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戰略范文

2023-09-28

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戰略范文第1篇

一、審計環境

(一) 審計環境的概念和內容

審計環境是指所有作用于審計且不斷發展變化的各種因素的綜合。審計環境由不同的具體環境因素所組成, 既包含審計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有利因素, 也包含制約和抵制某些審計活動的不利因素。兩種因素既相互對立, 又相互依賴, 前者產生正面效應, 后者產生負面影響, 兩者綜合最終產生一定的審計效果。

凡是能夠對審計產生作用的因素, 都屬于審計環境內容的范疇。審計環境可分為主觀環境和客觀環境。審計的主觀環境是指審計人員的素質。審計人員是審計工作的具體執行者, 其素質不僅決定著主觀環境的優劣, 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審計的獨立性。審計人員的素質包括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審計的客觀環境內容十分豐富, 可以劃分為生存環境與發展環境。審計的生存環境是導致、刺激和制約審計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存在, 它又可以分為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和經營運行的小環境和被審計單位所處于的社會大環境, 后者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經濟環境; (2) 法律環境; (3) 政治環境; (4) 系統環境; (5) 科學文化環境; (6) 國際環境。審計的發展環境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審計的歷史發展環境, 二是審計的現實動態環境, 三是審計的未來環境。審計的發展方向, 歸根到底, 是由審計的未來環境決定的。

(二) 審計環境的特點

1. 審計環境具有廣泛性。

審計環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它無時不有, 無處不在。從審計環境的結構狀況來看, 有宏觀審計環境和微觀審計環境。宏觀審計環境是指一定時期國際國內的審計工作所必須面對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和科技、道德和習俗等條件。微觀審計環境是指作為單個審計人員在從事審計時所面對的具體環境。

2. 審計環境具有重要性。

審計產生的客觀基礎是兩權分離條件下出現的受托經濟責任關系。審計環境對審計工作具有重要的影響。例如, 審計獨立性受審計環境的嚴重制約。在良好的法制環境下的審計, 其獨立性肯定要高于法制程度不高條件下的審計;一個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能的審計師會自覺地遵守獨立性要求, 從而出具的審計報告其可信度肯定要高于不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或業務技能不高的審計師所出具的審計報告。

3. 審計環境具有邏輯性。

從概念和事實上說, 審計環境對審計證據、合理的職業謹慎、公允反映、獨立性、審計方法、審計人員的道德行為等都具有內在的、必然的影響。一方面, 審計獨立性要求必然受到一定審計環境的制約和影響, 因為存在決定意識;另一方面, 審計人員的對獨立性的嚴格遵守又可以反過來改變或改善審計環境, 這是意識對現實客觀存在反作用力。

二、審計的獨立性

審計是一種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審計的獨立性是指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 應當自始至終處于超脫地位, 獨立自主地進行審計檢查, 客觀公正地發表審計意見, 不受其他任何單位、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獨立性是審計的本質特征, 因為, 沒有獨立性, 審計就不可能成為可靠的“第三者”, 就無法客觀公正地審查, 發揮其獨特的作用。通常獨立性表現在經濟上、組織上、工作上三方面的獨立, 包括實質上的獨立性和形式上的獨立性兩個方面。所謂實質上的獨立性, 是指注冊會計師與委托單位和被審計單位之間實實在在的毫無利害的關系, 但這種獨立性是無形的, 通常是難以觀察和度量的, 故又稱為精神上的獨立性;所謂形式上的獨立性, 是針對第三者而言的, 注冊會計師必須在第三者面前呈現出一種獨立于委托單位的身份, 即在外人看來, 注冊會計師是獨立的。形式上的獨立性是有形的和可以觀察的, 故社會公眾通常從注冊會計師形式上的獨立性來推測其實質上的獨立性。

三、審計環境對獨立審計獨立性的影響

不同的審計環境會要對審計人員執業中所表現出的獨立性程度產生不同的影響, 從而從不同的側面和不同的程度影響到審計結論的正確性。下面就主要的環境因素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方式和結果進行基本分析:

1.政治環境。審計的政治環境是指在一定時期的社會政治制度下, 國家權力機關對于這種獨立的經濟監督活動法律地位的確認程度。它不僅是審計工作的基礎, 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審計事業的興衰。只有具備了穩定的政治環境, 同時國家權力機關以一定方式 (通常是立法) 確認審計結論的權威性后, 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才能獨立有效地開展審計活動??梢姺€定的政治環境是審計獨立性得以實現的前提。在我國是行政型的審計體制, 這就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2.經濟環境。不同的經濟環境對審計獨立性要求會產生不同影響。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 經濟秩序和經濟運行規則發生了重大改變, 正在努力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經濟的發展涌現出多種形式的企業制度和多種多樣的經濟活動, 經濟上的錯誤與舞弊也越來越多, 這就對審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得到更高重視, 而獨立性是其本質屬性, 所以就需要審計工作在保持獨立的情況下有所創新, 適應環境變化要求, 真正成為經濟警察。

3.法制環境。審計的基本職能是經濟監督、經濟鑒證和經濟評價。實現基本職能的手段是獲取審計證據, 對照審計標準, 得出審計結論, 表達審計意見。良好的法制環境會鼓勵、支持審計人員更獨立地行使審計職權, 保護審計人員的權益, 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反之則不利于審計人員在工作中保持獨立性??梢姺ㄖ骗h境是審計獨立性得以實現的保障。

4.社會環境。審計涉及到全社會不同的利益主體的利益, 必然會觸及一些組織和個人的利益, 因此審計工作需要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人們能夠充分認識到審計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熱情支持審計工作, 則在輿論的支持下審計人員必將恪守獨立性, 公正地披露相關信息??梢娚鐣h境是審計獨立性得以實現的有利支持。

5.道德環境。審計人員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審計獨立性的程度。全社會道德水平的高低制約和影響著執業人士獨立性的恪守程度, 進而影響著審計作用的發揮, 影響著審計的實施范圍、方式和內容。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的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審計獨立性是否得以順利實現, 從而影響著審計監督作用的發揮。所以良好的道德環境將從不同層面有利于審計人員在執業中保持實質上的獨立性。

6.管理環境。審計的管理環境主要由兩個部分所構成:一是審計工作的管理與領導體制;二是審計業務執行過程的管理制約機制??梢栽O想, 如果審計組織內部的機構設置不科學, 相互間職責分工的權限不明確, 缺乏對審計人員工作狀況考評的內部制約機制, 沒有符合我國審計工作實際的審計準則及審計規范, 審計程序不清, 未建立完善的審計質量監控體系, 要求審計人員提供獨立客觀的審計結論是不可能的。所以良好的管理環境有助于審計人員在執業中保持形式上的獨立性。

7.工作環境。審計的工作環境是指審計人員在被審計單位的工作條件以及被審計單位對于審計工作的理解、支持與配合程度。審計雖然是一種高層次的綜合性經濟監督活動。但它又是一項規范化的和程序式的常規性經濟監督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講, 接受審計的單位不一定有管理上的問題。沒有接受審計的單位也不一定不存在問題。因此, 這就要求人們在充分認識審計作用的前提下, 以一種正常的心態來接受審計主體所依法實施的審計作業, 并對其工作給予良好的合作、支持與配合, 不可人為地給審計人員的工作設置障礙, 從而保證審計人員能夠在正常的工作環境下, 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獨立地實施審計作業, 保證審計證據搜集上的全面性以及審計結論的客觀公正性??梢娏己玫墓ぷ鳝h境為審計人員在工作中遵守獨立性提供了輔助性的幫助。

以上從七個主要方面闡述了審計環境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審計環境中各種環境因素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效果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經過相關人士的努力,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審計環境、相對提高審計獨立性是可能的。

摘要:文章首先介紹了審計環境的概念、內容、特點和審計獨立性的概念, 然后從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法制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管理環境、工作環境、人際環境八個方面闡述了審計環境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

關鍵詞:審計環境,審計獨立性,影響

參考文獻

[1].吳秋生, 辛旭.審計學.中國物價出版社, 2002 (9)

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戰略范文第2篇

中國既是一個陸地大國, 也是一個海洋大國??茖W開發利用海洋資源, 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和沿海地區綜合開發, 有利于充分利用國土資源,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對促進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具有重大意義。“十二五”期間, 我國海洋事業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機遇, 在堅持陸海統籌、協調發展的基礎上, 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和沿海地區綜合開發邁上一個新臺階。

1 海洋經濟全面布局

近兩年, 沿海省份的地方發展規劃被上升為國家戰略, 這種現象出現的密集程度讓人印象深刻, 而且步伐也在不斷加快。

在深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2009年, 5月, 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6月, 國務院會議原則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9月, 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0年初, 《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與長三角區域規劃, 也分別于2008年與2010年獲國務院批準頒布或實施。

2011年1月4日, 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 這是中國“十二五”開局之年首個獲批的國家發展戰略, 也是中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3月, 國務院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批復認為, 建設好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關系到我國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和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全局。7月, 國務院作出批復, 原則同意了《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

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空間布局基本成形。中國從北到南的沿海區域發展布局, 構成了一個“C”狀的完整鏈條。包括遼寧沿海經濟帶、河北曹妃甸工業區、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渤海新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江蘇沿海經濟帶、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舟山群島新區、福建海西經濟區、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海南國際旅游島。

1.1 北部:傳統工業轉向海洋

20世紀90年代以來, 遼寧省老工業基地因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日趨顯現, 技術設備老化、競爭力下降。近年, 遼寧省一直致力于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的批復為其經濟振興、產業轉型打了一支強針劑。

遼寧省雄厚的石化產業、鋼鐵產業基礎為打造海洋經濟帶提供了強大的后盾?,F在大連發展成為東北亞航運中心, 已有非常好的基礎, 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實施, 會進一步影響并帶動其他沿海城市的發展。此外, 遼寧省把便于在沿海發展的產業轉移到沿海, 堅持高端發展的戰略取向, 同時優化了沿海和腹地的產業結構。相信遼寧在向大海交付自己的創業激情后, 將收獲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除了遼寧和河北等省市也借打造海洋經濟帶之際推動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 將沿海經濟定為經濟發展的引擎, 從2004年起, 河北省開始啟動曹妃甸港區基礎建設。2007年, 又在黃驊港臨海地區設立了渤海新區, 初步規劃將黃驊港建成綜合港, 實現臨海地區2 000 km2余的全面開發開放。毗鄰的天津濱海新區作為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 未來將發展成為北方經濟中心。河北與天津共處環渤海中心地帶, 是一個有機的區域整體, 在實行政策共享的基礎上, 將有利于實現津、冀兩地優勢互補、縮小地區差距。這些傳統的工業大省將探索出自己的“藍色經濟”之路。

1.2 東部:加快海洋產業升級

“十二五”是海洋經濟加快調整和提升的關鍵時期。近年來, 隨著海洋開發能力的提升, 海洋產業逐步升級。東部沿海作為經濟較發達地區, 在海洋新資源、新能源技術的研究開發以及產業升級中一直占有領先優勢。

以浙江為例, 在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后, 將扶持培育新興產業, 提升浙江海洋經濟產業層次作為重點。緊密跟蹤世界藍色產業發展前沿, 著眼于建設現代藍色產業體系, 以高端技術、高端產品、高端產業為引領, 提高海洋產業核心競爭力。

而在上海, “十二五”期間將科學規劃海洋經濟產業布局, 圍繞國家航運中心, 建設集國際重要的船舶及配套設備研發制造、國內海洋工程與裝備研發制造及國內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信息服務為一體的三大基地體系, 實現海洋經濟產業升級。

1.3 南部:打造海洋生態亮點

發展海洋經濟的同時, 要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吨腥A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條文的實施, 以及地方政府建立適合本區域經濟發展的行業環保規范, 都更好地保證了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海南省海洋經濟規劃主打海洋旅游業, 以把海南建成為我國最大的海洋旅游中心、世界一流的海洋度假休閑旅游勝地為目標, 注重海洋生態保護, 在此基礎上再調整產業結構, 發展海洋油氣產業和交通運輸業等其他產業。

我國改變了以往在出現問題后再采取解決方案的方式, 現在正逐步將海洋開發利用中的末端控制轉化為源頭控制。生態海洋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全面支持, 地方政府需要提高貫徹精神和監管力度, 只有全民意識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促進綠色生態海洋的良好發展。

2 臨海各省制定海洋經濟發展戰略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 提高海洋開發、控制、綜合管理能力。對此, 我國臨海各省根據自己的地理、產業狀況制定了各自的海洋發展戰略。他們或借海洋經濟實現轉型, 或發展科技進行產業升級, 在保護海洋生態的同時實現經濟增長, 共同拼接海洋經濟的藍色版圖。

2.1 上??缭绞桨l展, 將實現海陸經濟一體化

上海陸域土地面積為6 340 km2, 占全國陸域土地總面積的0.06%;而上海海域面積約1萬km2, 海岸線 (不包括無居民海島岸線) 長度超過500 km;擁有豐富的港口航道、灘涂濕地、漁業、濱海旅游、風能和潮汐能等海洋資源。

上海發展海洋經濟具有有利的條件, 其一是具有突出的地理區位優勢, 與倫敦、紐約和鹿特丹一樣, 接近國際海運航線;其二是具有較好的海洋產業基礎優勢, 在高端海洋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裝備、海洋能源和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領域具有明顯優勢;其三是具有良好的海洋教育、人才和科技研發優勢, 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高端造船企業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 在材料、電子、船用配套和海洋生物醫藥等方面也有自身的特色。

“十二五”期間, 上海將科學規劃海洋經濟產業布局, 努力形成上海臨海海洋產業帶, 包括崇明等生態濱海旅游圈以及長興島船舶、張江海洋生物醫藥等多片產業集聚區。上海將圍繞國家航運中心建設, 做大做強海洋交通運輸業和船舶制造業等傳統海洋優勢產業;重點發展海洋航運服務業、濱海旅游和海洋信息服務等現代海洋服務業;加快培養壯大高端海洋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和海洋能源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傳統海洋漁業調整轉型, 大力發展遠洋漁業和水產品精深加工。

2.2 山東陸海聯動優化布局

山東半島位于中國東部, 大陸海岸線總長3 345 km, 海域面積廣闊, 海洋資源豐富, 是中國通向韓國和日本最近的出??谥? 也是連接中國東部沿海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的橋梁和紐帶。

根據《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分為主體區和聯動區。主體區包括山東全部海域和青島、濰坊、日照、煙臺、威海和東營及濱州的無棣、沾化2縣, 山東省內其他地區為聯動區, 與主體區一同規劃、協調發展。

在產業布局上, 威海市規劃建設海產品生產及精深加工基地、船舶修造及配套產業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濱海旅游休閑度假基地、新能源及配套產業基地、現代石化基地“六大基地”, 以及醫療器械園區、黃海造船整船研發及零部件配套生產園區、新能源設備制造園區等“十大高端產業園區”。

通過半島藍色經濟區的規劃發展, 威海市計劃到2015年, 將海洋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1%提高到35%, 到2020年進一步提高到40%以上。

2.3 江蘇將成為新亞歐大陸橋頭堡

江蘇沿海地區包括連云港、鹽城和南通3市, 海岸線長954 km, 可建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港區有4處。堤外灘涂面積50萬hm2, 占全國的1/4, 是重要的土地后備資源。江蘇沿海處于中國東部沿海中心地帶, 具有連接南北、溝通東西的重要戰略地位。2009年6月, 國務院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 要求到2020年, 這個地區要成為中國東部重要經濟增長極, 連云港要成為帶動中西部、輻射東北亞的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

“十一五”時期, 江蘇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5.6%。2010年, 全省海洋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為3 241億元, 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約為7.9%, 比2005年提高2個百分點。江蘇省“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目標, 至2015年, 江蘇海洋經濟生產總值突破6 800億元, 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0%以上, 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占主要海洋產業的比重提高至20%以上。到“十二五”末, 科技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達55%, 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率超過60%。同時, 注重保護海洋環境。到2015年, 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升至80%, 陸源直排水口廢水排放達標率省至100%, 船舶污水收集處理率達60%, 海洋特別保護區達到10%, 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修復。

2.4 浙江海洋經濟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根據《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 浙江將充分挖掘浙江豐富的“海洋生產力”, 并把海洋經濟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到2015年, 浙江的海洋生產總值將突破7 200億元。同時, 浙江將打造“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為空間布局的海洋經濟大平臺, 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托城市是核心區;在產業布局上以環杭州灣產業帶為北翼, 成為引領長三角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 以溫州、臺州沿海產業帶為南翼, 與福建海西經濟區接軌;杭州、寧波和溫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過增強現代都市服務功能和科技支撐功能, 為產業升級服務。在此基礎上形成9個沿海產業集聚區, 并推進舟山、溫州和臺州等地諸多島嶼的開發和保護。

浙江省陸域面積狹小, 只有10萬km2余, 但海域面積達26萬km2, 海岸線全國最長, 海島數量占全國的1/4。在這種優勢資源下, 海洋經濟卻是GDP大省浙江的“短板”。2010年, 全省實現海洋生產總值3 500億元人民幣, 占GDP比重約13%。通過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 力爭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7 000億元人民幣;2020年爭取達到1.2萬億元人民幣, 成為海洋經濟強省。

2.5福建省海洋經濟依托資源優勢持續快速增長

福建海域面積為13.6萬km2, 比陸域面積大12.4%。擁有3 752 km的海岸線、125個天然深水港灣和750種魚類資源, 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省。曾有經濟學家評論說:“福建山多地少、資源匱乏, 最重要的發展優勢在海, 最關鍵的后勁在海, 最厚重的希望也在海”。填海造地成為緩解陸域資源緊缺的重要途徑, 但只有科學用海、善待海洋, 才能人海共榮、和諧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 福建省海洋經濟依托資源優勢持續快速增長。

福建省在壯大海洋經濟總量的同時, 注重海洋產業集聚發展、轉型升級。2010年, 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3 440億元, 占全省GDP的25%, 居全國前列, 成為全省經濟的重要支柱。

為規范海洋開發, 2005年2月, 福建省領導提出開展海灣數值模擬與環境研究, 對可圍填海區域進行科學論證。此后近3年, 福建省針對13個重點海灣展開數模論證, 計算出可圍填、需慎重圍填和不宜圍填海域面積。這在國內外尚屬首次, 被海洋專家贊為具有高度戰略眼光、發展前瞻性的戰略環評。

為合理布局圍填海區域, 2010年福建省出臺《關于科學有序做好填海造地工作的若干意見》, 鼓勵發揮福建省灣外海洋的區位優勢, 引導圍填海項目由灣內向灣外轉移, 減少灣內環境壓力。運用海灣數模, 福建省已論證了192.32 km2的灣外可圍填海域, 為日后圍填海規劃指明了方向。

3 結束語

全球已進入海洋經濟大時代。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 僅天然氣儲備就達140萬億m3, 而海水溫差能、鹽差能、波浪能、潮汐能和海流量能等都是取之不盡的綠色能量。海底多金屬結核資源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 儲量更是巨大。海水淡化也是人類飲用水的重要組成部分, 解決了1/5的人口供水問題。在陸地資源匱乏和環境污染嚴重的背景下, 海洋經濟是全球社會謀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我國新興海洋產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據統計, 2009年我國海水綜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和海洋生物醫藥等新型海洋產業的產值同比分別增長18.6%、25.2%和12.6%, 增速較快, 但總量占比尚不足海洋經濟總產值的2%, 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無論是“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的成功、還是有媒體稱國家將把海洋產業“擴編”至新興戰略產業之列, 這些都說明我國對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已上了一個新臺階, 新興海洋產業進入了加速發展階段。

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戰略范文第3篇

2、市場培育視角下科技協同創新模式的構建與完善

3、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創新與規范化發展研究

4、湖北內需擴大型經濟發展戰略研究

5、張興凱 對安全生產充滿信心

6、桂林市陽朔縣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模式研究

7、我國競技體育非均衡發展戰略演進的歷史審視

8、基于SWOT法和層次分析法的跨境電商發展戰略研究

9、企業專利戰略基本問題之探討

10、全力以赴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

11、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路徑探析

12、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基本現狀與緩解對策

13、淺談中國的經濟周期特征

14、經濟新常態下的商業銀行傳統業務轉型研究

15、基于“四因素模型”的企業集團財務戰略制定和選擇

16、D公司行業發展戰略規劃研究

17、我如何打造華泰的品牌和文化

18、我國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差異化發展戰略相關問題研究

19、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的探討及問題研

20、以創新支撐和引領制造強國建設

21、把13億中國人的智慧匯聚到創新的大潮中

22、后改革時代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

23、國有煤企在變革中的戰略轉型與蛻變

24、探究創新戰略導向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

25、淺談新形勢下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

26、基于績效的省域飯店業競爭力評價研究

27、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戰略思考

28、中國經濟結構演變分析及未來趨勢

29、從“五年計劃”看中國的區域經濟戰略

30、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創新驅動與轉型調整*

31、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

32、我國制造業穩步邁向高質量

33、我國人口遷移模式的時空演進

34、經濟發展戰略選擇下我國勞動收入份額持續下降的原因與對策研究

35、中國沿海地區經濟空間差異的動態演化

36、“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戰略思考

37、民族地區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研究

38、“十四五”時期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何以必要與如何可能

39、我國收入分配制度的回顧與前瞻

40、蓬萊市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問題研究

41、“講好灣區青年故事”

42、論大學發展戰略規劃的制定與實施

43、新常態下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思維分析

44、《綱要》解讀及大學“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制定

45、從現象到本質:解析“戴旭現象”

46、發展理念的一場深刻革命

47、韓國經濟增長模式研究

48、中小企業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及對策探討

49、李克強: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戰略范文第4篇

一、 對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分析

今后5~10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承先啟后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我國的經濟結構能否順利調整,國民經濟能否發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業基礎是否穩固。只有加強農業基礎,確保農產品供給,才能順利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只有加強農業基礎,依靠科技進步,開拓農村市場,才能支撐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只有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使農業發展、農民富裕、農村穩定,才能保持整個社會的長期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突出特點

(1)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日益增強;

(2)農業和農村經濟與國民經濟的互相推動、共同發展的關系越來越緊密;

(3)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由過去主要是資源約束變為資源需求和環境約束;

(4)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專業化程度提高,一體化經營步伐加快,混合經濟趨勢顯現;

(5)科技進步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

(6)金融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增強;

(7)農業發展已由單純追求產量,向產量和質量、效益并重,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高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創匯率的產業和產品的新階段轉變;

(8)農民收入的增加,已由主要依靠農產品產量的增加和價格的提高,向根據市場調整結構和發展多種經營轉變。

(二)21世紀初中國農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

1.指導思想

中國是地少人多的大國,必須堅持獨立自主,堅定不移地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首位;必須堅持有中國特色的食物與營養結構;堅持以人為本,以實現小康(部分富裕)生活為中心;堅持依靠科學技術發展農業;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加快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重視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堅持競爭意識,加強現代管理,面向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逐步把農業和農民推向市場競爭的軌道。

2.戰略目標

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是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時期,也是完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就農業而言,到2030年左右,我國農業整體上要逐步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并加快產業化進程,以當代科技、先進裝備與高素質農民合成的現代農業生產力為主力,以農產品市場體系、支農工業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體系為支撐的,能夠適應人口峰值期全國人口小康生活(部分中等富裕)需求的,能夠應對國際國內農產品市場激烈競爭局面的,向著可持續發展和現代化方向大步邁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

(三)21世紀初中國農業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總體來看,進入新世紀后,我國農業將面臨如下機遇: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我國農業發展創造了日益寬松的環境,農業即將進入與工業平等發展的新階段;農產品市場需求日益旺盛,給農業發展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加入WTO后,將有利于我國農業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引進國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有利于利用國內外的生產要素,提高農業現代化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加速改造國內的傳統農業,實現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的經濟效益;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將為農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與此同時,也應看到,世紀之交中國農業面臨許多新問題和新挑戰,主要表現在: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日趨復雜,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國農業將面臨國外優質、廉價農產品的沖擊,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將會受到一定影響;耕地和水資源日趨緊缺,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農業生態環境壓力加大;農業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地區差距越來越大;農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邊際效益下降,農民增收壓力加大;農村剩余勞動力繼續增加,就業壓力加大,對采用新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產生不利影響。

(四)當前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工作的重點與對策

從“九五”情況看,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村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實現了主要農產品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農產

品供求關系的重大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五”期間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成就,也是農業進入新階段的主要標志;二是農村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發生積極變化,非農產業占農村經濟的比重不斷提高;三是農業運行機制和經營方式創新取得積極進展。農業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入,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初步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市場經濟體制;四是農民基本解決了溫飽,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進入“十五”后,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以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確保國家糧食和食物安全為前提,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而農民增收和糧食與食物安全則是“十五”期間兩件關系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全局的大事。

二、面向21世紀,調整我國農村與農業產業結構

黨的十五大、十五屆三中全會、五中全會提出,今后5~10年,是我國經

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時期,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這次結構調整的重大意義,面向農業現代化,面向整個國民經濟調整和世界范圍的農業科

技革命,把結構調整作為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主攻方向。

(一)21世紀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

按照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的要求,21世紀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是:

(1)要面向市場,依靠科技,不斷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2)以優化品種、提高質量、增加效益為中心,大力調整農產品結構。

(3)加快發展畜牧、水產業,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和效益。

(4)合理調整農業生產的區域布局,發揮各地農業的比較優勢。

(5)深化農產品流通市場改革,發展農產品銷售、儲運、保鮮等產業,大力發展食品工業,實現農產品多次增值。

(6)引導鄉鎮企業推進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體制創新,實現健康發展,加快農業富余勞動力的轉移。

(7)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以科技和信息服務為重點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8)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使先進適用技術進入廣大農戶。

(9)加快建立農產品市場信息、食品安全和質量標準體系,引導農民按市場需求生產優質農產品。

(二)農業進行戰略性結構調整的新內涵

農業結構是農業各生產部門以及部門內各生產項目間的構成比例和組合,是農業資源的轉換器。市場決定結構,結構決定功能,功能決定效益。不同層次的社會需求將形成不同的產品和服務需求結構。隨著收入的增長,需求的重心也會從低層次逐漸轉向更高層次。同時,由于需求具有引導生產的作用,需求結構的變動將導致農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變動,將導致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的逐步合理化、多樣化和高級化。

1.結構轉換是有序的過程

隨著農村經濟的增長,農業知識技術傳播和應用的速度加快,農業產業不斷出現分化和綜合,新市場不斷拓展,農業產業結構發生相應轉換,這種轉換是有序的:農業由傳統單一的種養業向現代農業的產前供應、產中服務和產后加工、銷售相結合的一體化產業發展;由自給自足的產品化產業向以市場為導向的商品化產業發展;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再向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由手工畜力、分散經營為特征的傳統產業向專業化、規?;?、集約化和現代化的產業發展,等等。

2.結構調整是不斷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的過程

所謂廣度,就是在不放松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積極發展多種經營,使農林牧漁全面發展。發展鄉鎮企業,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實施發展小城鎮的大戰略。所謂深度,就是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發展農產品加工轉化,延長農業產業鏈,不斷增值增收。

3.結構調整是實施科教興農的過程

從根本上看,決定農業結構合理化、高級化的原動力在于農業的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的效果如何,關鍵要看能否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能否使農業勞動對象、生產手段、生產組織都發生質的變化,從而培育出應用高新技術的農業新興產業部門,導致區域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升級和優化。

4.結構調整是農業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的過程

通過調整結構,增加農業的資本、技術投入,必將大大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收益,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勞動生產率和投入產出率。

5.結構調整是農村經濟新體制建立和完善的過程

搞好農業結構調整,需要實現各種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這就必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加快產業化進程,不斷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創新。

(四)農業進行戰略性結構調整的新途徑

農產品就其用途而言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人類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第二類是間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第三類是用做工業原料的必需品。通過深層次加工增值,滿足人們對日用品、工業品和增加收入的需求。

1.滿足直接需求,在農業結構調整中要以多品種、高質量、高效益為主目前我國居民生活正由吃飽向吃好階段發展,正在向吃的精、吃的科學的方向發展??偟膩砜?,居民攝取的食物中,熱量有余,優質蛋白質和脂肪年缺口仍然很大。

2.滿足間接需求,應由二元結構向三元結構調整農業結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畜牧業有了長足發展,肉、蛋、奶產量成十幾倍、幾十倍增長,成為農民致富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但是,至今沒有形成獨立的飼料種植業,仍然沿襲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二元種植結構,以至糧飼不分、以糧代飼、以秸稈代飼草的現象普遍存在,其結果是浪費了糧食,增加了成本,降低了飼料報酬,降低了經濟效益。為此,農業結構必須由傳統的二元結構向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結構進行調整。大力發展高賴氨酸玉米、高蛋白青貯玉米以及高蛋白、高產的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麥草等優質飼草,并將其納入播種面積之中。在草原地區,完善草地圍欄、劃區輪牧,大力發展培植割草地和人工草地,盡快實現草地牲畜冬春以圈養舍飼為主的飼養方式,增加設施畜牧業比重。

更重要的是要大力發展食品工業。國際先進經驗證明,沒有食品加工業,就沒有農產品的商品化和市場化,也就沒有經濟的繁榮。經濟發達國家,食品工業產值一般達到農業產值的2~3倍,而我國食品工業產值只占農業產值的40%左右,只相當于經濟發達國家的1/4~1/6。因此要大力加快發展食品工業,提高食品工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使食品工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3.滿足工業加工需求,要向區域化、專業化調整工業原料作物結構和布局為工業加工品生產農產品原料的農作物稱為工業原料作物。狹義的、傳統的概念,它包括棉花、油料、麻類、煙葉、糖料、藥材等經濟作物;廣義的、現代的概念,除上述經濟作物外,還應包括主要是淀粉、酒精、醫藥、飼料等工業加工原料的甘薯、高粱、玉米等糧食作物。

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戰略范文第5篇

當前, 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呈現出活躍的態勢。一方面, 國際新興經濟力量提升速度較快, 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各國作為國際經濟的重要主體,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 經濟發展速度放緩, 隨之帶來了一些社會化問題, 例如人口老齡化嚴重、經濟增長缺乏核心等社會矛盾, 這些矛盾給發達國家帶來困擾的同時也影響了發展中國家, 世界上一些新興力量的發展速度十分驚人, 若干年之后兩方經濟實力很可能會不相上下。除此之外, 國際經濟貿易的開放性以及包容性的擴張, 世界范圍內出現了貿易保護新萌芽, 促使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世貿組織多次進行協商會議, 多方國家由于出發點不同, 無法達成協定, 多邊貿易體系談判進展緩慢。與此同時, 雙邊以及區域自由貿易盛行, 進一步強化了貿易自由化, 雙邊區域經濟合作也給不同國家之間的貿易壁壘消除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 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發展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存在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 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給我國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平臺。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有助于中國大力發展外貿投資行業, 引進外來資金有助于我國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進程中, 促進我國的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與此同時, 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與我國的改革開放實現更好的融合, 對于我國的外貿經濟來說是一股強勁的力量, 可以讓我國的外貿經濟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創新的模式不僅增加了我國的外國資本, 還讓我國企業與國際市場實現更快更好的對接, 加快企業資金流通, 順暢合作, 在這個環境中, 促使我國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 走向科學化以及合理化, 實現更高的產業轉型升級, 在國際市場占據更有利的地位。另一方面, 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也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資金問題是我國企業發展的一大缺陷, 盡管外資緩解了一定的壓力, 但是仍舊是杯水車薪, 這對于我國在國際經濟市場中競爭力增強來說是一個主要的阻礙, 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困擾。

3 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背景下我國國際經濟戰略制定

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是一個大環境, 中國要想發展, 必須要立足于這個背景之下, 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 制定我國國際經濟發展戰略, 促進我國綜合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3.1 優化我國出口貿易模式, 實現戰略性貿易發展

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越來越全面, 速度也越來越快, 中國應該積極的調整自身的出口戰略模式, 創新對外貿易的方式, 改變過去對外貿易過程中用數量來占據市場的模式, 積極的通過提升科學技術, 通過產品質量技術優勢獲得勝利。針對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 在稅收方面應該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大力扶持技術產業更好更快發展。除此之外, 我國政府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大力扶持科研主體單位, 強化科研力度, 通過對高科技產業的培養, 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實力, 通過各種科研補貼等方式, 加大對于科研發展的多方投入力度, 讓科研產業發展態勢更加強勁。

3.2 調整產業結構,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國家經濟發展離不開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 這也決定了國家經濟貿易發展的大方向, 應該立足于國情, 結合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形勢, 不斷調整產業結構, 促進經濟科學正向發展。除此之外, 第三產業是國際貿易發展的一個主流, 一個國家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際的經濟實力, 服務貿易的發展可以有力的提升國家國際經濟的競爭實力。尤其是我國, 服務貿易發展水平還明顯不高, 需要集中力量, 加大各項投入, 為服務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最終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實力。

4 總結

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 尤其是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經濟全球化的盛行讓我國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平臺中, 我國應該積極的抓住機遇, 不斷優化國內產業, 不斷創新與開拓, 多方尋求外資支持, 強化合作, 在國際貿易準則下占據主動位置, 促進我國國際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徐萬華.比較優勢、競爭優勢與中國的國際競爭力[J].范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16, (2) .

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戰略范文第6篇

1將國際收支平衡作為未來對外開放的戰略目標

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標志是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在開放經濟條件下, 如何全方位地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 在全球范圍內更合理地配置資源, 是促進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相比僅僅依靠國內市場而言, 通過擴大總需求促進增長, 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相比國內資源而言, 通過擴大總供給促進增長。

從理論上來講, 在開放經濟中, 國際收支平衡 (對外平衡) 與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一起構成現代政府宏觀經濟目標, 可見, 國際收支平衡是國民經濟均衡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收支的失衡, 必然對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 產生重要影響。因此, 有必要對國際收支的均衡和失衡進行調節, 以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這就是為什么現代政府宏觀經濟政策常常把國際收支平衡作為統籌國內外經濟均衡的重要目標的原因。從實踐方面來看, 中國的經濟發展實踐驗證了這一理論解釋與預測的正確性, 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所實行的出口促進型、外資依賴型的對外開放戰略雖然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 但它所帶來的國際收支失衡既對當前的國內經濟形成強大沖擊, 也給未來的國際收支帶來隱患。隨著當前國內經濟及國際經濟的變化, 我們應該將追求雙順差的戰略目標, 調整為追求國際收支平衡的戰略目標, 以減輕外部經濟對國內經濟的沖擊, 以確保國內外經濟的均衡。

2允許和鼓勵外資并購一些國內企業

允許和鼓勵跨國公司對某些企業進行并購, 不僅有利于我國加快結構調整、推進產業升級, 而且可以大量引進和利用國外資金以及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 特別是可以使國內企業更加緊密的融入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之中, 提高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按照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的總體部署, 結合國內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需要允許和鼓勵外資并購對一些行業的國內企業進行并購, 特別要重點引進美國、歐洲、日本等經濟發達、產業層次高, 通過長期投資尋求穩定回報的跨國公司從中并購和投資。同時要根據我國現階段的特點和產業發展水平與布局的需要, 加快制訂符號國情的企業并購法律法規, 是國際資本對我國企業的并購活動有法可依。在具體運作中, 應特別注意防止無序并購和國有資產的流失;注意處理好企業并購中職工的社會保障問題, 防止外國企業僅并購企業的優質資產, 而將職工簡單的推向社會。

3在對外貿易方面構建和實施的國家發展戰略

主要包括以超比較優勢為核心的梯形對外貨物貿易發展戰略和以比較優勢變遷為背景的雁型對外服務貿易發展戰略。

比較優勢有靜態比較優勢和動態比較優勢之分。靜態比較優勢是目前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比較優勢, 這種比較優勢在短期內是不可更改的, 各個國家只能按照這種比較優勢格局參與國際分工和從事國際貿易。顯然, 就目前中美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言, 不可能出現中國向美國出口大型客機而從美國進口紡織品的貿易情況。

但是, 除了靜態比較優勢以外, 還有動態比較優勢。也就是說, 從目前來看某個國家在某個產業不存在比較優勢,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和發展, 這個產業就可能具有比較優勢。如果發展中國家不去創造這種動態比較優勢, 它們只能永遠落后于發達國家。

除了靜態比較優勢和動態比較優勢以外, 還存在超比較優勢。所謂超比較優勢是指在兩個國家的貿易中, 一個國家能夠生產的某種商品可能是另一個國家所不能生產的。從比較成本的角度分析, 這意味著如果一個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成本為一定, 另一個國家生產這種產品的成本為無窮。在多國貿易中, 超比較優勢則意味著某種產品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可以生產的情形。超比較優勢產生的主要源泉是社會資源的特點和科學技術水平。

因此, 要加快我國對外貨物貿易發展方式轉變, 應當對我國各個產業的現狀以及未來世界產業發展前景進行深入分析, 實行以超比較優勢為核心的梯形對外貿易發展戰略。

之所以以超比較優勢為核心, 是因為它最能促進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 最能提高我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之所以是梯形, 是因為對不同產業, 要實施不同的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傳統優勢產業按照比較優勢原則參與國際分工, 對經濟具有重要影響的產業培育其動態比較優勢以參與國際分工, 對于與發達國家同時起步的新興產業則應該創建超比較優勢以參與國際分工。這種階梯形的對外貨物貿易發展戰略將有力推進我國現行的對外貨物貿易發展方式的轉變, 它既可以充分發揮我國已有的優勢, 又可以培育潛在的優勢和超級的優勢, 以保證我國對外貨物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所謂“雁型”是對該戰略的一種形象表述。目前, 在對外服務貿易中, 我國低端傳統服務業如旅游業、運輸業一枝獨秀, 但它只是一只孤雁。該戰略提出要扶持具有動態比較優勢生產性服務業和培育具有超比較優勢的新興服務業, 以在我國對外服務貿易中形成雁群。開始的時候領頭雁可能還是傳統服務業, 但隨著其他服務業的發展, 生產性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在未來對外服務貿易中將逐漸成為領頭雁。

以比較優勢變遷為背景的雁型對外服務貿易發展戰略的實施方法如下:

第一, 傳統服務業按照比較優勢原則參與國際分工。利用貿易競爭力指數 (TC指數)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 等對我國各服務業部門進行時間序列數據分析可以發現, 我國在旅游、運輸和其他商業服務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其中旅游服務已發展成為當前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的主要組成部分, 勞動密集型的運輸、建筑服務等行業則表現出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發展趨勢, 這表明我國部分傳統服務業的勞動力比較優勢正面臨著同行業內部轉型和要素重新分配的嚴峻考驗。我們需要以此為背景, 面對世界服務貿易發展的新要求, 提出我國傳統服務業積極進行戰略轉型升級的可行路徑, 尋求我國傳統服務業在新一輪全球分工中穩定貿易收益的最佳發展方式和發展策略。

第二, 生產性服務業建立動態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依靠政府的支持和承接發達國家服務外包, 我國在通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領域開始顯現比較優勢的跡象, 但在金融、保險以及專利權使用費等標志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更多生產性服務業上尚不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資格和能力, 而這些行業對國民經濟發展及其轉型的重大影響卻正在顯現。為此, 我們需要考察國內目前不具有比較優勢或者具有弱比較優勢的部分服務業發展現狀, 研究通過機制創新、市場開放和政策引導等策略, 有針對性地建立其動態比較優勢, 以使這些行業在國際分工和競爭中獲取較高的收益。

摘要: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重點探討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對外經濟,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李翀.加快推進我國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選擇[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11, 3.

上一篇:外國浪漫短詩歌英文版范文下一篇:物流管理畢業實習日志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