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歐債危機論文范文

2022-05-10

想必大家在寫論文的時候都會遇到煩惱,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歐債危機論文范文(精選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們查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有人說,世界杯拯救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因為它轉移了人們的視線,同時也緩解了人們心中的恐慌。也有人說,即使沒有世界杯,歐債危機也會結束。希臘2010年全年共需借款540億美元來償還到期主權債務,而借款高峰期是4-5月,尤其是5月19日到期的120億美元債務需要償還。

第一篇:歐債危機論文范文

亞洲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及 歐債危機的比較研究

摘要:文章以亞洲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及歐債危機為研究對象,從金融危機的發展階段、爆發的原因及產生的影響等視角,比較研究了三類金融危機,以期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亞洲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歐債危機

一、三次金融危機的概述

(一)亞洲金融危機

亞洲金融危機一般指亞洲貨幣危機,此危機爆發于1997年7月,究其原因就在于貨幣,引爆點則為泰國匯率制度的轉變,其由原來的固定匯率制轉變為浮動匯率制,導致泰國的貨幣泰銖貶值。不久之后,包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及中國等在內的數個國家,逐漸淪為國際金融炒家的攻擊對象,打破了經濟在亞洲發展迅猛的現象。這場風暴最終導致一系列經濟大國處于長期的經濟低迷狀態,部分國家的政局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一般地,亞洲金融危機的演化歷程包括三個階段:首先,1997年7月,泰國匯率制度的轉變直接導致了泰銖的貶值。當時,泰銖兌美元的匯率下降17%,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及中國等數國都遭受了嚴重的影響,這場東南亞金融危機由此逐步發展成了亞洲金融風暴。其次,1998年初,新一輪的印尼金融風暴開始顯現,加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撤銷對印尼風暴的救助,使得這場風暴迅速蔓延至東南亞匯市,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數國的匯率全部處于下跌狀態,直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新伸出援手,此場風暴才得以暫時處于平靜態勢。但此期間,日本匯率持續下跌,經濟一直處于蕭條狀態,國際金融市場仍面臨灰暗形勢,亞洲金融危機還在不斷深化。最后,國際金融炒家對中國香港發起新進攻,由于當時中國實行的國際金融政策比較謹慎,導致國際金融炒家受到重創,損失慘重。同時,金融炒家轉向攻擊俄羅斯,由于俄羅斯突然改變其金融政策,國際金融炒家更是元氣大傷,甚至波及到美歐國家的匯市,導致匯市產生劇烈震蕩,直到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才逐漸平息。

(二)美國金融危機

美國金融危機一般指美國次貸危機,此危機顯現于2006年,究其原因是美國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企業基金被迫關閉、股票市場劇烈波動等。這場金融風暴席卷了更多的國家,波及面更廣,影響更為嚴重。

一般地,美國金融危機的演化歷程包括三個階段:首先,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裁員量高達54%,該公司曾是美國第二大的次級抵押貸款公司。2007年8月,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曾是美國第十大的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種種跡象表明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信用風險已經存在,并且此風暴開始向亞洲、歐洲等地蔓延。其次,2007年8月以來,美國貝爾斯登投資銀行旗下的兩支基金倒閉、法國巴黎銀行凍結了旗下的三支基金、日本瑞穗銀行損失了6億日元等一系列事件,使得各個經濟大國慘遭重創,美國金融危機越演越烈,已經逐漸演化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最后,2008年9月,美國財政部被迫接手“兩房”,即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2008年9月,曾為美國第四大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進行破產保護,同一天,美林公司被美國銀行收購。2008年9月,美國政府出面接管美國國際集團,向該集團提供了85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此場風暴摧毀了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大家紛紛改為商業銀行。

(三)歐債危機

歐債危機一般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由于美國金融危機的延續和深化,2009年以來,希臘等歐盟國家受其危機的影響引發了一系列的主權債務危機。歐債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債務遠遠超過了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加上國際評級機構降低其貸款信譽,從而引發主權債務違約風險。

一般地,歐債危機的演化歷程包括三個階段:首先,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最初爆發時,北歐冰島的主權債務問題就已經存在,隨之而來的是中東又爆發了債務危機,因國際方面及時援助,此次事件并未導致全球性的金融震蕩。其次,2009年以來,國際評級機構連連降低希臘主權信譽評級,主權債務問題越發激烈,導致歐債危機率先在希臘引爆。最后,2010年以來,歐洲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伸出援手尋求解決辦法,但也產生眾多分歧。援助希臘債務危機的方案未能及時出臺,造成危機繼續惡化,此危機更是向著“歐洲五國”希臘、葡萄牙、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延伸。

二、三次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

(一)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

首先,以“金融強盜”喬治·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金融炒家,利用金融市場上的游資,通過炒作該國的市場,進而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從而快速獲得利益。再加上亞洲部分國家不恰當的外匯政策,為引入外資,在遵循固定匯率制的同時又使得金融市場更加自由化,給各金融炒家提供了獲得暴利的機會。其次,為了繼續執行固定匯率制,一些國家利用外匯存儲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負擔加重。國家外債結構不合理,在債務負擔較重的情況下,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過重債務,這個國家將以貨幣貶值為代價。最后,透支性經濟處于高速增長狀態以及壞賬、呆賬等不良資產的持續膨脹。市場體制發展遲緩,政府過度干預,特別是干預金融貸款的投向,加上金融市場的監管松散,從而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爆發。

(二)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

首先,美國政府不合理的房地產金融政策是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導火索。美國設置“兩房”,提供住房融資,幫助國民購買房屋。在貨幣政策擴大寬松力度、資產證券化和金融產品過度創新的狀況下,“兩房”的隱性擔保一系列問題更加嚴重。其次,金融產品的過度創新拉長了交易鏈,產生更多投機行為,使得金融產品的風險越演越烈,變得更加不可預測。例如,“兩房”通過購買銀行貸款并將其轉換成債券,在市場上推行,接著投資銀行將其進行組合創新再一次出售,甚至向國際出售,導致危機波及全球。最后,加上美國貨幣政策的支持,美聯儲連連下調聯邦基金利率,促使美國民眾將自己的積蓄拿去投資,這直接造成了美國房地產泡沫的持續膨脹,直至泡沫破滅,由此引發美國金融危機。

(三)歐債危機爆發的原因

首先,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各國紛紛采取寬松政策,導致公共財政盈余無法支撐過度的舉債消費。政府增加杠桿,惡化了國家盈利能力,造成國家無法繼續承受過重的債務負擔。加上評級機構不斷下調“歐洲五國”的主權信譽評級,使該五國借入外資的利息變得更高,直接導致歐債危機更加惡化發展。其次,國家產業結構處于不平衡狀態,缺乏實體經濟,經濟發展脆弱,難以避免金融危機的影響。例如希臘的旅游業和航運業,過多的依靠于外部的需求,在金融危機的爆發下就會表現得不堪一擊。最后,對歐盟內部來講,政治制度的差別直接導致了各地經濟的發展道路不同,由此種種從而引發了歐債危機風暴。

三、三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才得以保持人民幣不被貶值。當時國際金融炒家瞄準香港,并發起金融進攻,因中國實行的金融政策較為嚴謹,并在之前就已對金融風險進行過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所以在此次亞洲金融危機中未受到正面影響,經濟和金融依然保持穩定發展狀態。美國金融危機堪稱全球性金融危機,嚴重沖擊了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此次危機對中國的主要影響在于出口外貿及金融領域,國外進口需求疲軟導致我國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減緩速度。同時,社會勞動力供給過剩導致就業壓力加重,甚至也提高了失業的可能性。最后,此危機還加大了中國匯率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風險,讓中國被迫成為國際資本的安全港。歐債危機目前來看對中國的影響時間較短且程度較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對中國出口外貿的影響,歐盟作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一旦其需求下降直接導致中國出口降低。二是對資本流動性的影響,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入中國,從而加重中國銀行的沖銷壓力。

通過比較三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本文認為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最小,其次是美國金融危機,最后是歐債危機。之所以歐債危機影響最為嚴重,是因為其暗示了歐洲將會打一場經濟調整的持久戰,既包括各個國家財政制度的調整,也包括歐洲資產價值的調整。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開始逐漸復蘇,但歐洲的經濟問題遠遠超過美國,成為最嚴重的經濟低洼地帶。歐洲國家的未來將會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致力于解決區內問題,中國政府和各企業必須高度重視此現象。

參考文獻:

[1]徐玲.亞洲金融危機的成因及其對中國的影響[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S1).

[2]陳建青,俞穎.美國次貸危機成因及影響研究綜述[J].金融發展研究,2009(08).

[3]周逢民.歐債危機成因及對我國的啟示[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2(01).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管理學院)

作者:袁雯

第二篇:歐債危機是否卷土重來

有人說,世界杯拯救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因為它轉移了人們的視線,同時也緩解了人們心中的恐慌。也有人說,即使沒有世界杯,歐債危機也會結束。希臘2010年全年共需借款540億美元來償還到期主權債務,而借款高峰期是4-5月,尤其是5月19日到期的120億美元債務需要償還。因此,在歐盟聯合IMF在5月2日決定向希臘提供最高達1100億歐元的緊急救助以及5月10日決定建立金額高達7500億歐元的天價歐洲金融穩定機制之后,雖然市場仍有余波,但歐債危機實際上已經告一段落。區區120億歐元的到期債務撬動了共達8600億歐元的應急準備金,這就是“金融創新”帶來的“杠桿效應”!

債務究竟有多大

根據歐盟統計局2010年4月22日發布的數據,2009年政府赤字和政府債務無論在歐元區16國還是在歐盟27國同2008年相比都顯著增加。歐元區16國政府赤字占GDP的百分比從2008年的2.0%增加到6.3%,而歐盟27國則從2.3%增加到6.8%。歐元區16國政府債務占GDP的百分比從2008年底的69.4%提高到2009年底的78.7%,歐盟27國則從61.6%提高到73.6%。與此同時,2009年歐元區政府支出相當于GDP的50.7%,而政府收入則為44.4%。同樣,歐盟27國的政府支出相當于GDP的50.7%,收入為44.0%。政府支出所占比例在歐盟27國和歐元區16國2009年都有所上升,而政府收入則均在下降。所有這些指標都大大超過了穩定與增長公約所規定的政府赤字不超過3%和政府債務不超過60%的要求,雖然在金融危機時期歐盟暫時放松了對這2項指標的控制。而葡萄牙、愛爾蘭、希臘、西班牙等國因主權債務狀況的惡化而被人冠稱為“歐豬四國(PIGS)”。歐盟2009年經濟增長下降4.1%,2010年的預測為增長0.7%。主權債務狀況的惡化為歐盟脆弱的經濟復蘇之路蒙上了陰影。

在金融危機波及歐洲之際,歐盟除了采取措施穩定、重振和改革金融體系之外,還于2008年12月通過了《歐洲經濟復蘇計劃》,使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來拯救陷入衰退的實體經濟。該計劃一方面重視短期措施,以刺激需求、提振信心。另一方面,該計劃還致力于促進歐洲長期經濟增長和持續繁榮。歐盟委員會通過該計劃,為各成員國協調政策、共同應對危機提供了政策框架,但具體的實施則在各成員國層面上進行。在啟動初期,該計劃預計使用金額達2000億歐元(占歐盟各國GDP總額的1.5%),其中1700億歐元來自各成員國的財政刺激措施,300億歐元來自歐盟的直接支持。到2009年春季,歐盟財政刺激實際投入總計已達4000億歐元(超過了GDP的3%)。巨額的財政刺激計劃為后來出現的政府主權債務問題提供了發育的溫床。在金融危機時代,政府花巨資拯救了受到沖擊的金融系統并刺激經濟復蘇,但隨之帶來的是政府主權債務風險的增加。那么,誰來救政府?

事實上,在財政刺激計劃還未出臺或剛出臺,就有一些歐盟成員國陷入了債務危機之中。匈牙利首當其沖。歐盟理事會2008年11月4日決定向匈牙利提供最多65億歐元的財政救助,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也分別向匈牙利提供125億歐元和10億歐元的緊急資助。整個救助金額最高可達200億歐元。拉脫維亞是第二個尋求救助的歐盟成員國,救助金額最多為75億歐元。羅馬尼亞也于2009年5月接受了一攬子國際救助方案,其中歐盟最多出資50億歐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分別提供130億和10億歐元,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共同提供10億歐元,救助總額最多也可達200億歐元。這一輪的救助對象主要是新加入歐盟的成員國,這些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到2009年剛滿20年,歷史的負擔也是這些國家陷入債務危機的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如果說,這一輪對新成員國的救助活動還沒有導致歐盟傷筋動骨的話,那么2010年初愈演愈烈的歐洲新一輪主權債務風暴則對歐洲以及歐元的穩定帶來了潛在威脅。

危機快速回放

這場由希臘政府曝料做假賬而開始在歐元區蔓延的主權債務危機,在歐盟發出3槍后(見本刊2010年第5期),未能控制住局面,反而引來更大的動蕩。這就應驗了兵家的一條金規鐵律:要么不出手,要出手就一招制勝。應該講,歐盟顯然低估了對手的實力。4月11日歐盟聯合IMF第一次出手,450億歐元救助計劃,市場不領情。5月2日第二次出手,1100億歐元,危機反而有不斷擴散到歐元區其他國家的趨勢。5月10日第三次出手,7500億。市場的恐慌情緒得到了有效控制,雖然有波動,但市場信心在不斷恢復。1個月之內連下3道令牌,這可能也是歐盟和IMF歷史上不多見的記錄。

風暴后的蕓蕓眾生相

危機過后,人們開始清理這次主權債務風暴留下的凌亂的家園,并構筑新的堡壘,以抵御新一輪風暴的襲擊。

歐盟

從制度層面上來看,歐元區制度設計的先天不足為這場債務危機的爆發埋下了隱患。歐元的誕生是歐洲一體化史上的里程碑,它標志著歐洲經濟貨幣聯盟進入了最高階段。歐洲央行代表歐元區國家實行統一的貨幣政策,但財政政策等仍歸各成員國負責。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不對稱,使得歐元區國家應對危機的整體能力受到削弱。

5月12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了經濟治理方案,以期解決本次危機中所面臨的不足。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

第一,在《穩定與增長公約》的框架下,加強對成員國的財政約束。首先,通過《穩定與趨同》計劃的整體評估,加強對公約的遵守,預防無度的財政支出;其次,要求成員國的財政框架更好地滿足歐盟財政監管;最后,加強懲罰機制,加速《穩定與增長公約》的過度懲罰機制的啟動。德國還提出了一些非常激進的懲罰手段,如取消在理事會的投票權以及實行有序的國家破產。

第二,采取措施消除歐盟內部經濟不平衡。歐盟提出加強結構調整,并且同歐盟正在制定的歐盟2020戰略有機結合起來,縮小區內競爭力差距,實現貿易平衡,確保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歐盟將會設計出一整套指標,用于發現和警告成員國嚴重的不平衡,據此提出有針對勝的國別調整計劃。

第三,深化經濟政策的協調,對成員國的預算在提交議會討論之前,先提交歐盟進行預先評估,避免再次出現又一次的危機。建立歐元區的危機解決框架,以便在出現危機時可以迅速應對,避免耽誤時機。

歐盟成員國

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國都采取財政刺激政策,這進一步加大了歐元區部分成員國的政府債務負擔。龐大的援助計劃幫助歐洲的銀行和企業渡過金融危機的難關,但隨之帶來的是財政赤字的加大、政府債務的增加。因此,削減預算赤字和政府債務以期早日返回《穩定與增長公約》所規定的指標內。

雖然歐盟各國的財政刺激計劃最晚要到2011年才能使用完畢,但有協調的退出戰略在2009年12月已得到了歐盟各國首腦們的贊同。2010年上半年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迫使歐盟一些國家修改達標時間,并采取新一輪緊縮政策。法國宣布未來3年內削減450億公共開支,意大利宣布在2011年和2012年削減240億歐元的公共開支,德國宣布未來4年內將削減816億歐元的財政開支,英國則宣布在今年削減62億英鎊的政府開支。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公布了財政開支削減計劃。

金融監管

國際金融體系缺乏監管的弊端在本次歐洲債務危機中再次被暴露無疑。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在危機中起了催化劑的作用。評級機構調低主權債務等級,市場看空造成希臘政府融資困難;評級機構借口希臘政府融資困難再次下調債務等級,市場進一步看空,希臘政府融資更加困難;在歐元區成員國準備救助希臘之際,評級機構開始調低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主權債務等級,造成市場對歐元區的恐慌,危機擴散并放大,呈螺旋型走向深淵。這種事實上的惡性循環給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救助不斷地并且大大地增加了難度,同時也給陷入主權債務危機國家的政府帶來了額外的還債成本。此外,在本次希臘債務危機引發的歐元區風暴中,信貸違約互換(CDS)成為投機者對歐元區發起一系列攻擊的主要工具,無實體信用違約互換(naked CDS)尤其是首當其沖。在本次主權債務危機中讓歐洲人切身體會到了金融體系缺乏透明度和缺乏監管所帶來的傷害。因此,歐盟制定出一套規范金融服務的計劃,其中包括最晚在7月下旬之前公布對商業銀行壓力測試的結果以減少投機性攻擊的空間,盡快通過對金融監管體系的立法并爭取在2011年初正式發揮作用,在夏季之前完成加強對另類投資基金(alternative in-vestment fund)經理人管理的立法草案,征求歐盟如何監管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的方案,征集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管理的方案,特別是怎樣采取適當措施管理賣空(short selling)和“裸”賣空(“naked”short selling)以及信貸違約互換(cDS)。

制度漏洞已經開始填補

其實,歐盟經濟在2009年第二季度已經出現衰退觸底的跡象。歐盟經濟敏感指標(ESI)自2009年4月以來連續4個月小幅回升,消費者和零售業的信息都在恢復,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產值也在回升,信貸市場從2009年初開始改善。到2009年第三季度,歐盟GDP終于出現實際增長,結束了歐盟歷史上最長也最深入的衰退。2009年10月20日歐盟經濟和金融事務理事會的決議表明,雖然復蘇之路還很脆弱,政府向經濟和金融領域提供的支持還未到中止的時機,但協調一致的“退出戰略”已經有必要開始著手安排。

2010年上半年的歐債危機攪亂了歐洲經濟復蘇的步伐,同時也給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但是,如果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經濟以及德國出口繼續保持應有的動力,它對歐洲經濟的拉動是顯而易見的。歐債危機中所涉及到的制度漏洞已經開始填補,應該說,如此規模的債務危機在近期再次發生的可能性不大。

不知道那條“國際章魚”該怎么預測?

作者:陳 新

第三篇:胡曉煉:歐債危機的多重兩難

我想從中方的觀點談一下我們怎樣看待歐洲目前的危機。首先,現在歐債危機面臨的是一個多重兩難的困局,一個極端困難的環境。多重的兩難有這么幾個:

一是緊縮和增長的矛盾。過度的消費是歐債危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緊縮是必要的。但是另外一個方面,單純的緊縮在短期內也會抑制增長,沒有增長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危機,如何平衡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兩難的困境。

二是統一貨幣和分散財政的矛盾。歐債危機暴露了歐元區目前存在著一個重大的結構問題,這就是統一的貨幣聯盟下財政聯盟的缺失,從而造成兩大宏觀政策工具協調上的困難。

三是要求歐洲中央銀行承擔更多的職責與它目前法定的單一職責之間的矛盾。目前歐洲央行唯一法定的職責就是穩定物價,但是歐債危機惡化所導致的增長失去動力、勞動力市場惡化、金融體系脆弱性等問題,都要求歐洲中央銀行承擔更多的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維護金融體系穩定的職責。

四是取悅國內選民與履行國際承諾之間的矛盾。我們看到歐洲的重債國緊縮引發了民眾的強烈不滿,而歐洲比較健康的國家,也因為要付出更多的資金參與救助,引發了選民的反對,政治家們必須在民意和國際承諾之間進行權衡。

五是銀行體系的自保和解決危機要求銀行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之間的矛盾。為了滿足新的監管要求,歐洲的銀行業需要實施大規模的去杠桿化,提高資本充足率。歐洲的銀行收縮業務去杠桿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體系實現自保,但是它對經濟復蘇的支持力度大幅度降低,所造成的矛盾也十分突出。

從以上的難題我們看到,歐債危機的解決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差錢”的問題,現在IMF和歐洲穩定基金都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籌錢,但是我認為錢是不能根本解決問題的。

歐債危機經過幾次反復愈演愈烈,這就似乎表明了歐債危機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政治博弈。

未來歐債危機如何演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相關國家的政治走向,它是一個政治博弈的結果。

歐元區各國發展的差異性和現狀的差異性造成了解決危機的難度是極大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危機需要消耗大量的政治資源、經濟資源,也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還需要進行大量根本性的改革,包括財政、金融等方面,這就需要政治家們非凡的勇氣和決斷,也需要各個方面能夠達成共識。

我們認為,目前爭論的緊縮和增長這一對矛盾,并不是一個絕對的只能二者選其一的問題,而是二者恐怕必須兼顧的一個問題。

對于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的中國,現在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錯綜復雜,目前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加大,再加上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原有的矛盾,穩定增長的任務就非常突出。

因此,現在政府已經把保持經濟更加平穩的增長作為政策的首要任務。要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最大的潛力就在于內需,需要進一步建立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這是保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的一個關鍵。就中國的金融體系來看,我們一直認為,金融要發展,同時發展要和健康共進,創新也要和防范風險并舉,在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下,防范系統性風險是防風險的底線,也是我們今后必須要堅守的原則。

最后,我們認為盡快地解決歐債危機問題,恢復歐元區和歐洲整個經濟的增長符合各方面的利益,因此,需要國際社會共同攜手應對。

中國為了克服金融危機,既有保持自身穩定增長,從而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努力,也有對歐洲進行投資等直接的貢獻。

所以,我們也希望在歐洲的層面,在領導人的層面,在商界企業家的層面,都應該從戰略的高度看待中歐關系,這樣共同努力實現共贏。

胡曉煉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訴權理論論文范文下一篇:影視動畫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