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論文范文

2024-03-12

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論文范文第1篇

出現人畜飲水困難的地區一般都是在景洪市的山區或則半山區, 以及少數民族聚居地、邊遠貧困山區, 這些地區交通不便, 居住分散, 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后。人畜飲水一般都采用地表水。汛期一過, 河水枯少, 農村飲水十分困難。

地表水主要是以瀾滄江、河水和水庫水為主。不管是瀾滄江還是河水都會嚴重受到季節以及降水量的影響, 高渾濁度, 高細菌含量, 水質隨季節變化明顯, 景洪市的農村飲用水水質普遍存在IV類水及超IV類水、細菌學指標嚴重超標, 未經處理的地表水、其它飲水水質超標、污染嚴重。

2 景洪市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的若干問題

安全飲用水的供水是以水質良好的水源為前提, 景洪市的農村人畜飲水工程設施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和困難, 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飲用水水質超標問題

由于無序的資源開發使許多地區水源遭到嚴重的破壞, 水源枯竭, 水質變差, 礦物質增多。部分水源由于長期受腐生植物的浸泡, 微生物遠遠超出了飲用水衛生標準, 加之大面積種植橡膠、茶葉及經濟作物, 景洪市不僅是壩區連山區也大量的施用農藥、化肥等, 因此造成景洪市的水源總磷、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嚴重超標, 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嚴重污染。景洪市的農村飲用水水質普遍存在IV類水及超IV類水、細菌學指標嚴重超標, 未經處理的地表水、其它飲水水質超標、污染嚴重。

2.2 水源保證率低

目前農業在景洪市占據主導地位, 隨著人口和經濟的發展, 耕地被占用, 向森林要田要地現象隨之而來。森林的減少使得水源數量、質量不斷下降。部分河流已枯竭, 成為季節性河流, 雨季河水暴漲, 旱季河流干枯, 水源保證率降低, 導致生活用水量減少。

景洪轄區內瀾滄江以南基本上種植的是橡膠, 天然植被已經不多。由于橡膠等經濟林木的大面積種植, 部分村寨水源幾盡枯竭, 加上水質受到污染以及水源的不斷枯竭, 壩區也開始出現無處取水等問題。

2.3 管理落后

由于景洪市農村飲水工程項目多、規模小、分布面廣, 群眾管理觀念淡薄, 建后管理難度也很大, 普遍存在重建設, 輕管理, 使用一段時間后, 不是報廢就是不能正常運行, 工程沒能充分發揮應有的效益。加之部門和群眾對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嚴峻形式認識不足, 對農村人畜飲水設施管理重視不足, 對農村飲用水質缺乏有效控制, 保障飲用水安全的應急管理能力低, 無法對因突發性水源污染事故等造成的飲用水安全問題。

3 對農村人畜飲水的水質要求

為使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得到保障, 農村供水的水質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4 解決景洪市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的幾點措施

為使景洪市農村供水的水質符合國家現行《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解決景洪市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作勢在必行。解決景洪市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問題的總體思路是: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 以改善農村飲用水條件, 實現飲水安全為目標, 以提高農村飲用水質量為重點。

第一, 保證水源的可持續性。在布置水源的時候要合理的考慮當下以及未來的情況;在保證水量的同時還要確保水質??梢越ㄔO一些壩塘等水源工程在有條件的區域, 可以確保群眾在發生干旱的時候有飲用水。

第二, 要保證工程的可持續性。要根據農民的承受能力確定工程建設規模和標準, 建設資金要充足, 工程要配套, 質量要達標。在選擇工程方案時要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 根據群眾的意思選擇工程形式和建設方式。

第三, 要注意統籌規劃, 因地制宜, 水量水質并重, 防治結合, 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結合。一是加強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要劃定供水水源保護區, 已開發的水源林必須恢復, 種有保水的樹種, 要加強對水源地周邊設置排污口的管理, 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 杜絕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 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安全飲用水的工程建設要加強, 在建設人畜飲水工程的時候要選擇條件相對集中, 并且供水設備簡陋, 沒有安全飲水的地區;如果原有水源被嚴重污染并且難于恢復, 要換新的水源;如果已建有人畜飲水工程, 但缺乏必要的水處理設施, 對其增加水處理設施。

第四, 加強水質檢測建設。

為保證飲用水水質, 應加強水源、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的水質檢驗和檢測。

在農村人畜飲水可靠方面, 也就是保證水的供給不受影響上, 必須在工程建設上, 應采取以下措施:

(1) 政府應設立專項農村飲用水水質資金, 衛生部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村飲用水水質?網絡, 加強對飲用水工程供水工程供水水質的檢測、監測、對供水水質不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 導致或可能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的、要會同有關部門依法進行查處, 并督促管理單位及時采用必要的處理措施, 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

(2) 根據水源工程的不同類型和所處的地理位置, 劃定供水水源保護區, 制定保護辦法, 特別是要加強水源地周邊設置的排污口的管理, 確保飲用水水源安全。實行取水許可制度, 加大對全市水源污染管理和水源保護力度。

(3) 工程運行管理當中實行水質定期檢測制度, 每件工程一年至少檢測兩次, 以確保水質各項指標都在國家允許范圍內, 保證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4) 建立由市級水質監測中心和鄉鎮級水質監測站及各村委會供水工程的水質化驗室組成的三級監測體系, 積極鼓勵用戶參與水質監督, 加大公眾宣傳力度, 提高公眾信息獲取程度和公眾的參與程度。

5 加強景洪市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管理

俗話說“三分建、七分管”, 工程能否持久發揮效益關鍵在于管理。

第一, 建立管理責任制。根據1984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水利電力部《關于農村人畜飲水工作的暫行規定》中指出:“各種飲水設施, 誰建誰有, 誰用誰管, 所有權長期不變”。因此建立的管理責任制要根據工程所有權的歸屬明確責任。在建立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管理機構時要根據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圍, 然后配備專管或者兼管人員, 管理人員實行崗位責任制, 聯合或者集體舉辦飲水工程, 或者將其給專業并且有責任心的個人承包管理, 承包時簽訂合同, 標明責、權、利, 要獎罰分明。鄉鎮供水工程, 應由鄉鎮水利管理站以企業的形式直接管理, 社員個人所有的水窖、水池由本人管理。管理機構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 制定包括水源保護、工程維修、用水制度、節水措施及水費征收等內容的規章制度或鄉規民約。每家每戶必須安裝水表, 收費按水表方量收取, 具體收費標準按各村寨實際情況來定。

第二, 工程管理。人畜飲水工程在運行過程中, 必須進行維修養護, 確保正常供水, 發揮其效益。

(1) 取水工程管理。

取水工程有取水壩、管道等部分, 要定期檢查取水壩的管道, 要及時發現并且處理問題。要及時清理取水口的污物, 預防因其進入管道而造成的堵塞。要定期清理排沙孔。

(2) 凈水工程的管理。

要定期清理過濾池里邊的砂、碎石等填料來保證水質良好, 至少一年要清理兩次, 然后重新裝入級配要求的新料。要定期清理或者沖洗沉淀池, 尤其雨季引水, 要預防因為泥沙進入管道而造成的堵塞。

(3) 蓄水池工程的管理。

要保證供水的水池狀態良好, 要及時發現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并處理。要定期處理開敞式水池中的污物, 每年要進行兩到三次池底清淤, 要預防牛馬等牲畜直接飲用池水, 確保水質衛生。

(4) 供水設備管理。

供水設備主要包括閘門、水表、水龍頭和抽水機等。要定時檢查, 及時發現漏水以及螺絲松動等問題并及時處理, 來達到供水正常的目的。

第三, 水質監測管理。

要加強對投產以后的給水工程的水質化驗, 確保供水質量。

第四, 管網的管理。

必須加強閥門維修, 漏水檢查, 水管接頭松動維修, 水管防凍等。

總之, 景洪市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后管理的總體要求是:以保障農民群眾的飲水安全為目標, 以提供優質供水服務為宗旨, 堅持按經濟規律辦事, 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符合農村飲水工程特點、產權歸屬明確、責任主體落實、責權利相統一、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續利用的管理體系;按成本水價供水、計量收費、市場運作, 確保農村人畜飲水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參考文獻

[1]云南省農村人畜飲水技術手冊[Z].

[2]建筑給排水工程設計規范[S].

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論文范文第2篇

1存在問題

1.1缺乏科學合理地規劃

農村分布較為零散,人畜飲水規模較小,且絕大多數農村處于偏遠山區,地下水埋藏較為復雜,使得區域性集中供水工程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難度較大,很難實現有效管理。與此同時,一些主管部門在并不了解周邊地理環境以及房屋建設情況之下即對農村飲水工程進行了規劃以及設計,導致建設結束后的工程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很難充分發揮自身價值。

1.2工程建設體制不健全

在一些地區,由于相關政府部門忽視飲水工程,并沒有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導致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從招標至監管環節存在著較多的漏洞。一些農村人畜飲水項目甚至缺少明確的項目法人責任制度,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該項目出現問題,很難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再者,沒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落實工程招標制;一些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幾乎沒有實行工程監理制,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建設質量以及進度;另外,由于工程所有權模糊,缺乏完善的運行機制,工程建設驗收后期各項管護制度無法有效落實,使得工程效益受到一定的影響。

1.3資金分配不合理

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農村地區普遍用水量較少,在這種情況下,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很難獲取較高的投資收益,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對社會資金以及民間資本的吸引力。因資金嚴重不足,導致飲水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的起點以及標準均較低。

1.4技術力量薄弱

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對技術要求較高,但是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其建設主體、管理主體以及設施使用主體均為當地村民,因而其技術力量較為薄弱,使得農村飲水工作實際需求很難得到滿足。

2解決措施

在農村人畜飲水工程規劃初期,必須對實地勘察工作加強重視,做好整體布局工作,同時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設計。為了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有效性,在對項目進行整體規劃時,必須統一進行設計預算、材料購買、驗收決算等各項工作,對工程建設進行規范管理,提高建設質量,進而提高農村地區的飲水安全條件。

在供水工程中,就需要對項目法人素質、招投標制度、監理制度以及合同管理制度進行嚴格落實,在工程質量方面,嚴格遵循終身責任制度。在施工隊伍的選聘以及主要材料設備的選購過程中,采取招標采購方式,使工程建設質量得到保障。

對于經濟較發達已經實現供水入戶的區域,堅決杜絕其為騙取國家補助而仍然上報農村飲水建設工程項目的行為,避免在國家補助資金短缺的情況下還出現主次不明的使用現象。其次,在資金使用過程中,由農村安全飲水管理局建設項目進行統一的招標、設計、預算,保證項目得以規范有序地開展。此外,在項目完工以后,應對項目進行統一驗收,同時做好其相關驗收決算工作。

在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由具備資質的企業進行專門的設計,選擇適宜的工程建設及施工方案。政府需要對相關部門加強管理,選擇專業的施工隊伍,同時做好相關監督管理工作,使工程建設的質量得到保障。

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論文范文第3篇

(1) 農村居民飲用污染水主要有2種, 一是直接飲用渠水、澇壩水。由于飲用水源缺乏衛生保護, 很容易受到牲畜糞便等污染, 使水中含有大量病菌, 飲用這種污染水容易引發腸道性疾病和病毒性傳染疾病;二是飲用受污染的淺層地下水。近年來農業生產加大使用了化肥農藥, 通過農業灌溉殘存農藥、化肥入滲補給地下水。另外, 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排放, 造成飲用水源嚴重污染, 而且危害的范圍逐漸向下游發展。長期飲用此類淺層受污染的地下水源, 有害物質在人體內長期積累, 易引發人體器官病變[1]。

(2) 地面水多采用河水及水庫水。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節和降水量影響較大, 其渾濁度和細菌含量較高, 水質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暴雨時泥沙含量劇增, 細菌含量亦急劇增高[2]。

(3) 氟病區居民由于長期飲用高氟水, 其臨床表現為氟斑牙和氟骨癥, 氟斑牙是氟中毒早期的反映, 輕者表現為白堊樣, 有色素沉著或牙實質缺損, 重者牙疼, 磨損嚴重, 或過早脫牙呈現未老先衰。氟骨癥多出現在成年時期, 輕者腰腿疼, 重者骨骼變形甚至癱瘓, 生活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完全喪失, 對當地居民的健康、生活、生產危害很大。

2 飲水水質超標原因

(1) 工程建設前期設計標準低, 對水源水質重視不足, 部分工程未進行水質化驗分析就開工建設, 設計中未考慮凈化設施等原因, 使工程建設初期就成為飲水不安全的工程。

(2) 由于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不達標排放, 農藥、化肥用水的不斷增加, 相當多的飲用水源受到污染, 特別是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污染十分嚴重, 成為疾病傳播的主要媒介。

(3) 水質檢測管理不規范, 農村供水工程普遍沒有建立水質檢測體系, 工程建設標準低, 檢測設備不完善??h市級水利部門沒有水質分析化驗室, 工程實施中只注重了水量的解決, 忽視了水質的科學分析。

(4) 農牧民飲用水的安全意識淡薄。農村由于經濟較落后, 農民群眾只求有水飲用就行, 對水的飲用安全性認識滯后。

3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與措施

當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水資源短缺, 水污染嚴重, 水性地方病和水性傳染病威脅, 加上農村供水工程標準低, 缺乏水處理設施, 飲水水量和水質沒有保證。由于受資金的制約, 飲水標準得不到改善。另外, 居民點到取水點的水平距離大, 過去修建的飲水工程大多為水井、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 供水保證率低, 遇到連續干旱就會重新出現飲水困難。有不少農村居民直接從江、河、庫及坑塘中取水飲用, 這些水相當一部分水源水質不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近年來, 雖然農村經濟得到發展, 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 居住、電力、交通等條件已逐步得到改善, 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農村飲水設施建設基本停留在較低水平, 明顯滯后于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大部分飲水工程缺乏水處理設施, 水質達不到規定的標準。飲水不安全對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構成了威脅。為使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得到保障, 農村供水的水質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為此, 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安全需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 合理規劃供水水源。水源布局既要考慮當前, 又要考慮長遠;既要考慮水量, 又要考慮水質。有條件的地方, 可以建設一些高標準的水源工程, 保證群眾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層地下水資源, 確需開采深層地下水時, 一定要做到采補平衡, 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 供水工程實用和多樣性。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和農民的承受能力確定工程建設規模和標準, 建設資金要充足, 工程要配套, 質量要達標。在選擇工程方案時要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 選擇工程形式和建設方式。

(3) 統籌規劃, 因地制宜, 水量水質并重, 防治結合, 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結合。一是加強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劃定供水水源保護區, 制定保護辦法, 特別是要加強對水源地周邊設置排污口的管理, 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 杜絕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 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強安全飲用水工程建設, 對于具備集中條件, 但目前供水設施簡陋且飲水不安全的地方, 可以建自來水工程;對水源受污染嚴重且恢復困難的已有飲水工程, 更換新水源;對缺乏必要水處理設施的已有飲水工程, 增加水處理設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建造多形式的供水工程。

4 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管理

(1) 理順農村供水工程建設運行管理體制, 形成州、縣、鄉、村4級管理體制。以農村水務一體化管理為突破口, 按照“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 逐步將農村供水工程的管理移交到水利管理單位, 對鄉鎮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實行統一管理。逐步擴大農村供水工程管理試點面, 為今后實行鄉鎮水務一體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以國家、地方和集體投資為主的新建鄉鎮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 實行專管和群管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鄉鎮集中供水工程、跨村工程入村后的管道及附屬設施, 由村鎮用水合作組織自行管理和維護。對原有集中供水水源工程、供水主干管網經產權明晰后, 按照農村一事一議逐步移交鄉鎮水利管理站 (所) 管理。由私人投資或股份制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 由業主負責管理, 并接受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和業務指導, 在協商一致的前提下, 也可委托農村供水管理總站管理。單村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由受益村 (戶) 負責管理。加強對供水設施的維護和管理, 做到工程安全, 群眾受益, 承包人也得到實惠[3,4]。

(2) 結合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的現狀, 針對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制定和實施農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員的培訓規劃, 對全州農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員進行輪訓, 確保管理人員持證上崗。

(3) 建立管理責任制。農村人畜飲水工程應根據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圍, 建立管理機構和配備專管或兼管人員, 對管理人員實行崗位責任制, 鄉鎮供水工程應由鄉鎮水利管理站以企業的形式直接管理, 農民個人所有的水窖、水池由本人管理。管理機構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 制定包括水源保護、工程維修、用水制度、節水措施及水費征收等內容的規章制度或鄉規民約。

(4) 人畜飲水工程在運行過程中, 必須進行維修養護, 確保正常供水, 發揮其效益。

摘要:農村人畜飲水安全與飲水工程管理是改善農村飲用水的重要條件, 對農村飲水安全、飲用水質量、飲水工程管理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以為農村人畜飲水的安全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飲水,供水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1]張德榮, 楊力, 關家杰.關于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的幾點探討[J].管理觀察, 2009 (35) :78.

[2]洪盛林, 李霞, 王靜.象州縣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問題及對策[J].農家之友, 2008 (10) :1-2, 4.

[3]宋愛君.淺談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8 (31) :217.

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論文范文第4篇

1 工程現狀

該縣的農村人畜飲水供水工程, 絕大部分自清水池到用水戶都選用了重力式自壓供水方式。其主要特點是:在適當的地方選擇修建高位蓄水池;利用自然地形高差, 形成壓力, 自壓供水, 避免了二次加壓, 減小了供水費用。由于農戶居住比較分散, 一般以自然村為單位, 擇地而居, 只有村部所在地人口相對集中, 為提高供水效益, 工程設計都要考慮適當擴大供水范圍, 一般采用聯片供水方式。因此, 高位蓄水池與村中心有一定的距離, 距村部所在地一般為2~4 km, 這是因為供水水源主要以地下水、泉水為主, 受到地下水文地質條件及泉眼位置的制約。由于主管道沿途的地形起伏, 高差變化較大, 為了避免管槽挖方過大, 在保證一定壓力的前提下, 管槽均隨地形變化而變化, 保證挖深到該縣最大防凍層 (>1.2 m) 以下即可。

2 輸水管道中排氣不暢存在的工程隱患

長距離輸水管道, 由于地形起伏變化, 管道的水力坡降大小不一, 管內水的流速有急有緩, 水流運動造成的摻氣以及管道內壓力的變化, 在輸送水過程中溶解的氣體會析出并聚集在管道的最高點, 從而減小了過水斷面, 增大了管道的水頭損失, 加之在運行過程中各種控制閘閥的開啟, 在管道中會產生氣阻的現象, 氣阻現象嚴重時, 管道輸水嚴重受阻, 甚至無法向管網供水。經有關實驗證明, 其壓力升高達2 MPa, 足以破壞一般供水管道。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長期在管網中運動的氣囊, 其體積的大小隨所到之處的壓力大小變化。這進一步加劇了含氣水流的壓力波動, 造成管道爆裂增多。管道含氣危害由含氣量的大小、管道構造等等因素有關, 其危害可分成顯性和隱性兩類, 排氣不暢可能產生如下問題:爆管, 造成嚴重事故;水阻大增;管道壓力不穩, 接口松動, 漏水量增大;管道使用壽命降低, 維護管理量增加等。

3 輸水管道內氣體產生的原因

(1) 在管道安裝完畢后通水之前, 管道內充滿了空氣。

(2) 管道系統內部水溫發生變化, 產生空氣。

(3) 水在通過管道的一些附件, 如閥門、三通、彎頭等, 由于水壓力發生較大變化, 會產生氣體。

(4) 管道系統的滲漏。

(5) 管道維修、維護時, 管道泄水或水錘等工作情況產生的負壓進氣。

4 排氣閥的原理

大量的理論研究和一些應用表明, 有壓供水管道含氣較多時, 極易發生對管道危害最大的斷流彌合水錘, 長期使用會使管道壽命縮短, 加大漏失水量, 甚至爆管。供水管道爆漏的最大病根就是管道排氣問題, 解決問題的最重要途徑就是排凈管道存氣, 選用能夠排凈的排氣閥。在管網中安裝排氣閥, 可以及時的將管路中的空氣排出, 致使水中析出的微量空氣不會大量集積形成氣囊, 從而有效的防止水錘產生。從排氣閥工作原理可以看出, 在給水管網中安裝排氣閥, 是從原理上解決爆管失效事故的一種有效手段。管路當中按規定安裝進排氣閥, 避免管道當中存在氣室, 產生直接或間接水錘, 對輸水管道安全至關重要。

5 排氣閥的特點

(1) 快速、大量排氣。排氣閥孔口采用全尺寸出口、進口具有最大排氣、吸氣功效。當管道開始進水時, 能快速的排出管道中的氣體。

(2) 微量排氣:當管內注滿水時, 主浮球會上浮, 將排氣口封住, 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少量氣體, 會通過裝于排氣閥邊上的微量排氣閥排出, 以避免管內氣體的聚集。微量排氣閥采用桿杠式結構, 靈敏的動作快速的排出累積的少量氣體且能快速關閉排氣口減少水損。

(3) 快速吸氣:當管內水流中斷或產生負壓時, 主浮球會自動下落, 打開主排氣口快速吸入氣體, 補充到管內, 以保護管道不受損壞, 達到破壞真空的目的。

(4) 主排氣閥和微量排氣閥均能自支排氣自動密封, 消除手動操作的安全隱患。

(5) 采用特殊浮球直徑, 不管氣壓多大、氣流流速多快也不會吹堵。

6 排氣閥的布置

根據相關資料, 結合相關工程運行、設計實例, 在一定距離內和管道的最高點必須安裝排氣閥, 用以排除管道內聚集的氣體防止氣阻現象發生, 保證管道正常輸水。因此, 在以下位置需要安裝進、排氣閥。

(1) 局部最高點是最主要的安裝點, 由水力坡度確定, 而不是由水平基準線確定。

(2) 下降坡度變大、變小點安裝一個微量排氣閥;當需要真空保護時, 可安裝一個復合式排氣閥。

(4) 長距離無折點上升管段每400~800 m安裝一個高速排氣、吸氣閥。

(5) 長距離無折點下降管段每400~800 m安裝一個多功能復合式排氣閥。

(6) 長距離水平管線每400~800 m安裝一個多功能復合式排氣閥。

(7) 水力控制閥最高點或上游鄰近點或減壓閥下游, 需安裝微量排氣閥。

7 結語

排氣閥在農村管網供水中雖是看似不重要的裝置, 卻在管道供水中起著重要作用, 實應廣為提倡和宣傳。在正常供水的情況下其作用不太明顯, 但在首次供水及管道檢修重新供水時顯得十分重要, 如布置不合理將會導致供水困難甚至供水失敗, 所以, 在農村管網供水的設計和施工中應高度重視, 合理布局, 以達到設計的供水效果, 充分發揮供水工程效益。

摘要:該研究者從2001年開始從事農村飲水工作, 從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通過實際工程項目, 對農村人畜飲水供水管道內氣體的產生原因進行了分析, 并對排氣閥的原理和特點進行了介紹, 介紹了在供水管道中如何布置排氣閥, 從而說明了排氣閥在管道供水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青龍縣,農村飲水工程,排氣閥的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峰.輸水管道工程排氣閥選型設計探討[J].吉林水利, 2008 (6) :37-38.

[2]王桂麗, 李寧.給水管線排氣閥的應用探討[J].科技資訊, 2006 (17) :52-53.

[3]王維紅, 王東萍.輸配水管道排氣問題的重要性[J].給水排水, 2005, 31 (6) :96-98.

[4]高仁超, 馬傳波.長距離輸水工程中管路進排氣設計[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 2005 (4) :43-45.

[5]王維紅, 王東萍.供水長輸管線排氣閥的選擇[J].閥門, 2005 (1) :39-41.

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隨著我國對于新農村建設的重視不斷提高,國家不斷加大力度推行新型城鎮化建設,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由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興建,廣大農民的飲水健康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更為重要的是,由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農村水資源短缺和水資源污染的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緩解。這些都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所帶來的好處。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問題;對策

1 我國農村飲水安全的現狀

1.1 農村的飲用水中,如果含氟量過高,將會引發多種疾病。如果長期飲用高氟水,甚至會出現氟中毒的現象,威脅到人們的生命。飲用高氟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長江以北,在華北、西北以及華東地區分布較為廣泛,在這些地區因為長期飲用高氟水,而出現了氟斑牙和氟骨癥,對骨質密度有極大的影響,嚴重的會造成半身癱瘓,喪失自理能力,對人們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傷害,影響到農村的發展。

1.2 飲用水中,如果含砷量超標,會造成砷中毒。砷中毒會引起皮膚癌和內臟器官的衰竭癌變,含砷量高的飲用水地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山西、新疆以及寧夏等地。在我國的華北、西北和華東等部分地區,飲用水中還有苦咸水,長期的飲用苦咸水將會引起腸胃功能的紊亂,致使免疫力低下,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威脅到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

1.3 農村飲用水的水源被污染,會形成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直接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如果水源被污染,會造成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污染,如果污染嚴重的情況下,將會造成傷寒以及霍亂等重大傳染病的發生,目前在我國的部分地區因為飲用水受到污染,致使癌癥的發病率居高不下。

1.4 在一段時期,我國的南方部分地區因為血吸蟲所引發的病疫有回轉的跡象,因為在疫區的人們因為生產生活所需,會飲用含有血吸蟲的飲用水,導致病情的反復感染,對人們的健康存在巨大的威脅。

2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選址不規范。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大事,工程建設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應該保證規范性。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選址問題。關于工程的選址,應該通過詳勘環節,充分了解當地的水文特征和地質特征,根據全面、真實的勘察資料合理確定工程施工地點,為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夯實基礎。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選址不規范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

2.2 工程施工質量不過關。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過程中,由于施工質量不過關,導致農村的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證,也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在工程施工階段,施工單位資質達不到要求,導致施工環節中的很多操作和工序都達不到既定的標準,從而使工程建設質量大打折扣,飲水安全也得不到有效保證。其次,施工過程中的責任缺失也是導致工程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的重要因素。

2.3 對飲水設施的可利用性欠考慮。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中,對飲水設施的可利用性考慮不足也是重要問題所在?,F階段,由于管理水平不高,對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也存在混亂的局面,尤其是多部門管理、多頭申報等問題屢見不鮮。多頭申報問題使得國家對工程的資金投入不斷增加,使得建設成本不斷提高。但是在建設施工環節,施工質量卻得不到有效保證,從而導致投資效益不佳的現象。另一方面,由于多部門參與,在無法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也導致很多閑置工程的出現,從而導致資源浪費現象十分嚴重。此外,供水設備管理存在弊端,責任分管機制缺失,水質安全得不到保證,甚至造成污染,從而使得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進一步惡化。

2.4 資金不足的問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在現階段,建設資金投入不足也是導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質量得不到保證的重要原因。首先,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前期,對于詳勘階段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勘察工作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資料收集不全面,對于后續施工產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響。其次,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工程材料、施工設備等保證施工質量必不可少的條件達不到設計標準,粗糙施工,嚴重制約了工程質量的提高。第三,由于資金投入不足,水質監測環節也形同虛設,無法保證飲水安全,背離了工程建設的根本目標。由此可見,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才能為工程質量提高提供最基本的前提和保證。

3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為了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順利建成和運行,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是重要的手段,在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質量和運行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要想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首先應該對工程所有權加以明確,對每家每戶的飲水安全都要具體落實,做到責權明確,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此外,工程的維護工作也要具體落實,做好責任劃分工作,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維護管理效果。其次要通過培訓等方式不斷提高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提高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確保其能夠與工程實際要求相符合,尤其要杜絕管理流于形式的現象。另外,如果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規模不大,可以統一安排給一個施工團隊,這樣能夠有效避免管理失控的問題。

3.2 建立科學的水質檢測體系。為了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和運行,解決建設過程中的水質問題,建立科學的水質檢測體系是十分可行的措施。首先,在選址階段就應該做好水質檢測,工程施工要避開污染源,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對水資源的保護,做好水質檢測工作,保證工程建成后的水質符合飲用標準。第三,要做好工程建成后的水質檢測工作,及時根據水質檢測結果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證飲用水源的安全性。

3.3 加大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資金投入。資金支持是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施工質量的重要措施,為了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資金問題,首先要做好勘察結算工作,保證勘察階段能夠擁有雄厚的資金做后盾,確??辈旃ぷ鞯馁|量和效率,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其次,要保證工程施工階段也有雄厚的資金做后盾,保證材料采購、設備引入等方面都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確保材料質量,確保施工質量。再次,要設立專門的工程維護資金,保證水質監測工作以及工程維護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質量,促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

4結語

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積極加強農村飲水工程的管理,加大對水法律法規的宣傳,不斷探索農村飲水工程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共同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的諧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黨存花.永靖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5,(12):40-41.

[2]王顯,孫亞明.滄州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設計中的問題及對策[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1):76-79.

(作者單位: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水務局)

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環境衛生逐漸成為了國家和人民的重點關注對象[1]。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一。自2015年以來,一場涉及全國范圍的環境整治行動席卷而來。

我國水環境的持續惡化,首先影響的就是人民的生活用水,尤其是缺乏處理設施與手段農村生活飲用水[2]。農村生活飲用水安全性問題已經成為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3]。目前全國仍有1億以上的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尚未得到解決,情形不容樂觀。飲水安全事關農村人民福祉,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我國的農村飲水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十三五”期間,中央決定實施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各地規劃總投資1317億元,規劃受益人口2.08億人,有效的解決、保障了農村生活飲用水安全問題。

本文對廣西壯族自治區某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后 10個鎮/鄉的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發現該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后,農村集中供水率、供水保證率、水質達標率都有所提高,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質量較好,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表4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質指標及限值進行判定,水質合格率為100%。

關鍵詞: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調查;水質合格率

1前言

自2016年以來,國家大力推行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問題,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基本解決了大部分地區安全飲水問題。該市為廣西主打的生態旅游城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來抓,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以補齊農村飲水工程短板、提升水源穩定性、強化運行管理等為重點,積極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采取了清淤換管、消毒滅菌、更換部分老舊設備等措施,狠抓農村飲水安全各項目標任務落實,提高農村集中供水率、供水保證率、水質達標率,高質量完成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任務。

本文通過對該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后10個鎮/鄉的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肯定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的效果。

2研究方法

2.1 采樣區域

采樣區域主要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某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后的10個鎮/鄉各村落飲水鞏固提升工程末梢水。

2.2 水質樣本量

本次調查研究共對廣西壯族自治區某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后10個鄉鎮各村落飲水的提升工程末梢水采集水樣632個。

2.3 監測指標與方法

本次調查研究的檢測采樣點位為采取了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的村落,主要考察經過提升鞏固后的水質情況,采樣規程按照國家有關技術標準進行,符合《全國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技術方案》要求,樣品采集和保存嚴格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水樣的采集與保存》(GB/T 5750.2-2006)執行,檢測分析項目包括pH、肉眼可見物、嗅和味、色度、氯化物、硝酸鹽氮、氟化物、濁度、溶解性固體、耗氧量、硫酸鹽、總硬度、總砷、鐵、錳、細菌和總大腸桿菌。水質檢驗方法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06)及相關國家標準執行。

2.4 評價標準與方法

按《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T/CHES18-2018)以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表4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質指標及限值進行評價。

3監測結果

本次測量樣本632個,對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表4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質指標及限值,全部樣本監測指標合格率為100%,大多數樣品檢測分析項目如色度、氯化物、硝酸鹽氮、溶解性總固體、硫酸鹽、總硬度、細菌等檢測結果遠遠低于標準限值。

4 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監測范圍內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的效果顯著,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后各村落水質質量情況良好,全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相關限值,村民飲用水安全得到了較好的保證,農村長期存在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實現了從喝上水到喝“放心水”、“優質水”的跨越。

參考文獻

[1]  楊元青. 泰安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評價及改善對策[D].山東農業大學,2008.

[2]  侯黃鸝. 農村水污染問題初探[D].華中農業大學,2016.

[3]  李廣榮. 我國農村生活飲用水安全保障法制體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2.

上一篇:我國高職英語學習研究論文范文下一篇: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改革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