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產業協同發展規劃綱要

2023-01-01

第一篇:產業協同發展規劃綱要

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綱要

一、基礎和形勢

(一)基礎條件

新能源產業對拉動經濟增長、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新能源產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太陽能光伏、風能和生物質能發電及其相關配套產業得以迅猛發展,開發利用新能源得到世界各國普遍重視,新能源產業已從單純的開發利用,逐步向產業鏈條延伸、產業集聚、規模發展的方面邁進,并逐步成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推進力度,相關企業在核心技術、產品推廣取得了較大突破,確定了一定的市場優勢,新能源產業具備了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基礎。

1.產業基礎

我市在新能源開發利用領域起步較早,其中生物質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太陽能光伏等新能源應用技術已趨于成熟,相關企業現已初具規模。其中,長春市榮興新能源有限公司、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太陽能的應用方面有一定的積累,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發的12KW 同步太陽能跟蹤系統,面積達1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跟蹤系統,技術國內領先,并擁有多項專利。

2.資源基礎

一是具有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我市作為農業大市, 發展生物質能源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其中,每年產生的大量玉米秸稈, 至少有一半以上可用于生物質能開發和利用。二是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我市靠近全國風能資源豐富的“三北地區”,發展風電產業具有明顯的區位及資源優勢。三是我市屬于太陽能資源條件普通地帶,天氣的特點是晴天多,云量少,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間為1400—3000小時,全年輻射總量在4200—5400MJ/㎡。但是冬季嚴寒,氣溫低,輻射強度較弱。

3.技術基礎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在新能源材料與技術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礎。其中,在新型光電子器件及應用技術、高性能特種高分子材料、重點行業節能減排技術等領域確定了7個重大科技專項,集聚了新能源產業研發的專業人才隊伍。

從總體情況看,我市工業產業基礎扎實,科技資源豐富,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基礎條件較好,但與全國發達地區相比,我市新能源產業仍處起步階段,企業規模不大,產品較為單一,資金投入不多,產業鏈條不完整,新能源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同時,我市屬于能源輸入型城市,大多數以跨省輸入為主,能源供給總量不足,供給結構失衡。因此,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對我市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面臨形勢

1.國家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不斷加大政策引導力度

發展替代能源, 實現傳統能源之間、傳統能源和新能源之間的替代是解決我國能源供需瓶頸、供需結構性矛盾以及減輕環境壓力的有效途徑, 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和可持續性發展的基本保障。當前, 我國正在抓緊研究廣泛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以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 并準備加大科技投入, 加強立法, 采取稅收、政策傾斜等措施, 促進其開發和推廣。國家為了鼓勵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秸桿能源化利用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法規政策,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研究擬定新能源發展規劃,將為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指導意見。

2.我國新能源資源豐富,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資源量豐富、開發潛力大。其中,太陽能的理論資源儲量為每年23000億噸標煤;風能的資源量為3.23TW(太瓦=10億千瓦 ;小水電資源量為180GW ;生物質能的可開發潛力為3.18億噸標煤。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

面,近3年全球風力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9.2%,我國裝機容量增長速度為17.5%;2003—2005年, 我國光伏生產能力迅速增長, 截止到2005年底, 中國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400MW(兆瓦=千千瓦, 當年產量達到150MW 。2006—2007年國家實施生物質工程高技術產業化專項。一是生物能源,開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質成型燃料、工業化沼氣等生物能源產品的產業化。二是生物材料,開展以生物質為原料生產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替代石油基產品的基礎化工材料。主要包括可生物降解生物質塑料、淀粉與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共混得到的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單體及聚合物、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新型炭質吸附材料等。

3.新能源消耗比重將逐步擴大,新能源產業面臨加快發展時期

預計到201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0%,2020年達到15%,預計到2035—2040年, 這一比重將占到一次能源總量的25%以上。未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是水能、生物質能、風能和太陽能,到2020年建成水電3億千瓦、風電30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30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180萬千瓦,實現沼氣年利用550億立方米、生物質成型燃料5000萬噸。

能源產業是工業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命脈,相比傳統能源消費過程中日益顯現出的資源衰竭、環境污染等諸多矛盾,新能源以儲量大、可再生性強、清潔環保等突出優點,將是解決人類能源需求的重點方向和唯一途徑,同時新能源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緊密關聯,因此,新能源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將起到強勁的帶動引領作用,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將是搶占發展戰略高地的迫切需求。

二、目標和任務

總體思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緊緊抓住國家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突出太陽能、生物質能、風電裝備和能源存儲等四大產業,優化產業布局,建設產業基地,壯大產業規

模,完善促進產業發展的保障體系,推動新能源產業成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和未來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總體目標

到2012年,新能源工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

1.提高全市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加快發展生物質能綜合利用和風力發電,進一步優化全市能源消費結構,不斷提高能源自給能力和能源綜合利用水平,推進節能型城市建設步伐。到2012年,新能源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

2.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快建設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核心競爭力強、主業突出、行業領先的大企業(集團);骨干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自主品牌產品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形成具有區域特色和較強影響力的產業聚集區。到2012年,新能源產業占全市能源產業的比重達到20%以上。

3.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加大科技投入,基本建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推進技術進步,在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開發上取得突破。重點建設光伏、風電、生物質能領域的科技創新平臺。到2011年,全市新能源產業中新產品開發數目達到200個以上;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發經費占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生產及研發設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二)發展重點

1.太陽能光伏領域。重點發展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太陽能跟蹤轉化技術等新型技術,儲備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資料,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的產業化做準備;探索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的應用。光伏相關零部件:太陽能電池薄膜,蓄電池,充電器,控制器,轉換器,記錄儀,逆變器,監視器,支架系統,追蹤系統,太陽電纜等。

2.能源存儲領域。重點發展磷酸亞鐵鋰、鎳鈷錳酸鋰、二次電池負極材料、有機化合物材料等。

3.風力發電設備領域。重點發展風電設備如風輪、齒輪箱、發電機、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研究制造項目;小型離網風力發電機的應用;進行完整風電產業鏈設計,建立風電機組安裝公司、發展風電場總部經濟、以及風電運行與服務等配套公司。

4.生物質能領域。加快建立生物質能技術研發平臺,推進非糧生物燃料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重點利用秸稈、玉米芯等原料,采用聯合收割秸稈粉碎壓縮技術,加熱氣化,提高秸稈的產熱效率;采用生物氣化方法制取沼氣,發展循環生物系統;余料發展工業乙醇,制糖,制油等產品。

(三)預期項目

1.太陽能光伏產業重點項目。重點是開發生產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項目。

2.太陽能跟蹤系統項目。重點開發生產視日運動軌跡跟蹤、光電跟蹤、視日運動軌跡跟蹤和光電跟蹤相結合的太陽能路燈、庭院燈、景觀燈、太陽能電站等產品設備。

3.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建設總裝機容量100MWp 的太陽能熱發電廠。 4.屋頂集中供熱水推廣項目。推廣太陽能集中供熱水項目,工程技術重點是解決集熱器與建筑結合問題,解決寒冷地區防凍問題。同時要求集熱器具有承壓、防雷擊、抗風、抗冰雹等安全性能,工作壽命15年以上,為建筑物足量供應水質優良、溫度恒定在50度的生活熱水,且具有無人值守自動控制功能。

5.太陽能建筑一體化重點項目。由于我國屋頂電站尚未形成產業化鏈條,因此針對長春市的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工程,先建設示范項目,以此為今后長春市的產業化推廣帶來示范性效應。

6.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年產100億安時量電動車鋰離子動力電池;年產3萬噸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工廠;年產1.5萬噸鋰離子動力電池負極材料工廠;年產3千噸鋰離子電池電解質溶液工廠;年產1.5噸鋰子電池用膠粘劑工廠。

7.磷酸亞鐵鋰動力電池項目。到2011年建成年產5000萬Ah 磷酸亞鐵鋰動力電池產能,在磷酸亞鐵鋰動力電池中占據約25%的份額,在汽車動力電池中占據10%的市場份額。

8.高能化學動力電池項目。建設10條生產線,形成4億Ah 磷酸亞鐵鋰電池產能,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

9.鎳氫動力電池項目。到2011年公司建成年產4億Ah 鎳氫動力電池產能,在鎳氫電池中占據約50%的份額,在汽車動力電池中占據40%的市場份額。

10.風力發電設備領域項目。年產150萬千瓦風電設備制造項目。建設年生產風電設備150萬千瓦,年銷售額150億元的風電設備制造企業。

11.中小型風機項目。建設年產10MW 小型風電機組生產能力的中小型風機制造企業。

12.開發風能上網所需的配套設備項目。主要生產、加工風電逆變器、變流器等設備。擬生產功率為1.5KW 、3KW 、5KW 、10KW 、20KW —100KW 系列逆變器,是變速恒頻大型風力發電機項目中的核心設備,設計年生產能力為100萬KW 。生產適配于功率等級為600KW 、750KW 、850KW 、1MW 、1.5MW 、2MW 、2.5MW 等不同發電機組的系列變流器,設計年生產能力為1500MW 。

13.風電遙測儀器儀表制造項目。開發生產故障診斷儀器儀表2500臺/年,開發風電場生產運行管理軟件。

14.華能長春生物質熱電廠新建工程項目。新建 2 臺 15KW 供熱發電機組, 配 2 臺 75t/h 次高壓燃料秸稈鍋爐。 15.秸稈發電項目。年產 4 億度電能。 16.秸稈氣化集中供氣項目。根據用戶數量、用途及其發展潛力、資源條件 和居

民平均收入,建設不同級別的秸稈氣化集中供氣氣化站。 17. 糞便制取沼氣發電項目。在全市周邊的農牧業資源豐富的地區建立沼氣 發電站, 解決原材料供應的問題。 項目分兩階段進行, 首先建設大規模的發酵罐, 確保產生足夠的沼氣,進行國外設備的采購;其次,建設沼氣發電站。 18.玉米秸稈燃料酒精項目。利用玉米秸稈資源制取燃料酒精,技術上主要 利用可商業化的纖維素制燃料酒精技術, 緩解由于糧食漲價等因素造成的糧食制 乙醇原材料不足、成本上升等問題。 19.年產 21 萬噸生物質煤炭加工項目。 20.地源熱泵領域工業項目。利用巖土體、地表水、地下水作為冷熱源,通 過消耗電能,制取冷(熱)水或冷(熱)風的設備,熱泵機組與地能交換系統等 組成地源熱泵供暖空調系統。 21.兵裝新能源產業園項目。主要是生產風力發電整機、葉片、控制系統、 塔架等產品。生產太陽能光伏發電裝備,擬生產太陽能多晶硅片、多晶硅電池、 光伏太陽能組件、地源熱泵技術開發應用裝備產品。 22.新能源科技園項目。主要生產太陽能跟蹤系統。

三、總體部署

(一) 加強產業政策落實。 全面貫徹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和 《國 務院關于印發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國發〔2009〕11 號),對 各類投資主體研制開發新能源產業項目實行鼓勵政策,加快項目的核準、備案。 將技術先進、優勢明顯、帶動和支撐作用強的重大項目,納入全市重點項目規劃 和實施計劃,優先給予土地、信貸等支持。

(二)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資金扶持力度,主要支持光 伏并網發電電價、 光伏發電示范推廣工程,引導和鼓勵光伏企業參與國內外市場 競爭。 加大對新能源產業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

新能源企業申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技術產業化專項、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專項 和裝備制造業發展專項,積極爭取國債資金和中央預算內補助資金的支持。

(三) 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優先支持符合產業調整和振興方向的企業在境 內外上市。建立政府與金融機構溝通協調機制,搭建銀企對接合作平臺,主動向 金融機構推薦重點發展的新能源產業項目,促進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發 展風險投資,鼓勵設立創業投資、風險投資機構,開展對新能源企業的投資。

(四)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加快新能源企業的戰略性調整與重組,推動企業 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與聯合,發展一批有核心競爭力、主導產品優勢突出的大 型企業集

團。鼓勵新能源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研發機構之間組成戰略聯盟,實施 優勢互補, 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對龍頭和骨干企業跨地區重組和產業轉移項目 給予優惠政策支持。

(五) 提升國際化水平。 抓住當前國際新能源產業加速發展和布局調整的有 利時機,以提升產業層次和國際競爭力為目標,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引進一批技 術含量高、 產業規模大和帶動支撐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加強與我市高技術企業的 融合互動,積極發展上下游配套產業,努力形成新的產業鏈和經濟增長點。加大 與國外專業研發機構和專業生產企業的合作力度, 鼓勵域外制造廠商和研發機構 來我市投資辦廠和建立研發中心。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到境外投資,合理利用境外 資源,以并購、合資合作和租賃等方式開拓境外市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強化協調,建立發展新機制 建立全市新能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 由市政府領導牽頭, 市發改委、 工信局、 財政局、建委、科技局、環保局、質監局為成員單位。建立推動產業發展的綜合 協調機制, 各部門按照責任分工, 加大產業組織協調力度, 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 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共同推動我市新能源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突出規劃,強化指導,形成發展新格局 圍繞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做好重點領域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科學確定 產業園區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產業集 聚和規模發展。加強專項規劃與國家、省總體規劃的銜接,強化發展規劃的指導 性、約束性和權威性,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和以規劃為依據的績效考核制度。

(三)落實責任,強化監督,采取發展新舉措 加強監督考核, 將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逐步納入全市節 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范圍。各縣(市)區、開發區和市直有關部門要圍繞產業發 展規劃綱要提出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制定工作目標和任務,提出工作計 劃,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認真抓好各項任務的分解和落實,強化目標考核,確保 規劃目標的實現和重點任務的完成。

(四)立足創新,培育品牌,打造發展新高地 鼓勵創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平臺。支持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實 行產學研聯合, 加強新能源技術創新重點實驗室和人才隊伍建設。支持開發具有 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 重點支持高純度太陽能晶硅材料、多結非晶硅薄膜電 池和多晶硅薄膜電池的生產工藝、 太陽能發電以及地源熱泵等關鍵技術開發應用, 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打造具有國

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五)著眼合作,注重招商,拓展發展新市場 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 鼓勵企業與國際知名公司合作建設技術中心,加快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步伐, 將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 加快對資金、 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引進。 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際新能源產業博覽會、項目洽談會 和高峰論壇等活動,舉辦新能源產品展示活動,推動產業招商,引導和幫助企業 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六)加強引導,扎實推進,構筑發展新模式 建立行業協會,及時跟蹤國際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趨勢和動態,及時掌握、公 布行業發展情況和信息;引導、組織企業參與人才培訓和聯合開發。積極推動新 能源企業建立產業聯盟,完善行業應對貿易摩擦機制。自覺貫徹國家產業政策, 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有序發展。

(七)加強服務,形成合力,營造發展新環境 加強新能源產業統計和經濟形勢分析工作,把握運行規律,研究新情況、新 問題,及時發布產業發展信息,引導企業健康發展。建立推進產業發展的綠色服 務通道,優化工作流程,加大部門協調服務力度,加快項目審批進度,使重大項 目盡早投產達效。大力發展技術評估、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移、專利代

理、科技信息、投融資、人才培養、法律服務等各類中介組織,形成完整的服務 保障體系,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第二篇:益陽市船舶產業發展規劃綱要

益陽市船舶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9-2015年)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船舶制造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搶抓國內造船業向內地轉移的現實機遇,加快我市船舶產業結構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我市船舶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制定本規劃綱要。

一、發展現狀

益陽造船業起步較早,產業集中度較高,已經具備較大規模,形成一定比較優勢的產業體系。

(一)產業規??焖贁U張

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各類船舶制造企業3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家,產業工人近1萬人。2008年,全市造船企業實現總產值11億元,占全省造船業產值的80%左右,相比2004年的2億元,年均增長53%;造船能力達到20萬載重噸,相比2004年的6萬噸載重噸,年均增長35%。造船類別也由以前單一的內河船舶制造逐步拓展到沿海各類船舶制造。

(二)產業分布比較集中

產業的地域集中度較高,初步形成了沅江市、資江沿岸和南縣茅草街等產業集中區。全市36家造船企業,有23家分布在沅江市、3家在南縣茅草街鎮、7家在資江沿岸相距不到10公里范圍。占全市造船業總產值65%左右的5家規模企業也基本集中在上述三大區域。

(三)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益陽制造”已成為湖南船舶制造的品牌。益陽船舶在省內的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其中新型復合材料船艇占省內市場份額接近100%,自卸運砂船占省內市場份額達到90%。太陽鳥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是國內新型復合材料船艇最大制造商之一,被列入國家防總、海事等6家部門公務艇的定點生產基地,在全國各地設有服務網點,且產品已打入歐美市場。

(四)創新能力逐步提升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30余項。4家企業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益陽市中海船舶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絞吸式挖泥船,已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建造的工程船舶有多項被列入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并填補了國內空白。太陽鳥游艇制造有限公司采用真空導流成型新工藝生產游艇、公務艇、特種艇,其關鍵技術“多混設計、多混材料、多混工藝”已領先國內先進水平。但是,我市船舶產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與產業發展相配套的科研、設計和人才不足;大部分企業規模偏小,生產分散,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等。

二、發展思路和規劃目標

目前,益陽船舶產業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據預測,到2015年,世界平均新船需求量將達到5000萬載重噸左右,同時其產業正加速向東亞特別是中國轉移。2006年以來,國家先后出臺了《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06-2015年)》、《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中小船舶制造市場從沿海轉移到內地,0.5-2萬噸級的中小型船舶市場需求將呈持續增長的趨勢。我市造船業起步較早,產業集中度較高,已經具備較大規模,形成一定比較優勢的產業體系,具備了承接造船業轉移的客觀條件。

(一)發展思路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歷史發展機遇,堅持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和品牌化帶動,提升產業水平。以船舶工業骨干企業為龍頭,鼓勵兼并重組,整合生產資源,逐步規范企業管理,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升級和做大做強;培育和引進一批專業配套產品生產企業,完善產業鏈,提升產業附加值;加快自主創新,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船舶設計機構,加強專業人才培育,拓展產品種類;主動對接國防工業,發展高端產品,努力形成國內造船工業基

地,提高產品競爭力。

(二)規劃目標

1、生產能力穩步增長。船舶工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到2015年,造船能力達到100萬載重噸,年均增長25%以上;大力發展高附加值船舶產品,提高綜合效益,力爭實現銷售收入過100億元,年均增長35%以上。

2、研發水平顯著提高。到2015年,企業科研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超過5%。船舶研發設計實現系列化、標準化,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品牌船型,新船型、新產品研發取得新突破,常規船舶平均建造周期縮短到10個月以內,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逐年降低。

3、結構調整取得進展。重點發展中海船舶、太陽鳥游艇、金瀚船舶等3家造船企業。到2015年,培育3家以上產值過10億元、8家以上產值過5億元的造船企業和2家以上產值過3億元的船舶配套產品生產企業。游艇、工程船舶、運輸船舶等主導產品省內市場占有率80%以上。創建“太陽鳥”國際知名品牌,整合培育3個以上國內知名品牌。擁有上市船舶制造企業1家以上。

4、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建成益陽船舶制造工業園等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船舶產業園區,并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船用設備專業化生產企業,船舶造修技術和配套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形成船舶上、下游產業配套協調發展體系,建成環洞庭湖船舶產業集群和國內最大游艇制造基地。

三、主要任務

(一)合理規劃產業布局

依托洞庭湖和資江流域豐富的灘涂、岸線資源,突出以沅江建設益陽船舶制造產業園為重點,以南縣茅草街鎮、桃江縣牛潭河鎮、資江沿岸合適灘涂等生產基地為輔,構建“一園多點”的產業布局。

(二)穩定船舶企業生產

采取有效措施,支持船舶企業和航運企業按期履行合同,積極應對推遲接船、撤單、棄船等經營風險。指導船舶企業加強生產管理,合理安排生產計劃,確保造船質量和進度,保持生產連續性。加強統計和調度,幫助企業增強市場分析和預測能力。

(三)支持企業兼并重組

支持船舶企業尤其是重點船舶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推動與上下游企業組成戰略聯盟,相互支持,共同發展。引導船舶企業調整產品結構,發展中間產品制造、特種船舶制造等業務,開拓非船產品市場。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并購國內外知名船用配套設備企業、研發機構和營銷網絡。

(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支持船舶產品優化升級,提高工程船、特種工作船、內河及沿海運輸船、新型復合材料船舶的設計開發能力,加強新型高性能復合材料、高能效船艇推進器和新船型、新產品研發,加快鋼質船舶建造先進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支持節能環保效果顯著以及產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船舶及配套產品的技術改造。

(五)積極發展修船和船舶配套產品生產

延伸船舶產業鏈條,支持船舶企業開發新的產品,引進新的企業發展船舶上、下游產業和開展配套服務。鼓勵造船企業利用現有造船設施開展修船業務。加強修船技術研究,增強大型船舶、特種船舶修理和改裝能力。規范發展綠色拆船業,實行定點拆解。同時,鼓勵開發船用產品,大力發展船舶配套產品。

(六)加強船舶企業管理

引導船舶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內部改革,推進管理信息化,全面提高科學決策和管理水平;推廣節能節材新技術、新工藝,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鋼材利用率,降低能耗物耗;

加強合同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控制財務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和防范市場風險的能力;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強化職工培訓,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需要。

四、政策措施

(一)積極落實國家及省船舶產業政策

要落實國家、省、市船舶制造業調整、振興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及投資方向,加強造船工業重點項目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在項目、資金上的支持。

(二)加大生產經營信貸融資支持

要創造良好的信貸融資環境。各相關銀行對船舶企業在建船舶和有效合同所需的流動資金貸款要確保按期到位;對船東推遲接船的,要適當給予船舶企業貸款展期支持;對信譽良好的船東和船舶企業要及時開具付款和還款保函;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對在建船舶實行抵押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船舶企業上市融資。

(三)加大財稅扶持力度

要加大財政投入。在新型工業化引導資金中安排部分專項資金,支持建立船舶產業研發、設計機構和人才的培養、引進。盡快制定和規范船舶企業稅費管理辦法,采取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四)加快產業園區發展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高起點規劃建設,加快船舶產業園區發展。要充分利用益陽獲批“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益陽船舶制造產業基地”這一重要平臺,積極開發申報項目,支持船舶企業加快發展;指導做好園區建設規劃;研究制定灘涂、岸線等造船用地管理辦法,采取征用、租賃和臨時借用等形式,確保園區和項目建設用地。要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港口、航道建設,不斷提高船舶通行能力,同時要建設好通往園區的道路;加快園區道路、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搞好電力設施建設,確保企業生產和園區發展用電;做好通信設施建設,通過網絡加強生產經營管理與控制,提升船舶產業信息化水平。要通過加快園區規劃建設,完善船舶產業發展平臺,充分發揮產業園區的集聚效應,促進現有船舶企業進一步壯大生產規模,同時吸引新的船舶企業和產業項目落戶園區。

(五)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

勞動人事部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多方位培養和引進人才,特別要注重引進國外優秀專業人才。要組織船舶及配套企業外出招聘人才,廣開渠道引進船舶企業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加強船舶工業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充分利用我市高職院校資源,培養船舶設計、制造、生產管理等人才,在人才總量、結構和素質上適應我市船舶基地發展的需要;積極扶持建立一批船舶電焊工、裝配工、機電安裝工等技術工人的培訓基地。

(六)不斷加強行業管理

要加強船舶企業的管理,依法規范船舶產業的發展。市推進船舶工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要加強對船舶工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要引導建立行業協會,重點支持成立鋼質船舶建造和新型復合材料快艇生產兩個行業協會組織,為企業提供有效服務,維護公開有序的市場環境。盡快做好和完善船舶企業生產資質認證和工商、稅務登記,逐步規范企業行為,加強船舶產品的檢測檢驗,確保產品質量。

(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要將船舶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結合起來。積極組織開展船舶產業招商活動,集中引進一批具有專利技術、品牌優勢和產業帶動能力強的重點企業來益陽投資,加快提升益陽船舶產業的競爭力。著力引進船舶設計研發機構,支持國內外海事大學(船舶學院)、科研院所等來我市合作辦

學,建立實訓基地。

(八)創造優良的發展環境

要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主動服務船舶產業發展。建立重點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協調解決各類問題,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圍繞創業輔導、信用擔保、人才培養、投資融資、信息服務、市場開拓、管理咨詢等方面,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健全服務體系,支持民營造船企業做大做強。要統籌造船工業與橋梁、水利等相關建設,尤其是要考慮船舶大型化發展的需要,本市轄區內新建橋梁、大壩等水上設施時,要保證通航凈空高度和寬度。要認真執行《益陽市優化經濟發展“十不準”》和《益陽市規范涉企檢查行為辦法(試行)》等相關規定,實行船舶企業檢查準入制,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生產秩序。要注重聯防聯管,加大執法力度,加強船舶企業周邊環境整治。

五、規劃實施

(一)科學規劃,分步實施

按照“規劃先行,配套跟進,分步實施”的原則,我市船舶產業發展分三個階段推進。

第一階段:從2009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主要任務是編制規劃、規范管理。

相關市直部門要按照分工,盡快完成船舶產業規劃,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盡快啟動園區建設規劃,同時開始基礎設施建設;成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逐步規范市場秩序;搞好企業工商登記和資質認證,逐步規范企業行為;實行對船舶企業檢查準入制;開展船舶企業周邊環境集中整治行動。

第二階段:從2010年至2012年,主要任務是穩步發展、調整結構。

船舶企業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實現產值年均增幅30%以上;完成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一園多點”產業布局基本形成;船舶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引導中海船舶、太陽鳥游艇、金瀚船舶、先權船舶、桃花江游艇、清水塘造船廠等重點企業做大做強;支持太陽鳥游艇制造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爭取到2011年成為中國游艇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同時,引導船舶企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船舶研發設計能力,引進船舶設計研發機構1家以上,組建3-4家船舶技術咨詢服務公司。

第三階段:從2013年至2015年,主要任務是打造品牌、形成集群。

創建“太陽鳥”國際知名品牌,整合培育3個以上國內知名品牌;游艇、工程船舶、運輸船舶等主導產品省內市場占有率80%以上,國內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建成環洞庭湖船舶產業集群和國內最大游艇制造基地。

(二)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成立益陽市推進船舶工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由市委、市人民政府領導掛帥,成員由市地方海事局、市發改委、市經委、市財政局、市交通局、市環保局、市農村辦、市水利局、市經濟合作局、市科技局、市統計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工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益陽電業局、電信益陽分公司、人民銀行益陽市中心支行和各銀行機構以及相關區縣(市)政府(管委會)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市地方海事局。市地方海事局作為船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代行市船舶產業行業主管部門職責,要加強與省船舶產業主管部門的聯系,認真做好船舶產業發展的指導、協調和管理;加強對船舶行業協會工作的指導,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加強行業管理、行業自律和促進產業發展方面的作用。

有關區縣(市)也要成立船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及其工作機構,落實工作力量。要按照本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確保本規劃順利實施。

第三篇:全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規劃綱要

全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規劃綱要 (2016-2020年)

多年來,發展綠色食品在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綠色食品已成為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的精品品牌,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綠色發展等新思想,為綠色食品事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為進一步推進綠色食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揮綠色食品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的安全健康消費需求,根據農業農村發展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要求,制定本規劃綱要。

一、發展現狀 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并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多年以來,在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的積極推動下,在市場需求的有力拉動下,全國綠色食品產業保持了穩步健康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

產業發展已有一定規模 截至 2015 年底,全國綠色食品企業總數達到 9500 多家,產品總數達到 23000 多個。2011-2015 年,綠色食品企

業和產品年均分別增長約 8.5%和 7.0%。綠色食品產品日益豐富,現有的產品門類包括農林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畜禽、水產品及其加工產品、飲品類產品等 5 個大類、57 個小類、近 150 個種類,基本上覆蓋了全國主要大宗農產品及加工產品。全國已創建 665 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分布25 個省、市、自治區,基地種植面積 1.8 億畝,產品總產量達到 1 億噸。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企業總數發展到 102 家,產品達 244 個。

(二)

產品質量穩定可靠 通過實施“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落實標準化生產,嚴格產地環境、產品質量檢測和投入品管控,提高現場檢查和審核許可的規范性,全面加大證后監管力度,有效地保證了綠色食品產品質量。2011-2015 年,綠色食品系統每年組織抽檢覆蓋率超過 20%,綠色食品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一直保持在 99%以上。在近幾年由農業部等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中,綠色食品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均達到 100%。

(三)

品牌具有廣泛影響力 經過多年宣傳推廣,綠色食品已被社會廣泛接受,其推行的生產方式、倡導的消費理念、樹立的社會形象和產生的品牌效益,已得到普遍認可。早在 1999 年,《辭?!芬褜?ldquo;綠色食品”列入書中;綠色食品有關知識被國家編入了《全日制

普通高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多數農林院校設置了綠色食品專業或開設了綠色食品相關課程。近幾年,綠色食品作為食品安全知識在部分大中城市社區廣為宣傳;相關電視節目中也時常涉及綠色食品的概念和知識。據調查,在國內大中城市,綠色食品品牌的認知度超過 80%;在所有認證產品中綠色食品的公信度排名第一。綠色食品品牌影響已從國內擴大到國際,其標志商標已在日本、美國、俄羅斯等 10 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丹麥、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已開發了一批綠色食品產品。

(四)

制度規范基本完善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農業部《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等的頒布實施,為綠色食品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農業部已發布綠色食品各類標準 126 項,整體達到發達國家先進水平,地方配套頒布實施的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已達 400 多項,綠色食品標準體系更加完善。綠色食品標志許可審查程序和技術規范在工作實踐中得到不斷補充和修訂,綠色食品企業年檢、產品抽檢、市場監察、風險預警、淘汰退出等證后監管制度已全面建立和實施,以標志管理為核心的綠色食品制度規范已基本完善。

(五)

體系隊伍已覆蓋到基層 全國已建立省級綠色食品工作機構 36 個,地(市)級綠色食品工作機構 308 個,縣(市)級綠色食品工作機構 1558

個,覆蓋了全國 88%的地州、56%的縣市。全國共有專職工作人員 6452 人,其中綠色食品檢查員 3460 人、監管員 2797人;還發展綠色食品企業內檢員 1.8 萬人,實現了所有獲證企業的全覆蓋。同時,審核確定了綠色食品定點環境監測機構 57 家、產品質量檢測機構 58 家。

二、面臨形勢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綠色食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一)

政策環境有利 “支持發展綠色食品”已多次寫入中央 1 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對發展綠色產業做出了總體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進一步明確了綠色發展的思想。發展綠色食品,符合國家“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的戰略部署,符合“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方向,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發展綠色食品已納入我國現代農業建設、可持續農業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等中長期規劃,并與農業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等主體工作緊密結合,在組織領導、產業指導、政策扶持、激勵機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不斷完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二)

生產者積極性高 隨著綠色食品品牌的影響力、公信力不斷提升,在優質

優價市場機制的傳導下,廣大企業和農戶發展綠色食品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特別是食品行業骨干企業、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出口企業更加關注綠色食品開發與經營。同時,隨著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共治大格局的形成,各方面的責任進一步落實,市場秩序和品牌保護工作得到加強,綠色食品的精品形象更加凸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社會工商資本進入綠色食品領域尋求發展商機,必將穩步擴大綠色食品產業規模,有效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三)

消費需求旺盛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意識普遍增強,食物消費結構正加快由注重數量轉向注重質量,追求“綠色、生態、環保”日益成為消費的基本取向和選擇標準,綠色食品更加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市場需求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在消費需求和品牌影響的拉動下,綠色食品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綠色食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大型連鎖超市、專營店,走上電商平臺,滿足日益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與此同時,綠色食品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制約因素,面臨不少挑戰:

一是綠色食品發展至今還沒有一個全國統一的規劃。在推進現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大格局下,統籌考慮綠色食品發展,進一步明確其定位、方向、目標、政策措施和工作要

求十分重要,有利于增強工作的方位感和目標責任意識,有利于提升體系隊伍建設和產業扶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從而促進綠色食品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部門合作協調推進綠色食品發展的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二是部門合作協調推進綠色食品發展的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目前,綠色發展理念正在農業各產業中逐步擴散,綠色生產技術正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開發與推廣應用,各產業主管部門正在成為綠色農業發展的有力推動者。綠色食品工作部門與農業各產業主管部門加強工作配合,相互支持,優勢互補,將成為今后推動綠色食品發展的有力手段。

三是綠色食品品牌形象有待進一步鞏固提升。少數獲證企業標準化生產不能真正落實到位,防控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和隱患的壓力增大;有的企業用標不規范或違規用標,個別企業違法制售假冒產品,有損綠色食品整體品牌形象。從結構看,中小食品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偏多,大型食品企業偏少;初級產品偏多,精深加工產品偏少;種植業比重偏大,畜禽、水產品偏少;東中部地區發展規模較大,西部地區發展規模偏小,區域發展不平衡。面向國內外市場的品牌深度宣傳與推廣不足,優質優價市場機制的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

三、總體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華人民

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以完善標準、優化程序、強化監管、加大宣傳、創新機制為支撐,堅持精品定位,穩步發展,努力實現綠色食品質量水平持續提升、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品牌公信力和影響力持續增強。

(一)基本原則 一是明確定位,率先發展。綠色食品是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助推器、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排頭兵、農產品安全優質消費的風向標。新時期,要按照“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的要求,與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一控兩減三基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特色產業精準扶貧等農業主體工作相融合,率先發展,在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發展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二是政府推動,市場拉動。積極爭取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持,發揮好主管部門在統籌謀劃、政策引導、投入支持、執法監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重視市場開發,多形式搞活流通,多渠道拓展市場,積極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綠色食品優質優價市場機制的形成。

三是質量優先,穩步推進。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全面落實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和標準化生產,強化證后監管,不斷提升綠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在堅持準入標準、保證質量的

前提下,穩步擴大總量規模,不斷滿足城鄉居民對安全優質農產品及加工食品的需求。

四是堅持特色,創新驅動。堅守與發達國家接軌的農產品及食品質量安全標準水平,保持綠色食品標準的先進性;堅持“安全、優質、環保、營養、健康”的本質特征,進一步打造精品品牌;堅持質量管理與標志許可相結合的基本制度,不斷創新機制,提升發展活力。

(二)發展目標 到 2020 年,全國綠色食品產業總量規模進一步擴大,企業總數達到 11000 家,產品總數達到 27000 個,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監測面積達到 6.5 億畝,綠色食品總產量占全國食用農產品及加工食品總產量 5% 以上。綠色食品質量和品牌公信力、認知度明顯提升,質量抽檢合格率保持在 99%以上,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出口企業比例明顯上升,達到 60%以上。

四、重點任務 (一)扎實推進基地建設,不斷提高發展質量 按照“穩定總量規模,提升創建質量,強化產業對接,增強基地效益”的總體思路,新創建 200 個原料標準化基地,使基地總量達到 800 個,面積增加到 2 億畝。以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特色農產品規劃區和農業大縣為重點,著力創建一批

綠色食品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料、糖料、水果、茶葉、畜產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大產銷對接力度,形成原料基地與加工(養殖)企業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

啟動綠色食品園區創建活動,打造一批融“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銷售、餐飲、體驗、休閑”為一體的綠色食品綜合示范園區,拓展綠色食品發展的多種功能,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二)著力扶強生產主體,持續擴大總量規模 按照“提高門檻、強化服務、加強引導”的要求,不斷提高綠色食品企業的整體素質。大力引導各類龍頭企業,特別是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型食品企業、外向型企業發展綠色食品,發揮骨干企業的引領作用。積極指導國家與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發展綠色食品,發揮其在標準化生產中的示范作用。鼓勵引導地方特色農產品生產主體發展綠色食品,發揮行業領頭作用。

(三)加快推進短缺產品開發,不斷優化品種結構 重點推動生態環境良好的草原地區發展優質草食綠色畜禽產品,大力發展有特色的畜禽產品,引導行業領先企業和境外企業發展綠色畜禽產品。引導大型湖泊、庫塘等自然條件良好的天然水域發展綠色水產品,鼓勵遠洋捕撈及其加工企業發展綠色食品。發展綠色食品精深加工產品,重點是食用植物油、米面加工品、果酒等。

(四)不斷強化市場營銷服務,完善市場流通體系 全面開展綠色食品市場營銷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綠色食品步入“以品牌引導消費、以消費拉動市場、以市場促進生產”的發展軌道。制定綠色食品市場推廣與品牌形象展示規范,引導和鼓勵建設綠色食品專業營銷體系。支持多形式建立綠色食品電商平臺,積極引導企業充分利用電商平臺拓寬營銷渠道、提高流通效率。推進“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向專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使其成為促進綠色食品產銷對接、商貿合作的專業平臺。鼓勵舉辦區域性綠色食品交易會,多渠道開展市場對接,擴大綠色食品品牌影響力。

(五)

全面加強品牌保護,不斷提升品牌的公信力 堅持綠色食品精品定位,把精品理念貫徹落實到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夯實品牌建設的基礎。依據《商標法》、《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持續開展綠色食品標志的注冊與保護工作,為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嚴格許可審查,加強證后監管,強化淘汰退出機制,確保產品質量和規范用標,切實維護品牌的公信力和美譽度。積極開展品牌知識宣傳,培育并提升綠色食品在消費市場的良好形象。

五、支撐體系 (一)完善綠色食品技術標準體系 繼續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突出“安全、優質和可持續發展”

的基本特征,完善綠色食品技術標準體系,力爭綠色食品有效標準達到 150 項。重點完善養殖、屠宰環節綠色食品衛生控制要求和食品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控制規范。推進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制訂工作,為落實標準化生產提供技術規范。以“質量安全、技術先進、生產可行、產業提升”為基本評價指標,建立綠色食品標準跟蹤評價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標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二)優化綠色食品標志許可制度 按照“科學公正、規范有序、簡便快捷”的要求,不斷優化標志許可審查程序,完善現場檢查規范和專家評審制度。積極開展申報企業組織模式、管理體系、產地環境、風險防控能力等方面的評估,并加大現場檢查力度,嚴格準入門檻。強化申報企業投入品審核管理,對投入品使用合理性、管理規范性、來源穩定性進行嚴格審查。強化工作機構審查把關和定點檢測機構公正檢測的責任,確保審查工作環環相接不遺漏、不延誤、不推諉。建立健全檢查員工作績效考評機制,強化檢查員簽字負責制。加強證書管理,不斷提高頒證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三)加強產品質量監管體系 建立“以屬地監管為原則、行政監管為主導、行業自律為基礎、社會監督為保障”的綜合監管運行機制。認真落實企業年檢、產品質量抽檢、綠色食品標志市場監察與打假、

質量風險預警、產品公告等監管制度。積極推進綠色食品質量追溯管理。加強綠色食品企業內檢員隊伍建設,發揮其在宣貫標準、溝通信息、質量保障、風險預警中的重要作用。制訂符合綠色食品行業自身特點的誠信標準,建立誠信信息服務平臺,穩步開展誠信評價工作。

(四)強化科技支撐體系 組織開展綠色食品發展理念、標準定位、制度安排、功能作用、發展模式、運行機制及效益評價等方面的基礎研究。鼓勵和依托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綠色食品農業投入品使用技術研究,并建立將先進成熟研究成果應用到生產中的宣傳推廣機制。支持地方研究和推廣一批特色鮮明、務實管用、農民歡迎的清潔生產技術。加大綠色食品生產資料研發和推廣應用力度,不斷提升綠色食品清潔化生產水平。

(五)健全管理服務體系 加快健全地方工作隊伍體系,進一步理順關系,明確職能,充實人員,推動工作機構向基層延伸。繼續抓好檢查員、標志監管員的培訓工作,強化服務意識,提升工作能力。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擇優選用”的原則,穩步推進綠色食品檢測機構布點工作,強化檢測機構能力建設。充分發揮綠色食品專家隊伍在理論研究、標準制修訂、技術開發、風險評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審核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步伐,提升綠色食品許可審核工作信息化水平。發揮綠色食品

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增強綠色食品行業的向心力、凝聚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發展綠色食品,是國務院賦予農業部門的重要職能。各省綠色食品工作機構要從新時期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全局出發,充分認識發展綠色食品的重要意義,始終把發展綠色食品作為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爭取納入當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整體規劃,統籌部署推動。要加快制定符合各地實際的綠色食品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分工和進度安排,按計劃、有步驟地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要強化發展規劃的監督檢查和綜合評估,積極爭取將發展綠色食品納入現代農業建設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績效管理范圍,確保綠色食品發展各項工作有效推進。

(二)加大政策支持 要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積極爭取將綠色食品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公共財政預算,適度增加綠色食品發展預算資金,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要積極建立補貼制度,加大對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綠色食品示范園區和農戶的獎補力度,不斷提高企業和農民發展綠色食品的積極性。要結合國家有關規劃和已有各類投資渠道,創造條件,爭取把發展綠色食品納入重要

農業建設項目,明確發展目標和建設內容,豐富可追溯體系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標準化示范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龍頭企業評定、國家級示范合作社創建、“三園兩場”創建項目建設內容,統籌利用各種國家強農惠農政策與資源,實現農業項目建設與綠色食品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三)深化輿論宣傳 充分應用現代化的公共媒體,加強綠色食品發展理念、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運行模式、生產技術、產品質量、品牌效應的宣傳,提高社會各界和廣大公眾的綠色發展、健康消費意識。積極利用各種農業節慶活動和相關博覽交易會,擴大綠色食品理念與標志形象宣傳。認真總結綠色食品發展的成功經驗和主要做法,深入挖掘各地推進綠色食品工作的成功典范,加大典型地區、典型企業、典型產品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綠色食品品牌的認知度、美譽度、公信力和影響力。健全與媒體的快捷溝通、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媒體的引導和推動作用,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綠色食品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加強國際推介宣傳,提升綠色食品的國際影響。

第四篇:泰安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 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

2009年7月 目 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總則

第三章 產業現狀分析

第四章 指導思想與規劃原則 第五章 發展目標和戰略 第六章 發展思路 第七章 空間布局 第八章 產業布局 第九章 規劃實施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一章 前言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運用高新技術創新文化生產方式,培育新的文化業態,加快構建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設立國家榮譽制度,表彰有杰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

文化與經濟、科學技術相互影響,互相交融,良性互動。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趨勢日趨明顯。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杠桿。2008年,山東省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目標,啟動文化體制改革、文化載體建設等八大工程, 加緊打造魯文化、齊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 掀起一股文化建設的熱潮。 為響應十七大報告和省委工作會議精神,泰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經濟文化強市、創建國際旅游名城”的發展戰略。以此為出發點,立足泰安市文化資源和產業狀況,突出文化特色,形成具有泰安市特色的文化發展格局,編制形成了《泰安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著眼于規劃期內泰安市文化產業發展方向和軟硬環境建設,提出了泰安市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戰略、原則,理清了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策略?!兑巹潯返闹朴喓蛯嵤τ诼鋵崌?、山東省文化產業的方針政策,實現泰安市“建設經濟文化強市、創建國際旅游名城”的戰略目標,促進文化與政治、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第二章 總則 第1條 規劃目標

1、指導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泰安市“建設經濟文化強市、創建國際旅游名城”的戰略目標服務,促進文化與政治、經濟、科技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2、加快全市文化產業、事業發展,增加文化產業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文化產業對市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3、進一步推動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先進文化的弘揚和現代文化的繁榮。

4、加快泰安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步伐。

5、推進泰安市城市文化品牌傳播以及泰山品牌建設,提高泰安市在海內外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第2條 規劃范圍

泰安市所轄全部區域,包括泰山區、岱岳區、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泰山景區、泰安市高新區、泰安市旅游經濟開發區范圍內的86個鄉、鎮、辦事處??偯娣e7762平方公里。 第3條 規劃期限

本規劃的規劃期限為2009年至2020年,其中: 近期:2009-2012年; 中期:2013-2015年; 遠期:2016-2020年。 第4條 規劃依據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6、《國務院關于支持文化事業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41號)

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決定》(國發[2001]9號)

8、《國務院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國發[2005]10號)

9、《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10、《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05]14號)

11、《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決定》(國發[2001]9號)

12、《山東省關于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意見》

13、《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規劃》

14、《泰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總體規劃綱要》

15、《泰安市關于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

16、《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

第三章 產業現狀分析 第5條 泰安市概況

泰安市位于中國山東省中部,北以泰山與濟南為界,南與濟寧市相連,東與萊蕪和臨沂地區毗鄰,轄泰山區、岱岳區、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6個縣市區。全市2008年末常住人口545.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58.2萬人。 第6條 泰安市經濟現狀

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GDP)突破1500億元,達到151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161.1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839.3億元,增長12.5%;第三產業512.9億元,增長18.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0.8:56.2:33.0調整為10.6:55.5:33.9。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7794元,突破4000美元。 第7條 泰安市文化資源狀況

泰安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是山東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熱線的中點。境內大汶口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泰山是世界首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泰山文化博大精深,被譽為“東方文化寶庫”和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此外,泰安市的水滸文化、桃文化、紅色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運河文

2 化、養生文化、民俗文化、蟋蟀文化等相互補充,構成了品類豐富、獨具一格的文化脈絡。 全市縣級以上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359處,其中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包括岱廟、大汶口文化遺址、摩崖石刻、馮玉祥墓、泰山盤道古建筑群、齊長城、東平洪頂摩崖石刻、白佛山石窟造像和京杭運河水工施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4處,縣級263處。另外,泰安市還有東平湖、京杭大運河、徂徠山、臘山、蓮花山、神童山等一批優秀的自然資源。

第8條 泰安市文化產業現狀

1、以文化旅游為龍頭,產業結構日趨完善。

近年來,泰安市市圍繞文化旅游做文章,大力發展文化演藝、節慶會展、現代傳媒等相關產業,配套發展體育文化、教育培訓、休閑娛樂、影視動漫等產業,使全市的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產業結構日趨完善。

2、以泰城為中心,空間布局協調有序。

泰安市文化產業以泰城文化產業為中心,對周邊區域進行輻射,形成了一批有很大發展潛力的文化產業區,包括徂徠山休閑文化產業區、大汶口文化產業園,肥城市的桃文化產業區,新泰市的蓮花山與和圣文化旅游區、體育文化產業區,東平縣的東平湖水滸文化旅游區,寧陽縣蟋蟀文化與神童山生態休閑文化產業區等,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市的空間布局。

3、以大項目為牽引,品牌集群效應初步顯現。

泰山文化旅游、泰山國際登山節、東岳廟會等活動品牌及在建的方特歡樂世界、泰山論壇、《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大型室外實景演出等項目具備較大的品牌影響力和產業帶動效應,正逐步產生泰安市文化產業品牌集群效應,推動泰安市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4、發展態勢良好,產業貢獻率逐步增高。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推動下,文化產業實現了科學、穩步發展。2008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52.95億元,同比增長24%,占全市生產總值的3.5%,2008年全市文化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達4.8%。

第9條 泰安市文化產業的主要問題

1、文化產業發展起步晚、規模小。

2、文化產業資源相對分散,集約化程度不高,缺乏有效整合。 第四章 指導思想與規劃原則 第10條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市九次黨代會精神,堅持“市場化、人文化、品牌化、生態化”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泰安市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以改革為動力,以創新體制機制、調整優化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市場體系、壯大市場主體為重點,以科技和人才為支撐,以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把發展文化產業與打造泰山文化品牌相結合,與弘揚泰山文化相結合,與培植支柱產業相結合,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促進泰安市文化產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加快“建設經濟文化強市、創建國際旅游名城”步伐。 第11條 規劃原則

1、協調一致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與城市整體定位相一致,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相適應,與其他相關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規劃以泰山文化為魂,重點圍繞“建設經濟文化強市、創建國際旅游名城”目標,使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協同為泰安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服務。

2、突出特色原則。以泰山文化為核心,突出泰安市地域特色,發

揮區域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的優勢,確立文化產業發展方向,彰顯現代文化的特色。

3、適度超前原則。著眼未來、思路超前、立意新穎、高點定位,富有創新性,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可操作性強,堅持“合理保護、科學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對今后十年的文化產業發

3 展具有直接指導意義。

4、市場導向原則。以國際國內文化產業發展趨勢為導向,深入挖掘泰安市及泰山歷史文化內涵,從現代市場經濟的角度實現文化資源的規?;c市場化,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著力培育文化產業市場主體,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

5、現實性與可行性原則。立足泰安市現有的經濟條件、區位優勢、文化資源等基礎條件,使規劃項目具備實現的可能性,近期可操作性強,遠期發展潛力較大,完成一批有影響力的大項目,建立起完善的文化產業鏈條。 第五章 發展目標和戰略 第12條 總體目標

到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平均增幅高于GDP增長幅度,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或超過4%,到2012年達到或超過5%,2015年達到和超過6%,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培育一批知名企業,形成一批管理規范、輻射能力強的文化市場,建立一批文化產業園區和示范基地,推出一批文化產品,培養一批文化產業人才。

到2020年,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文化產業,與文化資源相適應的文化實力,與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相適應的文化條件,把泰安市建設成為文化產業強市。 第13條 具體目標

1、建成一個具有發展特色和創新環境優良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2、培育和壯大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中具有規模優勢和品牌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大企業、大集團,發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創新能力的中小型文化企業。

3、形成一批管理規范、輻射能力強的文化產業聚集區。

4、推出一批具有泰山文化特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精品力作。

5、打造一批在省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的文化品牌,泰山文化品牌帶動戰略取得重大進展。

6、培養和引進一批具有號召力的文化產業管理和技術領軍人才。 第14條 產業目標

泰安市文化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國際文化旅游中心、國際節慶會展中心、

5、重點園區推動戰略。通過一批文化產業聚集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推動其所在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

魯中休閑娛樂中心、山東文化演藝中心、全國體育文化基地、全國影視拍攝基地、山東現代傳媒基地的“四中心、三基地”。 第15條 發展戰略

1、國際化戰略。“創建國際旅游名城”和“走向國際的歷史文化名城”需要國際化城市品牌、國際化產業品牌、國際化項目品牌做支撐,需要有國際化的思維和運作,需要開發國際市場。

2、統籌一體化戰略。要做好內部統籌和外部統籌。內部統籌要做好城鄉統籌、三產聯動、產業協調。外部統籌要做好與曲阜的戰略合作,聯手打造泰山-孔子文化旅游圈;加強與濟南在現代傳媒、教育培訓、影視動漫等相關領域深度合作,實現文化產業聯動發展;加強與沿海城市在開發日韓等外國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實現文化產業的國際化。

3、大項目帶動戰略。引進、開發一批有重大帶動作用的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文化產業相關產業鏈發展。

4、大企業集團牽引戰略。借助外部大企業集團,吸引更多實力強、技術先進、經驗豐富的企業集團來泰安市投資、合作,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培養內部大企業集團,盡快組建泰安市本地大型文化產業企業集團,建立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

第六章 發展思路

第16條 以泰山文化為核心和主線,挖掘文化資源,突顯文化特色

泰安文化產業發展,以泰山文化為核心和主線,以旅游產業為載體和龍頭,以滿足市場需求為

4 目標。泰安市文化資源豐富,其中的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水滸文化、桃文化等在全國乃至世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美譽度,是泰安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要利用“山”的文化,做足“水”的文章。

第17條 加強薄弱環節,促進產業鏈升級

針對泰安市在文化產業各相關產業鏈上的突出問題,優先強化當前的薄弱環節,實現產業全面升級。

1、文化旅游業。提升和鞏固泰山在全球山岳中的文化地位,加強宣傳力度,開發國際市場。做好各旅游景點間的聯動營銷,開發更多有吸引力和特色的旅游產品,解決“留住人”的問題。

2、節慶會展業。加快會展基礎設施建設,成立市場主體運作現有重大節慶活動,提升現有節慶會展的主辦單位級別,豐富節慶會展內容,利用現有資源,增加新的節慶會展品牌。

3、現代傳媒業。推動體制改革,集團化發展,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數字化發展,發展新媒體,適應行業發展趨勢,增加收入。

4、文化演藝業。重點是推出一系列互補性的演藝產品和演出節目,借助外部力量,打造一個龍頭演藝產品。整合現有演藝資源推出特色演藝節目。其次要抓演出場所建設。

5、休閑娛樂業。重點做好休閑娛樂場所建設,推出一些列的互補性強的休閑娛樂產品。

6、體育文化業。建設文化產業園,引進有影響力的體育競技類項目。

7、影視動漫業。通過相關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和動漫劇的制作,打造影視基地和動漫基地。 第18條 重視研究、傳播,促進品牌提升

隨著泰安市一批文化產業項目的興起,政府需要做好城市文化氛圍的營造和品牌的營銷傳播,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1、加強文化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強泰安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事業投入,在泰安市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圍,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傳播創造良好的群眾基礎。“兩帶”,即環山帶和泮河帶。環山帶指泰山腳下的環山路沿線,從西端的桃花峪風景區到東端的天燭峰。泮河帶指市區南部沿泮河大街的兩側區域。

2、加強對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水滸文化的研究,深入挖掘其歷史和文化內涵,扶持創作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文學、影視、戲曲作品,研發一批創意新穎、技術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作品。

3、加強品牌建設,加大對項目品牌、活動品牌、企業品牌尤其是城市品牌的宣傳。

第七章 空間布局 第19條 總體布局

泰安市文化產業區域布局按照“一軸一心五區”的框架展開。 “一軸”,即從大汶口文化產業園到泰山玉皇頂的歷史文化軸。 “一心”,即泰安市城區文化產業發展中心。

“五區”,即徂徠山休閑文化產業區、新泰市文化產業區、肥城市文化產業區、寧陽縣文化產業區、東平縣文化產業區。 第20條 歷史文化軸

1、意義:它涵蓋了“圣山——名城——母親河(泰安市人民的母親河)”等核心資源,將泰安市最重要的山、水兩大文化資源連接,形成大泰城、大文物、大遺產、大旅游、大產業的格局。

2、區域范圍:以大汶口文化產業園為起點,經老泰汶路,向北穿過市區歷史文化軸線,直到泰山玉皇頂。全長30余公里。

3、項目分布:大汶口文化產業園、六千年文化長廊、泰安市博物館、泰山祈福園、岱廟等文化園區和景點,東岳廟會、泰山國際登山節、中華泰山成人禮、環泰山國際自行車賽等節慶類活動,世界名山(國山)保護與發展聯盟組織、《石敢當》(暫名)動漫、《真愛十八盤》(暫名)電視劇、《泰山戀》(暫名)電影、泰山旅游紀念品開發公司等。

5 第21條 泰安市城區文化產業發展中心

1、規劃范圍:泰安市城區。

2、空間布局:“兩軸”、“兩帶”、“兩翼”的格局。

“兩軸”,即歷史文化軸和時代發展軸。“歷史文化軸”即南起蒿里山,經岱廟、泰山傳統旅游中軸線,北到玉皇頂,涵蓋“天、地、人”的泰安市城區傳統文化線。“時代發展軸”是以泰山廣場為起點、以泮河中央公園為終點的南北縱向區域。

“兩帶”,即環山帶和泮河帶。環山帶指泰山腳下的環山路沿線,從西端的桃花峪風景區到東端的天燭峰。泮河帶指市區南部沿泮河大街的兩側區域。

“兩翼”,即東翼和西翼。東翼指歷史文化軸線以東的泰城及周邊區域。西翼指時代發展軸線以西的泰城及周邊區域。

3、項目分布:泰山論壇、《中華泰山•封禪大典》產業園、方特歡樂世界、蘭花創意園藝區、啤酒創意工業園、漢明堂文化園、泰山民俗旅游園、艾家莊畫家村、泰山廣場文化用品銷售中心、古玩字畫一條街、餐飲一條街、酒吧一條街、泰安市報業文化產業園、泰山國際會展中心、泰山文化藝術中心(泰安市圖書館、泰安市藝術館、泰安市美術館、泰安市大劇院、泰山畫院、泰山數字電影院)、泰山科技中心、泰山蓄能科普水城、泰山女兒茶園藝區、現代影視拍攝基地、名嘉城市廣場、天頤湖(勝利水庫)休閑度假區、泰山鹽海神湯國際會議中心、泰山文化產業研究院、泰山書院等。

第22條 徂徠山休閑文化產業區

1、規劃范圍: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

2、形象定位:“休閑養生小泰山”。主打休閑養生、隱逸文化和高山探險文化。

3、項目分布:泰山溫泉城、徂徠山隱逸文化園、滑雪場、滑草場、高山探險基地等。 第23條 新泰市文化產業區

1、規劃范圍:新泰市全境。

2、形象定位:“和美城市•幸福新泰”。主打蓮花山佛文化、中華和圣文化、體育文化。

3、項目分布:蓮花山佛文化園、中華和圣文化產業園、新泰體育文化產業園等。 第24條 肥城市文化產業區

1、規劃范圍:肥城市全境。

2、形象定位:“世上桃源•中國桃都”。主打桃文化、吉祥文化。

3、項目分布:肥城市吉祥文化創意園(博物館)、桃文化商品城、桃花豐泉世外桃源生態園、桃園風景區開發等。

第25條 寧陽縣文化產業區

1、規劃范圍:寧陽縣全境。

2、主打蟋蟀文化。

3、項目分布:蟋蟀文化創意產業園(博物館)、神童山休閑體驗園、文化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山東天和紙業有限公司。 第26條 東平縣文化產業區

1、規劃范圍:東平縣全境。

2、形象定位:“水滸故里•親水圣地”。主打水滸文化、運河文化。做好水的文章。

3、項目分布:東平湖水滸文化產業園、“千年宋城”州城歷史文化產業聚集城、新城現代文化產業聚集城、運河文化產業園。

第八章 產業布局

第27條 產業總體布局

泰安市文化產業分為龍頭帶動型、戰略型和配套型三類。龍頭帶動型文化產業為文化旅游業。戰略型文化產業包括現代傳媒業、文化演藝業和節慶會展業等三類。配套型文化產業包括休閑

6 娛樂業、體育文化業、教育培訓業、影視動漫業等四類。 第28條 文化旅游業

1、發展方向:形成大泰山旅游圈,塑造“國際旅游名城”形象,走國際化發展之路。

2、發展思路:以泰山為龍頭,通過對旅游資源的挖掘與整合、旅游企業的規范提升、旅游交通的改善、旅游客源的開發與質量提升實現泰安市文化旅游的大跨越、大發展。

3、發展措施:重點在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及景區形象建設、市場推廣、資源整合等角度著力,發展全市文化旅游業。

(1)提升泰安市城市品牌形象。 (2)重塑泰山國山地位。

(3)豐富旅游品類,創新旅游景點。

(4)加強旅游企業的管理、培養,提升服務能力與水平。 (5)提升景區基礎設施水平。 (6)加強景區的國內外市場推廣。

(7)改善景區間及泰安市進出的旅游交通。 第29條 現代傳媒業

1、發展方向:集團化、規?;?、現代化、市場化發展,立足品牌化建設,順應數字化趨勢,發展新媒體,提升競爭力。

2、發展思路:深化傳媒業體制改革,集約式發展。形成以平面媒體為基礎,電子媒體為先鋒,影視傳媒齊頭并進、全方位發展的新型文化產業。

3、發展措施:重點在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及景區形象建設、市場推廣、資源整合等角度著力,發展全市文化旅游業。

(1)加快傳媒業改革力度,優化資源結構,完善和激活內部競爭機制。

(2)以報業大廈為基地,大力發展新聞傳播、出版發行、廣告會展、報刊物流、文化創意、信息咨詢等產業。建設出版物發行體系,提升物流配送水平。

(3)發展網絡產業,加快數字電視增值業務開發和移動電視、手機電視等新興媒體的發展。發展內容產業,推進制播分離,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影視制作。發展廣告產業,拓展創收渠道。 (4)組建印刷發行集團,開展書刊印刷、包裝裝潢等多形式印刷服務。加強和完善圖書發行網絡,建設配套書刊銷售、圖書配送和讀者交流中心;開展網上查閱、網上訂購等業務。 (5)建立2-3個現代化的數字影院,滿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6)加快網絡企業建設,品牌化、規?;?、連鎖化發展。 第30條 節慶會展業

1、發展方向:在升級原有節會如泰山國際登山節、東岳廟會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泰山論壇等現代會展產業。

2、發展思路:加快會展展館建設,不斷拓展會展市場,引進新型會展,增加經濟效益與行業帶動效應。

3、發展措施:

(1)增設泰山論壇,定位國際級論壇,為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商業領袖提供高層對話平臺和交流渠道。泰山論壇的愿景是與博鰲亞洲論壇齊名,形成“經濟看博鰲,文化看泰山”的品牌。 (2)做強做大泰山國際登山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主辦單位級別,出臺鼓勵措施和優惠政策,成立市場運作主體,豐富活動內容,加大宣傳力度,使之成為國際知名的節慶活動。

(3)完善提升東岳廟會。發起成立全球東岳廟會聯盟,成立市場運作主體,固定東岳廟會舉辦場地,做好廟會場地的建設、經營和管理工作;豐富廟會文化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東岳廟會的知名度。

(4)增設泰山花卉博覽會。依托泰安市花卉苗木基地及全球最大的蘭花創意園,成立花卉博覽會組委會,組織舉辦泰山國際花卉博覽會。

7 (5)建設泰山國際會展中心。以國際化的展館聚集會展服務、會展廣告、物流、餐飲等產業。借助國際會展中心平臺,舉辦一次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加強與ICCA(國際大會和會議協會)等會議和展覽組織的聯系,促進與國際會展業的交流和接軌。 第31條 文化演藝業

1、發展方向:按照全產業鏈發展的思路,實現高度的產業化和市場化。

2、發展思路: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抓演藝產品,二是抓市場主體,三是抓基礎設施。

3、發展措施: (1)抓演藝產品

① 推出《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大型室外實景演出。 ② 盡快引進、研發一批宴會表演節目。 ③ 推出一兩個經典的室內演出類項目。 (2)抓市場主體

① 整合泰安市民間民俗演出團體,組建民俗演出團隊,在固定場所進行演出。

② 整合現有演藝資源,加快演藝團體改革步伐,培養他們的市場競爭能力,使之成為獨立運作的市場主體。 (3) 抓基礎設施

① 規劃建設集圖書館、藝術館、美術館、大劇院、泰山畫院、數碼電影院為一體的文化藝術中心。

② 整合建設和推廣2-3個200座左右的小劇場。

③ 加強引導和扶持,對舊劇場、舊建筑進行改造利用。

④ 加強對各縣市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督促和扶持力度。 第32條 休閑娛樂業

1、發展方向:以高科技、現代化、娛樂化為主,為打造泰安市國際旅游名城、休閑娛樂之城、現代之城服務。

2、發展思路:建設充滿現代氣息的新型休閑項目、高檔休閑設施、發展旅游配套休閑項目、開發特色養生項目。

3、發展措施:

(1)建設方特歡樂世界等新型都市娛樂項目。

(2)建設泰安市旅游經濟開發區,集旅游、休閑、度假、康樂等項目于一體。

(3)建設徂徠山文化旅游休閑區,發展生態探險、高山度假等產業,開發大型溫泉項目,推廣中醫養生項目。

(4)開發天頤湖休閑度假區和鹽海神湯國際會議中心,建設溫泉養生療養園和鹽浴項目。 (5)在泰山古鎮艾洼村,集中打造民俗文化、歷史街區、婚慶習俗、田園休閑、農家飯等民俗休閑項目。

(6)建設餐飲小吃一條街、古玩一條街、酒吧一條街,發展休閑餐飲、休閑購物。 第33條 文化體育業

1、發展方向:以專業化、產業化、國際化為方向,平衡協調各細分產業科學有序發展。

2、發展思路:以體育文化產業園建設為重點,以重大賽事為載體,帶動相關產業綜合發展。

3、發展措施:

(1)建設體育館和游泳館,改造體育場,提升體育比賽承辦能力 (2)打造國家隊相關體育項目訓練基地。 (3)申請國家級競技類的比賽。

(4)開發仿古蹴鞠比賽,將之打造成全國性的、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比賽。 (5)舉辦環泰山國際自行車賽。 (6)發展體育相關培訓產業。

8 (7)開展體育交流,發展體育文化用品生產、銷售產業。 第34條 影視動漫業

1、發展方向:成為國內知名的影視拍攝基地和以本地文化為主的影視作品創作地。

2、發展思路:依托泰安市、泰山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加強外部合作,適應現代人的精神需求,打造完善的影視業產業鏈。

3、發展措施:

(1)拍攝現代都市電視連續劇《真愛十八盤》(暫名)。賦予泰山時尚、青春內涵,吸引新的游客群體。

(2)拍攝電影《泰山戀》(暫名)。 (3)制作動漫連續劇《泰山石敢當》(暫名),帶動泰山動漫產業的發展。 (4)建立影視拍攝基地和影視拍攝體驗館。

(5)借助新版《水滸》電視連續劇的拍攝,建立東平湖影視基地。 第35條 加強產業聯動,促進產業協調發展

大力推進文化產業與第一產業的融合發展,帶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的發展。

大力推進文化產業與第二產業的融合發展,增加工業產品和企業品牌的文化內涵,帶動現代工業和傳統制造業,增強工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大力推進文化產業與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帶動金融、科技、培訓、電信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升泰安市第三產業的服務水平,擴大市場規模。

第九章 規劃實施 第36條 實施原則

按照項目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帶動效果,分批開發,逐步、分級實施。優先發展帶動效應明顯、可操作性強、見效快的項目。 第37條 實施分類

項目實施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加強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做好相關配套和服務,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保障規劃的成功實施?;A設施建設包括泰安市會展中心、博物館、科技館、藝術中心等需要政府投資的項目和方特歡樂世界、《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大型室外實景演出產業園、大汶口文化產業園等需要社會資金投入的項目。相關服務和配套包括:城市品牌、文化產業政策、城市品牌推廣等。 第38條 分步實施

規劃按照近期重點帶動、中期全面發展、遠期品牌升華的原則逐步實施。 第39條 近期工作

近期重點建設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產業前景好、見效快的文化旅游、文化演藝、節慶會展等產業,形成泰安市城區兩軸-兩帶-兩翼的空間布局態勢,初步形成全市“一軸、一心、五區”整體規劃格局。

近期重中之重是做好《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大型室外實景演出、方特歡樂世界、大汶口文化產業園、泰山論壇、泰安市國際會展中心、泰安市報業文化產業園、泰山祈福園、泰山國際登山節等項目和活動。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40條 轉變政府職能,搭建政府保障平臺

成立文化產業組織領導機構,做到以文化體制改革為抓手,做好“管理”、“服務”和“整合”相關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強對主要文化項目的監督、評估機制。

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做好服務、監督、管理、協調工作,完善文化產業招商引資政

9 策,保障企業的長遠利益。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培育文化市場主體。推動國有文化資本向市場前景好、綜合實力強、社會效益好的領域集中,充分發揮國有文化資本在文化市場的主導作用。完善財政保障政策,增強文化企業競爭力。

建設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加大對博物館、圖書館、電影院、小劇場、文化藝術中心、科技館等文化基礎建設力度,促進地方文化繁榮。加強對歷史文化和非物質歷史文化的保護、發掘和整理,提升泰安市的城市品位,強化文化氛圍。加強交通、城市環境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強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

第41條 企業與銀行聯姻,搭建合作發展平臺

建立銀行和企業聯席會議制度,搭建文化產業企業與銀行之間合作平臺,增強信息交流,解決文化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第42條 加強對文化企業和文化品牌的宣傳,搭建推介平臺

加大對城市品牌和文化產業品牌的宣傳推介,提高品牌知名度,擴大品牌影響力,增強競爭力。 第43條 大力培養和引進人才,搭建人才支撐平臺

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加強對高端文化人才的培訓和培養,擴大駐泰高校文化產業人才招生和培養,完善激勵機制,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并舉,提升高端人才的積極性。建立人才庫,加快人才聚集。

第五篇:廣東省建筑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

“十三五”時期,是推進我省建筑產業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保持和發揮建筑產業的支撐作用,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對我省加快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和開放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本規劃綱要的主要依據:黨的十八大以來重要會議精神,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等相關文件,省委關于我省“十三五”規劃建議的精神和戰略部署,《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綱要》、《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6-2020 年)》等。

一、發展現狀和面臨形勢

“十二五”期間,全省各級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筑業企業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應對經濟新常態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帶來的挑戰,努力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建筑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地位作用明顯增強,拉動效應更加凸現,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城鎮化建設和產業結構優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發展現狀 1.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十二五”期間,我省建筑產業保持穩步、健康發展,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支柱產業地位日益增強,為廣東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15 年,全省建筑產業總產值突破8800 億元,排在全國第五位,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 4.9%,是2010 年的 1.9 倍,年均增幅達 13.3%。建筑產業增加值從 2010年的 1551.8 億元增加至 2015 年的 2441.9 億元,凈增 890 億元,年均增長 9.5%;2015 年,建筑業增加值占全省 GDP 比重的 3.4%,比上年提高 0.2 個百分點。建筑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提高。2011-2015 年,建筑業累計完成利稅總額達 3083.3 億元,其中,2015 年利稅總額 765 億元,是 2010 年的 1.6 倍,年均增長 13.1%。“十二五”期間,建筑業從業人數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總數保持在 3.0%-3.3%左右,在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富民安民、推進新型城鎮化建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產業結構明顯優化

“十二五”期間,我省加大建筑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進建筑業企業做大、做強、做精、做專,企業的資質結構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重點骨干企業總體實力增強,涌現出一批能夠承擔高大精尖項目的龍頭企業。到 2015 年末,全省建筑業特級資質企業增至 14 家;一級資質企業突破 1100 家,比 2011 年增加552 家。全省工程勘察設計甲級資質企業達 505 家,比 2011 年增加 258 家,業務范圍涵蓋建筑裝飾、環境、消防設施、建筑幕墻、輕型鋼結構、照明工程、風景園林等多個領域,基本具備承接各類省級重點工程、大型工程勘察設計的能力和水平。一批骨干大企業積極延伸產業鏈,優化產業布局,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和廣東海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入選“2015 年中國建筑業綜合實力 100 強”。

3.技術進步成效顯著

我省建筑業企業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和自主創新,加快推進創新發展。一批大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和建筑施工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完善管理體系,重視工程技術標準規范研究,突出核心技術攻關,設計、建造能力顯著提高。全面啟動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推廣應用,率先成立省級 BIM 聯盟,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十二五”期間,全省共發布 31 項省級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完成 1343 項建設科技成果的鑒定,其中7 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82 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639 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463 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十二五”期間,我省數百項科技成果獲得各級科技進步獎,一批“四新”(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成果得到推廣應用,實現節能、利廢、環保等目標。

4.監管機制不斷完善

“十二五”期間,我省深化建筑市場監管方式改革,基本建成全省建設工程交易項目中心數據庫,完成各地級以上市及順德區的建設工程項目數據歸集。出臺《廣東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五公開”實行辦法》等文件,推進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監理、造價咨詢、項目招標代理行政審批改革工作,構建有別于行政審批的行業自律資信評級模式,激發市場活力。修訂《廣東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規定》,進一步強化工程造價制度建設。頒布《廣東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為我省建筑節能工作提供法規依據。先后制訂并頒布建筑節能設計、施工、驗收、綠色建筑評價、綠色建材產品等地方標準,初步形成具有嶺南特色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標準體系。制定并實施《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質量月”等活動,開展行業安全生產大檢查、打非治違專項行動以及質量安全巡查、安全專項整治、施工污染環境集中整治等系列督導工作,進一步規范建筑市場秩序,提高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5.工程質量全面提升

“十二五”期間,我省推進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鼓勵大型骨干建筑業企業參與質量獎評選。全省房屋市政工程竣工一次驗收合格率達 99.94%;“十二五”以來,全省共有 32 個工程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12 個工程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高質量完成一批設計理念超前、結構造型復雜、科技含量高、施工難度大的重大工程,為改善城鄉人居條件做出突出貢獻。

全省共有 18 個國家園林城市、3 個國家園林城鎮、7 個省級園林城市、7 個省級園林城鎮,8 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6 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2218 個省級宜居社區, 213 個宜居示范城鎮、648個宜居示范村莊,26 個項目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深圳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6 個項目獲得“廣東省宜居環境范例獎”。建筑質量和設計能力的提高,為保證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及生態環境三者協調一致,建設綠色美好家園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6.綠色建筑發展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間,我省大力推動建筑綠色化,初步形成具有嶺南特色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標準體系,綠色建筑及建筑節能發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省新增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面積6977 萬平方米,認定綠色建筑面積 1127 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十二五”綠色建筑發展目標,實現綠色建筑地級市全覆蓋,綠色建筑面積位居全國前列。截至 2015 年底,我省新建建筑設計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的節能標準執行率達 100%。我省“十二五”期間累計建成節能建筑超過 6.2 億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超過 2050 萬平方米。先后建設 5 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深圳市率先開展國家住宅產業化綜合試點,建成 30 個市級示范基6地和項目。全省綠色建筑的加快發展,為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和減少污染,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營造安全、健康、宜人的人居環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存在問題

1.綜合實力相對不強綜合實力相對不強綜合實力相對不強綜合實力相對不強與沿海其他發達省相比,我省建筑業規模有待提高。2015年,我省建筑業產值規模位居全國第五位,與經濟大省地位不相稱。我省建筑產業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較低,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度不高,企業競爭力不強,大型龍頭企業較少,缺乏具有資源整合能力、品牌影響力、能參與國際競爭的本土跨國建筑承包企業。

2.發展方式亟待轉變

我省建筑產業仍處于相對粗放的發展階段,生產集約化和管理精細化水平不高。產業整體素質較低,企業經營管理機制建設滯后,發展戰略意識不強,市場擴張能力不足。

3.創新能力比較薄弱

我省建筑產業仍未完全擺脫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格局,科技創新力量薄弱。大多數企業在技術革新、設備更新等方面缺乏資金投入,技術和裝備水平不高,創新管理能力不強。高級專業技術人才不足,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

4.現代化水平不高

我省建筑產業現代化水平不高,與先進國家、地區相比差距較明顯,存在不適應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的發展要求,建設周期長和生產效率、科技含量、標準化程度偏低等問題?,F代化建筑標準和建筑結構體系有待完善,未達到大規模工業化的要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小。

5.發展環境有待優化

誠實守信的行業自律機制尚未完善,建筑市場仍存在一定的惡性競爭,市場秩序仍需進一步規范,失信懲戒機制有待進一步落實。投資建設、招投標管理、市場違法違規查處、動態監管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發展環境和趨勢

1.產業分化和競爭全球化推動建筑業做大做強產業分化和競爭全球化推動建筑業做大做強產業分化和競爭全球化推動建筑業做大做強產業分化和競爭全球化推動建筑業做大做強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國際建筑市場的開放度不斷提高,各國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旺盛。其中,亞太地區成為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增長引擎,拉美地區市場規??焖偕仙?,發達國家將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基礎設施更新和綠色能源建設。國際建筑市場份額的擴大,有利于我省建筑業企業加快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一體化服務能力,加快培育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建筑產業格局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專業化分工不斷深化,兼并重組成為常態。這有利于我省建筑企業加快戰略轉型和兼并重組步伐,不斷延伸和拓展產業鏈條,推動企業向工程總承包商、集成商和城市綜合運營商方向發展,提高品牌影響力和做強做優。

2.“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建筑企業“走出去”

“十三五”時期,我國“一帶一路”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將引發大規模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直接帶動大批鐵路、公路、港口等跨境項目的建設,為我省建筑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重大工程建設提供重大機遇;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立,為我省建筑企業“走出去”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建筑業企業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拓展對外合作空間、調整經營布局、加快“走出去”的戰略步伐。

3.新型城鎮化建設拓展建筑產業的市場空間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秶倚滦统擎偦巹?2014—2020 年)》明確提出,到 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 60%左右,努力實現 1 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吨泄矎V東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創建國家新型城鎮化示范省。“十三五”時期,新型城鎮化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產業園區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人居環境改善等領域的投資潛力將進一步釋放,以海綿城市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城鄉危舊房改造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等為代表的新一輪建設將全面展開,建筑產業面臨巨大的市場空間。

4.綠色發展的浪潮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十三五”時期,我省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適用、經濟、綠色、美觀”建筑方針,以全面提高建筑產品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發展新型綠色建造方式,全面開展綠色建筑行動,實現我省建筑業跨越性發展。在綠色發展浪潮的推動下,我省建筑業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得到調整,建筑業發展方式轉變,必將催生一批綠色建筑咨詢、設計、施工、運維等高端服務企業;必將涌現一批以綠色發展為使命,集設計、施工、運維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運營商;必將產生智慧建造、智慧管理等新的建筑業經濟增長點,有力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5.新技術增強建筑業創新發展的動力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以及 BIM 技術的深入應用,將推動建筑企業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開發經營、生產施工等全產業鏈建設中的優勢;加快應用、推廣信息領域的最新成果,為建筑企業轉變發展觀念,調整發展戰略,不斷挖掘發展潛力,實現人才、技術、信息、資金等創新資源的合理配置注入了新能量,同時對建筑企業激發創新發展動力,推動企業快速變革和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技術對促進建筑產業推進科技與管理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建立健全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體系,提高建筑產品科技含量,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歷次全會、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省委省政府重要會議精神,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部署,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綠色生態美麗家園要求,緊緊抓住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的戰略機遇,落實我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轉變建筑產業發展方式、推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科技進步和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實現新型建筑工業化生產方式為手段,著力調整建筑產業結構,探索廣東綠色建設體系,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把建筑業打造成為具有較高技術和管理水平的現代產業、節能環保綠色產業,為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目標作出貢獻。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堅持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作為調整建筑業產業結構、轉變產業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推進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提高建筑質量和性能。在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立足廣東實際并有所創新,完善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標準技術體系、生產體系、市場監管體系和監測評價體系。

2. 堅持協調發展,優化建筑產業結構

遵循建筑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促進建筑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相協調,推動建筑產品供給與城市發展需求相協調。優化建筑產業結構,做優做強總承包企業,做專做精專業承包企業,做實做好勞務分包企業,形成大、中、小企業,綜合型與專業型企業互相依存、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3. 堅持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推動建筑產業發展的基本途徑。在建筑業全產業鏈中踐行綠色建設模式,推進綠色建材、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綠色運營和綠色改造,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彰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的綠色發展理念,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4.堅持共享發展,,確保安全高效高質

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建筑產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和生產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環境質量水平。在重點城市、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中開展裝配式建筑試點示范,推動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基地和項目建設。

5.堅持開放發展,增強國際競爭能力

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機遇,加快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全方位對接外部市場,以國際化新視野發展建筑產業,加快推進與國際化建筑標準對接,鼓勵企業“走出去”,培育建筑產業國際競爭新優勢。

(三)發展目標

“十三五”時期,我省建筑產業發展總體目標: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任務使命和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為契機,實現建筑產業發展方式轉變,基本完成建筑業向現代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建筑產業市場環境逐漸成熟,體系逐步完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創新驅動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形成一批以龍頭優勢企業為核心、貫通上下游產業鏈條的產業集群,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產品和建造方式普及,市場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大型建筑企業經營國際化有新的突破,產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1.產業規模效益目標

實現建筑產業規模和效益平穩較快發展,建筑業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總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實現建筑大省向建筑強省跨越。

——到 2020 年,全省建筑產業總產值達到 15000 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 12%;全省建筑業增加值達到 3800 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 9%;建筑業省外完成產值占總產值比重達到 30%以上。

2.產業結構調整目標

建筑產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專業類別結構和布局進一步優化,龍頭骨干企業數量明顯增多,國際競爭優勢明顯加強,形成產業結構優化、專業分工合理的建筑產業新格局。

——建筑產業現代化穩步推進。到 2020 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15%。其中,政府投資新建保障性住房、“三舊”改造工程項目采用裝配式建筑的比例達到 20%,商品房的比例達到 15%。建成 5 個示范城市、15 個示范基地。采用建筑現代化的工程建設總體施工周期縮短 1/2 以上,建筑垃圾排放量減少 80%以上,施工揚塵量下降 80%以上,建造過程碳排放量下降 50%以上。建成 10 個國家級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基地、15 個省級示范基地;建成千億級現代建筑產業集群 1 個,實現建筑產業配套服務集約化;房屋建筑、市政、公路、水利等總承包資質更加齊全。

——促進大型企業做強做大,中小企業做專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詢設計公司。到2020 年,施工特級企業數量達到 20 家,勘察、設計綜合甲級企業數量達到 12 家;年產值 100 億元以上的建筑企業超過 12 家。

3.科技進步目標

建筑技術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建筑業科技成果轉化、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效果更加顯著,建筑業技術創新驅動能力進一步提升,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

——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設計單位的年度科技經費支出占企業年度勘察設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3%,其他工程勘察設計單位年度科技經費支出占企業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勘察設計行業專利和專有技術年均增長率不低于 15%。

——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年度科技經費支出占企業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0.5%。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施工裝備水平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能夠參與主編國家、行業標準。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實現施工項目網絡實時監控的比例達到 60%以上。

——在高層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特大橋梁、水電、核電等重要工程建設領域的勘察設計、施工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特級及一級建筑施工企業,甲級勘察、設計、監理、造價咨詢、招標代理等工程咨詢服務企業建立起正常運行的內部局域網及管理信息平臺。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術在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各環節得到全方位推廣應用。 ——大型骨干工程設計企業基本建立協同設計、三維設計的設計集成系統,大型骨干勘察企業建立三維地層信息系統。參與主編國家、行業標準。

4.人才隊伍建設目標

人才資源開發力度加大,人才培養和評價考核渠道拓寬,專業技術、高技能人才和國際化經營管理人才數量和質量明顯提高,形成人才結構合理、素質精良、數量充足的人才隊伍。

——調整優化隊伍結構,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國內知名專家,以及滿足工程建設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復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有海外承包經營能力的跨國經營型企業家達到 50 人;有海外工程設計、施工、監理、財務投資和運營經驗的國際化高級技術和專業人才 100 人。

——基本實施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執業制度。

——加強建筑工人培訓考核,建筑工人技能和標準化意識得到提高,全面實現崗前培訓全覆蓋,70%以上的建筑工人參加崗前技能提升培訓。培養 1000 名掌握先進技術、有海外建筑施工經驗的國際化高級技師、技工骨干人才。

5.綠色低碳發展目標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深入發展,綠色建材廣泛應用,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能力不斷提高。

——到 2020 年,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行動,重點開展運行階段綠色建筑標識,建成一大批三星級綠色建筑。

——到 2020 年,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 50%,試點示范工程中應用比例達到 80%。

6.建筑市場監管目標

形成較完善的建筑業監管方式和市場監管體系,監管效能和監管水平進一步提升,建筑業發展環境優化,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建筑市場監管法規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清出、工程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合同管理和工程造價管理等制度進一步完善;工程擔保、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個人注冊執業(認可)制度進一步完善。

——全省建筑市場監管信息系統基本完善;基本形成有效的行政執法聯動、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建筑市場監管體系。

——市場各方主體行為基本規范,建筑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7.質量安全監管目標

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機制不斷完善,創新監管方式取得明顯成效,工程施工事故明顯減少,工程質量安全達到新的水平。

——質量安全法規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強化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實施的監督,形成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新模式。

——建設工程質量整體水平保持穩中有升,重點工程質量達到國內及國際先進水平,工程質量常見問題治理取得顯著進步,

建筑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普遍增強。

——全面推行質量檢測、商品混凝土質量信息化監管??⒐?的工程質量全部達到國家標準或規范要求,驗收一次性合格率達到 100%,工程質量一般以上的事故實現零發生。

——落實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制度,住宅工程質量投訴率逐年下降,住宅品質的滿意度大幅度提高,質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好轉。

——依法應當實行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工程全部納入監督管理,獲國家工程質量獎的工程項目數量處于全國前列。

——施工現場和施工過程的信息化監管加強,施工現場關鍵崗位人員職業行為“一處鎖定,全省聯網”,實現有形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兩場聯動”。

8.信息化發展目標

到 2020 年,以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務質量取得明顯成效,電子化和標準化審批廣泛推行,行政審批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市場與行業更加自律,事中事后監管得到強化;以電子政務、行業監管和公共服務等為依托,建成全省建筑市場大數據庫,企業、人員、項目、誠信四大基本要素的信息采集、加工、公開、聯動工作管理機制完善,建筑市場監管和行業綜合誠信評價體系初步建成。建筑企業積極探索“互聯網+”形勢下管理、生產的新模式,BIM、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應用取得明顯成效,信息化在企業標準化管理中的應用更加普遍,信息化應用居于全國領先地位。

表 1:廣東“十三五”時期建筑產業主要發展指標

注:指標和目標值參考來源:《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6-2020 年)》、《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綱要》等文件。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貫徹“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以全面提高建筑產品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引領,以現代科學技術進步為支撐,以裝配式工業化生產方式為手段,實現我省建筑業跨越式發展。

構建裝配式建筑生產體系。整合設計、生產、施工等產業鏈,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提升建筑生產能力和施工水平。創新裝配式建筑設計。統籌建筑結構、機電設備、部品部件、裝配施工、裝飾裝修,推行裝配式建筑一體化集成設計。推廣通用化、模數化、標準化設計方式,積極應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提高協同設計能力。按現代化大工業生產方式改造建筑業,因地制宜推廣使用先進高效工程技術和裝備,大幅減少現場人工作業。引導企業研發應用與裝配式施工相適應的技術、設備和機具,提高部品部件的裝配施工連接質量和建筑安全性能。

培育裝配式建筑基地。引導傳統建筑企業實現跨越發展,優化生產力布局,整合各類生產要素,培育一批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實現建筑產業集聚集約發展。培育裝配式建筑技術研發、建筑部品構件生產、一體化施工的產業集群。支持企業提高裝備水平,引導企業向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向發展。各地級以上市要積極申報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基地項目,加快形成一批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基地,支持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建立裝配式建筑產業集群,實現建筑產業配套服務集約化。積極引導設備制造企業研發部品部件生產裝備機具。

加快標準化制定。制定裝配式建筑法規、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相關配套優惠政策,推動結構件、部品、部件的標準化,豐富標準件的種類、通用性、可置換性,以標準化推動建筑工業化;提高建筑構配件的工業化制造水平,促進結構構件集成化、模塊化生產;鼓勵建設工程制造、裝配技術發展,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在適用工程上采用制造、裝配方式,進一步提高施工機械化水平。

針對建筑設計、部品及構配件生產、施工、裝修、質量檢驗和工程驗收的全過程,在現行工程建設標準體系、試驗和試點工程的基礎上,編制和修訂適用于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標準圖集、通用產品和設備手冊、技術指南,建立產業化標準體系。制修訂裝配式建筑工程定額等計價依據。

抓好試點示范。鼓勵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基礎條件較好的城市,有效利用“粵港澳經濟圈”的區域經濟優勢,率先建成示范城市。選擇一批有條件的村莊,開展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建造的農村住宅建設試點。培育一批工程設計、施工、運維和部品部件生產的示范基地,大力開展關鍵技術推廣應用工作。指導示范城市、試點村莊、示范基地制訂行動計劃,督促檢查推進建設情況,及時分析總結工作經驗。各地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項目監督和跟蹤服務,確保相關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持續健康發展。

項目推廣重點。指導各地級以上市按近、中、遠期示范推廣目標的要求,每年確定一批推廣項目。重點在全省保障性住房、“三舊改造”和政府投資的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中廣泛推廣裝配式結構;在工業廠房、倉庫,以及體育、教育、衛生等大跨度、大空間、超高層和抗震等級較高的公共建筑優先選用鋼結構建筑;在居住建筑,以及辦公、商業、文化等公共建筑中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在農房建設中積極推進輕鋼結構;鼓勵住宅小區圍墻、工地臨建、管道管廊等建設配套設施采用可裝配、可重復使用的部品部件;鼓勵具備條件的旅游度假區、園林景區等因地制宜采用木結構建筑或部件。

(二)提升企業競爭實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引導企業適應現代化大工業生產方式和生態環境要求,加快資源整合,利用我國和全省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機遇,延伸產業鏈,做強優勢環節,探索復合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子,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優勢。

加快培育龍頭骨干企業。扶持發展實力強、信譽好的建筑施工龍頭企業,支持大型工程總承包企業與勘察設計、項目管理、投融資服務等企業聯合重組,拓展上下游產業鏈,培育集投資、設計、施工、生產為一體的工程總承包企業,打造建筑航母企業,提高建筑行業產業集中度。引導推動有條件的大型設計、施工企業向開發與建造、資本運作與生產經營、設計與施工相結合的方向轉變,推動有實力、重誠信的企業向“城市綜合運營商”轉型;以骨干龍頭企業的規模、品牌、技術和人才優勢為基礎,培育一批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建筑企業。

支持企業提高資本運營能力。建設建筑業與金融業合作渠道,推動銀行資本和產業資本融合,鼓勵金融資本采用 BT、BOT、PPP 等模式支持總承包業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培育若干家總承包業務與金融資本融合的成功示范單位。打造“專、精、特、新”的專業企業。針對建筑產業的關鍵環節,積極扶持發展一批優勢專業企業做專做精,引導中小型施工承包企業向專業化企業發展。扶持競爭力強、特色明顯的裝飾裝修、機電安裝、智能化、鋼結構、隧道等專業化企業;培育實體化、一體化專業勞務分包企業,促進不同類型企業差異化發展,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

扶持發展專業承包企業和勞務分包企業。鼓勵施工總承包企業分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專業承包公司,引導

二、三級企業積極研發專有技術,走“專、特、精”道路,向特色專業承包方向發展。支持企業提升進入專業工程市場的能力。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關鍵崗位自有工人為骨干、勞務分包為主要用工來源、勞務派遣為臨時用工補充的成建制用工方式,支持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擁有獨資或控股的勞務企業,引導組建勞務公司。

積極發展建筑咨詢服務企業。規范發展工程咨詢服務機構,營造有利于工程咨詢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推進工程勘察、設計、監理、造價、招標代理等工程咨詢服務企業規?;?、品牌化、網絡化經營,創新服務產品,提高服務品質,為業主或委托方提供專業化增值服務,服務工程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支持工程監理、招標代理、造價咨詢等服務企業通過改制、聯合重組或互補合作,提高服務水平和能力,擴大服務領域。

培育現代建筑產業集群。鼓勵龍頭骨干企業向產業鏈高端環節延伸,引導一批技術型企業圍繞核心環節成長,形成產業集群。

鼓勵和支持地方政府打造建筑行業總部基地,促進行業集群式發展。支持我省建筑業企業與央企和外省大型建筑業企業合作組建聯合體,共同參與國內外高端建筑市場競爭。吸引央企和外省大型建筑業企業在我省設立總部,優先保障企業總部落戶所需的經營用地。在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分別建立具有區域特色的建筑產業示范園區,整合裝備制造、建材生產、設計咨詢、資金物流等要素,引導建筑業企業集聚發展。

(三)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產業技術進步

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建筑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突破,積極引導建筑行業采用國內外先進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加快推廣應用 BIM 等信息技術領域最新成果。

健全建筑產業技術支撐體系。構建與國家技術體系相銜接、適合亞熱帶氣候特點、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廣東建筑產業現代化標準體系,形成貫穿建筑業全產業鏈的技術路線圖。鼓勵企業提高標準化工作水平,編制工程建設標準和施工工法,支持企業設立技術中心,加快企業標準編制。充分發揮建筑工程技術中心的作用,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創新研發技術含量高、應用價值高的專有技術、工法和標準。

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行業技術創新體系,建立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加強產學研合作,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機制,培育和組建一批現代化工程研發中心、共性技術服務中心、行業協同創新中心等機構,鼓勵技術研究機構和試驗室成為國家或地方工程領域專項技術研發基地。引導企業通過開展戰略聯盟、戰略合作、校企合作、技術轉讓、技術參股等方式,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快技術改造,形成專利、專有技術、標準規范、工法的技術儲備,在工程建設中積極應用先進技術,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推進建筑業技術更新與創新。支持大型企業和設計院合作,積極尋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化工程標準和設計技術合作,為我省建筑企業“走出去”提供技術設計支撐。

加大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和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扶持相關企業申請籌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協作創新平臺、校企聯合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開展建筑產業現代化相關的前沿技術研究。支持大型骨干企業、院校及科研機構開展居住建筑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關鍵技術攻關,掌握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指導全省開展預制內外墻板、預制樓梯、疊合樓板、預制窗臺板、整體廚衛、集成房屋、裝配設備、智能家居、成品鋼筋等先進適用技術研究,大力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綠色建材應用,促進建筑產品質量及建筑工業化水平的提升。大力推動先進適用抗震技術的應用。

促進信息融合。加大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工業化生產全產業鏈中的應用,鼓勵以“互聯網+”的方式優化配置市場資源,著力解決建筑產業信息不暢、上下游脫節、資源分散、資金流通不暢等問題。以設計為引領,推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建筑設計、施工、運營、拆除及城建檔案管理等各環節全生命周期的應用與深度融合。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立 BIM 應用水平考核評價機制。大力推動設計數字化、生產自動化、管理網絡化、運營智能化、商務電子化、服務定制化等信息技術的創新、集成及應用工作,全面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有效降低工程項目的運營成本。開發建筑產業現代化專利信息專題數據庫,對技術研發型建筑企業實行專利信息推送服務。明確建筑業統計邊界,健全建筑產業數據統計機制。

(四)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

注重在工程建設實踐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創新,倡導綠色理念,堅持綠色設計,推進綠色施工,推廣應用綠色建材,增強綠色科技發展能力。

完善法規政策和標準體系。研究制訂綠色建設省級條例,逐步推行設計、施工、驗收、運營等全生命期的綠色建設發展模式。

創新綠色建設金融,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綜合利用社會資本、外資以及財政資金投入綠色建設。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環保,完善建筑設計方案競選制度,建立完善大型公共建筑方案公眾參與和專家輔助決策機制,引導有條件城市試點開展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評估制度。建立完善綠色建設技術標準體系,推動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綠色建材在工程建設領域的廣泛應用。

實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計劃。完善新建建筑在工程設計、施工和驗收環節的節能監管措施,嚴格落實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

推進規劃用地用電約束性指標試點工作,強化建筑節能源頭把關。研究制訂更高水平的建筑節能標準,推進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的雙控行動。

全面發展綠色建筑。制訂實施我省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驗收標準,修訂完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完善財政支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政策。到 2020 年,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比例達到 30%。繼續實施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制度,引導有條件的城市按規定開展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指導各地根據當地實際,建設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

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繼續開展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及能耗公示工作,鼓勵應用 PPP、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手段推進建筑節能改造。研究各類公共建筑的能耗定額標準,逐步實施建筑能耗定額管理制度。

促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共性和關鍵技術的研發及推廣,研究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在設計、施工、檢測和驗收等環節的技術標準體系。研究完善財政激勵政策,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推廣應用綠色建材。加強建設工程材料應用的管理,做好結構性、功能性材料市場的統計及監測分析,到“十三五”期末,各市建制鎮以上城市規劃區全面完成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工作,進一步提高建制鎮以上城市規劃區新建建筑應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新型墻體材料、保溫材料、建筑節能玻璃、陶瓷磚、衛生陶瓷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比例。加快推進綠色施工方式的研究。制訂實施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制度,研究制訂推廣使用綠色建材政策,財政性投資占主導項目和綠色建筑項目綠色建材的應用比例逐年提高,鼓勵建設工程項目使用綠色建材。

(五)創新市場監管模式,加強建筑市場監管

完善建筑市場監管方式,營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環境,推進建筑市場信息化和誠信體系建設,構建動態的市場監管機制。

健全市場決定工程造價機制。堅持市場在工程造價確定中起決定性作用,構建與建筑產業現代化相適應的工程造價體系,全面推行清單計價制度,建立健全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制度和工程全壽命周期的成本核算制度。結合廣東現行的標準體系和抗震設防、綠色節能等要求,研究制定與建筑產業現代化相配套的計價定額。創新定額編制方法,推動建筑生產要素價格和費用的市場形成機制,推動工程定額動態化管理,提高工程定額市場化程度。

創新工程造價糾紛調解機制,增強政府公信力。完善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招投標制度,積極推行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的工程總承包方式。推行陽光、透明的工程招投標機制,試點放開非國有投資項目招投

標制度,制定招標代理機構及從業人員考核管理辦法,推行電子 化招投標,加大社會監督力度,促進招標投標活動公開透明。堅 決遏制和打擊圍標、串標、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違規行為。加 強合同管理,修訂出臺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咨詢服務、 項目管理等以及不同發承包方式的標準合同范本,建立合同監管 機制。

構建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動態監管體系構建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動態監管體系構建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動態監管體系構建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動態監管體系。制定全省統一的工程

項目數據標準、數據交換標準。構建省級、市級和縣級有效銜接 的“互聯網+監管體系”平臺,明確信息采集、數據公開、共享 和交換的管理模式,建立全省工程項目信息數據庫,對在建工程 項目、市場各方主體及關鍵崗位人員實時動態監管,動態記錄市 場主體的市場行為和現場行為,及時向社會公布行政審批、工程 建設過程監管、執法處罰等信息,曝光市場主體和人員的不良行 為信息,形成有效的社會監督機制。研究制定工程建設企業和從 業人員的建筑市場和現場誠信行為評價制度,設計全省建筑業信 用評價體系,建立建筑市場主體信用檔案數據庫,逐步建立“守 信激勵、失信懲戒”的建筑市場信用環境,推進信用評價結果在 29 資質審批、招標投標和扶持獎勵事項中的應用,引導企業誠信守 法經營。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強化服務和行業自律,促進建筑業 持續健康發展。

創新工程建設程序管理創新工程建設程序管理創新工程建設程序管理創新工程建設程序管理,加大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加大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加大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加大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建立

與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行政管理服務體制,完善建筑產 業現代化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質量安全監 督、商品房預售、竣工驗收等管理程序。嚴肅查處不履行建設程 序、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及掛靠等違法行為,依法依規對 違規違法行為的企業及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在建筑市場監管與誠 信信息平臺向社會公布不良行為和處罰信息。

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全面依法清理建設領域的各類保證金,

取消不合理的保證金,規范保證金的收取、使用、返還等行為。 加強對涉及建筑業企業及工程項目收費的監督檢查,嚴禁擅自增 加收費項目和提高收費標準。建立工程款結算約束機制,逐步推 行預算價、中標價、結算價按規定公開制度,分類明確結算時限, 縮短結算周期,采取有效措施減輕企業負擔,進一步規范行業各 類保證金制度,提高企業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健全農民工工資 防欠清欠等長效機制,依法規范建筑業企業用工行為。

(六)落實主體責任制度,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六)落實主體責任制度,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六)落實主體責任制度,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六)落實主體責任制度,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創新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完善各方主體質量安全責任 制,嚴格落實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主體責任,提高 監管效能,形成主體負責、中介服務、政府監管良性互動的工程 30 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完善項目主體質量安全責任制完善項目主體質量安全責任制完善項目主體質量安全責任制完善項目主體質量安全責任制。全面落實工程項目五方責任

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制,明確建設單位的首要責任,建 立工程責任主體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建立建筑施工企業首 席質量責任官制度。出臺“兩書一牌”制度實施辦法,提升“兩 書一牌”覆蓋率。在五方責任主體基礎上,建設項目主體質量數 據庫,研究探索預拌混凝土、混凝土預制構件、鋼筋供應企業法 定代表人質量終身責任制。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生產事故企業主要 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監理單位總監理 工程師的強制培訓制度。規范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推行工程質 量、成品住房質量擔保和保險制度,推進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保 險制度,完善工程質量追償機制。改革工程建設監理制度,逐步 實現由施工監理向項目管理過渡。

創新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創新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創新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創新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加強工程質量安全信用管理與

建筑市場管理、招標投標管理和資質資格管理等有機聯動。理清 政府監管與企業之間的責任邊界,全面推行質量安全巡查制度, 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機制,逐步建立以質量安全巡查為主要手 段、以行政執法為基本特征的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建立市場 與現場聯動的監管機制,實行市場監管和質量安全監管部門的聯 合執法。各地要強化政策文件的執行力和執法公正性,加強層級 聯動,確保指令和反饋、監管要求和現場整改形成閉環體系。積 極推行分類監管和差別化監管,突出對質量安全管理薄弱項目的 31 監管,突出對重點工程和民生工程的監管,突出對質量安全行為 不規范和社會信用較差的責任主體的監管。建立產品質量追償機 制,加強部品部件生產、裝配施工過程的質量安全監管。建立房 屋市政質量動態管理制度及綠色施工管理制度。探索引入保險機 制和服務,建立建設工程質量保險制度。提高質量安全監管效能提高質量安全監管效能提高質量安全監管效能提高質量安全監管效能。

突出關鍵環節、關鍵部位治理,加強地鐵、高邊坡、市政橋梁的 質量安全監控,持續開展建筑模架、深基坑、建筑起重機械等危 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專項治理。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許可 動態管理,將企業承建項目安全管理狀況作為安全生產許可延期 審查重點。常態化開展針對使用假冒偽劣建材、建筑工程施工轉 包、違法分包、掛靠等行為的專項執法行動,加大查處工程實體 常見質量問題的力度,建立健全違法違規行為定期督查和通報、 督辦制度,加大行業典型、重大案件查處和曝光力度。 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標準化管理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標準化管理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標準化管理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標準化管理。積極推進工程建設標準化改

革,開展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活動,推行質量行為標準化和實體 質量控制標準化,強化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實施情況的監督檢 查。落實分部分項工程標準化施工樣板制度,實現管理行為標準 化、設計要求標準化、工地建設標準化、施工工藝標準化、過程 控制標準化、施工機具設備和模板標準化,建立完善標準化管理 體系和考核辦法,發揮示范引路作用。完善工程質量創優激勵機 制,加強創優過程的施工現場指導,提高創優成效和工程質量水 平。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制度,提高住宅工程整體質 32 量水平。推動企業完善質量安全保證體系,推進建設工程質量和 施工安全標準化管理,強化過程控制,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工程質 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服務業的服務質量提升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服務業的服務質量提升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服務業的服務質量提升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服務業的服務質量。推

進自主創新、新技術應用和成果轉化,發揮勘察設計在工程建設 中的先導作用,完善注冊建筑師執業制度,將建筑師執業范圍拓 展覆蓋至建筑工程項目全過程,明確其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內 的權利和責任,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項目管理機制。建立市場化價 格秩序,完善建筑設計招投標機制,深化企業體制改革,鼓勵多 種所有制形式、不同規模的設計機構發展和競爭。強化工程監理 制度,引導工程監理主體和服務模式多元化,大力推進監理單位 現場監督的標準化、信息化、規范化建設。鼓勵引導工程咨詢設 計企業開展項目前期咨詢、工程設計、施工招標咨詢、施工指導 監督、工程竣工驗收、項目運營管理等覆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 體化服務。

(七)推動管理體制改革,實現重點領域突破

(七)推動管理體制改革,實現重點領域突破

(七)推動管理體制改革,實現重點領域突破

(七)推動管理體制改革,實現重點領域突破

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堅持依法行政,創新行政審批制度,逐

步弱化企業資質管理,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提高審批效率,發揮 行業自律作用。優化企業資質申報流程,改進審批方式,建立高 效、便捷、公正的電子化審批平臺,逐步實現企業資質審批標準 化、信息化和動態化。強化個人執業資格責任,加強企業資質審 批后的動態監管,探索資質、資格管理向信用管理轉變。 進一步開放建筑市場進一步開放建筑市場進一步開放建筑市場進一步開放建筑市場。取消妨礙企業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

33 做法,簡化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企業備案手續,實行告知 性登記備案。清除各地區排斥、限制外地企業進入的各類準入障 礙,建立統一開放、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 推進工程建設組織方式改革推進工程建設組織方式改革推進工程建設組織方式改革推進工程建設組織方式改革。積極開展政府投資項目工程總

承包實踐,加快研究出臺適應工程總承包模式的配套政策措施。 大力發展工程總承包模式,著力解決影響工程總承包的體制機制 問題,調整完善現行招投標、施工管理、現場執法檢查、竣工驗 收備案等環節管理制度,推廣使用工程總承包模式,繁榮工程總 承包市場。

深化建筑業企業改革深化建筑業企業改革深化建筑業企業改革深化建筑業企業改革。引導建筑業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

求,完善企業產權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通 過產權轉讓、增資擴股、資產剝離、主輔分離等方式推動企業改 革,增強企業活力和動力。鼓勵管理、技術、資本等要素參與收 益分配,調動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技術骨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以建筑業“營改增”為契機,完善各項基礎工作,加強企業財務 管理,通過提升企業管理能力增加企業效益。

(八)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加快

(八)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加快

(八)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加快

(八)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加快“走出去”步伐

以‘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建設為契機,積極開發港澳地區、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引領和支持企業‘走出去’開拓 海外市場。

加強粵港澳合作加強粵港澳合作加強粵港澳合作加強粵港澳合作。推動建設粵港澳統一的建筑市場,開拓港

澳地區及海外建筑市場。鼓勵建筑業各關鍵環節的骨干企業深化 34 與港澳企業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共同承攬境外大型 工程項目。支持企業以自貿區建設為平臺,推進粵港澳建筑服務 貿易自由化,構建統一的建筑市場。積極利用港澳地區資本市場, 緊扣“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建設,以資本經營帶動生產經營,培 育建筑產業鏈的新環節。

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支持企業跟蹤國外投資熱點,圍繞重點

區域、重點專業領域和重點工程項目“走出去”發展,積極參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企業到資源豐 富、市場潛力大的亞洲、非洲等國家開展工程承包,通過對外承 包工程換取當地市場和能源、資源,以多種方式提高盈利能力。 引導企業加強合作,增強全行業對外的合力,大力支持 BOT、 BOOT、PPP 等特許經營類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和使用中國工程標 準的工程項目,帶動設備、建材、技術、標準的出口。支持企業 利用自身優勢,與國內外知名承包商組成聯合體,共同承攬境外 大型工程項目。

完善“走出去”的服務機制。充分利用國家‘走出去’的政 策,支持建筑行業企業和有關商協會參與我省“走出去”信息服 務平臺建設,建立健全建筑業市場重大工程事件應急協調機制, 保障“走出去”戰略順利實施”。鼓勵企業申報對外援助成套項 目施工任務實施企業資格,積極爭取我國援外工程項目。積極參 與我國政府推動的境外經貿合作園區工程項目建設,帶動建筑設 計、咨詢、施工、監理等企業“走出去”發展。 35

(九)強化人才智力支撐,完善人才培訓管理體系

(九)強化人才智力支撐,完善人才培訓管理體系

(九)強化人才智力支撐,完善人才培訓管理體系

(九)強化人才智力支撐,完善人才培訓管理體系

以加強人才素質建設為核心,著力培育一大批建筑業創新型 人才、國際化技術、經營和管理人才,探索制定各類人才培養標 準,促進人才總量與建筑產業發展目標相適應。

加強人才隊伍培育平臺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培育平臺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培育平臺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培育平臺建設。建設建筑業創新型人才培養引

進平臺,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加快引進高層次人才,積極 推動建筑企業及關聯產業企業與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支 持具備條件的企業對接職業院校實行訂單式培養。依托高校建立 國際化技術人才培養和輸送平臺,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化設計、工 程施工能力的高端技術人才。注重專業人才國際化培養,推動我 省建筑骨干企業與央企海外承包經營企業的人才培養合作,鼓勵 企業選派人員到境外承包工程進修,推動我省工程設計、項目施 工和技術管理人才與國際接軌。

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訓體系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訓體系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訓體系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訓體系。整合職業教育培訓資源,加快人

才實訓基地建設,逐步形成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政府 統籌和社會參與的培訓管理體制。健全完善從業資格人員繼續教 育培訓管理平臺,加強執業注冊人員繼續教育管理,增強教育培 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利用承接海外工程建設項目的機會,建設 海外技能型人才培訓基地。

拓展高技能人才培養渠道拓展高技能人才培養渠道拓展高技能人才培養渠道拓展高技能人才培養渠道。以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為培

養重點,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依托大型建筑骨干企業與重 點職業院校等機構,抓好高技能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建設,促進職 36 業教育培訓工作快速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采取訂單 培養、現代學徒制等多種形式,加快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技能 人才和新產業工人。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的優勢,鼓勵建筑企業與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建協同創新平臺和產學研聯盟, 協同開展建筑行業重大技術攻關,協同培養創新型專業技術人 才。

強化人才管理。強化人才管理。強化人才管理。強化人才管理。圍繞產業升級目標,堅持“雙創”引領,突

出能力業績和技術創新,培養一批有國際經營能力、有承包經營 境外建筑工程經驗,帶動我省建筑業“走出去”的專家和企業家 團隊,對海外工程承包項目有突出貢獻的經營團隊給予獎勵。搭 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我省有優勢建筑市場的海外建筑技術 人才庫,為我省海外承包工程提供外部智力支持。推進實施“互 聯網+人才”培養計劃,整合從業人員信息資源,構建完整準確、 高效一致的執業注冊和從業人員信息數據庫,滿足執業注冊管 理、人員培訓考試管理、繼續教育管理、職稱申報等需求;實現 建筑行業業務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交換和業務聯動,提升 全省建筑從業人員管理與服務水平。

建立現代產業用工制度建立現代產業用工制度建立現代產業用工制度建立現代產業用工制度。提高工人組織水平,建立以總承包

企業自有工人為骨干,專業企業自有工人為主體的用工方式。引 導專業化作業的小微企業規范管理,實現建筑工人組織化、公司 化管理,全面推行企業用工實名制管理。保護工人合法權益,落 實勞務合同制度,按照“誰用工、誰負責”和“總承包負總責” 37 的原則,落實工資支付用人單位的主體責任和總承包單位的監督 責任,督促施工單位履行社會責任,不斷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環 境,提升職業健康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統籌安排,完善相關法規制度,推進 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及時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整體推進建筑 產業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化。統籌協調全省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 工作,各市、縣(市)將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成立由政府負責人牽頭的組織領導機構,強化“十三五”建筑產 業發展規劃落實的統籌協調。

(二)強化政策支持

(二)強化政策支持

(二)強化政策支持

(二)強化政策支持

加大財政支持。拓展省級節能降耗專項資金支持范圍,重點 支持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建設項目和成品 住房。優化省級保障性住房建設引導資金使用結構,加大對采用 裝配式建筑技術的保障性住房項目支持力度。各級政府對裝配式 建筑項目給予容積率、財政補貼、融資幫扶等優惠政策,在申請 高新技術企業、戰略性新型產業、稅收減免等方面給與構配件企 業支持。加大對主導制定國家級或省級建筑產業現代化標準的企 業的財政支持,鼓勵龍頭骨干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制定和完 善人才培育財政扶持政策,積極培育建筑產業國際化創新高端人 38 才和技能人才實訓園區,優先推薦申報省級重點產業專項公共實 訓基地。落實符合現代化生產條件的建筑及住宅部品研發生產企 業、省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的財政扶持政策。 落實稅費優惠。對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的企業,符合條 件積極爭取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相應稅收優惠政策。按規 定落實引進技術設備免征關稅、重大技術裝備進口關鍵原材料和 零部件免征進口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企業購置機器設備抵扣 增值稅、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技術轉讓免征 或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暢通對開拓境外市場的建筑 企業享受境外繳納所得稅額稅收抵免政策的渠道。 加大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建筑企業的信貸支持力 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建筑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短期融資券、中 期票據等直接債務融資工具。創新融資性擔保方式,支持以建筑 材料、工程設備、在建工程和應收賬款等作為抵質押的反擔保形 式,引導保險機構和銀行合作開發適合建筑業特點的應收賬款信 用保險和質押貸款。支持主營業務突出、實力較強的建筑業企業 進入融資性擔保行業。鼓勵社會資本發起組建促進建筑產業現代 化發展的各類股權投資基金,引導各類風險資本參與建筑產業現 代化發展。大力發展工程質量保險和工程融資擔保。鼓勵符合條 件的建筑產業現代化優質誠信企業通過發行各類債券融資,積極 拓寬融資渠道。 39

(三)優化發展環境

(三)優化發展環境

(三)優化發展環境

(三)優化發展環境

大力宣傳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意義,讓 公眾全面了解建筑產業發展對地區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建筑品 質、宜居水平、環境質量的作用。通過舉辦全省建筑產業現代化 系列年度博覽會,向社會推介優質、誠信、放心的技術、產品、 企業。對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的優秀企業和個人給予表彰,引領 建筑工業化發展。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通過舉辦專業論壇等 形式,利用各種媒體,加強對各類企業和消費者的宣傳,提高新 型建筑工業化在社會中的認知度、認同度,引導全社會形成節約 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推動建筑產業現 代化營造良好的氛圍。

(四)注重示范指導

(四)注重示范指導

(四)注重示范指導

(四)注重示范指導

加強行業引導。將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情況和成效作為重要 考核內容。評選優質工程、優秀工程設計和考核文明工地,優先 考慮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施工的項目。建立并定期發布《廣 東省建筑產業優質誠信企業名錄》,對建筑產業現代化優質誠信 企業在資質評定、市場準入、工程招投標中予以傾斜。 強化技術指導。建立和完善建筑技術專家庫,建立專家責任 和利益機制,成立各產業環節的專家委員會,發揮第三方的社會 功能,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建設方案和應用技術論證制度實 施,提高施工圖審查的科學性。

強化示范引導。強化示范引導。強化示范引導。強化示范引導。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鼓

40 勵人居環境城市和綠色建筑示范市率先建成省級建筑產業現代 化示范城市。統籌規劃布局,落實政策措施,建設建筑產業現代 化示范基地,促進建筑產業集聚發展。政府主導的保障性住房、 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三類新建項目應率先采 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和產品,切實發揮示范引導作用,推動建 筑產業現代化技術和產品的普及應用。

(五)強化監測評價

(五)強化監測評價

(五)強化監測評價

(五)強化監測評價

建立建筑產業現代化評價制度,成立省市兩級評價專家委員 會,制訂項目認定標準。建立和完善建筑產業現代化監測評價指 標體系,將其作為衡量各地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依據。 定期組織監測評價,建立信息發布機制,及時發布監測評價結果。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初一上冊第二單元語文下一篇:產業轉型升級調查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