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微電影影視藝術論文范文

2024-01-01

微電影影視藝術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多年的實踐表明,英文原版影視作品對學習英語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很多學生既提高了英語聽力水平,又增強了跨文化交際意識。但是,影視作品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如影視材料選擇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播放方式的選擇,課堂,課后活動的缺乏等等。本文將探討大學英語聽力課英文原版影視作品應用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更好地,最大程度地發揮英文原版影視作品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 英文原版影視作品 大學英語聽力課 課堂活動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English Original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Applications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

XIA Hongyi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Key words English original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ourse; classroom activities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學手段的不斷改變,網絡和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廣泛應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英語綜合應用水平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教師都將一些英文原版影視作品引入到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當中,尤其是大學英語聽力課堂上。英語原版影視作品的優勢頗多,不僅附有中英文字幕,還有語音,圖像等多種信息幫助加深理解,能向英語學習者全面展示英語使用的真實生動的情境??梢宰屗麄冊谡Z境中學到地道的英語,能充分激發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英語各種應用能力尤其是聽力水平,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他們提出的外語要求。然而,在實際的英語影視作品教學活動中, 教師是否能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是否最大程度的發揮了作為教學資源的豐富多樣的影視作品的優勢,實現最理想的聽力教學效果,還需要我們不斷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深入探討和研究。

1 英文原版影視作品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1.1 教師在英文原版作品教學的角色有待轉變

目前,大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在聽力課上都或多或少地選擇使用一些英語原版影視作品來輔助英語教學,但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部分原因在于授課教師本身對課堂影視作品教學的認識不夠,不全面,僅僅把播放影視作品看作是一種活躍課堂氣氛,放松心情的手段之一,甚至,有教師從頭至尾觀看原版影視作品而不對作品作任何必要的講解。教師和學生大多以娛樂為目的,忽視了影視作品所包涵的語言習得和人生指導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英語課前。覺得并不需要作充分的準備工作。為了降低理解的難度,減少學生的挫折感,往往選擇帶有中文字幕的作品。隨手拿來播放,沒有對聽力課上要播放的影視作品進行仔細、認真的選擇,更談不上根據不同專業,不同英語水平層次的學生來選擇不同的影視作品,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同時,使學生習得一些專業英語。對于不適合教學的犯罪、血腥、暴力、色情、恐怖刺激的情節,對白太少太難的片段沒有適當進行刪除,對于太長的影視作品不善于用一些視頻編輯軟件對影視片進行分割或合并。有的教師只是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隨意播放,完全充當的是一個影視播放員的角色,播放影視后就和學生共同欣賞了。

影視作品播放前。沒有對影片的文化背景,主要劇情進行簡單介紹,沒有講解影視作品出現的重點,難點詞匯及習慣用語,以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所看的內容。也很少要求學生課前通過網絡和圖書館收集影視作品的相關背景。也沒根據語言教學的目的設置一些與之相關的任務和問題,讓學生帶著具體的目標和任務觀看影視作品。

影視作品播放中。對于英語影片中比較經典的對白、比較適合教學的部分缺少重點分析和詳細講解,課中不作適當的暫停和講解,對一些俚語、習慣用法沒有進行必要的解釋,也不會反復播放重點片段,播放方式單一。也很少有老師將字幕隱藏,讓學生根據畫面,聲音來做聽力填空。只是從頭到尾為學生播放影片,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沒有根據影視聽力教學的目的,把影視作品里的文化知識和語言知識講授給學生,英語影視作品的優勢沒有得到完全發揮。

課后。沒有把與該階段的教學內容,教學主題聯系起來,也沒有把每堂課的教學重點和學生的學習需要考慮進去,給學生布置與此相關的言語交際的互動活動和練習,增加語言輸出,以便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到的相關語言知識,將語言知識轉變成語言交際能力。只把英文影視作品變成了純粹的輕松休閑的方法之一。因此難以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既浪費了有限的課時,也浪費了很多有用的聽力教學資源,從而大大影響了英語聽力教學的效果。

1.2 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和對影視作品的作用認識不足

目前,對于英文原版影視教學的優越性和重要性,非英語專業學生普遍認識不夠, 相當多的學生把上課看英文原版影視作品看作是一種輕松的課堂娛樂活動。加上他們詞匯量不大,語音知識不全面,不熟悉一些語音現象如重音、連讀、強讀、弱讀、同化、吞音、不完全爆破等,聽力一直以來都是他們的弱項。他們往往對英文原版影視資源的使用不合理,對于無字幕的影片,學生們基本聽不懂臺詞,只能盯著圖像來推測內容和情節,嚴重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有英文字幕時,大多數的同學會選擇去讀英文字幕理解影視作品中人物的對話,而不注意聽英文對白,反映了什么語音現象,只是忙于看字幕和翻譯字幕,不能真正做到影視欣賞。對于有中英文雙字幕的作品,絕大多數的同學會選擇直接讀中文字幕理解影片中的對話,這就必然會大大影響了英語聽力的鍛煉,聽力水平提高不明顯。有的學生只片面注重引人入勝,刺激的故事情節,把英語原版影視作品教學完全變成了純粹的休閑活動,忽視了語言學習和文化的熏陶。利用影視作品促進大學英語聽力課教學的效果自然不夠理想。除此之外,學生遇到自己不認識的生詞、短語、俚語和新詞也不會做筆記,課后也很少去查閱詞典,也很少反復觀看同一影視作品。

2 提高大學英語聽力課英語原版影視作品使用效果的對策

2.1 英語原版影視作品的選擇

第一,在影視的內容方面,教師選擇的影視作品的內容應該健康、積極向上,富有思想內涵,深厚的文化底蘊,能引發學生思考。便于學生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有利于幫助學生用正確的視角解讀不同于本國的西方文化。同時要把影視作品的內容與課程內容結合,要讓影視作品為英語聽力教學服務。第二,在題材方面,影視作品分為動作,恐怖,罪案,愛情,戲劇,青春,音樂,科幻,懸疑等類型。教師應盡量避免選擇動作片,恐怖片。應選擇題材輕松的影視作品,有利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展目的語言的輸入。第三,在語言方面 由于大學英語教學面向的是非英語專業學生,他們的聽力水平普遍較薄弱,因此應該選擇語速適中、語音清晰純正的影視作品,應盡量避免俚語,粗俗語言過多的影視作品。同時要盡可能地避免選擇畫面模糊不清,音質粗糙的作品。選擇的影視作品最好包含大量的英語對白,片中的語言要貼近日常生活,反映當前社會所使用的語言,具備較強的實用性。

2.2 增加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實踐活動

第一,課前,一方面,教師本身要熟悉影片內容,查找相關資料如主要演員的基本情況,制作相關課件,結合聽力課教學內容制定詳細的教學方案,明確需實現的教學目標和要求。設置一些與影片故事情節相關的問題,可以是一些開放性問題,要求學生在觀看完后對所提問題進行回答,回答可以多種多樣。另一方面,也要求學生課余時間自己搜集影片背景資料,了解影片可能會涉及到到的中西方文化差異。

第二,課中,欣賞影視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的需要,學生的需求暫停影片,有側重點地選擇片中經典對白及適合聽力教學的部分來進行重點分析和講解。如果影視作品難度不大,教師也可以將字幕隱藏,讓學生根據影視的畫面推測具體內容,教師可設計出一系列鍛煉學生聽力的教學活動。比如,將部分電影片段對白設計成問題或者填空聽寫的形式?;蛘呓o出影視中精彩片段的英語對白,然后稍作分析,再讓學生對這一段進行跟讀,模仿片中人物的語音語調,加強學生的聽力能力??傊?,在英語原版影視作品的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在特定語境中獲得真實生動的語言輸入,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語言的有效輸出,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和語音水平。

第三,課后,影片放映結束后,可要求學生復述影視作品的內容,概括每一集分別講了哪些內容。學生就影視作品發表不同觀點,展開熱烈討論,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要求學生背誦一些經典臺詞,習慣用語。由于課時有限,教師還可以推薦或提供一些優秀的英語影視作品供學生課后自主觀看,教師可定期在線答疑解惑,將課堂教學拓展到課外,將精看和泛看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參與性與自主性,從而加強影視教學在大學英語中的輔助效果。

3 總結

總而言之,英語原版影視作品作為大學英語聽力課的教學資源之一,提供了使用英語的真實語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它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極大地拓寬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然而,現在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選擇影視作品存在隨意性,教師學生角色不及時改變,學生英語基礎存在差異性。要發揮原版影視作品的優勢,既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掌握更先進的教學理念,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更科學地設置教學過程和活動。也需要學生課前課后作大量的工作,加強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這是大學英語聽力課上有效使用作英文原版影視作品的挑戰之一。但隨著我國大學英語教育的發展和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英語原版影視作品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其應用前景也將越來越廣闊,其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促進作用也會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10.

[2] 王睿.英文電影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調查與分析[A].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3] 廖嫚.利用原版影視片提高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理論研究[A].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9.8.

[4] 楊堅.英文電影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2.

[5] 肖英,麻秀麗.西方文化在英文電影中的體現[A].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4.

微電影影視藝術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影視鑒賞》課程作為高校大學生選修課中的一門重點課程,宗旨在于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影視作品中感受時代的發展、歷史的變遷,各種類型的情節還能在不同程度上端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較好的課程思政平臺。本文針對《影視鑒賞》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大綱,剖析其對于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并采用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和個別訪談的形式對《影視鑒賞》課程的進一步優化提出改進策略。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高校大學生

一、《影視鑒賞》課程分析

《影視鑒賞》課程是高校普遍開展的一門選修課,學生通過學期學習和考察或考試的方式來獲取選修課學分,選修課雖然不同于專業必修課,其重要意義也十分顯著,高校大學生需要選修滿足符合畢業條件的選修課種類及學分才可畢業,而《影視鑒賞》是高校選修課中學生會普遍選擇的一門課程,甚至會一課多選。

學生在《影視鑒賞》課程學習過程中,會通過數字媒體視角、文化的研究、技術特點、敘事分析等多角度多方面對影視片段或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判斷,挖掘影視背后的自身意義、社會意義,從而進行解讀分析。

《影視鑒賞》課教師會選擇較為多樣的影片進行剖析,分析其類別、題材、手法、導演、演員等的特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審美能力,開發藝術思維。大部分的教師選擇的影片多為最有代表性、最有借鑒意義的世界級影片進行授課,從不同視角確定其創作思路,深層次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并培養大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路徑,在課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協同教育的作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意義,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課程思政能夠在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之中,提升課程的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充分激發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還可以在課程中進一步進行思想價值引領,打破原有學科教學的禁錮,讓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和深入。

三、《影視鑒賞》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影視鑒賞》課程的教學方式以靈活教學為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選擇影視片段進行播放,在播放過程中結合講授內容,分析片段的手法和意義,進而廣泛開展課堂討論,形成師生互動的授課模式。在啟發和引導高校大學生進行影視片段的分析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熱愛生活,是《影視鑒賞》課程的重要意義所在,既能夠實現提高大學生審美能力,又能夠協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實現課程思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高素質社會主義接班人。

四、調查研究及數據分析

本文通過調查問卷和個別訪談的方試,從高校大學生視角對《影視鑒賞》課程的培養情況及改進措施進行了一系列調研。

本次問卷調查采用線上隨機發放問卷的形式,除個人基礎情況外,問題共5個,有效樣本數763份。問卷樣本中有來自7個省份的不同學校學生,樣本特征分散,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其中有515名大學生選修過《影視鑒賞》課程,占到總體樣本的67.5%,可見大多數的同學會在眾多藝術類選修課程中選擇《影視鑒賞》課程,該課程成為選修課中特色突出、教育意義顯著的重要課程;進一步對選修過該課程的同學進行追加問題,515名同學中有91.3%的同學喜歡該課程,能夠在該課程中有所收獲;在同學們選擇該課程的原因中反映出,該課程具有趣味性,擺脫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采用教師授課、影視欣賞、課堂討論等多種方式,深化教育意義;更有一部分同學反映出該課程不僅會增長知識、拓寬視野,還可以端正自己的心態和觀念,在影視中體會生活的樂趣,感受美學給自己心靈的洗禮。問卷的調查結果不難看出,作為特色課程的《影視鑒賞》,同學們的期待值較高,希望能夠在輕松的學習中收獲知識,進而提升自己,而靈活的授課方式、多方面的教育意義也成為了同學們喜歡該課程的重要原因。

本文還采用了線上個別訪談的方式,針對調查問卷的結果對十名學習過《影視鑒賞》課程的高校大學生進行了一對一的訪問,具體從高校大學生的視角,對《影視鑒賞》課程的授課方式、是否需要改進等方面進行了調查。訪談中顯示,授課教師會選擇有意義的影視片段帶領大家共同觀看學習,大多數為愛國特色的影視片段,時長適中,在課堂中觀看片斷,課下觀看整部影片的方式對影視劇進行學習,教師根據影視的手法和制作展開分析,不僅僅是影視的觀看效果,還會進一步深挖該影視劇的歷史背景、時代特點、歷史意義以及人物描繪出的各種精神特征,因此成為高校大學生們所喜愛的一門課程。

五、策略研究

當前我國各高校的《影視鑒賞》課程開設效果較好,均能夠結合時代特征,多方位對大學生審美能力、美學意識、創新意識、愛國意識等進行培養,交叉進行課程思政,協同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大學生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但仍存在需要改進的方面。

實現有針對性的進行特色教育,在影視片段選擇中,需要選擇較多類型的影視片段進行賞析,更需要結合學生特點進行教育,尤其是針對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大學生進行針對性有特色的授課內容選擇,對高校大學生進行多層次的重點培養。

提高授課教師的專業性,對授課教師進行集體學習,針對當前互聯網高速發展,影視也呈現出的高速發展態勢,授課教師需要接受新思想的學習,能夠針對當前大學生喜歡的影視片段挖掘出更具有深層次的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閆家軍.普通高校影視藝術教育課程的價值探究[J].戲劇之家,2021(31):172-173.

[2]何朦凡.變“水課”為“金課”——高校影視鑒賞課的設計與創新[J].企業觀察家,2020(07):120-122.

[3]周旭.以“影”動人:影視鑒賞課程的美育價值與實踐路徑[J].西部廣播電視,2019(16):126-127.

[4]劉艷.關于影視鑒賞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93.

微電影影視藝術論文范文第3篇

鏡頭運動心理影響

遠景是視距最遠的景別,是電影攝影機攝取遠距離景物和人物的一種畫面。這種畫面可使觀眾在銀幕上看到廣闊深遠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動的空間背景或環境氣氛,讓觀眾了解大體的故事氣氛。大遠景則更適宜展現更加遼闊深遠的背景和浩渺蒼茫的自然景色,給人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視覺感受,或心胸開闊、意氣風發;或蒼茫悲涼、孤獨無助的心理感觸。人物出現在這種大遠景中一般只見黑點,除了巨物的移動,其他都看不清楚。

全景鏡頭是電影攝影機攝取角色全身的一種畫面鏡頭。這種畫面可使觀眾看到人物的全身動作及其周圍部分環境。它在視覺上給觀眾造成的印象,同在劇場里觀看舞臺框內的演員演出十分相似。這種景別,視野較為廣闊,但又有一定的范圍,能展示出比較完整的場景。

中景鏡頭是電影攝影機攝取人物膝蓋以上部分的一種畫面鏡頭。這種畫面可顯示人物大半身的形體動作。它能給人物表演以自由活動的空間,同時人物又不會因此與周圍氣氛、動作地點脫節。它是在電影鏡頭中所占數量較多的一種景別。中景的視距,比近景又要遠一些,活動空間大一些,便于觀眾看清表情,而且有利于顯示人物大半身的形體動作。中景的應用非常廣泛。一部影片的大部分故事情節都是通過中景鏡頭進行描述的。如果把動畫片比作舞臺劇的話,遠景和全景主要描述的是背景,那么中景所要展示的是角色與角色之間所發生的故事——“戲”。在中景鏡頭中,原畫師充分地去表現角色形象的夸張動作和表情,使其成為整部動畫片中,最體現動畫形象性格特點之處。如果從動畫制作的分工來說,遠景、全景突出在于背景繪制者的作用,那么中景的重頭戲則在于動畫家和原畫師。這是由于:在中景鏡頭中,角色大部分的肢體語言得到表達。

近景鏡頭是電影攝影機攝取人物的上半身或人體某一部分形象的一種畫面鏡頭。這種畫面能使觀眾看清楚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種形體動作。有些攝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鏡頭,一般稱為中近景。近景和特寫的作用既相同又不相同。相同的是視距近,視覺效果比較鮮明、強烈。不同的是近景的背景對角色還有一定的影響;特寫只是反映身體的某一部分,幾乎沒有背景的影響。近景在動畫片中,背景處于更為次要的地位,人物的動態表達更加細致。觀眾的注意力會不知不覺地為銀幕上的影像所吸引而放慢呼吸。

特寫鏡頭是電影中拍攝人像的面部、人體的一個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個細部的鏡頭,通稱為“特寫”。特寫是視距最近的鏡頭,它的取景范圍,一般是人的兩肩以上部分,或極端地把所要突出、強調的物件、景物,占滿銀幕。視距再近,取景還更小的叫大特寫或細部特寫。特寫的表現力是極為豐富的。特寫鏡頭呈現在銀幕上,可以造成強烈和清晰的視覺形象,得到突出和強調的效果。由于特寫鏡頭視距非常近,這樣對于角色的描述也就更加具體。在刻畫人物方面,表現力不同于以上幾種鏡頭形式。它對角色進行放大描寫,有助于使觀者注意到角色的心理活動。我們在做動畫片的時候,要考慮到觀眾的接受心理。特寫鏡頭能夠拉近觀眾與主角之間的心理距離,能使銀幕或熒屏的影像更加引人入勝。從藝術效果上來看:由于特寫鏡頭或是運動緩慢或是靜止,它與有節奏運動的鏡頭連接在一起,有助于表達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增強了動畫片的娛樂性、可觀賞性,同時也加強了鏡頭連接和角色動作的節奏感。尤其是大特寫鏡頭,由于其拍攝內容、鏡頭長短及呈現方式的不同,往往會對觀眾的視覺心理產生強烈的感染和沖擊,或無限的喜悅溫馨,或極度的震驚和恐怖,甚至失聲驚叫、毛骨悚然。

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鏡頭的配合產生了鏡頭節奏,通過劇情的需要,用不同的鏡頭語言來表現,更能完美地體現導演所需要的情節,體現導演所要表現的重點所在,有疏有密、有起有落、相得益彰,使觀眾更能從心理上得到滿足。

鏡頭運動的技巧把握

鏡頭運動是電影的靈魂。鏡頭的運動與電影審美學和心理學密不可分。運動鏡頭所帶來的視覺刺激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人眼對于環境中運動的物體最為敏感,相對運動的畫面和內容能夠吸引人們的興趣和注意力。畫面多變,內容豐富的電影,能夠更加引起觀眾的興趣。反之,則會使觀看者感到乏味無聊,最終失去觀看的興趣,無法融入電影的故事當中。

我們所談論的電影,本身就是由一個個運動的畫面組成。這里所講的運動也不單單是片面的運動鏡頭,是指整部影片或片段的運動感、時間感、流暢感,使觀眾在觀看的時候產生連續的想象,構成一個完整情節并加強導演所要表達的主題事件。

而在處理鏡頭的時候,運動的畫面也往往更能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從而增強影片的吸引力。然而,往往有些人在拍攝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運動的物體拍不出運動的激烈效果,這是缺乏對鏡頭的分析和必要鏡頭技術的運用。

增強畫面運動感的鏡頭處理技巧:

當在同時拍攝多組對象的時候,如果想造成整段影像的運動感覺,可以在物體高速運動的時候,攝像機相對靜止;在物體相對靜止的時候,讓攝像機運動起來。這樣整組鏡頭聯系在一起,無論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物體,在整體上給人的都會是強烈的運動感。

鏡頭拍攝或剪接方向的選擇,在拍攝兩組按同一順序運動的影像時,可以分開拍攝。在常規狀態下,人們可能會按照正常的物體運動的同一順序分開拍攝。但是,如果將兩者的順序改成相對的拍攝,會在視覺上造成非常強的沖擊力,也會因為運動順序的對比而產生一定的節奏感,最終會使觀眾感受到畫面更加強烈的運動效果。在美國故事片《關山飛渡》幾十米距離的追逐場面中,就嘗試將朝同一方向運動的兩組對象處理成相對方向的運動,從而形成強烈的視覺節奏,突破了傳統鏡頭運動的禁忌,但它也能讓觀眾接受,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震撼。

通過運動中各種鏡頭合理的連續組合搭配,可以獲得比較強的動感效果。舉個例子,在黃土地中腰鼓表演的一段影像中,將中景、全景、大全景、特寫有機地聯系起來,并且通過不同視角的拍攝、前景和后景的運動對比,鏡頭的平行移動甚至是無序的晃動,局部動態特寫拍攝來進一步加強影片的運動感。

在拍攝一個有復雜運動的對象時,不見得要按照常規的方法直接以某一固定景別去表現。我們可以嘗試對運動的物體進行跟蹤的拍攝,哪怕是運動的鏡頭無法把整個運動的對象在每一幀都能完全包括在內,但運動的畫面加上運動的影像,再輔以適時的推拉變換景別已經能將整個動態闡述得非常清晰,而且影像會更加體現出飽含激情、富有情感的運動效果,在視頻教程拍攝奧運會中運動員運動的影片的例子里,這一原理得到了充分體現。

鏡頭組接的時間長度也會對影片的運動感產生影響。一般來講,遠景、中景等鏡頭大的畫面包含的內容較多,觀眾需要看清楚這些畫面上的內容,所需要的時間就相對長些,而對于近景、特寫等鏡頭小的畫面,所包含的內容較少,觀眾只需要短時間即可看清,所以畫面停留時間可短些。另外,一幅或者一組畫面中的其他因素,也對畫面長短起到制約作用。如同一個畫面亮度大的部分比亮度暗的部分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如果該幅畫面要表現亮的部分時,長度應該短些,如果要表現暗的部分的時候,長度則應該長一些。在同一幅畫面中,動的部分比靜的部分先引起人們的視覺注意。因此如果要重點表現運動的部分時,畫面要短些;相對的表現靜的部分時,則畫面持續長度應該稍微長一些。

合理地運用心理補償,靈活地組接鏡頭,也可以產生運動的流暢、連貫效果。所謂的心理補償,是指一種視幻覺,觀眾從屏幕上看到或感知到了屏幕上并沒有出現的東西或者動作。比如第一個鏡頭是汽車里顛簸的場景,第二個鏡頭是汽車從遠處開來,由小變大,在近景處拐彎。給觀眾的感覺其實是這輛汽車已經出畫。再如魔術師在變出要變的東西的時候,往往手一揚,給觀眾的感覺好像是扔出了什么,再加上后面觀眾看到了變出的動物,使觀眾真正相信是魔術師扔出了東西。這也是利用人們心理補償的很好例子。銀幕上無法完成的影像或動作,在心理補償的潛意識作用下,觀眾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心理上將其完成了,觀眾實際上已經跟電影產生了互動并且融入到電影當中。

運動,無論是電影或是動畫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應該努力把握好這一元素和相關的技術,靈活地運用到影片的制作當中,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李罡,河北經貿大學;王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婷,河北師范大學)

編校:施 宇

微電影影視藝術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影視作品中加入聲樂藝術會增添自身的藝術感染力,其獨唱、對唱、合唱三種表達方式的適當采用會有助于渲染影視作品的場景氛圍、刻畫人物內心世界、推動情節發展、概括主題思想??梢哉f,聲樂藝術對于影視作品的傳播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聲樂藝術 影視作品 烘托氛圍 概括主題

聲樂藝術是一種結合語言與音調來傳達情感的聽覺藝術,其與生活實景畫面構成了當前影視作品的主要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影視行業也在不斷發展和成熟中,影視作品已經成為一種帶有創新理念和時代文明的文化傳播載體。影視作品需要聲樂藝術來實現自身聽覺與視覺的結合,聲音和現實場景結合起來也使影視作品形象更加豐滿和更具有傳播力。與此同時,根據場景的不同選擇符合該場景氛圍的聲樂藝術作品可以更好地表達場景主題。

一、影視作品中的聲樂藝術及其特點

(一)影視作品中的聲樂藝術

聲樂藝術是一種融合生理學等多學科的音樂藝術,通過語言與聲音音調的結合來傳達情感,從而使聽眾得到音樂的洗禮而產生情感的共鳴。一切藝術都開始于情感,也將以傳達情感為目的。影視作品作為一種文化傳播載體,其情感的傳達也需要聲樂藝術來表現。因此,聲樂藝術在影視作品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要想打動觀眾,影視作品不僅需要有具有感染力的實景畫面,也需要有渲染氣氛、傳達場景主題的聲樂藝術。聲樂藝術具有自身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風格,當被使用在影視作品中會使影視作品更加具有藝術魅力,同時給予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使觀眾在觀影的時候也得到聽覺的享受和心靈的洗禮。

(二)影視作品中聲樂藝術的特點

聲樂藝術在影視作品中廣泛使用并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影視聲樂藝術。聲樂藝術運用在在影視作品中時,既要考慮自身藝術需要還要求考慮情節需求,努力渲染氛圍、營造影視作品風格。聲樂藝術具有情感的傳達力,在影視作品中更容易感染觀眾并引起情感共鳴。影視聲樂藝術不再是單純的聲樂藝術,而是結合影視作品主題為其服務的聲樂藝術,其與影視作品情節發展緊緊結合并形成統一整體。因此,對于不同的場景選擇適合的聲樂作品非常重要。

二、影視作品中聲樂藝術的表現方式

在影視作品中聲樂藝術的表現方式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獨唱、對唱、合唱。獨唱具有將人物內心情感外化的作用,而對唱會使影視作品更具有觀賞性并刻畫人物內心,合唱則使觀眾更加融入影視作品的氛圍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獨唱、對唱和合唱都能傳達人物內心情感,但三種表現方式在風格、形式、演唱狀態上有所不同,對于情感的感染力不同,藝術效果當然也有所不同,因此對于不同的場景所要傳達的內心情感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表現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影視作品會有許多不同的場景,不同場景的感情和氛圍也會不同,而合理選用不同的聲樂藝術會讓觀眾有不同的聽覺享受,從而感受到不同的氣氛,也使影視作品更具有欣賞價值。當然,聲樂也會反映文化、經濟、政治等因素,甚至不同地域也會有不同的聲樂藝術。獨唱、對唱、合唱等影視作品中聲樂藝術不同表現方式的采用要符合情感需求,要適應文化、政治、地域等因素。

三、聲樂藝術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

(一)聽覺與視覺的立體結合,烘托藝術氛圍

早前的影視作品為無聲階段,主要通過現實場景布置來傳達影視作品的主題與情感,但缺乏聲樂的配合會使影視作品顯得稍許乏味。后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聲音被加入到影視作品中并受到廣泛歡迎。在影視作品中聲樂藝術與現實場景的結合給觀眾帶來了視覺與聽覺的立體享受,給觀眾獨特的觀影效果。正如前所述,默片時代只有現實場景而對于傳達影視作品主題情感顯得乏力。而聲樂藝術的加入對于藝術氛圍的烘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場景的變換更加自然,使故事的發展更加緊湊,同時也對主題思想的傳達有著推動作用。電影《倩女幽魂》開頭舒緩而具有古典風格的聲樂極易將觀眾帶入唯美夢幻的氛圍中。隨著劇情的展開,聲樂旋律也逐漸展開并達到高潮,給電影增加了獨特的魅力。聲樂的發展也預示著情節的進展,使觀眾欣賞到視覺與聽覺的立體觀影效果并融入影片所要傳達的氛圍中,影片結束后也給觀眾留下了極深的回憶。

(二)增添藝術感染力,推動情節發展

影視作品主要還是通過情節來將故事來龍去脈以及主題情感傳達給觀眾,演員的演技、現實場景的布置和臺詞描述都是情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作品中情節的發展主要靠矛盾沖突,矛盾沖突塑造了人物形象,同時也推動了情節發展,但是聲樂藝術在情節發展中顯得尤為重要。聲樂藝術烘托了故事情節發展的氛圍,缺少聲樂會使情節顯得蒼白單調,難以給觀眾身臨其境的藝術感染力。舉例來說,科幻電影中加入節奏感較強的聲樂作品除了烘托影片激烈的氛圍外更使故事情節發展更加流暢自然;愛情影視作品中配合諸如《愛如空氣》之類的聲樂作品會詮釋男女主角內心情感并烘托愛情戲的憂傷甜蜜;喜劇影視作品中加入聲樂作品會顯得情節更加搞笑,推動情節發展,吸引觀眾注意力。對于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配合風格合適的聲樂作品,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能夠增添藝術感染力。

(三)詮釋人物內心,塑造人物形象

影視作品中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但主題思想需要一主角的故事來傳達。在描述主角經歷的故事時最難刻畫得是主角的內心世界,因為我們無法探知,只能通過其他方式來展現人物內心世界。聲樂藝術以其自身的藝術特征可以烘托氛圍并刻畫出人物內心世界。內心情感畢竟很難探知,但喜怒哀樂都可以借助外物來展現出來。聲樂藝術具有多樣性,在人物不同的內心感受下配合不同的聲樂作品,便于觀眾去領會主人公的內心情感,同時也使觀眾產生共鳴,增加對影視作品的認同感。喜劇電影《讓子彈飛》中插曲特色十分鮮明,其中的口哨十分具有節奏感,形象地反映出麻匪內心的膽大妄為、快意恩仇。正是因為人物內心難以具體展示,所以聲樂藝術等多種表演方式共同合作才能詮釋人物內心,塑造人物形象。

(四)概括主題思想,傳播影視文化

可以說,影視作品的主題曲就是對影視主題的高度概括,也是對影視思想情感的再度升華,更加便于傳播影視文化。影視作品中主題曲一般都是獨自創作,主要是為了更加契合主題,與故事情節、人物情感具有相符性,同時在影視作品之外也可以得到傳唱,便于傳播影視文化,增加影視作品給觀眾的影響力。舉例來說,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形象地展示了劇中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征,以雄厚的氣勢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波瀾壯闊,英雄人物的起伏也更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使電視劇《三國演義》在多年之后還能起到傳播影視文化的作用。聲樂藝術概括了影視作品的主題思想,也起到了傳播影視文化的作用。

四、結語

聲樂藝術在影視作品中被廣泛使用并成為其重要的表達方式,獨唱、對唱、合唱三種表達方式的不同也給影視作品不同場景提供了選擇空間。聲樂藝術在影視作品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實現了聽覺與視覺的立體結合,烘托了影視作品的藝術氛圍;同時推動情節往前發展,增添了影視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便于詮釋人物內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主題曲可以高度概括影視作品的主題思想,有利于傳播影視文化。聲樂藝術與影視作品的結合可以說是雙贏的,這對藝術的發展必將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5海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No.Hnjg2015-54。

參考文獻:

[1]胡曉.論聲樂藝術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J].柳州師專學報,2012,(03).

[2]張琳.論影視作品中的聲樂藝術[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2,(21).

[3]祝婷婷.聲樂藝術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于文化傳播[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4]周梅.影視作品中聲樂藝術的敘事作用[J].電影文學,2012,(17).

微電影影視藝術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影視藝術 美學

在中國古代藝術理論中,許多理論家都從不同側面闡述過“象外之旨”的問題。有的從詩歌形象獨具的藝術魅力角度論述詩歌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含不盡之意于言外”;有的從繪畫的視覺可限性與想象開闊性的辨證關系上,指出“目盡尺幅,神馳千里”,“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有的從音樂欣賞者心理感受的角度道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真諦;也有的以書法藝術啟人聯想的特點為依據,論證書法要“筆短意長”。所有這些,雖然論述的角度不同,但藝術創作要含蓄、曲折,長做者要善于以無寫有,以少勝多,充分調動欣賞者的想象力,則是一個早就被人們所重視的普遍性問題。

縱觀中國藝術發展史,在一些作家、藝術家的創作實踐中,以無寫有,以少勝多,含蓄見長,回味無窮的藝術珍品俯拾即是。老舍曾經給齊白石出過一個題:《蛙十聲里出山泉》,不愧為大師稱號的白石老人,稍加思索后,奮然提筆而就。畫面上沒有山泉,不見青蛙,而是成群的蝌蚪順著從峽谷中流下的泉水飄然而落。欣賞者在似乎不符題意的畫卷前,聽到了泉水源頭處發出的陣陣蛙聲,此獨特藝術境界充分體現了貴在含蓄的創作原則。我國古典詩歌中像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有一首寫妻子思念征戰遠方的丈夫的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全詩不見一個“思”字,但卻含蓄而又逼真地表達了年輕妻子朝思暮想,希望能在夢中見到征戰遼西的丈夫,細致入微刻畫了古代怨婦的內心世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感染作用。

已有百年歷史的電影已無愧地步入藝術的圣殿。既然稱它是一門藝術,當然也就具有上面論及的共同特點,但表現在影視這一具體的藝術類別中,我們認為,電影藝術內涵豐富,層次復雜,且往往是多種特性交織在一起,但為論述起見,本文擬分作如下五個方面由予以闡釋。

一影視藝術具有隱喻性美學特征

通過兩個畫面或一種音響與一個畫面的組接所產生的一種比喻意義,我們稱之為隱喻式的美學特征。這種美學特征常常表現在對蒙太奇的處理上,最著名一個鏡頭就是《摩登時代》的開頭。首先映入觀眾眼簾的是一群爭先恐后擠出圈的羊,接著就切入一個一群人涌出地下鐵道的鏡頭。這兩幅畫面的猛烈沖撞,使觀眾心理上產生一種強烈的沖擊波;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文明”給工人帶來牲口一般的機械性、簡單化的勞動,而且這種勞動嚴重異化著人們的思想、感情,使“人性的東西變成動物性的東西”(馬克思語)。國產故事片《如意》有這樣一個隱喻性鏡頭:在什剎海湖畔,石義海歡送格格同前夫傅先生出國,格格激動地說:“你好糊涂啊,這腳底下的地,周圍的人,我都舍不得”;這時出現在畫面上的是一個大白鵝在晚霞籠罩的湖面上愜意地游弋著。這似乎只是表現石義海和格格眼中所看到的白鵝,其實卻暗示比喻意義——格格眷戀這塊土地、人民,愛戀著石義海,就如同白鵝離不開清澈湖水、美麗晚霞一樣。白鵝如同散文中的點睛之筆,又像詩歌的“詩眼”,深刻塑造出格格這樣一位婦女的典型形象。文學的修辭格——比喻具有一種更新性,無論多么形象貼切、生動的比喻,如果不厭其煩地重復,便會讓人生厭、反感。所以巴爾扎克說到:第一個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聰明人,第二個再這樣形容的是庸人,電影當然也不例外?!多l村女教師》中男女主人公相愛時編導插進一個鮮花盛開的鏡頭很有深意,但如果把它寫作表現愛情的一個“樣板鏡頭”,就會倒觀眾的胃口。事實上,有些編導也真是這樣做了,主人公一遇到什么打擊,準是狂風大作,雷鳴電閃,暴雨如注;主人公若英勇犧牲,也一定會是切入一個青松翠柏、紅旗飄揚、群山肅立的鏡頭。這樣的隱喻已失去“隱”的特點,當然就失去了觀眾,失掉了藝術。

二影視藝術具有技術性美學特征

大眾文化的時代,既促成了藝術與技術的結合,也使得兩者的結合更趨向于大眾接受。20 世紀初的美學家們曾力圖證明藝術與科學既不相同又互有聯系。表現主義美學家克羅齊就認為,理想的結合應是“每個科學作品同時也是藝術品。” 20 世紀以來,影視工業的迅速發展使這一說法得到了確證。從無聲到有聲,從狹銀幕到寬銀幕、立體電影,再到三維制作、動畫仿真,乃至于立體環繞聲、杜比數字——環境聲,所有這些科技產品都順理成章地轉化成了現代藝術品,如果沒有先進的電腦數字技術、電子編輯和合成,人們就無法復現“侏羅紀時代”,也看不到想像中的外星人和“未來世界”。當然,也就更無法去體會諸如《終結者二號》、《龍卷風》、《天地大沖撞》、《恐龍》等影片所產生的驚人而又強烈的物化視覺沖擊。

影視藝術的誕生與發展都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從誕生到發展,影視藝術始終是一門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的藝術。以電影的發展史來看,可以說電影的誕生就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最初的電影都是無聲電影,聲音的引入是現代科學技術在電影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最初的電影都是黑白片,而后依靠科技的發展,發明了彩色膠片,從而彩色電影電視問世。到了20世紀90年代,電影走向電子計算機時代。如今,電影電視已經進入數字時代、網絡時代,這都是科技發展進步的結果。所以說,技術性也是影視藝術的美學特征之一?!读羷Α分斜普娴膽馉巿雒婢褪请娮蛹夹g產生的。

三影視文學具有綜合性的美學特征

影視藝術的綜合性首先表現在它們綜合了戲劇、文學、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各門藝術中的多種元素,并對其進行了具有質變意義的化合改造,使得這些藝術元素進入電影和電視之后相互融合,形成電影和電視自身新的特性,并且使得電影和電視最終成為兩門嶄新的、獨立的姊妹藝術。

這一綜合性是與美術密切相關的。主要體現在對光、影、色彩、線條的獨特處理和運用上。運用二維平面去創造三維空間?!读羷Α分械膽馉巿雒娼o觀眾造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色彩的運用上也很恰如其分。

這一綜合性是與文學密切相關的。電影、電視也受到文學的極大影響。文學融入電影和電視,構成了故事片、電視劇和電視專題片的深厚文學基礎。影視藝術的成功首先取決于劇本。在眾多的影視劇中,有相當一部分成功作品都是由文學著作改編的。影視藝術以其獨有的方式把抽象的文學形象變為逼真直觀的影像呈現出來,給觀眾以時空感。

這一綜合性是與音樂、舞蹈密切相關的。影視藝術從音樂中吸取了節奏感與感染力,使音樂成為影視作品概括主題、抒發情感、渲染氣氛的重要藝術手段,影視歌曲更是成為影視藝術美的重要組成部分,被人們廣為流傳。其次,影視藝術綜合性的美學特征,更體現在美學層次的綜合性,即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的綜合,再現性和表現性的統一,紀實性和哲理性的統一,敘述因素和隱喻因素的統一。

這一綜合性還與戲劇密切相關。影視和戲劇同為表演藝術,最早的電影都是戲劇學派的??梢哉f沒有戲劇就沒有影視。戲劇產生了表演、劇本、對白、服裝等。戲劇的本身就是沖突,影視講故事,故事也是要有沖突的?!读羷Α繁旧砭秃苡袘騽⌒?其中包括幾個矛盾沖突。有李云龍和日本人的國恨家仇,有他與趙政委的沖突,與楚云飛的較量,與自己妻子的思想和精神方面的不和諧。通過幾條矛盾來刻畫李云龍機智勇猛,敢愛敢恨的性格特征。

四影視文學具有逼真性和假定性的美學特征

把逼真性和假定性這兩個特性放在一起來談,就是要正確區分和對待他們。逼真性和假定性都是影視美學的特性。電影電視的攝影技術,能夠逼真地記錄和復現客觀世界,科技的發展更使得它們能夠逼真地再現事物的聲音和色彩。電影電視的本性就是活動的照相性,也即逼真性。影視藝術的逼真性,首先表現在它們是一種直觀的真實,即視聽的真實感?!读羷Α分欣钤讫堅诮Y婚的時候被日本兵偷襲,政委受傷,還親自炮轟了自己的媳婦。之后他在媳婦的墓前哭泣。那時候人們忘了他是個馳騁殺場的將軍,忘記了他的粗枝大葉,只感覺面前是個遭受了打擊的普通人。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是逼真性的體現。如果影片只注重表現他的膽識氣魄而忽略了他也是一個普通的人,也是有普通人應有的情感的。如果這時失去了逼真性,相信這部電視劇就不會受到好評。當然,藝術的逼真性并不排斥藝術創造和藝術加工,也不排斥影視藝術家的主觀作用。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再現客觀世界的物質形態,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現藝術家的主觀世界。逼真性是指影視藝術逼近于真實,而絕不等同于真實。李云龍這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即使是存在的,他的很多經歷也是藝術家主觀締造的。畢竟一個人不會有那么傳奇的一生,但他的經歷首先是要符合年代場景內容的,不能憑空想象,這就是藝術的逼真性。電影電視雖然可以高度逼真的再現物質世界,但它展現的只是現實的影像而不是現實本身。任何藝術都存在假定性,影視藝術也不例外。

影視藝術絕不是對現實生活的機械照相式反應,而是需要遵循各門藝術所共有的規律。影視藝術的審美價值包含客觀的再現和主觀的表現兩個方面。影視作品的假定性首先表現在藝術家強烈的主觀因素的滲入?!读羷Α分袆撟髡咄ㄟ^諸多事例多個側面來展現李云龍的性格特征,其間雖然也包括他的粗俗、不文明,但更多的是側重于他的亮劍精神,這就是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的假定性。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的戰爭年代的場景、任務、服裝、道具、人物性格、語言等的設計都是一種假定,畢竟我們已經回不到那個戰火硝煙的年代了。

不難看出,逼真性和假定性都是影視藝術的特性,只是他們的側重點不同。逼真性強調再現,偏重于紀實;假定性強調表現,側重于虛構。真正成功的影視藝術應該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也就是逼真性與假定性相結合。

五影視文學具有造型性與運動性的美學特征

影視藝術是一門時空復合的藝術。影視藝術既注重空間的造型性又注重時間上的運動性,所以說造型性和運動性也是影視藝術重要的美學特征之一。

影視藝術是以視覺為主的視聽藝術,它通過影視畫面來塑造人物、敘述故事、抒發感情、闡明哲理,所以運動的畫面是影視藝術的基本表現手段。在造型性方面,張藝謀對色彩、光線、構圖的運用是是比較成功和有特點的。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紅燈籠,充分顯示了封建制度下的大家庭中女性的社會地位。影片《英雄》中的畫面構圖給人蒼涼絕跡的感覺。

影視藝術之所以不同于繪畫、雕塑、攝像等其他造型藝術就在于它的運動性。影視的運動性包括:被拍攝對象的運動、攝像機的運動、主客體復合運動以及蒙太奇剪輯所造成的運動。這些運動綜合表現在屏幕上,使得電影電視具有了無限的視覺表現力。這種運動場面有大有小,但無論大小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读羷Α分欣钤讫埮谵Z城墻時重復炮轟那一瞬間所用的再現蒙太奇手法、董存瑞炸碉堡的瞬間、還有那句“向我開炮”都讓人難以忘懷,這都是運動性所起的效果。

綜上所述,影視藝術的美學特征包括了綜合性與技術性、逼真性與假定性、造型性和運動性。一部成功的電影或電視都應該具備以上這些特征才不失為一部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德]姚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 [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3] 彭吉象:《影視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 王世德:《影視審美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

[5] 金丹元:《影視美學導論》,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6] 都梁:《亮劍》,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7] 王一川:《文學理論講演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簡介:王玲,女,1968—,江西鷹潭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藝術,工作單位:江西財經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

微電影影視藝術論文范文第6篇

陸川:微電影是更自由的電影

導演,微電影作品:騰訊游戲微電影、“追逐無限”十二星座系列微電影

“微電影對我來說,就是夢想、自由、青春、無拘無束。”“以前就是短片,后來有了微博,‘微’這個詞就覺得很好用,這才有了微電影這樣的叫法。不過只要是電影,那就依然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微電影正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電影形式,能夠帶給電影行業更多的創新,同時有些電影不能用新人,但微電影就可以用新人,能創造更多機會。

唐季禮:這是進入大電影的名片

導演,“首屆華語大學生微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微電影是一張年輕導演的名片:我覺得微電影是進入大電影投石問路的一張名片。短片的生產很方便,只要花時間,用心都可以做出好作品,你可以將作品送給人家看。需要注意的是,拍攝微電影首先要選好題材,選好類型也很重要,也不要太復雜,要簡單,最好成為跨越國際的影像語言?,F在iPhone、iPad如此普及,大家在公車上,吃飯之余都能看短片,微電影的市場還是很大的。

王小帥:拉回了短片傳統

導演,微電影作品:“追逐無限”十二星座系列微電影

按照國際慣例,60分鐘之內的都算短片。微電影把過去拍短片的傳統拉了回來,應該和長片一樣在故事、結構、人物、臺詞等方面用心。它給導演提供了更多的創作空間,他們沒有票房壓力,可以只考慮創作。

我拍大電影就是做自己,所以會在電影里做很多突破性的表達,要做自己,就不能過多地妥協。而作為電影與商業的結合體,拍攝微電影時,我會更加尊重商業規律和微電影自身的訴求。

賈樟柯:電影跟品牌沒有關系

導演,微電影作品:監制了“語路”等微電影系列

現在品牌倡導的微電影是比較多。但就目前我看到的,包括我自己監制的微電影,其實都在傳達公共理念。影片本身跟品牌是沒有關系的。我接觸那么多客戶,大家談的都是公共價值,比如進取的精神、公平的精神等,甚至連廣告的植入都沒有。

寧財神:創作自由是偽命題

編劇

如果沒有品牌買單,誰會來拍微電影?品牌給錢,怎么會不把關呢?視頻網站也得考慮到播放尺度。

魏德圣:為廣告服務就不叫電影

導演

微電影,是一個拍電影功能的訓練,是每一個要拍長片人的跳板。如果我有短片的故事的話,不會刻意做長片,但現在很多微電影都為廣告服務了,那不如就叫廣告,長篇廣告好了。

滕華濤:跟電影沒什么關系

導演

我覺得現在的微電影就是一種變相廣告的一種形式。它跟電影沒什么關系。但(除了作為品牌的一種宣傳渠道之外)它能給好多年輕人一個拍攝的機會。

趙雨潤:不可能去廣告化

華影盛視CEO

微電影不是電影,而是在廣告領域中一種新的衍生形式。微電影是內容加廣告的營銷模式,所以不可能“去廣告化”。

趙天宇:打了一個“微電影”的幌子

導演

微電影不過是一個中國特色的噱頭——廣告商希望營銷訴求更軟性、廣告片品質更像電影,而視頻網站又需要做概念,于是一起打了一個“微電影”的幌子。不過,微電影有故事、有表演、有細節,肯定會比傳統的廣告好看。

凌平:微電影廣告好傳播

《廣告導報》總編、央視廣告部策略顧問

微電影廣告從一開始就攜帶著互聯網時代的特性:題材貼近網民、作品時間短、適合網絡觀看、便于轉發傳播。電視廣告需要付費才能播放,而微電影廣告在網絡上的傳播是免費的,對廣告主來說,拍攝微電影廣告的性價比也相當高。

上一篇:大學生競賽數學論文范文下一篇:研究對象統計學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