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部編六年級語文期中范文

2023-10-03

部編六年級語文期中范文第1篇

一、課文內容梳理

《社戲》描寫了“我”和小伙伴們夏夜乘船去看戲的經過,贊揚了農家少年聰明活潑、熱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勞動人民淳樸厚道的品質,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充滿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鄉的熱愛與懷念之情。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體形式寫成的激情澎湃的詩篇。詩人以赤子之心歌頌了養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跳動著的脈搏——對“母親”延安的那份永不泯滅的真情。

《安塞腰鼓》描寫了作者觀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與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熱的特點,贊揚了安塞人民粗獷、奔放、充滿陽剛的個性和擺脫束縛、追求自由的渴望。

《燈籠》是一篇可以引領我們回望傳統的散文。當代的莘莘學子能見的燈籠大概也只在古裝劇中,至于燈籠所承載的文化意義,更是無從感受到的了。還好吳伯簫的這篇文章可以帶我們尋到文化的根,感受到我們血液中流淌著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

二、單元字詞匯總

(一)字詞解釋

1.社戲

消夏:避暑。

陶冶:怡情養性。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

偏僻:偏遠而僻靜。 熬áo:忍受。

誠然:確實這樣。 篙gāo:用竹竿制成的撐船工具。

朦朧:動詞,彌漫。 蘊yùn藻:水草。

依?。弘[約。 屹yì立:矗立。

潺chán潺:水緩緩流動的樣子。

家眷:妻子兒女等家庭成員,有時專指妻子。

船篷péng:覆蓋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來遮蔽日光和風雨。

棹zhào:劃(船)。 楫jí:槳。

撮cuō: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

憚dàn:怕,畏懼。

歸省xǐng:指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háng輩:輩分。

犯上:觸犯長輩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攛cuān掇duo:從旁鼓動人做某事。

鳧fú水:游泳。

絮xù叨dao:形容說話啰唆,來回地說。

怠dà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弄潮:在潮水中搏擊、嬉戲。

漂piāo渺miǎo:隱隱約約,若有若無?,F在寫作“縹緲”。

渴睡:瞌睡。 糾葛:名詞,糾纏不清的事情。

不識好歹:成語,是好是壞都分不出來。

2.回延安

登dēng時:立即,立刻。

糜méi子:一種形狀像小米、沒有黏性的黍類谷物。

炕kàng:北方用磚、坯等砌成的睡覺的臺,下面有洞,連通煙囪,可以燒火取暖。

腦畔pàn上:方言,這里指窯洞的頂上。

3.安塞腰鼓

驚心動魄pò: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蓬勃:繁榮,旺盛。這里作動詞。

捶:用拳頭或棒槌敲打。

亢kàng奮:極度興奮。 瞳tóng仁:眼珠。

恬tián靜:安靜。

晦huì暗:昏暗。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羈jī絆:纏住不能脫身,束縛。羈,約束。

驀mò然:突然,猛然。 冗rǒng雜:繁雜。

震zhèn撼hàn:震動,搖撼。

元氣淋lín漓lí:指人的生命力旺盛。

戰栗:顫抖,發抖。

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戛jiá然而止:聲音突然中止。

搏擊:奮力斗爭和沖擊。

大徹大悟:完全領悟,完全明白了。

磅礴:形容詞,(氣勢)盛大。

燒灼zhuó:動詞。燒,燙。灼,火燒、火燙。

渺遠:遙遠。渺,渺茫,因遙遠而模糊不清。

4.燈籠

神shén龕kān:舊時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閣子。

皎jiǎo潔:明亮潔白,多形容月光。

湊còu巧:正好趕上。 人情世故:為人處世的道理。

爭訟sòng:因爭論而訴訟。

斡wò旋xuán:調停,調解。 靜穆mù:安靜而嚴肅。

悵chàng惘wǎng: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悵迷惘。

點綴:襯托、裝飾,使更美好。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點,但是不完全。

可憫mǐn:令人憐憫。

(二)字詞記憶

1.社戲

歸省guī xǐng  行輩háng bèi  憚dàn用 攛掇cuānduo

鳧水fú shuǐ 棹zhào著小船

2.回延安

糜méi子

3.安塞腰鼓

狂舞kuáng wǔ  閃射shǎnshè

火烈huǒ liè  飛濺fēijiàn  亢奮kàngfèn 晦暗huìàn

大徹大悟dà chè dà wù  羈絆jībàn  冗雜rǒngzá  驀然mòrán

搏擊bó jī  燒灼shāozhuó  奔突bēntū 翻飛fānfēi

4.燈籠

神龕shén kān  湊còu巧  人情世故 爭訟sòng  斡旋wòxuán  靜穆mù 悵惘chàngwǎng  點綴  不甚了然 可憫mǐn

第二單元梳理

一、課文內容梳理

《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生動、有趣、頗具散文色彩的說明文,同時也是一篇極具條理的說明文。無論是生動形象、用語典雅地介紹物候現象,還是語言平實、通俗易懂地介紹與物候有關的知識,我們都能從中體會到說明文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作者用科學研究中的兩則實例,有力地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兩篇短文較為充分地體現了作者深廣的科學視野和敏銳的科學眼光。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學到科學知識,而且能從中學到作者多角度探索問題的思維方法。

《大雁歸來》抒發對大雁的喜愛之情。大雁是春的使者,給人間帶來春色、生機。雁群與人類有不少相似之處,它們的群體結構也以家庭為單位,富有親情。它們的鳴叫,似乎表明它們也具有社會性。面對大雁的聯合觀念,人類應該自愧不如。遺憾的是,人類的獵殺行徑,給大雁制造著災難。本文簡直是一篇愛鳥的抒情詩,作者筆下,大雁是如此可愛,人與大雁和諧相處,情趣盎然。

《時間的腳印》是一篇科普讀物,同時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藝性事理說明文。它所追蹤的“時間的腳印”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巖石上,這些巖石是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和變化的,是一種大自然的語言,留下了時間的印記。

二、單元字詞匯總

(一)字詞解釋

5.大自然的語言

冰雪融róng化:春天來了,溫度上升,冰和雪都融化了。比喻萬物重新充滿生機,生機勃勃的場面。

孕yùn育:懷胎生育,用來比喻醞釀著新事物。

簌sù簌:形容紛紛落下的樣子。

銷聲匿nì跡:本義是不再公開講話,不再公開露面。這里指昆蟲無聲無息、無影無蹤。

風雪載zài途:載,滿。形容氣候惡劣。

周而復始: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

草長鶯yīng飛:形容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景象。

刺槐huái 連翹qiáo

延遲:推遲到較后的時間。

衰shuāi草連天:形容荒草遍地、極其凋敝的樣子。

次第:依次。

6.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鳥臀tún目恐龍:恐龍的一個目,骨盆構造與鳥類相似,多為植食性或雜食性。

潮汐xī:海水的定時的漲落,由月球和太陽的引力所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遺骸hái:指的是棄置而暴露的尸體。

天衣無縫fèng:神話傳說,仙女的衣服沒有衣縫。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褶zhě皺zhòu:這里指由于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連續彎曲的構造形式。

致密:精致緊密。

攜xié帶:隨身帶著。

劫jié難:泛指災難。

追溯sù:溯,逆水而行,后引申為追求根源。比喻回首往事、探尋淵源。

7.大雁歸來

喧鬧:喧嘩熱鬧。

集會:集合在一起開會。

寂寥:寂靜;空曠。

沼澤地:水草茂密的泥濘地帶。

情趣:情調趣味。

緘jiān默:閉口不說話。

狩shòu獵:打獵。

凋diāo零:草木凋謝零落。

滑翔:在空中飄行。

目空一切:驕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8.時間的腳印

山麓:山坡和周圍平地相連接的部分。

帷幕:懸掛起來用于遮擋的大塊布、綢、絲絨等。

烘烤:用火或蒸氣使身體暖和或使物體變熱、干燥。

砂輪:天然砂石制成的扁平圓石,它繞軸旋轉。

平臥:臉朝上,背朝下躺著,平躺。

鵝卵石:指的是風化巖石經水流長期搬運而形成的粒徑為60~200mm的無棱角的天然粒料;大于200mm者稱漂石。

法子:辦法,方法。

低洼:比四周低的地方。

生成:(自然現象)形成;經過化學反應而形成。

渾濁:不清潔,不新鮮。

??菔癄€:直到海水干涸,巖石風化成土。形容經歷千年萬年那么長的時間。

腐蝕:通過化學作用,使物體逐漸消損破壞;指人在壞的思想、行為、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逐漸變質。

磨損:機件或其他物體由于摩擦和使用而造成的損耗。

沉積:水流、風等流體在流速減慢時,所挾帶的砂石、塵土等沉淀堆積起來。

(二)字詞記憶

5.大自然的語言

萌發méng fā  次第cì dì  翩然piān rán 孕育yùnyù

銷聲匿跡 xiāo shēng nì jì  載途zàitú  周而復始zhōuér fù shǐ

草長鶯飛 cǎo zhǎng yīng fēi

6.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潮汐cháo xī  遺骸yí hái  褶皺zhě zhòu 攜xié帶  追溯sù

7.大雁歸來

緘默jiān mò  窺視kuī shì  狩獵shòu liè 顧忌gù jì  凋零diāo líng

滑翔huá xiáng  目空一切mù kōng yī qiè

8.時間的腳印

山麓lù  帷幕wéi mù  烘烤hōng kǎo  低洼dī wā  渾濁hún zhuó

??菔癄€hǎi kū shí làn  腐蝕fǔ shí  磨損mó sǔn  沉積chénjī

第三單元梳理

一、課文內容梳理

《桃花源記》是作者借虛構的故事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閑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凈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過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托。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特別是對小石潭秀麗景色的描寫,細膩而生動,讀之如置身其境。

《核舟記》使用從中間到兩頭,先整體后局部,從正面到背面的空間順序和總-分-總的敘述順序介紹了“核舟”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王叔遠精湛技術的贊美和對民間藝術的贊揚。反映了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偉大成就。作者用生動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點,贊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藝,同時也高度贊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關雎》寫的是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寫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展現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全詩籠罩了一層凄清落寞的情調,給人以隔霧觀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朦朧”和“距離”正是這首詩的動人之處。

《蒹葭》是一首懷念情人的戀歌。作者的思念對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間阻隔千重,詩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無限惆悵的心情。

二、課內文言文梳理

9.桃花源記

(一)課文字詞詳解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①為業。②緣溪③行,忘路之④遠近。⑤忽逢桃花林,

①為業:作為生計。為,作為。②緣:沿著,順著。③行:前行,這里指劃船。④遠近:偏義詞,這里指遠。⑤忽逢:忽然遇到。

①夾岸數百步,中無②雜樹,③芳草④鮮美,⑤落英⑥繽紛。漁人⑦甚

①夾(jiā):沿,靠。②雜:別的。③芳:指花。④鮮美:新鮮美好。⑤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⑥繽紛:繁多的樣子。⑦甚:很,非常。

①異之,復②前行,欲③窮其林。

①異:驚異,詫異。這里是“對……感到驚異”的意思。②前:向前。③窮:盡。

①林盡水源,便②得一山,山有小口,③仿佛④若有光。便⑤舍船,從口入。

①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盡,到了盡頭。源,源頭。②得:看到。③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不真切。④若:好像。⑤舍(shě):離開。

①初極狹,②才③通人。復行數十步,④豁然開朗。土地平⑤曠,屋⑥舍

①初:開始。②才:僅僅、只。③通:通過。④豁(huò)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敞亮?;砣?,開闊敞亮。開朗,開闊明亮。⑤曠:寬闊。⑥舍(shè):房屋。

①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②屬。③阡陌交通,

①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②屬:類。③阡(qiān)陌(mò)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交通,交錯相通。

雞犬①相聞。②其中往來③種作,男女衣④著,⑤悉如外人。

①相聞:可以互相聽到。②其中:那里面。③種(zhòng)作:耕種勞作。④著(zhuó):穿著。⑤悉:全,都。

①黃發垂髫,②并③怡然④自樂。

①黃發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②并:一起。③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④自樂:自得其樂。

見漁人,①乃②大驚,問所③從來。④具答之。便⑤要還家,⑥設酒殺雞

①乃:于是,就。②大:很,非常。③從來:從……地方來。④具:詳細。⑤要(yāo):同“邀”,邀請。⑥設:準備,設置。

作食。村中聞有此人,①咸來②問訊。自③云④先世避秦時亂,率⑤妻子⑥邑人

①咸(xián):全,都。②問訊:詢問,打探消息。③云:說。④先世:祖先。⑤妻子:妻子兒女。⑥邑人:同鄉的人。

來此①絕境,不②復出③焉,遂與外人④間隔。問今是何世,⑤乃不知有漢,⑥無論魏晉。

①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②復:再,又。③焉:于之,從這里。④間隔:隔絕、不通音訊。⑤乃:竟然,居然。⑥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

此人一一為①具言所聞,皆②嘆惋。余人各復③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④辭去。

①具言:詳細地說。②嘆惋:感嘆。③延:邀請。④辭去:辭別離開。

此中人①語云:“②不足③為外人④道也。”

①語(yù):對……說,告訴。②不足:不值得,不必。③為:向,對。④道:說。

①既出,②得其船,便③扶④向路,處處⑤志之。⑥及郡下,⑦詣太守,說⑧如此。

①既:已經。②得:找到。③扶:沿著、順著。④向:先前的。⑤志:做記號。⑥及:到。⑦詣(yì):拜訪。⑧如此:像這樣(的事情)。

太守①即②遣人隨其往,③尋向所志,④遂迷,不⑤復⑥得路。

①即:立即。②遣:派遣。③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所志,所做的標記。志,做的標記。④遂:終于。⑤復:再。⑥得:找到。

南陽劉子驥,①高尚②士也,聞之,③欣然④規往。未⑤果,⑥尋病終。后遂無⑦問津者。

①高尚:品德優異。②士:對男子的美稱。③欣然:高興的樣子。④規:打算,計劃。⑤果:實現。⑥尋:隨即,不久。⑦問津:問路。這里是“訪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二)重點句子翻譯

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漁人)順著溪水(劃船)前行,忘記了路的遠近。

2.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在溪流的)兩岸幾百步,其中沒有別的樹,芳草新鮮美好,落花紛紛。

3.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漁人對此感到十分驚異,再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4.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漁人)便看到了一座山。

5.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土地平坦開闊,房屋很整齊的樣子。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的聲音可以互相聽到。

7.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在那里(人們)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衣著,都像桃源外的人。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

8.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人)就邀請(他)回到(自己)家里,備酒殺雞做食物(來款待他)。

9.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村里(的人)聽說有這個人,都來打聽消息。

10.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村人)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的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11.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從此)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

1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村人)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13.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這個人向(桃花源中人)詳細地說了他所聽到的,(村人)都感嘆、惋惜。

14.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來款待他)。

15.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村人告訴(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

16.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但愿望)沒有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沒有人訪求(桃花源)了。

(三)課文分析

1.漁人行蹤:發現桃花源——拜訪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

2.世外桃源描述:①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②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③風俗淳樸,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友好;④沒有剝削,沒有**,平等、和諧、自足的幸福生活。

3.對陶淵明寫世外桃源的評價:作者在文中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那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自由安樂,彼此和睦相處。①這是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淵明的社會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意愿。②“桃花源”是個虛構的理想社會,既反映了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愿望,也批判了當時的黑暗現實,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③但在當時的階級社會中這只是一個不能實現的空想,也是作者隱逸、逃避現實的思想反映。

4.【感受桃花源的美麗】桃花源美在何處?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處?

①桃林神秘: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②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狀奇特。③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④結局神秘:不復得路,探訪未果。

【感受桃花源中的幸?!刻一ㄔ粗械男腋1憩F在何處?

①黃發垂髻: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②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③漁人(側面烘托):村中人殺雞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5.漁人離開桃源后,還寫太守與劉子驥先后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讓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更顯得亦真亦幻,增添傳奇色彩。②暗示這是一個虛構的無法實現的理想世界。

6.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作者虛構這樣一個地方的目的是什么?

①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②未果,尋病終。

描繪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寧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同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作者和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10.小石潭記

(一)課文字詞詳解

①從小丘②西行百二十步,隔③篁竹,④聞水聲,

①從:自,由。②西:名詞作狀語,向西。③篁(huáng)竹:竹林。④聞:聽到。

①如鳴珮環,心②樂之。③伐竹④取道,⑤下見小潭,⑥水尤清冽。

①如鳴珮環:好像佩帶的珮環碰撞發出的聲音。珮、環,都是玉飾。鳴,發出聲響。②樂(lè):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之:代水聲。③伐:砍伐。④?。哼@里指開辟。⑤下:名詞作狀語,向下,在下面。⑥水尤清冽(liè):水格外清涼。尤,格外。冽,涼。

①全石以為底,②近岸,③卷石底以出,④為坻,⑤為嶼,

①全石以為底:以整塊的石頭為底,此句為倒裝句“以全石為底”。以為,作為。②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③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卷,翻卷。以,而。④為坻(chí):成為水中高地。⑤為嶼(yǔ):成為小島。

①為嵁,為巖。②青樹③翠蔓,④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①為嵁(kān):成為不平的巖石。②青樹:青蔥的樹木。③翠蔓:翠綠的藤蔓。④蒙絡搖綴(zhuì),參差披拂:(樹枝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魚①可百許頭,②皆③若空游無所依,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①可百許頭:約有一百來條???,大約。許,表示約數。②皆:全,都。③若空游無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在空中。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下,向下照射。澈,穿透。布,照映。

①佁然不動,②俶爾遠逝,③往來④翕忽,似與游者相⑤樂。

①佁然:靜止不動的樣子。②俶(chù)爾遠逝: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俶爾,忽然。逝,離開。③往來:來來往往。④翕(xī)忽:輕快敏捷的樣子。翕,迅疾。⑤樂:逗樂。

潭①西南②而望,③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④勢⑤犬牙差互,⑥不可知其源。

①西南:向西南。②而:連詞,連接狀語和動詞,不譯,表修飾。③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斗,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一樣。明滅可見,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④勢:形勢,形狀。⑤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差,交錯。⑥不可知:不能夠知道。

坐潭上,①四面竹樹②環合,③寂寥無人,④凄神寒骨,

①四面:四周。②環合:環繞合抱。③寂寥(liáo):寂靜寥落,靜悄悄的。④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凄,使動用法,使……感到凄涼。寒,使動用法,使……感到寒冷。

①悄愴幽邃。②以③其境過④清,不可⑤久居,

①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悄愴,憂傷。幽邃,幽靜深遠。②以:因為。③其境:這里的環境。④清:凄清。⑤久居:長時間停留。居,停留。

①乃記②之而③去。

①乃:于是,就。②之:指代游小石潭這件事。③去:離開。

①同②游③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④隸

①同:共同,一起。②游:游玩。③者:……的人。④隸(lì):追隨、跟隨。

①而②從者,崔氏二③小生,④曰恕己,曰奉壹。

①而:表修飾。②從:動詞,跟隨。③小生:年輕人。④曰:名叫。

(二)重點句子翻譯

1.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

隔著竹林,(就能)聽到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珮環碰撞發出的聲音,(我)心里對此感到十分高興。

2.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小路,往下露出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

3.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塊的石頭為底,靠近潭岸的地方,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4.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5.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里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

6.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魚)呆呆地(愣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8.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流兩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不能夠知道溪流的源頭(在什么地方)。

9.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坐在潭邊,四周有竹子樹木環繞合抱,寂靜寥落,空無一人,(那氛圍)令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10.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因為它的環境過于凄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于是記下當時的情景便離開了。

(三)課文分析

1.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作者對小石潭的感受是什么?

本文按游蹤順序來寫: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記錄同游者。

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全石為底、潭水清澈、游魚活潑、源流曲折、環境凄清的特點。

感受:①發現小潭——“心樂之”,愉悅的心情。②觀魚時——“似與游者相樂”,愉悅的心情。③觀魚后——“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抑郁憂傷的心情。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脫而最終又無法解脫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為了擺脫抑郁的心情。此刻過于清冷的環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

2.本文主旨:本文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魚、樹,著意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了作者被貶后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心緒和貶居生活的孤凄悲涼。

3.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一切景語皆情語。”你能說出作者觀魚時是怎樣的心情嗎?游覽到最后又是怎樣的心情?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境?(一“樂”一“憂”怎么解釋?)

作者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尋求短暫的快樂。他喜歡清脆悅耳的水聲,因而“心樂之”,觀魚時他覺得魚“似與游者相樂”,心情是愉悅的;但這種快樂畢竟是暫時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的環境,不禁觸景傷懷,憂傷、凄涼的心境便會自然流露出來,心中無比悲痛。這從“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一句中可以看出。

4.作者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寫?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及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來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__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請說說“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一句的妙處。

正面寫了游魚,側面寫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寫魚,對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魚靜的優美畫面卻展現在了讀者面前。

6.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①全石以為底。②皆若空游無所依。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全石、游魚、陽光、影子)

7.文中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8.文中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核舟記

(一)課文字詞詳解

明有①奇巧人曰王叔遠,能②以③徑寸之木,④為宮室、器皿、人物,

①奇巧人:指手藝奇妙精巧的人。奇巧,奇妙精巧。奇,奇妙。②以:用。③徑寸:直徑一寸。④為:做。這里指雕刻。

以至鳥獸、木石,①罔不②因③勢④象⑤形,各具⑥情⑦態。⑧嘗⑨貽余核舟一,

①罔(wǎng):無。②因:順著、就著。③勢:(原來的)形狀。④象:模擬。⑤形:形象。⑥情:神情。⑦態:姿態。⑧嘗:曾經。⑨貽:贈。

①蓋大蘇②泛赤壁③云。

①蓋:表示推測的句首語氣詞。②泛:泛舟,坐著船在水上游覽。③云:句末語氣詞。

舟首尾長約八分①有②奇,高③可二黍④許。中⑤軒敞⑥者為艙,

①有(yòu):同“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余數。②奇(jī):零數、余數。③可:大約。④許:上下。⑤軒敞:高、寬敞。⑥者:……的地方。

①箬篷②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③啟窗而觀,④雕欄⑤相望焉。閉⑥之,

①箬篷:用箬竹葉做的船篷(名詞作狀語)。②覆:覆蓋。③啟:開。④雕欄:雕刻著花紋的欄桿。⑤相望:(左右)相對。⑥之:代“窗”。

則右刻“山高月小,水①落石出”,左刻“清風②徐來,水波不③興”,④石青⑤糝⑥之。

①落:水位下降。②徐:慢慢地。③興:起。④石青:用石青(名詞作狀語)。⑤糝:用顏料等涂上。⑥之:代“字的凹處”。

船頭坐三人,中①峨冠②而多③髯者④為東坡,佛?、菥佑?,

①峨冠(guān):高高的帽子。②而:表并列。③髯(rán):兩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須。④為:是(判斷動詞)。⑤居:處。

魯直居左。蘇、黃①共閱一②手卷。東坡右手③執④卷端,左手撫魯直背。

①共:一起,同時。②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懸掛的橫幅書畫長卷。③執:拿。④卷端:指手卷的右端。

魯直左手執①卷末,右手指卷,②如有所語。東坡③現右足,魯直現左足,

①卷末:指手卷的左端。②如有所語:好像在說什么似的。語,說話。③現:露出。

各①微側,②其兩膝③相比④者,各⑤隱卷底衣褶中。佛?、藿^⑦類彌勒,

①微側:略微側轉(身子)。②其:代“蘇、黃”。③相比:互相靠近。比,靠近。④者:……的地方。⑤隱:隱藏。⑥絕:極,特別。⑦類:像。

①袒胸露乳,②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③不屬。

①袒:裸露。②矯(jiǎo)首昂視:抬頭仰望。矯,舉。昂,仰。③不屬(shǔ):不相類似。屬,類。

①臥右膝,②詘右臂③支船,而豎④其左膝,左臂掛念珠⑤倚之——珠可⑥歷歷數也。

①臥:臥倒。②詘(qū):同“屈”,彎曲。③支:支撐。④其:代“佛印”。⑤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⑥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

舟尾橫①臥一②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③椎髻仰面,

①臥:擺著。②楫(jí):船槳。③椎(zhuī)髻(jì)仰面:束成椎形發髻,仰著臉。

左手倚一①衡木,右手②攀右趾,③若④嘯呼狀。居左者右手⑤執蒲葵扇,

①衡:同“橫”。②攀(bān):扳。③若……狀:像……的樣子。④嘯呼:大聲喊叫。⑤執:拿。

左手撫爐,爐上有壺,①其人②視端容寂,③若聽茶聲然。

①其:那。②視端容寂: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端,正。容,神色。③若……然:好像……的樣子。然,……的樣子。

①其②船背稍夷,則題名③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④甫刻”,

①其:代“核舟”。②船背稍夷(yí):船的頂部較平。背,指船頂部。夷,平。③其:代“船背”。④甫:男子美稱,多附于字之后。

①細若蚊足,②鉤畫③了了,④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⑤丹。

①細:(筆畫)細微。②鉤畫:一鉤一畫(名詞)。③了了:清楚明白。④其:代“字”。⑤丹:朱紅。

①通計一舟,②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

①通:總。②為:雕刻。

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①并篆文,②為字共三十③有四。④而計⑤其長

①并:連詞,和。②為:雕刻。③有(yòu):通假字,同“又”。④而:但。⑤其:代“核舟”。

①曾不盈寸。②蓋③簡桃核④修狹者為之。嘻,⑤技亦⑥靈怪矣哉!

①曾(zēng)不盈寸:竟然不滿一寸。曾,竟然。盈,滿。②蓋:原來。③簡:挑選。④修狹者:長而窄的桃核。修,長。⑤技:技藝。⑥靈怪:神奇。

(二)重點句子翻譯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全都是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個個具備神情姿態。

2.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他)曾送我一個核舟,(刻的)是蘇軾泛舟游赤壁(的情景)。

3.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中間高起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

4.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推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

5.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長著)濃密胡子的人是蘇東坡。

6.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各自隱藏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

7.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佛印極像彌勒佛,敞胸露懷,抬頭仰望,神情跟蘇、黃不相類似。

8.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左臂掛著(一串)念珠,靠著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9.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那人的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10.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一寸。

1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原來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哎,技藝也真神奇啊!

(三)課文分析

1.“核舟”的精湛技藝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體積小,刻的東西多,刻得極為精致,人和物各具情態,有意境。

2.核舟介紹順序:船艙——船頭——船尾——船背,空間順序。

3.文章先寫核舟的正面,次寫它的背面;寫正面先寫舟的中間部分,次寫船頭,最后寫船尾。分析這樣安排寫作順序的原因。

一是核舟的中間部分是艙,高起而寬敞,十分引人注目,艙邊的窗又竟然可以打開、關閉,由此說起能夠引發讀者的興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寫景的名句,可以使讀者通過想象感知蘇軾當年泛舟游赤壁時的優美環境。

4.《核舟記》的結尾處詳盡地說明了核舟上所刻的內容?!犊诩肌方Y尾處也有這么一段:“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兩文均用數字結尾,作者的意圖相同嗎?為什么?

相同。結尾都用列數字的方法,都是為了表現藝人技藝之高超。

5.王叔遠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些文字,而不是諸如花草鳥獸之類的內容?

為了和核舟“大蘇泛赤壁”的雕刻主題相吻合,使作品有一定的意境,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12.《詩經》二首

關 雎

關關,在河之。淑女,君子好。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關關鳴叫的雎鳩鳥,站在水中的沙洲上。姑娘美麗又善良,她真是我的好配偶。水中荇菜長短不齊,姑娘在船的左右兩邊撈取。姑娘美麗又善良,我日夜都把她追求。追求的愿望難實現,我日夜都把她思念。思念之情綿綿不盡,我翻來覆去難成眠。水中荇菜長短不齊,姑娘在船的左右兩邊采摘。姑娘美麗又善良,我彈琴鼓瑟對她表示親近。水中荇菜長短不齊,姑娘在船的左右兩邊挑選。姑娘美麗又善良,我敲鐘擊鼓使她快樂。

難點化解,美點追蹤:全詩可分為三章。首章為第一節,以灘頭水畔的一對雎鳩鳥的叫聲起興,引出男主人公的一片情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統攝全詩。第二章為第二、三兩節,此章以纏綿悱惻之情,直率地寫出男子追求心上人未果,日夜不安、苦悶焦灼的相思之苦。男子追求不到心上人,便日夜思念她,心上人采摘荇菜時“左右流之”的苗條、優美身姿時時浮現在他眼前,使他夜不能寐,輾轉反側。這一章既有“悠哉悠哉”的心理描寫,表現男子綿綿情意,思念不絕,又有“輾轉反側”的動作描寫,突出男子內心狀態的不平靜,把一個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已的形象寫得非常傳神。第三章為第四、五兩節,寫男子因苦惱而成夢,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親近她,愛慕她,為她彈琴鼓瑟,敲鐘打鼓,取悅于她,歡喜之情溢于言表。情到極處必生幻,第三章出現了“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歡快、熱鬧的場面,這不啻是個戲劇性的轉變。“琴瑟友之”,以彈琴奏瑟,喻其相會相處時的和諧愉快。“鐘鼓樂之”則是結婚時的熱鬧場面,這無疑是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對未來的設想,是他寤寐求其實現的愿望?;孟氘斎徊⒎乾F實,但幻由情生,也是極自然的。這一愛情心理的描寫,極富浪漫情調,也進一步突出了男子對心上人的愛慕思念之深。

全篇以“求”字為中心,用細膩生動的筆法描繪了男子對意中女子由“一見鐘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結合”,將求之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表現得淋漓盡致,表現了追求愛情中的苦與樂,感情熱烈、真摯、率直、淳樸,歌頌了純真的愛情,表現了勞動人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蒹 葭

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結成霜。我那日思夜想之人,就在河水對岸一方。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險阻而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曬干。我那魂牽夢繞之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坎坷艱險難攀。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沙洲中間。河畔蘆葦更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之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頭。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險阻迂回難走。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難點化解,美點追蹤:“古之寫相思,未有過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謂者,望之而不可即,見之而不可求;雖辛勞而求之,終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間。吾嘗聞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讀《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第一章八句:以蒹葭起興,展現一幅河上秋色圖:深秋清晨,秋水淼淼,蘆葦蒼蒼,露水盈盈,晶瑩似霜。這境界,是在清虛寂寥之中略帶凄涼哀婉色彩,因而對詩中所抒寫的執著追求、可望難即的愛情,起到了很好的氣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接著展示詩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尋河對岸的“伊人”。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絕不通,意味著追求的艱難,造成的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雖望穿秋水、執著追求,但“伊人”都縹緲阻隔??赏y即,故而詩句中蕩漾著無可奈何的心緒和空虛惆悵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兩個層次,分別是對在水一方、可望難即境界的兩種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從之,道阻且長”,這是述寫逆流追尋時的困境:艱難險阻無窮,征途漫漫無盡,示意終不可達也。“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這是描畫順流追尋時的幻象:行程處處順暢,伊人時時宛在,然而終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順流,百般追尋,執著之意可見;不是困境難達,就是幻象難近,終歸不得,悵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體而充分的展現。

全詩三章,每章只換幾個字,這不僅發揮了重章疊句、反復吟詠、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而且產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這是時間的推移,象征著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尋時間之長;從“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從“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這是地點的轉換,象征著伊人的縹緲難尋;從“道阻且長”到“道阻且躋”再到“道阻且右”,則是反復渲染追尋過程的艱難,以凸現抒情主人公堅持不已的精神。重章疊句,層層推進。

容易出現的錯別字:注意“”內的字。

【理解記憶】

1.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又賢惠的姑娘,《關雎》一詩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兩句就是佐證。

2.《蒹葭》中能印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尋找追求的詩句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3.《蒹葭》中于濃濃的秋涼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三、名著導讀

(一)選擇性閱讀

《傅雷家書》

【作品簡評】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家、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范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教育他們先做人、后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傅雷夫婦也成為全中國父母的典范。

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許多強烈的感染和啟迪……

《傅雷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以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傅雷也對兒子的生活進行了有益的引導,還以相當多的篇幅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如何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和傅敏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

該書由于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人物性格】

傅雷: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對親人(主要是兒子)和國家有著無私的熱愛,有良知,正直,為人坦蕩,秉性剛毅。

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聰: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條有理,嚴謹,熱愛音樂,同時也是個熱愛祖國的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懇懇,默默無聞,不因有父親和哥哥的光環而驕傲。

【家書名言】

1.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

2.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

3.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

4.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會舒坦,工作反而會順利。

【理解記憶】

1.傅雷是我國著名翻譯家,他曾翻譯過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他認為中國最好的文學批評是《人間詞話》。

2.傅雷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后,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這些家信匯編成書,就是《傅雷家書》。傅雷的兩個兒子分別是傅聰、傅敏。

3.《傅雷家書》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4.《傅雷家書》信中傅雷對兒子的生活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如何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

5.“我一生任何時期,鬧戀愛最熱烈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對文學的忠誠。文學第一,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

6.傅雷教導兒子“感之不深,當然愛之不切了;愛之不切,彈出來當然也不夠味兒;而越是不夠味兒,越是引不起你興趣”時,是以什么為例子?以聽莫扎特的音樂為例。

7.傅聰雖然在外地演出,但傅雷始終關注兒子在音樂道路上的成長,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兒子的藝術修養?

通過書信把真情傳遞給遠方的孩子,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真誠地指導,而且還暗暗透露了對兒子的牽掛和愛。

8.對于唐宋人吟詩唱詞,中間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樣的看法?

傅雷認為加泛音的唱才有音樂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實字,反而是音樂的大阻礙。昆曲之所以如此費力、做作,中國音樂被文字束縛到如此地步,都是因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樂;懂音樂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視音樂為工匠之事,所以弄來弄去,發展不出……

9.傅雷在給傅聰的家書(1959.8.16)中,曾告訴兒子學習不僅僅在音樂方面,還要在行為、禮節方面多加注意,請舉例。

“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擱在自己腿上或膝蓋上。你只要留心別的有教養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盤下,叮叮當當的!出臺行禮或謝幕,面部表情要溫和,切勿像過去那樣太嚴肅。這與群眾情緒大有關系,應及時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靜些,表情自然會和緩。”

10.傅雷在給傅聰的家書(1959.10.1)中,告誡兒子過多的音樂會麻痹人的感覺,使表演缺少生氣與新鮮感,從而損害自己的藝術,長此以往,大有成為鋼琴匠,甚至奏琴的機器的危險。

11.傅雷告訴兒子什么才是兒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藝術與人生的最高境界?

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如醉如狂,哭笑無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調度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一樣不動聲色。

12.傅雷知道兒子大賽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的家書中告訴兒子“不用著急,……我們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養、精神修養”,他囑咐兒子應有怎樣的心態?

“得失置之度外”“勝敗乃兵家之常”。

(二)自主閱讀

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于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短K菲的世界》于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國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譯本。

【內容簡介】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與此同時,她收到一張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請蘇菲轉交給席德”,郵戳來自黎巴嫩。

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魔鏡、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來給席德的明信片、會說話的漢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寫著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現實中出現的夢中的金十字架、撿到的10元硬幣……接踵而至的奇聞怪事讓蘇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在一位神秘導師艾伯特·諾克斯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莫名其妙的函授課程持續進行著,聯絡方式也一變再變,痛苦憤怒的艾伯特·諾克斯終于出現在她的面前,并開始教她哲學史。他用淺顯易懂的筆觸帶著蘇菲回顧從先蘇期的希臘直到尚·保羅·沙特時代的哲學發展。同時,“席德”的名字不斷在她身邊以不可思議的方式頻繁出現。而后,席德出現了,原來蘇菲這個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聯合國部隊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納格為慶祝女兒席德生日而虛構出來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編寫成一個富有哲學趣味的故事當作女兒的生日禮物。

不可思議的是,在艾伯特·諾克斯的提示下,蘇菲漸漸意識到自己只是書中的一個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識的一部分,在忠實地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務之余,他們開始了對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爭。在他們的努力下,書中世界漸漸扭曲了,變得古怪而難以駕馭。最終,這本書以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告終,艾伯特·諾克斯和蘇菲莫名地逃出了書中世界,來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的中文版(蕭寶森譯)中,部分內容被中國政府要求刪除,如馬克思部分結尾處的32個段落。

【作者簡介】

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世界級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奧斯陸,大學時主修哲學、神學以及文學,并于奧斯陸大學獲得斯堪的那維亞文學系挪威文組的學位,曾擔任文學與哲學教師。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創作以來,已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北歐作家。其后10年他在芬蘭教授哲學,于1991年成為一位全職作家。1991年《蘇菲的世界》出版后,成為挪威、丹麥、瑞典和德國的暢銷書,銷量達到300萬冊。已有30多個國家購買了該書的版權,被翻譯為90多種語言,全球銷售量超過三億冊。

喬斯坦·賈德

喬斯坦·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明快的筆調融入小說情境,他的作品動人心弦,啟發無數讀者對個人生命、對歷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討。

喬斯坦·賈德除致力于文學創作,啟發讀者對于生命的省思外,對于公益事業亦不遺余力。他于1997年創立“蘇菲基金會”,每年頒發十萬美金的“蘇菲獎”,以鼓勵能以創新方式對環境發展提出另類方案或將之付諸實行的個人或機構。

【人物介紹】

蘇菲·阿曼德森

蘇菲是《蘇菲的世界》中的主角。她是一個充滿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歲女孩,15歲生日之前她得知自己的生活是艾伯特·納格的發明。蘇菲從艾伯特·諾克斯處得知這一切和許多其他事情。艾伯特·諾克斯則是艾伯特·納格創造的哲學家,是蘇菲的老師。蘇菲不僅僅是向艾伯特學習,她也向他提問并表現出她有自己想要實施的想法。小說結尾處,蘇菲表明她是一個哲學家,因為她能夠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實踐自己所想。蘇菲為人友善,但不善交際。更多時候她是在自省,而不是交談,事實上,蘇菲開始學習哲學以后,她幾乎忘記了她的好朋友喬安。蘇菲很挑剔,對她愛的人也不放過。她母親在整本書中不得不多次聽蘇菲的批評,喬安和艾伯特·諾克斯也聽了不少。蘇菲堅持自己的看法,只愿說出自己的心中所想。

艾伯特·諾克斯

作為蘇菲的老師,艾伯特·諾克斯代表理想的哲學家。他從不急于判斷,總是思考自己所做的事。艾伯特·諾克斯強烈信仰哲學,因為哲學讓他明白他因艾伯特·納格的意志而存在。艾伯特·諾克斯是位出色的老師,因為他迫使蘇菲自己思考問題并得出結論,從不為她降低難度,同時他也關心蘇菲,希望她能學好。

席德

席德是艾伯特·納格的女兒,蘇菲和艾伯特·諾克斯都是為逗她開心而創造出的人物。和蘇菲一樣,席德也愛沉思,書中的哲學家引發了她的極大興趣。席德還極富同情心,她同情蘇菲和艾伯特·諾克斯,而她父親卻把他們的生活玩弄于股掌之中。席德很獨立,在父親從黎巴嫩回家途中,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此來證明她的獨立性。席德深思熟慮,但有時也相信直覺甚于其理智。正是她的直覺告訴她蘇菲真實存在。

艾伯特·納格

席德的父親。艾勃特·納格是蘇菲和艾伯特·諾克斯賴以存在的那個聰明人。他為了給他深愛的女兒生日禮物而創造了他們。他有一種具諷刺意味的幽默并且很關心世界。他為聯合國工作,希望人們和平,和諧相處。艾伯特·納格還十分希望女兒能把世界(和宇宙)看成是一個特殊的所在。他希望女兒學哲學,那樣她就可以思考并以他認為適合的方式去生活。像艾伯特·諾克斯一樣,他在內心中也是一位哲學家,世界本身對他來說就足以令人陶醉。

蘇菲的媽媽

蘇菲的媽媽是該書中最滑稽的角色之一,因為她為蘇菲的哲學經歷提供了一個陪襯。阿曼德森夫人認為女兒一定是丟了魂,才會開始執著于研究人和動物的差異以及思考如何塑造了人類這些問題。不幸的是,她還代表了世界上那些不愿思考的人。艾伯特·諾克斯警告蘇菲說,那樣的人并不在少數。

【作品主題】

《蘇菲的世界》既是小說又是哲學史,因此哲學是其貫穿始終的主題也就不奇怪了。哲學并非以那種無事可做的人進行深奧思考的面目出現,而是作為與生活相統一的事物而出現。蘇菲和艾伯特·諾克斯需要運用哲學去理解,他們并非和人們格格不入。他們能夠確信他們的世界是艾伯特·納格的創造,但僅僅因為人們沒有關于自己世界(或宇宙)本源的答案,并不意味著可以不問這一問題。實際上,正像賈德在整本書中所強調的,要想成為一名哲學家就不能停止提出問題。艾伯特·諾克斯努力讓蘇菲意識到她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了不起。人們提出的問題可能并沒有任何答案,但這也沒什么,因為正是能夠提出問題才讓我們成為人。我們為什么會在這里,什么才是好生活——從賈德的觀點來看,該書提到的所有這些哲學問題就是人們可以提出的最重要的問題。一旦人們的身體健康得到保證,人們就必須關注自身的精神生活。生命是一種賦予,要使生命對個人產生意義的唯一途徑,就是不斷地提出這些問題。哲學特立獨行,置身于其他學科之外,因為實際上賈德將哲學與生存看得同等重要。假如人們生活中缺乏哲學思辨,那么就剝奪了自己最大的樂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達到的理解高度。哲學是一項不斷進行的、畢生的追求。地球生物中只有人類可以進行哲學思考。雖然哲學或許不能使生活更簡單,或是給出容易的答案,但它會讓人們對于自己的存在充滿好奇心。即使哲學相當錯綜復雜,但其主旨卻是簡單的。

《蘇菲的世界》代表著主流知識分子的哲學觀點,它所表達的也極引人注目。這本書對真實的哲學給予極崇高的評價: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評論;去除偏見、迷信和慣例;不做倉促和輕率的判斷,一意追求真理、知識、美善和道德。

在這本書里,其實賈德真正感興趣的哲學,不在邏輯學、數學或語言學,當故事重心轉移到馬克思、弗洛伊德、達爾文和宇宙論時,摩爾、羅素等人,根本連提都不提。有些話題,即使和哲學沒什么關系,卻一再出現,很明顯,這是一本在政治立場上十分討好的書。一切當代時髦詞匯全部被囊括:生態學、女性主義、寬容、東方宗教、比較宗教、聯合國和新世界秩序等。這樣的寫法,或許是為了使哲學議題不和時代脫節,或許是為了涵蓋更廣大的讀者群,不過,留給讀者的印象的這些議題似乎才是作者真正關心的。

這不是“一本關于哲學史的小說”,而是一個當代擁護自然的人文主義者對哲學根源所做的選擇性的探討。在小說結尾,科學被認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義雖然教義不明確,卻絕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這本書引導讀者獲至這樣的結論,但事實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給予讀者的印象只是這是歷代智慧累積的結果;當然,不同的歷史將會導致不同的結局。

【藝術特色】

《蘇菲的世界》包含至少三個敘述者,分別是哲學家艾伯特·諾克斯、蘇菲和席德。他們從各自的角度來觀察和描述,三個不同的視角組成三重敘述層面,相互交叉在一起,構成了這部小說的復調結構。

蘇菲的故事提出真實和虛構二者之間關系的問題。蘇菲認識到自己的虛構身份,這一點是元小說人物的共同特點,元小說人物的身份通常是模棱兩可的,既存在又不存在。“在許多元小說中,人物突然意識到自己其實并不存在,死不了卻也從來沒有出生,不可能有所作為。”蘇菲在了解到自己的虛構身份后先是沮喪失望,謀求改變現狀,在明白一切已成定局后,她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最后當她和哲學家發現其實不僅他們而且席德和塑造他們的作者也不是真實存在的時候,他們便安于現狀,并開始期待進入虛幻的文學世界,因為作為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他們將永遠不會老去。

換句話說,蘇菲的故事是虛構的文本,同時這個虛構的文本又存在于一個更大的虛構的文本之中,即席德的世界,作為讀者的席德原來也是不真實的。蘇菲和席德的故事必然引起讀者對現實和虛構的深刻反思,因為它解構了人類存在的堅實基礎,質疑客觀知識的可能性。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部小說是后現代的。

《蘇菲的世界》包含書信、明信片、哲學、歷史、文學等各種語類形式。巴赫金認為多種語類形式的運用是小說“復調”結構的一個方面。在元小說中這種“復調”形式十分明確。在以往的小說中,這些不同的語言和聲音通常從屬于一個主要的無處不在的作者的聲音。元小說中則沒有這種作者的聲音,而是強調語類形式并存的必要性?!短K菲的世界》的語言具有以上的特點,實踐了一種類似巴赫金式的語言的游戲與狂歡。

《蘇菲的世界》把哲學趣味化、生動化,但它同時是一部成功的元小說,用元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哲學思考,二者相得益彰,是藝術和內容的統一?!短K菲的世界》順應了近年來歐美哲學通俗化的潮流。當代大眾文化對人文科學的沖擊,直接導致哲學通俗化的浪潮,出現若干用小說、詩歌和插圖來介紹和解釋哲學的作品?!短K菲的世界》的成功說明小說非但不會如某些批評家預料的那樣走向“滅亡”或“衰竭”,反而會得到發展和走向成熟。小說發展的一個趨勢是它與其他學科的結合,生態文學是另—個明證。在文化多元的當代,小說形式的不斷創新是它生命力的源泉。

《蘇菲的世界》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將哲學的原理演繹出來,在描述德謨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論時,小說中是通過蘇菲玩積木的過程講述的;通過皇帝的新衣來講述蘇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類并非萬能和無所不知的;通過戴眼鏡等方式讓人們理解康德的“時間和空間直觀形式”;作品中通過光著身體的男人,來表現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隨著小說故事情節的展開,哲學家的書信、蘇菲的故事和席德的世界交叉在一起。小說的結構總體上是按照哲學發展的階段來分章的,從古希臘的神話到弗洛伊德。小說的目錄看上去像是哲學史的提綱,但其中也穿插一些指示故事內容的標題,如“少校的小木屋”“花園宴會”等等。由此可見,《蘇菲的世界》缺少整體性和連貫性,小說的結構是分裂的、不連貫的,虛構的框架是分散的,讀者不可能被故事情節吸引而忘記自己的身份,而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所閱讀的內容。閱讀的過程變成讀者和文本的對話,而這正是這部哲學史小說所希望產生的效果。

【作品影響】

《蘇菲的世界》出版后,即被歐陸許多學院選為哲學教科書。這本書中有關哲學史的敘述與傳統學院的敘述方法大相徑庭,它力求與時代的發展及社會之演變搭上線,哲學因而能夠不被架空成學究的觀念游戲,無法真正通俗化的哲學至少因此而變得比較可讀起來。同時它也提示了另一個重點,那就是哲學是有用的。

該書自1991年出版發行之后,長期雄踞各國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世界上已有35個國家購買了該書的版權?!短K菲的世界》被翻譯成90種文字,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發行了幾百萬冊,一度名列德國和美國的暢銷書排行榜之首。

1991-1995年,《蘇菲的世界》分別獲得挪威“宋雅·赫格曼那斯童書獎”、德國《時代周刊》文學獎、德國“青少年文學獎”,還曾榮獲我國臺灣省《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全球銷量超過三億冊。

【作品評價】

賈德這本關于哲學史的小說可謂是空前的,他再次用事實證明了哲學并不是脫離現實的學院人士在象牙塔里所寫的東西。(《德意志星期日匯報》)

該書是一個將學術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未曾修習哲學概論的人,可以把它作為一本最佳的入門讀物,而學習過此門課程但已忘卻大半的人,該書則是溫故而知新的得力之作。([美國]《新聞周刊》)

《蘇菲的世界》一書有助于使讀者以閱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游覽從柏拉圖以前一直到20世紀的世界哲學史,而絲毫不產生任何枯燥厭煩的感覺。(作家與評論家馬德蘭·藍格爾)

《蘇菲的世界》可以當作哲學啟蒙書來閱讀。它的小說部分,蘇菲的主體自覺過程則頗像偵探故事加上現代版的《愛麗絲夢游仙境》,哲學加偵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觀,它讓人更加心胸開闊。(作家南方朔)

“一本關于哲學史的小說”,是《蘇菲的世界》一書的副標題,頗能點明該書的要點。這是一本小說,但也是一本有系統的涵蓋各哲學思潮的速食大雜燴。隨著小說人物在哲學傳統中尋求謎團的解答,讀者也跟著溫習了一遍西方哲學史。

《蘇菲的世界》不論就內容,或就其受歡迎程度來看,都是極吸引人的一本書。這本書的成功,顯示了一個重要的社會指標,就是社會大眾渴望知識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說里,塞進整部西方哲學史,對追求速度的這一代而言,本身就極具魅力。(菲力·詹森)

四、課外古詩詞誦讀

式 微

《詩經·邶風》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譯文: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泥漿中!

難點化解,美點追蹤:全詩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歸”起調: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詩人緊接著便交代了原因:“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意思是說,為了君主的事情,為了養活他們的貴體,才不得不終年累月、晝夜不輟地在露水和泥漿中奔波勞作。然而,《式微》詩上下二章只變換了兩處文字,但就在這巧妙的變換中,體現出了作者用詞的獨具匠心。

在藝術上,這首詩以設問強化語言效果。從全詩看,“式微式微,胡不歸”,并不是有疑而問,而是胸中早有定見的故意設問。詩人遭受統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傾吐心中的牢騷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則易于窮盡,采用這種雖無疑而故作有疑的設問形式,使詩篇顯得婉轉而有情致,同時也引人注意,啟人以思,所謂不言怨而怨自深矣。正是因為這些修辭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詩“境界具于詞語之外,愈反復看去,愈覺其含義無窮”。

【理解記憶】

為了君主的事情,為了養活他們的貴體,才不得不終年累月、晝夜不輟地在露水和泥漿中奔波勞作,正如詩中所言: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子 衿

《詩經·鄭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v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譯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思念??v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把音信傳?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v然我不曾去找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的城樓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樣長!

難點化解,美點追蹤: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全詩三章,采用倒敘手法。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約,只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望穿秋水,不見影兒,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她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么漫長。

全詩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戀人時的焦灼萬分的情狀如在眼前。這種藝術效果的獲得,在于詩人在創作中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詩中表現這個女子的動作行為僅用“挑”“達”二字,主要筆墨都用在刻畫她的心理活動上,如前兩章對戀人既全無音信、又不見影兒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獨白。兩段埋怨之辭,以“縱我”與“子寧”對舉,急盼之情中不無矜持之態,令人生出無限想象,可謂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內心獨白,則通過夸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其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可謂因夸以成狀,沿飾而得奇。心理描寫手法,在后世文壇已發展得淋漓盡致,而上溯其源,此詩已開其先。

【理解記憶】

1.“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

2.“挑兮達兮,在城闕兮”兩句寫焦急地等待: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看不見戀人的影子,心里很著急,恨不得馬上跑到他的家里去找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游人。

海內存知,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雄偉的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遙望蜀州,只見風煙迷蒙。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就是遠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戀愛中的男女那樣悲傷而淚濕手巾。

難點化解,美點追蹤:首聯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壯闊,極精整。第一句寫長安的城垣、宮闕被遼闊的三秦之地所“輔”(護持、拱衛),氣勢雄偉,點出送別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即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里代指蜀州,點出杜少府即將宦游之地;而“風煙”“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在一起。自長安遙望蜀州,視線為迷蒙的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已攝下文“離別”“天涯”之魂。

因首聯已對仗工整,為了避免板滯,故次聯以散調承之,文情跌宕。“與君離別意”承首聯寫惜別之感,欲吐還吞。翻譯一下,那就是:“跟你離別的意緒啊!……”那意緒怎么樣,沒有說;立刻改口,來了個轉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寬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樣遠離故土,宦游他鄉;這次離別,只不過是客中之別,又何必感傷!

三聯推開一步,奇峰突起。從構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茍不虧,在遠分日親”的啟發,但高度概括,自鑄偉詞,便成千古名句。

尾聯緊接三聯,以勸慰杜少府作結。“在歧路”,點出題面上的那個“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處分手,所以往往把臨別稱為“臨歧”。作者在臨別時勸慰杜少府說:“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連,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遠隔千山萬水,但情感仍可交流,不就是如比鄰一樣近嗎?可不要在臨別之時哭鼻子、抹眼淚,像一般小兒女那樣。”

南朝的著名文學家江淹在《別賦》里寫了各種各樣的離別,都不免使人“黯然銷魂”。古代的許多送別詩,也大都表現了“黯然銷魂”的情感。王勃的這首,卻一洗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容易出現的錯別字:闕(厥) 宦(官) 己(已) 歧(岐)

【理解記憶】

1.這是一首送別詩,既交代送別地點又虛寫前途景物的詩句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2.在這首詩中,歌頌友誼,千古流傳的名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岳陽城。

欲濟無舟,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漲,浩渺無邊,水天含混迷迷,接連天空。云夢大澤水氣蒸騰,洞庭湖的波濤搖撼著岳陽城。想要渡江河卻沒有船和槳,圣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

難點化解,美點追蹤:“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這三、四句寫湖的廣闊。“氣蒸”句寫出湖的豐厚的蓄積,仿佛廣大的沼澤地帶都受到湖的滋養哺育,才顯得那樣草木繁茂、郁郁蒼蒼。而“波撼”兩字放在“岳陽城”上,襯托湖的澎湃動蕩,也極為有力。人們眼中的這一座湖濱城,好像瑟縮不安地匍匐在它的腳下,變得異常渺小了。這兩句被稱為描寫洞庭湖的名句,但兩句仍有區別:上句用寬廣的平面襯托湖的浩闊,下句用窄小的立體來反映湖的聲勢。詩人筆下的洞庭湖不僅廣大,而且還充滿活力。詩人前四句實景寫洞庭湖的雄偉景象,后四句借景抒情,表面上在旁觀漁民捕魚釣魚,實際上是表現詩人不甘寂寞,希望自己能報效國家,但是出仕又沒有人引薦,表現了自己的失望、苦悶、愧疚之情。

容易出現的錯別字:涵(含) 撼(憾) 楫(揖、輯)

【理解記憶】

1.詩中表現詩人渴望援引的詩句是: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2.詩中表現水天一色、渾然一體的景色的詩句是: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3.詩中表現詩人不甘寂寞的詩句是: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4.詩中表明詩人想投身仕途而又無人舉薦的詩句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5.詩中形象地描寫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積廣大、充滿活力的詩句是: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6.詩中表明詩人無職可做、寂寞無依之情的詩句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第四單元梳理

一、課文內容梳理

《最后一次講演》是聞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樸追悼會上所做的講演,在講演中聞一多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當天下午聞一多就遭到了國民黨特務人員的暗殺。這也代表了聞一多的決心。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觀點,以王陽明和自己的實例為論據,論證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號召中國學生應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有所建樹。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課文中寫了八次抉擇,這些抉擇看起來互不相干,但讀者看來卻彼此相連,渾然一體。這是因為每一個選擇作者總是讓我們看到:所做選擇的原因、選擇后的實際行動和“選擇”對于作者的影響,這些都有內在的聯系,作者選取合適的角度把它們有機地組合在一起。

《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是顧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慶祝奧林匹克運動恢復25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說,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文獻,顧拜旦用詩歌般的語言闡述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與價值。

二、單元字詞匯總

(一)字詞解釋

13.最后一次講演

卑bēi劣liè:卑鄙惡劣。

無恥:不知恥辱;沒有羞恥之心。

誣wū蔑miè:詆毀和破壞名譽。

捶擊:用重物猛力敲打。

毀滅:徹底破壞,消滅。

卑鄙bǐ:低級、惡劣。

光明正大: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挑撥離間tiǎo bō lí jiàn:搬弄是非,使別人不團結。

蠻mán橫hèng:強橫而不講道理。

賦fù予yǔ:交給重任,使命等。

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誠意:真心實意。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治理好家政。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不過問其事。

不知所措cuò: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有鑒于此:在這個問題上有所警戒。鑒,指可以作為警戒或引為教訓的事。

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

無與倫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與他相比的同類的東西。

可乘chéng之機:表示可以利用的時機。

與眾不同:表示和大家不一樣。

無名小卒zú:古時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沒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憂心忡chōng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在擔心著什么。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

專心致志:意為用心專一,聚精會神,絲毫不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

16.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

純chún粹cuì:真正體現了事物的本質的。

闡chǎn述shù:闡明陳述。

縈yíng繞:縈回環繞。

絢麗:耀眼而華麗。

歧qí途tú:比喻錯誤的道路、不同的途徑。

束shù縛fù:捆綁,指約束限制。

嚴峻:嚴厲,嚴格或苛刻。

沉chén甸diàn甸:物因重量過重而下墜的樣子。

墳fén塋yíng:埋葬死人的地方。

崇尚:尊崇,提倡。

膚淺:學識淺薄;理解不深刻。

祈qí求qiú:指懇切地希望得到。通常表示人們內心迫切的希望某事的達成,表達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渴望。

(二)字詞記憶

13.最后一次講演

卑劣無恥bēi liè wú chǐ  恐怖kǒngbù  誣蔑wūmiè  屠殺túshā

悲憤bēi fèn  毀滅huǐmiè  卑鄙bēibǐ  蠻橫mánhèng 賦予fùyǔ 挑撥離間tiǎo bō lí jiàn

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朱熹xī  彷徨páng huáng  肇zhào  諾nuò  測量liáng  數量liàng

埋mái沒  埋mán怨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

抉擇jué zé  核hé心  墮duò落  豐碩shuò  輪廓kuò  不懈xiè

凸版tū bǎn  疙瘩gē da  開辟pì  時髦máo  淘汰táo tài

16.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

崩潰bēng kuì  純粹chún cuì  闡述chǎnshù  縈yíng繞  歧途qítú 束縛shù fù 沉甸甸chén diān diān  墳塋fén yíng  祈求qí qiú

第五單元梳理

一、課文內容梳理

《壺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細致地描繪了壺口瀑布磅礴、雄壯的氣勢。從黃河的“挾而不服”“壓而不彎”“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賦予了黃河一種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韌剛強的精神。全文寫景細膩,主要借助了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寫出了瀑布的聲響、形狀、態勢及偉力,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寫景不是孤立地寫景,而是在寫景中抒情言志。一是巧妙地融合在具體的描寫之中,二是巧妙聯想。由小小的壺口瀑布透視黃河博大寬厚的雄壯之美,再由黃河的性格聯想到人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堅韌剛強的民族精神,這些都應該牢牢把握,細心領會。

《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描寫的是雪域高原的壯美景色,表達了作者細膩而豐富的情感。各拉丹冬峰周圍的自然景觀奇特壯觀。冬季,這里是冰雪的世界,山上山下,銀裝素裹,夏秋季節,烈日炎炎,冰消雪融,山下天然草原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野花,草原上點綴著成群的牛羊。

《登勃朗峰》選自《遠處的青山》(1869),記敘了作者旅游歐陸時的種種趣聞逸事。從這篇文章也可看出,馬克·吐溫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幽默作家(盡管幽默在這里表現得比較清淡),同時也是一位筆下極富詩意和擅長寫景狀物的文章妙手。

《一滴水經過麗江》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寫的一篇散文。在文中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寫了麗江風景優美,景色宜人,建筑古樸,民風質樸,這篇散文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立體的麗江圖,給讀者以清新優美的藝術感受。

二、單元字詞匯總

(一)字詞解釋

17.壺口瀑布

浪沫橫溢:浪花不斷上漲溢出,形容水大而多。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推推搡sǎng搡:粗暴地、接連不斷地猛推。

馳chí騁chěng:形容瀑布飛流而下的樣子之意。

霎shà時:形容極短的時間。霎,短時間;一會兒。

寒噤:寒戰。

霧wù靄ǎi:霧氣,形容霧氣騰騰的樣子。

潺chán潺:溪水、泉水等的流動聲音。

出軋zhá:(鋼板)從軋鋼機里出來。

打旋xuán:這里指水回旋流動。

濕漉漉:形容物體潮濕的樣子。

汩gǔ汩:形容水流動的聲音。

怒不可遏è: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憤怒到了極點。這里形容水勢不可阻擋的樣子。

18.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

黧lí黑:形容黑。

氣勢磅páng礴bó:廣大無邊的樣子。形容氣勢雄偉壯大。

尊容:尊貴的容貌,特指佛像、神像。也稱他人的容貌(常含諷刺意味)。

草壩子:平坦的草地。

氣喘chuǎn吁xū吁:形容呼吸急促,大聲喘氣。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個又一個接連不斷地到來。接踵,后面人的腳尖接著前面人的腳后跟。

礫石:經水流沖擊磨去棱角的石塊。

虔qián誠chéng:指恭敬而有誠意的態度。

詛zǔ咒zhòu:原指祈求鬼神加禍于所恨的人;現指咒罵。

蜷quán臥wò:意思是蜷縮臥倒。

熠yì熠爍爍:形容光彩閃耀的樣子。

褶zhě皺zhòu:皺紋,這里指冰山上的波形紋。

19.登勃朗峰

翌yì日:次日。

絡luò繹yì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

轔lín轔:象聲詞,指雷鳴聲、車行聲。

巉chán峻jùn:險峻陡峭。

拾shè級:逐步登階。拾,輕步而上。

俯fǔ瞰kàn:指俯視,從高處往下看。

皚ái皚白雪:意思指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輕歌曼màn舞:音樂輕快,舞姿優美。

霓ní裳cháng羽衣:指仙人的衣服。

20.一滴水經過麗江

輕盈yíng: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動作、姿態輕柔優美漂亮。

馬幫:馱運貨物的馬隊。

驛yì道:我國古代為傳車、驛馬通行的大道,沿途設置驛站。

草甸:長滿野草的低濕地。

矗chù立:高聳直立。

目眩xuàn神迷:眼花繚亂,心神搖蕩。多形容所見情景令人驚異。

(二)字詞記憶

17.壺口瀑布

推推搡搡tuī tuī sǎng sǎng  馳騁chí chěng  霧靄wùǎi  潺潺chánchán 汩汩gǔ gǔ  怒不可遏è

18.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

黧lí黑  棱léng角  豁huò然  懈怠xiè dài  敦dūn實  演繹yì

氣勢磅páng礴bó  氣喘吁吁qìchuǎn xū xū  接踵zhǒng而至

瓊qióng瑤yáo仙境  熠yì熠爍爍

19.登勃朗峰

翌yì日  絡luò繹yì不絕  轔轔línlín  巉峻chánjùn  拾shè級

俯fǔ瞰kàn  穹頂qióngdǐng  皚皚áiái  輕歌曼舞qīnggē màn wǔ

蔓延màn yán  浮躁fú zào  顛簸diān bǒ  溝壑gōu hè  曠野kuàng yě 打嗝gé  霓裳羽衣nícháng yǔ yī

20.一滴水經過麗江

輕盈qīng yíng  喧嘩  驛yì道  翡翠fěi cuì  眺望tiào wàng

催cuī動  五彩斑bān斕lán

第六單元梳理

一、課文內容梳理

《北冥有魚》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范圍大(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鯤鵬形象磅礴壯觀。用夸張的手法描述鯤鵬,“不知其幾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萬里”言其活動天地,極言鯤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輕松閑適,詩意盎然。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讓人讀后會心一笑而沉思良久。本文講述兩位辯論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橋梁之上,俯看鰷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因而引起聯想,展開了一場人能否知魚之樂的辯論。其題雖小,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敘述語言做故事背景交代外,通篇采用對話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頂真式地把這場辯論引向深入。莊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魚之樂,惠施則否定了莊周的說法。且不說這場辯論誰是誰非,光是兩人在辯論中反映出來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談,就令人拍案叫絕,給人一種怡情益智的享受。

《雖有嘉肴》一文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出要闡明的觀點,指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學習中實踐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學”是息息相關的。

《大道之行也》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此人認為在大道施行的時候,一定能形成一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大同”社會。盡管在當時的戰亂時期下那個愿望是不可能實現的,但那是儒家學者在亂世中的一個美好愿景。

《馬說》以良馬喻英雄,謂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樂,才可發揮才干,否則很可能遭埋沒,極寫知遇之難。寓意委曲深致,文氣矯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勢。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此詩敘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歷,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感慨,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詩中的典范之作。

《賣炭翁》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新樂府》組詩中的一篇。此詩以個別事例來表現普遍狀況,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對統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強的社會典型意義。全詩描寫具體生動,歷歷如繪,結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細節的選擇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畫上有獨到之處。

二、課內文言文梳理

21.《莊子》二則

(一)北冥有魚

(一)課文字詞詳解

①北冥有魚,其名為②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③鵬。

①北冥:北海。傳說北海無邊無際,水深而黑。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②鯤(kūn):大魚名。③鵬:本為古“鳳”字,這里表示大鳥之名。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①怒而飛,其翼若②垂天之云。是鳥也,③海運則將④徙于南冥。

①怒: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②垂:懸掛。③海運:海水運動。④徙:遷移。

南冥者,①天池也。②《齊諧》者,③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④擊三千里,

①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②《齊諧》:書名。一說人名。③志:記載。怪:怪異的事物。④擊:拍打,這里指鵬鳥奮飛而起,雙翼拍打水面。

①摶②扶搖而上者九萬里,③去以六月④息者也。”⑤野馬也,

①摶(tuán):盤旋飛翔。②扶搖:旋風。③去:離開,這里指離開北海。④息:氣息,這里指風。⑤野馬:山野中的霧氣,奔騰如野馬。

①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②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③極④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①塵埃:揚在空中的土叫“塵”,細碎的塵粒叫“埃”。②蒼蒼:深藍色。③極:盡。④邪:同“耶”,表疑問,相當于“嗎”“呢”。

(二)重點句子翻譯

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動翅膀飛翔起來,它的翅膀就像懸掛在天邊的云彩。

2.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這只鳥,海動風起時就將遷往南方。

3.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鵬遷徙到南海的時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濤浪花有三千里,(它)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

4.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三)課文分析

1.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后來為什么又寫鳥?

鳥是由魚變化而來的。鯤的體積有幾千里,變成鳥后,鳥的背部不知有幾千里。說明莊子想象力豐富。

2.大鵬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樣描寫這一形象的呢?

鯤鵬形體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氣勢壯美。__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范圍大(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鯤鵬形象磅礴壯觀。用夸張的手法描述鯤鵬,“不知其幾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萬里”言其活動天地,極言鯤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

3.賞析句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此句運用豐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擊”“摶”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產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4.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使文章生動活潑,寓意雋永,感染力強。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

說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么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局限呢?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翻譯為: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這說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局限的。莊子給出確定的結論,鵬鳥和人們一樣,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鵬鳥的認識也是有局限的。

(二)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課文字詞詳解

莊子與惠子游于①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②是魚之樂也。”

①濠梁:濠水上的橋。濠,水名,在今安徽鳳陽。②是:這。

惠子曰:“子非魚,①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②固不知子矣;子③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④全矣!”莊子曰:

①安:怎么。②固:固然。③固:本來。④全:完全,肯定(是這樣)。

“①請循其本。②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③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①請循其本:請允許我追溯話題本原。請,請允許我。循,追溯。其,話題。本,本原。②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你說“你是從哪里知道魚是快樂的”等等。汝安知魚樂,你怎么(哪里)知道魚是快樂的。云者,如此如此。③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既,已經。之,指“魚之樂”,下文的同此意。

(二)重點句子翻譯

1.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鰷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就是魚兒的快樂呀。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呢?

3.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

4.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請允許我從最初的話題說起(或:追溯話題本原)。你說“你是從哪里知道魚是快樂的”等等,那是(你)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問我。(所以我說)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三)課文分析

1.莊子堅持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

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人的認識也是如此。他來到濠水之濱,“從容出游”感到快樂,于是見到“出游從容”的魚也快樂。所以莊子說自己是在濠水的橋上感到魚的快樂的,否則哪能見到魚的快樂呢?

2.指出下面兩個疑問句語氣的強弱特點和表達效果。

(1)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1)句是惠子針對莊子知“魚之樂”而發起的疑問,語氣較輕。__(2)句是莊子針對惠子的問話的回答,用的是反問的語氣,語氣較強。這句話不從正面回答惠子的問題,而從反面相對,收到很好的表達效果。

3.比較莊子與惠子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的差異,理解莊子的人生態度。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好辯,重分析。對于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度,重在對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于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度,將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輕松閑適,詩意盎然。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讓人讀后會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22.《禮記》二則

(一)雖有嘉肴

(一)課文字詞詳解

①雖有②嘉肴,弗食,不知③其④旨也;雖有⑤至道,弗學,不知其⑥善也。⑦是故

①雖:雖然。②嘉肴:美味的菜肴。嘉,好、美。肴,用魚、肉做的菜。③其:代“食”的對象。④旨:味美。⑤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⑥善:益處,好處。⑦是故:所以。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①困。知不足,然后能②自反也;知困,然后能③自強也。故曰:

①困:困惑。②自反:自我反思。③自強:自我勉勵。強,勉勵。

①教學相長也?!盯趦睹吩?ldquo;③學學半”,④其此之謂乎!

①教學相長: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②兌:同“說”,指的是殷商時的賢相傅說(yuè)。③學學半: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前一個“學”同“敩”,教導。④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

(二)重點句子翻譯

1.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雖然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2.教學相長也。

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

3.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學習以后就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后就會知道(自己的)困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知道(自己的)不足,這樣以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這樣以后就能自我勉勵。

5.“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三)課文分析

1.本文論述了教與學的關系問題,說明了教學相長的道理。

2.解釋課文中“教學相長”這個成語的含義。

教和學,是相輔相成的,是互相促進的,只有二者兼備,才能獲得成功。

3.“教”與“學”的關系如何?

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

4.《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戰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有《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大多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所記。

5.為何在一開始寫關于“嘉肴”“至道”的內容,能否刪去?

以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動地引出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有力地證明中心,說理的力度大大增強。即通過比喻,引入“至道”,形象生動地告訴讀者學習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刪去。

6.本文在論述時先以“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繼而引入“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后歸結到“教學相長”這個結論。(用原文填空)

7.請結合你的學習經歷,舉一個例子,談談對“教學相長”的理解。

教和學兩方面互相影響和促進,都得到提高。例子:“我—你”師生關系的確立表現出互惠的嶄新特點。在這種師生關系中,教師不僅僅是講授者,他本身也受到教益,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反過來教育老師,他們在課堂上相互影響,相互提高。(需要學生結合具體的經歷談)

8.“教學相長”在教學中的意義。

在教學意義上,“教學相長”是現代師生關系的特點之一。師生共同展現著自身的生命價值,在充分發掘自己的生命潛能中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二)大道之行也

(一)課文字詞詳解

①大道②之③行也,天下④為⑤公。⑥選賢與能,⑦講

①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②之:的。③行:施行。④為:是。⑤公:公共的。⑥選賢與(jǔ)能: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選,選拔。賢,指品德高尚。與,同“舉”。能,指才干出眾。⑦講:講求。

①信②修③睦。④故人不⑤獨⑥親其⑦親,不獨⑧子其⑨子,使⑩老有所終,

①信:誠信。②修:培養。③睦:和睦(氣氛)。④故:因此。⑤獨:只。⑥親:以……為親。⑦親:父母。⑧子:以……為子。⑨子:子女。⑩老有所終:老人能夠善終。終,善終。

①壯有所用,②幼有所長,③矜、寡、孤、獨、

①壯有所用:壯年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②幼有所長(zhǎng):幼年人能順利成長。③矜(guān)、寡、孤、獨:矜,同“鰥”,老而無妻;寡,老而無夫;孤,幼而無父;獨,老而無子。

①廢疾者②皆有所③養,④男有分,⑤女有歸。⑥貨⑦惡

①廢疾者:有殘疾而不能做事的人。者,……的人。②皆:都。③養:供養。④男有分(fèn):男子有職務。分,職分,職守。⑤女有歸:意思是女子有歸宿。歸,女子出嫁。⑥貨:財貨。⑦惡:憎恨。

其①棄于地也,不②必③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①棄:丟棄。②必:一定。③藏:私藏。

①是故②謀閉而不③興,④盜竊亂賊而不作,⑤故⑥外戶

①是故:因此。②謀:奸詐之心。③興:興起。④盜竊亂賊而不作:盜竊、作亂害人的事情不發生。亂,指作亂。賊,指害人。作,興起。⑤故:所以。⑥外戶:從外面把門帶上。

而不閉。①是②謂③大同。

①是:這。②謂(wèi):是。③大同:指理想社會。同,有和、平的意思。

(二)重點句子翻譯

1.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天下是公共的。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因此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

3.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讓老年人能夠善終,讓壯年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讓幼年人能夠順利成長,讓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有殘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有人供養。

4.男有分,女有歸。

男子有職業,女子有歸宿。

5.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對于)財貨,(人們)憎恨(那種)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對于)力氣,(人們)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

6.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因此奸詐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盜竊、作亂害人的事情也不興起。

7.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因此(家家戶戶)門都從外面帶上而不關閉。這就是理想中“大同”的境界。

(三)課文分析

1.文學常識。

(1)選自《禮記》,儒家經典之一。

(2)“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3)“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2.“大道之行也……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這一句是總括,以下三句是分述。

①“天下為公”,這是說政權(也可以把社會財富包括進來)屬于社會的全體成員,而不屬于任何個人。

②“選賢與能”,這是說社會的管理者應由社會成員選舉產生。選舉的標準是“賢”和“能”,“賢”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眾——用現在的話來說,叫作“德才兼備”。

③“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要講求誠信以消除欺詐,要崇尚和睦以止息爭斗,使社會保持和平安定。

3.“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又特別提到,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體現了對全社會的關愛。

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地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樣才能豐衣足食。以上兩個方面主要是就物質生活說的。

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這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為己有;“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這主要是就人們的思想觀念說的,因為只有樹公心、去私心,才能達到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的境界。

4.“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括語。

文章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就是拿現實社會跟這個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黑暗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等,在“大同”社會里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個結論非常鼓舞人心。

5.課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認識?

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國泰民安的理想狀態。

“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是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當時人們頭腦中的理想境界,兩個詞都帶有明顯的理想色彩,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6.本文是從哪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③人人都珍惜勞動成果,卻毫無自私自利之心(或: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7.怎樣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

“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為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后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時又高于“五帝之世”。

8.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達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9.“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異曲同工之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寫出表現人人都能關愛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關愛,能安居樂業的句子。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11.《大道之行也》中與“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2.《大道之行也》中的成語:天下為公、老有所終、矜(鰥)寡孤獨。

13.你認為“大同”社會會實現嗎?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示例一:不會實現。因為那只是一種美好的理想社會,現實社會中存在太多自私自利,爾虞我詐。(言之有理即可)__示例二:會實現?,F在的社會還不是“大同”社會。(言之有理即可)

14.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和這個“大同”社會有何相似之處?

①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老有所終”“幼有所長”。②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可看出“桃源”中百姓安居樂業,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男有分,女有歸”。③從“設酒殺雞作食”“皆出酒食”可看出“桃源”中百姓熱情好客,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3.馬說

(一)課文字詞詳解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①而伯樂不常有。②故③雖有名馬,

①而:表轉折,但是。②故:所以。③雖:即使。

①祗②辱③于④奴隸人之手,⑤駢死于⑥槽櫪之間,不⑦以千里稱也。

①祗:只,僅。②辱:(受)屈辱。③于:在。④奴隸人:奴仆。⑤駢(pián)死:(和普通馬)一同死。駢,本義為兩馬并駕,引申為并列。⑥槽櫪:馬槽。⑦以……稱:以……著稱。以,憑。

馬之千里①者,②一食③或④盡粟一⑤石。⑥食馬者不知⑦其能千里⑧而食也。

①……者:……的馬。②一食:吃一次。③或:有時。④盡:吃盡。⑤石:容量單位。⑥食(sì):同“飼”,喂。⑦其:指千里馬。⑧而:表承接。

①是馬也,②雖有千里之③能,④食不飽,力不足,⑤才美不⑥外見,⑦且⑧欲與⑨常馬⑩等?不可得,

①是:這。②雖:雖然。③能:才能。④食:吃。⑤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質。⑥外見:表現在外面。見,同“現”,顯露、表現。⑦且:猶,尚且。⑧欲:想要。⑨常馬:普通的馬。⑩等:等同,一樣。?不可得:做不到。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①安:哪里,怎么。

①策之不②以其道,食之不能③盡其④材,⑤鳴之而不能⑥通其意,

①策之:用馬鞭趕它。策,馬鞭,這里是動詞,用馬鞭驅趕。②以其道: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以,按照。道,正確的方法。③盡:竭盡。④材:同“才”,才能、才干。⑤鳴:馬叫。之:音節助詞,不譯。“食之”與“策之”中的“之”都指代千里馬。⑥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通,通曉、明白。

執①策②而③臨之,曰:“天下無馬!”④嗚呼!⑤其真無馬⑥邪?⑦其真不知馬也!

①策:名詞,馬鞭。②而:連詞。③臨:面對。④嗚呼:表示驚嘆,相當于“唉”。⑤其:表示加強詰問語氣。⑥邪:同“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⑦其:代詞。

(二)重點句子翻譯

1.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馬(千里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槽之間,不以千里馬而著稱。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吃完一石糧食。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飼養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所以(就以普通馬的食量)來喂養。

4.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才能和優點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可以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馬鞭趕它,不能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它,卻不能讓它竭盡才能;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6.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握著馬鞭面對著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

7.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是他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啊!

(三)課文分析

1.主題: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全文寄托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并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

2.作者的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論證論點的?

第一段:論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正面論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反面論證:故雖有名馬……不以千里稱也。第二段:進一步從反面論證,指出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三段:痛斥執策者的愚蠢,勾畫出執策者狂妄無知的形象。作者厲聲反詰執策者,表達中心:其真不知馬也。

3.“千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比喻了什么樣的人?

千里馬——有才能的人。伯樂——重視人才,識別人才的人。食馬者——愚妄、淺薄,不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

4.《馬說》中的五個“也”字:

①“不以千里稱也”流露出無限痛惜的感情。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表現作者憤怒譴責的感情,而且包含著訴諸讀者正義感的意圖。

③“其真不知馬也”有作者的痛切之感,更有對食馬者的深刻嘲諷。

④“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是作者故作頓筆,有暫時了結,不再說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卻一些無用的話。

⑤“是馬也,雖有……”中的“也”字,顯然是提醒讀者注意食馬者的無知給千里馬造成的后果。

5.全文“不”字的理解:

①嘆無人識才。“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沒有“伯樂”,千里馬“常有”也就等于沒有。“不以千里稱也”:道出了千里馬遭遇之不幸,結局之慘痛,真讓人感到遺憾、惋惜。

②悲無力使才。“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與常馬等不可得”:道出了被埋沒的千里馬的滿腹委屈,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

③憤庸人誤才。“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反過來還對著受盡了屈辱的千里馬說“天下無馬”,愚昧,更是無知!作者滿腔的悲憤化成一句“其真不知馬也”,對食馬者的罪行表示憤恨,對馬的悲慘遭遇深表同情,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愚昧可笑的辛辣諷刺。

6.理解式默寫。

(1)總領全文的句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2)描寫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懷才不遇的人發出的感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3)描寫千里馬悲慘遭遇的句子: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4)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6)本文中心句:其真不知馬也!

(7)寫食馬者愚昧無知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24.唐詩二首

(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天下寒士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見此屋,吾獨破受凍死亦足!

譯文:八月深秋,狂風怒號,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居然忍心在我眼前做出偷竊的事來,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沒有用,只好回來,拄著拐杖感嘆自己的不幸和世態悲涼。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胡蹬亂踢,把被里蹬破了。因為屋頂漏雨,床頭都沒有一點干的地方,像線條一樣的雨點下個沒完。自從戰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怎么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遮蔽天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房子不為風雨所動搖,安穩得像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難點化解,美點追蹤: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韻,“號”“茅”“郊”“梢”“坳”五個句子的韻腳傳來陣陣風聲。“風怒號”三字,起勢迅猛,音響洪亮,猶如秋風咆哮。“怒”字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好不容易蓋了這座茅屋,定居下來,秋風卻怒吼而來,卷起層層茅草,使得詩人焦急萬分。然后茅草分散地、雨點似的“灑”在“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很難弄下來;“下者飄轉沉塘坳”,也很難收回來。“卷”“飛”“渡”“灑”“掛罥”“飄轉”,一個接一個的動態不僅組成一幅幅鮮明的圖畫,而且緊緊地牽動讀者的視線,撥動讀者的心弦。

第一段場景是: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干瘦老人拄著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著怒吼的秋風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卷了起來,吹過江去,稀里嘩啦地灑在江郊的各處。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不能不激起讀者心靈上的共鳴。

第二段中共有五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偷竊的事。其實,這不過是表現了詩人因“老無力”而受欺侮的憤懣心情而已,決不是真的給“群童”加上“盜賊”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判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無可奈何了。“歸來倚杖自嘆息”:直到風吹屋破,茅草無法收回,這才無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當然又與“老無力”照應。“自嘆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詩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嘆息,未引起別人的同情和幫助,則世風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嘆息”的內容,也就十分深廣。當他自己風吹屋破,無處安身,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的時候,卻聯想到類似處境的無數窮人。

第三段共八句,寫屋破又遭連夜雨的苦況。“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用飽蘸濃墨的大筆渲染出黯淡愁慘的氛圍,從而烘托出詩人黯淡愁慘的心境,而密集的雨點即將從漠漠的秋空灑向地面,已在預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兩句,沒有窮困的生活體驗,作者是寫不出來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是寫布被又舊又破,也是為下文寫屋破漏雨蓄勢。“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兩句,一縱一收。一縱,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亂頻繁、殘破不堪的國家;一收,又回到“長夜沾濕”的現實。憂國憂民,加上“長夜沾濕”,詩人自然不能入睡。“長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覺夜長,還因自己和國家都在風雨飄搖中掙扎而覺得夜長。“何由徹”和前面的“未斷絕”照應,表現了詩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而表現闊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詞如“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歡顏”“安如山”等等,聲音洪亮,從而構成了鏗鏘有力的節奏和奔騰前進的氣勢,恰當地表現了詩人從“床頭屋漏無干處”“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這種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詠歌不足以表達,所以詩人發出了由衷的感嘆:“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抒發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表現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風格,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容易出現的錯別字:注意“”內的字。

【理解記憶】

1.王安石在《子美畫像》詩中說:“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颼。”《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與王安石的話相照應的句子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抒發詩人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情懷的句子是: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群童頑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抒發作者雖身居漏雨屋舍仍關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4.抒發作者憂國憂民,表現他博大胸襟的著名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5.描寫秋天凄涼氛圍的語句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6.與“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7.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體現“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精神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起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詩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9.《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我”衰老困窘的詩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10.《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主旨句、表現詩人的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1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達作者的博大胸懷、濟世情懷和其曠達胸襟的詩句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2.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他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

1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杜甫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兩句詩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4.《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僅濃墨渲染出陰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凄惻愁慘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寫天氣變化的句子)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詩人無可奈何的詩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二)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詞句注釋】

(1)賣炭翁:此篇是組詩《新樂府》中的第三十二首,題注云:“苦宮市也。”宮市,指唐代皇宮里需要物品,就到市場上去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專管其事。

(2)伐:砍伐。薪:木柴。南山:終南山,屬秦嶺山脈,在長安城南。

(3)煙火色:煙熏色的臉。此處突出賣炭翁的辛勞。

(4)蒼蒼:灰白。

(5)得:得到。何所營:做什么用。營,謀求、需求。

(6)可憐:使人憐憫。

(7)愿:希望。

(8)曉:天亮。輾(niǎn):同“碾”,壓。轍:車輪滾過地面碾出的痕跡。

(9)困:困倦,疲乏。

(10)市:城市中劃定的集中進行交易的場所。唐代長安有東、西兩市,各有東、西、南、北四門。

(11)翩翩:輕快的樣子。騎(jì):騎馬的人。

(12)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太監。白衫兒,指太監手下的爪牙。

(13)把:拿。稱:說。敕(chì):指皇帝的命令。

(14)回:調轉。叱:吆喝。牽向北:指牽向宮中。

(15)千余斤:不是實指,形容很多。

(16)驅:趕著走。將:助詞,用于動詞之后。惜不得:吝惜不得。惜,舍。得,能夠。

(17)半匹紅紗一丈綾:唐代商品交易,錢帛并用。當時錢貴絹賤,半匹紗和一丈綾,與一車炭的價值相比相差很大。這是官方用賤價強奪民財。

(18)系(jì):掛。直:同“值”,價錢。

譯文: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因燒炭變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蓱z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那得意忘形地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太監手里拿著文書,嘴里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難點化解,美點追蹤:開頭四句,寫賣炭翁的炭來之不易。“伐薪、燒炭”,概括了復雜的工序和漫長的勞動過程。“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活畫出賣炭翁的肖像,寫出勞動的艱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現。“南山中”點出勞動場所,這“南山”就是王維所寫的“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的終南山,豺狼出沒,荒無人煙。在這樣的環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窯一窯地“燒炭”,好不容易燒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滲透著心血,也凝聚著希望。寫出賣炭翁的炭是自己艱苦勞動的成果,這就把他和販賣木炭的商人區別了開來。但是,假如這位賣炭翁還有田地,憑自種自收就不至于挨餓受凍,只利用農閑時間燒炭賣炭,用以補貼家用的話,那么他的一車炭被掠奪,就還有別的活路。然而情況并非如此。詩人的高明之處在于沒有自己出面向讀者介紹賣炭翁的家庭經濟狀況,而是設為問答:“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這一問一答,不僅化板為活,使文勢跌宕,搖曳生姿,而且擴展了反映民間疾苦的深度與廣度,使讀者清楚地看到:這位勞動者已被剝削得貧無立錐,別無衣食來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萬苦燒成的千余斤木炭能賣個好價錢。這就為后面寫宮使掠奪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鋪墊。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這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單”,自然希望天暖。然而這位賣炭翁是把解決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賣炭得錢”上,所以他“心憂炭賤愿天寒”,在凍得發抖的時候,一心盼望天氣更冷。詩人如此深刻地理解賣炭翁的艱難處境和復雜的內心活動,只用十多個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現了出來,又用“可憐”兩字傾注了無限同情,催人淚下。

這兩句詩,從章法上看,是從前半篇向后半篇過渡的橋梁。“心憂炭賤愿天寒”,實際上是期待朔風凜冽,大雪紛飛。“夜來城外一尺雪”,這場大雪總算盼到了!也就不再“心憂炭賤”了!“天子腳下”的達官貴人、富商巨賈們為了取暖,不會在微不足道的炭價上斤斤計較。當賣炭翁“曉駕炭車輾冰轍”的時候,占據著他的全部心靈的,不是埋怨冰雪的道路多么難走,而是盤算著那“一車炭”能賣多少錢,換來多少衣和食。要是在小說家筆下,是可以用很多筆墨寫賣炭翁一路上的心理活動的,而詩人卻一句也沒有寫,這是因為他在前面已經給讀者開拓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

賣炭翁好不容易燒出一車炭、盼到一場雪,一路上滿懷希望地盤算著賣炭得錢換衣食,結果卻遇上了“手把文書口稱敕”的“宮使”。在皇宮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書和敕令面前,跟著那“叱牛”聲,賣炭翁在從“伐薪”“燒炭”“愿天寒”“駕炭車”“輾冰轍”,直到“泥中歇”的漫長過程中所盤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為泡影。

從“南山中”到長安城,路那么遙遠,又那么難行,當賣炭翁“市南門外泥中歇”的時候,已經是“牛困人饑”;如今又“回車叱牛牽向北”,把炭送進皇宮,當然牛更困、人更饑了。那么,當賣炭翁餓著肚子,走回終南山的時候,他會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樣過法呢?這一切,詩人都沒有寫,然而讀者卻不能不想。當想到這一切的時候,就不能不同情賣炭翁的遭遇,不能不憎恨統治者的罪惡,而詩人“苦宮市”的創作意圖,也就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藝術上也很有特色。詩人以“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兩句展現了幾乎瀕于生活絕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這是全詩的詩眼。其他一切描寫,都集中于這個詩眼。在表現手法上,則靈活地運用了陪襯和反襯。以“兩鬢蒼蒼”突出年邁,以“滿面塵灰煙火色”突出“伐薪、燒炭”的艱辛,再以荒涼險惡的南山作陪襯,老翁的命運就更激起了人們的同情。而這一切,正反襯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熾烈:賣炭得錢,買衣買食。老翁“衣正單”,再以夜來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轍”作陪襯,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憐”。而這一切,正反襯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熾烈:天寒炭貴,可以多換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饑”和“翩翩兩騎”,反襯出勞動者與統治者境遇的懸殊;“一車炭,千余斤”和“半匹紅紗一丈綾”,反襯出“宮市”掠奪的殘酷。而就全詩來說,前面表現希望之火的熾烈,正是為了反襯后面希望化為泡影的可悲可痛。

容易出現的錯別字:注意“”內的字。

【理解記憶】

1.反映唐代商務交易,絹帛等絲織品可以代貨幣使用,然而錢貴絹賤,半匹紗和一丈綾與一車炭的價值相差很遠的句子是:“半匹紅紗一丈綾”,這句詩反映了宮市的霸道不公。

2.《賣炭翁》中揭示賣炭翁悲苦處境和矛盾心情的詩句是: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3.“宮使驅將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說明了賣炭翁怎樣的心理?

說明賣炭翁雖萬般不舍卻又無可奈何的心理。

4.全詩反映了封建社會怎樣的情況?

反映了封建統治者的橫暴掠奪,反映了宮市的弊端帶給勞動人民不幸。

5.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部編六年級語文期中范文第2篇

一、

看拼音,寫詞語。

xián

duò

huǎng

(

)棄

懶(

)

(

)話

吩(

)

(

)束

二、用“√”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花生的價錢便(pián

biàn)宜,誰都(dū

dōu)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chù

chǔ)。

2.藺相如捧著璧,說秦王要是強(qiǎng

qiáng)逼他,他就把壁摔碎。無奈,秦王連忙說好商量(liáng

liang),最后只好允諾劃(huá

huà)歸趙國的十五座城。

三、下列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舉世聞名

興高彩烈

足智多謀

B.鷗心瀝血

臭名遠揚

夜不閉戶

C.安然無恙

得意妄形

生靈涂炭

D.多事之秋

人壽年豐

安居樂業

四、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序號寫在括號里。

“舉”:①提出②全③推選;推薦④往上托;往上伸

1.

大家選舉張澤做班長。(

)

2.請你舉個例子具體說明一下。(

)

3.長城是舉世聞名的建筑。(

)

4.藺相如舉起玉壁要往地上摔。(

)

五、按要求寫句子。

1.圓明園建筑宏偉。圓明園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用關聯詞連成一句話)

2.珍珠鳥扭動著滾圓的身子在我的書桌上打滾。(縮句)

六、判斷對錯,對的畫“√”,錯的畫“×”。

1.《落花生》一文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

2.《獵人海力布》是西藏地區流傳的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

)

3.為了提高閱讀的速度,我們要集中精力,盡量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子共讀,更不要回讀。(

)

4.制定班級公約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建設團結友愛的班集體。(

)

七、根據內容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1.看到有的同學學習不努力,不肯下工夫,還浪費大量學習時間去玩耍,我會用一句恰當的名言警句來勸他:

;看到有些人虛度光陰,年紀輕輕就放棄努力,我要送他的名言警句是:

。

2.我最喜歡的一句表現渴望祖國統一主題的詩句是:

。

八、按實際情況,完成下列填空。

民間故事流傳很廣,請你寫出你最喜歡的一個民間故事,名字叫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是:

。

九、認真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老鎖匠一生修鎖無數,技藝高超,收費合理,深受人們的敬重。

老鎖匠老了,為了不讓他的技藝失傳,他挑中了兩個年輕人,準備將一身技藝傳給他們。

一段時間以后,兩個年輕人都學會了不少本領。但兩個人中只有一個能得到真傳,老鎖匠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試。

老鎖匠準備了兩個保險柜,讓兩個徒弟去打開,誰花的時間短,誰就是勝利者。結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鐘就打開了保險柜,而二徒弟卻用了半個小時。

老鎖匠問大徒弟:“保險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師傅,里面有很多錢,全是百元大鈔。”問二徒弟同樣的問題,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我沒看見里面有什么,您只讓我打開鎖,我就打開了鎖。”

老鎖匠微微一笑,說:“其實,不管干什么行業都要講一個‘信’字,尤其是我們這一行,要有更高的職業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技藝高超的鎖匠,他必須做到心中只有鎖而無其他,對錢財視而不見。否則,心有私念,稍有貪心,登門入室或打開保險柜取錢易如反掌,最終只能害人害己。我們修鎖的人,每個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

說完,鄭重宣布(大徒弟

二徒弟)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給短文擬寫一個恰當的題目: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應先查

,用部首查字法應查

部。

3.在文中括號里選擇恰當的詞語畫上“√”。師傅這樣做的理由是什么?(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

4.開好鎖后,老鎖匠問兩個徒弟時,他們的表情—大徒弟

,可見他

;二徒弟

,可見他

。

5.老鎖匠說:“我們修鎖的人,每個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這“不能打開的鎖”指的是

。

6.如果我是大徒弟,從此我將會

;如果我是二徒弟,從此我將會

。

7.讀了這篇短文,我的體會是

。

十、認真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1984年,在一艘橫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小女兒,去和在美國的妻子會合。

一天早上,父親正在船艙里用腰刀削蘋果,船卻突然劇烈地搖晃起來,父親不慎摔倒時,刀子扎進了他的胸口。人全身都在顫,嘴唇瞬間烏青。

8歲的女兒被父親瞬間的變化嚇壞了,尖叫著撲過來想要扶他。父親卻微笑著推開女兒的手:“沒事,只是摔了一

跤。”然后輕輕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來,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鋒上的血跡。

以后三天,父親照常每晚為女兒唱搖籃曲,清晨替她系好美麗的蝴蝶結,帶她去看大海的蔚藍。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兒尚不能注意到父親每一分鐘都比上一分鐘更衰弱、蒼白,他遠眺海平線的眼光是那樣憂傷。

抵達的前夜,父親來到女兒身邊,對女兒說:“明天見到媽媽的時候,請告訴媽媽,我愛她。”女兒不解地問:“可是明天就要見到她了,你為什么不自己告訴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兒的額上留下一個深深的吻。

船到紐約港了,女兒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認出母親,她喊著:“媽媽!媽媽!”就在這時,周圍忽然一片驚呼,女兒一回頭,看見父親已經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噴,霎時間染紅了整片天空厖

尸解的結果讓所有的人驚呆了:那把刀無比準確地洞穿了他的心臟,他卻多活了三天,而且不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釋是因為創口太小,使得被切斷的心肌依原樣貼在一起,維持了三天的供血。這是醫學史上罕見的奇跡。

醫學會議上,有人說要稱它為大西洋的奇跡,有人建議以死者的名字命名,還有人說要叫大神跡厖“夠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醫生,須發俱白,皺紋里滿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聲大喝,然后一字一頓地說,“這個奇跡的名字,叫父親。”

1.給短文擬寫一個合適的題目:

。

2.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

(1)不為人知:

(2)洞穿:

3.這是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請用心閱讀,完成下列各題。

(1)“這是醫學史上罕見的奇跡”一句中的“這”指

;說“這”是“奇跡”的原因是

。

(2)在文章中用“”畫出父親有意隱瞞自己受傷的句子,再說說父親這樣做的用意。

(3)“明天見到媽媽的時候,請告訴媽媽,我愛她。”抵達前夜,父親為什么這樣說?

4.

老醫生為什么把這個奇跡稱為“父親”?

十一、習作

根據下列提示與要求完成一篇400字左右的習作。

提示:在我們身邊,每天都發生著許許多多的事情。只要留心觀察,就算是司空見慣的尋常小事,你也能發現其不平常的一面。請你選擇自己所見、所聞的小事,完成一篇習作。

要求:題目自擬;將小事寫清楚,并寫出自己不平常的發現或思考;書寫端正,感情真實,語句通順,不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

100

200

300

部編六年級語文期中范文第3篇

題號

附加題

卷面分

總分

得分

★卷面分:2分

一、拼音、漢字。

(16分)

1.看拼音寫詞語。(12分)

xūn

táo

liú

xiè

shēn

yuān

jìng

jiè

xiāo

huǐ

jiàn

zhù

āi

shāng

lǎn

duò

fèng

xiàn

ài

dīng

zhǔ

shì

2.在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后面打“√”,有錯的用橫線畫出,并改正在括號內。(4分)

(1)浸濕(qìn)

榨油(zhà)

憎惡(wù)隨聲附和(hè)

(

)

(2)眼瞼(jiǎn)潺潺(chán)蟄伏(zhé)扣人心弦(xuán)()

(3)懲罰(chéng)堤岸(dī)

吟誦(yín)

高屋建瓴(líng)()

(4)彌漫(mí)沉湎(miǎn)

創傷(chuàng)

無動于衷(zhōnɡ)()

二、詞語、句子。

(19分)

1.下面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3分)()

A.五彩繽紛   震撼天地   蜿蜒曲折   協調有序

B.實事求是   混水摸魚   長途跋涉   蓬島搖臺

C.不計其數   含糊其詞   陰謀鬼計   化為灰燼

D.清澈見底   處景生情   面容憔悴   蓓蕾初綻

2.將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12分)

民不()()生靈()()

(

)(

)遍野

()()失所太平(

)(

)(

)(

)樂業

路不()()夜不()()()()多端

()心()血()()難鳴飲水()()

3.給下列說法正確的句子打“√”。(4分)

(1)“模糊、似乎、轉身、分量”這些詞中都包含多音字。(

)

(2)“煥然一新、守株待兔、臥薪嘗膽、胸有成竹”這一組詞都是褒義詞。()

(3)“春天的杭州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與“兩個新舊社會,真是鮮明的對比啊!”都犯了語序顛倒的錯誤。()

(4)藺相如對手下的人說:“秦王我都不怕,我會怕廉將軍嗎?”改成間接轉述句:藺相如對手下的人說,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會怕廉將軍。()

三、積累運用。

(6分)

1.七夕今宵看碧霄,。

2.,直把杭州作汴州。

3.黃昏的空中       ,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     。那是        ,而且        。

四、課外閱讀。

(22分)

(一)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陳太丘與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期待   B.期望

C.一起   D.約定

2.“元方入門不顧”中“顧”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理睬

B.顧慮

C.回頭看

D.照顧

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確翻譯是(2分)(

)

A.等你很久都沒來,他已經先去了。

B.等了你很久,你都沒到,他已經離開了。

C.招待你這么長時間不走,他已經先走了。

D.招待你這么長時間不走,他已經離開了。

4.下面這句話的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B.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C.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D.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5.這則小古文告訴我們    的道理。(2分)(

)

A.待人有禮貌

B.做人要守信

C.說話要有理

D.知錯要改正

(二)我和母親過馬路

①周末帶著妻兒回家,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要上街買點好菜招待我們。我說:“媽,我陪你去吧!”母親樂呵呵地說:“好,好,你去,你說買啥,媽就買啥。”

②到菜市場要橫穿一條馬路。正是下班時間,大街上車來車往,母親年齡大了,雙腿很不靈便。她提著菜籃,挨著我邊走邊談些家長里短的生活瑣事。

③橫穿過馬路,就是菜市場了,母親突然停了下來,。

④一剎那間,我的心靈震顫起來。這是一個我多么熟悉的動作呀!

⑤上小學時,我每天都要穿過一條馬路才能到學校。母親那時在包裝廠上班。學校在城東,廠在城西,母親擔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牽著手走到馬路對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囑:“過馬路要跟著別人一起過……”

⑥20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長成一雙男子漢的大手,昔日的年輕母親已經皺紋滿面,手指枯瘦,但她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嫻熟。她一生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這些都被她像掠頭發一樣一一掠散,但永遠也抹不去愛子的情腸。

⑦我沒有把手遞過去,而是伸出一只手從她臂彎上取下籃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輕輕握住她的手,對她說:“小時候,每逢過馬路都是你牽我,今天過馬路,讓我牽你吧!”母親的眼里閃過驚喜,笑容蕩漾開來,像一個農民面對豐收的農田,像一個漁民提著沉甸甸的魚網……

1.第①段中的“年近花甲”中“花甲”指  歲。(2分)

2.第②段中加點詞“家長里短”中“里”的意思是     。(A.家長 B.街坊 C.里邊)整個詞語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3.請聯系上下文,將第③段補充完整。(2分)

……母親突然停了下來,

4.第④段中畫線句“我的心靈震顫起來”,“我”的心靈震顫的原因是:。這一段在文中起

的作用.(2分)

5.文章中寫了不同時間的兩次牽手,你能概括一下嗎?(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6.從兩次牽手中你體會到什么?(2分)

五、表達、習作。

(35分)

1.根據教育部文件要求,上海市教委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必須參加寫字等級測評。規定由原來的“自愿”,變成現在的“必須”。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說出你的觀點和理由。(5分)

2.以“謝謝你”為題目,寫一篇習作。既可以寫鐘愛的物品,也可以寫身邊的人或事。注意要通過具體事例來表達你的感激之情,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不少于400字。(30分)

附加題。(附加10分)

1.近日,某網站進行了一項“文明出境游”調查,盤點出國民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為”。

不文明行為

亂丟垃圾

不尊重風俗習慣

對景區規定不以為然

大聲喧嘩

插隊

隨地吐痰

投票結果

72%

31%

13%

46%

8%

65%

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為是    ,請你寫一條宣傳語,呼吁大家文明出游。

2.“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國傳統音樂節奏中的(

)

A.強拍     B.弱拍

3.“四面楚歌”這一成語出自《史記》中的(

)

A.《夏本紀》   B.《殷本紀》

C.《周本紀》   D.《項羽本紀》

參考答案:

一、1.熏陶 流瀉 深淵 境界 銷毀 建筑 哀傷 懶惰 奉獻 愛慕 叮囑 發誓 2.(1)qìn—jìn (2)xuán—xián (3)√ (4)chuàng—chuāng

二、1.A 2.聊 生 涂 炭 漫 山 流 離 盛 世 安 居 拾 遺 能 寐 變 化 嘔 瀝 孤 掌 思 源 3.(1)√ (2)? (3)√ (4)√

三、1.牽??椗珊訕颉?.暖風熏得游人醉 3.偶見白鷺的低飛 恩惠 清澄的形象化 具有生命了

四、(一)1.D 2.C 3.B 4.D 5.B

(二)1.大約60 2.B 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 3.她把菜籃挎在臂彎處,騰出右手,向我伸來……

4.“我”看到一個多么熟悉的動作。(或“我”看到年近花甲的母親騰出右手,向“我”伸來) 承上啟下

5.上小學時母親牽“我”過馬路去上學?!〕赡旰蟮?ldquo;我”牽母親過馬路去買菜?!?.寫出母親對兒子的摯愛。雖然時光流逝,但她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嫻熟,又寫出了“我”對母親的回報。

五、1.增加寫字測試很有必要,可以讓同學們掌握最正規的書寫方法,并能夠較深入地理解漢字書寫規律;

傳承漢字書寫歷史。這些都是電腦、打印機替代不了的。工工整整地寫字,也是在教給同學們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略

附加題

1.亂丟垃圾

部編六年級語文期中范文第4篇

教學目標 第八單元復習 課時安排 3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1. 認識60個生字,讀準2個多音字,會寫32個字,會寫31個詞語。

2. 通過故事內容,感受應該怎樣與人相處。

3.利用形聲字的特點猜讀擬聲詞,并根據語境,選擇合適的詞語放入句子中讀一讀。 4.積累含有動物名稱的四字成語。 5.閱讀童話故事《稱贊》,感受稱贅給生活帶來的美好與快樂。 認識60個生字,讀準2個多音字,會寫32個字,會寫31個詞語 課文梳理及理解運用 課件、練習卷 講授法、小組合作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字音、字形

1、易讀錯的字

威武(wēi)、違抗(wãi)、拉扯(chě) 、嗓子(sǎng) 、奶酪(lào)、 拌嘴(bàn) 、剩余(shâng)、折紙(zhã) 、錄取(lù) 、幸福(xìng) 秧苗(yāng) 、使勁(jìn) 、栽樹(zāi)、蚯蚓(yǐn)、納悶(nà mân) 扎風箏(zā zheng)、春蠶(cán) 、螃蟹(xiâ)、假裝(jiǎ)、小哥倆(liǎ)

2、多音字

zhuǎn(轉身)

mēn(悶熱) 轉

zhuàn(轉盤)

mân(苦悶)

3、辨字組詞

活(生活)

奶(奶奶)

吵(吵鬧)

話(說話)

扔(扔掉)

抄(抄寫)

但(但是)

汗(汗水)

傷(傷心)

擔(擔任)

桿(樹桿)

份(年份)

二、詞語

1、量詞

一(只)老虎 、一(塊)奶酪、 兩(只)小熊

一(只)紙船、 一(個)松果、 一(張)紙條

2、詞語搭配

茂密的(森林) 茂密的(枝葉) 漂流的(紙船)

漂流的(冰山) 飄蕩的(風箏) 飄蕩的(紅旗) 高高的(樹枝)

(激動)地說 大搖大擺地(走過來) 大搖大擺地(走出來)

3、詞語表

食物 爪子 神氣活現 往常 身后 信以為真

哥哥 開始 這時 過來 怎么 仔細 公平

紙船 松果 紙條 上面 快樂 難過 屋頂 和好 高興

田野 風車 飛快 秧苗 急忙 力氣 廣場 傷心 路邊

5、課后及園地詞語積累

ABCC式:議論紛紛

ABAC式:半信半疑 大搖大擺

帶有反義詞的成語:東張西望 搖頭擺尾

半信半疑 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狐假虎威 狼吞虎咽 龍飛鳳舞 雞鳴狗吠

驚弓之鳥 漏網之魚 害群之馬

膽小如鼠 如虎添翼 如魚得水

第二課時

一、精彩句子

1、老虎撲過去,把狐貍逮住了。

2、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感嘆句)

3、船工們笑了,一邊手氣纖繩,一邊向風娃娃表示感謝。(一邊一邊)

4、狐貍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對仗句)

5、這事好辦,我來幫你吧!(祈使句)

6、“可是現在沒咬過的那半塊又大了一點兒!”兩只小熊又嚷了起來。(感嘆句)

二、課文回顧

1、《狐假虎威》本文是一個生動有趣的成語故事,講的是一只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中的百獸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借著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并沒有本事,諷刺了哪些仗勢欺人的人。

2、《狐貍分奶酪》這是一個民間故事,主要講了兩只小熊撿到一塊奶酪,因不會分而拌嘴,有只狐貍幫忙分成兩半,小哥倆總因大小不滿意,最后奶酪被狐貍吃光,小哥倆只能干生氣。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斤斤計較,要共同分享才會快樂的道理。

3、《紙船和風箏》本文講的是松鼠和小熊之間發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誼,而友誼需要不斷地去維護的道理。

4、《風娃娃》先敘述了風娃娃幫人們做事,人們有時高興,有時責怪他的事,然后通過風媽媽的話告訴我們: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幫助。

三、考點提示

1、《狐假虎威》??疾斐烧Z“狐假虎威”的含義及課內閱讀。

2、《狐貍分奶酪》??疾檎n內閱讀及故事的寓意。

3、《紙船和風箏》注意分清“扎”和“抓”的讀音及“幸”的寫法。

4、《風娃娃》??疾轱L為人們做了哪些好事,那些壞事。

第三課時

單元練習檢測及精選講評

板書設計

部編六年級語文期中范文第5篇

一、看拼音在田字格中寫字,要寫得端正漂亮。

(12分,每字1分)

jiě

dònɡ

ɡān

shì

jiè

nìnɡ

juān

xiónɡ

wěi

二、比一比,組成詞語。

(8分,每題1分)

烏(

)

漫(

)

波(

)

沙(

)

鳥(

)

慢(

)

潑(

)

紗(

)

三、填上合適的量詞。

(8分,每題1分)

一(

)草

一(

)雨絲

一(

)寶塔

一(

)清泉

一(

)花

一(

)桌子

一(

)老師

一(

)城市

四、讀一讀,把意思相反的詞連起來。

(8分,每題1分)

五、我會把下列詩句和對聯補充完整。

(5分,前兩空各2分,最后一空1分)

兒童散學歸來早,

。

碧玉妝成一樹高,

。

贈人玫瑰,

。

六、我會說,我會寫。

(12分。每空1分)

(

)的春光

(

)的天空

(

)的陽光

清脆的(

)

清新的(

)

可愛的(

)

七、給下面的字換個偏旁,組成新字,并組詞。

(6分)

燒(

)(

)

密(

)(

)

環(

)(

)

坡(

)(

)

喝(

)(

)

沙(

)(

)

八、給下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___”

標出來。(3分)

(hǎo

hào)學

空(kōnɡ

kònɡ)氣

樂(lè

yuè)趣

九、排列句子順序。

(5分)

(

)

春天,迎春花兒笑得合不攏嘴。

(

)

我的家鄉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美麗。

(

)

夏天,一湖的荷花競相比美。

(

)

冬天,山山水水變成了樸素的水墨畫。

(

)

秋天,山上的桂花散發出迷人的芳香。

十、讀一讀,把句子補充完整,再加上合適的標點。

(6分)

1、春風

2、多么美好

3、你怎么可以

十一

、讀一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7分)

人見人愛的大熊貓

在所有的動物中,大熊貓是最招人喜愛的了。它長著兩個黑眼圈,好像戴著一副墨鏡。走起路來四平八穩,還真有點紳(shēn)士風度呢。

大熊貓是一百多萬年以前就出現的古老動物,一直存活到現在,所以被人們稱為“活化石”?,F在世界上大熊貓的數量已經很少了,而且只生活在我國的四川、陜西和甘肅等地。是我國第一類保護動物,也是世界珍稀動物。

1

大熊貓是(

)以前就出現的古老動物,被人們稱為(

)。(2分)

2

大熊貓什么樣?請你用

__________畫出來。(3分)

3

全文共(

)段,第二段(

)句話。(2分)

十二、積累運用。

(6分)

1

含有反義詞的成語。

東張西望(

)(

)

2、含有數字的成語。

五顏六色(

)(

)

3、含動物的成語。

狐假虎威(

)(

)

十三、首先要仔細看圖,想一想:圖上畫了什么人?圖上畫了一位小朋友和一位環衛工人,講了一件什么事?(14分)

參考答案: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寬——窄

富——窮

貴——賤

勝——敗

善——惡

強——弱

內——外

加——減

五、略

六、略

七、略

八、好

(

hào)學

空(kōnɡ

)氣

樂(lè)趣

九、1、5、2、3、4或2、1、3、5、4

十、略

十一、1、一百多萬年

活化石

2、它長著兩個黑眼圈,好像戴著一副墨鏡。

3、2段

3句

十二、略

十三、略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檢測卷(A卷)

(60分鐘 100分)

開始計時:________

一、基礎訓練營。

(56分)

1.看拼音,寫詞語。(8分)

xún

zhǎo

gǎn

jǐn

wēn

nuǎn

fēn

tuán

yuán

jīng

líng

yuàn

bāng

zhù

2.在加點字正確的讀音下面畫上“——”。(12分)

目的(dì

de) 漂亮(piāo

piào)

炸醬(zhá

zhà)

好的(dì

de)

漂流(piāo

piào)

炸開(zhá

zhà)

燈泡(pāo

pào)

磨坊(fāng

fáng)

銀行(háng

xíng)

泡茶(pāo

pào)

街坊(fāng

fáng)

行走(háng

xíng)

3.補充詞語。(16分)

碧(  )(  )洗  (  )(  )無云

筋疲(  )(  )

(  )(  )補牢

一望(  )(  )

(  )(  )鶯飛

(  )(  )拂面

絢麗(  )(  )

4.仿寫。(8分)

蔥蔥綠綠(AABB式)________

________

甜津津(ABB式)

________

________

傷心欲絕(形容悲傷)

________

________

眉開眼笑(形容高興)

________

________

5.我會用“”劃掉括號里不合適的詞。(3分)

(1)我的(愿望 )是長大后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

(2)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徐徐 )升起。

(3)伴隨著( 優美)的樂曲,小演員們舞動起來。

6.我能判斷。(5分)

(1)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  )

(2)“炒、烤、蒸、煮”中帶偏旁“火”與“灬”,多與“火”有關。(  )

(3)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  )

(4)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中的。(  )

(5)“明亮”和“尋找”的構詞方式是一樣的。(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4分)

(1)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擴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紅紅的柿子像燈籠似的掛在樹上。(用加點詞語仿寫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綜合展示廳。

(4分)

8.本學期同學們一定看了許多有趣的童話故事,寫寫你看了哪些課外的童話故事書,最喜歡哪個故事,并寫寫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本直通車。

(17分)

9.根據課本內容填空。(10分)

(1)野火燒不盡,_____________。

(2)予人玫瑰,_______余_______。

(3)與其_________,不如_________送炭。

(4)秋處露秋寒霜降,_____________小大寒。

(5)若_________,若飲食,_________,勿生戚。

(6)____

_____一粒粟,_________萬顆子。

10.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許多具有優秀品質的人物,如_______的鄧小平、_______的雷鋒。我們還知道了很多傳統節日,如:端午節、_______、_______等。我們還了解了不少中國美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7分)

四、閱讀檢閱臺。

(8分)

雨中的樹林

雨中的樹林是個童話世界,走進去你就會變成一個小精靈。

每棵樹給你很多喜悅,你還會發現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瑩的雨珠滾動在葉面上,蜘蛛吐絲給你穿一串項鏈。

落花鋪成的地毯又軟又香,還有青蛙擊鼓跳舞為你表演。

11.文中寫了雨中樹林里的______、______、落花和______。(3分)

12.文中最后一句話把落花比作地毯,說明______________;把青蛙當成人來寫,寫出了青蛙的________________。(2分)

13.你喜歡雨中的樹林嗎?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習作百花園。

(15分)

14.圖上都有誰?準備干什么?他們的心情怎樣?會說些什么?仔細看圖,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寫出來。注意語句要通順連貫。

部編六年級語文期中范文第6篇

(一)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

1.教務處(chǔ chù)正在處(chǔ chù)理問題。

2.假(jiǎ jià)如明天不放假(jiǎ jià),我們就不能出去玩了。

3.他的后背(bēi bèi)上背(bēi bèi)著背(bēi bèi)包。

4.鑰匙(chi shi) 5.根莖(jīng jìng) 6.批(pī bī)評 (二)選擇近義詞填空。

A.感覺 B.知覺 7.小紅咬著牙不讓自己失去( )。

8.一場秋風過后,天氣( )有點冷了。

A.忽然 B.居然 9.老師剛布置完作業,小明( )忘記了。

10.我剛要出去玩,( )下起了大雨。

(三)下面的句子中,朗讀時要強調的重音是( )。

11.書里說的是什么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

A.書里 B.意思 C.一點兒 D.不懂 (四)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A.溫度低,與“熱”相對。

B.寂靜;

不熱鬧。

C.乘人冷不備的,冷不然的。

D.形容灰心或失望。

12.冷不防吹來一陣風,刮走了桌上的紙。( ) 13.后山游人少,顯得很冷清。( ) 14.昨晚下了一場大雪,現在外面好冷??!( ) 15.看到他嚴厲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兒。( ) (五)選擇合適的關聯詞語填空。

A.雖然……但是…… B.因為……所以…… C.只要……就…… 16.( )小明晚上不按時睡覺,( )白天上課總是犯困。

17.( )雨很大,( )我還是會去上學。

18.( )付出,( )會有收獲。

(六)和同學交流暑假生活時,下面的做法錯誤的是( )。

A.要把自己的經歷講清楚。

B.選擇別人感興趣的內容講。

C.不可以借助實物和圖片。

D.別人講的時候,我認真聽。

二、看拼音,寫詞語。

1.六一兒童節那天我們穿著漂亮的演出fú zhuāng( ) 來到禮堂,禮堂的桌椅pái liè( )得非常guī zé( ),我們班在靠近qiáng bì( )的一側,大家ān jìng( )地坐下來,zhǔn bèi( )觀看演出。有的同學還要給老師zèng sòng( )鮮花, 表示感謝。

2.今天chén dú( )的時候,一只zhī zhū( )爬到了我的yán liào( )盒上,把我嚇了一大跳。

三、先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再按照要求寫出一個同類的詞語。

眼( )手快 提心( )膽 一葉( )秋 狂風( )雨 大吃一( ) 張牙( )爪 百戰百勝(ABAC式):

四通八達(含有數字):

手忙腳亂(含有身體部位):

春光明媚(形容季節的四字詞語):

四、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聯歡會上,我們聽到了悅耳的歌聲優美的舞蹈。(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2.濕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照樣子寫句子) 3.發揮想象,把句子寫生動。

秋風吹過,滿樹的葉子紛紛落下,像 4.他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好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照樣子,寫句子) 五、根據課內外積累填空。

1.秋天來了,我們來到美麗的楓葉谷,看到漫山遍野的紅葉,不禁想起了杜牧的詩句“ , 。” 2.詩人蘇軾在《贈劉景文》中,囑咐好友要記住秋天的美好:“一年好景君須記, 。”秋天孩子們也很快樂,正如葉紹翁的詩句:“ ,夜深籬落一燈明。” 3.《所見》中描寫牧童捕蟬時專注神態的詩句是 , 。

4.班里有同學打架了,班主任李老師生氣地說:“一時強弱在于力, 。” 5.我們兩個人只要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正如人們常說:“二人同心, 。” 6.它把紅色給了 ,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 ,飄哇票哇,yóu來了秋天的 。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 。

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 六、閱讀理解。

短文一 傳說古時候,一個活潑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來到山上的一座廟(miào)里。開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夠喝,還往菩薩(pú sà)手中的凈瓶里灌水,凈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來了一個瘦和尚。他與小和尚為了喝水和挑水的問題發生了爭執(zhí),誰也不愿意吃虧(kuī),于是,兩人商量一起抬水。后來,又來了一個胖和尚。三個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沒過兩天水缸露底了。凈瓶里的柳枝也因沒水而開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個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時候,一根正在燃燒的蠟燭掉在香案上,小廟起火了。危機之中,三個和尚爭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場大火很快被撲滅了。

大火過后,三個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  …… 1.聯系上下文,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

爭執:

爭先恐后:

2.三個和尚明白了什么?( ) A.水缸里不能沒有水。

B.水夠自己喝的就行,別人有沒有水喝不用管。

C.我們要共同努力,一起合作才會有水喝。

D.誰的力氣大,誰就多干活。

3.請你預測一下,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短文二 齊白石臨摹學生的畫 那年,齊白石在當時的北平藝術??茖W校當老師,指導學生們畫畫。有一次,他的學生謝時尼在課堂上畫了一幅《梅雞圖》。圖畫上一枝梅花艷麗俊秀,梅花下的公雞畫得非常生動別致,特別是公雞那彎彎的尾巴顯得十分活潑可愛。

齊白石瞧著這幅畫,欣賞了很長時間。你畫的這畫太有味道了 齊白石笑著對謝時尼說道 借我回去臨摹一張 好嗎 謝時尼聽了齊白石的話,起初還以為老師在跟他開玩笑??墒?,他一看到老師那副認真懇切的神情,知道老師沒有跟他開玩笑,就把《梅雞圖》交給了齊白石。

一周后,齊白石又來上課了。他講完課后,便拿出自己臨摹出來的畫對謝時尼說:“你看我臨摹得好不好?” 謝時尼被老師這種虛心認真的精神感動了。過了多年以后,每當謝時尼想起這件事時,都感到老師這種虛心認真的學習精神值得他學一輩子。

1.文中“臨摹”一詞中的“臨”是什么意思?( ) A.面對,面臨  B.靠近,挨近  C.到來,來臨  D.照著,根據 2.請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你畫的這畫太有味道了 齊白石笑著對謝時尼說道 借我回去臨摹一張 好嗎 3.為什么起初謝時尼以為老師在跟他開玩笑?( ) A.齊白石是大畫家,怎么可能臨摹學生的畫。

B.齊白石說話時的神情不夠嚴肅。

C.齊白石經常跟學生開玩笑。 ……” D.謝時尼覺得自己的畫不夠好。

4.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篇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七、習作 發揮你的想象力,想一想,胡蘿卜先生在行走的過程中還會遇到誰?會 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幫助呢?請你續寫一下《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吧。

要求:題目自擬,書寫認真。字數在250字以上。注意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學校名、姓名。

評分標準及參考答案 一、23分 (一)10分,每空1分。

1.chù chǔ 2.jiǎ jià 3.bèi bēi bēi 4.shi 5.jīng 6.pī (二)4分,每題1分。

7.B 8.A 9.B 10.A (三)1分。

11.C (四)4分,每題1分。

12.C 13.B 14.A 15.D (五)3分,每題1分。

16.B 17.A 18.C (六)1分。

C 二、10分,每字0.5分。

1.服裝、排列、規則、墻壁、安靜、準備、贈送 2.晨讀、蜘蛛、顏料 三、7分,把詞語補充完整,每字0.5分;

照樣子寫出同類的詞語,每個1分。

疾、吊、知、暴、驚 、舞 照樣子寫出同類的詞語,答案略。

四、8分,每句2分。

1.在優美的前面添上“看到了或欣賞”(不使用修改符號扣1分)。

2.答案略,不是擬人句不得分。

3.像一只只飛舞的蝴蝶 4.它把紅色給了蘋果樹,紅紅的蘋果像一個個小燈籠,搖啊搖啊,搖來了豐收的喜悅。(前面說明把顏色給了誰,后面有比喻即可) 五、9分。1-5每空1分。6每空0.5,共2分?!惧e字、別字、漏字、添字,每4個扣1分,不倒扣分?!?1.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2.最是橙黃橘綠時,知有兒童挑促織 3.忽然閉口立 4.萬古勝負在于理 5.其利斷金 6.楓樹,郵票,涼爽, 橙紅色 六、18分。

短文一8分(4+2+2)分 1.共4分,每個詞語2分,意思對即可。

爭執:爭論中各持己見,不肯想讓。

爭先恐后: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2.2分。

B 3.2分。

以后他們三個輪流合作抬水喝,再也沒有發生過爭執,一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短文二10分(2+4+2+2)分 1.2分。D 2.4分,每個標點0.5分。

“你畫的這畫太有味道了,”齊白石笑著對謝時尼說道,“借我回去臨摹一張,好嗎?” 3.2分。A 4.2分。意思對即可 主要講了大畫家齊白石看到學生畫的《梅雞圖》以后 ,特別欣賞這幅畫,所以借學生的話臨摹了一幅的故事 ,寫了齊白石先生虛心認真好學的精神。

七、習作(20分) 略 卷面5分。分五個等級,分別賦分5分、4分、3分、2分、1分。賦分比例2:3:3:1:1 2020-2021學第一學期小學期中檢測三年級 等級 語文試題卷2(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提示:

1.本試卷滿分100分,其中卷面分5分??荚嚂r間90分鐘。

2.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卷,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在本試題卷上作答不予計分。

3.使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卷上作答。不得使用修改液、修正紙進行修改。

一、選擇填空。

(一)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

放學了,我1.背(A.bēi B.bèi )著書包回家,媽媽做了2.噴(A.pēn B.pèn)香的飯菜,告訴我需要細嚼3.嚼(A.jiáo B.jué) 慢咽。

4.處(A.chù B.chǔ)罰 5.一骨(A.gū B.gú)碌 6.窗明幾(A.jǐ B.jī)凈 7.答(A.dā B.dá)8.應(A.yìng B.yīng) (二)選擇正確的字義,將序號填入括號里。

裝:A.穿著的衣服 B.打扮,用服飾使人改變原來的面貌 C.故意做作,假裝 9.特務化裝成游擊隊員混進了革命隊伍。

( ) 10.那鮮艷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

( ) 11.我和小王以前是同學,可前天見到他時,他卻假裝不認識我。( ) (三)選詞填空。

A.驚恐 B.焦急 C.傷心 D.安慰 12.青頭隔著肚皮和紅頭說話:“紅頭!不要怕,你會出來的。”( ) 13.“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救命??!”( ) 14.“那我馬上就會死掉。”( ) 15.“你在哪兒?”青頭急忙問。( ) (四)為了更好地表達句子意思,下列對句子的朗讀重音標注正確的一項是( 16 ) A.他們也有他們的媽媽,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媽媽一樣。(強調花樣子也有媽媽) B.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只猴子。(強調跑來的是猴子) C.媽媽,我真的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強調確信花兒在地下學校上學) D.先生講得很詳細,大家聽得很認真。(強調先生講得好,大家聽得認真) (五)“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這句話中“熨帖”的近義詞是( 17 ) A.字帖 B.貼切 C.熨衣 D.熨斗 (六)下面一組選項中全都與聲音有關的字的是( 18 ) A.嚼 叫 嗡 嘀 B.啪 嘩 吱 嗡 C.吼 吵 啼 喚 D.咽 啃 啼 嚷 二、看拼音寫字詞。

1.柳絮紛紛yánɡ yánɡ( )地飄luò( ),這時候我liú yì( )到小孩子最喜歡用柳樹枝做dí zi( ),吹出悠揚的旋律。

2.假期到了,小紅chuān dài( )整齊去草原lǚ xíng( ),看小朋友tiào wǔ( )時,她十分認真,毫不zuò shēng( )。

3.昨晚,我zuò mèng( ),夢見自己先來到了一片huāng yě( ),然后又到了huǒ yàn( )山。

三、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再選詞填空。

春( )秋( ) ( )林( )染 四( )八( ) 鴉( )無( ) ( )牙( )爪 ( )頭( )發 1.上面的詞語中描寫豐收景象的詞語是 。

2.上面的詞語中跟人的動作有關的詞語是 。

四、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學了這幾篇童話,深受教育。(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2.各種顏色的紅氣球在空中飄動。(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3.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仿寫句子) 蜜蜂一來, 4.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仿寫句子) 五、根據課內外積累填空。

1.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 。橙紅色是給 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這豐收的景象不禁讓蘇軾感嘆:“ ,最是橙黃橘綠時。” 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 頻頻點頭。即使菊花凋謝了,它的花枝也依舊傲寒斗霜,正如蘇軾所說:“ ”。

2.雖然父親沒有給兄弟倆留下什么資產,但俗話說“ ”,只要兄弟倆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3.“停下車是因為喜歡這深秋的楓林晚景,經霜的楓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艷。”是唐代詩人 的“ ”。

六、閱讀理解 短文一 齊白石爺爺 齊白石爺爺是世界著名的大畫家。他畫的花鳥魚蟲就像活的一樣:蚱(zhà)蜢(měng)好像會跳;

小鳥好像會眨眼睛;

最有趣的是那些蝦,身體像是透明的,仿佛輕輕一碰,就會游走似的。

白石爺爺小時候,家里很窮。他八歲就給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在地上畫畫。后來,他當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畫。夏天蚊蟲叮咬,冬天兩腳凍得發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畫到燈油燃盡為止。就這樣,他畫的畫越來越好了。白石爺爺家里種著許多花草,招來許多小昆蟲,水缸里還養著魚和蝦,他每天仔細地觀察它們。他要畫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滿院子跑直到看清蚱蜢跳躍(yuè)時雙腿的動作為止。別人勸他把蚱蜢拴( shuān)住,他說拴上繩子蚱蜢不舒服,動作不自然,那就畫不準了。

勤于觀察和刻苦練習使齊白石爺爺獲得很大成功,他的畫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1.寫出下列詞的近義詞。(2分) 著名一一( ) 仿佛——( ) 2.在“舒服”一詞中“舒”是哪種意思,請選擇正確答案( )(1分) A.伸展、寬解。

B.緩解、從容。

你是用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的?(1分) 3.齊白石爺爺畫畫獲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請你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寫出來。(2分) 4.從文中找出一處有新鮮感的句子,抄在下面,并說一說你的理由。(2分) 短文二 孔雀與鳳凰 在還是洪荒的遠古時代,孔雀在蔚藍色的天空中飛翔,簡直像彩霞在旋舞!百鳥都很敬重美麗的孔雀,奉它做百鳥之王;

終于這樣的殊榮讓它得意起來,總是看不起其他的動物,甚至自己的同伴它也開始不屑! 小貓在燒火做飯,孔雀看見看就開始嘲笑,“你看我多么輕松!我從來就不用做飯,自然有百鳥的供奉,我也不會和你一樣弄得全身上下都是黑灰。”說著孔雀還特意地用它的翅膀去扇火。結果風助長火勢,火星濺到孔雀的羽毛上,很快它的全身都著火了,孔雀被火嚇得到處跑,把火苗帶到森林各處,引起大火。

森林一起火,小動物趕緊放下正在做的事情都去救火,火很快被撲滅了,但是孔雀全身美麗的羽毛被燒得焦黑,鳳鳥也因為救火被燒光了羽毛,大家都跑去關心受傷的鳳鳥,不愿意理睬驕傲的孔雀。

后來大家想了個辦法:為了表彰鳳鳥救火的功勞,大家讓鳳鳥當森林的百鳥之王,并且每只鳥都將自己身上最漂亮的羽毛送給鳳鳥,制作新的羽翼,鳳鳥比以前更加漂亮了,改名為——鳳凰。

那只驕傲的被燒光了羽毛的孔雀......1.用“ ”把比喻句畫出來,這句話是把 比作 。

(3分) 2.從文中找出表示顏色的詞語是 。(5分) 3.請你說出加點詞語的意思。

(2分) 4.這篇短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2分) A.孔雀真美麗。

B.孔雀再也不是白鳥之王了,百鳥之王是鳳凰。

C.驕傲自滿是最大的敵人,不管我們的地位怎樣,都要尊重他人的工作和勞動成果,不然總有一天會自食其果。

5.預測短文結尾,想一想孔雀最后的結局是什么?寫下來。(2分) 八、習作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會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吧?你用日記記錄下來了嗎? 要求:日記格式要正確,內容應具體,陳述要有條理。字數在200字左右。注意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學校名、姓名。

評分標準及參考答案 一、18分。1—18每空1分 答案:1.A 2.B 3.A 4.B 5.A 6.A 7.A 8.A 9.B 10.A 11.C 12.D 13.A 14.C 15.B 16.C 17.B 18.B 二、10分。每字0.5分。

揚揚 落 留意 笛子 穿戴 旅行 跳舞 作聲 做夢 荒野 火焰 三、8分。

春華秋實 層林盡染 四面八方 鴉雀無聲 張牙舞爪 披頭散發 1.春華秋實 2.張牙舞爪 四、8分。每句2分。

1.學了這幾篇童話,我深受教育。

2.各種顏色的紅氣球在空中飄動。

3.4.【答案非唯一,句子符合要求即可】 五、9分?!惧e字、別字、漏字、添字,每4個扣1分,不倒扣分?!?1.金色的海洋 果樹 一年好景君須記 菊花仙子 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 菊殘猶有傲霜枝 2.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3.杜牧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六、22分?!敬鸪鲆馑技纯伞?短文一8分(2+2+2+2)分。

1.有名 好像 2.B 【答案非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3.因為齊白石爺爺勤于觀察物體和刻苦練習畫畫,所以他畫畫取得了很大成功。

4.略?!敬鸢阜俏ㄒ?,言之有理即可】 短文二14分【答出意思即可】 1.共3分。在還是洪荒的遠古時代,孔雀在蔚藍色的天空中飛翔,簡直像彩霞在旋舞! 孔雀 彩霞 2.共5分。蔚藍色 黑灰 焦黑 黑漆漆 黑色 3.共2分。參考答案:諷刺,用言語笑話別人?!敬鸪鲆馑技纯伞?4.共2分。參考答案:C 5.共2分。那只驕傲的被燒光了羽毛的孔雀,變得黑漆漆的,大家漸漸地忘記它了;

后來森林里出現了一只黑色的鳥兒,整天扯著沙啞的喉嚨叫著,大家都叫它烏鴉。

【答案非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八、習作(25分) 一類文(25-21分) 二類文(20-16分) 三類文(15-11分) 四類文(10-8分) 五類文:7分以下。

上一篇:部門人員的工作管理范文下一篇:必修三會考知識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