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物業管理服務設想范文

2023-10-04

物業管理服務設想范文第1篇

2農機服務產業化框架構想

2.1農機服務產業化總體構想

我國的農業機械化行政體制改革要以公共管理與服務為指導, 加強和改善政府管理與服務職能, 區分不同的農業機械化職能, 將應由政府執行的公共管理職能收歸政府, 應由事業單位執行的公共服務職能下放給事業單位, 應由企業擁有的經營管理權下放給企業, 減少行政性審批事項, 充分的減政放權。

2.2農機服務產業化具體組織形式

農機服務產業化是農機行業由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轉變的必由之路, 是引導農機經營者進入市場經濟, 提高農機的增值能力和比較效益, 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良性循環的發展機制。其具體組織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農機服務公司, 是指農機管理部門主辦的服務實體, 以縣鄉兩級為主, 主要由農機部門的專業管理和技術人員組成。 (2) 農機服務合作社。是指村集體或農機戶以農機、資金、房屋、其他資產入股, 合作經營, 收入按扣除經營費用之后按股分紅的合作組織。 (3) 農機大戶。是指一批懂技術、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機手。 (4) 農機服務協會。是指由政府或農機管理部門組織的農機經營者專業合作性的中介組織。 (5) 農機服務聯合體。是指由兩個以上農機經營主體按協議或契約組成的臨時性的松散聯合體。

制。由于農機服務產業化可實現農機服務與需求的分離, 使農機經營獨立于農業生產經營體以外, 因而, 它可以突破農業生產單位規模和能力的限制, 甚至不受地域的限制, 可按照技術合理、經濟合算的原則進行服務經營和企業化管理。

農機服務產業化能夠形成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機制。農機服務產業化能夠實現農機經營體與農業經營體的分離, 使農機經營者的目標與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相統一。

2.4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的現實途徑

(1) 統籌規劃, 確立農機服務產業化的戰略地位。依托資源優勢, 搞好統籌規劃, 確立主導服務項目, 使其逐步形成規模, 是實現農機服務產業化的基礎。 (2) 因勢利導, 培育好農機服務產業主體。因地制宜, 分類指導是農機服務產業化發展戰略的一個深層次、新高度, 是實現農機服務社會化、加速農機服務產業化進程的重要手段, 是農機服務產業化形成良性循環的重要途徑。 (3) 完善扶持農機服務產業化發展的保護政策和配套措施。各級政府應根據農村產業發展水平, 在有利于農機產業化經營的前提下, 理順農機管理經營體制, 實行行業管理, 制止和消除對服務組織的侵權和不正當的干預, 減少摩擦和阻力。 (4) 規范管理, 保持農機服務產業化健康發展。健全與規范市場體系和法規體系是農機服務產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在總結各地經驗的基礎上, 逐步制定全國性的有關法律法規, 逐步建立健全市場中介、公證、仲裁、質量監督、法規管理等機構, 減少農機經營者進入市場的風險和阻力, 真正起到為農機服務產業化保駕護航作用。

摘要:分析了農機服務產業化的基本特性及其推廣意義, 結合實際, 探討了農機服務產業化的框架設想。

關鍵詞:農機服務,產業化,框架設想

參考文獻

[1]李華, 王強, 薛殿倫, 面向21世紀我國農業產業化道路的研究與探討[J], 中國農機化, 2004 (3) .

物業管理服務設想范文第2篇

一、農機合作社部分農機裝備產品質量分析

1.拖拉機質量問題

(1) 農機合作社的進口拖拉機大部分質量可靠, 部分拖拉機存在動力輸出軸斷裂問題。

(2) 國產拖拉機質量問題集中反映在液壓系統和動力輸出部位。

①液壓系統問題:一是多路閥卡滯, 二是油泵配置性能不可靠, 三是液壓油箱容量較小。造成液壓提升農機具故障多發, 配帶液壓耙等液壓輸出農具時液壓油介質容量不夠, 造成液壓升降失靈。

②動力輸出常出現后動力輸出結合不上或不能切開的現象。

2.農具質量問題

(1) 動力驅動式整地機。前期生產的部分農具存在動力輸出轉速不匹配問題;個別機具存在機具選材強度不夠, 作業時出現機梁和工作部件變形;整機前后變速傳動箱位置較遠, 易出現轉動不平穩的現象。

(2) 聯合整地機反映的主要問題是液壓油缸易失效、碎土輥軸承易損壞、U型耙柄彎曲變形等問題。

(3) 播種機機梁強度不夠, 易斷裂;三點懸掛中央支座、劃印器支架設計結構不盡合理;選材強度不夠。

3.幾點改進建議

(1) 拖拉機應加強售后服務, 對部分部件 (特別是液壓部件) 進行重新選配更換, 對動力輸出的使用維護做好售后指導培訓。

(2) 整地機應進行改進或調換, 做好售后服務和實地作業的跟蹤測試。

(3) 播種機在設計上應本著求簡避繁的原則, 改進結構, 在選材上達到強度和剛度要求。

二、現階段配件供應維修服務體系現狀

富??h農機配件供應企業以個體配件商店為主要形式, 共有57家。其中, 城內17家, 其余40家分布在鄉鎮和村屯。均以銷售中小型農機配件為主, 大型農機配件幾乎為空白。全縣農機維修企業53家, 主要分布在鄉鎮, 縣城內沒有形成規模的農機專業維修企業, 多數維修網點自發形成, 分布不合理、維修設備老化、檢測手段落后、服務能力較差。從業人員素質較低, 具有農機維修職業資格證書人員比例不足10%。

三、建立農機供應維修服務體系

1.科學構建, 完善農機裝備維修服務網絡

按照農機合作社發展的需要, 建立一個適應時代發展的, 結構合理、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農機裝備維修服務體系。構想市級建立維修配件供應配送和維修指導中心、縣級建立農機維修綜合服務廠 (站) 、鄉鎮設農機維修點的農機維修服務框架。市級成立維修中心, 組建配件庫, 為全市農機維修提供技術支持和配件供應;縣級農機維修綜合服務站是為合作社農機裝備維修服務的主體, 主要承擔農機裝備的大修和中修服務;鄉鎮農機維修點作為補充, 負責農機零修零配。

2.政策扶持, 促進農機維修服務行業建設

(1) 研讀和利用好促進農機工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 對于農機裝備維修服務企業給予稅費和土地等優惠政策扶持, 吸引更多的農機企業或投資者投資興辦農機維修產業。

(2) 爭取國家農機化發展項目資金, 實施項目拉動, 加快農機裝備維修和檢測設備的更新和購置, 用現代化的手段和設備武裝農機維修行業, 促進維修行業提級上檔。

(3) 出臺農機維修補貼政策, 對大型農機設備的大修給予適當的補貼。既是推動了農機維修業的發展, 更是減輕了農機合作社的維修成本, 提高了農機維修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夯實基礎, 提高農機維修服務技術能力

(1) 搞好農機維修設備的更新和完善, 提升農機維修的技術條件, 增強對大型農機裝備的維修服務能力, 以滿足現代化大農機發展的需要。

(2) 切實加強農機維修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 提高技術水平。由國家組織培訓農機維修高技能人才, 省級組織培訓農機職業人員, 使得農機維修人員素質進一步提高。

4.加強監管, 保障農機維修服務規范運行

農機裝備維修已經進入依法促進、依法管理的新階段。加強農機維修行業的監督管理, 促進合作社規范運行、健康發展。

(1) 明確職責, 穩定機構??h級農機局內設農機維修市場的監督管理股 (站) , 管理人員由兼職變為專職。賦予職能, 規范業務, 加大監管的力度。

(2) 以貫徹落實《農機機械維修管理規定》為主線, 完善各項監督管理規章制度, 出臺農機維修的行業標準, 嚴格控制《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的核發, 有效規范農機維修市場。

物業管理服務設想范文第3篇

1 結合高校后勤工作和后勤企業的特點, 建立與之匹配的高校后勤服務質量評價體系

(1) 高校后勤企業的性質具有姓“教”的特點。高校后勤企業的特定身份, 決定其不僅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 更要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 以確保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學校的穩定。因此, 高校后勤企業不能以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的, 必須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談經濟效益, 保證高校后勤企業姓“教”的性質不變。所以對高校后勤企業服務質量的評價必須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進行。

(2) 高校后勤企業具有保障服務的特點。一方面, 高校后勤企業要對學校起后勤支撐保障作用, 這是它的保障屬性, 如動力保障、電力供應等;另一方面, 大部分工作具有服務屬性, 如餐飲服務、公寓服務等。作為服務型企業它有著不同于一般生產企業的特性, 它的質量不像生產企業的產品那樣, 消費者對產品質量有著共同要求、評價標準趨于一致, 同時國家有規范的行業標準, 質量指標易于量化。

2 建立科學合理的高校后勤企業服務質量監控評價體系

高校后勤服務質量是指后勤服務過程中, 在特定時間和條件下, 后勤服務工作達到某一規定標準的程度, 以及服務對象對這種服務的滿意程度。因此, 只有確立客觀的服務質量標準, 構建科學的后勤服務質量體系, 才能使后勤服務保障工作真正落到實處。高校后勤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建立起服務質量監控評價體系。

(1) 在后勤企業內部成立服務質量考評領導小組。在后勤企業內部成立專門的服務質量考評領導小組, 負責對后勤服務質量考評工作的總體領導;領導小組可下設辦公室, 如監控部, 負責對師生員工日常反映的服務質量方面的意見、建議和投訴的處理和分析。

(2) 確立服務質量考評的相應依據。服務質量的考評需要確立相應的考評依據。

(3) 確立科學客觀的服務質量標準。高校后勤企業在評價自身服務質量時要結合學校實際。

(4) 服務質量的考核辦法。服務質量的考核辦法緊緊圍繞提高服務質量、服務水平這個宗旨, 注重對服務結果及服務過程的考評。服務的結果主要以服務對象的滿意度為關注點, 服務對象對服務的滿意度是評價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 是對服務結果的評價, 服務的目的是為了使服務對象享受服務, 服務對象對服務不認可, 對結果不滿意, 即便是做了再多的工作也無法達到服務的目的。服務過程主要以生產、經營、服務等各項服務質量的標準化操作, 通過檢查、考核等辦法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從而提高服務對象的滿意度。因此, 構建以服務對象滿意度、服務質量標準為重要指標的服務質量考評體系, 客觀評價后勤服務質量, 對改進、提高后勤服務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浙江工業大學容大后勤集團監控評價方法。容大后勤集團監控評價考核辦法充分考慮服務過程和結果, 主要由師生滿意度與監控檢查兩方面相結合。

師生滿意度包括滿意度調查問卷和師生的有效投訴, 監控檢查包括日常檢查和每月的測評相結合, 各個考核的內容確定不同的權重。師生滿意度的調查占總分的4 0%, 每半年測評一次, 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

師生投訴占總分的1 8%, 具體扣獎分值如表1所示。

監控檢查分日常檢查和每月測評, 占總分的42%。日常檢查發現的問題根據《監控考核標準》扣除相應的分值。監控部根據服務質量的標準設計各單位每月測評表, 每月組織一級、二級監控人員根據每月的測評表進行打分。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量化指標, 建立服務質量評價結果的數學模型, 即服務質量評價結果=師生滿意度×4 0%+日常監控檢查×1 2%+每月測評檢查×3 0%+師生投訴×1 8%??荚u領導小組根據各部門工作性質及各校區的特殊性, 確定各部門的評價等級, 評價等級分為四級: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服務質量考評結果, 作為相關部門完成目標指標中“服務質量”的考評依據。

3 構建服務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意義

(1) 服務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作為高校后勤, 服務質量是生命線, 評價體系的設計及建立緊緊圍繞服務過程和服務結果這兩個關鍵的切入點, 始終堅持以“顧客”滿意為關注點。

(2) 服務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利于“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 不顧此失彼。作為高校后勤企業, 基于目前高校后勤社會化的大背景下, 模擬企業化運作, 勢必注重“經濟效益”, 一旦忽略了“社會效益”的因素, 將嚴重影響校園的穩定, 乃至社會的穩定, 所以高校后勤一定要注重“社會效益”。在服務質量評價體系中服務質量考評結果作為單位完成目標指標中“服務質量”的考評依據, 并與經濟效益掛鉤, 使兩者兼顧。

(3) 服務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建立實現服務質量評價從定性向定量的轉化, 使考評更具科學性、合理性、說服力。服務與產品的實物特性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測評也是難點, 以往普偏認為服務質量是感性的東西, 在考評時進行定性評價。通過服務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 對各評價項目確定了分值及權重, 使服務質量的評價結果更加定量, 更加具有說服力。

參考文獻

[1]孔德新.淺談高校后勤服務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J].高校后勤研究.

[2]高校后勤服務質量評價體系的探討[EB/OL].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后勤網.

物業管理服務設想范文第4篇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關于社會服務能力的研究上雖然已引起高校和社會的普遍關注和重視,但相對國外來說,理論研究上還是比較薄弱的,基本上處于引進國外理論階段;在實踐方面也還存在諸多問題。會計專業雖然早在辦學之初就開始開展各種社會服務,但涉及的深度、廣度都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服務形式單一,服務積極性、主動性缺乏,服務領域和服務對象狹窄、服務效益低等問題。

如何整合東職會計專業資源優勢,組建會計服務示范基地,依靠服務公司的實體運作和基地網站的網絡輻射,全方位展開對松山湖科技園區乃至周邊大朗鎮、寮步鎮、大嶺山鎮的經濟、社會、文化的服務工作,不僅對創新東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促使校企合作和實踐基地平臺的搭建、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塑造有益,還可通過對園區及周邊地區政府、企業單位提供各種技術服務,包括會計繼續教育培訓、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培訓、企業代理記賬、企業納稅籌劃、崗前技能培訓、再就業培訓等,大幅度提升東職會計專業建設社會效益,進一步提高學院對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東莞的地理優勢為東職會計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多機遇,特別是目前,東莞正處于產業轉型和結構升級的關鍵時期,勢必需要現代服務業的大力支持以及政策上的強力扶持。會計專業為松山湖園區及周邊鎮區提供全面且結合各地產業特色的個性化社會服務的同時,如果能將這些成果或專業資源優勢進一步擴大,成立面向松山湖園區輻射大嶺山-寮步-大朗三鎮的會計服務示范基地,搭建更好更寬的資金技術和智力平臺,將會極大地推動學院會計專業建設甚至對其他專業建設提供借鑒,對實現學院“建設東莞特色的面向全國一流的高職院?!蹦繕擞芯薮蟮耐苿幼饔?。

一、創建東職會計服務基地

創建一個以松山湖科技園區為中心,輻射周邊大嶺山鎮、寮步鎮和大朗鎮,延展至整個東莞市的東職會計服務示范基地(以下簡稱“示范基地”)。該示范基地包括實體化企業及虛擬網絡兩種服務形式。實體化企業是高校與社會實質性合作的重要載體和依托。虛擬的網絡服務作為實體化企業的一個拓展和一種補充,實體企業服務與虛擬網絡服務互補長短,能夠更加全面地促進會計專業為社會提供服務。見圖1。

實體服務形式又分為兩個模塊:一個模塊是開辦會計服務公司,一個模塊是以會計專業校內實訓基地為依托提供會計培訓。服務范圍主要是以學校所在的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為主,輻射相鄰的鎮區。服務內容主要包括:

代理記賬———依法代理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會計分析、會計預測———會計服務公司;

咨詢服務———會計咨詢、稅務咨詢———會計服務公司;

職業資格培訓服務———會計從業資格培訓、會計專業技術職稱培訓———校內實訓中心;

社區服務———社區就業會計培訓、社區理財講堂———校內實訓中心;

技術服務———科研合作———校內實訓中心;

真賬實操———利用校內硬件設施和軟件設備教授會計技術———校內實訓中心。

在線服務形式是以網絡為平臺,提供在線會計服務。由于在線服務不受時間、地點的制約,所以服務范圍可以延伸至整個東莞市所有鎮區。服務內容主要包括:

遠程培訓———在線會計從業資格和會計專業技術職稱培訓;

在線咨詢———在線回答關于會計和稅收方面的問題;

納稅籌劃———在線幫助企業提供稅收籌劃;

法規解析———專業視角解讀財經法規;

以案說法———提供不同角度案例,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資源共享———學校各種會計軟件、學習軟件資源共享。

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提供社會服務的現狀調查和對學校周邊園區、鎮區、社區的走訪調查,創建一個“一基地、二形式、三模塊、四對象”“全方位、立體式”的東職會計服務示范基地?!耙换亍敝傅氖菛|職會計服務示范基地;“二形式”是實體服務形式和在線服務形式;“三模塊”包括服務公司模塊、校內實訓中心模塊、網絡在線模塊;“四對象”指政府、企業、社區和個人。見圖2。

二、示范基地建設的意義

(一)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轉變教師及系部落后的社會服務觀念。

目前,在服務理念上很多教師對會計社會服務職能內涵和態度上存在誤解和偏差。某些教師存在社會服務就是“創收”,認為會計專業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沒必要進行社會服務等錯誤的觀念,嚴重阻礙了會計專業社會服務的實施。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采用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方式,讓系部教師認識到自己社會服務理念的不足?!白叱鋈ァ蓖ㄟ^教師下企業鍛煉或參與橫向課題或醒目接觸了解最新的社會需求,“請進來”是通過系部教師與企業專家座談等方式教師體會到社會服務對教師發展的重要性。同時,院系部對社會服務建立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兩種機制,鼓勵教師充分發揮能動性積極主動地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服務。

(二)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構建財經系會計專業社會服務一體化組織機構,統籌管理社會服務活動。

東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社會服務搞不起來,并不是因為缺乏人才、缺乏資源、缺乏能力,而主要在于院系社會服務管理觀念落后、組織管理水平差。很多會計專業的教師都是各自為政,在外兼職或是接納會計培訓課程,沒有形成群策群力,也談不上專業服務能力。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全面統籌各種社會服務,由基地負責社會服務的接洽、實施、控制和考核,提供社會服務的質量,形成品牌化的服務。同時,從系部層面構建運作機制,成立以系領導牽頭,各教研室主任具體負責各專業領域社會服務的規劃、召集、實施,各專任教師團隊化服務的一體化組織機構,制定配套的社會服務工作管理辦法、規章、制度,制定會計社會服務的1—2年,3—5年及5年以上的發展規劃,加強隊伍建設。

(三)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將服務對象拓展至政府、企業、行業、社區和個人。

傳統的高職院校會計社會服務一般是對外提供會計職業資格培訓、繼續教育培訓和學歷提升等,面向的對象多是學生或社會人員,服務面較窄,對企業、政府、行業、社區提供的社會服務非常有限。課題組認為作為會計專業,專業教師除了為個人提供培訓服務外;還要積極開展與社區的合作,為社區提供理財培訓、投資講座等智力支持和開放校園內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做到資源共享;還應該積極參與政府決策及財政項目;為企業提供員工崗前技能培訓和再就業技能培訓。

(四)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為不同的服務區域產業制定個性化服務。

目前東莞高校會計專業在提供社會服務時大而全,盲目追求服務的數量,為所有的服務對象都提供類似的服務,忽視了服務的個性化特征??紤]到東職會計服務基地的服務定位以松山湖園區為中心輻射大嶺山、寮步、大朗等周邊鎮區的特點,松山湖園區以高新技術企業為支柱產業,大嶺山鎮以木材家具、大朗以毛織產業、寮步以電子、汽車等為主導產業的特點,東職會計服務示范基地在提供會計社會服務的時候,要針對不同區域的產業特點,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如為松山湖園區應提供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獨特的稅收政策培訓、稅務咨詢為主,為大朗鎮應提供針對毛織行業獨有的會計真賬實操培訓等,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服務,重點強調提高服務的質量而不僅僅是數量。

三、示范基地建設的成效

通過東職會計服務示范基地的建設和運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主要體現在:

一是建立以會計專業校內實訓基地為依托的示范基地的實體模塊。目前會計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已有1間電算化實訓室和1間會計手工實訓室投入使用中;2間財會實戰中心經過兩年的籌建,已經在2015年12月份可以投入使用;還有1間帶ERP沙盤功能的會計手工實訓室也在2015年投入使用。這些實訓室在滿足日常的教學功能之外,可以利用起來承接課題組在社會上接到的各種培訓,比如職業資格培訓、公司辦公軟件培訓、下崗工人再就業崗前培訓、會計從業后續培訓、其他財會知識、法律法規知識更新培訓等。每年面向社會舉辦各類培訓累計2 590人次。

二是創立以網站為平臺的東職會計服務示范基地的在線模塊。模塊內容大致包括遠程培訓、在線咨詢、納稅籌劃、法規解析、以案說法、資源共享等,通過網絡這個虛擬平臺,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快捷的服務。

三是設立東職會計服務公司,建設示范基地公司實體模塊。以會計專業實訓基地的形式設立“東職會計服務公司”。由本系負責人作為法人,設立東職會計服務公司,歸口系部管理和運作,一方面,從有過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承接業務單,做代理記賬或報稅,按件收費,給學院帶來一定的社會服務收益。另一方面,接過來的業務單,第一年由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派技術總監指導工作,系里專任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代理記賬和報稅的實踐業務,從第二年開始,業務可以由專任教師帶領學生獨立操作,這既鍛煉了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也給會計專業學生提供了真賬實操的機會,為學生將來“零距離”上崗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是教師走入社會,宣傳自己,尋找合作對象。在前三項建設過程中,伴隨第四項工作的進行,示范基地的建設,就是為了提供社會服務,在建設的過程中,教師們走出校門,進入到周邊的松山湖產業園區、大嶺山鎮、寮步鎮、大朗鎮等區域的政府部門、企業、社區,或通過其他方法和途徑,宣傳示范基地建設的目的,讓外界了解熟悉東職會計服務示范基地,尋求合作對象,發展合作伙伴,提供服務項目。

參考文獻

[1]卜琳華.基于高等院校主導的協同創新模式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11).

[2]方曉珍.打破界限壁壘,推進地方院校人文社科協同創新[J].中國高等教育,2013,(1).

[3]何玉潤,李曉慧.我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會計研究,2013,(4).

[4]薛傳會.論高等學校的協同創新及其戰略重點[J].高校教育管理,2012,(11).

物業管理服務設想范文第5篇

目前, 在各種安全管理規定日益完善的情況下, 安全事故還時有發生, 說明安全管理還有有待改進的地方。筆者通過多年基層工作的體會, 感覺目前在管理者和生產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作為管理者主要采用堵的方式進行管理, 每發生一次事故就制定很多規定, 認為這樣就能防止事故的發生。而生產者認為太多的制度規定令工作任務更加繁重, 本來一些簡單的工作為了達到某些不是很必要的規定和制度的要求, 需要增加很多的工作量。因此基層班組有時為了能按時完成工作, 對這些規定和制度的執行就會流于形式或事后補作業, 所以一些規程或制度對實際的安全管理實效不大。而且工作壓力增大, 從而導致出錯的機會增大, 他們希望以疏導的方式進行管理?;谶@兩個原因, 造成管理與生產的矛盾。

安全生產是電力行業的頭等大事, 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確實來不得半點放松, 但是否有更為合理和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呢?我認為可以借鑒交通安全管理的方法進行管理, 具體如下:

一、制定指導性規章制度

制定具有指導性的規章制度, 如安規和各種操作細則、作業指導書和事故預案等, 通過這些規章制度, 告知生產人員如何操作、作業就是安全的, 怎樣做就能保障人身和設備安全。這些規章制度類似于交通安全的交通法規, 這些法規告知參與道路交通的各方面如何做, 如不同路面的駕駛要求, 不同標志表示什么要求, 對行人和車輛要做到紅燈停綠燈行等。你按照這些要求做好了, 你就能保障你的安全。

這些規章制度中重點是行為的控制和指導, 而不是過程的控制。因為過程的控制就算多繁復都不一定能杜絕事故, 就像交通的控制, 只能告訴交通參與者怎樣做是安全的, 而不需要安排交警來督促每個駕駛者的行為, 這樣做是不現實的。因此加大行為的控制和指導比過程的控制來得更切合實際。

電力行業已經有比較完善的規章制度, 以及很多的操作規程, 這些對于我們的工作已經有足夠的指導作用, 我們只需要對這些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進行滾動修編, 令其滿足技術和設備發展的需要, 并將這些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到工作中。而不是在這些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基礎上, 派生一些不必要的制度來, 這些派生出來的與原來的很多要求都是一樣的, 只是提法不同或只是一點點的改變, 但基層班組就要執行多一套的制度和規定。

二、采取扣分制度

現在電力行業對于違章的扣罰力度我覺得過于一刀切, 基本都是一票否決, 造成工作班組成員心理壓力過大。我覺得可以借鑒交通安全管理方法, 采用扣分制度, 將各種違章行為劃分不同的扣分原則和獎懲辦法。這樣做使得班組人員不會由于一次情節較輕的違章就導致下崗, 連改過的機會都沒有, 就避免了干多錯多的顧慮。

另外, 對于事故中人員的不同責任扣分也不一樣, 分為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同等責任等, 這樣就不至于班組內有人違章出事故就造成整個班組都受到拖累。

扣分要分三級原則, 即部門、班組和個人。個人扣分計入班組, 班組扣分計入部門, 但考核的原則應該不同, 扣分實行年內計算不計入下年度。對于個人本年度扣分達到一定程度就要按不同要求執行, 如待崗、下崗等;對于班組和部門本年度扣分達到一定程度, 班組或部門負責人就要撤職或降職處理。對于個人來說, 本人在年度內沒有扣分紀錄, 即使本班組或本部門有違章行為也不影響個人的評先進。

通過這些扣分原則才可以調動班組人員的最大積極性。

三、完善年審制度

每年都進行安規考試, 但收效并不明顯。大部分的職工都是突擊看幾天能過關就行, 未能深刻體會各種要求。另外考試題目應該在現有基礎上更加有針對性, 在總結上年度各部門在生產中碰到的一些問題、事故教訓或經驗的基礎上, 將相關問題作為題目進行考核, 以加深職工的印象, 同時考試完畢還要進行考試總結, 對大家不明白的地方進行答疑, 這樣才可以逐漸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識, 才達到年審的要求。

四、加大宣傳力度

加大宣傳力度, 利用各種傳播介質宣傳正面的經驗和反面的事故教訓。將各種事故造成的影響及各種危害多次重復強調, 讓警鐘長鳴。人對于習慣性的工作容易產生麻木, 因而要不定期的用一些事例進行宣傳, 加深人員對安全的認識。

現在每周的安全活動, 都有學習或分析一些事故, 學習的內容主要放在造成事故的原因和防止的措施, 還要分析這些事故給個人、班組、部門和單位帶來的后果, 特別是一些人身傷亡事故給家庭帶來的嚴重后果。只有通過這些血淋淋的教訓, 才能觸動心靈。

另外, 還要對遵守規章制度好的個人、班組和部門, 要進行大力的宣傳表揚, 樹立正面的形象, 必要時還要進行獎勵, 讓員工們清楚將安全工作做好是并不會白干活的。

五、規章制度滾動修編

現在生產工人覺得規章制度太多, 難于掌握各種制度和規程, 而且覺得很多制度和規程有重復的部分, 在沒有明確以那個制度或規程為準則的前提下, 只能都全部執行, 無疑加大了工作量, 從概率的角度考慮增加了危險點。

對于每次的主題工作如安全性評價、創一流等, 也有很大部分是相同的要求和工作。如果將相同的部分按照新的要求執行, 則舊的要求就作廢, 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班組的工作量。另外由于設備和技術的更新, 有些舊的要求已經不符合現場的要求, 因此也要進行修編新的規章制度。在修編新的規章制度時, 采用類似聽證會的形式, 聽取各方面的意見, 既要達到安全的要求, 也要便于執行和利于現場工作的開展。

物業管理服務設想范文第6篇

在建甌山區有一所農村初中校,2008年以來接待了210多批次、4000多名前來觀摩考察的城鄉中學校長、教師。這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會吸引那么多校長、教師到山區中學考察觀摩?這就是實施“先學后教,自主互助”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被譽為“福建的杜郎口中學”的建甌川石中學。

一、改革初衷:解決三個難題

川石中學創辦于1970年,學校占地26131平方米,建筑面積9400平方米,現有13個教學班,學生685人,教職工55人。2003年開始,建甌市19所初中校起始年段啟動新課程改革試驗,5年過去了,到2007年,課堂教學模式并沒有得到多大改變,而且難題越來越尖銳:

學生輟學現象嚴重。盡管政府、學校采取了種種措施“控輟”,但建甌市農村學生輟學現象仍然嚴重?!昂芏鄬W校流生達到‘兩位數’,最高的甚至超過20%?!苯óT市教育界一位人士講到了當時的無奈。

課堂教學沉悶。盡管課改實施多年,但由于受傳統教學思想束縛和思維定勢影響,農村中小學課堂教學仍以教師講授為主,“填鴨式”“滿堂灌”的課堂教學現象普遍存在。新課改的三維目標和新課標要求推行的自主、互動、探究式的方法沒有得到很好貫徹,課堂教學枯燥,氣氛沉悶?!按蠹s有一半學生沒有在聽,有的在睡,有的在玩?!苯óT市教育局干部說,“這是造成厭學、輟學的重要原因?!?/p>

教師工作倦怠。農村教師少有進修學習機會,靠“老本”教學、“老把式”教學,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越不興趣,教師就越打不起精神;教師越打不起精神,工作就越倦怠?!坝?、懶、散是農村教師隊伍中的突出問題?!边@是建甌教育界一位人士的感嘆。

是任憑這些現象繼續存在,還是勇于變革改變現狀?在新課改的大潮中,在政府重視農村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強力推動下,建甌市教育局決定學習山東杜郎口中學等課改先進地區學校經驗,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破解三大難題,徹底改變農村教育落后面貌。市教育局本著“先試驗、后推廣”的原則,選擇了革命老區初中學校川石中學作為試點,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就此拉開了序幕。

二、課堂改革模式:“四六六”教學法

外省農村中學的教學改革模式,在福建山區農村校能不能照搬照套?建甌市教育局委托建甌教師進修學校進行研究。建甌市教師進修學校認真研究建甌農村中學的特點,進行分析比較,最終選定以本省專家、福建師大教授余文森“先學后教”的有效教學理論為指導,以山東杜郎口中學、鄒平縣黛溪中學、泰山區省莊二中為范例,結合學校自身特點,推行“先學后教,自主互助”的課堂教學模式,即“四六六”教學法。

“四”即四個特點。建甌教師進修學校中學教研室主任陳振龍把川石中學教學模式歸納為四個特點:(1)一個核心:自主學習。讓每一個學生學會自學、學會探究、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展示、學會傾聽、學會創新。(2)兩個關鍵:同伴互助、小組展示。通過學生的交流、互動,致力于學生自主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3)三個要素:導學案、達標檢測、教學流程。致力于知識和能力的當堂達標落實,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效率的目的。(4)四種形式:自學(圍繞目標、自主先學)、議學(交流討論、互幫互助)、導學(質疑探究、生成拓展)、測學(練習反饋、評價矯正)。

第一個“六”即六個流程。新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按六個流程進行:(1)出示預習目標或導學案;(2)小組學習(預習)、教師巡視(10-15分鐘);(3)展示學習成果(10-15分鐘);(4)教師點評(講解)(5-10分鐘);(5)當堂檢測(5-10分鐘);(6)課堂小結(3-5分鐘)。

第二個“六”即六個支撐點。推行新教學模式主要從六個方面進行配套跟進。(1)環境營造。主要營造人文環境和德育環境,創建自主、互助的學習環境,優化校園環境布置,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2)教師成長。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方式,通過培訓、教研等途徑,努力提高教師教研科研和教育教學能力。(3)自信、快樂的班集體。通過培養“小班主任”、小組長,開展主題班會等形式,營造自信、快樂的班集體,使新教學模式得以順利實施。(4)互助友愛的小組。班級管理以小組為單位,每組5-6人。小組設大組長和若干個小組長,人人都是組長,人人都有責任。每個組都有組規、小組目標,培養學生互助友愛、管理協調能力。(5)老師的好幫手——“小老師”。通過培養優秀學生當“小老師”,錘煉學生的才干,使老師在推行新教學模式中有了“好幫手”。(6)七年級新生的銜接教育。通過對新生進行“川石中學一日常規”教育,開展“說、寫、聽”等專項訓練等,使七年級新生盡快適應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新課堂教學模式的成效與亮點

川石中學實施“先學后教,自主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四年來,逐步發展完善,成為具有福建農村特色的義務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其特色與亮點有三個方面。

新課堂教學模式亮點之一:突出學生的“學”

以學生為中心,自主互助、快樂學習是“先學后教,自主互助”課堂教學模式的亮點之一。川石中學每個班級學生一般分為8-9個小組,每個小組5-6人。課堂上課桌排列由傳統的排排坐變成小組團團坐。教室四周都掛有小黑板,讓每組學生都有一塊自己的“小園地”。45分鐘的課堂,學生自學和練習時間約占30分鐘,老師進行總結和點評的時間大約只有15分鐘。川石中學校長吳良明介紹,這樣的課堂,突出了學生的“學”,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由被動學變為主動學。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學生學習主動性比較差,“學習力”很大程度上被束縛。實施“先學后教,自主互助”教學模式,老師提早布置預習目標,學生根據預習目標先自學。在自學中學生要查找資料,動腦筋思考問題。而后,學生帶著預習成果和問題走進課堂,先在小組內交流自學心得、合作探究、互幫互助、解決疑難,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大班釋疑、老師點撥。不論是自學、還是課堂上的學,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學們充分認識到,“學習是我的事,成功是我的事,我的課堂我做主”。

由枯燥學變為快樂學。傳統教學模式老師主宰課堂,學生學習枯燥無味,“先學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真正“動”了起來。學生根據老師布置的預習目標,在小組內部合理分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課堂的展示反饋環節,學生可以交頭接耳,他們通過讀課文、談感悟、表演、唱歌、制作、板書等形式,大膽地展示預習成果。這樣的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學習的自信心,學習成為簡單、快樂的事。在川石中學,隨處可以看到孩子們陽光、自信、快樂的笑臉,讓人難以置信這是偏遠山區的農村學生。

由低效學變為高效學?!跋葘W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的關鍵在“先學”。學生根據老師提前布置的預習目標先行自學,這有利于學生開動腦筋,在預習中掌握新課的知識。自學過程中,各小組在大組長的協調下,各有分工,互相幫助。學生有疑惑的地方通過小組討論、同伴互助、請教“小老師”等方式解決。課堂展示過程中,學生積極發言,交流展示小組學習成果,聽取老師的點撥講解,進一步鞏固知識點,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川石中學九年級四班呂玲同學在座談中反映:“新教學模式讓我們學習更有效。小組互助在幫助后進生解決難題的同時,優等生也進一步鞏固了知識點?!?010年、2011年川石中學學生的中考成績在建甌市農村學校中名列前茅。特別可喜的是初中三年鞏固率名列全市農村中學第一名,解決了困擾多年的學生輟學難題。川石中學老師反映,這兩年不用像前幾年那樣挨家挨戶動員學生上學了。

近兩年川石中學中考成績及三年鞏固率情況表

新課堂教學模式亮點之二:改進教師的“教”

“先學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承擔起學習的責任,強調了學生的課前預習、自主學習、互助學習,教師承擔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有了重要轉變。

由“演員”變為“導演”。如果把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唱“獨角戲”比做“演員”的話,那么新教學模式中教師則更像“導演”,教師更多的是充當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管理者、引導者的角色。在自學預習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學科特點,精心設計預習目標或導學案,向學生提供必要的課程資源和信息線索,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自學;在課堂上,教師要了解小組互助學習的情況,點撥引導學生完成預習任務;在討論展示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討論展示內容,注意捕捉課堂生成,并掌握學生學習中的疑點、難點問題;在總結講評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在展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講解、總結。九年級歷史教師吳良謀說:“角色變了,但教師的指導地位不能變。新模式對教師要求更高,教師要提高素養?!?/p>

由“滿堂灌”變為有重點地講。傳統教學模式老師備好課“滿堂灌”,新教學模式改變了這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在學生基本完成預習目標的前提下,教師在課堂上對新知識不做系統的講解,只作有針對性的講解,突出重難點和學科思想方法的講解,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的引導和歸納。這種教學方法增強了教師授課的針對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的學習效率。數學教師劉明亮說,“新教學模式要求老師對課程標準理解更加到位。雖然講課時間減少了,但是講的針對性更強,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p>

由授課變為點撥。新教學模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不再是授課,而是通過點撥解決學生在自學中存在的困難和疑惑。45分鐘的課堂,學生自學預習、討論展示的時間超過30分鐘,授課教師點撥、總結的時間約15分鐘。這對教師工作提出了挑戰。因為學生不斷提出新問題,要求教師回答、點撥,“上每節課都要做好充分準備”,八年級語文教師陳彩仙說:“學生有備而來,上課前我都要設想他們會提出什么疑問,該怎么解決,我要上網查找大量資料做好準備。實行課改后感到教學是很快樂的事,課堂上學生有許多智慧火花閃現?!痹谧剷?,很多老師反映,實行新教學模式也解決了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為了適應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逼著教師轉變教育觀念,積極鉆研課程標準和教育理論,認真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反思總結等活動,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一批既會教書又會教學研究的教師脫穎而出,教師教學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近兩年來,有45人(次)教師應邀外出上示范課、講學等,10位教師被評為市課改標兵。

新課堂教學模式亮點之三:改變課堂的“悶”

“先學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真正“動”起來。

生動的課堂。新教學模式打破課堂課桌的排放形式,一改常規的插秧式排排坐為以小組為單位團團坐。一個班級被分為8-9個小組,每個小組5-6人。每個小組都有一塊小黑板,便于學生學習討論,發表見解。教室墻面上有學生自己設計的班級留言、學習計劃、成長足跡等,每個小組桌面上有組名、組規、組訓等。走進這樣的課堂,讓人充分感受到學生的朝氣、個性和課堂的生動、活力。

活躍的課堂。新教學模式的一個很突出的特點是人人參與。各班級的每個小組設一名大組長,其他組員根據職責分工,分別為學習、紀律、監督、協調、衛生等小組長。這樣的設置增強小組成員參與小組、管理小組的意識,也增強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在課堂上,小組展示可以交頭接耳,大組展示時每個小組爭先恐后發言,積極展示自學預習成果,敢于表達各自的意見和想法;每一位同學發言時,都能得到其他同學熱烈的掌聲;“小老師”在主持課堂中不僅能基本掌握課堂節奏,還能概括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言。這樣的課堂氣氛活躍、寬松、快樂,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關注度得到提高。

高效的課堂。這種高效首先體現在小組組員劃分上。每個小組按照學生的性別、興趣、特長、性格等進行劃分,合理搭配,便于小組之間更好地開展合作探究、互幫互助,使學生在自學預習階段基本掌握知識點,為提高課堂效率打下基礎。高效的課堂還體現在點撥引導的教學方法上,討論展示、點撥引導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對知識的理解,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四、點上深化與面上推廣的思考

被譽為“福建的杜郎口”的建甌市川石中學,“先學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學改革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點上深化與面上推廣上仍存在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點上深化:需面對的五個問題

川石中學的改革激情、改革實踐為我省農村學校教學改革提供了鮮活的案例,川石中學改革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但需要進一步總結完善與深化提升。

問題之一:課堂教學流程的規范性與靈活性。川石中學在教學改革中,總結、推行六個流程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有法”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但應在“教學有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探討“教無定法”“教要得法”的問題。目前實行六個流程教學模式,目的是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確保教學改革走上軌道。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與完善,教師、學生均已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因學科不同、教學內容不同,在教學流程時間安排上則應靈活掌握,不應搞“一刀切”。如英語、數學學科,僅靠教師15分鐘左右點撥是不夠的。各學科在六個流程時間分配上,應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真正建立各學科科學的教學流程,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做到固定之中有變式,變式之中有規矩。

問題之二:學生“先學”與課外學習時間的安排?!跋葘W后教”的教學模式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課前的“先學”。要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學生課外要花大量時間進行學習資料的搜集、整理和加工,加上原本就有一定量的課后家庭作業,可能增加課前的學習量。如何讓學生能有充分的時間完成有質量的“先學”是一個非?,F實的問題。學校要處理好課堂有效教學與課外有限作業的關系。同時,學校在聚焦課堂教學的同時,要高度重視課外活動的建設,不能僅僅把課外活動看成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補充和延伸,而應該把它看作是與課堂教學不同的促進學生發展的另外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渠道,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把課外的時間多給學生,讓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特長有自己成長和表現的時空和舞臺。

問題之三:課堂授課時間減少與學科思想滲透。一方面,課堂教學改革的底線必須堅持學科性質。如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要十分明確,無論它的綜合性有多強,無論涉及社會、歷史、自然、科學等哪個領域的內容,它是“語文”的綜合性學習,“語文味”要濃,學生收集的各種各樣的材料以及課堂上爭先恐后的展示,都要圍繞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目標,否則,把語文課上成思品課或別的什么課,這就偏離了課改的初衷。同樣,在英語課堂上,學生大多使用漢語進行交流,這就無法創設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農村學生英語基礎差、底子薄,教師的英語課堂用語不僅僅是講解英語知識的教學行為,更是教師與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教師課堂用語使用得當,不僅能使學生得到一定量的語言輸入,還能使學生學到活的語言。另一方面,在教師講得很少的情況下,新課改理念要求課堂上各學科思想有效滲透的目標如何實現,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的問題。

問題之四: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與專業發展提升。川石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把教師作用的發揮限制在“必要”的時間內,給學生活動留足了時間。但從觀察到的課堂看,有的教師在“必要”的時間內發揮“必要”的作用做得還不夠。在有的學科課堂上還體會不到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設計,只感受到學生對學習成果的展現。而學生的學習成果還停留在淺層次的閱讀和討論上,在回答問題時很多是直接從資料上搬來的答案,缺乏獨立的見解,大組長的“教”在知識方面也缺乏邏輯性和系統性。開放的課堂“因預設而美麗,因生成而精彩”。要進一步加強教師對學生“先學”的指導,圍繞課堂教學目標,提出導學問題,制定導學提綱,教給自學方法;同時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強化教師在教學各環節中的點撥、糾正、歸納和小結行為。新教學模式對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更高,從長遠看,學校要進一步爭取政策支持,加強師資培訓力度,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重點打造各學科的教學團隊(教學共同體),培養各學科的骨干教師和教學帶頭人,努力培養一批名師,促進新教學模式改革的可持續發展。

問題之五:教育信息技術利用與智慧課堂構建。教育信息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大趨勢。教育信息化過去更多的是服務于教師,資源是為教師備課上課服務,現在還要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服務。川石中學的黑板模式在小組共同學習、共同板演示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它不能與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有效的整合,已不能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不足,也制約著學生課外有效獲取學習資源的渠道,影響“先學”的效果。川石中學課改要把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趨勢,積極爭取各方面經費支持,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借助電子白板等,把先進的教學手段引入課堂,把抽象的東西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更好地達到讓學生“樂學”的效果。同時,要加強實驗室、圖書閱覽室、語音室等硬件資源的建設。

建甌市教師進修學校祝桂興校長說,課堂問題始終是進修校關注和研究的課題。建甌市教師進修學校將關注和研究以上問題,促進川石中學課改在點上進一步深化。

面上推廣:值得探討的四個問題

建甌市川石中學是我省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73個試點項目單位之一。2010年初,建甌市教育局在川石中學召開“先學后教、自主互助”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現場會,推廣“川石模式”。根據建甌市教育局副局長陳泉和介紹,建甌市共有完全小學56所、中學25所(其中初中19所、完全中學3所、獨立高中3所),原計劃在2012年6月前全面實施“川石模式”,至目前有20所小學的四、五年級(共9901名學生,占全市小學生總數的46.39%),17所中學七、八年級(共168個班、7705名學生,占全市初中學生總數的54.18%)實行新的教學模式。這些學校在教學改革方面邁出了堅定的步伐,課堂教學出現了令人可喜的變化,一個學習“川石模式”,實施新課改,開展教學改革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但“川石模式”推行兩年,還未達到預期效果,仍有將近一半的學生、班級未推行新的教學模式。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一模式在本地區還難以全面推開呢?建甌市教育局、市教師進修學校的同志分析,在農村學校推行課程改革主要有四個方面困難與問題。

其一:校長的改革激情、責任和使命問題。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決定學校發展方向和辦學質量的關鍵人物。許多學校教學改革風生水起,都與學校有一個執行力較強的專家型校長有直接關系。川石中學兩任校長均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有認定目標敢想敢干、干就干好的膽略和氣魄。比起川石中學,建甌市一些學校校長并不缺少思想與理念,也不缺少人力和物力,而是缺少改革的魄力和創新的膽識。因此,要改革完善校長選拔任用和評價制度,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強化校長的責任感、使命感,激發校長的改革激情、創新意識和勇于挑戰的精神。據悉,建甌市教育局擬加強對校長的考核工作,將推進教學改革列入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以促進校長把教學改革作為一項常規工作來做。

其二:教師隊伍結構及精神狀態問題。建甌市教育局人士反映,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存在年齡老化和學科結構不合理問題。建甌市農村學校教師平均年齡達46—47歲,50歲以上教師占50%,教師隊伍老化,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是影響制約新教學模式推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大多包班上課,一個教師要上好幾門課程,工作任務重,學習研究課改的時間少,對課改有畏難情緒。部分教師則存在“庸、懶、散”的問題,不思更新知識,不思改革進取,對多年形成的傳統思維習慣和教學模式方法習以為常,對課改只停留在表面上,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問題。因此,深化農村教學改革,必須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振廣大教師的“精、氣、神”。

其三:深化教學改革的條件保障問題。建甌市教育局負責人分析,推行“川石模式”也受到條件保障不足的制約。一是教育經費不足,學校設備的添置、設施的改善、教學資料的購買、教師培訓、教研人員的外出學習、聘請課改專家指導等受到制約,影響課改的推進與提升。二是許多學校特別是城鎮學校班額大,新的教學模式下課堂不好組織和駕馭,影響教改成效。三是雖然實行績效工資,但學??荚u困難,收入分配不能真正拉開檔次,讓認真實施課改的學校和教師得到實惠,導致學校和教師改革動力不足。四是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家長和社會對課改還存在疑慮,學校面臨很大的壓力。深化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推動與支持,才能保障教學改革順利進行。

其四:行政手段的推動力問題。建甌市教育行政主管領導和教師進修學校教研人員對川石中學教學改革給予有力的指導和支持,他們經常深入學校和課堂,與學校領導和教師共同探討、研究、解決教學改革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總結、提升改革經驗,這是川石中學新教學模式改革順利推進的重要保證?;鶎右痪€干部反映,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對課改做得認真、做得好的,并沒有在經費、編制等方面給予傾斜,在評先評優等精神方面也沒有給予什么鼓勵。他們很希望加大行政上的推動力,對敢闖敢試的學校多鼓勁、多肯定,并給予實質性的支持。希望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真正為先行先試者鼓勁,讓試出成效者受惠,營造良好的改革環境和氛圍,推動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課題組組長:趙素文;課題組成員:鄒開煌、周大明、應永恒、肖龍井、尹雪梅;執筆:尹雪梅 龍井)

(責任編輯:賴一郎、徐小敏)

上一篇:我想長大作文作文范文下一篇:我與家長溝通案例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