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環境保護教學工作總結范文

2024-03-26

環境保護教學工作總結范文第1篇

中國分類號:G633.8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工業生產不斷發展,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之一,愈來愈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重視?;瘜W學科知識與環境知識有著緊密的聯系,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具有其他學科無法超越的優勢,因此將環境保護教育滲透到化學教學中,是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可行方法。

中學環境教育旨在強調學生的環境意識,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和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正確認識個人和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幫助學生獲得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所必須的知識與技能,養成有益于環境保護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礎,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對學生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是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和習慣的重要途徑。

1.羅平縣中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環境教育調查及結果分析

對曲靖市羅平縣150名學生對于在化學實驗中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知識進行調查。

(1)中學生環境基本知識調查

從表1可以看出,中學生環境基本知識缺乏,只知道有這樣一些環境問題存在,并不會深入的了解產生這些環境問題的本質原因,對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危害及防治措施了解不夠,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嚴重缺乏。

(2)中學生對化學實驗中環境問題的關心程度調查

由表2可知,中學生對化學實驗中環境問題的關心程度所占的比例很少,只有43%的學生比較關心,57%的學生關心不夠。這也從一方面說明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態度自覺性不高。

(3)中學生對化學實驗中環境保護活動的參與程度

由表3可知,大部分學生認為環境保護是非常重要的,但自覺愛護保護身邊環境的行為非常少;80%左右的學生對環境問題缺乏的見解,平時對與環境有關的活動和講座也漠不關心,缺乏環境保護意識。

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學生的環境知識非常有限,缺乏環境保護意識,保護環境的自覺性不高,這充分反映出中學生的環境教育的缺乏,學生在學校接受環境保護教育的機會很少,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培養環境保護意識的環節和措施還非常有限,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還非常的薄弱。

2.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途徑

(1)結合現有教材中的實驗內容進行環境教育

目前,中學化學教材中已經編入了大量環境教育的內容,加強了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產、化學與生活等多方面的聯系?;瘜W教師可深入挖掘教材,抓住化學教材中潛在的環境教育知識,融入環境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教師應多聯系由于化學而涉及到的環境問題,使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化學與環境的關系,從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自覺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2)實驗裝置的改進

對于一些有毒物質參加或生成的實驗,必須增加尾氣處理裝置,把有毒氣體轉化成無毒或毒性降解物,從而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和對師生的傷害。

為了避免廢氣危害師生健康以及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教師應該改進實驗裝置,使實驗產生較少污染 或無污染。

(3)實行廢物回收的綠色化學

對廢棄物的處理國際上的潮流是“綜合化廢物管理”即SR行動:(l)減量使用(Reduction)。(2)重復使用(Reuse)。(3)回收(Recyciing)。(4)再生(Regeneration)。(5)拒用(Reieetion)。

在演示實驗中教師起到學生的表率作用,嚴格遵循“SR”行動。如實驗結束后,剩余的廢堿、廢酸等,可以先把它們進行中和反應,變成中性溶液后再排放;同時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廢棄物處理方法,讓學生自己學會處理實驗后的廢棄物。對于不能回收的藥品或溶液,一定要處理無害后才能排放。平時注意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加強環境素質教育,使學生能自覺保護身邊的環境。

(4)實驗微型化

化學實驗微型化,就是用極少量的藥品、試劑和微型化的儀器、裝置做化學實驗。它具有節約藥品、試劑,減少環境污染等優點,是一種比較環保的實驗方式。微型化學實驗使絕大多數學生都有動手做實驗的機會,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關心自然環境,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及行為。微型化學實驗能有效的改善實驗室環境,大幅度減少實驗室的污染,有益于師生的健康。微型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實驗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5)單一實驗綜合化

絕大多數課本上的演示實驗都是單一的性質實驗或驗證實驗,側重于現象本身的觀察和描述,對產生該現象的討論或探究較少,易忽略實驗過程。此外,單一實驗的重復演示不僅會加重對實驗場所的污染,而且會造成藥品的浪費。因此,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可以把多個單一實驗綜合起來。

環境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和行為的有效途徑,因此,實驗教學中,應該受到更多的重視,加強環境教育方面的知識,共同為環境保護教育而努力,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曲靖師范學院教育科研創新團隊建設項目—“教師專業標準理論與實踐研究創新團隊”階段性研究成果

環境保護教學工作總結范文第2篇

教學反思

《大氣環境》教學反思

哈五中 蔡恩加

在市教研員的鼓勵下,借“燭光杯”地理教學大賽的平臺,我在2014年10月31日上了一節《大氣環境》高三一輪復習課。這節課緊緊圍繞我校倡導并要求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先學后教,以學促教”的教學模式并進行的。這種教學模式是基于學情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與傳統的講授法相比,我校的教學模式更適用于我校的學生,學生學習更有效。

這節課,我充分地調動學生。先讓學生課前完成學案,然后在課上通過抽簽的形式明確各小組任務,以體現公平性。教師將學生分為展示組和點評組。學生明確任務后,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并展示。每組的展示都由學生點評,目的是要增加小組間的競爭,使展示的效果更好。整節課以學生為主體,提高課堂有效性。教師適時地及時追問、點撥對學生的鼓勵也算恰到好處。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輕松。

本節課的亮點,我認為有兩個:一是“原創高考題”,一是建立思維導圖“知識樹”。“原創高考題”環節學生積極性很高,選取材料---霧霾貼近生活,是熱點問題,但由于展示臺出現問題,未能將學生編的題展示,有些遺憾。教師在此處的點評點撥,側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愛護環境,保護地球。“思維導圖”是在每組學生展示結束后,由同組其他同學將題中所涉及的知識補充到“知識樹”上的。通過逐一歸納梳理知識點,學生對這部分重點知識印象深刻,突出重

1 哈爾濱市“燭光杯”地理教學大賽

教學反思

點。最后教師總結,再次明確本節學習內容及高考考點。

環境保護教學工作總結范文第3篇

宋愛梅

為了能有效地培養起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讓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享受健康生活的能力。本次的活動就選取于大班上的課程“保護牙齒”,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牙齒的構造和功能,知道怎樣正確地保護牙齒,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及養成愛刷牙的好習慣。其實,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們都明白愛護牙齒的道理,但是在行動上卻不怎么主動。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始終將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結合,借助多媒體課件,利用動畫這一幼兒最感興趣的形式進行教學,一方面給活動營造了輕松的氛圍,讓孩子們在最初就能感受到活動的輕松氛圍,讓他們能很快就進入狀況。另一方面,動畫課件能讓孩子們有直觀的印象,使他們能準確地領悟正確的刷牙方法,較松的達到活動目標。

通過學習,幼兒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對人身體的危害,解了怎么樣正確保護牙齒,還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利于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收到良好的效果。整個教學活動層層遞進,從材料、形成到組織的各個環節,教師的語言以及幼兒的表現等,都是個性化濃郁的不斷激發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發現知識的一次活動??傊?,是把枯燥的科學活動與語言活動、健康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了整合、教育的目的。 本次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評價幼兒方面,應該更及時、更到位、更靈活,也許教學氣氛就會更加活潑、更加精彩。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能一蹴而就,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最少需要21天。幼兒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反復,這是正常的事情,我們要和家長們耐下心來,教育和督促幼兒去堅持,幼兒只要學會了堅持,再難的習慣也能養成。

環境保護教學工作總結范文第4篇

1、從理論上認識網絡作文教學

2、具體實踐情況

3、實踐反思

“利用網絡環境,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這一課題實驗進行了一個學期。在實驗過程中一邊摸索前進一邊學習大量的相關文獻,從理論上認識了網絡作文,有效的指導了實驗行為?,F將本學期實驗工作總結如下:

一、從理論上認識網絡作文實驗

網絡進入課堂,給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現代技術和教育的結合,網絡有著其他教學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

1、網絡引進廣闊真實的寫作對象。

傳統作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對象極其狹窄,往往只有教師一人,數量極少的寫作對象因為無法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導致學生對寫作興趣索然,缺乏主動動筆的內驅力。學生的寫作對象往往是作文的唯一及最終評判者。學生的作文在內容及形式上進入“應師”的尷尬狀態(寫老師喜歡看的內容,采用老師講解的技巧„„)“作文”不是真心流露,而異化成為博取老師表揚的中介。久而久之,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風格趨于統一。

網絡的開放性使學生面對無限廣闊的寫作對象。

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如BBS論壇使學生的寫作對象不會局限于教師,不會單一地來自教育內部。學生在論壇上發表一個作文帖子,老師、同學、家長及社區人員等都有可能在第一時間點擊瀏覽,如果該帖子有足夠的吸引力,該學生將接收到海量的讀者的建議、贊美、批評„„學生將獲得類同于“發表”的成就感,并且領略到寫作是有回應的,從而激發寫作興趣。

網絡的虛擬性使學生面對無須設防的寫作對象。傳統作文教學中,學生不敢寫、不便寫、不好寫的內容通過自己申請的虛擬角色例如小狐貍、薔薇等可以真正無所顧及地暢所欲言,表達真實的自己。即實現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重真情實感,說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不必擔心帶來什么“后遺癥”。

傳統作文教學中,盡管老師做了將學生的作文在全班、全校范圍內展出等工作,讀者群有所擴大,但學生仍然很難及時接受到讀者的反饋信息。而網絡的優勢,不僅在于提供了為數眾多的欣賞者,更在于提供了一個讓寫作主體和寫作對象及時溝通交換意見的平臺。讀者在BBS論壇上看到一篇文章,可以馬上回帖,發表自己閱讀后的感想、建議或者對其中的論點提出商榷„„同時也可通過網絡短消息、EMAIL等方式與作者取得聯系,進行單獨交流。久而久之,學生形成了正確的作文觀:作文并非是藝術品,而是與讀者溝通的媒介。那么,抒情就不是為抒情而抒情,而是排遣情感、交流感情;說明不是為說明而說明,而是向他人澄清事物的本質;議論不是為了議論而議論,而是為了交鋒智慧、辯明道理„„也就是說:學生的作文指向了交際——回歸到了真實的言語狀態。

2、網絡環境下作文教學,可以最大限度的放飛學生的心靈。

因為在網絡寫作環境中:

a、鼓勵冒險

傳統的作文教學鼓勵學生寫四平八穩的文章,例如教科書上的范例,往往是階段性目標(單元目標)的驗證性文章。起因、經過、結果,“頭尾大肚子”,段落分明„„在評價中能得高分得就是這種符合階段性目標訓練體系得形式規范得文章,哪怕缺乏創意,缺乏個性,缺乏吸引力„„

而在網絡寫作環境中,卻鼓勵你在作文的內容與形式上大膽創新、大膽冒險,只有這樣,才能刺激大家的興奮點,引起大家的關注,贏得大家的欣賞。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表現主義„„種種新的文學流派不都是大膽嘗試、大膽冒險后取得成功嗎?

b、允許錯誤。

在傳統寫作教學中,錯誤總被刻意放大。學生費盡心思辛辛苦苦寫了一篇文章,往往要被放在放大鏡下,在修辭、結構、表達方式、錯別字等技術層面經受種種挑剔,于是一改二改三改,學生不得不在教師的手把手的指導下作精細的修改,這種“舉一反三”教學理念指導下的作文教學,對學生的作文興趣、作文信心、作文靈性都是一個打擊。而在網絡寫作環境中,坦然面對學生的錯誤,承認錯誤是學生不拘形式的自由表達后的必然附帶品,允許錯誤的存在。也就是說,網絡環境中的作文教學,在“舉三反一”的教學理念下,不提倡把每篇作文刻意修改成精品,而提倡在經常性的愉悅寫作中,學生的總體寫作水平趨向提高。

c、網絡能提供豐富的寫作資源。海量的信息資源互動,共享的智慧資源,同步、異步并行的交流方式。

3、網絡能實現全程性的思考與交流。

a、交流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大家即使相隔“十萬八千里”,也可以通過網絡同步交流寫作構想,

對對方的草稿提出合理建議„„因為網絡能把學生的文稿及時的呈現在大家面前。因此,無論是成文前,還是成文中,還是成文后,只要學生愿意,他們都能進行同步地至少是異步(交流對象暫時不在網上)地交流。

b、交流范圍迅速擴大。如前所述,現實環境中的交流通常是一對一的交流,而在網絡環境中,通常是一對群的交流,并且這個群的數量可以達到讓你驚訝的地步。

c、交流的氛圍趨向和諧。在網絡這個虛擬社會里,虛擬身份受現實的影響較小,在網上,你的“地位”沒有任何作用,不論你是教授還是學生,不論你腰纏萬貫還是一介貧民,都會享有平等的話語權。你的話語是否受歡迎很少有“地位”的光環作用,在虛擬社會里,要得到網民的尊重,你的話題是否吸引人靠得是技術與智慧。

在這樣得環境中,學生在成文前、成文中、成文后才會主動、才有可能與別人交流。

4、網絡能優化學生的寫作心態。

a、享受“組合”的樂趣。

只要你對網絡的搜索功能以及網絡的資源儲存方式足夠的熟悉,你就可以找到你所想要的資料,資料的豐富有時會使你大吃一驚,這無形中暗示和鼓勵學生將所讀文章中的內容,片斷式的引入到自己的文章中?;驅⒆约河X得精彩的片斷巧妙地穿插組合形成一篇新文章。 我們很多老師把這種“組合”等同于抄襲,并與道德聯系起來,以使學生對“組合”產生一中畏懼感,從而挖空心思進行原創,文章質量不高且不提,寫作對于學生來說,成了不可承受之重。因為真正的原創性文章是在深厚的語言積累和生活積累的基礎上自然噴發的。不是在要求和規定下被動產生的。再者,“已知知識的重組也可以引起質變產生新事物、新概念”,我們稍做留意,不難發現,一些現代出版的書籍,一些博士、碩士論文論著后面都俯有大量的引用書籍,我們教科書當中的許多課文也有很多地方是引用他人的。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的特點,讓學生享受到組合質變的樂趣。

b、感受“意義”的真正價值。

在傳統作文教學環境中,一篇文章所擁有的讀者也是單一的(教師或比較要好的同學),在這種前提下,學生寫的很多文章可能在觀念上沒有產生共鳴而得不到認同。因此學生寫作時,經常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師的興趣愛好以及價值觀,因為他們知道作品意義地體現是建立在獲得認同感地基礎上的。

而在網絡寫作環境中,閱讀主體是廣闊和多元的。廣闊自不必說,就“多元”而言,在網絡上,各個年齡層次、文化層次、社會層次的讀者,不同生活環境、工作環境的讀者都有,因此,體現不同愛好、審美觀、價值觀的文章都能遇到相應的“讀者群”,遇到相應的“碰撞體”。

c、克服對“規則”的恐懼感。

在傳統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對學生文章的評價注意點往往集中在技術分析上,例如文通句順、謀篇布局、文章結構、邏輯修辭等,在這樣的評價的反復刺激下,學生作文形成了條件反射,寧愿抑制自己海闊天空的思緒,也應符合老師講解的寫作規則,也要進入老師傳授的寫作套路。

但是在網絡寫作環境中,語文教師只是評價主體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評價主體如其他學科教師、家長、同學、社區成員的評價注意點卻是不一樣的。在網絡寫作環境中由于沒有了規則意識的反復強化,有人對自己文章內容的趣味性、內在思緒、文章背后的心靈等有了更多的關注,學生寫文章時,就任思緒飛揚,放飛心靈。

有人或許會擔心,這種淡化“規則”意識的自由寫作會降低學生的寫作水平,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個性化的靈感寫作才真正會全面啟動學生的思維,會主動調取素材庫中的素材,也會自動生成新的話語,積累的作用將展現,通順、有中心、條理清楚等要求也能自然而然達到。

二、具體實踐情況

1、網絡作文實驗紀實

網絡作文實驗到今天算起來已經16周了,其中滋味百般。我們的實驗班是從自己班(70多人)中隨機選出來的30個學生組成的,全校共有四個實驗班120人。實驗班學生不能按常規課程上課,只能放學后加課(通常是從4:20——6:00)。剛開始的三周,每個實驗班一周上2節課,都由我來執教,3三周下來,我累壞了,學生學的參差不齊,進度明顯太慢。后來,我們把實驗班分成兩部分,我帶其中的一半?,F在看來,學生的計算機掌握情況依然不理想。昨天我對學生微機作文情況作了簡單測試,要求他們在20分鐘內利用微機隨便寫一篇作文。20分鐘過去了,六年級的同學寫了260個字左右,二年級的同學只寫了50個字左右。

每天除了練打字,我還讓他們瀏覽網絡,察看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表現更讓人困惑。面對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同學們最感興趣的還是Flash動畫和游戲,你一不留神,他們就干這個,甚至有幾個學生上網偷偷地看電影。面對60個實驗生我真是無奈。我就在想,網絡作文真的能深入學生心中嗎?真的可以讓他們喜歡網絡作文嗎?

更讓我頭疼的是微機教室的那些計算機。一會這臺電腦不能上網,一會那臺電腦掉線,一會又有幾臺死機了。我整個成了技術員,跑東跑西修電腦,忙得焦頭爛額,還有什么心思上課?

困惑歸困惑,實驗還是得搞?,F將這16周的實驗工作簡單整理一下。

第一周.認識計算機,學會開基、關機、認識鍵盤、啟動程序

第二周.認識上網工具IE瀏覽器。使用瀏覽器上網。認識網頁超鏈接,打開子網頁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練習鍵盤打字、上網瀏覽

第七周.學習拼音輸入法。練習打漢字

第八周——第十一周因為非典防治工作停上微機課。

第十二周練習打漢字

第十三周學習申請電子郵件

十四周.練習打漢字

第十五周.學習上論壇注冊

第十六周.學習上論壇發表文章

2、利用網絡,充分備課

在進行網絡作文實驗中,我不斷的探索網絡在作文中的好處,沒想到輪到自己備課了,竟然嘗到了網絡的真正好處。

我在備《漫談非典》一課前,只是想好了大體的思路,即分為四大板塊:

1、非典認識

2、非典危害、

3、非典防治

4、非典影響

具體的怎么上我還沒有想好。在這種情況下,我把自己的想法在各個論壇上發表,求助各位老師出謀劃策。這些老師都十分熱心,有的推薦剛剛上完網絡實驗課的老師的教案,有的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幫我設計這堂課的時間分配。

從這些網有的幫助中我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設計出了這堂課的教案。由此,我們也能看出,網絡的優勢不僅在于龐大的信息量,更在于一種交互,在論壇上交流看法,集思廣益,才能拓寬自己的視野。今后網絡作文教學中也要進行這方面的訓練,比如讓學生現發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大家討論,最后再去寫作。

3、網絡作文實驗的困惑

a、理想離現實有多遠?

今天下午放學,照例是上網絡作文實驗課。由于星期五我要上公開課,今天特為這節課作準備。給學生講完要搜集的材料以后,就放手讓學生搜集資料。 學生一邊上網,一邊左右聊天。上了網絡,又胡亂瀏覽,根本不去全神貫注的搜索。我不禁產生了厭惡情緒,真后悔進行了網絡實驗。網絡是把雙刃劍,它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如果不正當使用,就會使人陷在網中浪費生命。

現實是學生把握不住自己。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景,我都在問自己,到底怎樣才能讓學生以探究的態度對待網絡?我不禁再問:“面對電腦,學生們失去了什么?”

每次來到微機室,他們第一個要做的就是上局域網,看看誰的計算機上共享了游戲、歌曲、動畫。我真是為此傷透了腦筋。

上了網絡,學生不是去游戲網就是到動畫網,好像計算機就是用來休閑的,它根本不是學習的工具。

面對計算機,他們失去了靈感,失去了激情,失去了投入,失去了探究的態度... ...這是為什么?是我們的教育沒跟上?是計算機沒有普及,他們還把計算機當成新鮮玩藝兒?

現在看來,現實是無情的。他再一次使我們的夢想破滅。

就我看來,要想讓學生真正把計算機當成學習的工具而不是休閑的游戲機,從普及計算機開始??棵刻煲还澪C課是無法做到的。

b、網絡教學就是技術的教學?

在整個事件過程中,很少讓學生真正利用網絡寫作文,而是在熟悉計算機的操作,提高打字的熟練程度。這樣使實驗脫節。技術不是網絡教學的全部,對于網絡的教學,我們不能僅僅理解為是對窗口、界面的操作教學,而更應是使用工具獲取信息、分析信息、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等方法與手段的綜合教學。網絡必須走綜合化發展之路,實現與其他課程的整合,而“不能再按照學習一門學科的老辦法去講、去學、去考。”網絡教學要從傳授技能知識轉到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上來,讓網絡教學與社會生活結合,讓網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其價值,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網絡,充分體現網絡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今后要一邊練習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一邊進行網絡作文實驗。

c、網絡課堂就是開放的課堂?

網絡支持下的課堂,教學資源是開放的,教學工具是開放的,研究方向是開放的,交流評價是開放的,網絡的出現為我們真正提供了一個開放式的教學環境,極大豐富了課堂的形式。在網絡學習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教師在雙邊活動中的強勢地位進一步弱化。但由于有些教師對網絡的內涵、教學的目標和教學組織的關鍵環節把握不到位,導致教學過程“放有余而收不足”:很多學生在課上“莫名其妙地研究”、“稀里糊涂地上網”、“漫無邊際地討論”,最后教師還得“匆匆忙忙地補課”。我上的《漫談非典》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網絡教學中應正確把握放與收的尺度,教師在放手讓學生去嘗試和探究的同時,要善于扮演好6種角色:問題情境設計者(設計與學生生活相聯系、富有挑戰性、有研究價值的任務)、資料線索提供者(避免學生漫無目的上網)、合作分工指導者(合理安排組內分工,提高學習效率)、探究過程促進者(使學生不偏離學習的初始目標,促使學生對問題的深度研究)、交流反饋組織者(使交流有正確的方向)、成果評價參與者(使學生學有所獲,思想得到升華)。

三、實踐反思

1、從《漫談非典》一課想到的。

a、學生在學習寫作中,老師在指導寫作時,通常遇到的其實有三個層面的問題:一是學生不愿意、甚至害怕寫作,他們沒有寫作的欲望,把寫作看作是外加的負擔;二是學生覺得沒有什么可寫的,即“寫什么”的問題沒有解決;第三才是“怎么寫”的問題。而我們的教師往往注意的是第三個問題,作文教學變成一個簡單的“老師出題,學生應命而寫”的過程,至于學生是否愿意寫、寫什么,以及怎樣才能使學生進入最佳“寫作狀態”的問題,則似乎不在作文指導的范圍內。

所謂“愿意寫”,就是要變“他人”(老師,家長„„)“要我寫”為“我要寫”,并且喜歡寫,渴望寫,甚至欲罷不能,不寫不舒服不自在,真正成為自己精神發展的需要,成為自我生命的內在要求,而不是外在于自我生命的不堪承受的負擔。其實這樣的要求,是每一個人本來就有的,孩子們尤其強烈,但需要教師的誘發與開導。我們要在每一個年齡段,都向學生反復強調這樣一個觀念:作文就是“對話”,是與他者(他人,社會,以至自然)的對話,也是自己和自己對話,即所謂自言自語。

我想,今天學生上網查資料時表現出來的不令人滿意的情況,多少和老師一廂情愿有關。老師認為《漫談非典》這個話題好,即迎合當今熱門話題,又有必要了解一些這方面的指示,同時還可以從這個活動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但我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沒有做好誘發和開導工作,使學生上網查找資料變成了被動行為。我應該檢討,同時盡量避免這類事情發生。

b、網絡作文和普通語文課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龐大數據量,這既是他的優勢,同時又可變成絆腳石。這節課就失敗在這兒。

網絡教室的網絡系統一直不穩定,直到周三才維修好,學生開始搜集資料。兩天以來,學生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卻沒有來得及消化吸收。上課的時候,他們只能照本宣科,沒有了自己的語言,就可以反映出這一點。

龐大的數據量,到底怎樣利用好?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問題。對于這節課,我和位同事共同搜集資料,然后我有用4個小時把這些材料瀏覽完,整理好??梢哉f,每一篇文章,尤其是感人的文章,我看得還不夠仔細,根本沒有系統的形成自己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怎么能利用好這么多的數據呢?這至少給我一個啟示,對于覆蓋面比較廣,意義比較深刻的話題,搜集資料和整理資料應作為本課的重中之重來辦。否則,學生知會浮于表面。對于沒有足夠能力搜集整理資料的學生,網絡作文大可以選擇話題比較窄的文章來寫。因為這樣話題集中了,便于討論,便于指導。

對于網絡作文課,不是單純的看一個課時就能看出門道來的。他是一個系列的課。通常,第一課時是搜集、整理、消化吸收材料的過程。第二課時是交流材料、交流看法的過程。第三課時是獨立創作、發表文章、共同評點、不斷修改的過程。本課作文第二課時,僅僅是讓學生在網絡上創作,然后發表,并沒有展現出學生評點、修改的過程。

對于平時網絡作文實驗過程也有一些反思。這學期大部分時間用來澆學生掌握電腦的操作上。例如練習拼音打字;注冊郵箱;注冊論壇,發表見解;使用word處理文字、粘貼文字、圖片;保存網頁資料??梢哉f,真正的網絡作文課沒有上過,充其量不過是網絡課。因此,學生面對微機、面對大量的數據,有些無所適從,這也是正常的。這讓我不得不反思自己走了彎路。網絡作文實驗,并不需要將作文和微機技能培養分開了教學。他完全可結合在一起。例如,在初期,完全可以把老師搜集到的文章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評論。然后讓學生用拼音寫文章。

因此,我認為,網絡作文教學第一步不適宜教學生獨立搜集資料,應該從討論老師的材料開始,再到老師提供網址鏈接,學生在老師指引下搜集資料,最后到獨立搜集整理資料。如果不遵循這個序,只會走彎路,收不到好的效果。

最后說說硬軟件設施。網絡作文實驗的實施必須有穩定的網絡,還必須有局域網內的論壇。這個論壇技術我是在講完課以后的晚上才掌握的(自學到11:30),如果早些架設成功,學生在論壇上討論,還會有好的效果。如果需要這方面的技術,請告知,我會毫不吝惜地告訴你的。

一堂網絡作文給我的不僅僅是一節課的啟示,他更讓我反省了整個學期的作實驗過程。希望下一學期能更有收獲。

c、《漫談非典》網絡作文備課走的彎路

(1)、盲目使用搜索引擎,使本來就對搜索技術不熟練的學生陷入了信息沙漠,浪費了時間,又沒有搜索到有價值的東西。

(2)、一廂情愿的設計了《漫談非典》的幾個環節,沒有征的學生的意見。

(3)、備課前沒有深入實地到網絡上搜集有關資料。

(4)、對于龐大的信息庫,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整理篩選,時間更不充分。

(5)、一節網絡作文課,三個環節(搜集整理、交流篩選、寫作評改)都非常重要,請是哪一環節都不會有好的效果。本課沒上就先失敗在搜集整理階段上。

(6)、微機室的硬件一定要可靠,網絡一定要穩定。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網絡作文的事實。

2、對網絡作文的新認識

網絡作文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搜集整理型

面對一個很廣泛的、有深度的命題,讓學生利用網絡搜集有關資料,深化對問題的認識,從而達到有話可說。這種模式適合高年級學生,而且要重視整理這一環節,如果學生對自己搜集的材料整理得不好,不能消化吸收的話,龐大的材料會成為作文的絆腳石。

(二)、實例討論型

出示一兩篇作文實例,讓學生在論壇中發表自己對文章的看法,然后談談自己打算寫什么話題的文章,在通過論壇討論誰的話題更有意義,在討論過程中選擇好的話題些。這種模式沒有試驗過,我想適合中年級吧。

(三)、網絡評改型

把自己的文章直接發表在論壇上,然后大家隨便瀏覽,對自己感興趣的文章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據別人提的意見修改自己的作文。我想這一模式適合低年級學生。當然,他也要成為上兩種模式的一部分。

3、要充分吸收傳統作文教學模式的優點和經驗,讓網絡作文實驗搞得更好。

比如,作文之前老師必須親身體驗這一命題,搜集資料,寫出下水文,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要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注重學生全體發展,突出個性;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豐富學生語言文字積累;培養學生想象思維的方式多種多樣;文質兼美的評語蘊含著愛的效應,讓老師良好的語言熏陶學生,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a、注重作文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動因,它具有創造功能。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趣味性。比如設計引人入勝的導語了,運用網絡手段給學生創造遐想的空間了,舉辦各種活動了„„以此來激活他們的記憶,激發他們強烈的表達欲望。當學生對作文感興趣時,就會進入一種“海闊憑魚躍”的境界,日常生活中所看、所聽、所想就會被碰撞出靈感的火花,從而寫出別出心裁的文章。

b、.注重作文教學的合作性

作文教學是發生在師生和生生之間的豐富的生命活動,其中蘊藏著巨大的生命力。教師要參加學生的一切活動。和學生互相討論、互相構思、互相習作、互相評價。不僅自己參入,也要引導學生之間協調合作。在合作中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發散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讓多方合作把教學過程變成一個動態的,不斷生成新質的過程。

c、.注重作文教學的自主性

作文教學的改革,應該是作文真正成為學生的自主活動。一是讓學生感到他寫的作文并不僅僅給老師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需要。二是盡量淡化審題過程,重視學生寫了什么。要盡量放寬命題范圍,讓學生自己選擇去寫,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構思表達的自由,給學生創新的空間與時間。三是要尊重學生的寫作意愿與表達形式。如果教師把學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學生就會喪失創新的興趣。當學生的作文確實需要動大手術時,盡量利用學生好為人師的心理,引導他們自己修改,使學生產生重新評估自己習作的欲望,產生再次練筆的興趣??傊?,教師要少干預,多引導,讓學生敢于表現自己所知、所想、所能,以利于共同進行知識的發現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多方位立體交叉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劉?;?、滕方升

2、《激情碰撞、無限共享——基于網絡運用的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安妮

環境保護教學工作總結范文第5篇

1 聯系實踐, 刪繁就簡, 突出重點, 復習和系統整理《植物化學保護》所學理論知識, 強化教學實習前理論培訓

植物化學保護雖然發展歷史不長, 但因其在農業生產中作用非凡, 發展極為迅速, 新成果不斷涌現, 農藥家族繁雜, 與其他學科相比知識比較零散[2]。教學實習之前應對《植物化學保護》所學理論知識進行復習和總結, 強化實習前的理論知識。講授時應結合當地主栽品種病蟲草害的防治特點, 圍繞歷年來病蟲草害防治例案, 介紹目前應用的農藥常見品種和推廣品種。如防治棉花、果樹、蔬菜等病蟲草害的常見農藥品種使用情況, 并及時的補充國家科委推薦的新品種。

2 提供試驗材料, 激勵學生自設方案, 獨立完成綜合設計性實驗

對于植物化學保護課程來講, 動手能力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歷來受到任課教師的重視。通過自己動手去驗證所學理論, 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和實踐應用能力, 鍛煉學生動手、組織、創性能力。在教學實習中, 根據當地田間條件和學生操作技能, 應盡可能多地設立一些不注明實驗步驟或只有大致方法步驟的實驗, 如開設大田藥效測定或聯合毒力測定實驗等。讓學生自己先寫出詳細方案, 通過小組成員與指導老師論證后再做實驗。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準備實驗材料、檢驗實驗結果和指導實驗報告的書寫。這樣, 學生一般都能對實驗進行自主思考和設計, 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實驗當中。盡最大可能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提高團隊精神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3 面向社會, 深入調查, 了解農藥生產和銷售行情

識經濟的到來顯示出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一方面企業急需要高素質、創新型的綜合性人才, 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養上力求滿足社會需求。在植物化學保護教學實習中應充分發揮企業在教學中的作用, 安排學生咨詢農藥銷售情況, 使之從中了解銷售種類、銷售環節、市場動向, 建立效益意識, 增強他們應聘這些部門的競爭實力。另外組織學生到當地農藥廠考察生產流程, 請基層技術人員和專家講授實用知識, 有利于掌握和了解生產實際中存在的問題, 不斷提高和鞏固所學理論知識, 使學生畢業后能很快滿足生產實際對人才的需要。

4 民漢合作, 考評量化, 促進民漢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同學們的實習積極性

我校地處多民族聚集的南疆地區, 做好民族團結工作, 是全疆各民族共同發展, 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和基礎。民族團結作為我校的校風, 發揚民漢合作, 團結友好是我們教學中一向關注的焦點。在教學實習中, 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男生和女生混合編訂小組, 一般由漢族學生帶動民族學生, 發揮漢族學生理論理解能力強和民族學生動手能力較強的特點, 二者互為動力, 相互協調, 創造團結、互助、友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實習, 促使他們交流思想、積極合作、取長補短、建立友誼, 為各民族的和諧發展, 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起到積極作用。實行考評量化, 由考核者根據量表, 對考核對象每一個考核項目做出評價和記分。量表的主要內容為學生在整個實習過程中的總體表現情況, 包括: (1) 實習前的培訓效果 (10分) :學生必須參加實習前的培訓工作; (2) 實習態度 (20分) :打分包括考勤、紀律、態度等方面; (3) 實習情況 (30分) :本部分是植物化學保護教學實習的主體部分, 打分主要通過民漢學生合作情況, 工作量是否達到大綱要求, 實驗操作規范化等三個方面; (4) 實習報告質量 (30分) :按照學校實習報告統一格式書寫, 要求方案設計合理, 數據真實, 分析準確; (5) 專題辯論成績 (10分) :根據每個同學準備的辯論素材和辯論效果打分。通過量化考核, 增強同學們的實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生的綜合得分也有了公正性和透明化。

5 專題辯論, 啟發學生做環境友好型公民

專題辯論是通過對學生分組后, 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對某一論點進行辯論, 從而提高學生對農藥的全面認識和主動求知能力。由于傳統農藥注重“殺死”有害生物的特性, 造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的存在, 公眾當中對農藥出現了一些歧見, 使學生在學習當中產生了一定的困惑[3]。通過辯論不僅可以消除學生的困惑, 還有助于對農藥的全面認識, 更能促進學生對農藥的傳統認識逐步向生物調節劑和植物保護劑的新概念發展, 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我們采用過專題討論的形式, 雖然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但還是一種被動學習途徑。有的學生愿意聽他人講專題, 不愿意進行討論。通過將專題討論改為辯論式專題, 在完成專題講座后不進行討論, 是由每位同學根據所聽的專題準備關于“農藥發展對環境的利弊”的辯論素材, 在教學實習末期進行分組辯論。辯論結束后, 指導教師應及時總結, 對正確觀點給予充分肯定, 對于錯誤的觀點加以糾正, 對于不全面的觀點給予補充, 對于偏激的觀點加以正確引導, 突出保護環境生態重要性和綜合防治必要性, 塑造學生的環保理念, 倡導同學們爭做環境友好型公民。

隨著農藥應用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 農藥市場對人才的要求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原來高學歷者, 如博士、碩士供不應求, 而最近幾年, 這種局面被打破, 實用型人才倍受青睞, 不少農藥廠家招聘人才不再完全看你是什么學歷, 而更加注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 技術人員看農藥制劑加工的水平, 銷售人員看農藥品種應用的掌握和人際交流能力。作為農藥相關專業, 為了適應這種社會需求, 我們把改革的重點放在實踐能力的培養上, 從全方位著手, 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經過多年的實踐, 《植物化學保護》教學實習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農藥相關單位對我校植保專業畢業生的實踐技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摘要:《植物化學保護》教學實習通過強化理論知識培訓、增設綜合創造性實驗、深入調查農藥生產和銷售行情、增進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啟發學生做環境友好型公民, 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而且還增強了民族團結和學生的環保、創新意識。

關鍵詞:植物化學保護,教學實習

參考文獻

[1] 徐漢虹.植物化學保護[M].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7:1~10.

[2] 韓寶坤.論??茖W校的植物化學保護教學[M].邯鄲農業高等??茖W校學報, 2001, 18[4]:43.

環境保護教學工作總結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來,針對教學環境的影響與優化辦法的研究逐步深入,通過多位語文教師和教學研究者的調查研究和分析總結,發現我們可以在通過改善教學條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及改善教師學生的心理環境等多個方面對高中語文教學環境進行優化處理。

關鍵詞:教學環境;優化;高中語文;語文教學

語文教學環境的質量對高中語文教學的水平、質量、進度都有巨大影響。針對這一情況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優化語文教學環境。我們可以借助學校、家庭與社會的通力合作,以科學有效的優化方略來優化高中語文的教學環境。

一、 合理優化高中語文教育系統

高中語文教育系統自成一體,是一個完整的教育系統。高中語文教學環境正是這個整體中影響范圍較廣的內容。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整體與局部的辯證關系,高中語文教育系統為整體,高中語文教學環境為局部,整體決定局部。在整體與局部的辯證關系中,整體的性能、狀態和變化會對局部的性能、狀態和變化產生影響。同理作為整體的高中語文教育系統的優化也會帶動作為局部的高中語文教學環境的優化。因此,想要實現對高中語文教學環境的優化可以從高中語文教育系統這個整體入手,先進行整體系統的優化,再由整體的優化水平去影響局部。

二、 優化配置高中語文教學資源

(一) 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已進入高中語文教學課堂

信息技術進校園、進課堂是現代學校建設的基本要求,與時代相關的技術設備現在已經設課堂教學的必備工具,也是影響著高中語文教學環境的重要內容。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力量進一步優化高中語文的教學環境是社會進步和語文教學水平提升的必然趨勢。這些先進裝備已經改變了現在的高中語文教學環境,能帶來更為便利、快捷、舒適的教學享受,于高中語文教學有利。

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設備進入課堂,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也隨之改變,高中語文教學中無論是課堂教學方式,開始語文教學內容的展示途徑都發生了改變。信息技術及其相關的多媒體設備已經與現代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融為一體。此外,新課改形勢下國家和教育部門也在大力推廣全新的結合了信息技術的語文教學模式。多媒體信息技術對高中語文教學環境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各個方面。

(二) 語文教學環境中良好的自然環境的重要性

寬敞明亮的教室,清爽、舒適、景色宜人的自然環境對高中語文教學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語文教學資源。首先,良好的自然環境具有很好的清潔空氣,使空氣更清新自然,對身體健康大有幫助,也能讓記憶力更好。其次,人們在優美寧靜的自然環境中更容易保持心緒平和,對提升語文學習能力有所幫助。第三,自然環境對人的心理狀態、心理活動都有影響。當人們身處在美麗、清新的自然環境中,心情也會隨之變得愉快輕松,而人們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效率更高、學習效果更好。所以優化自然環境可間接減輕語文教學壓力,增加教師的語文教學能力和學生的高中語文學習能力。

三、 “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優化語文教學環境

(一) 學校方面的幫助方式

學校方面對高中語文教學環境的優化方式可包含,首先提供足夠各項語文教學活動的工具和原材料。其次,學校方面還要確保平常情況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教研活動的正常運行。第三,學校方面還需要根據高中語文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開展積極的高中語文教學、教研活動,保證正常的語文教學活動能順利完成。

(二) 社會方面的幫助方式

社會方面支持優化高中語文學習環境的主要工作目的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參與性和增強學生對高中語文的學習積極性。幫助方式包括,適當地提高相關的語文知識競賽、演講類活動;全社會性的國文熱潮、中國風的文化及藝術宣傳活動與民族藝術進校園活動等都能為高中語文學習環境的優化提供良性互助。

(三) 家庭方面的幫助方式

家庭方面對優化高中語文教學環境方面的支持做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家長對學生的關愛,讓學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保證學生正面情緒的持續狀態。第二,家長對學生學習狀態、學習進度等內容的關注程度也是影響高中語文教學環境的重要元素之一。第三,家庭之中親人間的鼓勵與贊揚等。

四、 大力營造最合適的高中語文學習氛圍

首先,語文這一學科本身就是一種充滿著各種人文特性、思想性和情感屬性等的學科。語文學科的這些特性決定了語文的教學活動容易受到教學環境的影響。比如,當學生處于一個學生學習勤奮、教師教學水平高超、師德高尚且整個學校都富有勃勃生機的環境之中,肯定會受到這些東西的影響產生興奮、激動等心理感受,從而增強學習興趣,營造出令人到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去。其次,高中語文的教學環境也會受到文化、文學的狀態和學生學習狀態等元素的影響。所以塑造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和嚴謹認真的文化氛圍都要注意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環境的優化,從而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的良性發展。

五、 合理優化教學雙方的心理環境

在教學條件以及教學水平相當的情況下,心理因素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影響就越發明顯。是以合理優化教師與學生的心理環境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幫助也很大。

(一) 塑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心理環境的影響深遠,不僅會對高中語文教學環境產生影響,對教學雙方的身心健康也都有所影響。是以在開展高中語文教育的優化工作時,還要注意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二) 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壓辦法

心理壓力能夠對高中語文教學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心理壓力超出了個人可承受的心理負荷程度。當人的心理崩潰時任何教育教學內容都收效甚微,高中語文同樣如此。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突然出現或者是逐步累積的心理壓力過大。二是,心理抗壓能力太差。前者可以通過減壓的方式加以改善,而后者需要加強鍛煉,逐步提升人的心理承壓能力。

(三) 及時解決不良心理的問題

心理不平衡、仇富、叛逆、暴力等多種心理問題都會成為學校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阻礙,優化高中語文教學環境需要先將這些負面、消極甚至有些病態的心理問題解決完畢。讓教師以平常心參與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學生以平常心去完成高中語文的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韓玉秋.信息化環境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優化[J].文學教育(下),2017(8).

[2]黃立婷.優化教學方式,使高中語文課堂妙趣橫生[J].求知導刊,2016(7).

作者簡介:任飛揚,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棠湖中學。

上一篇:后進村黨總支整改措施范文下一篇:胡錦濤七二三講話全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