟行為)的行為。建筑學生的培養就是循序漸進的通過知識、經驗和領悟能力的提高來獲得這種行為能力和自信心;建筑教師則是去發現并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稟賦而引領其走向這一道路。

從上述抽象的論述中,還難以體認BAS的特色。BAS的“另類”(alternative),進一步體現在其教學程序(program)與教學方法(didactic)上。

3. 教學程序與教學方法

BAS強調其教學與眾不同中之處:不是對已有知識的集中授課與測驗,不是居高臨下的傳輸知識。學校不是一個“制造”建筑師的“工廠”。在BAS,教師,尤其是全職教師不能以辦公室官僚的姿態從事教學;而學生不能被當成軍隊成員一樣來控制。

教師隊伍中包括職業建筑師、藝術家、工程師以及不同實踐領域的專家,以項目/作業的方式自主開課。教師必須從自己的社會實踐中不斷提升自我并把新的內容傳授給學生。不同學科的教學整合在工作室(studio)的作業訓練之中,這樣獨立的學科知識讓位于思想方法的獲取,而學生將培養一種素質,去自發的、不斷的尋找專業的以及相關的知識資源,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概言之,以工作室為基礎,通過個體的交流,手藝與心智的訓練,發展表達的語言,創造出一種視覺性表達,作為一種建筑的解答(architectural answer),這是BAS的教學方式。這里存在相互聯系的幾個重點:工作室的組織方式延續了藝術家作坊的傳統,師生之間傾向于傳統的師傅(master)和學徒(apprentice)的關系,從而個體化的聯系(Personal relationship)成為所有教學交流的基礎;教學中的實習(Exercise)和體驗(experience)成為重要的環節;個人的態度,包括責任意識(responsible)和獨立的自我批評意識(independent self criticism)得到強調。

每年的秋季,24名(大約)學生組成一個班,在一個工作室(studio)中開始學習。每名學生會得到一塊圖板——“門板”(desk)。BAS在其資料里似乎強調,這樣一個固定的場地和一個固定的圖板成為每個學生從學校得到僅有的物質條件。而言外之意則是,學生從學校得到的更有價值的是人生的經歷和體驗,并成長為合格的建筑師。

三、BAS的教學內容與計劃

1. 課程類型與考試方式

BAS的課程分為四類,按挪威語縮寫如下:APP(Architecture,planning and projects)是建筑規劃設計與工程項目;TTA(Technology,economy and administration)是技術、經濟與管理類學科;DAV(挪威語Den Andre Verden的縮寫;The Other World)是藝術類課程,稱為“另一個世界”帶有藝術啟蒙的色彩,意味著自由與個人表達的教育;KTF(Extra theory,university subjects)則是普通大學學科提供的理論學科。按照何思文的解釋(2009年11月談話),大體上上述四類課程的比例分別為50%,20%,25%,15%。

各類課程按學生數量分別有若干教師負責。其中,KTF類學科將通過合作教學進行。BAS通過與卑爾根大學(UiB,the University of Bergen)的合作提供普通大學理論學科的學習,包括哲學、氣象學、社會人類學、地理學、考古學、環境生態學等。這種合作實際上早在BAS正式成立之前就開始了(1970年代,BAS或者說其創辦者就在卑爾根就開始進行建筑學的教學活動,具體形式不詳)。在這些合作課程中,所有的學生都必須選修一門哲學的基礎課程。合作課程的考試按照卑爾根大學的模式(不是BAS的方式)進行。

另外三類課程并不存在固定的課程科目,而是如前所述,由導師負責,以工作室(studio)的方式進行。其中DAV是一類別具特色的課程,包括四方面:1)二維表達,如繪畫;2)表演(performance);3)幾何表達;4)視覺結構(Visual Structure)(二維或三維)的訓練。其中2)和4)要求足尺表達(即1∶1的比例)。其中,視覺結構的教學,直接源自于奧斯卡漢森的理念,也是BAS發展特有的建筑“語言”的重要訓練環節。

考試:不是對單一科目的測驗,而是在三年/五年(第一/二階段)結束的時候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一共兩次。學生的成果以展覽的方式接受一個小組的評估。評估小組包括兩名建筑師、一名結構工程師以及一名視覺藝術方面的藝術家。評估的指標則包括態度、方法和知識技能三方面。

2. 教學組織與年度計劃(1)第一階段(3年)

第一階段的教學內容包含三個類別:環境(the landscape)、主體(the subject)和課題(the matters)。三個類別實際構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框架,這個工作框架在三個學年中都得以保持并擴展其內容。根據BAS資料整理如表1。

每一年的教學主要都是以工作室的作業方式來完成,作業本身或其背景帶來了在不同環境中的經歷和體驗,然后是在當地或室內的作業過程,從而完成對建筑學的某一個專項訓練或一個設計題目。

前述的APP、TTA、DAV三類課程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在每年的教學中逐漸發展。這是以建筑學本身的知識、素質教育為中心的面向體驗和實際操作的訓練,并很自然涵蓋了歷史與文化、材料與技術、規劃與設計等不同范疇的內容。當然,在3年過程中,不同的課程一方面積累發展,另一方面也會各有側重。例如,DAV中的視覺結構,分為1,2,3分別在3年中進行,在第3年中開始對open form進行討論;TTA中的工程結構概念,在第2年的教學更為突出。

每一年都有一次反映教學成果的評價。第一年結束時將有一次師生之間的個人談話;第二年結束時教師組將做一個集體的評價(如有必要也將作出針對個人的建議和輔導);大三年結束時將有第一次考試。學生在三年中的成果以展覽的方式接受一個小組的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了APP、TTA、DAV這三類課程。評語將突出每個人的差異,而評估結果只有“通過”或“不通過”兩種,決定學生能否獲得第二階段學習的資格。見表1,卑爾根建筑學院第一階段教學計劃。

(2)第二階段(2年)

第二階段的教學內容是專業訓練和畢業設計。一年半的專業訓練是對綜合性的課題完成研究和建筑解決方案。半年的畢業設計(證書工作)則要求學生完成一個自己提出的項目任務。最后的評價,形式與第一階段的考試相類似。

四、“開放形式”與“視覺結構”簡介

奧斯卡漢森的建筑理論中的“開放形式”(Open Form)、三種尺度(微觀-中觀-宏觀;Micro-Mezzo-Macro)、視覺結構(Visual Structure)、大數(great number)等概念,直接被應用在BAS的教學中。下面簡單介紹開放形式與視覺結構兩個關鍵詞。

1. 開放形式(Open Form)

作為Team 10的松散成員,奧斯卡漢森主要以其“開放形式”的理論而聞名。4)在1959年的最后一次CIAM會議上,奧斯卡漢森作了“開放形式——大數的藝術”(The Open Form–The Art of the Great Number)的報告。

在這篇宣言式的報告中,“開放形式”是奧斯卡漢森為當代視覺藝術發展提出的一個革新的觀念。作為一種對比,奧斯卡漢森把傳統的藝術品的自我表現以及永恒性、紀念性等特征,在藝術形式上用“封閉形式”加以概括,并指出其缺點是缺乏彈性和變化、缺乏與形式增長相協調的可能性,而這就意味著缺乏對不同個人情感接觸/交流以及適應時間變化的可能性,后果就是造成了新的形式或空間沖突,降低了新的形式或空間的可理解性。更為重要的是,“封閉形式”是一種由他人決定而的形式,反映了他人的情感需求而被迫接受者在其中將找不到“自我”。

因此,奧斯卡漢森認為創造一種新的更為有機的藝術形式,應該基于“開放形式”的構成(創作)原則(the compositional principle)。奧斯卡漢森稱,這種藝術理想可以帶來豐富意義的存在感、在時空中的自我定位、精神的適應,因為我們本身已經成為這種藝術的有機因素,變化中的個體都成為這樣一種藝術的共同參與者。

空間構成的“開放形式”表現為:多層次和持續的變化(a multi-layered,constantly changing phenomenon);為空間中的事件/行為提供可能性及其時間因素的重要性等。1960年代,奧斯卡漢森在“開放形式”基礎上發展了“線性連續體系”(LCS;linear continuous system)理論并應用于波蘭的一些城鎮規劃作品中(其中部分作品的合作者即是何思文教授)。

按照奧斯卡漢森的上述描述,“開放形式”可能容納了行為藝術等更為開放和自由的藝術表現形式;而回到建筑/空間形式特征的把握方面,則是經由一套建筑表達的語言,被稱之為“視覺結構”的理論來實現。(“開放形式”是一個有待深入研究的專題,對它的理解和把握也因人而異。按照BAS教師的描述,還有這樣一些提法可供參考:Open Form is a form of no form,which invites your form;Open Form is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being;Open Form is a space linked to a next space.等等。)

2. 視覺結構(Visual Structure)

視覺結構的概念源于奧斯卡漢森,被引入到BAS的教學實踐中發展為一套建筑表達的語言。在BAS各年級中,大致包含以下作業環節:

(1)繪畫(drawing)

(2)空間—形式(或作:場所-形式,raum form)包括視看(Looking and Seeing)、時間-空間(time–space)。

(4)對比(contrasts)

(5)壓力與張力pressure and tension

(6)開放形式與封閉形式的討論,并引出了動態(dynamic expression),節奏(rhythm)、連續性(continuity)和同時性(simultaneity)等關鍵詞,空間形式的這些關鍵性質是創造出開放形式的重要手段。

通過視覺結構設計具有開放形式的建筑,并不是一種單純的形式手法,這表現為對涉及行為本身的一種反思性的意識,在BAS是聽過“背景—行為”(BACKGROUND-ACTION)這一對概念來強調的。

通過何思文教授的闡述,我們有這樣一些初步的理解:

(1)為了實現創造(文化)特性的建筑理念,建筑作品某種程度上將成為一個背景,有待于個體在其中完成自我實現。

(2)背景和行為是相對的,基地和情境是給定的背景,建筑設計的過程呈現為一種新加入的行為,同時對其他人和使用者也是一種“背景”。

(3)創造開放形式的重要行為(也是視覺結構的關鍵詞匯)包括制造連續性的空間,邀請其他的主體參與行動;動態的視覺表達,建立節奏感都有助于連續性的空間的創造等等。

按照本文作者的理解,視覺結構有以下特點:

(1)和傳統的藝術構圖法則相比,視覺結構是完全不同的體系,盡管它們共同使用某些形式分析的術語如對比、節奏、動態等。視覺結構不是嚴格形式化的藝術語言,也不存在嚴格的形式規則;甚至我們可以發現,視覺結構訓練中,教師往往提醒學生注意不要盲目的套用這種嚴格的規則。

實際上傳統的(或古典的)藝術構圖法則的形式美原則或其理想形式,可能更多表現為一種封閉形式。當然,視覺結構本身不是“開放形式”,作為一種語言,本身是“中立”的,只不過經由這一工具,可以更好的體驗和表達出一種“開放形式”。

沒有嚴格的形式規則,視覺結構也就沒有形式化的評價標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通過密切的互動,引導學生得到一個只適于他自己的答案。

(2)視覺結構引入了主體行為和時間過程的因素;通過對行為主體和具體時空環境的強調,突出了這一形式語言的場所特征(也就是建筑學特征),并和其他視覺藝術門類區分開來。6)

(3)通過視覺結構創造的開放形式,隱含了尊重不同主體的多樣性與平等的價值觀;

(4)視覺結構在形式手法上引申出半秩序(s e m i-o r d e r e d)、不可預見(unpredictable)、間入(in-between)等概念,為藝術創造提供了更廣闊的形式和思想工具,也和當代藝術話語有相當多的可通之處。

(5)在教學交流中,我們還體驗到BAS在形式訓練中對形式元素的知覺性的強調。在視覺結構的作業中引入再現性的、符號性的形式元素,BAS的教師盡管沒有明確反對,但似乎并不贊成。作為一種訓練,我們比較容易理解這樣做有利于避免在訓練中參雜理性分析的因素,影響形式演練的純粹性;但是作為最后完成的建筑作品,符號性的形式元素在BAS的觀念中具有何種價值和地位,仍是一個有待討論的問題。

五、BAS與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的教學交流活動簡介

BAS與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自2007年開始互訪之后,每年都舉辦交流活動。主要內容包括:

(1)2008年8月15日~9月10日,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師生共13名赴挪威進行為期27天的教學訪問活動,并參加了紀念奧斯卡漢森的學術研討會。

(2)2008年11月6日~11月13日,華南理工大學、挪威卑爾根建筑學校、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美術學院4校建筑學聯合工作坊,主題:INFORMAL ARCHITECTURE:A MODEL FOR ARCHITECTS(以廣州石牌為例的建筑學調查與研究)。

(3)2008年11月12日,何思文教授在華南理工大學演講,主題:OPEN FORM—THEORY AND PRACTISE:Examples of Oskar Hansen And Svein Hatløy(開放形式的理論與實踐);2008年11月11日,何思文教授在廣東工業大學演講,主題:THE ALTERNATIVE SCHOOL OF ARCHITECTURE,B A S AND MY OWN PRACTICE AS AN ARCHITECT。

(4)2009年11~12月,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主辦了“Team 10與當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何思文教授和季鐵男教授出席。同時開展了兩次聯合教學工作坊活動,包括石牌II工作坊(作為2008年工作坊的延續)以及作為OPEN FORM SCHOOL的專題教學活動。

上述交流活動帶來的收獲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提供了一系列的主題講座和個人訪談的的機會;二是在2008年挪威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得到了一次集中的BAS模式的教學短訓;三是以廣州石牌為基地的主題教學。這使得我們對BAS模式的教學有了切身的體驗和更深的認識(這也是本文寫作的基礎)。但是限于交流的深度,我們更多了解到了BAS的基本訓練環節和核心的理念(主要是低年級階段的教學,例如以視覺結構為主題的建筑語言教學),對其在具體項目中的教學(高年級的作業以及畢業設計環節)我們未能深入討論。

六、對BAS教學模式的評論

1. 建筑學本體與建筑語言

BAS的建筑學教學理想基于其對建筑本體論的認識:建筑不是工業化的產品生產,而建筑師的培養也不應該采用工程學科的教育模式(polytechnic teaching program)。這一思路源于1960年代以來對現代主義建筑運動和理性主義的批判。BAS認為,建筑師的培養不是簡單的訓練建筑師對應對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建筑設計不是基于“算計”(calculation)而是基于創造。

BAS在建筑教育中缺少常規大學教育中的相當一部分工程技術學科的支撐,但仍然可以成功的運行,這也使得我們可以反思現有建筑教育中大量輔助課程的必要性,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建筑學各種輔助課程的教學方式,如何更好的為建筑學生的培養提供有效的支撐。

在批判建筑觀念的工具理性的同時,如何防止走向虛無主義與極端的自由主義,保持一個具有建設性的建筑學理念,實際上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我們的感受是BAS在謹慎的保持著在個人的自由表達、群體的社會倫理與建筑學的物質特性之間的微妙平衡。接觸BAS的教學之后,首先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藝術氣質。然而BAS不是簡單的將其他藝術門類移植到建筑教育中,而是從一開始就立足于建筑學,發揮建筑學本身的藝術與人文的特性并在教學中發揚光大。而要做到這一點,BAS必須發展起自己的一套建筑語言(建筑表達的方式),維持建筑學的獨立性,容納建筑藝術的多種可能性并解決其可能的沖突。這方面,顯然是通過BAS所特有的開放形式與視覺結構教學來實現的。

在2008年廣州的演講中,何思文教授提到了對建筑的認識中藝術的首要性(ART COMES FIRST),建筑藝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關注的就是個人和群體的視看方式和表達方式,并強調了答案的非唯一性,以及個體間的差異、個人的權利等等影響因素。不過,問題很快就回到到對表達方式,也就是建筑語言的討論上面。

2. 主體性哲學與個體化的教育方式

以工作室為基礎,通過個體的交流進行教學是BAS模式的重要特點。然而比手段更重要的是從中體現出來的具有主體性哲學色彩的建筑學理念,何思文教授稱為“SUBJECT BEFORE OBJECTS”,對建筑空間體現的行為主體性和對建筑師的自覺意識的強調貫穿了BAS教學的各個環節。7)

作為建筑空間的基本追求,開放形式并非僅僅追求純粹形式空間上的開放性,而是為了適應不同行為主體(價值觀)的多樣性并滿足其自由交流的需求。8)

而在建筑師教育方面,雖然BAS的工作坊和導師工作方式在西方建筑院校中不是唯一的,但很可能在操作上是比較徹底的,這部分是得益于其規模較小(師生總數約一百幾十人)。當然我們也發覺,個體化的教育方式,對教師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每一個作業中,教師都需要因人而異并設身處地的進行觀察和評價,而重在發展個性的價值評價標準意味著不存在標準答案,教師永遠是引導和啟發。在我們參加的視覺結構作業練習中,我們感觸最深的是何思文教授對基地環境中各種形式元素的隨時隨地的“征引”方式,如同理論家旁征博引的文獻工作。

BAS的教學模式中還有兩個有特色的環節,一是現場工作,強調建筑師主體的直接體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每年新生入學的第一個月都有一個海島生活的經歷(這得益于挪威豐富的自然環境資源),這是一種頗具人類學色彩的“陌生化的體驗”,也可以比喻為一次建筑專業學生的洗禮。在這一個月里,新生開始在教師的引導下,用建筑師的要求重新看待自己的周遭世界;二是對現場1∶1草案的強調。在這里,建筑不是畫出來的,也不是在模型室里造出來的,而是現場“擺弄”出來的。這種足尺模型,是對建筑師身體比例的訓練,也是對建筑師場所認知的訓練。

BAS的成功有很多特定的因素支持它,比如奧斯卡漢森和何思文個人的能力和影響;所在地的生態環境特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傳統等。當然我們也感覺到BAS進一步發展中的困難,例如,強調個人化的教學活動給教學計劃的系統管理帶來更大的難度,其可持續性在發生教師職位更迭的時候難免受到影響。還有,語言文化也是一道障礙,無論是奧斯卡漢森或何思文,還是BAS,相關的資料本身就較少,英語版本就更少,在西方發達國家主流建筑理論中的影響也比較有限。

作為對目前國內建筑教育的借鑒,BAS的教學內容和交流方式所凸顯的人文精神,正是我們目前教育中(不僅僅在建筑學專業)所缺乏的。我們不能指望輕易的可以改變涉及體制或整個教學模式的問題,但作為一種實驗,BAS的視覺結構(Visual Structure)教學有很大的可行性被引入作為設計基礎課程改革的資源,并借助于這一建筑語言的開放性帶來更廣泛的正面影響。

圖片來源

圖1、2林垚廣攝影

參考文獻

[1]Svein HatlΦy.BAS Alternativet den norske private arkitekth?gskulen[M].Bergen Arkitekt Skole i Sandviken,1999

[2]Jola Gola.TOWARDS OPEN FORM[M].Published by Foksal Gallery Foundation,2005

[3]挪威卑爾根建筑學院主頁http://www.bergenarkitektskole.no/

[4]斯韋恩.哈特洛伊.挪威洛德峽灣小學[J].陳遷譯.新建筑,2009(4):28-33.

建筑評論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是電視媒體開展新聞報道、傳播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滿足觀眾需求的程度和電視業發展的健康程度。在媒體競爭日益激烈化的當前,一定要對評論的節目的特點和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增強主流媒體傳播力和生命力的措施,促進媒體業的發展。

關鍵詞:新聞評論節目;特點;問題;措施

新聞評論節目是關乎電視臺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當前媒體競爭日益激烈今天,電視媒體必須面對挑戰,充分利用評論節目的特點,解決存在的問題,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中充分展現自身獨有的風采與魅力,吸引受眾眼球,創造新穎優秀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

一、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特點

1.具有視聽兼顧的特點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在播放過程中不僅僅是利用聲音來向人們播報新聞評論,它還給人們播報一些與報道相關的視頻畫面,讓人們從不同渠道來獲得外界信息或新聞消息,改變了傳統廣播形式,強化了人們的感知功能,對人們快速了解新聞時事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利用一些視頻畫面,全面再現了新聞事實的原生態,為人們提供了可視化的新聞信息,這是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一大特點之一。

2.聲音與畫面的相互結合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在播放過程中具有可選擇性,它既可以在評論過程中使用圖像符號,利用不同的圖像符號表達新聞場景、人物表情、姿態及活動等等,同時它還可以像廣播一樣,通過聲音向人們傳達新聞訊息,或者還可以通過屏幕文字的方式[1]。與廣播相比其表現形式較為多樣。

3.具有雙線傳播的特點

人們在廣播中了解的訊息或知識,基木上都是由聲音這種傳播方式獲取的,而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則不同,它可以運用圖像及聲音等方式,可以說是一種雙線傳播。利用兩者相結合的方式能夠讓人們快速了解新聞的真相,聲音所表達出來的新聞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利用圖像方式則清晰可見,兩者表現方式具有互補性[2]。

二、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現存的問題

1.時效性的缺乏導致收視率的下降

時效性作為電視媒介和新聞類媒體的重要特征,也是吸引觀眾眼球的最基木條件。然而,當前我國的電視新聞類節目中除了電視臺每口的讀報類節目外,其它大多數新聞評論節目都出現了“炒冷飯”“打死老虎”的現象,時效性的缺乏使得許多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的受眾關注度也在逐漸降低。此外,還有一些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在評論社會熱點或現象時常常有著較強的說教性,評論員的說話語態與時代的發展也存在著脫節的現象,這些問題都導致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收視率的下降。

2.重敘述輕評論,節目缺乏個性化

新聞評論主要評論者是對當前社會中出現的焦點問題或熱點話題發表的有深度的見解或評論。而在當前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中,由于時間限制,許多節目都只注重對新聞事件的客觀敘述,而在事件評論上所花費的時間卻不到節目時間的四分之一。同時,一些評論者在新聞的評論中缺乏銳氣,說理和論證不充分從而也使得節目收視率下降。

3.與觀眾缺乏互動

當前的許多電視新聞評論節目還是沿用傳統的節目錄制形式,即新聞的播出和評論都是按照規定的流程錄制,缺乏與觀眾的互動。而一些電視新聞評論節目雖然設置了與觀眾的互動環節,但這種互動具有較強的限制性,參與互動的觀眾大多也是根據嚴格的要求而精選出來的,他們在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等方面都有較高的水平和能力,而對于普通的觀眾能參與到節目中的機會仍很少。

三、增強主流媒體傳播力的主要措施

1.選題具備代表性與社會性

選題是節目制作的基礎環節,同時也是節目制作的關鍵環節,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選題是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靈魂。一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擁有新穎的選題,它就能夠快速吸引受眾眼球,博得良好收視率,因此在制作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時,所選的題目一定要具各代表性與社會性,電視新聞評論要能夠產生社會反響與共鳴,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新聞內容進行有效篩選,選擇一些典型的、有評論價值的、能夠給人一定啟發的新聞評論選題,然后將其通過多種形式表達出來,比如可以通過正面引導或者批評辯論的方式來影響受眾,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受眾的關注,在眾多新聞播報節目中脫穎而出[3]。

2. 以新聞事實為依據

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制作中最大的禁忌就是胡亂編造事實,這不僅侵犯了受眾的知情權,同時還損壞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聲譽,對電視臺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節目制作期間要以新聞事實為依據,通過電視新聞報道的形式來闡述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社會問題。新聞評論節目的內容要具有十分明確的態度及觀點,能夠為受眾傳達真實可靠的社會知識,讓受眾及時了解社會的整體動向及面貌。不論是主題、采訪或者解說詞寫作在評論過程中都應該始終圍繞新聞事實,做到用事實說話。

3.要重視文化品位及其所擔負的社會責任

電視可以說是一種文化傳播的媒介,其具有承擔社會行為的能力,擔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從一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制作效果可以看出一個電視臺的文化品位,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節目制作中要重視文化品位及社會責任兩方面內容,只有包含了文化品位與社會責任的評論節目,才會散發出其木身獨有的魅力,走進受眾的心里。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與商業媒體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制作中不應將經濟效益放在首位,應以傳達正確的價值觀與社會觀為目標,深化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內涵[4]。

4.加強評論色彩

評論是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生命,同時也直接關系到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質量。因此,必須始終堅持以評論為核心的原則,促進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在以事實說話的基礎上向更加理性的方向邁進。節目中不僅要將新聞事件報道出來,還應該挖掘出新聞事件背后的新聞,更為關鍵的是要對產生新聞事件的原因進行分析,梳理出在整個新聞事件中能夠得到哪些啟發,能夠運用哪些方法加以解決,等等。

電視的評論節目是主流媒體進行傳播的基礎和重要方式,也關系著電視臺的發展,因此,要注重節目的編制,在正確的選題和新聞事實基礎上,重視評論的比重,通過多種表現形式將正確的思想觀念呈現在受眾面前,這行才能更好的增強主流媒體的傳播力,給人以正能量的啟發,加強評論節目的生命力,保證電視臺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全平. 我國電視媒體新聞評論節目研究[D].河南大學,2013.

[2]于晶.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困境及突圍[J]. 品牌,2015,01:40-41.

[3]劉海寧. 對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新思考[J]. 新聞愛好者,2011,20:109-110.

[4]劉月芹. 新聞評論節目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 西部廣播電視,2013,09:41-42.

上一篇:數控技師論文范文下一篇:護士長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