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如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范文

2023-09-18

如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范文第1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順利完成“十一五”時期的各項任務,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關系現代化建設全局

經濟增長是靠資本、資源、勞動力和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推動的。各種要素的組合不同,經濟增長會呈現不同的方式。如果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資本、資源和勞動要素投入數量的增加來推動,增長就是粗放式的;如果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技術的進步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來推動,增長就是集約式的。

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就是使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質消耗推動,轉向主要依靠提高各類要素的投入產出效率推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就。從1980到2005年,按可比價格計算,每萬元GDP能源消耗從13.26噸標煤下降到4.75噸標煤,下降64.2%。這樣的下降幅度既不遜于發達國家,也不遜于發展中國家。根據世界銀行《2006年世界發展指標》,按國際購買力平價(2000年美元)計算,從1990年到2003年,我國每千克石油當量產生的GDP增長了1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增長21%,其中高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低收入國家分別只增長11%、40%和20%。

但是,這種明顯的成績是以過去經濟增長粗放程度過高為基數的。從單位產品實物量能耗、物耗的絕對水平來看,與世界先進水平甚至平均水平相比,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粗放特征依然十分突出。我國礦產資源總回收率僅為30%,比世界先進水平低20個百分點。從總體上看,經濟增長方式遠未實現全局性、根本性的轉變。

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加快,資金投入、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大幅度增加。2003-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6.8%,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13.6%,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也呈增長之勢。展望未來,資源環境形勢更加嚴峻,加快增長方式轉變任務更加緊迫。

深刻認識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的體制根源

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與我國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及其整體技術水平有關,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城市化進程遠未結束,以住房、汽車需求快速增長等

為代表的消費結構升級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必然會使我國現階段的增長呈現出某些高物質消耗特征。

但是,應該看到,導致增長方式粗放有深刻的經濟體制方面的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是:

價格體系未能充分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比如,水資源是我國最為稀缺的資源,但我國的水價卻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低水價導致了對水資源的過度消耗和浪費:農業用水的低價格,弱化了節水技術和設施的投資激勵,固化了農業的大水漫灌方式;居民用水的低價格,造成了生活用水的嚴重浪費。再比如,土地也是我國最稀缺的資源,但長期以來,由于土地征用、交易制度不完善,致使大量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被低價征用,轉讓價格沒有充分反映土地的稀缺程度,從而降低了稀缺土地資源的使用成本,形成了粗放利用土地的慣性。

企業成本未能充分反映其全部社會成本。通過制定和嚴格執行一定的質量、安全、能耗、物耗以及污染排放等標準,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的協調,是市場經濟中需要政府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領域。在明確和嚴格的標準之下,企業為了達到社會要求,就需要進行技術創新、更新設備或加強管理,從而有利于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而目前我國不僅缺乏比較完善的社會標準體系和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對于已有的法規標準,也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這一方面使企業喪失了進行技術創新、設備更新或強化管理以降低消耗、減少污染排放的外在壓力和內在動力,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企業敢于在執行現行標準和政策時弄虛作假、頂風違規。

稅費政策不合理。比如,當前在煤炭等礦產資源開采方面,由于資源稅實行按照開采量征收,開采過程中往往發生只開采易開采部分和遺棄不易開采部分的現象。這不僅造成了礦產資源的嚴重浪費,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采取綜合措施,加快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一個涉及經濟、技術、社會等多方面體制和政策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消費者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通力合作。需要從優化經濟結構、促進技術進步、加強生產管理、鼓勵理性消費等多方面采取綜合系統的措施。要真正落實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本國策,當然,最根本的是要為經濟的集約化增長提供一個良好的體制環境。當前,要從如下方面入手,加快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優化經濟結構,增進結構效益。經濟結構不合理既是經濟增長方式不合理的表現,也是導致經濟低效運行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把優化結構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要抓手。一要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廣泛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提升制造業,大力開拓服務業新領域,抓緊構建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附加價值高、吸納就業多的產業結構體系。二要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形成既有利于規范、有序、有效競爭,又有利于實現

規模經濟的大、中、小企業合理分布的格局。三要優化所有制結構,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形成各種所有制企業相互競爭而又共同發展的局面。四要優化出口結構,促進技術水平高、附加值大的產品增加出口,提高比重。

增加政府投入,促進資源和環境技術的進步。促進增長方式轉變,必須大力開發新能源、新材料、資源節約、污染處理、生態治理和恢復等方面的技術。這些技術研發成功后社會效益比較明顯,但研發過程投資密集,研發失敗的風險比較大,單個企業或者研究機構研發積極性不高,使得這些技術的供給難以滿足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因此,要加大政府對這些技術領域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在相關技術領域進行技術發明和技術革新。

提升管理水平,減少管理漏洞。從政府的角度講,應當通過制訂嚴格的物耗、能耗和污染排放標準,并依法嚴格執行,從外部促使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和轉變生產方式。從企業角度講,則要通過不斷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完善激勵機制,實施供應鏈管理,優化生產和工藝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倡導理性消費,反對鋪張浪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增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消費模式。因此,要加強對消費者的宣傳教育,提高廣大消費者對我國基本國情和面臨挑戰的認識,增強其合理消費、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同時,要通過完善消費政策,提倡文明、環保和節約的生活方式。

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完善相關制度。一是加快重要資源價格改革,增加粗放利用資源性產品的成本。深化電力、石油、天然氣、煤炭、水等重要資源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讓市場在配置資源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二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嚴格土地法制,合理調整土地收益分配機制,適當增加利用土地的成本。落實和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切實維護農民的土地權益。根據新的資源供求形勢,進一步完善國土資源規劃,強化規劃約束和用途管制,嚴格區分公益性用地和經營性用地,嚴格控制征地規模,健全并堅決執行經營性用地招標、拍賣和掛牌出讓制度,確保土地價格形成的公開化、透明化。四是完善稅收制度。從生產、銷售(包括到國外銷售)、消費等各個環節,鼓勵節約,抑制浪費。

如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范文第2篇

粗放型農業增長方式是指主要靠生產總量的增加,即通過土地、勞動和資本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實現農業增長,不注重品種的質量,不惜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造成高投入、低效益,自然資源退化,生態環境惡化。集約型農業主要是提高現有的生產要素的效率,同時要求高產、優質、高效。它的特征是,通過技術進步,提高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和勞動者素質,經濟效益高,產品競爭力強,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改革以來中國農業的增長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從1979年到1995年,中國農業總產值的年平均增長速度超過了6%。改革以來,中國農業增長的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趨勢如何?本文從實證分析的角度,對改革以來我國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進行測定,為確定我國農業發展政策提供依據。

一、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評價指標體系

為全面、綜合評價我國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狀況,首先要建立反映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反映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評價指標體系應遵循以下原則:(1)指標體系的科學性:農業增長方式轉變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要嚴格按照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科學內涵,結合農業系統的實際,對農業增長方式的現狀及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程度作出科學的描述;(2)指標體系的完整性: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是從多方面反映出來的,如是粗放型還是集約型、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快慢如何、集約化水平的高低如何等均應在指標體系中得到反映;(3)指標體系的可行性:即評價指標體系不僅要盡可能完善,而且要考慮資料的易于取得,以便在實際進行評價時具有可操作性;(4)指標之間的獨立性:評價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實際上是從不同的側面進行評價,因而指標之間應是相互獨立的,要避免評價指標之間不必要的重復。

根據以上原則,建立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評價指標體系如下:

(一)反映農業增長集約化程度的指標—農業集約化程度 農業產出取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記為Y,在Y增長額ΔY中,可以分解為按集約型增長和按粗放型增長兩部分,由于集約型增長主要是靠提高投入產出率而獲得的增長,而粗放型增長主要是靠增加投入獲得的增長,于是有:ΔY=Y1-Y0(投入產出率1-投入產出率0)×投入1+(投入1-投入0)×投入產出率0=T1+T2

式中:T1代表集約型增長獲得的增長額,T2代表粗放型增長獲得的增長額。

農業投入要素主要有土地、勞動力、農業固定資產、中間投入等,由于農作物總播面積有一定波動性,在此暫不考慮。由集約型獲得的Y增加額

T1=(ΣQ1K1-ΣQ0K1)×α+(ΣB1L1-ΣB0L1)×β+(ΣN1M1-ΣN0M1)×γ (1)

式中:Q

1、Q0為報告期、基期的農業固定資產生產率,K1為報告期的農業固定資產;B

1、B0為報告期、基期的農業勞動生產率,L1為報告期的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N

1、NO為報告期、基期的農業中間投入生產率,M1為報告期的農業中間投入;α、β、γ為固定資產、從業人員、中間投入對產出的彈性系數。

于是:農業集約化程度=T1/ΔY (2)

農業集約化程度代表了在農業增長中集約型增長所占的比重,農業集約化程度指標值越大,說明集約化程度越高;當農業集約化程度小于或等于零時,則說明農業增長完全是粗放型。

(二)反映粗放型還是集約型的指標—投入彈性系數 由于粗放型增長主要是靠增加生產要素投入獲得增長,而集約型增長主要是靠提高投入產出率來獲得增長,因此我們可以構造一個指標來反映農業增長中有多少是靠增加生產要素投入取得的,據此判斷農業增長是粗

放型還是集約型,這就是投入彈性系數。

投入彈性系數=生產要素投入增長率/農業增長率=(固定資產增長率×α+從業人員增長率×β+中間投入增長率×γ)/農業增長率

(3)

投入彈性系數≤0,說明完全是集約型;投入彈性系數≥1,說明完全是粗放型;該指標介于0和1之間說明是粗放和集約結合型。

實際上,投入彈性系數也可以反映出要素生產率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程度,由索洛方程:要素生產率增長率=農業增長率-(固定資產增長率×α+從業人員增長率×β+中間投入增長率×γ)

要素生產率對農業增長的貢獻=要素生產率增長率/農業增長率=1-投入彈性系數

(4)

因而,在投入彈性系數和要素生產率對農業增長的貢獻這兩個指標中,只要計算出一個,另一個就很容易求出。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高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科技進步因素主要是在要素生產率中得到反映,所以投入彈性系數也可以反映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投入彈性系數越小,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越大。

按照獨立性原則,這兩個指標只要選取一個即可,考慮到投入彈性系數從經濟意義上更具有直觀性,我們選取投入彈性系數作為反映農業增長是粗放型還是集約型的指標。

(三)反映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快慢的指標—農業要素生產率增長率

由于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目標是要使農業要素生產率得到提高,因此農業要素生產率提高的速度,也就代表了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速度。于是反映農業生產要素生產率提高速度的指標有:

(1)勞動生產率增長率=(B1-B0)/B0 (5)

(2)固定資產生產率增長率=(Q1-Q0)/Q0 (6)

(3)中間投入生產率增長率=(N1-N0)/N0 (7)

(4)土地生產率增長率=(G1-G0)/G0 (8)

以上四項要素生產率增長率指標均為正指標,從四個不同的側面反映了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快慢。

二、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測定

為了對改革以來我國農業增長方式轉變情況進行實證分析,我們收集了1978年至1995年農業投入與產出的主要指標。其中產出指標農業總產值為用1978年不變價表示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投入指標中農業從業人員為農、林、牧、漁業逐年年平均從業人員;農業總播面積取各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年平均值;農業中間投入由1978年不變價的農業總產值減去不變價農業增加值得到;農業固定資產的資料只有1983年以后的當年價數據,為了與其它指標在時間上一致,我們取逐年的農機總動力加上役畜動力作為農用動力,這部分包括了農業生產用固定資產的絕大部分。

(一)α、β、γ的測定 根據收集的數據,用TSP軟件先對時間序列進行移動平均,然后建立農業生產函數模型:

LNY=-3.3607+0.3096LNK+0.4801LNL+0.4544LNM

(3.3114) (2.0606) (7.9708)

_

R[2]=0.9966 R[2]=0.9956

D.W=1.8348 F=964.5080

對回歸系數標準化,則 α=0.248

9、β=0.38

59、γ=0.3652

(二)農業增長率、農業要素增長率和農業要素生產率的計算 根據收集的數據,用環

化公式計算出農業總產值增長率和固定資產增長率、從業人員增長率、中間投入增長率、總播面積增長率等農業要素增長率,并計算出勞動生產率、固定資產生產率、中間投入生產率、土地生產率等農業要素生產率指標。

(三)農業增長方式轉變指標的計算 根據數據和測定的α、β、γ值,用公式(1)、(2)計算出集約化程度,用公式(3)計算出投入彈性系數,用公式(5)、(6)、(7)、(8)計算出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固定資產生產率增長率、土地生產率增長率和中間投入生產率增長率,見表1。表1 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指標

(附圖 )

三、我國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分析

由表1可見,從1979年到1995年,在農業集約化程度指標值中,有6年為負值,這6年農業增長是完全粗放型,其它年份農業增長方式均是粗放與集約結合型;17年中只有1年超過0.5(1984年),是以集約型為主,其它年份均以粗放型為主;由此可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增長方式的集約化程度不高,仍然是以粗放經營為主。

在投入彈性系數指標值中,17年中有16年投入彈性系數大于0.5,其中有6年大于1,這說明大部分年份農業增長主要是靠增加生產要素投入取得的,這項指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國的農業增長方式是以粗放型為主。

從生產要素生產率增長率來看,勞動生產率增長率有1年為負值(1984年),1年為零,其它15年均為正值,其中有3年的增長率超過10%;固定資產生產率增長率有8年為負值;土地生產率增長率除2年為零外,其余均大于零;中間投入生產率增長率有12年為負值。這說明在農業增長方式轉變中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的提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固定資產生產率、中間投入生產率大部分年份呈下降趨勢,我國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速度不快。分階段來看,不同階段我國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指標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指標

(附圖 )

1979-1995年,我國平均農業集約化程度為-0.079,這說明改革開放以后的17年間,我國農業增長方式是完全粗放型,由此可看出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迫切性。投入彈性系數的平均值為0.820,即要素生產率對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8%,這個指標的結果比一些經濟學家的研究結果低,遠低于農業發達國家要素生產率對農業增長中的貢獻率,反映出我國農業科技進步水平低。土地生產率年平均增長率為6.676%,是要素生產率增長率中最高的,但由于我國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今后耕地還要繼續減少,不斷提高土地生產率仍然是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一項重要措施。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年平均增長率為5.512%,僅次于土地生產率增長率,然而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基數太低,1995年第一產業人均GDP僅為全國人均GDP的1/4,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長率的任務仍很艱巨。固定資產生產率和中間投入生產率的年平均增長率均為負值,這反映出我國農業的資源消耗高、固定資產利用率低,如我國的化肥利用率不到30%,而有些農業發達國家化肥利用率達到60%-70%。這兩項要素生產率增長率低,成為我國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最大制約因素。

為了分析不同年份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綜合效果,有必要對六項指標進行綜合,這里,我們采用了一種常用的功效系數法進行綜合,取表1中各項指標的最差值作為不容許值,最好值為滿意值,即可將表1中的實際值轉換成單項功效系數,再用專家調查法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假設六項指標的權重依次為0.30、0.30、0.10、0.

10、0.10、0.10)用加權和公式即可求出不同年份的總功效系數,計算結果見表3??偣π禂翟酱?,代表農業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的越快。

如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范文第3篇

經濟結構調整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在經濟結構調整中,通過技術進步、產業轉移、體制和組織創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我國經過20多年的高速增長,已經進入必須通過結構調整才能促進經濟發發展為目標,積極主動、全方位地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堅持在發展中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在經濟結構調整中保持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結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地區發展不協調。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有利于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在物質上保證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的實現,從而保持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興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刻不容緩:一是,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更好適應全球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增長一度帶來嚴重沖擊。這種沖擊表面上是對增長速度的沖擊,實質上是對發展方式的沖擊,對過多依賴外需的增長結構的沖擊;二是,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對資源進口的依賴程度明顯上升,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資源環境的瓶頸約束。

如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范文第4篇

我國的經濟建設正在持續加快, 雖然提出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策略, 但城市經濟依然是經濟建設的重心。城市居民所占的經濟比重還在持續升高, 因此成了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是一項具有戰略性意義的任務, 對于全國的經濟增長以及提高整體經濟素質具有非凡的意義。另外, 城市經濟的穩定增長有利于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 是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途徑。城市經濟增長并非單方面的努力就可以達到, 其增長關系到很多領域, 除了自身尋求進步以外, 還需要國家政府的支持, 而政府通常是通過財政稅收政策發揮作用, 從而促進經濟方式發生轉變。

2 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受到的制約因素

2.1 制度因素

目前, 我國的城市經濟增長方式依然與制度、體制相關聯, 適應于權力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 而我國當前已然處于社會主義的民主時期, 如果還通過行政指揮來控制經濟, 那么必然會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產生影響。

2.2 經濟因素

經濟的增長方式不是根據個人的主觀意愿進行轉變的, 而是由現有的生產力和經濟增長能力決定的。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 生產力和生產要素會出現不同, 這兩者與市場的結合會出現不同的特征。目前的經濟增長方式仍以粗放型為主, 欠缺技術含量, 制約了技術、文化和資本等。

2.3 人才因素

我國是農業大國, 雖然“普九”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還有大部分的人民基本文化素質不高, 部分領導干部的素質也不過硬。然而城市經濟增長需要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支撐, 因此較低的人才素質與經濟增長不匹配, 從而制約了經濟增長。

2.4 科技因素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 我國的科技力量也在不斷進步, 但科技在創新方面卻始終沒有得到多少突破, 在經濟增長過程中, 常常出現高能耗和高污染的情況, 使經濟增長受到阻礙。

3 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與財政稅收政策的關系

粗放型和集約型是城市經濟增長的兩種方式, 由前者向后者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過程涉及了多個領域同時需要多方的配合才能達成。其中, 政府的經濟政策調整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經濟政策調整的關鍵就在于利潤動機和物質利益是影響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稅收是對國民的收入進行再分配的一種手段, 因此對于經濟的調整產生重要影響。經濟增長方式和財政稅收政策兩者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經濟增長方式是執行稅收政策的基礎和對象。財政稅收政策是政府對經濟進行調控的一種手段, 具有穩定經濟發展的作用, 在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上更是具有重要意義。

4 財政稅收政策的應用

4.1 提高城市發展潛力

經濟的增長長期受到各種挑戰, 要想經濟發展始終保持平穩態勢, 就需要提高對財政稅收政策使用的效果。保持城市范圍投資的穩定增長, 對于外需進展較差的城市可以適當增大赤字。投資方向應該集中于產業技術革新、人才的培育、居民生活保證和城市環境改造上面, 以此提高城市經濟的發展潛力。

4.2 優化投資政策

較強的投資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城市居民的收入, 所以, 財政投資一直是政府控制經濟增長的一項重要舉措, 但同時也是國家財政的一筆大支出, 給國家財力增加了壓力, 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加強稅收管理, 以保證投資力度。另外, 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科技的進步, 因此在投資力度之外, 應該注重企業科技的創新投資、創新人才培養上的投資, 使投資達到最好的效果。

4.3 進行稅收政策的完善

稅收政策需要從多個角度去進行完善:一是改進優惠政策。對地方的重點企業、創新企業和民用企業給予更多優惠, 以扶持其發展。二是增值稅的制度需要完善。對于出口產品采取低稅率或零稅率的政策, 對于其生產加工過程采取減稅措施, 從而加強企業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三是優化稅收的管理服務。制作稅收政策的宣傳冊, 普及并加深居民對優惠政策的了解, 創造優良的稅收代理環境。

4.4 建立并完善績效考評體系

當前國內在財政資金分配方面的績效考評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 考評方法比較簡單, 因此需要在當前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與完善。對地方的情況與城市的發展潛力進行了解, 實行集中考核與日??己讼嘟Y合的考核方式, 利用管理學、統計學等知識客觀分析稅收政策取得的成效并公示, 另外還需要對考評的結果進行問題分析, 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5 結語

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正處于關鍵階段, 是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時期。想要完成增長方式的轉變首先要認清當前存在的問題, 再結合不同時期的轉變經驗, 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 科學合理地實行財政稅收政策, 針對性地解決當前的問題, 可有效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的轉變。

摘要:我國的城市建設一直在加快發展, 但需要城市經濟的穩定增長。然而, 我國目前的城市經濟增長方式仍以粗放型為主, 所以需要向集約型進行轉變。稅收政策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調控手段, 對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先對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所受的制約因素進行了介紹, 然后闡述了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與財政稅收政策的關系, 最后對財政稅收政策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城市經濟增長,財政稅收,政策

參考文獻

[1] 郝瑞軍.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財政稅收政策分析[J].改革與開放, 2017 (10) .

[2] 許明.探討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財政稅收政策[J].科學與財富, 2016 (12) .

[3] 李學軍.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財政稅收政策探究[J].現代商業, 2016 (18) .

如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范文第5篇

所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即傳統的粗放式增長轉變為集約式,從開源節流,采用新技術、新能源、新的、科學的管理方式等等方面著手,降低生產、加工成本的同時也為保護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開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主要是就建設、發展城鄉一體化、縮短城鄉差距,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增加其收入而開展的,這在加速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的同時也是在為我國2020年的發展目標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做準備;

統籌區域發展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意義可參照前文,基本沒有大的出入,大目標一致,意義大同小異

答: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意義: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環靜生態,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爭力。最后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

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

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動實踐。

三、統籌區域發展的重大意義:

1、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

2、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社會主義本質和市場經濟規律的盡然要求。

3、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事關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局。

4、有利于縮小地區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

5、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

6、有利于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7、有利于增進民族團結、保持社會安定和邊疆安全。

8、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四.建設資源節約型的意義:

1、它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國際競爭力

3、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4、建設資源節約型型社會,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保障。

5、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保障國家安全和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舉措。

6、建設資源節約型型社會,是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

五、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大意義:

如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范文第6篇

摘要:農業作為我國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的農業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具有較高的粗放程度,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的進程緩慢。改變農業增長方式是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制約農業經濟長遠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才能切實促進我國農業經濟持續發展。因此,如何加使得我國農業增長方式轉變、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成為了廣大專家學者研究的課題。本文通過對農業增長方式相關理論的闡述,對影響我國農業增長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對加快農業增長的路徑給出了自己淺略的見解。

關鍵詞:農業增長 農民收入 三農問題;

近年來,三農問題成為了我國農業政策關注的焦點。我國農業正面臨著產業結構單一、產品銷售渠道不暢、生產技術落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生產資源減少、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從根本上分析就是因為我國農業增長方式仍然屬于粗放型增長。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實現我國農業經濟增長,就必須通過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來推進農村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造高產、優質、生態、安全新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因此如何加快農業增長方式轉變成為了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一大問題。只有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才能加快農業經濟增長,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1、農業增長方式與其轉變的含義

1.1農業增長方式

農業增長方式即農業經濟增長方式,是指在推動農業經濟增長中各種要素的組合方式和各種要素組合起來推動經濟實現增長的方式[1]。簡而言之,對農業增長方式的理解可以概括為農業經濟增長過程中哪些生產要素組合方式和運營方式起到了作用。根據生產要素組合方式和運營方式的不同,農業增長方式分為了兩種模式:一是粗放型增長,二是集約型增長。我國農業增長方式屬于粗放型增長。

1.2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農業增長方式轉變是指通過現代科學生產技術、現代工業機械設備、現代管理理論和經營方法對農業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利用、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達到農業經濟增長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到集約型增長方式的轉變。

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根本目標是為了通過不斷提高農業增長中的科技含量,達到提高農業生產要素的綜合生產率,穩定提高農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經濟效益水平,形成農業優良結構、良性循環以及農業適度規模經濟等目的。

2、影響農業增長緩慢的因素分析

2.1土地規模

我國現有的法律制度對農民擁有的土地經營權缺乏全面的規定,就使得農民對自己所擁有的土地經營權產生模糊觀念,這些在經營權上面出現的限制和約束就使得農民的最終效益出現偏差,從而導致農民在種植等上面的經營與生產獲得的收入非常低。目前的農村土地出現的不可轉移性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部分在外務工的農民,他們的身上仍然背負著土地,土地的不可轉移使得土地的利用率明顯下降,也不能夠進行規?;a經營。

2.2勞動力素質

一方面,農民由于接受知識的程度比較弱,就使得他們普遍呈現出素質較低的情況,對發展向現代農業沒有任何益處,但是,科技是興國之本,也是強國之本,農民的素質普遍偏低,這對相關研究人員在農業上面研究出的新技術、新方法的領悟能力較低,不能夠快速的將農產品的這些高端技術快速的進行傳播、推廣,這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并對整個地區農民的收入起到嚴重的阻礙作用。

另一方面,農民素質普遍不高,不能夠滿足日新月異的市場發展的需求,目前的市場經濟已經不是過去的那種會種田、會種地就好,還需要擁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質,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的生產經營管理,由于農民的素質不高就讓他們無法精確的把握整個市場經濟的變化態勢,對市場上行情的變化以及對市場的需要等不能夠做出較為精確的判斷,在競爭加劇的21世紀,農村經濟的發展明顯處于弱勢,讓農村經濟的發展出現嚴重的損失

2.3技術投入

這里的技術投入主要就表現在中央對農業的投入非常少,支農的程度較為淺薄,財政支農資金渠道各異,資金的用途較多,沒有一定的規劃與合力,加之支農資金在其它開銷上面擠占挪用現象嚴重,且資金落實到位的情況比較少,商品糧建設以及部分干部的政權維護是國家進行大力關注與整治的內容,而在農民的技術與資金投入中的力度非常薄弱。

另一方面,我國農村的金融信貸還不夠完善,農村目前還沒有完善金融體系,金融服務也比較落后,并且農村的農業信貸資金發生大規模轉移,使得“非農化”矛盾突出。

另一方面,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農民的收入情況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農民的新增投資里面,將其資金用來進行農作物種植、農產品發展的較為明顯,因為隨著農村環境衛生的惡化,農村的土質發生了變化,加之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值得農民的收成減少,很多農民都不愿意在繼續發展農業,但是又不希望完全擺脫農業的束縛。使得農業的技術投入缺乏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究其原因,可以知道的是農村經濟的發展主要是因為在農業技術投入等方面的保障機制還不夠完善,從而讓農村的經濟增長幅度不高、農業發展速度緩慢。

2.4生產成本

近幾年,隨著物價的上漲,在農作物的種植需要購買的種子、化肥等價格也向上提升了一個臺階,與此同時,雖然國家對農民進行了糧食的補貼、農業稅的減免,但是與物價的上漲程度相互抵消,農作物生產成本普遍偏高使得農民收獲的糧食出售的價格上漲,這在國際市場上是不占據優勢的,這種高成本低售價的情況讓農民的收入根本無法提升,最終獲得的利潤少之又少。另一方面,近幾年,在糧食、豬肉、水果等方面普遍出現堆積現象,最終腐爛,究其原因,由于我國的貿易摩擦的不斷加劇,我國的農產品在國內與國外市場上的銷路都不順暢,致使農民運用農作物來增收的希望落空。更為嚴重的是很多地區農作物出現了大量的增產增收情況。

2.5農民負擔因素

2003年國家在召開會議時指出,要把減輕農民的壓力與負擔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在減輕農民負擔的基礎上發展農村經濟,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原則,這三點中的第二點就是指減輕農民肩上沉重的負擔,最后在2005年之際,在“十一五”期間,我國又制定了相應的法律制度對農民的農業稅進行減免,農民就能夠在進行土地種植的基礎上免征長期以來實施的繳納“皇糧國稅”,

不過從2003年提出之后至今仍然沒有將其落到實處,農民的負擔依然相當沉重,來自各種情形與因素進行費用的繳納是農民負擔的根源,很多相應的地方政府在制定各種收費規定的同時他們都具備各種理由,倘若引起民憤,這種制度得以取消,在時間的推移下,明天的各種制度又重新出現,尤其是在2005年的農業稅得以免除以后,地方政府的財政明顯不足,就通過各種手段來征收農民的費用填補這些資金不充足現象,除了上述因素,農民還要支付必要的計劃生育、文化設施建設與教育等方面的資金,已經讓農民不堪重負。

2.6農村勞動力轉移

在我國,農村大部分有學識、有能力、有作為、較年輕的人都想在發達城市發展,并且農村的部分年輕力壯的人員也都去外面打工謀生,導致農村的勞動力轉移,遺留在家的都屬于一些勞動力缺乏、沒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的老年人。

2.7農業產業結構因素

一方面,目前我國面臨的嚴峻挑戰就是產業結構以及相應的消費、出口矛盾異常明顯,對農產品的需要也從傳統的供過于求向需求過盛的形式上轉變,使得農產品的供給明顯不足,不能夠跟上市場發展的需要,普通商品偏多,技術含量較高的商品較少,高檔商品非常少、深入進行加工的商品也非常少,這些技術的落后與結構的不合理就使得農民在農作物的種植上面普遍呈現出增產不增收的情況,另一方面,很多農民在進行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隨意的擴大生產成本,加大生產規模與產量,導致了農產品競爭力下降,產品價格下跌,收入不高。

3、轉變農業增長的路徑

3.1發展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針對這里的農業產業化,最根本的意思就是指將整個農產品的種植、加工、生產以及銷售的各個階段全面的聯合起來,形成一種強強聯合、相互促進的產業鏈模式,以便最終能夠實現農產品的專業化、社會化,從多種環節促進農民增收,目前開展的農業產業化是將現代農業以及市場農業相集合,并全面運用市場信息、技術服務以及銷售途徑等各個方面來給予農民的增收效能。

由此可見,在我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過程中,還應該提升對龍頭企業的發展力度,讓這些農戶與部分大型龍頭企業建立起相互合作、利益共享的經營效能, 這樣不僅能夠解決企業對商品的需求問題,還能夠解決農民的產品銷售問題。在這方面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針對這些龍頭企業就應該鼓勵他們與農民簽訂一些農產品的銷售與購買合同,保證這些農產品都能夠在適時的時間內通過龍頭企業銷售出去,也保證這些龍頭企業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夠得到產品質量好、價格合理的產品。在這過程中,國家政府還應多鼓勵龍頭企業對農民的銷售模式等進行專業性的培訓,并適時的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其次,對于與農民簽訂合同的龍頭企業,國家對這些企業要適當的減免一些稅收。以鼓勵他們與農民共贏的積極性。最后,要進一步增強農民的組織化建設,在龍頭企業與一戶農民簽訂合同之時,還應鼓勵這些龍頭企業與多位農戶之間形成利益聯結,這些不僅能夠帶動農村的經濟發展,還能夠促進龍頭企業的發展。

在農村全面開展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重點就應該放在糧食上面,提升糧食作物的產業鏈不斷加深,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推行加銷一體化,以此來保證農民在農業方面能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面經營化發展。

3.2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水平

3.2.1完善新形勢下的農業科技推廣制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村的農業技術就應該被大力宣傳和推廣,從方方面面樹立起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并可以通過創建農函大學辦學模式,運用這種手段來對部分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推廣、傳播,讓這些科學技術來帶動農民致富,幫助農民增收收入,另外,還可以有相關有知識、有技能的人員組成農業科技特派組,這些特派組可以從農村的種植業、畜牧業以及水產業等各個產業著手,特派組成員就應該竭盡所能的對高技術、新品種進行傳播、推廣,讓農民摒棄過去的耕作模式,另外,農民還應該加大與外界的聯系和溝通,積極的學習來自外界的先進農業科學技術,并進行學習和借鑒,以此來達到快速增收的效果。

3.2.2調整農業結構

在我國,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重相差很大,農村的富余勞動力過多,就可以在其面積范圍內大力發展水產業,提高水產業的發展力度,讓其成為經濟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調查顯示,在西方國家,種植業占據了整個人均收入水平的60%以上,所以,從經濟的角度分析,發展水產業對農村經濟增長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其次,加大對綠色食物的重視,并不斷地調整區域種植結構,并加大對無公害制品、綠色、有機等食物的供應程度。最后,明確糧食生產與糧食種植的關系,在對農村的經濟結構進行大力調整的過程中,就更應該在農民現有的經濟水平的基礎上,進行具有質量高、產量高的糧食種植,讓農產品結構步入精細化、集約化等軌道,以便最終實現農民增收。

3.3提高農民素質,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農民增收最主要的因素還在于農民本身擁有較高的素質、較高的農作物管理技術和較高的農作物經營技術等,以此來保證農作物穩定快速的發展,國家正在大力進行新農村建設,不過,在進行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就應該培育新型農民的產生來跟進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這對農民的收入增加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培養新型農民、增強農民素質的主要步驟如下:

首先,認真開展農村職業技能研討,對于農村經濟組織等一定要加強對其的發展力度,多鼓勵一些具備一定學歷的人員參與到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建設中來,加大對農村的一些農村青年的培訓力度,對他們進行知識、教育以及管理技術方面的培訓力度,另外建立一個農村青年組織培訓機構,廣泛招收一些具備一定農產品種植實踐經驗的初高中畢業學生或者大專畢業的學生,對他們進行農業綜合知識的教育、培訓等,讓這些年輕人能夠樹立起一支有組織、有文化、有素質的“鄉土人才”,并對其深入灌輸科技興農、科技致富觀念。

其次,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強化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這方面的著重點就是要遵循著“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目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原則來對農民的思想素質進行提升,對農民的素質進行提升的內容就包括了,讓他們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問題,破除迷信思想,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并具有較強社會公德心、在家庭中樹立較好的美德觀,對他們灌輸相應的優生優育、禁止賭博、生活積極等思想,并為他們講述一些關于賭博成性而最終走上歧途的事例,來讓農民提高其警覺性,這從側面為農民增收、農業增長提供了保證。

3.4大強農惠農支持政策

首先、增強關注力度、完善補貼法律法規。

對農業進行政府干預是全世界普遍使用的主要手段,雖然在《農業協定》里面對每個國家進行農業補貼的標準與要求都給出了一定的規定,但是全世界各個國家對農業的補貼仍然沒有間斷。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進行這農業的補貼,另一方面,我國是一個面積廣闊的國家,且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夠高,農民的生活方式大都是以農業為主,就應根據我國的國情,依據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將農業快速發展推到最頂端,在農業生產上面深入推進投資力度,完善落實農業補貼。 健全在這方面的相關制度與法律法規,則需要對這些農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進行完善與落實,健全農業補貼相關體系,讓國家在涉及農業補貼的相關部門都能夠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辦事,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此來講我國農業補貼的相關任務與目標落到實處。

其次、落實完善“綠箱保護“系統,將黃箱支持體系的運用進行到最大化,我國在農業補貼上面應該充分的利用綠箱政策所帶來的益處,對于部分基礎設施的建設一定的提高關注力度,對于從事農業研究與開發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加大人員的培訓力度,增強研究隊伍的建設,對于農村的一些主要農作物(帶動經濟發展的作物)進行重點關注,將將這些農產品的發展規模逐漸擴大,在農村建構完整的農業支持體系,在允許的范圍內最大限度的使用黃箱政策,來提升對農業的支持,將農業的各種目標支持與結構進行有效的調整,對農民的補貼方式最好的途徑就是對其進行直接補貼,減輕他們的各種負擔和壓力,將“黃箱”空間的優勢運用到最大化。

最后,提高金融支持力度,增強金融管理效率,對于農村的金融支持是相當重要的,它是目前運用在農業補貼上面最直接、最關鍵的途徑,針對我國農村目前的金融體系不健全、落實的程度不到位等要進行反思,對農民希望的結果會有一定的差距,這些都嚴重的阻礙了農村經濟的增長,由此可見。只有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才能讓農村經濟增長的計劃真正實現。

3.5農業保險政策

首先,對于農業中的補貼政策,就應該加大補貼力度,另外,最好的就是將政策性農業保險規劃進入常規的農業財政預算,清晰的了解到進行財政預算對目前我國的農業保險有著限定性的作用,針對農村的農業保險類的補貼投入的實際比例,應該逐漸在原基礎上進行提升,對于部分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西部部分地區)的經濟應該加大部分以產糧為主的地區與一些龍頭產品的投資力度,增強對于農業保險的補貼途徑等要進行全面的改善與優化,將國務院規定的對農村的補貼比例逐漸提升,對于這類補貼,除了對農民進行市縣農民的補貼,還要大力關注鄉鎮農民的補貼情況,另外對補貼的落實程度也務必要引起重視。對于農村的各種種植業以及養殖業、農牧業等的發展,要盡量免除農民的稅收,減輕農民的負擔,對于農村的教育行業中的各種附加所得稅也應該給予適量的進行減輕,對于農業保險業務中出現的虧損也應該由相應的其它收入進行填補來達到以險養險的最終目標。

其次,完善與健全多層次的農業保險體系。對于國家開展提高農村經濟的過程中進行農業再保險體系,就應該摒棄過去的單一保險體系,將其分散為多層次的保險體系,國家在建立再保險的同時,應該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的情況設置相應的駐扎點,另一方面,國家還應該設置財政較豐厚的、具有較強實力的巨災風險金額,對于環境等引起的天災等一定要保證有一定的實力進行災后補助工作。彌補這些毀滅性的打擊帶來的損失。

總之,影響我國農業增長的因素還比較多,要從根本上就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將改善農業增長的路徑全部落實,讓農業能夠穩定的快速增長。

參考文獻:

[1]夏祖萍,劉承興.安龍縣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389-390.

[2]張熙青,劉成文.青海省化隆縣優化農業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8):98-99.

上一篇:區服務業發展調研報告范文下一篇:如何挖掘傳統文化內涵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