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產業組織scp分析框架

2023-06-19

第一篇:產業組織scp分析框架

產業經濟學第三章產業組織(SCP分析框架)講稿

產業組織理論是運用微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廠商和市場及其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是研究企業結構與行為、市場結構與組織,以及市場與廠商相互作用和影響的一門新興應用經濟學分支。 第一節 SCP分析框架: 理論淵源與方法論特征

一、產業組織

l 產業組織理論研究產業內部各企業間的資源配置問題

l 從競爭狀態來說明產業內部企業間的資源配置是否合理,核心是產業組織間競爭與壟斷的關系

l 提問:競爭與壟斷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二、競爭機制與資源配置效率

l 長期以來,競爭機制一直被認為是市場經濟體制下解決各種經濟問題的最好方式;保護和促進競爭的政策,就成了各國經濟政策體系中的重要內容。 l 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國富論》最早論述了競爭機制促使社會福利的增加,通過“invisible hand”自發調節經濟運行。

l 從產業經濟學角度來說,這實際上隱含了產業組織理論的雛形即市場自發調節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以及這一條件下廠商的市場行為。

l 亞當·斯密認為,通過“看不見的手”的作用,能創造出一個理想的市場秩序和最優的經濟社會,由于這只無形的手的作用,人、財、物等資源會自動地從資源分配過多、價格下跌的產業向資源分配不足、價格上漲的產業轉移,同時又不斷地從經濟不善、效率低下的生產者向效率更高的生產者轉移。

l 這樣就能自然而然地達到資源在產業間和產業內企業間的合理分配,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和經濟福利的最大化。

三、規模經濟、壟斷與“馬歇爾沖突”

l 20世紀初英經濟學家馬歇爾《經濟學原理》,在薩伊的生產三要素(勞動、資本和土地)基礎上,將組織作為第四種生產要素引入經濟分析。 l 馬歇爾重點研究了內部經濟與外部經濟、規模經濟 l 規模經濟(長期平均總成本隨著產量增加而減少):

n 生產量的擴大推動生產標準化、專業化和簡單化,有利于節約資源、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n 管理費用和交易費用的節約 n 生存能力的增強

n 競爭會促使資源向效率更高的企業集中導致生產集中和企業規模擴大,從而導致壟斷因素的增強——與競爭的初衷是矛盾的 n “馬歇爾沖突”: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其結果導致市場結構中的壟斷因素不斷加強;而壟斷的形成又必然阻礙競爭機制在資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使經濟喪失活力,從而扼殺自由競爭。 n 提問:如何來解決這一問題?

? 1933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張伯倫和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羅賓遜夫人同時出版了各自的專著《壟斷競爭理論》和《不完全競爭經濟學》,提出了所謂的壟斷競爭理論。這一理論否認了要么壟斷,要么競爭這種極端又相互對立的觀點,認為在人們生活的現實生活中,通常是各種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壟斷和不同程度的競爭交織并存。

? 張伯倫和羅賓遜夫人在馬歇爾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研究。三人被奉為產業組織理論的鼻祖。

四、SCP框架的形成與方法論特征

l 此前的關于競爭的研究和論述都致力于理想中的“完全競爭” l 與現實中有一定偏差 從完全競爭到有效競爭

l 克拉克于1940年提出“有效競爭”的概念,即有利于維護競爭又有利于發揮規模經濟作用的競爭格局。政府的公共政策應成為協調兩者關系的主要方法手段 l 但克拉克并沒有解決有效競爭的評估標準和實現條件問題。

v 比較完整產業組織體系在20世紀30年代以后在美國以哈佛大學為中心形成的。 v 1938年,梅森在哈佛大學的研究小組將有效競爭的定義和條件歸納為兩類有效競爭標準: v 一類將能夠維護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的形成的條件歸為市場結構標準;

v 另一類將從市場績效角度來判斷競爭有效的標準歸為市場績效標準。這就是有效競爭標準二分法。

l 梅森有效競爭標準: ? 市場結構標準

(1)市場存在相當多的買者和賣者

(2)任何買者和賣者都不能占有市場很大份額 (3)任何買者集團和賣者集團都不存在共謀行為 (4)新企業能夠進入該市場 2.市場績效標準

(1)存在不斷改善產品和工藝過程的市場壓力 (2)價格能隨生產費用的下降向下調整

(3)生產集中在適當的有效率的規模單位進行,但未必在最低費用規模下進行 (4)沒有長期的設備能力過剩,生產能力和產品相協調 (5)可以避免銷售活動中的資源浪費

意義:不再追求不現實的完全競爭;注意從不同方面全面判斷有效競爭的標準;為理論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基礎。

l 梅森之后,貝恩(Bain)、凱維斯(Cawes)、謝勒(Scherer)等經濟學家對產業組織理論做了進一步研究將有效競爭標準從二分法擴展為三分法,即市場結構(Structure)、市場行為(Conduct)和市場績效(Performance)三方面對產業進行分析,簡稱SCP框架。

l 有效競爭標準的三分法 1.市場結構標準

(1)不存在進入和流動的人為限制

(2)存在對上市產品質量差異的價格敏感性 (3)交易者的數量符合規模經濟要求 2.市場行為標準

(1)企業之間不互相勾結(彩電業) (2)企業不使用排外性的、掠奪性的手段 (3)在推銷時不搞欺詐 (4)不存在有害的價格歧視

(5)對抗者對其他人是否會追隨其價格變動沒有完備信息

3.市場績效標準

l 利潤水平剛好足以酬報創新、效率和投資 l 質量和產量隨著消費者需求而變化 l 企業努力提高技術,推新產品、新工藝 l 沒有過度的銷售開支

l 每個企業的生產過程是有效率的

l 最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賣者得到更多的實惠 l 價格變化不會加劇周期的不穩定 SCP框架上兩個重要特征: l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場結構; l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實證研究;

因此認為有效的產業組織政策應首先著眼于形成和維護競爭的市場結構。哈佛學派的這種主張,對二戰后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反壟斷政策產生對重要影響。 第二節 SCP框架中的市場結構

n SCP框架包括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

n 市場結構決定市場的競爭和壟斷程度,從而成為影響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的基礎性因素。 n 市場結構:對市場內競爭程度及價格形成等產生戰略性影響的市場組織的特征。 n

一、市場結構的含義與基本類型

n 產業市場結構反映企業市場關系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幾種市場關系:

1、賣方(企業)之間的關系

2、買方(企業或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3、買賣雙方的關系

4、市場內現有的賣方、買方與正在進入或可能進入該市場的賣方、買方之間的關系。 n 從根本上說,市場結構反映市場競爭和壟斷關系

市場結構的影響因素 v 市場集中度 v 產品差別化

v 新企業的進入壁壘 v 市場需求的增長率 v 市場需求的價格彈性

v 短期成本結構(固定費用與可變費用的比例)

二、市場集中度 在SCP框架中,集中度是分析市場結構的首要因素,因為集中度的變化直接影響市場競爭狀態

(一)一般集中度與市場集中度

l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個國民經濟或全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最大企業(產值、人數等)所占比重。 l市場集中度:表示在特定產業或市場中,賣者或買者具有什么樣的相對的規模結構的指標。與市場中壟斷力量的形成密切有關。分為賣方和買方集中度,產業組織理論主要研究賣方集中度。

(二)衡量市場集中度的指標(絕對與相對集中度)

1、絕對集中度CRn:行業內規模最大的前幾位企業的有關數值X(產值、產量、銷售額、銷售量、職工人數、資產總額等)占整個市場或行業的份額。

公式見課本或課件

貝恩對產業壟斷和競爭類型的劃分 l 反映了企業數量和規模。 l 不足:

首先:反映的只是最大的幾個企業的總體 規模,忽略了 其余企業的規模分布情況,不全面。

其次:無法反映最大的幾個企業之間的相對情況。

再次:難以反映市場份額和產品差異程度的變化情況。 2.相對集中度

相對集中度反映產業內企業的規模分布狀況的市場集中度,常用洛侖茲曲線和基尼系數表示 v 洛侖茲曲線(lorenz curve)反映市場占有率與市場中由小企業到大企業的累計百分比之間的關系。

圖參見課本或課件

v 當所有企業的規模完全相同時,洛侖茲曲線與45度線重合。 3.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

v 洛侖茲曲線和基尼系數原是反映收入不均的一對指標,產業組織學者利用它們來反映行業內部企業規模的不均。

基尼系數:0~1變動 公式見課本或課件

=0:洛倫茲曲線與均等分布線重合,即所有企業規模完全相等

~1:企業規模分布越來越不均等 不合理性

4.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erfindahl-Hirschman(HI指數) v 公式見課本或課件

v v HHI越大,表明市場集中度越高。

完全壟斷:=1 有許多規模相同的企業時,=1/n,n趨向無窮大,HHI趨向0

與前三指標相比,有明顯的優勢:

v 第

一、包含了所有企業的規模信息,反映出行業集中度無法反映的集中度的差別。 v 第

二、“平方和”計算的放大性,對規模最大的前幾個企業的市場份額的變化反應特別敏感,能夠真實反映市場中企業之間規模的差距的大小

但收集市場上所有企業的市場份額信息,成本高。

5.EI值數:公式見課本或課件

Si- 產業中第i位企業的市場份額 HHI、 EI 共同點:都反映了市場中所有企業的規模情況,都是企業的市場份額之和。

不同點:分配給各個企業市場份額的權數不同,都對大企業分配了較高的權數,但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三)影響市場集中度的因素 v 企業規模

v 壟斷動機的影響

v 技術進步為企業擴大規模提供了條件和可能 v 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也會對企業規模產生影響 v 市場容量

1963年美國的市場集中度與利潤的關系 1963年集中度系數

R1 _Rs

0~20% 6.4%

20%~30% 9.4%

30%~40% 7.0%

40%~50% 7.0%

50%~60%

12.8%

60%以上

14.0%

v 尼達姆研究的結論:不同規模的企業利潤率差異是由成本差異造成的,企業規模差異和進入壁壘差異歸根到底反映到企業的成本水平上,從而造成企業利潤率的差異。 v 大企業的集中度系數在60%以上時,其與利潤率的相關性才非常顯著。

v 我國制造業無論采用什么指標結果表明:集中度非常低,產業組織結構高度分散,不僅導致規模經濟的喪失,而且也加劇了生產能力過剩和市場的過度競爭狀況,不利于我國產業競爭力的提高。 v

1、涵義

v

2、產品差異程度和市場結構 v

3、基本度量方法 v

4、產品差異化決策

v

5、產品差異的傳播與溝通-廣告 v

6、不同產業市場的產品差異程度

三、產品差別化

(一)產品差別化的含義

v 指企業在其提供給顧客的產品上,通過各種方法造成足以引發顧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顧客能夠把它同其他競爭性企業提供的同類產品有效的區別開來,從而達到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的目的。是一種非價格競爭手段。

v 途徑:外觀、包裝、品牌、服務、分銷渠道、廣告和促銷活動 需求的交叉彈性(產品可替代性的大小) 公式見課本或課件

θIJ_: i產品需求量對j產品價格的交叉彈性 dpi:I產品的需求變化量;pi: I產品的需求量

當j產品價格變化而i產品價格不變時,如i產品的需求量有較大變化,說明二者有較高的可替代性,也說明兩種產品的差別不大;反之,則差別較大。

收集數據難度大,所以實用性有限 (二)產品差別化的形成原因

v 產品的物理特性:包裝、款式、性能、質量、價格 v 買方的主觀印象:商標、品牌、包裝、廣告

v 銷售的地理差別:廠商與市場距離;CBD;顧客細分 v 銷售服務的差別:送貨上門、維修

產品差別化對SCP的影響

Ø 影響市場集中度,市場上規模較大的企業通過擴大產品差別化程度,可以保持或提高企業市場占有水平,從而保持或提高市場集中度。

Ø 形成市場進入壁壘,市場產品差異化程度 越高,新企業進入市場的壁壘也越高。 Ø 影響企業的價格構成

Ø 使非價格競爭更為激烈(技術、廣告)

Ø 不僅影響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還影響市場績效

(三)產品差別化的產業特征

v 根據不同產品差別化程度,可以將產業分為四類: v 高度產品差別化產業 v 中度產品差別化產業 v 輕度產品差別化產業 v 產品差別化程度可以忽略的產業

20世紀50年代美國制造業產品差異化與集中類型(貝恩)

(四)產品差別化與廣告

廣告能夠向顧客傳遞有關產品的價格質量,功能等方面信息,尤其是消費品的廣告,對顧客的購買決策有重大影響。

AD-廣告費用絕對額 SL-銷售額 植草益分類:

很高產品差別產業:AD/SL≥3.5%或AD≥20億日元

高差別產業:1%≤ AD/SL<3.5%或10億日元≤AD<20億日元 中差別產業:AD/SL<1%或AD<10億日元

Ø ⑴消費品產業

①耐用消費品 消費者購買決策較慎重,又大多不鑒別產品物理特性差異的知識和條件。這類產品的差別化程度處于中等水平到高等水平之間。

②非耐用消費品 廣告作用更顯著差別化程度更高。

Ø ⑵工業品產業

所謂工業品,就是主要以企業為銷售對象的用于生產的商品。

這類產品比較標準化和規格化,物理差異性較小,而且購買者多為企業,具備鑒別產品物理性能的知識和測式手段,偏好不強,也不易受廣告影響,所以差異化程度小。

三、進入壁壘 v 進入壁壘:當某一產業的在位廠商賺取超額利潤時,能夠阻止新廠商進入的哪些因素。 1.進入壁壘的形成原因

v 規模經濟(絕對成本優勢) v 必要資本量 v 產品差別化

v 絕對費用(專利、原料等) v 政策法律制約

2.貝恩的實證研究(20世紀50年代對美國部分產業的進入壁壘進行了分類)

v 高度進入壁壘產業:當價格比平均費用(包括平均利潤)高10%時,新企業仍難以進入的產業。農用拖拉機、卷煙、汽車和鋼筆。

v 較高進入壁壘產業:高6%~8%。鋼鐵、銅、煉油、肥皂。

v 中等和低進入壁壘產業:4%以下。橡膠輪胎、水泥、面粉、人造絲。

3.退出壁壘

v 資產專用性和沉沒成本 v 解雇費用

v 政策法律的限制

第三節 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

一、市場行為的含義

企業在市場上為實現其目標(如利潤最大、更高市場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適應市場要求不斷調整其行為的行為。主要研究寡頭壟斷型市場結構中企業的市場行為。分為競爭行為和協調行為

v 企業的價格策略 v 企業的產品策略

v 企業排擠競爭對手的策略

(一)企業的價格策略 1.企業實際定價方法

v理論上企業定價應遵循邊際原理,即按照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的原則制定價格并決定產量。

v實際上,大多數企業的實際定價方法是平均原理的成本加價定價方法,作為企業定價基礎的是平均成本和目標利潤率。公式為:

P=r(K/Xs)+C/Xs 其中,P為價格,K為資本,Xs為標準開工率下的產量,r為企業的投資利潤率,因此, r(K/Xs)為分攤到單位產品上的目標利潤,C為標準開工率下的總成本,C/Xs為標準開工率下的平均成本

(二)曲折的需求曲線 v 寡占價格一旦形成后,在生產條件沒有多大變化時,通常會保持一定時期內的基本穩定。 v 因為如果一個企業企圖通過降價爭取顧客,往往會受到競爭企業更激烈的削價報復;若企業單獨提價,競爭企業會乘機奪取市場。

v 因此企業大多趨于保持現行價格。這樣,各企業都面臨一條向下方傾斜但有一段突出部分的需求曲線,即斯威齊提出的曲折的需求曲線

曲折的需求曲線(參見圖)

v a)彎折的需求曲線

v 在A點的價位上,企業提價對手不跟; 而企業降價,則對手跟。

v 而彎折的需求曲線,形成了不連續 的邊際收益曲線。

斯威齊模型的意義:

v 對邊際成本與需求發生變化時,寡頭企業的價格不變作出了解釋。

v 邊際成本在不連續的邊際收益曲線的垂直部分范圍內變化時,價格不變,產量也不變; v 當需求變化時,企業改變產量而保持價格不變。 (二)價格的協調行為

1.卡特爾:以限制競爭、控制市場、謀求最大利潤為目的的同一產業內部獨立企業之間的協調形式。

v 按形式分為:明確協定卡特爾和秘密協定卡特爾; v 按內容分為:價格卡特爾、生產數量限制卡特爾等。 v 在許多國家一般被認為是違法的)

2007年中國方便面企業調價案例 v 2006年12月26日,“世界拉面協會中國分會”(簡稱方便面中國分會)在北京召開一屆八次峰會,研究棕櫚油和面粉漲價引起的企業成本增加問題。會議商定漲價的時間和步驟。 v 2007年4月21日,方便面中國分會在杭州召開一屆九次峰會,再次研究方便面調價日程。會議明確了調價幅度和調價時間,高價面從每包1.5元直接漲到1.7元,計劃6月1日全行業統一上調。

v 2007年7月5日,方便面中國分會又一次在北京召開價格協調會議,部分企業決定從7月26日起全面提價。7月23日,該會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公布了漲價消息,社會反響強烈。

v 有關企業按照以上會議安排,從07年6月起,相繼調高了方便面價格。平均漲幅20%,最高達40%。

v 速食食品加工企業四川白家粉絲有限公司當天向媒體發去聲明,聲稱對此“強烈反對”:“其漲價方式和漲價幅度無視消費者權益。方便面原料成本確有上升,但總成本上升不到10%。”

v 國家發改委接受社會多方投拆后調查認定:方便面中國分會多次組織、策劃、協調企業漲價的幅度、步驟、時間;印刷會議紀要在《中國面制品》雜志刊發,向全行業傳遞龍頭企業上調價格的信息;通過媒體發布方便面漲價信息,致使部分地區不明真相的群眾排隊搶購。這些行為嚴重擾亂了市場價格秩序,阻礙了企業正當競爭,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此外,方便面中國分會在被調查過程中,沒有提供完整的會議紀要文本;接受調查后,通過媒體發表不實言論,否認串通漲價事實。

v 認為方便面中國分會和相關企業的行為,違反了《價格法》第七條“經營者定價,應當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第十七條“行業組織應當遵守價格法律、法規,加強價格自律”的規定,以及國家發改委《制止價格壟斷行為暫行規定》第四條“經營者之間不得通過協議、決議或者協調等串通方式統一確定、維持或變更價格”的規定,已經構成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

v 國家發改委責令方便面中國分會立即改正錯誤;公開向社會作出正面說明,消除不良影響;宣布撤銷三次會議紀要中有關集體漲價的內容。對方便面中國分會和相關企業的串通漲價行為,國家發改委將深入調查,并依法作出進一步處理。

v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有關負責同志指出,方便面價格屬于市場調節價,企業有權自主決定。但企業調整價格的行為必須符合《價格法》規定,嚴禁由行業組織牽頭實施價格聯盟,嚴禁企業之間采取相互串通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操縱市場價格。

2.價格領導

v 支配型價格領導(支配型企業領先確定價格)

v 指針型價格領導(對行情敏感的企業領先確定并調整價格)

3.有意識的平行調整(以一定價格差進行調價,與價格領導企業價格不定在同一水平上)

(三)企業的產品策略

企業產品策略可分為兩種類型: 1.有關產品類型、款式和性能等的策略 v 企業加強技術開發的策略 v 企業確定產品變換程度的策略 v 企業確定產品更換頻率的策略 v 企業運用專利制度的策略

2.有關產品廣告宣傳和銷售服務等的策略 v 確定廣告宣傳費用和形式 v 確定銷售活動的內容與策略 v 確定銷售渠道的策略

(四)產品協調行為

? 產品競爭導致寡頭企業之間對產品策略的產品協調行為,即串謀行為。 ? 汽車車型的變換 企業排擠競爭對手的策略

v 打擊性降價(格蘭仕)

v 價格壓榨(原料等被某一企業控制)

v 排他性交易、相互購入和搭配銷售(微軟)

二、市場績效

(一)市場績效的含義

在一定的市場結構中,由一定的市場行為所形成的價格、產量、成本、利潤、產品質量和品種以及技術進步等方面的最終經濟成果。反映了在一定的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條件下市場運行的效果。

? 市場績效本身直接的描述和評價 ? 績效與結構和行為之間關系

(二)資源配置效率

現實生活中,利潤率往往偏離正常利潤率。 非正常利潤率產生的原因:

v不可預期的需求或成本變化形成的額外利潤 v新技術、新產品成功獲得的創新利潤 v在高風險領域投資獲得的風險利潤 v壟斷利潤

v由于前三種利潤都是短期的,不可能長期存在,因此如果某一產業利潤率長期超過正常特別注意率水平,一般應該認為該產業存在壟斷

(三)產業技術進步

? 關于大小企業對技術進步的貢獻有一定爭議

? 熊彼特等認為,大企業對技術進步貢獻大:技術研發需要巨額投資;需要技術積累;存在很大風險;設備建設與利用存在規模經濟

? 相反意見認為中小企業對技術進步貢獻大:競爭的市場結構有利于技術進步;大企業的壟斷限制了技術進步;中小企業也對技術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市場績效的其他方面

1.生產的相對效率(規模經濟、不經濟)

?在一些發達國家,多數產業實現了規模經濟;但也存在低效率的小規模生產;原因: ?產品差別化的影響; ?廉價勞動力的存在著 ?生產能力過剩

2.廣告費比重(有效性及合理性)

3.市場績效的綜合評價

v 美國學者謝勒曾對美國產業進行分析測算,認為市場機制未能有效發揮作用造成的損失占1966年美國GNP的6.2%,具體包括:

v 資源配置的損失1.5%(壟斷勢力導致0.9%,規制產業中價格規制導致0.6%) v 壟斷企業推動外部競爭壓力,加之內部臃腫導致的X非效率損失2.0% v 航空、宇宙產業不充分的管理費用導致0.6% v 浪費性廣告導致1.0% v 生產損失0.3% v 不合理的生產布局導致運輸費用損失0.2% v 卡特爾等協調行為導致設備過剩等損失0.6%

v 因此,為了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獲得理想的市場績效,就需要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產業組織政策),引導和干預市場結構和企業市場行為。 市場結構(環境)、行為(方式)和績效的關系

隨著產業組織理論的進展,產業組織學者不再簡單地認為結構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績效,他們發現這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是非常復雜的.

從短期:可以把市場結構看成是既定的要素,作為企業市場行為的外部環境,市場結構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市場行為,而產業內企業的市場行為又決定了績效。歸納起來:在短期內,結構從根本上制約行為,行為又直接決定了績效。

從長期:結構也在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正是企業市場行為長期作用的結果,有時績效的變化也會直接導致結構發生變化。所以,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結構、行為和績效之間是雙向的因果關系。

第二篇: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SCP分析

摘要:

2011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到達1.9億。而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已達到4.751億??梢娭袊悄苁謾C產業發展迅速。本文根據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發展狀況,以SCP分析法從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三個方面,對當前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發展狀況進行綜合闡述。并就現階段競爭激烈智能手機市場環境,給出一些相關建議。

關鍵詞:智能手機SCP分析法市場集中度進入壁壘

根據《中國手機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3年第4季度》顯示,4季度中國手機(不含水貨和山寨機)銷量為10683萬臺,環比增長4.06%,同比增長54.8%。其中,智能手機銷量為9763萬臺,整體手機市場所占比例達到91.3%。中國手機市場整體增量現階段由智能手機主導,從增長率放緩這一現象來看,智能手機市場已呈現出成熟市場的表現。圖一時2011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手機整體銷量的結構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所占的比重。手機整體銷量增長放緩,但智能手機的比重仍將有所上升。

圖1. 2011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手機整體銷量(來自易觀智庫)

在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中,有一些突出的品牌,如三星、蘋果、諾基亞。但是近年來,隨著國產手機品牌如小米、聯想、華為、中興、酷派等的迅速發展, 中國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有了較大的改變。

一、 市場結構

1.1市場集中度

市場集中度類型

圖2.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來自易觀智庫)

根據圖2.的數據顯示,排名前四的三星、聯想移動、華為、酷派的集中度(CR4)為45.89%,為寡占四型??梢苑治龀?,雖然近年來市場結構有了較大的變化,但是市場還是一定程度得集中在相對實力強、發展較快的品牌之間。

1.2產品差異

2002年,自諾基亞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機,諾基亞這一品牌就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市場份額,但是在2012年,中國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幾乎被蘋果與三星控制。加之安卓系統的升級發展,塞班系統的諾基亞逐漸走向沒落。近幾年來,國產品牌也有了較大的發展,聯想、華為、小米等,與國際品牌一同分享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國產品牌較之國際品牌,在手機硬件和服務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外,品牌效應使得蘋果、三星這些有良好口碑和較高知名度的手機品牌獲得長足發展。一些國產品牌還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資金來進行研發和產品促銷,來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1.3進入壁壘:

中國的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一直由蘋果和三星占據著,產品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國外廠商擁有成熟的技術,而國產品牌的研發創新能力要相對低得多。以低端智能手機為主導的較多國產品牌又競爭激烈,為產生規模經濟效益,主推中低檔的千元智能機。對于新的廠商想要進入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無疑要面臨較大的成本壁壘和難以逾越的核心技術和品牌壁壘。

綜上,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進入壁壘還是比較高的。

二、 市場行為

2.1價格行為

根據圖3.顯示,2013年千元手機繼續受到廣泛關注。對此,廣大國產品牌紛紛推出千元高性能手機。如小米推出的紅米,以及華為推出的榮耀3C等,一經推出就獲得廣泛的關注,而這場價格戰比拼的是低價及相對較高的性能。要想在這場價格競爭中獲得優勢,需要的不僅僅是關注度,還有廠商的成本控制和盈利模式的能力。對于一些關

注度較低的品牌來說,如果參與其中,很可能就會虧損。而蘋果、三星則繼續走高

端路線,以四千元左右的價格為主。

圖3.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產品價格區間關注比例分布

2.2非價格行為

2.2.1技術開發:

各個品牌的智能機都推出自己的新產品,蘋果除去已推出的iphone5s和iphone5c等,又將推出iphone6,而三星也推出了Galaxy系列的更高更強的新款。而國產OPPO也是推出了新型的可旋轉鏡頭的N1。眾多品牌都想在技術上有所突破,贏得更好的市場。

2.2.2營銷策略:

高端智能機推出“分期付款”模式,為自己的高價格贏得一部分市場。而千元智能機中,很多品牌效仿小米的營銷模式:(1)高調發布,大量宣傳(2)微博互動,抽獎贈送(3)饑餓營銷,限量發售(4)低廉價格,高端性能。 2.3組織協調行為

2.3.1內部協調

聯想在2014年初以29億美元從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混合并購)。其3500名員工,2000項專利,品牌和商標,和全球50多家運營商的合作關系都歸入聯想移動業務集團。這一舉措將為聯想的創新發展之路增添新的動力以及技術支持。

三、市場績效

3.1利潤率水平

主推高端智能機的蘋果和三星,無疑有著較高的利潤率。美國投資銀行Raymond James分析師塔維斯•麥克柯特(Tavis McCourt)發表投資報告稱,2013年第四季度蘋果占到全球手機市場利潤的87.4%,三星以32.2%的占比位居次席。大多數其他手機廠商仍然在虧損,這也是蘋果和三星利潤占比超過100%的原因。在中國市場,蘋果、三星這類大牌手機也保持著較高的利潤率??梢?,資源配置并不理想。

3.2行業生產能力

Gartner報告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約為3.2億臺,而2014年增長速度出現放緩,總銷量將達4.4億臺。而工信部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銷量下滑的現狀,遠比分析機構預測的更快。雖然千元智能機是是一個大的發展趨勢,但是主要的還是核心競爭力。所以,各個智能手機品牌都應積極創新,以期獲得更好更長久的發展。

四、相關建議:

一、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加強研發能力。很多國產品牌的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弱,研發投入和技術也不夠。在走中低端市場路線的同時,也應為自己的品牌提高知名度,有意識的進行產品的更新創新,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加強與通訊公司的合作。如先前的3G智能手機的推廣,由手機廠商提供機型,與通訊公司聯合,在3G的推動下,進行手機宣傳推廣和促銷。此次4G網絡的推出,也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各大手機廠商應該抓住機遇。

參考文獻:

[1]王俊豪.產業經濟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楊寒.對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SCP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2.09 [3]易觀智庫.[OL]手機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3年第四季度

[4]ZDC互聯網消費中心[OL] 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產品價格區間關注比例分布

第三篇:基于SCP范式對我國農業產業化分析

xxx

國貿xxx

內容提要:本文以產業組織理論的SCP范式基準,分析了我國的農業產業化。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農業產業化對我國的農業發展必定具有深遠影響。本文主要通過對其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的分析,指出在我國農業產業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市場結構中的市場集中度,產品差異化,進入和退出壁壘,市場行為中的市場競爭行為和市場調節行為,市場績效的利潤率和收入水平,并結合我國的農業政策,對其提供具有建設性的政策性建議,為我國的農業產業化的更好的發展和進行資源配置從而取得更好的績效。

關鍵字:農業產業化;SCP范式;政策建議

一:導言

農業產業化是指農業經營實現市場化,專業化,規?;徒M織化的過程及結果狀態。農業產業化研究是以農業生產為基礎替他與之相關的產業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所以應該以產業組織理論作為農業產業化分析框架的基礎。就目前而言,我國的農業產業化處于成長階段,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組織理論,而是應該結合我國農業發展出現的問題,對其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政策性建議。

二:SCP范式簡介

1:什么是SCP范式

SCP范式由哈佛大學的梅森和貝恩等人所創立的正統產業組織學體系,在理論上構造了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的分析框架(SCP框架)。此理論的形成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貝恩于1959年出版的《產業組織》一書中提出從市場結構推斷競爭效果的“結構---績效”模式。第二階段:謝勒在1970年出版的《產業市場結構和市場績效》中,提出了完整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的模式。經過長期的探討,他們發現這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不是單一循環的而是非常復雜的,歸納起來,在短期內是市場結構從根本上制約市場行為,市場行為又直接決定了市場績效。從長期看,市場結構也隨著時間在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正是市場行為長期對其作用的結果,有時市場績效的變化也會導致市場結構的變化,所以在長期內,三者之間是雙向的因果關系。

2:SCP范式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也不斷得到深化,西方的產業組織理論在我國也逐漸得到重視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產業組織的經典理論SCP范式的研究。近年來,我國學者也嘗試著基于SCP框架對我國的產業組織問題進行研究,并基于實際國情給予修正,使其能更好的適應我國的產業發展。本文將介紹基于SCP范式對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分析和研究。

三: 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分析

(一)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市場結構

市場結構是指市場關系的特征和形式,市場關系主要有賣方,買方,買賣雙方和市場外潛在進入者。在短期內,它決定了市場的競爭機制,進一步也決定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方式和取得的績效。羅賓遜夫人在《不完全競爭經濟學》中將市場結構分為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寡頭壟斷和壟斷競爭四種基本類型。而美國貝恩和日本植草益對市場結構進行的分類為:寡占型(CR8≥40%)和競爭型(CR8<40%),其中,對其細分又可分為極高寡占型(CR8≥70%),高中寡占型(40%

1 :市場集中度分析

市場集中度是表示在特定產業和市場中,買者或買者具有怎樣的相對的規模結構的指標,是產業組織理論考察市場結構的首要因素。衡量市場集中度的主要指標有:

行業集中度:計算公式為::CRn=∑Xi/X (i=1,2,3.....n),Xi為產業中第i位產區的農業收入總額或產值總額,X為市場中所有收入總額或產值總額,其中N通常取4或8.

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公式為:HHI=∑(Xi/X)^2=∑Si^2,其中,X表示產業市場的總規模,Xi表示產業中第i位企業的規模,S為市場占有率。HHI值越大,表示市場集中度越高。

從經營的主體分析,我國農業人口數占據著絕大數量,遠高于第二第三產業的人口數,可是,我國農業總產值占國民收入的總產值比重較低,可見以家庭為主的小單位農戶占據著我國農業生產主體的大部分,成為了我國農業生產集中度比較低的主要原因。從生產資料分析,1987年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以后,我國的農民人均土地耕種面積僅有0.5畝,隨著房地產和城市化的發展,耕地面積仍然在逐年下降,以國有耕地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的比重來計算的集中度為4%,可見,其市場集中度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產品差異化分析

所謂產品化差異是指企業在其提供的產品上,通過各種方法形成引起顧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顧客能夠把它同其他競爭性同類產品有效的區別開來,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的目的。通過產品差異化企業可以定位找到屬于自己的市場,使產業結構向著壟斷競爭發展,產品差異化主要從兩個方面對市場結構產生影響,一是影響市場集中度,二是形成市場進入壁壘。產品差異化的度量方法有:需求的交叉彈性和廣告密度。

形成差異化的原因有以下幾種:產品的本質特性,買方的第一印象,銷售的地區差異等。眾所周知,我國土地面積廣大,受不同的氣候,地形土壤和水分的影響,導致我國農業產品種類眾多,沒有幾乎完全一樣的產品,同時,市場上供給種類繁多的農產品,顧客很難區別產品的差異化,除了對價錢高質量好的產品需求旺盛外,沒有太大程度的變化。農產品的廣告宣傳力度明顯沒有工業產品和服務銷費類產品大。其次,由于政策和發展程度問題,使得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比較封閉,信息流通相對較慢,這些都容易造成產品差異化較低。

3:進入和退出壁壘分析

在影響市場結構的諸多因素中,市場進入和退出壁壘是和集中度和差異化并列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以新企業進入市場的角度考察產業內原本企業和準備進入市場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

進入壁壘的構成因素主要有:絕對成本優勢,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政策法律制度等。從絕對成本優勢可以看出,只要農民擁有土地資源和相當的勞動力,不需要太高的技術知識,所以進入市場的門檻還是相對較低的;由前分析得知,我國農產品的規模效應比較低,農戶數量比較多,造成農業市場缺乏規模經濟壁壘;我國的農業生產主要是個體農戶獨立生產,其產品的差異化基本不存在,只要擁有土地就能生產產品進入市場;政策方面,我國對農產品采取的政策比較寬松,支持和鼓勵農產品進入市場,不需要經過嚴格的限制和差別性稅收壁壘和專利壁壘等。

而市場的退出壁壘構成要素主要有:資產專用性和沉沒成本,解雇費用,政策法規的限制等。從資產專用性和沉沒成本來看,進行農業生產所需要的資產專用性雖然不是很強,但是要退出生產,變賣或者轉讓資產造成的沉沒成本還是相當高的,所以退出壁壘還是比較高的。從解雇費用來考慮,由于農戶都是獨立經營其生產,幾乎不涉及到解雇費用,所以此退出壁壘可以不多考慮。其實,最具有影響力的就是政策法規的限制。如:針對土地流轉制度的不完善,農民向城市遷移的制度障礙,迫使許多農民既不愿放棄現有工作還要守住僅有的土地才有安全感,這就造成了其退出壁壘的難度。

由于農產品的進入壁壘低退出壁壘高的特征,使得市場內原有企業的競爭比較激烈,容易形成完全競爭的市場,使得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不利于農業市場績效的提高和農民收入的提高。

(二):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市場行為

市場行為是指企業在市場上為實現其目標,而采取的為了適應市場不斷調整其行為的行為。企業的市場行為受到市場結構制約,反過來,市場行為也作用于市場結構。其中,市場行為主要有市場競爭行為和市場協調行為。

1:市場競爭行為:主要是指定價行為,廣告行為以及兼并行為。

從我國的農業發展結構來看以及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國農業市場近乎完全競爭市場,農產品的價格受市場控制,農民就是價格的既定接受者,單一農戶是無法控制農產品價格的。而且,農產品的供給需求彈性比較低,其價格很容易受到波動。除此之外,農產品的市場進入壁壘相對較低,所以其定價相對于其他工業產品要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廣告行為是企業經常采用的一種非價格競爭方式。廣告對對市場結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對產品差異的影響,對進入壁壘的影響。眾所周知,要提高產品差異的一個有效做法就是做好產品的廣告宣傳,對加大產品差異增強產品競爭力有重大影響。然后,廣告行為在一定情況下無疑會增強產品的進入壁壘,增加產品成本,使其處于成本競爭劣勢。針對農產品而言,廣告的宣傳力度必定沒有其他商品那樣大,它自身的商品屬性就決定了它不需要靠廣告行為來區別產品差異化,對其進入壁壘的影響也就相對較小。

兼并行為,是指兩個以上的企業在自愿基礎上依據法律通過訂立契約而結合成一個企業的組織調整行為。由于組織調整行為對市場關系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大,所以產業組織理論對它的研究還是很重視的。產業兼并主要體現在兩種方式:橫向兼并(水平兼并)和縱向兼并(垂直兼并)。產業兼并主要就是為了獲得規模經濟的效益,提高市場競爭力和降低市場進入壁壘。

針對農業的兼并行為無外乎兩種:一種是農民之間的協商聯合或兼并,屬于橫向兼并;第兩種就是農戶與企業或公司組織之間的聯合或兼并,屬于縱向兼并。無論哪種方式,都是為了擴大其經營規模,使經營范圍由單一轉向多元,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而僅限于小規模的兼并,合作范圍和覆蓋面發展相對較低,所以說橫向兼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縱向兼并的發展,而農戶在縱向兼并中又始終處于弱勢地位,其合法利益經常無法得到保證,所以造成縱向兼并的難度加大,使農業產業化的市場績效比較低下。

2:市場協調行為

所謂市場協調行為是指在同一個市場上的企業為了達到某些共同的目標,采取的相互協調的市場行為。其主要的協調行為主要是價格協調行為,主要形式有卡特爾和價格領導制。

卡特爾就是若干個企業為了達到穩固的壟斷市場的目的而結成的聯盟的一個組織。所謂價格領導制就是指在某一產業市場中,一家企業帶頭先改變價格,其他企業也跟著采取相應的改變價格的行動。經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農業產品的市場集中度本身就很低,光靠單一的農戶很難形成大面積的價格卡特爾和價格領導機制,所以也就不利于價格協調行為的發生。

(三):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市場績效

市場績效:在一定的市場結構中,由一定的市場行為所造成的價格,產量,成本,利潤,以及技術進步等方面的最終經濟成果,反映了在一定的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條件下的市場成果。主要從以下指標對其分析:利潤率指標,生產效率指標,和農業收入指標。

利潤率的計算公式為:R=(π-T)/E,其中π為稅前利潤,T為稅收總額,E為自有資本。產業組織理論認為,產業間是否形成了平均利潤率是衡量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是否達到最優的最基本的定量指標,所以利潤率越高,市場就越偏離完全競爭狀態,市場績效也就越顯著。根據歷年《中國統計年鑒》可知,我國農業的利潤率明顯低于工業和服務業,同時也低于各年產業的平均利潤率,表明我國農業產業化的資源利用效率比較低,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配置,造成資源浪費。

生產效率也很能反映一個產業為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率,2000年以后,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保持8%左右快速穩定的增長,然而三大產業對此的貢獻率卻差別很大,其中農業的貢獻率遠低于工業和服務業,僅占增加值的10%左右。又由于近幾年我國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所占比重也逐漸增加,而農業則有下降的趨勢,對GDP的貢獻率也隨之降低。

農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反映農村居民家庭實際收入水平的一個綜合性指標。據統計顯示,我國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近年來呈持續增長趨勢,但是根據數據顯示,2010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已擴大至1.3萬元,收入水平差距擴大至3.23:1,同時,農村內部的收入差距也擴大至7.5倍。這充分說明,農村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增長速度是落后與城鎮居民的。

四:提高農業產業化的政策建議

經過以上SCP范式對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分析,我們可以認識到我國農業產業化具有以下問題:我國農業市場的集中度比較低,農產品差異化較小,產品的進入壁壘較低而退出壁壘較高,處于完全競爭的狀態,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資源浪費,生產效率和利潤率降低。根據哈佛學派的經濟學理論來看,政府是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來調整市場結構,進而來影響市場行為,從而達到提高市場績效的目的。

第一:支持和組織規模經營,發展農村合作組織??梢酝ㄟ^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來實現農業產業化的規模效益,這樣不僅可以擴大農業生產的規模,還可以提高市場集中度,促進其市場化,組織化和專業化的經營,提高其競爭力和卡特爾及價格領導機制的生成,最終提高農民的收入。

第二:強化政府職能,運用財政,稅收和法律等手段,為農業產業化營造良好的環境。政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支持“三農”,實施補貼和幫扶農民進行農業生產;降低勞動力退出壁壘,消除農業市場完全競爭的狀態,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的配置效率。

第三:加大科學技術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投入,提高科技進步的貢獻率。這樣有助于農業由粗放型向密集型轉型,由資本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降低其生產成本,提高其生產效率和利潤率。加大科技投入還能更好的提高創新力度,有助于農業產業化的專業化,從而提高其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程廣斌. 基于SCP 范式的新疆農產品加工業產業組織實證分析[J].2010(2): 32 -38.

〖2〗丁華. 中國農業市場結構研究[D].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2008: 38.

〖3〗蘇東水. 產業經濟學[M]. 3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1-36,75-90. 〖4〗李仁方. 我國農業產業組織的效率評價[J]. 商場現代化,2007( 5) : 369-370. 〖5〗強毅.寧夏設施農業之SCP范式分析[F].寧夏:北方民族大學商學院,2011.

〖6〗侯艷良.談SCP 范式在中國的應用與新發展[F].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2010.〖7〗李強,王釗. 農業產業化: 一個分析框架[J].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2,4( 4) : 59 -63.

第四篇:煤炭行業SCP分析

煤炭行業

分析 王博文金融09

10911130108SCP

煤炭行業SCP分析

1煤炭產業的市場結構分析

1.1我國煤炭產業的市場集中度分析

(1)市場集中度的涵義。

市場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場中少數幾個最大廠商(通常市前四位或前八位)所占有的市場份額,是衡量某一市場內廠商之間市場份額的指標,反映著該市場的寡占程度。

(2)煤炭產業市場集中度指標分析。

我國煤炭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幾個時期,我們對這幾個時期的集中度指標進行分析,從中可以看出我國煤炭產業的市場集中程度的走勢。

2004-2006年,市場集中度急速上升,CR4由2003年的14.7%上升到2006年的18.1%,CR8也由2003年的12.45%升到2006年的24.80%。表明落后企業被強制性淘汰,競爭個體減少,優勢企業迅速壯大。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將加強對煤炭產業的整治力度,多家相繼出臺了很多措施,例如國家煤炭工業十一五規劃提出以煤炭基地為依托,建設大型煤炭集團,拉開了煤炭重組并購的序幕。這些煤炭集團與山東兗礦集團、中央所屬的神華集團、中煤能源集團一起,將占我國煤炭產量的60%以上。重組的目的是消除二元結構,提高產能、效率、機械化程度,增強競爭力,但目前企業集團多為行政性重組??梢灶A計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煤炭產業將形成高中型的寡占市場結構(根據植草益的分類法)。

1.2煤炭產業產品差異程度分析

(1)差異化的涵義。

產品差異是指企業在所提供的產品上,造成足以引起買者偏好的特殊性,使買者將它與其他企業提供的同類產品向相區別,以達到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利地位的目的。

(2)產業的產品差異化指標分析。

一般來講,煤炭產品的品牌、文化和功能的差異極其微略,其差異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不同煤炭企業所生產的煤炭產品本身的差別。而這些性能差異(如煤灰、發熱量、含硫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原煤的自然狀態及賦存狀況和質量,產品的品牌效應弱。二是購買者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業產品存在的差異,這是由于購買者擁有不完全信息、或煤炭企業通過加強顧客的產品忠誠度,從而使顧客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業的產品存在差異從而產生不同的偏好這是一種購買者主觀概念上的產品差別所形成的人為差異。

1.3我國煤炭產業市場壁壘分析

我們對煤炭產業的市場壁壘分析主要從進入壁壘和退出壁壘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煤炭產業的進入壁壘。

進入壁壘定義

進入壁壘,是妨礙潛在競爭對手進入某一產業的因素或障礙,其作用是增加競爭對手的進入成本,使他們與在位企業相比在競爭上處于劣勢,從而削弱競爭對手的進入動機,阻止競爭對手的進入行為。

煤炭產業的進入壁壘原分析

從我國煤炭產業的實際情況看,其進入壁壘表現較為復雜。

第一,不同時期的不同煤炭產業政策形成了不同的進入壁壘。1994年政府又提出了扶持、整頓、改造、聯合、提高的十字方針以促進鄉鎮煤礦的發展,中小煤礦的進入壁

壘進一步降低。2007年初以來,國家改變了煤炭的產業政策,一是扶大汰小;二是節能減排,抑制煤炭需求;三是提高煤炭資源的各項稅費,保證煤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第二,不同經濟類型的煤炭企業進入煤炭產業的自由程度不同。國有煤炭企業的進入壁壘高于地方、鄉鎮和個體煤炭企業。

(2)煤炭產業的退出壁壘

退出壁壘的涵義

退出壁壘是指現有企業在市場前景不好、企業業績不佳時欲退出該產業但由于各種因素的阻撓,資源不能順利轉移出去的狀況。

煤炭產業的退出壁壘分析

我國煤炭產業的退出壁壘極高,尤其國有煤礦更是如此,主要表現在:

第一,煤炭產業資產的專用性太強。首先,是固定資產的專用性強。在煤礦的固定資產中,井筒占了很大的比重(國有重點煤礦井筒要符合一定要求,造價更高),如退出煤炭生產,幾乎毫無用處,礦山的專用設備也很難改作他用,因此煤礦從煤炭生產退出轉移到其它產業的話,其轉移成本(或稱沉沒成本)太高。

第二,煤炭產業的無形退出障礙巨大一是來自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阻力。政府上各種煤礦項目就是為了增加地方收入和解決就業等問題,如果煤炭企業因經營不好或虧損嚴重要退出,主管部門尤其是地方政府無論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還是從安頓企業職工、維持社會穩定的角度考慮都會加以勸阻甚至用行政命令施加影響。

2煤炭產業的市場行為分析

我們將從三個方面(定價行為、非價格行為、自組織行為)對煤炭產業的市場行為進行分析。

2.1定價行為分析

2.1.1價格變動趨勢分析

從1997年至2003年,我國的煤炭價格的變動幅度都比較小,但是從2004年開始我國煤炭價格的上漲幅度比較大。進入2007年四季度之后,在冬季用煤高峰、節日儲備因素以及12.5山西洪洞煤礦爆炸事故之后煤礦安全治理措施的共同推動下,山西省、秦皇島等主要集散地區和重點煤炭消費企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資源不足現象,促使市場煤炭價格在短期內出現了急速上漲。

2.1.2價格變動的原因分析

(1)從2007年開始,中國煤炭定價機制已接近完全市場化。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已有50多年歷史的全國煤炭訂貨會議從2007年開始不再召開,取而代之的是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而在相關企業領會有關文件精神之后,供需雙方將進行自主銜接。

(2)下游行業需求較為旺盛,2007年全社會用電量324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42%;全國發電量325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44%。其中,火電發電量26980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82.86%,同比增長13.82%。

(3)生產成本上升。2008年,煤炭行業將迎來資源稅的改革。煤炭行業上繳的資源稅將從目前從量計征,變為從價征收。將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平均征收比率由目前的1.18%逐步提至3%。煤炭生產成本提升已成為必然趨勢。根據上述分析并結合有關專家的預測,中國煤炭的市場價格在今后兩三年可能呈現出總體平穩、略有上調的走勢,將可能出現大約20%的

上漲幅度,其中發電用煤由于取消了過去實行低于市場的計劃合同價,可能漲價幅度較大,其他行業用煤漲幅較小。

2.2自組織行為

所謂企業自組織行為是指企業在利潤沖動和競爭壓力的作用下,為適應外部各種條件的變化而自動進行的相應組織結構調整或組織創新,企業自組織行為是企業行為的核心,在產業組織理論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企業自組織是實現產業組織優化的能動力量。2007年,國家加強了對整頓小煤礦的整治力度,同時各大煤礦集團也利用這個機會兼并和整合小煤礦。例如河南鄭煤集團借國家整合煤炭資源的大好機遇,整合了43家小煤礦,這些煤礦投產后,每年新增煤炭產量1300萬噸。

3煤炭產業的市場績效分析

3.1我國煤炭產業供給能力分析

2007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產量累計完成25.23億噸,同比增加22.95億噸,同比增長9.39%。其中:國有重點煤礦原煤產量完成12.4億噸,同比增加1.21億噸,增長10.8%;國有地方煤礦原煤產量完成3.24億噸,同比增加400萬噸,增長1.3%,鄉鎮煤礦原煤產量完成9.59億噸,同比增加6700萬噸,增長7.5%。但是我國目前的煤炭產業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在冰雪災害導致南方多省電力供應紅燈頻閃的同時,全國電煤告急的緊張現實,無異于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和雨雪冰凍災害呈現的區域性特征相比,目前電煤短缺的事實和影響已在全國和全行業顯現。

3.2我國煤炭產業的產業資源配置效率

3.2.1我國現有的設備利用率和新設備的研發情況

受煤炭價格的推動,我國現有的煤炭企業均充分利用了自有的設備進行生產,據統計我國煤炭產業的設備利用率達到85%。煤化工的發展帶動了煤化工裝備行業的發展。煤化工裝備行業受市場需求的推動,同時得到了國家主管部門的重視。研制開發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已被列入今后國家大力發展的16項重大技術裝備任務之一,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的國產化是重點內容。這樣的大背景下,煤化工裝備行業在2007年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3.2.2采用新技術的情況

2007年我國煤化工行業逐步擺脫了單一引進技術的現狀,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蓬勃發展,有些技術取得全球領先地位。其中以即將實現工業化生產的神華煤直接制油技術、開工建設2000噸/年催化劑工廠的大連化物所DMTO技術、出口國外的兗礦-華東理工大學水煤漿氣化技術和12月在云南解化投產的甲醇制汽油技術為代表。2007年我國的煤化工產業受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在相關企業和各級地方政府等力量的共同推動下穩步發展。煤制油和煤制烯烴等高投入、高產出的項目即將投入生產;醇醚燃料得益于產品標準的出臺蓬勃發展;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開始取得領先優勢并出口。

政府政策下煤炭行業的SCP分析

產業政策是政府將宏觀管理深入到社會再生產過程內,按經濟發展中對資源配置結構進化的客觀規律,依據本國的國情和經濟發展階段,對國民經濟運行中的資源配置進行科學、系統

和適當的干預、介入和參與,從而達到提高國民整體的經濟效益以及實現整體協調的目的,并且尋求最大限度的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經濟政策。下面是我國煤炭行業的現狀,以及國家采取的相應對策。

一、煤炭行業的市場結構分析煤炭行業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原料為下游產業提供投入品的第一次產業,煤炭企業的產量決定了企業的規模、市場份額和市場勢力,能真正體現一個企業的產業地位和市場競爭力。同時,煤炭企業普遍存在多元化經營,如果不用原煤產量度量市場集中度,容易使得作為考察對象的市場由于界限不清而影響研究結論。從市場集中度來看,我國的煤炭市場結構屬于最松散的"原子型結構"、產品差異較小、市場的進入壁壘低退出壁壘高,非法中小煤礦居多,另外,目前中國煤炭資源與石油、天然氣、水能、新能源之間具有弱替代性,因此與煤炭相關的經濟市場(包括所有明顯影響煤炭價格的產品)的具體范圍較為精確。而且,中國煤炭市場相對獨立自給,進出口比重較小,運用市場集中度指標衡量國內生產企業的市場集中狀況是適宜的??傊?,將市場集中度指標運用于中國煤炭行業的市場結構衡量中能較好地克服指標自身局限性,得出的研究結果能較好地反映現實經濟狀況。自建國以來,國家對煤炭行業的政策可分為鼓勵生產快速增長和限制盲目生產兩種類型。在計劃經濟時期,煤炭供不應求,為保障供應,國家采取鼓勵生產快速增長的傾斜政策,但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供不應求局勢得到緩解,并轉向生產過剩,97年開始出現持續的供大于求,因此,國家對煤炭生產采取并井壓產、調整結構、平衡總量的限制性政策,以此來控制煤炭生產的盲目增產。

二、煤炭行業的市場行為分析從1997年至2003年,我國的煤炭價格的變動幅度都比較小,但是從2004年開始我國煤炭價格的上漲幅度比較大。進入2007年四季度之后,在冬季用煤高峰、節日儲備因素以及“12.5”山西洪洞煤礦爆炸事故之后煤礦安全治理措施的共同推動下,山西省、秦皇島等主要集散地區和重點煤炭消費企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資源不足現象,促使市場煤炭價格在短期內出現了急速上漲。造成上述價格變動趨勢的原因主要有:煤炭定價已接近完全市場化;下游行業的需求比較旺盛,主要是煤炭用于發電的需求增加導致;其次就是生產成本的上升。為了緩解煤炭價格的上漲趨勢,國家加強了對整頓小煤礦的整治力度,同時各大煤礦集團也利用這個機會兼并和整合小煤礦。例如河南鄭煤集團借國家整合煤炭資源的大好機遇,整合了43家小煤礦,這些煤礦投產后,每年新增煤炭產量1300萬噸。

三、煤炭行業的市場績效分析2007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產量累計完成25.23億噸,同比增加22.95億噸,同比增長9.39%。其中:國有重點煤礦原煤產量完成12.4億噸,同比增加1.21億噸,增長10.8%;國有地方煤礦原煤產量完成3.24億噸,同比增加400萬噸,增長1.3%,鄉鎮煤礦原煤產量完成9.59億噸,同比增加6700萬噸,增長7.5%。但是我國目前的煤炭產業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在冰雪災害導致南方多省電力供應紅燈頻閃的同時,全國電煤告急的緊張現實,無異于“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和雨雪冰凍災害呈現的區域性特征相比,目前電煤短缺的事實和影響已在全國和全行業顯現。受煤炭價格的推動,我國現有的煤炭企業均充分利用了自有的設備進行生產,據統計我國煤炭產業的設備利用率達到85%。煤化工的發展帶動了煤化工裝備行業的發展。煤化工裝備行業受市場需求的推動,同時得到了國家主管部門的重視。研制開發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已被列入今后國家大力發展的16項重大技術裝備任務之一,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的國產化是重點內容。這樣的大背景下,煤化工裝備行業在2007年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2007年我國煤化工行業逐步擺脫了單一引進技術的現狀,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蓬勃發展,有些技術取得全球領先地位。其中以即將實現化生產的神華煤直接制油技術、開工建設2000噸/年催化劑工廠的大連化物所DMTO技術、出口國外的兗礦-華東理工大學水煤漿氣化技術和12月在云南解化投產的甲醇制汽油技術為代表。2007年我國的煤化工產業受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在相關企業和各級地方政府等力量的共同推動下穩步發展。煤制油和煤制烯烴等高投入、高產出的項目即將投入

生產;醇醚燃料得益于產品標準的出臺蓬勃發展;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開始取得領先優勢并出口。實踐表明,國家鼓勵性煤炭行業政策的實施,對煤炭行業的告訴發展和煤炭產量的快速增長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其效果是很明顯的。煤炭行業由弱變強,由小變大,供求緊張局勢逐步緩解,滿足了國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九十年代初基本實現了煤炭總量供求平衡,中、后期就形成了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此時煤炭的供求關系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此時,則需要國家的限制性政策來調解這種經濟現象,限制產量的不斷增加,限制價格的不斷上漲。維持一定的能滿足社會需求的產量,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減少資源的浪費。

第五篇:我國鋼鐵行業的SCP范式分析

摘 要:鋼鐵工業作為基礎原材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盡管我國自1996年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在過去的20多年里我國鋼鐵行業有了很大發展,但這并不能說明我國是一個鋼鐵強國。目前我國鋼鐵企業眾多,但躋身于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只有上海寶鋼,說明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與國外其他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本文利用產業組織理論的SCP范式對我國行業進行分析,研究我國鋼鐵行業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對進一步完善其結構、優化其形象和提升其績效,增強我國鋼鐵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鋼鐵業;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

產業組織理論是以產業內部企業之間關系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其主要任務是揭示企業之間關系變化的規律及其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貝恩等西方學者在20世紀50年代末創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組織理論研究基本框架,即市場結構(structrue)制約市場行為

(Conduct)進而決定市場績效(Performance),一般簡稱為哈佛學派的SCP范式。決定市場結構的因素有市場集中度、產品差別化和行業進入退出壁壘;市場行為包括企業的價格和非價格行為,而衡量市場績效的標準則有資源配置效率,技術進步程度,規模結構效率和非效率等一系列指標

一、我國鋼鐵行業的市場結構分析

市場結構指企業在數量、市場規模、市場份額等方面形成的相互關系以及由此決定的競爭形式總和,其實質是反映了市場的競爭和壟斷程度。影響市場結構的主要因素有三個,分別是市場集中度、產品差異化和進出入壁壘。

(一)市場集中度

集中度反映了一個行業的競爭程度。集中度越大,競爭程度越高,競爭力越強,這就更容易向寡頭壟斷靠近,而鋼鐵產業一直被認為應是一個需要寡頭壟斷的行業。

據《2010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及2011年展望》介紹,2010年我國鋼鐵產量超過6億噸,占世界鋼鐵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鋼鐵大國。但盡管我國鋼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卻沒有規模和技術等均達到世界一流的大企業。目前,我國有大小鋼企1200家左右,其中大中型鋼企約70家。與國際同行相比,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明顯偏低。目前我國產能在1000萬噸的鋼鐵企業全國只有13家。按貝恩的劃分,只是屬于競爭型市場結構。同期的鋼鐵強國的CR4值:韓國76%,美國71%,日本68%,而鋼鐵產業作為一種國家的支柱產業,寡頭壟斷是技術條件和市場條件的一種客觀要求。所以說,我國的鋼鐵的市場集中度還有待提高。

(二)產品差異化

產品差異化是指同一行業內不同企業的同類產品由于質量性能、式樣、銷售服務、信息提供和消費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導致的產品間替代關系不完全性的狀況,或者說是特定企業的產品具有獨特的可以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產品相區別的特性。產品差異化決定市場集中度的水平,是影響市場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

由于我國鋼鐵的統一生產標準規定和行業自身特點,使得我國大部分企業所產鋼的質量差別較小,無法形成自身的獨特優勢以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因此,產品差異化也是一個阻礙我國鋼鐵業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進入和退出壁壘

進入障礙和退出壁壘是又一影響市場集中度的重要因素,間接促進市場結構的形成,一般認為鋼鐵業屬于寡頭壟斷行業,其正常的進入和退出壁壘都很高,以維持其高的市場集中度、利潤和國際競爭力。但是我國鋼鐵業進退壁壘機制很不完善,即進入壁壘較低而退出壁壘較高。

一方面,進入壁壘較低。由于地方政府重視當地經濟發展,而鋼鐵業作為支柱產業恰好能夠支撐當地經濟發展,并且能為當地政府提供相當一部分財政收入和促進當地就業。因此當地政府會提供一定的信貸、政策支持以促進其進入鋼鐵行業。另外鋼鐵行業在近幾年保持了相對較高的行業收益,受市場利益的驅動,大量資本不斷投入鋼鐵業。

另一方面,退出壁壘較高。首先,由于國內資本市場不健全,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的企業及其生產要素難以通過市場手段實行兼并、破產、轉移,退出鋼鐵業的沉沒成本大;其次,由于鋼鐵業從銀行進行了相當一筆借貸,企業的退出必然給銀行帶來一定的損失,而國有銀行的領導是不愿意在自己任期內出現不良信貸記錄。因此,銀行就會繼續信貸給企業以維持其生存下去;第三,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企業職工的安置問題成為企業退

出的障礙;第四,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地方政府出于保護本地經濟發展的考慮,會傾向于對這些企業施以信貸、財政、稅收等多方面的扶持,使面臨退出的企業得以繼續生存。

二、我國鋼鐵行業的市場行為分析

市場行為指企業在市場上為實現其目標而采取的適應市場要求不斷調整的戰略性行為。按照SCP理論,企業的市場行為受市場結構的制約;反過來,市場行為也會對市場結構有反作用影響和改變市場結構的狀態和特征。市場行為分為市場競爭行為和市場協調行為。

(一)市場競爭行為

1、定價行為

目前國內鋼材的定價機制是大鋼企業定價,小鋼企業跟隨,中間商(貿易商)幾乎無話語權。這種大型鋼企決定價格的機制不能真正反應鋼材的市場價格,也無法真實反映市場供需關系。若依照這種定價方式,企業用于指導投資、生產,必將造成產能失衡、供需失衡、價格暴漲暴跌。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持續至今的國內全行業虧損就是個佐證。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鋼價走勢將主要取決于市場需求變化,而不是由大型鋼企決定。

2、購并行為

企業通過購并可以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多的利潤,同時也可以減少經營的風險,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為了保護我國鋼鐵產業的產業安全,促進鋼鐵產業迅速升級,必須通過并購重組加快組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企業。為此國家專門出臺相關政策,加快促進國內鋼鐵企業的購并重組。如2007年寶鋼集團與八一鋼廠聯合重組,與邯鋼集團合資建設邯鋼新區;鞍本集團與凌鋼聯合重組,并合作建設朝陽新區;武鋼集團與昆鋼聯合重組;馬鋼集團與合鋼聯合重組;華菱集團與無錫鋼廠聯合重組;沙鋼集團與

江蘇淮鋼和永鋼、河南永新鋼廠聯合重組;建龍集團與新撫鋼聯合重組,并參股重組通鋼集團;五礦集團聯合重組營口中板廠;中鋼集團先后聯合重組吉鐵、吉炭、遵義鐵合金廠、青海鐵合金廠、洛陽耐火材料廠、邢機、衡機、西安重機;泰富集團聯合重組石鋼等,他們都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市場協調行為

主要通過價格協調。由于近年來部分企業的盲目重復建設,鋼鐵產品供大于求,企業為搶占市場,競相降價,形成惡性競爭,導致企業虧損劇增,行業效益下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成為影響當前國民經濟運行的一個嚴重問題。所以說我國鋼鐵市場競爭

行為必須堅決貫徹執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價格法》和《關于制止低價傾銷行為的規定》,對違法違規的行為要嚴肅查處;同時,要在行業內協調制訂自律價,共同遵守,共同利用市場資源,共同抵御市場風險;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市場運行情況的監管,采取果斷措施,整頓市場秩序,制止惡性競爭,為市場競爭創造一個公平公正、輕松和諧的環境。

三、我國鋼鐵行業的市場績效分析

市場績效指在一定的市場結構下,通過企業的市場行為使某一產業形成的資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狀態,是反映市場運行效率的綜合性概念。通過研究市場績效,可以判斷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程度。

(一)行業利潤

由于近幾年大宗原料價格大幅度上漲,而鋼材價格的上漲要低于原料價格的上漲,導致鋼鐵行業盈利水平不斷下降。從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利潤情況看,2007年以來銷售收入利潤率逐年下降,2007至2009年分別為7.26%,3.23%,2.46%。2010年小幅回升至2.91%,仍遠低于全國工業企業6.2%的平均水平。特別是2010年5月以來,受礦石等原燃料價格上漲,鋼材市場供大于求,鋼材價格持續低位震蕩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盈利水平逐月下降。2010年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897億元,其中實現利潤前20名企業的利潤約占83%左右,寶鋼一家利潤約占26%左右,而大多屬企業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行業盈利水平總體不容樂觀。2011年,預計粗鋼產量為6.6億噸左右,同比增長5%左右。但鐵礦石價格仍將高位運行,我國進口鐵礦石大致維持在6億噸左右。國內鋼材市場價格總體水平預計在成本的支撐下比上年有所提高。在原燃料價格高位運行與鋼材價格持續波動的雙重作用下,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仍將低于工業領域的平均水平。

(二)技術進步

2010年,全行業已基本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工作體系,形成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科技投入增加的良好格局。目前全行業在高效采選技術、鋼鐵冶煉技術、軋鋼新技術、高端產品開發、大型冶金成套裝備技術集成、節能節水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新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進步。其中,寶鋼試制成功X120管線鋼,實現電鍍鋅機組全面無鉻化生產,年產150萬噸生鐵的COREX3000熔融還原工藝裝置投產;鞍鋼繼續完善冷連軋自主集成成套工藝技術,開發成功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并在相關企業投入使用;2010年在研發和擴大生產市場需求的

短缺產品方面,船用高強度寬厚板、高強度海洋結構用鋼板、高檔汽車用板和汽車零部件用鋼、工程機械和高層建筑用高強度厚鋼板等均實現了重大的突破。

四、基于SCP范式分析的建議

鋼鐵行業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規模效益明顯,但從上述分析可知,中國鋼鐵市場的市場集中度不高,市場結構不合理,不能發揮規模經濟效益,中國鋼鐵企業在國際市場核心競爭能力明顯不足。我們應著手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我國鋼鐵業的市場結構以實現好的市場效益。

(一)加快鋼鐵企業并購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改善我國市場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提升我國鋼鐵產業的集中度,同時并購重組是一個重要的提升市場集中度的途徑,并購重組可以將企業優勢互補,提升競爭力的同時擴大企業的市場份額,即提升鋼鐵產業的集中度,進一步優化市場結構。并購重組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優勝劣汰的一種機制,可以調整產業結構,有效利用規模經濟效應。面對競爭強度很高的產業與市場,產業內企業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可以通過采用戰略并購的策略,以適當降低產業內的競爭強度,維持行業的基本利潤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使市場向本企業傾斜。

(二)加大技術投入,提升產品結構,增強產品差異化

產品差異化是影響市場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加大科技投入能切實形成企業特有品牌,進而實現產品差異化。加快技術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提升企業的設備更新水平,促進企業自主研發能力的開發,吸收一大批有經驗、有能力的科研開發人員,將科技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可以促進企業特有新產品的開發,進而增強產品差異化。

(三)轉變當地政府的經濟增長觀,優化產業進退壁壘

如前所述,我國鋼鐵業進入壁壘低、退出壁壘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當地政府的經濟增長觀和銀行領導的個人榮辱觀的問題。因此改變當地政府的經濟增長觀。不要只依靠鋼鐵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要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樣就能降低對鋼鐵業的信貸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鋼鐵業的進入壁壘,進而改善市場結構、提升市場績效和增強我國鋼鐵業的國際競爭力。

(四)推進節能減排,降低能耗,減少污染

由于國際上大宗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而鋼材價格的上漲要低于原料價格的上漲,導致鋼鐵行業運營成本上升,盈利水平不斷下降。因此,我國鋼鐵企業必須加快推進節能

減排建設,降低企業能耗,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從而增加企業利潤,整體提高我國鋼鐵行業的市場績效。

參考文獻:

[1] 苪明杰.產業經濟學[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2] 魏建新.提高我國的鋼鐵產業集中度[J],經濟管理,2007(3)

[3] 張愛華.中國鋼鐵工業集中度比較分析[J],中國鋼鐵業,2005(3)

[4] 劉東愛,王慧.跨國并購背景下我國鋼鐵企業的應對策略[J],財務與會計,2006(8)

[5] 中國鋼鐵產業進退出壁壘的分析[J] 中國經濟信息網,2007(2)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采油隊各崗位hse職責下一篇:畢業紀念冊pdf百度云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