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職教理論論文范文

2023-09-16

職教理論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在人的一生之中,學習是伴隨終身的,在進行成人在職教育工商管理類課程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而且人們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深刻。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模式非常開放,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辯論能力,并通過這種方式,完成教學目標,另外,案例教學法還具有非常強的時效性以及針對性,其在成人在職教育中以及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本篇文章就是針對案例教學法在成人在職教育工商管理類課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提高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加強成人在職教育工商管理類課程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成人在職教育 工商管理類 課程 應用分析

對于成人在職教育來說,其主要涉及到的方面基本上都是實際工作中的內容,其主要目的也是將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充分的應用在日常工作之中,提高成人的專業素質。在進行成人在職教育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加強成人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而且人們還能夠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應用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并從中從總結出屬于自己的工商管理方法。案例教學法在成人在職教育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過程中,教職人員應充分結合案例教學法的特點,提高科學性和規范性,保證案例教學具有非常強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從而提高成人在職教育工商管理類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水平。

1.正確把握其特性和要求是科學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關鍵

1.1研討是案例教學的主要形式,應具備創新性

案例教學改變過去理論教學的“一言堂”為“群言堂”,教師由以往的“領路人”變為“同路人”。在培養模式的定位上,將過去“學術型”變為“應用型”。這些形式上的變化,都要求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不斷創新。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學雙方“活學”“活教”。因此,搞案例教學要從思想上有充分的準備,以科學求實的認真態度做好各項教學準備工作,以創新思維開展案例研究活動,促進成人教育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改革。

1.2教學案例是教學的主要內容,要有較強的時效性。

一個好的教學案例,不但要求它能夠支持、融解理論原則,而且還必須有時代特色,有較強的代表性,使學習者有認同感。理論脫離實踐,不但不能指導現實工作,反而會變成為教條,阻礙實際工作的開展,在教學上也會使受教育者厭倦,施教者空洞,成為教學發展的“絆腳石”。如果教學案例陳舊,失去了檢驗理論的基礎,會使理論無的放矢。因此,案例應是一定時期實際工作的客觀反映,案例的運行機理就是管理中內在矛盾變化的規律。把教學案例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就是讓學員認識到這一時期普遍存在于管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及其特點,所教的理論原則也是這一時期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總結與概括。

2.開展案例教學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2.1案例研討要給學員的辯論留有空間

在課堂設計上,給學員廣闊的爭論空間,借以達到“不辯不明”的教學效果,如果每次教學都能有新論點產生,這才算一堂好的案例教學課。教師對課堂設計、案例選擇、辯論問題的提出,甚至研討、辯論中學員的挑選都需要認真通盤考慮,讓學員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在教師梳理出的結論中,也要讓學員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聯想。案例教學必須以討論為基礎,最后由教師通過充分陳述理由,引導學員歸于較為合理的結論,結論可以是多個答案,通過點出理論原則在教學案例中的啟示作用,教會學員從諸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通過解決主要矛盾問題,最終解決整個案例問題。

2.2案例教學必須達到啟迪學員思想的目的

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理論教教學方式進行對比的話,就會發現案例教學法具有更強的活力,其能夠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對專業知識進行有效的傳遞和反饋,使人們能夠通過對實際案例的討論,加深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所以,在利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應將其中的啟示作用充分的展現出來,教職人員應針對案例進行有效的分析,這個過程就能夠使人們學到一些工作經驗,同時也能夠對新知識進行學習,從而提高了人們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的能力。通過啟示方法,促使人們充分開發自己的思維,加強其對實際問題的剖析能力。

2.3注意案例教學經驗的總結和升華

在成人在職教育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中實際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應對教學經驗進行有效的積累,由于案例教學法使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想要提高其在課程教學中的實際作用,就需要不斷對其應用方式進行改進和完善,使其與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更加契合。在應用的時候,應積極吸取已經非常成熟的課程教學模式中的優點,不斷加快案例教學法的創新速度,提高應用效果。另外,在案例教學法應用的時候,還應該對先進的技術進行科學的運用,而且還應該對案例教學法的發展方向進行一定的控制,避免其一直按照過去的教學方式前進,從而提高成人在職教育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的質量。

3.總結

成人在職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為已經步入工作崗位的人們提供了再次系統學習的機會,在其中,工商管理類課程占據著主要位置。在進行成人在職教育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使人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都得到非常好的提升,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由于案例教學法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這兩個特點促使教學中的辯論教學形式非常豐富,通過辯論的教學形式能夠有效加強人們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和質量,使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也更加先進。

參考文獻

[1] 束莊健.基于CIPP模式的管理類課程參與式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10(05):164-165.

[2] 胡豐林,高亞超.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中情景模擬法的應用[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08(04):224-225.

[3] 趙巖,馮彩云,楊菁,高元平.面向教學與需求的高校管理類課程改革研究[J].時代教育,2015,03(10):106-107.

[4] 聶英,董娜,李英.管理類課程考試的職業能力培養:命題理念與方法[J].職業技術教育,2015,05(11):301-302.

職教理論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近年來,職業院校學生在學習機械類課程時存在學習動機不足的問題。本文探討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動機的具體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 學習動機 外來動機 內在動機 激發

0 引言

學習行為受動機支配,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沒有足夠的學習動機,就不能有效地進行學習。學習動機直接關系到學習的效果。機械類課程綜合性強,作為教育者,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外來動機,培養學生的內在動機。

1 外來動機的激發

在機械類課程課堂情境中,教師可以運用以下措施激發學生的外來動機。

(1)對學生提出明確而具體的學習目標,嚴格要求。沒有具體目標,學生就沒有學習方向。在預習、聽課、做作業時,教師要幫助學生確定具體目標。要考慮到個別差異。當目標與學生能力相稱且有挑戰性時,就可使學習動機處于最佳的激發狀態。

(2)利用教學的反饋環節激發學習動機。讓學生及時得知作業成績和考試成績,作業是教學中必須具有的反饋環節。利用反饋可以讓學生及時看見自己的進步、缺點和不足,激發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機。筆者在“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教學中發現每次知道自己成績的同學進步很快。

(3)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善于評價、表揚與批評。在批改作業時,一些老師只給分數,甚至只寫日期;一些老師根據學生的答案加上評語。還有些老師對學生作出特殊性評語,如:“好,繼續努力”。第二種方法針對答案中的優缺點作評定,效果很好。長期沒有評語的成績逐步變差??偠灾?,在批改作業時教師越細心,越詳細,越認真,則越能促進學生的學習。

學生得到正確評價,其學習動機就會得到激發。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評價、批評、表揚時要真實、真誠,還要講究方法。幫助鼓勵差生,引導和促進成績好的學生進一步努力學習。

(4)利用學習競賽激發學習興趣。學習競賽可以使學生之間產生對比,形成爭先恐后的學習風氣,可以有效激發學習積極性。但競賽不能太多,以免加重學生負擔。其次,要選擇好競賽的方式,使更多的學生都有得勝的機會。

2 內在動機的激發

把學習過程作為學習目標。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滿足,將學習當作愉快的活動,從而積極地學習。

2.1 采用設問的方法,引起學生的認知矛盾

在教學中提出一些用平常的方法和原有的知識不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將學生置身于與提問內容有關的情境中,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積極的思維。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問題要新穎有趣;盡量小而且具體;要有啟發性效果才會好。例如,在講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時,可以對擰斷的鑰匙、滑扣的螺栓、失效的齒輪、彎曲的自行車輻條進行設疑,教師提出“機械零件損壞的原因是什么?”得出使用性能達不到工作要求的結論,從而引出使用性能、力學性能的概念。學生在參與討論時,內在動機處于激發狀態。又如講“硬度”的測試方法時,就可通過先提問以下的問題來啟發學生:“給自行車打氣時,你是如何檢驗車胎的硬度的?”“你是怎樣比較大理石和玻璃的硬度那個大的?”“你是如何知道西紅柿的軟硬的?”通過學生對生活中熟悉問題的思考與回答,老師便可很自然地引出硬度測試的三種基本方法:壓入法如布氏硬度、維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劃痕法;回跳法。這樣學生便對硬度測試的原理有了比較具體的認識,再通過對不同測試方法具體條件、測試特點和應用范圍的講解,學生對新知識就產生了“一見如故”的感覺。

2.2 在某些章節采用學生自己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為主的學習方式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引導,這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當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產生了內在興趣,就會擁有自信,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學生認識到了學習的主要任務就是要獲得知識。在分析信息的過程中學生把有所發現作為一種自我激勵,從而自覺地把興趣投入到學習之中。在“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教學中,當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之后,教師事先準備兩張表格,將只標有性能特征,沒有材料名稱的表格1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指出那種材料具備制造表2所列出零件的條件,將表格填寫完整。學生在討論中可能會指出好幾種材料的性能特征符合制造條件,最后再與真實的金屬材料名稱(25鋼,45鋼,60鋼)相對照。這時學生自然會聯系到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工藝性能與鐵碳合金成分之間的關系,明白了相圖是選材的依據。在這種發現學習中,因為教學無固定程式所以顯得生動活潑,這就易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使之產生更強的學習興趣。

2.3 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如果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內在興趣,他們就會渴望獲得新知識,并且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培養學習興趣應做好以下幾點:

(1)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有些同學認為學好某門課程可能對就業沒用,有些同學因為課程內容有難度不容易理解而不敢嘗試,還有些同學放松自己而不努力。要解決好以上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并逐步培養其學習興趣。例如在處理第一種問題時可以讓學生明白知識的價值和學好這門課的意義;嘗試從簡單到復雜先掌握最基本的知識;課堂外個別談話,引導學生把興趣轉移到學習中來。

(2)學校要積極組織教研活動,幫助教師努力改進教學方法,采用新穎有趣的方法展示教學內容。

(3)創造條件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和學科興趣小組。例如運用所學知識到附近的機械廠解決實際問題;運用機械基礎課程中講的平面連桿機構中曲柄存在的條件自制曲柄搖桿機構,并在課堂上演示其工作過程,學生通過動手制作和演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4)教師要熱愛自己所教的課程,注意學科發展的最新成果并樂于和學生分享。這樣就會形成“老師愛教,學生愛學”的良好互動,使學生受到影響,學生慢慢對機械類課程產生興趣。

(5)教學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其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進一步對機械類課程產生穩定而濃厚的興趣。

2.4 利用興趣和動機的遷移

把學生從事其它活動的興趣和動機轉移到學習上來,產生學習的需要。每位同學都有其優點和興趣,教師要熟悉他們的興趣點,例如有些同學字寫得好,畫畫得好,利用這些興趣點和特長將之與學習聯系起來,轉化為機械制圖課程學習的興趣和需要。

3 結束語

總之,通過激發學習動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機械類課程時十分用心,成績不斷提高。

職教理論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EIP-CDIO強調的是只有將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培養有機結合,才能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更有發展前景的高級專業工程人才。我們認為在EIP-CDIO理念下通過以下途徑可以提升高職教師專業能力:轉變職業教育觀念,樹立大工程教育理念、融入EIP-CDIO,提高職業技術教學能力、具有教研科研能力,全面提高專業發展能力、搭建學校教育教學平臺,發展專業團隊建設,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樹立EIP-CDIO本土化過程中的人文素養觀。

關鍵詞: 高職教師; EIP-CDIO工程理念; 專業能力

隨著CDIO工程理念在我國的職業教育中的不斷深入,汕頭大學在2005年又將滲透了EIP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進行了改革,迄今為止效果比較明顯。楊叔子院士評價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中國本土化的CDIO,它繼承了中國優秀教育、文化傳統,緊密結合中國的現實,同時還需要實踐。面對新的形勢下,高職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成為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瓶頸。本文主要是研究將EIP-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師的專業能力中,更好的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

一、EIP-CDIO概念的界定

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CDIO培養大綱將工程畢業生的能力分為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大綱要求以綜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生在這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EIP-CDIO:滲透EIP理念的工程教育模式,EIP表示注重職業道德(Ethics)、講誠信(Integrity)和職業素質(Professionalism),強調做人與做事相結合,注重人文素質和道德品質的培養。

二、高職教師專業能力的內涵

教師的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是指在特定的方法引導下有目的、合理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并評價成果的能力高職教師專業發展標準中闡明,高職教師的專業能力(專業技能)主要反映為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品質。[1]教師的專業知識由其所教的專業知識和學科知識組成;教師的專業能力就是教師提供專業服務的能力,包含教師的教學技巧、教學能力和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以及所教學科的實踐能力所構成;教師的專業品質要比教師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來的抽象,很難定義。但卻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原動力,主要表現為教師對學生、對學校、對自身發展和對教育的基本態度和理念。因此,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點不在于學習專業知識,而在于提高專業能力和專業品質。這就是要求高職教師既要具備教育教學方面的專業能力又要具備執業技術方面的專業能力,還要具備專業品質方面的專業能力,即我們講的“雙師型”教師。根據目前的高職院校的調查以及高職教育的專業能力的標準,我們認為高職教師的專業能力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

(一)專業的理念

作為高職教師首先正確認識高職教育和高職教師在高職教育體系以及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作用,確立自己對高職教育和自身的專業的一個理性認識,從而發自內心的熱愛自己的專業,熱愛高職教育。專家認為,教師只有自身樹立了正確的專業理念,才能夠由衷的提高自身的教育行為,尋求各種途徑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使自己逐漸走向專業成熟。

(二)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能力

這是達到高等職業院校任職的最低學歷標準。高職教師自己必須掌握比較寬的綜合理論知識,能夠精通自己所教授的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的技能和扎實的基本功;同時作為高職教師還必須具有專業相關的專業實踐能力,持有相關的專業技能證書,能夠解決生產第一線的相關技術方面的疑難問題,有產業服務的能力。

(三)教學與科研的能力

高職教師必須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精通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能夠制定教學計劃、撰寫教案、選擇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同時還應該具有編寫教學講義、校本教材,立項開展教研和教改以及專業課題的研究能力,還具有撰寫教研教改論文、專業學術論文等科研能力。

(四)專業建設與專業發展能力

這項是針對高職教師中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的。要求高職骨干教師關心本專業的建設具備專業建設的理念和方法;專業帶頭人具有專業建設的能力,能根據市場進行專業調研、確立專業培養方案、建設實驗實訓室、指導學生就業和課外實踐等能力。

(五)組織協調和人際交往能力

高職培養的是技術應用型人才,所以高職教育必然與行業、產業、企業等建立廣泛密切的聯系,這就要求高職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協調和人際交往溝通的能力。故高職教師應時刻關注社會發展動向和行業的發展狀況。

三、高職教師專業能力現狀

隨著高校教師隊伍的規模不斷壯大,結構也不斷優化,但是由于我國高職教育起步晚,很多院校還是從中專校發展而來的,發展快,但是起點低、底子薄,使得高職教師專業能力發展遭遇瓶頸。隨著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到高等教育,這種缺失越來越明顯。[3]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職教師嚴重缺乏工程教育的理念和產業經驗

很多教師缺乏豐富的工程職場實踐經歷和企業的產業經歷,有沒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對高職教育的激情,培養的學生很難成為企業的工程師。

(二)重理論輕實踐,專業實踐教學能力不足

重視教授過程中理論知識的傳輸,輕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且缺乏對教學法研究和實踐,無法成為學生的未來職業生涯中的榜樣。

(三)缺乏專業團隊,欠缺溝通與交流

受傳統的教育機制影響,教師難以形成專業的團隊,教授的課程面很狹窄,且缺乏從事職業教育管理工作應具備的處理公共關系能力,年輕的老師本身缺乏情感教育。

(四)教研、科研能力缺失

研究能力僅僅停留在寫寫論文、做做學校里的課改等,很少能夠立項省部級課題、企業技術項目等,多數在完成學校的任務而已,缺乏創新,甚至還抄襲。

(五)對專業建設與專業發展關注不夠

大多數高職教師認為專業發展和專業建設只是系部領導、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的事情,不能及時學習跟進專業的前沿發展,沒有高職教師應有的職業情感和職業服務精神。

四、融入EIP-CDIO的高職教師專業能力的解決對策

高職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中的缺失,嚴重影響和制約了高職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借鑒汕頭大學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將EIP(職業道德Ethics、講誠信Integrity、職業素質Professionalism)的思想融入到培養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中,提出以下幾點解決對策:

(一)轉變職業教育觀念,樹立大工程教育理念

朱自清《教育的信仰》文中寫道:“教育者須對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對于他的上帝一樣;教育者須有健全的人格,尤須有深廣的愛;教育者須能犧牲自己,任勞任怨?!碑斍吧鐣洕鷮こ處熢诼殬I道德(Ethics)、誠信(Integrity)和職業素質(Professionalism)方面有著特別要求,故要將EIP-CDIO創新培養模式設計貫穿于高職教師的知識學習、能力培養、職業素質提升的全過程。[4]樹立大的工程教育理念,打破學科與專業局限性,拓寬基礎、開闊視野,堅持將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的工程觀。從而得以為社會培養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創新意識、團隊合作和管理能力的工程師。

(二)融入EIP-CDIO,提高職業技術教學能力

首先高職教師必須是本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具備從業資格),其次必須具備職業技術教學能力。職業技術教學能力是指專業教師培養學生技術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教育能力,對專業老師來講,主要是包含理論課程、實訓課程和實踐教學的開發能力,專業理論教學能力,技能教學能力。而技能教學能力往往是職業技師教學能力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關鍵。高職教師大多數都是經過傳統的高等學校教育取得學歷和學位的,課程的教育印象都是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的教學方式。更換教學思想,采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的工程理念,將自己對專業的熱情和對專業的精神滲透到專業教學中去 。教師只有先把自己用新的理念武裝起來,做到集理論與實踐一身的典范,才能夠培養出理論與應用能力俱佳的學生;只有老師自己做到講誠信與職業道德、職業素質并重,才能以身作則的影響學生成為新時代的具有工程理念的遵守職業操守職業素質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5]

(三)具有教研科研能力,全面提高專業發展能力

在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下必須掌握本專業件事的理論基礎和專門知識,能夠正確分析和評價該專業領域的職業活動和工作過程,將職業活動和工作過程融入到課程開發中,具有專業教材開發和編制能力,具有將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的新的專業課程開發和改革的能力。始終保持對職教理論最新發展的跟蹤學習,保持對教學實踐最新改革的不斷反思。

此外,高職教師還用具備科學研究的能力,有一定的專業發展能力。CDIO的工程理念要求教師具有“學校專業學者”的專業意識。高校專業教師必須具有進行相關應用型研究和開發型研究的能力,不能只寫寫論文,或申報一些簡單的課題就覺得自己已經是在搞科研了。[6]要有一定的組織生產、經營、創業和科技推廣的能力,比如和企業開展橫向課題研究,或者開發某項專利技術研究等;

(四)搭建學校教育教學平臺,發展專業團隊建設,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

要想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除了上述教師本身應該改變的外,學校也應為教師尋找專業發展的著力點,比如重點搭建技術研發和服務平臺,通過教研、科研部門進行科研項目的立項申請,鼓勵引導教師參與企業科學技術項目的研發工作和學校課程教學研究項目,通過結題驗收來認證教師專業能力的成長過程。健雄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推出多項鼓勵引導教師提升專業研究能力的舉措:開辦科技節,舉行各種科研講座,組織申報專業團隊建設,與企業合作加大老師參與橫向課題的機會等等,大大提高了專業教師對教研和科研的興趣。在課題申報中也實現了巨大突破:上半年有兩項橫向課題被立項為江蘇省教育廳重點課題。

(五)樹立EIP-CDIO本土化過程中的人文素養觀

高職專業教師必須深切理解EIP-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這是在CDIO的基礎上更加強調了職業誠信和職業道德的重要性,E代表職業道德,I代表職業誠信,P代表職業素質。從EIP-CDIO教育理念的培養構架中我們可以看到:高職教師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以及責任感是培養具有工程理念的國際化標準的工程師的首要條件,在某種程度上比工程理論知識和個人能力還要重要,而且企業在選擇用人時也特別注重這一點。由圖1可知:包含誠信、道德、人格和奉獻等方面的職業道德是位于整個框架的核心位置,而工程技術知識和職業技能則是分布在兩邊的。這說明只有將職業道德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頂梁柱,高職專業教師自己必須樹立這種工程師典型。比如我院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人文基礎、選修和專業三個層次的課程,分梯度培養工科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這樣對老師的專業能力相應就有了要求。另外,對于外語和藝術類學科,也可通過通識選修的方式擴大學生的視野,陶冶情操。[7]

五、結束語

EIP-CDIO強調的是只有將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培養有機結合,才能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更有發展前景的高級專業工程人才。融入EIP-CDIO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我院已深入人心,目前我院專業教師的專業能力也具有較大的提升。但是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沒有止境的,也不存在終點,對高職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有效途徑的探索也是要與時俱進的。除了借助政府、學院等外在干預,教師自身需不斷學習不斷提高。選擇適合并能夠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成長的方法和策略,無論對高職教師自身還是對整個高職教師隊伍來說,都是意義深遠的。

參考文獻:

[1] 楊曉陶. 高職教師專業能力探析[D]. 濟南:濟南大學,2008.

[2] 闞亞玲. 高職院校教師專業能力標準的研究[J].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2):29-32.

[3] 李鳳娟. 高職教師專業發展標準的現狀研究[D]. 黑龍江:黑龍江大學,2012.

[4] 曹淼孫,梁志星. 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專業教師的角色轉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88-91.

[5] 陳學鳳. 提升高職教師專業能力有效途徑探索[J].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96-99.

[6] 陳桂梅. 高職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有效途徑的探索[J]. 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106-108.

[7] 李芳麗. EIP-CDIO理念下高職工程圖學課程改革探索[J].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2(6):92-95.

[8] 徐丹琦,楊林生. 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教師專業能力探討[J]. 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9(2):42-44.

Key words: vocational teachers; EIP-CDIO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責任編輯:程勇)

職教理論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伴隨全球化的持續加深,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英語在日常交流、工作和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不少企業和單位在招聘人才時對英語水平的要求頗為注重。然而,在職業學校中,很多學生由于先前的英語基礎功底薄弱,導致他們在職教英語課堂上表現出不感興趣、效率低下和學習倦怠等狀態。本文意在針對職教英語課堂教學中常見的一些現象及問題,通過對職教英語教學實踐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切實可行的改善方法和途徑,力求將有效提升職教英語課堂教學落到實處。

【關鍵詞】職教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提升

【作者簡介】陳曉佩,江蘇省太倉中等專業學校。

一、英語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1.英語的使用范圍。據統計,全世界75%的電視節目使用英語;3/4的郵件用英語書寫;任何一個號稱是國際會議的,其工作語言一定會使用英語,而英語也是聯合國的正式工作語言。同時,許多官方和政府性質的文件、活動以及交流方式都使用英語;外貿交往、國際禮儀、書信函電、進出口文件、銀行文件語言等,都將英語作為標準通用語言。

2.英語對國家發展和國際合作的影響。伴隨G20峰會、金磚國家峰會等國際性合作的開展,英語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英語也有利于促進和深化國家間的友好關系,在各國的文化交流中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為交流工具,英語促進了中國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之間的相互合作,實現資源和信息共享,有助于中國向世界發達國家學習的同時,將中國的文化和精神傳向世界。

3.英語在職業教育領域中的作用和體現。對于職教學生,英語可能更加是支撐職業生涯的一種重要工具,甚至對一些專業來說,英語能力或許會完全左右學生職業的選擇和職業發展的前景。其次,英語還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的重要途徑。將近成年的學生心智發展不成熟,眼界不夠寬闊,對于世界的認識可能只局限于周遭和網絡環境,容易形成一種快餐思維,不利于以全面的眼光看待自身在社會中的角色和發展方向,而英語語言可以帶領學生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在不同環境的熏陶下形成健康、和諧、積極的人格,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二、職教英語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和問題

1.教學要求的模糊性。由于中職英語教學要求不明確——要低于普高英語教學要求,往往以實用性為原則卻讓教師難把握好教學標尺;其次,學生學習目標也不明確,故而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再者,中職英語教學和專業學習聯系不密切,教育專業化不明顯,依然一套教材統天下,很難做到專業對口,這樣的情況勢必給學生將來的就業服務帶來種種的問題。

2.教學方式的陳舊性。目前職教英語課堂中,仍有不少教師在用“舊瓶裝新酒”的教學方式,雖然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大環境的觸角延伸到了中職校,但相當部分的中職校教師仍在延用舊的教學方式——上課四步驟:讀單詞、講語法、講讀課文、做練習。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已經使中職校學生倍感枯燥乏味,消磨了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

3.學生學習的消極性。職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三分流或中考落榜的學生,文化課程基礎差普遍的共識。尤其是英語基礎薄弱,詞匯量、語法和句型等基礎知識和普高學生有著懸殊的差距。很多學生對學習英語已喪失興趣,同時缺乏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表現為懶得動嘴讀和動手寫,參與的積極性差。課堂上開小差和趴著睡覺的學生多,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這些現象都給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和挑戰。

三、有效提升職教英語課堂教學的方法和途徑

1.合理運用課程相關視頻資源,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菰锏膶W法是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熱情的主要因素。英語是純理論學習,內容很難生動有趣,在無法改變內容的情況下,只有通過改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簡單的多媒體課件和音頻資源已無法滿足生動形象的要求,故在英語教學中可加入一些相關視頻資源,將聲、形、情景完美融合,創造貼合實際且有趣的英語語境,緩解學生對英語的恐懼心理,提升他們的興趣,以及培養英語學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2.開展長期分組合作競爭學習,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保持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英語學習不可或缺,而良好的合作競爭意識有利于提高這種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職教英語課堂教學中,分組學習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和培養良好的辯證能力,不局限于已有思維和教師的思路,從多元入手,去探取學習新思路和方法。其次,分組學習可以從團隊意識及合作競爭意識兩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激勵學習任務的完成。

3.以聽、說兩方面為抓手,從實踐角度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澳苈爼f”是英語學習的基石,聽力和口語是英語中最關鍵的兩大學習能力,這兩大能力的落實則是為了最終能夠使用英語。因此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實踐是最為有效的切入口。中國式英語教學的普遍現象是應試英語——英語卷面成績十分優秀,卻難以開口、羞于開口,導致該現象其實并不是英語知識掌握的缺失,而是在教學中忽視了英語知識的實踐要求。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向學生不斷傳遞學習英語的理念,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強調英語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是用來交流溝通的敲門磚,而非單純為了應試。要想靈活使用英語就得強抓聽和說,只有“能說會聽”,將其融合到實際運用中,英語能力自然就有所提升。

總之,英語教學并非一項朝夕就能達成的工程,職教英語教學尤甚。在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實踐運用能力方面,職教英語教師只要方向明確,矢志不渝地投身于職教英語課堂教改中,勇于探索、多方位嘗試、大刀闊斧地實踐,就一定能形成職教英語自身的教學特色和亮點,結出豐碩的教學成果。

職教理論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 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改革;目標定位

一、教學目標準確定位,正視現狀,和專業結合

職業學校教育根本屬性的核心內涵是職業學校的職業教育,而非基礎教育內涵。學生能力上的差異也決定了這一點:他們不可能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都深入兼顧,因此扎扎實實掌握職業技能是他們面向未來的合理選擇。這也是職校區別于普通高中而賴以生存的基礎。中職語文教學也應定位于此,語文作為其中的一門文化基礎課,應和專業相結合,和學生相結合,才能發揮其在職校的真正作用。 和專業結合,教材先行。教材編排應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內容力求做到典范性、時代性、實用性、趣味性的統一,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考慮中職生就業、從業、創業的需要,以及認知特點和情感心理,實現課本學本化。要讓課文內容和專業貼近,課文思想和專業互融,口語、寫作為就業鋪墊。

二、語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思維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追求著一個“同”:同一的答案。這樣的教學,學生要做的只是接受教師的“標準答案”,盡管這些“標準答案”無疑可置,但這嚴重地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純粹的講解絕不能代替學生個性化的體驗,教學中不能剝奪學生的發言權,尤其作為職高學生,他們無法做到只記不動的聽課狀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變求“同”為求“異”。學生在與文本進行對話之后,必然會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也就是說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同,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也會不同,所以對于同一文本,甚至同一語段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師不能以自己的認知、理解、感悟來替代學生異彩紛呈的思維,應積極倡導學生去自我感悟、品味其中的感情。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而不是壓抑學生的個性,要求學生與自己的觀點一致。

三、教學方法應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

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當務之急是正確處理“導”與“學”的關系,切實抓好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參與意識,是尊重職業教育規律的體現,也是我們對過去的語文教學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選擇。過去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是絕對的權威,語文教學走進了“高消耗、重負擔、低質量”的死胡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應講練結合、以練為主。

(1)讓學生的手動起來。在課堂上,我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獲取知識、掌握學習方法,還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2)讓學生的口動起來。針對職專學生不愿主動發言的狀況,可以采用小組討論、在班內交流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在每一次討論交流中得到鍛煉。在教學中我采用了自讀、提讀、齊讀、小組分工誦讀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的口動起來,這樣既營造了一種好的學習氛圍,又能讓每一個同學都有自我鍛煉的機會。

四、突出“雙性”,激活職業語文教學

面對新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中職語文教學理應與時俱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新理念,培養市場經濟形勢下適應社會需要的優秀學生。

突出開放性,全面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

職業教育的體系是開放的,語文教學作為它的一個子系統,更應該是全方位立體化的開放系統。

(1)教學手段應由“單一化”,轉向“多樣化”??茖W技術的迅猛發展將人們帶進了信息時代,培養學生能夠快速全面地獲取信息的能力,已成為時代的必然。因此,必須改變“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講到底”的傳統教學,充分利用綜合化的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變“灌輸”為“激發”,調動學生運用多種感覺接受信息。

(2)教學方法應由“模式化”轉向“靈活化”。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服務的,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體系,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也就不同,即使相同的教學任務,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學中,必須隨著眾多教學因素的發展變化靈活運用最優化的教學方法?;騿l學生想象,進行探究式教學;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答,進行合作性教學、啟發式教學,等等。唯有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求活動,使其永遠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總之,我們應當充分認識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性,規范和促進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學會利用新的教學方法更好地為中職語文教學服務,提高教師的科研素養,努力成為優秀的中職語文教師。

參考文獻:

[1] 趙旭燕.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改革[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

[2]郝超.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的探索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7

職教理論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隨著近年來職業教育的課程和教學改革,職教教師所應具備的職業技術能力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如何促進職教教師的職業技術能力,是職教教師教育尤其應該關注的問題。職教教師教育中職業技術類課程體系和內容的構建,是促進教師職業技術能力的重要途徑。職業技術類課程的實施還需要在實施主體、運行機制、人員配備、學科發展等方面有所保障。

關鍵詞 職業技術能力;職業技術類課程;職教教師教育

隨著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大力發展,職教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也逐漸從教師隊伍的數量發展、學歷提升轉變為職教教師的素質提高。作為職教教師隊伍建設重要措施和教師素質提高途徑的教師教育在近年來得到了很大重視,如職教教師培訓資源的開發和培訓計劃的實施等。我國職教教師教育的特點被歸納為三性:學術性、技術性和師范性。三性特點下的職教教師教育促進了教師專業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但國家近年來所強調的企業實踐能力在現有的教師教育模式下未能得到很好促進,相關的實踐模式和課程也未能在總體理念的指導下得到有效發展??此聘郊拥钠髽I實踐能力實際上應該是指向“三性”中的“技術性”或“職業技術性”。職教教師的職業技術能力是除(學科)專業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之外尤為重要和關鍵的能力,而當前由于對“技術性”的誤讀,如將其理解為“工程技術性”,導致教師的職業技術能力一直沒有得到系統提升。職教教師職業技術能力的提升應當與三性特點下的教師教育模式和內容實現融合發展,職教教師教育中的職業技術類課程模式和內容也應進行系統開發。

一、提升職教教師職業技術能力的重要性

(一)國家政策文件的重視

近年來,教育部出臺了各項關于職教教師企業實踐的政策文件?!督逃筷P于建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的意見》(教職成[2006]11號)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實習指導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以上時間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1]?!督逃?、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意見》(教職成[2011]14號)中也指出,2011~2015年支持2萬名中等職業學校青年教師到企業實踐,利用企業設備、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優勢,提高教師的產業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支持職業院校設立一批實踐能力較強的兼職教師崗位,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高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水平[2]?!督逃筷P于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制度的意見》(教職成[2011]16號)中指出,改革職業教育師范生培養制度,強化實踐實習環節,優化培養過程;培養院校要不斷優化職業教育師范生培養模式,加強與行業企業、職業學校的合作,強化企業實踐和職業學校實習環節。職業教育師范生在校期間至少應有半年時間到企業實踐和職業學校實習。進一步完善“雙證書”制度,職業教育師范生畢業時,既要取得教師資格證書,也要取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3]。

從近年的各項相關政策中可見:除了職教教師入職階段和職后培訓階段需要定期進行企業實踐外,職前培養階段也需要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加強企業實踐環節,取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此外,還需要支持引進高技能人才作為職校的兼職教師。因此,鑒于職教教師的企業實踐能力,即職業技術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將其切實貫徹于職教教師教育的各階段之中。

(二)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

當前,深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體現為“五個對接”,即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由此可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需要實現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世界的對接,所培養的人才規格要能夠滿足職業世界的要求。因此,職教教師首先應當了解職業世界的要求,具備相應的職業技術能力。具體包括:了解相關產業和行業的發展,熟悉相應職業崗位的內容和要求;將職業新要求和職業標準內容融入到課程內容的設計、實施和評價中;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工作過程為基礎的教學邏輯,提升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使學生獲得相應的真正具有價值的職業資格證書;根據產業發展和人才發展的需要,為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教育部教師司發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要求,職教教師在教學和育人過程中,應把專業理論與職業實踐相結合、職業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4]。其中的“職業實踐”指的是技術工人的職業實踐。相應地,職教教師應當了解和掌握該職業實踐,獲得職業技術實踐能力。

因此,職教教師除了要具備傳統高等教育所培養的專業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外,更要具有跨界的職業技術能力。這是跨界的職業教育世界的現實要求,而職教教師教育更應該為職教教師的職業要求作好準備。

(三)職教教師專業化的需求

由于職業教育中理論與實踐、職業教育與職業工作的密切關系,職教教師職業也具有特殊性,與普教教師職業及其他非教師職業相比具有其不可替代性。職教教師的專業化,除了職教教師教學專業化之外,還要求職教教師的培養培訓具有專業化的特點。職教教師教育除了應具有高校普通專業的學術性和普通師范專業的師范性,還需具有職業技術性和職業師范性,更需具有三性融合的特點。這也是職教教師教育的特殊之處,是區別于其他高等教育專業的根本特點。專業化的職教教師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通過專業化的職教教師教育才能形成。職教教師的職業技術能力是職教教師專業化的顯著特點之一,是職教教師不能被其他高等教育畢業生所能代替的重要特征。真正理解并提升職教教師的職業技術能力,并將三性特點下的能力實現一體化的融合促進,職教教師的專業化程度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也要求,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要具有企事業單位工作經歷或實踐經驗并達到一定的職業技能水平[5]?!稑藴省分谢緝热莸摹皩I知識”要求職教教師具備“職業背景知識”:了解所在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相關行業現狀趨勢與人才需求、世界技術技能前沿水平等基本情況;了解所教專業與相關職業的關系;掌握所教專業涉及的職業資格及其標準等[6]??梢?,職業技術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已成為國家層面職教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內容和要求。這也是職教教師教育中需要重視的內容。

二、提升職教教師職業技術能力的途徑

(一)職教教師教育中三性融合特點的體現

職教教師教育的三性中,尤其是“技術性/職業性”的概念時常有不同的理解?!凹夹g性”通常被理解為專業技術性或工程技術性,而非“職業技術性”,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技術體系?!奥殬I性”通常被理解為教師的職業性,與職教教師教育的“職業性”有所混淆。職教教師職業是專業性職業/專門化職業,包含“Profession”的涵義,其職業性與職教教師教育中的“職業性”是有本質區別的。職教教師教育中“職業性”的職業指的是職業技術工人的職業,而他們的職業包含“Occupation/Vocation”的涵義。因此,針對職業教育的職業功能特征,職教教師教育的“職業性”要求所培養的職教教師對技術工人的職業世界和職業活動有所了解,對職業活動所涉及的知識、技能和素養有所掌握,對職業世界的繼續發展也能有所促進。因此,職教教師教育應當努力培養教師的職業技術知識和職業實踐能力,并將該能力的提升融合進教師教育的各個方面和整個過程。在職教教師教育的整個體系中,需要整體體現出三性的特點。同時,在各個內容體系中也需體現出學術性與職業性、職業性與師范性、學術性與師范性的融合。

(二)職教教師教育中職業技術類課程的構建

之所以將職教教師教育中的職業技術類課程單獨列出,并將其與專業科學類課程進行并列,是因為職業性技術與工程性技術之間的區別。盡管兩者在名稱上近似,有相交的部分,但是仍具有各自不同的部分和含義。從理論上講,職業性技術與工程性技術最大的區別在于理論體系的不同,即職業性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反映的是職業技術工人的職業實踐,而工程性技術反映的是工程師和工程學家的科學職業實踐。因此,職業性技術發展必須克服工程學科在實踐中的局限性。需要指出的是,只有職業性技術才是現代職業教育培訓的重點內容[7]。因而,職教教師除了需要掌握部分工程性技術之外,還需要獲得一定的職業性技術。職教教師教育中,職業性技術內容的補充也是必需的。

職教教師教育中職業技術類課程的構建有利于使職教教師系統掌握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術,并有助于教師專業科學和職業教育教學的學習,進而提升職教教師的職業技術能力和綜合能力。職業技術類課程也聯結了師資培養培訓機構、職業學校和職業世界三者之間,為三者的合作發展提供契機,更好地服務于職教教師和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三、職教教師職業技術類課程的結構和內容

(一)職教教師教育的課程體系

為培養具有“雙師”特點的職教師資,職教教師教育中需強化作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和作為相當于技師的職業技術實踐能力培養。因此,構建三性融合的職教教師教育課程對職教教師雙師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傳統的職教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大致包含三類課程:公共基礎類課程、專業科學類課程和職業師范類課程。各類課程均涉及課程的理論和實踐部分。而職業技術類課程或者部分歸屬于專業科學類課程,或者該類課程的比例很小。為提升未來職教教師的職業技術能力,建議職教教師教育的課程體系中還應包括職業技術類課程,詳見圖1。四類課程的開發、實施和評價需要有三類主體的參與,包含作為職教師資培養單位的高校相關院系、作為職教師資用人單位的職業學校、作為職校學生用人單位的行業企業的參與和投入。

圖1 三性特點下職教教師教育的課程體系

為體現職教教師教育的三性特征,除了高等教育共同的“公共基礎類課程”之外,職教教師職前培養課程體系內還應包含“專業科學類課程”、“職業技術類課程”和“職業師范類課程”。這三類課程分別對應學術性、(職業)技術性、師范性,但又不是完全割裂的課程類別。在總體上,它們是體現三性特點的課程整體;在各自領域中,它們又是相互融合的,如專業科學與職業技術在技術上有交叉的部分,職業技術與職業師范在職業上有共同的部分,而專業科學和職業師范在專業或學科教育教學上又有相關的部分。職教師資教育中的“公共基礎類課程”和“專業科學類課程”與非師范專業學生的課程內容大致相同,只需要進行適量的縮減或整合,以滿足其他兩類職教師資特色課程的教學安排。體現職教師資職業技術性的“職業技術類課程”能夠使未來職教教師理解和掌握未來的職校教學內容,具體通過職業理論課程(如職業技術導論)和職業實踐課程(如職業技術實訓、企業實踐)來實現;而體現職教師資教育教學能力的“職業師范類課程”則能夠使未來職教教師掌握如何傳授適宜教育教學內容的理論與實踐,具體通過職業教育學課程、職教教師基本技能、職業/專業教學論等來實現。

(二)職業技術類課程的結構和內容

職業技術類課程中既包含職業理論課程,又包含職業實踐課程;既有職業技術導入類的概覽課程,又有職業技術實踐類的深化課程。該類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理論基礎、綜合實訓、企業實踐。具體包含職業技術導論、職業技術實訓和企業實踐等課程,詳見表1。例如,職業技術導論課程作為職業技術理論基礎,為未來職教師資提供關于職業、工作過程、職業工作研究方法/職業資格研究方法等知識;職業技術實訓課程則是為“雙師型”職教教師的“技師”水平做準備,將職業標準內容作為職教教師培養的教學內容,為未來職教師資提供關于職業技術工人的技能技術實踐鍛煉,使他們在職前階段至少具備高級工水平的技術能力,在職后階段進而達到技師水平的技術能力;企業實踐課程則是為未來職教教師有效利用企業工作內容進行技術工人培養做準備,為未來教師聯系企業實際進行課程教學和企業服務提供實踐機會,包含職教教師的企業認識實習和崗位實習,使他們了解企業生產組織方式和工藝流程,掌握職業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知識,運用職業工作研究方法進行職業工作調研和總結。這也為職教教師創造了進入職校之前的良好的企業聯系和實踐能力。為跟隨行業企業的發展,職教教師在職后也需定期進行企業實踐。

職業技術類課程主要是培養職教教師的職業理念,促進教師的行業溝通與合作能力、行業實踐能力、行業服務能力,使教師了解和掌握職業工作過程知識。此外,在職教教師培訓中,職業技術類課程的內容作為職教教師的培訓內容也是需要的。如果職業技術類課程在職前階段由于模式、學時、內容等因素較難實現,亦可考慮將其放到職教教師入職培訓或職后培訓中,作為模塊化課程針對教師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實施。

表1 職業技術類課程的結構和內容

四、職教教師職業技術類課程實施的保障條件

(一)實施主體

職教師資培養高校和行業企業是實施職業技術類課程的主體。職業技術類課程中作為理論基礎和綜合實訓部分的內容主要由高校負責完成,行業企業參與;作為企業實踐部分的內容主要由行業企業負責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術實踐,高校負責學生的管理和后續的反思和評價。建議建立針對職教師資培養校企合作的專業委員會,組成人員包括高校相關院系的教學負責人、專業教師、企業校企合作項目負責人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

(二)運行機制

高校和企業相關人員在人才培養方案的框架下共同制定職業技術類課程的課程大綱、共同開發核心課程內容和編寫特色教材、共同打造師資隊伍建設計劃、實施和評價教學。例如,高校通過與行業企業的深層次合作,成立職教師資職業技術實訓(高級工/技師)課題組,負責**高級工/技師職業技術實訓系列教程的編寫,由校企共同組織和實施。

(三)人員配備

與傳統經典的高校專業科學理論與實踐不同,為勝任職業技術類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相關的高校專業教師還需通過繼續教育的方式,如職業技術理論的學習、企業實踐等,來獲得相關的職業技術知識和能力。同時,高校也可考慮聘請相關的企業兼職教師,利用他們在職業技術方面的已有優勢,共同培養未來的職教教師。

(四)學科發展

區別于培養工程師的工程科學或培養其他專業性職業人才的專業科學,適合于培養職業技術領域人才的職業科學還沒有建立。職業教育發達國家如德國對此已經有了一定的探討和發展。雖然職業技術科學的建立在理論和實踐層面都面臨著諸多困難,但為提升教師的職業技術能力,在職教師資教育中補充與職業技術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內容,卻是必要的,也是值得嘗試的。由于職業技術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在我國還處于認識階段,相關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需要對其繼續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

上一篇:邊坡支護技術論文范文下一篇:大學生壓力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