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歷程范文

2024-03-27

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歷程范文第1篇

1.1 土地改革階段 (1949~1952年)

新中國剛剛成立, 百廢待興。此時的中國農村人口占到了絕大部分, 農業的發展狀況, 直接關系到我國初建政權的穩固。加上連年的戰亂和土地破壞, 廣大農民迫切需要穩定的環境恢復生產, 面對龐大的糧食需求壓力, 優先解決農民吃飯問題是關鍵, 因此, 這一時期恢復農業生產成為重中之重。最終歷史證明, 土改的成效是空前的。從1949年到1952年, 全國糧食年平均遞增13.14%, 棉花遞增43.15%, 而這一發展速度是空前的, 取得的成果是偉大的。這三年農業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恢復農業生產, 而土地改革的實施以及農業的恢復為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開了一個好頭, 也為新中國的建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1.2 摸著石頭過河經驗積累階段 (1953~1977年)

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 “我們對于農業是比較注重的。發展了農業, 相當地保證了發展工業所需要的糧食和原料”, 這基本上就為土改后的中國農業發展定了一個基本的調子。特定的歷史時期, 從國家的戰略和全局角度出發, 工業化是此時國家發展的核心, 所以農業的定位只能是為工業化服務。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農業合作化的探索和實踐高潮, 使農民不再是單干的私有制農民。國家迫切想要解決農業問題, 為了趕超過分追求了速度, 在農業政策上開始走偏, “大躍進”等運動的開展對農業的打擊是巨大而深遠的, 慘痛的教訓也為我國農業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歷史經驗。

在1961至1965這幾年里, 吸取了教訓之后農業上開始進入調整階段。面對國情的變化積極的調整農業政策, 很快收到成效, 農業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其后又有了長達十幾年的農業學大寨運動。這個階段的農業政策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經濟發展措施和手段, 而是將農業生產與階級斗爭聯系在了一起, 政策失去了它的功能和效益, 一定程度上淪為了一些人進行階級斗爭的工具。

回首這一時期, 是混亂和曲折相伴, 探索和前進并行。正是因為有了這段坎坷的歷史, 才豐富了我們關于農業發展的理論儲備和實踐經驗。理論的每一步發展都和實踐的探索分不開, 實踐的每一次探索也和理論的指引緊密聯系在一起。這二十多年來整體上強調平均主義, 貫徹“以糧為綱”, 反對利用物資刺激提高生產效率。部分農業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 但受到政治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過多, 最終偏離了經濟發展的軌道。

2 從土地問題和糧食安全視角下看我國農業政策

研究我國的農業政策演變歷程, 最重要的主線就是土地問題, 土地制度也始終貫穿于我國的農業政策改革中。我國的土地制度發展至今, 經歷了三次大的變遷。建國初期實現了土地的私有私營, 其后發展到土地的公有公營, 最后變成公有私營。對應的法律《土地管理法》也經歷了三次修改, 基本確立了以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為核心的土地權力制度。土地制度改革的好, 不僅能兼顧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的利益, 實現共享改革“紅利”, 而且土地制度改革本身就是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最好的樣本。

經過時代的發展, 在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全球貿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 傳統的“糧食安全”觀念顯然已經不符合當下我國的基本國情, 過去強調自給自足和豐衣足食的理念也已然過時, 在滿足基本溫飽需求以后廣大民眾開始對農產品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新時期的我們需要符合時代潮流的糧食安全觀。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明確了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同志就糧食安全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 強調“糧食安全要靠自己”,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從國家層面上已經提出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以及“谷物基本自給, 口糧絕對安全”的國家糧食安全新目標。

摘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保障,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駕護航。建國后從土地改革入手, 經歷了公社化集體化時代, 才有了農民自創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到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的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對我國農業政策探索之路的分析, 結合土地問題和糧食安全視角下的農業政策變遷, 提出農業政策未來發展的一些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土地改革,農業政策,農民,糧食安全

參考文獻

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歷程范文第2篇

20世紀80年代是我國國民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早期,金融市場領域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引進市場經濟金融體系的基本結構。

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大一統”的金融體系中只有人民銀行一家。當時金融體系最明顯的特征是,人民銀行既管宏觀平衡,又提供商業性金融服務。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改變這一金融組織體系結構,通過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機構,將中央銀行和商業性金融體系分開,構建一個所謂雙層銀行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中央銀行專注于宏觀調控、金融監管和為銀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務;商業性金融機構則從人民銀行獨立出來,面向企業和居民提供商業性金融服務。具體而言,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以及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都是在20世紀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復建立的。建設銀行過去服務于財政功能;中國銀行在恢復設立之前實際上是人民銀行內部的國際局(對外加掛一個牌子);農業銀行當時是一塊虛的牌子;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過去只做進出口方面涉及的貨運險,是人民銀行和財政部的下屬機構。

與此同時,80年代還在探索證券交易。當時沒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個別證券營業部試點開展了證券交易。

二,20世紀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基本框架

20世紀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發展以黨的十四大和十四屆三中全會為根據,與國家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的金融市場和組織結構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專業銀行轉向商業銀行。當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四大國有銀行和交通銀行都已經成立了,但四大行還是專業銀行,分別服務于工商業、農業、國際業務和項目建設等行業或領域,相互之間沒有充分的競爭。這顯然不符合競爭性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同時也難以進行調控。并且,如果國家在某一領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業發不出工資,國家要求給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須負責自己領域的政策性業務。這不僅不利于銀行業的發展,也不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市場主體的健康發展?;谶@種考慮,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銀行,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專門承擔政策性服務,四大行只承擔商業性業務,同時四大行不再按專業領域劃分業務,相互之間可以交叉、競爭,以便改進服務。

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變的另一重要背景是,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國有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即建立以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基本特征的公司組織結構和初步的治理框架。當時就有一個問題,如果現代企業制度也適用于這些大型國有銀行,那么這些專業銀行也要像國有企業改革一樣,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改變專業銀行的性質,變為市場競爭主體,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來運營管理。

其次,這一時期建立了證券市場。1990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國家層面成立了證券委和證監會,后來證券委的發行審核功能合并進了證監會。 再次,保險業取得較快發展,特別是壽險開始初步發展。1998年,專門成立了中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最后,在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改革發展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宏觀調控框架,明確了當時國家計委、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各自功能,宏觀調控從直接調控加快轉向間接調控。

亞洲金融風波期間:整頓與應對沖擊

泰國在1997年上半年就開始出現問題,到下半年金融危機跡象就比較明顯了。亞洲金融風波對中國造成的影響持續了4~5年的時間。亞洲金融風波期間,中國金融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進行金融整頓。當時處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早期,金融領域有很多混亂的情況。特別是,由于會計標準沒有建立,商業銀行貸款分類方法不科學,財務紀律不規范,資本金也不充足,使得在亞洲金融風波影響下,相當一部分金融機構經營不下去,甚至關閉破產,廣國投事件是最重要的案例。

另外,為應對亞洲金融風波沖擊,我國調整了金融體系的結構。就整個經濟體制改革而言,需要在適當分權的基礎上,建立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合理關系,但是在金融調控方面,還是需要進行垂直管理。因此,1997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對金融體系的組織結構做了調整。 再有,金融業配合國家對亞洲金融風波造成的重大沖擊進行恢復。為應對危機沖擊,當時推出了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經濟刺激計劃,財政和金融部門都要配合這方面工作。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國有企業脫困。受亞洲金融風波影響,國有企業困難比較明顯,因此國家推出國有企業“三年脫困”計劃。其實,當時銀行業也相當困難,不良資產大概在25%~45%,損失也很大。但國有企業涉及更多人就業,問題更加緊迫。因此,國家通過債轉股減輕國有企業債務負擔,成立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剝離大型銀行不良資產,幫助國有企業休養生息,走出亞洲金融風波帶來的大量下崗和效益下滑的困境。這些措施實際上是由金融系統先承擔更大的損失,等國有企業狀況好轉后,金融業還得回頭再來收拾遺留下來的財務問題。

2002~2008年的金融改革與發展:健康化、規范化和專業化

從2002年下半年左右、走出亞洲金融風波影響開始,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個人認為,這個階段金融改革和發展的主要內容可歸納為健康化、規范化和專業化。

關于健康化和規范化。很多改革既是健康化,同時也是規范化。在亞洲金融風波影響下,銀行體系積累了很多問題,不良資產很多,資本金嚴重不足。證券市場起伏不定,總體來看上市公司質量比較差,發行和交易秩序也比較混亂。保險公司主要是壽險公司處于大面積利差損,即當通貨膨脹高、利率高的時候,保險產品參考銀行利率承諾的固化收益率很高,而當通貨膨脹降低、利率下調后,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實際收益率較低,就會出現巨大的利差損。因此,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也非常不健康。

亞洲金融風波之后,就需要對金融機構特別是有影響的大型金融機構進行財務重組,使其恢復到健康狀態。要進行財務重組,就需要弄清資產質量,其中首要的是改革會計準則。銀行財務狀況對會計制度非常敏感,資產負債表健康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使用的會計制度。之前雖然對計劃經濟時代的會計制度有所改動,但是不夠徹底。當時資產損失不能減計和計提,比如庫存損失了或者某個投資項目損失了,都不能計提。這樣,銀行對企業貸款質量衡量和對不良資產的計算就是不真實的。上市公司也是如此。上市公司會公告盈利狀況,但因為損失沒有充分計提,數據是不真實的,對資本市場也會造成不良影響。2001年、2002年前后,我國對會計準則進行了改進。這是非常實質性、基礎性的工作。

對銀行來說,過去貸款分類很不合理,大量不良資產被掩蓋,通過實行貸款五級分類制度,就可以弄清楚銀行不良資產的真實情況,做到摸清家底。在弄清不良貸款的基礎上,就可以明確哪些不良資產需要剝離,銀行需要補充多少新的資本。然后,國家就要想辦法注資。當年的做法是財政和金融體系拿出一部分資源進行注資,包括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來改進大型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資本狀況,隨后也改進了一部分證券公司的資本狀況,使這些金融機構基本合格。

金融機構財務狀況基本合格后,要想跟上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的需要,還需要不斷增強資本。因此,大多數效益比較好的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逐步發行上市,變成上市公司。上市除了可以籌集資本外,更重要的是,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公司治理結構,同時提升透明度,金融機構要受到來自廣大投資者特別是股票市場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的壓力和監督約束,從而有足夠的動力加強財務和風險管理。

在此期間,另一項重要的金融改革是農村信用社改革。農村信用社資產大概占到了金融系統總量的10%左右,當時不良資產占比在50%左右,也非常高。農村信用社改革采用了與前述大型國有銀行類似的辦法。同時,農村信用社比較分散,情況參差不齊,所以當時改革設計了正向激勵機制,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鼓勵做得好的,約束做得差的。

在抓好大型金融機構和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時,運用同樣的思路,但以財務損失自擔為原則推進中等金融機構,包括中等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改革。改革之后,相當一部分好的金融機構也都成為上市公司。

這個階段,股票市場也大力推進了規范化。中國股票市場長期存在股權分置,上市國企的股票分國有股和流通股,國有股有一部分叫法人股,法人股不能在市場上流通,形成了雙軌制。股權分置是改革轉軌期間中國特有的一種現象,很不規范,影響了投資者信心和股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2005年,國家下決心推動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這一不規范問題。 由此可見,這個過程覆蓋了各類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和保險機構,以及大型、中型和小型等不同層次。同樣的改革邏輯關系和原則,使得不同領域和不同層次金融機構的改革之間存在必然聯系。這些改革為我國金融體系成功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打下了基礎。 關于專業化。專業化主要是指金融業更深入地依據市場經濟的規律去運作,同時金融監管也進一步走向專業化。2003年中國銀監會從人民銀行分設,明確了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家專業性監管機構的目標責任,理清了金融監管和宏觀調控的責任關系。同時,金融監管部門集中了人才,監管工作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跟上全球金融治理體系改革步伐

上述健康化、規范化和專業化的階段還沒有完全走完,隨著2008年9月份雷曼兄弟破產倒閉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的金融改革和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金融領域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國家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沖擊,特別是配合2008年11月份推出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這在宏觀政策和一些結構性的金融支持政策方面均有體現。

這段時期國際金融領域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針對全球金融危機給宏觀調控和金融體系提出的重大挑戰,在金融領域作出大量糾正和顯著改進。主要包括:對于導致金融危機發生的問題,比如資本不充足、杠桿率過高、衍生產品市場混亂(危機前,美國的金融衍生產品市場過于復雜龐大,很多情況美國監管當局都搞不清楚)等加以糾正,對相關市場進行改造,特別是加強了對金融體系中交易部門杠桿率的監管,增加金融穩定措施,對清算系統采取交易對手方集中清算。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全球金融危機暴露出金融體系存在非常明顯的順周期性,即經濟狀況好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好,評級評得好,股票價格高,借貸杠桿率也高;一旦出現危機,上述各環節就都會出現收緊,“落井下石”。順周期因素加大了經濟金融的波動性和危機程度。為此,需要在金融系統中引進一些逆周期的因素,經濟好的時候讓它冷一冷,差的時候能夠扶一扶。這些措施在大的概念上被命名為“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該提法在國際上被寫入了G20文件,在國內被寫進了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文件,也連續幾年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總之,國際金融領域推出了很多改革,這些改革對我們有很好的借鑒和啟示意義。一是對于國際上出現的經驗教訓,有些我們也是深有體會的。中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經濟金融領域存在很多問題,2008年底、2009年初經濟同樣出現急劇下滑,只是我們的問題沒有美國、歐洲那么大,所以下滑得沒那么狠。二是有些屬于發達金融市場的問題我們還沒有遇到,但是我們通過學習和反思,未雨綢繆,可以把國際上反思經驗教訓所建立的新規則、秩序、標準、監管學過來。這對我們防止今后犯同樣的錯誤是有好處的。

當前階段的金融改革和發展:市場化、國際化和多元化

全球金融危機后期,我們按照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推動金融業市場化、國際化、多元化。

市場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經濟學術語中的資源是指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勞動力、資本、土地,此外,有時也可以擴大到能源品等??傊?,所謂資源的優化配置是生產要素的配置。顯然,資金包括外匯資金如何配置,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實現資金價格即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這是市場化改革的兩個重要內容。

關于利率市場化。實現利率市場化是一個過程,之前已經完成了一些步驟。2004年開始推動貸款利率市場化。當時推進利率市場化有一個總體思路,即先貸款后存款、先大額后小額,先外幣后本幣。后來,沿此思路邁出了若干步改革,隨后就碰到了全球金融危機,金融工作的主要精力暫不在市場化改革方面了。金融危機之后,我們開始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通過這幾年的改革,貸款利率已經完全放開,金融市場上的其他利率,如債券、拆借和票據的利率,以前都已完全放開,目前只對存款利率保持50%的浮動上限管理。很多人認為,存款利率市場化是利率市場化的最后一步。其實,這最后一步我們是分若干小步邁出來的,在過去的兩年中,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先從10%提高到20%,然后再提高到30%和現在的50%,已經走了四步。我估計50%之后,步伐可以加大,加快實現市場化。

關于匯率市場化。我國匯率市場化也走過了較長階段。早在1993年底,我們就進行了雙軌合一的外匯體制改革,1996年中國宣布經常項目可兌換,并開始醞釀逐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但當時條件還不成熟,隨后就遇到了亞洲金融風波,匯率體制改革一度放緩。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確定了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即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使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按照這一要求,2005年推進了匯率體制改革,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經過2007年、2012年和2014年三次調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每天浮動幅度由3‰逐步擴大至2%,同時人民銀行逐步退出常態化的外匯干預。新的匯率體制要求人民幣匯率更充分地反映經濟基本面,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反映國際經常項目收支的平衡情況,即匯率主要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經常項目收支共有四項構成,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兩個大項,以及投資收入和轉移款項兩個小項。

國際化 在多年的市場化改革基礎上,金融改革和發展就可以加大國際化的步伐,以前是不具備這個條件的。最近幾年,國際化進展較快。一個重要工作是在2014年推出了滬港通,實現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的互聯互通。國際化的另一重要領域是人民幣國際化勢頭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加快推進、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得到加強以及金融支持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包括當前已經運行的絲路基金和正在籌備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包括正在熱議中的人民幣能否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從而成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之一等熱點議題。

關于人民幣國際化。應該說,人民幣國際化起步比人民銀行、金融管理部門包括外匯局設想得要早,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歡迎程度也超過我們當時的預期。人民幣國際化之所以比較順利,主要是因為全球金融危機期間西方國家金融市場一度非常疲弱,加之由于金融危機導致的貨幣不穩定,市場上缺乏美元,且對美元信心不足,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導致歐元振蕩也較大,日本經濟也不太好,也影響了日元??傊?,全球金融危機對主要國際貨幣都造成了負面影響,人民幣就受到了歡迎。首先是韓國出于穩定需要,主動要求和中國開展貨幣互換,隨后陸續有二十多個發展中國家提出貨幣互換,甚至一些發達國家也加入進來,從2014年開始,中國分別與歐央行及英國、瑞士等國央行做了貨幣互換安排。因此,可以說是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多少有點兒意外地把人民幣推向國際社會了。

我們對待人民幣國際化的態度,首先是順水推舟,順應市場需求。既然國際社會歡迎人民幣,同時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通過人民幣國際化在國際市場上實現國際國內兩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對中國也是有巨大好處的。因此,我們應該根據自身經濟實力,順應實體經濟需求,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其次,要真想做強人民幣,使其符合市場預期站到那個位置的話,我們就要做好自己的家庭作業,繼續推進經濟金融改革、改變相關規則,不斷采取措施,以適應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

目前,與人民幣國際化相關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一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簽訂協議,在雙邊貿易投資中使用本幣。比如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經貿往來可以使用人民幣,也可以使用盧布。

二是雙邊央行之間開展本幣互換。比如說,如果俄羅斯缺少人民幣,或者中國缺少盧布,兩國央行可以居中進行貨幣互換,由此人民幣就出去了。

三是指定人民幣清算行。雙邊都使用人民幣的時候,境外市場上人民幣有時候多、有時候少,多的時候應該可以回流到境內,少的時候可以調劑出去,這個機制就需要由清算行來完成。理論上,也可以在中國設立盧布的清算行,但由于人民幣更受歡迎,所以很多國家希望設立人民幣清算行。同時,不僅是鄰國或發展中國家,近年的一個顯著變化是,從英國開始一些西方國家也要求設立人民幣清算行。

四是有些國家開始主動宣布將人民幣作為其外匯儲備一部分。

五是雙邊本幣直接掛牌交易。人民幣最早和馬來西亞林吉特開展直接交易。在此之前,人民幣與林吉特之間的交易一般是通過美元套算,人民幣先換成美元,美元再換林吉特。這種套算方式有時受美元不穩定影響較大,同時差價也大,成本較高。通過與其他國家貨幣之間直接交易,雙邊貨幣就可以形成匯率,不經過其他貨幣套算,便利化程度更高。 關于資本項目可兌換。在國內金融改革發展順利推進的基礎上,人民幣可以加快走向資本項目可兌換。早在1996年,我國就宣布了經常項目可兌換。在資本項目方面,過去只是外商直接投資(FDI)可兌換,很多其他項目尚不可兌換,比如股票、債券、基金等投資項下的可兌換程度還不高。另外一個特點是,事前審批多。其實,很多資本項下也不是完全不可兌換,只是需要事前管理和審批,市場主體多數都能繞道而行?,F在,很多事前管理的項目逐步放開了。但資本管制逐步放開不意味著放手不管,事中事后還是要管的,特別是有幾項的管理還要加強,包括反洗錢、反恐融資和反過度利用“避稅天堂”偷逃稅等。此外,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也可以采取一些防止短期資本過度投機的措施。如果是中長期投資,我們是歡迎的,但對于短期炒作資金,國際上允許設置一些管制措施。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這些基礎性工作,對于在國際金融方面給予國內企業“走出去”更多支持,使其在海外更好發展,能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關于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簡單來說,特別提款權是國際儲備貨幣的一個籃子,目前這個籃子里包括美元、日元、歐元、英鎊四種國際貨幣。國際貨幣基金每五年審議一次特別提款權。2015年是審查年,大家希望人民幣可以加入這個貨幣籃子。這已成為國際社會關心的一個議題。人民幣國際化近年的勢頭很好,國際貨幣基金正在認真考慮此事。

多元化

在轉軌的早期,由于沒有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基本組織架構,沒有有效的宏觀調控框架,金融體系必然是不健康的,沒有實現規范化,也沒有應對危機的經驗和能力。只有完成健康化、規范化和專業化改造以后,轉軌經濟的金融體系才有條件更大程度地實現市場化、國際化,也才有膽量、有魄力、有底氣實現多元化。設想一下,當金融體系很不健康的情況下,是不敢發展一些復雜衍生產品的。當前的互聯網金融發展亦是如此。發展互聯網金融必然會帶來一些風險,如果金融體系基礎不好,就難以承受這些風險,但如果基礎打好了,就可以發展。最近一段時間,從國務院到中央都在研究鼓勵和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基本框架。與此相關的議題都反映了當前我國金融改革發展所處階段的多元化特點。

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內在邏輯

通過以上回顧不難看出,中國金融改革開放有著很強邏輯性:在轉軌的早期,需要通過健康化、規范化和專業化等一系列深刻有力的調整,才能逐步邁向市場化、國際化、多元化的階段。

轉軌經濟必然面臨類似的改革困難

我們不妨比較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轉軌國家,即從過去集中型中央計劃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國家,其基本特點都是在轉軌的過程中必然有巨大的財務窟窿。首先,轉軌開始后,過去由中央計劃集中配置資源所導致的失誤必然要表現出來,或者表現為財政上有巨大的債務負擔,或者表現為銀行體系有巨額的不良資產。其次,在轉軌的早期,由于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不健全,監管經驗不足,監管人才缺乏,因此也必然有大量的損失,必然有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分不開,導致金融體系損失增加。中國在改革早期,有的企業發不出工資了,就連過年包餃子的錢也要銀行先墊付,叫包餃子貸款??梢韵胂?,餃子吃完了,什么都沒剩下,拿什么去還呢?因此,金融體系的質量必然非常糟糕。

中國當年的窟窿很大。1997年亞洲金融風波爆發時,中國銀行體系不良資產率最少的估計是25%,多的估計是45%,具體數值取決于采用何種會計標準和貸款分類標準。如果是45%,銀行業不良資產則將近當時GDP的一半,其中有相當部分體現為金融系統的損失。不光是中國,前蘇聯、東歐和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都經歷了非常嚴重的財務困難,有的體現在財政,有的體現在金融體系。1998年,俄羅斯的大銀行基本上都挺不住了,連國債都違約了,導致本來發生在亞洲的金融風波,在1998年8月底就傳到了俄羅斯和巴西,隨后就引起LTCM的倒閉。

在國際比較時會發現,轉軌經濟體的金融體系改革發展都必然面臨幾大難關。如果沒有強有力措施,不下大的決心,不清理財務不健康問題,不引入市場經濟規律,銀行體系將很難存續。其結果是,大多數前蘇聯、東歐國家、巴爾干國家的銀行體系都挺不過去了,或幾乎全部業務讓給西方國家的銀行進來做??梢钥吹?,不少東歐國家的外資銀行份額占到90%以上。中國目前外資銀行在銀行業總資產中占2%左右。由此可見,如果中國不經過一系列的財務重組,推進市場化、健康化、規范化,很可能本國銀行體系也站不住。

金融改革和發展要及時補課

今天我們雖然有條件推動市場化、國際化和多元化改革,但在此過程中,也有個別需要補課的內容。因為有些改革過去曾經打算做,但由于遇到危機等各種各樣的原因,被耽擱了下來。

一是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初步框架。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險條例》已經開始實施。存款保險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銀行體系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要素。既然允許大家辦銀行,現在又提出允許民營資本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改善對社區、農村等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就需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按照市場化原則處置銀行倒閉問題。按道理,存款保險制度早就應該建立,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做成,現在補上。

二是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銀行,承接當時專業銀行的政策性業務,從而使大型銀行可以轉變為商業銀行。但到了今天,政策性銀行應該怎么往下改呢?對此,國際上的認識也是有反復的。在里根、撒切爾時代,國際上主張公營機構私有化,也確實有很多政策性金融機構經營得不好,造成了損失,1998年日本長期信用銀行倒閉,造成很大的風波,因此普遍建議改掉這些機構。后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國際社會發現,很多事情商業性金融機構還真做不了或不愿意做,需要有政策性金融機構做補充。同時,政策性機構的經營模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不是一定就虧損、向國家要補貼。有些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服務國家戰略導向的同時,實現了財務上可持續,也注重提升效益。此外,全球很多公共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通過改革變成可收費項目,比如說公路,這樣政策性銀行可以做成開發性金融。當然,這要做很多探索并及時總結、評估。

總之,在當前階段,我們需要補充做好一些改革工作。與此同時,要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戰略部署,按照“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的工作安排,迎接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繼續做好以市場化、國際化、多元化為特征的金融改革發展各項工作。

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歷程范文第3篇

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專職教師, 劉老師先后講授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育心理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等課程。在教學中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率先垂范、言傳身教, 并不斷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 活躍課堂, 提高教學效果, 先后獲得多項獎勵。

本書可以說是劉老師多年來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和研究的經驗總結、知識積累和理論升華。它視角新穎, 體系完整, 內容全面, 資料祥實, 論述深刻, 見解精辟, 是近年來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可多得的力作, 適合做高校專業教材、教師教輔資料、政工干部培訓和大學生自學之用。

本著作由上下兩篇組成。上篇主要闡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歷程, 下篇主要闡述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研究。上篇采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方法, 依據豐富而祥實的文獻資料, 以八個不同歷史時期為抓手, 即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改革開放初期、改革開放全面展開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期, 系統論述了我國這八個不同歷史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主要內容、課程體系和學科建設等問題, 以及黨團組織、學生社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并對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績與經驗、失誤與教訓給與了正確的分析和評價。下篇針對我國進入新時代所具有的新特點, 以五年來極不平凡的發展和變革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創造的新機遇為切入點, 以宣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首要任務和主要內容, 重點探索研究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徑, 提出了很多精辟而獨到的見解, 這也是本書的重點所在。這些新路徑包括:加強和改進教學路徑;嚴格完善管理路徑;不斷深化服務路徑;拓寬創新實踐活動路徑;充分利用網絡路徑。

我認為, 本著作的特色和亮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體系完整、內容豐富。如前所述, 上篇從八個不同歷史時期, 闡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歷程, 內容涉及我國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主要內容、課程體系和學科建設等問題。

二是對新時期新舉措新途徑的論述深刻、見解全面而精辟。比如在加強和改進教學路徑問題中, 在總結各高校創新教學方法的基礎上, 概括提煉出了探究式教學、參與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問題討論式教學、案例分析式教學、視頻觀摩式教學等比較新型的教學方法。同時指出了新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兩重性-----挑戰和機遇并存, 應充分靈活運用新媒體技術, 使說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思辨式的知識理論體系, 變得新穎生動、趣味盎然, 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在拓寬創新實踐活動路徑中, 闡述了創新課堂活動, 包括用藝術形式表達思政內涵、用微電影展示深入思考、讓同齡人的講解引發思想共鳴;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發揮活動育人功能;拓寬社會實踐途徑如擴大“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覆蓋面, 社會實踐要緊密聯系思政理論。在利用網絡路徑中, 闡述了“慕課”模式、提出了利用網絡整合教學、管理、服務、實踐, 實現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等, 內容較多在此不一一贅述, 大家有興趣, 可以親自閱讀。

本書上下兩篇緊密相連, 各有特色, 相得益彰。如果說上篇是“基礎”, 那么下篇就是“深化”;如果說上篇是“體系完整、內容豐富”, 那么下篇就是“視角新穎、重點突出”;如果說上篇“資料祥實”, 那么下篇就是“事例生動”;如果上篇重點是“論”與“述”, 那么下篇的亮點就在于“創”與“新”。

作為劉艷琴老師的同事和好友, 我有幸比大家更早拜讀本書。這部著作對我來說用“愛不釋手”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雖然也多年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 但卻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歷程知之甚少, 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徑探索也很不夠, 因此讀后受益匪淺, 有耳目一新、相見恨晚之感, 不僅從中獲得了許多專業知識, 而且啟發了思維, 拓寬了思路, 甚至在不少地方大有醍醐灌頂之效。因此我向大家鄭重推薦此書, 若你想全面而系統地了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歷程, 特別是了解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研究成果, 那么請早日拜讀此書, 因為“風景這邊獨好”。

摘要:“青年興則國家興, 青年強則國家強”,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 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正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研究》 (劉艷琴著) 所言:“一個國家的明天, 取決于青年;一個民族的未來, 寄望于后輩。……他們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價值取向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和方向, 關系著中華民族的延續傳承、偉大復興。”因此, 培養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掌握豐富知識和扎實本領的優秀大學生, 使他們能夠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 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為此, 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 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所以,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了高校永恒的主題, 也是教育戰線一以貫之的基本政治工作之一。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歷程范文第4篇

關鍵詞:全納教育;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公平

一、全納教育概述

(一)全納教育的概念

1 全納教育理念的起源與發展

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我國香港譯為和諧教育)是相對于隔離教育而言的,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全納”這一概念最初來自特殊教育領域,是針對特殊教育的發展而提出的。傳統的特殊教育形式是將被鑒定為殘疾的學生安置在專門為他們所建立的特殊教育學?;驒C構內,多數學生都是與同樣有殘疾的學生在一起住校,與家庭、社會接觸較少。這種隔離封閉的特殊學校教育對殘疾學生回歸社會非常不利。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一些國家(特別是北歐國家)受國際有關人權議題的公約、憲章等的影響,開始發展新型的教育,普通學校開始接收所有學生,包括殘疾學生。這種新型教育的出現是對全納教育的初期探索。

美國1975年頒發的《殘疾兒童教育法》提出,殘疾學生應該與正常學生一起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將殘疾學生安置在普通班級接受教育,與正常學生一起學習和生活。隨后,英國及澳大利亞等國也先后頒布了法律法規,支持把殘疾兒童安置于普通學校的做法。這些做法為全納教育的提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一些國際組織和機構發布的國際性文件也為全納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了理論依據,并直接推動了全納教育的興起和發展。如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會”通過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滿足基本學習需要》指出:“殘疾人的學習需要應受到特別的關注。必須采取步驟為各類殘疾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并且使這種教育成為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

會”上通過的《薩拉曼卡宣言———關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則、方針和實踐》中正式對全納教育的思想和概念進行了闡釋,并指出“學校應該接受所有兒童,特別是特殊需要學生”。 2 全納教育的概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5年發布的《全納教育指南:確保全民教育的通路》對全納教育的定義是:“全納教育是通過增加學習、文化和社區參與,減少教育系統內外的排斥,應對所有學習者的多樣化需求,并對其作出反應的過程。以覆蓋所有適齡兒童為共識,以常規體制負責教育所有兒童為信念,全納教育涉及教育內容、教育途徑、教育結構和教育戰略的變革和調整。”

從上述定義看出,全納教育的內涵在不斷擴展,即不管其文化或社會背景有什么不同,能力存在多大差異,都應該擁有平等的學習機會和接受高質量的教育。但我們應該認識到,全納教育并不排斥特殊教育學校的存在和作用,也不是要取消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兒童應首選在普通教育環境下接受教育,但當普通教育學校的教育無法滿足殘疾兒童的教育需要時,或者是進入特殊教育學校更有利于其發展時,再選擇特殊教育學校。此外,特殊教育學校也可以對全納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全納教育的主要議題和對象

1、主要議題

第48屆教科文國際教育大會亞太地區預備會議指出,全納教育的主要議題包括: 1 殘疾兒童的全納;2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與健康教育;3少數民族的全納(宗族、語言和宗教);4移民、難民和國內遷移兒童的全納;5社會排斥;6性別;7災難風險減少教育。

2、對象

早期的全納教育主要關注的是殘疾兒童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但隨著全納教育的發展,全納教育的對象逐漸擴大為所有易于被邊緣化和被排斥的群體,力求創造和諧融合的環境,努力使所有的學生,特別是易被邊緣化和被排斥的群體真正有平等的機會接受普通教育,學習課程。根據教科文組織的文件,易被邊緣化和被排斥的群體至少應該包括:(1)殘疾兒童或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2)艾滋

病兒童;(3)少數民族兒童(種族/語言和宗教);(4)移民、難民和國內遷移兒童;(5)貧困/饑餓兒童;(6)沖突/災難兒童。

(三)全納教育與全民教育的聯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要轉變觀念與態度,以最有效的方式,構建一個和諧(全納)的社會,實現全民教育。在早期的全民教育中,更多的是強調“特殊需要”,后來逐漸被全納教育所替代。全民教育意味著確保所有兒童都能接受注重質量的基礎教育,而全納教育強調在普通兒童接受教育的同時,一些易被邊緣化或排斥的兒童也應獲得相應的教育權利。所以,全納教育是實現全民教育目標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全民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全納教育是一個消除各種學習障礙而不斷前進的過程,要求社會融合作保證,為社會邊緣群體提供基本的社會服務和學習環境,提供有效的學習條件。

(四)全納教育的社會意義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不能有效地參與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之一就是當前的教育體系中存在著排斥和歧視弱勢兒童和青少年的現象。改變這種排斥和歧視態度的最有效辦法是讓普通學校逐步融合化,接納所有兒童,營造一個寬容的學習氛圍,創建一個融合的社會環境,逐步實現全民教育。全納教育對殘疾人融入主流社會,促進社會人權的發展,創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1 促進了人權理念的發展

人權,即作為人而享有或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人權理念是支撐全納教育興起和發展的不懈動力。2007年聯合國通過的一項新法令申明,殘疾人和其他人一樣享有同等的權利,呼吁要把殘疾人的教育、康復、醫療、就業等提高到人權的高度來認識。1979年“國際兒童年”特別強調:對殘疾兒童不僅要給予教育,同時對他的人格應予以尊重,保護他們的隱私,不僅不要歧視,還應該讓他們有參與各種活動的機會,歧視和過分保護都是不尊重殘疾人人格的表現。 2 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全納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向全民提供公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機會,從而建立和諧、融合的社會。和諧、融合的社會是民主的社會, 而社會的民主首先要求教育的民主。全納教育主張“參與”,盡可能讓所有人都參與到社會發展中。

要想實現社會的全民參與,首先要保證教育的全民參與,即全納教育。所以全納教育的實施有利于教育的民主化,民主的教育可以促進社會的民主,從而加快和諧社會的發展。 3 促進公共設施的調整

全納教育要求殘疾人主動參與到社會生活中,而無障礙環境是殘疾兒童參與社會生活的前提條件。只有環境無障礙了,殘疾兒童才能方便地走出家門。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無障礙社會的實現,不僅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等環境的規劃、設計應方便殘疾兒童使用和通行,如鋪設盲道與坡道、設置交通音響信號裝置等物質環境無障礙,而且也要人文環境無障礙。 4 改變社會大眾對特殊人群的消極態度

全納教育不僅要求殘疾人本身要自強不息,克服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參與到融合教育中,普通人也要為殘疾人的融入創造積極條件。所謂的積極條件不只是修建無障礙設施等物質方面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從內心出發,真正去接納殘疾人。全納教育的實施為特殊人群和普通人進行交流提供了途徑,通過接觸,有利于改變普通人對特殊人群傳統的歧視、排斥等態度,不僅特殊人群融入到普通人中,普通人也能融入到特殊人群中。

二、全納教育思想對我國發展特殊教育事業的指導意義

(一)實施全納教育需要轉變的幾個觀念

全納教育的實施包括物質、制度和意識三個層面。物質層面為全納教育提供存在基礎,制度層面為全納教育提供行動保障,意識層面為全納教育提供動力支持。其中,意識層面是開展全納教育的前提,要推進全納教育,首先就必須要轉變觀念,形成與全納教育相一致的新理念。 1 特殊教育需要從個別到普遍

作為社會成員,每個教育對象都是正在成長、發展著的個體,他們有著同樣的生理基礎,遵循著基本相同的發展規律,這是他們的共性,是平等對待每個教育對象的基礎。其次,應該認識到個體差異性也是普遍存在的。由于遺傳和環境的差異,決定了每個個體都有各自獨特的特點、興趣、能力和學習需求,我們應該尊重差異,尊重多樣性。

傳統的思想認為,只有一定程度身心缺陷的個體才具有特殊教育需要,其他個體都只需要進入普通班,按照統一的內容和方法進行教育。即使有些孩子學不好,也被完全歸結為自身的不努力。其實,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每個教育對象都具有特殊教育需要,都應該制定相應的個別教育計劃,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 2 教育對象從部分到全體

由于個體的差異性以及發展的多樣性, 個體間不但有身高、體重等差異,還存在智商、個性、興趣上的不同。因此,每個教育對象都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都是全納教育的對象。我們應該平等看待這些教育對象,樹立“沒有特殊兒童,只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思想,避免出現歧視部分兒童,或者忽略其他需要特別關注的兒童的現象。

3 受教育權從絕對平等到教育機會均等

受教育權絕對平等是指每個人都具有相等的機會接受相同的教育,以求達到一樣的發展水平。而教育機會均等是指每個人都具有相等的機會接受符合其能力發展的教育,側重于接受教育的機會而非結果。由此可以看出,前者雖然關注到了平等接受教育這一點,但過于強調各方面的平等,而忽視了個體的差異性。后者是在承認個體差異性的前提下提出的教育平等。在教育過程中,不能為了追求絕對平等而過高要求或限制一些兒童的發展,這樣反而不利于他們的發展。實施全納教育,應該為每個教育對象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機會,制定個別教育計劃,盡可能地使每個對象得到適合其發展的教育。 4 教育環境從隔離到最少受限制環境

全納教育強調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融合,反對之前普遍的隔離教育和思想?!端_拉曼卡宣言》曾明確提出,以全納為導向的普通學校是反對歧視態度,創造人人受歡迎的社區,建立全納性社會以及實現全民教育的最有效途徑。但并不是讓所有特殊兒童完全進入普通教育學校,全納教育并不意味著“安置于普通教育”這一唯一選擇,普通教育對于部分教育對象來說,反而是受限制的環境。

最少受限制環境理念的核心是將限制特殊兒童接觸普通兒童和社會生活的環境因素減少到最低程度,它不是讓特殊兒童去適應外界環境和教育,而是用最優化設置的教育環境和科學合理的教育策略去滿足特殊兒童的需要。因此,要想讓每個個體充分受到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教育,應該堅持最少受限制環境的觀點,

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在不同的階段和方面,安排他們到最少受限制,最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環境中去接受教育。 5 教育目的從“學會生存”到“積極參與”

國際教育委員會在1972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把教育的目的定位為學會生存,其基點是個體怎樣適應主流社會,立足點是適應。而在全納教育理念下,則倡導教育對象的積極參與、改造社會的意識。這是一個從消極適應到積極參與的轉變過程。每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擔負起創建和諧社會的責任。對于教學而言,師生都是教學的主體,都應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和學校生活中去,反對消極被動的接受,學校要努力促進所有學生的參與。

(二)實施全納教育需要轉變觀念的角色 1 教育研究工作者

教育研究工作者以教育現象為研究對象,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的探索教育現象及規律,是教育的中間工作者,在教育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們為教育決策者提供咨詢,另一方面,也為教育實踐者提供理論指導。先進的、科學的、符合時代和社會要求的理論可以指導正確的實踐,對教育事業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而落后的、腐朽的、違背時代要求的理論會阻礙教育和社會的發展。因此,教育研究工作者應該樹立科學的全納教育理念,站在理論的前沿,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用自己的理論研究成果來推動全納教育的開展。 2 教育主管部門領導

教育主管部門領導決定著教育決策的制定和實施,同時,也對決策的實施情況進行審核、監督。教育主管部門領導是否具有全納教育的理念,直接決定著全納教育的實施與否。因此,發展全納教育,首先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從意識層面認同推進全納教育的必要性,切實把握全納教育的教育目的,為全納教育的開展提供政策和財政的支持,從而促進物質層面和制度層面的全納教育的開展。 3 教育實踐者和服務者

教育實踐者和服務者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線,直接與特殊兒童接觸,他們的觀念直接決定著他們的教育行為和全納教育的實施情況。對于他們來說,更應該理解個體差異和特殊教育需要的普遍性。在教育過程中,一視同仁地對待每個教育對象,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教育,安排他們到最少受限制的環境中接受學習,引

導每個特殊兒童都參與其中。此外,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言行是多數特殊兒童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他們的言行對特殊兒童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只有他們樹立正確的全納觀念,才能引導特殊兒童形成全納教育的理念,更有利于全納教育的實施。 4 家長

家長特殊兒童的成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長的觀念影響對孩子教育方法,也決定著家長和教師的配合程度。家長首先要具有個體差異和教育平等的理念,對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客觀評價孩子的優勢和不足,認識到家長參與孩子教育的必要性,與教師一起開展教育工作,幫助孩子彌補缺陷。同時,家長也應該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平等對待差異程度不同的社會成員,尊重、關心有身心缺陷的兒童。 5 社會成員

全納教育的開展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合作和相互支持。要切實開展全納教育,就應該充分尋求社會和每一位社會成員的支持和配合。社會成員應該改變以往歧視、排斥特殊人群的行為,樹立平等的全納教育理念,并以此指導自己的行動,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中,為特殊人群的發展提供最少受限制的環境, 推進全納教育的順利實施,最終形成全納的社會。

(三)全納教育與教師素質

1 實施全納教育需要教師形成全納的態度、價值和期望 (1)教師需要真誠接納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要想給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與普通兒童一樣的平等的受教育機會,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而學生能否在所屬的班級中得到真正符合他們實際發展的教育,與教師的素質密切相關。對特殊兒童的存在漠然視之,教師很少讓這些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也很少與他們交流溝通,更不去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而沒有使他們得到真正的接納和平等對待,教師是否具備接納這些學生的真誠態度,直接關系到這些學生能否得到特殊的支持和幫助。因此,從事全納教育的教師要特別具備熱心、愛心、耐心和細心。 (2)教師需要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

教師對學習成績好、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往往表現出高期望,給他們更多的關注。而面對學習成績差,各方面表現不突出的學生,往往抱有較低的期望值,

很少用贊賞、友好的眼光去注視他們,對他們的發展也明顯缺乏信心,導致師生之間關系的冷漠。由于特殊兒童自身有殘疾,在與人交往和獲取信息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和障礙,相比之下,他們在班級中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一些教師對他們不存任何期望,也不對這些孩子提出任何高的要求,相當多的兒童在班上實際上是旁觀者,這對特殊兒童的發展而言,根本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認識到特殊兒童發展的需要,發現他們可進步的方面,對他們提出一定的發展要求。

(3)教師需要形成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學校在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時候,往往表彰和獎勵那些教出了出類拔萃學生的教師,而不是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的教師。因此,多數教師把自己的心思用在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身上,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很少有教師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幫助學習成績差和有人特殊需要的學生。這種評價方式導致了教師不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因此,教師是否有一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念,決定著他們能否用平等的、積極的方式去引導和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2 全納教育需要教師樹立民主的教育觀 (1)教師需要樹立民主的教育機會觀

教育民主的核心是教育平等,即教育機會均等。這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每個人都具有平等的機會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二是每個人都具有平等的機會接受符合其能力發展的教育。全納思想體現在教育領域里,就是一種推行真正的教育民主、教育機會均等的思想。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經多次強調過教育民主的重要性,稱它是使人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是使每個人的潛在的能力得到發展的基礎。教育機會均等的實現,需要教師教育民主觀的樹立。 (2)教師需要樹立民主的教育過程觀

全納教育強調“合作學習、共同生活”,使所有學生在其團體中有歸屬感,并能積極地參與學習和生活,提倡學生間建立起積極的相互依存關系。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倡導和指導、幫助學生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班級氛圍,并對每一個小組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在師生關系方面,教師應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在獲取信息、學習方法上給以援助,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 (3)教師應樹立民主的發展性的學生評價觀

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在評價時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的正確性和適宜性。在評價中,教師對所有的學生都應一視同仁,從學生發展的大處著眼,利用其長處、優勢去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樹立其學習的信心和信念,并將這樣的信息傳達給其他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到其他同學(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的長處、優勢。

3 現階段全納教育需要教師首先具備教育特殊兒童的知識、技能和情感

國外在實行全納教育過程中,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對普通學校的教師進行特殊教育方面的訓練,幫助他們了解特殊需要兒童的心理,掌握相應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形成對待特殊需要兒童的正確態度,有效地幫助特殊需要兒童融入全納教育環境中,進而將教育特殊需要兒童的理念和方法應用于普通兒童的教育,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要,促進全納教育的順利實施。 (1)教師首先需要具備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識

在全納教育機構中,教師要掌握一些基礎的特殊教育知識。如:有關特殊需要兒童教育的文件法規;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定;特殊需要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特殊需要兒童家長的心理及教育。作為特定班級的教師,應該具備與自己班上的特殊需要兒童有關的基礎知識。如班上有視力障礙兒童,那么教師對于有關視障兒童教育的基礎知識應該了解得更充分一些。 (2)教師需要具備教育特殊兒童的基本技能

教師不僅要學會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也要具備基本的音樂、舞蹈、器樂演奏能力、技巧。同時,還要求教師具備口語表達、游戲技能以及運用身體語言,與特殊需要兒童交流,溝通的技巧等。如果全納課堂中有聾童或盲童,就需要教師具備特殊溝通技能如手語或盲文等。

(3)教師需要具備幫助特殊需要兒童的良好情感

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在心理方面往往會存在一定問題。受環境的影響,他們一般會很敏感,自尊心很強,不甘落后,所以對他們的管理,也要區別對待。教師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應更多注重情感投入,在了解特殊兒童心理和需求的基礎上,通過改革教育管理觀念和方法,更多地給予他們關愛和幫助,讓他們逐步地適應環境,消除自卑,樹立自信。

三、 全納教育背景下我國發展特殊教育事業的挑戰

(一)教育理念

我國的教育理念正處于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時期。全納教育主張在一切可能的情況下,全體兒童應在一起學習,無論他們有何種困難和差異,提出教育應是適應所有兒童的身心特點和發展所需要的教育。全納教育在教育對象上和教育評價上體現了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將對當前的教育理念提出更高的適應要求。

(二)教育政策法規

我國關于殘疾人教育的立法制度呈現起步晚,不健全,落實困難的特點。我國關于殘疾人教育的法律法規條文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教育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這些法規明文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殘疾人受教育的基本權利,但其中相關的法律條文不夠詳細,執法依據模糊,落實起來有較大的困難,缺乏權威性。因此,全納教育的實施必須用新的立法來保證。

(三)師資建設

全納教育教師不僅要具備面對普通學生的教學能力,還需掌握特殊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教師之間要密切合作,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對特殊教育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尋求最佳教學途徑。師資培訓機構也要結合心理學、殘疾人康復理論以及特殊教育理論等知識形成教師需要掌握的知識體系,才能滿足全納教育對教師提出的全新要求。

(四)意識觀念

在我國,特殊兒童長期被排斥,人們認為他們是社會的包袱,特殊兒童同樣采取排斥的態度來回避社會的傷害。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優勢智力領域,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方法,學校里不存在差生,全體學生都是具有不同智力特點、學習類型和發展方向的可造就的人才。而全納教育提出的人人共同參與,互相合作,滿足不同需求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消除教育中的排斥現象,加強交流。

(五)班級教學系統

首先,全納班級接納殘疾人學生,要求班級的規模和管理模式做出相應的改變,規模的適宜程度將會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實現程度。其次,班級中學生的多樣性

使傳統的教材不能滿足課堂教學,要求教材的難易程度適合所有學生。第三,傳統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將被打破或更改。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要擔當學生的咨詢者與監護人。生生之間需要在更深層次上實現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第四,對教學設備儀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不同殘疾類型的學生,要求教學設備可聽、可感、可控。

四、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現狀

(一)政府

政府在特殊教育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政策和經費支持作用。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就特殊教育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規、發展方針,說明國家很重視這一工作,而各方面也對此反映很好。但除了政策上的重視外,其他實質性的資助卻未得到保障。如經費的資助,用于發展特殊教育的經費遠遠不如其他各類學校的經費。一所成功的全納學校必須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專門化設施、教師培訓設施和配有適當人員和設備的資源中心,以便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并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個別教育計劃。

(二)社會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對特殊教育越來越重視,投入在特殊教育領域的精力也逐漸增加。但特殊教育要真正得到發展,單靠物質上的投入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進步。目前,我國社會上對特殊教育并未提供足夠的發展條件。多數人仍抱著憐憫甚至排斥的想法對待特殊兒童,認為他們只要保證基本的物質生活就可以了,并沒有值得教育的發展空間。社會的隔離使特殊兒童不愿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即使社會為他們提供了發展條件,也少有人參與,難以達到目標。因此,只有從思想上接受特殊兒童,才能真正讓特殊兒童得到發展,從而實現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學校

學校主要指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如今,我國特殊教育發展主要還是通過特殊教育學校實現的。多數特殊教育學校經過發展,已經有了穩定的生源,形成了適合自己學校的管理模式。但總結我國特殊教育學校的情況,有幾個共同的不足之處。首先是特殊教育教師資源缺乏,師生比例未達到標準。即使有些學校不缺教師,但擁有專業技能的教師并不多,教師的教學不能滿足特殊兒童的需要。

其次,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學條件較差,特殊兒童的教育需要現代設備的支持,而多數學校這方面較缺乏。除此之外,特殊教育學校多遠離社會,學生也很少走出學校,接觸外界信息少,發展較封閉,不利于學生融入社會。全納教育注重融合,應該積極引導特殊兒童融入社會大家庭。

(四)家庭

目前我們國家針對特殊兒童的教育以及相關的服務體系還不夠發達,大量家庭缺乏專業的支持和救助,在有關信息獲取、相關技能培訓、社區資源利用等方面,都存在困難。許多家庭承擔著沉重的經濟壓力和心理負擔,迫切盼望得到政府和社會的援助,而專業的服務是其中特別重要的環節。家庭資源的充分利用,對于特殊兒童的照料和教育十分重要。家長首先要轉變觀念,充滿信心,相信特殊兒童有發展空間,發現孩子的潛能,并及時獲取外界信息,積極參與相關活動、培訓等,為特殊兒童的發展提供盡可能多的家庭支持。

五、全納教育背景下我國特殊教育的發展

(一)全納教育背景下我國特殊教育發展的主要模式——隨班就讀

隨班就讀是我國全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特殊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實踐證明,隨班就讀這一辦學模式既適應我國國情,又順應了國際融合教育的主流,符合國際特殊教育大趨勢。 1 隨班就讀的思想基礎

我國隨班就讀的思想基礎可以從人和社會兩個角度分析。從人的角度說,隨班就讀彰顯“以人為本”特色,不僅把受教育看作特殊兒童的權利,而且把教育看作促進他們發展的重要途徑,尊重普通班級的特殊兒童,發展他們的潛能,并把包括特殊兒童在內的所有兒童的發展,作為隨班就讀的根本目的。從社會的角度看,隨班就讀在我國普通學校的實施,一方面能促進教育公平,體現社會公平,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的融合,形成尊重特殊兒童、幫助特殊兒童的良好社會風氣,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打下基礎。

2 隨班就讀與全納教育的關系

目前我國對隨班就讀與全納教育關系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種情況是認為隨班就讀是我國一種特殊兒童接受教育的形式,而忽視隨班就讀與全納教育的聯系,只關注國內隨班就讀的研究;另一種情況是從狹義上

理解全納教育,將全納教育僅僅看作是特殊教育研究的領域,是要解決特殊兒童的教育需求問題,把隨班就讀等同于全納教育。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隨班就讀的發展,在適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必然會受到全納教育理念和實踐的影響,而我國隨班就讀的實踐也會豐富全納教育的內涵。

3 我國隨班就讀的特點

隨班就讀是我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每一個中國公民有權利享受九年義務教育,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為盲、聾啞和弱智的兒童、少年舉辦特殊教育學校(班)。”利用普通中小學的教育資源,把特殊兒童分散編排在普通中小學隨班就讀,既節省開支,又能保證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不少地方還把特殊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的軌道,并且在政策上做了硬性規定。因此隨班就讀已經越過特殊教育的界限,成為國家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

但由于在我國隨班就讀缺乏一定的思想基礎和物質條件,全國多數地區為完成義務教育指標和入學率,依靠強制的行政命令,造成開展隨班就讀的普通中小學多數未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沒有把隨班就讀學生當作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而是把它作為普通班級增添

一、兩個成員而已。無視殘疾兒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更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無論從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手段都保持著普通教育的模式。因此,隨班就讀這一辦學形式對于隨讀的殘疾學生來說,基本上與班上的正常學生沒有兩樣。

(二)全納教育背景下我國特殊教育的發展方向 1 加強政府意識,促進政府參與。

政府的干預行為是保證全納教育順利進行的重要政策保障。政府的干預主要體現在法律保障和財政支持兩個方面。我國關于殘疾人教育的法規的可操作欠缺,執法依據不清晰,不具權威性。因此,在制定全納教育法規時應注重提高法規的權威性和可行性,用政府行為來推動全納教育的開展。財政支持是全納教育開展的重要物質保障,全納教育各系統的投入建設不僅是特殊教育的提升,同時也是普通教育的延伸,有必要投入較大的財力進行支持。從校園建設、師資培訓、器材設施投入以及課程設置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完成教育更新。 2 發展多元化支持模式,共同扶持。

社會的支持和認可是全納教育開展的關鍵,人們只有從思想上有所轉變突破,

才能從內心接納和尊重特殊需要學生,這是社會融入的重要一環。因此,需要動員多渠道的支持模式,共同關注全納教育的發展。在全納的過程中,提倡具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就近入學,此時,社區或周邊學校將發揮其重要作用。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生遠離家庭帶來的心理和生理負擔,另一方面有助于家長共同參與學校的教學,共同管理。所以,我國特殊教育向全納發展,需要發展多元支持模式,集社會一切有利資源共同發展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 3 加快全納型教師培訓步伐,適應教育需求。

全納型教育對教師和教師培訓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師范學??梢宰鳛槌休d教師培養任務的重要機構,在此基礎上進行特殊教育理論知識的系統培訓,逐步形成一種新型的教師培訓體系。師范生接受過系統的教學理論培訓,能勝任一般的教學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特殊教育理論知識的灌輸,實現知識上的遷移與融合,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實現理論知識的有效嫁接,進而實現全納教育教師的培養。 4 注重課程建設,體現適應性。

全納教育要求特殊教育開展全納型課程。全納課程是一種“共同課程”,以兒童生理心理一般發展階段的特點為基礎,為兒童將來順利過渡到成人生活奠定基礎。它不僅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也關心學生的行為、情感、社會交往、人際關系等方面的發展。建設全納型課程要考慮到特殊需要學生的特殊目標需求,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不僅包括傳統的理論知識傳授,還應該包括自理能力、社會交往、職業技能等方面的內容。在課程的實施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彈性,讓所有學生對課程的可接受性具有認同感。 5 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

全納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國際教育潮流,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探索和研究,不斷完善全納教育理論。我國相關的全納教育理論研究還處于發展階段,而西方國家對全納教育已有了較深入的研究,對我國用全納教育思想指導特殊教育開展的工作提供了借鑒和啟示。加強國際交流可以互相借鑒成功的教育發展模式和經驗,共同解決特殊教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而促進全納教育的發展。

六、結語

80年代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重視下,我國特殊教育發展迅速。受全納教育的

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歷程范文第5篇

目前我國通用航空無法取得像美國3000m以下自由飛行的理想狀況, 對于低空空域的管理我國正在根據實際情況分階段逐步改革。2008年, 我國在珠三角和東北地區成立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試點, 低空空域高度為1000m。2010年, 國務院、中央軍委出臺《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 根據這一意見, 我國將逐步開放1000m以下的低空空域, 并分為管制空域、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三類, 提出了未來5到10年低空管理領域的改革目標:2011年前在局部地區進行改革試點;2011年至2015年底在全國推廣改革試點;2016年至2020年進一步深化改革。

2 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特點

目前我國的航空運輸地區發展存在不平衡現象, 東部航路網密集, 飛行活動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和機場密集地區, 導致通用航空飛行與民航航班飛行以及軍事飛行交織在一起, 增加了飛行管制的復雜性。

近幾年我國用航空在傳統的農林作業和工業作業增長較快, 需要在旅游觀光、公務飛行、私人飛行、醫療救護應等方面大力發展。我國通用航空的快速發展為飛播造林、種草, 綠化荒山, 改善生態環境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也為直升機、載人飛艇、動力滑翔機等各種小型通用飛行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國蘊藏了豐富的旅游資源, 有許多中外矚目的旅游勝地, 航空旅游愛好者希望利用小型飛機、直升機、載人飛艇、動力滑翔機等進行航空觀光旅游, 體驗俯瞰大地、山川、河流帶來的飛行的樂趣。結合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及人們對通用航空的迫切需求, 我國通用航空應整合旅游資源, 做大做強航空旅游品牌, 使我國航空旅游成為“優勢產業”。

3 我國通用航空改革發展建議

2010年出臺的《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是我國低空空域開放的重要一步, 未來10年我國通用航空改革發展應結合珠三角和東北地區試點經驗, 在地方政府、軍民航、高校以及相關科研院所積極推動下, 進一步推廣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 為我國通用航空發展奠定基礎。建議1000m以下我國通用航空在以下方面有所改革發展。

3.1 建立低空空域暫行法律法規體系

法律法規體系是通用航空發展的必要保障, 目前民航局已初步建立了通用航空法律法規體系, 但現有法律法規對通用航空管理仍沿用航空運輸標準, 存在針對性不強, 具體內容不完善等問題。建議從以下三個層面建立過渡性的法律法規:第一, 規定通用航空使用低空空域空域的辦法和程序, 針對低空飛行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制定飛行和管制試運行規則, 并進一步完善《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第二, 制定低空運營管理規則, 包括從事通用航空活動運營人經營許可和非經營登記管理, 通用航空適航管理, 空管設施, 專業資質人員, 航空安全等, 比如新增《通用航空產品合格審定暫行規定》等。第三, 制定服務保障管理規則, 包括通用航空機場建設, 飛行服務站, 航油保證等方面, 比如新增《通用航空機場管理暫行規定》、《通用航空油料管理規定》等。

3.2 加強配套設施建設

ADS-B系統是一個集通信與監視于一體的信息系統, 通過ADS-B數據鏈廣播, 向運行中的航空器實時發送動態信息 (經度、緯度、高度和時間等) , 在較大的區域內實現飛行動態監視, 還可以在沒有部署航管雷達的地區為通用航空提供管制服務。飛行中, 飛行員和空中交通管制員能夠清晰自如地在電子地圖上看到訓練飛機的飛行動態, 提高了航路以及終端區的飛行容量。建議我國通用航空大力推廣ADS-B技術應用, 充分利用現有機場管制中心, 增加設備、擴展功能, 升級更換相關配套設施, 應用ADS-B技術提供的實時空中交通狀況、氣象信息、避碰策略, 地形圖等飛行信息, 提高通用航空安全間隔控制、避撞和空中告警能力。

3.3 規劃我國通用航空機場網絡

當前我國通用航空機場較少, 沒有足夠提供給通航飛機起降的機場, 主要是由于我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長期沿用航空運輸機場標準, 審批層次過高, 周期過長。合理規劃通用航空機場布局是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的關鍵問題, 建議我國大力整合區域機場資源, 充分利用現有運輸機場、通用機場以及軍用機場, 并對部分機場進行擴建或遷建, 與已有的機場形成通用航空機場網絡體系。

3.4 加強通用航空飛行員培養

目前國內民用飛行培訓機構主要培訓運輸航空飛行員, 通用航空飛行員數量嚴重短缺。針對通用航空飛行員培訓成本高、訓練場所有限和通用航空活動少等問題, 建議建立通用航空飛行員培訓基地, 拓展通用航空飛行員培訓渠道, 完善培訓考核內容和方法, 加快發展資格認證和執照考核。通過實踐教育訓練, 飛行員可以熟練掌握通用航空飛行特點和特殊情況處置方法, 從而提高通航飛行員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 為我國通用航空發展輸送高素質的飛行人員。

3.5 建立我國跨區域動態應急救援體系

我國地形復雜, 地域跨度大, 且自然災害頻發, 地震、洪澇、泥石流、大面積干旱等特大自然災害暴露出我國通用航空發展滯后, 救援響應慢、利用率低等嚴重問題。建議我國逐步建立跨區域動態應急救援體系, 當局部區域發生災害時, 通過跨區域調集救援力量, 相互協作, 最大限度地縮短救援時間、降低人員傷亡。我國地方政府也應積極協調相關部門, 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 擴大通用航空機隊規模, 提升我國通用航空跨區域動態應急救援能力, 促進我國通用航空全面發展。

4 展望我國通用航空發展前景

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即將開放, 為我國通用航空發展迎來巨大的機遇, 未來10年我國通用航空年均增長將達到15%以上, 達到發展中國家的最先進水平。目前我國通用航空飛機僅有1000架左右, 據民航部門預測, 到2020年我國需要通用飛機將超過10000架, 不僅私人飛機數量將會增加, 醫用、警用、救災直升機也將較快發展。分析美國通用航空發展經驗發現, 通用航空業投入產出比1∶8、就業帶動比1∶10, 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的即將開放, 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也將隨之加大, 基礎設施建設、航空器制造、人員培訓、運營和后續的飛機維護等相關產業鏈都將受益。未來10年將逐漸創造出一個萬億規模、千萬人就業的大市場, 給我國通用航空帶來廣闊的前景。

摘要:我國通用航空飛機與運輸航空飛機的比例僅為0.7∶1, 遠遠低于國際水平33∶1, 而制約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低空空域的開放。面臨1000m以下的低空空域開放“破冰”, 我國通用航空發展將迎來全面爆發, 如何從我國部分區域推進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通用航空發展新路, 是中國民航積極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珠三角和東北地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的經驗, 提出我國通用航空改革發展的建議, 為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積累經驗。

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歷程范文第6篇

通過發展職業教育促進國家經濟振興,是中國幾代仁人志士的共同追求和夢想。早在1917年,黃炎培先生聯合蔡元培、梁啟超、張謇、宋漢章等48位著名社會賢達發起成立了中華職業教育社,以倡導、研究和推行職業教育,改革脫離生產勞動、脫離社會生活的傳統教育為職志。今天,在“中國夢”的感召下,更多社會人士投入到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中來。國泰安金融教育集團董事長陳工孟博士,便是一位以“教育夢”踐行“中國夢”的追夢者。

1995年,陳工孟博士從美國獲得金融學博士,放棄了美國高薪聘請來到香港理工大學任教,一干就是15年,他從助理教授、副教授一直做到博士生導師,并于2001年獲得香港理工大學終身教授及校長教學成就獎。2002-2011年期間,在成思危副委員長的直接領導下,陳博士創辦了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并擔任創始院長,為推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與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培養我國急需的風險創業投資人才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011年初,陳博士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決定——放棄了香港理工大學的終身教授職務?!拔沂窃诔伤嘉8蔽瘑T長的十年熏陶與鼓勵下,決定全身心投入我國職業教育事業”。陳博士說:”我希望將我過去15年來在香港理工大學的教學研成果與成功經驗應用到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去。

在陳博士的帶領下,國泰安從原來以金融數據起家,快速擴展覆蓋至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基礎及幼兒教育、網絡教育等領域,針對當前制約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種種問題,陳博士把風險創業投資、天使投資、創業創新經濟的理念與機制引入職業教育,從而改變傳統重知識輕能力、重過程輕結果的職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國泰安注重將現代信息技術、模擬制造技術及德國等先進的國際職業教育經驗與我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相結合,以教學應用為導向,加快職業技能綜合實訓基地建設,并把握現代職業教育規律,為職業教育實訓提供“理念先進,貼近教學,適應企業,產品質量高,服務到位”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另外,國泰安還不斷聯合政府部門、職校與企業,共同破解校企合作的瓶頸問題,并大力投入資金與人力建立起一流的“校企合作服務平臺,學生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及職業教育實訓服務中心”,全力做好對職業學校的售后服務與增值服務。

上一篇:五大發展理念學習心得范文下一篇:文化傳播公司規章制度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