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歐盟區域發展不平衡論文范文

2023-09-28

歐盟區域發展不平衡論文范文第1篇

一、區域史視角下的區域發展不平衡研究:施堅雅市場理論

探討中國經濟發展史, 有一位美國學者不得不提, 他就是著名教授施堅雅 (G.William Skinner) , 作為中國經濟史領域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施堅雅的貢獻在于創造性地突破了地方史研究主要囿于行政區域空間的局限, 提出了以市場為基礎的區域研究的理論。根據施堅雅市場理論, 區域系統中的經濟發展總體呈現出“核心—邊緣”結構。關于中國當代各大區域發展不平衡而形成的“核心—邊緣”結構, 在其著作《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中, 可以窺見歷史根源:“明清時期形成的各大區體系至今存在, 其持續性非常突出”。根據施堅雅教授的觀點, 每個區域系統內所形成的不平衡結構難以發生改變, 現代化進程對其也不發生作用。從發展的角度來講, 這一理論顯然存在一定缺陷, 在上百年的發展建設中, 施堅雅教授書中所提到的區域系統內部的“核心—邊緣”結構不僅發生了變化, 在某些地方, 這種變化的幅度還較大。以建國以來江蘇省的發展為例, 新中國成立后, 江蘇開始了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過程, 伴隨著其三次產業結構的變化, 整個區域、城鄉的結構也發生了明顯變化; 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亦是如此??梢娛┦详P于中國各大區域內部結構始終不變的說法存在商榷之處。另外, 為了探尋有效縮小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的方法, 需要一定理論上的啟發, 而施氏理論對此并未展開研究, 因此, 本研究所要做的理論探索也就不能單純停留于施堅雅市場理論上。

二、經濟學視角下的區域發展不平衡研究

1. 循環累積與“核心—邊緣”結構

在區域經濟學研究領域, 瑞典學派的創始人之一繆爾達爾和美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阿爾伯特 ? 赫希曼對區域經濟發展失衡形成的原因作出了分析??姞栠_爾將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各個因子歸納為六大要素, 分別是產出與收入、生產和生活水平以及制度和政策, 根據繆爾達爾的觀點, 積極的政府干預有助于改變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 在“回波效應”和“擴散效應”的影響下, 產生形成了“核心—邊緣”結構, 這一過程是動態的, 因而在繆爾達爾的理論中, 區域系統結構會隨著自身經濟發展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借助政府政策干預, 能夠刺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地區的發展, 以“填補累積性因果循環所造成的經濟差距”。在這一領域, 赫希曼與繆爾達爾的觀點基本一致。由其著作的《經濟發展戰略》中明確指出, “經濟增長在國際間或區域間的不平衡性是增長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條件, 經濟進步不會在所有地方同時出現, 而一旦出現在某一處, 強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經濟增長集中于起始點附近地域”, 這里所提到的“強有力的因素”指初始增長點所具有的“集聚效應”, 在“集聚效應”的作用下, 能夠將其最初的優勢鎖定, 以吸引各種要素向該地區集聚, 進而促進該地區的經濟增長, 在“極化效應”和“涓流效應”的幫助下, 最終形成發達的核心區和不發達的邊緣區。由此可見, 與繆爾達爾相似, 赫希曼也主張通過政府的積極干預來改變區域間發展不平衡的情況。

2. 克魯格曼理論

較之施堅雅、繆爾達爾與赫希曼, 克魯格曼的觀點則有較大不同。保羅 ? 克魯格曼 (Paul R. Krugman) 生于1953年, 是美國自由經濟學派的新生代, 在其2000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和貿易》一書中, 重點對地理空間中人類經濟活動的不平衡性進行了研究, 與施堅雅的“核心—邊緣”結構理論表述不同, 他在對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描述中提出了“中心和外圍”這一概念, 研究分析其論述, 發現他所關注的地理空間“外圍”更為廣闊, “中心”也更加突出。施氏在研究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時主要著眼于地理自然原因, 克格魯曼則更加關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區位因素的變化, 他認為初始條件由歷史偶然性決定, 而后期“中心”與“外圍”的轉化和變化則由各種區位因素來決定。顯然, 從經濟學理論角度來講, 克魯格曼的解釋更為抽象和遠離現實。而繆爾達爾和赫希曼的觀點更具現實可操作性。

3. 布羅代爾的區域整體史

在認識區域發展中“中心—邊緣”結構的關系上, 法國年鑒學派第二代著名史學家費爾南 ? 布羅代爾提出將“特定地域視為一個整體, 全方位地把握它的總體發展”, 對現當代經濟發展的宏觀把握具有顯著的啟發意義。根據他的觀點, 從歷史發展的長期過程來分析區域的整體發展與變遷, 并結合歷史、文化、地理、民族、氣候等多種要素從全局上來把握影響區域發展的關鍵力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 在探尋改變當前不均衡現狀方法的過程中, 布羅代爾的區域整體史觀更具獨特的借鑒價值, 從整體和系統入手, 著眼于各種因素, 在對各個區域長時間觀察、分析以及把握的基礎上, 找出造成我國東西部地區不平衡發展的關鍵原因, 也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條更為科學的、有助于促進區域協調和諧發展的可行路徑。

摘要: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我國區域發展呈現出多邊不平衡的情況, 這種不平衡體現在沿海與內地之間, 東、中、西部之間, 南北之間、省區之間以及城鄉之間,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 區域發展間的差距不僅未能得到緩解, 相反, 國家經濟發展在地理空間上所呈現出來的“核心—邊緣”二元結構日趨明顯, 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于這一現象形成的深層原因, 眾區域史學家和經濟學家分別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對其展開研究, 在全方位把握這些研究成果的基礎上, 結合我國發展實際, 不斷調整優化發展策略, 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關鍵詞:區域發展不平衡,區域史,經濟學

參考文獻

[1]施堅雅, 葉光庭.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華書局, 2000;6

歐盟區域發展不平衡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不平衡發展,合肥經濟圈,面板數據模型

一、合肥經濟圈區域經濟不平衡測度

(一) 研究區域概況

2009年11月15日, 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合肥經濟圈城鎮體系規劃》進行公示, “合肥經濟圈”的全貌首次展現。根據規劃, 合肥經濟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3市及桐城市, 土地面積約3.86萬平方公里, 2011年7月, 國務院的批復撤銷地級巢湖市, 設立縣級巢湖市, 由合肥市代管, 原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也劃歸合肥市管轄。隨著定遠縣的后期申請批準加入, 目前合肥經濟圈共包括合肥、淮南、六安3個地級市、滁州管轄的定遠縣和安慶管轄的桐城市, 共16個縣 (市) (圖1) 。

(二) 合肥經濟圈內部經濟不平衡的測度

1. 指標介紹。

Theil指數能將總體的區域差異分解成不同空間尺度的內部和外部差異, 分析不同部分對于整體差異的貢獻, 指數越大, 區域經濟差距越大, 其公式如下:

圖片來源:http://news.xafc.com/showall-112-178926-1.html

其中TP表示總體指數, TWR為區際指數, TBR為表示加權的區內指數, i為市區數, j為第i市的縣級市或縣域, Y、Yi、Yij分別為經濟圈、市、縣的GDP增加值, N、Ni、Nij分別為經濟圈、市、縣的人口數。為方便研究, 本文人為地把桐城市歸于六安市計算, 定遠縣歸于淮南市計算。

地區不平衡的測度分析。圖2中可以看出, 合肥經濟圈的Theil指數從2004年的0.220 5增加到2011年的0.3248, 是2004年的1.47倍多, 年均增長速度為6.01%, 說明合肥經濟圈的區域總體差異的拉大較為迅速, 起伏十分明顯。自2004年起Theil指數一直增加, 但到2008年區域總體指數就下降到0.2618, 差距有所減緩, 直至2009年一躍又升到0.3045的高度。同時也可以看出3個區域彼此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 比如區際指數從2004年的0.1003跳到2011年的0.1797。

而圖3分析了3大市域內部的經濟差異情況, 合肥區域差異指數已由2004年的0.2015增加到2011年的0.2107, 增長1.05倍。在這期間差異總體上是增加的, 但2008居于最低點, 而在2009年的短暫回升后到2011年再次回落, 整個趨勢呈現起伏狀?;茨蠀^域和六安區域內部的區內差異一直處于相對平穩狀態, 兩地區內部的差距相似, 但2005年起淮南區域的經濟差異都略高于六安。

二、研究方法與數據說明

(一) 指標的選取及數據的來源

為了使選用的數據更具有代表性、操作的可行性與科學性, 本文重點選擇了以下指標:國內生產總值Y,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X1、在崗職工人數X2、第二、三產業的比重X3、政府支出X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5、出口X6和實際利用外資X7。

本文結合合肥經濟圈的發展現狀, 對合肥經濟圈內16個縣 (市) 經濟發展差異狀況進行了深入研究, 構建了自2007-2011年經濟發展狀況差異評價的指標體系, 研究中采用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安徽省統計年鑒》和各市縣地方統計公報, 依據實際數據, 運用面板數據分析模型并借Eviews7.0分析軟件, 對合肥經濟圈的綜合實力進行估計。

(二) 研究方法

本文選取的2007—2011年合肥經濟圈評價內部差異的相關數據既非橫截面數據, 又非時間序列數據, 而是兩者的結合, 即面板數據。單純依靠時間序列數據使我們無法考慮不同地區的特征差異, 而這些特征差異的影響在地區比較中是極為關鍵的, 但單純依靠橫截面數據無法得到趨勢規律, 使區域比較研究就失去了意義。引入計量經濟學面板數據分析常用的混合OLS模型、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 根據模型前提假設的嚴格程度, 依次通過: (1) 混合OLS模型和固定效應模型的F檢驗, 確定是否適用混合OLS模型; (2) 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的Hausman檢驗, 確定是否適用隨機效應模型; (3) 選定適合的測算模型, 精確測算主要因子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及其差異, 并構建回歸方程。

三、基于面板模型的差異成因實證分析

(一) 模型設定的檢驗

1. 確定是否適用混合OLS模型。

由于所研究區域的時間選取范圍較窄, 選擇的自變量較多, 不便使用變系數模型, 所以本文模型要用F統計量檢驗是采用混合模型還是變截距模型, 其零假設H0:αi=α, 模型中不同個體的截距項αi是相同的模型為混合模型, 備選假設H1:模型中不同個體的截距項αi是不同的, 模型為個體固定效應模型。

其中RSSr表示約束模型, RSSu表示非約束模型。N為截面成員數, T表示時間數, k為模型的約束個數。F統計量漸進服從自由度為 (N-1.NT-N-k) 的F分布。

利用本文的數據 (N=16, T=5, k=7) 可以得到F檢驗值 (表1) , 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 F0.05 (15, 57) =1.845<9.612, 故拒絕原假設, 采用變截距模型正確。

2. 確定是否適用隨機效應模型。

Hausman檢驗可從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中選擇更優的模型。其原假設是先建立隨機影響模型, 然后檢驗該模型是否滿足個體影響與解釋變量不相關的假設, 如果滿足就確定為隨機影響的形式, 反之則將模型確定為固定影響的形式。運用E-views7.0其檢驗統計量等于85.1302, 遠遠大于自由度為7的χ2分布, 因此要拒絕原假設, 即固定效應模型比隨機效應模型更合適。

固定效應變截距模型假定截距項αi=α+αi*為, 模型如下:

其中α表示均值截距項, αi*表示截面個體截距項, 即截面成員對均值的偏離, i表示16個截面成員, t表示樣本數5年。

(二) 固定效應模型的實證分析

從各解釋變量的系數符號、大小、顯著性水平等方面來看: (1) 固定資產投資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作用較大, 變量十分顯著, 說明合肥經濟圈內各縣市總體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是靠當地的固定資產投資帶動, 但這種粗放型地增長, 并不符合現在所提倡消費拉動增長的理念。 (2) 在崗職工人數的統計也非常顯著, 系數約為0.0023, 勞動密集型產業依舊是主要產業形式, 勞動力的變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邊際效用大, 這也是產生地區間經濟差異的原因之一, 勞動力更多流向城市, 進一步造成地區間差異的擴大; (3) 第二、三產業比重的系數雖為1.6039, 但變量不顯著, 說明經濟圈內的二、三產業力量還不夠強大, 缺乏高素質的勞動力和綜合型人才, 大多數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比較落后, 效率底下; (4) 財政支出系數較小但顯著, 其貢獻率比起固定投資和勞動力稍低可能是地區內政府的支出重疊或資金流動方向欠妥導致財政支出沒有發揮巨大的效用; (5)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僅不顯著, 還是負數, 該變量每增加1%, 地區產值減少33.89%, 說明該地區消費需求不足, 物價上漲幅度超過個人收入的增幅, 經濟對外依存度較高; (6) 出口在1%的水平下呈顯著性影響, 目前地區內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呈良好增長態勢, 圈內對外輸出產品的附加值日益加碼, 圈內民營企業日益壯大, 成為進出口新生力量; (7) 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雖然在5%的水平下顯著, 但符號為負, 說明招商引資的力度不夠, 該地區的科技水平低下難以吸引外資的青睞。

從固定影響數值來看, αi*包括除了模型中七個變量以外的不隨時間而變化的其他因素的影響。固定效應較高的分別是肥東縣, 壽縣和定遠縣等, 正向偏離平均水平依次為71.03、59.99、55.02, 說明這些縣域的地區經濟受模型中解釋變量的影響較大;固定效應較小的六安、合肥和淮南市轄區的經濟平均增長水平分別負向偏離平均水平-49.93、-248.93、-253.40, 模型中的七個解釋變量對這些縣域 (市) 的地區經濟影響不如其他縣域那么顯著, 他們更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比如資源、城市化水平、科技實力、政策傾斜等。

四、結論與對策

對于合肥經濟圈出現的差異問題進行分析, 筆者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首先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 通過優化第一產業, 提高第二產業, 壯大第三產業, 努力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格局。還要注重金融服務業、教育文化、醫療、旅游、飲食、物流等方面發展, 早日形成完善的第三產業系統, 重點支持個別主導產業, 形成產業鏈, 綜合利用環保等綜合項目, 嚴格控制高耗能行業增長, 大力發展低耗能產業, 發展循環經濟。

2.在招商模式方面, 除了給予各種優惠政策外, 還可以實施“產業招商”, 即利用企業優勢, 吸引上下游企業配套, 形成大企業帶動、小企業配套的模式, 例如合肥、淮南等地的汽車、家電、裝備制造和重工業等產業具有發展優勢, 應積極承接關聯配套產業, 做大做強支柱產業, 延伸產業鏈, 擴大零部件本地化生產, 與主機廠形成良性的發展互動。充分發揮中介機構的優勢, 大力開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 降低招商成本, 提高招商效率。

3.再次還要投入必要的資金, 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優化縣市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建立規范的轉移支付制度, 積極探索財政橫向轉移支付制度, 有效地縮小地區經濟發展差距;運用財稅政策支持、引導地區發展, 以市場為導向, 揚長避短, 充分發揮本地資源上的比較優勢, 確定各自的主導產業。二是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積極支持縣市民營經濟發展, 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財稅政策環境。

4.合肥經濟圈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 對于地區的出口額不僅要增加, 還要提高出口競爭力, 調整出口結構, 重點促進優勢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努力保持該地區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另外提高產品的質量, 增加產品附加值, 逐漸地走屬于自己的品牌路線, 這樣不僅能增加出口, 也能拉動內需, 促進該經濟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玉倩, 翟有龍.河北省區域經濟差異實證分析[J].經濟與管理, 2008.

[2]馮俊新.經濟發展與空間布局:城市化、經濟集聚和地區差異[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3]吉新峰.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效應評價—基于區域差異的分析[M].經濟管理出版社, 2012.

[4]劉傳江, 董延芳.武漢都市圈經濟發展差距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 2007.

[5]李正輝, 徐維.區域科技創新與經濟增長:基于省級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分析[J].科技與經濟, 2011 (2) .

[6]馬國霞, 田玉軍, 王志強.京津冀都市圈經濟增長區域差異及其動力機制量化分析[J].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7.

歐盟區域發展不平衡論文范文第3篇

1 安徽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分析

1.1 安徽省區域經濟總量不平衡

在經濟總量方面, 安徽省區域經濟總量不平衡現象比較明顯, 以2016年各市的GDP數據來分析, 皖北地區 (淮北、宿州、亳州、阜陽、蚌埠、淮南) 沒有一個市GDP總額超過1 500億, 最低的淮北、淮南GDP總額不到1 000億, 皖北地區6市的GDP總額僅僅與合肥的GDP總額相當;皖西 (六安) 為1 108.1億, 剛剛超過1 000億大關;皖江經濟區 (合肥、安慶、蕪湖、馬鞍山、銅陵、滁州) 除銅陵GDP在960億外, 其他均在1 400億以上;皖南 (池州、宣城、黃山) 地區三地的GDP總合還不及蕪湖一市, 由此可見安徽省地區經濟差異之大。

1.2 安徽省人均GDP與人均收入不平衡

2016年, 在人均GDP方面, 皖江經濟區 (合肥、安慶、蕪湖、馬鞍山、銅陵、滁州) 仍然包攬了安徽省人均GDP的前4名, 僅滁州與安慶分別為第10名與第11名, 皖南 (池州、宣城、黃山) 地區緊隨其后, 在前9名以內, 皖北 (淮北、宿州、亳州、阜陽、蚌埠、淮南) 除蚌埠市排第5名, 其余省市與皖西 (六安) 一起排名墊底, 除開皖江經濟區, 安徽其他地區人均GDP低于5萬元;在人均收入方面, 安徽省僅皖江經濟區的馬鞍山、合肥、蕪湖的居民人均收入超過全國的平均線 (23821元) , 居民人均收入上2萬的也僅有宣城、銅陵、淮南、蚌埠及淮北, 其余地級市的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的平均線 (19998元) 。

1.3 安徽省區域經濟結構不平衡

毫無疑義, 安徽省區域經濟結構上存在明顯不平衡, 皖江經濟區主要以高新技術產業、汽車及工程機械、家用電器、化工及新型材料等產業為主, 產業層次相對較高, 技術水平也普遍高于其他區域, 產業的附加值高無疑提升了區域產業的競爭力;皖南地區的黃山依靠旅游資源發展特色旅游產業, 皖北地區的淮南淮北憑借豐富的煤炭資源發展煤礦經濟, 其他的皖南地區工業層次不高, 經濟結果欠優化;皖北與皖西的大部分地區第一產業比重仍然較大, 工業基礎相對薄弱。

2 安徽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

2.1 地理位置及歷史人文環境差異

地理位置及歷史人文環境差異是造成安徽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歷史性原因。眾所周知, 地理位置與歷史人文環境差異會影響區域經濟發展, 尤其是歷史人文環境因素的差異會使得區域間的差異慢慢積累, 并且難以扭轉。從地理位置來看, 皖北及皖西地區交通條件欠佳, 海、陸、空三類運輸都不具備優勢, 加之缺乏大型港口, 對外交流難度較大。更為重要的是, 皖北地區及皖西地區普遍重官而輕商, 人們的思維相對而言比較體制化。皖江經濟區憑借鐵路及長江、淮河航運的優勢, 經濟發展的環境好, 社會競爭風氣強, 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后勁較足。

2.2 資源稟賦及開發層次存在差異

資源稟賦及開發層次存在差異是造成安徽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基礎性原因。安徽各區域的資源稟賦存在差異且各市對于自身稟賦的開發程度不一樣, 皖南地區主要以黃山為典型案例, 憑借自然風光多開發旅游產業, 但事實上安徽皖南與皖北地區均存在豐富的旅游資源, 但只有黃山頗具規模;淮南與淮北在煤炭資源上占據優勢, 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淮南淮北發展水平偏中上游, 但是由于過度依賴礦產, 加之不注重產業優化升級, 現在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皖北地區與皖西地區主要是地勢平坦, 主要在種植業方面發展比較突出。

2.3 產業結構與科學技術應用水平存在差異

產業結構與科學技術應用水平存在差異是造成安徽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根本性原因。在安徽省汽車工業、家用電器、裝備工業、優質金屬材料工業、水泥及非金屬優質材料工業、信息電子工業、農副產品加工業、能源和煤化工業、生物技術工業這9大支柱產業中, 皖江經濟區幾乎占據了三分之二, 皖西及皖北地區多是發展種植業, 雖然也初步建立了工業體系, 但是層次普遍偏低, 附加值不高, 盈利能力不強, 缺乏足夠的競爭力;皖南地區雖然在旅游業方面有所嘗試, 但也僅黃山真正探索出一條可行的路徑。從科學技術應用水平來看, 排序依次是皖江經濟區、皖南地區、皖北地區、皖西地區。

3 解決安徽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對策研究

3.1 不斷提升各級政府宏觀調控的實效性, 實現欠發達地區經濟協調集聚發展

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效果是解決安徽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基礎與前提。眾所周知, 區域經濟差異是由多種因素長期積累下的結果, 若無政府宏觀調控的調整, 故有的經濟格局很難被打破, 因此政府必須提升自身宏觀調控的實效性, 最終實現欠發達地區經濟協調集聚發展, 具體包括以下幾個舉措:第一, 調集資源加強皖北、皖西、皖南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優化皖北與皖西的投資環境, 并在具體的招商引資方面給予皖西與皖北特殊的政策扶持;第二, 安徽省應該加大政府轉移支付的力度, 科學、合理、適度的實施地區傾斜差別稅收制度, 可以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制定特殊的金融政策, 設立皖西、皖北、皖南發展研究機構及金融機構, 扶持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第三, 消除省內區域保護主義, 積極引入競爭機制, 激活安徽省欠發達地區的經濟活力, 提高各省市經濟運行的效率。

3.2 制定符合各區域資源稟賦的產業規劃, 促使欠發達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制定符合各區域資源稟賦的產業規劃, 促使欠發達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解決安徽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關鍵與核心。毫無疑義, 合理的產業規劃是實現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安徽省要真正實現區域的協調發展, 單靠政府的資源調控外力是不足的, 必須要培育地區自身發展的內功, 而這個內功指的就是產業發展引導。具體來說包括四個方面:第一, 皖南、皖西及部分具有旅游資源的皖北地區發展旅游產業, 如黃山 (黃山、皖南古村落、古徽州文化旅游區) 、池州 (九華山) 、六安 (天堂寨、萬佛湖景區) 、宣城 (龍川風景名勝區) 都要充分利用其資源進行旅游產業的深度開發;第二, 皖北具有自然礦產資源地區要發展能源與化工產業, 如淮北與淮南, 要擺脫過去的粗放型采礦經濟, 通過技術的引進提升煤炭產業的層次, 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力爭做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第三, 對于宿州、亳州、阜陽、蚌埠等地區要注重發展農產品深層次加工業與扶持加工貿易的發展, 模仿合肥 (海爾、美菱家電) 、長沙 (藍思科技、中聯重科) 的做法, 通過引進大企業來帶動地區產業發展;第四, 對于皖江經濟區的部分產業轉移, 要優先考慮轉移到欠發達地區, 與此同時皖江經濟區還要積極的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

3.3 不斷完善安徽省的區域發展保障制度, 強化欠發達地區優質人力資源儲備

人才是地區經濟長期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 因此要想真正振興欠發達地區, 培育、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實現安徽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之所在。培育人才易、吸引人才難、留住人才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安徽省在欠發達地區, 必須不斷完善安徽省的區域發展保障制度, 強化欠發達地區優質人力資源培育。第一, 安徽要在社會保障、醫療、教育、住房、就業、戶籍管理等制度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 增強各地級市中各類制度之間的銜接性, 并拓寬各類制度的覆蓋面積, 從而縮小各區域由于經濟發展的差異造成的居民基本生活質量的差異, 為欠發達地區留住人才;第二, 在欠發達地區, 大力推行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 提高欠發達地區的人力資源水平;第三, 鼓勵各地級市形成獨具特色的人才吸引政策, 并結合自身產業的發展需求, 對于特殊人才, 安徽省政府也可以給予物質及精神的雙重性獎勵, 幫助地級市政府留住人才, 為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貢獻力量。

4 研究結論

綜上所述,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新時代我國面臨的主要矛盾, 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安徽省“十三五”期間的首要議題, 是真正實現安徽省經濟高效、穩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谀壳鞍不帐⌒纬傻耐畋?、皖西、皖江經濟區及皖南的四大發展模塊, 形成這種經濟發展格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安徽省應該從政策調控、產業引導、人才儲備三個層面入手, 實現欠發達地區經濟協調集聚發展、促使欠發達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化欠發達地區優質人力資源培育, 最終實現安徽省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摘要: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新時代我國面臨的主要矛盾, 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由于地理位置、歷史人文、資源稟賦、開發程度、產業基礎、科技水平等因素, 安徽省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 形成了皖北、皖西、皖江經濟區、皖南四大差異極大的經濟發展板塊。筆者認為持續提升各級政府宏觀調控的實效性、制定符合各區域資源稟賦的產業規劃、不斷完善安徽省的區域發展保障制度是解決安徽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安徽,區域經濟,不平衡,現狀與原因,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1] 豐志培, 劉志迎.經濟升級版背景下的產業升級路徑與對策——以安徽為例[J].江淮論壇.2014 (04) .

[2] 覃成林.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 1997.

[3] 郟建, 倪建華, 楊再貴, 王金茵, 王結臣.2005—2014年安徽省區域經濟時空差異特征分析[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 (03) .

歐盟區域發展不平衡論文范文第4篇

反思傳統工業經濟社會的經濟發展模式, 人們發現生態環境事實上已經不只是單純自然意義上的人類生存的必需要素, 也是社會意義上的經濟要素。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這表明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具有明顯的二重性特征, 即從生活的角度看它是目標, 從生產力的角度看, 它已變成生產要素和條件。[1]

而循環經濟正是一種生態型經濟模式, 是一種倡導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統一的發展模式, 把經濟活動組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流程。所有的物質、能量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 使人類社會經濟系統適應生態循環的需要, 使物質、能量、信息在時間、空間、數量上得到最佳運用, 將人類的經濟活動對自然之影響降低到最小, 從而做到將人類活動對自然資源的索取控制在自然環境的生產力之內, 把廢棄到環境中的廢物量壓縮在自然環境的消納能力之內。實現可持續發展所要求的環境與經濟“雙贏”, 即在資源不退化甚至改善的情況下促進經濟的持續增長。

現代學者對于循環經濟的發展, 主要提出了四種可實現的發展模式[2], 他們包括杜邦模式 (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模式) 、工業園區模式、德國DSD模式 (回收再利用體系) 以及日本的循環型社會模式。就我國的當前國情而言, 在短時間內大范圍地要發展類似德國、日本的循環經濟模式是不切實際的, 也是難以操作的。然而, 工業園區模式, 可以通過貿易方式利用企業間生產過程所產生的副產品和廢棄物, 且工業園區多呈局部小區域形式先行示范發展, 適合我國當前國情。

2 生態工業園區

2.1 什么是生態工業園區

EIP (Eco-Industrial Park) 的建立和發展是建立在工業園區基礎上的。工業園區 (Industrial Park, IP)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一些發達國家為發展經濟、改善城市布局, 所采取的一種重要的園區建設方式。根據聯合國環境署工業與環境中心技術報告中對工業園區的定義, 認為工業園區是一種包含工業性質企業的限定地理區域, 這些企業可以是類似的或各異的、最新型的或相對不尖端的, 但其基本要素是:該工業區由一個有管轄權的單一主管當局管理。[3]

20世紀90年代初, 一些學術論文和會議報告中出現了“生態工業園區”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EIP) 的概念, 他是工業生態系統的具體體現, 也是工業生態學理論的實踐之一。關于生態工業園區的定義, 國內尚沒有統一的定義, 國外在1995年由Cote RP, Hall J以及1997年Pierre Desrochers等學者最早對此提出定義。國內王虹女士在《生態工業園區運行機制與評價體系研究》一書中將其總結為:EIP是一個包括自然、工業和社會的地域綜合體, 是依靠循環經濟理論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而設計成的一種新型工業組織形式, 是生態工業的聚集場所。他通過成員之間的副產品和廢物的交換、能量和廢水的逐級利用、基礎設施的共享來實驗園區在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

2.2 為什么要建立生態工業園區

2.2.1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途徑

由于我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經濟社會發展對資源環境的總體壓力并沒有下降, 生態消耗的總量將繼續增加, 一些資源的供應缺口會進一步加大。在可預見的未來里, 我國實現工業現代化的基礎仍然會以消耗自然資源為主。如若放任傳統產業“三高”的生產方式, 不僅無法保證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也無法為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扎實的基礎。

2.2.2 我國基本國情的限制

鑒于我國當前的基本國情, 循環經濟短時間內難以大范圍推行, 部分地區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來逐步改善。因此, 發展生態產業園區, 建設數十個適宜人居、產業結構合理、經濟發展實現綠色發展、資源循環、生產集約的“綠色園區”樣本, 不僅適合于我國目前的經濟現狀, 也有利于通過建設樣本, 增進城市居民對于循環經濟的了解, 使其認識到循環經濟是當今社會發展的潮流和趨勢, 是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

3 蘇州工業園區的部分實踐

3.1 合理規劃促進產業升級

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需要國家為主導, 政府對產業結構調整和制度設計以及園區規劃進行科學合理的總體部署。

在蘇州工業園區 (本章節以下簡稱“園區”) , 規劃的靈活性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 或者依靠規劃本身, 或者依靠規劃管理。

園區的規劃圖紙上總會出現一些沒有標明用途的灰白色地塊, 這就是園區的“白地”。

所謂“白地”, 是新加坡設計公司提出的最新概念, 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設計理念。規劃要隨著經濟發展做相應調整, 由于規劃者們對這一地塊還沒有清晰認識, 做什么用都不舍得, 或者不確定。便將這些地塊稱之為“白地”, 為未來可能是商業中心, 或者是學生生活、學習中心的建設留下空間。

在我國很多大中城市的建設中, 職能部門都會遇到一個莫大的困境, 原本規劃成為住宅區、工業區的地塊由于經濟發展需要建設配套的商業區, 然而可用的土地十分有限, 如果不實行拆遷政策, 商業區的建設就會變得不倫不類。然而各地政府都深知:不論是從經濟角度、社會角度還是政治角度, 拆遷的代價極為浩大。園區規劃建設預留的“白地”和“彈性綠地”的設計理念, 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這樣的困境。

3.2 良好生態環境著力帶動多產業發展

張敦富教授在《區域經濟學導論》一書中明確指出, 投資環境作為吸引企業入駐、鼓勵人才流入的重要參考指標, 其基礎要素包含四個部分, 分別是區位條件、基礎設施狀況、土地狀況以及生態環境因素。

仔細端倪, 不難發現, 生態產業園區的建立必然已經將區位條件、土地狀況考慮再三, 可謂與生俱來。而基礎設施較為宏觀, 包括了住房、交通、醫療、教育等等, 門類眾多。至此, 生態環境成為了高端人才是否參與產業園區建設、成長, 企業是否考慮投資建設的重要因素。一個污染嚴重、垃圾遍地的產業園區是不能吸引任何人的;平淡而無特色的水泥森林式產業園區注定難以發展壯大。

園區在這個方面表現卓越, 在此僅以環金雞湖旅游風景區為例。

園區以金雞湖為核心, 建設大量中高端住宅, 提供舒適、整潔的城市生活環境。建設了一批以金雞湖景區為代表的免費開放式公園和景觀帶, 為市民乃至外地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閑、觀景去處。從環境地學角度而言, 區域小氣候因有湖泊的存在而更適宜人居, 有效改善了城市熱島效應。從多維生態社區規劃價值觀角度 (1) 分析, 管理有序、免費舒適的公園景觀的存在, 構成了生態性價值;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優秀的高端人才和國內外著名企業入駐, 實現了效率性價值;城市區域環境的總體整潔, 完備良好的開放式景觀保證了生態社區的公平性價值;而旖旎秀麗的環境使得生態社區具有了宜居性價值。

可以想見, 生態工業園區具備如此的多維生態價值觀, 為生態社區理想居住生活模式提供了可能。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資源和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這一對貫穿始終的矛盾。

3.3 完備的教育體系保障持續發展

教育體系大體可以分為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

3.3.1 基礎教育提供的對象不僅僅是孩子

基礎教育的現實服務對象必然是未成年的青少年, 而其實質是為學生的父母所提供的由于孩子優質教育而帶來的滿足與放心。換言之, 完備的基礎教育體系也為接受教育的孩子的父母服務, 使其能夠將孩子放心的托付給學校、老師, 減少操心其成長的精力花費, 安心于事業, 為完滿和諧的家庭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3.3.2 高等教育培養學生對學習城市的認同感

園區本身優美宜人的環境、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優越的就業前景, 為優秀畢業生留蘇的意愿增添了砝碼。

3.3.3 繼續教育使得工作與學習緊密結合

繼續教育中, 不論是職業性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 還是高層次的研究型人才培養, 都可以做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

綜合園區的發展實踐, 我國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應以國家為主導, 以市場為導向, 以群眾需要為依托。通過多維利益共同體的參與, 促進區域循環經濟的良好有序發展。同時, 鑒于世界上大量發達國家有大量建成或在建的同類型園區, 通過對它們發展過程的研究, 可以探求其發展準則與經驗, 從而加以借鑒, 減少我國在探索建設同類型園區過程中不必要的損失。

回到我國當前國內東西發展不平衡, 地區社會經濟差異大的現實大背景下, 一味簡單拉平東西部經濟發展及生活水準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在有條件的局部城市區域, 由中央政府牽頭, 地方政府引導, 企業與群眾密切參與地建設和發展區域循環經濟作為示范, 進而發展數量頗多的類似區域經濟, 再將區域經濟的交互有機聯結, 達到整個大循環經濟的和諧發展模式。而這樣的發展模式, 以我國國情, 應以國家為主導, 以市場為導向, 以群眾需要為依托, 以國際先進案例為目標的發展準則。

4 主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措施

就全國范圍而言, 包括但不限于蘇州工業園區的諸多城市開發區、生態工業園區的地方領導和居民對于循環經濟的認識或實踐存在如下一個或多個普遍問題:

4.1 長期以來, 建立的政府單中心發展地方循環經濟及環境保護

長期以來, 我國參與發展地方循環經濟和加強環境保護的主體是政府, 政府單中心的參與環境保護其首要弊端就是疲于奔命, 缺乏必要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 往往是在一陣運動過后, 污染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再次出現。

同時, 一些評價體系指標過多, 內在邏輯結構不清晰或存在重復, 部分指標難以進行量化處理。就綠色招商[4]建立的相關評價指標體系 (即“綠色門檻”) 科學度欠佳或少部分地區存在行政指令干擾。

這一方面, 中央政府無法獲得準確、詳實的情報, 從而增加了政策制定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 部分有效的、有益于人民的決策, 地方政府不能保證實施, 甚至通過國家強制力片面的執行。同時, “政績聯合體”的存在無法深刻影響國家政策的實施, 在此不做深究。

4.2 對于公共基礎設施的日常損耗不能夠及時維護, 地方政府缺乏對于公共基礎設施維護的長久性方案

部分地方政府對于循環經濟中資源循環的認識不夠深入, 片面重視生產資料的循環, 忽視基礎設施循環利用的代價, 對基建投入缺乏長遠計劃, 沒有有效而嚴謹的調研工作, 加之我國部分職能機關缺乏長效性管理、監督機制, 使得建設循環經濟的初衷面目全非, 資源浪費嚴重, 循環利用率低下。

4.3 當前我國衡量地方發展指標單一, 產業轉型陣痛帶來的中短期政績影響使得產業轉型難以為繼

一般而言, 地方政府的政治目標居于首要地位, 這在我國歷史上表現的尤為突出[5]:博取上級領導的信任, 某些地方政府官員總是盡可能的使他們的所作所為不要觸犯上級部門的利益和中央的利益。我們不能將這種現象一概而論的定調為消極的。值得探討的是, 這樣的行為既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 比如強調穩定的執政理念一方面可以確保全國經濟的協調、社會發展的有序;另一方面使得地方官員缺乏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如此, 不僅不利于地方經濟的長期發展, 也會使得地方企業因政策限制而無法抓住市場機遇。

鑒于以上存在的問題, 地方政府在建立區域循環經濟的過程中應當從以下方面深入調研、探究。

(1) 根據開發區、生態工業園區的特點, 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或研究機構, 從事生態工業園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6]常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層次分析法[7]、灰色聚類法[8]、模糊數學法, 在此不加贅述, 同時, 各地方政府應當重新審視自我角色的定位??梢酝ㄟ^良好的制度規劃和合理的行政審批手段, 加以調控。將部分地方政府主導建設的中小型產業園區建成有特色性的行業聚集的產業園區, 降低地方之間的產業重疊。

(2) 明晰政府職能部門與管理者的責任與權利的邊界。由于存在“政府失靈”, 政府職能部門的職能往往只能在一個可以承受的范圍內行使。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 國家 (政府) 調節環境沖突的作用可以適當的由市場機制來替代[9]。

(3) 加強宏觀調控, 加強監管, 通過市場關系協調地方政府與企業的關系, 通過政府的政策感召、信息引導、組織協調和檢察監督等方式, 把資金、資源和人才等引向產出效益較高、發展前景較好、對區域經濟貢獻較大的地域或部門。

不難發現, 我國當前在環境保護和發展循環經濟方面存在諸多病癥。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性治理錯誤的將一個既有問題界定為一個純粹的行政管理問題。因為權力尋租和信息不對稱, 導致諸多問題的出現, 循環經濟空有口號而難以實質發展。政府與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出于各自利益進行“合作”, 全然棄人民之權利和利益于腦后, 出現博弈論中“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概括上述三點對策, 公眾參與, 也即第三方介入, 參與循環經濟建設是當前首選。鑒于我國政治體制、經濟政策慣性以及城市居民的總體素質, 無差異大范圍推行公眾參與不是短期內的上策。是否可以探索出一條以區域為代表的區域循環經濟體發展之路, 也即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之路呢?期許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也如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探索一致, 建設特區, 讓有條件的地區先發展起來。而后, 通過相應的宣傳和成果展示, 向全體國民展示如此循環經濟建設的有利之處, 從而使我國能夠逐步建設起優良的循環經濟體系, 促進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達成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使城市居民、全體國民獲得真正的收益。

5 結論

眾所周知, 環境保護是當前中國乃至世界面臨的重大戰略課題。其中, 發展循環經濟, 實現“3R理論”的本土化實踐, 以此來取代傳統經濟模式的粗放式發展, 切實做到節能減排、減輕環境污染, 提高資源利用率在人均資源擁有量偏低、人口眾多的我國顯得刻不容緩。而發展循環經濟如果單單片面的追求產業轉型, 忽視對民生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環境改善, 這樣的循環經濟是跛足的、外強中干的、難以為繼的。

綜上所述, 妄圖通過政府行政手段的單方面力量, 忽視市場和群眾的參與度, 建立完備的區域循環經濟, 是無知的。但是缺乏政府的必要引導, 沒有科學理論支撐更無法發展現代循環經濟。因此, 探索一條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各方參與”為核心的開放模式, 建設一批發展區域循環經濟的生態工業園區是符合我國當前基本國情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的。

發展循環經濟, 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首先要認識到人是社會的組成, 是經濟的主體。改善舊有的、落后的、不實用的城市管理手段的經濟評價體系, 加大建設社會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 提高城市居民對資源循環、低碳生活的認識。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 主動參與循環經濟, 切身實踐低碳出行、綠色生活。在這個基礎上, 通過產業轉型、資源優化配置、綠色招商來保障循環經濟的更高層面的持續發展也就有著更廣泛的群眾基礎[10]和現實條件了。

摘要:鑒于我國的政治體制、經濟政策慣性以及城市居民的總體素質, 無差異的大范圍推行公眾參與不是短期內的上策。本文從建設區域循環經濟的前提、內涵及其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入地分析, 通過對蘇州工業園區的典例, 結合國內外對區域循環經濟的前沿認知和成功案例, 重點探析具有中國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關鍵詞:地域不平衡,區域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環境科學

參考文獻

[1]解振華.關于循環經濟理論與政策的幾點思考[J].環境保護, 2004 (1) .

[2]周國強, 張青.環境保護欲可持續發展概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10, 8:209-210.

[3]王虹.生態工業園區運行機制與評價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8, 11:85-86.

[4]張炳等.工業園區綠色招商指標評價體系研究[J].生態經濟, 2004, 12:41-44.

[5]張郭富.區域經濟學導論[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3 (1) :85-87.

[6]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2[第一卷][C].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2 (1) :225-228.

[7]肖建華, 趙運林, 傅曉華.走向多中心合作的生態環境治理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12.

[8]黃海鳳, 張宏華, 蔡文祥等.基于灰色聚類法的生態工業園區評價[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 2005, 33 (4) :379-382, 402.

[9]王玉慶.環境經濟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2, 8:27-29.

歐盟區域發展不平衡論文范文第5篇

區域電子商務的概念應來源于協同商務,協同商務被譽為下一代的電子商務系統,其基本思想最早是由Gartner Group在1999年提出的,Gartner Group對協同商務的定義是:將具有共同商業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起來,他主要是通過對與整個商業周期中的信息進行共享,實現和滿足不斷增長的客戶的需求,同時也滿足企業本身的活力能力。我國地域廣闊,由于信息技術條件、水平和普及程度、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不盡相同,在區域內應用電子商務還存在障礙,表現為資金投入大、重復建設、專業程度低、標準不統一、信息孤島等問題。為此,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與地方政府共建的區域電子商務平臺應運而生。

2008年5月18日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與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聯合開通了國內首個區域電子商務平臺,開創了中央與地方信息化聯手建設的新途徑。之后,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相繼與天津、江西、湖南、重慶、青島、臨沂、汕頭、東莞、自貢、綏芬河等地區也建立了一系列區域電子商務平臺。目前,已經開通和正在建設的區域電子商務平臺覆蓋全國27個省市,覆蓋率達84.38%。

二、問題的提出

首先,由于我國區域經濟中、東、西部發展不平衡,政府在這不平衡的環境下開展區域電子商務模式,難度極大;其次,除了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及網絡基礎設施也不盡相同,也將對區域電子商務模式的開展形成障礙;再次,電子商務模式的確能為企業帶來效益,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論證,但區域電子商務模式能否帶來區域經濟的長足發展,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區域電子商務是一個新興概念,目前對其的研究僅停留在概念描述的層面,很少上升到戰略的層面。對其進行戰略角度的研究,將具有重要意義。

三、我國構建區域電子商務模式的理論可行性分析

在影響區域發展的若干因素中,區位、地域要素、產業結構、競爭力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就以此為出發點對我國構建區域電子商務模式進行探討。

⒈引入區域電子商務模式可弱化我國中西部區位因素的影響

區位,即位置,是事物在地球上的落腳點。作為經濟發展空間要素的區位,是指經濟活動獲得最大化的位置條件。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受區位因素影響較為明顯,西部地區,遠離海洋,交通不便,深處內陸,在產業鏈上也處于較低梯度,雖然我國政府不斷加大西部大開發,加大交通設施建設,但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差距依然明顯。然而在引入區域電子商務模式后,信息網絡的迅猛發展可以打破經濟發展的空間障礙,開辟了空間聯系的新型通道---通信網絡。虛擬與實際結合,改變區位的限制,為偏遠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機遇。

⒉引入區域電子商務模式可改變了我國地域構成要素

經濟區域是區域經濟運行的地域依托,由核心區(又稱經濟中心)和非核心區(或稱經濟腹地)構成。經濟中心無疑是經濟區域構成的核心,經濟中心最早起源于制造企業的集中,工業集聚是經濟中心形成的基礎,引入區域電子商務模式后,經濟中心將由單一制造中心向科研中心、教學中心及信息服務中心多元化功能演變。

經濟腹地是指受經濟中心輻射和影響的地域范圍,與經濟中心相輔相存。而引入區域電子商務模式后,腹地的概念將突破二維地域空間的意義,而且包括了由通信網絡造就的虛擬經濟空間。

⒊區域電子商務模式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及第一、二、三產業結構優化

區域產業結構一般是從產業功能的角度來考察的。區域產業包括主導產業,輔助產業與基礎結構,區域產業結構是由三者構成的“三環同心圓”,即主導產業是區域經濟的核心,輔助產業是圍繞主導產業發展起來的相關產業,基礎結構則是區域經濟運行和發展的保障和條件。引入區域電子商務模式,首先是主導產業內容發生了轉變;其次是主導產業與輔助產業的關系被賦予新的內涵。

⒋區域電子商務模式將我國區域比較優勢提升為競爭優勢

長期以來,區域優勢強調的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地區比較優勢,利用區域資源優勢建立起區域優勢產業,是區域經濟實現工業化的普遍模式。這種區域優勢觀,不符合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因為這種以發揮地區資源優勢為導向的區域比較優勢,從根本上說,是建立在區域有低級要素優勢基礎上的,是工業經濟資源觀在區域優勢上的延伸。而引入區域電子商務模式后,資源豐富但位置偏遠的中四部地區,可以直接與外商進行交易。因而,區域經濟僅僅依賴比較優勢是不夠的,比較優勢必須通過優化知識、人才、技術這些高級要素形成區域競爭優勢,才能得以實現,使區域在未來市場上居于有利地位的競爭能力。

四、我國實行區域電子商務的現實性分析

1. 我國區域電子商務發展的不平衡性

從表一中可以看出,2008年交通通信占消費性支出比例東部最高,中部最低,中、西、東北部與東部差距較大;從表二中可以看出,2008年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占固定資產投資比例同樣是東部最高,中部最低,中、西、東北部與東部差距較大,與表一形成因果對應,表明中部地區的網絡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要低于東部等地區。從表三、表四中可以看出,在網絡資源方面,東部同樣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東北地區所占資源最少。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9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9

數據來源:AP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數據來源:AP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2. 實行區域電子商務模式的現實性分析

由上文可知,從理論上實行區域電子商務確實可以改善區域發展格局,弱化不利區位因素影響,但在實踐過程中,能否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我們要回答幾個問題:首先,區域電子商務模式與傳統電子商務模式有何不同;其次,所研究地區電子商務所處的發展階段及面臨的主要障礙。

(1)區域電子商務與傳統電子商務的不同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區域電子商務的管理者主要為政府,因此,區域電子商務模式能否得以發揮作用,關鍵在于政府的扶持力度及對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制定的合理規劃。如政府不以全局的視角,很難針對各地區經濟情況量身制定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區域電子商務政策。

(2)確定各地區區域電子商務發展所處階段及面臨的障礙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及《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提供的數據,將我國32個省市通過SPSS統計軟件進行聚類分析(限于篇幅,分析過程省略),采用層次聚類法,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億元)、每人平均年收入(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信息軟件類投資(億元)、IPv4地址占總數比例、CN域名數占總數比例、網站數量占網站總數比例都進行考慮,同時將“地區”變量作為標簽變量。將我國32個省市分為四個部分,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聚類分析的結果與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大致相符,值得注意的是,西部部分省市如四川、重慶等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要優于其它西部省市,因此不能將西部一概而論。東部,由于沿海城市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投入量都大,投入時間也較早,目前發展情況較好,但區域電子商務的目的是區域內企業形成協同效應,目前是應該發展的方向。中部及東北地區,由于網絡資源及硬件條件的限制,成為了區域電子商務發展較緩慢也是集聚省份最集中的地區??傊?部分西部地區面臨的是基礎設施的障礙;東北、中部地區、部分西部省市面臨的是電子商務基本功能的實現瓶頸;同時,由于人才引進機制不健全,當地企業人員對電子商務模式意識薄弱也將對中、西部地區發展區域電子商務形成障礙。東部發達省市面臨的是區域電子商務進一步向前發展,實現功能集成與協同發展的瓶頸。

五、由區域電子商務發展的不平衡性出發,提出政策策建議如下:

1. 加大中、西、東北地區部分省份的通信設施投入,提高區域基礎電子商務水平

信息資源具有流動性,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在區域間自由流動與共享。成功的區域電子商務模式可以為地區帶來新的發展動力與方向,從而彌補區位的不足。因此,政府在硬件方面同樣要加大投入,從表二、及表六中可以看出,西部部分地區在通信軟件方面投入明顯落后其它地區,這無疑為發展區域電子商務帶來了障礙。

2. 提高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市的電子商務協同能力

區域電子商務是以政府為主導,整合各方資源,構建起具有區域特征的電子商務平臺,通過該平臺可將供應鏈上的本區域企業相互聯系起來,優化原有交易流程,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制造基地,將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整合起來,將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3. 政府仍需扮演組織者角色,但在模式成熟后可弱化

政府在其中扮演組織者的角色,統籌各方資源,規定著區域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方向。但一旦基礎設施健全、模式發展成熟后,政府的角色應弱化,應從組織者轉為監督者,讓“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

4. 培養具有宏觀經濟視野的區域經濟人才是關鍵

任何創意都是可以用技術來實現,當好的創意成為現實,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巨大的。然而教育滯后,會形成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瓶頸,使其產業發展缺乏最基本的能源和原料。因此,應加大教育產業的投資,培養具有宏觀經濟視野的區域經濟人才,同時,積極鼓勵優秀人才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并配以相應鼓勵政策。

摘要:政府主導的區域電子商務模式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嶄新的模式,也是我國信息化道路的一個新的階段,它實現了數據在中央,應用在地方的模式,為企業減少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區域的整體效率。但我國區域發展有其特殊性,在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如何開展區域電子商務模式,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本文的討論將為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個宏觀的視野。

關鍵詞:區域電子商務,區域經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欒貴勤:區域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施祖麟: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證[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3](英)馬克斯·H·博伊索特.知識資產-在信息經濟中贏得競爭優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蔣昭俠:產業結構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5]熊勵 陳子辰 梅益:協同商務理論與模式[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6](美)羅納德·H·巴羅:企業物流管理:供應鏈的規劃、組織和控制[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7]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http://www.ec.com.cn

[8]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2009中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報告[J].中國中小企業,2010,(2).

上一篇:存款保險制度商業銀行論文范文下一篇:語文課堂個性化教學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