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企業查帳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企業查帳范文

申請查帳征收企業所得稅

晉寧縣地方稅務局:

昆明滇西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登記注冊類型:自然人出資有限責任公司,注冊登記日期2003年09月18日,注冊資金631萬元,法人代表:欒宏元,納稅人識別號:530122753567941;經營項目: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經營地址:晉寧縣昆陽鎮昆陽大街11號。我公司2013年資產總計為147萬元、收入為117000元、成本費用為113276.94元、上年征收方式為查帳征收。我公司能夠準確核算收入及成本費用,同時帳簿、憑證設置齊全保存完好。因此,請稅務機關給予查帳征收企業所得稅。 特此申請

昆明滇西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2014-2-21

第二篇:關于企業所得稅執行查帳征收的

申 請 報 告

永州市零陵區國稅局:

我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注冊資本168萬元,主要從事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藥制劑、抗生素制劑、生化藥品、生物制品及II、Ⅲ類醫療器械批發的小型醫藥流通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在各級領導管理部門大力扶持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3500萬元,繳納增值稅 31.5萬元,企業所得稅5萬元,徹底改變原永州市第二藥材公司的每年負申報的局面,為穩定下崗職工和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

2011年,由于醫藥衛生體系改革,進入收官之年,公司將面臨嚴峻形勢,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說明。

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工作安排,2011年是衛生醫療體制改革的收官之年,所有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等醫療機構全面完成零差價銷售模式,不管在藥物品和價格上,醫藥流通企業價格體系全面打破,將給醫藥行業的格局帶來巨大的變化,強者越強,中小型藥品流通企業面臨被兼并重組或淘汰出局的處境;

二、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購買力下降,醫藥行業的治療藥品用量增大,但其滋補性的藥品極度減少,導致企業利潤減少。

三、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市場一體化的進程加快,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流動加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據了解目前在參與永州市范圍之內醫藥流通企業高達三十多家,在這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可想而知,企業的還有什么利潤?同時,據了解,目前上述三十余家公司沒有哪家企業得得稅是按定率征收。

依據上述情況,公司要想確保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不被淘汰出局,必須在內部硬件建設上加大設備設施的投入,提高配送能力,在銷售策略上,必須與市場價格接軌,簿利多銷,微利多銷,擴大市場占有率,提升企業品牌的知名度等措施,如果執行按定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在市場環境和稅務上對我公司的發展有諸多不利因素,我公司將面臨被淘汰出局的殘酷現實。

為此,懇請貴局從關心和扶持下崗職工創業艱辛的角度和有利于企業發展及目前我公司所處困境的實際情況出發,給予批準。

申請單位:永州市雙海醫藥有限責任公司 二O一一年 月 日

第三篇: 查帳技巧

一、經濟案件查帳的要點

1、查清違紀違法事實。通過查帳,掌握足以說明違紀違法的事實材料。這里包括查清經濟活動的來龍去脈,違紀違法者運用什么手段進行違紀違法的,并獲取有關證據。

2、查證受害客體的經濟損失。任何經濟案件總會使某一客體遭受損失。在進行查帳時,不僅要查清受損失財產的種類、數量,而且要計算確定經濟損失的總價值。

3、查證違紀違法者的非法所得。違紀違法者的非法所得數額與受害客體的經濟損失數額往往相差很大,查證違紀違法者的非法所得,必須建立在查清違紀違法事實的基礎上,違紀違法事實查清后,非法所得數額的落實就比較容易。

4、查證贓款、贓物的去向。有非法所得,必定有贓款贓物。查證贓款贓物的去向,也可以反過來證實非法所得。

二、經濟案件查帳中發現問題的技巧

㈠從奇異數字中發現問題。數字奇異與否,由它所傳遞的信息內容所決定。認識奇異數字,必須結合具體經濟業務的內容。

1、從數字值的大小變化發現奇異數字。首先要把握經濟業務本身量的界限,比如某企業當月的管理費超過上月的一倍或數倍,就是奇異數字,需要進一步調查,以便弄清疑點。

2、從數字的正負方向發現奇異數字。首先應把握經濟業務本身應該是正數還是負數,或者既可能是正數,也可能是負數。如資產帳戶中的現金,一般來說應該是正數,如果出現負數(實際記帳中用紅字表示),便是奇異數字,需進一步詳細查明。

3、從數字的精確度發現奇異數字。會計核算的數字一般比財務計劃的數字要精確。在會計核算中,該精確的不精確,不該精確的而精確到脫離實際的程度,均是奇異數字,需要問一個為什么,并進一步查個明白。

㈡從奇異的購銷單位與往來單位發現問題。

單位之間的經濟聯系是廣泛的,其關系是錯綜復雜的。但從一個單位的經濟業務內容分析,其關系又是相對固定或明確的。如支付水費,其收款單位不是自來水公司而是其他單位,就值得懷疑。

1、從業務范圍發現奇異購銷單位。任何一個經濟實體,都有一定的業務范圍。如發現有的憑證反映的經濟內容與出具憑證單位的業務范圍明顯不符,則應視為奇異單位,將其作為疑點,進一步查證。

2、從購銷單位與貨款結算單位的矛盾發現奇異購銷單位。在正常的經濟往來中,購貨單位是付款單位,供貨單位是收款單位。如果發現購貨單位是A,而付款單位是B;或者供貨單位是C,而收款單位是D,都是一種不正?,F象。

3、從往來結算的期限長短發現奇異往來單位。一般正常的往來單位,其經濟業務發生都有一定的頻率,其業務往來金額也有一定的幅度。如果發現有的往來單位名稱陌生,長期不發生業務往來,掛帳數額又較大,就應視為奇異往來單位,需進一步查明是否虛列帳戶,是否呆帳。

㈢從帳戶之間奇異對應關系發現問題。

所謂帳戶之間的奇異對應關系,就是指記帳憑證上的會計分錄沒有正確地反映經濟業務內容,沒有客觀地表現資金變化的真實情況。

1、從資金運動的來路和去向發現奇異帳戶對應關系。資金運動總是有來龍去脈的,如在資金來源和去向中發現不對應關系,應特別注意。

2、從沒有原始憑證的應收款、應付款的轉帳中發現奇異帳戶對應關系。近幾年,發現許多單位弄虛作假、違犯財經紀律,其主要手法就是通過應收款、應付款帳戶做手腳。因此,在查帳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審查那些沒有原始憑證的應收款、應付款帳戶。

㈣從奇異時間中發現問題。

1、從經濟業務發生的特定時間上發現奇異時間。如果會計憑證上沒有反映經濟業務發生的特定時間,或所反映的特定時間與經濟業務的內容有明顯矛盾,都應視為奇異時間。

2、從時間長短中發現奇異時間。在商品物質采購中,會出現在途商品、在途物資,根據供貨單位的遠近和運輸工具,可以測算出正常的在途時間。如果發現在途時間大大超過了正常時間,就需要進一步查明原因。

㈤從奇異的地點發現問題。

1、從距離的遠近發現奇異地點。在工商企業的采購業務中,同一商品、物資可以從多渠道、多地點采購。在價格、質量等相同的情況下,一般應就近采購。如舍近求遠,又無質量等特殊原因,應作為奇異地點。

2、從物資運動流向發現奇異地點。物資運動流向決定了購銷業務所涉及的地點有一定的規律。如果地點與經濟業務的內容無關或者與經濟業務的內容矛盾,就應視為奇異地點。

㈥從有關人員的奇異變化中發現問題。

1、從經濟收入狀況認識有關人員的奇異變化。一個人的經濟狀況取決于他的經濟收入和對經濟生活的安排。如一個人的經濟收入大大超過其收入,應視為奇異變化。

2、從生活方式的突變認識有關人員的奇異變化。人們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其變化一般是漸變的過程,而且生活方式與經濟來源的大小也有一定關系。從生活方式的突變認識有關人員的奇異變化,實質上也是分析經濟收支的矛盾。

㈦從“帳外帳”的來源及其存在形式發現問題。

1、以領代報,以借代報形式的帳外資金。這種情況多見于各種基金的使用。如有的單位以工會領用利潤留成的方式,將大量現金另外立折存儲;有的將各種基金由勞動服務公司以某種用項為由領出,或者把用后剩余變為帳外資金,或者干脆巧立名目制造帳外資金等等。這類問題在財務上處理的特點是以領據、借據作為報銷憑證,借記在各種基金、費用、營業外支出等帳戶。

2、用各種方式讓利于附屬單位而形成帳外資金。這樣作弊的目的,是將截留的收入變成單位的利潤形式,用于不正當的開支。這類弊端留給會計帳目的蹤跡是:發票所列價格異常,或工廠銷售價格低于規定價格,或附屬單位售出價格高于規定價格以及對附屬單位有開支無收入,所得手續費、勞務費異常。

3、向非獨立核算單位撥款,作減少基金處理,形成帳外資金。有些單位利用自己行使撥款職能的方便,向非直屬或非獨立核算單位撥款,形成帳外資金。這種錯誤在于混淆了基金繳撥與提存使用的界限。

4、直接截留國家收入于帳外。以各種名義截留的國家收入往往都放在附屬單位,一般有帳可稽。因其必須出具合法單據給對方,要使用本單位收據、發票等單據,可以考查空白單據的領用記錄、序號排列以及有關合同、協議等,不難發現其蛛絲馬跡。

總之,帳外資金大都是有帳的,不過是單位帳簿之外另設的帳。有的在附屬單位,有的是本單位大帳之外的小帳。應根據上述特點和蹤跡,發現線索,隨時要求提供會計資料,帳外資金就不難發現了。

三、經濟案件主要作案手法的查帳技巧

經濟案件的作案手法,是指違紀違法者運用財務上的處理技巧或利用管理上的漏洞,采取掩蓋事實真相,以達到變公共財物為私人占有,或者偽造財務報表,虛假地反映財務狀況或經營成果以達到多分獎金、多留利潤、少交稅利等目的的種種手段。經濟案件的作案手法不同,其查帳技巧也不同。

1、收入不入帳、多收少記或少付多記的查帳技巧。

通常發生于財會制度不健全的單位,特別是開票與收款同屬于一人最易出現此種現象。其查帳技巧是,應將所有已使用過的發票和收據的存根聯都收集起來,檢查號碼是否連續,有無缺號、缺頁以及作廢的發票和收據的正聯和入帳聯是否粘在存根聯上,然后對發票和收據存根聯的合計數同入帳數進行核對,看是否符合,即可查出問題。如果發現有涂改采用“過橋”式填寫發票或收據時,可使用核對驗證法進行查對核實。對于發票和收據不編號、截留不入帳的情況,通常需與其他檢查手段配合起來才行。

2、虛報冒領費用開支的查帳技巧。

從外來原始憑證來看,主要舞弊手段是偽造、盜用、涂改或重報購貨發票和費用單據。偽造單據常見于利用白條發票或收據。遇此情況,應嚴格審查有無經手人、驗收人和主管領導人的批準。盜用單據報銷常見于盜用其他單位的發票或已廢棄不用的單據。此種情況只需與對方單位通過核對驗證即可查清問題。重報單據往往發生在供貨單位不根據發票收款,而在收款時另出具收據。如果發現有用收據單獨支付貨款的,就應查明不使用發票付款的原因以及有無利用發票重復報銷的情況。

從自制憑證來看,主要舞弊手段有:虛報冒領職工旅差費、臨時工工資以及長期支取已死亡職工的退休金等。對此應審查領款出具的單據是否系本人親自簽收,如有疑問,還應向有關人員或部門進行查詢核實。

3、監守自盜的查帳技巧。

監守自盜大多數出現在倉庫管理混亂、制度不嚴的單位。但是在制度嚴格的單位,也有在自制憑證上采取舞弊手段來掩蓋盜竊活動的。其主要手段是采取虛填或涂改領發料單,開具假出門證或者一張單據重復使用等方式。對此種舞弊行為,只需核實領發料單和出門證便可查清問題。

4、盜用支票的查帳技巧。

盜用支票只有在財會人員既管出納又管分類帳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其主要手段是私自開具現金支票支取現金后不入帳,然后利用銀行結算款不入帳來沖平此項盜用款項。其查帳技巧,可審閱現金支票是否有缺號不入帳的情況,同時還可通過該單位的銀行存款帳戶同銀行對帳單逐筆進行核對,以查清問題。

5、私吃回扣或吃利息的查帳技巧。

“私吃回扣”一般發生在采購人員在采購商品時,給予優惠折扣,而私自截留其差額;“吃利息”一般發生在銀行業務人員,少給客戶利息,而侵吞其差額。這兩種情況的查帳技巧,主要與對方單位或個人進行查詢核對。對于“私吃回扣”,還須查對有關購貨帳目和對方單位有關開支帳目,才能徹底搞清楚。

6、利用帳目混亂渾水摸魚的查帳技巧。

利用帳目混亂渾水摸魚的情況,通常發生在會計制度不健全和機構不健全,財務工作無人負責的單位。其查帳技巧首先要清理帳目,通過證證、帳證、帳帳和帳表的相互核對,清理所有帳目,然后采取內查外調來搞清是屬于會計業務處理上的問題,還是屬于違紀違法舞弊的問題。 7、虛設帳戶從中侵吞公款的查帳技巧。

虛設帳戶從中侵吞公款的情況,一般發生在應收、應付貨款等往來結算帳戶上。如事先將一筆賒銷的貨款業務記入一個虛設的應收銷貨款帳戶上,而不以客戶真實名稱開立帳戶,該貨款收到后,即將該筆貨款侵吞入私囊,然后再采用壞帳方法注銷該帳戶。其查帳技巧是,一方面清查應收銷貨款帳戶上處理壞帳損失的手續是否完備真實;另一方面可通過其他途徑進行追查,弄清情況。

8、張冠李戴,從中貪污的查帳技巧。

采用張冠李戴手段進行貪污,一般是收到客戶支付貨款的現金后直接借記現金、銀行存款以外的一些帳戶中,最常見的是記入費用帳戶,然后伺機貪污。這種情況的查帳技巧是,根據記帳憑證來檢查費用帳戶。

9、利用差帳、漏帳,截留中飽私囊的查賬技巧。

在往來結算中發生漏帳、錯帳或者原始憑證的計算上發生錯誤的情況下,因長期無人過問,一直掛在帳上,財會人員便可能乘機截留中飽私囊。一般采用的手法是:將收到的其他現金款項不如實入帳,而直接沖銷該帳戶;或者將該帳戶轉入其他應收款帳目上所虛擬的暫付款帳目后,再開具現金支票現金,落入私囊,并用以沖平該項虛擬的暫付款帳戶。其查帳技巧是,前者可通過現金收入憑證與各該帳戶進行核對驗證;后者可通過仔細審查其他應收款帳目上的暫付帳戶,即能查清。

10、“飛過海”手法的查帳技巧。 “飛過海”情況,常發生在代人非法套購計劃或緊缺物質中獲取暴利。這類非法套購的業務活動,有的根本不在帳目上反映;有的通過轉帳結算,只在材料賬戶上作一收一付處理或者直接作為應收、應付或暫收、暫付款不入賬,不作購銷處理。其查賬技巧是:一般都要采用內查外調或者采用函詢方式與有關單位的往來帳目進行全面核對驗證,才能發現問題。在進行此類查賬時,還應同時注意審查其中是否有同貪污、盜竊、賄賂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結合在一起的情況。

11、變造、偽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的查賬技巧。

所謂變造,是指涂改、拼接、挖補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的行為。其查賬技巧,首先可從審查會計核算資料的完整性入手。如果發現裝訂成冊的證、帳、表有殘缺破損,斷號少頁等情況,就應追查是否屬于故意毀損所造成的。同時,通過逐頁仔細審閱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有時也可直接發現涂改、拼接、挖補證帳的情況。

對于偽造賬目的審閱還應仔細注意賬面上記載的字跡粗細和墨色是否前后一致,因為偽造證帳往往是通過謄抄的辦法來實現的,不會像逐日記錄那樣字跡有粗有細,墨色深淡不一。遇此情況,還可采用其他審查手段配合進行。同時,可有目的地進行證賬內容上的審查,使用核對驗證法進行內查外調,查清變造、偽造或已被故意毀頁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的真實內容。

12、虛列成本偷漏稅款的查賬技巧。

虛列成本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有意識地多報、多計原材料、燃料的耗用,故意壓低產品的數量與金額;利用改變產品的銷售成本計算方法增大生產成本金額等。其查賬技巧是,要認真審核原材料、燃料耗用數量是否真實,計價是否符合規定,產品實際盤點是否正確,成本計算是否符合規定,產品銷售成本計算方法前后是否一致。

13、亂攤亂擠成本費用開支的查賬技巧。

亂攤亂擠成本費用開支,一般表現為將不屬于成本開支的費用,如應在基本建設資金、各種專項基金或專項經費中開支的費用,應在企業留用利潤中開支的獎金、各種賠償、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款,以及與本單位生產經營無關的其他費用等,列入單位生產費用開支。此類情況通常與偷漏稅金行為相聯系。查賬技巧是,應根據有關成本核算管理的規定和財務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審核生產費用明細帳。

14、隱瞞收入、搞小金庫的查賬技巧。

隱瞞收入、搞小金庫的情況一般發生在企業將處理廢舊物資等其他收入、營業外收入或代人套購物資,從中牟利所得款項,隱瞞不入賬,留作本企業或小單位的小金庫,甚至也有截留其他經營利潤收入的。查帳技巧是,根據相關賬目之間的內在聯系,查明隱瞞收入的來龍去脈,以求水落石出。

第四篇:如何查帳外賬

如何發現查處企業“賬外賬”?

(2011-05-09 23:10:51) 轉載標簽: 庫存商品 進行 gb2312 核對 楷體

雜談 ▼

分類: 審計查賬

現在企業存在二本賬即“賬外賬”,一本應付稅務機關,一本內部準確核算。如何發現查處企業“賬外賬”,這是稅務機關特別是稽查局在日常檢查中比較困難的事情,現摘錄一些查處“賬外賬”技巧交流學習。 一 企業存在賬外經營的異常跡象

1.賬面有租金收入但沒有相應的實物資產存在。企業賬面有租金收入但無相應的實物資產,說明企業存在賬外經營,如某些企業在對實物資產尤其是房屋及汽車提足折舊后,經常會將累計折舊與固定資產原值作對沖調賬,但由于實物資產的實際可使用年限長于折舊年限,該處理就會形成賬外資產。

2.拆借資金沒有利息收入。正常情況下,企業之間拆借資金是有利息的,如企業拆借給其他單位的資金長期在“其他應收款”科目掛賬且沒有利息收入,說明企業有可能利用利息收入進行賬外經營。

3.水電費、運費的增幅大大高于收入的增幅。一般情況下,水電費、運費的發生額與企業的生產規模呈正相關關系,在水電費、運費的市場價

格沒有發生變動時,如果企業的水電費、運費發生額大幅增加而收入沒有相應增加甚至反而減少,說明企業隱瞞收入的可能性很大。

4.倉庫賬庫存商品的出庫數量比會計賬反映的出庫數量大。倉庫賬通常能反映企業生產及經營的全貌,對倉庫帳的出庫數量進行統計,再乘以庫存商品的單價,其結果如比會計賬面反映的出庫數量大,通常預示著企業存在賬外經營的跡象。

5.賬面上或有關資料顯示有實物資產但長期閑置。企業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讓資產閑置浪費的,特別是對辦公樓、商鋪等優質資產更是如此,如果企業存在對實物資產進行長期閑置的情況,則存在有賬外經營的可能性,這種情形在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生較多,隱蔽性也較強。

此外,企業存在賬外經營的異常跡象還有企業賬面長期沒有或極少有邊角余料和廢品處理收入、結轉成本的出庫數量比銷售發票上的數量多等。

二 查賬技巧

1.賬戶核對法。具體做法是:一是到企業的開戶銀行調查其開戶情況,掌握其全部銀行賬戶,然后同其提供的相關資料進行對比,如果所掌握的賬號比提供的多,就有賬外經營的情形存在。二是將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進行逐筆核對,對銀行對賬單上有業務記錄而單位銀行存款日記賬無記錄的經濟業務事項應作重點調查。三是將銷售收入明細賬與庫存商品明細賬中有關記錄進行核對,如果存在庫存商品明細賬有減少記錄,而銷售明細賬無記錄的現象,應進一步調查庫存商品的去

向,檢查是否有隱匿收入的行為。四是將生產車間的生產記錄與庫存商品入庫單核對,檢查有無將庫存商品少入庫或不入庫而進行賬外經營的現象。

2.投入產出核對分析法。即在掌握企業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根據生產部門的消耗與產出配比,計算出產品的產量,再按企業產銷比率計算出企業應實現的收入,然后與企業實際銷售收入進行對比,若相差較大,就有可能存在隱匿收入不入賬的問題;還可以將企業生產部門的生產統計日報、月報和年報中反映的產品產量與會計賬表所核算的產品入庫產量進行核對,若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產品不入賬、賬外銷售的問題 3.核對營銷業務記錄法。企業銷售業務一般在營銷部門都有所記錄,可以通過核對營銷部門的業務記錄,并與貨運文件、相關銷售發票、會計記錄相比較,如果營銷部門的業務記錄與貨運文件、相關銷售發票、會計記錄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現貨交易或銷售收入不入賬、賬外設賬、偷逃稅款等問題。

4.突擊盤點法。即對庫存資金及存貨進行突擊檢查,從中查找漏洞。具體做法是:一是對庫存現金的盤點采取臨時檢查的方法,檢查其賬實是否相符。如果盤點的實際數大于賬面數,且無正當理由的,就很有可能存在賬外經營,需進一步進行核查。二是對存貨實施突擊盤點,如果實際數量、品種要比賬面多,說明有庫存商品少入賬或不入賬的現象,應進一步檢查其是否存在賬外賬的情形。

5.票據、存根核對法。企業的票據、存根是業務發生的原始記錄,核對票據存根和會計記錄可從中發現賬外收入。將單位對外開具的發票、收

據存根聯與記賬聯逐一進行核對,檢查記賬聯是否有缺號的現象,是否與存根聯相符;同時將發票、收據存根與銷售合同核對,檢查企業有無隱匿收入、設置賬外賬的行為。

6.走訪調查法。通過對企業不同層次人員的走訪調查,全面了解企業經濟事項,并從中查找和掌握賬外經營的一些線索,如:了解企業是否與其他單位有聯營業務,查聯營收入是否全額入賬;了解企業是否接受過資產捐贈,查有無隱匿捐贈的現象;了解職工的獎金、福利發放情況,并與賬面支出數比較核對,查是否有賬外資金支出;了解企業有無經營或代辦其他業務,查其收入是否入賬;了解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有無邊角廢料、在產品毀損等情形,查其他收入是否入賬。

7.重點突破法。即從重點環節、重點人員入手,尋找疑點,具體做法是:一是將財務、出納人員作為檢查重點,查找現金流動中的疑點,查找賬外經營資金的源頭。二是將企業主要領導作為重點檢查的對象,通過仔細觀察、了解和訪談,對其業績進行綜合評價并從中發現問題。三是從企業的制度建設入手,檢查其管理框架、權力分配與控制是否合理,監督機制是否建立,以查找企業日常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環節。

第五篇:用財務指標查帳

常用財務指標編報虛假的查證方法

中華財會網() 2004-06-04

財務指標是根據財務報表有關數據計算出來的,用以衡量和評價企業近期和遠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收益能力的經濟指標。對財務指標進行查證,一般要將被查期間的財務 指標,同近幾期被查單位或同行業同類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對波動大的指標要重點查證。

一、短期償債能力的查證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一般來說,短期償債能力越強,說明企業流動資金周轉能力越強,其經營處境也越好。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很多,實務中常用的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指標。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關系,表示企業用其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綜合能力。其計算公式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上式中的流動資產是指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資產項目,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賬款;流動負債包括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福利費、應繳稅金、應付利潤、其他應付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等。

一般認為,這一比率以2:1比較適當。因為假定企業面臨償還全部流動負債的情況,它能用其中一半的流動資產償還債務,還有另一半流動資產可用于繼續生產而不致影響持 續經營。而如果這一比率較低,則意味著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不強,因為企業不可能用大部分甚至全部流動資產償還短期債務,否則就無法持續經營。而如果這一比率過高,說明企業可能不善舉債經營,經營者過于保守。 從查證人員的角度看,流動比率高要比流動比率低查證風險小。

流動比率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但它也有局限性。一是不同的行業資金運轉的周期不同,資金周轉的速度也不同。一般來說,資金運轉周期越短,流動比率就越低。因此,查證人員分析流動比率時,應結合不同的行業特點進行評價。二是不同的行業或企業流動資金的構成不同,有的存貨多,有的存貨少;有的存貨周轉快,有的存貨周轉慢,甚至有積壓。因此,查證人員在分析流動比率時,還應分析速動比率。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是指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關系。速動資產是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各項可以迅速變現、用以償付流動負債的流動資產。在流動資產中,存貨變現能力較差,在有冷背殘次品時更甚;待攤費用是應由以后承擔的支出,更無變現能力,因此,這兩項不包括在速動資產之內。由此可見,速動比率比流動比率更能表明一個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一般認為,速動比率保持在1:1以上,即速動資產至少與

流動負債相等,才具有良好的短期償債能力,財務狀況較好,企業才有足夠的財務能力在短期內償還債權人的短期債務。如果速動比率小于1,說明企業必須變賣部分存貨才能償付短期債務,而這很可能導致存貨變賣損失,甚至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不過,這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速動比率是假定企業一旦面臨財務危機或辦理清算時,在存貨和待攤費用難以或無法立即變現的情況下,企業以速動資產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所以,這一比率在反映企業應付財務危機能力時比較有用。此外,在評價速動比率時,同流動比率一樣,也要結合考慮行業的性質、企業特點和速動資產的構成等因素,才能作出正確的評價。

在查證中,查證人員可以運用這一指標分析企業是否面臨財務困境,以確定可接受的查證風險。 3.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收回應收賬款的能力,它是指在一定會計期間內賒銷凈額與應收賬款全年平均余額的比率關系。這一指標說明內應收賬款轉

為現金的能力,體現了應收賬款的有效性和周轉速度。應收賬款的有效性表示應收賬款轉換為現金時,是否會發生賬款的損失;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表示應收賬款轉換為現金的速

度。它們都能說明用應收賬款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快,越有效(壞賬損失越少),償債能力就越強。其計算公式如下: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額÷應收賬款全年平均余額

上式中,分子為賒銷凈額,不包括現銷。因此,在計算這一指標時,查證人員應分析有關資料,確定賒銷凈額,而不能用銷售收入凈額代替賒銷凈額,否則就不能正確分析應收賬款的回收能力。但在搜集不到有關賒銷資料,或在與其他企業用銷售收入凈額計算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作比較時,也可用銷售收入凈額,即用賒銷和現銷的總數來計算。

分母為因賒銷引起的應收賬款,要用平均余額計算。平均余額可以月、季或年末余額計算。應收票據一般發生壞賬損失的可能性很小,且可隨時貼現,因此可不列入分母;但如果要計算全部應收款項周轉率,則要列入分母。

應收賬款周轉率說明的是應收賬款在一年內可以周轉幾次。一般來說,周轉的次數越多,說明應收賬款回收的能力越強;反之,說明應收賬款回收的能力越差,發生壞賬的可能性越大。為了更直觀地分析應收賬款的回收能力,還可以把應收賬款周轉次數轉換成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或應收賬款平均賬齡。其計算公式如下: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0÷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越少或平均賬齡越短,說明應收賬款占用的營運資金越少,變現速度越快,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在查證時,查證人員可以通過分析應收賬款周轉率來分析應收賬款的回收能力,以確定企業是否有資金被大量占用,從而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效益。如果發現應收賬款周轉率與前期相比有較大的變動,應注意是否有人為虛增銷售額的情況。 4.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銷售成本與存貨平均余額的比率關系。它反映存貨的周轉速度,并檢查企業推銷商品、經營業績和償付短期債務的能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全年平均余額

上式中,銷售成本是指一年中銷售的產品全部成本,可從損益表中取得。存貨全年平均余額計算方法同應收賬款平均余額相似,但在季節性很強的企業,以每月存貨平均余額計算較好。

一般而言,存貨周轉率越高越好。因為存貨周轉率高,說明存貨使用效率高,存貨積壓的風險低,變現能力也強。但是,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經營方式,存貨周轉率也會不一致。一般商業企業比工業企業存貨周轉率高,手工作業企業比機械加工企業存貨周轉率高。因此,這一指標只有同本行業或本企業不同時期相比才具有意義。 存貨周轉率反映的是企業存貨周轉的次數,為了更直觀地反映存貨周轉的時間,還可把這一指標轉換成存貨周轉天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天數越短,說明存貨占用營運資金的天數越少,經營效益越高。

在查證時,通過分析存貨周轉率,可以看出存貨在銷售及生產經營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查證人員還可以將存貨周轉率再分解成材料周轉率、在產品周轉率和產成品周轉率,從而進一步分析哪些存貨可能存在問題,確定進一步查證的方向。

二、長期償債能力的查證

長期償債能力說明企業償付長期債務的能力,從中可以看出長期經營的能力。在查證時,常用的分析指標有負債比率、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的比率、獲取利息倍數等。 1.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也稱資產負債率或舉債經營比率,是指企業負總額對資產總額的比率關系,即企業負債總數占企業全部資產的比重,說明企業對所舉的債務予以償還的保證程度。負債比率高,說明債務比重高,企業用其資產償還債務的保證程度低;負債比率低,說明債務比重低,企業用其資產償還債務的保證程度高。其計算公式如下: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不同的主體,對企業應保持多高的負債比率有不同的看法。企業一般期望負債比率高些,而債權人則希望負債比率低些。一般認為,負債比率為0.5,即當負債占總資產50%時比較適當。過高,說明負債過多,或所有者投入的資金較少,企業償債能力較差;過低,則說明企業經營者不善舉債經營,經濟效益不會明顯提高。

在查證時,查證人員通過對負債比率的分析,可以看出企業全部的負債程度。如果負債比率過高,則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較大,應特別予以注意。 2.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的比率

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的比率,是指固定資產凈額與長期負債之間的比率關系;它說明企業潛在的舉債能力,特別是需要用固定資產作抵押借人長期借款的能力。其計算公式如 下: 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的比率=固定資產凈額/長期負債總額

一般來說,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的比率以大于1較好,這說明企業有足夠的固定資產作擔保借人長期借款。這一比率越大,也說明企業未能充分利用銀行借款,或企業獲利能力較差,無力或難以取得銀行借款。

查證人員分析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的比率,可以從中看出企業目前和長遠的經營能力,評價企業現在和今后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3.獲取利息倍數

獲取利息倍數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獲得的可供支付利息的利潤與所支付的利息費用之間的比率關系,它反映企業用獲得的利潤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獲取利息倍數=(利潤+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上式分子中的利潤,可以用稅前利潤,也可以用稅后利潤。不過一旦確定,不能隨便變動,以保持指標的可比性。一般來說,獲取利息倍數越高,說明企業有足夠的利潤償還債務,償債能力也越強。但獲取利息倍數過高,也可能表明企業借入的款項過少,企業不敢或無力借入銀行借款,也不是一種好現象。獲取利息倍數過低,說明企業獲利能力較差,或企業因借入過多的借款而債臺高筑,償債能力很差。

查證人員分析獲取利息倍數,可以從中看出企業目前的獲利能力及今后的償債能力,以判斷企業是否面臨財務困境。

上述幾個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都有不足之處,即僅限于各項目之間的比率關系,而未涉及與償還債務、支付利息密切相關的獲利能力。因此,查證過程中在分析企業償債能力的同時,還應分析其獲利能力。

三、獲利能力的查證

企業的主要經營目的,就是有效地運用其經濟資源,獲取更多的利潤。企業獲利能力良好,不僅能滿足投資人的愿望,保障債權人的利益,還是擴大經營規模、吸引更多潛在投資者、籌集新的資金來源的前提條件。因此,查證人員要充分注意對企業獲利能力的審查,結合前述各項指標,對企業目前和今后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作出正確的評價。對獲利能力進行審查,通常有毛利率、銷售利潤率、每股凈利等指標。 1.毛利率

毛利率是指銷售毛利與銷售收入之間的比率,其中銷售毛利等于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這一指標反映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之間的關系,以及每一元銷售額可以帶來多少利潤。 其計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銷售收入凈額-銷售成本)/銷售收入凈額×l00%

一般來說,毛利率越高,經濟效益也越好。但不同的企業毛利率高低不同,一般商業企業資金周轉較快,其毛利率要比工業企業低一些。不過,對某一特定企業來說,在無特殊情況下,毛利率一般是相對穩定的。

在分析毛利率時,查證人員可以利用這一指標評價產品售價、銷售稅金、銷售成本等因素對利潤的影響,也可用以估計企業發生的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的合理性。.如果本期的毛利率與往年相比有較大幅度的變動,應結合其他指標進行分析,進一步查明原因。 2.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是稅后利潤與銷售收入凈額的比率關系,它說明企業每取得一元銷售收入可獲得多少凈收益。其計算公式如下:銷售利潤率=稅后利潤÷銷售收入凈額×100%

該公式的分子也可用稅后利潤加上利息支出計算,因為利息支出實際上也是企業新創價值的一部分,這樣便于企業前后期及與同行業進行比較。在查證中,為了便于計算,用上式即可。

銷售利潤率通常與毛利率結合在一起使用,用以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及指標變動可能存在的問題。因為銷售利潤率說明總的獲利情況,其中還有不少非銷售因素;而毛利率只說明與銷售有關的獲利情況,兩者結合起來更有利于分析。 3.每股凈利

每股凈利是指股份制企業稅后利潤與發行在外的普通股之間的比率關系,它表明普通股的盈利水平。該指標排除了外來資金的因素,更能看出企業的獲利能力,也更能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股凈利=稅后利潤÷普通股平均股數

上式分母中的普通股平均股數是指按一個會計期間內的普通股平均計算的股票數量。如果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有變化時,要進行加權平均。加權平均后的普通股股數,可以根據會計期間內的時間比例,將新增加的股數加以折算。

該指標也可用于非股份制,企業,使用時把普通股平均股數改成資本金總額即可,但名稱應改為資本金利潤率,即:資本金利潤率=稅后利潤÷資本金總額

通過分析每股凈利或資本金利潤率,查證人員可以看出企業股本或資本金變動對利潤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分析企業長遠的獲利能力。

來源:財務顧問

財務指標在財務分析中的缺陷

中華財會網() 2003-01-21

祝建軍

一、 假設前提存在的缺陷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是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主要指標,但這些指標是以企業清算為前提的,主要著眼于企業資產的賬面價值而忽視了企業的融資能力及企業因經營而增加的償債能力,或者說這些指標都是以一種靜態的眼光看企業的償債能力的。另外,在速動比率指標的計算中假設企業的應付賬款的償債能力比存貨的償債能力強,有時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因為有些應付賬款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收回,有些甚至根本不能收回。

二、 指標的定義缺乏統一性

許多財務指標本身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例如,某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為10%,或者某企業的主 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這些指標并不能說明企業的什么問題,而只有通過與別的企業比較(橫向比較)或和自己的歷史情況進行比較(縱向比較)才能反映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或者經營狀況。也就是說財務指標必須具有很強的可比性,而可比性的前提指標的定義必須統一。例如,主營業務利潤率是用利潤除以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得到的,而企業的利潤至少有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等形式,到底應該采用哪種利潤卻并未有統一的界定,這使得主營業務利潤率缺乏統一性。

三、 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被割裂

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各有優劣,而在實踐在,財務分析往往將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割裂開業,并過分重視相對指標而忽視絕對指標。而實際上,有些絕對指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凈資產、凈利潤等指標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可以分析一個企業的銷售規模,凈資產可以反映該企業的資產規模,凈利潤可以反映該企業的獲利能力。這些問題對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最好將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結合起來,更加全面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如果我們只知道某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為30%,就不能對該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規模有很深的了解,但如果同時知道了該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0000萬元時,就會對該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規模有了比較具體的了解。

四、 財務指標沒有反映其內容結構

財務指標是由各種數字表達的,但這些數字往往只是反映了該企業有關項目的表面現象,對于數字背后的真實情況是很難知道。例如:應收賬款這一常指標,在報表中告訴我們的只是一個總數,到底有多少是剛剛發生的,有多少已經逾期,更重要的是有多少是難以收回的,企業外的人是無從知道的,而這些對于分析該企業的應收賬款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

五、 財務指標容易被內部人控制

由于目前會計制度采取權責發生制的基本原則,內部人可以利用這一制度虛構某些交易與事項,從而達到內部人希望達到的財務數據,于是各種操縱財務指標的現象便應運而生了。在我國目前上市公司中嚴重地存在這種現象,幾乎使人們喪失了對股票市場的信心。

從以上可以看到,財務指標在反映企業財務狀況時所存在的種種缺陷,要求財務分析者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應該考慮到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從而獲得企業真實的財務信息。對于投資者來說,通過企業的有關財務指標獲得上市公司真實的財務信息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應該采取措施,對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進行規范:

1. 在進行財務分析時,不僅應該從靜態的角度看問題,更應該從動態的眼光對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

2. 在利用財務指標進行財務分析時,應該將近三年的財務數據結合起來,一方面注意有關數據的勾稽關系,另一方面注意產生不正常變化的指標,重點對這些指標進行分析; 3. 對財務指標進行統一的定義,只有計算口徑一致,對比分析才有意義; 4. 對特別重要的財務指標進行重點分析,并盡可能采用多種方法驗證其真實性; 5. 注意將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6. 注意該企業在無形資產方面的投入情況,分析該企業的發展潛力;

7. 從會計法規的角度,對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進行嚴格規定,防止內部人對財務數據的人為操縱,特別是對于關聯交易的有關信息應該及時而準確的披露。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情書疊法范文下一篇:培訓小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