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操作技術范文

2023-09-22

操作技術范文第1篇

關鍵詞: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同伴教育;滿意度;成績

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技能為護理專業學生進行臨床護理工作必備的基礎技能。傳統教學模式通常為單純的課堂講授與演練,由于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與學生的練習主動性有關,而操作過程大多復雜,知識點較多,學生易于遺忘,且教師無法保證在教學時間內觀看每一位學生的操作并做出糾正和指導,從而導致在課堂時間未掌握的學生缺乏練習的主動性,導致教學質量不佳。同伴教育最初用于臨床患者的健康教育,即具備相似背景的群體共同分享信息、交流技能的模式,該模式逐漸應用于教育學領域。劇本教學是將臨床護理人員的相關培訓內容以紙質流程圖的形式呈現出來的教學模式,研究表明該方式能明顯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水平。因此,為了分析同伴教育聯合劇本教學模式對護生基礎護理技術技能操作成績的影響,本文隨機選擇2016級護理專業的學生130例進行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一、 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 研究對象

隨機選擇2016級護理專業兩個班級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一個班級為對照組(64例),另一個班級為研究組(66例)。在對照組中全部為女生;年齡為17-19歲,平均年齡為(18.03±1.04)歲;研究開始前測定的平均醫學基礎知識考試成績為(61.13±6.94)分。在研究組中,男3例,女63例;年齡為17-19歲,平均年齡為(18.13±1.26)歲;研究開始前測定的平均醫學基礎知識考試成績為(61.88±6.82)分。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和基礎知識狀況都沒有顯著差異(P>0.05),具一定可比性。

(二) 方法

對照組學生給予傳統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教學方法,即教師在課堂上首先按教學內容進行課程導入,并對各個知識點進行介紹與講解,然后向學生演示正確的操作流程,并強調操作中的常見問題和難點,最后組織學生進行操作練習,練習過程中教師可觀察學生的操作并進行糾正指導。而研究組學生給予同伴教育聯合劇本教學模式,具體方法如下:(1)教師可按照教學內容調整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流程的劇本內容,將護理操作的各個環節都囊括在劇本中;然后設立基礎護理操作學習小組,6名學生為一組,選取學習能力強、語言表達水平較高的學生作為同伴教育者。(2)教師可在本次課程結束時將下次課程的基礎護理操作知識和演示視頻傳送給每位同伴教育者,使其在課程前了解操作流程。課程開始時教師發放本次教學相關的基礎護理操作流程的劇本,課程導入后教師對各個知識點進行介紹與講解,然后按照劇本向學生演示正確的操作流程,并強調操作中的常見問題和難點,最后組織每組的同伴教育者向組內成員進行再次演示,教師可觀察同伴教育者的操作并進行糾正指導,然后學生按照劇本內容進行操作練習,由每組的同伴教育者按劇本內容指導學生的操作,其他學生可提出意見,教師進行巡視檢查。

(三)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學生的基礎護理技術技能操作成績和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狀況?;A護理操作技能考核分為日??己撕推谀┛己?,日??己酥芷跒?次/w,對該周的教學內容進行考核,取平均值作為日常成績,期末考核可將導尿、肌注、給氧和輸液操作等作為考核項目,由不參與教學的教師進行評價。最終考核成績為30%日常成績+70%期末成績,滿分為100分。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在期末結束時進行調查,主要包含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類。

(四) 統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分析,基礎操作成績等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滿意度等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具統計學差異。

二、 結果

研究組學生的基礎護理技術技能操作成績和對教學模式的總滿意度均比對照組的明顯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三、 討論

既往文獻研究表明,同伴教育和劇本教學可應用于醫學知識和操作的教學中。在同伴教育中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由被動接受和回憶式練習轉為主動、交流式練習。本研究中,研究組學生的基礎護理技術技能操作成績和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均比對照組的明顯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同伴教育聯合劇本教學模式能有效地增加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學生的接受度較高。在該類教學模式中每位學生都可能作為教師指出其他學生的錯誤操作,減輕學生直接面對教師觀看時的壓力,調節課堂教學氣氛,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求知欲和自我效能感,加強學生對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技能練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將護理操作流程劇本引入教師的講解和后期的演示和練習中,能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護理操作的各個步驟的意義,加深對重點環節的認識,同時為學生的操作練習和課后自主練習提供書面形式的指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護生的基礎護理技術技能考試成績明顯提高,這與鄒月香等的研究結果一致。另外,通過采用同伴教育聯合劇本教學模式,組內成員的交流溝通程度比傳統教學模式的明顯增加,由于本研究采用自愿分組法,能保證成員之間的良好關系,從而加強成員的交流和指導,增強學生們的溝通能力。護理操作流程劇本能夠促使學生們深入了解每項護理操作技術主要針對的患者群體,了解在護理操作過程中同患者交流的方式,促使學生們的練習操作符合目前的臨床護理實際。而同伴教育者在向組內成員演示和指導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水平,同時組內成員在交流過程中可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護理中團隊意識和合作的重要性,為今后學生進入臨床學習和工作合作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由于同伴教育者在操作中可能出現一些問題,教師應隨時觀察其操作和指導的正確性,并鼓勵組內成員共同監督同伴教育者的操作,對于難度偏高的操作教師可首先考核同伴教育者的操作技能,從而提高同伴教育者的自我要求和責任感。

綜上所述,同伴教育聯合劇本教學模式能有效地增加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學生的接受度較高。

參考文獻:

[1]黃秀秀,劉溢思,李馨等.129項護理操作臨床應用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8,15(02):104-109.

[2]陳夢瑾,李海香,黃春香等.同伴教育對腫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并發癥的影響[N].護理學報,2018,25(08):75-78.

[3]李高葉,黃惠橋,應燕萍等.同伴教育模式對醫學及護理碩士研究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04):162-164.

[4]毛靜芳,彭美娣.協作劇本演繹教學對護生臨床溝通能力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3,39(22):2734-2736.

[5]鄒月香,李婷,趙晨.同伴教育結合操作流程劇本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11):170-173.

作者簡介:

錢珺,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滁州城市職業學院。

操作技術范文第2篇

一、架子工

⑴架子工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

⑵鋼管腳手架應用外徑48~51毫米、壁厚3~3.5毫米的鋼管,長度以4~6.5米和2.1~2.3為宜。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和裂紋的不得使用。

⑶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明,發現脆裂、變形、滑絲的禁止使用。 ⑷鋼制腳手板應采用2~3毫米的Ⅰ級鋼材,長度為1.5~3.6米,寬度23~25厘米,肋高5厘米為宜,兩端應有連接裝置,板面應鉆有防滑孔。凡有裂紋、扭曲的不得使用。

⑸鋼管腳手架的立桿應垂直穩放在金屬底座或墊木上,鋼管立桿、大橫桿接頭應錯開,要用扣件連接擰緊螺栓,不準用鐵絲綁扎。

⑹單排腳手架的小橫桿插入墻內不得小于24厘米,伸出大橫桿外不得少于10厘米。通過門窗口和通道時,小橫桿的間距大于1米應綁吊桿;間距大于2米時,吊桿下需加設頂撐。

⑺腳手架的負荷量,每平方米不能超過270公斤(2.7KN)。如果負荷量必須大,應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架設。

⑻腳手架兩端、轉角處以及每隔6~7根立桿應設剪刀撐和支桿。剪刀撐和支桿與地面的角度應部不大于60度,支桿底端要埋入地下不小于30厘米。架子高度在7米以上或無法設支桿時,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腳手架必須同建筑物連接牢固。

⑼架子的鋪設寬度不得小于1.2米。腳手板必須鋪滿,離墻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腳手板塔接時不得小于20厘米;對頭接時應架設雙排小橫桿,間距不大于30厘米。在架子拐彎處腳手板應交叉塔接,墊平腳手板應用木塊,并且要釘牢,不得用磚墊。

⑽翻腳手板應兩人由里往外按順序進行,在鋪第一塊或翻到最外一塊腳手板時,必須掛勞安全帶。

⑾上料斜道的鋪設寬度不得小于1.5米,坡度為一比六,防滑條的間距不得大于30厘米。人行通道寬度不小于1米,坡度為一比三。

⑿腳手架的外側、斜道和平臺,要綁一米高的防護欄桿和釘18厘米高的擋腳板和滿掛密目式安全網。

⒀在門窗洞口搭設挑梁(外伸腳手架),斜面與墻面一般不大于30度,并應支承在建筑物的牢固部分,不得支承在窗臺板,窗檐、線腳等地方。墻內大橫桿兩端都必須伸過窗洞兩側不少于25厘米,挑架所有受力點都要綁雙扣,同時要綁防護欄桿。

⒁拆除腳手架,周圍應設置圍欄或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看管,禁止入內。拆除應按順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準上下同時作業。

⒂拆除腳手架大橫桿、剪刀撐,應先拆中間扣再拆兩頭扣,由中間操作人員往下順桿子。

⒃拆下單位腳手桿、腳手板、鋼管、扣件、鋼絲繩等材料,應向下傳遞或用繩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⒄腳手架搭設完驗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注:鋼管腳手架應參照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執行。

五、鋼筋工

⑴鋼材、半成品等應按規格、品種分別堆放整齊,制作場地要平整,工作臺要穩固、照明燈具必須加網罩。

⑵拉直鋼筋,卡頭要卡牢,地錨要結實牢固,拉筋沿線2米區域內禁止行人。人工絞磨拉直,不準用胸、肚接觸推桿,并緩慢松解,不得一次松開。

⑶展開盤圓鋼筋要一頭卡勞,防止回彈,切斷時要先用腳踩緊。 ⑷在高空、深坑綁扎鋼筋和安裝骨架,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 ⑸綁扎立柱和墻體鋼筋,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米以內,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樓面上綁扎,整體豎起,柱筋在4米以上,應搭設工作臺。柱梁骨架,應用臨時支撐拉牢,以防傾倒。

⑹綁扎基礎鋼筋時,應按施工設計規定擺放鋼筋支架或馬鐙架起上部鋼筋,不得任意減少支架或馬鐙。

⑺綁扎高層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墻、邊柱鋼筋,應搭設外掛架或安全網。綁扎時掛好安全帶。

⑻起吊鋼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須待骨架降落到離地1米以內始準靠近,就位支撐好方可摘鉤。

九、電工

⑴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及5臺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應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反之,則應制定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

⑵嚴格按照JGJ46-8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采用“TN-S”供電系統,實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做到“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確保臨時用電安全。

⑶當施工現場與外電線路共用同一供電系統時,電氣設備應根據當地的要求作保護接零或作保護接地。不得一部分設備作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作保護接地。

⑷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作重復接地外,還須在配電線路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Ω. ⑸建立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檔案,認真收集有關資料。

⑹配電箱應標明其名稱、用途,并作出分路標記,門應配鎖;所有的配電箱、開關箱應每月進行檢查和檢修一次。

⑺線路上禁止帶負荷接電或斷電,并禁止帶電操作,所有絕緣檢驗工具,應妥善保管,嚴禁他用,并應定期檢查,校驗。

⑻有人觸電,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急救,電氣著火,應立即將有關電源切斷,使用泡沫滅火器或干砂滅火。

十、電焊工

⑴嚴格按照“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原則對電焊機設單獨開關,并將焊機外殼做好接零保護或接地保護。

⑵焊鉗與把線必須絕緣良好,連接牢固,更換焊條應戴手套。在潮濕地點工作,應站在絕緣膠板或木板上。

⑶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焊接貯存過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件,必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孔口打開;在密閉金屬容器內施焊時,容器必須可靠接地,通風良好,并應有人監護。嚴禁向容器內輸入氧氣;焊接預熱工作時,應有石棉布或檔板等隔熱措施。

⑷把線、地線禁止與鋼絲繩接觸,更不得用鋼絲繩或機電設備代替零線。所有地線接頭,必須連接牢固。

⑸更換場地移動把線時,應切斷電源,并不得手持把線爬梯登高。 ⑹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施焊。

⑺工作結束,應切斷焊機電源,并檢查操作地點,確認無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 十

一、起重工

⑴操作、指揮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

⑵起重指揮在指揮時應站在能夠照顧到全面工作的地點,所發信號應事先統一,做到準確、宏亮、清楚。

⑶塔式起重機專用的臨時配電箱,應設在塔機附近,電源開關應合乎規定要求。行走式塔機的電纜卷筒,必須運轉靈活,安全可靠,不得拖攬。

⑷操作前應檢查行走(行走式塔機)、變副、吊鉤高度等限位器和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裝置以及吊鉤保險裝置是否完備,確認其正常后方可上機操作。

⑸高度限位器僅作危險狀況時的高度保護作用,而不能作為自動開關使用。

⑹龍門架與井字架的停擱裝置在下料時應處于工作狀態,嚴禁隨意拆除。

⑺吊籃僅作載貨使用,嚴禁載人或人貨混裝。

操作技術范文第3篇

用于檢查傷口,清除傷口分泌物,去除傷口內異物和壞死組織,通暢引流,控制感染,促進傷口愈合。

【方法】

1.用手取下外層敷料(勿用鑷子),再用鑷子取下內層敷料。與傷口粘住的最里層敷料,應先用鹽水浸濕后再揭去,以免損傷肉芽組織或引起創面出血。

2.用兩把鑷子操作,一把鑷子接觸傷口,另一把接觸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潔傷口周圍皮膚,用鹽水棉球清潔創面,輕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時由內向外,棉球的一面用過后,可翻過來用另一面,然后棄去。

3.分泌物較多且創面較深時,宜用生理鹽水沖洗,如壞死組織較多,可用消毒溶液沖洗。

4.高出皮膚或不健康的肉芽組織,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銀棒腐蝕,再用生理鹽水中和;或先用純石炭酸腐蝕,再用75%酒精中和。肉芽組織有較明顯水腫時,可用高滲鹽水濕敷。

5.一般創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紗布覆蓋,必要時用引流物,上面加蓋紗布或棉墊,包扎固定。

【注意事項】

1.嚴格遵守無菌外科技術,換藥者如已接觸傷口的繃帶和敷料,不應再接觸換藥車或無菌的換藥碗。需要物件時可由護士供給或洗手后再取。各種無菌棉球、敷料從容器取出后,不得放回原容器內。污染的敷料須立即放污物盤或敷料桶內。

2.換藥者應先換清潔的傷口,如拆線等;然后再換感染傷口,最后為嚴重感染的傷口換藥。

3.換藥時應注意取出傷口內的異物,如線頭、死骨、彈片、腐肉等,并核對引流物的數目是否正確。

4.換藥動作應輕柔,保護健康組織。

5.每次換藥完畢,須將一切用具放回指定的位置,認真洗凈雙手后方可給另一患者換藥。

深部靜脈穿刺與注射

深部靜脈穿刺常用者有股靜脈、頸內靜脈及鎖骨下靜脈等。多用于采血化驗或急需加壓大量輸液、輸血而周圍淺靜脈穿刺又非常困難者。鎖骨下靜脈穿刺還可用于中心靜脈壓測定、肺動脈插管及心血管造影等。

【方法】

1.股靜脈穿刺

病人仰臥,膝關節屈曲并略外展,股三角區局部常規消毒,醫生帶無菌手套或用碘酊、酒精常規消毒左手手指,以左手示指在股三角區觸到股動脈搏動最明顯部位,并加以固定。右手持注射器,從股動脈內緣垂直或與股靜脈走向成30°~45°角斜行刺人股靜脈,回抽注射器內栓觀察有無回血,如有回血,即可抽血或注入藥液。

2.頸內靜脈穿刺

病人仰臥偏向對側后仰,將一小枕墊于肩下,使穿刺部位肌肉松弛。頸內靜脈位于胸鎖乳突肌鎖骨頭內緣與乳突連線的外側,多在其中段或下段穿刺。穿刺點局部常規消毒,醫生戴無菌手套,右手持注射器。針尖向近心端稍偏向外方,與皮

膚成30°~40°角刺入皮下,穿過胸鎖乳突肌,刺破頸深筋膜,刺入頸內靜脈則可見回血。

3.鎖骨下靜脈穿刺

病人仰臥并抬高床尾約30cm,穿刺側肩部略上提并外展,使肩鎖關節前側膨出部展平以利穿刺。鎖骨下靜脈穿刺一般多選用右側(左側靠近胸導管且胸膜頂位置較高易誤傷),因其較直,易于插導管,亦較安全。穿刺部位多取鎖骨中點內側1~2cm,鎖骨下0.5~1.0cm處。局部用碘酊、酒精嚴格消毒,醫生戴無菌手套并行局部麻醉。將5ml注射器吸滿生理鹽水后接于穿刺針頭,并排凈空氣。在選定的穿刺點進行穿刺,針尖向頭與胸骨縱軸約成45°角,與胸壁平面約成15°角,以恰能穿過鎖骨與第一肋骨的間隙為準。緊貼鎖骨背面緩緩刺入,當刺入3~4cm后有穿透感,繼續進針,當有第二次減壓穿透感時抽動活塞,如有靜脈血流入注射器,說明已刺入鎖骨下靜脈。從皮膚至鎖骨下靜脈,成人4~7cm,兒童l~3cm。若需輸液應在病人呼氣時取下注射器,并迅速接上輸液管之玻璃管接頭。

【注意事項】

1.局部應嚴格消毒,醫生要戴無菌手套或消毒手指。術中必須嚴格無菌操作,預防感染。

2.股靜脈穿刺時不可過深或過淺,若過深則可穿透靜脈,應在逐漸退針的同時抽吸注射器內栓,若見有回血應固定針頭進行抽血;若仍無回血,則應改變方向再行試穿。需要向股靜脈內注入藥液時,穿刺針頭不應垂直而應與皮膚成45°斜刺,以免穿破血管,回血后必須將針頭固定好方可推藥。若穿入股動脈則回血鮮紅應另換注射器,加壓止血后重新穿刺。

3.頸內靜脈與鎖骨下靜脈穿刺并發癥較多,如氣胸、血胸、損傷神經、感染等,應嚴格掌握其適應證。必須準確選定穿刺點及進針方向。

4.鎖骨下靜脈壓力較低,吸氣時可為負壓。為了防止吸入空氣形成氣栓,在更換接頭、注射進行插管時,必須在病人呼氣或處于呼氣后屏氣的狀態下進行。另外膠管與玻璃管接頭等連接處亦應緊密或用線扎緊,以免漏氣。若用于輸液時絕對不可等輸液瓶內的液體輸完后才換瓶或拔針。

5.穿刺或注射完畢,局部應用無菌紗布加壓止血。

動脈穿刺

動脈穿刺是取血作動脈血氣分析,采血作細菌培養,或進行動脈沖擊性注射治療及作有關介入檢查等。常選用的動脈有橈動脈、鎖骨下動脈、肱動脈、股動脈。

【方法】

1.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確定動脈走向,捫及搏動最明顯處。

2.常規作廣泛性皮膚消毒及左手食指及中指消毒。

3.術者以左手示指及中指固定欲穿刺的動脈,右手持注射器,在兩指間垂直穿人動脈,穿刺成功后,以右手固定針頭,保持針頭方向及深度,左

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藥液或采血。

4.操作完畢迅速拔針,局部用無菌紗布加壓不少于5分鐘。

【注意事項】

1.穿刺應選擇動脈搏動最明顯處,消毒面積較靜脈穿刺廣。

2.做血氧分析時,空針內絕對不能進入空氣。

3.操作完畢,局部必須加壓5分鐘,甚至無出血為止。

環甲膜穿刺術

適用于急性喉阻塞,尤其是聲門區阻塞,嚴重呼吸困難,來不及行氣管切開的;需行氣管切開,但缺乏必要器械的。

【禁忌癥】

1.無絕對禁忌癥。

2.已明確呼吸道阻塞發生在環甲膜水平以下時,不宜行環甲膜穿刺術。

【方法】

1.體位:如果病情充許,病人應盡量取仰臥位,墊肩,頭后仰。不能耐受上述體位者,可取半臥位。

2.穿刺點:頸中線甲狀軟骨下緣與環狀軟骨弓上緣之間的環甲膜空刺點(或稱環甲韌帶)。

3.用碘酒、乙醇進行常規解決消毒。

4.戴無菌手套,檢查穿刺針是否通暢。

5.穿刺部位局部用2%普魯卡因麻醉危急情下可不用麻醉。

6.術者以消毒的左手示指及拇指觸按穿刺部位,并將皮膚固定,右手持18號穿刺針垂直刺入,注意勿用力過猛,出現落空感即表示針尖已進入喉腔,患者可有反射性咳嗽。接10ml注射器,回抽應有空氣;或用棉花纖維在穿刺針尾測試,應可見纖維隨呼吸擺動,確定無疑后,適當固定穿刺針。

7.術后處理:①可以穿刺針接氧氣答給病人輸氧。②病人情況穩定后,盡早行普通氣管切開。

【注意事項】

1.穿刺時,不要損傷喉部,必須肯定刺入喉腔時,才能注射麻醉藥或治療藥物。

2.注入藥液應以等滲鹽水配制,PH適宜,以減少對氣管粘膜的刺激。

3.如發生皮下氣腫或少量咯血可予以對癥處理。

氣管插管術

用于全身麻醉,心跳驟停及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機械導氣者。

【方法】

1.明視經口氣管內插管法:患者仰臥,用軟枕使病人頭位墊高10cm,使經口、經咽、經喉三軸線接近重疊。

2.術者立于患者頭端(不宜在床頭操作者,可立于患者頭部旁側),用右手推病人前額,使頭部在寰枕關節處極度后伸。如未張口,應用右手推下頜并用示指撥開下唇,避免喉鏡置人時下唇被卷入擠傷。

3.置人喉鏡:左手持麻醉喉鏡自病人右側口角置人,將舌體擋向左側,再把鏡片移至正中,見到懸雍垂。沿舌背弧度將鏡片再稍向前置入咽部,即可見到會厭。

4.如用直喉鏡片,將其置于會厭的喉面挑起會厭,以顯露聲門;如用彎喉鏡片,只需將其遠端伸人舌根與會厭咽面間的會厭谷,再上提喉鏡,使會厭向上翹起,緊貼鏡片而顯露聲門。

5.以1%地卡因或2%利多卡因噴霧喉頭表面。

6.

右手以握筆狀持導管從右側弧形斜插口中,將導管前端對準聲門后,輕柔地插入氣管內,拔出導管管芯。

7.壓迫胸壁,查得導管口有出氣氣流,即可置牙墊于磨牙間,退出喉鏡,用膠布將氣管導管和牙墊妥善固定。

8.導管接麻醉機或呼吸器,套囊內充氣,同時聽兩側呼吸音,再次確認導管插入氣管內。

【注意事項】

1.根據解剖標志循序推進喉鏡片以顯露聲門,并防止推進過深或過淺。

2.對咽喉反射存在的,適當噴霧作表面麻醉。

3.應將喉鏡著力點始終放在喉鏡片的頂端,并采用上提喉鏡的手法,嚴禁將上門齒作為支點,否則極易碰落門齒。

4.導管插入聲門必須輕柔,避免使用暴力。

5.根據年齡、男女、體格選擇合適的氣管導管。

6.完成插管后,要核對導管插入的深度,并要判斷有否誤插入食管的可能性和確認導管在氣管內。

靜脈壓測定

用于右心衰竭、心包積液或縮窄性心包炎等疾病時,了解靜脈壓增加情況。

【方法】

1.患者平臥或取半臥位,脫下衣袖,肌肉放松,使上肢靜脈不受任何壓迫,保持血流通暢。

2.病員上肢外展伸直,使上肢與軀體成45°~60°角,置穿刺靜脈于腋中線水平,半臥位時相當于第4肋軟骨水平。

3.解開無菌包,向測壓管內注人生理鹽水或3%枸櫞酸鈉溶液,使測壓管充滿溶液,用止血鉗夾緊備用。

4.取肘前靜脈作為穿刺部位,常規消毒皮膚。

5.用附有18號針頭之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l~2ml,行肘前靜脈穿刺,確定針頭在靜脈內后,注入少量生理鹽水,觀察靜脈是否通暢。取下注射器,將測壓管連接于針頭上,待測壓管內液體穩定不再下降時,記下壓力表上水柱的高度,即為肘靜脈壓。若有三通活栓接頭,可將注射器接上三通接頭,穿刺前將活栓轉動,使注射器與針頭相通。穿刺成功后,再轉動活栓,使測壓管與靜脈相通,進行測壓。

【注意事項】

1.病人應安靜放松,靜脈近心端回流必須通暢,不能有任何回流受壓。

2.接測壓管時,應避免血液回流到測壓管內。

3.穿刺時選用18號針頭,以保證血流通暢。

腹膜腔穿刺術

腹膜腔穿刺術常用于檢查腹腔積液的性質,協助確定病因,或行腹腔內給藥,當有大量腹水致呼吸困難或腹部脹痛時,可穿刺放液減輕癥狀。

【方法】

1.術前須排尿以防穿刺損傷膀胱。

2.體位:平臥位或斜坡臥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墊好腹帶。

3.穿刺點選擇:①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l/3交點,為穿刺點,放腹水時通常選用左側穿刺點此處不易損傷腹壁動脈;②臍與恥骨聯合連線中點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處;③若行診斷性腹腔灌洗術,在

腹中線上取穿刺點;④少量積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時,須有B超指導下定位穿刺。

4.常規消毒,戴無菌手套,蓋消毒洞巾,自皮膚至壁層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5.術者左手固定穿刺皮膚,右手持針經麻醉處垂直刺入腹壁,待針尖已穿過壁層腹膜,即可抽取腹水,并留樣送檢。作診斷性抽液時,可用17-18號長針頭連接注射器,直接由穿刺點自上向下斜行刺入。

6.放液后拔出穿刺針,覆蓋消毒紗布,以手指壓迫數分鐘,再用膠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頭腹帶,以防腹壓驟降、內臟血管擴張引起血壓下降或休克。

【注意事項】

1.術中應密切觀察患者,如有頭暈、心悸、惡心、氣短、脈搏增快及面色蒼白等,應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適當處理。

2.放液不宜過快、過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過3000mL,過多放液可誘發肝性腦病和電解質紊亂;但在維持大量輸入白蛋白基礎上,也可大量放液。

3.放腹水時若流出不暢,可將穿刺針稍作移動或稍變換體位。

4.術后囑患者平臥,并使穿刺針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繼續漏出;對腹水量較多者,為防止漏出,在穿刺時即應注意勿使自皮膚到壁層腹膜的針眼位于一條直線上;方法是當針尖通過皮膚到達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協助下,稍向周圍移動一下穿刺針頭,爾后再向腹腔刺人。如仍有漏出,可用蝶形膠布粘貼。

5.放液前、后均應測量腹圍、脈搏、血壓,檢查腹部體征,以觀察病情變化。

6.有肝性腦病先兆、結核性腹膜炎粘連包塊、包蟲病及卵巢囊腫者禁忌穿刺。

胸膜腔穿刺術

胸膜腔穿刺術常用于查胸腔積液的性質,抽液減壓或通過穿刺給藥等。

【方法】

1.病人體位:屬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兩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額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臥位,患側前臂上置于枕部。

2.穿刺點定位:穿刺點選在胸部叩診實音最明顯部位進行,一般常選擇①肩胛下角線7~9肋間;②腋后線第7~8肋間;③腋中線第6~7肋間;④腋前線第5肋間穿刺點。

氣胸抽氣減壓:穿刺部位一般選取患側鎖骨中線第2肋間或腋中線第4~5肋間;包裹性積液,可結合X線或超聲定位進行穿刺。

3.消毒:分別用碘酒,酒精在穿刺點部位,自內向外進行皮膚消毒,消毒范圍直徑為15cm。解開穿刺包,戴無菌手套,檢查穿刺器械,注意穿刺針是否通暢,鋪蓋消毒孔巾。

4.局部麻醉:用2%普魯卡因在穿刺點肋骨上緣作自皮膚到胸膜壁層的局部麻醉,注藥前應回抽,觀察無氣體、血液、胸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藥。

5.穿刺:術者以左手示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膚,右手將穿刺針的三通活栓轉

到與胸腔關閉處,再將穿刺針在麻醉處經肋骨上緣緩緩刺人,當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轉動三通活栓使其與胸腔相通,進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鉗協助固定穿刺針,以防刺人過深損傷肺組織。注射器抽滿后,轉動三通活栓使其與外界相通,排出液體。如用較粗的長穿刺針代替胸腔穿刺針時,應先將針座后連續的膠皮管用血管鉗夾住然后進行穿刺,進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開止血鉗,抽吸胸腔內積液,抽滿后再次用血管鉗夾閉膠管,爾后取下注射器,將液體注人彎盤,記量或送檢。

6.抽液結束拔出穿刺針,覆蓋無菌紗布,稍用力壓迫片刻,用膠布固定后囑患者靜臥。

【注意事項】

1.操作前應向患者說明穿刺目的,消除顧慮;對精神緊張者,可于術前半小時給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鎮靜止痛。

2.操作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有頭暈、面色蒼白、出汗、心悸、胸部壓迫感或劇痛、昏厥等胸膜過敏反應;或出現連續性咳嗽、氣短、咳泡沫痰等現象時,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3~

0.5ml,或進行其他對癥處理。

3.一次抽液不應過多、過快,診斷性抽液50~100ml即可;減壓抽液,首次不超過600ml,以后每次不超過1000ml;如為膿胸,每次盡量抽凈。疑為化膿性感染時,助手用無菌試管留取標本,行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檢查瘤細胞,至少需l00ml。并應立即送檢,以免細胞自溶。

4.嚴格無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氣進入胸腔,始終保持胸腔負壓。

5.應避免在第9肋間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損傷腹腔臟器。

6.惡性胸腔積液:可注射抗腫瘤藥或硬化劑誘發化學性胸膜炎,使臟層與壁層胸膜粘連,閉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積聚。注入藥物刺激性強可致胸痛,在注藥前給強痛定等鎮痛劑。

心包腔穿刺術

心包腔穿刺術常用于判定積液的性質與病原;有心包填塞時,穿刺抽液可減輕癥狀;化膿性心包炎時,穿刺排膿、注藥。

【方法】

1.患者取半臥位,可任選下述三個部位之一穿刺:(1)在左側第5肋間鎖骨中線外心濁音界內1~2cm處,沿第6肋骨上緣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線刺入,如膈肌較低,可以從第6肋間刺入,此法最常用。(2)在劍突與肋弓緣所形成夾角內,穿刺針與胸臂成30°角,向上穿刺可進入心腔下部與后部夾角處。(3)如心濁音或心影向右擴大較顯著,可于胸骨右緣第4肋間刺入,此法有傷及乳房內動脈之危險,故需特別謹慎。

2.用碘酒、乙醇常規消毒局部皮膚,術者及助手均戴無菌手套,并檢查穿刺包內器械(注意穿刺針是否通暢),鋪孔巾。

3.在心尖部進針時,應使針自

下而上,向脊柱方向緩慢刺入;劍突下進針時,應使針體與腹壁成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人心包腔后下部。待針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時,示針已穿過心包壁層,同時感到心臟搏動,此時應稍退針少許,以免劃傷心臟。助手立即用血管鉗夾住針體固定其深度,術者將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爾后放松橡皮管上止血鉗。緩慢抽吸,記取液量,留標本送檢。

4.術畢拔出針后,蓋消毒紗布、壓迫數分鐘,用膠布固定。

【注意事項】

1.嚴格掌握適應證。因此術會有一定危險性,應由有經驗醫師操作或指導。并應在心電圖監護下進行穿刺較為安全。

2.術前須進行心臟超聲檢查,確定液平段大小與穿刺部位。選液平段最大、距體表最近點作為穿刺部位,或在超聲指導下進行穿刺抽液更為準確、安全。

3.術前應向患者作好解釋,消除顧慮,并囑其在穿刺過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術前半小時可服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經源性休克。

5.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過100~200ml,以后再漸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過快、過多,使大量血液回心可導致肺水腫。

6.如抽出鮮血,應立即停止抽吸,并嚴密觀察有無心包壓塞癥狀出現。

7.取下空針前夾閉橡皮管,以防空氣進入。

8.術中、術后均需要密切觀察呼吸、血壓、脈搏等的變化。

腰椎穿刺術

腰椎穿刺術常用于檢查腦脊液的性質,對診斷腦膜炎、腦炎、腦血管病變、腦瘤等神經系統疾病有重要意義。有時也用于鞘內注射藥物,以及測定顱內壓力和了解蛛網膜下腔是否阻塞等。

【方法】

1.囑患者側臥于硬板床上,背部與床面垂直,頭向前胸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挽患者頭部,另手挽雙下肢胭窩處并用力抱緊,使脊柱盡量后凸以增寬椎間隙,便于進針。

2.確定穿刺點,以髂后上棘連線與后正中線的交會處為穿刺點并做好標記,此處相當于第3~4腰椎棘突間隙,有時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間隙進行。

3.自中線向兩側進行常規消毒,打開穿刺包,戴無菌手套,并檢查穿刺包內器械,鋪無菌孔巾,用2%普魯卡因自皮膚到椎間韌帶作做局部麻醉。

4.術者用左手拇指緊緊按住兩個棘突間隙,皮膚凹陷,右手持穿刺針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緩慢刺入,針尖稍斜向頭部,成人進針深度為4~6cm,兒童為2~4cm。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腦膜時,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時可將針芯慢慢拔出(以防腦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腦疝),即可見腦脊液流出。

5.放液前先接上測壓管測量壓力,讓病人雙腿慢慢伸直,可見腦脊液在

測壓表內隨呼吸波動,記錄腦脊液壓力。正常側臥位腦脊液壓力為70~180mmH20或40~50滴/分鐘??衫^續作Queckenstedt試驗,了解蛛網膜下腔有無阻塞。

6.取下測壓管,收集腦脊液2~5mL送檢;如需作培養時,用無菌操作法留標本。

7.術畢,將針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針,碘酒消毒之后,覆蓋消毒紗布,用膠布固定。

8.去枕平臥4~6小時,以免引起術后低顱壓頭痛。

【注意事項】

1.嚴格掌握禁忌證,凡疑有顱內壓升高者必須先做眼底檢查,如有明顯視乳頭水腫或有腦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處于休克、衰竭或瀕危狀態以及局部皮膚有炎癥、顱后窩有占位性病變者均列為禁忌。

2.穿刺時患者如出現呼吸、脈搏、面色異常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應處理。

3.鞘內給藥時,應先放出等量腦脊液,然后再予等量置換性藥液注入。

骨髓穿刺術

骨髓穿刺術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其檢查內容包括細胞學、原蟲和細菌學等幾個方面。

【方法】

1.選擇穿刺部位:①髂前上棘穿刺點,位于骼前上棘后l~2cm,該部骨面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無危險性;②髂后上棘穿刺點,位于骶椎兩側,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③胸骨穿刺點,胸骨柄或胸骨體相當于第1、2肋間隙的位置,胸骨較薄(約1.0cm左右),其后方為心房和大血管,嚴防穿通胸骨發生意外;但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豐富,當其他部位穿刺失敗時,仍需作胸骨穿刺;④腰椎棘突穿刺點,位于腰椎棘突突出處。

2.體位:胸骨或髂前上棘穿刺時,病人取仰臥位,棘突穿刺時取坐位或側臥位。

3.常規消毒局部皮膚,術者戴無菌手套。鋪無菌孔巾。用1%普魯卡因作局部皮膚、皮下及骨膜麻醉。

4.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適當的長度上(胸骨穿刺約1.0cm、髂骨穿刺約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針向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則應保持針體與骨面成30°~40°角),當針尖接觸骨質后則將穿刺針圍繞針體長軸左右旋轉,緩緩鉆刺骨質,當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針已固定在骨內時,表示已進入骨髓腔;若穿刺針未固定,則應再鉆人少許達到能固定為止。

5.拔出針芯,放于無菌盤內,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適當力量抽吸,若針頭確在骨髓腔內,抽吸時病人感到一種輕微銳痛,隨即有少量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為宜。

6.將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載玻上,急速作有核細胞計數及涂片數張備作形態學及細胞化學染色檢查。

7.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則可能是針腔被皮膚或皮下組織塊堵塞或干抽,此時應重新插上針

芯,稍加旋轉或再鉆入少許或退出少許,拔出針芯,如見針芯帶有血跡時,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

8.抽吸完畢,將針芯重新插入;左手取無菌紗布置于針孔處,右手將穿刺針連同針芯一起拔出,隨即將紗布蓋于針孔上,并按壓l~2分鐘,再用膠布將紗布加壓固定。

【注意事項】

1.術前應作出、凝血時間檢查,有出血傾向患者操作時應特別注意,對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與穿刺針必須干燥,以免發生溶血。

3.穿刺針頭進入骨質后避免擺動過大,以免折斷;胸骨穿刺不可用力過猛,以防穿透內側骨板。

4.抽吸液量如為作細胞形態學檢查不宜過多,以免影響有核細胞增生度判斷、細胞計數及分類結果。如臨床疑有敗血癥,則于骨髓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1.0ml,送骨髓培養。

5.骨髓液取出后應立即涂片,否則會很快發生凝固,使涂片失敗。

膝關節腔穿刺術

膝關節腔穿刺術常用于檢查關節腔內積液的性質,或抽液后向關節腔內注藥。

【方法】

1.患者仰臥于床或操作臺上,兩下肢伸直。

2.穿刺部位按常規進行皮膚消毒,醫師戴無菌手套,鋪消毒孔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自髕骨上緣外側,向內下方穿刺,即可從髕骨后面進入膝關節腔。

4.抽液完畢后,如需注人藥物,則應另換無菌注射器。

5.術后用消毒紗布覆蓋穿刺部位,再用膠布固定。

【注意事項】

1.穿刺器械及手術操作均需嚴格消毒,以防無菌的關節腔滲液繼發感染。

2.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關節軟骨。

3.如關節腔積液過多,于抽吸后應適當加壓固定。

恥骨上膀胱穿刺術

用于急性尿潴留、導尿未成功或無導尿條件者,需穿刺法置管建立膀胱造瘺者。

.

【方法】

1.仰臥位,可不剃毛,常規皮膚消毒,術者戴無菌手套,鋪無菌孔巾,檢查器械用物。

2.在恥骨聯合上2橫指中線處作局部麻醉達膀胱壁。

3.用普通腰椎穿刺針于麻醉點刺入皮膚,使與腹壁成45°傾斜向下、向后刺向膀胱。在刺入3~4cm時,拔出針芯,用50mL注射器試行吸尿。如無尿,在維持空針抽吸的情況下,繼續向深處推進,至有尿抽出時,將穿刺針再緩緩送入1~2cm.抽出首次尿液送常規檢查及培養。固定穿刺針,防止擺動,并保持深度。反復抽吸,將尿抽盡后把針拔出。穿刺部位用碘酒消毒后,覆蓋無菌輔料,用膠布固定。

4.需穿刺置管引流者,應在穿刺點用尖刀作皮膚小切口,用套管針刺入膀胱,拔出針芯,將相應粗細之導管放入膀胱,然后拔出套管針,縫合切口,固定導管,將引流管接無菌瓶及一次性引流袋。

【注意事項】

1.嚴

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穿刺前必須確定膀胱已極度充盈。

2.穿刺點切忌過高,以免誤刺入腹腔。

3.穿刺針方向必須斜向下、向后,且不宜過深,以免傷及腸管。

4.抽吸尿液時,應固定好穿刺針,防止擺動并保持深度,以減少膀胱損傷,并保證抽吸效果。

5.

膀胱穿刺后,應及時安排下尿路梗阻的進一步處理,防止膀胱充盈時針眼處尿外滲。

6.盡量避免反復膀胱穿刺。過多穿刺可致膀胱出血及膀胱內感染。

7.膀胱穿刺術后,應適當使用尿路抗炎藥物。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法

用于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大出血者。

.

【方法】

1.檢查氣囊有無漏氣。抽盡雙囊內氣體,將三腔管之前端及氣囊表面涂以液體石蠟。將三腔管從病人鼻腔送入,達咽部時囑病人吞咽,使三腔管順利送入至65%標記處,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內容物,表示管端已至幽門。

2.用注射器先向胃氣囊注入空氣250~300ml(囊內壓40~50mmHg),使胃氣囊充氣,用血管鉗將此管腔鉗住,然后將三腔管向外牽拉,感覺有中等度彈性阻力時,表示胃氣囊已壓于胃底部。再以0.5kg重砂袋通過滑車持續牽引三腔管,以達到充分壓迫之目的。

3.經觀察仍未能壓迫止血者,再向食管囊內注入空氣100~200ml(囊內壓30~40mmHg),然后鉗住此管腔,以直接壓迫食管下段的曲張靜脈。

4.定時自胃管內抽吸內容物,以觀察有否繼續出血,并可自胃管進行鼻飼和有關治療。

5.每2~3小時檢查氣囊內壓力一次,如壓力不足應及時注氣增壓。每8~12小時食管囊放氣并放松牽引一次,同時將三腔管再稍深人,使胃囊與胃底粘膜分離,同時口服液體石蠟15~20ml,以防胃底粘膜與氣囊粘連或壞死。30分鐘后再使氣囊充氣加壓。

6.出血停止24小時后,取下牽引砂袋并將食管氣囊和胃氣囊放氣,繼續留置于胃內觀察24小時,如未再出血,可囑病人口服液體石蠟15~20ml,然后抽盡雙囊氣體,緩慢將三腔管拔出。

【注意事項】

1.冠心病、高血壓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2.術前檢查三腔二囊管是否好用。

3.注意三腔二囊管插人位置及氣囊的壓力。

4.氣囊放氣、放松牽引要及時,以免不良損傷。

現場心肺復蘇術

心肺復蘇技術,是用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識喪失病人的一種現場急救方法。適用于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循環驟停(包括心搏驟停、心室纖顫及心搏極弱)。

【禁忌癥】

1.胸壁開放性損傷。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確心、肺、腦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無法逆轉者,可不必進行復蘇術。如晚期癌癥等。

【方法】

心肺復蘇(CPR)是一個連貫、系統的急救技術,各個環節應緊

密配合不間斷地進行。

1.證實:迅速用各種方法刺激病人,確定是否意識喪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阂豢矗?ldquo;看形態、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動脈、頸動脈搏動;”三聽:聽心音、證實病人心跳停止后應立即進行搶救。

2.體位:去枕平臥,將病人置于地上或硬板床上。

3.暢通呼吸道:采用仰額舉頜法,一手置于前額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與中指置于下頦處抬起下頦。有假牙托者應取出。清理口腔異物,用手鉤出固體異物。

4.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對口呼吸、口對鼻呼吸、口對口鼻呼吸(嬰幼兒)。

人工呼吸方法是:

(1)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位置下進行。

(2)用按于前額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在病人的鼻翼下端。

(3)術者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貼緊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均勻吹氣一次,看到病人胸廓抬起,持續1~2秒。

(4)一次吹氣完畢后,立即與病人口部脫離,同時松開捏鼻的的手,輕輕抬起頭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5)吹氣頻率:10~12次/分,或心臟按壓

30

次,吹氣2次(30:2)進行。吹氣時應停止胸外按壓。

(6)吹氣量:按7~10

ml/kg計算,一般不超過1200ml/次,以免引起肺泡破裂。

4.拳擊心前區為心臟驟停者第一步采取的搶救措施,要先于胸外心臟按壓。方法是從20~30cm高度向胸骨中下1/3段交界處用于捶擊1~2次。部分患者可瞬即復律。

5.胸外心臟按壓在人工呼吸的同時,進行人工心臟按壓。

(1)按壓部位:胸骨中、下l/3交界處的正中線上或劍突上2.5~5cm處(簡單確定方法是兩乳頭間)。

(2)按壓方法:①搶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緊放在按壓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兩手平行重疊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脫離胸壁。②搶救者雙臂應繃直,雙肩中點垂直于按壓部位,利用上半身體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壓,使胸骨下陷4~5cm(5~13歲3cm,嬰幼兒2cm)。③按壓應平穩、有規律地進行,不能間斷;下壓與向上放松時間相等;按壓至最低點處,應有一明顯的停頓,不能沖擊式的猛壓或跳躍式按壓;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骨定位點,但應盡量放松,務使胸骨不受任何壓力。④按壓頻率:80~l00次/分。

(3)按壓有效的主要指標:①按壓時能捫及大動脈搏動,收縮壓>8.0kPa;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膚等色澤再度轉紅;③擴大的瞳孔再度縮小;④出現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漸恢復,可有眼球活動,睫毛反射對光反射出現,甚至手腳抽動,肌張力增加。

(4)在胸外按壓的同時要進行人工呼吸,更不要為了觀察脈搏和心率而頻頻中斷心

肺復蘇,按壓停歇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0秒,以免干擾復蘇成功。

【注意事項】

1.發現病人,立即搶救,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環要同時進行。

2.人工呼吸注意氣道通暢,口對口應堵鼻,口對鼻應堵口,防止漏氣。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不能中斷,按比例進行。

4.胸外心臟按壓選好部位,避免損傷肋骨和肝臟。

5.一般情況下,不要搬動病人。

6.檢查生命體征必須在5個30:2循環之后,檢查時間不超過10秒。

急救止血法

適用于周圍血管創傷性出血;某些特殊部位創傷或病理血管破裂出血;減少手術區域內的出血。

【方法】

1.手壓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頭壓迫出血區域近側動脈干,暫時性控制出血。壓迫點應放在易于找到的動脈徑路上,壓向骨骼方能有效,例如,頭、頸部出血,可指壓顳動脈、頜動脈、椎動脈;上肢出血,可指壓鎖骨下動脈、肱動脈、肘動脈、尺、橈動脈;下肢出血,可指壓股動脈、腘動脈、脛動脈。

2.加壓包扎止血法:用厚敷料覆蓋傷口后,外加繃帶纏繞,略施加壓力,以能適度控制出血而不影響傷部血運為度。四肢的小動脈或靜脈出血、頭皮下出血多數患者均可獲得止血目的。

3.強屈關節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動脈出血不能制止,如無合并骨折或脫位時,立即強屈肘關節或膝關節,并用繃帶固定,即可控制出血,以利迅速轉送醫院。

4.填塞止血法:廣泛而深層軟組織創傷,腹股溝或腋窩等部位活動性出血以及內臟實質性臟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捎脺缇啿蓟蜃訉m墊填塞傷口,外加包扎固定。在做好徹底止血的準備之前,不得將填入的紗布抽出,以免發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5.止血帶法:止血帶的使用,一般適用于四肢大動脈的出血,并常常在采用加壓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況下,才選用止血帶。常用的止血帶有以下類型:

(1)橡皮管止血帶:常用彈性較大的橡皮管,便于急救時使用。

(2)彈性橡皮帶:用寬約5cm的彈性橡皮帶,抬高患肢,在肢體上重疊加壓,包繞幾圈,以達到止血目的。

(3)充氣止血帶:壓迫面寬而軟,壓力均勻,還有壓力表測定壓力,比較安全,常用于四肢活動性大出血或四肢手術時采用。

【注意事項】

1.止血帶繞扎部位:扎止血帶的標準位置在上肢為上臂上1/3,下肢為股中、下1/3交界處。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帶容易損傷橈神經,應視為禁區。

2.上止血帶的松緊度要合適:壓力是使用止血帶的關鍵問題之一。止血帶的松緊,應該以出血停止,遠端以不能摸到脈搏為度。過松時常只壓住靜脈,使靜脈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

3.持續時間:原則上應

盡量縮短使用上止血帶的時間,通??稍试S1小時左右,最長不超過3小時。

4.止血帶的解除:要在輸液、輸血和準備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觀察下放松止血帶。若止血帶纏扎過久,組織已發生明顯廣泛壞死時,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帶。

5.止血帶不可直接纏在皮膚上,上止血帶的相應部位要有襯墊,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6.要求有明顯標志,說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

常用切開技術

一、氣管切開術

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喉梗阻,造成呼吸困難;各種原因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需進行人工呼吸;某些頭頸部手術,因口腔插管影響手術操作。

【方法】

1.體位:①患者取仰臥位,肩下墊高,頭向后仰,頸部伸直并保持正中位,使氣管向前突出。②不能仰臥位者,取半坐或坐位,但肩下仍需墊高,頭向后仰伸。若頭后仰伸使呼吸困難加重,可將頭稍前屈,作切口后再后仰。

2.用碘酒、酒精進行常規皮膚消毒,消毒范圍直徑約20cm。打開氣管切開包,戴無菌手套,檢查切開包內器械,選擇適當大小的氣管套管,并將內管取出,套入通管芯,檢查套管系帶是否結實。鋪無菌巾。

3.用2%普魯卡因自甲狀軟骨下緣至胸骨上切跡作頸前正中皮下浸潤麻醉,氣管兩側也可注射少量麻醉劑。若病人已昏迷或緊急情況下,可不予麻醉。

4.切口:術者用左手拇指、中指固定喉部,示指按喉結以定中線。自環狀軟骨下緣至胸骨上切跡稍上作頸前正中切口,切開皮膚、皮下及頸淺筋膜。

5.分離氣管前軟組織:用止血鉗自白線處分離兩側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狀肌,并將肌肉均勻地拉向兩側,暴露氣管。

甲狀腺峽部通常位于第2、3氣管環前壁,若甲狀腺峽部較大,影響手術操作,則沿甲狀腺峽部下緣與氣管前筋膜之間分離,然后用甲狀腺拉鉤,將甲狀腺峽部向上牽引,即暴露氣管。將氣管前筋膜稍加分離,氣管環即清晰可見(注意分離過程中始終保持氣管居中,且經常用手指觸及氣管位置,以免損傷鄰近重要組織)。

6.確認氣管:①視診:分離氣管前筋膜后可見到白色的氣管環。②觸診:手指可觸及有彈性的氣管環。③穿刺:用空針穿刺可抽到氣體。

7.切開氣管:切開氣管前,氣管內可注入1%地卡因O.5ml,以防切開氣管后出現劇烈咳嗽。用尖刀于第2~3環正中自下向上挑開前壁。注意刀刃不宜插入太深,以免損傷氣管后壁及食道壁。

8.插人套管:氣管切開后,立即用氣管撐開器或中彎血管鉗撐開,插入氣管套管,迅速取出通管芯,套入內管。暫用手指固定套管。若分泌物較多,立即

用接有抽吸器的導尿管自套管內抽吸。

9.切口處理:①分別檢查氣管前壁兩側切口緣是否內翻,尤其是小孩。若內翻應用蚊齒鉗向外挑起。②仔細檢查傷口有無活動性出血,并予以妥善處理。③固定氣管套管,系帶打死結。④皮膚切口上端縫合1~2針。⑤正中剪開一塊紗布,墊襯于氣管套管底板下,以保護切口。

10.術后注意病人呼吸情況及有無皮下氣腫、氣胸、縱隔氣腫等,若發生并發癥應作相應處理。

【注意事項】

1.手術過程中要經常以手指判定氣管位置,以免手術入路偏離中線。

2.手術中注意不要過分向下分離頸前肌群,以免傷及胸膜頂。

3.兒童的胸膜頂一般較高,氣管切開時宜特別注意。

4.以尖刀挑開氣管軟骨環不宜過大(不超過周徑的2/5),以免術后氣管塌陷。

二、靜脈切開術

適用于急需輸液、輸血,而靜脈穿刺有困難;需要長時間輸液,估計靜脈穿刺不能維持過久;作某些特殊檢查,如心導管、中心靜脈壓測定以及靜脈高營養治療等。

【方法】

1.病人仰臥,選好切開部位。臨床上,多采用內踝上方的大隱靜脈。

2.用碘酒、酒精消毒局部皮膚;打開靜脈切開包,戴無菌手套;檢查包內器械;鋪無菌巾。

3.以2%普魯卡因2ml作局部浸潤麻醉,在所選擇的靜脈切開處作橫形皮膚切口約1.5~2cm。用小彎鉗沿血管方向分離皮下組織,將靜脈分離顯露l~2cm。用小彎鉗在靜脈下面引兩根絲線,并將靜脈遠端絲線結扎靜脈,而近端絲線暫不結扎。牽引提起遠端結扎線,用小剪刀在結扎線上方將靜脈剪一小斜口,將已接好注射器(內有注射鹽水)、排凈空氣的塑料管或平針頭插入靜脈切口,回抽見血后,再緩慢注入鹽水;后結扎靜脈近端絲線,并固定在插入的塑料管或針頭上;觀察輸液是否通暢,局部有無腫脹及血管有無穿破等現象,如有漏液,應加線結扎。切口用絲線縫合,并將縫合線固定在插入的塑料管上,防止拉脫。覆蓋無菌紗布,膠布固定,必要時用繃帶及夾板固定肢體。

【注意事項】

1.切口不宜過深,以免切斷血管。

2.剪開靜脈時斜面應向近心端,小于45°角,剪開1/2管壁。

3.插入的塑料管口應剪成斜面,但不能過于銳利,以免刺破靜脈。

4.靜脈切開一般保留3~5天,硅膠管可保留10天,時問太長易發生靜脈炎或形成血栓。

三、動脈切開與動脈輸血術

用于嚴重的急性失血性休克;心臟驟?;颊?,動脈切開輸血,配合復蘇術,以恢復正常血液循環和呼吸功能;血液透析治療;動脈造影術;休克經各種藥物治療無效,或伴有中心靜脈壓升高,左心衰竭而需要輸血者;經動脈注入凝血藥物或栓塞劑

以達到區域性止血或治療癌癥。

【方法】

視需要可選用橈動脈、股動脈或頸動脈等。臨床最常選用左側橈動脈。

1.患者仰臥,術側上肢外展90°,掌面向上,橈動脈處常規碘酒、酒精消毒.

2.術者戴無菌手套,鋪巾,局麻。

3.在橈骨莖突以上2cm處,沿橈動脈方向作一長2~3cm的直切口,亦可采用與橈動脈垂直的橫切口。

4.用蚊式鉗沿動脈鞘膜鈍性分離出橈動脈約1~2cm,切勿損傷伴行之靜脈。若單純行動脈輸血,則用穿插針直接向橈動脈穿刺,成功后,接上動脈輸血裝置(若無此設備,可將血液裝于多個50ml注射器內),行加壓輸血或輸注藥液,一般輸入速度為80~l00ml/分,通常1次輸入量為300~800ml。若施行插管術者,應在橈動脈下穿兩根“4”號線和膠布條一根。切開橈動脈后,立即將導管迅速插入,并用膠布條止血。

5.輸血與檢查操作完畢后,拔橈動脈內針頭或導管。切開橈動脈者,應間斷縫合動脈切口。

6.術畢觀察橈動脈搏動情況及遠端組織血運情況。

7.縫合傷口,蓋無菌紗布,膠布固定。

【注意事項】

1.動脈輸血適用于嚴重休克或急救復蘇,但使用動脈輸血的時機不宜過遲,當收縮壓低于60mmHg時,即應考慮動脈輸血。

2.動脈輸血或液體,主要是通過神經反射作用使血壓增高。一般在2

~3分鐘內可以注人100~200ml血液,總量通常約400ml。如超過1000ml而血壓仍無改善者,應改用其他方法。

四、膿腫切開引流術

用于淺表膿腫已有明顯波動;深部膿腫經穿刺證實有膿液;口底蜂窩織炎、手部感染及其他特殊部位的膿腫,應于膿液尚未聚集成明顯膿腫前施行手術。

【方法】

局部皮膚常規消毒、戴手套、鋪無菌巾。

淺表膿腫切開引流

1.用1%普魯卡因沿切口作局部麻醉。

2.用尖刀刺入膿腔中央,向兩端延長切口,如膿腫不大,切口最好達膿腔邊緣。

3.切開膿腔后,以手指伸入其中,如有間隔組織,可輕輕地將其分開,使成單一的空腔,以利排膿。如膿腔不大,可在膿腫兩側處切開作對口引流。

4.松松填入濕鹽水紗布或碘仿紗布,或凡士林紗布,并用干紗布或棉墊包扎。

深部膿腫切開引流

1.選用適當的有效麻醉。

2.切開之前先用針穿刺抽吸,找到膿腔后,將針頭留在原處,作為切開的標志。

3.先切開皮膚、皮下組織,然后順針頭的方向,用止血鉗鈍性分開肌層,到達膿腔后,將其充分打開,并以手指伸入膿腔內檢查。

4.手術后置入干紗布條,一端留在外面,或置入有側孔的橡皮引流管。

5.若膿腫切開后,腔內有多量出血時,可用干紗布按順序緊緊地填塞整個膿腔,以壓迫止血,術后2天,用無菌鹽水浸濕全部填塞

之輔料后,輕輕取出,改換煙卷或凡士林紗布引流。

6.術后做好手術記錄,特別應注明引流物的數量。

【注意事項】

1.結核性冷膿腫無混合性感染時,一般不作切開引流。

2.為保證膿腔引流通暢,切口須作在膿腔的最低部位,且切口必須夠大,也可作1~2個對口引流。

3.切開時不能損壞重要血管、神經,顏面部的切開引流應注意盡可能不損壞面容。

4.切口部位的選擇,應注意愈合的瘢痕不影響該處的功能,尤其是手指的觸覺,手的握力,足的負重及關節的運動功能。

5.引流物的選擇必須恰當,一般淺表的膿腫可用凡士林紗布或橡皮條引流,而深部膿腫或膿腔較大、膿液較多者,可用橡皮管引流。

清創術

各種創傷傷口均由不同成度的污染,經過處理,使之成為較清潔或清潔傷口,可能達到一器期愈合的方法稱為清創術。

(一)

操作步驟

1.

先以無菌紗布覆蓋傷口,用汽油擦凈油污,再以肥皂水清洗傷口周圍皮膚,必要時可用軟刷。剃去毛發。拿開傷口覆蓋紗布,以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內污物、血塊和異物。

2.

洗手、戴無菌手套。常規消毒,鋪無菌巾。檢查傷口,清除血塊及異物,有活動出血予以止血。

3.

將污染、切緣參差不齊和失去活力的組織予以切除,一般切除1~2mm創緣。如傷口較深、口小,克適當擴大創口使清創完全。清創時隨時以生理鹽水沖洗。檢查創面組織色澤是否正常,止血是否徹底。

4.

更換手套、器械等。再次消毒、鋪無菌巾,縫合傷口。注意要按層次縫合,不存留死腔。

(二)

注意事項

1.

傷后8小時以內傷口清創后可一期縫合。傷后8~12小時,污染不嚴重、清創徹底、已給予抗生素者可以考慮一期縫合,術后勤差傷口。

2.

頭面、頸部傷口及有血管、神經外露或與關節相通者也可一期縫合,術后應用抗生素。

3.

超過12小時在清創,或者傷口嚴重污染者,不宜一期縫合,或僅縫合深層,皮下、皮膚放引流,觀察2~3天,如無感染現象則延期縫合。

4.

經過10~14天,傷口又新鮮肉芽組織填滿者也可考慮二期縫合。

5.

面部創緣要少切或不切,一面瘢痕過大影響面容,要盡量保留和修復重要血管、神經、肌和關節囊,與軟組織相連的骨片應予以保留。已游離的的大骨片清潔后放回原處,以免骨質缺損。

6.

所有清創均應肌注破傷風抗毒素1500U,注射前先做過敏試驗,陽性者采用脫敏注射法。

皮膚腫物切除術

適應癥:

皮膚良性或惡性小腫物、皮膚活組織取材等。

操作步驟

1.主要器械。消毒切開包。

2.常規消毒皮膚、鋪巾、局部浸潤或區域阻滯麻醉。

3.皮膚切口設計、切開方法、止血、

縫合等同美容外科學部分。

注意事項

1.皮膚良性腫物,可僅切除腫物。皮膚惡性腫物,則須多切5~10mm腫物周邊正常皮膚,或在冷凍切片指導下切除。必要時術前還需X線或超聲等檢查以判斷腫瘤侵犯深度。

2.耳前、頰部皮膚腫物切除,由于接近面神經,盡量不要深入到面頰淺筋膜以下,以免損傷面神經。

3.皮膚囊腫的切除應完全切除,保持囊壁完整,以免復發。

4.治療過程中力求保護自然解剖位置,減少瘢痕及色素沉著形成。

術后處理

操作技術范文第4篇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員工操作行為,結合企業實際,特修編《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在修編過程中歷經了基礎資料收集、工種工序調研、技術人員起草、員工座談討論、主管部門審定、集團公司會審等階段。修編人員緊密結合現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行業規范、技術標準、開灤近年來的安全生產情況和典型事故案例,使新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更適應廣大員工現場操作。

新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分礦井采煤、礦井掘進、礦井開拓、礦井機電、礦井運輸、通風安全、地質測量、洗選加工、礦山救護、事故預防、基本建設、機械制修、發電供電、鐵路運輸、經貿港口、煉焦化工、民爆器材、建筑材料、多經林業、電信網絡、社區服務、勞服系統等二十二篇。

這次修編以工種為主,增加了個別工序和新設備新工藝的操作規程。主要工種的操作規程包括:適用范圍、上崗條件、安全規定、操作準備、安全確認、操作順序、正常操作、特殊操作、收尾工作九個方面。為防止安全生產事故重復發生,把近年來典型事故案例中明確提出的具體操作要求和防范措施做為此次修編的重點補充內容,同時添加了“事故預防篇”。

《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是三大規程之一,是規范員工操作、減少安全事故、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全體員工要認真學習掌握,自覺按章操作,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實現本質型安全人,努力向本質安全型企業邁進。

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操作技術范文第5篇

2.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

3. 危險化學品購銷管理制度

4. 危險化學品購銷管理制度

5.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6. 防中毒、防泄漏管理

7.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8. 安全獎懲制度

9. 安全培訓教育制度

10. 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11. 安全風險管理制度

12. 事故管理制度

13. 應急管理制度

14. 職業健康管理制度

操作技術范文第6篇

1、停車場和維修場地不許堆放易燃品,應及時清除破布和棉紗。

2、操作中禁止抽煙和赤膊、穿拖鞋、不準濕手、油手操作駕駛。

3、進入工作面之前,司機要認真檢查巷道頂板、兩邦的巖石情況,認真觀察出礦迎頭的礦堆情況。處理眉線的大塊應由專業人員完成,決不允許司機用鏟斗去扒、鉤礦、挑頂等。

4、運輸巷道叉點急彎、陡坡和鏟運機靠進溜井口處應設警示牌。

5、在對液壓系統進行維修時,高壓部分油管不允許帶壓折卸,只能卸壓后方可維修否則高壓油對人造成傷害。

6、鏟運機不許帶病作業。

8、鏟運機在斜坡道上運行時,只允許掛低速檔(

一、二檔),不得高速駕駛,嚴禁柴油機熄火滑行,嚴禁在斜坡道上停車。

9、嚴禁無喇叭、無燈行駛;開機前要鳴喇叭向周圍發出警示信號。

10、嚴禁用鏟車載人和導爆索、雷管等爆破器材;禁止鏟運機舉升人員從事高處作業。

11、禁止人員在高舉的鏟車斗下面停留或通過。

12、駕駛員離車前,應將鏟斗放到地面,禁止鏟斗懸空時駕駛員離車。

13、工作中發現后輪翹起或機身前傾,應立即將鏟斗放下,并減少鏟裝量或改變鏟裝條件。

14、爆破前必須把鏟車開到安全地點停放;禁止冒炮煙進入作業。

井下汽車駕駛員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嚴格遵守國家有關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嚴格遵守項目部下發的《斜坡道行車及道路養護管理制度》之規定。

二、汽車駕駛員必須經過訓練,經管理部門考試合格發給執照,方可獨立駕駛車輛。實習駕駛員除持有實習駕駛證外,應有正式司機隨車駕駛;嚴禁無照開車。

三、開車前嚴禁飲酒。行車、加油時不準吸煙、飲食和閑談,駕駛室不準超額坐人。

四、行車前必須檢查剎車、方向盤、喇叭、照明、信號燈等主要裝置是否齊全完好,嚴禁帶“病”出車和開“病”車。

五、汽車在起步,倒車、調頭、拐彎、過十字路口、井下各巷道口等時,應鳴號、減速、靠右行;通過交叉路口時,應“一慢、二看、三通過”;交會車時,要做到禮讓“三先”(先讓、先慢、先停)。

六、汽車進出硐口時速度不超過5公里;下斜坡道時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

七、在井下行駛時,要密切注意周圍環境和人員動向。并應鳴號,低速慢行,隨時做好停車準備。

八、嚴禁超重、超長(車身前后兩公尺)超寬(車向左右0.2公尺)、超高(從地面算起4公尺)裝運。裝載物品地捆綁穩固牢靠,載汽車不搭乘無關人員。

九、停車時要選擇適當地點,不準亂停亂放。停車后應將鑰匙取下,拉緊手剎車制動器。

十、貨車載人時,嚴禁超過規定人數。汽車開動時,應待人員上下穩定,關門起步。嚴禁搶上搶下。腳踏板、保險杠嚴禁站人。

十一、裝物料時,司機必須離開駕駛室,不準在此時檢查、修理車輛。 十

二、司機不允許疲勞駕駛車輛。

十三、司機必須服從爆破警戒人員的指揮,不得擅闖警戒區。 十

四、車輛上必須配備滅火器。

上一篇:案件調查方法范文下一篇:運動鞋市場調查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