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唯物史觀基本內涵范文

2023-09-23

唯物史觀基本內涵范文第1篇

1、哲學的基本問題及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主要內容:(1)思維和存在誰是第一性的,是思維產生存在還是存在產生思維。

(2)思維與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即思維能否正確反映存在。

根據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被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根據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認識論可劃分為可知論與不可知論兩種基本觀點。

2、量變和質變及其辯證關系是什么?

答:量變是事物的數量及其空間結構形式的變化,是在度的范圍內的變化。

質變是事物根本性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超越度的范圍內的變化。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2)量變和質變相互滲透(3)量變和質變相互轉化。

3、簡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答:(1) 理性認識依賴感性認識。這和認識來源于實踐的原理是一致的,是有認識的秩序決定的。

(2)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這是由感性認識的局限性和認識的真正任務決定的 。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滲透的。感性認識中包含有理性認識的因素,理性認識中滲透著感性認識的成分,感性認識和經驗豐富與否對事物的

4、唯心史觀的缺陷是什么?

答:唯心史觀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們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進一步考究思想動機背后的物質動因和經濟根源,因而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前提出發,把社

會歷史看成是精神發展史,根本否認社會歷史的客觀規律,根本否認人民群眾在社

會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

5、無產階級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內容是什么?

答:群眾觀點內容是: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向

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想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

群眾路線的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6、簡述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劃分及其意義。

答:不變資本(C)是資本家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

可變資本(V)是資本家用于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

區分不變資和可變資本的意義是:(1)進一步揭露了剩余價值的來源和資本主義剝

削的實質。(2)為準確計算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剩余價值率)提供了科學依

據。(3)為理解資本的有機構成、平均利潤等理論奠定了基礎。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

7、簡述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答: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資本主義生產不斷社會

化。但是資本、生產資料、勞動產品卻越來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里,使資本主義

基本矛盾越來越尖銳。

8、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為什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答: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原因是:

(1)克服了社會化在生產和私人壟斷資本之間的矛盾。

(2)國家調節經濟活動,在一定范圍內突破了私人壟斷資本單純追求眼前利益的狹隘

界限。

(3)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社會化再生產的要求。

(4)國家的干預和調節,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勞資矛盾及壟斷資本同中小資本的矛盾。

(5)通過國家出面進行國際經濟調節,使資本主義各國間的矛盾得到協調和發展

9、簡述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和動因。

答: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樣的:生產的全球化、貿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業經營

的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的動因有:(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2)跨國公司的發展。

(3)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

10、簡述列寧在新經濟政策期間的對社會主義的思考。

答:(1)把建設社會主義作為一個長期探索、不斷實踐的過程。

(2)把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條件下,利用商品、貨幣和市場發展經濟。

(4)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

11、共產主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需分配。

(2)社會關系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

(3)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12、簡述蘇聯模式的功過。

答:社會主義蘇聯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經濟制度方面,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

劃經濟模式,完全排斥市場機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過度集權的黨和國家領。

導機制。蘇聯模式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曾促進了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

和發展,推動過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確保了國防等重工業的發展,為蘇聯社會

主義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并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為蘇聯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提供

了強有力的物質和人力保障。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一模式的弊端逐漸顯露,

嚴重阻礙蘇聯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最終導致了蘇聯社會主義的解體。歷史證明:

蘇聯模式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它并不是社會主義的唯一模式。

二、辨析題:

1、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答:這種觀點是正確的。

首先,構成社會的人是從事實踐活動的人,推動社會運動的力量是千百萬人的社會

實踐活動;其次,社會生活的全部內容就是不斷進行的社會實踐;再次,實踐既是

人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也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現和本質特征。

2、凡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的都是直接經驗,是對客觀事物本質的反映。

答: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有些事對客觀事實的真實反映,有些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虛假

反映或者騙局。視覺和聽覺是感性認識,它們具有直接性、豐富性,但是它們的

缺點是直觀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的反應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經驗的基礎

上,用科學態度加以分析,上升為理性認識,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該命題夸大

了感覺在認識中的作用,將感覺與事實相混淆,在理論上容易導致主觀唯心主義。

3、“宿命論”不是英雄史觀。

答: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原因:“宿命論”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它與唯意志論構成了英雄史觀的兩種典型形態。只不過,“宿命論”把決定歷史發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種神秘的精

神力量的體現而已。

4、剩余價值的產生,既不在流通領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

答:這種觀點是正確的。

剩余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它是由雇傭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

勞動力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剩余價值不能在流通領域內產生,因為在商品流通

過程中,等價交換只是價值形式的交換,不等價交換只是對既定的總價值量的重新

分配,都不能產生剩余價值。剩余價值的產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只有在流通領域

中商品生產者之間才能發生關系,貨幣才能轉化為資本。資本家不把貨幣投入流通,

購買勞動力商品,剩余價值就無法產生,凝結了勞動者剩余勞動的商品不在市場上

銷售出去,剩余價值也不可能實現。

5、有人認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本進一步社會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權極大分

散,私人資本轉化為社會資本,這就意味著資本主義私有制會發生本質變化。

答: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資本主義私人資本轉化為社會資本是財產組織形式的變化。生產高度社會化要求資

本進一步社會化。股份公司的巨額壟斷資本仍由掌握,即股票控制額的少數金寡

頭所控制。因此,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性質不會發生質的變化。

6、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思想來源,應為他們的社會歷史觀是唯

物主義的。

答: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思想來源,被馬克思恩格斯所借鑒和

吸收,而不是由于他們的歷史觀。實際上,歷史唯物主義直到馬克思恩格斯時才

被創立,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歷史觀基本上都是唯心住,并且,正是由于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會主義,創立了

科學社會主義。

三、論述題:

1、試論述辯證否定觀的及其意義。

答:辯證否定觀的內容:

(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辯證的否定有兩個特點,一是否定式發展的環節,二是否定又是聯系的環節。

(3)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環節和聯系環節的統一,即“揚棄”;揚棄就是既克服又保

留。

辯證否定觀的意義:

(1) 堅持辯證否定觀,就要對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態度,從實際出發,進行具體分析,不加分析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錯誤的。

(2)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歷史虛無主義,有要反對全盤肯定傳統文化的復古主義。

(3)對待外國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的借鑒和吸收的態度。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國資產階級腐朽、沒落的東西;既要反。對閉關自守、盲目排外的狹隘民族主義,又要反對崇洋媚外、全盤西化的錯誤傾向。

2、怎樣理解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辯證關系?運用這一原理,說明為什么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既要堅持又要發展。

答:(1)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又稱為真理的相對性和絕對性,真理的相對性是指真理的有

條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絕對性是指真理的無條件性、絕對性。任何真理都包含

著相對性和絕對性。

(2)真理相對性和絕對性是辯證統一的:

一、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相互滲透、相互

包含的。

二、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又是辯證轉化的。

(3)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它也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它正確反映了在自然、

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是經過了160多年的實踐證實的真理,因而它具有

絕對性的一面。但是,馬克思主義并沒有窮盡一切事物及其規律,仍然需要隨著

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它又具有相對性的一面。正因為馬克思主義真理具有絕

對性,所以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又因為它具有相對性,所以我

們又必須在實踐中豐富它、發展它。

(4)馬克思主義是行動指南而不是教條。馬克思主義基本的立場、方法和觀點必須堅

持,否則就會背離馬克思主義的宗旨,但馬恩、列寧、毛澤東等人在具體歷史環

境下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各種戰略和策略)不能被當做神圣的教條,隨著時代條

件、實踐水平和認識水平的變換,馬克思主義需要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在如何

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上,我們必須反對把真理的相對性和絕對性割裂開來的傾

向,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都是錯誤的。

3、試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說明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正確性。

答:(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和狀況;生產力

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和方向;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

(2)生產關系的反作用。適合生產力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不適合生產力的

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反作用的性質取決于它是否適合生產力。

(3)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構成了兩者的矛盾運動。矛盾運動的過程是:“基本

適合----不適合----基本適合”,體現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和趨

勢。

(4)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基本的規律。它是我國經濟

體制改革的重要哲學基礎。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的某些方面、環節和具體制度的改革,是社會主義經濟制

度的自我完善。這一規律指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國的

生產力是相對落后的、多層次的,我國的生產關系應適合生產力的這種狀況;建

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公有制實現形式多樣化、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以按勞分

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層次經濟結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適應我國

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必經階段,要進一步完善它,充分發揮其作用。經濟體制改革

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

4、為什么說單純的利用價值規律的作用,并不能自動的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答: 價值規律的積極作用表現在:

(1) 自發的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 社會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從而調節生

產和流通,使生產和銷售、供給和需求保持大體平衡

(2) 自發的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商品生產者展開競爭,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的生產率‘

(3)自發的調節社會收入的分配。

但價值規律在調節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消極后果:

(1)可能導致壟斷的發生,阻礙技術的進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

(3)價值規律在自發調節社會資源在社會各生產部門的配置,可能出現比例失調的狀況,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5、如何理解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及其原因和實質。

答:當代資本主義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與

二戰以前相比,主要有以下新變化:

(1)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二戰后,資本主義所欲值得變化是:一是國家資本所有

制形成并發揮作用;二是法人資本所有制崛起并成為占主導地位的資本所有制形

式。

(2)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的變化。二戰后,隨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國家為了緩和階級

矛盾,避免社會沖突和**,先后建立并實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會福利制度,

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得到一定改變。

(3)社會階層、階級結構的變化。一是資本家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二是高

級職業經理成為大公司經營活動的實際控制者;三是知識型和服務型勞動者數量

增加,勞動方式發生變化。

(4)經濟調節機制和經濟危機的變化。

(5)政治制度的變化。一是國家行政機構的權限不斷加強;二是政治制度出現多元化

趨勢;三是重視并加強法制建設;四是改良主義政黨影響日益擴大。

原因:(1)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根本力量。

(2)爭取自身權利和利益斗爭作用是退資本主義變化的重要力量。

(3)社會主義制度初步顯示的優越性對資本主義產生了一定影響。

(4)主張改良主義的政黨對資本主義的改革,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質:(1)當代資本主義發生的變化從根本上說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資本主

義經濟規律作用的結果。

(2)當代資本主義發生的變化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基本框架內的變化,并不意味

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根本性質發生了變化。

6、試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論述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

答: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如下:

(1)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造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和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

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

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生產力一平均每年增長10的速度

高速發展,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2) 建立和完善生產資料公有制,逐步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達到共同富

裕。我國經過改革開放的長期探索,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非公

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3) 實行按勞分配的分配制度。我國經過改革開放的實踐,建立了“以按勞分

配為主題、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 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下,建立了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政權,即民民主

專政或無產階級專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5)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同時堅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

(6)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即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

唯物史觀基本內涵范文第2篇

為民、務實、清廉

中國共產黨對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要求。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再次強調。為民,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務實,即求真務實,出于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堅持重實際、鼓實勁、求實效,不圖虛名,不務虛功,扎扎實實地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決策和工作落到實處;清廉,即嚴于律己,廉潔奉公,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切實做到拒腐蝕、永不沾。 [

唯物史觀基本內涵范文第3篇

1.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我們國家的國民素質還有待提高和加強,新時期通過素質教育來實現。此知識點一方面是很直白的考查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另一方面是也會進行變相考查,比如素質教育的總目標是什么。所以各位考生要通過做題積累此知識點的不同考查形式。

2.素質教育面向的是全體學生的教育。以前的應試教育主要是面對少數的學生,忽視大多數學生,而素質教育面向的是全體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更好的接受教育。此知識點一般情況會在題干中明確體現老師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另一方面也會考查老師老師只是重視個別學生的教育就忽視了全體學生。

3.素質教育是促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應試教育下的教育目的偏重知識的傳授,而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此知識點一方面會很簡單的考查全面發展包括什么,另一方面也會考查例子反選的形式。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并不矛盾,學生的全面發展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也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此知識點一方面考查素質教育的兩個重點和核心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會考查素質教育的核心和時代精神是創新精神,同事創新精神也是現代教育和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記住此知識點,可以簡記口訣:提速個性創兩全。 1.( )是素質教育的核心。 A.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B.全面發展 C.面向全體學生 D.個性的發展

2.我們要辦“一種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兒童”,這反映了素質教育是一種( )的教育。

A.面向全體學生 B.全面發展

唯物史觀基本內涵范文第4篇

20世紀70、80年代, 西方世界爆發了經濟大危機, 政府調節“失靈”, 其弊端也充分暴露:財政赤字居高不下, 高通貨膨脹和高失業率同時并存, 社會福利政策難以為繼, 政府機構臃腫, 人浮于事, 官僚主義嚴重, 辦事效率低下, 腐敗現象頻頻發生。為了重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抑制政府干預帶來的負面影響, 西方各國掀起了一場市場化導向的公共改革浪潮, 形成了一場持續至今的新公共管理運動。 (1) 其價值導向之一便是實現由傳統“以政府為中心”的管制模式向當代“以滿足公民需求為中心”的服務行政模式的轉變。其主要特點:

(一) 放松政府管制, 擴大市場調節, 政府職能從微觀管理轉向宏觀調控。政府從無限的大政府轉變為有限政府。

(二) 大量非政府組織出現并逐漸取代政府行使部分公共管理職能, 提倡社會自治。

(三) 行政管理方式柔性化。

大量非強制性行為如行政指導、行政合同、行政給付等柔性管理方式產生并且日益占據重要地位, 強制性行政行為方式漸次退卻。

(四) 政府職能不再僅僅局限于維護社會秩序, 更要全面地為公民創造各種福利、提供完善的服務。

我國雖然沒有經歷西方的公共改革運動, 但自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 市場機制逐步健全, 計劃管理的范圍不斷縮小, 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政府放松管制, 通過培育和發展社會中介組織等措施, 逐步將權力向社會轉移, 從而使非政府組織越來越廣泛地取代政府行使公共服務的職能, 市場和社會自治的空間大大增加;在管理方式上, 政府不再只是通過命令與強制的方式達到行政目的, 而是在合法范圍內, 以為大眾提供服務為指引, 通過協商與合作, 采用權力色彩較淡和強制功能較弱的柔性管理方式完成任務, 公共管理不再是政府的唯一目標, 政府的主要任務日益轉變為為公眾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特別是在大力提倡和諧社會的當代, 服務更應成為政府的首要職能, 只有政府為人民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務, 才能不斷地促進人類的全面發展, 實現和諧社會。

我國《憲法》第27條第2款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 經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 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 接受人民的監督, 努力為人民服務。”這從根本上確立了我國行政服務的基本理念和價值訴求。

國外對行政服務的研究最早見諸法國著名公法學者萊昂·狄冀提出的“公共服務”理論, 他將國家行政的基礎確定為“公共服務”, 倡導在行政與個人或團體之間建立一種“指導與服務性”的法律關系來保障個人的福祉。 (2) 從而成為行政法乃至公法服務理念的源頭。但是, 把行政服務作為一個明確的概念和一套理論提出的, 則是德國行政法學者厄斯特·福斯多夫。他提出了“生存照顧”和“服務行政”的概念, 開啟公法學界重視行政服務之門。 (3)

我國學者對行政服務的研究最初集中于對行政法學理論基礎問題的探討。1983年, 應松年、朱維究、方彥幾位學者在《行政法學理論基礎問題初探》一文中首次提出我國行政法學理論基礎是為人民服務的論點。“為人民服務論”認為, 行政法是規范行政機關行為的法, 而社會主義國家行政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 它的唯一目的是執行人民的意志, 因此, 我國行政法學的理論基礎只能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應該是制定和執行行政管理法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任何行政管理法規都不應該違背人民的利益;某一種行政管理法規執行的如何, 歸根結底要看為人民服務的實際效果。” (4) 該說率先揭示了行政服務的本質及其對于當代行政法學的基礎意義。十多年后, 著名學者朱維究教授進一步申明了一個理念:即管理首先要依法管理好人民的公仆;進而全面規制政府的行政行為;最后在健全完善各項對人民政府的法律監督制度的基礎上確立“服務”。 (5) 這一學說對后來的一些學者產生了相當的影響, 楊海坤、關保英兩位教授指出“行政法的本質精神是為人民服務”, “在我國行政法理論基礎的主導理論尚未最終形成之前, 服務論也將成為一種較有影響的學說。”同時他們還將法治的理念與服務的精神融會貫通, 試圖尋求“政府依法律產生、政府由法律控制、政府依法律管理并為人民服務、政府對法律負責、政府與公民法律地位平等。” (6) 1995年, 崔卓蘭教授提出以服務為宗旨更正法的觀念, 認為由于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 應該改變過去那種把人當作管理標的物的傳統行政法理論。“管理需要”之說終將被“服務”為宗旨的行政法理論徹底取代, 從以“管理”為目的到以“服務”為宗旨, 需要將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融為一體, 樹立“管理即是服務”的思維模式, 不將兩者分割直至對立起來。遵行“服務為目的”的主導思想, 我國今后應更多地考慮和制定一些帶有“指導”、“協調”、“服務”、“給付”性質的行政法。 (7) 到了90年代中期, 陳泉生教授提出行政法“服務論”, 認為, 現代行政法實質上是服務行政法, 主張行政的目的不在于統治與管理, 而在于服務與授益。 (8) 此外, 我國還有學者從理念方面對行政服務進行了探討。楊建順教授指出, 21世紀的主旋律當是服務行政的展開和不斷發展。為人民服務, 是我國行政法和行政法學的出發點和價值歸宿。要確立服務行政的理念, 就要提高行政的透明度, 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 (9) 葉必豐教授則將“服務與合作”定位為行政法新的人文精神。

概而言之, 我國行政法學者對行政服務的價值定位有兩種:一種是把服務作為我國行政法學的理論基礎, 強調其行政法的學科理論基礎地位;另一種則把服務當作一種理念, 強調服務的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

二、行政服務理念的基本內涵

(一) 行政服務的涵義

什么是行政服務?有關行政服務的說法最早是由公共服務這一概念演變而來, 而且這一概念較多地出現在行政管理學領域而很少見諸行政法學領域。因此, 有關行政服務的概念在我國行政法學研究中至今還是一個新鮮事物。

關于公共服務這一概念, 中外學者均有過不同的論述, 法國學者古斯塔夫·佩澤爾認為:“公共服務就是一個公共團體所從事的、目的在于滿足普遍利益需要的各項活動。” (10) 但是, 通過這個定義, 我們無法判斷公共服務的主體有哪些, 以及公共服務的內容是什么。我國學者馬慶鈺教授認為:“公共服務主要是指由公法授權的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以及有關工商企業在純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產和供給中所承擔的職責。”11這個定義將公法、公共服務與公共物品三者相聯系, 具有三個優點:一是, 將公共服務置于公法的規范框架之下;二是, 規定了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是由公法授權的政府、非政府公共組織以及有關工商企業, 也就是公權力行使主體;三是, 將公共物品概念引入公共服務概念之中, 通過公共物品來定義公共服務。12此外, 我國學者還從不同角度對公共服務這一概念進行了論述。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公共服務主要是指政府服務的理念或者服務精神。

施雪華教授認為:應該有政府服務的理念。“這一理念要求中國政府的所有法律、規則和行為都必須貫徹服務精神和準則, 而不是單純的統治和管理。”13

2. 公共服務主要是指政府的角色。

張康之教授認為:政府角色的自覺轉變, 不僅從統治的角色改變為管理的角色, 而且要從管理的角色改變到服務的角色上來。14

3. 公共服務主要指政府的職能。李文良教授認為:服務是政府首要職能。15

上述觀點均在某方面揭示了行政服務的本質, 但他們多是從行政管理學的角度而并非行政法學的角度對行政服務這一概念進行論述, 并且對行政服務的概念并未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因此, 它們在理論意義上雖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但并非完全適用于我國的行政法學領域。

筆者認為, 行政服務就是行政主體在有關法律和政策的規定下, 以相對人的需要為目標, 依據公權力, 依法采取各種民主的方式, 通過對公共利益的集合、維護和分配, 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供的滿足其各種不同利益需要的公共產品與服務的總稱。這里的行政主體不僅指行政機關及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 而且包括各種非政府組織如各行業協會、社會中介機構等自治組織;這里的公權力不僅指擁有一定行政職權的國家公權力, 而且包括擁有一定社會自治能力的社會公權力。行政服務作為一種理念, 客觀上要求行政主體的基本精神、工作性質和行為取向完全建立在以全心全意為行政相對人服務的基礎之上以及以人為本的行政觀上, 這是必須貫徹行政過程始終的基本理念。

(二) 行政服務的特點

行政服務具有以下特點:

1. 對相對人人格尊嚴的尊重

行政服務理念下不再把行政相對方當作行政權任意支配的客體, 而是將其視為具有獨立法律人格的主體。行政主體在行政過程中必須對相對人的人格予以尊重, 承認每個人都是具有尊嚴和獨立價值的平等的道德主體。16否則, 行政行為的結果將難以被相對方所理解和認同, 行政行為的根本目的也不能順利實現。在當代, 尊重和保護人的尊嚴已成為現代法治國家的一項基本義務。例如德國《基本法》第1條規定:“人格尊嚴不可侵犯。一切國家權力皆有責任去尊敬與保護之”。我國《憲法》第38條亦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2. 以人為本, 以服務為根本理念

傳統行政以管制為主, 將政府定位為管理者, 主張政府對社會公共事務的全面管理;當代行政則以服務為主, 將政府定位為服務者, 主張政府應以公民的需求為導向, 向社會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17行政服務的人本原則有三項具體要求:第一, 它要求行政主體應當確立權利導向、利益均衡的行政服務理念, 在維護公共利益的同時也應最大限度地保護相對人的利益, 在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 應當選擇對個人利益侵害最小的方式;第二, 它要求行政主體應當提供社會救助, 關心社會弱勢群體, 在解決公民正常生存問題的基礎上實現實質上的平等;第三, 它要求行政機關和非政府組織在提供行政服務的過程中, 要尊重服務對象, 做到文明、熱情、友善、禮貌和寬容。

3. 注重參與、協商與合作

行政服務行為主要是在行政相對方的參與下, 通過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雙方的協商與合作實現的。行政主體在作出行政行為的過程中必須重視行政相對方的參與。相對方的參與不僅有利于行政主體與相對人之間的溝通與信任, 而且有助于行政主體確立和增強服務意識。相對人的參與、與行政主體之間的協商、合作, 不僅該機制本身具有民主性和正當性, 而且有利于塑造社會的民主意識、營造良好的民主氛圍, 促進意思表示及服務內容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同時, 也有利于加強公眾對行政活動的監督。參與、協商與合作是行政服務的基本方式。

4. 行政的根本職責是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行政主體的服務, 其實質就是對公共利益的集合、維護和分配。行政主體必須致力于公共利益的集合, 因為沒有一定量的公共利益的存在, 行政主體本身就無法存在;行政主體必須致力于公共利益的維護, 即保護公共利益, 組織社會成員有序地追求個人利益, 否則, 其自身同樣難以存在;行政主體也必須將公共利益予以再分配, 平衡各種社會成員的利益, 實現社會公正。這是因為, 一方面行政主體作為一種抽象的人格主體并不需要特殊利益, 另一方面國家及行政主體得以成立及存在的目的就是進行公共利益的再分配和實現社會公正。18由此可見, 服務既是一種權利又是一種根本職責和義務, 服務作為一種職責, 具有不可拋棄和轉讓的屬性。行政主體必須積極主動地向公眾提供服務。行政主體不提供服務或不主動提供人們所需要的各種服務就意味著失職。同時, 行政權作為一種服務權, 必須注重效率。在當代, 受益權日益成為行政相對人對政府的最主要權利, 為民謀福利則是行政主體最主要的任務。行政相對人受益權與行政權具有本質上的同一性。行政權要隨著社會的需要而擴展, 它的擴展是公民權利增長的需要。公民權利的增長需要擴展行政權力, 行政權力的擴展又發展和保護了公民的權益, 因為它能使社會更有效地創造資源, 而這些資源則是增加公民權益的必要條件。在授益行政中, 行政權的效率與公正是統一的。對行政相對人來講, 行政主體的授益行為有行政效率才能體現出公正。為此, 政府行為的正當性就在于高效、高質量地提供人們所需要的各種服務。

5. 服務的內容以公眾的需要為導向, 強調相對方對服務質量的滿意度

行政服務理念要求行政主體以提供服務為旨歸, 這種服務只有滿足了公眾的需要, 并有助于他們利益的實現時, 才具有實質性的績效。如果行政主體在執行社會公共職能時, 總以自我為中心, 以自我方便為出發點, 通過各種手段把社會服務強加給公民, 而公民本身卻不需要這種服務。那么, 服務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反而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19只有公眾最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行政主體提供什么服務, 怎么提供服務, 應當事先聽取公眾的意見, 以公眾的意愿作為第一價值取向, 才能保證服務行為的科學性、民主性和正當性。

(三) 行政服務的價值取向

行政服務作為一種新的理念, 必須以一定的價值取向為基礎, 必須反映和諧社會對當代公共行政的本質要求。具體而言, 行政服務的價值取向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

1. 以社會公眾為中心

這是行政服務價值取向的核心。行政權是人民為了一定的目的而從基本人權中派生出的一種權力。而由基本人權中派生出的行政權力, 只有以人民為基礎才會有生命力, 行政權只有以人民為本位, 才能夠有合法性可言。20這就要求行政主體提供行政服務時必須始終以相對人為中心, 尊重行政相對人的意志, 充分聽取相對人的意見, 切實維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2. 公正

這是行政服務價值取向的必然要求。行政主體在提供行政服務的過程中應當始終保持公正, 不得實行差別待遇, 凡符合法定條件的公民都應享受同等服務。一方面, 要在實質平等的基礎上實現形式平等。行政服務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向社會貧弱者傾斜, 以便縮小相對差距, 實現實質平等;在此基礎上, 對情況相同的公民提供同等的服務, 實現形式平等。另一方面, 要在公共服務立法平等的基礎上實現法律實施和適用上的平等。情況相同的公民應當被公法賦予同等的行政服務法律地位, 并在行政服務供給和權利救濟過程中受到平等對待。

3. 法治

法治是行政服務題中應有之意。法治不僅要求行政主體在提供行政服務過程中的職權和職責法定, 而且要求行政主體在行使職權和履行職責過程中的程序法定。特別在我國目前重實體、輕程序的法制環境下強調程序法定具有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 法治要求明確劃定公私服務的范圍。對公共服務的供給不能由政府全部包攬, 對于那些不易由政府提供的服務項目, 完全可以交給社會中介組織或其他非政府組織去完成, 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因此, 法律應當對政府和社會提供行政服務的范圍做出明確的劃分, 同時, 法治要求提供行政服務的主體、對象、內容及程序等均由法律規定, 即服務必須依法進行。

4. 公開

公開就是要求行政主體在提供行政服務的過程中, 對于行政主體的一切行政活動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并由法律規定不得公開的以外, 一律向相對人和社會公開, 以增強行政活動的透明度, 接受相對人和社會的監督。公開是公眾參與行政和監督行政的必要前提, 是行政主體公正廉潔辦事的重要保障。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暗箱操作是營造腐敗的溫床。公開還有助于實現公民的知情權, 促進公民對行政的參與。21公開主要包括行政服務活動的信息公開、過程透明與結果公開三個層次:行政服務活動的信息公開, 就是凡行政服務方面的有關信息, 特別是關系到相對人權利、義務方面的服務信息必須公開, 允許相對人查閱、摘抄和復制, 允許新聞媒體采訪、報道。過程透明, 是指行政服務活動的標準、條件、程序等一律公開, 讓相對人知曉。結果公開, 是指行政服務活動的結果必須公開, 必須通過法定方式將這一結果告知相關的當事人, 否則, 行政服務的效果將受到影響。

5.責任

責任與權力的相伴性是人類文明進展中的一種共生現象, 行政服務也不例外。如果行政主體在提供行政服務的過程中沒有責任加以約束, 那么服務就會發生異化。22行政服務過程中必須強化政府責任, 具體包括:一是必須強化政府的管理監督責任, 不能借故推卸, 否則就是失職。二是由非政府組織承擔的公共服務項目, 按照權責一致原則, 政府、市場主體、社會主體都應對各自分擔的責任負責, 并互相監督。三是政府應當更多地向公共服務對象負責, 社會公眾對公共服務的評價認可程度, 應當足以影響政府公共服務項目負責人的獎懲任免, 這樣可使政府公共服務部門更加關注改進服務, 切實對公共服務負起責任。23

6.高效

行政服務的理念要求行政主體在提供行政服務的過程中必須注重效率, 必須以最小的行政成本獲取最大的行政收益;必須以社會需求為導向, 優先提供公眾最急需的服務;必須以公眾的利益為出發點, 堅持便民原則, 最大限度地減少公民不必要的費用和支出, 以各種快捷、便利的方式提供公眾所需要的各種服務, 切實、有效地維護公眾利益。行政主體提供的行政服務如果不及時, 缺乏效率, 很可能給行政相對人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甚至是災難性的后果。例如, 行政主體向生活有困難的相對人提供撫恤金、救濟金, 如果服務不及時、到位, 很可能使相對人的基本生活失去保障, 從而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 行政服務日漸成為當代行政的重要特征, 然而, 我國行政法學對此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本文試從行政法學的角度對行政服務的涵義、特點、價值取向等方面作一全面、系統的論述。

關鍵詞:行政服務,理念,行政,基本內涵

注釋

11張康之.論政府的非管理化——關于“新公共管理”的趨勢預測[J].教學與研究, 2000 (7) .

22 陳新民.公法學札記[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1.93.

33 江必新.行政法學研究應如何回應服務型政府的實踐[J].現代法學, 2009 (1) .

44 應松年.行政法學理論基礎問題初探[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 1983 (2) .

55 朱維究.行政法的理念:服務、管理、法制監督[A].羅豪才主編.現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論[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382.

66 楊海坤, 關保英.行政法服務論的邏輯結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2:3-5.

77 崔卓蘭.行政法觀念更新試論[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95 (5) .

88 陳泉生.論現代行政法學的理論基礎[J].法制與社會發展, 1995 (5) .

99[法]古斯塔夫·佩澤爾, 廖坤明, 周潔譯.法國行政法[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2002.14.

1010 馬慶鈺.關于“公共服務”的解讀[J].中國行政管理, 2005 (2) .

1111羅豪才.現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論 (第三輯)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196.

1212謝慶奎主編.入世與政府先行[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83.

1313張康之.尋找公共行政的倫理視角[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15.

1414李文良.中國政府職能轉變問題報告[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2003.12.

1515應松年.行政程序立法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1.73.

1616崔運武, 高建華.服務行政:理念及其基本內涵[J].學術探索, 2004 (8) .

1717葉必豐.行政法的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140.

1818余敏江, 潘希.服務行政的“公民”本位及其政治哲學基礎[J].學術界, 2010 (12) .

1919葉必豐.行政法的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140.

2020石佑啟.論公共行政與行政法學范式轉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164.

2121沈榮華.論服務行政的法治架構[J].中國行政管理, 2004 (1) .

上一篇:施工安全監理月報范文下一篇:半年工作總結簡報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