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論文

2022-05-16

今天小編給大家找來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論文(精選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們查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摘要:中國古代“積淀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以及“眾生平等”的佛家思想。

第一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論文

中國傳統生態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

摘要:中國傳統生態思想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價值和倫理精神。繼承和弘揚傳統生態思想的這些價值和精神,對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加快推進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傳統生態思想;倫理精神;生態文明建設

傳統生態思想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文化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認識和辯證把握,表明了中華民族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追求。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和要求,這既是我們黨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論的提升,又是對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踐的深化。深入挖掘并積極弘揚傳統生態思想及其倫理精神,對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深刻認識傳統生態思想的主要內涵

在中國傳統文化視野中,人與自然關系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命題。如何把握這個命題的基本內涵和思維模式,是認識和理解傳統生態思想的關鍵。正是在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辨和追問中,奠定了傳統生態思想發展的基礎和脈絡。

首先,天人合一是傳統生態思想的核心價值觀。“天人合一”強調“物我一體”,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追求天地人的整體和諧。這里的“天”是自然之天,包含“天道”、“天意”、“天命”、“最高主宰”、“客觀規律”等含義。“天”與“人”之間包含著多層次的內在聯系,“天”是“人”的參照,“人”又是“天”的表征。比如,《尚書》中說,“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就是從人們制定歷法的角度說明了天道與人事的相互關系?!吨芤住纷鳛閭鹘y文化的經典文獻,以高度抽象的象數符號表征了天道與人事、社會與自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比附感應,闡述了天人之間存在“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普遍聯系精神。儒家強調“盡心知性則知天”,承認主客一體,推崇“天地變化,圣人效之”,肯定人與自然的內在統一。道家以“道”為本源,強調“道法自然”,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主張天地萬物“道通為一”,“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表達了天人之間的互聯互通。這種以“天人合一”為核心精神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體現了中國傳統生態思想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追求和圓融思維。

其次,追求主客觀世界的和諧與平衡是傳統生態思想的倫理體現。在中國傳統思想中,追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與平衡,通過人與物之間的和諧從而促進和實現人與自身的和諧,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體現。它要求人們關愛自然,關心人之外的事物,不斷賦予客觀世界的主體性特征。儒家主張“仁者愛人”,以仁愛之心對待自然,講究天道人倫化和人倫天道化,通過家庭以及社會將倫理道德原則擴展到自然萬物,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反映了對寬容、仁愛、和諧的理想社會的追求。道家代表人物莊子認為,人與萬物都是天地造化所化生,沒有貴賤高下之分。所謂“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主張通過“齊物我”、“齊萬物”的哲學思辨,實現物我一體,表明了道家肯定人與物平等的價值觀念。宋朝思想家張載更是提出了“民胞物與”的思想,主張“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要求愛一切人如同愛同胞手足一樣,并將其擴大到“視天下無一物非我”,把傳統的物我關系、主客觀關系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佛教認為,萬物是佛性的統一,萬物皆有生存的權利,眾生平等,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因此,要“勿殺生”,表達了對宇宙生命萬物和人類自身的尊重。

再次,遵從自然規律、強調強本節用是傳統生態思想的重要內容。中國長期以來都是農業社會,以農耕方式為主、以農為本,農業生產成為國家發展的主要依靠力量。而農業主要“靠天吃飯”,農業生產受到天氣、土地、環境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必須要遵從自然規律,與自然節拍相符合。由于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因此,崇尚節用、反對浪費、強本節用等思想得到重視,成為社會倫理道德的重要內容,正如《荀子·天論》所說,“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由于農業社會形態和生產方式所具有的特點,它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習俗、思維方式、精神觀念以及生活習慣等。因此,尊重自然、平衡調和、知足常樂、保持主客觀世界的和諧有序等,就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在當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我們更需要繼續發揚強本節用的精神,努力實現傳統生態思想的創新和轉化,加強農、林等生態建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解決人與自然關系矛盾激化的現象。

二、積極弘揚傳統生態思想的倫理精神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和自然是對立統一的整體。一方面,人是自然的產物,人的生存發展離不開自然這個載體,自然提供了人類賴以安身立命和繁衍生息的資源和能量;另一方面,人是能動性的實踐主體,能夠超越自然的束縛和限制,把握自然發展的內在邏輯和規律,從而成為自然的主人。正如恩格斯所說:“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決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們對自然界的全部統治力量,是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中國傳統生態思想從主客體統一的角度,深入探討人的主體性存在和客觀世界的關系問題,回應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要求,系統地把握了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發展規律,并把自然作為一個具有主體性特征的審美對象,構建了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體系。傳統生態思想以其獨特而深刻的倫理精神成為當代生態實踐的重要思想來源。隨著生態危機的不斷加劇,人們逐漸認識到,自然環境不僅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詩意地棲居”的惟一場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理所當然成為人們安身立命的基本倫理要求。

同時,我們還要看到,自然作為對象性的客觀世界,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產生了許多富有生態審美和生態意識的文化成果。如中國歷史上的書法、繪畫、詩歌、文學、藝術、雕刻等諸多文化形態,都融入了美好的自然生態印象,賦予了超然獨立、自在自為的自然精神,使人深刻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與協調。這既是傳統生態思想的獨特品格,又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把握。在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中,人們提高了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認識,提升了人的修養水平和道德境界,進一步克服了人與自然主客分離的狀態,通過對生命的體悟以及對自然萬物的審察,獲得了一種自身的普遍滿足感和幸福感,從而又為更加持

久地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提供了精神動力。在傳統社會的倫理道德中,普遍把按照自然規律生活、保持人與自然和諧當作社會美德。實際上,直到今天,這種生態審美和生態意識,仍然是具有普世性的思想文化形態。

另外,傳統生態思想在認識人與自然關系時,并不僅僅著眼于人與自然的關系,而是把它放在一個更加寬廣的視野中予以審視和考察,既包含著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又包含著人與社會、人與人以及人與自身關系的思考。從整體和系統的角度考察人與自然或主客觀關系的內涵與意義,使傳統生態思想表現出一種歷史超越性特征。這與后來工業化時代背景下的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處理和理解是有很大不同的。隨著工業化生產的來臨,人們依靠科技進步和生產力變革向自然索取了大量資源,積累了豐厚的社會物質財富,但是,另一方面,人的主體性意識的躍升和膨脹,人類在自然面前的過度自信,頑固的“人類中心主義”觀念以及資本主義制度對利益和財富的無限驅動,導致人類無視自然發展規律,把自然當作可以任意蹂躪的對象,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惡化了人與自然的關系。特別是現代化大工業生產所造成的環境惡化、空氣污染、氣候變暖等惡果,正把人與自然的矛盾關系推向危險境地。同時,人與自然關系的惡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人與社會、人與人以及人與自身關系的緊張狀況,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因此,必須大力繼承和弘揚傳統生態思想所蘊涵的和諧、有序、仁愛、平等、節儉等倫理精神,為改善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注入新的活力。

三、加快推進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

經濟全球化已經把局部的、個別的、不同地域的生態問題匯集到了一起,使生態危機成為不分制度、不分種族、不分國籍的整個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全球性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長期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造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日趨尖銳,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開始暴露出來,生態問題已經影響和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逐漸形成了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系統思路,努力避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曾經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同時,把環境保護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出了實施人口、資源與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決策,開創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并進的歷史性進程,走出了一條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要求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要求。十六屆六中全會又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之一。2006年公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我們逐漸認識到,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更不能以犧牲子孫后代的利益為代價,科學發展的觀念日漸深入人心。胡錦濤同志曾經指出,大量事實表明,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和諧,往往會影響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如果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人們的生活環境惡化,如果資源能源供應緊張、經濟發展與資源能源矛盾尖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是難以實現的。

黨的十七大首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這是我們黨在推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理論創新,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在自然環境日益惡化、人與自然關系日趨緊張的今天,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普遍共識。生態文明是不同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綠色文明,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和價值觀,是最先進社會制度和最新文明成果的有機結合,它要求人們樹立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發展觀,真正把自然環境當作人的主體性的一部分,按照社會和自然的內在邏輯和規律來實現人們的福祉和文明的進步。生態文明主導下的發展,必然是可持續的發展,必然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必然是綠色、安全、協調、科學的發展,也必然是全面整體性的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必將產生更加豐碩的理論與實踐成果。

傳統生態思想具有深厚的社會和文化基礎,它所體現的基本內涵、基本準則和基本精神,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體現了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相互尊重、和諧共生的內在聯系,切合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應當成為我們今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思想源泉。要努力把傳統生態思想及其倫理精神與當代社會主義生態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主動順應世界生態潮流,做到既跟上世界發展趨勢,又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從而真正使生態文明的觀念在全社會得到牢固樹立,使生態文明的實踐在全社會得到廣泛推進。

責任編輯 戴群英

作者:林仕堯

第二篇:中國古代生態智慧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摘要:中國古代“積淀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以及“眾生平等”的佛家思想。這些思想與當前社會弘揚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理想的契合性,對于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生態危機具有重要價值:對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參考,對轉變生產生活模式提供了借鑒,對于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古代生態智慧;生態文明建設;生態價值理念

黨在十九大報告深入闡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內容,并將其與民主政治、和諧社會、市場經濟與先進文化并列,確定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就目前而言,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緊迫性,如果環境問題惡化不僅嚴重影響人民生活,還會降低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利于“中國夢”的實現。讀史可以明智,早在幾千年前,道家、儒家與佛家就針對生態環境內容進行了分析,并形成了多種理論,這對于當代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值得關注。

一、中國古代生態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源遠流長。由于在歷史上較長的時間內中國社會一直處于農業文明階段,人們的力量微弱,對自然界的依附性較強,這使得人們非常關注大自然的萬物生長、生命變化等自然現象。儒家從自身觀點出發對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行了理解與闡述,試圖由此來掌握大自然的規律并且為我所用。

儒家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他們提倡“生生不已”的生態哲學思想,試圖探索出人類生命延續,同時萬物生生不息、無窮無盡的辦法。通過對儒家的著作進行研讀,可以發現其中有很多展現“天人合一”思想的內容:例如《論語》中記載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道運行、四季更替、萬物生長是永不改變的自然規律,天道哪里用得著說呢?它就存在于四季更替、萬物生長的過程里??鬃釉诖颂庍B用兩句“天何言哉”,強調天地宇宙中的自然規律是不可改變的,是一種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四季的交替、萬物的生長都要遵循天道的規律,人只是這茫茫宇宙中非常渺小的一部分,人道必須遵循天道,才能延續生命從而“生生不息”。在《論語·述而》中,有“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的思想;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要求在生活、生產中遵循生物的生長規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同時,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也體現在生態倫理思想中,孟子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提出“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孔子也以實現“仁”作為衡量“天人合一”的重要標準,在《禮記·祭義》中有“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等觀點,體現了生態智慧中“尊重生命,仁愛萬物”的基本思想。

可以說,儒家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要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在人與自然生成論與德性論的基礎上,追求人與自然在本源上的一致性。儒家主張為了真正地實現“天人合一”,就要保持仁義德行,尊重自然,珍愛生命[1]。

(二)“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

“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其本意是“道”所反映出來的規律是“自然而然”的。道家認為萬物與人類一樣都是為道所化生、都是平等的,因而它們與人類具有相同的價值尊嚴,雙方并無貴賤高低之分。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意思是自然界雖然包羅萬象、紛繁復雜,但都是由陰陽二氣互相交沖、互相激蕩、互相交和,從而均衡成一種和諧的狀態而成,陰陽是統一于事物內的兩個方面,彼此和合而成為一個統一的和諧體。生態系統也是一樣,如果任何一個物種發生變化,都會帶來連鎖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危害生態平衡。因此,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張人們按照“道”的原則尊重自然界的規律和準則,實行無為而治。

道家將“道”作為核心思想,認為“道”是創造萬物的本源,在《道德經·第四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描述。老子從生態的整體性出發,描述了天、地、人乃至自然萬物的關系,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大地上生存,受大地的承載之恩,就要遵守大地生長的規則,而大地又受天的覆蓋,大地萬物生長作息的規律是根據自然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的,自然氣候又遵循宇宙間的法則——“道”來運行,而宇宙間的“道”,則是自然萬物本來的樣子。老子用一氣貫通的手法,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生命規律,認為天地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作為自然界的一員,人與萬物有著共同的本源——天。人與萬物既然有著共同的本源,也就要共同遵循天道的規律,從而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態體系。

莊子在老子“道法自然”的基礎上,提出了“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思想,認為天地與我們共存,萬物與我們都是一個本體。人在天地之間生活,因此不能與天地萬物割裂開來,要遵守自然的“大道”,如果任由人類的欲望發展、為所欲為,破壞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則,那就只能是自取滅亡。應“不開人之天,而開天之天”,即不能夠按照人的欲望去辦事情,而應按照天道的規律去行動。莊子同時對人類的行為提出了要求,認為人類應該明確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所以人類不能妄自尊大,而應該樹立天地萬物一體的整體觀,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應該“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追求自然和諧,與成群鳥獸比鄰而居,看草木生長,看云卷云舒,從而真正達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總體而言,道家的思想強調道生成萬物,人因循自然而生,道雖然無處不在而又自然而然,在“道”的思想下,萬事萬物都是因“道”而存在,所以人必須遵照尊重萬物的本來面目,不能強加干涉。

(三)“眾生平等”的佛家思想

“眾生平等”體現了佛家對生態問題的認識。佛家將“緣起性空”觀念作為自己對待宇宙與世界起源的看法,因為世間萬物都是因緣而生,所以必然會經歷“因緣具足則生,因緣散盡則滅”的過程,所以世間萬物在“生與滅”的本質上是相同的,無高低之分;而事物本身具有因緣關系,彼此之間又是相互依賴的,為“法界一體”[2]。為了闡釋這一觀點,佛家提出了很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話語,包括“普度眾生”“澤被草木”,將人維護萬物生存的權力看作是上天賦予的責任,應該主動迎合,并將其作為一種自覺行為。在《摩訶僧祗律》中,佛陀肯定了種植花草樹木的功德,認為對草木的修剪要配合植物生長;對于植物新長出來的嫩芽不應該傷害它,而是要等到嫩芽長到枝繁葉茂的情況下再做適當修剪即可,人不應該做出傷害山林的行為。由此可見,佛家認為花草樹木與人一樣,具有佛性,所以在侍弄花草樹木時,應該尊重其發展規律,不能隨意破壞。

二、中國古代生態思想的當代價值

(一)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參考

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重點內容,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當代生態文明建設遵循的原則。我國古代思想中,有很多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這些內容對于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參考價值。以“天人合一”思想為例,該思想的生態整體觀認為:人類是自然的一個部分,人的出現是天道輪回的結果,這一點與世間萬物是一致的,人不能盲目的破壞環境,而是要努力保護環境,這樣體現“天道”。由此可見,在我國的古代生態思想中,其生態整體觀點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相處,不論是佛家的“眾生平等”,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都沒有將人放在凌駕于自然界以上的位置,這為當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一個正確且合理的視角。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我們要樹立整體的生態觀點,要充分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遵循自然生長變化規律,從人與自然的整體性出發,剖析人與自然在“天道”“人道”之間的相關性,并以此為基礎尋找人與自然共存的新路徑[3]。例如自工業革命開展以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愈演愈烈,但是實踐證明,現代社會發展與保護環境不會發生沖突,嚴格遵循自然發展規律,并能夠有效避免生態環境破壞的問題發生,例如充分使用清潔能源、減少廢氣污染物排放等,這些都能起到保護環境的效果,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

同時,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實現人與自然的統一性,自然萬物不僅僅是人類生存的“環境”,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食物、資源均來源于自然,只有做到保護自然,堅持“天人合一”,才能更好地維護人類的切實利益,最終獲取自然界的回報。所以,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應該將人與自然的關系看作是平等的主體關系,這樣才能滿足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對于推動社會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對轉變生產生活模式提供借鑒

古代思想中蘊含著大量的生態文明思想,這些思想貼近現代人的生活,其中部分思想與現代文明社會的研究成果不謀而合,彰顯出古代先賢的博大智慧。我國古代社會以農耕文明為主,自然條件往往是決定農業生產水平的重要因素,為了能夠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下獲得更多的產出,古代先賢希望通過“天人合一”等思想,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平等的新社會,轉變人們過度向自然索取的錯誤行為,最終才能實現社會的長遠發展。正如佛家所倡導的“眾生平等”,就強調人要尊重自然,這種理念對于當前社會也具有借鑒價值。

同時,在我國古代生態思想中,很多思想與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是相通的,但是更傾向于從“說教”的角度入手,不斷深化環境保護的內涵[4]。正如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深入揭示了人與萬物生長的規律,人在物質享受的同時,應該珍惜自然資源,以自然生長規律為核心,盡量通過各種方法來保護自然環境,做到合理有序的開發,避免當前社會生產生活中存在的濫砍濫伐現象,這樣才能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

從目前的社會生態形式來看,自然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嚴重污染以及生態系統的退化,以人類的不合理生產生活之間存在關系。所以根據“道法自然”“眾生平等”等思想影響,人類要樹立“永續利用”的生態觀念,無論是生產還是生活模式,都應該尊重自然的生產規律,摒棄傳統過度追求物質生活的態度。有研究指出,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但是為了能夠迎合現代人無止境的需求,很多人會采用破壞自然環境的方法,例如為了能夠實現農作物增產而忽視了植物本身生長規律,盲目使用農藥化肥,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且生產出來的農作物自身質量得不到保障。所以,應遵循“道法自然”等觀念,適當控制人的過度需求;而人與自然共存在“道”中,人向自然的索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個“索取”要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這樣才能滿足當代生態文明建設要求。

同時,我們還要倡導“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無論是生產還是生活,都要體現“適度”,減少貪得無厭,正如《老子·第四十六章》中提出:“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在生產與生活中應該盡量做到少私寡欲、知足常樂,合理開發有限的自然資源,適當開發資源,感恩自然給予的饋贈,這樣才能使人產生敬畏之心,進而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5]。

(三)對于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古代思想關注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尊重生命”是古代生態智慧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仁愛之心對待萬物”的思想已經被群眾所熟知,如佛家的“普度眾生”、儒家的“天人合一”等。在面對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教育中,依托古代生態智慧,能夠取得良好的宣教效果。因此,在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中,我們要將“仁愛萬物”的生態理論觀滲透給廣大群眾,將生態倫理觀念與傳統生態倫理觀念結合在一起,尊重生命。首先,在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教育中,需要將道德關懷從人擴展到自然界,努力構建人與自然萬物的道德共同體,而這個道德共同體的本源就是人與自然的統一,建立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新規范,將這種生態倫理思想體現在實處,樹立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思想,體現“眾生平等”“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次,需要踐行萬物平等的價值觀。通過前文對古代生態文明的研究,發現我國傳統思想中有大量彰顯“萬物平等”的內容,雖然人與萬物在“類”上存在區別,但是兩者之間的關系式平等的,正如“眾生平等”思想中,強調人要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并關注每個生命體的價值,要求人要保護、尊重生命,彰顯每個生命體所具有的特殊價值。

三、結語

當代社會,生態危機問題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國古代生態思想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智慧,為我國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當代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進程中,我們需要深入了解“道法自然”“眾生平等”“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古代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環境,從而實現空氣常新、綠水長流、藍天常在。

參考文獻:

[1]李博,黃敏佳.鄉村振興中傳統生態智慧的傳承與發展[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6).

[2]施由明.論江西古代的農業生態智慧[J].鄱陽湖學刊,2019(4).

[3]陳靖怡.論中國古代生態智慧的現代轉換[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6).

[4]倪銘英.中國古代儒家蘊含的生態智慧探析[J].漢字文化,2019(8).

[5]李景奇.城市生態復興與生態智慧——天人合一哲學思想與生態實踐智慧[J].城市建筑,2018(33).

作者簡介:左雯雯(1996—),女,漢族,湖南衡陽人,單位為湖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湯子為(1993—),男,漢族,湖南株洲人,單位為湖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中國古代生態智慧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編號:CX20190851)的有關成果

作者:左雯雯 湯子為

第三篇: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

摘要:長期以來,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人們通過各種手段,積極保護和治理環境,反思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對待環境。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無疑成為探尋解決生態問題的基本點。本文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度,探討新時期生態問題的根源與實質,探尋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生態;環境;生態文明觀

前言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黨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自然與人類問題的日益尖銳,使人們不得不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

一、目前中國面臨的生態環境日益突出

(一)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我國的大氣污染屬于煤煙型污染,以灰塵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現出日益嚴重的發展趨勢。水污染,我國的水污染以有機物污染為主,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污染在“七五”期間曾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近幾年來卻迅速惡化。噪聲和固體廢棄物污染。全國的城市道路交通噪聲聲級基本控制在70—80分貝之間,據42個城市監測,92.8%的城市交通噪聲平均聲級超過了70分貝的極限;多數城市的區域噪聲污染狀況正在急劇惡化,全國2/3的城市居民在噪聲超標的環境下工作生活。農村污染加重。2000年鄉鎮企業二氧化硫、煙塵、工業粉塵、水中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和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分別占當年全國工業排放量的28.7%、45.8%、63%、36.1%和67.3%。海洋污染。1999年,全國近海接納工業廢水量36.6億噸,其中渤海5.6億噸、黃海7.1億噸、東海14.8億噸、南海9.2億噸,四大海共接納廢水中化學需氧量111.1萬噸。

(二)生態破壞問題。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面廣量大,水土流失,是當前土地資源遭到破壞的主要問題。森林不但為我們提供薪材、為經濟發展提供原材料,還為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優越的活動場所,同時,森林還是調節區域氣候的“綠色之肺"。近幾十年來,由于無節制地開發建設,砍伐樹木、毀林造田等,森林面積日漸減少,尤其是熱帶雨林的面積銳減,使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嚴重的干擾和威脅。草原“三化"(退化、沙化、堿化)速度加快。揚塵、浮塵和沙塵暴頻繁發生。沙塵暴是大風與沙漠或沙漠化土壤以及松散地表沉積物相結合,在特定地理條件下所產生的災害性天氣,具有較大的危害性,特別是對人們身體健康的危害。

我國目前的資源匱乏問題。水資源緊缺。我國是世界上13個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除少數地區外,全國都面臨著淡水緊缺的局面,缺水已經影響了經濟發展。土地資源問題。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在所有資源中,地資源的約束性最強。沒有石油、煤炭、天然氣,我們可以找替代品;沒有水和其他資源,可以從外面引進。能源匱乏問題。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能源問題是一個國家至關重要的問題。在1998年,中國的廣大地區還在為大量的煤和電賣不出去而發愁,短短的幾年后,中國能源供需普遍緊張的時代就到來了,油、電、煤“三荒”同時發生,敲響了中國能源供需的警鐘。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然而,在世界各地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人們卻往往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綜合利用,造成了今天影響全球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危機。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面臨嚴峻的環境生態問題,環境生態危機的產生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中國自身需要反思和改進的不足之處。對生態基本規律的認識不足,人口的壓力,技術的負面效應,傳統生存方式的缺陷,自由經濟的弊端都是導致生態危機的問題。

二、生態主義馬克思概況

人類實踐活動的特點和矛盾。馬克思以實踐為中介來解釋人和自然的關系,認為勞動是使主客體相互聯系、人與自然交往的過程,實際上是人與自然的物質交換過程。馬克思將這種過程概括為“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他說:“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這種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包括人類從自然界獲取資源,然后把它們加工成為人類所需要的新形態——也就是產品——的過程,也包括將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以及產品使用消費之后的殘骸釋放到大自然之中的過程。生態問題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人類實踐活動內在的矛盾性。人類的實踐活動包含著諸多矛盾,如果從生態的角度分析,那么我們可以列舉出以下兩對矛盾:l,實踐的目的(需要)與手段之間的矛盾;2,實踐的歷史性與超越性之間的矛盾。人類的實踐活動是為了滿足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需要,這種需要也是推動實踐發展的最強大的動力。作為一種感性物質活動,實踐的發展突出表現為所使用工具的變革與創新,而工具的創新直接改變人們的勞動方式,即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的方式。一般而言,隨著人類需要的發展,滿足這種需要的手段(工具)會不斷擴大,因而,對自然的既有生態的破壞力度也會越大。如果不對人類的需要進行必要的反思和調整,生態問題的惡化將是必然的。

三、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對策與措施

當前,就中國國情而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至關重要。“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是工業化進程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對策與措施中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走過的老路。實踐表明,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經濟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加快經濟發展的基礎;而惡劣的生態環境,不但經濟難以發展,即使發展了,也難以為繼,后果不堪設想。

樹立科學合理的生態價值觀,生態價值觀是人類改變現有生存方式的理論先導。馬恩曾多次指出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人通過勞動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人類不可能脫離自然、超越自然、改變自然。人類只不過是大自然系統中很微小的一部分,人們對自然的改造,也只是大自然系統運動中各個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一部分。所以,在張揚人的主觀能動性時,不能過高的估計人類本身的力量,而是要采取與自然界和和諧共處的態度,使整個大自然系統處于一種協調發展的狀態。人類只有按客觀規律辦事才會使自然向著有利于人類社會的方向發展。人類如果只顧眼前利益,就會受到自然界無情的報復。因此,人類必須正確地遵循自然發展和運動的客觀規律要求,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只有正確理解和運用馬克思這一生態思想,我們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全球乃至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社會的持續發展不僅需要人與自然的和諧,而且更需要人與人之間協同、合作的關系。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關系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加強制度保障??偨Y各國環境保護制度實施的經驗教訓,結合我國國情,開創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制度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市場機制與政府干預的有效結合。市場固有的缺陷會導致在環境問題上的“市場失靈",“市場失靈”是政府干預的理由,但并不是充足的理由,政府干預也同樣面臨著“政府失靈",因此,市場和政府之間并不是一個在完善與不完善之間的選擇,而是在不完善的程度和類型之間的選擇。效率與公平的原則環境問題的經濟本質表現為效率低下,其社會本質則表現為有失公平。環境問題的低效率決定了不公平;相反,實行一種環境保護制度,如果不注意公平,也同樣會導致低效率。因此,環境保護制度必須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接軌國際慣例環保制度創新需要綜觀各國環境保護制度的情況,做到知己知彼,盡量與國際接軌,盡量避免國內外環保制度差距過大,使中國成為污染的避風港或者是環保制度過于嚴格使國內企業治污成本過高,影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四、結語

幾千年來,靠天吃飯,向大自然無限制索取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在普通民眾的意識中利用自然、開發自然資源已經成為大家的基本認識。無限制的索取,帶來的卻是大自然無情的報復。在中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重新喚醒大眾的環保意識,敲響環境危機的警鐘就顯得尤為必要。本文從立意到寫作,所有的工作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要忠告人類:關注環保、人人呵護我們自己的家園。在全國上下學習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大背景下,把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個嚴肅的話題擺出來,并借此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這將是著述本文的最大欣慰。

【參考文獻】

[1]郝麗萍,呂瀾,朱華燕.建構高校心理健康課程教育體系的幾點思考[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3-7

[2]羅京濱,楊玲,張文藝.大學生自殺態度、自殺意念與生活事件及應付方式的調查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4,17(2):57-59

[3]陳章龍,周紅.基于折衷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策略[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82-84

[4][蘇]A.古謝伊諾夫.西方倫理學簡史[M].劉獻洲,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5]武林芝.加強生命教育,共建和諧校園[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8,6(2):28-30

[6][美]孟旦.實際可行的倫理準則及其進化論基礎[J].安延明,譯.世界哲學,2009(1)

[7]楊玲,韓繼明.我國醫學倫理學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醫學信息(下旬刊),2009(7)

作者:許穎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古代詩歌鑒賞論文下一篇:護理院校畢業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