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化工原理下總結范文

2024-03-08

化工原理下總結范文第1篇

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設計過程缺乏工程意識。

學生在做課程設計時所設計的結果沒有與生產實際需要作參考,只是為了純粹計算為設計,缺乏對問題的工程概念的解決方法。

2.學生對單元設備概念不強。

對化工制圖、設備元件、材料與標準不熟悉,依葫蘆畫瓢的不在少數,沒有達到課程設計與實際結合、強化“工程”概念的目的。繪圖能力欠缺,如:帶控制點工藝流程圖圖幅設置、比例及線型選取、文字編輯、尺寸標注以及設備、儀表、管件表示等繪制不規范。

3.物性參數選擇以及計算。

在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工程中首要的問題就是物性參數選擇以及計算,然而學生該開始并不清楚需要計算哪些物性參數以及如何計算。這對這些問題,指導老師應在開課之初給學生講一下每個單元操作所需的物性參數,每個物性參數查取方法以及混合物系物性參數的計算方法,還有如何確定體系的定性溫度。

二、解決措施

1.加強工程意識。

設計過程中鼓勵學生多做深層次思考,綜合考慮經濟性、實用性、安全可靠性和先進性,強化學生綜合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查閱資料和復習有關教科書,學會正確使用標準和規范,強化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為了增強學生的工程意識提出以下措施:一是在化工原理課程講述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工程意識的培養,讓同學明確什么是工程概念,比如:理論上的正確性,技術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安全性,經濟上的合

1 理性,了解工程問題的計算方法。比如試差法、因此分析法等。二是查閱文獻或深入生產實際,了解現代化工生產單元設備作用原理以及設計理念,增強對設備的感性認識。三是應讓學生明白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多個實施方案,最后應綜合考慮操作費用和經濟費用以及安全性等多個方面來確定最優方案。

2.強化工程制圖本領。

為了提高學生工程制圖能力,應強化計算機應用。在課程設計開設之前應開設AutoCAD課程,利用AutoCAD軟件繪圖,即精確又快速,也有利于適應今后實際工程設計的新要求。此外利用計算機應用程序也可代替試差方法繁瑣的人工計算。

3.引導學生學會統籌兼顧,從工藝和設備全方位考慮設計問題。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是一個即繁瑣又費時的過程,這要求老師和學生都要有耐性,要客觀的對待每一個步驟,不能想當然更不能為了湊結果而修改數據。應科學地對待每一個數據,經得起深究和考驗。

化工原理下總結范文第2篇

2013-2015 第一章 流體流動 1.牛頓黏性定律

2.流體靜力學的方程運用:

(1)測壓力:U管壓差計,雙液U管微壓差計 (2)液位測量。 (3)液封高度的測量。 3.湍流和層流。

4.流體流動的基本方程:連續性方程(質量守恒原理),能量守恒方程(包括內能,動能,壓力能,位能),伯努利方程。

5.邊界層與邊界層分離現象:邊界層分離條件:流體具有粘性和流體流動的過程中存在逆壓梯度。工程運用;飛機的機翼,輪船的船體等均為流線形,原因是為減小邊界層分離造成的流體能量損失。 6.流體的管內流動的阻力計算: (1)流體在管路中產生的阻力:摩擦阻力(直管阻力)和形體阻力(局部阻力)

形體阻力的來源:流體流經管件、閥門以及管截面的突然擴大和縮小等局部地方引起邊界層分離造成的阻力。

(2)管內層流的摩擦阻力的計算:范寧公式和哈根—泊謖葉公式。管內湍流的摩擦阻力的計算:經驗公式。

(3)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當量長度法和阻力系數法。 7.流量的測量(知識點綜合運用) (1)測速管 (2)孔板流量計 (3)文丘里流量計 (4)轉子流量計

第二章 流體輸送機械

1.離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結構 2.離心泵的基本方程

3.離心泵的理論壓頭影響因素分析(葉輪轉速和直徑,葉片的幾何形狀,理論流量,液體密度) 4.離心泵的特性方程

5.離心泵的性能參數(流量,揚程,效率,有效功率和軸功率) 6.離心泵的安裝高度 7.離心泵的汽蝕現象; 8.離心泵的抗汽蝕性能:NPSH,離心泵的允許安裝高度。 9.離心泵的工作點 10.離心泵的類型

11.其他類型化工用泵:往復泵(計量泵、隔膜泵、活塞泵)、回轉式泵、旋渦泵。 12.氣體輸送和壓縮機械(通風機、鼓風機、壓縮機、真空泵)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分離及固體流態化

1.顆粒的特性 2.降塵室的工作原理 3.沉降槽的工作原理

4.離心沉降的典型設備是旋風分離器,其原理。

5.過濾操作的原理(化工中應用最多的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過濾)、過濾基本方程、過濾速率與過濾速度

6.過濾設備:板框壓濾機、加壓葉慮機、轉筒真空過濾機 7.間歇、連續過濾機的生產能力

第四章 液體攪拌

1.攪拌額目的。

2.攪拌器的兩個基本功能及適用場所。 3.均相液體攪拌的機理是什么。 4.選擇放大準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第五章 傳熱

1.傳熱方式: 熱傳導,對流,熱輻射 (1)導熱 若物體各部分之間不發生相對位移,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電子等微觀粒子的熱運動而引起的熱量傳遞稱為熱傳導(導熱)。 (2)對流傳熱

熱對流是指流體各部分之間發生相對位移、冷熱流體質點相互摻混所引起的熱量傳遞。熱對流僅發生在流體之中, 而且必然伴隨有導熱現象。 (3)輻射傳熱

任何物體, 只要其絕對溫度不為零度 (0K), 都會不停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界輻射能量, 同時又不斷地吸收來自外界物體的輻射能, 當物體向外界輻射的能量與其從外界吸收的輻射能不相等時, 該物體就與外界產生熱量的傳遞。這種傳熱方式稱為熱輻射。

2.冷熱流體熱交換方式: (1)直接接觸式換熱 (2)蓄熱式換熱 (3)間壁式換熱

3.熱傳導:平壁傳熱速率,n層平壁的傳熱速率方程;圓筒壁的熱傳導(單層和多層)

4.換熱器的傳熱計算:總傳熱系數的計算 5.傳熱計算方法:平均溫度差法,傳熱單元數法! 6.對流傳熱原理及其傳熱系數的計算

7.輻射傳熱:黑體,鏡體,透熱體和灰體,物體的輻射能力 8.換熱器

(1)分類:混合式換熱器,蓄熱式換熱器,間壁式換熱器 (2)間壁式換熱器:管殼式換熱器(固定管板式換熱器,浮頭式換熱器,U型管式換熱器),蛇管換熱器,套管換熱器。

(3)換熱器傳熱過程的強化:增大傳熱面積S,增大平均溫度差,增大總傳熱系數K (4)換熱器設計的基本原則

第六章 蒸發

1.蒸發的目的: (1)制取增溶的液體產品 (2)純凈溶劑的制取 (3)回收溶劑 2.蒸發的概念

3.蒸發過程的分類及蒸發過程的特點 4.蒸發設備:循環冷卻器

第七章傳質與分離過程概論

1.傳質的分離的方法:平衡分離,速率分離。

2.質量傳遞的方式:分子傳質(分子擴散)和對流傳質(對流擴散) (1)分子擴散:菲克定律

(2)對流傳質:渦流擴散,對流傳質機理,相際間的傳質(雙模模型,溶質滲透模型) 3.傳質設備:板式塔和填料塔。

第八章 氣體吸收

1.氣體吸收的運用:

2.吸收操作:并流操作和逆流操作 3.氣體吸收的分類:

4.吸收劑的選擇:(1)溶解度(2)選擇性(3)揮發度(4)粘度 5.吸收過程的相平衡關系:通常用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及亨利定律表示。

6..相平衡關系的應用:判斷傳質進行的方向,確定傳質的推動力,指明傳質進行的極限。

7.吸收過程的速率關系:膜吸收速率方程(氣膜、液膜吸收速率方程),總吸收速率方程。

8.低組成氣體吸收的計算:全塔物料衡算,操作線方程 9.吸收劑用量的確定:(1)最小液氣比(2)適宜的液氣比 10.吸收塔有效高度的計算:(1)傳質單元數法(2)等板高度法 11.其他吸收與解吸 12.填料塔

(1)塔填料:散裝填料與規整填料等

(2)填料塔的內件:填料支撐裝置,填料壓緊裝置,液體分布裝置,液體收集及再分布裝置。

(3)填料塔流體力學能與操作特性

第九章 蒸餾 一.相關概念:

1、蒸餾: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間揮發性不同的性質,人為的制造氣液兩相,并使兩相接觸進行質量傳遞,實現混合物的分離。

2、拉烏爾定律:當氣液平衡時溶液上方組分的蒸汽壓與溶液中該組分摩爾分數成正比。

3、揮發度:組分的分壓與平衡的液相組成(摩爾分數)之比。

4、相對揮發度:混合液中兩組分揮發度之比。

5、精餾:是利用組分揮發度的差異,同時進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過程。

6、理論板:氣液兩相在該板上進行接觸的結果,將使離開該板的兩相溫度相等,組成互成平衡。

7、采出率:產品流量與原料液流量之比。

8、操作關系:在一定的操作條件下,第n層板下降液相的組成與相鄰的下一層(n+1)板上升蒸汽的組成之間的函數關系。

9、回流比:精流段下降液體摩爾流量與餾出液摩爾流量之比。

10、最小回流比:兩條操作線交點落在平衡曲線上,此時需要無限多理論板數的回流比。

11、全塔效率:在一定分離程度下,所需的理論板數和實際板數之比。

12、單板效率:是氣相或液相通過一層實際板后組成變化與其通過一層理論板后組成變化之比值。

二:單級蒸餾過程:平衡蒸餾和簡單蒸餾及其計算 三:多級精餾過程:精餾(連續精餾和間歇精餾)

四:兩組分連續精餾的計算:全塔物料衡算和操作線方程,理論板層數的計算(圖解法、逐板計算法和簡捷法),最小回流比的計算及選擇。

五:間歇精餾和特殊精餾以及多組分精餾概述(了解部分) 六:板式塔

(1)塔板類型:泡罩塔,篩孔塔板和浮閥塔板。 (2)塔高及塔徑的計算 (3)塔板的結構:溢流裝置

(4)板式塔的流體力學性能和操作特性

第十一章 干燥

一、名詞解釋

1、干燥:用加熱的方法除去物料中濕分的操作。

2、濕度(H):單位質量空氣中所含水分量。

3、相對濕度(?):在一定總壓和溫度下,濕空氣中水蒸氣分壓與同溫度下飽和水蒸氣壓比值。

4、飽和濕度(?s):濕空氣中水蒸氣分壓等于同溫度下水的飽和蒸汽壓時的濕度。

5、濕空氣的焓(I):每kg干空氣的焓與其所含Hkg水汽的焓之和。

6、濕空氣比容(vH):1kg干空氣所具有的空氣及Hkg水汽所具有的總體積。

7、干球溫度(t):用普通溫度計所測得的濕空氣的真實溫度。

8、濕球溫度(tw):用濕球溫度計所測得濕空氣平衡時溫度。

9、露點(td);不飽和空氣等濕冷卻到飽和狀態時溫度。

10、絕對飽和溫度(tas):濕空氣在絕熱、冷卻、增濕過程中達到的極限冷卻溫度。

11、結合水分:存在于物料毛細管中及物料細胞壁內的水分。

12、平衡水分:一定干燥條件下物料可以干燥的程度。

13、干基含水量:濕物料中水分的質量與濕物料中絕干料的質量之比。

14、臨界水分:恒速段與降速段交點含水量。

15、干燥速率:單位時間單位面積氣化的水分質量。 二:濕空氣的性質及濕度圖 三:干燥過程的物料衡算與熱量衡算 四:干燥速率與干燥時間 五:真空冷凍干燥

化工原理下總結范文第3篇

1. P4實驗目的的(2)(3)(4),前兩個是實驗要得出結果,第三個是測量方法。

2. p6流程圖中,標號為14,15,16,20的要注意一下。

3. p9實驗目的的(2)(3)(4)

4. p9基本原理中,1,流量v的測定與計算;2,揚程的測定與計算(這個公式要記住);3,

軸功率測定與計算(注意測量方法);4,轉換公式要牢記

5. p11流程圖中注意真空表和渦輪流量計

6. p12實驗步驟中第二步是關鍵,灌泵是為了防止有空氣發生氣縛現象。

7. p14圖1-5要牢記

8. p14實驗目的的前三條

9. p17實驗步驟的(5)(6)(7)

10. p20實驗目的的(2)(3)

11. p20基本原理的第一段話和1-21,1-22,1-23

12. p21實驗裝置的第一段話

13. p23儀表盤上數字取前十個

14. p31實驗目的的(1)(2)(3)(5)

15. p31基本原理中的兩個公式(注意理論塔板數的計算)

16. p32實驗過程中如果液泛,將壓力調高;如果液漏,將壓力調低

17. 關鍵溫度:靈敏板溫度

18. p36基本原理的第一段話,以及1-33和1-36

19.p37流程圖

20. p42實驗目的的前三條

21. p43實驗裝置的①③④

化工原理下總結范文第4篇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是培養學生化工設計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通過課程設計使我們初步掌握化工設計的基礎知識、設計原則及方法;學會各種手冊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種結果的校核,能畫出工藝流程、塔板結構等圖形。在設計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理論上的可行性,還要考慮生產上的安全性、經濟合理性。

化工生產常需進行液體混合物的分離以達到提純或回收有用組分的目的,精餾是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度的不同并借助于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達到輕重組分分離的方法。塔設備一般分為階躍接觸式和連續接觸式兩大類。前者的代表是板式塔,后者的代表則為填料塔。

篩板塔和泡罩塔相比較具有下列特點:生產能力大于10.5%,板效率提高產量15%左右;而壓降可降低30%左右;另外篩板塔結構簡單,消耗金屬少,塔板的造價可減少40%左右;安裝容易,也便于清理檢修。本次課程設計為年處理含苯質量分數36%的苯-甲苯混合液4萬噸的篩板精餾塔設計,塔設備是化工、煉油生產中最重要的設備之一。它可使氣(或汽)液或液液兩相之間進行緊密接觸,達到相際傳質及傳熱的目的。

在設計過程中應考慮到設計的業精餾塔具有較大的生產能力滿足工藝要求,另外還要有一定的潛力。節省能源,綜合利用余熱。經濟合理,冷卻水進出口溫度的高低,一方面影響到冷卻水用量。另一方面影響到所需傳熱面積的大小。即對操作費用和設備費用均有影響,因此設計是否合理的利用熱能R等直接關系到生產過程的經濟問題。

本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是過程的物料衡算,工藝計算,結構設計和校核。

總結

本次化工原理課程設計歷時一周,是學習化工原理以來第一次獨立的工業設計。在設計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理論上的可行性,還要考慮生產上的安全性和經濟合理性。

在上學期的化工原理學習中,我對于精餾塔的認識是很有限的,我們所遇到的精餾塔的計算也僅限于書上的例題和為了考試做的一些資料,它們都是簡化了的或者局部的計算,而這次的課程設計讓我接觸到完完整整的精餾計算和一些輔助設備的計算。讓我感覺到,光是平時學習的內容對于在工程方面的應用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我們平時自覺的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設計中我學會了離開老師進行自主學習,參看多本指導書,完善自己的設計。

通過本次課程設計的訓練,讓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加感性和理性的認識,這對我們的繼續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指導方向,我們了解了工程設計的基本內容,掌握了化工設計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增強了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課程設計,還使我們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加強工程設計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更尤為重要。

最后,我還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對我們的教導與幫助,感謝同學們的相互支持,與他們一起對一些問題的探討和交流讓我開拓了思路,也讓我在課程設計時多了些輕松、愉快。

化工原理下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化工原理;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基金項目:吉林農業大學教改示范課校級優秀課《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不僅是化學工程及其相近專業,也是食品、制藥、生物、環境、輕化、高分子等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是連結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紐帶?;ぴ碛质且婚T工程學科,它和工程應用的結合非常密切。在培養學生工程學的觀點,提高學生工程應用與創新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1]。但是,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較復雜難以理解,筆者認為這是由《化工原理》課程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因此,作為《化工原理》課程的授課教師,如何把握課程特點與相關專業特色的統一,使學生學好這門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通過對不同專業學生的教學研究,總結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以供參考。

1 明確教與學的關系與地位

以教師為中心灌輸理論知識,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傳遞,忽視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學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培養理念是教學改革的嚴重障礙。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理念不再適合教學和社會的要求?,F在教學的突出特點是,以發展學生智能為出發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注意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確立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有重視實踐的觀念,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鍛煉成長。但是,要想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必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主導是為主體確立的,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體。發揮主導作用,是為了發揮主體作用。

2 多種教學方法,生動靈活

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總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我們在教學中運用了如下的教學方法[2-3]:

2.1 采用多媒體教學

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是解決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與豐富教學內容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豐富的多媒體課程教學軟件開發與運用,將教授的知識以各種音頻信息、文本、圖像、視頻等方式生動、形象地表達, 有利于提供感性知識,啟發思維能力,有助于化難為易加深理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比較復雜、抽象知識的理解,為掌握知識創造有利條件。增強學生的感性知識,引導學生分析、歸納、綜合、形成科學概念和思想,掌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進一步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事物的能力。

2.2 培養學生工程性的意識

《化工原理》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的工程技術課,是從事相關工程生產工作的理論支柱和基本指導?!痘ぴ怼返膶W習在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前提下,還要掌握必要的工程知識和實踐。一般認為工程概念包括:理論正確性、技術可行性、操作安全性和經濟合理性。這四個方面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理論正確性是前提,技術可行性和操作安全性是關鍵,經濟性是整個概念的核心。

3 知識的銜接與拓展

3.1 基礎知識的銜接

教師在教授《化工原理》課程時,要立足于所教授知識內容的來源基礎,即采用已學過的知識作為現在所學內容的基礎,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知識點進行具體應用。指導學生牢牢把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一環節。而學生要想學好這門課程必須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A知識要連成線,穿成串,結成網,形成體。

3.2 拓展與專業相關的知識點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提問提出相關專業中某些內容(該內容是其他科目的常見問題或知識點),教師利用正在學習的知識來解釋說明這些內容體現的原理。使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微生物搖床培養過程中,搖床轉速的大小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主要體現了流體動力學中流體流速對物質傳質和傳熱的影響,即轉速越快,傳質與傳熱的效率越高,但是達到一定程度,流體的剪切力對微生物又會產生一定損傷,所以微生物在搖床培養過程中要注意轉速的控制。

4 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在具備本專業扎實地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前提下,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師自身能力,完善自身的體系只有不斷的擴充自身的知識,必須熟悉本專業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發展前沿;必須了解與《化工原理》課程相關的專業知識;還應該追蹤新興學科知識的進步,及在本專業方面的應用。自身的知識結構要多元化,實現學科交叉,知識互補,活躍學術思想,深入開展學術交流,更大程度的提高和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4]。

總之,課程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 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學研究的永恒的課題,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在鼓勵創新精神、培養創造能力的合格人才的同時還要具有全面發展的整體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重視實踐的觀念、教育思想發展的動態觀念及教書育人的觀念。

參考文獻

[1] 王振芳,陸維瑋,任曉紅,等.化工原理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幾點經驗和體會[J].化工高等教育,2006,23(1):46-47.

[2] 李明艷,班書昊. 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專業課教學效果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 22(17):237-238.

[3] 陳蔚萍,陳丹云,毛立群.《化工原理》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 廣東化工,2009, 36(5):209-211.

[4] 葉志明. 談當好一名高等學校教師的基本素質[J]. 中國大學教學,2006,11:1-5.

朱學軍(1970-),男,漢族,吉林柳河人,吉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吉林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畢業,研究方向:化工原理、酶工程和酶制劑生產。

化工原理下總結范文第6篇

2013-2015 第一章 流體流動 1.牛頓黏性定律

2.流體靜力學的方程運用:

(1)測壓力:U管壓差計,雙液U管微壓差計 (2)液位測量。 (3)液封高度的測量。 3.湍流和層流。

4.流體流動的基本方程:連續性方程(質量守恒原理),能量守恒方程(包括內能,動能,壓力能,位能),伯努利方程。

5.邊界層與邊界層分離現象:邊界層分離條件:流體具有粘性和流體流動的過程中存在逆壓梯度。工程運用;飛機的機翼,輪船的船體等均為流線形,原因是為減小邊界層分離造成的流體能量損失。 6.流體的管內流動的阻力計算: (1)流體在管路中產生的阻力:摩擦阻力(直管阻力)和形體阻力(局部阻力)

形體阻力的來源:流體流經管件、閥門以及管截面的突然擴大和縮小等局部地方引起邊界層分離造成的阻力。

(2)管內層流的摩擦阻力的計算:范寧公式和哈根—泊謖葉公式。管內湍流的摩擦阻力的計算:經驗公式。

(3)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當量長度法和阻力系數法。 7.流量的測量(知識點綜合運用) (1)測速管 (2)孔板流量計 (3)文丘里流量計 (4)轉子流量計

第二章 流體輸送機械

1.離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結構 2.離心泵的基本方程

3.離心泵的理論壓頭影響因素分析(葉輪轉速和直徑,葉片的幾何形狀,理論流量,液體密度) 4.離心泵的特性方程

5.離心泵的性能參數(流量,揚程,效率,有效功率和軸功率) 6.離心泵的安裝高度 7.離心泵的汽蝕現象; 8.離心泵的抗汽蝕性能:NPSH,離心泵的允許安裝高度。 9.離心泵的工作點 10.離心泵的類型

11.其他類型化工用泵:往復泵(計量泵、隔膜泵、活塞泵)、回轉式泵、旋渦泵。 12.氣體輸送和壓縮機械(通風機、鼓風機、壓縮機、真空泵)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分離及固體流態化

1.顆粒的特性 2.降塵室的工作原理 3.沉降槽的工作原理

4.離心沉降的典型設備是旋風分離器,其原理。

5.過濾操作的原理(化工中應用最多的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過濾)、過濾基本方程、過濾速率與過濾速度

6.過濾設備:板框壓濾機、加壓葉慮機、轉筒真空過濾機 7.間歇、連續過濾機的生產能力

第四章 液體攪拌

1.攪拌額目的。

2.攪拌器的兩個基本功能及適用場所。 3.均相液體攪拌的機理是什么。 4.選擇放大準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第五章 傳熱

1.傳熱方式: 熱傳導,對流,熱輻射 (1)導熱 若物體各部分之間不發生相對位移,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電子等微觀粒子的熱運動而引起的熱量傳遞稱為熱傳導(導熱)。 (2)對流傳熱

熱對流是指流體各部分之間發生相對位移、冷熱流體質點相互摻混所引起的熱量傳遞。熱對流僅發生在流體之中, 而且必然伴隨有導熱現象。 (3)輻射傳熱

任何物體, 只要其絕對溫度不為零度 (0K), 都會不停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界輻射能量, 同時又不斷地吸收來自外界物體的輻射能, 當物體向外界輻射的能量與其從外界吸收的輻射能不相等時, 該物體就與外界產生熱量的傳遞。這種傳熱方式稱為熱輻射。

2.冷熱流體熱交換方式: (1)直接接觸式換熱 (2)蓄熱式換熱 (3)間壁式換熱

3.熱傳導:平壁傳熱速率,n層平壁的傳熱速率方程;圓筒壁的熱傳導(單層和多層)

4.換熱器的傳熱計算:總傳熱系數的計算 5.傳熱計算方法:平均溫度差法,傳熱單元數法! 6.對流傳熱原理及其傳熱系數的計算

7.輻射傳熱:黑體,鏡體,透熱體和灰體,物體的輻射能力 8.換熱器

(1)分類:混合式換熱器,蓄熱式換熱器,間壁式換熱器 (2)間壁式換熱器:管殼式換熱器(固定管板式換熱器,浮頭式換熱器,U型管式換熱器),蛇管換熱器,套管換熱器。

(3)換熱器傳熱過程的強化:增大傳熱面積S,增大平均溫度差,增大總傳熱系數K (4)換熱器設計的基本原則

第六章 蒸發

1.蒸發的目的: (1)制取增溶的液體產品 (2)純凈溶劑的制取 (3)回收溶劑 2.蒸發的概念

3.蒸發過程的分類及蒸發過程的特點 4.蒸發設備:循環冷卻器

第七章傳質與分離過程概論

1.傳質的分離的方法:平衡分離,速率分離。

2.質量傳遞的方式:分子傳質(分子擴散)和對流傳質(對流擴散) (1)分子擴散:菲克定律

(2)對流傳質:渦流擴散,對流傳質機理,相際間的傳質(雙模模型,溶質滲透模型) 3.傳質設備:板式塔和填料塔。

第八章 氣體吸收

1.氣體吸收的運用:

2.吸收操作:并流操作和逆流操作 3.氣體吸收的分類:

4.吸收劑的選擇:(1)溶解度(2)選擇性(3)揮發度(4)粘度 5.吸收過程的相平衡關系:通常用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及亨利定律表示。

6..相平衡關系的應用:判斷傳質進行的方向,確定傳質的推動力,指明傳質進行的極限。

7.吸收過程的速率關系:膜吸收速率方程(氣膜、液膜吸收速率方程),總吸收速率方程。

8.低組成氣體吸收的計算:全塔物料衡算,操作線方程 9.吸收劑用量的確定:(1)最小液氣比(2)適宜的液氣比 10.吸收塔有效高度的計算:(1)傳質單元數法(2)等板高度法 11.其他吸收與解吸 12.填料塔

(1)塔填料:散裝填料與規整填料等

(2)填料塔的內件:填料支撐裝置,填料壓緊裝置,液體分布裝置,液體收集及再分布裝置。

(3)填料塔流體力學能與操作特性

第九章 蒸餾 一.相關概念:

1、蒸餾: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間揮發性不同的性質,人為的制造氣液兩相,并使兩相接觸進行質量傳遞,實現混合物的分離。

2、拉烏爾定律:當氣液平衡時溶液上方組分的蒸汽壓與溶液中該組分摩爾分數成正比。

3、揮發度:組分的分壓與平衡的液相組成(摩爾分數)之比。

4、相對揮發度:混合液中兩組分揮發度之比。

5、精餾:是利用組分揮發度的差異,同時進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過程。

6、理論板:氣液兩相在該板上進行接觸的結果,將使離開該板的兩相溫度相等,組成互成平衡。

7、采出率:產品流量與原料液流量之比。

8、操作關系:在一定的操作條件下,第n層板下降液相的組成與相鄰的下一層(n+1)板上升蒸汽的組成之間的函數關系。

9、回流比:精流段下降液體摩爾流量與餾出液摩爾流量之比。

10、最小回流比:兩條操作線交點落在平衡曲線上,此時需要無限多理論板數的回流比。

11、全塔效率:在一定分離程度下,所需的理論板數和實際板數之比。

12、單板效率:是氣相或液相通過一層實際板后組成變化與其通過一層理論板后組成變化之比值。

二:單級蒸餾過程:平衡蒸餾和簡單蒸餾及其計算 三:多級精餾過程:精餾(連續精餾和間歇精餾)

四:兩組分連續精餾的計算:全塔物料衡算和操作線方程,理論板層數的計算(圖解法、逐板計算法和簡捷法),最小回流比的計算及選擇。

五:間歇精餾和特殊精餾以及多組分精餾概述(了解部分) 六:板式塔

(1)塔板類型:泡罩塔,篩孔塔板和浮閥塔板。 (2)塔高及塔徑的計算 (3)塔板的結構:溢流裝置

(4)板式塔的流體力學性能和操作特性

第十一章 干燥

一、名詞解釋

1、干燥:用加熱的方法除去物料中濕分的操作。

2、濕度(H):單位質量空氣中所含水分量。

3、相對濕度(?):在一定總壓和溫度下,濕空氣中水蒸氣分壓與同溫度下飽和水蒸氣壓比值。

4、飽和濕度(?s):濕空氣中水蒸氣分壓等于同溫度下水的飽和蒸汽壓時的濕度。

5、濕空氣的焓(I):每kg干空氣的焓與其所含Hkg水汽的焓之和。

6、濕空氣比容(vH):1kg干空氣所具有的空氣及Hkg水汽所具有的總體積。

7、干球溫度(t):用普通溫度計所測得的濕空氣的真實溫度。

8、濕球溫度(tw):用濕球溫度計所測得濕空氣平衡時溫度。

9、露點(td);不飽和空氣等濕冷卻到飽和狀態時溫度。

10、絕對飽和溫度(tas):濕空氣在絕熱、冷卻、增濕過程中達到的極限冷卻溫度。

11、結合水分:存在于物料毛細管中及物料細胞壁內的水分。

12、平衡水分:一定干燥條件下物料可以干燥的程度。

13、干基含水量:濕物料中水分的質量與濕物料中絕干料的質量之比。

14、臨界水分:恒速段與降速段交點含水量。

15、干燥速率:單位時間單位面積氣化的水分質量。 二:濕空氣的性質及濕度圖 三:干燥過程的物料衡算與熱量衡算 四:干燥速率與干燥時間 五:真空冷凍干燥

上一篇:合作協議書模板范文下一篇:會計證考試流程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