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如何賞析英文詩歌范文

2023-09-23

如何賞析英文詩歌范文第1篇

英詩的欣賞:詩的格律、詩的押韻、詩的體式、詩的評判。

詩以高度凝結的語言表達著人們的喜怒哀樂,用其特有的節奏與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詩講究聯想,運用象征、比喻、擬人等各種修辭手法,形成了獨特的語言藝術。

一、 詩的格律

“格律是指可以用腳打拍子的節奏”,是每個音步輕重音節排列的格式,也是朗讀時輕重音的依據。而音步是由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構成的詩的分析單位。重讀音節為揚(重),在音節上用“-”或“?”標示,非重讀音節為抑(輕),在音節上用“?”標示,音步之間可用“/”隔開。以下是五種常見格式:

1. 抑揚格(輕重格)Iambus:是最常見的一種格式,每個音步由一個非重讀音節加一個重讀音節構成。

As fair / art thou / my bon/nie lass,

So deep / in luve / am I :

And I / will luve /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 the seas / gang dry:

Robert Burns(1759-1796):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注;art=are luve=love bonnie=beautiful a`=all gang=go

上例中為四音步與三音步交叉,可標示為:?-/?-/?-/(?-)

2.揚抑格(重輕格)Trochee:每個音步由一個重讀音節加一個非重讀音節構成。

下例中為四音步揚抑格(少一個輕音節),可標示為:-?/-?/-?/-

Tyger!/ Tyger!/ burning / bright In the / forests / of the / night William Blake: The Tyger 3. 抑抑揚格(輕輕重格)Anapaestic foot: 每個音步由兩個非重讀音節加一個重讀音節構成。如:三音步抑抑揚格??-/??-/??-

Like a child / from the womb,

Like a ghost / from the tomb,

I arise / and unbuild / it again.

4. 揚抑抑格(重輕輕格)Dactylic foot: 每個音步由一個重讀音節加兩個非重讀音節構成。如:兩音步揚抑抑格-??/-??

?Touch her not / ?scornfully,

?Think of her / ?mournfully.

- Thomas Hood

5. 抑揚抑格(輕重輕格)Amphibrach:每個音步由一個非重讀音節加一個重讀音節再加一個非重讀音節構成。如:三音步抑揚抑格?-?/?-?/?-?下例中最后一個音步為抑揚格。

O ?hush thee / my ?babie / thy ?sire was / a knight.

在同一首詩中常會出現不同的格律,格律解析對朗讀詩歌有一定參考價值?,F代詩中常不遵守規范的格律。

二、 詩的押韻

押韻是指通過重復元音或輔音以達到一定音韻效果的詩歌寫作手法。

1. 尾韻:最常見,最重要的押韻方式。

1) 聯韻:aabb型。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

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The Arrow and the Song

2) 交叉韻:abab型。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Alfred Tennyson(1809-1892): Crossing the Bar

3) 同韻:有的詩押韻,一韻到底,大多是在同一節詩中共用一個韻腳。

如下例就共用/i:p/為韻腳。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Robert Frost (1874-1963):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2. 頭韻:是指一行(節)詩中幾個詞開頭的輔音相同,形成押韻。下例中運用/f/、/b/與/s/頭韻生動寫出了船在海上輕快航行的景象。

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flew,

The furrow followed free,

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 T.S. Coleridge: Rime of the Acient Mariner 3.內韻(同元音):指詞與詞之間原因的重復形成的內部押韻。

下面一節詩中/i/及/iη/重復照應,呈現出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

Cold dath not sting, 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Cuckoo,jug-jug,pu-we,to-witta-woo!

Thomas Nashe(1567-1601):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三、 詩的體式

有的詩分成幾節(stanza),每節由若干詩行組成(每行詩均以大寫字母開頭);有的詩則不分節。目前我們常見的詩體有:

1. 十四行詩(Sonnet),源于中世紀民間抒情短詩,十

三、十四世紀流行于意大利,意大利彼特拉克(Petrarch)為代表人物,每行十一個音節,全詩一節八行,加一節六行,韻腳用abba, abba, cdcdcd (cdecde)。前八行提問,后六行回答。

后來,懷亞特(ThomasWyatt,1503-1542)將十四行詩引人英國,五音步抑揚格,全詩三個四行一個二行,前三節提問,后二句結論。斯賓塞(EdmundSpenser,1552-1599)用韻腳 abab, bcbc,cdcd,ee.莎士比亞(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用韻腳abab,cdcd,dfdf,gg,稱英國式或莎士比亞式。舉例見本文第四部分。

2. 打油詩(Limericks):通常是小笑話甚至是胡謅,一般沒有標題也無作者姓名,含有幽默諷刺性,常運用雙關,內韻等手法。每首詩五個詩行,押韻為aabba,格律以抑揚格和抑抑揚格為主。

1) There was a young lady of Nigger

Who smiled as she rode on a tiger;

They returned from the ride

With the lady inside,

And the smile on the face of the tiger.

2) A tutor who taught on the flute

Tried to teach two tooters to toot,

“Is it harder to toot, or

Said the two to the tutor,

To tutor two tooters to toot?“

3. 無韻體(Blank Verse):五音步抑揚格,不押韻詩體。

Across the watery bale , and shout again,

Responsive to his call,and gazed - 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s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Notes: a crowd, a host of: many sprightly:happy glee:joy

jocund:happy bliss:complete happiness pensive:sadly thoughtful

華茲華斯(WilliamWordsworth,1770-1850),十九世紀初英格蘭北部湖區三大“湖畔派詩人”(浪漫主義)之一。此詩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自然景象,同時抒發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歡。黃水仙據說是威爾士國花(1282年,威爾士歸順英格蘭,被封公國),在英國廣泛栽種,春季開花,花期不長。有許多關于黃水仙的詩歌,這首詩無疑是脫穎而出的。

全詩語言精煉,通俗易懂,四音步抑揚格,分四節(stanza),每節6行,每節押韻均為ababcc.第一節寫詩人孤寂時外出散步,偶遇水仙;第二節寫水仙爭相開放,千姿百態;第三節,詩人看到這景象感到欣喜異常;第四節寫詩人在日后憂郁時,回想當時情景,又讓他心中充滿了歡樂,隨著水仙跳起舞來。

3. Song of Myself

I celebrate myself, and sing myself,

And what I assume you shall assume,

For every atom belonging to me as good belongs to you.

I loafe and invite my soul,

I learn and loafe at my ease observing a spear of summer grass.

My tongue, every atom of my blood, form„d from this soil, this air,

Born ere of parents born here from parents the same, and their parents the same,

I, now thirty seven years old in perfect health begin,

Hoping to cease not till death.

Creeds and schools in abeyance,

Retiring back a while sufficed at what they are, but never forgotten.

I harbor for good or bad, I permit to speak at every hazard.

Nature without check with original energy.

Notes: a spear of: a piece of school:學說,流派 hazard:chance

abeyance: the condition of not being in use for a certain time

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美國詩人。此詩選自其巨著。本文是Song of Myself 一詩的第一部分,采用自由詩體,語言接近當時的美國口語。

文中I指作者,you指讀者,這種寫法使讀者身臨其境,進入作者描寫的世界。作者在文中表明人的價值是平等的,同時他把自己融入到自然帶給他的啟發思考中。

如何賞析英文詩歌范文第2篇

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賞析:此詩描寫輞川山莊久雨初停時的景色,前四句寫詩人靜觀所見,后四句寫詩人的隱居生活。詩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描寫,創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詩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清新明凈,形象鮮明,表現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首聯寫田家生活,是詩人山上靜觀所見。詩人視野所及,先寫空林煙火,一個“遲”字,不僅把陰雨天的炊煙寫得十分真切傳神,而且透露了詩人閑散安逸的心境;再寫農家早炊、餉田以至田頭野餐,展現一系列人物的活動畫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氣息,使人想見農婦田夫那怡然自樂的心情。 頷聯寫自然景色,同樣是詩人靜觀所得:“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輞川之夏,百鳥飛鳴,詩人只選了形態和習性迥然不同的黃鸝、白鷺,聯系著它們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繪: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色彩濃淡的差異;白鷺飛行,黃鸝鳴囀,一則取動態,一則取聲音;漠漠,形容水田廣布,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所謂“詩中有畫”,這便是很好的例證。 唐人李肇因見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的詩句,便譏笑王維“好取人文章嘉句”(《國史補》卷上);明人胡應麟力辟其說:“摩詰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預偷來者?此正嘉祐用摩詰詩。(”《詩藪·內編》卷五)按,嘉祐與摩詰同時而稍晚,誰襲用誰的詩句,這很難說;然而,從藝術上看,兩人詩句還是有高下的。宋人葉夢得認為王維添加的兩個疊詞使詩句更加精彩。“漠漠”有廣闊意,“陰陰”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陰陰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畫面就顯得開闊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積雨天氣空蒙迷茫的色調和氣氛。 如果說,首聯所寫農家無憂無慮的勞動生活已引起詩人的濃厚興趣和欣羨之情,那么,面對這黃鸝、白鷺的自由自在的飛鳴,詩人自會更加陶醉不已。而且這兩聯中,人物活動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觀事物的簡單摹擬,而是經過詩人心靈的感應和過濾,染上了鮮明的主觀色彩,體現了詩人的個性。對于“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的王維來說,置身于這世外桃源般的輞川山莊,真可謂得其所哉了,這不能不使他感到無窮的樂趣。下面兩聯就是抒寫詩人隱居山林的禪寂生活之樂的。“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詩人獨處空山之中,幽棲松林之下,參木槿而悟人生短暫,采露葵以供清齋素食。這情調,在一般世人看來,未免過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厭倦塵世喧囂的詩人,卻從中領略到極大的興味,比起那紛紛擾擾、爾虞我詐的名利場,不啻天壤云泥。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詩人快慰地宣稱自己早已去心機絕俗念,隨緣任遇,與世無爭了。庶幾乎可以免除塵世煩惱,悠悠然耽于山林之樂了?!肚f子·雜篇·寓言》載:楊朱去從老子學道,路上旅舍主人歡迎他,客人都給他讓座;學成歸來,旅客們卻不再讓座,而與他“爭席”,說明楊朱已得自然之道,與人們沒有隔膜了?!读凶?middot;黃帝篇》載:海上有人與鷗鳥相親近,互不猜疑。一天,父親要他把海鷗捉回家來,他又到海濱時,海鷗便飛得遠遠的,心術不正破壞了他和海鷗的親密關系。這兩個充滿老莊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兩相結合,抒寫詩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這種心境,正是上聯所寫“清齋”“習靜”的結果。

這首七律,形象鮮明,興味深遠,表現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流露出詩人對淳樸田園生活的深深眷愛,是王維田園詩的一首代表作。從前有人把它推為全唐七律的壓卷,說成“空古準今”的極至,固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認為“淡雅幽寂,莫過右丞《積雨》”,贊賞這首詩的深邃意境和超邁風格,藝術見解還是不錯的。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賞析:這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于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展葌饕?,愈見其空;人語過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寫幾點夕陽余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大凡寫山水,總離不開具體景物,或摹狀嶙峋怪石,或描繪參天古木,或渲染飛瀑懸泉,其著眼點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詩則從一個奇特的現象著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層巖迭嶂,看去空無一人??墒怯袝r會突然聽得朗朗笑語,但由于回聲的多重反射,一時間很難判斷人聲究竟從何而起。人們大約都有類似的經驗,本來很平常。但是將這種視覺與聽覺互補的觀察事物的方法以詩的形式加以表現,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創造。從詩的表現說,它別出新意,不蹈故常;從作品的接受者說,是那樣新奇有趣,儼如身臨其境,由此引起積極的情感活動。前兩句詩用直白的語言,略作點染,境界即出。詩開頭的“空山”,二字,是相對于無人而言,同時表明詩人的視野比較開闊,可以一視無礙;如果置身于隱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從這兩個字,也可以窺見山中的景物形勢特點。對句的“響”字與“空山”相呼應:只有在沒有太多障礙物的情況下,聲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復回蕩,方才可以說“人語響”。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寫幽靜,因聲傳神;后二句寫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會因朝夕晦暝、風雨因時而變化。此詩則選取傍晚時分的景色作為描寫對象。這時夕陽返照射入樹林深處,又有一部分光線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來,各類景物斑斑駁駁的,明暗對比鮮明。近處,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樹影漸漸拉長;樹林深處,因黝暗而顯得十分幽邃。這種景觀的最佳時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須是晴朗的傍晚,陰雨綿綿是不行的。詩的第一個透視點是深林。人的感官無法直接測知樹林深處,此詩以不可見即想象中的“無限”和“神秘莫測”寫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陽明天中為最深。第二個透視點是青苔。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觀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陰暗潮濕之處,它的生長,是濃密的樹木遮住日光的結果,而此刻卻在夕照中。這兩個透視點合在一起,互相映發,使詩意虛實相生。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詩中雖有禪意,卻不訴諸議論說理,而全滲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動描繪之中。

王維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他以音樂家對聲的感悟,畫家對光的把握,詩人對語言的提煉,刻畫了空谷人語、斜輝返照那一瞬間特有的寂靜清幽,耐人尋味。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賞析:此詩短短四句,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此詩由花開寫到花落,而以一句環境描寫插入其中,一前后境況迥異,由秀發轉為零落。盡管畫面上似乎不著痕跡,卻能讓人體會到一種對時代環境的寂寞感。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辛夷花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條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筆,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準確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時,很象荷花箭,花瓣的顏色也近似荷花。前兩句,把辛夷花比作芙蓉花,開得那樣猩紅艷麗。而且,它盛開在高高的樹梢,俯臨深澗,又是那樣的高標傲世。詩人化用了《楚辭》句意,選取美的喻象并敷彩設色,表現出辛夷花的勃勃生機。裴迪《輞川集》和詩有“況有辛夷花,色與芙蓉亂”的句子,可用來作為注腳。詩的前兩句著重寫花的“發”。當春天來到人間,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動下,欣欣然地綻開神秘的蓓蕾,是那樣燦爛,好似云蒸霞蔚,顯示著一派春光。 詩的后兩句寫花的“落”。詩人筆鋒一轉,將辛夷花置于一個山深人寂的環境之中,寫它開時即熱烈地開放,使山野一片火紅,落時則毫無惋惜地謝落,令人想象花瓣如繽紛紅雨灑落深澗。它自開自敗,順應著自然的本性,它自滿自足,無人欣賞,也不企求有人欣賞。這絕無人跡、亙古寂靜的“澗戶”,正是詩人以“空寂”的禪心觀照世界的意象;然而,詩人又反對趨入絕對的空無和死滅,因此它在這個空寂得發冷發自的澗戶中,卻又描繪出辛夷花猩紅的色彩和開落的動態聲息,使人感到空寂中仍有生命的閃爍。

短短四句詩,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此詩由花開寫到花落,而以一句環境描寫插入其中,一前后境況迥異,由秀發轉為零落。盡管畫面上似乎不著痕跡,卻能讓人體會到一種對時代環境的寂寞感。所謂“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陳子昂《感遇》)的感慨,雖沒有直接說出來,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賞析: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并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后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這首詩為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詩中明確寫有浣女漁舟,詩人卻下筆說是“空山”。這是因為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由于這里人跡罕至,“峽里誰知有人來,世中遙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生動表現了幽清明凈的自然美。王維的《濟上四賢詠》曾經贊嘆兩位賢士的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志高潔的人,他曾說:“寧息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嶇見王侯。”(《獻始興公》)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毫不著力。像這樣又動人又自然的寫景,達到了藝術上爐火純青的地步,的確非一般人所能學到。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這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污濁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的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賞析:首聯寫終南山的遠景,借用夸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次聯寫終南山的近景,寫煙云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蘊。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第三聯高度概括,終南山尺幅萬里。講述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末聯寫為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

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余于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為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為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先用夸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之于遙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遙,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夸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峰的確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張寫真實。“連山接海隅”也是這樣。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止河南陜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夸張而愈見真實。 次聯寫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為“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彌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云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云又合攏來,匯成茫茫云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經驗的人都并不陌生,而王維卻能夠只用五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

“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為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靄,仿佛繼續前進,就可以摸著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著,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云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蘊。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值得觀賞的景物還多,一切都籠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進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靄”俱“合”,則剛才呈現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說,但他卻在已經勾畫出來的“象”里為我們留下了馳聘想象的廣闊天地。

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于終南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峰變”一句來表現。游山而有“分野中峰變”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峰”,縱目四望之狀已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陰晴眾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所謂“陰晴眾壑殊”,當然不是指“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千形萬態。

對于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有些人認為它與前三聯不統

一、不相稱,從而持否定態度。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 這些意見都不錯,然而“玩其語意”,似乎還可以領會到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有個省略了的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水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賞心悅目,詩人之避喧好靜,也不難于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峰”,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么,他怎么會發現那個“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音響。詩人尋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里欣然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處”,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詩旨在詠嘆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夸張,極言山之高遠。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云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蘊。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為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和優點是善于“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余于象”的藝術效果。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賞析:詩中把退隱后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詩人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云變幻,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如見其人。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十分自由愜意,這是詩人捕捉到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事例,詩把退隱后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詩味、理趣二者兼備。

全詩的著眼點在于抒發對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的向往。開篇二句,由“中歲好道”“晚家南山”點明詩人隱居奉佛的人生歸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歲頗好道”,作者強調自己中年以后就厭惡世俗而信奉佛教。一個“頗”字,點明其崇佛的虔誠心態。“晚”字,意蘊豐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對現實隱居生活的描繪;如果是后者,則是對自己晚景的構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無比,興致來臨之際,每每獨往山中信步閑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詩人自己能心領神會。“每”,表明“興來獨往”非常頻繁,不是偶然為之。“獨”,并非沒有同調之人,事實上,詩人隱居之際不乏同調之人與其往來唱和,如張諲、裴迪等,此處當指詩人興致一來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個灑脫的隱者形象便展現到了讀者面前。從字面意義上看,隱隱約約帶有些落寞,但誰又能說這種情致不是件快樂的事呢?“勝事空自知”,亦然,一個“空”字,也許帶有幾分無奈與孤獨,但詩人是陶醉于這種山林情趣間的。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即言“勝事”。在山間信步閑走,不知不覺中,已到了溪水盡頭,似乎再無路可走,但詩人卻感到眼前一片開闊,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風起云涌。一切是那樣地自然,山間流水、白云,無不引發作者無盡的興致,足見其悠閑自在。清人沈德潛贊曰:“行所無事,一片化機。”(《唐詩別裁集》)“行到水窮處”,讓讀者體味到了“應盡便須盡”的坦蕩;“坐看云起時”,在體味最悠閑、最自在境界的同時,又能領略到妙境無窮的活潑!云,有形無跡,飄忽不定,變化無窮,綿綿不絕,因而給人以無心、自在和閑散的印象,陶潛有詩云“云無心以出岫”(《歸去來兮辭》),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著“無常心”“無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時”,還蘊藏著一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禪機。簡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夠去掉執著,像云般無心,就可以擺脫煩惱,得到解脫,得到自在,詩人在一坐、一看之際已經頓悟。再看這流水、白云,已是無所分別,達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從結構看,“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二句,對偶工穩,一貫而下,從藝術手法上看,此二句儼然是一幅山水畫,是“詩中有畫”也。

結句寫作者在山間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無拘無束地跟其盡情談笑,以致忘了時間,詩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躍然紙上,與前面獨賞山水時的灑脫自在渾然一體,使得全詩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貫穿前后,卻行跡全無,其實,“興來獨往”“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等,何嘗不是“無心的偶然”呢?然詩人至此方借“值林叟”點出“偶然”二字,可見藝術手段之高超。因為處處“偶然”,更顯現出心中的悠閑自在。“談笑無還期”結句自然,卻暗藏哲理,詩人因為體悟到物我兩忘、物我一體之境,從而忘記了那流遷無常的世俗世界,這是真正的“空”境。

如何賞析英文詩歌范文第3篇

教學內容

1. 現代詩歌的賞析方法 2. 《偶然》賞析

3.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賞析 教學目的

掌握現代詩歌賞析的方法,理解兩首詩歌的意境,把握詩人蘊藏于意象中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詩歌意象的含義

2.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的情感 教學難點

把握蘊藏于意象中的情感。

一、詩歌賞析的方法

(一)揣摩意境。

1. 誦讀《雨巷》并品味意境

意境,顧名思義,“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觀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體感的藝術圖畫。在文學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說出,需借物來表現;“境”不能是純客觀的物象,需由意所觸發。因此,所謂“意境”,可以說就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是詩人強烈的感情和生動的客觀事物的交融。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們評論作品的重要準繩。我國近代著名文學評論家王國維先生認為:情與景是意境的兩個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點;追求感情的真摯、形象的真實和語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詩人創造意境常常用“觸景生情”和“緣情寫景”(即“寓情于景”)。

2. 詩歌的意象

意象,在這里是個特殊的概念。有人也稱為“傳統意象”、“固定意象”、“典故意象”等,名稱不一,所指基本相同。

意象,是指詩詞中有些藝術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過一次以后,后來的詩人反復運用,并逐漸約定俗成,使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個或幾個特定意義上。比如“東籬”這一藝術形象,最初出自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詩中的“東籬”,純系實寫,別無他意,但后來詩人反復使用,并漸漸賦予其特定意義,以至于一提到“東籬”,便產生超塵脫俗之感。如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詞中的“東籬”已不再是實指,但卻有了特定的意義。

詩詞中的意象,不勝枚舉,這里暫列幾個常見的例子。“楊柳”,是一個關乎離別的意象。“菊花”是一個關乎“隱逸者”的意象。“明月”,是一個關乎“思鄉”、“思人”的意象,古人有“對月思人”之說。“白云”,是一個關乎“思友”的意象,古人有“望云思友”之說。“清秋”,是一個關乎“感傷”、“悲秋”的意象。“大雁”,也是一個關乎“思鄉”、“思人”的意象,古人有鴻雁傳書之說。“杜鵑”,因其叫聲凄厲,又其聲如言“不如歸去”,最終成為一個關乎“思歸”的意象。

意象,對于詩人抒發感情,有著獨特的作用。懂得意象的知識,當然也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歌的內容及詩人的感情,因此,對一些常見意象,需要多做一些積累與識記的功夫。

意象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是詩人用來興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石灰吟》取的是“物象”,托意于物,借物以達意。“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天凈沙》取的是“景象”,寄情于景,借景以抒情。“以笑的樣子哭著,以恨的樣子愛著;以善良的樣子殘忍著,以疏遠的樣子親近著;以跑動的樣子站立著,以沉默的樣子訴說著;以充實的樣子空虛著,以糊涂的樣子清醒著;以死亡的樣子生存著,以真理的樣子荒謬著。”(北島《無題》)《無題》取的是“事象”,寄理于事,借事以明理。

詩歌取象,有的只取一個意象。例如舒蘭的《鄉色酒》:“三十年前,你從柳樹梢頭望我,我正少年,你圓,人也圓。三十年后,我從椰樹梢頭望你,你是一杯鄉色酒,你滿,鄉愁也滿。”這首詩只有一個意象——月亮。以月亮寫鄉愁,用“鄉色酒”喻月光,飄逸莫名的鄉愁就變得具體可感了。有的詩歌,取的是一組意象。例如余光中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這首詩選擇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四個意象來承載感情,層層疊加,層層遞進,渲染了海外游子與故國家園根脈難斷的凝重感情。

從虛實角度看,詩的取象還可分為實象和虛象兩大類。所謂實象,是指可置于我們眼前眉睫的事物;所謂虛象,是指讀者感受心造的事物。例如,鄭板橋的“夜深更欲秋潭水,連月帶星舀一瓢。”在這兩句詩中,“夜深”、“秋潭水”是實象,“連月帶星舀一瓢”是虛象。這兩句詩好就好在以實帶虛,以虛寫實,實象虛出,虛象實出,給詩句揉進了另一種韻味,另一種靈性。詩歌不能沒有意象,鑒賞詩歌也不能不注意意象,一首好的詩歌應是意象與意境的巧妙鑄合。

(二)把握情感。

詩是抒情的藝術,情緒和情感是詩的基礎。與其他文體相比,詩更能充分地顯示詩人的品格和情懷。長久以來,人們常用詩歌中所表現的民族精神內涵——深沉的思想,誠實的品質,寬宏的懷抱,自然的意趣,情致婉約,風骨挺拔,以及操守、格調、豐神等人格魅力來抒情志,明教化,寄情思,逞才能,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凈化人們的靈魂。讀詩時,把握了詩的思想感情,也就把握了詩的靈魂與命脈。例如《理想》這首詩是一首哲理詩。在這首詩里作者指出了理想的特征、內涵,以及對人生、歷史、社會的重大意義,號召人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揮鞭起程,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事業需要我們去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我們手中實現,黨和人民殷切期望我們志存高遠,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闊平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績。這正是作者在這首詩中所抒發的強烈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所熱切期望的。讀后,每一個讀者都會被感染得激情亢奮,熱情高漲。

(三)賞析技法。

詩歌的表現形式及表現技法是經過多年的摩挲砥礪,在實踐中已經使大家覺得是最方便、最熟練、最能得心應手的,可以拈來隨手隨心應用。淘沙揀金,去粗存精,詩歌大家們給我們留下了大量文質兼美的優秀篇什,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們的橫溢才華。這些精美的詩篇既體現在詩篇的形式上,包括它的語言,它的音韻、節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詩篇表現出的完美的表達形式,恰當貼切的表現技法,無不是人們學習的典范。詩歌創作中常常使用的表現技法有聯想想象,用典鋪墊,渲染烘托,暗示省略,以及修辭手法的運用,詩中大量使用的修辭手法是比喻、象征、排比、擬人、夸張等。例如著名詩人邵燕祥在《致空氣》這首詩里,就運用了大膽的聯想和奇特的想象手法,用象征手法,以人們司空見慣的空氣為歌頌對象,抓住其特點:“無所不在”“蹤跡難尋”等,在對空氣這一時刻難離的自然現象的謳歌中,寄寓了詩人對友誼、對真情的贊頌。自覺地理解吸收借鑒優秀詩歌中的寫作技法,一方面可提高鑒賞水平,另一方面對寫作也大有裨益。

(四)品味語言。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詩歌中的語言是詩人千錘百煉的結果。“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等都說明了這個道理。詩歌的語言是富含哲理的、含蓄雋永的、凝練深沉的、生動流暢的、形象傳神的、充滿情感的,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盡而意無窮。這都給詩歌的審美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詩歌的學習中應當注意語言的品味。例如著名詩人顧城在《一代人》中寫道: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全詩只有兩句話,雖短小卻警醒世人,表明作者及整個時代人們的心聲:渴望光明,自由與個人價值的實現。語言含蓄雋永,深刻蘊藉。冰心在《春水·三三》中寫道: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這首哲理小詩,告訴我們要把眼界放寬、切莫孤芳自賞。孤芳自賞的含義是: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很顯然,在這里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墻角花朵的形態,可以喚起人們豐富的想象力。語言使用準確恰當,貼切生動。理解了詩歌中的語言運用之妙,不僅知道詩歌寫了哪些內容,而且懂得了詩歌是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就能夠從更高層面上去把握和鑒賞詩歌。

二、徐志摩的《偶然》賞析

能把“偶然”這樣一個極為抽象的時間副詞,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結構,充滿情趣哲理,不但珠潤玉圓,朗朗上口而且余味無窮,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這首《偶然》小詩,對我來說,用上“情有獨鐘”之語而不為過。

徐志摩的《偶然》這首詩作于1926年5月,初載同年5月27日《晨報副刊·詩鐫》第9期,署名志摩。詩人運用多種意像將自己的人生歷程融入于此,表明詩人人生中經歷了太多的偶然,將偶然形象化,不僅充滿情趣意味,還給讀者留下了足夠的想像空間。無數次偶然,無數次坎坷,無數次邂逅,似乎都顯得如此平常,不必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構成詩人的態度。他與張幼儀的結合是偶然,與林徽因的戀情是偶然,與陸小曼的風波也是偶然;他學習金融是偶然,傾心康橋是偶然,飛機失事更是偶然。這些偶然就像一根穿線的珠子。

詩句開始以“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比喻自己,表明詩人在天涯海角肆意飄忽卻高潔不俗,直喻自己為下文作了鋪墊,突然一轉意“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給人一種舒緩氣勢卻又耐人尋味,兩人偶然的相遇就好比云與水的相遇,但都是虛幻的,短暫的相遇更能使其產生了距離的美感,卻最終還是曇花一現。特別是“波心”的“心”字的用得恰到好處,意在表明及時再多么的投入和緣分或許也只是一個偶然罷了。雖然人生中充滿著偶然,但我們卻不能停止自己的腳步繼續等待,唯有追求的永恒。正因為這次相遇只是一個偶然,所以接著說明對方應該持有的態度:你不必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這就借景抒情,充滿著人生哲理,是人生中很平常的事了,更沒有值得留戀的地方,同時也表明詩人的坦誠,這也只是在轉瞬間消滅的蹤影。

詩歌第一節運用了“天空”,“云”,“水波”等形象的實物比喻使詩歌更加生動,形象,天空的一片云投影在波心也反應出詩人的內心活動以及心里特征,表明其愛與美的追求。還運用了“投影”,“消滅”兩個動詞更顯示出其偶然的因果關系,投影是虛幻的就必將導致徹底消滅,最終從偶然相遇轉化到消滅了的蹤影,蹤影又與投影形成對應關系。另外詩人將詩歌中的主人公“你”和“我”也清楚的表現出來了,說明“你”和“我”的兩個主體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雖然在這個聯系中存在感情的依托,但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這里起到一個波浪轉折的作用,意在表明雖然是偶然與你相遇,似乎還是比較融入但卻因為最終蹤影的消滅,所以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最后說明其原因。而在“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中存在著更進一步的關系,訝異沒有必要,歡喜更沒有必要,中間用一個“更”字聯結恰到好處,說明詩人一再壓抑自己的興奮而還在奉勸對方不要訝異和歡喜過早了,表明詩人明白自己的人生處境而不想傷害對方,因為“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同時可以看出人生不是又自己可以主宰的,任何美好的事物都要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既然是偶然的事物就一定是轉瞬間的事物,我們一定要加倍珍惜這個事物。

詩歌第二節以“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將你我兩個主體同時拉在一起,在黑夜的背景下,在海的渲染下,“你”的突然出現,似乎讓我在黑夜的海上不再孤單不再寂寞,“你”的出現更使我獲得了感情的寄托。但即使是這樣,卻我們只是人生旅途中的匆匆過客,因為: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在這種偶然的必然情況下發生的相遇,就像一次上帝的眷顧,情劇中的故意情節,在同樣甘受寂寞孤獨的相遇最終還是會因為我們彼此的方向不同而彼此錯過,說明在人生方向上的選擇往往是充滿著戲劇化的,是不會永恒的。在此處戲劇化的安排一個與我相對應的主體的你,說明詩人對愛情等的追求和向往,但因為選擇的方向不同我們彼此擦肩而過,或許彼此留下了一個會心的微笑甚至在彼此留戀著對方,但終究在黑夜的海上的背景下因為方向的選擇而錯失美好的事物無可奈何,頓時詩人一種失落的情感流露在心間,最后奉勸自己:“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這里起到一種安慰自己的作用,告誡一種人生哲理:很多時候何曾不只退一步想呢?同時承接上文“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詩歌第二節運用了“黑夜”,“海”,“光亮”等形象的實物比喻使詩歌更加生動,具體。也運用了“相遇”,“交會”等相對應的動詞,直接承第一個情節將第二個情節拉得更近,由云與水的遠距離直接轉入你與我的近距離,由白天轉入黑夜,由水波轉為海,完全是上一個情節的更進一步升華。你我即使距離再近或許也因為外部的因素而阻止我們的繼續相遇,在人生茫茫無邊的大海上,即使情節安排得再好,環境安排得再好,心與心的艱難交融也最終成為一個泡影,消失在大海深處。我們都有屬于自己的方向,在偶然相遇中互放的光亮也只是一時的不是永恒的事物,因此詩人告誡自己不要盲目回憶過去,要趕快走出陰影,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這里也是詩人的感情變化條件,中間用一個“最”字聯結,說明詩人以信心的態度渴望走出人生的低谷奉勸自己最好要忘記掉偶然的事物而迎接新的曙光,這是現實的無奈,人生的無奈。面對“記得”與“忘掉”的兩難選擇,最好選擇了后者,人生何不是如此呢?

通過詩歌的全文不難讀出所描述出的兩個情景,語言生動,形式完美,情節波浪起伏,給人以無窮的想像空間。詩歌前后兩節相互對應,讀起來朗朗上口,耐人尋味。從表面上去看是一首愛情詩歌,仔細去品讀,卻更加有味,給人越讀越有味的感覺,蘊涵了深層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感悟,不乏一篇經典名作。新月詩人陳夢家也認為:“《偶然》等幾首詩,劃開了他前后兩期的鴻溝,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氣,用整齊柔麗清爽的詩句,來寫那微妙的靈魂的秘密。”同時將平常熟悉的意象穿插于整首詩歌中并將詩歌的兩個主人公融入到意境中,仿佛一部戲劇片,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詩人采用兩兩對的事物將其矛盾化,可謂匠心獨運的寫作手法將其動靜結合。偶然的相遇或不再來臨,但我們是否應該懂得更加珍惜美好的時光,隨著詩人感情的變化無不表現和諧之美。隨著我們對新事物的認識,感悟也會隨著逐漸加深,因為人總是在不斷認識實踐中前進的。

仰望星空,天空還是原來的天空,但是因為我們的命運不完全由自己掌握,在充滿挫折中總是遇到或多或少的偶然,既然是偶然,但我們必須得意識到最終的結果,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不管是天空的一片云還是黑夜的海上,在不傷害對方的同時還要奉勸自己,在奉勸對方的同時還要看到自己的方向,何不在得不到的情況下忘掉呢,畢竟彼此的交會也留下過光亮。

在貧困黑暗的時代里,詩人的偶然何不是一種對人生的吶喊,對愛與美的追求,抒寫著詩人的靈魂空間。在吶喊與追求的路上,難道不是苦苦掙扎的路嗎?

三、《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賞析 徐志摩遇難后,林徽因寫了《悼志摩》,寄托對他的突然去世的震驚與哀思。她說:“我們中間沒有絕對信命運之說的,但是對這不測的人生,誰不感到驚異,對著那許多事實的痕跡又如何不感到人力的脆弱,智慧的有限。世事盡有定數?世事盡是偶然?對這永遠的疑問我們什么時候能有完全的把握?”

徐志摩去世四年之后,1935年,林徽因寫了散文《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還有一首詩《別丟掉》,散文表達的是同志式的懷念和傷感,而詩歌則暗示性的表達了她內心豐富的情感,寫出了她對徐志摩的那份情感,她不會丟掉“那份過往的熱情”,她要他相信她會永遠記得他的愛:“你仍要相信,山谷中流著,有那回音。”“回音”就是對他過去在《你去》中說的“我愛你”,那一句話的銘記,這首懷人詩用情很深,足以見她對徐志摩的情誼。

因為陰陽相隔,林、徐之昔日情感在林徽因的心目中成了“此情可待成追憶”,余下的只是追念。藍棣之在《作為修辭的抒情》中說:“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感情故事,在1932年夏天寫過《別丟掉》之后,從詩歌這方面來看,雖然不能說已經丟掉,但是就差不多不再記起來了。”如果認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寫給徐志摩的,此語顯然就值得推敲了?!赌闶侨碎g的四月天》作于1934年,是林徽因發表《別丟掉》和作《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前一年,這段感情因為徐志摩的早逝,已經不能再相互激發,而是演變成林徽因對徐志摩的追念和感懷。徐志摩已經缺席,沒有心靈的交流與碰撞,林徽因不會再為他寫出動人的情詩。因此這首詩只能是親子之詩,是為兒子的出生而作的生命贊歌,這可以從林徽因作為詩人和母親雙重身份及其心理得到確證。

在筆者看來,如林徽因不曾對梁思成先生說過這首詩是為兒子出生而作,依梁思成先生的性格絕不會無中生有的。假如這首詩真是為徐志摩而寫,林徽因絕不會說是為兒子寫的。因為,無論徐志摩是多么的有才華,以世俗的眼光來看,畢竟也只是一個短命的詩人。林徽因是才女,但不是仙女,更何況她又是一個母親。雖然她將徐志摩失事現場撿回來的飛機殘片一直保留作為紀念,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作為一個母親,她會將寫給一個已經在天國的昔日戀人的詩說成是寫給她親愛的兒子的,這應該是她要忌諱的。作為一個母親,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平安、健康、幸福。盡管林徽因少女時代就游學英國,但她畢竟在中國的傳統大家庭長大,傳統文化的影響必然存在。她曾在給胡適的信中說過:我的教育是舊的,我變不出什么新的人來,我只要“對得住”人——爹娘、丈夫(一個愛我的人,待我極好的人)、兒子、家族等等,后來更要對得起另一個愛我的人(按:即金岳霖),我自己有時的心,我的性情弄得十分為難。前幾年不管對得起他(即徐志摩)不,倒容易——現在結果,也許我誰都沒有對得起,你看多冤! 這幾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著,恐怕我也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實上太不可能。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也是我愛我現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志摩也承認過這話。

在這段話中,她將自己對徐志摩的感情與自己對家人的感情對比,并且在爹娘和梁思成以及金岳霖和徐志摩之外,還特別提到了“兒子”,可見“兒子”在她心目中的分量。因此她的佳作當中,有一首是寫給兒子的,就非常合情合理了。她在1938年給費正清夫人費尉梅的信中說到自己的孩子:“寶寶(梁再冰)常常帶著一副女孩子的嫻靜的笑,長得越來越漂亮,而小弟是結實而又調皮,長著一對睜得大大的眼睛,他正好是我所期望的男孩子。他真是一個藝術家,能精心地畫出一些飛機、高射炮、戰車和其他許許多多的軍事發明。”她贊美自己的“所期望”的兒子是個“藝術家”,疼愛之心充溢字里行間。由此可以看出,在林徽因的心目中,兒子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她不會舍得以兒子的名義來紀念徐志摩。再者,既然林徽因可以在給胡適的信中坦白地說起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這三個愛她的男人,并且曾經向梁思成坦白過她愛上了金岳霖的事實,因此,假如這首詩真是為徐志摩而作,她根本沒有必要也不會向梁思成隱瞞自己寫作這首詩的真實意圖,也就更沒必要將寫給徐志摩的詩說成是寫給自己兒子的。故而從作者性情之真及她的母親心理這兩個角度來分析,這首詩絕不會是情詩。

藍棣之在《文學創作的有意識與無意識》中說,事隔四年,林徽因對徐志摩之死的那種傷感已經淡化,她相信徐志摩已經是一個自由的精靈了,所以寫出這樣的詩。如果寫給兒子的,不會這樣寫,可能會寫一些祝福期望之類的話,而不是寫這樣的話。這好像不太吉利。正如前面所說,如果這首詩不吉利,那林徽因為什么還說是寫給自己兒子的呢?何況這首詩中我們看不到不吉利的意象,如果說詩中有意象不適合比喻孩子的話,那只能是“黃昏”、“夜晚”、“月亮”、“白蓮”這樣的意象,但是,詩中“黃昏”是吹著“軟”風的,“夜夜的月圓”卻又是吉祥美滿的;“白蓮”也是“夢期待”的、“柔嫩喜悅” 初放在“水光浮動”之上的。它們盡管是冷色的,但純凈美好,充滿生機。

我們可以比較《別丟掉》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兩首詩中的意象,很明顯,前一首中的意象和情感非常符合懷念故去徐志摩的寫作意圖,“幽冷的山泉底”、“黑夜”、“山谷”、“渺茫”、“隔山燈火”、“月明”等凄清幽冷的意象描畫的就是內心對死者的懷念和“嘆息”,有些懷亡者的凄涼況味,也足以見她對于徐志摩之死的傷痛之深。后一首詩中的意象和意味則截然不同,如“春”、“笑響”、“細雨點”、“鵝黃”、“新鮮初放的芽的綠”、“柔嫩喜悅”、“花開”、“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等等,這些意象溫馨美好洋溢生機,而且詩歌的內在情感節奏輕靈歡快,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歡欣與喜悅,而迥然不同于《別丟掉》那種憂傷幽緩的嘆息。徐志摩的死在林徽因的心靈里投下了很深的關于死亡陰影,故而《別丟掉》里的彌漫著憂傷嘆息,其散文《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寫到經過徐志摩的故鄉時的傷感、1935年發表的小說《鐘綠》對美人鐘綠及其男友韶華之年早去人間的幽幽感嘆,都顯示了作者心靈里對于徐志摩之死的震動、傷感與思索。以情詩來解,就很難理解林徽因為什么能將對已故的徐志摩的懷念之情寫得如此輕靈生動,文學史上也罕見有用這樣輕快靈動的風格來寫一個離開人間不久的逝者。因此,在筆者看來,這首詩寫給徐志摩是不可能的。它不可能是一首情詩,因此只會是一首親子之詩,是一首對生命的贊歌。

藍棣之先生說:“寫給孩子的詩會提出期望什么的。”縱觀中國文學史上詩人們為孩子們寫的詩,確有其例,但并不盡然。茲略舉幾例:

對孩子提出期望的有李商隱《驕兒詩》:“兒當速成大,探雛入虎穴。當為萬戶侯,勿守一經帙。”思念孩子的也有,李白《寄東魯二稚子》以生動細膩的筆觸寫出了一位慈父思念小兒女的骨肉真情:“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寫出兒女嬌態,表達父愛的也有,如南朝左思的《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為織素,口齒自清歷。鬢發覆廣額,雙耳似連璧。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濃朱衍丹唇,黃吻瀾漫赤。……”由此看來,父母對幼小的孩子的感情不只局限于期望一類。父母之愛子,歷來符合自然和社會的法則,也一直在人類社會中綿延不息。柔嫩的嬰兒以其幼小、稚嫩以及新鮮的生命力和對世界孩子氣的好奇和探索喚起父母心中濃烈的愛憐,故而文學家們都會感受和表現出孩子們的童趣的一面。在母親眼里,孩子就更是很奇妙的天使。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開始》中說:

你的溫柔在我年輕的肢體上開花了,像一道曙光在太陽出來之前劃過天空。

天堂里的第一個寵兒與晨曦一同降臨,你沿著世界生命的溪流漂浮而下,終于在我的心頭停泊。

當我凝視你的臉時,神秘感震撼著我,原屬于一切的你,竟成了我的。

因為怕失去你,我把你緊緊地擁在懷里。是什么魔法把這世界的寶貝牽引到我這纖弱的臂膀中呢?

在母親的懷里,幼小的孩子就更是一切純潔和美好的化身,就是有生機的一切,“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西蒙·波伏娃《女性的秘密》中說:“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男人在他們陌生的自然和歷史中只不過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他們只有一具軀體有限的生命。女人也同樣受到限制,而且同男人一樣,她也被賦予了心靈與精神。但是她屬于自然,無限的生命之流穿過她的身體,因此她是個人與宇宙的調解人。”林徽因是一個女人,一個母親。宇宙的生命之流穿過林徽因的身體,為她帶來了一個新的生命。她又是個詩人,有著非常敏感的心靈。徐志摩的英年早逝,刺激了她的諸多感慨,但最真切的莫過于使她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這是她在《悼志摩》中已經表達過的生命體驗。因為最好的、可以有精神共鳴的朋友的意外死亡,她對于生命、對于做母親就有了更為深刻的體驗。林徽因曾與徐志摩一起接待過訪華的泰戈爾,泰戈爾詩中對生命的感悟也許在她親身感受了生命的無常與神秘之后才在她的心目中更加清晰起來。體驗了死亡和失去之痛后,更明白新生之生命的歡樂和意義,即更能感覺到雪化后那片“鵝黃”的可貴。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寫作,正是出于此種心境。它確實是一首母親為孩子出生所做的詩,林徽因沒有明確說明是為兒子的出生而作,是因為母親的公允不允許她作這樣的說明。如一定要說與徐志摩有關,那么只能用藍棣之所說的“文學癥候式分析”來假設,即在女詩人的心目中,徐志摩消逝了的生命經過宇宙的生命之流,在她的身體中獲得了新的生命,即生命在輪回。這是中國傳統的生死輪回觀念。以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為據,在林徽因的潛意識中,這一定是存在的。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 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詩歌與情感經歷

如何賞析英文詩歌范文第4篇

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在美國電影史上,只有一部類型片可以與《教父》相提并論,那就是意大利導演塞爾喬·萊昂內的“往事三部曲”之一,耗資4000萬美元,歷時十三年的《美國往事》。影片以極具魅力而豐滿的形式呈現了一個歐洲導演眼中的美國景觀,以及一個外來者對美國的想象與幻覺中的記憶,成為了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經典篇章。

影片從一個無人接聽的電話開始,主人公面條開始回顧他的一生??梢哉f,面條的追憶一直被負疚、追悔、創楚所纏繞。而占據了面條回憶場景中心的,是35年前因為他的錯誤或曰“叛賣”而死于非命的摯友,面條所屬團伙的老大“麥克斯”。然而在他隱姓埋名35年之后,一封來自“過去”的信件卻把他召回了紐約,讓他看到了掩蓋過去的面紗,這面紗幾乎欺騙了他的一生。即使“貝利部長”麥克斯的出現使真相大白,他也不愿承認35年前的一幕是場精心策劃好的游戲,眼前這位曾經的摯友就是奪走他一切,包括心愛女孩黛波拉的仇人。影片最后,年邁的面條仿佛又回到了35年前的鴉片館,他躺在床上,靜靜地等待那無人接聽的電話鈴聲,但電話還沒有響,于是他面對鏡頭,露出了笑容,才知道一切的悔愧與傷痛不過是基于他一直還抱有的善良幻想,而事實卻遠比曾經的悔愧殘酷無情。他的夢想被撞得粉碎,包括由夢想衍生出的那些傷與痛,也被現實帶走,一點不留。

也許面條是美國經典警匪片、世俗神話中的正面人物,他義薄云天,俠骨柔腸,為朋友兩肋插刀,有樸素的善惡感和正義感。那么按照這樣的標準,麥克斯就是應該被譴責的對象,他老謀深算、陰險惡毒、深藏不露,后發制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出賣自己最好的朋友??墒?,萊昂內要呈現給我們的畫面卻不是善惡這樣簡單,他要表達的,是外來者對美國所標榜之傳奇的一種懷疑、質詢。事實上,正是麥克斯,而不是面條,構成了一個美國式的“奇跡”。那就是一個外籍移民,一個紐約東部貧民窟中的小流氓,能夠成為極為成功的私酒販子,并終有一天改頭換面,洗干凈過去的身世,躋身上流社會,官及部長顯位。如果按照資本主義社會的標準來衡量的話,麥克斯無疑是一個成功者,而面條只是一個失敗者。他雖然始終以自己的方式洞察著事實與真相,甚至看清了麥克斯不斷膨脹的野心,但他對麥克斯的洞察卻沒有超越兄弟情誼的神話。而與此相反,面條的全部性格弱點卻無不纖毫畢露地暴露在麥克斯現實、犀利、冷靜的目光中,利用這一切,麥克斯將他變成了自己手中的傀儡。因此,兩者的較量從一開始起,就并不是同等力量上的較量。最終,贏家麥克斯加官進爵,而輸家面條卻逞一時血氣之勇,身陷監獄12年之久,失去了全部財產、心愛

的姑娘甚至自己的姓名,最終還失去了他的記憶,那是他唯一的財富,卻被現實顯影為一段不值一文的心造幻影。正是面條和麥克斯身上所呈現出來的正反兩題,構成了一種現實與詩意、殘人與柔情、懲罰與罪惡的復雜混合,讓習慣了快意恩仇的人們不得不在這種心理落差中對社會對人性進行悠久思索。

在今天看來,《美國往事》無疑是一部人人都希望先睹為快的經典,可事實上它的誕生卻頗費周折,這里面還有一段小故事。1971年,派拉蒙邀請萊昂內執導《教父》,但萊昂內當時正專注于《美國往事》劇本的修改,因此婉轉地拒絕了邀請。但當他一切籌備完畢,甚至聯系到由羅伯特?德尼羅來出演主角后,《教父》已經上映并大受好評,制片人因此對類型與其非常相似的《美國往事》是否成功沒了信心。這一拖,就是11年。這期間,每年嘎納電影節萊昂內都穿戴整齊地坐在會場,手捧劇本等待投資商。直到1983年,制片人艾隆?貝爾認出了萊昂內并聽取了他三個小時的描述決定投拍后,這部名片才有了登上銀幕的機會。說到這里,所有熱愛《美國往事》的人都不得不感謝萊昂內的執著,如果他稍有放棄,這部影片就可能胎死腹中,這將是世界電影的一個莫大遺憾。

如何賞析英文詩歌范文第5篇

The story ended with Heathcliff’s suicide. He died for love and his death shows his love to Katherine. He gave up the revenge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fter he knew that young Catherine and Harleton had fallen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shows that he was kind in nature. It was the cruel reality that twisted his humanity and made him become brutal and heartless. This kind of recovery of humanity was sublimation in spirit and it glared a kind of humanitarian ideal of the author and endows the terrible love tragedy some hope. Therefore, Heathcliff’s change of “love---hate---revenge---a recovery of humanity” is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the novel but also a clue throughout the whole novel. According to the clue, the author arranged an unpredictable scene for us. Sometimes it was the moor full of clouds, sometimes it was courtyard with a sudden rain and wind. The story has always been shrouded in a kind of mysterious and horrible atmosphere.

The novel is actually structured around two parallel love stories, the first half of the novel told about the love between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while the rest dramatic second half told developing love between young Catherine and Harleton. In contrast to the first, the latter tale ends happily, restoring peace and order to Wuthering Heights and Thrushcross Grange.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young Catherine and Harleton’s love story is that it involves growth and change. Early in the novel Harleton seems brutal, savage, and illiterate, but over time he becomes a loyal friend to young Catherine and learns to read.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s love, on the other hand, is rooted in their childhood and is marked by the refusal to change. In choosing to marry Edgar, Catherine seeks a more genteel life, but she refuses to adapt to her role as wife, either by sacrificing Heathcliff or embracing Edgar.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s love is based on their shared perception that they are identical. As Catherine declares, “I am Heathcliff,” while Heathcliff, upon Catherine’s death, said that he cannot live without his “soul,” meaning Catherine.

Catherine’s betrayal and her bitter destiny was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whole story. It made Heathcliff change his love to hate. After Catherine died, the hate became the motivation of his revenge. He successfully attained his objective. Not only he let Edgar and the Linton died in desolation and possessed their property but also let their innocent younger generation experience the hardships. This kind of crazy revenge clearly showed his uncommon and rebellious behavior. This special spirit of revolt was formed by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and his special character. Heathcliff’s love tragedy was a tragedy of the society and that time.

如何賞析英文詩歌范文第6篇

第一講人物是影視作品的核心

——對影片《生死朗讀》中漢娜形象的分析

二、教學時間安排

4課時

三、教學目的、要求

了解影視作品中人物塑造的手法及作用。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及表現。

1、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塑造的手法。

五、教學方法手段

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

六、教學內容與過程

第一講人物是影視作品的核心

——對影片《生死朗讀》中漢娜形象的分析

影片資料:

中文譯名:生死朗讀 英文片名:TheReader 類型:劇情/愛情/戰爭/歷史 國家:美國,德國 片長:123分鐘

導演:斯蒂芬•戴德利

制片:安東尼•明格拉西德尼•波拉克(等) 編?。罕竟?bull;施林克

主演:凱特•溫斯萊特拉爾夫•費因斯(等)

劇情介紹

“二戰’’后的柏林滿目瘡痍。某天當少年邁克爾(大衛•克勞斯飾)從學?;丶視r,突然生病倒地,這時一名叫漢娜(凱特•溫斯萊特飾)的陌生女人幫助了他。當邁克爾由黃疸病康復后,他找到了漢娜答謝她,_不料兩人卻很快卷入了一段激情而秘密的關系,雖然漢娜的年齡比邁克爾大了20歲。

邁克爾發現漢娜很喜歡聽他讀書,而他朗讀的力量讓他們的關系更為親密?!秺W德賽》、《陰謀與愛情》、《無用之人》……一本本讀過來,漢娜深深著迷。然而有一天,漢娜卻突然不辭而別,留下邁克爾暗自神傷。

八年后,邁克爾雖然已經淡忘了漢娜,但是那段關系一直是他最甜蜜的回憶。已經是法學院實習生的他在畢業之前參加了一次對納粹戰犯審判的旁聽。就在這時,邁克爾與漢娜又相遇了,但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會與漢娜這樣見面——她憔悴地坐在被告席上,作為一名納粹戰犯!

審判開始了,原來漢娜曾做過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面對事實她供認不諱,

1 對所有的指控全部承認。審判進行得很順利,漢娜面臨的將是終身監禁……然而此時邁克爾發現自己仍然深愛著漢娜,而他也無法相信漢娜曾是那樣的人,于是他開始調查整個案件的始末,直到最后他發現一個秘密,一個導致了比懺悔更令人心碎的愛情悲劇的秘密……

拍攝背景

電影《生死朗讀》根據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目前這本作品已經被翻譯成39種語言,在全球賣了上百萬本,還是第一本登上《紐約時代》暢銷書排行榜冠軍的德國小說。

在2002年奉獻出那部讓觀者動容且獲得了奧斯卡9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終助妮可•基德曼奪得后冠)的《時時刻刻》之后,導演斯蒂芬•戴德利苦尋良久,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下一部電影計劃——改編《生死朗讀》。這個飽含著愛、罪惡、秘密與救贖的故事在打動全球無數讀者的同時也深深觸動了他的心。也正是因為面對著如此令人唏噓的故事,斯蒂芬•戴德利感到了無限壓力。早在開拍前和韋恩斯坦公司商談影片時,斯蒂芬•戴德利就一直被自己能否把握好這部電影的改編所困擾。還好家人和影迷給了斯蒂芬•戴德利力量與自信,最終在他的帶領下,《生死朗讀》順利拍竣。

雖然事關“二戰”與納粹的影片多如牛毛,但斯蒂芬•戴德利對本片能脫穎而出充滿信心,因為《生死朗讀》對那段慘絕人寰往事的觀點非常獨特:它不再關注那些慘無人道的罪行,也沒有慘烈的畫面作為刺激,而是全心全意把焦點放到了普通人的身上,通過他們的轉變來折射出那段罪惡的往事。“并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是劊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覺就參與到了罪惡之中,像漢娜一樣,”斯蒂芬•戴德利說:“他們其實也是受害者,只是沒人關注過他們而已。而實際上他們往往付出了更為慘痛的代價。”也正是這樣的獨特觀點才使《生死朗讀》從斯蒂芬•戴德利的選擇中閃耀出不一樣的光輝,順利得到了這位奧斯卡提名導演的青睞,而如此有威懾力的故事,再加上導演與主演的小金人星光,《生死朗讀》早就在各大媒體的“2009年奧斯卡預測”上占據了一席之地,雖然最終敗給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卻并不能掩飾本片巨大的藝術魅力。

理論準備

敘事藝術作品的主題思想是要通過對人物的塑造才能得到體現的,所以,人物在敘事藝術作品中處于一個很重要的位臵,它是敘事藝術作品的核心,因此,高爾基把“文學”稱作人學。自然,電影中的人物也是電影創作中的核心、作品的核心。反過來講,人物的塑造是電影編導創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對文學的理解是“文學是人學”、“風格即人”。同其他的藝術形式相比較,電影的創作也是緊緊地圍繞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展開的??梢赃@樣認為:電影中的人物是敘事的核心,是矛盾沖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礎。對于電影的基本要求,我們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場景、事件、動作、對話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體的演員),而是鮮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2 而創造人物性格的關鍵是要掌握好人物的性格邏輯。作品中人物的一言一行必須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邏輯,或者說,要按照人物的軌跡向前走,他說的及他做的必須是他可能說的或可能做的。另外,還要寫好人和人的關系,即將人物放到矛盾沖突中去表現他們的性格,與情節一起,將人物性格盡情地展示。

鑒賞分析

有罪的愛情,各種奇特的狂歡 充滿了惡毒的親吻 一群魔鬼也高高興興地消遣 在窗簾折褶里浮動

——〔法〕波德萊爾《惡之花——被殺的女人》

當地時間2月23日凌晨一時,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儀式在美國洛杉磯柯達劇場落下帷幕,34歲的英國演技派巨星凱特•溫斯萊特憑借自己在《生死朗讀》一片中精湛的表演如愿以償地捧走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的金杯。應該說,這是個令絕大多數人都能夠滿意的完美結果,但其在最佳影片角逐中敗北,卻讓包括許多看好此片的人大跌眼鏡。

必須承認,在獲得2009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影片中,|生死朗讀》相當具備奪冠的實力。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建筑在一個已經于全球取得了廣泛贊譽并榮登《紐約時代》暢銷書排行榜冠軍的原著基礎之上,也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導演是赫赫有名的斯蒂芬•戴德利,更不僅僅因為它的制片人中竟然有兩位是已故大師級的安東尼•明格拉和西德尼•波拉克,前者憑《英國病人》聲振影壇,后者的《走出非洲》等片則一直是影視學院學生頂禮膜拜的經典……單憑劇中由凱特•溫斯萊特扮演的女主人公漢娜的形象便足以讓《生死朗讀》像一個堅硬的鐵鉤,牢牢地牽住了每一個觀眾的心。恰如《玫瑰人生》的女主演瑪麗昂•戈蒂亞在為凱特•溫斯萊特祝詞時所說:“……(漢娜這個角色)融合了你身上那些一直令我們著迷的氣質:激情、敏感和驚人的深度,當你的人物穿越時間、愛還有艱難的環境,我們作為你的觀眾,凱特,無時無刻不為你揪心。”應該說,這些話既是對凱特•溫斯萊特卓越演技的贊譽,也是對全片的高度首肯。

盡管如此,《生死朗讀》還是敗北了。原因很復雜,但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比較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在一部分專家、觀眾乃至奧斯卡評委看來,本片在對“二戰”進行反思時,對導致這場人類災難的納粹分子過多地投入了同情與理解的成分,有為其翻案或洗刷罪行的嫌疑。如就有人指責本片的導演用一種藝術化的手法給殘酷的歷史披上了溫情的外衣,甚至站到理解罪惡的立場上來描繪漢娜這個人物。

真的有為納粹翻案或洗涮罪行的嫌疑嗎?讓我們從分析劇中主人公漢娜這個形象開始。

一、惡

漢娜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 當1958年的夏季,15歲的德國少年邁克爾狂熱地愛戀上比他大了20歲的漢娜,在她這里得到了愛情的歡愉,以及比家給予的還要多得多的溫暖的時候,我們除了對他們兩人間的年齡略感不適以外,其他方面似乎說不出什么微詞,甚至某些時候,我們倒被兩人熾烈的愛感動著,衷心希望他們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然而,隨著漢娜不辭而別,陰云與謎團開始布滿我們的心:漢娜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她為什么神龍見首不見尾,為什么會在點燃了邁克爾內心熊熊的火焰后又毫不留情地潑上一盆冰凍的冷水?直到八年后,邁克爾已成為法學院高材生,作為實習生去旁聽一次對納粹戰犯的審判時,我們才和他一樣恍然驚醒,而過去的一切疑問也都隨著法庭上那熟悉的聲音的再次出現迎刃而解:漢娜之所以如此神秘,完全是因為她曾在納粹集中營當過女看守的緣故。

如果僅僅是當過女看守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影片中邁克爾的老師在講解法律時說:有8000人在奧斯維辛工作,但只有19人被判有罪,6人被判謀殺。要證明謀殺,首先要證明意向的存在,也就是說,雖然當時你在奧斯維辛工作,但如果只是在按上級的命令行事,并沒有在上級的命令之外“額外作惡”的話,那你就是無罪的。換句話說,如果你是完全被動作惡而不是主動作惡,那么你就是無罪的。審判不是按照道德,而是按照法律,并且是按照“事件發生時的法律”進行的。

那么漢娜有罪嗎?她有主動犯罪的“渴望’’和“行動”嗎? 答案是肯定的。

集中營的幸存者指控說:漢娜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當看守期間常常選一些年幼的、虛弱的、會識字的女孩去為她朗讀。她給她們吃的,給她們找地方休息,看起來像在保護她們,可真實的目的卻是處死她們,好為新來的犯人騰出牢房。

集中營的幸存者還指控漢娜和其他的看守說:1944年冬,漢娜等人帶著集中營的女犯們遷移,當晚在一個教堂住宿時遭到了盟軍飛機的轟炸,漢娜和其他的看守眼睜睜地看著教堂內的幾百個猶太人被活活燒死,卻拒絕開門……

更加可怕的是,漢娜還是一個身在“惡”中卻對自己的“惡”毫無認識、毫無悔意的人,她不但不為自己所犯下的罪惡懺悔,相反,竟然為自己辯解說是工作需要而已。

“換了你,又能怎么樣呢?”恐怕誰都忘不了,理直氣壯的漢娜拍著桌子質問法官的這句話語。

夠了,當影片講到這里,漢娜的形象巳是十分明晰。她是一個惡人,一個像屠夫般殘忍地殺人的人,她根本不是什么美麗的天使,而是一個長著一副迷人面孔和優美身材的惡魔,是長著美麗花瓣迎風綻放燦爛奪目的罌粟,誰沾上她,誰就算是和撒旦結了親。她之所以讓邁克爾為她朗讀,不是因為愛戀和傾慕,而是延續了在集中營的一種習慣和喜好,她從來也沒有愛過邁克爾。邁克爾只是被她奴役和利用的一個工具,就像在集中營所選的朗讀者當中的任意一個一樣。

可憐的邁克爾意識不到這一點,他的世界只有漢娜,在和漢娜吵架之后總是哭著請求漢娜的原諒:

“你肯原諒我嗎?”

4 “你愛我嗎?”

15歲,一個情竇初開、極度自尊、傲氣沖天的少年,僅僅是因為愛著面前這個女人就忍受著一切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像乞討一般地追問著對方愛不愛自己。盡管漢娜點頭了,卻只是在虛與委蛇。當時的邁克爾信以為真,而八年后,身處法學院的邁克爾終于了解了事實。他的第一個舉動是來到奧斯維辛集中營,望著已歸于平靜的曾經的殺戮場所,他在想什么?極有可能的是:如果年代錯亂、時光倒流,他也將成為被漢娜殺死的人的當中的一個。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害怕、痛苦、驚悚、戰栗,于是采取了第二個舉動——不僅止住了去看守所探望漢娜的腳步,相反,還向一個一直對他有好感的女生交付了足以稱之為對惡女人背叛和報復的身體和感情。

邁克爾的選擇是正確的,這也是我們希望他做的選擇。

然而,且慢,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為什么我們還跟邁克爾一樣又陷人了另一個不可解開的結?望著法庭上一臉茫然、被人陷害的漢娜,聽著旁聽席上傳來的陣陣“納粹!納粹!”的咒罵聲,邁克爾在流淚,而我們,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靜……

我們是怎么了?我們的感情、道德究竟出了什么問題?難道她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嗎?為什么我們要為她今后的命運感到揪心?想來想去,全都是因為那個被漢娜苦心保守著,同時也未被邁克爾說破的秘密。

二、花

這就要問:在法庭上,漢娜要保守的秘密是什么,什么樣的秘密值得她寧可終生坐牢也不愿意泄露?

漢娜想要保守的秘密其實很簡單,就是她根本不識字,她是個文盲。當初,她之所以喜歡聽邁克爾為她朗讀而自己從來不看書就是這個原因。也正因如此,法庭上提交的那封寫給監獄長的有關不開門讓猶太人活活燒死的報告不可能出自她的手筆。在那場教堂罪案中,她和其他的看守犯的是同樣的罪,既不是主謀,也不是主犯,所以,應該和其他的看守一樣是被判幾年而不是被判終身監禁。

正是由于她死死保守著這一秘密,拒絕在字跡鑒定時透露出自己不識字的事實,讓其他的看守鉆了陷害她的空子,而她自己似乎也愿意以犧牲自由為代價來繼續維護這個秘密。至于邁克爾,原本可以出面作證,還歷史一個真實的面目,讓漢娜脫離終身監禁之災,但他最終沒有說出這一真相,為什么?原因有二:一方面,邁克爾在得知了漢娜的真實身份和曾經犯下的罪后,為發生在自己與漢娜之間的那段戀情感到羞愧,他無法釋懷自己曾與法西斯成員有染,他覺著自己一旦說出真相便面子盡失,因此,在說出真相面對羞恥與保持沉默求得體面之間,邁克爾選擇了后者;另一方面,邁克爾這樣做也是出于對漢娜的尊重,以維護漢娜極力維護的尊嚴。

尊嚴,是的,我們在這里討論到了人的尊嚴。約翰•高爾斯華餒說:“人受到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

漢娜就是一個極其講究個人尊嚴的人。她知道一旦對外公布自己是個文盲必

5 將遭到這個社會的恥笑、嘲諷和唾棄。為了尊嚴,為了面子,她想盡一切辦法保守這個秘密,所以和邁克爾一起旅行時,路線、地圖全由邁克爾設計,點餐時也和邁克爾保持一致,但有一點是必須做的,那就是自己也要擺出一副看菜單的舉動,哪怕那菜單被自己的手拿倒了。

不管怎樣,漢娜的這種自尊、自愛,甚至為了自尊而放棄自由的舉動體現了人性中積極和美的一面,它深深地打動了所有觀眾的心。尤其是當我們想到漢娜這種對失落尊嚴的尋找,對尊嚴的極度追求,不是她自身的需要,而是社會偏見逼她如此的時候,我們就更加理解了發生在漢娜身上的這出悲劇的實質。是社會在按照知識的多少對人進行劃分,而這種劃分的標準讓漢娜落到了最底層,她無法得到別人的尊重,只能受到蔑視和嘲諷。她無法接受這一點,她也想活得像別人一樣有尊嚴??墒窃诤推侥甏?,她找不到這樣的機會,而戰爭到來時,她驚喜地發現,自己雖然是個文肓,但卻比有知識的猶太人“高級”,于是她放棄了西門子公司給她提供的可以升遷的機會,主動報名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去當看守,之后便開始了各種殘忍的報復行動:不僅殺死那些有知識的孩子,還眼睜睜地看著聽著教堂內幾百個猶太人在火中呼喊救命卻不開門。她為什么這么做?思來想去,只能是因為強烈的自尊背后掩藏著強烈的自卑,而強烈的自卑導致了強烈的忌恨,強烈的忌恨讓她成了一個殺人的人,也只有消滅了那些曾經瞧不起自己的人才能滿足她那變態的極度的自尊。

同樣,和邁克爾的關系也是如此,唯一的不同是她不能再像戰爭年代那樣隨意地奴役、隨意地殺人,她必須拿身體做交易,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種種的不平等以及不容分說的條條命令:

“給我讀《戰爭與和平》。” 還有,“你傷害我,還沒這個資格。”

應該說,漢娜希望做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不被人蔑視的人,一個和別人平等的人,這個要求并不高、并不過分。只是,她不能為了找回做人的“尊嚴”便去做惡人,更不能去做一個對罪惡還產生了依賴感的人。好在漢娜在人生的最后關頭終于意識到了自己對他人、對邁克爾做出的傷害,她做出了心靈的懺悔,那索走她性命的書本以及那裝錢的盒子洗出了她惡之外善的潛質。

正因為漢娜在惡之外還具備這種善的潛質,正因為漢娜保守秘密的舉動是為自尊,才讓邁克爾在接下來的長達十年的歲月里欲罷不能,他開始用朗讀的方式對漢娜進行救贖,只可惜漢娜出獄之際,愛被破滅,走上了絕路。死,成了她最得體也最能保持其尊嚴的歸宿,而故事的感傷因素也在這一刻成了全片的主旋律。

漢娜是一個悲劇。她不知道自己是扭曲的社會風氣的變種。她在罪惡中尋找尊嚴,卻構成了對正義和良知的背叛。

從這個角度說,漢娜是不是納粹已經不重要了,德國人是否都參加過納粹也不重要了。也許,這根本就不是一部反思“二戰’’的電影,相反,它引導我們思索的是人性,是人性的本質、本質的剝離以及剝離后的掙扎與痛苦,換言之,影片的戰爭背景是完全可以被挪移和替換的,“二戰”并不具有背景的作用性。

6 小說也好,電影也好,引導著我們思索的是文盲與掃盲、文化與文明的那種觸目驚心的,甚至足以讓整個人類憂心忡忡的強烈沖突。也許這才是《生死朗讀》體現給讀者和觀眾的極其深刻的藝術內在性。

三、惡之花

在漢娜的身上,善與惡并行,這讓我想起波德萊爾的《惡之花》,那本詩集的主題就是惡及圍繞著惡所展開的善惡關系。惡指的不但是邪惡,而且還有憂郁、痛苦和病態之意,花則可以理解為善與美。波德萊爾破除了千百年來的善惡觀,以獨特的視角來觀察惡,認為惡具有雙重性,它既有邪惡的一面,又散發著一種特殊的美。因此,用“惡之花”來形容漢娜恐怕是最準確不過的事情。

漢娜是惡的,惡得令人發指:不但犯下了罪惡,而且不知罪惡,甚至直到臨出獄的時刻,當邁克爾問她有沒有花多點時間想想過去(自己所犯下的罪惡)?她卻回答說關于你和我?這直接導致了邁克爾對她的徹底失望,這種失望也把漢娜送上了一條不歸路。

漢娜又是可敬的。她極有個性,美麗而又勤奮,努力工作并充滿生氣;她喜好知識、喜好文學,還有極高的審美悟性。更主要的是她做出了自尊、自愛甚至為了自尊而放棄自由的舉動。

漢娜是可憐的。為了一個不該做出的回答在監獄度過了自己的余生,盡管有邁克爾朗讀過的書做陪伴,但畢竟這是強加給她的不幸。

漢娜同時又是堅強的。她敢于直面事實,敢于承認她所參與的罪惡的全過程。相對于那些矢口否認自己所犯的罪惡并且用極其卑鄙惡劣的手段陷害她的同道,她明顯要勝出一籌。

她對尊嚴的近乎狂熱的追求迫使她承認了那莫須有的罪名,她情愿讓其他的看守奸計得逞也不愿暴露她覺得是一生中最大的恥辱。尊嚴與羞恥、自卑與自尊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把一個真實的、復雜的、多元的、難以言說的漢娜擺在了我們面前,又像是一塊調色板,匯聚了人物的行為、情感、心理、個性等原色,畫出了一幅立體的油畫效果圖。

看《生死朗讀》,解讀漢娜的形象,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1993年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里,通過對阿蒙•歌德人木三分的形象刻畫,塑造了一個不同于以往影片中簡單化、模式化的納粹分子形象,賦予了他立體的多側面的特征。同樣,2002年,羅曼•波蘭斯基》在《鋼琴師》里也塑造了一個喜愛鋼琴音樂的納粹軍官,他居然能與作為正面人物的鋼琴家在音樂世界里心靈相通。今天,我們從漢娜這里再一次感受到文學的力量,感受到它的形象的力量和審美的豐富性居然能遠遠大于它所能概括的思想。

感謝導演斯蒂芬•戴德利,感謝原作者本哈德•施林克,感謝凱特•溫斯萊特,感謝拉爾夫•費因斯,當然也要感謝青年邁克爾的扮演者大衛•克勞斯,正是由于他們杰出而又卓越的努力讓我們在巳經擁有了《辛德勒的名單》和《鋼琴師》以及羅伯特•貝尼尼的《美麗人生》之后,又在經典電影收藏夾上多放臵了足以震撼我們心靈的《生死朗讀》。

7

七、思考題及作業

還有哪些電影塑造過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請回憶舉例。

八、參考資料

1、《經典電影作品賞析讀解教程》張險峰 北京大學出版社

九、小結

上一篇:入黨家人身份證明范文下一篇:認識自我心得感想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