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k031一上道德與法治

2023-06-18

第一篇:k031一上道德與法治

一上 道德與法治教案

一年級上期《道德與法制》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 小學生活開始了 單元目標:

1.情感與態度:感受學校環境的美好,體驗集體生活的愉快,并樂于新同學、新老師交往。

2.行為與習慣:了解并遵守交往和活動中的規則和紀律,初步形成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的良好習慣。

3.知識與技能:了解學校的基本設施和環境,逐步熟悉新學校的學習和生活。

4.過程與方法:嘗試運用不同的方式與同學、老師交往,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愿意想辦法解決。

一、我是小學生了

第一課時 我是小學生了

1.導入:上小學了,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2.心情描述。

(1)請學生自己選擇一種方式描繪自己上學的心情:如畫畫、寫詞語、表演?? (2)全班集體交流各自上學的心情。

(3)小結要點:上學了,我們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情??墒怯行┬那闀ξ覀兊膶W習和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

3.討論:教師挑選出幾種突出的不良情緒:如緊張、害怕、疑惑??引導學生共同討論解決的辦法。

4.小結要點:讓我們拋開不好的心情留下一份好心情迎接新的生活吧。 5.戶外活動:請學生將描寫有不好心情的紙條放進紙簍里,師生一起在校園里找個地方將紙盒與壞心情一起埋掉。 活動拓展:

學生回家主動跟爸爸媽媽談談自己上學的心情。

第二課時

1.導入:上小學以后,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2.比較:教師呈現幼兒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圖片,請學生比較圖片中反映的上學前后的不同。

3.講述: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切身體會談談各自感受到的入學后發生的變化。

4.搶答比賽:宣讀問題情境卡上的問題,請學生舉手搶答。

問題如:課間,小明玩皮球玩得正高興時,上課預備鈴響了,他該怎么做?每天要上學了,今天晚上應該做些什么準備??? 5.小結要點:上學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多變化,我們自己也應該有所變化,爭取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二、老師真好

1 1.導入:出示班級教師照片,請學生認一認照片上的人是誰。 2.介紹:學生自由介紹自己認識的老師。 3.繪畫:學生畫自己最喜歡的一位老師,并談談自己為什么喜歡這位老師。 4.講故事:請學生講一個自己和老師之間發生的故事,尤其注意讓學生談談自己當時的感受,引導學生體會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親密友好,培養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信任之情。

5.欣賞詩歌:欣賞配樂兒童詩《悄悄話》,讓學生談談詩的內容和自己的感受。

6.小結要點:愛老師有很多表達方式,如對老師有禮貌、認真學習、信任老師等都是愛老師的表現。

三、和同學交朋友

主題目標:

1.熟悉新同學、新老師,盡快適應新的人際環境。

2.主動積極地與同學、老師交往,掌握相應的交往技能。

3.能欣賞自己和同學的優點,對新同學、新老師、新班級產生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如何在孩子們交往的過程中,讓他們消除彼此間的羞怯感。培養學生對小學新老師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如何激發學生勇敢地開口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情況。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表現不同興趣的卡片若干、一套“擊鼓傳花”的游戲材料。 2.學生應在課前熟悉周圍的新同學,并準備可以展現自我特點的節目或作品,如圖畫、模型、歌曲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想要新同學都認識你嗎?那就讓我們自己介紹一下自己吧。 2.自我介紹:老師先用貼近學生的語言自我介紹。然后學生自由地介紹自己的相關情況,力求有特點,介紹的范圍、時間長短等不作嚴格要求。

3.小結要點:今天我們又認識了這么多的新朋友,大家要相互關心、友好相處。

4.游戲:尋找興趣相同的朋友。請幾個同學拿出代表自己興趣的卡片,并舉起來,喊:“喜歡??的朋友到我這兒來!”與他(她)興趣相同的同學就跑到他(她)那兒。然后興趣相同的同學在一起交流、玩耍。

5.游戲:擊鼓傳花。鼓聲停時,花落誰手誰就給大家表演一個自己最拿手的節目。

6.小結要點:我們大家都很棒。

第二單元 校園里的一天

四、歡歡喜喜到學校

主題目標: 1.知道上學不遲到是每個學生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養成不遲到的好習慣。 2.認識常見的安全和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2 認識到守時、惜時、做事有條理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認識常見的安全和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上學不遲到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歌曲《上學去》。 2.學生準備彩色筆。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實際是一個小調查):

(1) 播放歌曲《上學去》,教師邊唱邊向學生問好:“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問你早上幾點起床?”

(2)指名學生回答:你每天早晨起床后是怎樣安排的呢? (3)過渡語: 蘭蘭也和大家一樣,成為向學生了,這不,她也要去上學了。 2.聽故事——《起床后的蘭蘭》。

(1)全班集體交流:起床后的蘭蘭是怎樣做的呢?

(2)教師小結:起床后,塊穿衣,忙刷牙,天天上學不遲到。 3.小表演:現在知道怎樣安排早晨起床后的事情了嗎?請表演給大家看看,看誰做得好。

4.教師出示21頁3幅圖,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原因:看看他們在做什么?你知道他們為什么遲到嗎?

5.說我自己:你遲到過嗎?為什么遲到呢?當時你的心情怎樣? 6.填填“七色花”:怎樣做才能做的按時上學呢? 按時上學

制定作息時間表 按時起床

7.教師小結要點:剛才我們通過填填“七色花”的活動,明白了要想上學不遲到,還得做到每天按時睡覺、起床,睡覺前要做好第二天的準備工作。

8.評一評。

(1)自我評價:你覺得自己在按時上學方面做得怎樣?如果做得好就畫個笑臉,不太好就畫個苦臉。

(2)同學之間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上學路上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常見的交通安全標志。 2.學生課前觀察交通安全標志。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學生在上學路上的表現:有的在街道玩耍,有的在穿越馬路欄桿,有的在闖紅燈?? 2.說一說:這些現象中哪些是不正確的行為?

3.教師小結:每年小學生發生的危險事故很多,在上學的路上我們可要注意安全呀!

3 4.教師提出問題:為了避免這些事故的發生,我們應該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你知道的交通規則有哪些?

5.學生交流。

6.搶答比賽:幾種常見的交通標志。出示教科書24頁交通標志,請學生舉手搶答交通標志所代表的意思。

7.畫一畫:你還知道哪些交通標志?把你知道的交通標志畫下來。 8.游戲:紅燈停,綠燈行。

要求:學生分組進行,在學生手中分別拿著紅色、綠色的牌子,代表紅燈、綠燈,其余學生扮演警察、行人、汽車等,自己設計游戲過程。

9.教師小結: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規則記在心,生命才會更安全。

五、快樂的課堂學習 主題目標:

1.知道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問題是學生要做到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能正確規范自己的行為。

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活動時間:二課時 教學重點:

知道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的具體表現行為有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善于思考和提出問題等。 教學難點: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我會聽講 活動準備:

兩個片斷:

一、上課時,一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回家后老師布置的作業都會做。

二、另一學生上課時沒用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回家后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會做。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上課前,老師請大家看一段錄像。

2.學生看錄像:仔細觀察他們在干什么?他們上課時的表情、神態、動作是怎樣的?

3.比較:將兩位同學上課時的表情、動作、神態進行比較,說說誰在認真聽講,積極思考。

4.談體會:看完錄像,你覺得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有哪些好處? 5.游戲——你問我答:當老師講解或同學發言時,我該怎樣做? 我問你:當老師講解或同學發言時,眼睛看著哪,我來答:~~ 我問你:當老師講解或同學發言時,耳朵聽什么?我來答:~~ 我問你:當老師講解或同學發言時,腦子想什么?我來答:~~ 學生的回答有多種可能性,教師對問題答案不需作統一的硬性規定。 6.教師小結:

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舉起我的手

4 活動準備:教師準備若干個適合本班學生的知識或智力搶答題。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老師念智力搶答題,學生搶答。前幾題要求學生不舉手直接搶答,因為太吵,老師同學聽不清,后幾題請學生舉手搶答。

2.老師:剛才在課堂上大家是怎樣的情況下,舉起自己的小手的呢? 3.學生交流。

4.教師小結要點:在課堂上,當我們要回答問題時,應先舉手后發言,回答問題不亂搶。這樣才能聽清楚別人的發言。

5.過渡語:除此以外,在課堂上我們還會在什么時候舉起自己的小手? 6.我知道,我來說:學生看教科書26頁右下圖,說說圖上的同學為什么會舉起自己的小手?

7.教師小結要點:在課堂上,當我們有還沒有弄明白的問題或有不同的見解時,更應該舉起自己的小手。

8.課堂調查:本班哪些同學能夠做到在課堂上大膽提問? 結合調查結果,請這類同學談談:怎樣做有什么好處?

9.小結要點: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要大膽地提出來,這樣你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10.選“班級小問號”,以此活動激勵學生做到大膽提問。

六、快樂的課間活動 主題目標:

1.知道課間休息時要做好下一節課的課前準備,玩文明的游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在學校里和同學和睦相處,遵守學校的各項秩序。 活動時間:二課時 教學重點:

合理地安排課間十分鐘。 教學難點:

積極開展有益的活動,懂得活動中要遵守秩序和規則。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下課了 活動準備:

1.歌曲《課間十分鐘》、鈴聲錄音。

2.學生制作寫有“上廁所”、“喝水”、“做游戲”、“先拿出下節課的書”等內容的卡片。

3.學生把桌椅擺開,空出一塊場地。 活動過程:

1.聽歌曲《課間十分鐘》導入:課間十分鐘你們都在做什么? 2.創設情境,學生自主選擇。

(1)教師放鈴聲錄音,告訴學生下課鈴響了,請學生選擇這時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或平時的做法選擇相應的寫有“上廁所”、“喝水”、“做游戲”、“先拿出下節課的書”等內容的卡片。

5 3.小小討論會:為什么在課間先做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1)小組討論。 (2)班級交流。

4.小結要點:課間休息時間不是很長,下課后,我們首先要解決上廁所、喝水等生理需求問題。

5.游戲:我是課間行為監督員。讓學生找一找課間活動做得不好的現象。 6.分析討論:哪些做法值得學習?哪些做法要注意避免?

7.教師小結:課間休息只有十分鐘,我們得合理地安排,積極開展有益的活動,活動中要遵守秩序和規則。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上課鈴響了 活動準備:鈴聲錄音。 活動過程:

1.放鈴聲錄音,模擬表演。

(1)“叮鈴鈴”上課了,現在應該怎么做? (2)學生表演,再現自己平時的行為。 2.閱讀教科書說說:這些同學是怎樣做的?

3.擊鼓傳花搶答:上課鈴響了,要做好哪些準備? 4.朗讀兒歌。

上課鈴聲響,快快進課堂。書本文具桌上放,安靜等著老師把課上。 5.教師小結:上課鈴響了,我們要快速進教室,做好課前準備。 活動要求:學生表演的內容應是自己平時的真實行為,學生在表演時教師一定要留心觀察學生課間時出現的問題以及他們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

第三單元 我放學了

七、高高興興回家去 主題目標:

1.知道放學后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和不應該做的事。 2.知道放學后不能跟陌生人走,牢記家庭和自己家人的電話,遇到危險時,能夠從容應對。 活動時間:二課時。 教學重點:

知道放學后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和不應該做的事。 教學難點:

遇到突發事情,能夠想辦法,從容地應付。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按時回家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一些物品(書、筆等),為游戲“我來選”做準備。

2.教師課前將學生放學后沒有按時回家的各種表現錄制(記錄)下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放學了,我們要帶好哪些東西呢? 2.游戲:我來選。

6 (1)在講臺上擺放一些物品,如鉛筆盒、書(寫了自己名字的書和寫了別人名字的書)、玩具、毛巾、削筆刀、作業本等。

(2)學生上臺選擇并說明選擇的原因,教師相機指導。 3.學生交流:放學了,我們要帶好哪些東西?

4.教師小結:放學回家時要帶全自己回家學習時需要的東西,如橡皮、彩色筆等。

5.小小討論會:教師出示教科書31頁中的圖

2、圖3. (1)小組討論:放學后他們在干什么?你認為誰做得好?為什么? (2)小組代表在班級進行交流發言。 6.自我評價:平時放學后,你是怎么做的?你覺得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 7.教師小結:放學后要按時回家,不做危險的活動,不在外面逗留。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準備:

1.教師自編“回家的路上”故事情節,可以是與書上相同的 情節。

2.學生了解家庭與家人的電話號碼。 活動過程:

1.聽故事(或看錄像):回家的路上。

2.亮出你的金點子,說說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 3.班級調查:放學后,那些同學是獨自回家的,哪些同學和伙伴一起回家,哪些同學是由家長接回家的。

4.小測試“當我遇到陌生人”:老師扮演陌生人,對學生進行測試。當遇到陌生人來接或路上遇到陌生人搭話時,學生是怎樣應付的?

5.過渡語:當我們遇到危險時,應及時求救。除了可向路人求救,還可以給自己的家人打電話。

6.填寫“我的電話本”,記下家人的電話號碼。

7.教師小結: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們不能跟陌生人走,也不能隨便和陌生人搭話。

八、回家怎么做 活動目標:

1.了解安全常識,熟悉常見的交通安全標志能夠安全上學回家。 2.發展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

活動重點:了解安全常識,熟悉常見的交通安全標志能夠安全上學回家。

活動難點:自我約束能力

活動準備:

1、照照在雷雨失火下雪天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資料

2、彩筆

第一課時 活動目標:

1.了解安全常識,熟悉常見的交通安全標志能夠安全上學回家。 2.發展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

活動重點:了解安全常識,熟悉常見的交通安全標志能夠安全上學回家。 活動難點:自我約束能力

7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放學了,突然下起了大雨,打雷了,我們該怎么辦呢?分組討論為什么不能在電線桿、大樹下避雨的道理。并推選小組的一名同學來說說。

2、開展“安全討論會”。對以下問題展開討論:你還知道有哪些防雷擊的知識?下雨下雪的天氣,路很滑,走在路上要注意什么?放學的時間都比較早,在路上你常??吹叫┦裁?,你是怎么做的?放學后可以進行哪些活動,不過要注意些什么?討論應是圍繞“按時回家”、“注意安全”這一主題,答案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形式可以是豐富多彩的,可以與讀兒歌、編順口溜、小品表演等形式結合。

活動小結

1、講學生討論的結果以各種形式匯報展示出來。

2、按時回家,你做到了嗎?畫顆紅五星獎給自己。當然,你也可以畫一些你喜歡的圖案。 活動延伸

1、你幫助過哪些沒有按時回家的同學或你曾得到過誰的幫助?

2、你還知道那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了解安全常識,熟悉常見的交通安全標志能夠安全上學回家。

2.發展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

活動重點:了解安全常識,熟悉常見的交通安全標志能夠安全上學回家。

活動難點:自我約束能力 活動準備:

學生:搜集了解常見的交通標志,并觀察自己上學路上的交通情況。

教師:一段“上學路上”的錄象;制作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牌及表演用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錄象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今天,我們也來當當“小交警”,大家高興嗎?

2.“小交警”正式執行任務了。我們來看看這些“小交警”做得對不對。(播放錄象,讓學生進行評價)

2.在上學、回家的路上,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二、聯系實際,明理導行

1.你們平時是怎么,上學回家的?能跟大家說一說嗎?

2.你能把你的“上學、回家路線圖”畫出來嗎?請在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做個記號! 3.交流各自的路線圖。

(教師適時提出問題,請學生說出排除危險的辦法。)

4.大家的表現真不錯,交警叔叔特意送來一首兒歌鼓勵大家。 小朋友,記心上,

馬路不是游戲場。行人要走人行道,馬路中間不亂跑。

三、認識標志,加深理解 1.你們認識這些標志嗎? 2.在馬路上,我們遇到不認識的標志該怎么辦呢?農村馬路上一般沒有交通標志,怎么過馬路呢?

3.請大家拿出自己搜集到的交通標志去考考你的小伙伴吧。要對他說的答案作出判斷哦。說對了,表揚他;說得不對,你教他。 (學生下位活動。)

4.在你的“路線圖”上畫上交通標志吧。(學生動手,小組交流。) 5.紅綠燈,像哨兵,下命令,大家聽!(教師手持紅綠燈指示牌,學生回答并做動作。) 師:綠燈亮—— 學生:向前行!

師:紅燈亮——學生:停一停!

四、情景表演,鞏固深化

8 1.生活中我們經常要過馬路,怎樣才能安全過馬路呢?讓我們來玩一個過馬路的游戲吧。

2.請各小組自由分配角色,合作演一演。 3.小朋友的表現老師非常滿意,下課的時間要到了,老師希望大家每天都能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九、養成好習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飲食健康的常識。

2、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三餐定時、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飲料、吃零食要有節制。吃飯時要講衛生、不浪費,排隊時要互相謙讓。

3、自己能學會營養配餐。

4、小組合作要愉快、友愛。使學生熱愛生活,培養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三餐定時、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飲料。

2、簡單合理地搭配飲食。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記錄講課前一天晚上,自己進餐的情況。了解食物的營養知識。

2、教學器材:自助餐用具、食物彩色圖片、量化表格、小獎票、營養師貼畫、食物比例分配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伴隨歡快的樂曲,出示動畫:嫻熟的刀工、精湛的廚藝、真誠地邀請、快來吧!嘗嘗我的手藝。再看那滿桌豐盛的飯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興奮地想吃這頓飯。

師饒有興趣地說:這是我的一個朋友,他要請同學們吃一頓自助餐。很多同學都說自己吃過自助餐,老師對他們表示羨慕,并說自己小時候可沒吃過自助餐。以次激發學生熱愛現實生活,對生活有滿足感。那我們就一起去餐廳看看吧!

二、明理

(一)聯系生活懂得進餐要求

1、餐廳的菜肴特別豐富,屏幕出示彩色圖片。

師說類別,生說食物名稱。

主食類:米飯、面條、蛋糕、饅頭

魚肉蛋類:大蝦、燉魚、雞蛋、炸雞腿

蔬菜類:芹菜、胡蘿卜、西紅柿、茄子

水果類:草莓、蘋果、葡萄、橙子

豆制品、奶類:豆腐、鮮牛奶

飲料、水、湯類:礦泉水、果汁、菜湯

2、提問:在吃自助餐的時候,你想對小朋友說些什么?

讓學生回想:在家中長輩是如何提醒他們的,幼兒園老師是怎么教育的,學生憑生活經驗說出吃飯的要求,應注意什么,明白什么是自助餐。

3、出示吃自助餐的要求 (1) 吃多少取多少

(2) 取過的食物不能放回原處

(3) 取物要文明人多要排隊

9

學生在學習中,通過想一想、說一說、聽一聽,自然地懂得了吃自助餐的要求,也就是“怎么吃”。

(二)從身邊實例中體會如何選餐

1、請一名同學選餐。

音樂響起,第一個小顧客開始選餐了,看看他是怎樣給大家做榜樣的。

師向其他同學提出要求:認真看,你覺得他在哪方面做得好,一會兒我們要進行評議,看看誰是最佳評論員!

2、評價

(1) 取餐的學生在實物投影下面介紹自己選餐的情況,生評是否合理。

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吃飯的實際情況和剛才大家提出的要求)對其評價。 (2)再請一人做榜樣,再評價。

(三)實例辨析中滲透教育

1、師采訪:在座的小顧客每天的午餐都吃些什么,吃多少?小結人體每天進食的種類及實物比例。從而懂得每天要“吃什么”。

2、舉例分析:現在有些小朋友常去吃快餐,如肯德基、麥當勞,你認為經常這么吃會怎么樣?

讓學生體會出快餐的好處和不足,洋快餐不能常吃。

3、想想看小陽怎么了,醫生會對他說些什么?

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表演的過程中達到自我學習的目的。通過說一說、演一演,懂得要多吃蔬菜、多運動,少吃太油、太膩、炸過的食物以及不能挑食偏食,這樣營養才能均衡。

三、激情

(一)用兒歌渲染氣氛:“講衛生、不浪費,食物營養要搭配。不挑食、不偏食,養好身體在平時。”

(二)明確為什么“要好好吃”。

師問:有了好身體我們可以做什么?

師小結: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從這頓午飯開始,合理均衡地搭配飲食。

四、導行

(一)全體參與親身體驗:配樂選餐,大家是怎樣給自己配餐的呢?看哪些小顧客又快又輕,還遵守餐廳的要求。

(二)小組評議:鍛煉學生觀察、評價的能力 (三)展示學習效果:

一、二份配餐情況展示,以點帶面證明學生學會了合理搭配飲食。

五、延續

(一)量化表格作用:讓學生打開書49頁,把自己一周的吃飯情況做一個記錄,最后請爸爸媽媽評一評吃得怎么樣。

(二)世界美食欣賞:泰式午餐、中國燒雞、日本料理、美式西餐、意大利濃湯、法式套餐。

第二課時 我自己會整理

教學目標:

1、能表現整理自己東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則。

3、表現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

4、德育目標: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幫父母做簡單的家務活。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使學生懂得整理的原則是方便、美觀。

2、使學生學會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10 教學用具:課件、整理箱、床上用品、學生文具、學生服裝、書籍、書包、書本。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想想自己整理過什么物品,自己回家整理一件物品??纯茨闶窃趺凑淼?,說說為什么這么做,這么整理有什么好處?

2、如果自己不會整理物品,看看家長是怎么整理的。

3、自己曾經整理物品時的錄像。

4、教學器材:衣物整理箱、床上用品、學生文具、學生服裝、書籍、透明書包、書本模型

教學過程:

一、游戲明理:

1、請你們從自己的書包中拿出音樂書、語文田格本,找好后擺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師計時: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長時間。

3、師采訪第一名:為什么找得這么快?

4、根據學生的話總結:

(1)媽媽給收拾書包的,引出有條理。

(2)再問誰是自己整理的,引出自己會整理,板書課題:我自己會整理。

5、請自己整理書包的同學給大家講講自己收拾有什么好處?

6、比賽:

(1)老師準備兩個大的透明書包,用泡沫塑料做的書本、鉛筆盒等學習用具。 (2)指導兩名學生分類表演收拾書包。 (3)學生觀察、比較、評析。

二、激情:師導:會整理、有條理能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好處呢?

1、錄像:消防員出勤前后

2、學生談自己的體會

3、錄像:雜亂的施工現場

4、學生談體會

三、導行:整理自己的書

1、師出示當天課表,讓學生把書包里的東西都拿出來放在桌上。

2、請學生對放在桌上的物品進行分類并確定哪些該放進書包里。

3、說說你想怎么整理,其他同學有什么建議。

4、實踐:學生自己收拾書包。師指導以整齊、分類清楚為原則。

5、師:一天玲玲到帥帥家串門,看到帥帥在整理書架,她也要幫忙。想看看他們是怎么合作的嗎? 他們合作得怎么樣?

四、小組合作:

1、將學生分為四大組:書籍組、衣物組、文具組、床上用品組。

2、整理原則:方便美觀

3、學生自由選擇,結合小組

4、學生分組整理

5、指兩名介紹整理經驗,讓大家體會東西擺放有序的好處。

五、小組討論:

1、除了自己已經做過的,說說我們還可以做哪些?

2、錄像:學生在家整理物品的實錄

3、評選誰是“棒棒小當家”,學生采訪錄像中的主人公,問技巧也可以,問這樣做的好處也可以。

4、小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體諒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現。

第四單元 快樂的冬天

11 單元目標:

1.情感與態度:通過了解祖國各地和家鄉冬天的迷人景色,養成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感受自然的美。在創造性的觀察體驗活動中,產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喜愛并積極參加過新年這樣的慶?;顒?,體會節日的熱烈氣氛和美好快樂的心情。

2.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健康生活的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養成尊重長輩、禮貌待人等良好習慣。

3.知識與技能:在主動參與和親自動手活動中,增強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制作的能力。加強自我保健意識和安全防護的能力。了解有關冬天的科學知識,嘗試科學小實驗和小制作,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獲得體驗。

4.過程與方法:通過了解、收集有關材料的活動過程,體驗如何使用不同方法獲得信息。能嘗試進行小觀察、小實驗等探究性活動,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活動成果。

十、讓冬天溫暖又平安 主題目標:

1.觀察、感受冬天的季節特征,體驗、發現冬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祖國各地不同的冬天及冬天到來對動植物活動與人類生活的影響。 3.培養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培養對美的感受、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冬天的季節特征,體驗、發現冬天的樂趣。 教學難點:

了解祖國各地不同的冬天及冬天到來對動植物活動與人類生活的影響。 活動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冬天到了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活動前收集冬天動植物過冬的圖片或資料,準備有關冬天的音像資料。

2.學生在課前收集動植物過冬的小故事,各種圖片。了解冬天到來時,人們服裝衣著的變化,野外、街道、生活環境有什么變化。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冬天到了,你們發現了哪些變化? 教師應通過啟發性的談話,引導兒童親身感受、發現周圍環境中冬天的痕跡,了解冬天的特點。

2.小組競賽:找一找冬天在哪里? 學生四五人為一組,在組內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冬天的特點,然后組織小組競賽。個小組通過比賽的形式,比一比誰找到的冬天多??梢愿鶕數厍闆r選擇觀察對象,如花草、昆蟲、動物及人們服裝的變化等。

3.吟誦兒歌:利用教科書上的關于梅花的兒歌,讓學生歌唱、吟誦,并鼓勵兒童收集、吟誦有關冬天的兒歌、古詩。

4.小小畫展:舉辦“美麗的冬天”個人小畫展。讓學生自由繪畫、自由想象,鼓勵學生相互點評,還可試著把教室布置成一個美麗的雪花世界。 活動拓展:

12 1.課后開展水仙花種植活動。

2.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到動物園參觀,了解動植物是怎樣過冬的。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不一樣的冬天 活動準備:

1.教師課前制作小導游掛牌。

2.學生收集各地冬天不同景色的圖片,并準備畫紙、畫筆、樹葉、果實等。 活動過程:

1.圖片欣賞:祖國各地的冬天景色。

通過電視、光盤、視頻、圖片等幫助兒童開闊視野,了解東北吉林、安徽黃山、海南三亞等地區的冬天景色,感受欣賞不同地區的冬天,讓兒童了解難以直接看到的各地冬天的不同景色。

2.小導游介紹:可采用“神州游小火車”的形式,讓學生充當自己最了解的地方的冬天小導游,介紹該地冬天的景色。

3.畫一畫,貼一貼: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到的冬天用彩筆畫出來,也可以采用樹葉、果實粘貼的形式,表達自己對冬天是情感和理解。

4.作品展示:讓學生自由地把作品展示出來,并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自己筆下的家鄉的冬天,進一步激發他們對冬天、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活動拓展:

1.小小氣象員活動:布置學生自制筆記本,每天記錄氣象情況,感受氣溫變化。

2.舉辦“冬爺爺在我身邊”作品展示會。 主題目標:冰雪世界樂趣多

1.在各種活動和游戲中體驗冬天的美好與樂趣,增強對冬天的熱愛之情。 2.了解“冰是怎樣的”科學知識,鍛煉動手能力,學會制作簡單的漂亮的冰飾。

3.學會從多種途徑了解冬天的基本保健知識,增強自我保健能力。 教學重點:

結合本地氣候特點,提供兒童活動的內容和玩法,讓他們體驗到合作游戲的樂趣,并注意安全。 教學難點:

讓學生知道冬天活動后的生活常識,引導學生明確學會自我保健的重要。 活動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雪中游戲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組織學生開展有趣的雪中游戲的活動工具。比如:玩具鐵鍬、紅蘿卜、小帽子等堆雪人的工具。

2.教師收集有關描述雪中游戲的小兒歌、故事等。 3.學生準備開展雪中游戲的各種工具等。 活動過程:

1.兒歌導入:引導兒童吟誦兒歌,感受冰雪天堆雪人的快樂。

13 除吟誦兒歌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記憶中的雪中游戲場景或影視劇中的雪景,或者請爸爸媽媽談談自己兒時的雪中游戲,以獲取對雪中游戲的直接感受。

2.說一說:你最想玩什么游戲?是怎樣玩的?請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充分交流。

3.小組討論:外出游戲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冬天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引導學生懂得在戶外活動要注意保暖,預防凍瘡,教給學生游戲的規則和注意的事項,特別強調冰雪天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4.小結要點:冬天到了,天氣寒冷,小河結冰了,玩耍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冰薄的地方千萬不能去。同學之間游戲時要注意安全和團結合作。

5.戶外活動:讓學生自由組成活動小組,到操場上開展各種雪地游戲,體會冰雪天開展多種多樣的游戲的樂趣。

6.交流討論:回味一下在室外踏雪玩冰的樂趣,交流一下在雪中游戲的快樂和開心的事。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結冰啦!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結冰試驗用的材料(杯子、水、溫度計),冰塊。 2.學生收集各種冰花、冰柱、冰飾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兒歌導入:學兒歌,猜一猜:冬爺爺的水晶宮是怎樣的?

2.圖片欣賞:冬天里很多東西結冰了,十分美麗。引導學生欣賞收集的冰花、冰柱、冰飾的圖片,并說說冬天里還有哪些東西結冰了?

3.啟發提問:看到美麗的冰花、冰柱、冰飾,你想知道什么? 4.小實驗:冰是怎樣形成的?冰是怎樣融化的?

5.教師小結:從實驗中同學們發現了冰是水在0攝氏度以下凝固后形成的固體形態。冬天北方氣溫很低,一般都是零下十幾度甚至零下幾十度,所以到處都能見到冰塊、冰柱,連河水都結了厚厚的冰層。人們還特別喜歡到河面上去滑冰呢。

6.小制作:漂亮的冰飾。

首先請學生欣賞一組冰飾作品或冰飾圖片,幫助學生認識什么叫做冰飾,再讓學生分組交流自己想做一件什么樣的冰飾作品,然后學生在小組內協作完成一到二件作品。

7.教師小結:課中小實驗、小制作等活動,要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實驗的成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體驗、探究的過程。

十一、一起迎新年 主題目標:

1.喜愛并積極參加新年慶?;顒?,體會節日的熱烈氣氛,感受親情的可貴和溫馨,保持快樂美好的心情。

2.學會主動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向親朋好友表達祝福,發展人際交往、語言表達及創意設計的能力。培養尊重長輩、禮貌待人、文明進餐等良好習慣。

3.了解全國各地人們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和一些有關春節的風俗人情,培養學生發現新鮮事,探索新鮮事的意識和能力。

14 4.學會安全使用剪刀等簡單工具,嘗試做簡易賀卡,并能初步關注春節期間的飲食衛生,交通安全等問題。 教學重點:

體驗歡樂的節日氣氛,通過交流親友間祝福的方式和語言,感受其中蘊含著的親情和友情。 教學難點:

培養尊重長輩、禮貌待人、文明進餐、待客做客等良好習慣。 活動內容:慶元旦

活動準備:

1.教師收集反映世界各地的人們迎新年活動的圖片資料。 2.學生準備剪刀、膠水、舊掛歷、紙等。 活動過程:

1.說一說、認一認:

元旦是哪一天?今年是哪年?去年是哪年?引導學生了解公歷和農歷的基本含義。了解日歷上為什么有公歷和農歷之分。告訴學生我們現在通常所用的都是公歷年。

2.看一看、談一談:

世界各地的人們是怎樣迎新年的?你周圍的人們是怎么慶祝元旦的?自由組合,向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世界各地的人們慶祝新年的圖片,并簡單介紹一下。

3.自由創意:今年我們準備怎樣迎接新年呢? 提示:

(1)做賀卡;(2)開聯歡會;(3)剪窗花;(4)打電話。

4.學做小禮物,學說祝福語:新年到了,人們是怎樣互相祝福的?

(1)開展溫馨祝福模擬表演: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說不同的祝福語。

如面對叔叔、阿姨、老師、爺爺、奶奶等不同角色表示祝福。

(2)利用課內時間指導學生做新年賀卡,或編織繪制小禮物,課內做不完可帶回家接著做。爭取獨立制作,也可小組合作。送給家人、朋友、老師、同學。

教師引導總結自己制作的禮物意義大。

5.收集并欣賞自己、家人、朋友收到的賀卡、禮物,讀一讀賀卡、禮物上祝福語,說一說自己或問一問收到禮物的人的心情。 活動拓展:

課后開展“畫賀卡,傳祝福”活動,組織學生把賀卡送給學科老師或家人,也可以寄給貧困地區的同齡人或“手拉手”的小伙伴。

十二、熱熱鬧鬧過春節迎春節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有關春節的風俗趣事的圖片、一張“福”字、對聯。

2.學生課前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年”的傳說,收集有關春節的風俗趣事和對聯。 活動過程:

1.數一數:農歷的新年是什么日子?今年的春節離新年之間有多少天?我國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的?

15 2.講一講:為什么人們把過春節叫做過年呢?哪些地區春節喜歡包餃子吃?說一副有關春節的對聯。

3.教師小結:我國農歷的新年就是傳統的春節。春節一般是從農歷三十開始,這一天又叫大年三十,這天里家家戶戶都要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包餃子、放煙花來慶祝。從大年初一開始至正月十五,大家開始燃放鞭炮、相互拜年、逛廟會、看花燈。

4.猜一猜:過年時人們為什么倒貼“福”字。

5.小組比賽:你還知道哪些過年的風俗?采用積分或插紅旗的方法,看哪個小組收集的資料多。

6.模擬表演:快快樂樂過春節。 自由分組,表演過春節的情景。

7.記者采訪:你們家過年都有哪些活動?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說說在活動中應該注意什么?春節活動中你準備為長輩做些什么呢?給長輩拜年時準備說些什么?

8.教師小結要點:拜年時要尊重長輩,講究文明禮貌;活動時要注意安全,特別是燃放煙花時要注意防火和人身安全。 活動拓展:

1.可開展“春節趣事多”活動,讓孩子們交流自己在春節時的趣事。 2.開展“家鄉的春節”圖畫、文字展,讓孩子們感受家鄉的變化。

16

第二篇:道德與法治

《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總結

轉眼一個學期過去了,本學期,我承擔了一年級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在這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中,我能按照大綱要求制定并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通過教學,學生能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樂于交往,體驗快樂,形成好的生活習慣,并能有一個正確的生存態度和處事方法。

1、尋求新課程的改革。

我在教學中論題鉆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有效的教學途徑。能采用一些積極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2、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

我在教學時,做到了關注學生的接受性,尊重兒童的年齡特征,挖掘生活對兒童品德形成具有價值的資源,體現出兒童個體與其周圍自然、社會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社會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

3、設計豐富多彩、易為兒童接受的教學活動。

結合本學期品德組的課題——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創設體驗性活動來實現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來設計教學活動。對于品德與生活課堂,要考慮到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僅僅局限于講解教科書,學生也不是依靠聽講來學習,而是要通過觀察、調查、實驗、探索、服務、制作、創造、表現等活動,實際地去感受、體驗、領悟、發現。根據一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要,教學時將教學活動的設計放在重要的位置。

4、講求教學的實效性。

設計出好的教學活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精心設計好教學活動,那么就能有效地達到預想的目標。我創設了多項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去收獲。教學活動的選擇首先考慮的不是活動的形式和數量,而應該是活動的有效性,活動本身是否有意義,是否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去感受、體驗,以親身感知來接受知識。

通過本學期教學的回顧與總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發揚優點,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學習教學理論,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2、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做好課后反思,及時針對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辦法。

雖然這學期我在教學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通過教學總結,我仍發現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傊?,為了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將繼續求索,不斷創新。

第三篇:道德與法治

.:..號..考.. .. . .. . . . . . . .. . . . . .. . :訂.名..姓... . . . . . . . . . . . . . . . .. . 裝. :..級..班...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學合江縣2018年秋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發展水平第三單元檢測

三年級 道德與法治 試卷

(考試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

一、我會選(每題4分,共40分。)

1. (????) 是一切希望的基礎,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我們

A.信心 B.生命 C.水

2.在戶外遇到火災時,我們應該選擇(????)路線逃生,尋找開闊

A.隨意 B.順風 C.逆風 3.發生火災時,我們可以撥打火警電話(????)。

A.110 B.120 C.119 4.下列答案中屬于遵守交通法規的行為是(????)

A.在馬路上玩耍 B.上車后系好安全帶 C.紅燈時過馬路 5.家用電器正在使用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濕毛巾擦電視屏幕 B.使用完畢及時關掉電源 C.搬動電器 6.發生火災時,下列行為不正確的是(????)。

A.用濕毛巾捂住口鼻B.披上被子彎腰向安全出口 C.發出求救信號7.炒菜時油鍋起火了,我們應該(????)。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1頁 共4頁 A.用水澆 B.用鍋蓋蓋滅 C.趕快把油鍋端走 8.下列(????)行為可以預防溺水的悲劇發生,。

A.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B.擅自下水營救他人C.在家長的帶領下游泳 9.下水游泳時,我們不可以(????)。

A.先做好熱身運動 B.先在淺水處適應水溫 C.從高臺上跳下入水 10.學校定期組織我們進行安全逃生疏散演練,我們在演練過程中應該(????)。

A.把演練當做游戲對待 B.爭取最先逃出 C.聽從老師安排

二、我會判斷(正確的說法打√,錯誤說法打×;每題2分,共30分。)

11.媽媽是孕育我們的大功臣。(????) 12.當我生病時,爸爸媽媽都很著急。(????)

13.我看見動畫片上鉆木取火的情節很有意思,我覺得自己可以嘗試一下。(????)

14.過新年時,我常常和小伙伴們一起放煙花。(????)

15.經常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 16.挑食對身體不好,一定要改正。(????)

17.能擁有健全、健康的身體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18.我家離學校遠,我和媽媽經常坐別人的摩托車上學。(????)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2頁 共4頁 要珍惜。的平地或河流躲避。 19.在有紅綠燈的路口,只要看見沒有車經過就可以通過。(????) 20.飲酒后不得駕駛機動車。(????)

21.即使夏天天氣炎熱,我們也不能到池塘戲水。(????) 22.高樓發生火災時,我們不能乘坐電梯。(????) 23.有陌生人向我問路,我樂意幫助他,為他帶路。(????) 24.我們要學會面對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當成壞人,也要有一(????)

25.我學會了騎自行車,我終于可以到馬路上去騎車了。(????)

三、我會連(每小題3分,共12分。)

游泳時經常會發生一些意外,請選擇一個能解決意外情況的做法連

26.發現有人溺水 A.立即使身體平臥水面 27.卷入漩渦 B.馬上站立并用力伸蹬

28.游泳時抽筋 C.在水面閉氣,再把頭抬起來,調節呼吸動作 29.不慎嗆水 D.立即大聲呼救

四、我能根據情境,做出最好的選擇(每空2分,共8分。) 30.周末,如果你獨自一人在家。

有位自稱是送快遞的伯伯敲門,你準備( )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3頁 共4頁 有位自稱是媽媽的好朋友,而你卻不認識的阿姨敲門,你準備( )

A.開門。 B.不開門。

31.公交車上,如果有位陌生的阿姨想送飲料給你喝,你會( )。 放學后,如果你獨自走在路上,一位陌生的叔叔拿出平板電腦請你玩游戲,你會( )。

A.接受 B.拒絕

五、我會答(每小題5分,共10分。)

32.在愛護自己的生命和身體方面,我做得好的地方有 。

做的不好的地方有

33.在學校里,我們學到了許多安全知識,你知道哪些方面的安全知識呢?請舉例說一說。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4頁 共4頁 定的警惕性。起來。

第四篇:道德與法治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俞術華

2018年10月24日。我很幸運來到實驗小學參加小學名師工作室推進會-道德與法治部編載舟教材培訓。期間,聆聽了工作室老師精彩講座,他在多方面來闡述,教學語言幽默,問題剖析深入。通過本次的培訓學習,使我對國編教材《道德與法治》的編寫指導思想、教育主題、整體理念、教學方式等有了更深的了解,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受益匪淺。以下是本人這次《道德與法治》培訓學習的幾點體:

一、指導思想明確

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編寫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課程改革成果,滿足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成長需要,促進小學生基本文明素養,以反映人類文化成果為核心。編寫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學校德育變革相接軌,以順應時代的變化,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新教材內容的設計重點在知識、技能與能力的關系上,采取的內容編寫策略是知識、技能引領,活動穿插,在學習知識、技能中來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二、教育主題鮮明。

小學低年段《道德與法治》的教育主題是適應新生活、養成好習慣、奠基公共意識、培養學生的公共意識、追求創新生活。

首先,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將會引起所處的環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人際關系等方面發生巨大變化。新教材的改編是為了培養兒童做好心理準備、從而更好地適應新生活。其次,兒童在適應了校園新生活的基礎上,針對這一時期的學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現實問題——好習慣缺失,引導學生養成生活習慣,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再次,學生公共意識培養,是學校德育應該破解的重要課題。作為文明社會的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維護公共安全,恪守公共道德。最后,創新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新活動,是人們的一種生活追求,它應當回歸生活,走進生活,成為生活的常態。新教材從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帶領學生從課堂走向創新,追求創新生活。

二、教育理念創新。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編寫首次提出教材是兒童的,不是成人的;是生活的,不是學科的;使用生活語言,不是書面語言;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新教材的內容是兒童生活,語言是兒童語言,他遵循教育規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有愛心、有責任心、具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兒童,關注學生的整體成長、生活,倡導學生學會玩,并且有意義地玩,學會主動思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想法的參與學習。教材中所呈現的材料都是兒童熟悉的生活事件,這樣孩子就能夠在典型的生活事件中發現自己的生活,將自己的生活引入到教材中去,與教材中的兒童生活發生交流和對話。教材還遵循孩子生活經驗中的感受,依據現實理性發展的可能,幫助孩子在行動中實現對生活的內在意義與內涵的理解與超越,通過行動將自己對情感的新體驗,對生活的新理解。改變生活狀態,回歸兒童生活是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也是最近十年來德育理論與實踐探索的重大成果。部編新教材以生活德育論為指導思想,以兒童為主體,對生活德育論進行創造新運用,使孩子改變他原有的經驗性的生活。養成生活方式,不是完成書面試卷。教材是依據兒童多層次的生活結構,以及在其成長中逐步拓展和遞進的生活延展而展開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新教材還在時間、空間上向老師和學生開放。讓學生回望過去,立足當下,規劃未來,同時走進課堂、走進學校、走進家庭、走進社區。新教材體現多學科話題的融合。而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與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新教材還體現人與世界的融合,人與自然、家庭、社區、國家的一體化,多元素質的深度融合。教材面向不同生活、不同文化情境中的兒童,力求適合不同文化環境中的兒童學習的張力。最終達到多元文化的融合。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城鄉生活方式的融合、主流與特殊群體的融合。

三、教學方式合理。

1、新教材采用繪本故事的形式編寫,使學生更好地走出書本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學習。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向生活學習,學習做人。

2、新教材主導學生在活動中領悟。 開設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更好地在活動中領悟書本的意義與智慧,積累更多的經驗。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兒童的品德、兒童的好奇心,引導兒童探索的欲望,是新教材教學方式的又一特點。

3、向榜樣學習。新教材增強了榜樣故事的宣傳,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學習榜樣,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榜樣學習活動,為小學生的健康人格成長地樹立了更好榜樣。

4、新教材中有大部分的留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辨析與反思。這是之前的教材里從來沒出現過的,意在引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結合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收到課程中去,更好地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突破性,已達到更好的效果。

一天的培訓學習,雖然時間很短,但在工作室老師的精心組織下,在多位老師的做課,與學員們的積極討論中,我收獲頗多,受益匪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腦海中植根,一種合理的教學方式會拉近我與學生的距離,通過本次的培訓學習,我即開拓了視野,又增長了知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充分運用本次培訓所學,更好地完成每一項工作。

第五篇:道德與法治總結

2017——2018 學年第二學期 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總結

姚元釗

在道德與法治課中,教師往往疏忽了學生的自主性,這很大限制 了學生的發展,只有確立起學生的自主權,指導學生自我修養和自我 教育,讓他們進行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鍛煉,才能培養學生的 責任感,才能增強學生的民主觀念,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 水平,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F對本學期的德育滲透工作 總結如下:

一、讓學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認識,撥亮學生心靈 小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能對事物作初 步地分析、推理、判 斷和能力評價。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 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范自我約 束能力。

二、自我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為的形成,光靠個人經驗不行,還必須使 學生集體都獲得經驗,因此, 在教學中,應該讓全體學生動腦 、動 手、動口參與情感體驗、行為體驗,從而豐富和加強內心體驗,并促 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

三、自我督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提高四個意識 (1) 目標意識:即活動的目的性。每一項活動,從確定活動主題、 選擇活動內容、采取的活動方法,乃至整個活動過程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而不是為活動而活動。作為綜合性課程,每項活動的目標也是多重的,有的是顯性目標、有的是隱性目標。教師在完成顯性目標的同時,特別要注意蘊含在活動中的隱性目標。 (2)主體意識:兒童是學習的主體, 教師要精心創設教學情景,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 到學習中去,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改變學生圍著老師轉 的局面。 (3)情感意識:以教師的真情實感調動學生的情感,注意通過學 習活動挖掘兒童對生活的感受 , 豐富學生的情感 , 幫助學生形成對人、 對事的正確態度。(4)診斷意識:即注意對兒童課上生成性問題的指導,以及學生 對學習的反饋。

五、做到四個尊重

(1)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兒童對生活有自己的體驗,與大人不 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認識兒童本身的體驗、感受在他們認識生 活,學習做人、做事過程中的重要意義。給學生體驗的時間和機會, 讓他們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對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成人的 體驗代替兒童自己的體驗。 (2)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有自己的興趣和選擇,教師應幫助學 生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討論達到目標的最佳學習途徑;同時要給 學生一個更寬松、更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真實地 表達自己的情感,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 (3)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具有自己的人格尊 嚴。過去我們不太注意保護兒童的人格尊嚴,在教學活動中有意無意 地傷害了兒童的自尊心。這點請老師們注意。 (4)尊重學生的個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應尊重學生的 個性差異,教師要轉變觀念,由統一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關注每 一個學生,能夠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 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qhse記錄本填寫規范下一篇:論語讀書筆記2000字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