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互聯網金融信用管理論文范文

2024-03-15

互聯網金融信用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與消費觀念的轉變,且在快速發展與普及的互聯網環境下,互聯網金融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ヂ摼W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產生何種影響,是否具有顯著的替代效應,而商業銀行又應采取何種應對措施來加快自身業務的發展,這是本文研究的重點,且對我國金融業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互聯網金融;信用卡業務;替代效應

互聯網技術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在不斷改變傳統金融市場的格局?;ヂ摼W金融的出現與發展,到底是使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受到沖擊影響,還是使其收益于互聯網金融,或者二者哪種影響更為突出?弄清這些問題有利于促使商業銀行積極開拓創新業務,進一步實現商業銀行的業務增長。

一、互聯網金融與信用卡業務發展現狀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對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進行調查分析可知,其主要形式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聯網基金、P2P、信息化金融、大數據金融、眾籌,其中前三種占據主導地位。第三方支付在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占據絕對領先地位,且不斷融合其他業務領域,比如保險、基金、代繳費等。第三方支付以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支付為主,易寶支付、匯付天下等以及占有一定份額。近幾年,第三方支付隨著網購業務、線上線下融合、線下掃碼支付等業務的快速發展與普及,其業務不斷拓展,通常是以小微企業、個體商戶、青年人群體為主要業務對象,且交易規模呈爆發式增長。

除了支付、轉賬之外,信貸也是互聯網金融開始拓展的業務領域,P2P業務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P2P貸款是較為完善的發展模式,截止2016年底,國內正常運營的平臺數量1625家,累計交易額近兩萬億。相關數據顯示,國內消費信貸主要包括現金貸款與消費貸款兩種,其中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微眾銀行等互聯網金融方式在青年群體、學生群體中具有較高的受歡迎度。

(二)信用卡業務發展現狀

從2017年6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產業發展藍皮書》可知,2016年我國信用卡量達4.65億張,預計2017年將會超過5.71億張。近幾年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發放量呈10%以上的增速發展,但信用卡市場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數據顯示,2016年底我國人均持卡(信用卡)數量0.31張,而美國人均持卡(信用卡)數量為2.9張;截止2016年底,我國信用卡貸款余額占比貸款總額的3.81%,而美國這一數據則為7.81%,這說明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在信用卡業務規模上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但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我國在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等方面的市場占有率較高,且發展較為迅速。因此在研究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拓展時,需要將移動金融因素考量進來,分析驗證二者的關聯性。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信用卡影響的實證分析

為研究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影響,本文采用假設驗證的方法,提出假設:

(一)溢出效應假說

溢出效應是指某一行業生產率或盈利能力的提升推動另一行業生產率或盈利能力的提升。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及其運營模式進行調查分析可知,互聯網金融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方面具備可能性。多數銀行信用卡綁定了移動終端,進步一提升了信用卡的便利性,促進了用戶通過移動互聯網金融渠道完成信用卡業務?;ヂ摼W金融基于互聯網的便捷性,可使信用卡操作變得簡單,也拓寬了商業銀行信用卡的交易渠道,提升了交易效率。此外,互聯網金融提供的大數據能有效的強化商業銀行信用卡的風險管理?;谝陨戏治?,提出假設1為:

H1: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產生溢出效應;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均建設了網銀、手機銀行等功能模塊,這為實現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與互聯網金融的對接提供了基礎。因此在這種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則可能在兩個方面實現對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溢出效應,即直接渠道與間接渠道。直接渠道是互聯網金融的便捷性、透明性、大數據特征,可以直接為信用卡業務降低交易成本與風險,提高交易效率;間接渠道是互聯網金融影響網上銀行與手機銀行,拓展了傳統銀行的網上業務,進而推動信用卡業務的功能創新與拓展?;谝陨戏治?,提出假設2為:

H2:網絡銀行、手機銀行在互聯網金融對信用卡業務形成的溢出效應中發揮中介的作用;

(二)替代效應假說

從理論來看,互聯網金融開展的業務與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之間具有交叉性與重疊性,二者存在競爭關系。從實踐來看,互聯網金融在P2P信貸業務板塊確實對信用卡業務帶來了沖擊?;ヂ摼W金融公司多以信息服務為核心業務,具有較強的數據分析、數據處理、數據利用能力,這使互聯網金融形成了信息集成化的優勢。相對于信用卡而言,互聯網金融具備互聯網的開放性特征,這使其存在更大的網絡欺詐風險與信息安全風險。并且近幾年的相關資料統計顯示,信用卡業務的欺詐犯罪出現了向互聯網金融渠道聚集的趨勢,金融犯罪越來越常見,這無疑給信用卡市場的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甚至可能使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收入收到影響?;谝陨戏治?,提出假設3為:

H3:互聯網金融會給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帶來替代效應,從而阻礙信用卡業務的發展;

(三)假設檢驗

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上市商業銀行為樣本,通過數據分析,以結構方程模型的方式對上文提出的假設進行檢驗。在結構方程模型構建中,設定的主要參數指標如下:

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之間的關聯采用γ1、γ2表示,γ1>0證明互聯網金融對信用卡形成溢出效應,γ1>0且γ2>0,證明互聯網金融不僅對信用卡形成溢出效應,而且說明網絡銀行、手機銀行是互聯網金融和信用卡業務之間的連接通道,證明假設1與假設2成立;相反,如果γ1<0,則證明假設3成立。

將上市銀行2017年披露的數據導入結構方程模型,通過計算機計算,結果顯示γ1=0.79,γ2=0.50,這說明經過驗證,假設1與假設2使成立的,假設3沒有得到驗證。計算結果說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從原因分析來看,一方面可能是銀行推出網銀與手機銀行的結果,另一方面與互聯網金融倒逼銀行作出金融創新也有直接的關聯。此外,互聯網金融對網銀、手機銀行的影響系數為0.50,網絡銀行對信用卡業務的影響系數為0.80,這表明互聯網金融為網銀、手機銀行與信用卡業務搭建了橋梁,發揮了傳導作用。

三、結論與建議

本文驗證的結果顯示,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展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這得益于銀行自身在網絡銀行、手機銀行方面的努力。研究同時還發現,互聯網金融對信用卡支付的主動權產生了沖擊與挑戰,對信用卡分期業務帶來了競爭壓力,此外還對信用卡收單業務、盈利能力等方面也產生了影響。也就是說,互聯網金融在當前來看對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具有促進作用,但銀行自身如若不加強重視,創新、拓展信用卡業務功能,也會感受到互聯網金融的強大競爭力壓力。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商業銀行需要大力開展信息化服務,整合應用軟件,突出網銀、手機銀行中信用卡功能的便捷性,改進支付結算手段。商業銀行還需要擴大網上商城的規模,尋求與電子商務企業的合作,拓展信用卡在互聯網業的應用,從而拓展支付渠道,擴大客戶群,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吳靜瀛,周莉凡.互聯網金融對信用卡業務的影響及啟示[J].中國信用卡,2015,(02):28-32.

[2]張妙航.互聯網金融時代信用卡業務風險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3]過華穎.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影響[J].中國商論,2017,(33):53-54.

作者簡介:

徐向穎,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互聯網金融信用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大數據技術應運而生。該技術憑借著自身的高準確性、強靈活性等特征,被廣泛應用于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中,不僅為客戶帶來良好的金融服務體驗,還提高了線上支付的快捷性和方便性。然而,大數據技術像一把雙刃劍,在給互聯網金融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金融風險。為了實現對金融風險的有效防護,現以大數據技術應用為例,根據互聯網金融的特征和應用,針對互聯網金融風險類型,從強化互聯網金融支付控制、完善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構建良好的金融市場制度體系、加強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四個方面入手,為實現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規范化管理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

本文索引:張宇.<變量 2>[J].中國商論,2021(16):-037.

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該技術利用數據提取原理,采用先進、科學的分析方法,為用戶提供正確、全面的數據信息。但是,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和應用,給互聯網金融發展埋下了一系列的安全隱患,嚴重影響了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背景下,如何科學管理互聯網金融風險是相關部門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1 互聯網金融的特征與應用

1.1 互聯網金融的特征

在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下,互聯網金融不斷涌現,該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型、先進的金融模式,通過利用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的金融支付功能[1],形成各種交易行為?;ヂ摼W金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風險性高等特征?;ヂ摼W金融在交易活動中會形成大量的大數據,這些數據被稱為互聯網金融數據。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在收集數據和存儲數據方面具有非常強的優勢。以互聯網金融數據為劃分標準,互聯網金融主要包含以下組成部分,分別是用戶數據、行為數據、金融服務數據和文本數據。

1.2 互聯網金融的應用

1.2.1 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主要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以第三方支付為中介,利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實現對資金的轉移、籌集、支付和結算,幫助買賣雙方實現資金交易[2]。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不斷發展,線上支付方式不斷增加,這無疑增加了電子貨幣的交易量,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目前,我國經常使用的互聯網支付系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支付寶,另一種是財付通。

1.2.2 P2P網絡借貸

P2P網絡借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融資方式,在具體的運用中,主要以網絡為平臺,開展多種借貸活動,這些借貸活動具有一定的直接性、高效性和靈活性,其服務對象主要以個人和企業為主。此外,在信息在線小額貸款時,用戶需要借助貸款模型,與小額貸款公司進行交易。這種貸款方式主要應用于電子商務領域中。

1.2.3 在線金融產品

在線金融產品被廣泛應用于金融企業與實體企業之間所開展的各種網絡活動,如保險線上銷售。如果沒有實體公司的參與,可以借助中介企業,進行金融產品的線上交易。例如:在進行保險網絡銷售期間,可以采用搜索公司名稱的方式,為客戶提供金融產品[3],以達到營銷的目的。

1.2.4 融資眾籌

融資眾籌主要是指通過借助網絡平臺,為個人或企業籌集相關資金,投資者可以獲得相應的資金回報。與傳統融資模式相比,融資眾籌具有自身的獨有特點,可以幫助個人或者企業突破資金的限制,實現金融產品的高效生產和利用,從而獲得大量的資金。

2 大數據環境下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類型

2.1 系統性風險

互聯網金融具有較高的民營資本特色,所占有的資金量僅僅是整個金融系統的冰山一角。因此,其風險抵御能力普遍較弱[4]。網上銀行所出現的金融風險主要以互聯網金融為主。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互聯網支付業務覆蓋范圍越來越廣泛,而互聯網金融在長期的發展中,缺乏對相關信息數據的有效積累,經常面臨系統性風險,這無疑影響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創新與長遠發展。

2.2 操作性風險

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在具體的運用中,經常遇到以下兩種操作性風險,分別是人為風險和技術風險。其中,人為風險主要指員工因平臺使用操作不當而引發的金融風險。技術風險主要包含硬件設備風險和軟件系統風險。目前,互聯網金融結算方式不斷增多,一旦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內部的硬件設備或者軟件系統出現故障問題,勢必會造成客戶支付信息的丟失或者泄露,給客戶或者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2.3 流動性風險

互聯網金融在實際的支付中,交易者需要將現金存儲到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賬戶中,并經過經銷商批準后,方可進行資金分配[5]。因此,交易付款與收據打印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這一時間差為網絡病毒、黑客、不法分子對資金的竊取提供了可乘之機,這無疑增加了客戶資金轉移風險。盡管大量的互聯網金融機構構建和應用了客戶支付系統,但是,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在實際的運行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資金流動性風險。

2.4 法律性風險

對于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而言,其法律性風險主要是指網絡病毒、黑客、不法分子利用金融交易平臺的移動性特征,竊取和篡改資金轉移渠道[6],以達到洗錢的目的。另外,該平臺在實際的運行中,還會面臨信用風險,導致整個支付和清算存在非常高的法律風險。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金融支付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經營水平參差不齊,導致財務在交付資金期間存在管理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增加了資金交易行為的風險。

2.5 隱私性風險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金融市場出現了互聯網金融行業,這為促進金融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金融企業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背景下,能夠實現大數據的收集、分析和處理,為實現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和重構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客戶在利用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進行交易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個人隱私信息的丟失或者泄露,因此,互聯網金融面臨著隱私性風險。

3 大數據環境下的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策略

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背景下,為了實現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控,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迅猛發展,相關部門要針對互聯網金融風險類型,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互聯網金融風險降到最低,為提高金融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高金融企業的經營水平和管理水平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3.1 強化互聯網金融支付控制

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提高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管理水平,相關部門要重視對互聯網金融支付的科學控制,為保證互聯網金融支付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發揮重要作用。首先,相關部門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支付平臺的構建和應用,通過利用該平臺,確保資金流動的清晰性和合理性,為后期更好地管理資金流動情況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要嚴格按照賬戶實名制相關標準和要求,全面、真實地登記和整理客戶信息,并根據互聯網金融支付特點,設置科學合理的支付格式[7],從而更好地識別和區分銀行機構相關業務。此外,由于互聯網公司在實際的管理和經營中,在支付系統中擔任著比較重要的角色,因此,互聯網公司要重視支付系統中交易程序的科學設計,并與各大銀行之間建立起友好、長久的合作關系。另外,銀行機構在使用支付系統的過程中,要根據系統相關支付指令,將支付信息真實、有效地反饋和傳遞給支付系統,確保結算工作能夠落實到位。其次,相關部門在使用互聯網金融支付平臺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互聯網公司清算操作流程的實時監控,以達到降低金融風險的目的。

3.2 完善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

目前,我國缺乏對個體征信體系的構建和應用,這無疑增加了互聯網金融風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相關部門要借鑒和學習國外金融風險管控經驗,不斷修改、優化和完善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首先,政府部門要加大對金融企業的監督力度,嚴禁出現披露客戶信息行為,同時,還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全面收集和整理客戶信息[8],并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現狀,構建和應用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對信用報告的全方位監督和管控。其次,政府部門要加大對金融欺騙行為的嚴厲打擊,特別是金融貸款業務,一旦發現失信行為,需要將失信人員納入黑名單中。此外,為了降低失信行為出現的概率,政府部門還要利用司法程序,對他們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有效管控。

3.3 構建良好的金融市場制度體系

為了確保我國企業能夠在金融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政府部門要加強對金融市場制度體系的制定和完善,以達到有效管控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目的。為了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業務系統的運行性能,政府部門要加強對業務績效的公平、公正評估和考核,提升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管控水平。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政府部門要加強對金融市場業務系統的改革和創新,促進金融行業的迅猛發展,同時,還要不斷提高相關業務績效,為實現銀行盈利能力的全面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國有企業要緊跟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步伐,通過科學合理地調整和優化企業結構,并向互聯網方向轉型和發展,為進一步提高自身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產業結構的改革和調整創造良好的條件。另外,大型銀行要根據當前市場需求,采用市場調研的方式,全方位了解和把握客戶個性化需求,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革和創新金融銀行服務機制,從而推出更多的新型產品,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為后期實現共贏發揮重要作用。最后,還要加大對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力度,不斷修改、優化和完善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體系,為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4 加強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下,各個行業之間相互滲透,為此,政府部門要重視對優勢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背景下,促進各個行業的高效交流和合作。同時,還要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各大行業參與到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中,同時,還要建立系統、完善的互聯網金融風險應對機制。此外,政府部門還要重視對電商交易平臺的搭建和應用,通過應用該平臺,促進各大行業協會能夠有效地進行交流和合作,為實現對金融市場秩序的統一化管理,提高各個行業之間的合作溝通能力發揮出重要作用。另外,政府部門還要引導各個行業樹立長遠發展目光,確保他們能夠將目光放在共同的利益發展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共贏,提高其應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能力。最后,政府部門要加強對員工專業技能的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同時,還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和應用,確保該系統與信息交流平臺建立起有效的連接,為提高金融風險的應對能力和預警能力提供重要的平臺支持。

3.5 加強金融機構人才培養

金融機構人才作為互聯網金融風險管控的主要執行者,在提高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效果,相關部門要重視對金融機構人才的培養,以達到提高工作人員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目的。首先,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讓工作人員學習和掌握更多的金融新知識和新技術,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金融服務能力,為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創新、長遠發展夯實人才基礎。其次,還要加強對相關人員專業技能的考核,并將最終的考核成績作為相關人員職稱評定的依據和參考,以達到充分激發相關人員工作熱情的目的,確保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能夠恪盡職守,盡職盡責。例如金融企業在培養專業人才的過程中,可以與知名高校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將企業的發展思想應用到高校教育中,從而培養出符合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為提高金融企業的生產力和市場核心競爭力,實現金融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發揮重要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其風險管控水平直接影響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成效,因此,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背景下,相關部門要根據金融市場發展情況,不斷完成和優化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和金融市場、制度體系,同時,還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支付的科學控制,與其他行業間建立起友好的合作關系,以實現對互聯網金融風險因素的科學控制,為保證金融市場環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管控水平,為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楊凱森,付飛蚺.基于大數據的金融風險預警系統[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4(01):135-142.

劉艷.互聯網金融企業運營方式的研究[J].中國商論,2021(2): 121-123.

王薇為.互聯網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應對策略[J].商展經濟,2021(1):52-54.

李暢.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科技發展現狀[J].現代商業,2021(1): 111-113.

李躍華.互聯網金融助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J].現代商業,2021(1):114-116.

向靜林.互聯網金融風險與政府治理機制轉型[J].社會科學研究,2021(1):74-82.

黃文艷.芻議大數據時代金融行業受到的沖擊和變革[J].時代金融,2020(36):13-15.

栗鍥.大數據技術在金融行業風險控制中的應用探討[J].財富時代,2020(12):28-29.

Internet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under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ANG Yu

互聯網金融信用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及通訊技術迅猛發展,基于此而產生的新型互聯網經濟及金融模式也逐漸發展起來。這個新興金融模式在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對傳統金融模式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本文首先從定義、特征及其發展現狀簡述互聯網金融,分析對比其與傳統金融模式各方面的優缺點,并對二者融合發展路徑進行研究,以期推動我國經濟更好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傳統金融;融合發展;對比分析

21世紀以來,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的應用范圍逐漸普及到社會大眾?!盎ヂ摼W+金融“模式的出現,改變了民眾單一依賴銀行的模式,其高速便捷的特點也極大的方便民眾的金融需求,逐漸被大家認可。2013年以來,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對我國以銀行為主導的傳統金融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使得前者即將取代后者的說法甚囂塵上。金融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撐性產業,但目前來看,這兩種金融模式各有利弊,只有兩者融合,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能促使我國金融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下去。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概述

互聯網金融,即“互聯網+金融”模式,是指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興金融模式?;ヂ摼W金融自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出現,與歐美國家相比,其在我國存在時間較短。但隨著互聯網技術日益革新,國家政策的扶持,其逐漸展示出自己獨特的優勢,互聯網金融公司也不斷涌現?,F如今,互聯網金融已發展出它獨有的模式,即眾籌,p2p網貸,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信息化金融機構,金融門戶等六大基本模式。

眾籌融資模式是指一種群眾募資形式,是互聯網金融模式的一種創新,目前以點名時間、追夢網、淘夢網、覺jue.so四大平臺為首的眾籌模式逐漸成長起來。而P2P網貸模式也不可小覷,整體行業的交易規模在2014年就已突破了2500億元。2003年,隨著支付寶的出現,第三方支付快速發展起來,現如今的微信錢包京東支付等,都是其中的一員。從整體來看,互聯網金融發展態勢強勁,阿里巴巴無疑是其中的代表,它的成功,帶動了京東、蘇寧易購等網絡電商的發展,同時也促使銀行與電商合作,開展網上銀行等業務,促使著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

二、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對比分析

1.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優勢對比

(1)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①交易成本占優勢:采用互聯網金融模式,交易雙方可在互聯網上進行線上商議定價并交易,無需傳統中介存在,節約交易費用。此外,相較于傳統金融需設置物理營業網點,采用互聯網金融模式可省去建立營業網點所花費的人力物力,節約成本。

②客戶來源占據優勢:在網絡虛擬環境中,客戶可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雙重局限,在網絡上直接找到其所要的信息資源。在大數據與云計算的支持下,信息的不對稱程度減輕,透明度更高,降低了交易風險,操作靈活且低成本,用戶覆蓋范圍也更加廣泛。

③科學技術占優勢: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支付等現代技術手段的支持下,互聯網金融可將業務交由計算機處理,做到及時性的理財,碎片化地接收并處理信息,是交易變得更加高效便捷。

(2)傳統金融的優勢

①風險監管占優勢:傳統金融發展時間遠長于互聯網金融,擁有著互聯網金融無法比擬的更加全面詳細的客戶征信信息與數據,風險監管體系早已成熟。反觀互聯網金融,由于商家可掌握大量用戶信息且市場混亂缺乏必要的監管,致使金融客戶信息泄露將成為目前一個很大的問題。其次還有病毒、黑客等的存在,使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監管受到更大的挑戰。

②準入門檻占優勢:相較于互聯網金融,傳統金融的準入門檻更高,監管部門嚴格管制市場進入,法律法規更加健全,這使得傳統金融行業更占有信用優勢,更易被客戶信任,市場更加穩定。而互聯網金融則因為存在時間較短,準入門檻極低甚至沒有,同時相關管理規范以及監督機制的不完善,導致市場中商家水平參差不齊,欺詐客戶的行為時有發生,此外,也容易出現金融市場動蕩問題。

③底蘊基礎占優勢:傳統金融經歷數十年的發展,其底蘊基礎更強,資金充沛,可進行大型的投資與交易,同時也擁有覆蓋范圍極廣的物理網點和客戶基礎。盡管目前國內部分民眾對于投資理財等采取的是保守心態,但在傳統金融幾十年歷史的影響下,仍有很多人愿意信任銀行并把錢存進其中。

2.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盈利模式對比

(1)傳統金融盈利模式

商業銀行等主要通過存款和高價貸款利率的差額賺取差價,這種利差模式依存于國家設定的利率,是其主要的盈利模式。但由于互聯網金融的沖擊,這種模式已不能夠完全適應現代金融發展趨勢。為解決這一問題,銀行必須轉變盈利較為單一的結構,創新服務模式。如在利差模式基礎上,發展質量更高的金融服務產業與中間業務,增強市場適應能力和風險應對能力。

(2)互聯網金融盈利模式

相對于傳統金融的盈利模式,互聯網金融盈利模式更加多樣。不同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盈利模式都不盡相同,目前其主要方式是利用大數據與云計算,向金融公司提供客戶的基本信息,為金融公司擴大客戶來源從而獲取推薦費及傭金。就第三方支付平臺而言,主要分為兩類,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主要是通過為合作的客戶提供多種服務從而獲取服務費和手續費;而非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則是依托于大型電商平臺,為交易雙方之間的提供信用擔保,從而收取一定的費用。而在眾籌模式下,建立互聯網融資平臺,為交易雙方提供溝通渠道。交易完成后,公司可從中收取傭金與分成。P2P模式下,純平臺線上無擔保模式的P2P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為出借方提供貸款信息獲取中介費。而對于自由資金擔保模式的P2P平臺,具有金融中介和擔保機構雙重身份的P2P,則通過收取借貸雙方的部分利潤差盈利。

三、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融合發展

1.風險

傳統金融經過長期經營,已構建了較為完善的信用體系,發放貸款時,更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如真實身份的確認,不良記錄的調查,抵押手續的辦理等?;ヂ摼W金融則在這方面有這很大的不足。然而互聯網金融又有著大數據的特點,能夠更快地獲得客戶。二者進行信息共享,于傳統金融百利而無一害,于互聯網金融更是雪中送炭,極大地改善了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力弱的缺點。此外,互聯網金融應借鑒傳統金融成熟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交易流程,提高員工素質與專業素養,增強從業人員的規范性,從管理方面減小風險。

2.創新

傳統金融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不足,而互聯網金融靈活多變,創新能力更強。若想更近一步,傳統金融勢必要向互聯網金融學習,推動自身的創新與改革。

首先,傳統金融應下調客戶定位。不僅是大型企業,在這個國家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今天,中小型企業也是一股極具潛力并規模龐大的群體?;ヂ摼W金融正是滿足了這些被過去的傳統金融所忽視的需求,才不斷成長起來。其次,傳統金融可抓住互聯網金融的靈活性,并將它融入自己的體系中,如進一步簡化操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與靈活度等。最后,時刻從客戶角度出發,傳統金融可推出組合金融產品,全方位為其服務。

3.惠普金融

兩種金融模式特點鮮明,但又同屬金融行業。以銀行為主的傳統金融更多的是針對大型企業,而互聯網金融則更多的是針對中小型企業以及一些民眾。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的融合發展使得金融服務的覆蓋范圍更廣,同時相關金融消費產品更加多樣化,既有高端金融消費產品,也有針對消費水平不高、面對大眾服務的金融產品。這有利于構建多層次的金融產品,從而滿足更多人的金融需求,從而達實現惠普金融。兩者的融合發展使得傳統金融以互聯網為平臺拓展業務。

四、結語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潛力巨大的新興商業模式,優化了資金配置,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對促進小微企業和擴大就業發揮了傳統金融無法替代的巨大作用,并不可避免的對現有金融體系造成了沖擊。然而,二者優缺點明顯,傳統金融大而僵,缺乏變化與創新,而互聯網金融形式更加靈活多變,但體制規范征信系統等等都不健全,只有加速二者的融合發展,才能為我國建立一個更加健康完善的金融市場,促進我國經濟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健. 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傳統金融模式的對比分析[J]. 全國流通經濟,2017,(11):82-83.

[2]李恒.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及趨勢預測[J]. 財經界(學術版),2014,(19):13-16.

[3]曹鳳岐.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挑戰[J]. 金融論壇,2015,20(01):3-6+65.

[4]王敏成.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分析[J]. 中國商貿,2014,(25):137-138.

[5]閆冉. 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盈利模式創新研究[J]. 時代金融,2016,(20):25-26.

[6]劉忠璐,林章悅.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的影響研究[J].北京社會科學,2016,(09):61-72.

[7]李丹平.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融合發展路徑分析[J]. 時代金融,2017,(15):32+36.

互聯網金融信用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郵政金融網點的轉型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一方面可以順應新形勢的不斷發展和要求,另一方面還可提高郵政在同行業的社會競爭力,實現郵政金融網點的可持續發展。盡管郵政的金融網點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在實際轉型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為了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提升郵政金融網點在同行業中的社會競爭力,就要順應我國時代的發展,在新形勢下采取適當的措施對郵政金融網點進行轉型。文章對新形勢下郵政金融網點的轉型進行研究,分四個方面進行闡述,先給出了郵政金融網點發展的現狀,后依據郵政金融網點轉型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具體策略和保障措施。

[關鍵詞]金融服務;郵政金融;網點轉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2.044

1 郵政金融網點的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已有的經濟規模得到很大的拓展,社會各行各業相較于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郵政金融網點進行了不斷地轉型和改變,2019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為國有第六大銀行,這對于郵政金融網點的轉型發展既是機遇也是很大的挑戰。目前,郵儲銀行在全國擁有4萬多網點及營業部,其中縣和鎮的區域地區有網點28009個,占比超70%。而且縣和鎮的個人網銀結存用戶數1.34億戶,金額達到5727.16億元。

郵政成為國有六大銀行之后意味著可按照商業銀行法律進行銀行業務的開展,可依據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探索發展自身的特色業務,且郵政在發展過程中積聚了良好的商譽,依據之前的業務發展和較大的客戶信息數據能夠為郵政在激烈的同行競爭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另外,隨著我國國際化經濟的不斷推進,金融行業對于對外開放逐漸擴大,國外資金龐大、管理先進的銀行是郵政發展面臨的很大挑戰和威脅。此外,郵政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本身建設了很多鄉鎮金融網點,郵政成為國有銀行之后對于這些網點的管理和轉型發展也會存在很大的挑戰。

2 郵政金融網點在轉型中的問題

盡管郵政金融網點的轉型工作在實際進行過程中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提出適當的轉型策略,就要對實際轉型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研究。以下是郵政金融網點在實際轉型過程中所存在問題的具體內容。

其一,郵政金融網點在實際轉型工作中對于轉型的基本內容并沒有認識透徹,沒有體會到轉型的最根本內涵。通常網點轉型的基本含義就是指所經營的理念要在傳統基礎上進行轉變,改變最初以產品為重心的理念,要將客戶當作主要的重心。且網點的經營方式要改變最初重視結果的管理,要轉變為重視過程管理的方式,保證對于客戶所提供的服務從個人向團隊整體的轉變。在實際施行過程中轉變存在著一定的阻礙,由于網點的工作人員在長期的傳統工作方式中已形成固定的習慣,很多工作人員并不能深刻理解到轉型的內涵,導致網點工作人員沒有意識到轉型的意義,使實際的轉型工作難以開展,轉型所需要的資源得不到應有的高效配制,與理想轉型效果存在很大的差異。

其二,轉型網點的人才隊伍建設不夠強,導致所含有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和素養呈現為不統一的狀態。郵政金融網點的轉型要遵循以客戶為中心的基本原則,要完全從客戶的角度去思考轉型策略,借助團體的力量為客戶提供最適合的服務和多樣化的金融要求,故在轉型網點要有專業客戶服務團體?,F今郵政已有的代理網點對于客戶服務團體的建設意識很弱,很大一部分網點的專職客戶經理都由其他崗位的職員進行兼任,導致網點的轉型失去原本的意義,實際網點服務工作得不到理想狀態的運行,不能滿足客戶的基本金融需要。且郵政現有網點配備的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不盡相同,在實際為人們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很難提供個性化要求較高的金融服務,不利于網點轉型的發展。

其三,網點現有的激勵約束機制欠缺,導致員工積極性不能有效調整。網點轉型的推進離不開工作人員的支持,在已有的網點工作中并沒有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導致網點工作人員對于自身的工作崗位呈現為熱情度很低狀態。通常員工積極性的調動離不開科學的人員管理機制,很多網點現有的制度并不能真正反映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也沒有做到獎罰分明,工作人員的薪酬與實際工作情況不相符,這些情況會直接影響網點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其四,網點產品業務條線呈現單一性,系統建設較為落后,客戶服務范圍受到很大制約。為了使網點產品業務豐富化,要在原有基礎上建設具有創新性適應時代發展的系統。但現今郵政金融網點的業務主要涉及個人的金融產品,對于國際和公司等其他方面的業務雖已進行拓展,但實際規模不夠大,導致不能為客戶提供具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的競爭表現為創新性的競爭,郵政現有的金融網點部分并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的最新科技,導致在新時代的發展中缺乏創新性,不利于網點轉型的實際發展。

3 郵政金融網點轉型策略

3.1 在保證運營成本的基礎上不斷增強網點的經營效率

為了提高郵政金融網點的經營效率,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最佳的體驗,要在保證實際運營成本的基礎上做到以下內容。

首先,為了提高網點的分類管理,要將網點的基本網絡布局不斷優化。伴隨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金融相關的科技也不斷出現,銀行的網點功能得到了很大的轉變。為了使網點服務更加具有針對性,郵政金融網點要根據位置及客戶的實際要求等對網點進行有效劃分,可將網點劃分為財富、智慧等不同部分。更好地采用輕型網點的工作模式,做到最低運營成本狀態下的轉型工作。

其次,為了更好地推行輕型網點模式,要充分利用高新設備來降低客戶服務的壓力,可在網點設置各種方便人們自助服務的設備,自助設備主要涉及較為簡便的金融服務,如現金的存取等。采用自助設備可將柜臺服務提供給更為復雜的金融結算及服務。

最后,為了順應新形勢的主要要求,網點要建設輕量型的微信銀行。隨著智能化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微信,金融網點要順應新形勢的要求為客戶建設微信銀行,方便客戶的基本金融需求。借助微信銀行可加強網點與客戶的基本聯系,能夠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最佳的服務。微信銀行的建設主要使線上金融程序化,借助人們經常使用的社交軟件,不僅能為客戶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務,也能加快網點的推廣。為了更好地與客戶進行交流,可在線上建設客戶專有的俱樂部,不斷探究線上的營銷模式,可采用營銷積分兌換的方式拉近與客戶的關系,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本網點的客戶為中心建設微信銀行的線上營業廳,方便客戶的實際生活。

3.2 加強對于網點人員隊伍的建設

為了更好地解決網點人員隊伍建設良莠不齊及網點工作人員服務意識的欠缺問題,網點要不斷加強人員隊伍的建設,可通過以下方式來進行加強。一方面,要對已有的網點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化培養和培訓,請專業培訓機構結合郵政網點的實際轉型情況進行針對性培訓,要加強人員的創新素養,還要注重對于人員服務意識的培養;另一方面,可引進最新的專業人才來壯大網點人員隊伍,對于新人員的選取采取適合的方式和方法,不僅要注重員工專業知識的考查,還要將實際能力考查包含在內。對應聘人員考查完成之后要依據郵政網點轉型要求挑選適合的應聘者,對于考核通過的應聘者要進行專業技能和服務的培訓,也要請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要將網點基本工作要求和基本工作素養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培訓,培訓結束后要進行專業考核,考核人員的培訓情況。依據人員的考核情況及在校學習情況安排合適的崗位,保證每一個人才在網點的轉型階段更好地工作。

3.3 實現網點的線上服務與實際線下服務一體化

郵政金融網點的轉型要具有統一性,不能只是一味地發展線上或者線下服務,要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借助實際服務和互聯網服務的共同方式實現網點的最佳轉型。要充分借助互聯網科技的創新方式打造更加符合客戶需求的服務方式和模式。為了實現線上和線下服務的一體化,可對線上和線下的入口進行分流方式的建設,線下要將客戶的身份識別工作建設好,方便客戶在線上進行安全的金融服務,保證客戶的真實安全。對于線上方面,客戶可借助微信社交軟件或者郵政特有的網上銀行客戶端進行線上的服務預約,在得到客戶的預約后系統會根據網點的實時數據分析為客戶匹配最佳的服務網點。此外,在線下營業廳要實現無線全覆蓋,方便客戶的基本服務,也有利于網點服務人員與客戶在線上實現關聯等;另外,為了提高客戶交易的安全性,要加強交易平臺的處理建設??赏ㄟ^智能設備提高線下現金業務的安全性,保證在沒有工作人員看管的前提下也能將基本的金融交易工作做好。還可以利用最新的科技產品使客戶得到的服務體驗更加生動化,還要保證線上銀行的綜合性能與線下具有一致性,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3.4 將網點的風險防范控制做好

金融網點的管理離不開風險的防范與控制,為了將風險防控工作做好,網點在轉型時要嚴格按照銀保監會對于金融管理下對金融網點的風險等各個方面進行分類管理,要保證內部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將風險的管理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郵政和銀保監會雙方要建立專業的檢查隊伍,定期對雙方的金融工作人員進行排查,必要情況下可進行日常的檢查,還要加強客戶的回訪工作,將風險防范的相關工作做到位,保證客戶的基本權益不受到損害。此外,還要將風險數據的預警工作做好,該項工作主要借助信息化技術進行開展,要采用高新計算機技術對金額較大的交易及狀態異常的交易進行監督,一旦出現問題要進行及時的預警提升,真正做到精準度高的篩選,對于郵政金融網點出現的風險數據要進行及時地處理。

郵政金融網點的轉型通常會涉及不同區域的所有網點,對于城市和鄉鎮的網點轉型建設要具有統一性,為了加強對于風險的防范工作,針對不同區域的網點要與區域的主要政府部門進行聯合合作,提高最可信的擔保。對于城市和鄉鎮的網點要在實際工作中實現數據共享,利潤共享,風險共擔,可以及時掌握信貸客戶的生產經營及家庭狀況,完善農村信貸領域風控管理,更好推動郵儲銀行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的戰略落地。

4 郵政金融網點轉型保障措施

為了使郵政金融網點的轉型具有一定的保障性,要對保障的措施進行詳細研究,以下是研究的具體內容。

其一,要建立專業的金融轉型體制。為了使郵政不同網點的轉型步驟相一致,在網點轉型過程中要建設專業的團體或者工作組,對于團體的職能分工要具有明確性,要保證團體的分工合作更加協同化,保證不同網點的收益分配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實現不同網點的統一管理。其二,為了實現網點綜合營銷的基本效益,要將網點的營銷及服務職責明確化。網點的轉型要以營銷服務為中心,要依據客戶的基本金融服務要求提供適當的營銷,為客戶提供最佳的業務受理方式。還要保證對于客戶的服務職能明確化,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和規范的服務。其三,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要高度重視大數據的應用,實現網點管理的精細化。網點的營銷會涉及很多客戶的基本信息以及客戶的業務辦理情況等,要將客戶的基本信息放到專業的數據信息庫中,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依據分析得到的結果可作為客戶提供服務的科學依據,有利于不斷挖掘客戶的基本需求。還可借助數據建設客戶相關的營銷數學模型,借助模型不斷優化對于客戶的管理方式,借助數據化來拉近與客戶的基本關系,有助于網點的轉型開展。

5 結論

總結可得,郵政金融網點的轉型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一方面可以順應新形勢的不斷發展和要求,另一方面還可提高郵政在同行業的社會競爭力,實現郵政金融網點的可持續發展。盡管郵政的金融網點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在實際轉型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如郵政金融網點在實際轉型工作中對于轉型的基本內容并沒有認識透徹;轉型網點的人才隊伍建設不夠強;網點現有的激勵約束機制欠缺;網點產品業務條線呈現單一性,系統的建設較為落后等。為了使郵政金融網點的轉型發展更加規范化,要在保證運營成本的基礎上不斷增強網點的經營效率,還要實現網點的線上服務與實際線下服務一體化,同時也要將網點的風險防范控制做好,借助適當的方法為郵政金融網點轉型提供一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袁俊.郵儲銀行網點經營力模型的構建及應用[J].中國郵政,2019(9):44-46.

[2]張慧.淺析郵儲銀行經營機構績效考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9(22):94-96.

[3]黎陽.融入國家戰略 強化金融擔當——郵儲銀行廣東省分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紀實[J].中國金融家,2019(7):108-109.

[4]陽曉霞.納入國有大行序列 經營業績再創新高 郵儲銀行雙喜臨門[J].中國金融家,2019(4):51-53.

[5]彭惠新.郵儲銀行:積極推動資管業務轉型發展[J].中國信用卡,2019(7):53-54.

互聯網金融信用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進了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飛速發展。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金融在加快交易速度促進經濟的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在互聯網金融消費活動中,受到互聯網本身特征等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發生了不少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受損害事件,人們越來越多地關注到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為全面合理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必須加大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律的重視程度。本文以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相關理論基礎為切入點,借鑒國外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結合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重點探究完善制度、保護網絡金融消費者權益的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經濟發展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1.09.006

2016年我國出臺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互聯網金融行業規范化已提上政府議程。隨著淘寶、美團、支付寶等互聯網金融平臺逐步成為年輕一代的主要交易方式,互聯網金融將迎來新的蓬勃發展。但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仍不完善,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不僅面臨傳統金融領域的風險,而且面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帶來的新風險,其合法權益容易受到損害。更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較為分散、年齡層次多,且互聯網本身具備隱匿性、虛擬性等特征,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工作難度較大;其次,互聯網金融平臺較多,人們對于“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認可程度仍較低;再次,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限制低,小微金融客戶、小微企業驟然增加,從而增加了消費者權益損害事件出現幾率。針對以上問題,監管部門應制定完善的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

一、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相關理論基礎

互聯網金融以計算機、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化技術為基礎,2013年以來成為我國金融經濟領域的熱點。從時間與發展歷程的角度分析,互聯網金融行業屬于我國的新興產業,但因互聯網金融具有新穎性、盈利性、便利性等多種特征,從而使互聯網金融消費者逐漸增多,互聯網金融模式也越來越多(見表1)。

機構的產品放在平臺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ヂ摼W金融門戶多元化創新發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財投資服務和理財產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提供保險產品咨詢、比價、購買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等。

(一)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涵義與特征

根據互聯網金融交易活動的特征,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定義為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進行交易的群體,通常與金融機構進行交易,即:將互聯網作為交易平臺,從生活需求或用于生活投資需求的角度出發,向互聯網金融機構購買對應金融產品或享受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小微組織或自然人,其主要目的在于獲取相應收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可知,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其權益都應受到保護。但這一官方界定僅對商品和服務有效,是否能夠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投資項目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特點,一是消費者分布范圍廣、數量多。傳統的金融服務行業有固定工作人員與營業場所,這一特征限制了金融機構的服務范圍,通常僅能服務于所在區域、周邊區域,距離成為金融機構業務發展的重點障礙,但互聯網金融以互聯網為基礎,無固定對應的營業場所,在互聯網覆蓋的區域均能夠參與金融交易活動,如接受互聯網提供的金融服務、購買對應的金融產品,即成為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二是互聯網金融的準入門檻較低。每一消費者均處于相對平等地位,傳統金融機構在展示金融產品等活動時,都需要對應的資產支撐,包括聘請專業工作人員、開設區域金融網點、維護常規金融網點運營等,其金融產品本身服務價格、準入門檻都較高,大多數購買金融產品、接受金融服務的群體收入較高,屬于中產階級。而互聯網金融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如眾籌平臺,消費者通過“團購”+“預約”的模式,打破準入資金的限制,可按照自身經濟能力,直接參與互聯網金融活動在該金融業務中,消費者與服務平臺處于平等位置,不會出現排斥參與者的情況,有利于充分挖掘潛在客戶群體。

(二)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性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損害權益事件出現幾率增加,金融監管部門加大了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的重視程度。一是平衡互聯網金融不同參與者之間的地位。在互聯網金融活動中,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重要參與者,與相應企業相比,消費者本身處于較為弱勢的位置,通過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為消費者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及時披露相關信息,促使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互聯網金融交易主體處于平等低位;二是為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提供法律法規依據。消費者本身維權意識較低,我國立法機關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基本法作出規定,可有效增強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信心,當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可直接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避免擴大受害范圍;三是防范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交易風險;四是完善互聯網金融管理監管體系和相關法律制度。

(三)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原則

一是堅持適度原則?;ヂ摼W金融風險覆蓋在每一環節,為平衡消費者與金融主體之間的地位,應根據優勝劣汰的法則,在適度原則支持下保護消費者權益;二是堅持傾斜保護的原則?;ヂ摼W金融消費者是弱勢群體,在風險發生的時候是直接利益損害者,因此適度傾斜于保護消費者權益;三是堅持不同救濟保護途徑協同保護原則?;ヂ摼W金融消費者的保護途徑較多,應確實保護好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四是堅持公平依法保護的原則。

二、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國外先進制度

(一)美國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先進制度

“美國”是現代化互聯網金融的起源地,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互聯網金融保護體系,在美國,研究學者認為互聯網金融應該用“Electronic Finance”表示,即電子金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這一名詞概念并不存在,但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大多存在于其相關法律之中,如《金融隱私權法》《金融服務現代化法》《電子資金轉賬法》《非公開的個人信息披露》等。2008年次貸危機不僅大規模損害美國的經濟發展,而且影響波及到全世界。為了擺脫此次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國會頒布《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金融監管改革法案》《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法案》等法律法規,如美國對P2P 網貸和股權眾籌直接按證券業務進行監管,要求其履行與上市公司相同的信息披露義務。

從立法層面上來講,美國立法制度既涉及宏觀制度又涉及微觀機制,旨在全面保護互聯網消費者,其可行性、操作性較強,對我國立法保護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2009年,美國出臺《金融監管改革——新基礎:重建金融監管》法案,促進了美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體系的完善,并建立起專門機構開展統一監管工作,通過加大對電子銀行、電子金融等方面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創造了更好條件。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不同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美國有著不同的監管方式。對于第三方支付采取并列分管的機制,聯邦存款保險制度統一行使監管權,但各州監管部門仍可根據本州的實際情況進行監管,前提是不違反聯邦的法律原則,此種監管方式對于金融消費者無疑是一種雙重保障;對于網絡借貸的監管權,將其賦予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通過加強信息披露和市場準入管理,規范網絡借貸市場,保障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交易權;對于眾籌融資網站,則通過初創企業融資法案既JOBS法案限制企業的融資行為。

(二)英國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先進制度

互聯網金融在英國被稱為“替代性金融”,即Alternative finance,其主要包括股權眾籌、票據融資、P2P網貸、產品眾籌等形式。在次貸危機爆發后,英國互聯網金融迎來了新的發展高峰期,其解決了傳統金融在危機后的困境,幫助英國走出次貸危機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立法制度的完善。如《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案》正式明確了金融消費者的內涵,并要求建立金融管理局統一監管的機制;2013年頒布的《消費者投訴處理方法》正式將金融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納入金融消費者權益損害保護機制中。

英國自古以來就是重視行業自律的國家,早在英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泰勒的“雙峰”理論中就曾出現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理論;隨后,英國政府頒布《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明確提及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并對其所受損失進行賠償的制度。近年來,英國通過金融監管的改革,旨在以法律明文規定為金融消費者提供安全的外部環境,同時還注重國民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專業知識普及及自發的維權活動。

英國《金融服務與市場法》專門確立了“金融申訴專員服務”制度,即通過對若干爭議解決機構進行改革,將其合并為一個專門的投訴處理機構,接受金融消費者的投訴,妥善解決金融交易雙方之間的爭議。金融申訴專員以中立者身份介入糾紛,要求不偏不倚地處理爭議糾紛,一旦金融申訴專員服務經過裁定員向調查員申請復審后由調查員作出裁定,除非金融消費者有異議并起訴,否則金融機構必須接受此次裁定并履行其相關義務,是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一定傾斜的制度。作為非訴解決機制的一種,具有便利性、靈活性和獨立性。

(三)日本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先進制度

日本未受到次貸危機的過多影響,自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展以來,日本政府就以自身實際情況為基礎,結合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對國家內部金融領域進行改革,進而不斷完善金融制度體系。一是規定金融機構義務,確立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義務和相關的懲戒措施,強制要求金融機構保護消費者。日本敢于打破金融行業內部界限,逐步建立起橫向性、復合性法律制度體系;二是制定《金融服務與市場法》,該措施主要借鑒英國的金融改革模式,法律中保留一整個章節,明確規定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確立金融消費者區別對待和“合格投資者制度”,使得金融領域法律范圍進一步擴大。

(四)國外先進制度的借鑒意義

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時間較短,為科學全面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立法部門和監管部門必須加大對國外先進制度的借鑒。一是通過立法形式,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體系;如借鑒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美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等,我國也應通過制定完善的法律,明確互聯網金融過程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二是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模式和體制,規范互聯網金融業務,預防互聯網金融機構的非法行為;三是引入非訴糾紛解決機制,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服務窗口,并嚴格按照服務制度,讓消費者能夠更好地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四是從多方面入手,將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制度覆蓋到所有互聯網金融交易環節。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現狀

我國互聯網金融仍處于起始階段,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配套措施、行業標準有待完善,出臺的監管制度以層級較低的金融監管部門的部門規章為主,如果互聯網金融領域中出現民事糾紛,大多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簽名法》等法律進行解決;就資金安全、財產安全而言,其依據《第三方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公約》等進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涉及到互聯網金融的具體事項,主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等法律規范類比適用;涉及互聯網金融民商事糾紛,則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來加以解決?;ヂ摼W金融消費者所最為關切的財產安全,只有第三方支付這一金融模式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業務管理暫行規定》《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等部門規章文件予以規制,而對其他模式的保護較不完善。

(二)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存在的問題

分析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不僅有利于找出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薄弱環節,還可以科學采取解決措施。一是立法體系不完善,從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層級法律法規體系的角度分析,缺少這一層級的立法,也未覆蓋每一環節,缺乏保護力度;二是監管制度有待完善,互聯網金融領域監管責任未明確到部門,監管制度和體系不夠完善;三是未建立有效的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糾紛解決機制本身約束力不夠。

四、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制度的創新途徑

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制度,是一項系統、復雜、長期的工程,需要監管部門、行業專家與消費者的共同努力,合理創新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法律制度。

(一)完善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

首先,立法部門結合當前互聯網金融領域中存在的侵權事件特征,明確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的定義,規定消費者的基本權利與義務、爭議糾紛解決方式、損害賠償方式、法律責任。其次,凸顯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保護法的特色,使其成為支撐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展的支撐,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經驗,豐富保護法的理論內容,促進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發展。同時,立法部門應結合《電子簽名法》《證券法》中有關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規定,進一步明確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范圍,將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法規制度融入《中國人民銀行法》《證券法》等的法規體系中,強化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

(二)建立健全相關法律監督制度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抵御風險能力較低,但適應性較強?;ヂ摼W金融主要業態的監管職責分工分為銀保監會(網絡銀行監督管理、互聯網借貸、互聯網信托、互聯網消費金融、互聯網保險等)、證監會(監管管理、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等)、人民銀行(監督管理、互聯網、支付業務)等。這種“分業監管”監管模式,部門之間交流較少,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開展。必須以不同模塊為基礎加強統一協調,“一行兩會”協調管理的創新模式,共同有效面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信息、技術、損益、安全風險,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系統。

(三)拓寬非訴糾紛的解決途徑

在完善訴訟制度的同時,針對當前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的特征,對線上解決爭議機制與機構、調整程序、仲裁機構進行規定,不斷簡化非訴糾紛解決程序,通過法律形式保護好消費者權益。引入非訴糾紛解決機制的過程中,應堅持以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本身特點為基礎的原則,規定好調解機制、仲裁制度以及線上解決爭議的相關機構,按照涉案金額的基本標準,最大程度上節省開支,充分借鑒“三步走”法律法規制度,效仿金融申訴專員的服務制度,完善非訴解決機制,提供消費者和解、仲裁等途徑解決糾紛,通過法律的形式授予非訴糾紛解決機構相關權利,傾斜性保護好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同時監管部門應重視行業自律,樹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成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協會組織,發揮自律機制作用,在制定統一規范標準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保護消費者權益。

五、結語

綜上所述,建立健全新時期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防范金融風險具有重要意義。但受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當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我國法律法規體系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缺乏專業規定,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時缺乏基本依據,地方法律法規或其他法律法規的效力不高?;诖?,國家立法部門應當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特征,重新建立、完善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保護制度,明確規定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范圍,科學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加大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監管力度,打破當前消費領域中分業監管的基本模式,通過創建統一合法有效監管體制機制等途徑,全面監督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運營,利用雙重保護機制,加強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此外,不斷拓寬非訴糾紛的解決途徑,重視培養互聯網金融行業企業的自律意識。完善的外部防護機制,增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p>

(責任編輯:孟潔)

參考文獻:

[1]物聯網期刊.論P2P網絡借貸法律問題——兼談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思路[EB/OL].[2018-08-29].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oNOkwOF_dcTDysrN8GTvu92n7SR9ie8wAQlbdgtO3gVw.

[2]江必新.融資租賃合同糾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3]邁克爾·所羅門.消費者行為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4]百度文庫.消費者的消費特點[EB/OL].[2014-11-13].https://wenku.baidu.com/view/9f72b0ed83d0496

49b6658ce.html.

[5]馬國泉.金融消費者保護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6]李昊.合同法教程[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7]楊東.互聯網金融的法律規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視角[J].中國社會科學,2015(4).

[8]鄭志來.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路徑——基于“互聯網+”對零售業的影響視角[J].財經科學,2015(5).

[9]賀晨,孫杰.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J].財經科學,2015(1).

[10]盛夏,王升.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7(2).

[11]Slattery P.Square Pegs in a Round Hole: SEC Regulation of 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 and the CFPB Alternative[J].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2013.

[12]李玉林.融資租賃運作實務與法律風險防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13]劉憲權.互聯網金融股權眾籌行為刑法規制論[J].法商研究,2015(5).

[14]搜狐.全國P2P整治進入尾聲,正常運營平臺剩哪29家?[EB/OL].[2020-09-01].https://www.sohu.com/a/415882618_660924.

[15]張雙梅,林北征.消費者話語中的互聯網金融治理完善——基于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的文本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

[16]李立清.互聯網金融下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模式創新[J].財經科學,2015(8).

[17]李二亮.互聯網金融經濟學解析——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5(2).

[18]陳文君.金融消費者保護監管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19]潘敏嫻.淺談互聯網金融模式[J].現代經濟消息,2015(1).

互聯網金融信用管理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刑法保護,首先探討對互聯網金融市場信息安全保護的相關內容,然后分析互聯網金融市場風險控制的有效手段,接著討論契約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特征,最后分析民事訴訟為何是應對金融市場侵害行為的有效手段。希望能為關注此話題的研究學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信息安全;風險控制;民事訴訟

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中存在競爭,各種權利和利益之間有著力度不同的對抗關系,刑法的介入如果是化解這些行為,實現對違法犯罪的控制,那么市場競爭機制就會遭到破壞.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中存在著個人投資者、成熟投資者以及非理性繁榮環境下的投資機構。在行為機制理論下,認為人類市場行為會系統的在可預期的范圍內不斷的偏離理性。

一、對互聯網金融市場信息安全的保護

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信息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均衡機制支撐著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生存和發展,需要針對信息均衡機制構建刑法保障體系。市場對金融產品進行定價時,需要以互聯網的披露、生產、分析、流轉信息為依據。傳統資本渠道本身具有較高的風險,這些風險內容包括通貨膨脹、證券市場的風險、儲蓄低利率風險。在網絡時代新的投資者利用互聯網金融對抗這些風險。在信息獲取和信息分析工具方面,互聯網金融市場明顯優于傳統的金融市場。在信息披露合規的作用下,互聯網金融平臺能夠為協助投資者和資金提供者帶來便利,讓他們可以充分的分享金融信息產品,有效的監測金融違法犯罪,融資與投資之間容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但是信息網絡技術和金融市場的結合有效的降低了這一水平。部分的融資者會以信息壟斷為優勢實施相關的金融違法犯罪活動,這樣投資者的權益就會遭到侵害。間接融資市場中會發生儲蓄類產品收益過低的現象,這是因為傳統銀行壟斷了對資本資源市場的定價[1]。

二、對互聯網金融市場風險的控制

分析目前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刑事案件的基本情況,發現在互聯網融資平臺中資金數量較大,流動范圍也很大,會發生較為頻繁的網絡交易,出現的犯罪行為涉及數量較多的投資者,其中金融監管缺位現象明顯。金融體制的改革需要深化,行政權力的干預使得金融市場出現了事前監管弱化、事后監管強化的現象。在金融市場中競爭不斷增強,控制權力逐漸減弱,出現了金融壟斷分化的現象。這些因素決定了金融風險控制應該作為政策的核心?;ヂ摼W社會風險無處不在,金融風險設置日益深化,因此互聯網金融風險市場的刑法保護需要具有較強的震懾力度?;ヂ摼W金融風險在不斷的發生著質變,而且量變也是動態的,為此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法律不能缺乏動態觀念,因為互聯網金融市場刑法保護政策要對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正當性基礎和實踐性相關的本質問題做出解釋。

三、契約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互聯網金融市場風險類型多種多樣,在司法實踐中需要將不同的性質的金融風險區分出來。要想引導互聯網金融市場實現公平、公正、公開,就要明確具體的解釋意見保障,市場上存在獲取市場資本的不法行為,這些行為指的是利用各種實質不平等的手段獲取信息優勢,這些手段不以正當的網絡交易技術為基礎,不做正當形式的成本投入。使得互聯網金融市場參與者的信息遭到嚴重的破壞,這一類的行為應該受到刑法手段的懲治。契約風險是互聯網金融市場中存在的風險,比如融資者和投資者之間的合作是在不完備的契約形式中進行交易的,那么契約在執行的過程中,雙方容易產生分歧,進而發生違約或者是合同的效力無法發揮。流動性風險也是其中的一種,比如某投資者持有特定的金融商品倉位,但是投資者在經營的過程中出現企業流動資金不足的情況,那么他就不得不以較低的價格將金融平臺的商品拋售,達到套現的目的,此時市場價格就會顯著的下低。

四、民事訴訟是應對金融市場侵害行為的有效手段

實現金融市場自律監管要完善激勵機制,從目前的建設情況來看,在制定、執行和監督金融行業的三個方面,激勵機制都比較缺乏,尤其是在市場失效的時間段中,金融市場的競爭機制和自律監管激勵機制的缺失尤為明顯。分析互聯網機構的投資者構成情況,發現年輕投資者數量較多,這些投資者他們的投資經驗有限,投資的額度也是有限的。以P2P網貸為例,分析互聯網金融市場網絡平臺的經營水平,發現這些P2P網貸平臺已經由開始的野蠻式成長發展到了穩步競爭的階段。他們采取的手段是高成本吸引客戶,對風險采取高杠桿放大的手段,在引入風投和搶占市場上更是以非??斓乃俣冗M行[2]。對此人們往往認為這是非理性的繁榮方式。在刑事立法的單一角度上,提出了刑法對互聯網金融市場機制風險的容忍,肯定其中存在的價值,并使用有效的制度確?;ヂ摼W金融市場的穩定。但是其中也十分的注重對市場自發性的重視,以及對市場自律性保障功能的重視。應對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侵害行為,金融市場民事訴訟是最有效的手段,同時這也是一種高程度的市場化手段。

五、總結

綜上所述,通常情況下,金融行政法規會限制互聯網金融市場單個投資者的投資額度,因此個體經濟在金融詐騙等違法行動中產生的數額都是有限的。但是非法金融互聯網平臺會聚合犯罪,因此互聯網金融犯罪仍然具有規?;蜕婕皬V泛的特點,司法工作量大。因此互聯網金融刑事司法保護要提升運作效率,也需要專門加大對小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

參考文獻:

[1]師格.互聯網金融非法集資行為的刑法規制研究[J].法制博覽,2018(22):100-101.

[2]陳厚錦.互聯網金融行為的刑法評價[D].華南理工大學,2016.

上一篇:經濟學學科建設思考論文范文下一篇:為金融理論指導投資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