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設計美學讀后感范文

2023-10-06

設計美學讀后感范文第1篇

摘    要: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是工業設計本科人才培養中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是學生走入社會前必須進行的設計實踐訓練,是以開拓視野、提高實戰能力而設立的符合專業特色和行業特點的綜合應用性課程。文章以廣東海洋大學為例,從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的特點出發,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探索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教學策略,構建專業拓展課考核方式與評價標準,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教學策略;考核方式;海洋文化與產品設計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背景下,國家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社會對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應該與時俱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培養的工業設計人才成為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資源?!半p創”政策推動下,設計與表達、制造、生產、管理、工藝、結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設計不是空中構想,而是要落地生產,人才的培養目標和技能要緊跟社會發展的需求。工業設計專業的拓展課就是人才培養中重要的一環,它是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設計實踐的一個教學模塊,重在鍛煉學生系統性應用知識的能力。

一、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的特點

工業設計專業是一個強調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并重的專業,以實現學科知識在工業產品塑造和改善方面的應用。工業設計的核心是產品創新改良和優化,從產品外觀創意逐漸過渡到綜合性、內涵式、系統性的應用創新,它強調通過創新設計和提升服務帶動產業發展和升級,促進產品更宜人,以此提升品牌價值和產品附加值[1]。為了培養上述創新型人才,以廣東海洋大學為例,工業設計專業培養課程涵蓋了通識教育課、專業教育核心課、專業拓展課、實踐教學四個模塊。

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就是以提高學生產品設計能力為宗旨的,在專業基礎課程上進行延伸的,具有技能性、領域性、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設計實踐課程。學分制政策下的高校工業設計人才培養中,以學生自主選擇為宗旨,以培養、激發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前提,培育學生某領域方向的創新意識和設計技能,完善學生設計知識結構,促進學生專業知識在某個方向的細化、深入、精通,具有一定開放性的課程。特點如下。

(一)專業基礎課的延伸與綜合拓展

機械基礎、材料工藝、三大構成、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等專業教育核心課程都是在某一個領域進行封閉式的知識點教學,是培養學生在某個方面的能力,偏重理論更多一點,各科知識點之間還無法串聯起來形成設計應用。而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是在核心課程之外進行延伸和發展的綜合性訓練課程,能串聯前期所學的基礎課、技能課、方法課,將割裂的、單一模塊的知識銜接起來,實現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對某一類產品的創新開發。它將創新思維、設計方法、設計程序、美學要素、軟件技能、繪圖表達技能、機械結構、材料工藝、系統分析能力等各種知識點應用在課程設計實踐之中,是學生步入社會前必不可少的訓練。

(二)完整性與方向性

專業拓展課重在鍛煉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強調設計過程的完整性,包括從概念問題、設計構思、效果圖制作、模型表現、設計報告等一系列的設計活動。同時,工業設計針對的產品種類繁多,較為細化的分方向課程也有助于學生在某一領域的深入。另外,專業拓展課的開設也受到當地產業結構、學校辦學特色、教師研究領域等因素影響。例如廣東海洋大學工業設計專業開設了“海洋文化與產品設計”“ 交互設計”“ 小家電設計”“ 家具開發設計”等拓展課程,這些課程帶有明顯的方向性和應用性。這些課程的理論學習和設計實踐更貼近真實的設計應用實踐,有助于學生在某一領域的專精通。

(三)自主性與興趣愛好驅動

學分制背景下,專業拓展課是學生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選修的課程,該課程模塊達到一定的學分就可以滿足畢業要求。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將獲得學分的壓力和興趣愛好轉化為學習動力,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四)突出學校特色與專業定位

廣東海洋大學是涉海類高校,當地海洋文化豐富、小家電制造企業眾多,所以學校開設了“海洋文化與產品設計”“小家電設計”等專業拓展課,這些課程是基于服務地方經濟,解決學生就業,體現辦學特色的應用型課程。

二、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是學生畢業之前一個重要的學習環節,重在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和設計技能進行產品創新的能力。教學過程分為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理論教學主要是串聯各個設計方法、設計程序等知識點,而實驗教學主要是運用理論知識點針對性地進行產品設計實踐。根據廣東海洋大學現階段教學反饋情況,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時間緊,協作性不強

這種課程設計實踐活動通常是學期內某個時間段內完成,周期短,時間緊,導致學生前期調研流于形式、人機優化和可行性分析不夠深入或者完全敷衍,設計過程論證不充分,設計實踐偏向外觀創意。產品開發設計是一個復雜的設計活動,工作量大,涉及到多個程序步驟,往往需要多人協助完成,而現階段學生個性化強,課程評價機制不夠健全,導致團隊協作意識不強。

(二)注重繪圖效果,概念性強

設計創新的最大目的就是為了商業化生產,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繪圖只是設計實踐中一個環節,教學之中太注重圖形表達的美學效果,忽視了對設計過程完的整性。  因而,學生偏重于產品繪圖的美學效果,忽視前期調研和人機分析,不追求實際應用前景和可行性,一味地堆疊功能,導致產品創新設計實踐停留在概念創意階段,商業化可行性低。

(三)實驗課形式機械化

工業設計的實踐教學不是所有人重復同一個實驗,而是所有人開發創新不同形式的產品,并沒有公理和定律照搬?,F階段,受到教學體制的影響,實驗教學形式和組織形式太機械化,還只能像其他工科類一樣大班教學,這對于需要分類指導,靈活安排設計任務的拓展課教學來說,任務太重。

(四)教師主導性過強

在理論教學和實驗指導過程中,教師主導性太強,灌輸的太多,學生機械式地反饋教師的要求,被動式地接收信息。同時,學生的創新思維容易受教師的感染而形成定式,以迎合教師的要求而進行設計,不利于激發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

三、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教學策略

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是知識應用能力較為綜合的一個模塊,以“學”與“用”的結合為宗旨,使工業設計的學生能夠以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以產品商業化為目標進行設計,提高產品的可行性,從而鍛煉學生應用知識的實戰能力,為就業打好基礎。它需要循序漸進地將目標能力指標與專業知識貫穿于各實踐環節,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關注學生創新設計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2]。

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全案開發能力、創意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優化改進能力,從教學任務制定、教學形式和方法、考核細節、過程監控和評價上面進行優化,在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之中,可以采取如下教學策略。

(一)采取互動式案例教學

理論課程教學之中,采取互動式案例講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通過模擬設計—學生講解—師生互動—教師講解—持續改進等流程加深印象。選取某類主題產品開發案例,先將設計主題下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案例講解之前花一定時間進行模擬設計。課堂上對自己的設計調研和構思進行講解分析,最后教師參與進去并提出意見,講解案例范本。通過這樣的互動式分享,能夠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主動意識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并能從案例互動之中找到自己的疏漏之處,既能加深理論,也能鍛煉學生的產品開發設計能力。

(二)鼓勵學生以團隊(組)形式設計實踐,實行分類指導

工業設計是一個動手能力較強的應用型專業,它集成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社會經濟等跨界知識要素,是創造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務的創新方法[3]。多學科知識點增加了學生創新的難度,組建跨學科團隊勢在必行。在企業中,產品的開發周期一般都是半年及以上,而拓展課教學時間有限,學生需要在緊迫的時間里完成產品開發創新設計。時間緊、任務重,所以需要組建團隊進行分工協作、攻堅克難。同時,由于學生創新的產品種類千差萬別,從草圖到三維效果圖等過程都是不同的,教師的實踐指導不能遵循其他專業課程一對多的輔導,而必須分類指導。這就需要靈活制定教學任務,合理分配教學進度。

(三)注重過程評價,開展差異化評比

專業拓展課重在培養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注重過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拓展課課程考核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設計實踐成績。平時成績應該細化到考勤、課堂實驗;而設計實踐成績應該包括前期調研的充分性、設計定位的合理性和創新性、效果圖表達的美觀性、設計報告的完整性和藝術性、細節和人機優化的展示性等過程,每一個過程都對應了學生對該項技能的掌握情況,應該量化分數,使學生明白本課程考核的目標和要鍛煉的技能。

產品設計的過程是一系列的任務,不能僅僅看圖形表達效果就給予評價,而是要綜合考量。不能因為共同完成某一項產品開發就給予所有成員同樣的分數,這樣不合理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設計過程的監管,根據團隊成員完成的工作量及質量對成員進行差異化評比。

(四)注重定向主題設計,提高全案開發能力

教學之中盡量布置定向主題設計實踐任務,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發散式的設計主題容易滋生學生趨利避害,避重就輕的設計癖好,他們會選擇自己熟悉的、容易上手的產品去做設計,但是進入企業后設計創新都是甲乙雙方協商好的定向主題。所以,課程教學之中應該盡量布置定向主題設計實踐,灌輸學生主動完成既定任務,統籌布局,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促進課程教學與社會實際應用需求接軌。

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要求具備產品開發設計的能力,而產品的開發設計是一個系列性的完整過程,涉及到藝術設計、結構、材料、工藝、模型制作等多方面的知識應用[4]?,F階段,課程教學之中太注重學生圖形效果的評價,導致學生誤認為設計好壞取決于圖形繪制的美學效果。而繪圖僅僅是設計實踐中的一個環節,它只能反映學生的圖形表達能力,不能體現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工業設計學生需要有全案開發的能力,而不是純外觀的創意表達,是問題概念化—概念可視化—可視商品化這一完整步驟的綜合體現。拓展課的課程設計實踐要鍛煉學生看、思、學、做的各項基本技能,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以人需要的設計為終極目標。在設計制作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實現從任務制定到商業化實現這一完整的過程,注重產品給人帶來的生活方式、使用方式、宜人性的革新,以提高產品商業化的可行性。

(五)探討實驗教學方法,注重持續改進

拓展課是為了鍛煉學生應用專業知識進行產品開發創新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完成一項產品的設計實踐任務。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對學生陳述的設計方案進行合理性與可行性探討,鍛煉學生主動表達能力和逆向思維分析能力,對設計定位、草圖方案、效果圖方案、三維模型虛擬及展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評比優化,對每一步驟進行緊密跟蹤和指導,對不合理的地方和可能存在的問題要求學生持續性改進和反饋。

(六)引入科研項目與設計競賽

以課程為載體,有計劃地引入科研項目和設計競賽,讓教學更具針對性,讓學生的實踐更接地氣。通過完成問題概念化、概念可視化、可視商品化這一系列的產品開發設計過程,實現復雜真實環境下的產品創新設計,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實戰訓練能力[5]。

通過科研項目與設計競賽實現課堂教學與社會需求應用之間的零距離接軌,以實際需求為導向,促進設計創意轉化為商業生產,推動工業設計“學”與“用”的結合,讓設計與商業化生產形成無縫對接,使概念創新、模型制作、商業生產形成一個閉環,全面提升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工業設計人才培養質量。

以科研項目和設計競賽為手段,以實際主題產品開發為藍本,能夠檢驗課程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創新設計的真實感[6]。

四、創新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考核方式

近年來,廣東海洋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立足于廣東,服務于企業,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素質要求,根據區域發展和地方經濟特色,大力拓展學生就業渠道,工業設計專業開設了“海洋文化與產品設計”“小家電設計”“ 家具開發設計”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拓展課。這些專業拓展課傾向于設計實踐,貼近于生活,以實際產品開發為起點,以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為目標,促進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這些拓展課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是教學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因素,因此構建和規劃拓展課考核模式極其重要。下文將以“海洋文化與產品設計”課程講述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的考核模式,為專業拓展課的考核提供合理的方法。

“海洋文化與產品設計”是工業設計專業本科生所開設的學科專業拓展課。該課程是根據湛江濱海地理環境、海洋文化濃厚的特點而開設的一門涉海專業課程,以海洋文化和民俗為設計創意源泉,立足于服務地方經濟,使文化與產品相互融合。通過介紹人類與海洋互動而產生的民俗藝術、考古、文化信仰、人文景觀,分析提煉并濃縮海洋民俗文化元素、傳統文化圖案,將其移植到現代產品設計領域,實現文化藝術的傳承和推廣,開拓產品設計的方法及路徑。按照彰顯個性、注重過程的原則,建立多面性、多重化的課程考核方式[7]??己藘热菥唧w如下。

(一)課程考核方式

該課程屬于考察性質,以“基于海洋文化的產品設計應用實踐”的綜合設計實踐大作業作為期末考試內容。

其中本門課程從理論教學到實驗教學整個環節,都有相應的考核標準規范學生。課程總成績=平時成績*權重系數(0.5)+期末成績*權重系數(0.5)。其中平時成績100分,包括課堂考勤、課堂表現、平時作業、實驗考核,實驗考核主要是指設計實踐過程。期末成績100分,主要是綜合設計實踐的設計報告質量。

(二)平時成績考核與標準

1.考勤(30分)。根據班級人數多少,可以選擇每節課全部點名或者隨機抽檢的形式。對于曠課、遲到、早退、請假的學生,教師會在考勤記錄表上打上相應記號,遲到1次扣3分,遲到達到5次以上,考勤記為0分;曠課達到一定次數通常會取消期末考核資格,直接不及格,這對學生可以起到相應的約束和震懾作用。

2.課堂表現(10分)。課堂表現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和師生互動的積極性。在每個教學環節中應該設計1—2個知識點進行互動,針對教學中設計的案例可以隨機抽檢,讓學生進行分析表述,提高課堂的活躍性及學生的參與度,避免滿堂講,造成學生枯燥無味。

3.平時作業(20分)。平時作業指的是課程教學之中,教師布置給學生的課后作業。這部分作業可以是以圖文結合的ppt形式、理論表述的word形式、創意思維發散的草圖形式,根據章節內容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靈活布置給學生。

4.設計實踐過程考核(40分)。設計實踐過程指的是實驗教學的重點,側重評價學生設計實踐的完整性,鍛煉學生設計創意思維能力、調研和分析能力、圖形繪制表達能力、模型制作和后期處理能力、人機和可行性分析的能力、設計報告制作能力。包括設計調研、設計草圖演示、設計效果圖優化、展板效果等。

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的實驗教學有別于其他工科專業,教師布置完大作業后,需要通過實驗教學持續跟進。在教師布置完設計實踐大作業的主題、內容和目標后,學生就要著手進行設計調研工作。經過前期準備和初步調研,學生征求教師意見后,自行選擇設計題目和創新方向。在符合課程培養目標和設計實踐主題范圍之內,題目應該來源于實際生活,具有實用性和一定的市場前景。

鼓勵學生以組隊的形式完成上述設計實踐,但是設計工作必須每個人都要參與。每個學生必須制作設計調研報告及繪制至少10張創意草圖,以PPT的形式在實驗課堂上陳述自己完成的前期工作,教師根據設計調研和草圖繪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和評分,并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改正。團隊根據各組員的創意設計草圖進行優化,選擇可行性高的方案進行效果圖繪制,構建三維模型并持續向教師反饋進度。

(三)期末成績考核與標準

期末成績主要是根據綜合設計實踐的設計報告質量來評定,分數為100分。設計報告包括封面、目錄、設計調研分析、設計草圖和效果圖、三維效果圖、設計說明、三視圖和細節圖、版面、設計體會及課程總結,要求能完整地體現從設計定位到設計實現這一系列過程,對產品的外觀、功能、結構、人機、材質工藝、操作演示等要圖文并茂地闡述清晰,在課程結束后3—4周內上交A4彩印稿的設計報告。

1.設計報告內容。設計報告以教師定的主題為主,進行海洋文化在產品設計之中的融合創新設計實踐,內容包括:(1)選定題目。根據教師布置的主題要求,選定題目和方向,確定設計任務,制定實踐進程表。(2)設計調研及分析。通過網絡搜集、調查問卷等形式對相關產品進行結構、造型、色彩等分析,適當制作矩陣分析圖,對相關產品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對消費者需求進行羅列,在功能布局、外觀結構、操作便捷性、使用體驗等方面選擇可突破的消費痛點。(3)草圖繪制。針對前期調研和分析,進行頭腦風暴,選擇合適的創意點,并進行多個草圖的繪制,輔以圖標、顏色、材料、表面、字符、標識語等規范性說明。(4)效果圖繪制。將多個草圖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將可行性高、實用性強的創意點優化形成一到兩個最終方案,并進行效果圖繪制和表達。(5)三維虛擬模型繪制。通過軟件的形式繪制三維模型,并對結構及表面工藝進行后期渲染及處理。對需要制作三維實物模型的可以通過3D打印或者油泥模型、泡沫模型、陶泥模型去表達。(6)展示版面。對產品進行整體性的展示和描述,從設計說明、局部細節、操作演示、爆炸圖、三視圖、材質工藝等方面進行展示。(7)制作設計報告。將上述設計過程和工作要點進行整理,制作設計報告。設計報告需要體現整個設計過程完成的工作,并注意排版效果和細節展示。

2.設計報告成績評定標準。設計報告要緊扣主題,評分標準如下。(1)創新程度和元素融合效果(30分):突出技術與藝術、科學與文化的結合,具有獨特創新價值;注重海洋文化元素提煉和融合效果。(2)表現效果和美感質量(30分):版面布局、方案設計、結構造型設計注重美學效果,色彩設計協調。(3)可行性和人機因素(20分):考慮實現生產的可能性,功能結構合理,考慮人機協調關系。(4)設計報告整體性和質量(20分):注重設計過程的完整性和設計過程體現出的效果,版面布局合理,報告完善。

(四)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考核方式

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是以就業為導向,拓寬學生知識面和提高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的一個教學模塊。課程基本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主要是應用性的設計實踐,要求學生能將自己所學專業知識串聯起來,將理論與實踐應用結合起來,鍛煉學生分析問題、造型創意、圖形表達、結構設計、材料制造等方面的技能,使其擁有產品設計的創新研發能力。

通過對“海洋文化與產品設計”課程的考核模式分析,只有課程考核內容和評價標準明確,才能讓學生明確課程教學應該達到的目標和需要掌握的能力。確定相應的課程評價標準,建立一個合理的教學考核制度是實現預期學習成果必不可少的條件,更是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8]。拓展課重點考查學生的設計實踐過程,強調設計的完整性,鍛煉學生全案開發能力,促進學生在設計過程中不斷進步。

總的來說,拓展課課程考核總評成績=平時成績*權重系數(A)+期末成績*權重系數(B),其中平時成績權重系數A和期末成績權重系數B需要根據各門課程的性質和設計要求,教師靈活設定。既考核項目實施的過程又考核項目的結果[9],通過多重、立體式的考核體系評價學生該門課程學習的達成度,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具體如表1。

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是高校人才培養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學生步入社會前必須進行的設計實踐訓練。它是以開拓視野、提高實戰能力而設立的符合專業特色和行業特點的綜合應用性課程,以就業為導向,以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為目標,同時緊跟學科定位和地方特色,細化專業領域,從用人單位的需要出發拓寬專業知識面和鍛煉學生設計實踐能力。根據工業設計專業拓展課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探索切實有效的策略,提高教學效果,能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同時,在課程考核之中,注重對設計過程的監控和評價,能促進學生全案開發能力的提高。文章通過構建有效的教學策略和合理的專業拓展課考核模式,追求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有機融合,推動工業設計“學”與“用”的結合,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綜合提高,提高工業設計人才培養質量,拓寬學生的就業門路。

參考文獻:

[1][5][6]王先昌等.基于學科特色的工業設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7,(37).

[2]劉敬,劉衍聰.OBE-CDIO理念下工業設計專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圖學學報,2019,(2).

[3]宋慰祖.“十三五”規劃為何如此重視工業設計?[N].中國工業報,2016-03-29.

[4]韓衛國等.協同創新視角下的工業設計專業多元聯動培養模式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7,(3).

[7]姚善良,張鈺唯.完全學分制背景下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藝術教育,2018,(11).

[8]張白露.基于OBE導向的工業設計教學探索與實踐——以東莞理工學院為例[J].科教導刊:下旬,2018,(18).

[9]王起.工業設計專業項目化與工作室教學法融合的研究與實踐[J].菏澤學院學報,2018,(2).

設計美學讀后感范文第2篇

摘要:在大審美經濟形態中,設計美學觀念的創新是推動設計實踐持續發展的動力,也是促進消費的重要途徑,文章通過對波司登公司的個案分析,論述了定位準確、梯度清晰、與時俱進的設計美學觀念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關鍵詞:設計美學觀念;創新;設計戰略;波司登公司

我國企業界現在廣泛地討論著一個話題,就是如何更快地由“中國制造”過渡到“中國設計”,即通過優秀的設計來迅速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一方面可以擺脫長期處于國際分工中產品加工的窘迫境地;另一方面改變當前企業之間價格戰的惡性循環。因此,設計戰略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列為重要發展戰略之一。所謂設計戰略,首先可以被解釋為以設計作為企業的發展戰略,即戰略是主體,它和管理﹑銷售等企業發展戰略處于同一層面;其次設計也可以作為戰略的實施主體,即設計內部如何分步驟地實施戰略。無論是哪種解釋,設計戰略都需服從于企業核心戰略目標——為企業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份額。本文論述的設計戰略兩者兼有,但因論點和取材的關系將更傾向于后者。因為設計美學觀念創新是實現“制造”向“設計”過渡的出發點,也是在大審美經濟時代以創新設計滿足消費者情感需求的關鍵,只有通過定位明確、梯度清晰的設計美學觀念創新,才能使企業的設計實踐獲得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不斷拓展產品的市場份額。江蘇省常熟市波司登公司以設計美學觀念創新為出發點的設計戰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生動的實例。

常熟市在全國百強縣市中排名第四,社會經濟發達,常熟最大的民營企業波司登公司,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僅有8臺家用縫紉機的山涇村村辦縫紉組?,F已發展成為國內最著名的從事羽絨服裝科研、設計、制造、銷售于一體的企業。企業的業績可從一系列數據中得到展現:

2007年,波司登公司與美國杜邦、日本伊藤忠一起成為全球三大的羽絨制品生產基地。年產銷量近3000萬件,員工16000余人,其產品連續12年(1995-2006)全國銷量第一,綜合實力連續多年名列中國服裝企業十強。據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目前“波司登”羽絨服市場占有率高達45%。2006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5億元,利稅收入13.4億元,完成貿易出口額2.9億美元?!安ㄋ镜恰逼放偏@“首屆中國服裝品牌價值大獎”,品牌價值高達102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防寒服領域的領軍品牌。

波司登公司發展的重要經驗是:始終堅持以設計美學觀念創新為出發點的設計戰略,引導企業成為大審美經濟時代羽絨行業的時尚先鋒。

一﹑波司登公司將設計美學創新作為企業設計戰略出發點的原因

(一)設計美學對設計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美學是以人類審美活動及其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科學,而人類的任何設計活動均不同程度地具有美的因素,因此,設計美學正是兩者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一門交叉學科。設計美學對于設計實踐的指導作用首先表現在其研究的內容,設計美學主要研究三方面的問題,第一是人與物的關系;第二是功能與形式的關系;第三是主觀創造性與客觀約束性的關系。有人又曾概括了西方設計史中美學與設計實踐的密切聯系,第一:一些美學觀念成為藝術設計直接表現對象;第二:著名設計流派和思潮與相應的美學流派和思潮關系密切;第三:某些美學原理和原則指導著設計實踐;第四:著名的設計師具有明確的美學理念[注:參見凌繼堯《大審美經濟中的藝術設計教育》一文,《裝飾》,2006第8期,第90頁。]。在西方現代設計史諸多實例中功能主義設計是比較典型的,正是基于古希臘美學家蘇格拉底“效用即美”的觀念,貝倫斯等設計師與德國AEG公司合作,形成了影響世界設計史的功能主義設計思潮。

(二)設計美學觀念的創新是推動設計實踐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誠如上文分析,設計美學對設計實踐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因此,它的創新則會給設計實踐的持續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西方現代設計五彩繽紛的發展面貌為我們呈現了設計美學創新的力量,工藝美術運動遵循的是自然主義美學理念,新藝術運動是唯美主義觀念在設計領域的反映,而“效用即美”的觀念成為現代功能主義設計的美學基礎。即使是同一設計師在不同階段也會以不同的美學觀念作為其設計創新的動力。如著名建筑師賴特,他一生的設計風格從自然主義﹑有機主義﹑中西部草原風格﹑現代主義等等都體現了他對不同美學風格的追求[注:參見王受之著《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頁。]。

波司登公司的設計美學觀念創新顯然也反映了這一規律,他們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相繼提出了羽絨服“防寒加審美”的設計美學理念﹑生態美學設計理念以及抑菌、保健功能的設計美學理念。由此獲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品牌效應深入人心,在逐漸占據了國內市場半壁江山的同時,也引領了整個羽絨行業的時尚化趨勢。

(三)波司登公司將設計美學創新作為企業設計戰略出發點的原因分析

1.只有通過設計美學觀念創新,才能擺脫產品同質化競爭的局面

服裝與纖維制造業﹑家具制造業等行業的產品高度依賴于審美,屬于“高審美依賴度產品”。因此,這些行業的設計美學觀念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羽絨行業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興起并壯大,作為新興產業,羽絨服一出世便在暖﹑輕﹑松﹑軟等特點上超越了棉襖﹑棉大衣等傳統冬季防寒服。到九十年代初,全國已經有數千家羽絨制品企業,市場的極度膨脹迷惑了許多企業,產品始終停留在以“保暖”為目的的初級目標上,沒有認識到服裝產品只有不斷更新設計美學觀念才能保持產品的生命力。由此企業間也開始陷入了“反季銷售大甩賣”等價格戰中,當時企業虧損面達80%。波司登公司率先從這種惡性循環的價格戰中醒悟,于1995年提出了“防寒加審美”的設計美學新觀念,開始實施“羽絨時裝”設計戰略。在形式上借鑒時裝簡潔﹑貼身的流行款式,以“輕﹑薄﹑美”的外形審美特點替代了過去“厚﹑重﹑腫”的形式,選用色彩豐富的進口面料,在制作工藝上則把含絨量由60-70%提高到90%,這樣從功能﹑形式到色彩都體現了“羽絨時裝”的設計美學觀念。特別是國內首次推出的套裙式與大擺連衣裙式羽絨服,一改羽絨服只能冬季穿的歷史,使羽絨裙裝成為冬﹑春﹑秋三季均可穿著的高檔時裝。這一設計美學觀念的革新很快獲得了市場的認可,當年一舉創下了68萬件銷售記錄,市場占有率達到11.21%,企業也從當時行業的一個小字輩上升為全國第一。

2.在大審美經濟形態中設計美學觀念創新是促進消費的重要途徑

大審美經濟形態是繼農業經濟形態和工業經濟形態之后產生的新的經濟形態,其最重要的特征是超越以產品的實用功能和一般服務為重心的傳統經濟,代之以實用與審美﹑產品與體驗相結合的經濟[注:參見凌繼堯著《藝術設計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頁。]。在這一經濟形態中消費者更加重視產品的實用﹑審美與體驗的價值。大審美經濟形態產生于上世紀70年代,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的高速發展。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國改革開放已經將近二十年,經濟獲得了巨大發展,作為“高審美依賴度”行業的羽絨服產業自然是率先感受到了大審美經濟形態的熱度,因此,波司登公司“防寒加審美”的設計美學新觀念契合了經濟審美化的需求,產品市場占有率從不到10%上升到45%就是最好的說明。

二﹑波司登公司設計美學觀念創新歷程與經驗剖析

(一)波司登公司設計美學觀念創新歷程

成功的設計美學觀念創新除了有明確的定位以外,還要有梯度清晰的規劃,波司登公司以“防寒加審美”作為設計美學創新基本理念,運用設計美學多元化的特點,把“審美”作為設計美學觀念創新細化的突破口,以“時尚化﹑休閑化﹑運動化”為目標,相應建立了一系列不同市場定位的二線品牌,如雪中飛﹑康博﹑冰潔與冰飛等羽絨服品牌,從而完成了1995年開始的第一次設計美學創新,到2000年為止,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已經上升到了26.7%,其中各個品牌審美特點如下:

“波司登”以雍容﹑華貴﹑典雅為特點,定位于高檔次,滿足國際市場;

“雪中飛”以運動兼休閑為特點,繽紛跳躍的色彩符合運動一族的喜好;

“康博”以休閑為特點,適合居家郊游﹑穿著。其中男裝占70%,女裝占30%;

“冰潔”與“冰飛”以時尚﹑前衛為特點,定位于都市防寒服,適合都市青年自由﹑前衛﹑不拘一格的審美喜好,其中女裝占70%,男裝占30%。

進入新世紀,自然生態保護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波司登于2001年提出了“綠色環?!鄙鷳B設計美學理念。率先推出了無污染、無公害、天然時尚、具有保健功能的“高鵝絨綠色環保羽絨服”,采用環保面料TTU做內隔層,具有隔色﹑透氣﹑吸熱的特點,在羽絨的加工上提高其抑菌、抗菌能力,滿足消費者對綠色健康的追求,在設計上將自然與時尚巧妙結合,使消費者在寒冬臘月也能享受回歸自然的輕松和愉悅。這次設計美學的創新不僅引發了國內羽絨行業的綠色革命。而且“波司登” 品牌通過了中國和美國的綠色認證,為實現品牌的國際化奠定了基礎,并2001年8月與美國杜邦公司開始了獨家品牌合作。

2003年至2005年,波司登公司實現了第三次設計美學觀念創新,將國際先進的抑菌、保健功能設計美學理念引入了羽絨服設計領域。它買斷了國際高科技生物技術ChitosantéTM生態抑菌技術,并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聯合研發成功了具有抗污﹑透氣﹑具有很強自潔功能的納米技術羽絨服面料,革命性地推出了具有“三拒”(拒水﹑拒油﹑拒污)﹑抗菌功能的標志產品——波司登﹑雪中飛納米·抗菌羽絨服,實現了防寒服抗菌﹑護理﹑保養﹑洗滌等功能設計方面的重大突破,率領中國羽絨服行業全面進入納米·抗菌時代。

波司登公司通過三次遞進有序﹑梯級清晰、與時俱進的設計美學觀念創新,在設計戰略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企業產品銷量連續12年全國第一,市場占有率高達45%。而且品牌的國際化也取得了很大進展,在國際市場份額與品牌聲譽上獲得了明顯的提升,2006年還榮獲了“中國十大世界影響力品牌”。

(二)波司登公司以設計美學觀念創新為出發點的設計戰略成功的經驗剖析

1﹑把設計戰略轉化為企業系統的組織推動力

設計戰略的成功不僅需要正確理念的引導,更需要企業組織架構的配合、運營系統的支持[注:參見[英]漢納根著《掌握戰略管理》,中國商務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頁。]。早在1995年,波司登就提出了“以設計為先導,以設計師為導向”的理念,目前公司設計總監還兼任公司副總經理。同時建立了完善的市場調研系統,一般在每年10-12月份產品旺銷季節,設計師﹑市場部和售后服務部門開始進行市場調研;一月份信息匯總,完成調研報告并確定每年200多個款式的研發計劃;二月份設計師做方案,與結構工程師和工藝師密切合作完成樣衣;三月份公司以總經理和設計總監為核心召開面談會議,包括研發設計﹑銷售﹑市場﹑行政﹑工藝﹑生產等部門負責人參加,以專用表格的形式,對200多個款式進行相關要素評定,最后確定投放市場的40至50個款式,九月份新品面市。

公司研發中心設計管理采取項目負責人制度,項目負責設計師參與產品的市場調研與分析、設計研發、產品設計工程師制版、工藝師打樣、審美效果認定、生產及市場意見反饋處理的全過程。確保設計美學效果與產品的一致性。研發中心每年與法國娜麗羅荻公司互派人員開展合作交流,國際最新時尚款式與流行趨勢會被吸收到設計中。

此外,波司登占領國內設計美學創新的制高點,由設計總監朱琳領銜,波司登每年三月份在北京的“中國國際服裝周”會代表中國防寒服向世界發布流行趨勢,1997年至今已經連續十一年,這也體現了波司登設計美學觀念持續創新的激情與動力。

2﹑對設計美學創新的特性與中國國情的準確把握

功利性﹑社會性﹑多元化是設計美學的幾個重要特性,波司登作為一個擁有最大規模制造基地的工業品牌,同樣需要最大規模的市場作為支撐。因此,在設計美學觀念創新過程中遇到的功能與形式、主觀創造與客觀約束等矛盾時,它都能夠以市場意志加以化解。體現在設計上,則把“防寒加審美”的基本創新理念貫徹在歷次設計美學創新中,事實上借助科技的力量,波司登羽絨服在功能設計領域的探索程度遠遠超過對時尚款式的追逐。從最初的保暖到集防寒抗菌﹑護理﹑保養﹑洗滌等功能設計一體,具有自潔功能的納米·抗菌羽絨服,實現了羽絨服功能設計的革命性跨越。即使是在各種變換的款式中,它還創新結構設計,活里活面,一膽多用,不僅方便洗滌,還可以一衣多用,使羽絨面罩能適應春秋季節穿著。設計總監朱琳曾說:“為了保持波司登的規模,我們必須緊跟市場需要,我們甚至考慮設計一個款式能夠適應十幾歲到八十歲這么廣度的消費者,甚至一個款式怎么做到男、女都可以穿?!闭沁@種努力,2001年,有一個款式銷量超過了50萬件。這種時尚觀念顯然是基于對中國國情的準確把握,正如總經理高德康所言:“‘名牌’就是‘民牌’,波司登始終注重還有多少中國消費者沒有享受到冬季的時尚”[注:參見張鴻雁《波司登旋風》,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頁。]。而面對審美需求多元化、個性化與企業批量生產的矛盾時,波司登則采用多項目、多品種、小批量,縮短上柜周期的方式予以化解。目前公司每年上市的款式已由過去40-50個增加到100多個,有的款式只生產200-300件,新品上柜時間縮短到了十天。

隨著我國經濟審美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審美需求也會越來越高,因此設計創新戰略將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手段,而確立定位準確、梯度清晰、與時俱進的設計美學觀念創新思路必將對此產生深遠影響。

(責任編輯:楚小慶)

設計美學讀后感范文第3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的趨勢,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要戰略實施好。我認為,我們還要充分認識和重視“創新設計”的價值,實施“創新設計戰略行動計劃”,提升創新設計能力,引領和促進科技與產業創新。

一、時代的挑戰

人類已進入了全球網絡與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網絡、云計算、云服務、智能技術等發展日新月異,全球網絡和現代交通物流已將整個世界連成了一體;寬帶、無線、視頻、傳感等技術創新,使得信息的獲取、傳輸更加快捷;機器感知、知識信息的存儲能力空前地提升,人類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寬帶互聯網、物聯網、全球定位、云計算、云存儲、智能電網等成為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這跟工業化時代是不同的。信息知識大數據成為可以共創分享、永不枯竭、可無限創新增值的核心資源。這與工業化時代也不一樣,工業化時代最重要的是礦產資源、機器裝備、資金和勞動力。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舉世矚目。中國制造不僅為13.6億中國人,也為全世界提供了價廉物美的產品與裝備。我國科教投入大幅增加。特別是最近十幾年,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當然,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的創新能力總體上還比較薄弱,多數企業仍以跟蹤模仿為主,不僅科學原創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少,而且缺少自主設計創造引領世界的產品、技術裝備和經營服務模式,總體上還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低中端。我們還不是制造強國,更不是一個創造強國。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全球經濟衰退和艱難復蘇的進程,必然會加速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進程。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4年的國情咨文中提出,要使下一次制造革命在美國發生。最近,制造強國德國推進實施以網絡智能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工業4.0”戰略。日本提出重點發展協同機器人和無人化工廠,以便進一步提升它在全球市場當中的競爭力。

隨著生產力要素成本的上升、西方發達國家回歸實體經濟,我國必將面臨發達國家重振高端制造和新興發展中國家低成本制造競爭的雙重挑戰,形勢還是很嚴峻的。我們必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自主集成創新,創造引領世界的產品、工藝裝備和經營服務模式,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引領推動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最終實現綠色低碳、科學智能、可持續發展。

二、什么是好設計

無論是科學研究、技術創新還是制造服務、商業營銷、房屋建造或者是城市規劃,凡是有目標的創新活動,實際上在實施之前必須先有創意和構思、設想與計劃,無一例外。所以,設計實際上就是提出創意,設定目標,并且通過計劃與規劃指導實施,滿足和引領多樣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的各類創新活動。設計是一切創造性實踐的先導和準備,設計本身實際上就是創意、創造,是綜合與系統的集成創新。設計蘊含著人們對未來夢想的追求,設計創造價值,設計創造人類美好的未來。

當然,隨著人類的文明發展進化,設計的價值也不斷拓展進化。一項好設計首先要滿足和創造應用功能。設計必須考慮產品在制造過程、包裝運輸、運行管理、經營服務的安全可靠與成本效益。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出現了蒸汽機、紡織機械、機床、火車、輪船等設計,它們體現和推動了工業社會注重功能效率的價值觀。

好設計必須要體現引領社會的價值取向。受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影響,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各個時期的設計體現出多樣的社會價值。比如文藝復興時代的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的設計風格,展現、推動了歐洲人文主義的復興。1919年成立的德國包豪斯設計學校,他們倡導面向大眾,采用新材料、標準化等方法來降低產品的造價,特別是強調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人而不是物,設計師是為社會工作,不是自我表現的藝術家,并且倡導團隊合作的精神。包豪斯設計理念主張技藝統一,培養技藝結合的設計人才,反映了當時德國工業社會注重制造品質、工藝技術,同時考慮經濟合理性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一直延續到今天,仍然影響著傳統的德國制造質量。

好設計還要體現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無論是日用品、家用電器、商用設備還是產業裝備,在設計創新結構功能的同時,還往往通過工業設計優化選材、色彩造型、人機功能等,展現產品的美學特征。好設計往往還可以創造和引領社會的時尚和設計取向。

好設計也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企業和設計師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這是工業社會后期形成的一種新的自然和社會道德倫理。

當然,好設計還可以為企業贏得競爭優勢,創造經濟和品牌的價值,創造新的市場。還可以創新制造和營銷服務模式,甚至改變產業和市場的整體格局。比如1908年福特公司設計推出了簡潔實用、便于維修的T型汽車,并且采用了流水線裝配,引入了泰勒制管理,大幅度降低了成本。當時每輛車的價格350美金左右,一般的家庭都能夠買得起。1921年銷售量已經占世界的50%以上。截止到1929年,累計銷售1500萬輛。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巨額利潤,也使福特成為當時全球汽車的第一品牌,更重要的是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使美國由此被譽為“車輪上的國家”。喬布斯領導的蘋果公司設計推出的系列產品創造了令人贊嘆的品牌價值,引領了智能終端的新時尚,也改變了人們的娛樂與生活。他創造的設計理念、設計風格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終端制造商能夠完全擺脫,這需要新的超越者。

三、創新設計導致科技和產業革命,推動人類文明進程

創新設計可以導致科學原創,導致新的重大發明與創造。1895年,英國物理學家威爾遜想要測量電子飛行的軌跡,但當時沒有辦法。有一次他休假登山,山大概有兩千多米高,因為山上的飽和蒸氣壓比較低,所以經常有云霧。他聯想到,在實驗室里是不是可以創造云霧室?云霧室后來成為探測、研究帶電粒子和射線徑跡的重要儀器,至少有6位科學家因為云霧室的實驗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創新設計還可以革新產業技術,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一個例子是微軟的比爾·蓋茨。他早在1973年就已經認識到了軟件的價值,認為好的軟件可以使電腦操作變得很簡單。而當時多數人還以為電腦必須要用很復雜的編程。當時,MIT的一位校長曾說,世界上只要8臺計算機就夠了,普通人不會使用計算機。但是比爾·蓋茨比較先知先覺,他認為只要有軟件解決了人機界面的問題,就可以使計算機被所有人使用。他領導設計開發了DOS系統,實際上是為IBM開發的,但是與IBM簽合同的時候,他設法爭取到了在IBM以外市場銷售的權利。結果第二年,比爾·蓋茨就靠IBM市場以外的軟件銷售賺了20億美金,淘到了第一桶金,后來推出了Windows,還推出了IE、搜索引擎、辦公軟件等。電腦操作系統的設計開發,不僅使比爾·蓋茨發了財,而且把電腦推到了每個人身邊,創造了財富,影響了時代,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下面講淘寶。淘寶為什么也是設計的案例?馬云創立領導阿里巴巴公司,在商業信用不發達的大環境中,設計并且建立了網絡信用體系:實名注冊,第三方支付,七天無條件退貨退款,更重要的是雙方互評信用,數據永久保留,這就是大數據,并嚴格監管,違規出局。因為有了信用體系的設計和實施,使得有了四億多網上交易的活躍用戶。在交易雙方不見面、產品實物看不見,只看到產品照片的情況下進行交易,這實際上是馬云設計并由阿里建立的信用體系在那里起作用,贏得了四億多人的信賴,創造了過萬億的年度交易,改變了中國商業的版圖和業態,創造了網上就業、創業的機會,帶動了物流,改變了億萬人民的生活。在現有大數據的基礎上,馬云又成功開辟了網絡金融、網絡保險業態。沒有這個信用大數據本底,網絡金融、網絡保險業態不可能成功。更重要的是,他的成功促進了金融業改革,推進了中國社會的信息化進程。

依托科學原創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創新設計可以導致產品、工藝技術和產業的變革。反過來,科學原創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需要依托創新設計。只有當核心技術重大突破與設計引領的重大系統集成相結合的時候,才能夠發生產業革命與人類文明的轉型。在這里,我要適當地修正一下過去科技史里所講的一個觀點,即蒸汽機的發明導致了第一次產業革命。我覺得這個說法至少不太全面,應該修正成為:蒸汽機和工作機器的發明與創新設計以及制造應用推廣導致了第一次產業革命。這才是比較客觀的。電機、電器、電力系統的創新設計、發明制造和普遍應用,使人類進入了電氣化時代。半導體、集成電路、計算機、因特網等創新設計、制造應用成為信息網絡時代的標志,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

四、設計的發展趨勢

與工業時代的產品不同,電子信息網絡時代設計的產品裝備已經不是僅僅屬于物理環境中孤立的、固化的產品和裝備,而是能感知、能升級、有智能的產品與創新。比如,蘋果手機及平板電腦,不是一個固化的產品,你可以不斷地開發它的新功能,可以不斷地通過全球網絡找到新的軟件來豐富它的功能、內容。云計算、大數據、網絡智能、分子剪裁與組裝、3D+X打印、激光與束流加工、生物與仿生技術、納米與低維材料等,將改變設計、研發、制造、服務的過程。有人認為,工業時代的設計還是有局限的,你要先想一想能不能制造出來,不能造的你就不能設計。有了3D打印和其他手段以后,你想得出來的基本上都能做出來,設計就更自由了。全球設計資源的共創分享、網絡協同設計、云計算、虛擬現實等將成為全新的創新設計的方式。在農業時代,設計師就是工匠,工匠就是設計師,兩者合一。在工業化時代,設計師分離出來成為職業設計師,跟工程師是分開的。到了信息網絡時代,又重新以新的方式整合起來,人人都可以參與設計過程。除了設計師外,制造工程師可以實時參與,銷售工程師也可以實時參與,使用者也可以實時參與。設計過程已變成了一個全球網絡交互合作的設計。對于創新設計、智能產品和系統,人們更加注重設計制造過程和運行服務的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用戶體驗和生態環境友好。

由于資源緊缺,生態環境破壞,全球氣候變化,使得綠色低碳、高效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人類共同的發展理念,設計成為綠色低碳、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源頭。因為設計往往決定了產品和系統全生命周期的資源能源消耗水平和排放的總水平,今后的設計觀念不是看產品制造過程中消耗了多少能量,也不是看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每小時要消耗多少燃油,而是要看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總的的影響究竟怎么樣。

未來的設計將不只是依靠個人或者單個團隊創意設計,它已經發展成為多領域多學科協同、全球網絡協同創新設計,不僅需要科學、藝術、工藝、成本、營銷、服務的綜合協調,還需要依靠包括科學技術、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生態環境等信息知識大數據支持的全球網絡協同創新。有許多信息看起來是不直接相關的,但從中挖掘出來的知識可能導致創造性的設計。

未來設計面對的不是局部市場,而是全球市場。未來設計不僅要滿足中高端多樣性、個性化的需求,還要滿足普羅大眾可分享、差異性的需求。未來設計必須要滿足和引領個性化、多樣性、定制式和全球綠色智能制造服務相結合的生產方式與協同方式。所以,未來的中國設計不是中國元素越多越好,而是要看在全球市場上占有份額是不是越多,占有的時間是不是越長。能走向世界的中國設計,才能真正代表中國。

未來社會和世界將是多元的、包容的、和諧的世界,所以未來的設計必須更加要注重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價值的和諧協調、綜合提升,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

以后的創新,不一定是“985工程”大學畢業生就一定做得最好。這種情況其實已經發生了。過去你進了MIT等名校,你就得到了其他人不能比擬的創新資源、創新信息?,F在有了網絡以后,信息的公開性、共享度大為提高了。所以,形勢正在發生變化。

五、實施創新設計戰略行動

談到創新,現在只念“老三條”不夠了,即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再創新,我認為,還要講創新設計。要增加對創新設計的投入,創造有利于設計創新的政策制度環境;保護知識產權,建立一套相應的體制機制;制定發展路線圖,實施創新設計的戰略行動;改革設計教育,不光是改革設計專業、設計學院的教育,還要改革所有的教育,在所有的學科里面都要引入創新設計的理念和思想,培養創新設計人才;要更好地發揮媒體的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尊重、鼓勵創新設計的良好文化氛圍,加快提升我國創新設計的能力與水平。

創新設計教育要以人為本,要從娃娃抓起。各級各類學校應該要著力培育創新設計的自信心、想象力與創造力,特別是娃娃,我們現在的問題是灌輸太多、模仿太多。改革設計教育,促進技術藝術、經濟社會、人文環境多學科的交叉融合,促進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復合型的創新設計人才,引導創新設計人才與產業、市場的緊密結合,與經營管理人才、創業人才的緊密合作。優化設計創新的團隊,提升創新設計的資源開放共享水平,為全社會網絡創客創造更加公平友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培育造就世界級的設計大師、各具特色的國際化的設計團隊和引領國際的設計流派。我覺得不是只想要引進設計大師,而是要致力于培育、造就設計大師。大師是很難引進來的,引進來時多也已經老了,也許只能夠講些老話了。

在全球智識網絡時代,創新設計必須要面向世界、開放合作。要在發掘、弘揚中國設計文化資源的同時,充分吸納集成國際的創新設計資源和成果,使中國設計的自信心、想象力、創造力得到更充分的激勵、提升和自由發揮,并且要以多種形式引進國際的優秀設計人才和智力,引進境外的資本來華投資創辦設計企業,鼓勵支持中國設計人才、成果、企業走向世界。也只有走向世界的中國設計才能代表中國設計。

浙江大學有求是創新的優良傳統,又比較早地創立了設計專業和設計學院,正在為建設有自身特色的國際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浙江省、長三角地區是改革開放的先行省區,觀念創新,政策措施有力,產業需求迫切,企業機制靈活,理所當然應該在創新設計、促進打造經濟升級版進程中繼續走在前頭,發揮引領與帶頭作用。希望中國的設計界與全社會各方面團結合作、共同努力,為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人類共同持續繁榮的美好未來譜寫中國設計、中國創造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夏魯惠]

設計美學讀后感范文第4篇

摘 要:歷經了工業文明的發展,人類社會步入了信息時代。1973年,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未來學家丹尼爾.貝爾在其著作《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中提到“后工業社會”認為此階段的社會主要是以無形的的知識作為消費核心,注重社會關系和社會結構的調整,商品的信息價值將迅速增長。因此,在此消費時代下,企業的競爭關系日趨激烈,為了在眾多的群里中脫穎而出,各家企業紛紛導入CI系統,借以提高其品牌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VI;美學;特征

一、CI系統概述

CI是Corprate Identity的簡稱,即企業識別系統。日本品牌形象設計專家中西元男說:“有意識地、計劃地、戰略地展現出企業所希望的形象,通過公司內外產生最佳經營環境,這種觀念的設計就叫CI”。簡言之:“為企業改頭換面,換血強身,就是CI?!盋I系統設計最早出現于20世紀30年代,分別由MI理念識別(Mind Identity)、BI行為識別(Behavior Identity)和VI視覺識別(Visual Idengtity)三大部分組成。企業理念識別即MI是整個CI系統的核心和靈魂,包含了企業統一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企業精神、人才管理策略、長期的發展戰略、企業口號、品牌定位等方面,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標語為“心系中華、有所作為”,華為公司自創立以來就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通過不懈的創新精神,現如今華為公司躋身于世界前五百強企業,而華為公司的員工更是把這種創新精神進取的精神作為日常工作的動力,可見一個企業的意識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員工的行為和態度,強化著企業的形象。企業行為識別即BI是企業與員工的行為規范,對內行動包含:員工教育(即服務態度、服務技巧、禮貌用語、工作態度、員工福利)和工作環境等;對外活動包含:市場調查、產品銷售、公共關系、流通政策、廣告宣傳、社會公益活動等,BI能夠促進員工更好的理解企業理念并貫穿于工作生活中,從而起到增強企業凝聚力的作用。企業視覺識別即VI是最能夠直觀地、具象地展現企業的個性與面貌精神,是基于MI、BI的基礎上加以視覺化、如企業在推廣過程中的標志、字體、標準色、輔助色、輔助圖形、吉祥物等,就是理念識別和行為識別的產物,實際上就是將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視覺符號,人們能夠通過企業形象識別系統清晰的感知到品牌的市場定位、精神面貌、文化理念、經營模式等相關信息,從而塑造出統一的視覺形象效果。人類社會自誕生以來就伴隨著“美“而開展活動,即審美活動,追溯人類社會的審美活動軌跡,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就有了審美活動。無論是人類祖先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在荒野燃起篝火跳舞,還是在寒風刺骨、饑寒交迫的邊疆,我國著名詩人王昌齡吟唱出:“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贊歌,這種審美活動也隨著社會的進步而產生變化。至今,不難發現美學存在于各個行業中,而企業視覺識別系統更是將“美學”貫穿于整個設計系統的始終。

二、VI設計的美學特征

1.真與美的結合

在哲學上,“真”即真理,表現為認識與客觀事實的符合。企業的“真”在哲學上,“真”即真理,表現為認識與客觀事實的符合。企業的“真”首先表現為尊重事實和客觀規律,進而大膽探求并堅持真理。而企業VI識別系統的“真”則表現為通過企業的視覺傳達部分,將企業的理念、經營方針、宗旨等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中國銀行的VI正是具備了好的設計的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原創也就是不抄襲、不模仿:第二,識別,即有個性,不雷同;第三,份屬,即合身份、創文化。而VI的美則表現在,當用統一的視覺形象來表達企業的目標、宗旨和企業哲學時,人所產生的一種審美心理感受其本質是人由于發現或進達于事物本質時而獲得的一種美感體驗。企業在運營中必須規劃以下幾件事:(a)我們是誰?(b)我們做什么?(c)我們如何做?(d)我們要朝哪里發展?在這里,真與美有機地結合起來。理論美學的創始人哈奇生(F.Hutche-son)曾對“美中寓真”這一證關系的審美特征給予充分的描述和歌頌,他說:“能夠讓我們在其中見到這樣一種迷人的具有統一性的多樣性,并由此在我們心目中產生非常巨大的愉悅。

2.系統性與動態性的結合

VI識別設計是由功能各異的多元子系統所構成的多元復合系統,是系統性和動態性相結合的審美整體。在哲學上,系統性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的部分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整體,它具有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功能性和穩定性等特點。與其他設計相比,VI設計之所以給人的印象更強烈、視覺效果更豐富,原因在于它所構成的是一個系統的視覺整體。在VI中,一切應用要素都以基礎要素為核心向外擴展。從視覺心理學上講,人的眼睛傾向于把任何個刺激式樣看成現有條件下最簡單的形狀。因為形狀和色彩表現的越體,它越具有簡單性,也越易于為人的眼睛所把握。皮亞杰對整體性和連貫性也有著深刻的分析,他說:“所謂整體性,是指內在的連貫性?,F代人生活節奏的加速以及生活方式的轉變,要求產品在銷售的過程中能夠瞬間傳達某種意義。企業的VI設計所塑造的美學形象作為這樣的符號體系,“展示著明確而清楚的視覺力結構,并通過這種生動形象的結構,使受眾得到較強的商品和事物獨特性的信息與感受?!彼鼈兪瞧髽I“產品的風格和它的審美傾向在一定文化背景下,通過工業生產,在產品上留下的時代信息和企業特征”。在市場中,消費者有時對企業的宗旨、價值觀的內涵無法直接了解,但通過企業的美學符號體系,企業內在的理念就可以潛移默化地以自身體驗的方式為消費者所接受和認同。正是這種理性與感性、言說性和非言說性的證統一,構成了V識別中的美感交融性,為企業的美學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實現途徑。

三、小結

VI企業識別設計以其本身的視覺形式美以及真與美、系統性和動態性、言說性和非言說性的有機結合的審美特征,最終雜株形成一種綜合表現力。企業VI識別不僅體現出企業獨特的美學風格,幫助消費者建立品牌意識,構成他們對產品和服務的評價依據,而且造成了特殊的符碼化消費,消費者“消費”符碼,是從符碼獲得一種價值或以此體現自己的身份和價值,從而獲取交往效益,或以此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實現自己的審美理想。

參考文獻

[1] (日)中西元男.創造現代企業的設計[M].中國攝影出版社,1994:34-40.

[2] 李澤厚.美的歷程[M].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10.

[3] (美)貝恩特·施密特,視覺與感受—營銷美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張靜蕓(1992),女,漢族,甘肅慶陽人,云南師范大學碩士,寧夏理工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數字媒體。

設計美學讀后感范文第5篇

一、產品設計美學的評價體系

產品的設計美學理論由喬納森教授和卡內基-梅隆教授合作設計的項目創建過程中提出, 并創造突破性的產品, 在他們的著作里介紹了圖形的定位技術, 顯示不同的產品設計造型, 同時在技術領域和藝術形式上實現定位和部件構造的結論, 盡管目前有許多高科技產品的競爭對手, 但是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需求還是以其第一印象作為主體的, 包括對產品功能上的選擇。他們尋找到了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 能夠反映自己對于產品造型設計的價值和質量, 從而用這些豐富的產品造型來裝飾我們的生活。藝術形式和技術特點成為我們對產品進行評價的必要條件, 基于這個評價系統下的技術可以應用于一體化的設計美學概念, 指導對產品的美學設計與量化指標進行綜合評定。

二、建立具體的描述和數學模型設計的審美評價標準

產品藝術設計的本質主要是源于工業設計的結果, 是人類在工業條件下按照現代實踐原理, 創造性的建立美學體系的過程, 給人們帶來非常敏銳的技術和藝術形式上的美感。美是藝術創造活動的基礎, 為新技術開發與創新的基本形式提供了一個實驗系統, 建立美學設計是產品設計中各種技術形式的完美融合, 在學生進行設計的節點上我們應該加強指導實踐, 讓消費者在使用產品的經驗上獲得啟迪和情感的享受。

1、技術美

在產品設計的技術美層次上, 實際更加注重產品的基礎功能, 也就是產品的使用功能, 產品加工生產工藝和材料運用上都要以實用為基礎, 在使用過程中與相關產品的關系 (例如一個按鈕、屏幕和語音指令等) 進行合理的邏輯關聯, 它的設計重點是實用的, 這是一種產品設計的理性思維體現。

2、形式美

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藝術設計, 由天然材料的材料屬性 (顏色、形狀、線條和聲音等) 以及它們的組合共同構成產品藝術設計的形式美, 在這個設計中重點顯示的產品的外觀將美的形式定義為符合人體工程學和美學體驗的情感, 在產品設計和服務的組合上符合人們的視覺和聽覺等多種感官的審美特征屬性, 注重人的認知、情感和思維的藝術靈感。

3、體驗美

實驗結果表明, 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 體驗美主要體現在產品的外觀質量和外觀感覺上表達特定的情感體驗, 形成了多產品的使用經驗, 這就帶來結合技術和經驗的審美形式, 一般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形成的, 這就是體驗美的前身。在18世紀哲學家鮑姆嘉通 (Baumgar-ten) 首先提出了美學體驗這個詞并將其含義改變為感官的滿足或感覺上的愉悅, 藝術作品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產生的, 即為了滿足人們感官的感覺。而在這里特指產品本身的在技術、人機理論及形式美學規律等方面的運用, 對消費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體驗的提升和挖掘, 也就是說產品通過一系列的具體功能效用和人機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適性以及形式美學規律的探究, 使人們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悅體驗, 從而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某種共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 人們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機械的、毫無生氣的物質滿足過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體驗享受。書中還提到了體驗經濟:體驗經濟是客戶的要求不僅是一種產品的服務, 他們還追求使用者的情緒感受, 產品設計依據美學的審美規律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產品設計的終極目標是平臺技術的發展, 人類文明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工業生產不斷進取的結果, 產品生存和發展的設計不僅是生產活動, 更可實現人的精神需求和獲得較多美好的心理體驗。

三、總結

產品設計就是以這樣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這是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和方法的準則按照藝術和審美規則設計獨特造型的表現形式, 美學的主題更廣泛和更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產品的藝術設計迫切需要人們了解關系產品的形式美學, 設計和制造具有現代美感的藝術形式。本文以技術—形式坐標系為基礎, 結合產品設計的美學準則, 將產品設計的美學評價歸納為技術美和形式美以及體驗美, 對設計評價標準指數型量化方法進行了初步研究, 以期提高工業設計美學評價的科學性與可行性。社會在進步, 人們的審美需求也在提高, 設計師只有根據設計美學的評價標準, 提倡人性化的情感體驗設計, 從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出發, 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發展, 立足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大環境之中。

摘要:產品藝術設計的本質是依照美學原理來建立產品的造型特征, 作為產品藝術設計中一項重要的評價標準, 只有通過技術情懷藝術完美結合的產品設計才是優秀的設計, 同時也能夠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趥鹘y的產品形狀技術基礎上, 設計的形式和內容都要以一定的藝術美學為指導, 從而能使消費者產生美的體驗, 對于產品設計當中的評價方法不能過于模糊, 定量和定性的評價標準對于產品設計的美觀度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同時也可以為產品設計提供設計美學與評價方面的支持。

關鍵詞:設計美學,評價,技術美,模糊評價

參考文獻

[1] 荊雷.設計藝術原理[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2012.

[2] 王介民.現代工業設計概論 (中英雙語)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5.

[3] 何曉佑.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0.4.

設計美學讀后感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設計與美學的基本概述,然后分析了建筑美學與建筑設計結合原則,最后分析了建筑設計和美學內容之間的結合。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建筑美學;建筑設計;結合

引言:

建筑美學對于建筑設計空間結構優化、綠色節能環保的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實際設計之中,設計者則需要在技術應用、設計理念等方面采取合適的策略,并結合本地區的地域特色、文化條件等開展合理設計分析,實現建筑設計與建筑美學的有效融合。

1建筑設計與美學的基本概述

從茅草屋到現在的高樓聳立,人們在建筑設計的創新變化上花費了很多心思,建筑設計每一次的發展都是在一定物質條件進步下實施的,美學在當中充當最后的添加劑。在以前,人們對所使用建筑的最大要求就是滿足實用性的功能,居住建筑只是人們遮風擋雨的地方,但是現在人們對于建筑更加注重美感。當今社會已經進入新時代,人們運用科學技術來完善建筑設計施工,進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F代建筑設計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就按照各項設計要求,將建造施工過程中和后期使用過程中所要面臨的問題做了提前的設想,并且提前預設好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通過文本說明和圖紙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得整個工程建設可以順利進行,建造的建筑物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F代建筑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將藝術美學運用到建筑設計中,而且對建筑整體形象有著決定性作用,并關系著城市的整體風貌,所以應重視美學在建筑設計當中的應用。

2建筑美學與建筑設計結合原則

2.1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就是將地域文化充分的展現出來,而在整體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格外關注地域和文化特點的有機融合和分析工作,因為地域文化比較多元化,并且不僅僅意味著傳統文化,在實際的地域文化中也在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更新與發展。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地域文化本身也在發生著各式各樣的轉變,相關文化的融合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地制宜的過程中需要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得整體的發展更加便利,也隨著人們對于建筑物水平要求的提升,而滿足實際的需求。

2.2生態性原則

在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信息時代,人們開始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明確了物質文明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建筑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將生態美學引入建筑設計具有重要意義。建筑形成的過程包括設計、施工等。建筑是否具有生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設計。設計者在設計中應考慮生態材料的選擇,在建筑結構的設計中,應同樣注重生態。因此,為了更好地體現建筑的生態美學,將自然形態引入建筑中,采用模塊化手段進行設計就顯得更為重要。

3建筑設計和美學內容之間的結合

3.1美學結合建筑設計

科學合理的設計與實踐美學應用有效合理的統一起來,新經驗的主觀判斷緊密結合,是保證建筑設計理念的最基本點。同時,在建筑整體風格部分的設計中,要尊重設計團隊的整體設計智慧和藝術魅力。通過設計實踐證明,建筑風格是建筑設計中的靈魂所在。通過對場地的分析,以及建筑功能分析,運用建筑技術和美學理論將建筑的藝術美完美呈現,是作為建筑師的基本素養,認識和更好地詮釋東方建筑的基本結構美學,在建筑語言的搜集上,應以古典主義為創作平臺,盡量保持建筑轉角的結構,準確定位建筑的門窗位置。這是提高建筑審美特征的基本保證。在印象主義的基礎上,設計建筑語言,設計更多的藝術建筑,提高建筑的審美情趣。在選擇建筑材料時,應注意理性與主觀性的結合。

3.2建筑設計與當地環境的融合

建筑理念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是對于當地環境的融合與發展,“天人合一”的理念需要充分的發揮出來。例如,內蒙古的標志就是草原文化、西藏就是高原和純凈藍天的象征,西湖就是杭州的代表等,一個地區的環境就是長期人為作用和互相影響的結果,自然環境經過了長期的積淀,既影響了人的生活環境,也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想要體現和融入地域文化,就應該先從自然環境的角度出發進行分析。例如,內蒙古人傳統的是馬背上的生活,其更加適應廣闊的環境,因此建筑物不能像傳統的建筑物一樣,需要在空間和層高方面進行擴展,以保證更加自由的室內活動空間,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蒙古包式的建筑物的設計也是現代建筑和地域文化結合的重要體現之一。另外,在蘇州園林水鄉更加體現了小橋流水的情懷和特色,也需要更加柔美的人文環境,因此在南方等區域的建筑物的設計應該減少棱角分明的建筑物體系,應該以傳統園林特色等為主題進行相應的改造等,這些都是建筑風格的探索和地域文化的延伸,呈現出鳥語花香的園林環境。

3.3結合的韻律性

韻律性更多的表現在美學上,美學上的韻律性是指物體的元素與元素之間重復出現之后形成的一種特征,這種特征在任何物體和任何事物中都有廣泛的存在。在當今時代的建筑設計中需要更加注重韻律性,通過有序或者無序的變化展現出來,給人們不同的美感。在建筑設計中建筑物本身存在著節奏性,能夠體現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同時通過具有韻律性的建筑物刺激視覺感官。建筑室內設計也可以通過對室內空間內部進行遮擋、封閉、鏤空等手段體現不同的層次感。在建筑設計和美學的相互影響下,通過應用韻律性達到建筑設計中所需的美學性,將二者之間相互融為一體給人以藝術美的呈現。

結束語:

建筑設計過程中如何結合建筑美學,這需要我們冷靜的思考,在具體設計方案中融入藝術特色來體現建筑美學精髓,使之設計作品達到甲方滿意,從而能夠改善城市面貌的建筑形體藝術,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內容,在這樣的前提下就需要設計師深入研究,做好美學和建筑設計之間的融合。使我們的建筑方案更加具有時代特色、更加具有地域特色、更加具有文化特色,成為這個時代的藝術特征。

參考文獻

[1]對于建筑設計中融入建筑美學的有關探討[J].趙微.居舍.2020(07)

[2]關于建筑美學與建筑設計結合的探析[J].馮軍.中華建設.2021(03)

[3]關于建筑美學與建筑設計結合的探析[J].程睿琳.建材與裝飾.2019(27)

上一篇:酸堿鹽教學設計范文下一篇:聲樂室管理制度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