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校德育建設論文范文

2024-05-08

高校德育建設論文范文第1篇

一、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德育功能現狀分析

(一) 高校對德育在宿舍文化建設中所處地位認識不夠全面

隨著大學管理社會化的推進、流動教室的實行和網絡課堂教學的開展, 宿舍成了大學生唯一固定的學習和生活的場所, 也成了大學教育的第二空間。若說教室是大學生求知的圣殿, 那宿舍則是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處事、學會生活的演練場, 宿舍文化耳濡目染的改變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成為高校德育工作的理想平臺。然而絕大多數學校未深刻重視宿舍文化的育人作用, 仍然將宿舍管理定位為高校后勤工作, 沒有將德育滲透進宿舍管理當中。

(二) 宿舍文化建設過分強化制度管理, 缺乏創新和特色

長期以來, 許多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設中故步自封, 推行固化的, 甚至僵化的原則條例, 對寢室管理甚為苛刻, 缺乏靈活性和變通性, 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也較為缺乏。90后大學生受到多元價值觀的影響, 有著較強的主體性意識, 更加追求個性的發展, 尋求自我價值的滿足, 這與學校重管理, 輕教育的模式相矛盾, 從而導致宿舍文化建設的效果大大削弱。

(三) 手機電腦等新媒體對宿舍文化建設的沖擊

目前, 在信息社會化的大背景下, 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交際渠道和娛樂休閑、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傳統的人際交往方式逐漸被網絡所取代, 網絡和大學生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手機電腦等新興產品大量涌現, 帶來的不僅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 隨之而來的還有日新月異的網絡文化, 這些都對宿舍文化產生了沖擊。網絡文化不經篩選和甄別便涌現在大眾的視野里, 引起了大學生行為觀念和思想方式的變化。大多數學生沉溺于網絡世界中, 不愿與人交流, 形成自娛自樂的封閉世界, 與舍友之間缺少交流和溝通, 也影響了宿舍德育功能的落實。

(四) 宿舍文化活動缺乏深刻內涵, 忽視了育人功能

大學生的課外活動僅僅停留在表層上, 重于形式, 輕于內容, 缺乏深刻的文化內涵, 無法達到宿舍文化的德育作用。作為宿舍文化重要的表現方式, 宿舍文化活動一方面是為了豐富宿舍成員的課外文化生活, 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參與活動, 將自身的實踐感悟和體會內化為良好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 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充分發揮其隱性德育的功能。

(五) 過度重視高校宿舍物質文化建設, 忽視了精神文化的熏陶

宿舍物質文化是宿舍文化的基礎和外在的標志, 是宿舍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 而宿舍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的深層表現形式, 是宿舍文化的核心[2]。許多高校卻把大量的資金和精力浪費在物質文化建設上, 忽視了處于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設, 忽視了宿舍的德育教育, 導致高校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嚴重不協調。

(六) 宿舍管理機制不健全, 管理人員良莠不齊

目前, 高校對宿舍管理人員絕大多數是社會人士、退休職工、學校教師的家屬等, 整體素質都普遍堪憂, 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 個人能力、言談舉止、品德修養都有待改善, 且沒有經過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和指導, 在面臨宿舍管理中的問題時, 無法進行行之有效的交流溝通, 更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宿舍管理缺少有效的考核機制, 無法實現管理育人的效果。

二、如何更有效的發揮宿舍文化建設的德育功能

(一) 合理定位德育在宿舍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宿舍文化建設狀況不僅體現了一所高校的文化底蘊, 也展現了這所高校的綜合實力。傳統的高校宿舍管理經驗將宿舍管理歸于后勤行政事務, 而現階段, 隨著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宿舍文化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高校應積極的改變原有的思維模式, 對宿舍文化的作用進行重新定位, 客觀準確的看待宿舍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將宿舍管理劃入高校德育工作的范疇。同時立足于本校宿舍文化的具體現狀, 打造出一套完整的宿舍文化管理體制, 充分激發宿舍管理人員和大學生的積極性, 引導其自主進行宿舍文化建設, 逐步打造體現素質教育、科學創新, 并富含特色的高校宿舍文化理念。

(二) 轉變高校宿舍管理模式, 從制度管理向文化引導轉變

針對高校宿舍管理模式僵化, 缺乏靈活性和變通性的現狀, 高校首先應建立完整具體的宿舍管理制度, 明確分工, 實現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其次, 宿舍管理針對的是在校大學生而非社會人士, 不能一味的照搬規章條例, 應按照以人為本的觀念, 形成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嘗試從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 形成制度化的溝通交流模式。最后, 應加強宿舍文化的教育引導, 給予宿舍組織管理人員更多的自主權, 賦予宿舍文化建設更多的活力, 使他們能自由的處理宿舍文化建設中產生的各種沖突。同時加強宿舍文化氛圍對學生德育的熏陶, 豐富文化建設的形式和內容, 努力將宿舍管理從制度管理轉變為文化約束和引導, 實現文化育人的目標。

(三) 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宿舍德育建設

高??梢苑e極地順應網絡文化的新趨勢, 大力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宿舍文化建設, 創辦校園網絡平臺, 建設多樣的網絡文化項目, 充分發揮網絡文化的共享性。如創辦主題互動活動, 手拉手愛心捐贈活動, 網絡在線聽書, 閱讀感言評選, 文明宿舍評選活動, 網上宿舍設計展示等等。這些形式多樣的網絡文化活動不僅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提升有所幫助, 也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大學生的德育。

(四) 加強宿舍管理人員隊伍建設, 完善宿舍管理機制

高校首先應對宿舍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系統的培訓, 強化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能力, 建立高效的工作考核和管理機制。另外吸引那些政治素質好、專業基礎扎實, 思想作風良好的班主任和輔導員加入到宿舍文化建設的隊伍中來, 使他們以學生宿舍為平臺開展德育教育, 合理的融入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并加強宿舍管理人員隊伍建設, 盡快形成一支大型的宿舍管理專業人才隊伍, 組織他們滿腔熱情的投入宿舍文化建設, 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 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和宿舍管理者進行溝通和交流, 切實解決學生的問題, 幫助建立起積極向上的宿舍文化, 從而增強宿舍文化的德育作用。

摘要: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文化環境, 高校宿舍文化通過相應的物質載體和精神氛圍, 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的行為習慣、思想信念和價值追求, 有著巨大的育人功能, 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本文通過探討宿舍文化所具有的德育作用, 闡述如何將德育工作滲透進大學宿舍文化建設中, 從而更加高效的發揮其德育功能。

關鍵詞:高校,宿舍文化,德育功能

參考文獻

[1] 周英.現代化背景下大學生宿舍文化現狀研究[D].西南大學, 2014 (09) .

高校德育建設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隨著全球化時代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網絡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對高校德育建設產生了強烈的沖擊,高校德育作為社會主流文化的主導地位和時效性也遭受嚴峻挑戰。如何在高校德育中引入網絡文化研究和建設,對高校德育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等德育;網絡文化;對策

隨著全球化時代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網絡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對高校德育建設產生著強烈的沖擊。如何在高校德育中引入網絡文化的研究,切實加強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不僅關系到當代高校德育的實施成效,同時也關系到我國高校德育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網絡文化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影響

網絡文化是指以網絡為載體來反映和傳播的文化現象,是一種以網絡物質的創造發展為基礎的網絡精神創造[1]。作為社會網絡文化的重要子系統,高校網絡文化特指高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通過網絡進行工作、學習、交流、娛樂等活動中,形成的一種以進行思想傳播、文化傳承、道德教育、娛樂審美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化活動[2]。

健康的、開放的、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首先,作為一種集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政治性于一體,圖、文、聲、像并茂的一種文化媒介,網絡文化之所以能夠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其主要原因即在于它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學習與生活,使其思想得到了進一步解放,滿足了他們渴望獨立自主、張揚個性的心理需求,而且,網絡文化的存在極大拓展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空間,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范圍,拓寬了知識信息來源,可以使學生們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瀏覽世界各地,從而加快了校園的社會化進程。其次,網絡文化的出現和發展使高校德育環境煥然一新,尤其是網絡文化的開放性、自由性、快捷性等優點,為高校德育工作的創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這不僅體現在高校德育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得以創新,而且體現在德育工作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以及管理含量都得到明顯提高。例如內容創新。多樣化的網絡信息決定了網絡德育內容的豐富多彩,并且具有客觀性、針對性和指導性;方法上的創新,德育工作者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利用科技優勢的多媒體技術,將網絡德育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呈現在大學生面前,將德育教育內容用現代科技信息展示,讓德育的形態由靜態轉變為動態,立體化地呈現在學生眼前。這種創新有利于師生之間架起心靈的橋梁,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當然,網絡信息全球化的實現也使傳統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強烈沖擊,網絡特異文化則增加了高校大學生的惰性與墮性,從而對高校大學生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一方面,豐富多彩、無孔不入的網絡文化讓高校學子逐漸遠離形式單一、內容乏味的傳統德育陣地,高校管理者和教師的德育力量因此大大削弱,德育權威的地位及作用受到沖擊;另一方面,由于虛擬的網絡世界沒有時空限制和權威制約,相當一部分學生受到色情、暴力等網絡污染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蝕,慢慢放棄自己的理想與信仰。具體而言,網絡是一個沒有地域、沒有國界的全球性信息載體,網絡上的內容包羅萬象、極其豐富,它既是人類最大的信息庫,也是一個巨大的信息垃圾場,淫穢、暴力、反動的言論以及邪教組織在網絡上散布的反動言論和歪理邪說,極大地困擾著青年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而趣味豐富、萬象紛呈的網絡文化又使得部分學生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玩游戲、網絡聊天、網絡交友等方面,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另外,大眾媒介所帶有的種種“玩世不恭”、戲說調侃的色彩也極易感染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3]。網絡文化這些病癥不僅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而且還會嚴重影響學生個性的形成及價值取向,從而對其身體和心理造成極大傷害,甚至會改變學生正常的人生之路。因此,如何利用網絡體系的特點,在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弘揚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剔除大學生的惰性與墮性,成為當代高校德育面臨的現實挑戰。

二、高校德育如何應對網絡文化的挑戰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校園網絡文化成了高校德育建設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和主要陣地之一。在網絡文化不斷沖擊大學生思想意識領域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總結和發現網絡文化的新特點,認真研究探討在網絡文化環境下德育工作的新特點和規律,采取有效的措施開展高校德育工作。

1.充分發揮校園網絡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積極主動搶占校園網絡文化主陣地。在這方面,高校要充分合理利用網絡這一現代傳播工具,創建高校德育網絡教育工程,提高網絡德育的滲透力與影響力。特別是要建立起富有活力,融理論性、教育性、知識性、互動性為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開展豐富多彩的專題網上教育活動,將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件或者喜聞樂見的德育材料貫穿其中;將模范人物和先進事跡的真實視頻與科學理論、先進文化的宣傳作品合理結合,通過開發有教育意義的軟件向每一個登陸校園網的大學生傳播,也可以通過校園網針對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和疑難問題進行及時的討論答疑。通過德育網絡教育工程積極傳播先進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用先進的思想文化去占領校園網絡文化新陣地,使校園網成為傳播時代精神和優秀知識的課堂。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將大學生的網絡熱情正確引導到學習、成長的方向上來,最終使校園網絡文化成為體現高校文化特點、時代特征,唱響時代主旋律的先進主流文化,以增強德育工作的吸引力、輻射力和感染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2.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素質教育,增強大學生的道德自律性和免疫力。網絡道德素質是大學生處理自身與網絡的關系,適應網絡的能力。提高網絡道德素質,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始終用科學的理論和先進的文化武裝大學生的頭腦,使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增強對網絡信息的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以及對信息技能吸引的自控、自律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使之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自覺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擾和侵蝕,遵守合乎時代要求的信息道德,以時代的信息道德準則來規范自身的信息行為[4]。同時,高等學校還要加強大學生法制意識教育,使之自覺地遵守有關網絡的法律和法規,做遵紀守法、文明上網的優秀網民,從而實現自身網絡素質從他律到自律的轉化。

3.堅持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和諧發展。社會發展的規律表明,多元文化與主流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多元文化的共處和交流是文化發展的巨大動力。因此高校在宣傳先進文化、唱響主旋律的同時,也必須提倡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樣化,提倡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借鑒。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不斷的文化融合中尋找契合點,需要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創造新的校園文化,也需要師生共同吸取多元文化的精華,共同為校園網絡文化的發展添磚加瓦。而這個契合點既要符合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的規律,又要有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高校學生精神風貌的培養以及和諧校園的構建。費孝通先生多次強調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就是文化多元融合的最好表述。

4.加強網絡管理,建立網絡管理的長效機制。為了防止有害信息入侵校園網,高校德育決策者和廣大德育工作者必須注意隨時收集、分析網上信息,規范網絡運行,制定網絡管理的規章。在堅持以人為本、創新改革和高效管理的原則下,和樹立民主、和諧、人文等理念的基礎上,形成整套網絡課程體系、開展網絡德育的實效評估,建立科學完整的德育陣地機制、德育主體配合機制、德育方式方法最優化機制,全面完善網絡條件下高校德育的整體環境。

總之,網絡文化是一把“雙刃劍”。 網絡文化的興起和發展給當今高校學生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我們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現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空間和渠道[5]。但毋庸置疑,開放的網絡文化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倫理道德問題,從而給高校德育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然而,我們不能因為網絡文化帶來的法律道德問題,就全盤否認網絡文化這一新興文化形態對于高校道德教育的價值。當代高校大學生和決策者以何種態度和方法對待網絡文化,某種程度上決定著網絡文化價值合理性的高度,也決定著高校德育建設的有效程度。

參考文獻:

[1] 李德敏.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和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

[2] 李衛紅.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不斷開創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新局面[J].思想教育導刊,2008,(8).

[3] 王毅.高校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損益及對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2,(6).

[4] 齊潤生.唱響高校網絡文化主旋律淺議[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2,(12).

[5] R 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責任編輯 仲 琪]

高校德育建設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校德育;隱性德育;“隱性德育源”

隱性德育與顯性德育是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依賴,既對立又統一。如果把高校的德育工作比作一座巨大的“冰山”,那么,顯性德育猶如那浮于海面之上的部分,是“形而上部分”,它雖令人矚目,卻只是冰山一角,而隱性德育好似冰山海面之下部分,是“形而下部分”,它雖隱而不露,卻更加蔚為壯觀[1]。高校德育應該探索出一條“顯隱結合”、“雙腿走路”、“二輪驅動”、“彰顯特色”的德育模式。

一、隱性德育的淵源

隱性教育是1968年美國教育家和社會學家菲利普·w·杰克遜在其著作《班級生活》中首次提出的,當時稱之為“隱性課程”,這種觀點很快得到學者們的肯定。上世紀70年代,隨著隱性課程理論研究的深入,學者們漸漸認識到,隱性課程中獲得的價值、觀念不僅隱含在學校的“非正式文化的傳遞”之中,同時也潛隱于校園之外的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之中,于是,隱性教育作為隱性課程的一個上位概念出現了,世界各國的學者們就開始研究和挖掘隱性教育。人們不僅把視野由校內擴展到校外,而且也由教學深入到德育,于是就出現隱性德育這個概念。所謂隱性德育,就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意圖、教育目的是明確的、顯性的,但采用的教育手段是隱蔽的,教育的內容、目的是深藏在各類活動及載體中、隱藏在友好和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受教育者感覺不到自己是處于被教育的地位,而樂于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從而達到了教育者的預期目的[2]。隱性德育的一個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它不帶有強制性,而是靠學生自身的體驗、情感、活動來接受教育,它滲透到大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潛移默化,熏陶、感染、同化、興趣逐步產生累積效應,進而通過大學生自身的主體選擇內化為自身的“德性”,在實際生活中指導自己的行為。

二、“隱性德育源”的理論內涵

隱性教育是指隱藏教育目的,通過將教育性因素滲透到教育對象日常接觸的環境、文化、網絡、娛樂、輿論、制度、管理、服務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載體之中,引導教育對象主要經由非認知心理獲得教育性經驗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方式[3]。從外延而論,隱性教育涵蓋以班級隱性課程、正式課程內含的隱性因素、大型活動的道德感染等為主要形式的隱性課程,以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傳統,以及以物化建筑、文化設施、網絡環境等為主要載體的環境情境三個重要而基本的方面[4]。隱性教育內涵十分豐富,其外延主要包括隱性課程、文化傳統和環境情境三個方面。隱性德育也主要以隱性德育課程、文化傳統和環境情境為載體,引導學生在體驗、分享中獲得身心和個性發展以及價值觀、理想信念和道德觀念的活動過程及其方式[5]。

大家知道,磁場有磁場源即產生磁場力的物質,隱性德育也有“隱性德育源”(張祖華,《隱性德育的磁場理論觀》:《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10年第5期)即產生隱性德育功能的物質。上面我們分析隱性德育主要以隱性德育課程、文化傳統和環境情境為載體。因此,隱性德育的“隱性德育源”也主要存在于這三大領域:隱性德育課程、文化傳統和環境情境,下面分析這三個“隱性德育源”。

(一)課程中的“隱性德育源”

學校課程方面的隱性德育課程主要存在于德育專門課程、各專業學科課程及活動課程與教學中的不自覺和非預期的德育影響三種類型[6]。學校顯性課程諸如學校開設的專業課、基礎課、公共課等可以用文字或符號為載體而顯現于外的文化,它的授課方式是經過有計劃、有組織、有意識地進行的,稱為顯性課程;另一種是諸如價值觀念、思維模式、精神氣質等難以用文字或符號來表達而不顯于外的文化,稱之為隱性課程。隱性課程以其潛隱性、愉悅性和情感性的特點,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發揮著獨特的隱性德育功能,課程中的“隱性德育源”主要存在于以下幾方面:

1.顯性德育課程中的“隱性德育源”。其實,顯性德育教育與隱性德育教育往往相互交織在一起,分屬道德教育的兩個方面,即一種道德教育過程中同時存在著兩種教育方式,隱性德育教育往往隱含在顯性德育教育中。如在進行德育理論知識的傳授活動時,所傳授的知識內容是外顯的,是人們注意的中心,屬于顯性德育教育;但是傳授者的授課方式、教學態度、師生關系、傳授者的人格魅力、衣著外貌、情感氣質等,并非受教育者正式注意的中心,也不是公開的教育內容,屬于隱性德育教育。

2.各科課程中的“隱性德育源”。各科教師必須認識到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更重要的在于育人,即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認識到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德育工作最有效的途徑;認識到自己不僅是一個“授業解惑者”,更應該是一個“傳道者”,各科教師同樣有責任將德育目標滲透到各科教學內容中去,培養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3.課外學術活動中的“隱性德育源”。課外學術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延伸,它由于具有參加者的自覺性、主講者的權威性、研究問題的前瞻性、研究方式的多樣性、活動形式的開放性,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其潛隱的道德價值更易為學生所接受。因此,有目的、有組織、有意識地用課外學術活動進行隱性德育滲透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二)學校文化傳統中的“隱性德育源”

近年來,高校越來越重視校園文化傳統對學生的育人功能。筆者認為,文化傳統包括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制度等人文因素,校訓是我們建設一所大學的理念、思想,對學生會留下深刻印象;校風、教風、學風是由實施一定的辦學思想、辦學方針所凝集成的風氣,其核心就是師生在繼承學校的歷史傳統精華和發揚時代精神中形成的價值觀、道德觀、文化觀、生活觀;學校制度主要包括班級、學校教育中領導體制、規章制度、領導風格、管理模式等存在的非預期的德育影響。學校制度文化是重要的德育資源,在教育實踐中,這些因素對學生價值觀念、道德品質的影響是普遍存在但又往往被忽視的。這些因素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學生,如果加以正確引導,將發揮積極的德育教育功能。

(三)環境情境中的“隱性德育源”

學校環境是由一定的物質因素和人文因素構成的一種富有感染力的真實的道德環境。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創設、利用這種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種環境不僅會使德育教育植根于生動而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之中,并且會使學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受到同化,逐步養成美德。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用環境進行教育“是教育過程最微妙的領域之一”。

校園環境有硬環境和軟環境之分。具體來講硬環境包括學校的生態環境、校園的整體規劃、校園內的經營布置、建筑樣式、教育設施等。軟環境包括學校的知名度、校紀、校風、大師數量、校園內的人際關系、學生社團的數量與規模、學術氛圍、校園課余活動、學校與社會的關系[7]和報刊、廣播、網絡等輿論媒體。學校應通過校園環境的建設,來營造整潔怡人的自然環境和催人奮進的人文景觀,寓教于物,寓教于景。優美的校園環境具有無聲的教育力量,它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課堂教學所無法替代的。

三、“隱性德育源”的挖掘

(一)挖掘學校課程中的隱性德育元素

1.挖掘顯性德育課程中的隱性德育元素。德育課教師是高校德育的專職隊伍,在教學時,要全面、系統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同時要以自身的人格和情感氣質去感化學生。即在把握好外顯的德育課內容的知識性、全面性、嚴謹性、前瞻性的基礎上,在自身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教學態度、授課方法、師生關系、個人魅力、情感氣質上下功夫,使整個教學過程能在平等、寬松、和諧、自然的氛圍中進行,具有生動性、趣味性、活潑性、愉悅性,引導學生在理性和感性的交匯中,直接和間接地接受教師傳遞的德育信息。毫無疑問,高校的德育課乃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傳播的“主陣地”,在這個傳播的過程中,僅靠教師的灌輸、說教是不夠的,必須把灌輸與滲透結合起來,把德育理論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把課堂上的顯性德育教育和隱性德育教育結合起來,注重德育的政治化與情感性相結合,注重德育灌輸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統一,以平等交流與個案商談的方式走進學生的心靈,以師友般的熱情與親和幫助學生進行理性選擇,以耐心細致的思想疏導占領大學生的精神領地,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實現主流思想道德的滲透與內化。

2.挖掘各科課程教學中的隱性德育元素。各科教學的內容,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方法的使用,教師自身的人格修養都蘊含著豐富的隱性德育因素。這些教育因素對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以合適的方式向學生呈現這些道德教育資源,并努力創造、開發和挖掘各種潛在資源的道德教育性。道德教育資源在它沒有為學生意識到從而能夠產生教育作用之前只是潛在的資源,并沒有成為現實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師應在對各學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學科專業發展的歷史與現實等角度提出滲透德育的要求,發掘和提煉蘊含在其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因素融入教學和相關的科研訓練中。

(二)挖掘學校文化傳統中的隱性德育元素

1.校訓。校訓是我們建設一所大學的理念、思想,對學生會留下深刻印象。校風的德育作用,就在于能促進個人將人生價值內化,成為自己的一種心理定向,有意或無意地按照它的基本精神來塑造自己,這是一種最寶貴的精神力量。新中國成立前,清華大學的校訓為“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新中國成立后,清華大學把校訓改為“嚴謹治學,勤奮學習,自強不息”,后來又改為“嚴謹,勤奮,求實,創新”,這些隨著時代不斷變化的校訓正反映了清華大學關注發展、孜孜追求、永不懈怠的校風。清華大學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中國乃至世界的一流人才看來絕非偶然。高校一定要把校訓建設放在一個重要位置,用好用活這樣一個隱性德育的法寶。

2.校風、教風、學風。良好的校風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氛圍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潛移默化地對他們的行為起規范、約束、推動和導向作用,并內化為人的素質,達到“潤物細無聲”之功效。課堂教育是校園文化育人的主要形式,教師的言傳身教、師德的影響會直接使校園精神在師生中產生共鳴,要扎實開展師德教育,制定師德規范,建設優良教風。要制定完善大學生行為規范的制度,嚴格管理,特別是課堂秩序和考試紀律的管理,營造良好的學風。

3.提高學校制度文化的民主性、公正性。首先,高校在制定、完善學校規章制度時,要特別強調體現學生的“民主參與”理念,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創設條件,開辟渠道,促進學生對學校制度的認同,充分發揮高校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其次,高校要提高教育管理的公正性。在學校內部,教育管理者的人格因素,包括教育者的品德和公正意識,是決定學生道德發展的一個最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管理中提高執行的公正性,不僅是教育法制化的客觀要求,也是大學生道德健康發展的必然需要。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挖掘校園文化中的隱性德育元素

1.大力發展學生社團。過去人們總是認為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然而美國大學的證據表明:“所有對學生能產生深遠影響的重要的具體事件,有4/5發生在課外”,高校應大力支持和鼓勵學生開展自己的課外活動。課余活動是認識社會的實踐活動,是加速大學生社會化的“催化劑”,是潛性教育成熟的推進器。一個課余活動豐富、接觸現實面廣的大學生,其良好的心理品質會得到不斷提高,如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創造性、意志的堅韌性、自制性等,都會得到不斷的發展。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活動的主要力量,我國高??稍谝幏痘?、制度化的條件下大規模發展學生社團,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2.走向生活,貼近自然。“寄情萬物,皆以養性”,生活處處是教育,要讓學生走向生活,走近自然,啟迪靈性,完善人格,養成敢于直面生活、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態度。

(四)發揮教師的人格輻射作用,挖掘教師的閃光德育元素

教師人格魅力作為隱性德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高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在與教師的交往與溝通過程中,直接覺察教師人格,無意識地明辨是非、善惡,形成獨立人格,從而激發道德動機。教師人格的這種價值輻射遠遠比直接權威式的自上而下的道德說教、政治灌輸更加符合學生的內在情感需求,一個有高尚人格的教師容易使學生認識、贊賞并加以模仿。教師要無微不至地關注學生細小的變化,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沖動,及時地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疏導學生的思想困惑,用人格感染學生的心靈。教師在提高自身內在素質,張揚理論本身的理性魅力時,還要注意外在儀表形象、行為舉止的“親和性”設計,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人格魅力”的輻射作用能迅速拉近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進而形成“光環效應”,使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變得容易起來,也變得更有效,這就是“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

參考文獻:

[1] 張偉強,彭忠信.關于高校德育中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思考[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0):13.

[2] 詹玉華.高校隱性德育環境三維空間的若干思考[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87.

[3] 徐安鑫,何義圣.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隱性教育[J].求實,2008,(2):85.

[4] 彭小蘭,童建軍.德育視域中的隱性教育生成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09,(2):131.

[5] 彭小蘭,童建軍.論思想政治教育中隱性教育的四個維度[J].江漢論壇,2009,(3):140.

[6] 陳志權,溫靜,陳旭川.研究生德育隱性課程建設初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2):3.

[7] 楊芳,顧曉靜,成喬明.高校潛性教育縱橫談[J].大學教育科學,2004,(2):78.

高校德育建設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德育實效測評是德育實踐的客觀要求,是摸清德育實效現狀的需要,是增強德育實效對策措施現實性和針對性的需要。將德育領域內的教育內容要求抽象概括成為知識理解、觀念認同和行為外化三大測評指標體系作為德育實效測評標準的理路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和操作性。

關 鍵 詞 品德加分;德育實效;科學測評

作者簡介 王立仁,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最近,品德加分受到普遍關注,其中不乏負面聲音。歸根結底,是如何來保證品德加分的公平、公正,而為其提供一個科學、有理、有力的測評標準,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目前,從總體上看,人們對德育實效現狀還缺乏令人信服的估計。關注德育實效,提高德育實效,就要加強對德育實效的科學測評。德育實效的科學測評是把握德育實效現狀的需要,也是提高德育實效的基礎,更是德育評估科學化的重要依據。

一、加強德育實效測評的根由

(一)德育實踐目的的客觀要求

人類的任何實踐活動都是有目的的活動,因而德育實踐活動也是有目的的實踐活動。與其他實踐活動相比,德育實踐活動的主體和對象都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但是德育實踐作為一項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必然要實現自己的目的。這種目的的實踐作為德育實踐內在的、必然的東西,規約著德育實踐活動的展開以及各種德育條件和資源的利用以及開發。德育的目的是為培養國家和社會未來發展需要的人,擔負著政治關系及思想關系的再生功能,也是促進教育對象全面發展及提升個體的精神境界,但我們不能否認德育實踐要追求一定的實際效果。如果德育實踐不能認識到自己追求的實效,那么就無法知道自己的目的是否實現,德育實踐就會成為盲目的實踐活動。而認識和把握德育實效決定了我們不能主觀任意地對德育實效進行評估,必須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觀測。沒有德育實效的科學測評,就無法認識作為追求德育實效的實踐是否帶來了實際效果,也無法彰顯德育實踐的目的性追求。因此,就德育追求實效的意義上看,德育實效測評是德育實踐目的的客觀要求。

(二)摸清德育實效現狀的需要

德育追求實效及測評不僅是德育實踐的本質要求,更是目前德育實踐的現實關切。與以往的德育實踐相比,人們從來沒有像目前這樣對德育實效進行熱烈的討論。這場討論既與社會生活領域誠信缺失、價值扭曲問題以及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的層出有關,也與傳統德育理念和實踐模式存在的不足有關。就目前形成的結論看,人們普遍認為德育實效不夠理想或德育實效低下。但是仔細分析這種結論就會發現,德育低效的結論往往并非是基于對德育實效的測評,而是要么不加分析地在主觀懸設德育實效低下的結論,要么就是憑著主觀經驗的判斷提出德育實效低下。因而關于德育實效高低的討論很大程度上都是隨意的討論,都是不負責的討論,都是沒有基于科學程序和客觀根據的討論,缺乏對德育實效現狀進行科學有效的估量?,F實中的德育實效是高還是低,必須采取嚴謹的態度,運用科學的方法,經過一番有效測評之后才能對德育實效的現狀下結論。因此,在德育實效高低日益引起關注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著力加強德育實效的測評,只有這樣才能對德育實效的現狀給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三)增強德育實效對策措施現實性和針對性的需要

德育是培養國家和民族未來接班人思想品德的實踐活動,是在人的成長發展關鍵期進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領活動,這種使命決定了德育不僅要讓自己的實踐具有效果,而且還必須努力追求最理想的效果。德育追求理想的效果,就必須采取提高實效的對策措施。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國家相關部門研制了新的課程標準,進行了新的教材編寫,并不斷結合新形勢對課程標準和教材進行修訂。同時,各級各類學校也在不斷創新德育模式和改革德育方法??梢哉f,提高德育實效對策措施已經成為現實行動。但值得思考的是,我們到底應該怎樣提高德育實效?我們不否認加強德育課程教材、方法途徑、乃至教育隊伍建設對提高德育實效的意義,但是我們還必須找到提高德育實效的基點。提高德育實效對策措施的基點是指對德育實效進行科學有效地觀測,知道德育實效是高還是低,高到什么程度,低到什么水平。如果我們在不知道德育實效的狀況下,就盲目地采取各種對策措施,那么提高德育實效的對策措施只能流于形式,只能無的放矢,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為了提高德育實效對策措施的有效性就應該加強德育實效的測評。

二、當前德育實效測評的現狀

德育實效測評如此必要且重要,那德育實效測評的現狀如何呢?目前,人們對德育實效測評現狀進行了如下具有代表性的探索。

(一)通過建構德育評估指標體系來把握德育實效的狀況

通過建構德育評估指標體系來把握德育實效的狀況是目前在德育領域最常用的評估德育實效的方式。盡管建構德育評估指標體系包含著整體把握德育實施狀況的初衷,但從構成看,德育效果評估是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的有機構成。在這種情況下,德育效果評估會受到德育評估指標體系建構模式的制約。所以,把握這種德育效果的測評方式,必須把握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的建構方式。從建構方式看,目前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的建構主要有兩大規定性。其一,這種德育評估指標體系建構往往是基于對德育實踐要素的分解而成,似乎有多少德育要素就要分解成多少德育指標。例如,有學者就把德育的實踐要素分解成教育主體、客體、環境、過程、效果等五個要素建構德育評估指標體系[1]。因此,德育評估指標體系蘊含了大量與德育效果無關的德育要素,導致德育評估指標體系只追求德育要素的全面性和系統性評估而不是對德育實效進行專門測評。其二,德育評估指標體系是根據教育目標對德育的整體考量。德育評估指標體系中指標等級確立往往是從教育目標出發,通過分解預期教育目標的形式對德育要素性能進行評估。教育評價應該按照指標體系分類,任何一種教育期望,都必須制定成特定的教育目標,并在評價中將目標轉換成為一個指標體系,教育評價就是根據這個指標體系來衡量某一教育行為或對象達到的指標程度,現代德育評價要避免偏重某一方面的評定,盡量使教育目標全部實現。[2]顯然,這種德育效果的評估是受制于教育目標的。但教育目標往往抽象宏觀,因而不可能預期到具體的教育效果,這就導致目前基于教育目標建構的德育評估指標體系往往無法有效地測評到德育的細微效果。

(二)通過建構人的品德素質測評指標體系來把握德育實效的狀況

在關涉德育實效評估方面,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模式,即通過評估教育對象的品德素質狀況來測評德育的實際效果。這種模式認為德育實效就是教育對象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發展,因而評估德育實效就是對教育對象的品德素質進行測評?!捌返聹y評是一種建立在對品德特征信息‘測’與‘量’基礎上的分析與評判活動。在這種活動過程中,測評者通過‘測’與‘量’的活動,獲得所要搜集的品德特征信息,然后對它們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判解釋?!盵3]因此,品德素質測評指標體系是基于人的品德結構和特征來確立建構起來的。那么人的品德測評指標體系是否可以實現對德育實效的測評呢?實際上,德育實效評估不能等同于品德測評。盡管德育要促進教育對象良好品德形成,但是良好品德形成并不一定就是德育帶來的。教育對象良好品德的形成至少包括教育的因素和自身的因素。因此,基于品德結構和特征建構品德素質測評體系雖然在把握教育對象的品德素質狀況方面具有科學性,但是據此去測評德育的實際效果,必然無法對德育實效給予客觀考量。其實,即便是教育對象出現了問題,也不能等同于德育實效出了問題,盡管德育有幫助教育對象解決品德問題的責任。因此,通過建構品德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無法有效把握到德育實效的真實狀況。

(三)通過建構檢驗德育實效宏觀標準來把握德育實效的狀況

德育領域還存在檢驗德育實效的宏觀標準。持這種德育實效評估模式的學者一般認為德育對實效的追求應該有客觀的衡量標準,沒有衡量標準就沒法把握德育實效的狀況,因而看到了建構德育實效檢驗標準的必要性。但是就目前的德育領域存在的人們關于檢驗德育實效宏觀標準的探索看,離人們提出的預期還有一定的距離。目前,人們提出的檢驗德育實效的標準一般都具有抽象宏觀性,可操作性不強。例如,“有人提出了檢驗德育實效的標準是實踐標準,還有人提出檢驗德育實效的標準就是生產力標準或實事求是標準,也有人提出檢驗德育實效的標準就是‘三個有利于’的標準,甚至還有人提出把就業率作為高校德育的檢驗標準?!盵4]這些檢驗德育實效的標準不僅抽象宏觀,而且從建構的依據看,往往是從德育以外的因素去尋找檢驗德育實效的標準,而不是基于德育本身去探尋德育實效的內在標準。因此,盡管人們提出德育追求實效要有自己的衡量標準,但是從這些標準的特點和建構理路看,還是無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實效檢驗標準。

綜上可知,盡管德育實效測評在德育追求實效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但是目前德育領域形成的德育實效評估方式還無法對德育實效進行科學有效地測評。因此,這就需要在德育實效測評現狀的基礎上,探索德育實效測評的可行性路徑。

三、德育實效測評的理路探索

(一)從教育內容接受認同和實踐的角度把握德育實效的現實狀況

探索德育實效測評的路徑必須充分理解什么是德育實效,然后才能基于德育實效本身去探尋德育實效測評的理路。雖然德育實效討論引起了普遍關注,但是德育實效本身的理性思考卻比較欠缺。人們經常從常識的角度把德育實效理解為教育目標的實現程度。這與人們通常認識事物的實際效果相關,人們往往會從目標達成的角度來評價某項活動的效果。實際上,盡管從一般意義上可以把德育實效理解為教育目標的實現狀況,但是我們還缺失對教育目標實現的深層追問,即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如何實現的呢?說到底要實現教育目標就必須把教育內容要求轉化成為教育對象的認識和行為。因此,從歸根結底的意義上看,德育實效就是教育內容要求被教育對象接受、認同和踐行的現實狀況,這種理解要比把德育實效簡單地理解成為教育目標的實現要具體深刻的多。正因如此,我們在前述中才指出基于教育目標建構德育評估指標體系測評德育實效顯得抽象宏觀,無法測評到德育的具體實際效果??梢哉f,把德育實效理解為成為教育內容要求被教育對象接受、認同和踐行的實際狀況,一定程度上為探索德育實效測評的路徑提供了新的可能。

(二)建構知識理解、觀念認同和行為外化三大指標體系

如果德育實效從歸根結底的意義上可以理解為教育內容要求被教育對象接受、認同和踐行的狀況,那么德育實效測評標準的建構就應該具有教育內容要求被教育對象接受認同和踐行的狀況。那么,如何根據教育內容要求建構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實效測評標準呢?這里,我們擬將綜合德育實效測評的經驗,在提出建構德育實效測評標準的同時,引入目前德育實效評估經常使用建構指標體系的方式,把測評標準與指標體系綜合起來,進而建構具有一定指標體系的德育實效測評標準。因此,這里的關鍵是如何從教育對象接受認同的角度對教育內容要求進行抽象概括。對此,筆者通過系統分析德育領域的教育內容要求發現,德育領域總體乃至特定階段的教育內容要求可以抽象概括為三大指標維度,即相關的知識理解、相關的觀念認同和相關的行為外化。因為德育總體上不外乎是使教育對象掌握一定的思想品德知識,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觀念,并外化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行為。盡管為了實現教育對象的知識理解、觀念認同和行為外化,我們可能還需要提出其他的教育內容要求,如培養情感、鍛煉意志,但是情感屬于觀念領域,意志屬于行為領域。因此,建構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實效測評標準可以首先把德育領域內的教育內容要求抽象概括成為知識理解、觀念認同和行為外化三大指標體系。接著,以這三大指標維度為參數,再分別抽象概括出德育領域或特定的德育階段都包括哪些知識點需要理解,哪些觀念群需要認同,哪些行為模式需要踐行。同時,還可以對知識理解、觀念認同和行為外化進行層次劃分,進而建構出諸如哪些知識需要識記,哪些知識需要運用,哪些知識需要遷移等。筆者認為,基于以上理路,就能建構出德育實效測評標準的指標體系。

(三)建構德育實效測評的常模標準

就現實來說,基于教育內容要求建構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實效測評標準,可以建構德育實效測評的常模標準。這個常模標準的建構依據需要選取一些恒定的教育內容要求。這些教育內容要求應該主要包括國家法律法規中對德育及教育對象提出的教育內容要求,國家在德育綱要和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育內容要求德育通行教材中蘊含的教育內容要求以及通常的日常行為規范和守則中提出的教育內容要求。因此,建構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實效測評的常模標準就是對這四個領域中的教育內容要求以知識理解、觀念認同和行為外化參數進行抽象概括,據此再分別建構出知識理解指標體系、觀念認同指標體系和行為外化指標體系。當然,這種抽象概括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艱巨性,甚至需要一定的相關部門的領導、組織和配合,而制定的德育實效測評標準的常模標準也可以以國家意志的形式進行頒布實施?;诮逃齼热菀蠼嬀哂锌刹僮餍缘牡掠龑嵭y評標準,除了建構德育實效測評的常模標準外,教育實踐者還可以根據特定階段或學段乃至特定主題活動的教育內容要求建構不同學段或層次的德育實效測評標準。例如,可以通過抽象概括特定學段的教育內容要求建構小學、中學和大學德育實效測評標準。當然,基于教育內容要求建構德育實效測評標準的實踐探索也需要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乃至相關的教育主管部門共同努力、集思廣益和積極實驗,才能建構出具有廣泛效度和信度的德育實效測評的常模標準或學段標準?!?/p>

參考文獻:

[1]蔡海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體系[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5(1):92-93.

[2]李江,石紅.構建高效德育評價的新體系[J].當代青年研究,2005(4):40-41.

[3]肖鳴政.品德測評的理論與方法[M].廈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39.

[4]吳林龍,王立仁.當代德育實效測評的反思與前瞻[J].廣西社會科學,2014(4):194.

責任編輯/司長娥

德育低效的結論往往并非是基于對德育實效的測評,而是要么不加分析地在主觀懸設德育實效低下的結論,要么就是憑著主觀經驗的判斷提出德育實效低下。

盡管德育要促進教育對象良好品德形成,但是良好品德形成并不一定就是德育帶來的。教育對象良好品德的形成至少包括教育的因素和自身的因素。

高校德育建設論文范文第5篇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而道德信仰處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高層次,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體系中終極的和最具整合力的部分。因為道德信仰既是人們的精神支柱與價值依托,又是置于人們內心世界的信息過濾器,它指導著人們對外部世界信息的接受與處理,規范著人們的行為選擇。是人們理性信念體系的拱頂石。

反思當前大學生道德教育實效性問題是擺在我國高校德育理論和實踐工作的重要問題。正如有人所評論的,當代大學生“有智商沒有智慧,有前途沒有狀態,有文化沒有教育,有知識沒有思想,有青春沒有熱血,有個性沒有品行,有理想沒有實踐”。而這恰恰是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缺失所必然造成的后果。因為如學者所指出的,“克服目前德育危機的出路在于確認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的內在聯系,從信仰教育的高度構建新的德育理念?!北疚脑噲D厘定道德信仰對于大學生道德教育及其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梳理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缺失的表現,分析其原因,為開辟重塑大學生道德信仰的路徑提供理論準備。

一 大學生道德信仰及其意義

當代社會的“道德失范”問題,究其根源,乃是道德信仰缺失。因為道德信仰是關乎到應該做個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是對道德理想人格的設定,它表現為對高尚道德價值及道德終極目標的認同和服膺,并以此來范導我們的行為。因此,道德教育必須涉及對終極價值和意義的思考,必須具有對“人之為人”的超越性理想目標的價值想象,否則將消解道德的超越性意義而僅僅淪為“被規訓”的動物。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仰和道德信仰呢?信仰在不同的歷史文化中被賦予不同的文化內涵。但嚴格來說,它是人對精神層面追求的堅定與執著,并以限定的方式規范著人的行為。正如萬俊人所指出的,信仰是指特定社會文化群體和生活于該社群文化條件下的個體,基于一種共同價值目標期待之基礎上,所共同分享或選擇的價值理想或價值承諾。其最根本的特征乃在于其理想目的性以及對這種價值理想的堅定承諾。仰對個體的言行有著支配性和決定性的影響。而道德信仰作為人道德活動的前提,它內在的要求必須以對道德的信仰為基礎,以對善的終極追求為目標,實現人之為人的價值追求。也就是說,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應該做什么樣人”的設定,即對道德理想人格的追求,從而實現生物意義上的人向社會人、道德人的轉變。賀麟先生曾對道德信仰作了解釋,他說:“對人生和人性的信仰,相信人生之有意義,相信人性之善;對于良心或道德法律的信仰,相信道德法律的效準、權威和尊嚴。又如相信德福終可合一,相信善人終可戰勝惡人,相信公理必能戰勝強權等,均屬道德信仰”。由此可見,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及其價值依據的篤信和奉行,是人們基于道德對于人的必然本質的價值認知,以及道德理想與道德現實的張力推動而產生的對道德的篤信和崇敬,并以此設定人生目標和付諸道德行動的特殊情感。從個體層面來看,道德信仰的本質是人對其自然本性的超越,因為信仰從其本質上看并不是來源于某種物質欲望的需求,而是個體的精神需要,對世界終極解釋的需要和尋找自我精神家園的需要,而道德價值的實現則體現了人的本質意義的自由?!叭祟愋叛龅谋举|就是自由自覺的主體力圖自覺地對現實關系的積極的創造性克服,它不僅是適應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不僅是趨利避害有效有用,而且是合法合理盡善盡美?!?/p>

從功能的角度來看,道德信仰對于當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道德信仰危機必然引發道德危機,道德危機實質上是道德信仰危機的必然反應。道德信仰一方面使個體對社會核心價值堅信不疑,從而為社會或國家的秩序穩定和有序運作提供倫理價值和政治價值共識、共享的價值基礎;另一方面,它無疑又是個體價值和意義的有效保障。而且,道德信仰具有價值整合功能,它能夠反思個體價值追求的合理性,從而擔保了個體性價值與社會性價值的一致性。道德信仰包含著社會對道德的理性推崇、寄托著現代人們對道德的終極關切及道德人的全部理想與情感。道德信仰的培養可以使大學生產生強烈的道德情感,戰勝現實的不良影響,養成堅強的道德意志,做一個道德完善之人。因為我不僅要成為具有獨特個性之“我”,還要成為具有價值分享能力之“我們”的一員,承擔著重要的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而從個體性之“我”到社會性之“我們”溝通的精神紐帶只有通過道德信仰才可確立,舍此別無他途。

二 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現

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依然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有相當的課程支撐,比如“兩課”,但收效卻令人堪憂。如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所說,我們的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們正在培養大批這樣的“有毒的罌粟花”。其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大學生道德信仰的缺失。

當前大學生道德信仰危機則是指大學生對既有道德價值信仰體系的懷疑、動搖,乃至缺失的精神狀態。其具體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精神危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價值成為了人們追求唯一的目標,“它傾向于把豐富多彩的、有深刻的和有意義的生活空虛化……沒留下任何能夠給生活以深刻而又強有力的目的感的東西;激情失落了……生活中除了‘可憐而又可鄙的舒適’,沒有留下任何渴望?!边@種把精神價值世俗化的做法實際上是放逐了精神追求。信仰就是關乎人的精神的,是人對生命生活的終極價值的思考,沒有對精神價值的追求就無從談信仰以及道德信仰了。這也突出地反映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即只注重專業課或對于今后求職“有用”的課程的學習,而對于“無用”的人文科學不再有熱情?!皟烧n”的學習也僅限于通過考試,馬克思主義的人文關懷和價值訴求則在大學生的視野之外。對于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以及生活的意義問題缺乏必要的反思。

其二,價值觀的沖突。隨著傳統社會價值的解構,市場經濟催生的多樣性的追求,以及全球化的浪潮,各種互競的價值觀——特別是西方自由主義的價值中立原則——沖擊著價值秩序在大學生心靈中的生成。大學生把價值觀的問題完全主觀化,相信“存在即是合理”。對于社會和網絡中流行的各種價值觀念缺乏批判,善惡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以至于對一些庸俗的價值觀不加反思地接受。而在生活中人際間的價值沖突面前無所適從,同學間的小摩擦甚至演變成大沖突。

其三,情感冷漠。道德情感上的冷漠和麻木表現在人只關注一己之私利,而忽略了自己對他人和社會的道德責任。當代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中“唯我獨尊”的意識帶入大學生活?!耙宰晕覟橹行摹钡膬r值觀念使個人的“小我”逐漸膨脹為衡量社會“大我”的基本圭臬,“個人權利神圣不可侵犯”成為最根本的信條,這也使得大學生缺乏與人溝通的情感能力以及對社會性價值的認同。對同學缺乏包容,對師長缺乏尊重,對弱者缺乏關懷的現象隨處可見。而且這種情感的冷漠使得個人處于自己狹小的封閉空間,從而缺乏走進他人,走向社會的決心和勇氣。這實際上是“對人性的否定,或者說是人性的墮落。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孤懸于世的生命,而是融于他人于自身的關系性存在,是‘與他人共在’、‘為他人而在’的”。

最后,對道德認同感降低和行為失范。人們不再認同和敬畏道德的善舉,甚至覺得道德就意味著“吃虧”、“傻”。如在大學生中出現對“黑客”的崇拜,對投機取巧的推崇,而對講原則的人貶低現象。論文作假、考試舞弊等失范行為,只要不被發現,即可謂“聰明”之舉。

總之,伴隨著道德信仰的缺失,一部分大學生陷入道德人格分裂的深淵,本應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卻猶如一盤散沙,找不到可以統攝整個生活的核心精神。于是沉溺于網絡游戲中找些許安慰,但隨之而來的失落感、孤獨感和空虛感充斥著這些年輕的靈魂。

三 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缺失,既有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又有當前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本身的弊病。

首先,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一個社會基本的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歸根到底是建立在現實的經濟生活基礎之上,并由這種社會經濟生活決定社會倫理道德的基本形態。市場經濟作為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其運行發展的內在邏輯與意義世界的價值信仰截然相反。在一定意義上,現代市場經濟內在特質和經濟理性的過度膨脹,是現代社會信仰危機的重要根源之一。市場經濟的世俗性和功利性的內在特征,使得社會主體以“經濟人”的形式存在,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市場自由競爭中尋找利益的最大化。市場經濟的負面因素,極容易誘發一些大學生的拜金主義、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激發一些大學生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貪得無厭的欲望,從而動搖大學生的道德信仰。

其次,政治化的道德信仰消解了道德的超越性本質。長期以來,政治信仰與道德信仰混而不分,甚至以政治信仰取代道德信仰,特別在改革開放之前特別明顯。而政治信仰實又仰賴于領導者的個人意志,“這樣,政黨國家就承擔著社會倫理的正當性的證據負擔。一旦黨的意識形態發生變化,社會倫理秩序就會出現失序。近10年來的情形正是:政黨對其意識形態的修改和改善,使由政黨國家負擔的社會倫理的證據資源出現虧空?!闭渭で榈南诉B帶著信仰本身的消解。而當代大學生就是生活在“去政治化信仰”后遺癥當中。

再次,社會的轉型。隨著經濟改革、政治改革的推進,社會層面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不公平問題愈來愈嚴重,德福不一致削弱了人們對道德的想象。而且原本承擔社會教化的倫理共同體被瓦解,正如麥金太爾所指出的,由單子化的個體所組成的現代社會失去了整合社會認同的可能,“碎片化”的社會便成為不可避免的現代性后果。社會信仰得以確立的前提是某一特定社會或文化共同體成員的社會認同或價值認同,失去后者,前者就不可能。市場經濟 “經濟理性”的價值邏輯肆虐社會各個層面,使得我們的社會成為一個市場社會。

最后,文化的娛樂化進一步消解了人的超越性價值追求。雖然網絡社會給予了當代人巨大的文化消費空間,但世俗趣味的高漲以及感官視覺的享受放逐了人的價值追求。特別是當傳統文化已經失落,而外來文化中的極端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享樂主義等一些腐朽的觀念被接受之后,讓人無法判斷什么是善、什么是惡。原本嚴肅的價值沖突被娛樂心態所支解。

此外,高校長期以來的科學主義取向和實用主義觀念,使得德育在與專業知識教育中顯得微不足道,造成了道德教化功能的削弱和人文精神的流失。更有甚者,即使在德育中也簡單套用知識教學的模式,最典型的做法是以灌輸的方式來實施,這就割裂人作為知、情、信、意、行等方面的道德結構中的統一性,同時也脫離了與人的現實生活的聯系,無視學生內在精神信仰的形成,無視學生作為人的超越性需要。而且,在德育目標的定位上也存在著重要的失誤。正如有專家所指出的那樣,現在高校的德育目標定位上“取法乎下”的策略,使節節后退的德育目標已經退到了教育目標的最低極限了。似乎只要行為符合底線和規范就是有德的行為了。由于德育目標的節節后退沒有對信仰危機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得“底線”在現實利益的誘惑面前不斷地被突破這不足為奇了。

總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教育貴在道德信仰教育,通過道德信仰教育確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人格,追求美好的生活。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整個社會道德生態的環境的改善,也需要教育觀念、教育方法上的革新。

參考文獻

[1]檀傳寶.論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7(2).

[2]萬俊人.現代性的倫理話語[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143.

[3]賀麟.文化與人生[ 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92.

[4]顧偉康.信仰探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7.

[5]泰勒.自我的根源[M].韓震,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787.

[5]高德勝.道德冷漠與道德教育[C].中國教育學會德育論專業委員會第1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08.

[6]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520.

高校德育建設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高校德育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素質和修養的重要保障,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也是人類自身逐步完善的需要。近年來,隨著經濟、文化多元化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飛速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高校德育教育還存在很多不足,如教育內容較為落后、教育方式過于僵化、德育教育師資隊伍綜合素質發展不均衡等等。這些都對當今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分析高等德育教育特點,轉變理念,更新體制,充實內容,才能開創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關鍵詞 高校 德育教育 探索

高校是培養高級人才的搖籃,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成效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關系到高校建設和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但在高校教育中,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普遍存在,有個別教師甚至認為德育工作是形式主義。在這種教學理念指引下,往往片面注重專業和技能教育,而忽視德育教育,單純從專業技能的優劣來衡量教學質量的高低,而在德育工作中則重形式而輕實際,給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很多不利影響,阻礙了德育工作的發展。隨著問題不斷涌現,社會對高等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越來越重視?!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要“進一步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加強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聯系,講究實際效果,克服形式主義”。由此可見,為了提升高校的德育教育教學效果,需要進一步研究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探索高校德育教育的對策,對當前高等德育教育進行卓有成效的改革,以增強高校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一、當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缺乏現實針對性,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其負面效應對高校德育教育帶來較大的沖擊。大學生思想觀念不斷更新,新的道德問題層出不窮,如高校學生利己主義現象和金錢至上等觀念不斷盛行。大學生思想形態尚未成型,可塑造性較大,易被不良習氣所侵蝕。這就要求德育內容要與時俱進,不斷充實更新,更加貼近生活,不斷增強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二)教學方式陳舊、僵化,德育教育缺乏感染力

首先,教育形式缺乏多樣性。對各種衡量教育質量硬性指標的過分重視,致使高校對德育教育關注不足,造成了德育教育形式的單一。

其次,教育方法缺乏靈活性。我國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課堂,這使得高校德育教育主要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展開的。德育教育采用講授式方法雖然具有可控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但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實現教—學互動,表現為傳統的“填鴨式”的說教和書面考試,其方式、方法過于單一。

(三)高校德育教育隊伍總體素質亟待提高

德育教育人員參差不齊,自身存在許多問題。一是高校德育教師缺乏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社會、企業、甚至教育機構也都受到價值規律的支配,這就使得有些高校德育工作者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價值,責任感和使命感有所降低;二是德育教育人員專業結構不合理、部分一線教師理論修養存在欠缺。且高校缺乏合理的德育教育考評機制,使得部分德育工作者提高自身德育理論水平的動力不足,導致他們難以應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和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造成德育教育的效能低下;三是部分德育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欠扎實,教學感染力不夠,不能寓教于樂,只停留在說教的層面,課后也缺乏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未能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教育指導,所以達不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啟迪學生心智的效果;四是有的教師教學沒有針對性,不能針對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及實際需要來傳道、授業、解惑;有的教師授課沒有重點,泛泛而談,語言索然無味,缺乏感情投入,不能激起學生心靈的共鳴;有的專業教師授課內容缺乏邏輯性,層次不鮮明,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分析問題。

二、堅持科學發展,創造性地開展高校德育教育工作

(一)改革高校德育體制

1.堅持家庭、學校、社會三者教育相結合的德育教育理念。只有三者有機結合,相互補充,建立起高校德育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體系,才能動員、協調社會各界廣泛支持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2.堅持德育課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相結合。在課堂教育中,應密切結合社會發展需要和高校學生自身實際,加強道德修養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進一步消除高校學生自我認識偏差,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正確定位人生的目標,使學生確定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全面提升高校學生道德理論的整體水平。

(二)創新和改進高校德育教育教學的內容與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首先,充實高校德育內容,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其次,創新德育教學方法,優化德育教育環境,增強德育的實效性。

(三)寓教于樂,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傳統的德育工作中,方式往往過分單調,索然無味,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新的時代,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高校德育工作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大膽革新,改變傳統的方式和方法。網絡的普及也更廣泛、更直接和更深入的影響了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網絡是一個高度開放的自由空間,在網絡上,人們可以摒除很多約束暢所欲言,所以在網絡上行更能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傊?,德育工作是一項非常崇高的事業,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加強高校的德育工作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高校保持發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只有不斷探索,改革創新,不斷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取得實效,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要,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可用之才。

參考文獻:

[1]張紅梅.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文匯,2011,(5);9-10

[2]鮑春燕.淺析當前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新課程:教研版,2010,(7);137-138

[3]曹金榮.新時期高校德育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知識經濟,2011,(6);158-159

[4]梁桂麟.知識經濟與高校德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上一篇:企業勞資問題論文范文下一篇:企業電話營銷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