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環境生態論文范文

2023-09-16

環境生態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為打造中國—東盟升級版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物流行業作為傳統的服務業也面臨著提供智能、高效、精準服務的轉型升級壓力。在發展“互聯網+高效物流”的新形勢下,以自組織性、立體性和生態協同性為區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的內涵特征,構建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模型,探索其技術路線,把握關鍵要素,從頂層設計、建設生態技術網絡、加強區域聯動和發展農村物流物聯網體系4個方面打造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推進區域物流加速發展。

【關鍵詞】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

0 引言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貫徹與落實,作為區域經濟發展“加速器”的物流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區域間經濟合作與交流不斷深化,中國與東盟國家間貿易量持續增長,跨區域物流產業鏈逐步形成和日趨完善。推動中國—東盟物流聯盟和物流服務體系的形成,促進中國—東盟跨區域物流協調發展,是實施“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新興物聯網技術在物流行業中的廣泛應用,為我國物流行業從傳統的發展模式向新型生態物流發展模式的轉變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互聯網+”環境下,智慧物流和智能化物流信息服務的持續發展,為新型生態物流提供了可靠的發展基礎。然而,地域文化的多樣性,物聯網技術應用水平的差異,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構建及物流發展規劃的不同,都使得中國—東盟物流發展在面對“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區域合作升級帶來的巨大挑戰。因此,結合物流物聯網技術體系、物流異構信息資源管理與智能化技術服務等要素,探索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發展路徑,構建滿足物流行業跨區域發展的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將是適應國際物流行業發展趨勢的前提和基礎,同時也是“互聯網+”新時代賦予物流行業的新任務。

1 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內涵分析

多區域物流合作是根據經濟貿易往來的需求,為降低不同層次業務往來的物流成本而開展的跨區域物流協同。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合作區的成立,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化,物流發展地緣限制受到很大程度的弱化,中國—東盟多區域物流逐漸向系統化演變,尤其在當今“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背景下,中國—東盟多區域物流實際上已發展成為由多個物流主體組成和參與的區域物流整體系統,每個區域都可以看作是一個物流主體或物流子系統,并形成完整的“運輸—倉儲—加工—配送”物流供應鏈體系,多式聯運、異業聯盟、智能技術公共服務等成為中國—東盟多區域物流發展的新趨勢。

新興物聯網技術是推動多區域物流協同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是一個由物流基本環境結合物聯網技術環境構成的復雜多層次要素集合,具備自組織優化與生態協調發展的特性。具體而言,它包括以下3個特征。

(1)自組織性。經濟貿易和社會文化交流活動的深入,帶動了中國—東盟多區域物流在資金、技術、信息和政策等方面的共同發展,各個區域物流子系統在打破自身封閉界限的同時,通過物聯網互聯互通的本質特征實現了區域間的交流與互動,使得多區域物流在長期發展演化的過程自組織形成統一的區域物流生態技術環境,并促進了多區域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

(2)立體性。在整個生態技術環境當中,由基礎物流技術、新興物聯網技術、生態環保技術相互交叉構成了主體技術環境;由政策體制、標準規范、多區域協同機制等相互交叉構成了輔助支撐環境。兩類環境互相融合,構成立體化的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

(3)生態協同性。區域物流的發展要與生態自然相適應,生態技術環境更強調了“生態”的概念,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理念,技術為物流業務服務的同時,降低物流行業對環境的污染,確保生態得到有效保護。

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助推“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從物流物聯網編碼識別規范、異構資源接入與集成、智能技術服務管理等方面的統一協同來豐富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內涵,以緩解多區域物流合作與競爭中面臨的物流發展水平不均衡、發展機制不協調和物流生態技術環境不統一等壓力。

2 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模型

從種類繁多的技術手段、物流行業應用中抽取典型的幾類要素,通過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機理,采取適當的切入點使其融合起來,構成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模型,并由此形成可行的技術路線,逐步攻破關鍵節點,掌握實現關鍵要素,使抽象的模型演變為具體的生態技術環境,為中國—東盟物流行業服務。

2.1 生態技術模型構建

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模型要體現多要素立體式交叉的特點。在支撐環境方面,以區域物流物聯網技術標準、跨區域物流協同機制和區域物流大數據基礎為3個要素。其中,區域物流大數據基礎作為技術底層環境存在,為模型的各類中、高層提供數據支撐;區域物流物聯網技術標準貫穿整個模型的技術部分,是實現區域協同、資源共享的基礎;跨區域物流協同機制作為政府和企業可以遵循的某種方式,協調各方,在物流運作中起到“1+1>2”的作用。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模型如圖1所示。

在支撐環境的圍繞下是模型的主體——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是行業基礎技術,包括物流基礎技術和物聯網基礎技術。其中,物流基礎技術即包裝、運輸、存儲、裝卸、配送各環節所采用的傳統技術和新興技術;物聯網基礎技術即傳感器、傳感網、射頻識別、衛星導航等技術。兩類基礎技術的碰撞融合即形成物流物聯網的特定行業技術。第二層是中間件技術,能夠實現異構的硬件、軟件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是跨區域資源共享的關鍵技術。第三層是物流綜合聯動層面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在第二層中間件實現異構資源對接的基礎上,實現物流作業一體化、跨區域多式聯運、中國—東盟保稅物流、第三第四方物流、低碳物流及物流的多業聯動發展。

2.2 技術路線

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服務發展技術路線不僅為中國—東盟區域物流的轉型發展提供依據,更要為物聯網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深度應用指明方向。物流物聯網新業態在中國—東盟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顯著,實現了傳統物流服務業的轉型升級,打造新型生態技術環境時必須考慮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與技術發展不均等的差異性,通過物聯網的互聯互通特性實現資源真正意義上的流轉。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服務發展技術路線如圖2所示。

基礎理論的研究始終要走在前列,由各地科研院所承擔各項與中國—東盟物流經濟發展、物流物聯網技術優化與升級、區域物流體制機制與政策協同等相關的基礎理論研究,不僅從技術層面為物流、物聯網的相關企業提供支持,還要從決策咨詢、決策參考的角度為政府等相關管理部門提供政策支持。在基礎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由相關的區域標準委員會制定物流物聯網標準體系。技術理論與標準體系的共同作用,能夠推動物流物聯網的硬件研發與部署,這是整個生態技術環境的底層基礎。物流物聯網解決方案的設計有賴于第四方物流物聯網集成服務商,在設計的過程中融入低碳環保的理念與技術,并根據解決方案開發相應的物流物聯網平臺或系統,這是實現區域異構資源共享的最直接環節。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物流供應鏈及各環節的技術應用,能夠實現中國—東盟物流的一體化發展。

2.3 生態技術環境關鍵要素

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具備幾個關鍵要素。第一個關鍵要素是標準體系與編碼規范,在物流物聯網的應用已經初具規模之時,相關的標準與規范依然缺失,導致硬件產品參差不齊,軟件數據結構混亂,給區域互聯互通的實現造成極大障礙。鑒于傳統的物流標準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體系,重點要建立物聯網的基礎標準,以及物聯網與物流相結合而產生的行業應用標準,尤其是物流物聯網信息編碼規范,包括數據采集、存儲、傳輸和應用的各個方面,通過統一的編碼方式確定典型的物流信息數據結構,從而規范大規模數據采集終端的原始數據編碼,提高數據傳輸處理的效率,規范越來越多的物流物聯網應用平臺和系統的數據結構,從根本上解決影響區域物流互聯互通的異構數據問題。

區域異構資源集成應用是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的第二個關鍵要素,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使物流各類底層數據匯總與共享成為可能,標準體系與編碼規范實現跨區域資源集成的準確對接,在應用層面還需要將已有的各類物流行業應用系統、服務平臺進行互聯互通,構成中國—東盟區域物流資源集成網絡。該網絡的節點就是各級各類物流平臺,平臺下的資源都可以廣泛共享與應用,新建成的平臺也可以直接加入區域物流資源集成網絡,其下的數據、資源等得到更多應用,同時使資源集成度日益提升。

第三個關鍵要素是物流物聯網智能技術服務管理,包括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服務網點建設、智能技術服務創新、物流綜合服務模式管理等多個方面,以合理的管理手段實現高效的技術服務。以區域物流樞紐為核心建設區域物流物聯網服務網點,構成與原有物流基礎設施相疊加的物聯網服務網絡,使物聯網數據服務從虛擬的線上延伸到線下。物流物聯網服務網點與物聯網服務商共同實現智能技術服務的創新,將傳統的物聯網數據服務、位置服務不斷優化升級,使其更加精準,服務領域更加廣泛。物流綜合服務模式管理則立足于具體的區域物流領域應用,如多式聯運、保稅物流等,需要有配套的綜合服務模式提供一站式的服務與管理。此外,在物流物聯網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之間、區域物流物聯網聯盟之間也需要相互協同的管理機制。

3 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構建路徑選擇

3.1 加強頂層設計與戰略布局

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需要多區域上至政府下至企業共同努力,協同配合。其中,政策環境的建設必不可少。搭建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政策服務平臺,在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制定相關政策,對特殊地區、特色企業進行重點扶持。改進物流行業多頭管理的體制,一個單一領域一個管理部門,跨領域有主體管理部門與協同管理部門,形成縱向一致、橫向連接的物流管理體制。完善區域資源共享機制、業務協同機制、人才培養機制等,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對物流資源的配置和調節作用。制定一系列的物流物聯網地區發展規劃,從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物流發展、物流多業聯動、物聯網技術環境構建等方面進行統一戰略布局,有計劃、分步驟地實現既定目標。

3.2 建設中國—東盟物流生態技術網絡

以中國—東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模型為依據,建設區域物流生態技術網絡,首先是以生態技術為理念的標準體系建設,包括物流工具與作業標準化、物流信息編碼與傳輸規范化,以及在應用層面的諸多體系,如產品的物流追蹤流程規范、可視化智能管理規范、物流配送中心建設規范、智慧物流供應鏈體系等。其次是建立基于中間件技術的大數據生態技術平臺,通過該平臺實現異構數據轉換、異構系統與終端融合,使區域物流大數據網絡聯動聯營,從而快速匯集現有的物流數據信息,提高有效信息的利用率。再次要建立均等化技術服務體系,通過互聯網使物流物聯網服務能夠延伸到更廣闊的區域,配合線下服務網點建設,構成均等化技術服務網絡,逐步加快對不發達地區的扶持力度。

3.3 加強物流物聯網多區域聯動發展

建立保稅物流園區與工業園區聯動體系,發揮園區集聚輻射帶動的作用,與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工業園區建立多區域聯動發展,從而增強區域綜合吸引力和競爭力,帶動大西南和中南腹地的經濟發展,深化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海陸聯動驅動保稅物流,完善陸運通道,包括在保稅物流園區至西南經濟圈、東盟經濟圈和華南經濟圈和沿海保稅區至內陸城市之間繼續新建和完善高速公路和快速鐵路;完善海運通道,包括加快建設深水航道、大型專業化泊位、通用和專用碼頭;推進海上客運和空中運輸的建設,加強通關檢驗基礎設施,包括驗貨場和口岸聯檢大樓的建設。加快建設第三方物流服務網絡,重點加強物流企業間的聯系,建設和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務網絡和供應鏈。加快發展區域物流供應鏈服務,在制造業物流、商貿物流、旅游物流、物流金融等方面加強聯動,盡可能地發揮各種物流要素的作用,對物流要素進行優化組合和配置,提高供應鏈中各個要素的競爭力。

3.4 發展農村生態物流,縮小地區差異

利用“互聯網+”戰略帶來的發展機遇,促進農產品與物流電子商務一體化發展。建設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完善城鄉物流雙向流通的體系建設,加強對農村物流體系的監管。通過建立一站式冷鏈物流體系和生鮮直采體系,解決鮮活農產品的物流問題,減少物流環節的消耗和農產品損耗。創新整合城鄉物流運營模式,加快構筑現代農產品物流體系,依托物聯網技術的支撐,有針對性地整合物流資源,簡化流通渠道,實現農產品生產與物流配套協同發展。加強城鄉鏈接點及農村關鍵地區的信息化傳輸設施基礎建設,農產品加快接入物流識別技術,實現產品的有效追溯與跟蹤。創新城市物流與農村物流對接模式,實現物流交通、信息化、生產與物流環節等方面的對接。鼓勵發展生鮮農產品“網訂店取”業務,引導電商企業和社區便利店等傳統商貿企業合作,提升生鮮農產品網上銷售的客戶體驗度和服務水平。

4 結語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促進了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對高效物流的需求日益迫切,與物聯網、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相結合打造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成為必然。區域物流物聯網生態技術環境具備自組織性、立體性和生態協同性等特征,由物流物聯網技術標準、跨區域物流協同機制、物流大數據環境構成基礎環境,物流基礎技術、物聯網基礎技術與中間件異構資源共享技術作為主體技術環境,實現保稅物流、低碳物流、多式聯運、多業聯動等上層應用。抓住標準體系、異構資源集成應用、智能技術服務管理等關鍵要素,根據技術路線做好路徑選擇,在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生態技術網絡建設、區域聯動發展和農村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下工夫,以物流物聯網服務的提升推動中國—東盟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趙國麗.中國與東盟國際物流便利化問題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4.

[2]吳硯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物流急需標準化[J].中國商貿,2012(6):152-153.

[3]張琨,劉春梅,彭景.打造物聯網時代的智慧物流[J].移動通信,2014(16):77-81.

[4]羅人述.智慧物流信息平臺的構建[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1):80-81.

[5]童婧.我國智慧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9):50-51,75.

[6]李立民,左愛玲.中國—東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綜述[J].現代商貿工業,2016(14):26-27.

[責任編輯:鐘聲賢]

環境生態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從中國環境報道議題設置溯源及概況入手,分析了中國環境報道議程設置形成的機制及存在的三個問題,從而提出了環境報道議程設置持續性構建的建議。生態文明的議題構建應該厘清環境報道的機制,才能將特定的環境狀況轉變成“問題”,進而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

【關鍵詞】生態危機;環境報道;議程設置

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本S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已然成為國家的政治議題。相應的,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無公害等關鍵詞占據了媒體相當大的版面。大眾媒介對環境、生態重要性的賦予,能增強公眾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以此構建公眾的生態文明意識。

但是,我國大眾傳播媒介對環境、生態意識的構建往往止于環保,宣傳上陷入節約用水、少開車之類的生活瑣事。在環境報道中,各種環境事件往往只是因為其“突發性”作為吸引眼球的內容來加以報道,后續報道也往往只是關注上級政府對相關責任人的或罰款、或免職等信息,受眾的視線被迅速轉移。環境報道往往很難將特定的環境狀況轉變成“問題”,并進而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

中國環境報道議題設置溯源及概況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博士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書中首次揭示了人類同大氣、海洋、河流、土壤、動植物的密切關系,指出了工業化以來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此后,環境科學、環境意識不斷完善,大眾傳媒中也出現了環境記者。1989年,德國社會學家尼可拉斯·盧曼將“環境報道”定義為:“旨在改變社會傳播結構與話語系統的任何一種有關環境議題表達的傳播實踐與方式?!盵1]尼可拉斯·盧曼等人的推動促進了環境報道相關理論的發展。

在我國,第一次引發環境議題是1979年新華社記者和通訊員李一功、黃正根、傅上倫、李忠誠發表的《風沙緊逼北京城》。風沙治理、生態環境惡化等環境概念進入普通百姓的視野,但并沒有形成較強的效果。直到1987年,《中國青年報》刊發的《紅色的警告》《黑色的詠嘆》《綠色的悲哀》等報道才正式拉開了環境報道的序幕。

1996年4月,中央電視臺第七頻道開辦了《環保時刻》欄目,欄目定位為傳播環境知識、環保理念。該欄目連續報道環境危機,跟蹤綠色行動,呼吁治理環境污染。

1998年,中國發生了罕見的洪災,原因是長江上游的森林遭大規??撤?,水土流失嚴重。自此,中國的環境問題不再僅僅是大眾媒介的議題,也成為政府議題。全國的大眾媒介被要求集中報道了隨后國家開始實施的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以及全面禁伐天然林等政策。

2003年,人民日報專門設立環境采訪室,負責環境生態方面的宣傳報道,同時負責編輯《人民日報》“人與自然”專版。2009年10月8日,《南方周末》創辦“綠版”,報道覆蓋環保、低碳、能源和城市4個領域,意圖推動中國的綠色進程。在《南方周末》的影響下,我國各大門戶網站也基本都開設了“環保頻道”或“綠色頻道”。

此外,我國還有一批發行量較小的專業環境類報紙,主要是《中國環境報》《世界環境報》《上海環境報》《珠江環境報》等10余種。這些環境報紙大多由官方主管主辦,主要發布黨和政府有關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傳播國內外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技術。

中國環境報道議程設置形成機制

傳播學者麥庫姆斯和肖認為,大眾傳播具有一種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傳媒的信息傳播活動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對周圍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2]但是,實施這一理論的前提是要大眾傳媒能夠在一定時間內集中賦予環境、生態(周圍世界)“大事”的顯著性,才能將特定的環境狀況轉變成“問題”,并進而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目前,我國環境報道的議程設置形成機制制約了大眾傳媒議程設置的功能。

機制是泛指一個系統中,各元素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功能。環境報道議程設置機制與報道的內容休戚相關,因為這涉及當事者行為的合理性、合法性等。例如,2003年起環保NGO組織干預的云南“怒江兩庫十三級的建壩方案”、楊柳湖工程、廈門海滄化工事件;2005年吉林化工廠爆炸松花江水污染導致的哈爾濱停止供自來水;2006年甘肅徽縣新寺村旁生產鉛錠的冶煉廠引起數百名兒童血鉛超標住院事件;2007年廈門市民對PX項目集體向政府游行示威;2008年南方雪災、冰災;2009年江蘇鹽城市標新化工有限公司排污導致該市發生停水事件;2010年福建省紫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銅礦濕法廠發生銅酸水滲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現死魚;2011年康菲石油公司渤海灣油田泄漏事件。綜合這些環境報道,可以看出環境報道當事者主要有四個方面:(1)與當地企事業單位利益相關;(2)涉及政府審批權力;(3)需要政府決策;(4)干擾了當地大多數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健康。在這四者中,政府公權力的權威性容易被報道內容所挑戰。因為任何高能耗、高污染的項目,都是經過層層審批,有的甚至是經過更高級別的政府向國外引進的。

所以,大多數環境報道敘事結構往往表現為兩種:一是企業排污——受害者抗議——政府治理——傳媒報道,二是政府默許、企業排污——傳媒揭露、受害者抗議——傳媒報道——政府治理。從這兩種敘事結構看,抗議成為關鍵的報道由頭,并且這些抗議環境污染的報道內容都以負面新聞的形式出現。這和近10年來,以社區環境抗爭為特征的現象越來越多,居民與物業公司、污染源企業甚至政府項目決策的抗爭不斷出現。

但是,環境報道議程設置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污染、危機爆發后的情緒宣泄,而應該是事前對自然與社會的環境監視。事實上,任何環境、生態問題都經歷過一段長期的潛伏期。公眾對于這種潛伏期的環境質量的敏感度并不高,大多數情況下只有爆發了才會真正感受到切膚之痛。

所以,環境問題必須經由個人或組織一以貫之的“構建”,被認為是令人擔心且必須采取行動加以應付的情況,這時才構成大家關注的問題。但是,對于大眾媒介而言,采訪、制作還未爆發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信息往往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報道的對象往往沒有明確的新聞事件主體,例如沙塵暴、大霧天氣;二是報道對象沒有明確的時間和空間界限,甚至沒有具體的發生、發展過程。因此需要長期調研,將數據運用對比、量化等方法才能凸顯環境的變化。無疑,這相對耗時耗力,大眾媒介對此報道的積極性不高。

中國環境報道中議題設置的不足

指導思想不明,輿論引導力弱。1962年,蕾切爾·卡遜博士在《寂靜的春天》中,介紹了現代科技成果DDT(國內譯為敵敵畏)給環境和人類帶來的風險。而在當時,DDT能殺死攜帶瘧疾、絲蟲病與黃熱病的蚊子,攜帶傷寒病的虱子與攜帶黑死病的跳蚤,還能殺死免疫力較強的農作物害蟲,大面積提高農作物產量。但蕾切爾·卡遜博士卻大篇幅地論述了DDT對環境和生態的破壞,可以說國外環境報道從根上就培育了對現代科技濫用的質疑,并形成了一系列規范的環境報道倫理。

目前,我國環境報道的指導思想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相關。政府、媒體都認為我國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但是,這樣的指導思想在對待具體的環境問題時往往并不能形成一個鮮明的指導思想。例如,現代農業過分強調技術,化肥、農藥、除草劑、激素,甚至反季節種植、轉基因技術濫用,使得土壤板結、生物多樣性下降。以前,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長大的牲畜,飼料的不斷改進讓這些牲畜還沒有發育,肌肉就已經可以食用了。這樣的食品進入人類食物鏈后,生態后果較為嚴重。在大眾媒體的報道中,如何看待、應對這些現象的內容較少。

在報道污染環境的企業中,媒體口誅筆伐的焦點也往往都集中在企業身上。未能深入挖掘及報道這些污染企業、項目的審批和監管中存在的問題,以此設置科學合理的事前議題,提高政府聽證會的對話質量才能避免“就環境論環境”“就污染論污染”。正因如此,我國的環境報道往往陷入淺層次的道德譴責,輿論的引導力較弱。

運動化報道,持續性較弱。與西方環境新聞報道的成熟、理性不同,中國的環境新聞報道還處于突擊式、運動化的報道階段。還沒有形成環境新聞報道的常態機制,缺乏對環境問題的長期議程設置。這與我國的媒介體制和媒體觀念有直接關系。

體制方面,我國的媒體屬于各級黨委和政府。各級黨委和政府能夠干預媒體的日常報道選題。所以,凡是國內有環境保護的活動(例如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植樹造林活動),或是爆發嚴重事件(洪災、山體滑坡、泥石流等事件)需要媒體配合宣傳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環境新聞以一種高頻率的報道方式出現在公眾面前。而這些報道活動過后,環境新聞又逐漸消失了。流于表面的結果是環境報道的內容枯燥乏味,缺少深度。

在觀念上,不少媒體缺乏環境意識,對環保問題重視不夠。從國外的環境新聞報道來看,大多數環境記者具備扎實的地質、化學、生物等方面的知識儲備。而在我國的媒體人才儲備中,財經、體育、娛樂記者往往是首選,環境記者的數量較少。

跨地域報道,媒介社會環境監視力較弱。在環境新聞報道理論界,各國都存在著所謂“阿富汗斯坦主義”,即媒體在報道國外環境問題時往往深謀遠慮、未雨綢繆,但往往在報道國內環境問題時卻沒了聲音。這一現象可以從2011年11月至12月的德班世界氣候大會報道中看出。我國的媒體將關注點放在了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的發言上,尤其是解振華鏗鏘有力地高聲怒斥發達國家沒有履行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的承諾,反而向發展中國家施壓節能減排的任務。

毫無疑問,世界氣候大會錯綜復雜,中國代表團的聲音非常正當。但是,我國媒體并沒有將與節能減排相關的產業重組、工商管理新規、質量檢驗新規等變動信息作為背景報道或深度報道呈現在公眾眼前。例如,中央電視臺收視率較高的兩檔節目《動物世界》《人與自然》幾乎都是其他國家的內容,節目中表現的環境、生態破壞讓人感覺是在遙遠的非洲等地,而忘卻了我國存在大量的瀕危物種。

另外,在報道本地環境問題時我國當地大多數媒體往往選擇沉默,而是由外地或者上一級的媒體率先報道。在環境新聞報道中,媒體不能在事前對公眾做出引導,讓公眾參與政府組織的聽證會,促進并提升聽證會的對話質量。

環境報道議程設置的持續性構建

建立持續性報道機制,注意培育受眾的生態文明觀念。大眾傳播時代,新聞報道的焦點往往是很少駐留并很快轉入下一主體。媒體報道的森林覆蓋面積縮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擴大、水資源枯竭、瀕危物種增加、天然濕地大量消失、人工林樹種單一、耕地退化、生物入侵、全球變暖、海洋生產力下降等方面的環境、生態危機信息并沒有給受眾足夠多的時間來思考和行動,媒體的關注點就迅速轉移了。因此,只有建立起持續性的報道機制,媒體才能有效地培育出受眾的生態文明觀念。

明確環境報道理念,倡導環境倫理。任何新聞報道都需要一定的理論指導和解釋依據。例如,社會新聞往往暗含各種社會理論。對于環境報道而言,除了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對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理解。正如上文所說的,農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激素,使得土壤板結、生物多樣性下降。不要做那些吃祖宗飯,斷子孫糧的蠢事,讓生產者、制造者、政府管理者都要樹立環境倫理的意識,不要因眼前的利益釀成大錯。我國環境新聞理論如何看待這些涉及環境倫理的環境事件,并沒有定論。這就需要學界、業界、教育界有相當高的環境倫理自覺意識,不斷厘清環境報道的新聞理念。

建立常態報道模式,加強日常公眾環境觀念引導。目前,我國媒體熱衷報道的環境新聞大多是“水污染”“有毒金屬滲漏”“垃圾焚燒”等一系列觸目驚心的話題,而政府、企業、NGO組織(非政府環保組織)乃至個人為改善環境所作的努力很難被媒體深入報道。換言之,我國媒體對公眾環境觀念的引導往往是通過各種揭露報道。這些負面報道往往觸目驚心,雖然容易引起公眾的關注,但僅依靠突發事件來宣傳生態觀念過于片面。

改變媒介話語機制,重視受眾對環境監測保護的參與報道。環境報道中,各種“水污染”“泥石流”事件往往只是因為其“突發性”作為吸引眼球的內容加以報道,后續報道也往往只是關注上級政府對相關責任人的或罰款、或免職等信息。大眾媒介的議題構建方式,讓受眾也迅速地轉移了視線,并且暗含了這樣一種話語機制,即環境事件中個體的行為是微不足道的,必須由更高級別的政府出面才能改變當前的環境現狀。大眾媒介對環境新聞的挖掘不夠,消減了受眾的行動力。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膨脹,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做好環境報道也顯得越發重要。環境報道一方面對各種環境事件進行全方位的報道,堅持立場,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另一方面,中國的環境報道也承擔著輿論引導、環境意識培養、環境倫理道德的倡導等重任,把重視環境問題提高到更高的程度,成為公民的自覺意識和行動。環境報道向公眾傳達的信息是多方面的,環境問題不僅僅是政府、企業的事,普通民眾也應承擔重要責任,環境報道不是只關注環境事件,而是要關注整個環境的變化。報道好環境與發展的關系,環境報道思維、觀念、話語都要有新的突破,相信不遠的將來,中國的環境報道會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劉濤.環境傳播的九大研究領域(1938-2007):話語、權力與政治的解讀視角[J].新聞大學,2009(4).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214.

(哈艷秋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東紅為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生)

編校:鄭 艷

環境生態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農田土壤被重金屬污染之后,其毒性很容易通過食物鏈在人體、動物及植物中沉積,從而給人體健康及生態環境等帶來很大威脅??萍嫉目焖侔l展帶動了化肥、農藥等的大范圍應用,這就更加劇了重金屬對農田土壤的污染程度。本文總結了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現狀,并有針對性地分析了一些修復技術。

關鍵詞: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修復技術

隨著工業技術的迅猛發展,化肥及農藥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這就使得重金屬可通過很多方式殘留到農田中,導致農田土壤被嚴重污染。重金屬污染物具有毒性大、不易降解等特點,因此極易在人體、動物、植物中沉積,從而給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及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威脅。因此,必須不斷探索與創新,努力研發出科學、環保、高效的修復技術,從而有效解決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

1 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現狀問題

農業管理部門對我國多個城市的農田土壤進行了實驗與分析,實驗數據顯示,大多數城市的農田土壤中As、Hg、Cd、Ni、Zn、Ph、Cu、Cr的單位含量都大大超過了土壤原來的背景值。防治農產品污染的農業部實驗室對我國24個省市的農田土壤調查結果表明,有近330個重度的重金屬污染區,總面積大概57824平方米,農產品被重金屬污染的比重在被污染的農產品中占比高達80%。當前,我國很多城市郊區的農田均受到或輕或重的重金屬污染,比如江蘇南京的農田土壤受到了Hg、Cd、Pb污染,尤其Hg污染最為嚴重;2010年黃浦江沿岸地區農田土壤中Pb、Hg、Cd、Cr的含量依次超出土壤背景值的45%、68%、60%、67%;連續5年北京近郊農田土壤中的Pb、Cd、Hg含量都遠遠超過遠郊;2010年深圳農田土壤采樣點中有37%的Hg單位含量高于背景值,其中采樣點中6%的污染程度在中度以上。此外,香港、重慶、海南、江西、廣西、河北、福建、貴州等省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Ni、Zn、As、Cr、Pb、Cd、Hg污染。

2 修復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技術

當前我國很多省市地區的農田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重金屬污染。而這些污染源都具有難以降解、毒性大、危害性大等特點。因此,必須勇于探索、大膽創新,努力尋找能高效、科學、環保的修復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技術,從而有效解決或降低重金屬污染帶來的危害性。

2.1 植物穩定修復技術

生物修復技術,指的是借助特定的生物技術降解、清除、轉化、吸收農田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以達到恢復生態效應、凈化環境的目的。比如,植物穩定修復就是生物修復技術中的一種形式,其具有修復效果好、沒有二次污染、操作性強、成本較低等優點,因此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植物穩定修復技術,是借助很強的耐重金屬的植物有效降低農田土壤中重金屬的移動能力,從而減少重金屬在食物鏈中富集的機會。植物穩定一般借助根部轉化、沉積、積累重金屬的方式,或者借助根部表面的吸附能力將重金屬固定下來,從而大大減小了重金屬擴散到周圍環境及下滲到地下水中的風險系數。植物根部產生的分泌物可有效改變周圍的環境,可改變As、Cr、Hg的形態與價態,減弱這些重金屬的毒性與移動性。有研究表明,黑麥草對土壤中的Cd、Mo、Zn、Cu等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并且這些重金屬主要集中在黑麥草的根部,很少向葉與莖轉移;東方香蒲對農田土壤中的Pb、Cd、As的吸附位置也主要在根部,并且累積量高達87.12mg.kg-1、35.12mg.kg-1、31.69mg.kg-1,而葉與莖中只有20.18mg.kg-1、2.83mg.kg-1、2.06mg.kg-1。所以,可用東方香蒲修復被Pb、Cd、As污染的土壤。當前,用紅麻、薺菜、纖維大麻、五節芒、荻、蘆竹、蘆葦等經濟植物修復被重金屬污染的農田土壤,具有很大的環境效益與生態效益。

2.2 熱脫附修復技術

熱脫附修復技術,是指通過加熱被重金屬污染過的土壤,把具有揮發性能的重金屬從土壤內吸出來的一種修復技術,比如Se、As、Hg等都具有較大的揮發性。有人通過太陽能對被Hg污染過農田土壤進行修復。在實際操作中,熱脫銷設備是由中溫及低溫的太陽能爐兩部分組成的。實驗結果顯示,低溫與中溫狀態下,對Hg的處理率依次為5.1%~77%、41.5%~88%。溫度過高的話很可能使土壤的性質發生較大變化,并且還可能改變其他重金屬的形態。有研究人員對Hg污染物進行加熱時,當溫度升到550度時,其在土壤中的濃度快速從1320mg.kg-1減少到了6rag.kg-1,并且還發現在高溫情況下土壤內的鐵錳氧化物從結合狀態變成了殘渣態、酸溶解態等,這都會對土壤性質產生嚴重影響。熱脫附修復技術的優點是工藝簡單,缺點是費用高、能耗大。因此,主要用于修復被易揮發性重金屬污染的土壤。

環境生態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生態文明是后工業文明時代的文明類型,它是人類社會在反思傳統工業文明弊端的基礎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設的一種文明形態。當前中國的快速發展遭遇了環境、資源和能源的巨大壓力和代價,因此。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生態文明。

【關鍵詞】生態文明;環境;資源

一、什么是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取得的物質和精神成果,是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社會的進步、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生態文明市一種高級形態的文明。生態文明不僅追求經濟、社會的進步,而且追求生態進步,它是一種人類與自然協同進化的文明。

二、我國當前發展面臨的生態危機

中國的快速發展遭遇了環境、資源和能源的巨大壓力和代價。

(一)生態環境問題

1、溫室效應

由于人類活動使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造成全球氣候變暖。應對“氣候變暖”已成為21世紀人類共同面臨的最大環境問題,成為全球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時期內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任務,也是各國環境外交和政治斗爭的最重要的內容。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增加,但我國政府已經采取行動,為減排做出貢獻。據估算,當全球氣溫升高1.5-4.5°C時,海平面將可能上升20-165厘米。海平面上導致低地被淹;海岸被侵蝕;地表水和地下水鹽分增加,影響城市供水;地下水位升高。此外,溫室效應會使高溫、熱浪、龍卷風等自然災害加重。極端高溫將成為下世紀人類健康困擾變得更加頻繁、更加普遍。

2、大氣污染嚴重

根據受監測城市的數據統計,我國有65%的城市處于中度或嚴重污染狀態一些大城市空氣中懸浮的微粒和硫含量是全世界最高的,大大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準,超標達2-5倍。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是大氣污染的一種表現。我國酸雨覆蓋四川、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蘇和青島等省市部分地區,面積達200多萬平方公里。它落到水里,水中的魚群就會斃命;它落到地上,土壤的肥力就要被淋濾;它落到植物上,嫩綠的葉子就會變得枯黃;它落到建筑物上,材料就要被腐蝕得千瘡百孔,銹跡斑斑;它進入人體,人就會漸漸衰弱不堪,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3、水體污染嚴重

水環境每況愈下,全國七大水系的408個地表水監測斷面中有26%為劣V類水質,基本喪失使用功能。重點流域40%以上的斷面水質沒有達到治理規劃的要求。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現象,近岸海域赤潮和三峽庫區支流“水華”現象接連發生。

(二)資源問題

1、水資源枯竭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生存須臾不可或缺的資源,是各種資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種重要資源。21世紀水資源問題已成為舉世矚目的重要問題之一。有人預言,不久的將來,水價將超過油價,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

我國屬于缺水國之列,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國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資源13個貧水國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

目前已有1/2的城市缺水,1/3的城市嚴重缺水,1/10的城市面臨水危機,農村年缺水300億立方米.到2020年后,全國將出現缺水高峰,處缺水量可能達到500多億立方米。淡水具有不可替代的特點.所以聯合國已大聲呼吁:人類要開展一場用水革命。

2、土地荒漠化

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土流失面積已達到367萬平方公里,占到國土面積的38%;沙漠化面積已經達到26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已達27%,而且呈擴展的態勢。有4億人口籠罩在荒漠化的陰影之中。同時隨著耕地面積的減少,土地利用強度加大,土地退化加劇,土壤肥力降低或喪失嚴重,導致地力衰竭。

3、能源礦產資源匱乏

我國資源稟賦較差,總量雖然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45種主要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別是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銅和鋁土礦等關系國家經濟和安全的大宗資源將嚴重短缺。它們分別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10、1/20、2/5、2/5和1/10。并且一些主要礦產資源的開采難度越來越大,開采成本增加,供給形勢相當嚴峻。

目前,我國單位產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與發達國家差距更大,分別是美國的4.3倍,日本的11.5倍。

4、生物物種也在加速滅絕。

中國是生物多樣性破壞較嚴重的國家。據保守估計,中國的植物物種中約15%-20%處于瀕危狀態,僅高等植物中瀕危種類就高達4000-5000種。近30年來的資料表明,白鰭豚、野象、大熊貓、東北虎等珍貴野生動物分布區顯著縮小,種群數量銳減。屬于中國特有的物種和國家規定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有312種,正式列入國家瀕危植物名錄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種。近海的一些寶貴的生物資源也因失去良好的生存環境和營養供應地而難以得到應有的保護。

三、努力建設生態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又好又快發展的思想,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把生態意識的形成作為一項基礎性、先導性工作,努力把生態文明意識變成全民共識,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深入開展保護生態、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宣傳教育和知識普及,增強公眾的生態憂患意識、生態價值意識、生態道德意識,不斷提高公眾生態文明的認知度、生態知識的普及度和生態建設的參與度。

(二)依靠科技,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根據資源、地理、經濟、科技、人文基礎,科學規劃引導產業結構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創新,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附加值提高,也就意味著單位耗能和排放的降低。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產業、文化旅游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信息網絡產業和工業設計、創意產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三)推動發展模式創新。一方面拓展綠色經濟理論研究,形成綠色經濟理論體系。把綠色經濟作為內生變量,引入生產函數,納入經濟理論的研究和創新過程。構建包含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生態經濟概念的綠色經濟體系、綠色經濟發展模式,及綠色經濟評價指標體系,進而形成綠色經濟發展理論研究體系;另一方面加快綠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加大對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節能建筑等“綠色經濟”領域的投資,加快培育和發展清潔再生能源產業和環保產業,推動生產、流通、分配等各個領域的節能增效,促進產業結構生態化調整。通過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構筑綠色產業體系,形成綠色發展模式。

(四)要完善法律法規,創新體制機制。要完善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并實施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的規劃、政策、制度。將能源資源的消耗和生態環境的損耗記入成本。建立健全科學民主的決策體制與機制。將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的績效納入干部考核任用指標。完善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的標準。依法完善科學監測、行政管理、民主監督機制。

參考文獻

[1]付治平.《生態文明建設》十八大報告等.

環境生態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在對吉林省普通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現狀進行較為深入的調查基礎上,從教育生態學的角度,運用學校生態環境的基本理論對其進行分析,尋求其中存在的問題。研究結果表明:從教育生態學的視角研究普通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問題是有必要的,這也在理論研究上豐富和發展了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的分析視角。

關鍵詞: 學校生態環境 高校體育教師 隊伍建設 影響

學校生態環境是指高校體育教師在學校從事體育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外部條件要素及與要素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各種現象的集合。它包括影響體育教學、訓練、科研等其他教育工作各因素的構成,主要是物理環境、制度環境和精神環境構成。人是環境的產物,人的成長和發展不能夠脫離周邊環境,人的任何行為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下進行的。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同樣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與制約,高校體育教師的生活、學習主要是在學校這一小環境內進行的,環境的優劣會影響其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一、物理環境對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影響

高校體育教師的學校物理環境主要指學校的人工物理環境,是一種深深打上人類勞動烙印的環境,它包括學校的地理位置、校園綠化、教學場所、教學設備、圖書資料等。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近些年來,由于人為物理環境的改善,高校擴建或大學城的建立,許多校園環境得到大大改善,對體育教師的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

作為校園物理環境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的學校體育教學場所、器材設備、圖書資料等因子相對于全國高等教育規模擴大、在校生日益增加的趨勢,由于投入資金的有限性,增長相對緩慢,仍然不能滿足高校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學習和科研的需要。調查中發現:有52.2%的體育教師認為現有的體育場館不充足;大部分學校的體育場館以競技體育項目的場館為主,如籃球場(館)、排球場(館)、田徑場、足球場等,對于社會上日益流行在高校中又十分受歡迎的網球館、室內游泳館、輪滑場、臺球室、棋牌室等休閑類場館卻少之又少;僅有4.7%體育教師認為學校的體育器材能夠滿足自己的教學、科研需要;在圖書資料方面,有60.7%的體育老師認為沒有充足的資料,不能夠滿足自己進行體育教學、學習和科研的需求,由于沒有充實而豐富的書籍,不利于體育教師及時吸納新知識,拓寬知識面。這種由于資金投入不足造成的物理環境的匱乏勢必會影響體育教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和熱情,成為體育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的阻礙因素。

二、制度環境——考核制度對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影響

所謂制度環境就是,依據學校的性質、任務和目的,有意識地選擇,對學校各種工作具有強烈的規范性層次性、組織性和程序性規定的有機集合。建立既科學規范,又能為高校體育教師所能認同和接受的制度環境,對于高校體育教師而言,是建設高校教師隊伍所必需的。宏觀上而言,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師的制度環境還是有利于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這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運行一種強調政府作用為基礎的行政約束機制,它是通過政治壓力和行政強制手段保障制度的實施,以保證教師的合法權益,把提高教師待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納入法治的軌道。然而從微觀層面看,高校制定的一些制度卻不太科學或者在執行過程中不夠公平公正,得不到大部分體育教師的認可,最明顯的就是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考核制度。調查結果顯示:對于“考核指標”對自己影響的問卷調查中有23.8%的體育教師認為對自己影響較小,這也給高校體育教師帶來一定的負面導向性。再者,部分學校在考核過程中忽視公平公正只是“走過場”,在考核過程中還缺乏民主監督,一些善于交際、人際關系好,工作卻并不一定出色的體育教師常常得到較好的考核結果。以上這些現象暴露了高校體育教師考核中存在的方法和過程上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考核的權威性和公平性,對多數體育教師而言并沒有多大的約束和激勵作用,這會挫傷部分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給我國的高等體育教育事業帶來不良影響。

三、精神環境——高校人際關系對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影響

精神環境主要是相對于物質環境而言的,包括學校傳統、校風校紀、教學風尚、人際關系等多種復合因素,是學校內質、個性、精神風貌在意識形態的集中反映。這其中尤以人際關系為主要內容。

學校傳統、校風校紀、教學風尚作為學校精神環境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建設過程中得到很大重視,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訓、校風校紀。即使具體到體育院系(公共體育部)這一小系統,也大都提出了自己的口號。這些精神理念一旦被學校教師認同和接受,就會變成一種持久而無形的力量,成為全體成員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及職業行業規范,從而激發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

人際關系是學校精神環境的核心內容。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形成可以使體育教師對集體產生信賴,進而忠誠、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從調查結果和訪談來看:高校體育教師之間的關系雖然顯示在問卷上的是大部分的教師認為體育教師之間的關系比較融洽,但仍有47.5%的體育教師認為教師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教師之間存在動機不純、彼此敵視甚至采取相互詆毀、排斥的等不正當手段的惡性競爭,其結果往往是破壞性的。從調查結果還可以看出,大部分領導沒能夠深入教師之中了解體育教師的所需、所想,很少參加學校開展的有益于增進與體育教師感情的活動。這主要是因為學校領導忙于行政性工作,特別是有的領導官僚化,管理能力不強,工作方式簡單生硬,等等,這些都很容易造成領導和體育教師之間的隔閡,不利于良好干群關系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徐惠風.淺談教育生態學在高校教師隊伍中的運用[J].長春大學學報,2008(2):96-98.

[2]徐魁鴻.教師教育生態學研究[J].現代教育論叢,2008(4):61-63.

[3]周家貴等.關于當前高校師資隊伍現狀的調查報告[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4(1):45-49.

環境生態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 雙語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區民漢雙語教育在我國已經有漫長的歷史,但仍有很多人沒有搞清雙語教育的功能和價值的關系。通過分析雙語教育的功能和價值的區別和聯系,使雙語教育活動成為廣大少數民族群眾和社會的基本需求,努力探索雙語教育功能轉化為價值的有效途徑,是提高雙語教育活動成效的關鍵。

關鍵詞 雙語教育 功能 價值

據史料記載,少數民族民漢雙語教育在我國已經有漫長的歷史,尤其是建國以來,民漢雙語教育在我國更受到政府和多數少數民族群眾的重視,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和法規,支持和維護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工作。改革開放以來,在日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家和少數民族群眾更加重視雙語教育工作,國家之所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做雙語教育,就是因為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價值。搞清楚雙語教育的功能和價值及其相互關系,在理論上理解和把握雙語教育工作的意義,有助于雙語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實。

一、雙語教育的功能(一)什么是雙語教育要把握了解雙語教育的功能,我們首先就要搞清什么是雙語教育?什么是功能?首先,什么是雙語教育?雙語教育“是以兩種語言作為教學用語的教育系統,亦指在學校教育中,同時進行學生的母語(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教育,使學生達到兩種語言的兼通。這種教育系統所涉及的語言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因此,它不包括同一種語言的兩種變體(方言)的教育,即雙言教育”。我國的雙語教育既包括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民漢雙語教育,也包括漢族地區的漢語和外語的教育,但本文主要是指民族地區的民漢雙語教育。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就是既讓少數民族學習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尊重少數民族使用自己民族語言的權利,又向少數民族推廣族際語言即漢語普通話,讓少數民族成員逐步達到“民汗兼通”,成為雙語雙文化人才。(二)雙語教育的功能功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結構和秩序有機構成的系統整體在與特定的環境相互作用時所產生的結果。雙語教育的功能是雙語教育系統內部諸要素之間以及系統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時所產生的結果。雙語教育系統內部諸要素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稱為雙語教育的內部功能。雙語教育系統內部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雙語教育的目的、雙語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等。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總和即為雙語教育的內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導致的結果,表現為受教育者雙語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表現為用雙語交流的功能、雙語思維功能、雙語書面表達功能。受教育者對教育者的作用所導致的結果,表現為教育者教育政策的調整、教育方法的改進、教育模式的替換和教育內容的豐富等。雙語教育系統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所導致的結果,稱為雙語教育的外部功能。雙語教育的環境主要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雙語教育的外部功能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外部環境對雙語教育系統所產生的作用和雙語教育系統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所產生的作用。一個國家、社會、地區或個人要不要搞雙語教育,雙語教育采取什么模式,雙語教育普及的深度與廣度都與一個國家、社會、地區或個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著密切關系,反映一個國家、社會、地區或個人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最終促使雙語教育的目標被修訂、雙語教育的內容不斷豐富、雙語教育的方法不斷改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雙語能力和雙語教育水平不斷完善。雙語教育系統對環境的作用所導致的外部功能,主要有社會功能、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等。(1)雙語教育的政治功能。西方國家一般都是通過雙語教育來實現對本國各民族之間的“平等、團結、民主、自由”的政治思想。如加拿大、新加坡等移民國家,在不削弱民族語的同時,向各民族強制推行族際語和通用語,使各民族之間相互了解,增進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使受教育者接受和理解國家的政治觀念,從而產生維護國家現行政治制度和遵守法律的行為,形成統一的政治思想意識,維護和促進國家統一,政治穩定。(2)雙語教育的經濟功能。在現代國際經濟生活中,語言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構成成分。語言因素既是經濟力量影響的對象,也是經濟發展的相關因素之一。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濟行為要超越地域、國界和文化上的限制,就更要考慮區域語言生活狀況對經濟行為的影響,以排除障礙,實現語言的經濟功能。因此,熟練的雙語能力能夠促進作為雙語持有者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參與更大范圍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增加在更大的語言區域范圍內的就業率。(3)雙語教育的文化功能。雙語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經濟功能都是以雙語教育的文化功能為基礎的。雙語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現在:傳遞傳統文化和現有的社會文化,提高全社會成員的文化素質;傳遞多元民族文化;創造新的文化,使兩種不同語言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鑒、相互吸收,形成第三文化,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4)雙語教育的社會功能。通過雙語教育,增進全社會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各民族成員之間能夠用族際通用語言相互交流,消除誤解,增進友誼,廣交朋友,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和諧相處;并能夠幫助少數民族成員更深刻地理解國家政策和法律,便于接受社會公德教育,從而才能使少數民族成員在行動上更好地遵守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同時,雙語教育又能滿足各民族內部成員之間保持用本民族語言傳承文化和交流感情,維護民族自尊心。(5)雙語教育的教育功能。很多資料顯示,接受雙語教育的人與沒有接受雙語教育的人相比,智商一般比較高,思維更加敏捷。而且通過雙語教育,能夠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從而提高少數民族的綜合素質。雙語教育的外部功能和內部功能都不是獨立的,雙語教育外部功能的形成和提高依賴于雙語教育的內部功能的改善和提高;雙語教育外部功能的變化,反過來又影響雙語教育的內部功能的改變。雙語教育的功能是雙語教育的客觀屬性表現,具有客體性、客觀性和真理性。

二、雙語教育的價值人類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人類自身生存、享受和發展的需要,這就涉及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價值問題。從哲學上講價值是一個反映主體和客體之間意義關系的范疇,它指的是客體的存在、屬性和功能及其變化相對于主體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而言的有用性,是作為客體的事物對于作為主體的個人、群體、全社會以及國家所具有的某種意義。雙語教育的價值也是雙語教育主體和雙語教育客體之間的意義關系。雙語教育價值主體是指雙語教育系統內教育者、受教育者包括個人、各類群體、社會、民族和國家等。雙語教育價值客體是指雙語教育活動及其功能。雙語教育價值主要反映的是作為客體的雙語教育活動及其功能屬性對作為雙語教育價值主體的國家、社會、個人的雙語需要的滿足與否、促進與否的關系,主要是由國家、社會、個人對雙語和雙語教育的需要來決定的。個人的雙語和雙文化需要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通過雙語教育活動和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來提高受教育者的雙語能力和雙文化水平。雙語教育活動及其功能對個人雙語需要的滿足即為雙語教育的個人價值,具體表現為受教育者雙語能力的形成和雙語水平的提高以及雙語持有者的雙語能力對持有者生活質量、經濟收入、社會地位、社會交往、個人發展、學歷提升的意義和價值。社會的雙語需要應通過具有雙語能力和雙文化素質的人才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過程中所做的貢獻,以及在處理與社會環境的關系中所發揮的作用來滿足。社會的雙語雙文化需要,不能由各種雙語教育活動及其內部功能來直接滿足。但又離不開雙語教育的功能的發揮。任何社會都十分重視雙語教育,其目的是希望通過培育雙語雙文化的人才,來滿足社會的雙語雙文化需要,雙語教育活動及其通過雙語教育活動培養出的雙語人才對于社會雙語雙文化需要的滿足即為雙語教育的社會價值。雙語教育活動,作為培養人的雙語能力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盡管要考慮如何滿足社會、教育者、受教育者個人發展的雙語需要,但首先應考慮的是如何通過各種條件提高受教育者的雙語能力和水平,滿足受教育者的雙語學習需要。因為社會環境中個人的和社會的雙語需要能否滿足,不是雙語教育系統內部主體所能簡單給予的,而是受到社會環境中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生態環境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將雙語教育在系統內實現的培養人的雙語能力的價值和雙語教育通過培養受教育者的雙語能力而在雙語教育系統之外間接實現的各種社會價值,嚴格區分開來,并研究二者之間內在的聯系和相互轉化的規律。雙語教育在系統內直接實現的價值,是雙語教育價值主體通過雙語教育活動所帶來的雙語能力的完善、雙語水平的提高以及雙語持有者就業機會的增多與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的改善等,即雙語教育政策及其活動對受教育者本身帶來的利益和價值,這種價值可以稱為雙語教育的內在價值或直接價值;雙語教育通過受教育者的活動在雙語教育系統之外創造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價值,可以稱為雙語教育的外在價值或間接價值,這種價值能否順利實現,不完全受雙語教育系統內價值主體的控制,而是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地理環境等客觀條件的制約。

三、雙語教育價值與功能的區別和聯系(一)雙語教育功能與雙語教育價值的區別是很明顯的雙語教育功能主要反映的是系統與環境,系統內部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系統和子系統的屬性(培養人的雙語能力的活動)來決定。功能具有客觀性,功能不一定能滿足主體的需要;雙語教育價值主要反映的是雙語教育活動的功能屬性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系,主要由社會、個人對雙語的需要來決定,具有鮮明的主體性、為我性,是雙語教育對個人雙語需要的滿足以及雙語教育活動培養的具有雙語能力的人才通過對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雙語需求的滿足而對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所做的貢獻。功能關系反映雙語教育系統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之間,系統內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客觀的因果性聯系。價值關系雖然離不開因果聯系,但主要表現為雙語教育價值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合目的性關系。雙語教育功能關系的改變,是雙語教育系統與雙語教育環境相互作用以及雙語教育系統內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系統與環境的變化,包括雙語教育系統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變化,雙語教育系統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變化;雙語教育價值關系的完善是個人和社會雙語需要的滿足。所以,雙語教育活動應該是價值主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包括社會、個人)在其雙語需要的驅動下,用實踐能力和機制去改變現存的雙語教育功能關系,使之適應和滿足其雙語能力發展需要和使用雙語的需要,形成一種新的價值關系的過程。雙語教育活動的結果不僅應是合規律性的,而且應是合目的性的。雙語教育作為一種創造價值的活動,不僅僅是一種因果性活動,也是一種目的性活動。(二)雙語教育功能與雙語教育價值既是相互區別,又是相互聯系的,其聯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雙語教育功能是雙語教育價值得以實現的手段。雙語教育價值的實現即個人和社會雙語需要的滿足,必須通過開展各種雙語教育活動,使雙語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所以,雙語教育功能,作為系統與環境以及系統內諸要素相互作用的客觀結果,是滿足社會和個人雙語需要的基本條件。如果沒有各種雙語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社會和個人的雙語需要就無法滿足,雙語教育價值也就無法實現。其次,雙語教育價值是雙語教育功能的目的。人們開展各種雙語教育活動,總是為了滿足社會和個人的雙語需要。在雙語教育活動中,各種雙語教育功能的發揮是為了實現某種雙語教育價值。離開雙語教育價值,各種功能的存在是無意義的;離開雙語教育價值的引導,雙語教育活動可能導致雙語教育工作的低效率或無效。即受教育者參與雙語教育活動的動力不足或受教育者習得的語言無用武之地,不能發揮其功能,可能廢棄,從而打擊受教育者學習雙語的積極性,又浪費了雙語教育活動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再次,雙語教育的內部功能和內在價值,是雙語教育系統內部諸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和對系統內價值主體的需要的滿足;雙語教育外部功能和外在價值,是系統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都是雙語教育活動或受教育者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因此,雙語教育的功能與雙語教育的價值是嚴格區別又有密切聯系的兩個概念。雙語教育的功能主要反映的是雙語教育系統與環境條件,雙語教育系統內部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雙語教育系統和子系統的屬性來決定。雙語教育的功能具有客觀性,功能不一定能滿足主體的需要。如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大山里的同一少數民族群體和個人是不需要雙語教育的。雙語教育的價值主要表現為雙語教育價值主體與雙語教育價值客體之間的合目的性的關系。實際上,雙語教育的功能是雙語教育系統因其要素與結構而產生的一種客觀性的結果;而雙語教育價值則是基于這一客觀結果,由雙語教育價值客體向價值主體呈現出的主觀性的意義。因此,實施雙語教育不要以為由雙語教育的功能存在就能自然實現其價值了。雙語教育的功能要轉化為價值既要以雙語教育的功能屬性為前提,又要以雙語教育主體需要為取向,雙語教育只有化為雙語教育主體的需要,價值實現才成為可能。并且,通過依靠一定的客觀環境條件,如經濟條件、政策條件、文化環境、地理環境條件等,雙語教育的功能屬性了滿足主體的需要時,價值才得以實現,雙語教育活動才成為有效活動。所以,努力探索雙語教育功能轉化為價值的有效途徑就成為政府、社會、雙語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和雙語持有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曲木鐵西.試論雙語教育的概念及分類[J].民族教育研究,1998,(1):32.

上一篇:歐美文學論文范文下一篇:護理技術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