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遭遇綠色貿易壁壘論文范文

2024-01-22

我國遭遇綠色貿易壁壘論文范文第1篇

一、我國玩具出口現狀及遭受的技術壁壘

本節主要對我國近幾年的兒童玩具出口量和對所遭受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進行研究分析。

(一) 我國兒童玩具行業發展現狀。

根據我國海關統計數據, 北美、歐洲、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菲律賓、日韓、澳大利亞和南美是我國兒童玩具的主要出口市場, 約占2016年兒童玩具產品出口貿易總額的88.38%。其中, 占我國兒童玩具出口市場最大的是北美和歐盟, 2016年出口到北美和歐盟的貿易額約占總額的58.82%。我國兒童玩具產業的主要貿易方式為“來料加工、來件加工、來樣加工和補償貿易”的加工貿易, 兒童玩具產品大部分出口到國外市場, 涉及較少的是生產貿易。我國兒童玩具產業是以出口外銷為主的出口導向型的外向經濟, 生產企業80%以上為出口企業。我國兒童玩具產品2017年的出口貿易總額為237.95億美元, 同比2016年增加30.52%。如圖2.1所示, 自2012年歐美債務危機以來, 盡管大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產品出口呈現負增長趨勢, 但是近四年的兒童玩具出口平均增速約為13.87%, 兒童玩具行業在近幾年中一直發展穩定。

數據來源:聯合國商品統計數據庫

(二) 我國玩具出口遭受技術性貿易壁壘現狀。

國外不斷發布的技術性貿易措施使我國兒童玩具產品頻繁地被扣留、召回、警告。2017年, 我國出口的非食品類消費品被歐盟、美國、加拿大共召回扣留1034批次。我國消費品出口主要國家歐盟, 在本年度共召回833批次, 占三國召回或者扣留總批次的80%。而從產品類別上看, 兒童玩具召回扣留批次最多, 共364批次, 占三國的總批次的35%。我國兒童玩具被召回扣留的頻率處于上升趨勢。機械物理危害、化學危害、電危害和燃燒安全危害, 機械物理傷害是主要原因, 被召回 (扣留) 批次最多, 占比70.54%。其中, 因機械物理傷害中的小零件傷害原因召回扣留87批次, 占召回扣留總批次23.90%

二、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兒童玩具產品出口的影響

(一) 積極影響。

推動技術改造和創新、產業結構優化。首先, 技術性貿易壁壘推動了我國兒童玩具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創新以及產業結構的優化。為了應對國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實現我國兒童玩具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我國兒童玩具出口企業應該向發達國家學習, 引入他們領先的生產技術, 同時專門培養一批玩具專業人才, 逐漸地創建屬于自己的技術創新體系。有利于完善國家標準和建立完善體系。技術性貿易壁壘有利于完善我國兒童玩具產品相關國家標準和相關體系的建立。近年來, 隨著我國兒童玩具召回事件不斷發生, 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注意。2013年, 我國對己發布十余年的GB6675-2003《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進行修改, 并于2013年7月向WTO秘書處進行通報, 2014版本的《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每一部分與2013版本的相比都有較大變化。

(二) 消極影響。

增加企業生產成本、使企業付出高昂代價。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玩具出口市場、企業的直接影響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 這種成本的增加直接意義上會帶來出口的下滑。并且不僅僅是生產成本, 因為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臨時性和時效性, 企業為了能夠順利出口, 會選擇被迫適應該突發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這種適應需要企業付出極為高昂的代價。企業難以適應不斷推出的標準、改造升級困難重重。就前文諸多國家的技術性貿易壁壘舉措和相關條例中, 可以看出, 具有專業檢測資質的機構負責進行物理和化學性能相關測試是具有普遍性的, 其中具有典型例子的, 美國《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將之前玩具行業協會的選擇性測試標準《ASTM-F963》通過此法案轉變為強制性的玩具測試標準, 使得之前的選擇性的測試要求變成強制性的測試要求。這種改造直接增加了企業的流通成本和交易成本。

三、我國兒童玩具出口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主要對策分析

(一) 政府主導作用。

政府在整個兒童玩具出口中有絕對的宏觀調控作用, 處于主導地位。政府需促進國家與國際標準接軌, 搶占標準制高點。我國玩具產品出口所遭遇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主要是歐盟制定或者由歐盟制定的技術標準轉化過來的, 所以我國玩具出口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將我國玩具出口技術標準與國際玩具標準并軌。我國積極主導參與玩具國際標準重要會議是應對歐盟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最有力的途徑。加強WTO的TBT/SPS通報評議工作。中國加入WTO組織, 即享受相關成員國之間貿易保護和規則約束, 比如TBT/SPS通報評議工作即是對企業本身、行業本身的有效保護, 至少能夠通過評議來給企業爭取反應、調整的時間和空間。通過評議, 也為我國的評議專家組提供吸取WTO其他成員在制定有關技術性貿易措施方面的先進經驗, 積極參與國際標識的制定、修訂和協調工作, 發揮中國在國際標準化工作中的主動作用。

(二) 企業的主體作用。

企業在我國兒童玩具出口的市場中有微觀調控的作用, 并且企業需要從自身角度出發改變原有的生產經營模式。企業需熟悉掌握WTO的規則和出口目的國的技術法規、技術標準。企業是經濟活動中最基礎的部分, 是應對國外貿易壁壘的主體, 是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直接面對者。中國的玩具企業要熟悉和掌握WTO的規則, 避免盲目地進入國際市場, 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由此才可達到持續的發展。當企業將產品出口到相關目的國時, 需要通過玩具行業協會或者第三方實驗室等其他服務性機構, 搜集和獲得對應的出口國的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并且需要取得市場準入的各項資格和認證, 提前規避風險, 避免突發情況的發生。企業需建立合規部門, 以形成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應對保障體系。在企業國際化運營的過程中, 針對目標市場的合規經營、合理避險已經成為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企業需要對目標市場的政策理解以及時做出調整和反映, 對相關標準、條例及時做出調試、測試、提供修改意見和成本核算等, 這些具體專業的內容需要企業成立相關合規職能部門進行研判, 建立相關產學研的體系, 以行業主導行為取代企業個體行為, 借助行業發展塑造自身自主品牌。抱團取暖, 戰略合作, 走向國際, 掌握市場地位。同時以國內供給側改革為契機, 擴大內需, 平衡、緩解因技術性貿易壁壘而對企業上升過快的成本、研發、管理的壓力。

摘要: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產國和出口國, 生產的玩具占據全球的70%以上。但是我國兒童玩具出口近幾年來頻繁受到歐盟、美國等國家或者地區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 本文分析了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兒童玩具產品出口的影響并根據影響給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兒童玩具,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

參考文獻

[1] 戴雪珊.技術性貿易壁壘對福建省玩具出口企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16 (06) :269-270.

[2] 汪振華.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玩具出口行業的影響和對策[D].蘇州大學, 2016.

[3] 郭婧怡.我國玩具行業遭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跟蹤研究[J].大眾標準化, 2016 (05) :60-64.

我國遭遇綠色貿易壁壘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隨著環境問題日漸突出,世界各國都逐漸重視環境保護。由于貿易也會帶來環境的破壞,所以為了環保,設置了綠色貿易壁壘。當然,有時,一些大國也以此為由,來阻止其他國家的貿易發展,而我國也遭受了嚴重的綠色貿易壁壘。本文將通過我國綠色貿易壁壘的現狀來分析我國綠色貿易壁壘存在的原因和應對的辦法。

關鍵詞:綠色壁壘;貿易保護;措施方法

引言

近些年來,人們倡導綠色貿易。對環境的逐步重視,對我們人類是有好處的。但同時,由于我國這方面技術的落后等原因,屢遭綠色貿易壁壘,損失了我國的利益。那么,該怎樣能夠較好的解除綠色貿易壁壘,使得我國國際貿易更好的發展,這值得我們深深思考。

一、 綠色貿易壁壘概況

(一)綠色貿易的發展

綠色這個概念,最先興起是在上世紀60 年代。在那時,綠色運動在西方興起,1972年由西方科學家、經濟學家等知識界知名人士組成的羅馬俱樂部公布了名為《增長的極限》報告。報告指出,世界環境已經超出了它能承載的限度,這造成全球的經濟只能有幾十年的增長。為此,人類必須改變其固有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乃至社會組織。緊接著,1992年,聯合國召開了“地球峰會”,指出可持續發展是協調人與自然的正確方向。這使得人們逐漸認識到保護環境是人類一項迫切的、不可推脫的重任,綠色浪潮隨之席卷而來。而這時,國際貿易已經進入了服務貿易時代,由于此會的召開,擴大了人們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使得國際貿易向綠色貿易的方向發展。

(二)綠色貿易壁壘的產生

綠色貿易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中一些國家以保護生態資源、生物多樣性、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借口,設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國際公認或絕大多數國家不能接受的環保法規和標準,對外國商品進口采取的準入限制或禁止措施。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形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化集團化加深。經濟一體化,大大促進了區域集團的貿易額,以及經濟發展。這也加劇了區域之間的貿易競爭,而為了避免正面沖突,各區域各國家就會采取非關稅壁壘,來保護本國或本區域的市場,增加其競爭力。那么,這時正是人們對綠色產品的重視,于是綠色貿易壁壘就成為了一種較隱蔽的非關稅壁壘的一種手段。1994年4月,WTO正式將環境保護、稀有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列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

比如,美國拒絕進口委內瑞拉的汽油,因為含鉛(Pb)量超過了本國規定;歐盟禁止進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為加拿大獵人使用的捕獵器捕獲了大量的野生動物;20世紀90年代開始,歐洲國家嚴禁進口含氟利昂冰箱,導致中國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這些都是由于綠色壁壘而產生的一系列事件。

二、我國綠色貿易現狀

關于我國的綠色貿易現狀,將分類來進行分析。

(一)我國的農產品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但農業基礎落后,地區發展不平衡。我國農業方面的技術落后,使得一些產品無法做到綠色生產,或者無法達到綠色標準。這就造成了別國不進口我國農產品的一個原因,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的農產品的國際貿易與發展,造成了綠色壁壘。這樣的綠色壁壘,直接和間接的使我國損失了100億美元左右。

我國曾經向日本出口大米,日方規定的檢驗項目多達56個,其中有90%以上是衛生和檢疫措施項目,而一般僅檢驗9個項目。由此就可看出,日本將此作為壁壘,使得我國的農產品無法進入其市場。還有,我國向日本出口的家禽,其衛生標準要求竟高出國際衛生標準的500倍。我國出口至德國的蜂蜜曾經因為不能滿足進口方的特殊衛生要求,使輸往德國的3萬多噸蜂蜜不得不停止出運而退出歐洲市場。

(二)我國的紡織服裝業

紡織工業是我國出口創匯支柱性產業,這一行業的對外依存度很高。2001年,我國紡織品出口創匯520.8億美元,占全國出口商品總額的20.7%,其中服裝出口約占紡織品出口總額的60%,即312億美元。但我國的紡織品出口產品相當一大部分是以初級加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受綠色貿易壁壘的影響較大。曾經,青島金泰家紡有限公司在與歐洲某大型連鎖企業洽談一筆金額高達70多萬美金的出口合同時,僅僅就因為產品原料中的錦綸絲染色牢度這一個指標很難達到歐盟規定的標準,為了規避風險,最終金泰家紡有限公司不得不忍痛放棄。 還有江蘇某集團向德國出口一批針織品被中間商處以16萬美元的罰款。據此,可以看出,我國的服裝業要進入發達國家,目前還需解決綠色貿易這一問題。

(三)我國的機電產品

隨著機電產品出口總量不斷提升,我國已成為機電產品出口大國之一。1985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達到16.8億美元,排在世界第28位,約占世界機電產品貿易額的2%;1996年以482.1億美元上升至第15位,但出口額僅相當于美國、日本的1/7、德國的1/6;2000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突破千億美元,占世界機電產品總出口額的3.4%。2005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占世界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提升至8.5%,在世界機電產品出口國排位升至第四,僅次于德國、美國和日本,邁入世界機電產品出口貿易大國行列。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機電貿易比重逐年增加。 但當,1995年我國的機電產品成為我國第一大出產品時,就遭遇了綠色壁壘。因為機電產品的附加值很大,可以創造很多利潤,其附加值主要靠技術來支撐,但我國的技術落后,附加值不如他國,所以這方面還面臨著很大的障礙。2009年國外對華的機電產品發起的貿易救濟案件排名第三,僅次于冶金和化學工業。國外對華機電產品制造貿易壁壘的手段是以反傾銷和特別保障措施為主,2009年,國外對華機電產品就發起反傾銷14起,特別保障1起,我國由于機電產品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日益頻繁。其中,阿根廷對我國的機電產品就發起了5起反傾銷,占對華機電產品反傾銷總數的1/3。

三、我國綠色貿易壁壘所反映出的問題

(一)農產品

我國農產品無公害生產的技術水平不高,造成一系列的產品無法達到環保標準。生產環保安全型產品成本高,難度大。目前,我國農業生產中,造成產品污染嚴重的常規肥料、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等,市場份額占到95%以上。同時,我國產品的檢測技術與手段落后,無法保證農產品的質量,使得一些不良產品進入市場。這不僅擾亂了市場原有的秩序,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國農產品的信譽度,使得一些國家不敢再進口我國農業產品。

此外,我國農產品還存在過量用藥的問題。由于我國的大部分農業生產者只片面追求短期的經濟利潤,大量使用農藥,而不考慮環境問題和大眾人民的身體健康。再加上商家的投機心理,使得農藥大肆污染環境,和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這些問題,使人民群眾憂心忡忡,買菜還得挑三挑,太好的還不敢買,覺得是農藥放的太多了。連我國人民都如此的擔心,那么農產品造成的綠色貿易壁壘是顯而易見的。

制度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們。由于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對完整的農產品安全生產體系與措施,使得農藥在生產、銷售、運輸、使用、儲存和廢氣等各個環節都有可能造成污染。

(二)紡織服裝業

商家環保意識和觀念淡薄,只注重獲利。我國存在一普遍現象,紡織業中的上游企業——原料商、面料商、印染制造商等很少有積極申請生態紡織品認證的,而且我國七萬多家服裝企業中,獲得綠色認證的企業寥寥無幾。

環保法規和標準不完善。我國的紡織品檢測標準與國外有很大差別,尤其是對產品有害物質的檢測還沒有形成規定。2001年1月至10月321批出口紡織品在張家港出入境檢驗,共有201批產品因國外要求指標高于我國國家標準而被退回。

環保技術落后,沒有先進的技術處理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也沒有先進的技術使得紡織服裝品制造成本降低,生產環保服裝。

(三)機電產品

技術問題是一大問題。我國生產機電的技術水平落后,無法滿足其他國家標準,進而無法出口。同時,國外的機電標準日益嚴格,給我國設置了很大的障礙。比如通過設置CE標志,來構建壁壘,CE標志是一種安全認證標志,被視為制造商打開并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歐盟自1996年1月1日起,有權拒接未貼CE標志的產品入關。其后,澳大利亞、美、加、日、韓也模仿歐盟的做法。這種連鎖反應使得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受到困難。實行CE標志認證后,截至2004年4月使我國向歐洲出口的額度大幅下降,沖擊我國40億美元產品的出口。

總之,從綠色貿易壁壘反映出的問題有很多。其中技術問題,環保意識問題,制度問題占主要原因,還有國外的標準日益提高,向綠色通道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造成了我國較為嚴重的綠色壁壘。

四、針對我國綠色貿易壁壘的解決方法

(一)設立法規

通過立法、制訂與國際接軌的各類標準,并建立各種規范化運作的符合性評定程序,來建立中國自己的“綠色”保障機制。在全面提升自身競爭能力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全面的“綠色”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的市場管理體系,發揮政府在區域優勢發展中的戰略指導作用。

(二)提高技術水平與鼓勵創新

投入一定的資金,加大技術開發,注重技術人員的培養,借鑒國外先進技術。注重研究綠色技術,鼓勵創新,提高產品競爭力。認識到我國與國外企業在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的實質性差距,清醒認識到我們的企業發展觀念與國外企業的明顯差距,進行綠色制造。

(三)培養綠色意識

加強環保教育,使得綠色意識深入人心。培訓企業人員與消費者的環保意識,進行綠色生產與消費。讓人們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并從我做起,嚴厲批判破壞環境的生產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意識到自己“非綠色”生產的錯誤性。同時,加強環保宣傳,順應綠色潮流,使得民眾提高環保意識,尤其應強化農民和農村基層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培養具有國際水準的綠色人才。

(四)加強國內與國際間的合作

通過積極地合作與交流,要努力爭取國際社會更多的環保技術和資金支持,大力發展環保企業。當我國某些企業受到綠色貿易壁壘時,政府應出面,積極利用WTO的相關協議和原則,通過爭端解決機制,維護我國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實現資料和有關證據的共享,降低單個企業應訴的成本和風險,提高勝訴率。同時,還應要求發達國家承擔更多的環保責任和義務、幫助支持發展中國家減少污染的排放,改善生態環境的有利時機,進行多領域、全方位的對外開放與合作交流,積極爭取發達國家和國際金融組織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在此同時,要拓展國際市場,實現出口貿易伙伴國的多元化。

我國還需做很多方面的改善,這僅是單純的幾方面。國際貿易之復雜,貿易手段之隱蔽,單單發展這幾個方面是遠遠不夠的。我國應積極發展并及時調整應對措施。

五、結語

目前,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人民的健康難以保證。此外,我國屢遭綠色貿易壁壘,造成貿易損失。我國除了應該加強本國綜合實力的提升,也需要積極發展綠色貿易,加強環保教育,同時,努力發展綠色技術。(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文經管學院)

參考文獻

[1]伊素芹.《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北京中農福得綠色科技有限公司

[2]阿里巴巴.咨詢.貿易頻道.《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如何突破綠色壁壘》

[3]紡織技術庫.《紡織品綠色貿易壁壘的啟示》

[4]楊長涌《后危機時代我國發展綠色貿易面臨的形勢與戰略支撐》

[5]經濟法《從WTO規則看“綠色貿易壁壘”及中國的對策》

我國遭遇綠色貿易壁壘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各國對于環境保護的標準也逐漸嚴格,由于世界上并沒有一套明確的法律適用于國際綠色貿易,因此不同國家不同的標準使得發展中國家尤其受沖擊。對于我國這種貿易大國而言,綠色貿易壁壘作為當今世界在國際貿易中進行貿易自我保護的新形勢,幾乎對我國所有的出口外貿領域的發展產生影響。因此努力發展我國經濟,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全面分析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影響,并積極構法律建應對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綠色貿易壁壘;國際貿易;對外貿易;法律對策

綠色貿易壁壘是近幾年逐步在我國對外貿易中清晰的一個新鮮詞匯。因為在過去的世紀經濟發展中,各國注重的是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嚴重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直到近些年來環境問題日漸凸顯,例如土地和水資源被有毒垃圾污染、大氣環境變惡劣、多種物種消失,甚至地球環境威脅到人類健康的時候,人類才恍然大悟意識到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另外,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國產品依靠價格低廉質量優良的特點銷往世界各地,很多國家就會以環境或健康等各種理由拒絕外國產品,以此達到保護該國自己企業的良好發展。因此,綠色貿易壁壘這一新興詞匯逐漸在我國的對外貿易中顯現出來。

一、綠色貿易壁壘綜述

在不同的貿易發展時期,貿易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分離不來。各國曾經提高關稅和發禁令來保證本國的貿易順差。后來在二戰過后,資本主義國家使關稅有所下調,關稅產生的貿易限制有所收斂。近年來,以保護環境和健康為名義的貿易保護逐漸進入各國的對外貿易中,也就是本文要進行分析的綠色貿易壁壘。

所謂綠色貿易壁壘,又被叫作環境壁壘,具體解釋為國際貿易中進行進口的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企業以保護本國人、動植物健康或保護生態環境為理由,制定一系列的產品標準和法律法規,從而限制其他國家的產品和服務進入其國內,這樣的貿易保護措施被稱作綠色貿易壁壘。在全球提倡綠色和諧的時候,一些發達國家正好趁此機實施新的貿易保護手段,比起之前采用的關稅而言,綠色壁壘更像是一種灰色壁壘。具體有如下的表現特征:(1)表面與內在的結合。表面上來看,這些實施綠色貿易壁壘的發達國家是為了本國的生態環境和本國人民和動植物的健康,而其實際上的最終目的是要達到貿易保護的效果,避免本國商品受外來的沖擊。正式因為隱藏于背后的真正目的的存在,內在與表象的結合,使得這堂而皇之的綠色壁壘像是一個灰色的面具。(2)形式上合法。綠色壁壘是有很多的制度法律法規組成的,有依據本國情況指定的技術標準,要求進口的產品有很強的競爭力才能滿足發達國家強大的經濟實力、購買力和市場;綠色環境標志,這一標志的使用,就限制了很多不能夠通過嚴格審查程序,不能獲得綠色標志使用權的廠家;綠色衛生檢查制度,這個制度的設立主要是針對進口的動植物,嚴格的檢查避免化學藥劑等對本國人、動植物帶來危害,達到所制定標準上限的會遭到無情的禁止;綠色包裝制度,這個制度對產品的包裝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必須使用可降解的環保材料符合環保要求的才可以。綜合這些條條框框的法律法規制度,使得綠色貿易壁壘是形式上合法的行為。(3)涉及內容多,目前的綠色貿易壁壘涉及到了相當廣泛的內容,已經不僅僅是原材料、生產制造和包裝的問題,如今已經將該產品的完整使用流程直至報廢環節都已納入其中。(4)最需要被提及的一點是,這些所謂的綠色貿易壁壘都是有發達國家制定的,這就會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外貿產生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前幾十年對環境的保護意識,踏上了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迷途。經濟和技術上的落后是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新的貿易保護下無從克服的首要難題,產品難以達到發達國家制定的標準,因此,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很難到達高端國際市場,更難獲得較高的利潤。近些年,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外貿影響顯嚴重之態,分析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

1.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對出口產品的影響包括我國的出口產品的結構、出口貿易額的增長和出口貿易帶來的經濟效益等等都產生了不容小覷的影響。對出口產品結構而言,我國出口的產品集中在勞動密集的原料加工階段,缺少高精尖技術和頂級質量的產品,使出口商品結構日趨不合理;我國是發展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是出口貿易已經深深遭到綠色貿易壁壘的拖累,發展速度必然要放緩;再就是經濟效益的問題,價格低廉帶來的優勢已逐漸被全程性的綠色貿易壁壘所限制,我國出現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現象,修復已被污染的生態環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得不償失。

2.對我國出口產品的影響。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下降是最明顯的影響之一。值得思考的是,我國出口產品之所以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份額,無非靠的是價格低廉的優勢。無可厚非這一價格的低廉源自我國豐富的人力資源,但不計入環境成本就成了致命一擊,恰恰與發達國家各個環節受環境保護制約的產品相反。正是由于我國對生態環境的忽略使得我國對外出口的產品在日益要求環保的國際市場受挫。為了滿足國際市場的要求,我國國內商家不得不加大對生產環境及設備的改善和人力的投入,甚至需要使用發達國家的檢測認證體系,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沒有了價格優勢,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隨之下降。

3.發達國家轉嫁污染,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可持續戰略。全人類環保意識都在不斷加強,綠色理念在發展中國家更是得到大力宣傳。由于綠色貿易壁壘的出現,不僅對出口國的產品形成了制約,也對很多國內廠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污染企業,更是面臨前所未有的危險,迫于發達國家的各項制度,又追求高利潤,使得很多轉移資產投資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轉嫁危險污染物等,降低成本。另外,這一階段巧遇我國改革開放的時期,大量引進外資,外商在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同時給我過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污染,這種污染轉嫁的行為,加重了我國生態環境的壓力,近年來空氣質量糟糕等環境問題嚴重損害了我國利益,給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挑戰,制約著可持續經濟的發展。

三、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法律對策

綠色貿易壁壘雖然某個角度上將有利于環境的保護,對我國目前的狀態有利處,如果與世界發達國家接軌,我國企業必然要實現產品的高標準要求,生產使用的每一個環節的設計生產將更加注重環境因素所發揮的作用,將有利于我國目前環境狀態的改善,中國的產品在世界上的競爭力也會逐步提高,大大促進國內的生態文明建設。面對發達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帶來的貿易保護主義挑戰,是目前我國亟需解決的一個難題,本文就法律方面的對策進行一些探究,希望能有利于我國早日突破綠色貿易壁壘,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

1.完善我國保護環境的立法。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環境保護意識比較強且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起步比較早,而我國的環境保護意識覺醒較晚,現行的環境保護法與發達國家比較還有相當的差距。首先,我國的環境保護法不夠完善,對一些具體環境污染的情況處理缺乏具體條文,并且在一些方面的法律處于起步狀態,不能作為對外貿易中的依據,因此會使我國在國際貿易中處于被動狀態,沒有本國的法律作為支撐,很難在世界舞臺上走得更遠。另外,我國相關的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是不健全的,不能與環境保護法構成系統性結構,造成可實施的情況較差。構建完善的可操作系統,必然會使目前的我國對外貿易狀態得以改善,更從容面對發達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帶來的困難。其次,加強在對外貿易過程中環境保護的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增加對外貿易中環境保護的具體條例,不斷提高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要從容應對發展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并實現突破,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我國必須借鑒經驗,完善環境保護的立法。在規定生產者保護環境的法律責任同時,也要提高生產者在開發綠色產品保護環境的意識,將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在完善的立法中,應明確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確保政府的領導權,使政府建立有效的綠色貿易壁壘預警機制和監督機制。最后,綠色的稅收制度也將是調節企業環保行為的有效方法,積極調動各層員工的積極性,共同建設生態文明的家園。建立完善的環保法律及配套法律法規,實現可靠的執行力度,將為我國的環境保護和對外國際貿易打開一條綠色通道,跨越壁壘,為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保駕護航。

2.積極與國際標準認證接軌。國內的產品認證不能得到貿易進口過的認可將是國際貿易中面臨的重大問題,我國應該積極實施國際認可的系列認證標準,實現各個環節的潔凈生產。國際化的環境標準,具有代表性的就是ISOI4000,企業獲得了這套標準的認可,就可以在國際的大道上任意馳騁。發展中國家若想減少綠色貿易壁壘在對外貿易中的羈絆,積極推行此標準是不錯的選擇,我國目前已有八百多家的企業獲得了認可,其他廠家應繼續積極將環境要素考慮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預防污染,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早日獲得國際標準的認證,降低企業成本并再次將競爭力提升。這一次的提升不同于之前價錢的優勢,更多的是注重生態和諧和節能減排。海爾集團就是國內廠家學習的榜樣,積極與國際系列認證標準接軌,使產品走向國際舞臺,為我國的外貿經濟增長添磚加瓦。

3.完善外資環境保護立法。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大量外商涌入我國進行投資,由于當時我國缺乏資金且技術跟不上步伐,對外商的環境保護意識要求不嚴格,以至帶來了很多高污染產業,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了毀壞。由于近年來發達國家不斷加強綠色貿易壁壘的推行,迫使其國內產業若想獲高利即會不斷向發展中國家轉嫁污染。我國一定要制定法律,加強對外商的環境保護的約束,警惕污染轉嫁的情況出現,促進外資吸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完善外資環境保護法,將有效抵制發達國家推行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造成的負面影響。另外,引進來走出去應相結合,制定法律法規鼓勵支持我國企業走出家門投資海外,就地生產銷售,充分與進口過進行合作,利用他國的資源優勢和政策便利,大力發展,避免綠色貿易壁壘產生的羈絆。有了國家的強力后盾和國家完善的外貿法律作支撐,我國企業就可以在海外當地建立自己專門的科研生產銷售一條龍,利用投資地的環境和人才資源,提高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同時又能減少運輸費用和關稅成本,進一步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舞臺的競爭力。

四、總結

通過上述的分析,不難看出綠色貿易壁壘是一把雙刃劍,我國應積極制定健全法律法規迎接挑戰,減少其在我國外貿中產生的障礙。充分發揮綠色貿易壁壘帶來的環境保護機遇,改善我國環境現狀,同時又要警惕轉嫁污染等對我國帶來的負面影響。國家積極完善環境保護法,構建在對外貿易中的法律支撐,同時加強對外商外資的環境保護的法律約束,制定法律法規鼓勵我國企業走出家門面向海外。不斷加強與發達國家的進口國合作,借鑒發展經驗,吸取其他發展中國家在外貿中的教訓,面向未來,早日跨越綠色貿易壁壘,在世界的貿易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王傳麗.國際貿易法政府管理貿易的法律與制度[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2]朱京安,楊越.對綠色壁壘的理性分析及發展走向初探[J].國際貿易問題,2005(1).

[3]夏有富.外商投資中國污染密集產業研究[J].管理世界,1999(3).

[4]那力,何志鵬.WTO與環境保護[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5]張忠民.綠色壁壘的背后[J].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2002.

[6]朱星銘.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及解決對第[J].商場現代化,2007.

[7]黃玉輝.完善市場機制促使綠色營銷健康發[J].現代商業,2009.

[8]陳云,文慧蘭.綠色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與應對措施[J].知識經濟,2008(2).

我國遭遇綠色貿易壁壘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腳步不斷加快,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國與國的經濟關系成為了一個相互連接的整體。由于生產力水平持續發展,進出口貿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各國均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調整外貿經營策略,以求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爭取主動地位。雖然目前全球化經濟發展形勢良好,平等、互惠的貿易原則獲得普遍的認同。但實際上,潛在的貿易危機仍然很多,“綠色貿易壁壘”就是當前國際貿易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對貿易壁壘產生的原因進行了介紹,著重討論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外貿經濟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國際貿易;綠色貿易壁壘;綠色認證;出口

國際貿易是各國間商品、技術、服務、勞務等方面進行交換的活動,主要表現在國家的進、出口貿易中。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對外貿易成為各國掙取外匯,促進本國政治、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墒菑膶映霾桓F的國際貿易爭端可以看出,目前的世界經濟還存在很多問題。引發這些爭端的主要原因在于發達國家利用其經濟優勢地位,限制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市場的發展腳步。而“綠色貿易壁壘”則是表現最為明顯的一項。最早的綠色貿易壁壘還僅僅是針對一些環境污染大的商品,限制或禁止其在本國售賣。但是隨著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實力增強,國際貿易競爭日趨激烈化,很多發達國家將其作為一種手段來限制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市場的發展。

一、出現綠色貿易壁壘的原因

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最早推行貿易壁壘政策的,起初對外的貿易壁壘還僅限于關稅上,發達國家通過調高關稅稅率來限制進出口貿易中別國的沖擊。而隨著人類工業的發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力也越來越強,很多國家處于保護自身生存環境的要求,將貿易壁壘的范圍進一步擴展,限制外國存在污染隱患的產品向本國出口,同時這也成為發達國家以保護環境為借口對發展中國家進行貿易限制的工具,這樣“綠色貿易壁壘”就產生了。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國際貿易中的存在的制約因素導致貿易觀念的轉移

經濟發展觀念的轉移是綠色貿易壁壘出現的最根本原因。經濟全球化加深了各國間的經濟、文化交往,對于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發展,世界市場中潛在的制約因素日益凸顯出來。如目前越發嚴重的環境問題,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各國的化工、石化、冶金等諸多行業在科技力量的推動下均有很大發展,產品的種類、功能也非常豐富,使得國際進出口貿易日益繁榮起來,但是由此引起的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環境污染等等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成為國家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這也成為限制國際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發達國家為了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進入國家市場,將環境保護的責任向發展中國家轉嫁,通過設置綠色貿易壁壘來保護其國際貿易的地位,這也就限制了國際貿易的自由度和發展中國家合法利益的取得。

(二)國家經濟發展政策調整

在20世紀之前,由于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水平的限制,國家間的經濟交往并不頻繁,各國的產品還僅僅停留在保持國內供給的局面,生產的規模的產值可以滿足個人和國家的發展需要。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逐步發展,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交往中開始關注自身的缺陷,比如技術水平落后、產品質量低、創新能力差、商品的種類單一等等,這些缺陷需要從國際貿易交往中獲得幫助。貿易保護是國家為維護自身利益采取的策略,尤其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貿易中,他們一方面需求經濟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又采取保護措施,維護其國際地位和主動權。這就建立綠色貿易壁壘的現實需要。出于貿易保護的目的,發達國家逐步將早期的關稅保護政策逐步擴展到控制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在實際市場流通的措施。

(三)國際政治、經濟組織的影響

隨著環境問題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日益明顯,各種民間組織紛紛出現,提出了環境保護的要求,影響范圍也逐步擴大。進而影響到國家的政治組織。以美國為例,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開始出現民間環保組織,并大力倡導“地球日”的環?;顒?。這對于工業生產和環境保護工作產生了很大影響,并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關注,很多政黨為了擴大影響、獲得民眾支持,也在自己的執政理念中加入了環保主張。這些環保組織的活動逐步擴大到經濟領域,成為發達國家限制對發展中國家商品進口和在國際市場銷售的理由,例如美國就常常以產品污染為由,對我國的農產品出口提出質疑,并設置諸多苛刻的限制條件,對我國的外貿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二、綠色貿易壁壘對中國外貿經濟的影響

中國作為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在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之后,國力大增,在世界經濟體中影響力不斷擴大,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和重視。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對外貿易的規模逐年擴大,外貿收益也在持續上升。但是,中國仍然要承受“綠色貿易壁壘”帶來的負面影響。發達國家通過設置貿易壁壘,阻撓我國的對外商品出口,致使我國很多商品的出口活動受到限制,尤其是農產品貿易一直受到發達國家的質量質疑,導致銷路不暢,使我國農貿經濟受到不小的打擊。從現實狀況看,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對外出口

1、 出口市場范圍縮小。由于發達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政策,中國在世界市場占有率不斷受到沖擊,商品出口的市場范圍被不斷的縮小。根據調查顯示,因為美國的綠色貿易壁壘政策,中國農產品的對外出口規模下降了近20%。因為我國的主要外貿對象是發達國家,而這些國家的環保政策和法律都嚴格,加之綠色貿易壁壘的設立,使得我國的對外出口市場擴展受到極大的限制。

2、 產品銷售成本增加。為保證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實現外貿經濟效益,我國不得不采取適應發達國家要求的貿易政策,面對綠色貿易壁壘,中國必須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和環保指標,以求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這就導致商品的生產成本增加、工藝更為復雜、生產效率下降、存儲困難等不利因素產生。

(二)產品進口

1、 國內市場供需失衡。因為在對外出口中受到諸多的限制,致使國內的企業的正常生產發展受到很大影響,使國內的市場供求平衡狀態受到沖擊。發達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政策限制了國內商品的出口種類和數量,而國內市場又無法完全消耗,造成國內的生產企業面臨著銷售困難的局面。

2、 國際貿易關系的變化。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與其他國家在世界貿易活動中的合作關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利于國際間經貿關系的穩定發展。比如,發達國家通過綠色貿易壁壘限制我國的商品出口,排斥中國參與世界經濟活動。那么,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中國也會采取相應的措施限制外國產品向國內出口,使國家間的經濟、政治關系陷入僵局。另外發達國家利用綠色貿易壁壘長期打壓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這必將導致兩級世界分化,給國際穩定局面帶來不良影響。

三、我國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策略

從目前的人類經濟發展趨勢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是必然的,任何國家或經濟組織都不可能完全操控世界的發展格局。但是,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實力和國際優勢地位采用綠色貿易壁壘,限制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競爭,干預別國的發展政策。對此,我國應該從自身的經濟利益和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經貿策略,推進發展中國家的外貿經濟發展。

(一)為商品申請綠色認證

發達國家采取綠色貿易壁壘政策,以環境保護為由限制商品進口,實施貿易保護,限制發展中國家參與世界經濟活動。那么,我國可以申請商品國際綠色認證,由專業的國際認證機構對我國的出口產品進行檢驗,對我國的商品環保質量做出認證。這是打破發達國家綠色限制的有效措施,證明我國商品的質量完全符合國際環保要求。同時打消購買國家對我國商品的顧慮,贏得國際外貿經濟活動中的良好形象,克服綠色貿易壁壘帶來的困難。

(二)限制國外污染企業的涌入

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將世界各國都囊括其中,廣大發展中國家為了順應時代潮流,爭取發展、強大的機會同樣積極參與到世界市場的競爭中來。我國自改革開放之后,一方面加強自身建設,進行產業調整和科技創新,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另一方面,又積極引進外資,吸收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對外開放的政策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消極因素,發達國家設立綠色貿易壁壘,將很多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部門向我國轉移,對此,我們必須提高警惕,不能為了眼前利益而忽視了環境保護,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對于外資企業在華投資必須加強審查,確保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和良好的自然環境。

(三)借助政治手段,發揮貿易協議的作用

國際貿易是一種國家間的經濟行為,政治因素的影響自然是不可忽視的,一定時期政治決策甚至可以決定經濟發展的走向。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國際性質的環保組織開始在世界上出現,并為環境保護做出了重大貢獻。我國可以借助烏拉圭合談中確定的《關于貿易和環境問題的決定》和聯合國會議中確定的各國環境保護職責,抵制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環保責任,打破綠色貿易壁壘的種種限制。

(四)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規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與發達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作斗爭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加強本國的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方面工作的監管,參照發達國家的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政策法規。政府應當承擔主要的領導管理職責,加強商品的安全監管,打擊違反環境法律規定的行為,提高對外出口商品的質量,降低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們帶來的不良影響。

總結: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提供了難得的的機遇,各國間進行商品、技術、資源、管理經驗等交流,互通有無,世界市場的公平競爭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科技發展和產品質量升級。針對發達國家采取的綠色貿易壁壘,我國應該從實際出發,堅決抗爭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歧視,及時調整對外經濟策略,完善環保法律法規,提高出口商品的質量,保證我國在世界市場的影響力,推進我國面向世界的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付躍超.論我國外貿對綠色貿易壁壘的應對[J].中國商貿,2010(06)

[2]王玲玲,史梁.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經貿的影響[J].遼寧經濟,2006(01)

[3]李繼業,劉超.我國對外貿易應對發達國家綠色貿易壁壘的法律對策[J].中國商貿,2012(09)

我國遭遇綠色貿易壁壘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國內環境管制政策和國際綠色貿易壁壘使得“高耗能、高污染”的裝備制造企業提高自身的綠色競爭力迫在眉睫,文章在梳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從生命全周期視角,在系統研究產品設計至產品廢棄處置各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要素及作用機理后,構建多階段、多層級的裝備制造企業綠色競爭力的評估指標體系,為促進裝備制造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基礎。

關鍵詞:綠色競爭力;生命周期;指標體系

資料顯示,裝備制造業產值占中國GDP總額的四分之一,是我國工業的基礎和核心競爭力所在,積極搶占裝備制造領域是我國謀求世界工業強國的戰略重點。然而,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嚴重,裝備制造業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產出”特點日益凸現。近年來,裝備制造企業出口遭遇綠色環保、技術標準等貿易壁壘增多。另外我國出臺了新大氣法等一系列環保政策,史無前例地加大了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管制。企業是經濟運行的微觀主體之一,也是節能減排轉型發展的主力。國際綠色貿易壁壘和國內環境規制政策是高懸在裝備制造企業頭上的雙刃劍,挑戰與機遇并存。在新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中國裝備制造業必須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從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最終的廢棄物處理進行全過程的綠化,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經濟轉型發展才有堅強的微觀基礎。為此,本文從生命全周期角度,嘗試構建裝備制造企業綠色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旨在客觀評估和反映裝備制造企業綠色競爭力綜合狀況,為企業提高綠色競爭力起到精準導航作用。

一、企業綠色競爭力相關理論與評價方法文獻綜述

競爭是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動力。國際上對企業競爭力理論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形成了幾大經典學派,如以Michael Porter(1990) 為代表的環境學派、以Birger Wernerfelt(1984)和Barney JB(1991)為主要代表的資源學派、以Brian Loasby和Christian Knudsen(1995) 為代表的企業能力理論。企業綠色競爭力是在綠色經濟形勢下提出的新概念,將企業發展對資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納入企業決策的影響要素中,使得企業的生產經營等活動符合市場競爭的綠色標準,從而在新的經濟環境下持續獲得競爭優勢。

本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一)國外文獻綜述

國際上對綠色競爭力概念的論述較少,主要從環境管制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這一方面切入,并依據觀點不同分為兩派。悲觀派認為環境管制會使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精力來應對環保壓力,增加成本,降低市場競爭力。如Walley.N 和Whitehead.B.(1994)認為環境管制使企業承擔巨額費用,無力投資有前景項目,從而降低競爭力;Jaffeetal (1995)認為企業受到環境管制要為解決污染問題直接耗費成本,還因進行環保所需的生產要素價格間接提高花費成本。

而樂觀派認為,環境管制將促使企業開展綠色技術創新活動來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從而有利于企業綠色競爭力的提升。Michael Porter(1995)認為,合理環境管制可以激發被管制企業進行創新來產生效益;一些學者如Gabel,Sinclair-Desgagne(1997)認為環境管制可以通過外部刺激減少組織內部的非效率;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環保技術來創造競爭優勢,如Sam·Fankhauser(2013)提出一個國家的綠色競爭力是向綠色經濟轉型的核心,將成為全球變化的決定性因素。近年來研究觀點大體傾向于樂觀派,認為環境管制勢在必行,對企業提高競爭力有積極作用。

(二)國內文獻綜述

國內對綠色競爭力的研究開始于21世紀初,如洪小瑛(2002)認為綠色競爭力由綠色的資源、技術、管理等綜合作用形成的系統概念;陳紅喜(2005)對各家觀點進行提煉,定義企業綠色競爭力為相較之競爭對手,某企業能夠協調環保需求更有效地供應契合要求的綠色產品和服務,提高市場份額,獲取效益,從而保持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目前對綠色競爭力的評價方法眾多,主要評價方法如表1所示。

(三)對既有研究的評述

前人的研究豐富了綠色競爭力的相關理論,對綠色競爭力的測評方法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但仍存不足。國外缺少對綠色競爭力影響要素的探究和歸納,國內學者沒有系統涵蓋生命全周期各階段。既有文獻缺乏專門針對裝備制造企業的綠色競爭力評估體系,普適性的評價體系只能發揮指導作用,對裝備制造企業缺乏可操作性?;诖?,筆者在參考前人研究基礎上,從生命全周期的視角,嘗試構建能全面反映裝備制造企業產品的綠色競爭力評價體系。

二、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論的裝備制造企業綠色競爭力的影響要素及作用機理

從生命周期視角考察裝備制造企業綠色競爭力的影響因素,需從最初的產品設計到最終的廢棄物處理,進行全過程的跟蹤與定量分析,找出企業綠色競爭力在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的影響的因素,探究其影響路徑,對癥下藥。

要解決裝備制造業面臨的耗能與污染問題,提升自身的綠色競爭力務必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實施生態設計,從源頭來降低有形產品對資源、能源的需求,減少直接的生產成本,同時降低污染的排放量減少后期的治污成本,提升綠色競爭力;而原材料選擇方面,應采購綠色原材料,并選擇綠色供應商,在減耗、節約成本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在生產過程中,綠色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清潔生產”的實踐,進行綠色的工藝設計,減少生產環節,實行節能管理,持續地利用工業生產過程和產品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環境污染;在銷售階段綠色競爭力需要綠色的銷售網絡進行支撐,即綠色包裝、綠色物流、綠色存儲以確保產品能以最有效、最綠色的方式從工廠運送到客戶手中;在產品使用階段,裝備制造企業作為服務方應當以便利客戶為導向,發展專業化服務體系。而產品用后處置階段,企業應當完善舊件回收系統,并保證三廢的穩定、持續達標,減輕環境壓力,降低控污費用,提升企業環境友好形象。

可以看出,在最初的產品研發設計到最終的產品用后處置,都對環境有很大的影響,裝備制造企業因其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性,更需全方位把控好各個環節,在入口減少消耗,在出口降低污染,是提高綠色競爭力的高效路徑。

三、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論的企業綠色競爭力評價體系構建

(一)評價指標構建原則

科學性原則。設計評價體系應當在進行調研考證后,綜合定性、定量,科學、客觀地展現企業綠色競爭力的真實情況。

創新性原則。本文立足新的視角考量企業的綠色競爭力,涵蓋了產品研發設計、原材料采掘與生產、產品制造、產品銷售、使用和廢棄物管理,立意新穎。

可操作性原則。指標的篩選需要考慮定性指標是否可合理量化以及定量指標數據是否方便搜集。本文在篩選指標時兼顧可操作性,使得數據真實可取,客觀反映真實情況。

(二)評價體系的構建

本文構建指標體系的思路就是以生命周期為視角出發,圍繞評價目標,將指標分層剖解,最后構建完整的評價體系,從而保持嚴謹的邏輯連貫。如表2所示。

設計環節是促進裝備制造企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重要橋梁,在技術創新上形成先行優勢,將從根本上來降低有形產品對資源、能源的需求,來減少直接的生產成本,同時降低排污量減少后期的治污成本。因此企業的生態設計能力應當在各階段占據首位。

裝備制造企業的產品多為復雜龐大的機械裝備,配置眾多,在生產過程中高耗能、重污染,因此實行清潔生產,控制好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對企業提升總體的綠色競爭力尤為重要。因此筆者認為,企業的綠色生產能力在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性僅次于生態設計能力。

2015年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等十大類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達2.5億噸,回收總值為6446.9億元,工程機械等8個領域35家機電產品再制造企業作為試點,經認定的再制造產品達到100余種。由此筆者認為,產品的用后處置階段是直面減排壓力的一環,雖是生命周期的末端,在綠色競爭力的構成要素的地位也相當重要。

2016年7月,工信部、發改委、環保部發布《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的指導意見》,著力推廣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綠色材料和產品。裝備制造業所需原料采購量大,應當面向上游實行綠色集中采購,選擇綠色供應商,將大大有利于綠色競爭力的提升。原材料供應階段的重要性應當略低于產品用后處置階段,但高于銷售及使用階段。

裝備制造業的大多產品非日常消費品,相對其他環節,銷售和使用階段對環境的影響略小,因此,在企業綠色競爭力的六大階段中,銷售和使用階段的重要性相對最小,但由于很多機械裝備在其使用階段的能耗也相當大,因此也應盡可能將產品包裝、產品運輸、儲存方式及有關的售后服務體系方方面面都考慮進來,盡可能完善產品配送體系,并發展專業化服務體系。

四、結論

在國內外經濟形勢轉變的大背景下,裝備制造企業的綠色競爭力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文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論在要素層將企業的綠色競爭力分為六大階段,反映企業在各階段對環境的影響,是對裝備制造企業綠色競爭力的系統評價研究??偟膩碚f,本文強調系統考慮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不單是考慮局部影響;并倡導可持續發展,關注產品在不同生命周期的潛在環境影響,著眼于人類與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尋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和諧共存。

構建企業綠色競爭力評價體系工程龐雜,涉及面廣,在數據處理方法和綜合評價方法的選擇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筆者只是嘗試性地站在生命周期角度對綠色競爭力評價體系作初探,希望社會各界繼續研究,構建起更科學合理的裝備制造企業綠色競爭力評價體系,促進企業全方位的提高綠色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江心英,周媛媛.基于循環經濟背景下的制造業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

[2]陳紅喜,王建明,袁瑜.企業綠色競爭力及評價體系構建探討——以農業類上市公司為例[J].農業技術經濟,2006(03).

[3]趙領娣, 徐新.循環經濟下我國企業綠色競爭力的提升[J].科技與經濟,2005(05).

[4]陳紅喜,王建明,袁瑜.長三角地區石油和化工行業上市公司綠色競爭力的實證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03).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

我國遭遇綠色貿易壁壘論文范文第6篇

一、歐債危機背景下的歐盟技術貿易壁壘新動向

自從2009年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歐盟各國金融動蕩,對外經濟貿易日漸衰退。在此經濟背景下,歐盟新制定或修訂了諸多技術貿易壁壘措施。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新技術貿易壁壘措施有:

(一) ErP指令(2009/125/EC)正式頒布,產品范圍擴展到所有用能產品

2009年10月,歐盟頒布了能源相關產品生態設計指令2009/125/EC(簡稱ErP指令)。ErP指令將EuP指令(耗能產品生態設計指令2005/32/EC,簡稱EuP指令)的產品范圍由耗能產品擴展到了所有使用中會影響能源消耗的能源相關產品。

自2008年12月開始,歐盟陸續推出了針對具體耗能產品、能源相關產品生態設計要求的實施措施。截至2011年12月,歐盟已正式公布了家用和辦公用電子電氣設備待機和關機、簡單型機頂盒、非定向家用燈、熒光燈、高強度氣體放電燈(HID)及其鎮流器、外部電源、電動機、循環器、電視機、家用制冷器具、家用洗衣機、家用洗碗機、非住宅用通風機共十二項實施措施。

(二) 新能源標識框架指令2010/30/EU出臺,產品范圍從家用產品擴展到商用、工業設備等能源相關產品

2010年6月,歐盟出臺了新能源標識框架指令2010/30/EU。主要調整包括:“新能源標識在原等級上增加了A+、A++、A+++三個更高等級,但能效等級的數目限制在7個。產品的廣告和技術宣傳資料上要顯示能效等級。產品范圍也從家用產品擴展到商用和工業設備以及門窗等能源相關產品。①”

2010年11月,歐盟公布了第一批新能源標識實施細則。主要內容包括:“(EU) No 1059/2010(家用洗碗機)、(EU) No 1060/2010(電冰箱)、(EU) No 1061/2010(家用洗衣機)和(EU) No 1062/2010(電視機)。②”

2011年正式公布了空調的能源標識(EU) No 626/2011,并且通報了家用滾筒干衣機的實施條例草案。

(三)歐盟新WEEE指令(2012/19/EU)發布,細化了產品范圍和實施時間

WEEE指令為《電器及電子設備廢料指令》,該指令規定了電器、電子設備的處理、回收與循環使用要求,根據規定,2006年8月13日以后所有投放到歐盟市場的產品必須符合WEEE指令的要求。2008年12月,歐盟發布了第一版WEEE指令修訂草案,2009年9月,歐盟發布了第二版修訂草案。

2012年7月,歐盟發布了新版WEEE指令(2012/19/EU)。新WEEE指令對產品適用范圍作了更加細致的規定,而且對于不同產品范圍的實施時間也作了細致的規定。同時,在回收目標方面,也做了詳細的規定,不同類別的產品回收率也不同,回收目標較原WEEE指令有了明顯的提高。

(四)歐盟RoHS改寫指令2011/65/EU發布,產品范圍擴展至所有電子電氣產品

ROHS指令為《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該指令限制使用以下六類有害物質:鉛、鎘、汞、六價鉻、多溴二苯醚和多溴聯苯。RoHS針對所有生產過程中以及原材料中可能含有上述六種有害物質的電氣電子產品。ROHS指令從2006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2008年12月,歐盟發布了第一版ROHS指令修訂草案,2009年9月,發布了第二版修訂草案。

2011年7月,歐盟發布了RoHS指令(2002/95/EC)的改寫指令2011/65/EU《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限制電子電氣產品中某些物質使用的指令》。新RoHS指令2011/65/EU主要擴大了產品范圍至所有電子電氣產品,將醫療器械、監視和控制儀器以及其他電子電氣產品納入指令范圍;建立了明確的有害物質核查機制,保證其與REACH法規等其他化學品相關法規協調一致;與(EC)No 765/200和768/2008/EC相協調,明確制造商、授權代表、進口商、經銷商的責任;增加了加貼CE標志以及EC合格聲明的要求。

(五)歐盟再次修訂REACH法規, REACH法規更加完善

2007年,歐盟發布了REACH法規。它是歐盟化學品監管的綜合性基本法律規則,幾乎涵蓋了從原料到成品各行各業的所有產品。

2009年,歐盟對REACH法規進行了修訂和增補。主要修訂內容包括:“附件II安全數據表的編寫指南;調整附件VII至附件X規定的標準檢測體制的通用規則及附件XVII制造、投放和使用的受限的物質、配制品及物品。2009年6月和12月分兩批共30種物質納入高關注度物質(SVHC)。③”

2011年,歐盟進一步對REACH法規進行了修訂,主要包括 (EU) No 143/2011、(EU) No 207/2011、(EU) No 252/2011、(EU) No 253/2011、(EU) No 366/2011等。

(六)歐盟發布富馬酸二甲酯(DMF)禁令

2009年3月17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富馬酸二甲酯(DMF)禁令(第2009/251/EC號)。禁令要求“自2009年5月1日起,歐盟各成員國禁止將富馬酸二甲酯(簡稱DMF)含量超過0.1 ppm的消費品投放市場或在市場上銷售;已投放或銷售的含有DMF的產品應從市場上和消費者處回收并以適當方式通知消費者上述產品可能產生的危害;歐盟成員國應立即向歐委會通報其所采取的措施。④”鑒于DMF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以及歐盟還沒有其他永久性的法規對DMF加以管制,因此對其禁令有效期再延長至2012年3月15日。

二、歐債危機背景下的歐盟技術貿易壁壘新特點

(一)歐盟技術貿易壁壘措施已經成為最主要的貿易保護手段

自2009年歐債危機爆發后,WTO各成員國公布的技術貿易壁壘通報數量的統計結果顯示,2009年為1969項、2010年為1899項、2011年為1772項。歐盟成員國所發布的技術貿易壁壘通報數量分別為2009年141項、2010年162項、2011年136項。⑤由此可見,在當前歐債風暴強烈沖擊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歐盟出于保護本國市場的目的,進一步積極修訂、制定了多項技術貿易壁壘法律法規,不斷提高進口產品的技術標準和大力強化進口產品管理要求。因此,歐盟新技術貿易壁壘措施已經成為最主要的貿易保護手段之一。

(二)歐盟技術貿易壁壘措施的“準入門檻”越來越高,系統性越來越強

技術貿易壁壘措施已經發展到不僅產品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而且是針對大類產品采取體系化、系統化的綜合措施。例如2009年歐盟發布的ErP指令,它將EuP指令的產品范圍由耗能產品擴展到了所有使用中會影響能源消耗的能源相關產品,并且從2008年12月開始,陸續推出了針對具體耗能產品、能源相關產品生態設計要求的實施措施。再如2007年歐盟發布的REACH法規,它是歐盟化學品監管的綜合性基本法律規則,幾乎涵蓋了從原料到成品各行各業的所有產品,并且經過近幾年的不斷修訂和完善,REACH法規已經涵蓋了每一種化學物質及用途,涉及到了每一種化學物質的進口廠家和生產廠家及這些化學物質下游使用者。

(三)歐盟技術貿易壁壘措施十分重視健康問題

從歐盟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修訂的內容來看,保護人類健康與安全的內容占了較大部分。例如歐盟(EU) No 252/2011修訂REACH附件I,即“關于評估物質和準備化學品安全報告的一般規定”,重點修訂的內容包括化學安全評估的步驟、人類健康危害評估的目標、人類健康危害評估考慮的因素等13個方面。歐盟DMF禁令(2009/251/EC)規定禁止將富馬酸二甲酯(簡稱DMF)含量超過0.1 ppm的商品投入市場銷售,因為DMF被廣泛用于竹木制品、皮革制品、紡織品、鞋類商品等的殺菌及相關產品的防霉處理,如果DMF使用超量,將可能引起使用者皮膚過敏、灼傷性疼痛或皮疹,甚至有時會導致使用者呼吸困難。

(四) 歐盟技術貿易壁壘措施尤其注重節能環保產業

近年來,在低碳經濟發展和節能環保產業興起的背景下,歐盟越來越注重制定進口產品的節能環保標準,加大力度建設節能環保市場準入技術制度。例如2009年至2011年,歐盟對綠色雙指令“WEEE/RoHS”進行的多次修訂,旨在提升法規的可執行性。 新“WEEE/RoHS” 指令對有關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和回收提出更高的要求,加重了電子電氣設備生產商的負擔,進一步提高了電子電氣設備的進口門檻。并且,歐盟自2008年12月開始陸續頒布了針對具體耗能產品、能源相關產品生態設計要求的實施措施,截至2011年12月,歐盟已公布了十二項相關實施措施。

三、歐盟技術貿易壁壘新動向對中國出口貿易的負面影響分析

(一)歐盟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對我國出口貿易量抑制作用明顯

自從2009年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盟新技術貿易壁壘措施已經發展到不僅產品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而且是針對大類產品采取體系化、系統化的綜合措施。例如ErP指令將EuP指令的產品范圍由耗能產品擴展到了所有使用中會影響能源消耗的能源相關產品;新REACH法規已經涵蓋了每一種化學物質及用途,涉及到了每一種化學物質的進口廠家和生產廠家及這些化學物質下游使用者;新“WEEE/RoHS” 指令對有關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和回收提出更高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了電子電氣設備的進口門檻。這些新技術壁壘措施幾乎影響到了我國對歐出口的所有商品,近幾年我國對歐出口數量大幅減少,歐盟新技術貿易壁壘措施對我國產品出口抑制作用十分明顯。

(二)歐盟新技術貿易壁壘措施市場準入限制效應顯著

歐盟是我國的第一貿易伙伴,也是近幾年制定和修訂技術貿易壁壘措施最多的國家。尤其是歐盟新EuP指令、WEEE/RoHS指令、REACH法規、DMF禁令等的實施,進一步強化電子電氣、化工產品、農副產品、電器產品等進口商品的技術要求和管理,不斷提高了市場“準入門檻”,已經使其越來越成為保護本國市場的主要手段。在歐盟新技術貿易壁壘的影響下,我國電子產品、電氣設備、化工產品、農副產品、電器產品等行業的對歐出口均受到了顯著的市場準入限制。

(三) 歐盟新技術貿易壁壘措施大大增加了我國企業出口成本

自從2009年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盟修訂、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新技術貿易壁壘措施,這些新措施進一步提高了歐盟的市場標準和進口商品的技術要求。我國出口企業為了能達到歐盟技術貿易措施所規定的新標準和新要求,合法地打入歐洲市場,就必須盡快更新現有的技術相對落后的生產設備,不斷提高出口產品技術水平,努力提高出口產品的節能環保水平,甚至要重新進行產品技術標準認證。這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將大幅地增加企業出口成本,進一步削弱企業出口競爭力。

四、歐債危機背景下,中國應對歐盟新技術貿易壁壘的主要策略

(一)加強技術貿易壁壘應對體系建設,密切跟蹤歐盟新技術貿易壁壘的新動向,進一步完善技術壁壘預警機制和反應機制

首先,各級政府應不斷加強技術貿易壁壘信息平臺的建設。各級政府應加大專項投入,建立和完善專門的技術貿易壁壘信息平臺,組建專業的技術貿易壁壘信息收集和咨詢機構,密切跟蹤國外新技術貿易壁壘的新動向,并且加強對重點技術壁壘信息的分析,為本地出口企業提供及時的技術壁壘信息咨詢服務,充分發揮技術貿易壁壘信息平臺的預警作用和指導功能。

其次,各級政府應鼓勵和帶動行業協會積極參與技術壁壘的應對工作。行業協會應積極跟蹤國外技術貿易壁壘的新情況,定期發表年度技術壁壘研究報告,有針對性地將技術壁壘新動向和研究結果傳遞給相關企業,幫助出口企業提出具體應對策略。

最后,出口企業應當密切關注歐盟新技術壁壘措施,構建企業快速反應機制。出口企業應當密切關注歐盟技術貿易壁壘的新動向,實時掌握與企業出口產品密切相關技術壁壘的新措施和新要求,合理評估對產品出口的影響狀況,并針對性采取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

(二)加強制定經貿發展戰略規劃,努力完善配套措施,積極應對歐盟新技術壁壘

首先,各級政府應加強宏觀經貿發展戰略規劃的制定。各級政府在制定經貿發展戰略規劃時,要突出對社會經貿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企業及產品、影響行業出口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影響行業可持續性發展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帶三個方面的重點規劃。

其次,各級地方政府應努力完善經貿發展戰略規劃的配套措施。各地政府部門應建立完善有效地聯動協作應對機制,各地區的商務部門、通關部門、商檢部門要信息共享,強化服務,協同為本地企業應對新技術壁壘提供足夠的支持。

最后,各級政府應在遵守 WTO 規則的前提下,進一步構建和不斷完善我國技術壁壘應對體系,尤其是對我國的幼稚、戰略新興等產業進行適度地保護。

(三)加強新國家標準體系的建設,積極推動企業實施國際標準化戰略,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建設和認證工作

首先,近年來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新制定或修訂了諸多技術貿易壁壘措施,使得我國當前的國家標準與國外發達國家標準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政府各有關部門應密切關注國外主要發達國家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發展動態,加快修訂現有的國家標準和完善國家新興產業標準,使新國家標準體系盡可能地與國際標準接軌。

其次,各級地方政府部門應積極推動企業實施國際標準化戰略。各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推動本地企業的標準化建設和認證工作,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認證投入,加強國際標準化認證。

最后,出口企業應該積極開展出口產品國際標準認證工作。出口企業應重視國際標準化認證,積極推進本企業標準化建設,把商品生產和出口中的每個環節都納入標準化管控工作,切實完善產品質量監測體系。

(四) 努力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大力實施以質取勝出口戰略,進一步加快產品技術創新

首先,各級地方政府應努力推動企業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各級地方政府應制定促進本地產業升級的相關配套政策,加大對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扶植力度,尤其是應重點加大對電子信息業、紡織服裝業、機電生產業、裝備制造業等優勢行業的支持。

其次,各級地方政府和生產企業應進一步大力實施以質取勝的出口戰略,不斷加大高技術含量產品、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比重,努力提高出口的總體結構水平。

最后,出口企業應重視高新技術人才的引進,加大引進人才的力度和科研資金的投入,努力推動生產工藝的技術升級,進一步加快產品的技術創新,不斷增強產品出口的核心競爭力。

(五)充分利用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努力跨越技術壁壘

首先,各地政府及企業應對國外的各種新技術性貿易壁壘進行及時地跟蹤和系統地分析。各地政府、企業應該熟悉WTO規則和“TBT協定”,充分利用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對違反“TBT協定”,損害我國企業對外貿易利益的新技術壁壘措施規定和做法積極應對,堅決抵制,切實維護好我國企業正常的貿易業務和合法的經濟利益。

其次,各級政府部門應該整合本地區各種優勢資源,以協助企業努力跨越技術性貿易壁壘。各級政府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大學資源,建立校企合作平臺,引導大學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促進高??蒲谐晒M快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使高校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驅動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更快地進行技術升級。

注釋:

①技術壁壘資源網http://www.tbtmap.cn《2010/30/EU指令下的能源標識》

②技術壁壘資源網http://www.tbtmap.cn《2010/30/EU指令下的能源標識》

③技術壁壘資源網http://www.tbtmap.cn 《深圳市技術性貿易措施年度報告(2009)》

④技術壁壘資源網http://www.tbtmap.cn《富馬酸二甲酯禁令》.

⑤技術壁壘資源網http://www.tbtmap.cn 《2011年TBT統計分析》.

參考文獻:

[1]薛鋒,錢菊根 :歐盟貿易技術壁壘聯合應對體系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0(23).

[2]于小路:從歐盟玩具新指令看對產品出口的影響[J],輕工標準與質量,2011(1) .

[3]盧 林:論金融危機下技術壁壘對我國外貿經濟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0(9) .

[4]丁寶根:金融危機背景下的貿易保護主義及中國應對策略[J],北方經濟,2009(8).

[5]張燕生:在金融危機下認識和應對貿易保護主義[J].中國金融,2009 (11).

上一篇:KPI績效考核員工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書法文化斷裂現象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