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歷史的進程范文

2023-09-19

歷史的進程范文第1篇

回溯《關于印發國務院推進三網融合總體方案的通知》的內容和精神:“推進三網融合, 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戰略部署, 不僅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大舉措, 也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任務, 對于促進信息產業、文化產業和社會事業發展, 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 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的生產、生活服務需求, 拉動國內消費, 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通知》里可以看出三網融合承載著一系列短期與長期的經濟和社會任務。其既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任務, 更重要的是從自身產業層面出發, 著眼于國家建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長效預防機制。

由此根本目的分析, 我國三網融合所承載的任務最終指向的是一個國家, 尤其是一個大國崛起所必須的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從橫向看, 一個國家能否保持自身的經濟發展方式和社會形態的轉變與文明圈里其他國家相應轉變的程度相近或相似, 這是一個依據。即指向不同國家在同一個文明圈里時間軸上的發展與進化的競技。環顧當今世界, 歷史把人類帶進了信息時代, 三網融合因此應運而生, 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場信息傳播方式的變革, 更重要的是承載著整個文明圈從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的轉變, 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轉變。進一步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角度淺略地解讀這場轉變, 這就是一場由經濟基礎資源變更導致經濟模式的變革, 再由經濟模式的變革引起的社會結構扁平化與文化多元化的轉變。

從縱向看, 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強弱與存續還需要解決自身的四個問題, 涉及內需、社會保障體制、社會貧富差距和城鎮化。目前我國內需不足, 既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因素在里面, 也有社會貧富差距過大, 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 普通人民群眾購買力較低的因素在里面。這就需要我國進行全面的經濟轉型, 產業轉型, 向信息經濟發展。

農村是中國最大的潛力市場, 在這個舉國上下的轉型過程中, 城鎮化可以依托此市場優勢更兼具其政策優勢吸收更多的資源 (如建設資金) 到農村, 升級農村的產業結構, 增加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 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可以分拆與重塑我國的城鄉二元化體制, 縮小區域發展之間的差距, 為我國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制減輕負擔和積累物質基礎并有效縮小社會貧富差距。而我國社會保障體制的日趨完善和社會貧富差距的日益縮小將最終提高我國人口的消費能力, 達到擴大內需的目的。由此可見, 拉動內需, 完善社會保障體制, 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和持續推進城鎮化互為因果, 相輔相成??梢缘贸鼋Y論: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弱與存續的依據在縱向上應重點著眼于是否持續推進城鎮化進程。

一言以蔽之, 三網融合所擔負的歷史使命是著眼于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力, 即要保證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與社會結構形態能在全球這個文明圈的變革時期里持續良性的發展。在目前的歷史時期, 我國可持續發展力的強弱和存續在橫向上建筑在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 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進程之上, 縱向上建筑在我國實施的城鎮化方針政策之上。由此可以得出結論, 我國可持續發展力強弱和存續所建筑的兩點依據需要進行有效地結合, 相互促進, 這是另一種“兩化”, 即:以信息化帶動城鎮化, 以城鎮化促進信息化。這種兩化的傳導機制要分為以下兩個部分來理解:

首先, 以信息化帶動城鎮化是以勞動力高質化為介質的傳導機制, 即以信息化帶動勞動力高質化, 以勞動力高質化促進城鎮化。第一, 根據諾貝爾獎經濟學大師舒爾茨的理論, 資源匱乏和工業落后不是貧窮與否的最重要依據, 勞動力素質的低下才是其根源所在。正如楊培芳在《網絡時代新市場經濟十面觀》中所言, 我國應形成信息資源的共享機制, 使信息通信在農村發揮更大的使用價值, 將信息經濟的外部性效應積極應用在快速提高廣大農民的勞動力素質之上, 這便是以信息化帶動勞動力高質化。第二, 我國農村勞動力素質低下是制約城鎮化進程的重要因素。低素質的勞動力認知能力較為低級且只能從事較為低級的勞動, 不利于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與精神文明的建設, 且難以進入較高層次的產業, 只有高素質的勞動力才能積極適應城鎮化進程中興起的高新技術產業所提出的技術要求, 并更理性地參與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以促進農村在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這便是勞動力高質化促進城鎮化。

其次, 以城鎮化促進信息化同樣是以勞動力高質化為介質的傳導機制, 即以城鎮化帶動勞動力高質化, 以勞動力高質化促進信息化。第一, 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勢必有力地吸引了大量的資源 (如建設資金) 向農村聚集, 縮小了原城鄉二元化體制下兩者在基礎設置與文化建設上的差距, 進而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資源的優化配置。這個建設過程傳播了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 提升了農村勞動力的勞動技能, 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最終改變了農民的社會屬性和地位, 使其綜合素質得到質的飛躍。這便是以城鎮化帶動勞動力高質化。第二, 互聯網的價值, 與使用互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而平均成本呈遞減趨勢。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 隨著農民科學文化知識的積累, 其接受和應用新生事物和科學技術的農村勞動力就越多, 這樣導致高素質的和受益于信息經濟的農村勞動力不斷增長。最終促進應用互聯網信息平臺, 共享信息資源的農村勞動力規模不斷增加。因此也強化了互聯網價值的遞增效應與平均成本的遞減效應。這便是以勞動力高質化促進信息化。

綜上所述, 我國可持續發展力強弱和存續所建筑的兩點依據 (信息化和城鎮化) 是以勞動力高質化為介質進行相互傳導的兩化機制。這就要求在目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歷史背景下, 擔當了我國可持續發展力強化與存續歷史使命的三網融合要抓住經濟和社會時代變革的契機, 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國情, 依托自身契合技術時代變革的產業優勢, 積極地將信息化與城鎮化相結合, 促進我國形成信息資源的共享機制, 拓展非一線城市市場, 使信息化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使用價值。

歷史的進程范文第2篇

地球是微小的:從太陽的角度來看,地球不過是一顆受它余熱、余光庇護從而在這個始終在不斷地進化的宇宙里得以安然存在下來的衛星;從太陽系的角度來看,地球更是它無數子民里幾乎被掩蓋、忽視的小行星,孤立閉塞;從宇宙的角度來看,地球是它空間里不知何時產生的存在,大概細細查究后,可以得知,它是一顆藍色小球。

地球是美麗的,“一樹一花一世界”便可以知道,不過是小小的植物的一部分,亦可以擁有地球的淋漓盡致的美。一花一世界,一樹一景色。抬眼眼看那歷經艱辛,受盡風吹雨打,終于苦盡甘來,傲然肆意綻放的花瓣不過是一瞬后便在秋風飛,那姿態美的讓人心碎,曾經的繁華就這樣凋零、就這樣消逝,只留下殘花余香,看人間花開花落、看人間春夏秋冬,演繹生與死之美。接著這個植物天堂又誕生了以食草為基礎的生物鏈存在,極大限度地豐富和繁榮了地球的生態文明,使之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發展,永不停歇地譜寫著各種生存的血腥與壯烈,各種創造的希望之美與破壞的遺憾之美,如癡如狂,引領著靈長生物不斷的思考與探索,甚至已經將自己的視覺觸角延伸到地球之外的太空,去看那星光璀璨的世界。

但,地球是脆弱的,盡管它孕育了一個“天藍、水清、地綠、景美”的綠色天堂;然而,不過是白駒過隙的工業時代,已將它生生破壞掉,有多少繁華誕生、毀滅,就有多少被破壞掉。曾經,每天一起床打開窗戶,滿眼的綠色就撲面而來,耳際甚至可以聆聽到鳥蟬的鳴叫,這是生活在未被破壞的地球時代不用走出家門,就能在每天早上都收到的一份厚禮!但是,這份禮物幾乎已經不復存在,幾乎只剩下了留與富人的人工設計的園林,卻平添了一種機械與空洞。然而如今,不用走出房門,種種的沒自然產生的廢氣廢渣、化學物品,正在不斷蠶食人類與地球的生命力。因此,依稀還能看出曾經的美麗的地球啊,如何還能不加以一悉心照料?

歷史的進程范文第3篇

民,只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城鎮,最終在非農產業獲得穩定的就業,留在農村中的勞動力才能從專業化、大規模的農業經營、生產活動中獲得更高的收入,進而在增加收入的基礎上擴大農村的消費需求。

(二) 加快城市化進程,對控制人口起著一定的積極意義。意味著農村人口向城鎮流動,而城

鎮化是一個人口增長自動得到控制的社會經濟過程。城市市民收入雖然高,但是城市生育、撫養、教育子女的成本比農村要高的多。城市中這種撫養子女的高消費成本和生育的高機會成本的約束,使人口增長得到控制。從而對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具有明顯的意義。

(三) 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是更好地推進工業化的需要。加快城市化進程,大力發展工業,特別

是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與世界經濟交往中用便宜勞動力創造的產品和服務換取自己因土地資源稀缺而不能充分生產的產品,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速城市化進程,使更多的農村居民轉換為城市居民,將極大提高消費貨幣化程度并改善原有農村消費市場的需求結構,增加對包括耐用消費品在內的工業消費品的需求量,從而為城鎮市場中已趨于飽和的消費品開辟出一個新的更為廣闊的市場,進而使目前因需求不足而聚集起來的巨大工業生產能量得以釋放,并為延緩某些產業部門的衰退期和促進新興產業部門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此外,加速城市化進程還將引發大規模的交通網絡發展和城市基礎設施及居民住宅建設,從而極大地促進建筑工業和道路修建工業的發展。

(四) 城市化進程中,為城市與農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創造了條件。用城市文明引導農村文明,改

造農村文明,是促進農村社會進步,提高農民素質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推動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促進了城市居民對自身以外文化的接受能力,以及城市居民對流動人口本身的認同與接受。

(五) 推進城市化進程,有利于改變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推動中國的城

市化進程有利于降更多的農民轉化為城市居民,增加城市居民的數量和范圍,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推動中國和諧社會的建設。

(六) 推進城市化有利于增加內需,從而更好地推進中國經濟的發展。消費乃拉動經濟增長的“三

駕馬車”之一,推動城市化進程將增加增加中國城市居民的數量,并且擴展中國城市區域的范圍,進而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購買力增強,擁有更強的購買力。所有這些都將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內需,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

(七) 推進城市化進程有利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城市作為一個國家經濟國

歷史的進程范文第4篇

1 中國對外開放的進程

總結中國三十年來對外開放的發展歷程, 可以將其劃分為四個階段:從1978年改革開放起到20世紀90年代初的試驗探索階段;從1992鄧小平南方講話到20世紀末的全面開放階段;從2001年到2006年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契機的體制全面接軌階段;2007年后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的互利共贏階段。

1.1 試驗探索階段

該階段從1978年改革開放起, 至20世紀90年代初, 以重點開放沿海地區、建立經濟特區并賦予特殊優惠政策為主要特征, 經歷了一個由點 (經濟特區) 到線 (沿海開放城市, 由線到面 (沿海經濟開放區) 逐步推進和深化的過程。

1.2 全面開放階段

以1992年春鄧小平南方講話為標志, 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全面開放時期。1992年3月, 中國開放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云南、廣西6省 (區) 的13個市、鎮, 形成了沿邊開放的雛形。同年8月, 進一步開放重慶等5個長江沿岸城市, 以后又增加宜昌等為長江沿岸開放城市, 形成了沿江開放格局。同時還開放了哈爾濱等7個邊境、沿海地區省會 (自治區首府) 城市, 以及太原等11個內陸地區省會 (首府) 城市, 對外開放逐步向內地推進。十四大要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開放的格局。十五大要求“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發展開放型經濟”。期間, 在經濟特區、開放城市和其他開放區, 還興辦了多個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保稅區。

在這一時期, 中國對外開放的特點表現為:一是開放的戰略格局開始由沿海經濟特區向內地擴散, 對外開放擴大到全國各地和國民經濟的眾多領域。二是開放的戰略重心開始由體制試點向全面制度建設轉型, 由政策導向逐漸向市場導向轉變, 如深圳、廈門特區已開始逐步對外商投資企業實施國民待遇[1]。三是以開放促改革, 對外開放的發展不斷對貿易、金融等領域的改革提出要求。四是兼顧區域平衡發展。如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 加快資源富集區的開放開發, 鼓勵沿邊省區積極參與周邊國家的次區域經濟合作, 建立邊境自由貿易區與跨國經濟合作開發區[2]。1999年3月, 正式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后又先后提出了振興東部老工業基地戰略和中部崛起戰略。

1.3 體制全面接軌階段

2001年12月11日, 中國加入WTO, 標志著中國的對外開放不僅按照自己的時間表逐步展開, 還將在國際制度規范下開放。對外開放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即由有限范圍和領域內的開放, 轉變為全方位的開放;由以試點為特征的政策性開放, 轉變為在法律框架下的可預見的開放;由單方面為主的自我開放, 轉變為中國與WTO成員之間的相互開放。中國做出了廣泛的入世承諾, 不僅包括影響貨物貿易的邊境政策和國內政策、影響服務貿易的政策、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制度, 而且在宏觀經濟體制和政府管理體制方面都做出了說明和承諾。中國政府切實地履行了各項入世承諾, 通過大幅度削減關稅水平, 逐步取消非關稅壁壘, 進一步放寬服務市場準入, 促進了中國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中國順利通過了WTO每年一次的過渡期貿易政策審議, 獲得了WTO及其成員的肯定。

1.4 互利共贏階段

黨的十七大報告不僅提出要“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而且要“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一方面, 中國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 擴大開放領域, 優化開放結構, 提高開放質量, 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另一方面, 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從最初提出對外開放, 到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再到明確提出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中國的對外開放已經從立足于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適應性開放, 進入到全球化視野下以更加主動的姿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戰略性開放階段[3]。

2 中國對外開放的經驗

中國對外開放為什么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就?在國際經濟風云變幻之中, 為什么中國經濟和對外開放事業能持續健康發展?其中有許多值得總結和繼承的寶貴經驗。在諸多的文獻中, 這些基本經驗包括:以鄧小平理論指導對外開放、走漸進式開放道路、開放與改革及發展并舉等等[4]。除了這些基本經驗之外, 筆者認為, 如下“十大關系”既來自對外開放三十年一些成功的經驗, 也來自對一些矛盾和問題的反思, 是進一步擴大開放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深層次問題。

2.1 開放與保護的關系

其本質是如何處理利益與風險之間的關系。中國對外開放的目的之一即是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 獲得收益。三十年的歷程證明中國是此次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惠國[5]。加入WTO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戰略選擇, 盡管在入世過程中做出了重大的承諾, 但事實證明, 那些入世程序嚴格苛刻且被要求做出更多承諾的成員, 其在入世后經濟增長率較高, 經濟效益提高的也更多[6]。然而, 擴大開放和參與經濟全球化也會帶來風險, 會帶來保護主義的壓力。鑒于此, 中國的對外開放是漸進的, 其實施過程根據不同的需要和考慮, 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在時間上有所差異, 在部門上有所側重。然而, 這些管理和保護措施的目的是在于推動開放的平衡發展, 規避和化解開放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管理和保護不應阻礙開放的進程, 應通過符合國際規范的而非扭曲的政策措施和工具來實施。

2.2 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對外開放具有“推動改革效應”和“增強競爭效應”, 可以增進效率, 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梢哉f, 在開放初期, 中國更關注短期的效率問題, 如針對外資的各種優惠措施扭曲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千方百計擴大出口”的方針政策相對忽視勞動者的權益。

當前, 開放過程中體現公平的最重要指標是就業問題。開放提高了生產效率, 貿易迅速發展, 順差和外匯儲備迅速增加, 但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壓力, 如資源價格上升、匯率升值、流動性過剩、摩擦增多等。在此背景下, 人們開始反思現有的開放模式, 出現了懷疑甚至要求改變現有貿易政策和外資政策的聲音。

不論采取何種政策措施, 都要明確首要的政策目標, 抓主要矛盾。目前中國經濟社會運行中的主要矛盾是失業率過高。雖然城市登記失業率是4%左右, 但這大大低估了失業水平??紤]到國有企業在職冗員和下崗職工、農村隱形失業人口等因素, 全社會失業率實際上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蘊涵著巨大的社會風險。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條件下, 就業彈性系數明顯下降, 失業問題日益嚴峻。在建立和諧社會中, 應該把控制失業率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 作為制定開放戰略時的首要目標。而中國現有的開放模式, 無論是加工貿易還是外資政策都對就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 中國現有的開放政策不能做出逆轉性的改變, 只能在有限的政策工具中進行微調, 不能寄希望于在短期內解決長期性的問題。

2.3 集權與分權的關系

通過適當分權調動地方的積極性已經成為經濟改革的成功經驗之一。為了推動地方政府擴大出口的積極性, 中央政策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放開一部分外貿審批權和一度試行外貿承包制及外匯留成制等方式;二是實行財政分稅制, 積極利用外資, 發展出口貿易, 可以為地方政府擴大稅基。另外, 現有的投融資體制也加強了地方政府干預經濟的能力, 在投資的沖動下, 形成了大規模的生產能力, 在國內市場有限的情況下不得不轉向國際市場。

因此, 應繼續給予地方自主權, 允許區域性、地方性的貿易和外資發展戰略, 但這需要與國家整體外經貿發展戰略相統一, 應保證國家統一的貿易政策能夠在地方得到貫徹實施。在貿易政策的制定等方面, 需要建立制度性的中央部門之間以及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機制。減少地方過度競爭, 尤其是在利用外資方面, 避免演變成為優惠政策的過度競爭, 減少投資的同質低效競爭。同時, 還要積極進行財政和稅收體制改革, 在集權與分權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

2.4 對內與對外的關系

處理好對內與對外的關系注意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對外開放的同時更需要對內開放。在加入WTO的背景下, 完善市場經濟需要公平的競爭環境, 從而要求對外開放的同時也要加大對內開放力度, 尤其是加大對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的市場開放程度。

二是積極利用外需的同時更需要擴大內需。中國是一個大國, 大國不僅擁有規模經濟、專業化分工等經濟優勢, 也擁有更大的維護經濟安全的優勢。然而, 上述“大國優勢”的實現有賴于發達的內需, 這也是中國目前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三是積極利用外資的同時更需要合理利用內資。在擴大開放的進程中, 通過積極利用外資, 彌補了資金缺口, 提升了資本的技術含量, 也推動了制度變革和體制創新。因此, 盡管中國利用外資規模已經位居世界前列, 外匯儲備不斷增多, 國內流動性出現過剩的局面, 但鑒于外資具有諸多內資不可替代之處, 中國應繼續積極利用外資, 拓寬利用外資的渠道。

2.5 質與量的關系

三十年來, 由于過于追求規模和發展速度等“硬指標”, 中國外經貿的“量”迅猛發展。相對應的是“質”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改善, 主要表現為貿易的效益和利益不高, 技術溢出效益不明顯, 而且代價巨大。首先, 在貿易投資在一體化條件下, 國際貿易利益不再只屬于貿易國, 而是分割為幾部分由東道國以及母國的有關主體分享, 顯然中國由于處于分工的末端而獲取的利益較少。尤其是占據對外貿易半壁江山的加工貿易, 其經濟效益較少, 對國民經濟的帶動效應也不強。其次, 盡管中國出口產品的技術高度得到了提高, 但出口貿易仍以低技術含量的制成品為主, 出口產品的技術結構仍然偏低[7]。而且, 中國依賴外來技術的程度較高[8], 出口貿易尤其是加工貿易的技術溢出效應并未充分地發揮。最后, “出口導向”模式付出的代價是非常巨大的, 耗費資源并抬高了價格, 環境污染嚴重, 勞工標準難以提高。

總之, 貿易尤其是出口的數量不應再被視為追求的目標, 而更多的應被視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工具[9]。為此, 需要放棄“出口創匯”、“千方百計擴大出口”等目標, 不要再以數量來考核政府和企業, 擺脫“新重商主義”觀念的束縛。

2.6 產業之間的關系

發展的階段性和國際分工的現狀決定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實質內容是圍繞制造業和制成品貿易展開的。在已經成為第二大貿易體的情況下, 制成品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面臨著挑戰, 轉型的壓力來自國內外各種因素的變化。在此背景下, 國內各界開始重視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然而, 三次產業之間的關系是相互支撐、聯動發展的。沒有發達的農業和制造業為基礎, 服務業也不可能健康發展;落后的服務業水平也會成為制約農業和制造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為此, 中國在入世后將服務業的開放作為對外開放的重點環節, 希望以此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 改善服務提供能力, 從而為其他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這無疑是正確的。同時, 還應高度重視農業和制造業的進一步開放問題, 加快升級換代的步伐, 三次產業的發展缺一不可。

2.7 地區之間的關系

可以說, 對外開放三十年的歷史基本上是各區域漸次開放的歷史, 也是以區域優惠政策推動開放的歷史。一些省份具有特殊的地位, 故而能夠獲得更優惠的政策鼓勵, 經濟特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改革的“飛地”享受著特別的待遇。這些政策一旦給予就很難再取消, 許多地方政府依靠政策“租”獲得了優先發展[10]。這些政策的歷史功績不容磨滅。然而, 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它造成了各區域之間的不平衡發展, 也造成了區域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這種地方市場分割影響了要素的自由流通, 割裂了供給和需求的有機聯系, 阻礙了國內競爭機制的形成, 限制了國內企業的分工協調, 削弱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影響了規模經濟的和企業品牌的形成。而且區域市場分割致使各區域迅速將注意力轉向對外貿易, 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對外貿易偏好”[11]。不僅如此, 區域發展不平衡還削弱了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性。

當務之急是, 消除地方市場分割, 建立真正統一的全國大市場。為此, 各界專家學者提出了種種思路和對策, 頗有政策參考價值, 如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在中央和地方之間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 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來減少地方保護行為, 使地方政府從競爭性產業中退盡, 建立更加科學和適應社會發展的政績考評體系, 建立綜合性行政大區管治機構等等。

2.8 經濟政策之間的關系

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 各種經濟政策之間的關系是緊密相聯的。為了推動貿易的發展, 貿易政策改革的核心是不斷下放外貿經營權 (貿易權) 。與此緊密相聯的是外匯政策。同時, 貿易與投資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貿易政策和投資政策的協調也越來越重要。另外,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 國際間可交易的范圍擴大, 貿易政策的范圍已從邊境措施延伸至國內政策領域。貿易政策與國內政策如投資政策、知識產權政策、政府采購政策、環境政策、勞工標準、宏觀經濟政策等之間已經形成“引一發而動全身”的唇齒相依關系??傊? 各種經濟政策之間的聯動效應越來越強, 給宏觀經濟調控增加了難度, 這就需要在解決問題時準確抓住主要問題的主要矛盾。

2.9 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關系

對外開放也就是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而且不僅要“引進來”, 而且還要“走出去”。“引進來”的有商品, 也有資本和技術, 但不能盲目引進。引進商品應進行必要的監督和監控, 不能有質量、安全或環保問題, 也不能對國內造成大的沖擊;引進資本, 不僅要注重數量, 更要注重質量, 還要有引進后的監控機制;引進技術, 要注重合適性, 更要注重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走出去”, 包括商品的出口和生產能力的轉移, 也包括資本的走出去, 去投資建廠或購買能源或通過并購等方式獲取高新技術。2.1 0單贏與共贏之間的關系

三十多年來, 中國更多的是關注如何提升自己的生產力, 增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毫無疑問, 對外開放本身必定是互利共贏的, 中國自身的快速發展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發展的機遇。然而, 不可否認,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會對其他國家帶來競爭壓力。另外, 由于中國在國際上的低調形象, 國外要求中國承擔更多責任的呼聲也很高。這些因素都造成了中國快速增長“單贏”的假象。事實上, 在市場經濟中, 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對各方也是有益的。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競爭也會帶來保護主義的壓力。為此, 中國提出將“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更多關注來自外界的訴求, 從而為進一步擴大開放, 實現和平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3 結語

中國對外開放分階段逐步深入發展, 取得了重大成就, 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大貿易體, 在世界經濟和政治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其中, 既有成功的經驗, 也有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需要進行及時的總結和反思。展望未來, 中國將本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 抓住機遇迅速發展, 并為世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摘要:本文總結中國對外開放的進程, 將其分為四個階段:試驗探索階段、全面開放階段、體制全面接軌階段、互利共贏階段。本文分析了對外開放過程中的基本經驗, 并在總結成功經驗與突出問題的基礎上詳細分析了需要重點關注的“十大關系”。

關鍵詞:對外開放,進程,經驗

參考文獻

[1] 謝百三.中國當代經濟政策及其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2] 張幼文.新開放觀——對外開放理論與戰略再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 姜波, 何振紅, 萬建民.擴大對外開放.實現互利共贏——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實踐與思考[N].經濟日報, 2007, 10, 14.

[4] 季崇威, 方生, 桑百川.跨世紀的中國對外開放——對外開放20年的基本經驗[J].改革, 1999 (1) :69~75.

[5] 華民.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對外開放[J].學術月刊, 2007 (7) :62.

[6] Man-Keung Tang, Shang-Jin Wei.IsBitter Medicine Good for You?The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WTO/GATT Accessions[R].Conference onTrade Research Department, IMF, 2006:21~22.

[7] 杜修立, 王維國.中國出口貿易的技術結構及其變遷:1980-2003[J].經濟研究, 2007 (7) :137.

[8] 丁學良.中國經濟再崛起的薄弱環節[J].國際經濟評論, 2005 (3~4) :15.

[9] Alberto Gabriele.Exports of Services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Countries[R].UNCTAD, 2004:22.

[10] 盛斌.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M].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歷史的進程范文第5篇

現如今隨著各項工程項目的有效開展, 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空間, 在工程項目開展過程, 土方工程十分重要, 為保證土方工程的有效開展, 本文依托土方外運等內容, 重點分析了外運過程對于工程造價的影響。

2 項目簡介

2.1 項目背景介紹

某綜合性發展項目, 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 靠近黃浦江, 占地面積約75, 000平方米, 建筑面積約534, 000平方米, 共有5個地塊, 包括地下室 (2層或3層) , 地上裙房商業 (3層) , 8棟辦公樓 (14層~23層) , 10棟住宅樓 (13層~23層) 及1棟會所, 建造面積分別為154, 000平方米, 68, 000平方米, 195, 000平方米, 115, 000平方米及2, 000平方米。

本項目主要特點是由5個地塊組成, 分別開發, 同時施工, 緊鄰地鐵。

2.2 造價工程師的職責

作為開發商的造價工程師, 協助駐現場項目經理并管理第三方工料測量顧問對本項目實施全過程造價管理, 主要工作包括: (1) 于招投標階段, 確定標段劃分、策劃發包模式、確定合同形式、完成資格預審及一切招標工作有關內容; (2) 于施工階段, 審核工程進度款、變更估算及編制財務報表和現金流預測; (3) 于竣工結算階段, 指導并審核第三方工料測量顧問編制的竣工結算報告。

2.3 項目開發

本項目由某外資房地產開發企業及國內某房地產集團共同開發建設。

2.4 時間計劃

3 案例簡介及分析

3.1 案例簡介

在地塊E進行土方開挖的過程中, 上海市政府為了研究制定本市渣土泥漿消納處置方案, 禁止裝運本市渣土、工程泥漿等貨物的運輸船舶出境, 直接導致本項目的土方無法外運, 總包經多方洽商, 聯系到浦東機場附近某卸土區, 最終順利卸土。

3.2 承包商提出的變更/索賠

因土方外運的成本增加, 總包不同意采用合同單價, 要按實際土方外運成本計價。

3.3 合同中對應的合同條款

(1) 總包工程為固定單價合同, 固定單價為按圖紙及技術規范包干。 (2) 若相關政策規定, 需由業主直接與第三方渣土外運簽署合約, 則業主僅會配合進行此項合約的簽署工作, 所涉及的所有費用由總承包商承擔, 且已包含在合同金額以及合同單價中。 (3) 對于基準日期 (即中標函簽署日) 后工程所在國的法令、法規、規章、行政指令的改變或對此類的司法或政府解釋有改變, 影響承包商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的, 基于對合同價格的考慮, 要明確給予有效調整。 (4) 變更項目在工程量清單中有相同或相類似合同單價的, 采用相同或相類似的單價。變更項目在工程量清單中沒有相同或類似單價的, 則其價格應按照承包商和業主合理商定的價格確定。

3.4 合約解釋

基于上述合同條款, 對于中標函簽署日后的政府行政指令所導致的承包商費用增加, 合同價格應應予以調整。

3.5 解決方案分析

我連同第三方工料測量顧問就上述情況設想了以下幾種解決方法:

(1) 方法一:對總包實際土方外運成本與合同金額的差異進行調整, 實際土方外運成本包括土方外運及渣土消納費用, 與總包提出的要求一致。

分析:

優點:減少與總包的分歧

缺點:

首先, 根據政府要求, 無論卸土地點是否改變, 總包均需繳納渣土消納費用, 而原合同中已包括了該筆渣土消納費, 如采用此方法, 等同于變更費用中重復增加了一次渣土消納費用。

其次, 土方外運的合同單價較低, 如果采用此方法, 除調整了總包因卸土點改變導致的費用增加, 還變相調整了土方外運的合同單價與市場價的差異金額。

如此, 增加費用較高。

從合約上來看, 總包工程為固定單價合同, 固定單價為按圖紙及技術規范包干, 該方法并不可行。

(2) 方法二:對總包實際土方外運成本與投標時標底單價的差異進行調整。

分析:

優點:標底單價為第三方工料測量師根據其專業提供的意見, 比合同單價高, 如采用該方法, 較為公平。

缺點:讓總包認可標底單價的合理性存在困難。

(3) 方法三 (最終解決方法) :調整土方外運的實際運距與原運距差異而導致的差價, 且僅調整政府發文之后涉及的土方外運量。

分析:

在原合同單價的基礎上, 僅增加運距產生的差價, 符合上述【合同中對應的合同條款】中的第4條, 變更項目在工程量清單中有相類似合同單價的, 采用相同或相類似的單價。

3.6 最終方案解析

調整土方外運的實際運距與原運距差異而導致的差價, 且僅調整政府發文之后涉及的土方外運量。

(1) 確定需要調整差價的土方外運工程量:由于總包合同為按圖紙及技術規范包干的單價包干合同, 合同中的工程量均為暫定工程量, 需要根據指令所附圖紙重新計量。

地塊E為分區開挖, 政府發文時, 一區土方已開挖完畢, 現場正在進行二區開挖, 三區尚未開始開挖。

所以, 在確定需要調整差價的土方外運工程量時, 首先, 須按指令所附圖紙對二區及三區的土方開挖量進行計量。其次, 對于二區已開挖完畢, 無法在圖紙中體現的已開挖工程量, 則要求總包提供施工日報、周報及月報, 并經業主項目工程師及監理審核確認。通過施工日報、周報及月報中的記錄, 明確二區已開挖土方外運工程量。最終, 確定二區及三區未開挖工程量, 也就是需要調整差價的土方外運工程量, 約3萬立方米

(2) 確定土方外運的實際運距與原運距的差異:現實際卸土點位于浦東機場附近, 運距約33.8公里。

在確定原合同運距中, 與承包商產生了爭議。渣土承運合同中的卸土點位于周浦鎮, 運距約17公里??偘岢? 一區及二區已開挖的土方均是在白蓮涇碼頭卸土, 運距僅為6.3公里, 需增加運距33.8-6.3=27.5公里。

由于總包無法提供在白蓮涇碼頭卸土的合同及依據, 最終, 原卸土點按周浦鎮考慮, 增加運距33.8-17=16.8公里??偘硎就?。

(3) 確定運距單價:經第三方工料測量師查詢, 政府對于上海市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運輸處置費有指導價, 其中規定, 本市跨行政區域內運輸的建筑渣土運輸基準價為每噸每公里0.90元, 上下浮動幅度10%。

經工程部及設計部確認, 1立方米土約等于1.8噸。

運距單價=0.9/噸*公里×1.8噸/立方米=RMB1.62/立方米*公里。

結合上述情況, 本次變更費用為

30, 000立方米×16.8公里×1.62/立方米*公里=RMB816, 480

3.7 案例總結及啟示

對于承包商提出的費用申請, 作為業主方的造價工程師, 主要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審核:首先, 須判斷承包商提出的事項是否屬實, 由承包商進行舉證, 經監理及業主現場工程師進行復核后確認。同時, 對于這類由于政府新頒布的行政指令導致的土方外運調整, 涉及全市, 經過向其他項目進行了解, 情況屬實。其次, 根據合同條款判定是否屬于變更, 并有費用產生。第三, 如判定為變更, 將根據合同條款進行變更審核。變更審核主要分為數量審核及單價審核。

首先, 數量審核:主要取決于合同模式, 對于單價包干合同, 工程量清單中的數量均為暫定數量, 變更審核時需要重新計量。而對于總價包干合同, 工程量清單中的數量不予調整。其次, 單價審核:變更項目在合同的工程量清單中有相同單價的, 采用相同單價;變更項目在合同的工程量清單中沒有相同單價的, 參考類似單價、定額中的單價、政府指導價、其他項目單價、詢價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本次變更的產生是由于政府新頒布的行政指令導致的土方外運調整, 無法避免, 也很難預計。慶幸的是, 本次政府發文是在本項目最后一個地塊的土方開挖后期發生, 變更費用增加不大。如本項目五個地塊的土方開挖均需調整, 變更費用將大幅增長。

如何避免此類爭議, 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 招標階段:將可預計的項目情況告知投標單位, 并要求投標單位將此類情況考慮在投標總價中, 而對于這類由于政府新頒布的行政指令導致的變更, 可在今后的合同中約定, 投標單位需在投標金額中考慮合同工期內的政府法令、法規、規章、行政指令所導致的費用調整, 減少業主在合同簽訂后承擔的風險。其次, 合同簽訂后:變更經常會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審核, 所以, 在施工過程中, 必須要求承包商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提供現場的施工日報、周報、月報, 供監理及業主工程部審核確認, 保留現場依據。而對于監理及業主工程部確認的現場簽證單, 需進行核實, 并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后決定是否予以采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 通過本文的有效闡述, 明確了項目進程中土方外運對造價的, 作為相關工作人員, 要積極通過實踐, 不斷總結有效經驗, 并結合一定的技術手段, 提高對于工程造價的管理與計算能力, 以助力工程有效開展。

摘要:本文結合項目實例, 分析了項目進程中土方外運對造價的影響。旨在通過進一步闡述, 能夠提高認識, 并助力相關工作有效開展。

關鍵詞:項目管理,土方外運,造價

參考文獻

[1] 張小鋒.淺析水運工程造價中的土方問題[J].科技展望, 2015 (11) .

[2] 劉薇.關于有效控制土方工程造價的探討[J].供水技術, 2013 (5) .

歷史的進程范文第6篇

1 農民市民化的主要內容

所謂農民市民化, 一般是指在當前的城市化進程之中, 采取積極措施讓農民群體能夠脫離其長期以來用以維持生活的農村土地, 進入城鎮從事非農領域的工作, 從而讓農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等都能夠往現代市民的方向進行轉變。農民市民化主要有以下內容:首先是其生活的環境出現了非常大的改變, 從以前的住在農村往到現代城市生活加以轉變;其次是生產的方式出現了非常大的轉變, 從主要從事農業領域的生產活動向開展非農領域的工作予以轉換;再次是社會身份產生了新的變化, 身份轉換之重點為戶籍有了變化, 從農村戶口轉換為城市戶口。隨著社會身份的轉變, 其保障形式也產生了重要的變化, 從完全依靠農業收入往具有與城市戶籍具有緊密聯系的各類社保。

2 當前我國農民市民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認知上存在的問題。對市民而言, 因為一直以來農民和市民所具有的身份上差別, 導致他們對于農民還是缺乏足夠的包容心理, 偏見還是長期存在的。農民群眾通過進城務工縮短了市民群眾就業的途徑, 而且還拉低了市民們的平均收入, 導致相當多的市民產生了不滿情緒。同時, 農民群眾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無法得到市民們的一致認可, 所以對農民們會產生抵觸心理。對農民而言, 其剛到城市不久, 但是又存在著非常強烈的守土思想, 無法全面融合到城鎮生活當中。二是政策上存在問題。政策直接牽涉到農民群眾進城之后的待遇以及安置等問題。近些年來, 我國為推動城鎮化建設, 已經為農民群眾的市民化推出了諸多優惠性政策。然而, 相當多的地方政府并沒有全面實施中央作出的農民市民化決策, 反而還會出臺部分限制甚至妨礙農民市民化的地方性政策, 導致一部分農民失去了在城市中安居樂業之積極性。三是社會環境上存在問題。如今, 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主要是建立于工作、業務等方面, 因為在環境上, 進城務工農民常常會受到市民各類不公待遇, 部分應有之福利也無法得到, 導致這部分群體和城市相互隔絕, 只能在農村落戶。長此以往, 就會造成城鄉間的彼此分離甚至對立。即使有一些農民居于城郊, 但也會因為缺少良性溝通與交通不利等因素, 和城市之間的聯系不甚密切, 對于土地則具有非常高的依賴度。四是在素質上存在問題。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勞動力總數非常大, 但是真正接受過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村人口還相當少, 絕大部分農村地區轉移勞動力并無一技之長, 因此其進入城市也會因為總體素質偏低而無法得到較好的就業機會, 所以自然也就很難得到市民的資格。同時, 農民群眾的文化素質不高也妨礙了對其現代市民素質之培養, 導致這一群體在履行市民義務上具有極大的不足。

3 推進我國農民市民化進程的幾點對策

3.1 切實轉變觀念提升相關各方對農民市民化的重視程度

如今, 我國已經脫離了只追求發展速度、不顧及發展質量的時期, 進入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期。在這一時期, 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切實破除長期以來固有的城鄉二元對立的結構, 從而推動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在這一階段之中, 促進農民市民化是解決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的重要方式。與此同時, 促進農民市民化也成為了推動我國農民文化素質提高的必然選擇。對于我國經濟發展來說, 城鎮化與農民市民化確實是今后一個時期的必然趨勢, 也不會因為人的意志而加以轉移, 可以說是推動我國進入現代化的重要歷程。所以, 各地方政府應當采用必要舉措, 利用政策調整以及機制創新來解決城鄉二元對立問題, 用公正、公平、公開之的觀念來對待農民市民化大潮, 給予進城務工農民以充分的重視, 讓其能夠樹立起市民化的自信心, 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各方的幫助, 能夠在真正實現市民化。

3.2 健全機制為農民市民化營造出一流的政策空間

要積極出臺各種規范化的運作機制, 從而為農民市民化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礎。一是各地應當深入改革現有的戶籍制度, 切實消除農民群眾融入到城市之中的身份難題。比如, 應當切實放松對農村戶籍的管理, 許可能夠進行合法經營、具有穩定職業或者有固定收入的農民轉換成為市民, 為其爭取到轉化為市民的基礎條件;二是要更好地實施吸引各類人才的新政策, 對于那些具備了一技之長的農民群眾, 應當為其提供更好的市民化遷移政策, 比如, 在子女升學和保障房申請上給予便利, 為其融入到城市當中切實免除后顧之憂;三是要進一步健全涉及農民群眾的社保制度, 從而給予農民們以平等享有社保制度之權利, 全面消除農民群體市民化面臨的困難。

3.3 落實各項社保制度讓農民在城市安心生活

在愈來愈多農民群眾進入到城市之中工作以后, 為了讓進城務工農民群體在社保上享有和市民一樣的權利, 就應當在諸多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待遇。為此, 應當持續健全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制度, 形成統一化、規范化的社保機制, 有效地落實農民群眾的各類權益, 切實保障其能夠脫貧致富, 并且持續推動我國城市化的發展。為了讓能夠實現市民化的農村居民們免除后顧之憂, 就應當盡可能地提升我國社會保障機制的覆蓋面。不僅如此, 還應當讓市民化了的農民群眾能夠實現與城市居民一樣的社保待遇, 能夠維持其最低生活標準, 幫助其擺脫困境。要持續推進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讓用人單位能夠主動為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員工提供工傷方面的保險。在此基礎上, 有條件的地方還應當面向農民工人群建立專門的失業保險金, 盡可能地提高其在城市生活中的各種待遇, 從而讓其能夠在城市中安居樂業。當然, 對于一部分家庭情況相當困難的農民群眾來說, 還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在伸出援手, 盡可能地給予困難進城務工人群以力所能及的幫助, 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城市的溫暖。

3.4 實施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土地并不只是一種單一的生產資料, 而且還可以說是生存最為重要的一項保障。從農民向市民加以轉變, 就需要把千百年來所固有的土地保障切實轉化為社保時, 土地制度上的安排不僅應當給予其以產權上的屬性, 而且還需要對其實施盡可能合理的流轉。筆者覺得, 一定要確定土地承包的權力與宅基地的使用權力都在物權范圍之內。對于那些已經具有安穩工作并且已在城市安家的農民們來說, 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其切身利益, 應當允許他們轉讓自己所擁有的土地承包權, 讓其能夠有比較充足的資金在城市之中立足甚至進行創業活動。這樣一來, 那些愿意投入到農業生產當中。對于大中型城市和小城市, 應當實施差異化政策。對于在前者落戶且得到社會保障的農民群眾, 就不應同意其繼續保留原有土地之承包權。對于在后者落戶的農民群眾, 就要按照承包者的具體想法來轉讓土地的承包權力。當然, 還應當不斷完善目前我國所擁有的土地流轉機制, 真正認可農民們依據個人的思路來開展承包經營活動。不僅要切實保障農民群眾承包經營方面的權利, 而且還不能侵害本地農民運用土地流轉而得到的經濟效益。

3.5 注重失地農民技能培訓提升其綜合素質

當前, 在對失地農民技能培訓上, 要更為關注對失地農民實施實用技能所進行的培訓。應當運用舉辦學習班、設置講座、運用大眾傳媒等手段, 讓廣大失地農民能夠準確地認識到當前嚴酷的就業現狀, 切實幫助廣大失地農民全面分析自身在當前就業市場之中的實際位置, 教育與引導廣大失地農民提升自我意識, 從而幫助這部分失地農民走市民化發展之路。在此基礎上, 還應當幫助其突破固有的小農意識限制, 形成真正的現代市場經濟意識、民主法制意識等現代意義上的市民觀念, 這是對農民實施市民理念教育極其重要的內容。政府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向廣大失地農民輸入更加多的發展意識, 盡可能讓其樹立現代市民意識。政府必須要在硬件與軟件等兩個方面同步發力, 努力指導失地農民群體不但在身份上, 而且還能夠在思想意識以及情感上從傳統型農民往現代市民加以變化。各鄉鎮、街道、社區等基層組織必須想方設法盡可能地拓展失地農民的文化發展空間, 更多地開展一些能夠體現出新思想與新觀點的適合于農民群眾參與的文化活動。要以社區和企業為基礎, 成立面向農民群體的市民學校, 通過這一載體持續宣傳現代市民所應當具備的理觀, 培養其現代市民意識, 切實幫助起革除掉小農化意識。

結束語

農民市民化是當前階段我國實現城鄉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 同時也是判斷城鄉經濟社會是否能得到一體化發展的一項主要指標, 應當要求以改進農民群眾的生產與生活條件為基礎, 更為關注農民群眾在市民化過程之中能夠學習到新知識、新技能, 從而切實拓展自身的知識儲備以及專業技術水平, 不斷推動農民群眾市民化的進程, 以求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之目標。

摘要:為切實提升我國城鎮化工作的實際質量, 讓在外出務工的農民們能夠切實融合到城市之中, 需要對如今我國農民市民化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 從而采用更加合理的對策, 幫助其享受到市民化之成果, 如此才能夠實現自身所具有的價值。

關鍵詞:農民,市民化,城鎮化

參考文獻

[1] 李強, 陳宇琳, 劉精明.中國城鎮化“推進模式”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 2012 (7) .

[2] 姜作培.從戰略高度認識農民市民化[J].現代經濟探討, 2002 (12) .

上一篇:二年級語文上總結范文下一篇:媒體監督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