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如何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范文

2023-10-04

如何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范文第1篇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7年1月-2009年1月, 對我院保存中氧氣濕化瓶、備用濕化液和使用中濕化液進行隨機抽樣檢測。管理措施前: (1) 濕化瓶:用后濕化瓶清潔后用0.5%的“84”消毒液浸泡30 min, 清水沖凈后倒置在清潔的容器內保存; (2) 備用濕化液:為保存清潔容器中的蒸餾水; (3) 使用中的濕化液:1例患者用一套, 不定期更換。管理措施后: (1) 濕化瓶:參照2002年版《消毒技術規范》要求, 用后濕化瓶清潔后用0.5%的“84”消毒液 (含有效氯500 mg/L) 浸泡30 min, 清水沖凈后倒置在無菌巾上30 min晾干, 置無菌貯槽內保存備用, 無菌貯槽每天消毒1次。 (2) 備用濕化液:為保存在無菌容器中的蒸餾水, 無菌容器每周消毒2次; (3) 使用中的濕化液:一人一用一更換, 持續給氧的患者, 濕化瓶和濕化液均24 h更換1次。

1.2 方法

對管理措施前后的保存中氧氣濕化瓶、備用濕化液和使用中濕化液監測合格率進行統計學分析, 并對它們進行細菌培養比較。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 資料的分析采用行×列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監測合格率

參照2002年版《消毒技術規范》合格要求, 對管理措施前后的保存中濕化瓶、備用濕化液和使用中濕化液進行合格率監測, 監測合格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說明采取管理措施后效果明顯。見表1。

2.2 細菌培養結果

對管理措施前的39份保存中濕化液、35份備用濕化液、64份使用中濕化液進行細菌學檢查, 有47份超標并分離出菌株, 分離的細菌大部分是條件致病菌, 其中以銅綠假單胞菌最多見。管理措施后未檢出細菌。管理措施前污染菌情況見表2。

3 討論

3.1 查找原因

采取管理措施前:保存中的濕化瓶沒有干性密封保存, 保存濕化瓶的容器沒有做到定期消毒滅菌;保存中的濕化液可能與備用容器沒有定期消毒、蒸餾水保存時間過長;使用中濕化瓶及濕化液沒有24 h更換等有關。污染菌多見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污染;而且與1999年-2003年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網資料醫院感染常見致病菌一致[1], 這可能是導致輸氧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常見原因之一, 因此護理人員必須高度重視輸氧用品的消毒與管理。

3.2 改進措施

3.2.1 加強消毒管理

2004年5月第57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并成立了患者安全國際聯盟, 該聯盟的工作主題為清潔衛生更安全[2]。消毒滅菌管理是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輸氧過程中保證各個環節清潔消毒與無菌是為患者輸氧的最基本要求, 是輸氧患者安全診療的重要保證, 也是預防下呼吸道醫源性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每一位護理人員是潔凈醫療護理的執行者, 必須要有對患者高度負責的慎獨精神, 保證各個診療環節的潔凈與無菌。特別要重視不耐高溫診療用品的潔凈與無菌。

3.2.2 制定濕化瓶、備用濕化液、使用中濕化液的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實

盛裝蒸餾水的容器應一用一消毒, 領取量宜少, 避免保存時間過長造成細菌生長。有條件時使用滅菌蒸餾水, 確保備用濕化水處于無菌狀態。

氧氣導管改為一次性使用吸氧導管, 一人一用一換;氧氣濕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持續輸氧患者應24 h更換濕化瓶及濕化液。

氧氣濕化瓶消毒處理后, 干燥密封保存, 最好由中心供應室統一消毒處理、密閉包裝, 保證質量, 濕化瓶與流量表連接時, 注意連接環口處的消毒處理。

3.3 整改效果

通過為期2年各科室參與的保存中濕化瓶、備用濕化液和使用中濕化液的合格率監測, 整改前后合格率明顯不同, P<0.05和0.01, 有顯著差異, 且在實施管理措施后各樣本未檢出細菌, 說明我院的整改措施是有效的。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們應該在規范管理后的基礎上, 進一步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 對各種輸氧物品進行嚴格管理, 從而有效降低患者因輸氧導致的院內感染。

參考文獻

[1]徐秀華.臨床醫院感染學[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8

如何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范文第2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08年1月~2009年2月在我院外科住院擬行食管癌三野根治手術的患者70例,其中男62例,女8例,年齡32~78歲,平均年齡(56±12)歲。其中肺部感染5例,只有40例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前后肺功能對比。肺部并發癥與此2006~2007年本科室行此手術的患者進行對比,這些患者只進行吹氣球、爬樓梯等訓練,未進行規范的呼吸功能訓練。

1.2 方法

1.2.1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對手術缺乏了解,我們首先向患者講授有關食管癌三野手術對呼吸功能的影響和改善呼吸功能的重要性,勸其戒煙[2],以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并與患者共同制定護理計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具體指導,循序漸進,以防出現呼吸肌疲勞或癥狀加重等不良反應。并給予心理疏導,解除其因疾病帶來的悲觀、緊張、恐懼心理,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疾病,減輕焦慮,配合呼吸功能鍛煉。

1.2.2 呼吸功能鍛煉

(1)縮唇呼吸及深呼吸:囑患者用鼻吸氣,用力吸氣后稍屏氣片刻后再呼氣,呼氣時嘴角成吹笛狀,使氣流通過狹窄的口形慢慢呼出,強調呼吸配合,吸與呼按比例進行,吸氣與呼氣時間為1:2或1:3,注意“深吸氣,慢呼氣”。(2)加壓腹式呼吸鍛煉:患者仰臥,放松所有的輔助呼吸肌群,腹部放置一個沙袋,以進一步提高腹壓。吸氣時保持胸部不動,上腹部對抗沙袋的壓力將腹部徐徐鼓起,呼氣時盡量將腹壁下降為舟狀腹。反復數次,沙袋可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又可誘導呼吸的方向和部位。從每次鍛煉5分鐘起,時間逐漸延長,直至可在放置沙袋的情況下平穩呼吸2小時,呼吸頻率由快至慢最終至每分鐘8次左右,沙袋由輕變重,由1kg增至3kg。一般患者鍛煉5~12天,平均鍛煉6天,對年紀大、呼吸功能較差、手術范圍大可適當延長鍛煉時間。(3)吹氣球:取坐位或立位,做吹大氣球運動,先深吸一口氣,然后含住氣球進氣嘴盡力將肺內氣體吹入氣球內,直至吹不出氣為止,每天吹150個左右。(4)有效咳嗽鍛煉:囑患者深吸氣屏住,聲門緊閉,使膈肌抬高以增加胸內壓,使肋間肌收縮,然后咳嗽,聲門打開,使氣體或痰液沖出,反復數次。上述方法由指定護士對患者進行專門指導,一入院就開始進行,每個動作練習10分鐘,每日練習3次,并記錄備查。(5)呼吸操:患者站立,全身肌肉放松。平舉上臂吸氣,雙臂下垂呼氣;平伸上肢吸氣,雙手壓腹呼氣,3次/天,10分鐘/次。(6)爬樓梯:指導患者從一層爬到五層,每日2次以上,以患者能耐受為準,同時評估爬樓梯時是否喘氣,到哪層會喘。(7)叩背方法:護士站在患者側面靠背部,手掌握成空心狀用腕部力量叩擊背部,按從下往上從外到里的順序叩擊,對痰液較多的患者,給于肺部聽診對痰液積聚呼吸音減弱的地方于針對性叩擊,再配合有效咳痰。

1.2.3 肺功能監測

采用德國JAEGER公司Master ScreenDiffusion機器,由專業醫師在住院第一天和手術前1天進行肺功能檢測,觀察記錄鍛煉前(入院當天)和鍛煉后(術前1天)肺功能指標變化,觀察項目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氣量(IC)、最大通氣量(MVV)。指脈氧飽和度采用NONINMEDI-CAL公司的指脈氧飽和度監測儀夾住患者手指末端測量。

1.2.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患者綜合呼吸功能鍛煉前后肺功能變化比較,見表1。

由表1可知,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后,患者呼吸頻率顯著降低,指脈氧飽和度升高。最大通氣量、深吸氣量、用力肺活量、肺活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1)。

注: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食管癌三野根治手術患者由于自身原有疾病的影響,加上麻醉、手術的打擊,不可避免地出現術后肺功能受損,呼吸道黏液分泌紊亂和清除障礙,易并發肺不張、肺炎等并發癥[3]術前進行綜合呼吸功能鍛煉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手術耐受性,減少術后呼吸系統并發癥的有效方法之一,改善呼吸功能就必須加強呼吸肌的鍛煉。非特異性呼吸肌鍛煉,如氣功、吹氣球或吹瓶子練習等;特異性呼吸肌鍛煉主要通過增加呼吸負荷的方法來達到,如加壓腹式呼吸鍛煉練習等。根據呼吸肌鍛煉的三個基本原則,即負荷性、特異性和可逆性[4]我們制定了綜合呼吸功能鍛煉中在一定強度的沙袋負荷下進行針對肺功能的長期鍛煉的方法,由于一定重量的沙袋容易制作,因此采用沙袋進行負荷腹式呼吸功能鍛煉的方法簡便易行。

進行特異性呼吸功能鍛煉,在于通過主動的用力吸氣和呼氣訓練,最大限度的動員包括輔助呼吸肌在內的全部吸氣肌和呼氣肌主動參與收縮,可改善增強和鍛煉呼吸肌耐力和力量的目的[5]。通過綜合呼吸功能的鍛煉,可改善通氣功能的動力,使胸廓進行最大限度的運動,促進肺部擴張,提高肺和胸廓的順應性,改善通氣功能,提高肺活量,充分供給機體活動所需要的氧氣,為手術后可能出現的呼吸功能減退做好充分代償的準備,預防和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有效咳嗽鍛煉,能使占吸氣功能80%的膈肌主動收縮,使呼吸頻率下降,潮氣量增加,肺泡通氣量增加,功能殘余氣量減少,咳嗽能力增強,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采用自制沙袋加壓呼吸鍛煉的目的在于改變患者的呼吸方式,使腹式呼吸更有效的補償食管癌手術后胸式呼吸的不足,負荷腹式呼吸可使吸氣肌、呼氣肌主動參與收縮,尤其是呼氣肌的主動參與更能鍛煉和增強膈肌、腹肌、肋間內肌、下胸部肌肉的活動,改善收縮和舒張功能,促進肺內殘留氣體排盡,減少死腔通氣量,從而增加肺容量,保障有效通氣;采用縮唇呼吸,可使肺泡的通氣以較大的潮氣量和較低的頻率完成,身體呼吸無用功效小,能避免呼吸肌疲勞,從而增加了呼吸的有效性。

我們的結果顯示,進行綜合呼吸功能鍛煉后患者的呼吸頻率顯著降低,各項肺功能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反映胸廓容量,呼吸肌力量,肺組織彈性,通氣功能儲備能力的VC、MVV、FVC、IC數值均得到明顯改善(P<0.01)。本組術后監測的血氧飽和度平均為97%,表明術前呼吸功能鍛煉能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力,對預防和減少術后呼吸系統并發癥有積極的作用。

在此項研究中,護理人員是施教者,教會他們熟練掌握呼吸功能鍛煉的程序、技巧和正確的呼吸動作至關重要,因此,必須重視護理人員的培訓;并對患者進行了耐心、細致的心理護理,取得了患者理解與配合,因此本組均能按照計劃進行鍛煉,鍛煉時護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具體指導,循序漸進,可根據住院天數及病人接受能力選擇適合病人訓練的確2~3個項目進行訓練,本組無1例中斷鍛煉。

本組70例中,由于有的術前準備時間僅3~5天,訓練時間很短,有的病人不愿意術前再做一次肺功能檢查等原因,我們只有40例病人做呼吸功能訓練前后的肺功能對比。同時由于受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經濟條件的影響,患者住院等待手術的時間減少致術前訓練時間太少,有些患者接受能力較差,這就要我們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時間就開始積極實施護理干預,幫助、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術前肺功能,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好的鍛煉效果。另外,由于患者個體差異,鍛煉后肺功能的改善也存在差異,以及如何使病人在最短時間內達到預期效果還待進一步研究。

4 小結

我們采用進行綜合呼吸功能鍛煉的方法,在術前對食管癌三野根治手術患者進行呼吸鍛煉,有效地增加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降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該方法簡便易行,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邵劍,張馨,黃瑛,等.術前呼吸功能鍛煉對胸心外科手術患者的肺功能的影響 [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6) :401-402

[2] 周琨,王麗娟,趙秋月,等.肺癌隆突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的呼吸道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1) :849-850

[3] 朱小玲,刑愛萍,貴文媛.特異性呼吸功能鍛煉對開胸手術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08;15(21) :2832-2833

[4] 夏梅,吳蔚,張明霞,等.術前呼吸功能鍛煉對食管癌剖胸手術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5;27(24) :2482-2483

如何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范文第3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5-10~2016-04收治的食管癌患者, 共計83例, 按是否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試驗組41例, 對照組42例。試驗組中男28例, 女13例;年齡26~69歲, 平均 (45.21±1.79) 歲;病程2~13年, 平均 (9.87±0.43) 年。對照組中男23例, 女19例;年齡25~68歲, 平均 (45.03±0.74) 歲;病程1~12年, 平均 (7.17±0.24) 年。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分布基本匹配, 基線資料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P>0.05) 。

納入標準: (1) 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已同意, 并簽署相關協議, 依從性較好。 (2) 所有患者均已接受胃鏡、食管吞稀鋇X線雙重對比造影、CT及B超等檢查, 結合相關臨床診斷確診為食管癌并行食管癌根治術。

排除標準: (1) 有嚴重心、腎功能不全、器質性病變、生命體征不平穩、身體極度衰弱不能耐受手術者; (2) 未明確診斷為食管癌、病史及相關資料不全者; (3) 有精神障礙、言語溝通障礙不能有效配合治療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進行系統評估, 確保生命體征呈動態變化。手術后,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 對照組仔細向患者家屬介紹扣背、排痰等相關基礎護理操作要領, 每日自晨起6:00~21:00, 每小時進行一次, 每次持續20min, 維持一周;在院期間定期巡視病房,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并作常規宣教。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呼吸功能鍛煉, 其主要包括:吸氣和呼氣兩種鍛煉。吸氣鍛煉:1待患者術后6h, 意識恢復后進行, 護士指導患者家屬連接好呼吸訓練器后, 沿著吸氣箭頭指示的方向垂直放置, 囑患者正常呼吸三次后, 含住吸嘴, 持續吸氣以維持小球不落且持續上升為基準, 待其升至頂部后, 維持3s后, 松開吸嘴, 緩慢呼氣;2將患者擺放于半臥位, 在其腹部上方放置一重量約為1kg的沙袋, 囑患者用腹部力量深吸氣后屏氣2~3s, 隨后跟隨沙袋向下的壓力緩慢呼氣, 重復數次, 待患者適應沙袋重量后, 可逐漸加重, 最高不得超過5kg。呼氣鍛煉:1同吸氣鍛煉方法類似, 就是將吸氣時箭頭指示方向換成呼氣方向即可。每小時持續鍛煉20min, 維持一周, 每日自晨起6:00~21:00。2將患者置于舒適體位, 指導其呼氣時將嘴唇聚攏成吹口哨型, 同時應減慢呼吸頻率, 每日訓練四次, 每次時間不宜超過20min。兩組患者夜間鍛煉依照患者病情, 再遵醫囑進行制定。

1.3 觀察指標

經呼吸功能鍛煉后, 對比觀察患者術前1d及術后7d患者的肺活量 (FVC) 、用力呼氣量 (FEV1) 、血氧含量 (PO2) 。對比兩組患者肺部并發癥發生情況, 主要包括:肺炎、肺不張、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ARDS) 。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 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 (±s) 表示, 組間比較用t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術前1d, 試驗組患者肺功能指標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P>0.05) ;經呼吸功能鍛煉7d后, 試驗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注:和對照組比較, *P<0.05。

2.2 兩組患者肺部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經呼吸功能鍛煉7d后, 試驗組患者肺部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見表2。

注:和對照組比較, *P<0.05。

3 討論

食管癌術后患者由于傷口疼痛導致其排斥自主呼吸, 易引起肺不張、肺萎陷, 導致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部分喪失, 造成肺臟失去通氣功能, 同時肺不張可導致痰液等分泌物積聚在肺部, 肺臟失去換氣功能, 最終導致患者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甚至死亡[4]。傳統護理只注重翻身及扣背排痰, 并告知家屬基礎護理注意事項及突發狀況時的急救措施, 對患者飲食護理、口腔、會陰護理等基礎護理強調充分, 卻忽略了呼吸功能鍛煉[5,6]。而本文主要研究呼吸功能鍛煉對食管癌術后并發癥影響, 術后6h, 患者意識恢復后便可進行, 由患者自行控制呼吸速度, 使其更好地評估自身肺功能及有效吸氣量, 在小球上浮與下沉期間, 轉移其傷口帶來的疼痛并進行自主呼吸;且呼吸訓練器能夠根據患者自身情況, 自行調節流量及上升刻度, 使其在鍛煉呼氣、吸氣的同時, 掌握自身狀況, 更好的進行下一步鍛煉, 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復[7,8];呼吸速度緩慢, 能夠緩解劇烈咳嗽、咳痰而引起的胸廓劇烈抖動, 減輕疼痛, 減少患者抵觸情緒的產生[9]。通過增大吸氣量及呼氣量, 來進一步增加有效通氣量, 促進肺部有規律的擴張、收縮, 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潴留量;且與常規護理措施翻身扣背及排痰配合進行, 能夠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提高咳嗽效率, 減少肺部感染[10,11];在呼氣與吸氣過程中, 不斷鍛煉斜方肌等吸氣輔助肌及呼氣肌, 增加肺活量, 促進萎縮肺組織復張,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12]。本研究結果顯示, 經鍛煉7d后, 試驗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 說明經呼氣及吸氣功能鍛煉, 患者能從根本上改善肺活量、用力呼氣量、血氧含量, 利于肺功能恢復。由表2可知, 經呼吸功能鍛煉7d后, 試驗組患者肺部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說明呼吸功能鍛煉能夠顯著降低肺炎、肺不張等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其生活質量??傊? 應用呼吸功能鍛煉對食管癌患者術后進行全方位護理, 能夠顯著增大患者肺活量, 其用力呼氣量及血氧含量也有明顯提高, 顯著降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 短期臨床效果較顯著。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術后呼吸功能鍛煉對食管癌患者術后肺部并發癥的影響。方法:本組研究對象來源于我院2015-10~2016-04收治的食管癌患者, 共計83例, 按是否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試驗組41例, 對照組42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 試驗組患者在其基礎上使用呼吸訓練器開展呼吸功能鍛煉, 對比兩組患者肺活量、血氧含量等肺功能指標及肺部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術前1d, 試驗組患者肺功能指標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P>0.05) ;經呼吸功能鍛煉7d后, 試驗組患者肺功能指標FVC、FEV1、PO2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但術后肺部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結論:對食管癌患者術后基礎護理的同時進行呼吸功能鍛煉, 肺功能恢復較好, 短期內肺部并發癥發生率也有顯著降低。

如何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范文第4篇

月經是指伴隨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及出血, 是女子特有的生理現象, 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標志之一。月經初潮年齡一般在13~14歲, 早的可至11~12歲, 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月經初潮的時間有提前的趨勢, 它主要受遺傳因素控制, 營養、體重也會對月經產生重要影響。正常的月經是有規律、呈周期性的, 一般為2 1~3 5天一個周期, 平均為28天, 月經持續時間一般為2~7日, 月經的總失血量為30~50毫升, 超過80毫升為月經過多。經血呈暗紅色, 排出的血液中, 還有些許子宮內膜碎片、宮頸粘液和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經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來自子宮內膜的大量纖溶酶, 纖溶酶對纖維蛋白有溶解作用, 因此經血不會凝結, 只有出血多的情況下才出現血凝塊。一般月經無特殊癥狀, 但經期由于盆腔充血以及前列腺素的作用, 有些女性會出現下腹及腰骶部下墜不適或子宮收縮痛, 并可出現腹瀉等胃腸功能紊亂癥狀, 少數人還可能有頭痛及輕度神經系統不穩定癥狀。一個月經周期一般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卵泡期——卵泡由原始狀態經初級、次級卵泡發育為成熟卵泡的過程。 (2) 排卵期——成熟卵泡在垂體黃體生成激素作用下發生破裂并排出卵細胞的過程。 (3) 黃體期——排卵后, 殘余的卵泡壁內陷、大量新血管長入, 形成一個黃色的內分泌腺細胞團, 稱為黃體。 (4) 經前期——排出的卵子若不受孕, 黃體發生退化。在經前期許多人會有一系列的癥狀, 如煩躁、失眠、頭痛、和浮腫, 這在醫學上稱為經前期緊張癥候群。 (5) 月經期——黃體退化, 血中雌孕激素濃度明顯下降, 子宮內膜血管發生痙攣性收縮, 繼而出現子宮內膜脫落與流血, 形成月經。

2 經期為什么要進行體育鍛練

經期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可以改善人體機能狀態, 促進血液循環, 改善盆腔及生殖器官的血液供應, 從而達到加速新陳代謝, 改善經期體質狀況的目的。特別對于有鍛煉習慣并且有規律的進行鍛煉的女生, 如果在經期停止運動, 將會感覺更加不適, 不但心理上會承受更多的壓力, 同時也有體重快速增加的憂慮, 而對于不經常進行鍛煉的女生, 機能改善的效果更好, 對身體的好處會體現得更加明顯, 或許從此能激發她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 甚至培養出良好的鍛煉習慣。

在運動的過程中, 腹部和盆腔底部的肌肉不斷的舒張和收縮, 這樣對子宮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能增加子宮內的血液循環, 促進子宮內膜加速脫落, 同時有利于經血的排出。有痛經的女生, 適宜的鍛煉能分散注意力, 減輕心理的壓力, 起到消除緊張情緒、適當的緩解疼痛的作用。同時, 運動對于改善經期睡眠質量, 消除因失血而產生的疲勞, 促進身體的恢復, 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經期的適當鍛煉, 能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 把經期對各方面造成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因此, 要養成經期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3 經期如何進行體育鍛煉

經期進行體育鍛煉, 關鍵是要適當, 對運動量、運動時間、運動方式、運動強度等幾個方面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 天氣的因素也要認真對待, 并有意識的進行心理準備, 以達到對身體良好的促進作用而無損機體健康, 經期鍛煉身體只要處理好以上幾點, 并養成良好的習慣加以堅持, 是終身受益的事。

3.1 經期運動量的把握

運動量的大小因人而已, 但關鍵是運動過程中要有較好的舒適度, 不能因運動量太大而出現需長時間調整才能恢復的疲勞, 應避免運動過后肌肉出現較強的酸、脹、疼的不適感覺。舒適度包括心理和生理上的, 心理上應該是心情愉快、放松, 沒有目標壓力的、較隨意的運動。生理上應該以身體的感覺為主, 微微出汗或稍大即可, 沒有覺得肌肉和骨骼承受太大的壓力, 運動中能輕松自如的駕馭自己的身體, 并且不會影響到情緒發生較大波動。

3.2 經期運動時間的要求

運動時間應盡量控制在30分鐘以內, 因個體差異出現的延長亦不能超過45分鐘。運動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或終止運動, 靈活掌握, 切記不要忍受身體的不適來延長運動時間, 這樣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甚至是心理陰影, 會給今后的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3.3 經期運動方式處理

運動方式應以舒緩、慢節奏的為主, 不能做劇烈的運動, 因此, 走、慢跑、徒手操等是比較適合經期開展的運動, 適當的柔韌練習也是經期較好的鍛煉身體的方法, 而跳躍和激烈的身體對抗性運動及負重的項目是要避免的, 而一些會擠壓腹部的運動也不宜開展, 如仰臥起坐、蹲跳、收腹跳等, 水上運動應盡量全面禁止, 亦要避免帶著情緒參加一些超過自己承受范圍的運動。運動中, 慢跑應是步幅適中, 不宜過大, 腿能輕松的邁向前即可;呼吸要平緩, 深吸深呼;上體放松, 下肢肌肉松緊結合, 張弛有度;上下肢配合協調自然, 速度以勻速慢跑為主, 不要有劇烈轉向, 跑的過程中感覺輕快, 氣息稍喘, 腿部肌肉承受壓力適中。徒手操不要做高難的跳躍動作, 應盡量以上身活動的為主, 動作要舒展、大方, 盡力伸拉肌肉和筋骨, 下肢的活動應遵循幅度小、忌劇烈的原則, 柔韌練習以活動腰、臂部肌肉、肩關節為主, 腿部應以局部的練習為主, 如股二頭肌的伸拉, 大腿后群肌伸拉和小腿肌肉的伸拉, 髖關節的練習要避免, 如劈叉、曲髖, 以免擠壓腹部。經期的運動方式有很多, 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習慣進行, 只要遵循輕松、舒適、量度適中的原則即可。

3.4 經期運動強度的控制

運動強度應以有氧運動為主, 可以通過心率來控制。一般認為心率在170減去自己年齡就是有氧運動的范圍, 因此, 高中女生經期運動的心率應控制在150次以內, 考慮到個體差異, 運動強度不能兼顧到每一個人, 因此, 應強調心率更低一些, 這樣可避免對女生的身體帶來不適。

3.5 天氣因素

天氣因素也是經期運動需要注意的, 由于經期抵抗力下降, 在天氣狀況不好的情況下, 最好避免室外運動, 如煙塵、霧霾、濕度太大、嚴寒和酷熱的天氣, 應以室內運動為主, 同時應根據天氣情況選擇好著裝, 這也是經期運動必須要注意的。

3.6 心理狀況

體育鍛煉應在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開展, 對參與的運動項目、運動方式、運動量和運動強度要有較好的認識和把握, 在運動中要有良好的情緒控制, 并對運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狀況有一定的估算, 能及時規避對自己的損害, 運動中心情應是放松快樂的, 盡量避免強迫自己去達到不適合自己這一生理時期的運動要求和運動標準, 要做到既能融入運動環境, 又能把握自己的運動節奏, 既能鍛煉身體, 又能顧及生理影響, 使體育鍛煉符合我們的初衷。

4經期的心理調節

除了向女生灌輸科學的生理知識和正確的觀念外, 經期的心理調節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調節應有自身調節和外部調節, 教學中老師給予女生的心理調節就是外部調節, 這樣可以為女生經期鍛煉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 特別是意志比較薄弱的女生, 更要有心理方面的鼓勵, 這時外部調節比自身調節更加重要, 因為意志薄弱的人抗壓能力差, 自身調節難以實現, 需要外力的介入。心理調節應讓女生放下心里的顧慮, 同時舒緩壓力與不適, 增加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正確的面對困難。語言上的激勵和具體的事例分析是心理調節最簡便的方式之一, 要有針對性的篩選事例、組織語言, 以能更好的得到女生的認同并產生共鳴為目的, 這樣就會到達滿意的效果, 有時心理調節比體育鍛煉本身更重要, 因此要認真對待。

月經雖然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許多女生在經期面對老師的時候難以啟齒, 而體育老師也是半遮半掩, 不好多問, 在對學生宣傳這方面知識的過程中, 除了有知識性、專業性、實用性外, 講解用語也是需要好好把握的, 以免產生誤解。月經期間鍛煉方式在以上提到的注意事項外, 主要還是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法, 同時要在這一過程中根據需要隨時進行必要的調整, 以免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總之, 經期體育鍛煉應建立在身心愉快舒適的基礎上。

參考文獻

[1]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2.

如何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范文第5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5 年2 月———2015 年12 月之間于我院呼吸科出院、門診就診的48 例慢阻肺穩定期合并焦慮抑郁狀態的患者, 入選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 (2013 年修訂版) 診斷標準[1];50 歲<年齡<7歲;病情穩定≥2 周, 肺功能分級為 Ⅰ ~ Ⅲ級[1];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 不適合接受呼吸功能鍛煉者;② 認知功能障礙、癡呆、嚴重精神病患者。

48 例患者, 其中男性22 例, 女性26 例, 年齡平均 (64.7±6.1) 歲, 病程平均 (15.4±2.4) 年。隨機分組, 干預組和對照組各24 例, 干預組與對照組年齡經t檢驗, 性別、吸煙情況、文化程度、經濟收入、職業構成比經x2 檢驗,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均>0.05) 。

1.2 研究方法

1.2.1 呼吸功能鍛煉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干預組患者除接受常規治療外, 同時采納呼吸功能鍛煉[2]。操作前均詳細、耐心的講解呼吸功能鍛煉的作用及方法, 可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選用, 也可只選其中的一些動作進行運用, 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 從能耐受的低負荷開始漸進性增加。初始鍛煉時呼氣宜輕緩, 不可過度用力呼氣, 以防過度換氣和呼吸肌疲勞。注意觀察鍛煉期間患者的耐受性及心率、呼吸、脈搏, 心率<100 次/min, 呼吸增加<5 次/min為宜。如有不適隨時終止。

1.2.2觀察指標

干預前、干預3 個月、干預6 個月行肺功能檢查 (第一秒用力呼氣容量占預計值百分比, FEV1% 預計值) 。 采用HAMD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HAMA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3]作為評價心理狀態指標。 應用圣喬治呼吸問卷 (SGRQ) [4]評價兩組生活質量, 得分越高則影響程度越大, 即生活質量越差。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 軟件包進行實驗數據的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均采用均數±標準差 (x±s) 表示, 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判斷標準為P< 0.05。

2 結果

2.1 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干預前、干預3 個月時、干預6 個月時肺功、生活質量狀況

干預3個月時、干預6個月時FEV1/FVC/%、SGRQ評分 (生活質量得分基線) 在兩組患者間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2.2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HAMA、HAMD評分

兩組在干預3 個月時HAMA評分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HAMD評分無統計學意義 ( P>0.05) 。而兩組在干預6 個月時HAMA、HAMD評分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2。

3討論

COPD因病程慢性遷延、反復發作, 多次住院醫療, 醫療費用增加, 活動耐力下降, 生活質量嚴重受到影響, 使患者容易出現負性情緒及反常行為 (焦慮、沮喪、自閉、狂躁、自殺等) 。同時由于糖皮質激素、喹諾酮類抗生素、氨茶堿等藥物的反復使用也常誘發或加重焦慮抑郁情緒。這種焦慮抑郁狀態對COPD的反復發作和病情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可誘發或加重原有癥狀。因此, 焦慮、抑郁不僅是COPD的后果, 也是COPD不易控制和惡化的重要原因,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是導致C0PD病情進展的重要原因之一。COPD合并焦慮抑郁障礙已日益受到關注。

目前對COPD合并抑郁焦慮狀態主要采用精神科的抗抑郁、焦慮的藥物治療, 沒有足夠的針對性、特異性, 而且副作用大、有依賴性, 且易對呼吸功能產生抑制, 加重COPD病情。本研究干預組接受呼吸功能鍛煉后HAMA、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FEV1/FVC/%、SGRQ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提示呼吸功能鍛煉作為一種肺康復方法, 一種非藥物治療手段可以明顯地改善患者負性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不但可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 同時又簡單易學, 無創無痛, 經濟實用, 提高COPD患者戰勝疾病和生存的自信心, 可以早期控制和有效地干預焦慮抑郁狀態, 從而減少COPD急性發作、病情惡化的危險因素, 具有很好的臨床推廣意義。

摘要:探討呼吸功能鍛煉對慢阻肺穩定期合并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選擇慢阻肺穩定期合并焦慮抑郁狀態的患者48例, 隨機分組為對照組24例, 干預組24例, 干預組進行呼吸功能鍛煉 (全身呼吸體操) , 兩組在干預前、干預3個月、干預6個月分別進行肺功能指標、心理狀態 (焦慮、抑郁) 及生活質量評分。兩組患者在干預3個月時、干預6個月時的肺功能、生活質量、焦慮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兩組在干預3個月時抑郁評分無統計學意義 (P>0.05) 。而兩組在干預6個月時抑郁評分有統計學意義 (P<0.05) 。COPD穩定期患者接受呼吸功能鍛煉, 既可以提高生活質量, 又能夠有效地改善焦慮抑郁狀態。

如何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范文第6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其中男68例, 女44例。年齡范圍46~81歲, 平均年齡 (62.6±3.2) 歲, 病程3.5~20.5年, 平均病程 (10.5±2.8) 年。112例患者均表現為嚴重咳嗽、呼吸衰竭、胸痛、頭暈、發熱等癥狀。將其隨機均分為常規組和聯合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平喘解痙、消炎抗感染等治療, 調節患者的呼吸頻率, 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 確保營養均衡而豐富, 調節患者的水電解質, 并給與多呼吸功能鍛煉配合治療。購買一套正規的呼吸操CD, 由責任護士帶領患者進行, 幫助患者掌握縮唇呼吸、腹式呼吸、正確咳嗽、翻身扣背等的正確方法, 呼吸操初次10~15 min, 以后可延長至15~20 min。聯合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給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 盡量將患者的呼吸頻率調整為17次/min, 初次調整呼吸末壓大概為3~5 cm H2O, 隨后根據患者的肺功能恢復情況調整指標, 4 d為一個療程。

1.3 統計學方法

該研究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通氣指標和肺換氣指標,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的PO2肺換氣指標治療前差異不明顯, 治療1 d和4 d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且聯合組治療后4 d、1 d肺部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梢? 聯合組采用無創正壓通氣聯合呼吸功能鍛煉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通氣和肺換氣功能。見附表。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呼吸衰竭, 嚴重破壞患者的心肺供氧功能, 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勞動產生嚴重的影響[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從改善患者肺部氧代謝功能、肺通氣及肺換氣功能為主[4]。無創正壓通氣法是目前治療該類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能夠疏通閉塞的氣道, 鍛煉患者的自主通氣呼吸功能, 能夠有效緩解呼吸衰竭癥狀。但是單獨使用無創正壓通氣法所取得的整體功效較差, 需要聯合其他方法配合治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呼吸功能鍛煉操是一種科學合理的專門鍛煉呼吸肌通氣動力力量以及耐力的運動, 患者經常練習此操能夠提升全身運功的力量和耐力, 增加支氣管內壓, 擴大支氣管內徑, 避免支氣管阻塞, 進而緩解呼吸衰竭。該研究結果顯示, 聯合組治療前的TLC肺通氣指標為 (1.47±0.11) L, 而治療后1 d及治療后4 d分別上升至 (3.22±0.21) L、 (4.10±0.25) L。常規組中治療前的TLC肺通氣指標為 (1.46±0.13) L, 而治療后1 d以及治療后4 d分別上升至 (1.85±0.17) L、 (2.41±0.23) L, 治療前兩組差異不明顯, 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肺部通氣功能指標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從PO2肺換氣指標來看, 聯合組治療前的PO2 (59.86±6.36) L, 治療后1 d及治療后4 d分別上升至 (72.32±7.25) L、 (79.68±7.36) L。兩組的PO2肺換氣指標治療前差異不明顯, 治療1 d和4 d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梢? 聯合組采用無創正壓通氣聯合呼吸功能鍛煉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通氣和肺換氣功能,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摘要:目的 探討無創正壓通氣聯合呼吸功能鍛煉對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2例, 將其隨機均分為常規組和聯合組, 常規組采用常規的呼吸功能鍛煉方法治療, 聯合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加用無創正壓通氣法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恢復情況。結果 聯合組治療前的TLC肺通氣指標為 (1.47±0.11) L, 而治療后1 d及治療后4 d分別上升至 (3.22±0.21) L、 (4.10±0.25) L。常規組中治療前的TLC肺通氣指標為 (1.46±0.13) L, 而治療后1 d及治療后4 d分別上升至 (1.85±0.17) L、 (2.41±0.23) L, 治療前兩組差異不明顯, 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肺部通氣功能指標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從PO2肺換氣指標來看, 聯合組治療前的PO2 (59.86±6.36) L, 治療后1 d及治療后4 d分別上升至 (72.32±7.25) L、 (79.68±7.36) L。兩組的PO2肺換氣指標治療前差異不明顯, 治療1 d和4 d后差異顯著, 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且聯合組治療后4 d、1 d肺部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差異顯著, 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結論 無創正壓通氣聯合呼吸功能鍛煉能夠有效改善穩定期慢阻肺呼吸衰竭癥狀, 強化肺部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無創正壓通氣,呼吸功能鍛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參考文獻

[1]占開文.無創正壓通氣聯合納洛酮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謝及肺功能的影響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 2014, 4:27-28.

[2]潘瑞麗, 郭愛敏, 趙艷偉.呼吸功能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3, 3:38-40, 43.

[3]劉海濤, 何敬堂, 趙梅星, 等.家庭無創正壓機械通氣聯合康復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響[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1, 2:149-152.

上一篇:如何對待學生違紀行為范文下一篇:如何做好化工設備管理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